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的是非曲直

2024-07-08

民生新闻的是非曲直(精选7篇)

民生新闻的是非曲直 第1篇

关键词:民生新闻,娱乐化,新闻内容,新闻价值,思辨性

民生新闻作为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新闻形式, 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表达方式的故事性与互动性。“从内容上看, 民生新闻主要反映日常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及其所想、所感;从表达形式上看, 民生新闻多采用一些符合普通百姓接受心理和能力的‘软性’表达, 语言注重口语化, 更加通俗易懂;最重要的是, 民生新闻在创办宗旨和终极目标上有特殊定位, 即以关切的目光反映民生疾苦, 将硬新闻软处理, 同时又富于软新闻以硬道理。它寻求的是社会制度、传统文化、主流观念与观众收视率之间的平衡点。”这种贴近平常百姓的特性, 使得民生类新闻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好评, 各个电视台的民生类新闻栏目在收视率、广告销售等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各省市电视台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民生新闻栏目, 比如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等等。

近段时间, 国内民生电视新闻节目逐步改革, 从报道内容到表现方式都做了大胆尝试, 随着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不断丰富, 也出现了娱乐化的现象。一些民生新闻栏目运用快板、评书、相声等各种曲艺形式与传统的新闻播报相结合, 这种新颖的表现方式使得收视率迅速攀升, 成为电视新闻界的新景象。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由于市场经济的副作用以及利益的驱使, 民生新闻娱乐化的现状并不乐观, 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 一些栏目逐渐背离了新闻本质, 娱乐形式的重要甚至淹没了新闻自身, 过多的娱乐形式使新闻的价值开始缺失, 新闻没有了思想深度。这样一来, “停止民生新闻娱乐化”的呼声渐起, 似乎民生新闻类节目娱乐化是民生新闻走向堕落的根源。

众所周知, 新闻表述的方法是一种手段。娱乐化作为增强新闻类节目收视率的方法, 是变换新闻类节目视角的工具, 其本身不是问题的根源。娱乐化度的把握、媒介的自律、品格格调的提高才是解决民生类新闻栏目畸形娱乐化的关键。那么如何把握娱乐化的程度还是应该从现象找出本质, 从出现的问题入手找到娱乐化方向的把握。

一、民生新闻的形式应服务于新闻内容

当前, 娱乐化之后的民生新闻多以“侃新闻”、“说新闻”的方式进行呈现, 但我们说, 并不是每条新闻都适合这种方式。过度的娱乐化表演会与新闻严肃纪实的风格形成巨大的反差, 例如我们可以发现当今很多民生新闻类栏目经常使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来进行事件的表述。这种方式的滥用本身就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不尊重。再者, 很多栏目使用了曲艺式导语播报, 采用两个主持人说相声, 再或者以快板的方式来展现。这种播出方式本身并没有直接的毛病, 但是大部分“相声”的内容与新闻的主题根本没有太多关联。几分钟的“相声”只起到了调节轻松气氛的作用。这样的方式对新闻的理解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纯粹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过多增加曲艺的表述, 就增添许多修辞、虚构的成分, 同时破坏了新闻本身的结构, 会混淆新闻真实与文艺虚构的界限, 破坏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使新闻节目游离于虚构与非虚构、新闻与非新闻之间。

二、民生新闻的内容应注重新闻价值的体现

故事性是民生新闻的重要性质之一, 但是作为新闻应该具有相当的新闻价值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现在很多的民生类新闻栏目过于追求新闻故事性的叙事, 在新闻内容的取舍上出现了严重偏差, 只是单纯强调利用猎奇心理来吸引观众, 以新闻事件是否离奇荒诞成为选择新闻内容的最高标准。这样导致奇闻趣事类的故事充斥着民生新闻的大部分板块, 满栏目都是婆媳吵架、打架闹事、桃色故事等等离奇的故事, 没有体现真正的新闻价值, 整个栏目变成了白话版的“聊斋志异”、电视版的“故事会”, 形成了一期栏目下来, 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寥寥无几的状态。这种奇闻逸事的连篇累牍, 只会吸引一些观众的短暂关注。

民生新闻的娱乐化应该是一种技巧, 是一种结构手段, 是一种叙事方式。娱乐性的运用最终应该是为新闻内容服务的, 民生新闻虽然内容上注重软性新闻, 但选择新闻还是应该以新闻的价值为重, 绝大部分观众还是希望从新闻中能够长期获取更有价值、更能带来思考的内容。离奇故事和实用新闻永远划不了等号, 娱乐性只是可以作为内容的一种添加剂, 新闻内容才是主体, 永远是节目所要传达的目的。留意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生活所需并不能成为新闻内容变质的借口, 体现主流生活和时代特色的题材才是新闻工作者应该挖掘的内容。

三、民生新闻也应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新闻具有思辨与批判的功能, 具有引发观者思考的能力。当前一些民生类的新闻栏目, 虽然在新闻内容的把握上, 他们也会考虑新闻的价值性, 看是否典型、有趣、感人, 却只满足于对新闻内容的简单讲述、串联、播报。认为只要形式不同于以往, 有娱乐特色就能牢牢地吸引住观众, 至于对新闻的深层次意义从不进行深究。新闻娱乐化只停留在表达方式的变化, 比如以相声、评书、二人转等曲艺形式播报、或者主持人以当地方言的形式进行播报, 对于新闻内容只是停留在“告之”的层面;有些民生新闻的娱乐化只强调感官的刺激, 把值得深思的严肃话题用娱乐的方式来表达, 而忘记了多角度、多侧面思考分析事件, 使思考维度陷入单一, 思想的痕迹无从可见。一则则新闻不仅表面上成了娱乐性的二人转, 其实质上也成了一篇篇无味的流水账, 忽略了新闻媒体本应有的职能——点评和引导。

我们说, 民生新闻娱乐化可以摆脱传统新闻说教意味过浓、教化作用过于明显的弊端,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众喜爱娱乐化的新闻节目, 但是新闻也不应该就此失去客观、理性、思辨的本质。节目形式变得轻松, 不代表内容不再深刻。回顾历史上电视新闻的成功栏目, 哪一个不是评论准确犀利, 观点独到深刻。深刻的批判性、思辨性才是新闻类节目的杀手锏。天津电视台有一档新闻节目《这一周》, 主持人虽然是以评书式语言播报一周的事件, 把新闻“侃”出来, 但是每句的调侃都是在用幽默的方式来评说新闻, 用看似简单的语言来“抖出”事件背后的深刻意义, 这样的娱乐化才是民生新闻该走的道路。

现代社会受众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对新闻的赏析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 “娱乐化现象”是一个探索过程。现阶段民生新闻娱乐化道路上出现的问题是由于部分电视人对于市场利益的过度追求导致的, 在追逐短期利益的同时, 甚至抛弃了作为一个电视栏目应有的责任与格调, 单纯的追求标新立异而抛弃了新闻应有的价值、深刻的思想。优秀的民生新闻是应该以它独有的媒体感受、独到的见解和独创的构思来诠释新闻的内涵, 以特有的人文素养、生活阅历和人生体会来引导观众的。娱乐化手段在民生新闻中使用并不是迎合低级趣味, 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 单纯追求表达方式的娱乐化, 甚至另类, 这样只能变“娱乐”为“愚蠢”。

综上所述, 民生新闻专注于普通老百姓及其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事件和对普通百姓生活有直接影响的事物, 可以采用新颖的表述方式, 但民生新闻中的幽默应该是睿智聪慧的体现, 民生新闻中的小情趣事应该蕴含哲理大意。只有把握好娱乐化的方向, 掌握好娱乐化的度, 民生新闻的娱乐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徐舫州《电视节目类型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

用“民生”的态度做民生新闻 第2篇

一、民生新闻2.0版, 由民生新闻提升到公共新闻

美国某大学学者首次提出公共新闻概念, 他是这样认为的, 新闻报道并不是新闻记者的唯一任务, 还需要不断地提高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能力。在重视与受众交流形式的基础上, 还需要对交流的质量产生足够的重视, 民众遇到了问题, 新闻记者需要努力地帮助解决。总之, 新闻记者的任务并不是将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告诉给公众, 而是要让公众了解到, 如何应对这些社会问题。

公共新闻和民生新闻的主要区别在于新闻价值理念追求的不同, 公共新闻维护的主要是公众权益, 将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能力的提高作为一个努力的方向。而民生新闻则是对普通大众日常生活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境进行报道。民生新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遇到了发展瓶颈, 那么就可以借鉴公共新闻的价值理念, 向公众权益保护方面发展。

举一个例子来讲, 某节目曾经播出了《检查传染病该由谁买单》, 这个节目的中心内容其实是一件小事, 到医院看病的人, 都需要检查传染病, 患者来承担检查的费用。本节目如果单纯地报道这件小事, 就会是民生新闻, 但是, 本节目却将其做成了公共新闻, 除了报道内容之外, 观众还可以参与短信讨论, 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由小民生发展为大民生, 由民生新闻发展为后民生新闻

后民生新闻将民生新闻的基本价值理念继承了下来, 并且又将公共新闻的部分价值理念吸收了进来, 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民生新闻形态。从实质上来讲, 后民生新闻纠偏和校正了民生新闻, 全面提升了民生新闻的品质。其中, 后民生新闻的主要标志就是大民生, 相对于原来的小民生来讲, 它将民生新闻内容选择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扩展。

具体来讲, 小民生指的是将百姓的寻常生活作为重点关注方面, 将合适的生活信息和服务讯息提供给百姓, 从而作为百姓生活的参考。而大民生则是将那些关系到百姓生活的国家宏观政策以及走势等作为关注的焦点, 在对国计内涵进行解读时, 是从民生的角度来进行, 并且探讨这些政策会影响到百姓生活的哪些方面。

后民生新闻对新闻报道的深度、事件追踪以及幕后调查等方面特别重视, 尽可能地做出更深和更厚的新闻节目, 从而深度开发和利用新闻资源。同时, 新闻节目的纪实性和原生态也是节目的一个重点, 为了将新闻做得更加贴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新闻节目的细节、情节以及现场感也受到了新闻制作人员的重视。

后民生新闻力求将当下中国社会的主流声音报道出来, 在后民生时代, 虽然在各种新闻中依然采用平民视角, 比如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等等, 但是, 平民视角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它不再仅仅局限于社会底层, 只要将目光对准市井深巷, 就是平民视角;而是认为需要具备真正的平民意识, 选取的眼光应该是平等的, 应该是客观的。

三、“走转改”实现了民生新闻品质的提升, 成为民生新闻的方法论

2011年, 我国新闻界组织开展了走转改活动, 也就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 各个媒体都积极参与了进来。通过实践研究表明, 通过走转改活动, 可以将民生新闻的亲和力有效地体现出来。各个媒体还开办了民生新闻的专刊, 对民生新闻进行了典型报道。可以说, 通过走转改活动,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民生新闻的品质。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 媒体人自发的探索促成了民生新闻前两次的提升, 这次的提升则是受到了政策的强力推动作用, 各个媒体响应号召, 在基层选派了各个媒体组织的优秀记者, 将民生新闻放在了媒体的最好版面, 在这一段时期之内, 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走转改作品。举一个例子来讲, 央视新闻频道在2011年10月播出的专题片《皮里村孩子的上学路》, 它是依据皮里村蹲点日记制作的, 在报道之后, 配发了相关震撼人心的短评, 比如“无论是进步还是局部地区的落后, 都是今天中国的基本国情”、“真诚面对最真实的中国”等等, 这个节目播出之后, 产生了非常大的效果。走转改活动中走的本质就是深入到基层之中, 深入到群众心中, 让民生新闻的视野变得更加地广阔。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得知, 虽然在近些年来, 民生新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但是根本的宗旨却没有发生变化, 那就是以人为本。目前, 我国已经进入了后民生时代, 民生视角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民生不再是一种口号, 不再是一种标签, 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新闻态度, 一种职业情怀。

摘要:民生新闻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很多受众的喜爱, 近十年来经历了非常坎坷的发展过程, 既有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 又有跌落低谷的困难时期, 但是, 因为民生新闻的一系列特点, 决定了它不会走向消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民生新闻需要不断地转型。本文简要分析了现代民生新闻的变化。

关键词:民生新闻,民生态度,变化

参考文献

[1]陈炜, 陈虹.浅谈民生新闻的尴尬与突破[J].现代物业, 2012, 2 (2) :123-125.

[2]王志强.从《小强热线》浅谈电视民生类新闻栏目“走俏”的几点原因[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 2 (4) :87-89.

民生新闻与电视新闻的创新 第3篇

“非常规行为”合法化。2002年, 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 被认为是开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把社会新闻大规模地搬上电视, 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体现出实践者的智慧与勇气。但是他们最精彩的地方并不在此, 而在于使这一“非常规行为”合理化、合法化, 进而成为现有新闻规制下寻求创新的“革命”典范。所谓合法化, 体现为电视社会新闻的最早实践者为了寻求现有新闻体制的支持, 熟练地利用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资源, 采用特定的符号或象征对非常规的探索行为予以命名、阐述, 以此来述说其改革行为。①海外学者潘忠党在考察中国新闻改革时认为, 改革大环境的不确定程度很高, 为了处理这种不确定性, “改革的主体采取上、下‘合作’的途径, 以‘经营方式’为驱动, 以‘临场发挥’为基本行为特征, 创造性地运用改革话语中市场经济与党的新闻事业的语汇, 以改造新闻生产中的社会关系, 重构现存体制的内在活动空间。”②这就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很多具体的改革措施最初都来自一线新闻工作者的临场创意, 在经过上级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诠释之后, 才可以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成为典范。而这一过程就是改革尝试的合法化。

双重反驳。民生新闻对传统电视新闻的反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播格局, 二是传播本位。从前者看, 软硬件和资源的先天不足, 使地方电视台一直笼罩在中央电视台绝对优势的阴影之下, 这种长期且密集的挤压造成了地方对中心的反驳。于是, 地方电视台放弃宏大叙事, 着力开掘本地新闻, 内容上转入“微观社会学”, 传播对象锁定在当地的市民收视群体中, 强调服务意识和受众互动以整合市民生活现实和地方媒介现实。于是, 民生新闻不仅创造出崭新的表现方式和营销方式, 也创造出了对自己特定的生活区域和文化生活的认同。

从传播本位上来说, 我国以往的新闻传播以传者为中心, 政治为本位。这种新闻宣传不仅忽视了受众的媒介接近权和使用权, 同时也造成了受众与当地现实生活的脱节。而倡导平民视角、人文关怀的民生新闻却改变了这一现象, 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 不仅给民众创造了话语权和表达权, “少报官, 多报民, 把镜头对准基层, 把版面让给群众”也将以传者为中心过渡到以受者为中心。这种传播理念的巨大进步背后折射出的是对传统新闻传者中心、政治本位的反驳。

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升级为《零距离》, 充分体现网络特色。

民生新闻——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选择

政策的召唤使民生新闻成为政府工作重点。大众媒介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 中外亦然, 中国的情况尤为特殊。作为党、政府、人民的宣传工具和舆论喉舌, 中国电视媒介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指导思想以及现阶段的宣传政策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这就决定了中国电视媒介先天性地要负载相当浓厚的政治内涵。因此可以说, 电视领域的每一次变革, 都与党的大政方针与宣传政策息息相关, 政策的每一次调整和完善都为电视变革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指定了一个发展的方向。对此, 从业者必须用足够的智慧去认真领会。

近几年, 新一届政府举起了“以人为本”的大旗, 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十分突出, “民生”被提到了和“国计”同样重要的位置上。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央关于深化新闻改革的新思路, 也是落实“三贴近”原则的具体化。党中央强调, 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 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深化新闻改革的突破口。

2003年3月28日, 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 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 要求大力减少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 将重要版面、黄金时段让位给群众和基层, 使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中国政治民主程度的提高和执政理念的变化为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三个代表”到“三贴近”, 从“以人为本”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中国的民主发展得到了很大的突破, 民生问题成为中国执政党关心的首要问题, 以人为本的理念为电视民生新闻的诞生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受众的需求促使电视新闻向受众本位回归。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 思想转型、文化转型也同时展开;就业矛盾、城乡矛盾、东西矛盾等诸多矛盾互相纠缠、错综复杂。“在利益分化和政治放权这两种互为因果的力量作用下, 多元化成为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发展变化的普遍特征和价值观图腾, 中国社会也随之带上了碎片化特征。”③由此, 多元文化的侵蚀、统一声音的缺失和生存压力下的人们开始“碎片化”地游离于原本深信不疑的官方意识形态之外, 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现代社会, 人们需要的是基于生活的有效安抚、交流和宣泄, 一种有现实可能的想象空间, 或者说是“一种表象, 在这个表象中, 个体与其实际生存状况的关系是一种想象系”④。因而以世俗化、平民化、娱乐化为传播特色又充满实用信息、人文关怀的电视民生新闻则迎合了受众的心理, 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激烈的市场竞争催生电视传媒本体意识。所谓传媒本体意识, 即传媒应该做的不仅是传媒要做的, 更是观众要传媒做的。换句话说, 它倡导电视传媒业生产人们关心的电视新闻“产品”, 而不是去创作人们并不需要的电视新闻“作品”。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 中国电视自身的传媒本体意识已经大大加强, 并且从“可视性”的标准向“必视性”的标准延伸。

20世纪90年代, 中国新闻业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新闻娱乐化浪潮”之中。一方面, 中国的电视传媒承担着社会公器的责任;另一方面, 电视传媒也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追求利润以求生存。现实情境的窘迫, 使得中央电视台以外的很多地方台必须把自己的新闻做成受众喜爱的“产品”, 纷纷把目光投注到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软新闻”。于是, 在“好看的就是好新闻”的口号支持下, 中国的电视媒体顺应时代潮流, 关注百姓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应运而生。

通过对以往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数据的调查, 我们不难发现, 自民生新闻推出之后, 收视率节节攀升, 甚至超出同时段播出的《新闻联播》。于是, 电视民生新闻很快成为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手段。可以这样说, 中央台与地方台的新闻竞争催生了地方台的民生新闻, 而地方台中省台与市台之间的竞争让民生新闻走向成熟。这种针锋相对、短兵相接的竞争虽然残酷, 却推动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让它逐渐走向成熟。

注释

1金昌庆、易前良:《电视民生新闻与新闻改革》, 《新闻爱好者》, 2008 (11下) 。

2陈正荣:《电视第三次浪潮——解析“南京现象”》,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265页。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

民生新闻“说新闻”的主持技巧 第4篇

一、“说新闻”的主持风格让新闻更具故事化、生活化

大家在观看自己喜爱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的时候,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主持人能以一种平易近人的主持风格, 用平民化的语言, 说和讲那些发生在本土、也就是老百姓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甚至可以用土的掉渣的方言娓娓道来。“说新闻”是新闻改革的需要, 更是时代进步的需要。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就是最好的例子, 从1999年节目开播起用的第一代主播黄晓丽、郑丽, 到第二代主播修琳、李莉、朱丹, 一直到现在的第五代主播翟毓红、刘瀚博、修琳、罗景昕, 个个都是不但说得好、说得生动、评得精彩、评得到位, 在镜头前尽显主持人的魅力, 即使传递一个细小的新闻事件, 也能给您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还记得小猫上树吗?还记得越南新娘吗?还记得医保卡为何成了万能卡吗?太多太多的精彩都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因此收看《新闻夜航》已经成为龙江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事情, 即使错过了播出时间也要到网络电视平台上再看一遍。究其原因, 人们为何关注《新闻夜航》, 除了新闻本身吸引观众外, 就是主持人的魅力吧!大家都知道, 主持人在讲述新闻的时候, 其实是对新闻的二度创作, 主持人将情感与稿件融于一身, 用富有情感的语言, 将新闻说出来, 讲出来,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新闻更具故事化、生活化。

二、“说新闻”的主持风格让新闻在言语间尽显人文关怀

“说新闻”与传统的“播新闻”相比, 更加亲切、自然, 这种亲切自然的背后是指主持人独有的服务性, 也就是说我是为观众服务的, 我要把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所要表达的新闻性告诉观众, 以一种朋友般的贴近性和平等交流的亲和力来告知观众生活中发生的人和事, 并帮助观众去解读、分析、指导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让观众觉得主持人不仅仅可以疏导情绪, 还能帮助观众打开心结, 这种人文关怀会树立主持人在观众心里的良好形象, 让观众产生依赖和信任感, 在和谐社会中成为和谐的倡导者。当然这种人文关怀还要体现在主持人的实践行动中, 在一些重要的扶贫救助活动中, 一定要走进百姓生活中, 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只有这样, 在节目主持中, 在“说新闻”的过程中才会有感而发。

三、“说新闻”的主持风格在语言上极具特色

我们都知道, 民生新闻是最接地气的, 最能走进百姓生活的, 受众人群覆盖面广, 不分年龄、文化层次, 人人都喜欢看, 因此, 民生新闻栏目的主持人一定要在主持风格上注意节奏和变化, 尽量运用当地口语, 显得亲切, 自然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当然语速不要太快, 保持适中的语速有利于观众理解, 当然语言也要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让观众觉得你就是其中的一分子, 主持人主持的过程就是对稿件的再创作, 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语言风格, 会让观众觉得更贴心。辽宁卫视每天中午有一档民生新闻栏目《说天下》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从2008年元月1日开始, 新版《说天下》在原《话说天下》的基础上正式改版。现在可以说《说天下》是一档区别于其他资讯播报的新闻节目, 这是一档围绕“说”字做文章的新闻脱口秀。这里有最正点的主持人, 他们用亦庄亦谐的语言风格为观众“秀”出最正点的新闻。节目中相应放大新闻当中的娱乐元素, 让观众能在这段正午时光里第一时间享受到最生动、最活泼、最解渴的新闻。主持人主持风格不追求字正腔圆, 而是用土的掉渣的地方方言为百姓播报发生在身边的新闻, 观众爱看, 百姓喜欢, 这样的栏目一定会赢得受众的欢迎。

四、“说新闻”的主持风格尽显主持人的真诚和自然

作为民生新闻的主持人, 我认为不要刻意去追求一种风格和模式, 也不要去模仿他人, 只要用发自心底的真诚和自然去展示自己就可以, 如果你真诚, 观众就会觉得你有亲和力, 试想, 如果你能让观众感觉像邻家姐妹, 像亲朋好友一样, 你就是大家的代言人, 你能说出观众所想, 你又能把话说到他们的心窝里, 这样的主持人观众一定会喜欢, 也一定能起到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

民生新闻的优化 第5篇

民生新闻要贴近受众、服务百姓, “百姓事, 无小事”。于是, 接受百姓投诉、反映问题以及对普通市民生活场景的记录便成为主要报道题材。一些民生新闻栏目成了百姓生活垃圾、停水停电、消费纠纷等诉求的代言人, 新闻报道往往片面还原一些琐碎事实, 平庸的题材大大弱化了新闻应有的价值, 节目内容也就随之变得市井琐碎。民生新闻需要从个体化的市井小民生向群体化的公众大民生转变, 从小事中寻找共性、发现大事。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努力拓宽民生新闻的内容, 以专业眼光发现大众需求, 寻找和百姓利益相关的新闻点。一旦发现这样的新闻点, 就一定要把新闻挖深挖透, 做足做全。

我们不止一次接到居民投诉, 反映夏季停水问题, 这种现象在一些老小区较为常见。在报道中, 可以帮助居民联系有关部门, 寻找停水原因, 并敦促解决。这样的报道肯定会受到居民的欢迎。但类似的个体报道多了, 会让受众感到烦琐无趣。如果这时记者能够放宽视野, 从一系列个体事件中寻找共性, 探寻供水管网现状、老小区改造等大民生的问题, 并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推动问题解决, 就能跳出琐碎的小民生, 转向大民生。媒体帮忙也是一种技巧, 帮什么, 怎么帮, 都很重要。

二、去低俗化, 变“冷”民生为“暖”民生

民生新闻要贴合受众需求, 一些媒体为了片面追求收听收视率, 将贴合异化成为简单的迎合, 把庸俗当作通俗, 把低级无聊当作新闻卖点, 将民生新闻简单地等同于车祸、火灾、欺诈、凶杀以及家庭纠纷等的负面生活。有记者热衷于新闻炒作, 以制造轰动一时的新闻吸引受众, 这也为虚假新闻的诞生提供了温床。民生新闻需要从低级庸俗的“冷”民生向充满人文关怀的“暖”民生转变。一是以正面报道为主, 更多地挖掘社会发展、百姓生活中的真、善、美;二是提升服务功能, 更多地为百姓提供工作、生活、学习等有效资讯;三是人文关怀, 尊重被采访对象的隐私;四是增强换位思考意识, 在采访报道中更多地关注采访对象以及受众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

无锡台一位女记者, 在夏季37度的高温中, 跟随一位送水女工, 骑着电动车送水, 扛着水徒步爬上7层楼。半天采访结束后, 她在稿子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一年四季, 只要一个电话, 送水工们就会及时送水入户。他们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群体。在炎热的夏季, 当矿泉水送到后, 与送水工道上一声辛苦, 讲上一句谢谢, 可能的话为他们递上一杯凉白开,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 也许就可以温暖送水工一天或者更久。”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报道, 相信每一位受众都会感同身受。让记者接触更真实的新闻事实, 才能写出更理性也更有温度的新闻报道。

三、去情绪化, 变越位评判为理性报道

通过策划针对弱势群体的组合报道和公益活动, 弱势群体可以得到社会关注和帮助, 吸引眼球, 提升自身影响力。可是在实际报道中, 编辑、记者常常会因为同情、愤怒等主观情绪, 将报道重点放在报道对象的困难、无助等方面, 对人物或事件进行先入为主的评判和引导, 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一些其他方面的新闻事实。

客观冷静、尊重事实是新闻的基本原则。即使是善意的新闻策划, 也不能违背新闻原则, 滥用媒体的影响力。民生新闻需要从越位的媒体评判向理性的客观报道转变。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 媒体具有绝对话语权, 编辑记者可以通过对价值的判断来选择报道题材、内容, 把控报道尺度和方式, 从而影响、激发、引导受众的注意力和情感走向。在民生新闻报道中, 必须小心处理好主观情绪与客观报道之间的关系。

曾看过一个案例, 陕西有一位叫曾青的青年, 六次考上大学却没钱上。经过媒体报道后, 好心人纷纷捐款帮他凑学费和生活费, 帮助他走进大学校园。就在媒体报道这件“喜事”时, 曾青却提出了退学, 理由是他原本并不想上这所大学, 是因为大家捐了钱, 所以他不得不来上。事件发生后, 媒体才开始反思, 一些内幕也随之浮出水面, 原来曾青以前就有过被资助的经历, 可他却拿着钱继续去复读。当事记者因为同情他家境贫寒, 选择性地隐瞒了一些新闻事实。而不少为曾青捐过款的热心人觉得感情受到欺骗, 纷纷要求退款。这是记者为了吸引关注而对新闻事实进行了取舍。长期以来, 记者存在一种“为弱势群体说话、为消费者撑腰”的固有思维, 因此在采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主观的“一边倒”心态。无锡台某栏目曾接到一个投诉, 一位消费者发现一家食品店的小包装食品变质了, 向媒体投诉, 说店家拒绝赔偿, 记者把他的投诉录下来后就在节目里播放了, 并且从“消费者维权难”的角度对商家进行了批评曝光。没想到店家很快提出了抗议。经过深入了解, 原来店家接到客户投诉后, 立刻联系了厂方, 厂方也立刻承诺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全额退款并以一赔十, 大约赔偿两百块钱左右, 可是这位消费者一定要店家赔偿两千元, 遭到拒绝后便向媒体投诉, 而记者也没有详细了解就草率播发了报道。在这类投诉中, 属于商家的问题不少, 但是消费者过度维权的情况也不罕见。记者采访应有严谨态度。

民生新闻的特征 第6篇

关键词:民生新闻,特点

近几年来, 我国新闻界为了更好地关注民生民情, 提出了著名的“三贴近”方针, 即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关注民生已经成为时下一个热议的话题, 这给民生新闻带来严峻考验的同时, 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平面媒体, 或从小民生到大民生, 新闻界已经将民生纳为最普遍的新闻传播方式。

大众传播媒体和“民生”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 于是, “民生新闻”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民生新闻”属于新闻样式、新闻体裁的一种类别, 也是一种创新型的新闻操作理念, 是新闻媒介以及记者实践活动做出的价值取向。

有些学者认为, “民生新闻”从学术角度看, 它不算是一个新闻体裁样式具有科学性的概念。传统的新闻学领域在划分科学的新闻体裁样式时, 往往遵循单一标准, 而“民生新闻”从更大的意义上说是多种标准的共同划分标准。在内容上民生新闻关注“日常生活中平民百姓在衣食住行四个层面上的所想所惑”, 但在实际的新闻表达中, 限于新闻本身的文学色彩, 民生新闻的“口语化”已经跟文学体裁发生了一定的融合, 表达方式也就更加弹性。

20世纪90年代初期, 民生新闻已经出现了雏形, 如晚报、都市报上的市井新闻。2002年, 江苏电视台更是在城市频道里推出了《南京零距离》栏目, 这个栏目的推出开创了民生新闻节目先河。继这之后, 南京很多地区也逐渐推出了《直播南京》《绝对现场》等民生新闻栏目, 由这引起了本地区较大规模的关注市民生活形态的民生新闻“大战”。

第一, 关注民生现场, 深入市民生活, 逐渐增强平民色彩。业界普遍认为, 民生新闻属于社会新闻中的一个版块, 是保证社会新闻完整性的重要构成部分。民生中的“民”也即是平民、大众, “生”也即是“生活环境或生活状态, 生计。民生新闻以市民百姓日常状态下对衣食住行等层面的所想所虑, 市民生活之中的酸甜苦辣为基本的切入点。民生新闻可以生动形象地将抽象的百姓生活勾勒成一幅全景图。因此, 当前的新闻媒体不应该仅仅是新闻工作者个性的空间, 更应该成为平民百姓苦暖人生的投影仪。

第二, 在信息服务上任你挑选、温馨生动, 有较强的服务性。今天, 各种信息有了多种媒体平台作支撑, 在传播上更加广泛、迅速。有关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层面的社会动态可以归纳为民生新闻的范畴。对于能为民众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相关信息, 媒体在信息选择上都有高度的弹性、灵活性。小到交通信息、本地气象信息的提供, 大到国家民生方面的法规、政策的发布, 凡是跟民生挂钩的, 媒体都有必要对其做出相关的报道。媒体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 为了实现服务效能的提高, 不应该通过简单说教的形式将信息传达给大众, 而应该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 使得这种信息能够为大多数百姓所理解、所接受。从某种意义上说, 民生新闻具有服务性质, 可以将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受众。因此, 民生新闻实质上就是老百姓自己的生活写照。民生新闻应该以正确的舆论作为导向, 通过对老百姓生活的关注, 向社会大众传达人情关怀, 传达人间温暖。

第三, 拓宽报道领域。民生新闻拥有一个可以进行深度挖掘的素材库, 相对于时政、经济、体育、科技等行业性比较明显的新闻, 民生新闻具有广阔的外延, 报道的内容对社会各个层面都有所涉及, 可以对社会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并且国内外重大的经济、时政新闻基本与民生相挂钩。因此, 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 应该准确找到时政、经济、体育、科技等领域与民生之间的契合点, 使得民生问题能从多领域、多层面上得到有效的表达。各地方各类媒体的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的时候, 除了关注国家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大政方针之外, 更应该拥有一般准确的“地域标尺”, 对本地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进行真实还原。在各类地方民生的新闻报道中, 包含着当地政府、党委政策的出台或实施, 同时也包含着政府部门或者各级组织实现民生问题解决的措施等。

第四, 较强的区域性。一般来说, 民生新闻地域特色比较浓郁, 对民生新闻地域性的强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生新闻的价值诉求与竞争性策略。民生新闻对区域性资源的开掘和充分利用, 有效地获得区域性受众价值上的认同。很多时候, 我们可以将民生新闻生动地比喻成一个射击靶, 本地信息在于靶心, 对靶心越是靠近的区域, 相关的民生新闻报道便也就越集中, 市民百姓对新闻的关注度便也就越高。靶心的外围, 随着区域外延的扩大, 民生新闻数量便也逐渐减少。各新闻媒体在进行竞争时,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上的差异, 民生新闻的内容选择也就各不相同, 各具特色。例如, 合肥和阜阳的民生新闻在内容选择上便是相互不可复制的。因此, 大量出现的民生新闻, 不仅不会导致“同质化传播”恶性竞争的局面, 还会充分凸显地方媒体优势和特色。

第五, 经久不衰——在舆论监督上。舆论监督所属民生新闻的范畴, 事关民生报道, 其是新闻媒体下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职能, 是新闻媒体拥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及义务。多年来, 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层面做出过很多积极的努力, 特别加大了有关民生新闻版块的报道力度,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伴随着各级媒体“民生新闻”的大量出现, 作为新闻理论工作者逐渐开始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 民经济类新闻、时政新闻、统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之间的异同点, 如何界定民生新闻等;民生新闻的成功经验和采编模式;民生新闻在传媒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 这些还有待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于潇.民生新闻的特色探讨[J].新闻窗, 2011 (5) .

民生新闻的是非曲直 第7篇

1 新媒体对传统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冲击

1.1 受众获取信息途径和习惯的改变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民生新闻制作和传播中,新媒体的应用给传统广播电视民生新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改变比较大的就是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和习惯。在传统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下,受众需要被动地接受新闻信息,虽然民生新闻广播电视台数量也比较多,竞争也很激烈,受众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民生新闻节目,但是单一的信息发布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人对信息的获取需求。在新媒体下,受众获取信息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如手机、电脑、终端等。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15年1月,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33亿人,其中手机网民的数量为5.23亿人。因此,受众获取新闻信息途径和习惯的改变是对传统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最严峻的考验。

1.2 民生新闻信息发布形式的改变

在新媒体时代,门户网站与新闻社交媒体不断涌现,门户网站与社交媒体均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的途径。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社交中不可或缺的软件,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微信获取需要的信息,还可以实现地域交互。受众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了解全国各地的民生新闻。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广播电视民生新闻,降低了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率。

1.3 民生新闻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民生新闻发布者和接收者的地位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民生新闻的发布者,也都是民生新闻的接收者。在新媒体出现后,又出现了两种新闻传播媒介:拍客和播客。只要人们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把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拍摄下来,记录下来,并通过新媒体发布出去,实现民生新闻的交互传播。民生新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亲近性的特点,民生新闻的传播可以引起受众的共鸣。由此可以看出,民生新闻传播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2 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介融合对策

2.1 拓宽民生新闻的选题范围

传统的广播电视民生新闻题材的来源有以下几个:一是来自于群众的热线电话,广播电视台会设置接线设备,并设置专门的电话热线接线人员,每天记录发生的民生新闻信息;二是新闻记者的挖掘,新闻记者会外出寻找新闻线索,并根据自身的新闻敏感度来选择新闻题材,挖掘有价值的民生新闻;三是通讯员提供的民生新闻信息,政府和相关部门会定期向民生新闻电视台提供关乎国计民生的新闻信息;四是民生新闻广播电视台会从国家新闻会议或者政策中提取出有关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信息来源更加广泛,网络中包含了大量的民生新闻,新闻工作者可以选择重点民生事件进行浏览,挖掘出比较有价值的民生新闻,整理加工后传播出去。微博在民生新闻选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工作者可以在微博上通过搜索关键词的方式来有针对性的挖掘民生新闻,并多关注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微博人物,第一时间掌握民生新闻信息。新媒体可以拉近新闻工作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让新闻工作者更了解受众的需求,更贴近受众的实际生活。

2.2 提高受众在民生新闻制作与传播中的参与度

在传统广播电视民生新闻制作的过程中,节目设置的参与者是广播电视台,新闻工作者进行民生新闻的选题和策划,受众无法参与到民生新闻的制作和策划中。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改变了被动接受的地位,提高受众在民生新闻制作与传播中的参与度,新媒体为受众和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意识,受众的话语权得以发挥,受众可以进行民生新闻的选题。例如:微博中某位公众人物关注度非常高,如果这位公众人物在微博平台中发布一些信息,粉丝就会不断地转发与评论其发布的信息,传播的形式和途径也在不断增多,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最终演变为社会公共话题。通常情况下,网络平台上的民生新闻相比电视民生新闻更加贴近受众的生活,也可以真实地体现受众的生活状态和实际需求。民生新闻广播电视台也应该为受众提供参与的机会,鼓励受众积极参与到民生新闻的选题和制作过程中,听取受众的想法和意见,进而吸引更多的受众,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2.3 新媒体在民生新闻制作与播出环节的融合

民生新闻的媒介融合不仅体现在民生新闻的题材选择上,还体现在民生新闻的制作与播出过程中。广播电视台也可以在民生新闻制作过程中增加与受众互动的环节。目前,部分广播电视台会将网络平台上的受众评论加入到新闻题材中,作为民生新闻内容资源,这样不仅丰富了民生新闻内容,也提高了受众与广播电视台的互动性。广播电视台也可以在节目制作和播出的过程中设置网络直播评价的方式,进行受众连线互动,网络评价人员的身份可以是多样化的,网络评论员也是民生新闻的接收者,这样可以更好地获得受众和网民的认同。

2.4 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与媒介的深度融合

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与媒介的融合分为两种:一是基本层面的融合,二是深层次的融合。目前,很多广播电视民生新闻在新闻选题和播出环节进行了媒介融合,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但是,新闻选题和播出环节的媒介融合属于基本层面的融合,还远远不够。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与媒介的深层次融合才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才能吸引更多受众,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率。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与媒介的深度融合必须是长期的,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与受众之间的关系。

3 结语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民生新闻制作和传播中,新媒体的应用给传统广播电视民生新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改变比较大的就是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和习惯发生了改变。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广播电视民生新闻,降低了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率。在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信息来源更加广泛,网络中包含了大量的民生新闻,新闻工作者可以选择重点民生事件进行浏览,挖掘出比较有价值的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改变了被动接受的地位,提高受众在民生新闻制作与传播中的参与度,新媒体为受众和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意识。广播电视台也可以在民生新闻制作过程中增加与受众互动的环节,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与媒介的深层次融合才是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才能吸引更多受众。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迅猛发展。如今,人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应用给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与习惯,改变了民生新闻的传播方式,改变了新闻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的地位。广播电视类民生新闻一直是比较受欢迎的节目。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民生新闻必须进行转型,才能更好的满足手中的需求,体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新民生,民生新闻,媒介融合

参考文献

[1]柳溪.“新”媒体“新”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介融合策略[J].电影评介,2013(2).

[2]王佳.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路径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7).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研究下一篇:粮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