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情境教学的创设

2024-07-12

数学情境教学的创设(精选12篇)

数学情境教学的创设 第1篇

一、创设直观情境, 使数学知识形象化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比较直观形象, 课本上的知识, 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借助实物展示, 学生便豁然领悟。

直观的最大好处是使情境再现, 能调动学生的感官, 加深学生的印象, 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在教学《相遇问题》时, 学生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词语的理解只在文字的表象, 没有形成运动的情境, 教师可以请两位学生来示范相遇的情境, 两人从两边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 一直走到相遇, 当学生看到这样的情景, 心中的疑惑茅塞顿开, 比较形象具体地理解相遇问题。此外, 运用现代媒体, 课堂上可以播效音乐, 展现图片等去调动学生的感官, 让学生去体验创设的情境, 可以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求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性是思维的重要特征, 思维火花总是因问题而迸发的。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熟悉的生活例子引出疑问, 制造悬念,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应把知识设置成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诱导学生积极思考, 训练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 对1÷7教师可以先设置悬念:“老师知道1÷7的商第100位上的数字是8”。学生一听, 就会产生质疑, 老师是怎么知道商第100位上的数字呢?是不是有什么方法呢?这些问题不断地撞击着学生求知的心灵, 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考中去, 教师再加以恰当的指导, “这个是有规律可循的, 你们想知道吗?”这更加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 在急于探求问题的情境中学习新知, 学生在经历了质疑———探究———解疑这个过程后, 不仅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而且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正如古人所云“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

三、创设生活情境, 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数学这门学科实用性很强,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新课标中就明确指出了数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试看五年级教材的课改版, 就发现教材的编写更接近生活了。如“解方程”这一块, 以前的解方程是根据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来解, 而现在根据的是天平的原理, 天平在生活中是常用到的, 也为人所熟悉;又如在“解决问题”中的例题“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 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 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在这道题里, 通过计算发现, 当包装16个礼盒后剩下一些, 又不够再包装一个, 怎么办?应该根据生活实际不够再包装一个礼盒就舍去, 取整数16个就行了。种种迹象表明, 教材的编写已经倾向了生活, 更贴近生活,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不妨借助生活中的素材, 结合数学知识, 创设生活情境, 利用生活中的气息熏陶学生, 使学生认识到, 数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

四、创设对话情境, 构建和谐课堂

教学本身是一个情感沟通的过程, 没有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 语言的对话, 没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就谈不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抛弃以往教师喋喋不休讲解的形式, 突出教师作为一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合作者及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 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 学生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

初中数学创设情境教学的主要方法 第2篇

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都带有乐趣。”并且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也证明:对故事特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采用趣味故事导入,将会使学生轻松主动地学习知识。

例如:在教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只小白兔到深山去采蘑菇。一到山上,看到满地鲜嫩的蘑菇,高兴不已,它采呀采呀,采了好多好多的蘑菇,等它想到该回家了时,它才发现天已不晚了,自己又迷路了,这可怎么办呢?于是小白兔着急地哭了起来,这时飞来了一只小鸟,知道原因后,小鸟说:“小白兔,我知道从这儿回你家有三条路,可不知走哪条最近?这样吧,我把三条都告诉你,你自己找最近的路吧。”于是,小鸟告诉了小白兔,小白兔很快就找到了最近的路回到了家,她妈妈看见小兔安然无恙地回答了,非常高兴。讲到这儿,老师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有哪三条路吗?想知道小白兔是怎么找到最近的路的吗?”同学们当然想知道,于是就出示书上的图,从而让学生想办法找出最近的路,得出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创设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 第3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生都是故事谜,把知识融入故事中,配上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多媒体课件,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教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可能会下雨。” “可能会打雷、闪电。”“可能会刮风。” “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教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比如下雨,而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比如下雪、下冰雹等。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创设这样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知。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的不确定性,了解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视频展示,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情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改善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方面,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安排播放 “申雪与赵宏博的一段冰上芭蕾” 视频节选当中最精彩的在冰上转圈的一段。教师可提问:你觉得哪儿最美?学生们会自然地说出转圈部分最美,教师从而引出“圆”。这样导入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让学生感到很有兴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设操作情境

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索,寻找规律。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的过程中,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师:请你判断“把一个蛋糕分给2位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个蛋糕的1/2。”这句话对吗?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教室里一片“混乱”。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选择站在正反两方中的一方,双方各选3个代表上台进行辩论。正方:这句话是对的,因为蛋糕分的是2份,取的是1份,所以应该是1/2。反方:这句话是错的。(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边折边说)这样是不是分成了2份?这2份一样大吗?如果不是一样大,他们分得的就不一样多,不一样多就没有平均分,没有平均分怎么能说是1/2呢?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还有意见吗?正方:没意见!是我们理解错了,感谢反方辩友。由于学生刚接触分数,对概念模糊不清,出现了不同意见是正常的,教师巧妙地利用这一点创设争辩情境,学生在争辩中意见得到了统一,认识得到了深化,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还能让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四、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新旧知识是有联系的。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应注意利用旧知引出新知,充分利用迁移的规律,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学“梯形面积”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剪拼,探究如何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而归纳推导出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学生各组通过操作,汇报出四种不同的转化方法:(1)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2)剪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长(正)方形;(3)剪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平行四边形;(4)剪一个梯形,沿两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图形转化后,我问:通过所拼成的图形能算出原梯形的面积吗?最后学生经过讨论得到答案。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建构对数学的理解。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数学情境教学的创设 第4篇

一、利用数学典故, 创设教学情境

许多数学典故都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有的还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 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例如, 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 我先讲解数学家笛卡尔发明坐标的过程:一天笛卡尔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 百思不得其解, 突然他发现一只苍蝇粘在蜘蛛网上, 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笛卡尔恍然大悟:“啊, 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由此引入正题, 提出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事物的位置, 这种网格就是平面直角坐标系, 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这节课的效果特别好。

二、通过实验操作, 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 如果能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 自己发现解题思路, 则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 发展数学思维。例如在讲授等式性质一课中, 结合教材特点, 设计了利用天平称砝码的重量, 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直观感觉在天平两边同加或同减去相同重量的砝码, 天平两边仍然平衡, 从而自然过渡到等式性质1。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将学生所学知识形象化, 使其更易于理解接受。又例如, 在“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满足一定条件的三角形, 再把所画的三角形剪下来, 与其他同学所画的三角形互相叠合, 发现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由此导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这样通过实验操作, 让学生主动参与, 动手动脑, 自主探索, 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利用生活实际, 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诸多原因, 教材提供的有些教学素材往往并不为农村学生所熟识, 一些远离生活实际的素材通常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围绕课程目标的前提下, 尽可能创设学生关心的、熟悉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学习平行线的概念时, 可以列举高压线、做课间操时的学生队列等, 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感受平行的形象。再如, 讲授“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 线段最短”这一公理时, 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请同学们观察或想象当猫看见鱼, 小狗看到骨头后是怎样运动的。学生回答后再提问:“小猫、小狗为什么都选择直线?”通过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 再展示一根拉紧的橡皮绳, 先从中间用力将它拉曲, 放手后让学生观察绳子怎样变化, 再让学生思考其中的道理。又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 可直接创设一个趣味的购物情境:李明和王华是一对好朋友, 他们又有相似的性格。一天, 两人一道去文具店买圆珠笔和练习本, 回到教室, 张浩问他们俩圆珠笔和练习本的单价, 结果他俩才发现当时都只顾付钱, 没注意单价。李明说:“我用2元钱买了2支圆珠笔和5本练习本, 王华用1.3元钱买了1支圆珠笔和4本练习本。”这时我提问同学们, 你们能知道圆珠笔和练习本的单价各是多少吗?这个问题一提出, 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 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探讨。少数优秀学生发现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并求出了答案, 而更多同学难以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这时我适时做点提示, 如果把这两个单价分别用x元/支, y元/本来表示, 你们能很快列出方程吗?能列出几个方程?同学们继续探讨, 各组都发现可列两个方程:

在此基础上, 揭示课题, 简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继而再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方程组的解。由于所有学生都想知道答案, 探究活动积极活跃, 各组方法各异, 但都能找到结论。这不仅完成了课程目标,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些教学情境的设置, 使得所授的课生动、有趣, 学生对原来枯燥的知识感到亲切, 易于接受, 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 学生还可以体会到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体会到数学的社会价值, 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四、通过做游戏, 创设教学情境

通过做游戏创设教学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例如, 在合并同类项的教学中, 先设置这样一个游戏, 让同学们任意报出一个a、b的具体值, 看看能不能最快算出3a2b-4ab2+5a2b-a-8a2b+4ab2的值, 结果都能很快说出代数式的值, 用什么方法这样快捷呢?由此导入学习“合并同类项”, 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 一学就会, 也不容易忘记。

五、通过设置悬念, 创设教学情境

“悬念”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给人们在心理上构成关切的意念。教学中,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 创设恰到好处的悬念情境, 这对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增强内驱力是十分有益的。若设置悬念情境进行新课导入, 则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功效, 能激发学生“非知不行”的强烈求知欲望。如我在讲指数的“增长速度”时, 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一张纸对折40次, 其高度是多少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 薄薄一张纸对折40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当我指出比珠穆朗玛峰还高时, 学生对此惊奇不已, 感到不可思议。在学生处于“竟有此事”而急于弄个水落石出的心理状态下, 我适时引出学生借助计算器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若设置悬念情境于课尾小结处, 则有“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魅力, 使学生感到言而未尽, 余味无穷, 同时也为教师后续课知识的传授设下新的悬念。

数学的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的目标, 而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只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种手段, 而创设的方法远不止这几种, 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 创设出更多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活动, 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 去“发现”。因此, 这种情境教学法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当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 才能主动感悟数学, 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认为, 在数学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数学文本的特点, 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强烈的求知欲会促使人去探索科学, 去进行创造性思维, 而只有在探索过程中, 才会不断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数学的教育教学不枯不竭, 永为活水。

摘要:数学课堂上创设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突出知识的发生过程, “掐头去尾烧中断”的教学正在逐渐减少, 创设数学情境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第5篇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2-05 15:03:00 ] 作者:王济强 编辑:studa090420 摘要: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本文论述了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问题情境;数学概念;创设

作者简介:王济强,任教于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沙湾镇中学。

情境是指对学习新知识和新能力产生影响的各种情况,既包括学生内部的情况,也包括学生外部的情况。问题情境则是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由教师提供的具体活动场景和学习资源,用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使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实施新课程。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

1.遵循启发诱导原则

在教学中贯彻启发诱导原则,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用通俗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活动的刺激,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取知识。

2.遵循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书本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正确、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直观性,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并理解数学结论,掌握数学方法,运用直观性从不同的感觉渠道同时向大脑输送信息,自然能使信息互相强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结论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时,可以先让学生画出二次函数y=x2, y=x2-1, y=(x-1)2的图像,再画出y=-x2,y=-x2+1, y=-(x-1)2的图像,请同学们观察图像和函数关系式,分析、总结二次函数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学生会在画出图像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函数与图像的关系。

3。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目的是运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从实际到理论,再由理论回到实际,从认识论上来说完成了两次飞跃,而且第二次飞跃比前一次飞跃更深刻,从学生学习的过程来说,学生带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学习,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的限度,使理论学习更加深刻。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觉地运用教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有一个横放着的圆柱形油桶,恰好可装10吨油,用一木棒垂直插入小孔,测定剩油的高度h,能否很快确定剩油大约多少吨?这显然是一个实际应用问题,设剩油量为W吨,如果能找出剩油W与h的函数关系,并画出次函数的图像,那么求解就方便了,只要测定h,看图像就可以知道W的值了。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设计问题一定要有梯度,有连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体念。

1.通过设计概念的发生,扩展过程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来说要经历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表述、概念的辨析、概念的应用等阶段。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纳、抽象、概括、推广等思维活动,探究规律,得出新的数学概念,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概念的产生过程,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水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1)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境

中学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具有相似的属性,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研究已学过概念的属性,然后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尝试给新概念下定义。这样,新的概念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与构建。如:二次函数概念与一次函数概念的类比等等,有些数学概念是已有概念的扩充,若能揭示已有概念的扩充规律,便可以水到渠成地引入新概念。如:实数概念的教学,先回顾已经历过的几次数集扩充的事实:

“正整数 自然数 非负有理数 有理数”,上述数集扩充的原因及其规律如何?(实际问题的需要使得在已有的数集内有些运算无法进行)数集的扩充过程体现了如下规律:①每次扩充都增加规定了新元素;②在原数集内成立的运算规律,在数集扩充后的更大范围内仍然成立;③每次扩充后的新数集里能解决原数集不能解决的问题。有了上述准备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入新元素“根号”,这样学生对根号的引入不会感到疑惑,对实数集概念的建立也不会觉得突然,使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步入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轨道中,同时为概念的理解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2)提供感性材料,创设归纳、抽象的问题情境

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对于这些概念教学要通过一些感性材料,创设归纳、抽象的情境,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如:数轴概念的教学,观察温度计的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抽象出本质属性:①度量的起点;②度量的单位;③增减的方向。我们能否用一个更加简单形象的图示方法来描述它呢?由此启发学生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从而引进“数轴”的概念。这样做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给学生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2.创设变式问题情境,对例题(习题)挖掘与拓展

变式教学是对教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揭示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够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例1:在△ABC中,∠ACB=90°,CD⊥AB,D为垂足,AE是CF的中垂线交BC于E,求证:∠DFC=∠CAE。

分析:方法(1):因为∠DFC与∠CFA互余,所以要证∠DFC=∠CAE,关键证:∠CFA=∠ACF 要证AC=AF,即有中垂线性质可得。

方法(2):利用全等△进行证明,过点F作FM⊥CB于M,证△CDF≌△CMF,即可。

方法(3):利用中介量,连结EF可得EC=EF=>∠CAE=∠CFE => ∠DFC=∠CAE ,利用△ACE≌△AFE=>EF⊥AB=>CD//EF=>∠DFC=∠CAE。

通过这创设这一例题的教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还能起到复习巩固旧知识的作用,使学生对证明角相等的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明确,同时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一种钻研精神,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上具有灵活性、多变性,避免了学生在几何证明中钻死胡同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一题多解的教学,特别在备课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适当地进行教材处理和钻研,要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这堂课才能做到丰富多彩,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有应变能力,认真听取学生的一些方法,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思想法。

谈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第6篇

关键词:情境创设;针对性;趣味性;探究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创设质疑情境,能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创设想象情境,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模式,由单一“保守”思维向发散开放型思维转变;创设生活情境,改变学生心中一成不变呆板乏味的数学学习模式,使数学变为具有魔术般充满奇幻吸引力的东西,使学生心中充满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渴望和冲动;创设交流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达到真正的“身临其境”,从本质上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性。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一、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

数学教学不只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因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传授者,不能单纯从自身入手,而更应把目光投注到学生身上。学生的情感喜好直接关系到他们对所学科目及内容的接受程度。因此,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如能在中规中矩的条条框框中,创设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顺应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当中能产生情不自禁地想主动投入到学习中的兴趣,这样积极性提高了思维活跃了,学习情绪高涨学习效果自然更佳。

如,教《平移与旋转》一课时,我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相结合,使学生从日常生活里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并启发学生学会从现象中归纳出理论性的认识。当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课始展示课件,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参观游乐场,里面有他们喜爱的“激流勇进”“过山车”“滑翔索道”“摩天轮”等项目,这样先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接着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手势描述这些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式,然后让学生汇报哪些运动项目属于“平移”,哪些运动项目属于“旋转”。由于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时让他们按不同的运动方式分类就游刃有余了,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到了平移与旋转的知识。

二、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学习材料和问题情境。因此,情境创设的材料与活动要新鲜有吸引力,有使学生跃跃欲试的冲动。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通过课件制作,让学生观看三只小动物骑着不同形状车轮的自行车比赛的情景(他们的车轮分别是椭圆形的、圆形的、三角形的)。三只小动物骑车的情形滑稽可笑,学生都很兴奋,“加油”声此起彼伏,此时我让学生猜一猜“谁将是金牌获得者呢?”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热烈的气氛中饶有兴致地猜着。这时,教师可借机由疑问引出所学核心知识:“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方的?”在学生满是疑惑的表情中教师再顺势引出“圆”的知识,“圆”有哪些神奇的魔力呢?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中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探求,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情境创设要有思考性

数学问题的成功解决,关键要依靠学生自发的思考能力,提高学习活动的自觉性。这必然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应有一定的深意,而不是简单的对错判断,不是单一的公式程序化套用,而是能够激发学生去发挥去思考的问题。

如,《角的度量》一课的最后环节,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红领巾是同学们经常戴在脖子上的东西,今天老师手上也有一块红领巾(拿出展示给学生看,剪去了下面的一个小角)。学生开始议论:少了一个角。有的学生还拿出了自己的红领巾查看。教师借机引导学生学习角的度量,抽调3个或更多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他们心中的红领巾图案,同时可让学生用备好的红色粉笔为其涂色。其余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出。鲜艳的红领巾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点缀在黑板上,这时,教师提示学生现在要把画好的红领巾任意擦掉一角。此时,有的学生擦掉了左面的,有的擦掉了右面的,也有学生擦掉了下面的一小角。不论红领巾现在所缺的是哪一个角,现在,教师提出让每一位学生开始用量角器量出自己的红领巾上所缺角的度数。怎么量呢?好多学生都明白了要先把缺掉的角再补出来才可以度量。这时,再发给黑板前的学生绿色的粉笔,让他们把红领巾上各自所缺的角用绿色的再补出来。如何补呢?是直接在所缺部分随意补一块吗?学生异口同声:把缺了角部分的两边延长,直至两条线相交成一个点,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角。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缺角的补充任务,并学会如何进行角的度量。在这个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可让学生对角以外的、关于红领巾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如,关于红领巾的起源等问题。这样的情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更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四、情境的创设要有探究性

对于一眼就能看出结果的简单问题,学生感觉不到压力,但也感觉不到动力,这便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人都有好奇之心,特别是小学生更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并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银幕上展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圃,然后我告诉学生,这是他们未来将会拥有的一个花圃,在这个花圃上学生可以种植自己喜欢的任何东西,但老师现在想在上面铺上草皮,让它变成“绿茵赛场”,给踢球的学生用。请学生现在帮老师算算,得买多少平方米的草皮回来。喜欢踢球的学生就问了:“足球场不是长方形的吗?”这时,我乘机问学生:“那我们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呢?”面对如此有诱惑力的问题,还发愁学生没有兴趣去探究吗?

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样,更加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真正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李玲.走进名师课堂[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2]吴正宪,张丹.小学数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 第7篇

一、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 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具有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 这样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 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 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路的开阔和敏捷, 数学思维的各种特殊而巧妙的形式……构成了数学这门学科的潜在的吸引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 要努力把数学这种内在力量显示出来, 使学生看到一个“快乐的数学王国”,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20以内个数的认识”时,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排队做操, 小华的前面有5个同学, 后面有8个同学, 这一队一共有多少同学?让学生解答, 结果学生们不假思索地告诉我:5+8=13 (个) .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神气的神态, 我并没有急于表态, 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兔妈妈带小兔们到草地上去做游戏.天黑了, 兔妈妈让小兔们把队伍整理好准备回家.她认认真真地数了数, 大吃一惊:“不好, 丢了一只小兔!”她又仔仔细细数了一次, 小兔却一只都没少.为什么14只兔子变成了13只呢?这时学生们顿有所悟, 边笑边喊:“兔妈妈把自己都忘记数了.”也正是此时, 学生们马上意识到刚才那道题存在的错误.纷纷表示:怎么把小华给忘了!如此妙趣横生的数学内容, 当然深深吸引了学生.此外, 还可以组织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 一题多问, 一题多算, 一题多编等活动, 显示出数学特有的内在力量, 唤起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 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并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新知.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 创设活动情境, 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 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 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 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

如:二年级教学“角的认识”.教师将学生4—6人分一组, 每组桌面上有学具、折扇、钟面、半圆的纸片、小方巾、三角板、红领巾、小棒、吸管……教师让学生按照物体表面是否有角动手分类, 教师将学生的分类情况在黑板上或平台上展示出来.对于一些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教师把它摆在一边, 打上“?”每个人将物体表面有角的拿着摸一摸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孩子们议论开了:尖尖的, 手顶着有点痛, 教师指出这叫顶点 (课件出示红点) .还有两边直直的滑滑的, 教师指出这叫两条边.那么这两条边都是从哪儿引出的呢? (课件演示, 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课件接着出示, 从顶点起将所夹的部分向后涂上颜色) 再让学生用手指一指学具中的角.学生通过摸, 看, 指, 初步认识了角.

例如, 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一课时, 有的教师曾经进行过尝试.课始, 便以创设“小商店购物”为基本活动的情境, 组织学生进行购物.在讨论还价中, 在买卖双方的对话中, 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紧接着, 以小组为单位, 让学生自主开展买卖活动.在活动中, 对学生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及要求;扮演顾客者必须口头编应用题, 并用今天所学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而扮演售货员者必须根据顾客购买商品的情况, 正确填写发票.这样, 整堂课都融入活动之中———自编并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填写发票的思考中.这不仅仅巩固了当天所学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创设了一个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 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三、创设竞争情境培养学生争上游的精神

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 竞争对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采用竞赛等方法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 乘、除运算是二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 它必须反复练, 而反复练又显得单调枯燥, 于是可在练习中采用“首尾相接”“找朋友”“夺红旗”“摘苹果”“登山”等方法进行.这些游戏是小学生乐意做的, 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巩固知识, 而且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如教学“7的乘除法”时, 当学生探究了计算方法后, 我便设计小组登山赛———夺红旗游戏.老师先说明比赛规则, 各组做好准备.随着“开始”一声口令, 各组快速计算黑板上自己组的题目, 每算对一个就登上一个台阶, 看哪组同学能最快地到达山顶, 夺得红旗.在这个游戏中,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创设故事化的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

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 并百听不厌, 因此, 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 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 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如在数学活动课教学高斯求和公式时, 教师先讲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年纪小小的他做1+2+3+…+98+99+100时不急于做, 而是努力思考, 终于又对又快地算了出来, 使老师也十分惊奇.正是因为他从小爱动脑筋, 后来成了著名的大数学家.故事讲完后, 教师引导学生要多动脑筋, 想一想有什么简便的方法, 也做一个聪明的小高斯.沉浸在故事情境中的学生都活跃起来, 积极思考, 不久也找到了规律.又如在教学“圆周率”时穿插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不仅让学生加深对圆周率的认识,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加了民族自豪感.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第8篇

新课标要求,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创设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体现数学的实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

1. 创设活动型情境

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条件》时, 我创设了以下几个活动情境。

活动一:让学生把纸对折, 然后剪下一个三角形, 展开后把它照折痕剪下变成两个三角形, 问: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引导学生得出: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提供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 体现“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活动二:把活动一制作的两个三角形重合, 问:全等的两个三角形是不是任意摆放都会重合?引导学生达成共识: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与三角形的三边和三个角有关,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理解三角形是否全等与六组元素有关。

活动三:让学生画图讨论, 两个三角形中至少要有几个元素分别对应相等, 两个三角形才能全等。引导学生分类讨论, 可分成一个元素, 两个元素, 三个元素, 四个元素, 五个元素, 六个元素。此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 让数学思想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在教学《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 我创设了以下情境: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分发一组纸片, 让学生根据手中的纸片拼图比赛, 让学生动手实践理解新知识, 展示学生作品并拿出一种拼法, 让学生写出几何意义。学生写出以下四种表达式: (1) (m+n) (a+b) , (2) (m+n) a+ (m+n) b, (3) ma+mb+na+nb, (4) m (a+b) +n (a+b) , 提问: (1) (2) (3) (4) 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 (m+n) (a+b) = (m+n) a+ (m+n) b=ma+mb+na+nb=m (a+b) +n (a+b) , 引导学生将以上式子分解为 (m+n) (a+b) = (m+n) a+ (m+n) b。

2. 创设问题型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型情境, 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感受到发现的乐趣。

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条件》时, 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电改时期要在河的两边立两根电线杆, 并且引上电线, 但是河的两边不能直接测量长度, 你们有办法吗?问题二:有一组对应相等的元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问题三:有两组元素对应相等的三角形能全等吗?有几种可能情况?引导学生得出有两角, 两边, 一边一角的情况。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授课时, 我让班上两个同学画出家里厨房的平面图, 提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厨房的面积吗?接着提出问题一:你能求出m (a+b) 的值吗?引导学生根据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得出m (a+b) =ma+mb, 通过求m (a+b) 复习旧的知识。问题二:你能用图形表达出m (a+b) =ma+mb的几何意义吗?问题三:你能用图形表达出 (m+n) (a+b) 吗?如果不能, 则困难是什么?

3. 创设社会问题型情境

学生虽然没有这个能力解决社会问题, 但社会问题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角平分线》时, 可以给学生讲这样的故事:安溪县建中国茶都时, 县政府为了选址问题向各界人士征集方案, 条件是:中国茶都必须选在运输方便的地方 (安溪县当时有与外界疏通的公路和铁路) , 问学生:你能给县政府提出方案吗?

4. 创设猜想型情境

在教学《直角三角形全等》时, 创设问题情境: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 为了美观, 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必须一模一样, 你能帮忙想个办法吗?可以引导学生猜想1:两直角边一样时, 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必须一模一样。猜想2:短的直角边与斜边一样时, 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必须一模一样。猜想3:长的直角边与斜边一样时, 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必须一模一样。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成立, 可以让学生先作图再证明。这样不但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5. 创设探究型情境式

教师可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的争论, 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习惯, 提高分析能力。

在教学《平移的特征》时, 探究一:探索平移的特征1。设问:平移过程中图形有变化吗?引导学生发现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对应角相等, 图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探究二:平移的特征2。 (1) △ABE沿着XY的方向平移到△DCF, 如何移动?

(2) A, B, E的对应点分别是什么?

(3) 量出AC, BD, EF的长度, 量出各个角的大小。

(4) 可以发现AC=BD=EF, ∠ABD+∠BAC=180°, ∠EAC+∠AEF=180°。

探索的目的是达成共识:平移的特征2, 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并且相等, 让学生参与并经历整个探索过程, 体会发现的乐趣。

总之,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 老师要因地制宜, 合理使用, 努力使创设的数学教学情境具有新意,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王磊.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访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教授.教育研究, 1999.7.5.

[2]柴俊.数学教育个案学习学习.2003.

数学情境教学的创设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

高中数学是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 在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不是自发的, 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体现出来的。因此, 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最有效地途径就是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在探究、交流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形成数学思维方法,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从而构建高效课堂。那么,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使数学知识具体化呢?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 数学中的很多概念、公式都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 发展数学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生活需求。因此,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比较熟知这些问题, 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也更容易理解与体会。比如教学均值不等式时, 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经历均值不等式定理及其推论的形成过程, 体会概念产生的源头。如某运动品牌专卖店在国庆期间进行商品降价活动, 想用降价来答谢新老顾客, 拟分两次降价, 设计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先打p折, 再打q折;第二种方案是先打q折, 再打p折;第三种方案是两次都打p+q/2折。思考:哪种方案降价较多?设计这样的经济生活问题, 学生通过认真审题、讨论、探究等, 基本上都能把问题化为比较pq与 (p+q/2) 2的大小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后, 教师再引导将实际问题一般化, 得出一般化的结论。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热情, 使学生乐学、想学, 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 利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结合高中生追求新知的天性, 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学生不能回答但急于想得到答案的问题, 造成一种悬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如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时, 课本是把不等式转化为不等式组来解决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求不等式的解, 学生自然地会按照教材上的知识点将不等式转化为不等式组来求解。学生求出解后, 教师可以板书, 得出不等式的解集是什么, 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 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再如讲授指数函数之前, 教师可以让学生各拿出一张白纸, 告知同学们, 白纸的厚度只有0.1毫米, 我们将白纸对折27次, 纸的厚度会是多少呢?会不会超出6层楼的高度?学生开始对这个问题很新奇, 开始动手操作起来, 直到不能操作, 内心产生疑惑。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趁机给学生说:纸的厚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学生很是吃惊。教师因势利导引出指数函数,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激发。

3. 借助逐层递进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再加上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有限且有层次性的, 一下子给出太难或者太大的问题学生很难深入理解, 如果把这些问题设计成有层次的、有梯度的问题, 会使问题的难度大大降低。这样设计逐层递进式的问题, 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学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 教师可以设计递进式问题, 让学生观察教室的一个侧面与地面这连个平面是什么关系?学生都会说出垂直关系。再问你是怎么判定的呢?学生陷入了沉思。教师可以提示我们之前有没有学习过类似的问题, 学生会指出学习过线面垂直问题, 回顾线面垂直的条件。结合线面垂直的条件, 我们怎样来判定面面垂直呢?学生会把问题归结为寻找面面垂直的条件。这样逐层递进, 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向未知领域探索, 长期借助这样的分析方法, 学生会慢慢学会这种方法, 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矛盾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矛盾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矛盾式的问题,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形成已知知识结构与未知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 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如教学有理数乘法时, 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时学过的正有理数的乘法, 5×4就是4个5相加,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5× (-4) 是什么意思呢?能否按照之前的推论得出是-4个5相加呢?学生摇摇头, 内心产生矛盾。再问我们学习过的有理数加法是在数轴上进行的, 类比之下有理数的乘法是否也能在数轴上进行呢?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与未知知识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凸显, 学生的求知欲也就越来越高, 这时教师开始讲授有理数的乘法,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利用游戏、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主动,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数学故事等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竞猜价格游戏:教师给出物品价格范围如 (0~500) , 让学生猜测物品的真实价格。学生猜测时教师只需告知学生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 直到猜出正确答案为止。做这种游戏学生的兴趣很高, 学生一般会先猜250, 再根据教师给出的是高了还是低了的回答, 把价格定在 (0~250) 或 (250~500) 之间, 这样物品的价格范围就会越来越小。通过这样的游戏, 学生会很容易领悟数学中的二分法求近似解的方法。

6. 结合开放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 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探究, 按照自己的思索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方案, 这样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 同时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某市要在一个矩形空地上建设一个花园, 矩形空地长50米, 宽30米, 建成花园后种植花草的面积刚好是整块矩形空地面积的一半。请同学们设计一种方案。

二、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 适当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创设问题情境时, 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做到科学、适度。一般来说, 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 和谐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现实生活实际和客观规律,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材料,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参与, 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2. 合理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问题之间衔接要紧密, 跨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跨度太大会让学生无所适从, 跨度太小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3. 启发性。

创设问题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 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

总之, 创设问题情境要坚持合理有效的原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构建高效课堂, 从而体现出新课程倡导的“以问题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韩慧敏.浅谈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技巧[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5) .

数学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 第10篇

作为一种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 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值得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一、营造问题情境氛围, 激发问题意识

意识能动性是学习的动力, 是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 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问题情境, 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问题意识, 调动学习主动性.这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促成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保证素质教育真正落实的前提.形成氛围, 有助于激发问题意识.数学知识由于本身的抽象性, 使得很多学生望而却步, 通过氛围营造, 让学生置身于数学问题情境中, 有助于引发主动意识, 增强信念, 潜移默化, 逐步爱上数学, 学好数学.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特点, 通过背景布置、过程轻松化等, 创造一个学生愿意参与的活跃场面, 形成一种数学氛围, 这样就易于激发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引起数学问题意识.还可利用各种模型、直观图形、实验操作及多媒体运用等手段, 创设形象化问题情境, 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 为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提供丰富表象, 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使学生的心情由惧怕变为快乐, 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在讲数的概念的发展史时, 介绍#2的发现过程:希帕斯在用单位长测量正方形对角线时发现不可测量, 怀疑他老师“万物皆数”的信条, 被抛入地中海淹死, 为真理的探索而献身……将这些鲜活的事例呈现在学生面前,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使命感和问题意识, 强化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 培养今后继续学习与独立钻研科学的潜质、立志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二、遵循规律, 构建数学问题解决基本模式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实践———认识———实践的反复认知过程, 把认识论引入数学教学, 可以构建“情境———提出问题———探索———得出结论———提出新问题”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有助于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形成情境诱导学生以提出问题为起点, 以提出新的问题为终点, 这新的问题同时又是下次学习的起点.学生在问题的吸引下, 学习欲增强了, 能够不断地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我们实验的数学教学问题解决模式, 如图1所示.

该模式分两个阶段,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每个阶段中, 都强调学生全员参与, 共同探究, 尝试创新, 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 总结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以备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运用.并保证教师的指导作用.例如, 组织学生讨论:将一个50米长30米宽的矩形空地改造成为花坛, 要求花坛所占的面积恰为空地面积的一半.试给出你的设计方案 (要求:美观, 合理, 实用, 要给出详细数据) .这就需要学生参与讨论, 并通过实践尝试, 总结出方案, 这既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养成了探究讨论、实践总结的好习惯.

三、把数学融入场景, 使数学生活化

通过有机设计, 把数学问题转化为一个个具体可观的现实场景, 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数学问题融入场景, 强调把问题归结到具体的场面中来, 这就与生活有关, 与实际有关.所以, 数学问题场景化也可说是数学生活化.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教学引入时, 可提问学生:不过河, 如何测量河对岸的树高?这就把数学问题放到现实场景中去, 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意向.在讲“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这个抽象的难点时, 我是这样处理的:手拿一张100元的新版人民币, 提问:把它换成50元的人民币, 可得几张?换成1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依次换成2元, 1元的人民币呢?学生亲身体验定义, 亲切自然, 水到渠成.又如“抽样调查”这节课, 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赵大叔承包了一个鱼塘, 想知道鱼塘里有多少条鱼?你能帮他想出办法求出鱼塘的鱼共约有多重吗?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就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了.设置悬念, 把“抽样调查”命题放到鱼塘养鱼这个具体的场景中来, 这样引入新课, 也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想了解的心理, 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答案, 产生了不同的认知冲突, 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 让他们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验成功的快乐, 其效果是一般说教所无法比拟的.

四、在数学实践中创设问题情境

动手实践, 实际应用, 在数学实践中创设问题情境, 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 这是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环节, 更是情境创设的期望结果.数学活动中的动手实践实验, 最容易激发学生产生迫切探索新知识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创设这样的情境, 学生参加小组互动探究的自觉性也会大大增加.我们大可借此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 在拓展的广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 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 又富有实际价值的生活情境, 例如,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担任“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 收集数据, 制统计图, 写调查报告, 其教学效果就特别显著.这种教学方法既使学生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 又比较能具体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甚至交际能力, 应变能力等等, 实现了多赢的结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 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建跃, 朱文芳.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1.

[2]周建华.“数学交流”教学的课堂文化[J], 数学教学, 2001 (6) .

[3]张广祥.数学中的问题探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沈翔.数学新题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苏洪雨.初中生数学交流的现状及其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 2003 (8) .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第11篇

教学情境以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它可以解决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关系的矛盾。教学情境的实质和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创设情境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紧贴教学内容,遵循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规律。本文谈谈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在课堂中,我经常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如在初一学习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时,我就采用抽取扑克牌做游戏,规则如下:红色的数代表正数,黑色的牌代表负数,王代表0。例如:一个学生抽出的是红桃7和梅花Q,就是计算(+7)+(-12)。老师出一个例子后,学生就可以二人一组做这样的练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很好地评价互相帮助,纠正错误,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连平时不爱做题的学生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了。在有理数的运算的教学中,用这样的方法创设情境我屡试不爽。

二、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立问题,让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让学生乐于主动去思考。

例如在学习抛物线时,我用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一名同学在距篮下水平距离4m处跳起投篮,球沿着一条抛物线运行。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是2.5m时,达到最大高度3.5m,然后准确落人篮筐内。已知篮筐中心距离地面的距离3.05m。(1)请你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该生身高1.8m,这次跳投时,球在他头顶上方0.25m处出手,问:球出手时,他跳离地面多高?

由于学生经常玩篮球,对于跳多高投球才能进球这个问题学生十分感兴趣。我让一个爱玩篮球的男生,来给大家讲解。他边演示边讲,大家豁然开朗。

三、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的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的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情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无理数时,我给学生讲了为“无理数”被判“无理”的历史冤案:毕达哥拉斯的学生希伯斯应用勾股定理研究了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发现对角线长既非整数又非分数,就是说它不是有理数,而是一种新数。这与毕达哥拉斯派观点相背离。因为他们认为:整数是上帝创造的,而分数可以看作是两个整数的比,整数是完美无缺的,世界上除此而外,不可能再有其它什么数了。因此他们公然把这种新数说成是无理的数,并把英勇的数学家希伯斯残酷地抛进大海。

通过故事的讲述,学生们不但深深地理解了无理数概念的内涵,同时更被希帕索斯这种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精神所感动。

四、动手实验、操作创设情境。

蒙氏教育的创始人蒙台梭利所说的那样“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这体现了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的重要作用。在学习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学生常常不知道等量关系怎样找。于是我经常通过做实验的方法创设情境。例如有这样一题;用一个底面半径为40mm,高为120mm的圆柱形玻璃杯向一个底面半径为100的大圆柱形玻璃杯中倒水,倒了满满10杯水后,大玻璃杯的液面离杯口还有10mm,大玻璃杯的高度是多少?通过教师动手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在此过程中10小杯水的体积等于大杯中水的体积,从而找出了等量关系进而列出了方程。这种方法尤其在学生对给的材料缺乏感性认识的适用的。

五、通过学生表演来创设情境。

对于应用题追及问题学生弄不清楚等量关系,我以往都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去分析,但由于线段的表示法学生没学,他们往往听不懂。有一次。我让学生在班级课堂上表演了这样两个题;1、一队学生去郊外进行野营训练,他们以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走了18分钟时,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

2、甲乙两车相距90千米,两车同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多少小时甲车能追上乙车?

通过学生参与表演,对于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弄得清清楚楚,等量关系的也就呼之欲出了。有个平时不爱学数学的同学在总结时这样说到,“没想到,数学课这么有意思,我开始有些喜欢数学了。”

数学教学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第12篇

一、创设的情境要有趣味性

创设教学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 它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 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才是真正的目的。所以,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过分地渲染, 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使一部分学生只注重教学情境而忽视教学体验本身。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教学目标而言, 大的是三维目标, 具体到某一节课, 我们也要确定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 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在实现这个具体目标时, 教师要依据教材,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 明确创设情境的方法。创设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 要求教师关注生活, 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 从中提炼出数学教学的问题。小学教学最忌枯燥, 所以, 教师一定要把情境设计得有趣味, 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动脑, 乐于学习。比如, 在讲“三位数乘两位数”时, 我为学生创设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样一个情境。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都想急切地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情况, 我就趁势向学生介绍我国航天科技的成就, 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同时, 我向学生介绍航天技术时把它所涉及的数学知识介绍给学生, 这样的知识虽然枯燥但学生有兴趣, 愿意听, 愿意做。富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的目标。

二、创设的情境内容要生活化

学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 数学问题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创设的情境要与数学问题紧密联系。数学问题来自于生活, 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生活化的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例如, 关于“角”的问题, 学生在实际中已经积累了知识和经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体的部位形成许多“角”的现象:弯曲的胳膊 (或腿) 形成的现象, 弯腰所形成的现象等。还可以利用这些现象进一步探索:“用你的两个手臂组成一个角, 然后将手臂举起或放下, 看看角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时候大?什么时候小?如果每位学生的两个手臂做同样的动作, 他们所形成的角一样大吗?他们的什么是不同的?可以比赛, 看谁的手臂长, 谁的角大。这样的数学就在学生的身上, 只是他们没有察觉, 如果运用得当, 学生就会感到有趣, 而且学得轻松, 效果好。

三、创设的情境内容要有问题性

我们强调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来源于哪里?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知识的载体———课本。这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把握好生活与数学问题的关系, 把握好课本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从在创设的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 “百分比”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如果在下一届世界杯足球比赛中, 我们中国队获得一个罚点球机会, 教练会派谁去?学生推举的三个队员都各有所长, 到底派谁去?要有个有说服力的理由, 于是引出了比较他们罚点球的成绩。教师出示了他们的罚点球总数与进球总数的表格, 而直观的观察表格是没有充足的理由说明谁去更合适, 这就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他们在积极地思考更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百分比就在学生的讨论中出现了, 教师没有急于肯定这一结论, 而是把又一个问题摆在学生面前, “为什么用百分比来比较而不是用分数来直接比较呢?”促使学生向更深层次思考。问题一步步深入, 有层次性, 需要学生在逐步理解中找到最佳方案。由于问题设计得合理, 学生就会轻而易举理解并掌握了百分比的知识, 还学会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多样化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 避免单调。单调使学生感到厌倦, 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所选择的事物应该是学生熟知的、新奇的事物。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除了新奇之外, 还应该具备挑战性。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情境是多样的, 既可以是一张精美的图片, 又可以是一则幽默的小故事;既可以是学生动手操作的学具, 又可以是学生活动的情景;既可以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信息, 又可以是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情境创设的主体可以是教师, 也可以是学生, 只要有应用价值就行。

上一篇:新课改下网络电子技术下一篇:社会主义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