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

2024-08-13

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精选12篇)

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 第1篇

一、社会化媒体概述

1. 社会化媒体的定义。

社会化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它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呈现。随着新媒体技术和网络社会化的发展, 社会化媒体的形式和特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具体类型如下: (1) 自我展示类:例如博客、微博等; (2) 自由讨论类:包括网络论坛 (如天涯社区、百度贴吧等) 、聊天工具 (如MSN、QQ、飞信等) ; (3) 社会交往类:例如Facebook、人人网、开心网等; (4) 内容分享类:包括视频、照片分享网站 (例如Youtube、优土网等) ; (5) 集体协作类。

2. 社会化媒体的特点。

社会化媒体创造了新的内容创作和传播方式, 赋予了每个人创作并传播内容的能力, 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 参与性。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社会化媒体中“媒体”与“受众”的界限十分模糊;2) 交流性。传统的媒体是一种单向流动的信息传输, 而社会化媒体则是双向的信息传播, 传播效率成倍提高; (4) 社区化。在社会化媒体中, 人们可以很快地形成一个社区, 并就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沟通。

二、休闲教育与社会化媒体

1. 高校实施休闲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当代大学生休闲生活状况堪忧。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 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 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休闲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个人能否健康全面发展, 而且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 每天平均有4~6小时的闲暇时间。休闲在大学生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 当代大学生的休闲生活状况却并不理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休闲意识淡薄。休闲生活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 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休闲动机多表现为实用性和工具性;二是休闲知识和技能相对匮乏, 休闲层次低, 在休闲活动的选择上大多停留在不需要专业技能的睡觉、聊天、看书、散步等低层次的活动;三是休闲群体化活动少, 个体活动多;四是休闲道德失范。在休闲选择上不考虑行为后果及他人感受, 功利性强, 盲目消费, 由此引发了不少道德问题。 (2) 、实施休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休闲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 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 依托一些休闲活动, 培养大学生对休闲的认知与技能, 即培养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和有效利用休闲的能力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实施休闲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体现在:一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美国《时代》杂志预言:2015年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 发展中国家将紧随其后, 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的高校休闲教育却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时代的发展呼唤休闲教育;二是休闲教育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休闲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受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从“工具论”转变为“人本论”, 人不是“为了工作而生活”, 而是“为了生活而工作”;三是休闲教育可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2. 社会化媒体为高校实施休闲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

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实施休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休闲教育的高效化。社会化媒体的公开性、连通性使休闲教育工作突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 使高校师生随时随地了解新鲜信息, 掌握实时资讯;互动化的交流平台也让师生间即时开展互动交流, 有助于教育者及时回收学生的信息反馈, 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社会化媒体平台信息承载量大且资源共享, 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提升境界。二是社会化媒体为大学生孕育多元化思想提供肥沃土壤。参与性、社区化的特点可以让大学生不受地域的限制, 研究和探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实现对内容的有效学习。三是社会化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平台, 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但是, 社会化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有利亦有害。长时间接触社会化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 会使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大大下降, 并因此产生心理压力和思维混乱;社会化媒体参与的零门槛和平等性, 使个性解放和自我张扬变的轻而易举, 容易造成自由主义和自我意识的泛滥, 产生大量的垃圾信息甚至有毒信息, 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过度的网络休闲会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萎缩, 导致对网络的依赖, 使得大学生对正常的现实社会交往失去兴趣, 导致“网络成瘾”、“网络孤独症”等。这些负面的影响对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休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休闲教育途径探索

当今社会, 社会化媒体已经渗透到大学生休闲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在我国实施休闲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一支熟悉休闲教育的教育管理团队, 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通过休闲教育发挥社会化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积极作用, 规避负面影响, 规范大学生的网络休闲生活, 帮助大学生获得优质的休闲生活, 并最终帮助大学生实现人格的健康全面发展。

1. 加强休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健康休闲教育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休闲观念、休闲意识的影响。因此, 休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生休闲教育实施的关键和前提。从事休闲教育的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活动能力, 较强的协调能力, 同时还要熟知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 结合社会化媒体发展应用的大环境, 教师还应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 了解当前社会化媒体如SNS、维客、博客、微博、播客、RSS、搜索引擎、IPV6等的基本应用, 善于利用社会化媒体获取更多学生群体的有效信息, 另外, 还要注重培训形式的灵活性, 比如开办短期培训班、举办知识讲座、组织专题研讨会等, 同时加强管理和考核。高校还可把网络等新媒体培训作为休闲教育工作者必须接受的入职培训的内容之一, 促使教育工作者更新观念, 将对新技术的掌握变成内在需求。

2.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增强大学生信息免疫力。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通过一定手段、内容的教育, 增强受众对各式各样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只有提高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使其建立起积极有效地、对信息批判接收的反应模式, 大学生才能在汹涌而来的各类社会化媒体信息面前不迷航。因此, 在学校开展休闲教育时, 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3. 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休闲价值观。

休闲价值观是休闲教育的核心, 关系到休闲活动的内在价值。休闲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只有在正确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引导下, 大学生才能在休闲生活上做出正确的休闲选择, 采取恰当的休闲行为。如今社会化媒体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冲击着当代大学生, 影响着他们休闲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休闲教育要根据时代特征做出调整, 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教育和引导大学生, 使他们学会选择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休闲活动。

4. 利用社会化媒体更新教育手段。

(1) 强化校园BBS的作用。大学生休闲教育必须关注BBS, 积极发挥其教育功能。高校可以通过BBS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休闲生活状况, 提高休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应该建设一支BBS快速反应队伍, 以积极健康的休闲价值观和理念, 占领意见领袖地位。 (2) 重视人人网等SNS社区的应用。近年来SNS社交网络发展异常迅速, 以人人网为例, 截至2010年注册用户数达到700万, 一跃成为大学生应用最为广泛的社会化媒体。注册SNS用户需要实名信息。因此在人人网中, 学生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展示自己, 分享喜欢的音乐、电影、书籍, 同时也可便利的结识新朋友, 找到老同学, 第一时间了解好友动态, 结识兴趣相投的朋友, 实现了虚拟社会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因此, 教育者应该充分应用SNS各类功能板块, 发挥其在大学生休闲教育中的作用。首先, 教育者应构建起自己的SNS空间, 以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参与SNS互动, 分享生活工作的点滴, 增进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 消除教育者与学生间的隔阂;其次, 在建立起稳定社交圈后, 教育者将积极健康的休闲理念、丰富的休闲知识和技能等教育内容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广泛传播, 与学生进行一对多的互动交流, 实现以点带面的教育效果。 (3) 利用微博传递信息、组织活动。微博, 即微博客 (Micro Blog) 的简称, 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目前, 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 成世界第一大国。随着微博在网民中的日益火热, 微博效应正在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个人、社会团体、企业、政府部门开通微博, 传播信息, 加强与网民的交流。因此, 高校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微博实时便捷的特点, 建立休闲教育专题微博, 一方面利用微博的传播能力倡导积极健康的休闲价值观和休闲方式, 发挥其正面宣传作用, 引导大学生们充分、合理而健康地利用休闲时间;另一方面, 还要充分利用微博的作用, 加强学校各类社会性活动组织、效果宣传, 扩大各类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的影响范围, 组织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4) 利用播客平台, 制作休闲教育公开课。休闲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 专门的休闲教育资源不多。加上受传统教育观念、管理体制等的限制, 我国目前休闲教育选修课程资源缺乏, 学生选课自由度小。而播客平台的发展给高校开展休闲教育带来了便利条件。高校可以通过制作休闲教育系列公开课, 制作主题网站, 供学生自由下载相关教育视频, 也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果, 同时及时收集反馈学生学习状况, 丰富课程内容。

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休闲教育在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 但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如何让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休闲价值观, 学会相关的休闲知识和技能, 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休闲教育理论水平, 研究出适合我国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方式。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 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便捷实用的新型教育平台。因此, 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学习, 善于利用新媒体开展休闲教育, 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营造自由、平等、尊重的媒体交流平台, 为大学生休闲教育开辟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甘露.大学生闲暇生活研究——以河南高校为例[D].河南:河南大学, 2011.

[2]毛玲.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哲学思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6) :105-108.

[3]王明会, 丁焰, 白良.社会化媒体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J].信息通讯技术, 2011, (5) :5-10.

[4]梁燕.网络化生存与大学生休闲教育[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1.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2篇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本文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作 者:徐艳  作者单位:成都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83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35) 分类号:G4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社会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变革 第3篇

摘 要: 当前世界教育变革风云迭起,推进教育信息化就是各国抢占教育发展的制高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强调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创新与变革,由此,引发了教育教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本文将从教育资源角度阐述信息技术变革教育资源的方向,为投身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者明确方向。

关键词: 教育变革 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

一、教育资源的定义

何谓资源?《辞海》对资源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汉语大辞典》将资源解释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等的来源[1]。教育资源作为构成教育系统的基本因素,是指教育系统中支持整个教育过程达到一定教育目的,实现一定教育和教学功能的各种资源。从广义上讲,教育资源通常包括物质资源,即教育系统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媒体器材工具等,人力资源,即教育系统中的教学科研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及学生等,信息资源,指在教育系统中传递的各种信息,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及伴随教学内容产生的其他信息[2]。

二、教育资源的分类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与信息技术相关变革不断发生,教育教学资源的形态发生变化。

(一)以教为中心的教育资源

传统教学中,教育资源范围相当有限,教材一直是学校的主要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经常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所以会有“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但是教学效果却常常是“掰开了,揉碎了,学生还是不懂”。

课程改革初期,中小学各学科逐步开发了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是真正能为教师和学生所用的很少。一方面,资源缺乏针对性,量大质不优,如资源画面粗糙,功能少,互动性差,照本宣科等。另一方面,绝大多数资源内容仍围绕“以教为主”,主要是为学科教师提供素材、教案、试题、课件等,帮助其传授知识,而对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等学习过程未提供足够支持[3],这和教育改革方向是相背离的。

(二)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资源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教学理念从重视教发展到重视学,教育资源由支持教师“教”转变为支持学生“学”。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普及应用,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不仅包括教材、挂图、传统教具等,还包括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各类硬件资源、媒体化的教学材料及支持学生学习的工具性软件或平台等[4]。课堂教学主要围绕学生学而开展,学生变成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而非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内容和知识来源,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个学习对象(教师、同学及社会上的专家等)和多种教学资源(如专题学习网站、资源库等)学习与教材相关的,但比教材更丰富的内容,获得远远超出教材内容和教师讲授范围的大量知识[5]。

三、两种教育资源的对比分析

针对以上两种类型教育资源,笔者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时发现:以教为主的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学校统一购买;教师自制,与他人共享等,大多支持“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其类型多是教材、试卷、教案、课件、传统教具等;形式以纸质形式为主,部分资源呈现数字化特征,但是具有封闭性,交互性也较差。以学为主的教育资源主要来源较为广泛,除了学校统一购买、教师自制、与他人共享外,还可以从国家或省市教育资源平台或网上下载等,为“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提供支持,类型丰富如电子教材、多媒体素材、教学案例、资源库、题库、专题网站、微课、光盘、思维导图等,形式多呈现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逐渐个性化、精准化的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存在万能的超级教育资源,各种教育资源各具优势。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确能给教学方式变革提供比较理想的支持环境,但并不能替代其他类型的教学资源。教学实践中关键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资源,并充分发挥各种形态资源的优势,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青岛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贺信中提出:“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6]寥寥数语就描绘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愿景。同时,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看到了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行动。当然,我们也看到教育教学资源在从支持教师“教”向支持学生“学”发展,教育资源的形态朝着数字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更好地支持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改学.解读信息化教育资源[J].电化教育研究,2009,03:12-14.

[2][5]何克抗,李文广.教育技术学(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4-79.

[3]聂志成.信息化教育与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186-189.

[4]张建留,徐天伟,师文浩,李冬艳.论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7:59-61.

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 第4篇

一、网络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契机

1. 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效果下降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接受的信息更加多元,对于学习也有更多的自主权,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往往是有选择地吸收。从总体来看,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效果并不好,学生对其理解不够深刻。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灌输”教育,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机械接受,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高校大学生对这种教育方式早已不陌生,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没有与现实很好地结合,并不能够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最终导致传统的教育方式效果下降。

2. 大学生对于新型网络教育方式的接受程度提高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媒介,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视频、图片、文字等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络教育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它使教师与学生的界限更加模糊,教育方式更多的是以教为辅,以讨论为主,互动性高,效果好。在网络匿名的环境中学生更愿意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更容易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网络也打破了传统的地域和时间、空间的限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关注到最新的知识内容和形式政策。近些年网络上涌现了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络课程、各种微信公众号以及红色专题网站等众多交流学习平台,资源丰富,而且形式新颖,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网络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平台数量不足

正所谓“思想宣传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去占领。”[3]搜索各大索引平台就能发现,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网站的高校。即使是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来看,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具备招生资格的高校就有2 845个,而高校红色类网站仅有767个,只占到总数的30%左右[2]。不仅如此,随着形势的快速变化,思想政治类的网络平台数量还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一数量显然不能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2. 消极网络文化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质量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空间中,信息都具有隐蔽性,这就给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广泛自由。一方面在网络世界中有大量的有用知识信息,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网络具有的匿名性也为垃圾文化的成长提供了空间,许多消极的网络文化总是伴随着很强的煽动性,蔓延的速度更快。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探索欲和求知欲很强,很容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了解不良信息,严重的情况甚至会沉溺其中无法自拔。高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时,不可避免地会与这些负面的网络文化形成冲突,从而带来更多迷茫。

3.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发展滞后

目前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形式多样,但手段仍然传统。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网上课堂、网站宣传、论坛讨论、自媒体宣传等,形式多种多样,但手段仍以理论宣讲和对国家政策的解读为主。如许多网络慕课,虽然有各种名师讲课,但其实质还是把传统课堂转移到网上而已,本质并没有变化,学生听课也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很难提高学生的认同度。网络教育相对于传统课堂最大的优点就是交流与互动,但从网络教育现状来看,网络课堂普遍互动性不强,这样的网络教育形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难以促进教育目的实现。

三、网络环境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1. 积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网络生活是日常生活的延伸,网络生活也需要一套规范体系的约束,没有正确的网络观,大学生就很难树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同。高等院校一方面要积极进行网络道德、安全等方面的宣传,引导学生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影响,通过各种专题讲座、展览活动以及网上论坛等形式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对网络资源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通过各种法律规范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并不是无边界的自由,完善对大学生网络负面行为的惩戒,使大学生认识到网络行为必须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下进行,从而自发抵抗负面网络文化的冲击。

2. 加强红色类网站和校园网络建设,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中的影响力

(1)各种红色类网站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想平台。目前红色思政类网站数量仍然不足,因此各大高校仍需要重视发展红色类的专题网站建设。一方面,支持多开辟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化教育需求,形成多头发展的生动局面;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跟踪时事政治,提升网站内容的时效性,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要经常开展社会重大问题讨论,积极引导学生、教师以及各类学者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中。网站宣传也要改变传统的方式,积极吸收最新的互联网发展理念,利用本地资源,通过各种类型的视频、图片帮助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

(2)加强校园网络亚文化圈建设。许多高校建有专门的校园网络,许多学生对校园网络的依赖性很高,网络生活以校园网络为主,这种现象就是网络的亚文化圈现象[4]。校园网络与学生的联系最紧密,同时校园网络相对于社会公开网络比较封闭,因此,对于校园网的管理可控性较高,能够为大学生的学习交流提供更优质的网络环境。第一,有条件的高校应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开展多样性的信息服务,涵盖学生的学习、娱乐和生活,力争把校园网络建成学生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第二,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教学模式。校园网络最重要的是学习功能,高校教师具有相对较高的知识水平,要鼓励教师参与到校园网络中来,解答学生问题,参与学生讨论,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使校园网络能够成为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第三,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积极创建新型校园网络管理方式,如合理设置板块之间的链接,插入有关核心价值观宣传理念的视频、文件、图片等,提升校园网络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3. 充分利用新型网络社交工具,扩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教育渠道

目前,能够使用互联网的平台越来越多,手机网络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各种新型社交工具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不应该只局限于专业网站宣传,应积极向新型社交工具延伸,各种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手段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因此,一方面,各大高校要建立专业的官方微博账户和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微信都是影响力巨大的社交平台,是互联网的主要舆论阵地。高校要顺应形势,开通官方账号并且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及时更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新闻、评论等。另一方面,要建立专业队伍及时更新维护公众号,许多已经开通了官方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的高校,后期的更新维护跟不上,缺乏必要的包装,人气不高。所以高校还应该重视起新媒体的重要性,加强维护和必要的宣传,以实际行动把网络教育落到实处,把新型网络工具建设成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

4. 积极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合力

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媒体,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运营,拥有专业性的新闻队伍以及高效的宣传体系,在社会上拥有很高的公信力,在人民群众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能闭门造车,要积极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利用传统媒体的海量信息资源,提升自身消息来源的真实性与权威性,给在校学生树立良好形象,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影响力,抢占舆论制高点。

四、结束语

互联网作为向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渠道,毫无疑问,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网络具有两面性,如果利用不当将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科学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更广阔的平台,从而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也给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造出新契机,但网络传播也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必须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1-07-0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2016-03-16].http://www.cnnic.net.cn/.

[3]赵丰.全面认识和引导新的历史条件下多样化的社会思潮[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 第5篇

首先,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新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可以提供给学生重要的`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可以采用新媒体技术。以招聘信息为例,大学校园可以形成网络信息平台,收集来自各个企业的招聘信息,并把信息传递给即将毕业的学生。大学校园将就业信息进行分类,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提高大学教育管理的实效性[2]。

2.2提高学习水平

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新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水平。大学教育管理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该依靠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大学校园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专业化材料,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3提升服务质量

再次,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新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可以提升大学校园的服务质量。大学教育管理部门具有服务性,为了提升校园服务的质量,大学应该把传统管理和现代管理密切结合。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多媒体技术是重要的技术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构建多媒体教育管理模式,可以实现管理者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真实需求。

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 第6篇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逐渐普及和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强大的冲击。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交流方式、思想观念等随之改变,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提出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以期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影响;措施

大学生群体是新思潮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对于社会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网络环境的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众多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因此,了解网络环境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合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前提。

一、网络环境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环境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

在互联网技术没有普及之前,人们主要通过传统的媒体,比如书籍、电视、广播等来获取信息。这样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网络则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学生只需要通过手机上网、电脑联网等方式,就可以及时地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从而拓宽视野,提高知识水平。

2.网络环境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网络所传播的信息必定会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满足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大学生形成开放的思维方式。同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大学生可以通过普通网民的身份,与各种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平等、自由的观念。这样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会随之增强,促使他们能够勇于承担社会历史使命,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作出贡献。

3.网络环境扩展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

在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的时代,大学生主要通过面对面、书信、打电话等一对一的方式,与外界人进行交流。这种真实的交流方式,会给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致使其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进而影响到交流的效率和效果。而网络的虚拟性,打破了时空、语言、文化等的界限,扩展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进入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网络环境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造就了许多知识英雄和创新先锋,为众多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榜样,促使其努力学习新知识,成为优秀的人才。另外,网络的全球性和开放性,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量,拓展了其学习空间和知识视野,有助于大学生构建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这能够引导大学生敢于认识自我、展示自我,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和创新。

二、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1.制定科学、系统的网络管理制度

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可以促使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应该制定科学、系统的网络管理制度,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人们的上网行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同时,高校应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校园网络信息的监管工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利的网络条件。

2.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社会各个方面的竞争形势日益严峻,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高校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在网络环境的形势下,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卫生、心理学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努力奋进的健康心理。

3.建立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队伍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队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高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确保广大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4.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

网络技术的便捷性、时效性和广泛性,可以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因此,高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网上论坛、网上讲座、网上心理咨询室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排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总结

总之,在网络环境的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确保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立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高校还应该创新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规范上网,文明上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推动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豫红.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 第7篇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优化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媒介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的涌现,其辐射力非常强,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方面,造成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进行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需要学生自觉内化,因此,必须注重教育内容的不断优化,提高高校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1 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内容

1.1 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多年来被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特别是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的科学真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媒体环境下,要进一步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确保大学生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在生活中,养成正确的习惯,通过马克思理论来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与此同时,教学时,教师还应该通过新媒体来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巩固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第二,要指导大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理论也是不断创新发展的。恩格斯曾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中的理论,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且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所以,我们应该合理利用新媒体本身的特点,并与时俱进地学习马克思理论,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三,及时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的形势政策教育,切实提高马克思理论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好地感染学生。

1.2 强化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主题便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希望能够通过努力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当前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发挥新媒体在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的引领功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新媒体阵地来做好宣传工作,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提高共同理想树立的意识,让其真正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内涵,使他们看到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成就和进步,进而接受和认同共同理想的价值目标,并为之奋斗,从而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树立主流价值观念,从而统一学生的个人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并处理好三者之间关系。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实现不能背离共同理想,要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为核心。

1.3 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时代精神是其精髓。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加强自身科技创新意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这要求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到:首先,大学生承载着民族的期望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精神面貌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应根据大学生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科学设置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解放思想,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其次,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实践,掌握社会现实,锤炼个人意志,让大学生更加重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内容

2.1 突出理想信念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并不遥远,其本质是建立一种更加和谐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为了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相关的意见,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将理想信念的教育作为核心,重视时代精神以及民族精神的弘扬,将集体主义精神发挥出来,让大学生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确保大学生的人生态度积极、具有进取精神,并且拥有强大的个人意志。所以,需突出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切实做到知行统一,帮助大学生养成踏实的精神。坚持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迈向理想的目标。

2.2 突出公民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突出公民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懂善恶、明是非、知荣辱。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检自强、敬业奉献”作为要求公民都必须遵守的规范。短短二十个字却涵盖了我国公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其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都非常的鲜明。面对新媒体环境,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把新媒体融入对学生、学校的评价方法中,融入教学的各环节中,促使学生综合素质体现得更加充分,使大学生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形成道德人格,最终达到一种高层次的道德境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2.3 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纷繁复杂的世界要求人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现在无论是人们的观念意识还是情感态度都非常复杂和嬗变。大学生想要更好地发展,便必须确保自身的心理品质健康,这也是学生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条件。所以,在新媒体条件下,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意志、思维力、创造性和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保持心理健康,强化自立、自强、自律意识,锻炼社会交往能力,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成长。

3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文理念

3.1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的缺失让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新媒体面前迷失了方向。媒介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应注意在“学生了解媒介技能和媒介传播策略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学生对媒介信息主动质疑的态度和精神。”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中引入并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就要使得大学生通过广泛丰富的媒介接触,适应复杂的新媒体环境,具备良好的媒介解读和批判能力,强化对媒介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进一步提高应对现代媒介的素质,完善综合素质培养,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打造:首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媒介资源,传授媒介使用的必备技能,使学生学会使用媒介资源来进行辅助学习,特别是校园媒介资源,如学校党建与团建的重要网站、图书馆网站资源的使用,通过各种途径追求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的提升。第二,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或在德育课程中增加媒介素养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媒介基础知识、历史发展、特点功能、传播技巧,并通过典型案例和社会现实的剖析,逐步学会判别媒介信息,拥有媒介应对素质。第三,积极探索学生使用媒介的新的路径和方法,建立相应规范,施行相关制度,构建教育模式,约束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3.2 有效借鉴其他国家价值观的重要理念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认识到核心价值观念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其他国家在进行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国民教育是传播主要渠道。如2002年英国政府提出了“公民教育”的任务,意在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美国学校也非常重视美国意识的强化,在各个学校中都有国歌、国旗以及总统的画像。在1997年时,新加坡便开设了公民课,确定新加坡人是学生的共同价值观,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非常重视。第二,用法律、政策来保障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如法国通过建立法律机制来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于1946年宪法第二条就明确规定:共和国信条为“自由、平等、博爱”。《美国国家利益报告》明确将“在国际信息传播中保持领先地位,确保美国价值观继续积极地影响其他国家的文化”列入国家核心利益的范畴。第三,通过宗教宣传、传播核心价值观。如德国将宗教教育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必须进行宗教课程的开设,英国也是如此,通过宗教课程教育,弘扬环保、尊重、公正等价值观念。第四,大众传媒直接输出主流意识形态,推进本国公民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随着全球化环境和新媒体的普及,互联网成为主要传播载体。比如随着全球化和新媒体普及,美国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达到“文化殖民”的效果,体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今日之世界,国外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内容和方法,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的建构也应当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主动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成果。

参考文献

[1]徐海鑫.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探讨.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韩柏光.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

[3]李岩.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5).

[4]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1(11).

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 第8篇

一科研立项对社会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

完整地完成一个项目的经历让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一项科研成果的完成, 从资料的收集积累、课题的设计规划、成员的组织协调到项目的申请审批、设计调试、成果撰写, 整个科研项目的活动过程就是项目组成员全方位素质和实践锻炼的过程。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 参加科研创新的学生需要利用课外时间更多地学习和使用专业知识, 在知识获取、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创新能力提高的同时, 也获得了未来工作或科研所需要的实际技能, 还培养了善于观察、勤于探索、独立分析和团结协作的综合能力。社会网络环境下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使资源获取更加方便快捷, 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 经教师指导后, 团队成员分工协作, 通过互联网和社会网络收集整理资料, 讨论后进一步形成工作方案。团队成员有限, 但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使学生几乎能够获得所需要的一切帮助。

二通过学生科研立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 团队建设优势互补, 社会网络资源共享, 协同创新

一个项目能否顺利完成, 要看项目团队的整体实力。如果项目的工作主要由一个人完成, 就失掉了团队的意义。现代社会, 计算机是完成各种工作的辅助工具,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 要想完成项目就更需要团队协作。无论是程序的开发还是网站的设计, 都需要使用不止一种技术, 这其中可能需要擅长不同软件的成员, 甚至需要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与项目, 如擅长美工、文案和营销的成员。这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的项目团队, 共享了团队各成员的社会网络资源, 使创新的思路更加广阔, 也为项目推进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好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保障。在实际的团队组建过程中, 申请立项的学生在自己组建项目团队时, 有时会把个人情感因素混在工作中, 部分团队成员可能只是和主持人关系良好的同学, 对项目并无太大帮助。这就需要老师在团队组建的时候, 提醒学生项目主持人组建团队的目的和意义, 使主持人能够寻找真正适应项目发展的合作伙伴。一方面, 我们要打破系别、年级和专业的限制, 吸引项目所需的专业学生和对项目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团队;另一方面, 也要考虑项目组成员所在的年级, 注意新老搭配, 使得老生能够带新生, 项目组能够不断延续深入地进行研究工作。进而构建优势互补、持续性强的学生科研团队, 共享社会网络资源, 协同创新。

2 科研立项从“小”入手, 贴近生活, 有创新就有应用

对于大部分申请立项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擅长的技术, 却不知道具体该做些什么, 很少有完整的作品, 学生对自己技术的掌握情况也不是十分明了, 更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计算机作为各行业的辅助工具, 广泛地应用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从“小”入手, 观察身边的计算机使用情况, 发现问题;我们贴近生活, 寻找易于完成又能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项目。如开发小学生数学自动出题系统, 用于解决低年级学生家长每天为孩子出数学计算题的重复性劳动问题;再如开发美发店等小店面的会员管理系统等, 此类开发涉及的软件少并且简单, 技术难度小, 学生不会被技术难关吓倒;最重要是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开发的成果能够直接应用到社会生产中, 使实践创新后的项目组成员很有成就感, 从而激发进一步科研实践的兴趣。循序渐进提高科研难度, 使学生既感受到挑战, 又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果所立项目难度大工作量大, 难于完成又不能直接应用到实践中, 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科研的积极性, 甚至可能会让项目团队夭折。

3 轻“教”“学”, 重指导, 项目指导讨论式, 激发灵感和创新

对学生项目而言, 指导老师的责任在于指导, 而非“教”;学生在项目中要不断创新, 而非“学”。在指导项目的过程中, 将讨论式教学法的思想应用到指导学生项目的实践中, 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灵感, 确认目标以后, 寻求问题的多个解决方案, 这也正是计算机学科的特点: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都是不唯一的。在讨论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很多思想和技术上的难题, 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项目组成员在分工之后, 通过互联网和社会网络寻找各种办法, 再次集中讨论时会迸发出更多创新的火花, 寻找到的答案也使得项目组成员拥有成就感。

4 勤沟通, 多鼓励, 将创新的思想进行到底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 很多大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兴致勃勃地开了头, 却难以坚持下去。一方面原因是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科研创新实践活动与实习及其他工作生活的关系, 大三开始准备复习考研, 大四则忙于找工作, 或者是兴趣发生变化, 已开始的项目难有时间继续下去;另一方面, 遇到技术难关难于突破, 工作枯燥不能马上见到成效, 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不足等, 使学生对完成项目缺乏信心, 甚至有思想负担。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在组建项目团队之初就了解各成员的基本情况和想法, 勤沟通, 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帮助分析确认工作、学习和生活目标;多鼓励, 对学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肯定, 及时卸下思想包袱, 帮助寻找解决技术难关的办法, 使项目组在有了创新的想法之后能够继续完成下去, 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

总之, 通过科研立项促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对于参与项目的学生, 还是对于指导学生项目的老师, 都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和进步的过程。学校也在积极探索鼓励师生科研创新的体系和机制。在指导学生项目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 在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中注意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使各成员的社会网络资源发挥最大的能量, 团队成员间协作创新, 并获得持续性发展;在立项选题上从小处入手, 难易适中又贴近生活, 使得有创新就有应用;在科研指导工作中引导学生讨论产生创新的思想和项目解决方案;不断鼓励学生坚持和团队协作, 使创新思想能最终形成作品;项目完成后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成果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以上措施为更好地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丽萍.课题立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好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11) :310-311.

[2]石枫, 王苏惠, 刘翠.通过学生科研立项培养大学生多方面能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3]范淑燕, 张文标.基于科研立项制度的学生科研平台搭建[J].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1) .

[4]呼格吉乐.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 2010.

[5]耿丹.浅谈地方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

风险社会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第9篇

(一) 风险社会对教育主客体带来价值危机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看, 风险社会是人类自身实践活动的产物。正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的价值, 推动了人的价值发展。但是人在实际价值追求中, 往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肆无忌惮地改造世界, 致使工业社会中生命存在的条件日益恶化, 形成人造风险。风险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自身及他物的价值定位不当所致。这种价值定位不当颠覆了人与世界的传统价值序列, 造成了人与世界关系的物化、人格的商品化、价值的虚无化、人生的无意义感,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时出现价值危机。

(二) 风险社会对教育主客体关系形成挑战

在风险社会境遇中, 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信任缺失是事实, 主要表现为大学师生关系紧张,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理性、真实性缺乏信任, 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排斥等。原因在于风险社会中的未来充满不可预测性以及专家自身的知识存在局限性, 专家在风险社会已不再享有绝对权威, 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仍然强调教育主体的个体权威, 采用居高临下的“填鸭式”灌输手段。这只能加剧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厌食症”和对教育主体的不信任。

(三) 风险社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带来冲击

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发展面临着众多挑战。如“生产力”概念, 它是指改造外部自然界获取物质财富的能力。但是, 风险社会的现实表明, 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仅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增加, 同时也带来了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威胁, 生产力之外出现了“反生产力”。因此, 生产力概念的内涵需要拓展。事实上, 在风险社会条件下, 生产力不仅包括人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也包括防范和化解自然界的破坏性反作用的能力。风险社会环境下, 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原理,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四) 风险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出新要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在于它以培养人的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为重要任务。但是, 在风险社会环境下, 如果教师对学生关注的就业风险、情感风险、信仰危机、信任危机等现实问题阐述较少, 就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受教育者需求之间出现背离。因此,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更新, 要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增加社会风险意识教育、现代公民教育等新的相关内容, 旨在帮助人们对风险社会进行深刻反省, 寻找风险造成的“裂痕”与“伤口”的医治方法, 对人们的心灵进行抚慰, 对其价值观进行引导。

二、风险社会环境下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困境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 如何在风险社会中经受洗礼, 反思得失, 突破发展困境, 寻找新的理论和实效生长点, 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

在风险社会环境下, 当人们必须面对各种不确定性选择时, 就等于是被从传统安全中剥离甚至抛弃, 因为对生活控制能力的减弱会大大增强个体的不安全感, 并自动转化为风险意识。适度的风险意识是必要的, 但是过度的风险意识会加重社会的脆弱感, 各种担心、忧虑、怀疑、脆弱会聚在一起并转化成社会意识, 会变成一种对现实生活倍感不安的文化氛围, 甚至会导致社会恐慌的弥散。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要求。一方面, 教育有责任排除人们对风险本身的恐惧, 并赋予受教育者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另一方面, 教育有责任使学生掌握未来社会角色所需要的规范、知识和技能, 这也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在风险社会环境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 必须依托现有课程教育, 贯穿“风险社会”对学生个体素质的新要求, 拓宽新的教育内容, 提高学生认知风险、分析风险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1. 加强风险教育。

一方面, 要教育学生认识并理解风险。学校要运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知识和风险防范教育,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掌握基本的风险管理理论;另一方面, 要教育学生风险是可以化解并超越的。通过风险教育, 帮助学生掌握风险分析方法, 区分不同性质的风险, 掌握基本的风险处理技能。

2. 加强公民责任伦理教育。

风险社会对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培养有“责任伦理”的高素质公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目标, 唤醒人们的责任意识, 培育其责任伦理意识, 引导其以“责任原则”衡量自己的行为。我们生活在风险不断增多的社会中, 每个人都应反思自己的行为,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3. 加强公民公共精神培育。

多风险事件的发生往往涉及的是广大公众的利益对公共事务积极关注、热情参与, 是维护公共利益, 更是风险社会维护自身权利所需要的。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教育学生在面对风险事件时, 如何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并在风险与利益之间作出权衡, 在个人利益、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一致之间取得平衡, 这涉及民主参与技能的培养问题。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在我国社会风险日益增多的背景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变方式, 实现由理论灌输向理论解答实际问题的转变。面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风险和问题, 部分学生对教材理论有所怀疑。教师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面、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 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教学内容, 并对学生关心、困惑的相关问题作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教师在遵循所阐述理论体系完整性和观点准确性的前提下, 要提炼某些“热点问题”, 使之成为某一理论观点阐述的“问题背景”, 从问题出发, 将概念和观点置于对“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揭示、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中, 才能为大学生分析社会矛盾和思想困惑提供科学的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

1.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 大学生网络化生活正在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的发展, 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提高对互联网信息的鉴别力, 有效化解网络风险。

2.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能力、砥砺品格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在风险社会条件下,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另外一层更加重要的意义。在社会实践选题上, 可以从社会风险的客观存在中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题,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认真调查研究, 在调查研究中启发他们理性审视和客观辩证地分析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风险, 形成关于某一问题的深层次理性认识, 增强风险应对能力。

3.增加以风险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风险意识方面大有作为。在校园文化活动内容的选择上, 可以通过辩论赛、演讲赛、征文比赛等形式, 扩大学生对社会风险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增强学生应对社会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也可以通过就业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形式, 强化就业观教育, 提高学生的择业就业能力, 化解就业风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应对风险社会的挑战, 注重对于社会政策和风险现象本身的解释, 客观分析社会风险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多一些理性化的教育引导, 以提升学生在风险社会环境下适者生存与健康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宗南.教育和谐对风险社会理论的超越[J].理论界, 2010, (3) .

[2]黄英.风险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新境遇的思考[J].前沿, 2012, (6) .

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 第10篇

大学生是网络化社会中的主力军,已经成为网络化社会的主体,他们受到了比书本知识更广泛和更强烈的互联网信息冲击。网络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思维心理、行为方式都会带来相当深刻的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心理需求,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开辟了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捷径,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垃圾等对大学生产生多方面的误导作用,特别是大学生的自控力在网络环境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一、网络化社会环境的形成与发展

“网络”即计算机网络的简称,是现代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就是指利用通讯线路和设备,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按照网络协议,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大量的网络信息联系在一起,构筑着一个看不见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化环境——网络化社会环境。

网络起源于冷战时期的美国。我国于1986年开始建立国际联网试验,1995年1月,邮电部电信总局分别在北京、上海设立的通过美国Sprint公司接入美国的64K专线开通,并且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X.25网等方式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网络在我国开始迅速发展。

网络技术作为高新技术成果,其进入我国后,首先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落脚。我国从1994年4月获准接入互联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发布的信息表明,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继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之后,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再次实现飞跃,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网络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把中国同世界联系到一起,也把规模巨大的网民带进这个网络社会中。

资料来源:http://www.cnnic.net.cn.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二、网络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自控力产生的影响

网络的飞速发展,给当前的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和感觉上的冲击。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轻而易举地获得大量的信息,给自己获得知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由于网上信息量大,信息传播速度快,各种信息充斥其中,对大学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自控能力方面发起了挑战。

大学生自控能力,顾名思义,就是指大学生通过内部机制理智地控制和调节自我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能力。自控能力表现好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正确地把握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无论是对个人的健康发展还是对校园的和谐发展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但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也会注意到,有一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性情暴躁、心胸狭窄、意志薄弱、自知偏颇等方面。

在网络数字化的环境中,网络是把“双刃剑”,大学生在享受现代高科技带来的恩泽的同时,其身心也在承受着网络负面效应的危害。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作用也日渐显现出来。网络影响学生自控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迷恋、沉溺于网络,“衣带渐宽终不悔”,鲜活的生活为平面化的网络所替代,长时间、通宵达旦地上网,必然导致“为伊消得人憔悴”,生活规律紊乱,睡眠不足,甚至神经衰弱,最终学业荒废,甚至退学。

2.人际关系日益疏远。大学生们长时间沉溺于网络空间,会导致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对交往时间的剥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花了大量的时间云游虚拟世界的同时,必然会远离现实的人际交往,参加其它活动的时间就很少,同学间的交往就会越来越少,容易引起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疏远;二是冷漠的“人一机”关系影响现实生活。迷恋网络,就有脱离社会生活而成为网络奴隶的危险,长此以往,就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方式产生不适应感,从而不适应、不善于与他人交往,与他人之间的距离也就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的日益疏远。

3.身体健康严重受损。由于网上聊天和游戏是一种互动性非常强的活动,需要参与者精力、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因此,在网上停留时间过长,对上网者身体有很大的影响:一是眼睛长时间地接受电脑刺激,与电脑屏幕距离过近,睫状肌持续紧张或痉挛,晶状体凸度加大,可能发生调节性近视;二是长时间在网上聊天、打游戏,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紧张性头痛等,即使在下网后,神经的高度兴奋也无法一下子平息,网上刺激的画面和字语仍在眼前晃动,在头脑中回荡,使上网者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振、情绪低落、记忆力下降,出现神经衰弱,导致免疫功能变弱等,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而青年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迷恋网络、长时间上网必然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损害。

4.伦理道德观念趋于淡漠。因特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一个尚未规范的自由空间,具有交互性、即时性、跨地域性等特点,有些大学生缺乏自控力,或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或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在网上滥发消息、贴帖子,甚至造谣惑众、制造恐怖等,呈现出明显的网络伦理道德淡漠的倾向。

5.大学生上网成瘾对大学生人格意识和思想也产生极坏的影响。长期流连于虚拟网络社区,经常沉迷于角色转换,对于尚须进一步完成角色社会化的大学生来说,将容易产生角色心理问题。

三、网络社会化环境对大学生自控力影响的成因

网络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自控力提出了挑战,高校要实现对大学生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自控力教育活动,就必须了解大学生在网络社会化不良习惯的成因,从而提高教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抵制力。

1.追求内在需求的满足。由于现实中很少开展这方面的教育,生理上走向成熟的大学生,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又难以启齿,因此,只能借助网络提供的虚拟空间,寻求解除苦闷,倾诉心声,获得情感需求的满足。这是当前许多大学生形成网络成瘾一个主要心理原因。

2.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冲突。没进大学校门之前,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大学生活的现实,又与自己所想象的美景相差太远,难免产生不满足感。而网络提供的虚拟空间,能顺理成章地弥补现实的不足。随着网络依赖的加重,造成他们逃课,荒废学业,不思进取,性格孤僻,几乎不关心校园内的一切,神情恍惚,对现实中所有的事情不感兴趣,反过来更容易迷恋网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网络成瘾。

3.不会正确地对待学习与考试压力。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在校园期间面临多种压力,如学习任务繁重、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压力、恋爱、失眠、自卑、焦虑、抑郁等现象增多,它们成为导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大学生面对各种压力,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于是诉诸网络,借玩游戏、聊天、无止境地浏览网页、收发E-mail,以掩盖学习的压力所带来的难以排遣的恐惧、焦虑与沮丧,导致逃避—成绩差—更加逃避—成绩更差的恶性循环。

四、网络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自控力影响的对策

大学生自控力下降,网络成瘾,原因是复杂的,包括心理、社会及教育等方面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将问题归结于网络的出现。要想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好的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抑制网络的负面效应,这就要通过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力量建构一个立体交叉的防护网,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充分提高其自控能力。

1.学校要为大学生营造宽松的成才环境,提高其自控能力。学校除了正常的学业外,还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发挥潜能,培养特长,多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大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提高,充分展现自我,并在活动中找到友谊和自信心;要加强对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引导,通过开展活动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扩大人际交往范围,让学生掌握一般的人际交往的技巧,促进大学生现实生活人际关系的改善和提高;要开展性知识教育课程,消除大学生对性的神秘感和苦闷,对性有正确的认识,以消除他们对黄色网站的热衷;要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普及网络知识,促进网络教育,使学生认清网络本质。

2.坚持标本兼治原则,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进行及时综合治理。学校应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大学生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与健全大学生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培养健全人格,提高大学生的理性自觉。

3.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家庭温暖法”预防或戒除网瘾。据调查,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原因中,父母对孩子关心少,陪伴时间少,亲子关系不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家长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应尽量减少责备,尽可能进行交流,共同制定上网的行为契约、计划,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适时给予鼓励,这有利于其戒除网络成瘾。

4.建立心理学网站,重视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和治疗。网络成瘾问题源于网络,应积极利用网络来解决问题。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要建立救助网站,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和指导援助。帮助广大大学生网民认清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危害,认清自身的需要,引导他们端正上网的态度,并在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等现实生活方面给予心理指导,使他们辩证处理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的关系,达到心理的平衡。

5.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与伦理导向机制,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坚决打击网络犯罪,对于那些非法建立色情网站、向大学生传播色情等不良信息,以及对那些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对大学生实施网络诱骗和攻击的人,坚决予以打击。社会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总之,网络化社会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是一项渐进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大事,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通过探索、研究网络教育,通过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完善,才能做好大学生网络教育工作,才能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海春.论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内容的创新[J].高教探索,2004,(1).

[2]彭易纪.提高大学生自控能力初探[J].教育探索, 2007,(10).

[3]吴彩虹,全承相.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控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

[4]郑翔.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9).

[5]茅炜.浅析网络文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04.

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体育教育;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8-0045-03

新媒体是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1]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迅速扩张,“手机控”、“拇指族”、“微信控”等新鲜名词的出现更是体现了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有力渗透。同样,新媒体也成为了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途经。[2]本文以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提升大学公共体育教育活动成效的方法和路径,从而推动大学体育教育模式改革,完善教育方法,提升教育质量,是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大学体育教育的问题分析

1.体育教学内容浅显固定,运动技能提升效果不佳

通过对山西省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调查发现,篮球、排球、足球、田径、武术、健美操、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项目是各高校开展普及程度较高的体育课程。在校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每学期或每学年结束后还可以选择换项。这种设置体现了兴趣教育、快乐体育的宗旨。

调查发现,68%的学生都会选择参与过、感兴趣或者从未接触过但新鲜感比较强的体育项目,仅有10.3%的学生会为了提高某种运动技能选择项目。调查对象普遍表示: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时间短,班级人数多,内容无法深入等问题是他们不以技能学习为主要出发点的原因。在对大学体育教师的访谈中也了解到,由于要考虑学生整体差异,授课内容多以入门、基础内容为主,加之学生重复选修一门体育课的现象较少,深入教学很难开展,可见大学体育教育面临着深度与广度兼顾不足的问题。

2.体育教学手段传统单一,自主学习空间不足

受限于体育技能形成的特殊规律,大多数普通专业大学生很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或创新,因此,体育教师引领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成为传统体育教学的固定套路。尽管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会逐渐熟练相关技术动作,但要想最终形成正确、合理的体育技能,始终离不开体育教师的指导。总的来说,大学生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对体育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由此导致教学手段单一化。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1.新媒体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积极影响

(1)新媒体的广博性丰富了大学生的体育视野

在体育信息获取方式的调查中,网络媒体、手机等移动客户端的应对比例较高,分别为68.2%和43.9%。而体育课堂由于课程时数的限制以及教学内容的相对固定,很难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应答人数仅有36.5%。传统的体育报纸、杂志则渐渐退出了主流信息渠道。可见,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主要手段。

在新媒体的广泛覆盖下,大学生无疑会接触到许多“高、新、奇”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跑酷、轮滑、登山等,从而丰富了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范畴,为拓展其运动方式创造条件。

(2)新媒体的便捷性拓展了大学生的学习空间

网络资源包罗万象,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学生可以随时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各种信息。对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新媒体带来的显著优点是,学生可以摆脱对体育教师和课堂的过度依赖,利用互联网资源来查阅各种相关教学视频,以达到反复学习、完善技能的目的。在针对有过网络学习经历的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时发现,学生普遍表示运用网络平台的学习效果要好于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因为他们可以随时调取,反复观摩,且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可见,新媒体的运用可以摆脱体育课堂形式、时间和地域特别是教学资源的限制,在充分拓展学习空间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

(3)新媒体的互动性满足了大学生的不同诉求

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到,传统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以普及性、入门性、多样性的知识教学为主,这样的设置虽提高了不同学生的参与度,但深度不足,对于已经具备一定体育技能基础的学生而言,大学体育课程的规定内容很难满足其求知欲。而新媒体提供了大量的公众互动交流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共享资源、专业网站等服务器来搜索下载学习资料,或者通过论坛求助等方式寻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针对性不足等问题。

2.新媒体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消极影响

(1)新媒体淡化了体育课堂的真实性

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手把手传授的真实过程。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行为感受、学习效果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并进行指导;学生则可以通过近距离、全方位的观察、模仿和比较来形成直观感受,这种体验具有真实、直接的特點。相反,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体育技能学习,却不能给学习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手机、电视、电脑等新媒体的展示工具成为“教”与“学”之间的必然屏障,教学过程中的直观互动无法开展,从而给学习者造成虚拟、间接的学习感受,这也恰恰体现了新媒体的虚拟性。

(2)新媒体弱化了体育技能形成的规律性

在体育技能学习过程中,有着必然遵循的规律,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想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体育技能,就必须遵循这些规律。在传统体育教学课堂上,体育教师会严格按照技能形成规律,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教学活动,促使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运动技能。一旦这个过程缺少了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很难准确把握和控制学习的结果。加之新媒体资源相当庞杂,相关管理制度并不健全,网络和数字媒体中充斥了大量的非官方、非权威甚至是有悖科学原理的教学资源。[3]当大学生在无法有效辨识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且一味追求“高、新、奇”的技术动作时,便很容易打破原有的客观规律,形成错误的运动技能或习惯,从而影响整体水平的提高,甚至是身体健康。因此,新媒体传播的不可控性是实施自主学习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构想

1.大学体育教育的理念创新

(1)辩证的看待“教”与“学”

体育教师是传统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主导者,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教什么、学什么”已经不单单由体育教师一个人所决定。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得更多信息的同时,对体育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教育“教”的方向,而体育教师“教”的行为应符合大学生的诉求,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学”,这也恰恰印证了“人本教育”[4]的宗旨。

(2)打破“一成不变”,促进“与时俱进”的习惯养成

从体育课程来看,以山西省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为例,近十年间的变化不大,仅仅是将健美操、跆拳道等普及程度较高的项目纳入了教学计划。以教学手段来看,教师的示范讲解到学生的模仿练习已经成为固定套路。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大学生接触到了很多新奇的体育运动,看到了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进而对大学体育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体育教育动态,不断更新教育方法和实施手段,有效提升大学体育教育质量。

2.大学体育教育的手段创新

(1)加强大学体育教师培训,提升其新媒体素养

大学体育教育管理者应与时俱进,完成从意识层面到操作层面的整体转变,充分应对新媒体对高校教育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大学体育教师要对新媒体形成客观准确的认知,了解其内涵与外延,能够发现与教育实施手段相关的特性,为拓展大学体育教育的新阵地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高校应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帮助大学体育教师提高个人应用新媒体的能力,如进行网络信息发布、搜集与微视频制作比赛等,通过日常考核来确保此项工作长期有效的开展。

(2)将新媒体融入大学体育教育,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开展教学工作

首先,利用网络媒体创新互动方式。利用互联网建立专门的体育教学信息反馈平台,如在校园网的体育专栏发布大学体育教学的纲要、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标准以及体质健康标准等信息,同时设置相应的互动版块,主动收集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诉求和问题,进而为调整体育教育活动提供依据。目前,山西省高校已普遍开通网上选修体育课的业务,但均是借助学校教务处的平台来完成,在学生选修过程中存在的“选不上、不想选”等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形成开放性的交流互动平台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第二,利用移动客户端媒体创新学习方式。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新媒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QQ、微信等移动客户端软件的应用,更是将新媒体阵地延伸到大学生人人必备的手机领域。以微信为例,聊天对话、游戏娱乐、信息发布几乎无所不能,特别是将语音、图片、视频制作成微视频的功能更是将虚拟互动推向了又一高峰。微信的视频保存、传送,以及公众账号的信息发布与互动都为线上的体育教学提供了可能。体育教师可以将前期录制或筛选的视频教学资料上传至公众平台,要求大学生在线下的课余时间进行预习或复习,将传统的体育课堂概念加以延伸。同时,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微信软件制作学生学习视频,就体育练习中的优缺点加以点评,从而提升教学指导的时效性。

(3)加强新媒体建设与管理,发挥其正向引导作用

一要加强新媒体的硬件建设,成立新媒体工作室,配备信息发布的电脑和信息宣传栏等。二要注重对新媒体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新媒体作为开放性的互动平台,信息来自多个渠道,且种类庞杂,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维护和管理,反而会制约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投入与监管应该并重,合理规避它的消极因素,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正向引导作用。

參考文献:

[1]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新媒体研究,2008(5):121-125.

[2]高爱芳,高卫松.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调查分析及德育引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132-134.

[3]匡文波.论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J].网络传播研究,2009(8):72-75.

[4]王希尧.人本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意义[J].教育科学研究,2001(11):5-8.

[5]谢冬兴.新媒体文化下高校体育演进的理性观察[J].湖北体育科技,2014(1):74-77.

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 第12篇

1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1.1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三大方面, 这三个方面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制约, 社会环境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 一定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变化与调整, 社会环境的变化还会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1.2现代传媒环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传媒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由于它们形式新颖、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便捷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现代传媒主要包括报纸、期刊、杂志、电影等,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 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 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1.3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两大类。其中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室、讲桌、课堂等, 而校园精神环境作为校园物质文化的精神载体, 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等, 良好的学校环境能够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

1.4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耳濡目染的作用, 因此, 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例如, 民主型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良好、个性健全;暴力和压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具有叛逆心理和不良的行为习惯。

1.5社区环境

社区, 顾名思义, 就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一个区域, 居住在同一个社区的居民往往会对自己居住的社区有独特的情感与归属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家庭之间的交往日益减少, 但社区整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却日渐凸显, 社区文化往往会对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产生重大的影响, 甚至会对他们思想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

2当今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当今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

当今的中国,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 中国进入转型期, 在物质环境方面,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迈进新的高度, 小康的生活水平不断发展;在精神环境方面,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使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思想高度开放、多元化发展的年代, 它使人们的思想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解放, 新知识、新观念不断融入人们的头脑, 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提出新要求、新课题。

2.2当今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得到飞速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使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思想高度开放和多元化发展的年代, 它使人们的思想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解放, 这些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思想道德的发展和变化, 甚至给人们的信仰带来混乱和危机, 如何牢牢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的不动摇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新课题。

面对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的, 就是要适应新的形势, 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使之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不动摇, 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 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实施创造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氛围。

3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环境,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3.1转变观念上, 走探索创新之路

求新、求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 紧随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要求, 不断的研究和借鉴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深入了解它们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的的影响, 从而汲取营养, 获得新的思想内容,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的开拓进取。

3.2探索利用多形式的教学形式, 提高思育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善于将理论讲授、体验式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重新教学方法, 探索利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 提高思育有效性。课堂教学要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有机结合, 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将课堂讨论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增加体验式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重, 多种形式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3创新教育手段, 走现代化、专业化道路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 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不断地与时俱进, 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识含量与科技含量, 走现代化, 专业化的教育道路, 充分借鉴现代媒体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优势作用, 善于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育教学, 利用网络不断扩充和增加自身的知识量, 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3.4转变观念, 走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平等结合的道路

知识经济的时代, 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更加的便捷, 教育者的信息有优势丧失, 这就要求教育者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及时的转变角色, 从学生学习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无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 还是在日常生活的其他环节,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沟通关系, 在教育教学上应采取民主的讨论方法, 彼此平等的交流意见, 交换思想。

3.5转变教学方法, 走创新与实效相结合的道路

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创新教育与管理的方法, 不断加强校园网建设, 积极占领网络思想教育的主阵地, 利用网络空间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高校思政教师要善于结合本校实际, 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 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监管小组要及时的想学生推送德育信息, 同时对高校的网络资源及时的进行监督和管理, 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上一篇:远传系统下一篇:在线参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