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范文

2024-07-22

大学生就业范文(精选11篇)

大学生就业 第1篇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因素

1、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大学需要建立起与市场的密切联系,了解市场需要及其变化,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然而很多高校还未建立企业联系机制,忽视与企业的有效沟通,难以按照市场对大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清晰的培养目标。同时,企业方传导的能力需求信号也对高等教育培养有很大影响。一般而言,企业各个职位的任职资格与能力需求应建立在科学的工作分析基础上,得出职位必备的任职资格。但我国还有相当多的企业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职位所需能力缺少明确标准,造成劳动力市场就业能力信号紊乱。

2、高等教育发展定位

高等学校应有较明确发展定位,结合自身情况创办研究型大学或应用性大学,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往大众化方向迅速发展。一方面,许多高等学校定位不明,一味追求发展研究型大学,忽视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大的是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就师资队伍而言,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办学规模。从数量上看,根据《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量为107.6万人,比上年增加11.02万人,但平均师生比已达到1:17.93,部分学校的师生比突破1:40。而据专家论证和国外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高校师生比一般不应当突破1:13,否则会增加教师负担,影响教育质量与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是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主体,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应用性大学,教师来源多元化,并注重强调教师实际工作经验的背景要求,而我国许多教学性大学,教师大多直接来自应届毕业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3、就业服务

调查显示,大学生获取招聘信息的主要渠道中位列第一的是校园招聘信息,说明现在大学生就业活动的中心还是在学校,大学提供就业服务的质量对就业能力的影响非常大。但大学生对此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只有25%,不太或很不满意的比例达21.5%。除了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轻视职业规划与指导等方面原因,高校就业服务机构人员的职责简单、素质要求不高、专业化水平低也是重要的问题。我国高校就业服务人员职责集中在发布就业信息、进行就业咨询和指导等方面,相应的能力要求包括沟通能力、承压能力、表达应变能力与人脉关系能力等,忽视了职业开发、咨询与评价等服务内容。因此,很难根据学生发展各阶段的不同特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和自己,选择理想的职业与生活道路。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际经验

1、构建就业能力培养基础平台

国际经验表明,构建基础平台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非常重要。高校应结合企业需求,开发就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工具,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并建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数据库”,强化对企业发展所需能力的调查,为教师提供调整与改进教学的依据以外,也让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能够据此规划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

同时,美国很多学校还推广试用就业能力卡记分卡,记分卡包括学习成绩、实习记录、能力评价、就业期望与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学生既可以通过审核获得记分卡以证明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态度,雇主也可以通过记分卡进行筛选。

2、在一般课程中强化就业能力培养

我国现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比较倾向于通过课程之外的培训或实习进行,但很多发达国家在总结经验后,普遍认为应当在一般课程中强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根据Lee Harvey (2001)的研究,对大学生未来成功影响很大的个人素质都可以在大学课程中得到训练。一般的课程,不管其学科知识为何,都可以透过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成为传递核心就业能力的工具。英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建议在一般课程中应该尽可能提供学生发展核心就业力技能的机会,并且在学生的学习成就记录中报告其就业力技能发展情形(Tariq,Scott,Cochrane,Lee,&Ryles,2004),澳洲的研究发现,在一般大学课程中应该广泛融入的主要核心就业力技能包括:沟通技能、问题解决、分析能力、团队合作,其中又以团队合作最为重要。

3、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2004年OECD的调查报告以英国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就业指导机构为例,说明高等教育机构专业化就业指导可以发挥的功能。对于在校生提供学生个人咨询,利用心理测验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相关决策,提供企业需求相关信息,并协助安排实习、工作体验与假期工作等,同时与雇主互动合作并定期调研了解需求。其中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是实现这些功能的关键所在,一般就业服务人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学科硕士以上学历,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美国的就业服务人员学历要求在硕士以上,具备的胜任能力包括职业开发、评价能力、信息资源能力等1 1项。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美国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艾略特曾经说过“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于教师”。一方面,很多国家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本强调教师要求有五种能力:富有成效的教学和学习指导能力,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能力、理解和把握学习心理的能力,教育管理能力与独立的学习能力。法国教师强调指导学生的能力,美国则强调教师具备创造能力等。另一方面,在很多国家的高校中,兼职教师的比例不断提高,以美国为例,1970年美国高校兼职教师比例为22.8%,2003年达到43.7%。在英国2001年—2002年度,高校兼职教师占全体教师总数的16.2%。兼职教师中包括很多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士,学校建立了兼职教师库,有计划地安排他们承担授课任务,使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通过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有机结合,大学生对实践工作认识加深,提升了大学生就业能力。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推动我国青年就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政策建议

中国青年人口规模大,虽然人口出生率由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的峰值年份1988年的22.37‰逐年下降到2003年的12.41‰,但是庞大的育龄人口基数决定了到2020年新增劳动人口每年仍然保持在1500—2200万之间,青年就业问题在劳动力市场上日益突出,目前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更高。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决定了当前我国就业战略重点的转向青年就业,青年就业问题将越来越成为中国应着力解决的就业重点和难点。

1、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青年就业战略的重要目标

在新增的青年劳动力中,大学生的比例逐渐增大。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300 400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根据各级学校年招生人数与升学率的预测,2008年后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开始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到2011年达到最大值758万,大学生新增数量变化趋势与劳动力市场总体新增数量变化高度一致,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与此同时,科技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快递升级使得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职业生涯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弹性化趋势,大学生就业所需的知识与能力随着产业结构变迁而迅速改变,必须强化核心就业能力,才能适应产业升级的需求与多元化的职业发展。此外,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在三大产业中比重从1978年的70.5:17.3:12.2调整至2005年的44.8:23.8:31.4。与传统的工作部门相比,服务行业利润成长主要来自为顾客提供服务,雇员需要更多的人际关系协调、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等软技能来处理与顾客的关系。

因此,在大学生供给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目前结构性失业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青年就业战略的重要目标。

2、青年就业战略内容应关注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就业能力缺口

我国大学生就业率从2003的89%降到2005年的72.6%,截至2007年9月1号仍有144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从供给角度看,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工作的程度只能达到70%(盖洛普,2007),尤其是敬业精神、沟通能力与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等非认知技能亟待提高。根据我们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与“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目前我国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但是我国现有教育培训体系还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与清晰的培养目标,高等教育课程和教学设计难以对变化的市场做出合适反应,师资力量也不能满足就业能力培养的需求,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

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不应该仅仅是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更应该是新的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很多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创业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最好方式之一,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也日益重要。在已有的研究中,创业能力定义为“企业家成功扮演工作角色所需要的全部才能”,包括机会能力、组织能力、战略能力、社会能力、承诺能力与概念能力。青年就业战略应关注高等教育对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培养机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3、政府、高校与企业共同实施青年就业战略

首先,政府应该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相关基础工程的建设,包括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基础工具”,建立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就业能力数据库”等信息平台。政府要不断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给予高等院校更大的自主权,以满足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同时,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其次,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应当强化教学与就业需求的连结。一方面,高校在课程设计中吸取企业及毕业校友的意见,并明确设定要培养的核心能力及指标,对于毕业生就业之后的表现进行追踪调查,同时促进学校教师与企业的联系,提升教师对于实践的了解。师资力量上应大胆引入兼职教师,包括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与知名学者等,提供学生实践应用及产业发展的知识。另一方面,高校需要继续强化就业服务工作,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提高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协助学生建立“就业能力卡”,记录个人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成绩、实践经验与技能证书与老师推荐等。

最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也是对企业人才供给质量的提升。企业需要推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并配合学校课程,提供学生实习工作机会,协助学校评估其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产业发展与就业需求。

参考文献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和大学生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王保义,中欧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彭森明,台湾高等教育数据库之建置及相关议题之探讨,国立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2005

Coate,K.,Court,S.,Gillon,E.,Morley, L.,& Williams,G.,Academic and Academic Related Staff Involvement in the Local,Regional and National Economy.London: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2000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制度 第2篇

摘 要: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失衡,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出“眼高手低”的就业心态与“驱东避西”的就业取向,由此相互交织而引发的失业现象以及相关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改善不仅与我国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紧密联系,同时也取决于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2016年毕业生就业形势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2016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可能只多不少。大学生的就业春天不会来临,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而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这两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毕业生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口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表明,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

一、供需差: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

二、选材刁:应届生就业不吃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三、专业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四、薪酬低: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五、假招聘: 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1.大学生就业难深层原因分析

(1)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构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家庭与学生个人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就业困难。家庭对子女教育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日渐增大,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自然伴随教育投资的增长而提高,这是一种客观反映。就学生及家长的主观愿望而言,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家长与大学生个人仍然始终对毕业后的就业抱着高期望值。当这种高期望值与现实中的就业岗位或机会存在落差时,大学生就可能陷入难以就业的处境。因此,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构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2)信息市场的不完善导致就业信息的不对称。

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是一个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用人单位的信息,同时用人单位也要充分了解求职人的信息,二者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求职人员需要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薪资待遇、具体工作等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则需要了解求职人员的真实信息,包括其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等。由于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就业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缺陷,就业信息往往满足不了劳资双方的要求,这就会导致以下两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大学毕业生进入了不适合自己的企业,接受培训后没多久就跳槽,或者是根本适应不了该企业的工作环境而被淘汰,从而促使企业招生风险加大而很少敢招收毫无经验的;二是一些毕业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进入后发现“事与愿违”,但某些企业会依靠占有档案非法索取高额违约金,很多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签这类单位。

(3)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我国的大学生培养机制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不供应,非常短缺,而社会不需要的人才大学又拼命培养,导致过剩,因此,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其实是一个结构性过剩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许多高校仍在远离市场实际需求,根据自己的经验而非实际调查闭门造车,相关教材也过于陈旧,在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为社会所接受?高校教学质量的下降和无所不在的浮躁氛围,又加剧了结构性矛盾。现在,许多高校对教学的忽略程度令人难以置信。这些高校纷纷大兴土木,建造豪华校园,而对教学与科研的投入则非常吝啬,这种主次颠倒的做法在眼下极其普遍,许多高校以近乎暴发户的心态扩张,而对高校最核心的教学工作置之不理,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远离社会的需要。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用人单位常常不得不对其进行二次培养,这无疑将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令其头痛不已,渐渐失去对大学毕业生的兴趣,许多用人单位招生要求必须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也是基于这一苦衷。

(4)就业市场不规范是瓶颈。

目前,我国就业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与不规范的现象,就业市场发育不良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片面的人才观、用人观造成了学历崇拜与学历歧视并存,直接降低了大学毕业生与就业机会的有效匹配,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扭曲了正常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各种非正常现象的影响,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性,人际关系客观上在我国现阶段的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业机会的不公平不仅表现在大学生之间,也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正是由于有关部门未能有效地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导致了本来应当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反而成了特殊的就业弱势群体,这是就业市场异化的直接结果。

2.扭转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理性思考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生、市场、高校三者的协调与合作。

(1)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宏观调控,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比较平等的竞争择业环境。

①政府应做好长远规划,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和区域差距,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

②短时间内政府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当务之急应该是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消除那些妨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政策壁垒,尤其是关于户口和流动问题,这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大学生涌向大城市就业难的现状,但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大量学生纷纷积压在大城市求职的状况。

③适当把资源向中小城镇倾斜,缩小城市和地区在政治资源上的差异,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向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等地区移动,这样不仅能为小城镇带来人力资源,也能相应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④维护公平竞争才是根本。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创造与维护就业市场的一体化与公平的就业环境,改变在大学生等特定群体就业方面所采取的相互分割、头痛医头的政策取向,将注意力、财力、行政强制力等转移到努力创造与维护公平的就业市场竞争环境上来。为此,一要禁止就业歧视与摒弃学历崇拜,代之以公平就业与能力优先;二要规范劳动就业市场,强化对劳动者就业的监管,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⑤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数人总是指责大学生择业不够理性,期望值较高,却很少有人深层次地分析高期望值背后的原因。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安全感,常有后顾之忧,担心失业、生病以及其他状况后生活没有保障。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成熟,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和东西地区发展不平衡使社会保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故大学生在择业时心有余悸,不得不考虑社会保障这个很实际的问题,从而争相到条件好的大中城市和单位就业。要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和农村去就业,改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势在必行,特别要在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的政策。如果真的做到这一点,“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农村去”的口号就不会只是一句空话,而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⑥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协调学校与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除了制定所谓的就业率指标外,更应该注重宏观上的规划和指导,合理引导高校的招生规模以及市场经济结构。

(2)大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①机不可失,早作决断。当前,很多毕业生还在左顾右盼、犹豫不定,有的学生手中有几个选择但迟迟不签约,总希望奇迹在明天出现。岂不知,用人高峰稍纵即逝,在毕业生供给充足、社会需求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好的用人单位不可能在一个需求周期内两次或多次到同一个学校去,更不可能苦苦等待你迟来的回复。所以,建议目前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尽快签约。当然,实在不理想的也不要强人所难。

②全面撒网,重点捕鱼。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要尽快与学校就业部门联系,取得主渠道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缘、血缘、学缘”关系,发动老乡、亲友、同学、校友找信息。在有目标的情况下,要重点“捕鱼”,在没有目标的条件下,可以有选择地全面“撒网”,甚至“有枣没枣打一竿”。

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经历了“统包统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大学生就业制度沿革

(一)计划经济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经济建设的任务是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的。

作为经济建设的新生力量—大学毕业生,则是作为“新鲜血液”,由国家集中调配、统一分配,使用于国家最需要发展的工业领域及其他行业。

1、建国初至60年代中期:

1950年,国家提出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有计划的统筹分配。

1951年发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

这一时期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初步形成了由国家负责按计划分配的制度。

自1963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实行统筹安排,由毕业生分配部门在有计划、有重点地了解用人部门的需求和毕业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前编制分配计划。

2.“文革”期间:

1972~1979年的毕业生,是“文革”期间推荐入学的学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基本上是根据毕业生生源情况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配回来源地区或单位安排工作,称之为“社来社去”(指农村人民公社推荐的学生,毕业后回到推荐他的人民公社)、“哪来哪去”,国家只作少量调剂。

3.恢复高考制度后:

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从这一届起,又重新施行统一分配制度。

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教育部、国家人事局《关于改进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对毕业生的分配确定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实行“抽成调剂、分级安排”的办法:

1)教育部直属高校,是面向全国培养人才的,其毕业生由国家负责面向全国分配,主要用于加强重点,调剂质量。

2)中央业务部门主管的院校,主要是为本行业、本系统培养人才,其毕业生原则上由中央各业务部门在本系统、本行业内分配。

3)省、市、自治区主管的院校毕业生,主要由各省、市、自治区负责面向本地区分配。

(二)改革开放深化后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规定》,提出了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要求。从1986年起,将由国家计委主管的编制毕业生分配计划的工作,交由国家教委主管,促进了毕业生分配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1、改变过去全部由政府部门少数人编制分配计划的办法,采取由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上下结合的方法编制分配计划。

2、逐步改变落实计划的方法,开展“供需”见面的活动。1986 年,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毕业生人数的80%,由国家教委提出学校分给部门、分给地区的毕业生人数即“切块计划”,通过“供需见面”方式提出分专业、分用人单位的调配方案。其余20% 的毕业生,也由学校根据社会需求提出建议分配计划。

3.“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

从1986起,国家教委逐步提出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并于1989年予以实施。在该方案中,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逐步把竞争机制引向高等学校。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此确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高等学校作为就业工作的中介,主要为“自主择业”的毕业生提供服务。

二、职业发展态势与就业观念及

就业方式的变化

(一)职业变迁和发展趋势

1.社会职业种类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职业的分化,职业已远远超过“三百六十行”。据有关资料介绍,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职业种类就超过42000种,现在则更多。

2.社会职业结构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

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经历了数千年,而从工业革命到新的产业革命,才200多年。在这200多年里,不断出现新的行业,且行业的主次地位变化也越来越快。工业革命时期,主要是纺织业;二十世纪,钢铁、汽车和建筑业先后超过纺织业;而电子行业从产生到发展并成为一个主要行业,只用了几十年时间。

3.脑力劳动者职位在社会职位总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据有关资料介绍,1960年美国的脑力劳动者占就业总数的43.3%,1997年上升到51.4%。在我国,脑力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

(二)职业发展的特点

职业在不断地分化、重组,新的职业层出不穷,传统的职业面临着消亡。

第一、第二产业的社会职业以消亡变动和重组为主;第三产业正在迅猛发展,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业、租赁广告业、信息产业等。

职业发展使大学生就业时面临一些新情况:

1)劳动岗位中体脑混合且体力劳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

2)与传统专业绝对对口的岗位越来越少;

3)劳动岗位的地域空间越来越小,行业特征不像过去那么鲜明;

4)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更新周期加速,复合程度提高。

复合型、通用型人才择业余地较大,对非专业综合素质的要求空前提高。

(三)就业观念与就业方式的变化

1.就业观念的改变

传统的职业观念是终身从事一项稳定的职业,不断精益求精,直到退休。这种职业观念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没有职业的稳定,只有技能的稳定与更新。

2.就业方式的改变

长期以来,人们正规的就业方式几乎都是全日制,从将来的就业趋势看,除全日制工作方式外,各种灵活就业的方式将会迅速发展。

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更多将成为“创业者”这一新观念在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提出来,反映出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流动和就业个性化的新趋势。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就业环境

与就业制度现状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一)市场经济竞争激烈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竞争十分激烈。劳动者素质的高低,要通过其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来衡量。因此,经受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的考验,成为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选择。

(二)多元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

20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21世纪用30~50年的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知识经济的社会细胞已经出现并正发展壮大,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不是遥远的未来。为此,当代青年学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二、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和职责分工

1、国家教育部主要职责

2、国务院有关部委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3、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4、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

三、我国现行的就业制度

就业制度是指国家关于人们合法获取就业机会、维护社会就业行为的根本规定。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制度基本原则是:

1.公平竞争原则

2.功绩制原则

3.党管干部的原则

4.依法管理原则

(二)劳动合同制度

1983年原劳动人事部发布《关于积极试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提出招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旨在建立“劳动合同制”的就业制度的文件。

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决定自1995年起实施。

(三)市场就业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才开始“流动”。

从1995年开始,我国实行了市场就业制度。

第三节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而逐步建立的。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作结果是就业协议书。确保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是保证大学生就业市场正常运作的关键。

就业协议书要经过鉴证和批准两道程序。对就业协议书的鉴证包括两个方面,即鉴证学生身份和鉴证就业协议书的合理合法性。

鉴证学生身份是由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对毕业生拥有权利的鉴证。例如定向生、委培生是无权参加自主择业活动的,学校就不能给予鉴证。在鉴证学生身份的基础上,才能对就业协议书合理合法性给予鉴证。

就业协议书最终需要得到负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如省教委)的批准,这是为了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行政手段。尤其在当前社会人事、户籍等制度没有配套进行改革时,需要用行政手段保证就业协议的执行,以维护市场运作的结果。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

1)各高等学校的校内大学生就业市场

2)校际联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3)省、市、区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设立的地方大学生就业市场

4)中央部门所属院校的行业大学生就业市场

5)各大经济区的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

6)教育部设立的全国大学生就业市场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征

1.专门性,一种专门的人才市场。

2.初次性, 初次就业市场。

3.时限性,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4.群体性,全国每年几百万名毕业生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中介组织

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1、国家、省、市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2、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

当今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其现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需求不平衡:

1)学科专业之间

2)学历之间

3)地区之间

4)院校之间用人单位之间

2.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提高

目前毕业生就业形成了“买方市场”,就业竞争愈显,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标准越来越高,选择毕业生也更加理性。许多用人单位已将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毕业生“实力”的主要依据和择人标准。

综合众多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可以看出具有下列素质和条件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1)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品德: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共产党员及诚实守信的毕业生。

2)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人单位特别欢迎事业心强、眼光远大、心胸开阔、具有强烈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而对那些最大的追求是实现个人价值,或刚到就业单位稍不顺心就“跳槽”者则表示极大的不满。

3)具有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用人单位十分看重毕业生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4)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在就业市场上,学习成绩优良,知识面宽,综合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普遍受到欢迎。外语四

(六)级、计算机二级及其以上等级证书已是许多用人单位和一些城市接收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5)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业意识: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总希望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经历。

6)具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依靠集体智慧和力量,越来越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7)身心健康者:身心健康是现代企业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

3.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原因:

一方面大学生择业受毕业时间相对集中、选择职业时间较短的影响。

另一方面,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多,而社会的有效需求却在短期内增加有限,因而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压力增大。

4.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基本形成:

以学校为主体的就业市场,由于学校与用人单位常年保持较密切的联系,供需双方专业较对口,学校的中介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等,这样就使得学校的就业市场签约率较高,市场的效益发挥较好,因其高效、可靠、真实、规范而受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5.就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

1)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已经建立,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指导和服务。

2)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得以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择业氛围正在形成。

3)毕业生就业市场正从传统的管理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就业指导的手段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迈进。各高校积极创造条件,依托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为毕业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和服务。

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就业心理探究 第3篇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一) 当前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当前, 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向好的势头, 但这并不意味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 国民经济回升态势还不稳定, 回升格局还不平衡, 回升过程还存在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 就业压力短期内尚难根本缓解。这给政府以更大力度支持就业、促进就业带来了一定压力。近期经济形势如果不能好转, 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会更大。

(二) 就业市场劳动力供给增长较快。

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供给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由于年龄增长而自然形成的劳动力 (含大学毕业生) 、下岗后需要再就业的职工、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此外, 复转军人、离职后寻求更好机会的劳动者等, 都成为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求职者。大学生面临的求职竞争不只来自同辈, 更有许多虽然不具有高学历但具备丰富从业经验者的竞争, 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挑战。

(三) 就业岗位供给不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的国民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长期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主要是:就业压力巨大;经济结构不合理, 产业技术水平低,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投资率持续偏高, 消费率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加大。特别是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仍很突出。

(四) 大学生自身素质存在差距。

1. 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当前, 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 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语言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能力、计算机工具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成为用人单位的考察重点, 而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也开始受到关注。高校毕业生在具有高学历的同时, 具有与之相应的就业能力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

2. 学生择业心态有待调整。

从毕业生的择业心态来看, 存在着急功近利、过高期望和缺少竞争意识的不良现象。良好的择业心态对于毕业生择业非常重要。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有较大幅度增加, 就业形势也比较严峻, 但是, 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就业的空间应该很大。

二、当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意向和就业心理调查结果分析

(一) 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

通过对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结果显示, 毕业生74.01%认为形势严峻, 就业难;16.71%认为形势正常;4.18%认为形势较好, 就业较容易;4.87%的学生选择了不了解。这反映出, 大多数毕业生较为清晰地认识到了当今和以后一段时间内求职择业的形势较为严峻。认为形势较好, 就业容易的学生, 多是在校期间学习、实践能力、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综合素质较为优秀的学生, 在择业过程中选择的机会较多, 这部分学生对就业前景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二) 择业观的调查。

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 你有何准备和打算”这个问题的回答来看, 选择先找个单位锻炼实际经验占49.42%, 选择考研占20.19%, 选择“有机会再选择”占22.74%, 选择创业的占8.38%。从“请问你的择业观念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来看毕业生在择业时, 51.02%选择先就业, 后择业, 19.29%选择一步到位, 有固定收入, 14.97%选择自主创业, 14.72%不就业, 继续深造。

(三) 对自身素质的认识。

对于“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 学生大多把它作为多项选择题来回答, 一方面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另一方面说明毕业生自身素质欠缺的方面还是比较多, 他们自身也能够有清醒的认识。其中选择“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的比例最高, 达到了48.22%, 选择“沟通协调能力”的占32.49%;其他依次为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它, 比例分别为27.66%、20.56%、15.23%、3.3%。

(四) 择业考虑的因素。

从毕业生“择业首要考虑的因素”这一问题的回答来看, 各因素所占比例依次为:收入与上升空间24.83%、社会需求与自我发展24.59%、就业城市与工作环境22.51%、个人兴趣爱好19.26%、家长愿望5.8%、与所学专业对口3.02%。由此可见学生在就业时最先考虑的是收入与福利、自我实现、环境优越, 家长和专业的因素影响力较弱。从本题的回答结果上看, 毕业生在择业时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和矛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毕业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 生存压力较大, 急切希望有一份收入高且稳定的工作;另一方面毕业生潜在的就业激情很高, 实现自我发展的愿望迫切。

(五) 求职困境的调查。

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问题”中, 24.59%的毕业生认为是“所学专业不具有竞争优势”, 其次是能力不足 (23.43%) 、用人单位的要求过高 (19.03%) 、方法技巧欠缺 (16.71%) 、对社会缺乏了解 (16.24%) 。这表明:一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信心, 容易造成焦虑、懈怠的求职心理, 因此必须加强求职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二是毕业生求职期望和社会现实落差较大, 狭窄的就业地域观和较弱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求职难度增加。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所调查的毕业生虽然能够清醒认识形势, 但是择业期望值仍有待调整, 我们的就业指导教育和就业市场开拓工作仍需要不断加强。认真开展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就业形势研判, 积极应对的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就业市场调研, 深入了解毕业生就业的形势, 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教育, 使学生增强当前形势下就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积极应对, 顺利就业。

(一) 科学规划学科布局, 合理调整专业结构。

毕业生就业状况是反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是专业调整的重要依据。建立与就业状况挂钩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预警机制, 把握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主动适应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结构, 落实就业工作要与学校发展相关工作适度挂钩的制度。

(二) 要加大学生实习实训力度, 提高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

要通过与企业、行业合作, 建立稳定的、能满足专业培训要求的实习实训基地,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 学校的就业指导要逐步向职业指导过渡, 加强职业技能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 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切实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

1. 要积极推进培养模式改革。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及时将新理论、新知识应用到教学当中;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结合专业特点, 融入专业课教学。

2. 大力宣传创业的各项政策, 完善创业的服务体系建设。

要切实宣传党中央和自治区出台的有关自主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 要及时总结和推广毕业生创业的典型和经验, 积极组织开设创业专题讲座, 开展创主题咨询活动, 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全程指导服务。

(四) 要继续全力开辟毕业生就业市场。

要积极开发校友、朋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努力开辟就业市场。大力做好就业市场开拓工作, 着力点放在区内, 在巩固以往就业市场的基础上, 积极和新的用人单位联系沟通。要主动走出去, 搜集用人信息, 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 与他们常年保持联系, 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同时也要积极开辟区外市场, 要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 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出去。要努力避免盲目性和无效性, 提高工作效率。

(五) 尽快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程化和全员化。

从学生入学开始开展职业生涯认知、职业发展辅导教育, 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客观认识职业发展环境, 调整就业期望值, 主动选择与自身相匹配的职业;帮助学生提高抗挫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力和健康的人生态度。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 “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情况并存, 虽然就业形势困难, 但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当前学生就业观, 课题组开展了走访调查, 旨在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意向,就业心理

参考文献

[1] .唐蕾, 李如铁.在大学毕业班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加强心理教育的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8

大学生就业论文女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第4篇

与对策剖析

摘要:现阶段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陷于就业的困境,为了帮助女大学生走出就业的困境,深入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健全就业政策与法规体系,进一步消除社会上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扩大就业渠道,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女大学生也必须改变自身的就业观念,增加自信心,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对于帮助女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女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度不断增加,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为突出,为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深入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从而提出解决这一难题对策,对帮助女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1.1 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并限制女大学生的就业

首先,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工作岗位缺口在1300万至1400万左右。其次,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高校毕业生供求矛盾突出。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从2006年的413万增加到2010年的630万,加上历年

来未就业的大学生,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同时就业环境也空前复杂,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本已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1.2 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致使女大学生在就业在处于劣势

中国封建社会有几千年的历史,“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男权主义社会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社会性别理论暴露出传统文化观念对女大学生就业观念意识的滞后影响;传媒中的陈规性别角色定型,对女性消费人格、依赖人格的片面塑造,造成男性群体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对妇女工作能力的怀疑,认为女孩没有多大的挖掘潜力。传统文化也消解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使女性在“我不能”的阴影下放弃了开发自我潜能的努力,使其生活领域更加私人化、附属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女孩处于两难境地,形成双重人格。一方面诅咒传统,一方面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传统的卫道士,如不善于张扬、宣传自己,压抑工作欲望。角色期待对男女的不同,使女性在事业和家庭间陷入两难。

1.3 国家劳动保障政策及法律法规不完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我国的《宪法》、《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都对于保障女性的就业权有明文规定。《就业促进法》第三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保障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女子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

规定女职工结婚、生育等内容。”在《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七条也有类似的规定。可在求职过程中,女大学生却经常遭遇性别歧视。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6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或规定女性在聘用期不得怀孕生育。其原因在于这些政策法规还欠完善,可操作性较低,对用人单位性别歧视不能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1.4 用人单位对培养女大学生的认识不到位

用人单位在女大学生的使用、开发、培养上,还存在着认识不够的问题。我国虽然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培养选拔女性人才的政策体系,但还存在着认识上的问题以及执行中的问题。主要有:女性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全社会真正认识,缺乏使命感和紧迫感;对男女平等国策认识不够,不能像对待其他国策那样认真落实;认为男女之间在智力上存在差异,女生不如男生能干,把女大学生的优点当弱等。这样用人单位过多看到女性的缺陷和不足,进而对女大学生的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精神抱有怀疑态度。这些认识上的问题不解决,将严重阻碍女大学生的就业。许多调查和事实表明,女大学生的能力并不差,岗位的适应性也强于男性,关键是使用不当,没有舞台。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2.1 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近几年,女大学生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单位工作,并希望所去的单位名声好、效益高、生活条件舒适。

而目前,我国最需要人才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和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型单位,部分女大学毕业生不切实际的抱着过高的期望值,这是导致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的女大学生求职缺少主动性,存在等、靠、要心理,以致耽误了就业;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工作好,不如嫁的好”,把人生未来寄托在婚姻上,也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部分女大学生在校期间曾经有一些过失,或在专业、相貌、心理、家庭等方面有缺陷或不足,存在自我贬低的自卑心理,害怕用人单位看不上,对于中意的岗位不敢鼓起勇气,大胆应聘,缺乏主见,担心别人嘲笑自己,结果错过时机以致难以找到工作。

2.2 就业能力不足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与市场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事业心、吃苦耐劳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更加青睐复合型人才,但女生在校期间一般学习比较刻苦,成绩也较好。但过于看重学习成绩,不愿参加更多的文体活动,忽略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缺乏竞争意识和冒险精神,且工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与男生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女大学生过于注重外表上的包装自己,期望以青春和外貌做筹码,从而忽略了自身修养和内在素质的加强,这种不良的意识影响了就业。

2.3 女生的生理因素影响就业

女大学生由于生理上存在的与男大学生的差异,特别是女大学生要生孩子,孕育生命的过程会给女大学生造成阶段性的体能下降、精力不足,在孕产期不但要中断正常的工作,单位还要根据国家福利制度担负补偿费用较高的成本,加上女性比男性要早退休5-10年,女性员工就要比男性领取更多的退休金,这些都不符合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宗旨,对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造成一定的影响。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

要提倡民主、文明、公正的性别文化,首先要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形成有利于女性充分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特别是用人单位应当认识到女性的生育也属于社会责任,应该得到关怀和支持,而不应该成为就业的障碍。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应充分认识到女大学生的优势:女大学生具有更强的形象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强,做事细致认真,还有她们的事业心、责任心、吃苦精神也不差于男性。还有,在政策法规上,国家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保障制度,例如,通过国家给企业减免税收或由企业、保险业和国家共同负担女性生育保险等办法,建立起女性生育保障制度,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从而提高女大学生就业。

3.2 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就业岗位

解决就业难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扩大劳动力需求,从总量上缓解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

业岗位。据统计,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社会就增加10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采取有效措施,挖掘就业潜力,扩大有效岗位供给,以便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

3.3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调整专业结构,完善就业指导

(1)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因素。毕业生能否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毕业生素质的高低,在于毕业生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学校必须在学生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力,以质量争市场,以高素质的毕业生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2)大力调整专业设置。目前一些高校依然存在着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盲目开办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失衡;另一方面对一些冷门专业没有及时根据市场调整招生人数,没有及时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导致了学生未毕业先失业。因此,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开设增加选修课比重,方便女大学生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有助于提高女大学生就业。

(3)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就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与成才,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

指导工作,积极为毕业生“自主择业”提供服务。在内容上,要制订毕业生就业法规政策、收集职业需求信息、组织市场招聘、开设职业生涯培训、讲授求职技巧、跟踪市场、调查研究等,指导毕业生正确择业;在时间上,要改变过去就业指导仅限于学生毕业阶段才进行的做法,而是要从新生一入校就开始,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按照社会的需要,塑造和完善自我,并对其以后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

(4)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女大学生不应该产生自卑心理,更不能够自暴自弃,应该认识到困难和挫折对于男性和女性都一样,是难以避免的,不要过分归咎为社会的歧视并由此产生各种抱怨,不应总是盯着灰暗面,而要多把眼光放在就业竞争力的阳光之处,要从用人单位的得益及用人单位实际情况这一较少讨论的角度去分析,调整自我培养的脚步,争取就业竞争的成功。传统的偏见也不能阻碍我们自立的希望。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好心态,不计较个人得失,付出之后,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收获的是更多的经历和成熟。培养心理调节和承受能力,保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心理准备,着眼眼前,立足基层,调低就业期望值,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以自己的真才实学谋得工作岗位。这是当代女大学生应有的态度和精神风貌。适时调整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应该是更多的女大学生的明智选择。转变就业观念,采取

主动进取的姿态。

(5)加强有关女性职业培训方面的立法。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培训成为提高劳动就业能力、就业层次的一个有效途径。许多国家如日本、美国、德国等都将员工的就业培训纳入法制轨道,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培训制度。改革开放后,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职业培训法规,然而那些法规多为原则性规定,尤其缺乏有关女性职业培训的立法。客观地讲,女大学生其劳动技能的增强,就业水平的改善乃至社会地位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引导、扶持,否则只能使女大学生在低层次的劳动环境中生存,从而人为地造成女大学生地位的沦落。

(6)鼓励创业,拓宽就业渠道。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强调,要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狠抓政策落实,努力营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制度化环境。各高校应继续组织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项目,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就业服务和对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政策扶持。各高校也要将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工作纳入就业培训总体规划,开展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实训,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论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指导 第5篇

关键词:职业指导金融危机大学生

0引言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可能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很难预测,但这不能成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难以提供更充分、更客观信息的理由。在危机影响下,众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有了充分的就业信息服务,才能有效缓解学生们的焦虑。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计划地开设就业指导和增加社会的实践活动

学校应该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中,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系统地规划,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提升就业指导的教育职能,并且贯穿于大学生活全过程。就业指导,就是帮助择业者根据个人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大学生就业指导就是根据大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以期达到职业适应性而进行的自觉、自主、有科学根据的计划职业发展,合理选择职业的过程。在刚入学时就着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明确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了解所学专业以及相应的适应范围。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加强职业选择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地职业意识。大学二年级着重成才观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性格特征及与之相对应的职业适应范围,初步定位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指导他们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三年级树立就业、择业、创业并举的职业观。指导大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专业特长,努力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和对自己将来做出决策的能力。四年级着重进行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择业指导、及就业服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就业指导的重要一环,在整个大学阶段,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述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还要针对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帮助大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因为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检验场所、提供了系统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我们应为学生联系和提供实习、假期工、社团活动等实践机会,让学生对专业有所了解,亲身体验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指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通过在社会的“行”和“悟”感知社会,找到方向,全面反省自己的职业取向、职业素质、就业观念、综合素质等,合理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只有充分接触和了解社会,才可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就业观。

2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金融危机迫使现代企业更讲究用人求“实”不求“高”。“学历并非越高越好,企业看重的是个人的实战能力,宁可选择大专甚至更低学历有工作技能的人,也不需要没有工作技能的研究生。因为对于企业来讲,既掌握专业技术理论,又有专业技术经验,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者就是人才,不管他学历如何。在综合素质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开拓思路。人文科学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真理等。其次为创新教育。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了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了,经济水平才会提高,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突出创新教育,高校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学生的创新冲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尝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想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把握就业主动权,增强就业中的竞争力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确实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需要塑造自己,用宝贵的大学时光,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较强的整体实力和突出的优势为自己打造一个精彩的人生。

3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就业思想和观念有误,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突出表现有业不就,导致很多宝贵的就业机会擦肩而过。针对这种不良的思想和观念,学校要采取对策。长期以来,“十年攻读寒窗苦,一朝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功利化思想在大学生的脑海里根深蒂固。面对严酷的就业形势,他们依旧热衷于金饭碗、高收入,甚至“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西部一间房”。事实上,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也从过去的天之骄子回归到普通劳动者。教育学生理性地面对现实和自我,转变择业观念,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就业成才观,鼓励他们抓住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和城市社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契机,到西部就业,到中小城市和社区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在当代大学生中进一步唱响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大学生应充分认识自己,认清形势,合理定位,正确择业,主动推销自己。教育指导学生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应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并做出切实的职业选择。大学生不仅是就业者,而且可以成为职业领域拓展和新职业创造的缔造者,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新的职业领域。只要广大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主动择业,在社会的大天地里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

4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应与择业观的教育结合起来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质量 第6篇

随着本世纪初高校扩招的大批大学生面临就业,就业市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而大学生就业状况在近几年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而每年上千万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和择业问题上也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有些高校甚至出台政策让就业率达不到一定标准的学院或专业减少或停止招生。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进行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这些课程普遍由高校中的管理人员,如辅导员、党团委书记等行政人员来兼任。本文针对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式与大学生的就业思想进行探讨,希望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方法上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显示,虽然各大高校均已实现了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的全面覆盖,当这些指导普遍存在着指导教师业余化、对学生心里把握不全面、对就业形式了解不够透彻、就业指导形式单一、无法对学生的就业进行全程指导、对毕业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彻底解决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经常出现进行就业指导的教师泛泛而谈,抓不住实质,无法给学生提供全面有效的就业经验与就业建议;而在学生方面往往认为就业指导课程没有意义,无法从就业课程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帮助,经常是强迫性的去听就业指导课程,甚至想办法逃课。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作用的减弱化或无效化。对于就业竞争力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而言,这种指导的作用更是无法显现。因此有必要对这类高校中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全面的质量提升,以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三、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施建议

学校就业指导不仅要发挥其原有的功能,指导学生认识职业,合理择业,还要成为沟通学校教育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只有做好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社会意义,才能激发他们的高度责任感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和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需求从下面几个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改进与发展。

1、就业指导课程专业化队伍建设

当前的就业指导课程一般并不是由专业教师任教的,往往是由学校的学生工作处负责领导实施,由各个学院的党政人员兼任指导课程教师。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师资力量的专业化,这就会导致讲授该课程的人员往往忙于手头的党团或学生工作,对该课程仅仅做应付性的讲授,不能深入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式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这样就会导致所讲授的就业指导课程较为浮夸,无法抓住学生们的切实需求。因此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管理方面有必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本校的学生就业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提高讲授质量。

2、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中心开展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与组织结合,对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中的主观与客观条件进行调查与测定,通过量化的形式得到个人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及特点等方面的参数,依据这些参数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式,根据学生自身的就业倾向,确定出其相对最佳的职业目标,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全面的指导。这种职业生涯规划从西方教育及我国某些高校在近几年的实施情况来看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很多学生对于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并不清楚,因此在择业与就业过程中往往比较迷茫,通过这种规范化的职业规划可以为其提供重要帮助,因此很有必要在高校就业指导中推进职业规划的实施,并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合理确定规划的项目与流程。

3、实施全程化大学生就业心理与政策指导

当前的就业指导往往只针对大四的毕业生,这样在大学生学习的前三年中并未过多接触就业问题,从而在学习的动力与方向等方面出现与社会脱节的状况。而到了大四要就业了,突然发现自己前几年应该掌握的东西并没有掌握,这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高校学生就业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有必要从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与说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指导自己的学习与成长,巩固好就业所需的专业基础。这样当学生进入大四面临就业时就会成竹在胸,不会对就业产出畏惧与彷徨。这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

本文在全面分析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全局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水平和学生就业择业质量的建议。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可以在高校的就业指导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刚山.学校职业指导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2007,(7).

[2]杨海强.加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J].新西部,2010,(4).

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就业促进 第7篇

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温总理在回答网友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问时指出:“就业涉及民生,是天大的事,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也是关系个人前途。”但据教育部最新资料统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中国社科院2009年公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中国城镇的登记失业率为9.4%,比此前公布的登记失业率高出1倍,大学生的实际失业率12%,比登记失业率高出3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随着就业压力加大,大学毕业生成为失业队伍中最不稳定、最易于失控的群体。做好大学生的就业不仅是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解决好当前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强调,作出部署。在这其中,政府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应做好促进就业的工作。所谓政府促进就业特指政府应用经济、行政、服务、法律等手段,利用资金和其他资源,培育劳动力市场,扩大就业机会,提供就业服务,在宏观上为劳动者提供政策上和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得以实现。[1]

2 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缺乏严格的考核和问责机制

市场经济国家中的政府要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充分就业是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有些西方国家甚至把其列为首要目标了,我国政府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提出“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但从政策效果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扩大就业的工作仍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与我国扩大就业并没有真正成为考核官员的硬指标是相关的。如果扩大就业有量化的考核指标并有问责制相配套,地方政府官员就会像发展经济那样千方百计扩大学生就业。

2.2 政府调控不力,导致结构失衡。结构失衡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失衡、空间结构失衡、专业结构失衡等

2.2.1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首要表现是经济结构的失衡

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等。经济结构合理与否与大学生就业状况密切相关。实践证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国有经济等是扩大就业的潜力所在、方向所在。但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失衡导致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等发展有限,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以我国的产业结构为例,过去30年里,我国的产业政策主要是发展劳动、资源为基础的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而像现代服务业等能够大量吸纳高层次人才(即大学生)的知识密集型等第三产业发育明显不足。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占到全部GDP的比重仅为40%多,而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达到60%多,甚至超过70%,如果我国的产业结构能够更合理的话,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能解决一大半。

2.2.2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另一个表现是空间结构的失衡,包括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扩大,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使就业环境差异化,从而使大学生的就业面受到相应限制。由于东部发达地区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较大、生存条件较好、经济回报较高,导致东部地区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主要输入地,而在西部地区,又存在着相当部分的工作岗位招不到人;而城乡之间的鸿沟,更促使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只考虑城市。

2.2.3 大学生人才结构的失衡进一步加剧了供求之间的矛盾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结构和经济结构应该是相匹配的,发达国家已经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型经济,所以他们需要知识性人才比例高一些;中国目前仍是工业化国家,根据国外的经验,处于这一阶段,技能型人才应该为主体。在德国、瑞士、日本等国政府在工业化时期都大力通过中职教育培养大批适合经济结构的技能型人次,以满足社会需求。但是,在我国,人才失衡情况尤为突出,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课题组对广东、福建和浙江省进行的实地调研,并在全国40个城市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严重,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的需求是14%以上[2]。与此相对照,是大学生待就业人数的逐年上升,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是559万,2009年为611万,2010年达到630万,2011年为660万,反观初次就业率只有70%,由于毕业生基数的增加,待业的人数也随之加大,2007-2009年分别为:120万、160万和200万,这意味着每2.8个大学生中,就有1个毕业时未落实去向。人才结构的失衡进一步加剧了供需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而人才结构的失衡与我国没有有效调整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和突出能力培养有关,与当地政府以升高中、上大学作为评价教育好坏的唯一标准有关,也与人们传统观念中对于“成才”的标准——高学历相关。

2.3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就业服务不到位

当前我们处在自主择业的市场阶段,要求政府在就业领域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减少行政审批和指导,增强公共服务职能。但是,目前,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越位“和”缺位“同时并存,导致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就业服务不到位。首先,在完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其次,没有很好的促进中介机构的发展,当前存在的中介机构既不规范、诚信度也差,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就业服务质量;最后,政府尚未建立全国联网的信息体系平台,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不能把全国各地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就业的大学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3]。

2.4 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立法滞后

目前,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大都局限于教育部和各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文件,仅有的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所涉及的关于大学生的内容只是一小块,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不能实现政策的联动机制;此外,现有的法律操作性不强,例如,现行法律对就业歧视的界定范围较窄,没有涵盖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大量歧视现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大学生的就业。

2.5 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制度保障不健全

2.5.1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现在,我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在城乡之间、所有制之间、不同的行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就导致了大量因为社会福利保障的考虑而不去农村、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就业的状况,不利于扩大就业。

2.5.2 监督制度不完善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府应履行好其监督责任,确保有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就业环境和各项政策的充分落实。但是,我国政府由于习惯使然,更注重政策制定和执行,却忽视了其监督职能。一是对市场的监督不到位,导致了各种不公平就业现象的存在,比如很多时候决定大学生工作有无、工作去向的不是能力,而是父母的社会地位及其社会资本;二是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有待加强,在招聘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失真、性别歧视、用人高消费等现象;三是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监督也有待加强,如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问题等。

3 强化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责任

3.1 实施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并举的战略,提高就业工作在政府和官员考核体系中的地位

将经济增长模式从经济增长型转变到就业增长型上来,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推动促进就业真正成为考核政府及官员可量化的硬指标,完善落实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使政府及其官员的相关促进工作有其制度约束。

3.2 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3.2.1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就业岗位的增加最终要通过具体的行业和产业发展来实现,为此,要优化产业结构,在继续保持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大力发展就业容量较大的第三产业,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通过财政投资结构调整、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产业调整升级。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和工资水平。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大直接为居民生活和生产服务的行业以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投入,积极发展金融、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就业需求潜力大的产业。

3.2.2 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是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较易形成高度聚集的产业集群,就业容量大,用工机制灵活多样,不仅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蓄水池“,还能较好的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而非公有制经济又多集中于中小企业,就业容量相当大。在发达国家,90%的劳动者在中小企业就业,我国也有75%的人在中小企业就业。因此,必须增强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中小企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

3.2.3 加强对地区经济结构的宏观调控

政府应该通过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形式的财政支持等方式加大对中西部、中小城市以及农村的扶持力度,从而扩大就业区域和就业总量。

3.2.4 加强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宏观调控

我国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供求总量矛盾的问题,还是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也就是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应之间不相匹配的问题。我们应该运用人力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人力资本的内容不仅包括高等教育和学历教育,还包括职业教育、医疗保健、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等内容。今后我们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在职培训尤其是技能培训上。同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通过全民办教育的方式来突破教育经费的瓶颈制约;深化教育方式改革,培养具有市场经济精神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大学生。[4] 最后,积极通过媒体、行业协会的宣传教育,引导用人单位转变用人观念,注意用社会舆论和教育来引导人们转变对“成才”的看法。

3.2.5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

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精神,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多方式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府应从提高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等环节入手,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激发劳动者的创业热情,加强创业政策及项目的有效宣传,努力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在成功创业的同时带动社会就业;改革现行公务员考试制度,鼓励毕业生先到基层锻炼。规定调到中央、省级政府做公务员必须有两年以上市、县级政府工作经验,调到市级政府做公务员必须有两年以上县级政府工作经验,到县级政府做公务员必须有两年以上村委会工作经验。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对政府和社会也都有好处。

3.3 强化政府服务责任,优化就业市场环境

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全国就业服务队伍建设,鼓励并支持多元主体投资发展各类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巩固发展政府购买就业服务成果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类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二是建立和完善系统覆盖到位、信息管理到位、信息发布到位、服务功能到位、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全国信息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降低大学生工作搜寻成本,使供需双方能够更好更及时的匹配;三是为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为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和失业下岗的大学生开展岗位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四是加强就业援助服务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完善对困难地区、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援助制度,积极开发适宜他们的就业岗位和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促进其实现尽快就业和稳定就业。

3.4 完善法制建设和制度保障

完善的就业法律和良好的政府促进就业制度,能够有效的约束供求双方的行为,维护人才市场的稳定,从而更好的促进就业。

3.4.1 加快政府立法工作,完善法制建设

可以参考国外在促进就业立法方面的实践,考虑制定《大学生基层就业法》、《应届毕业大学生入伍当兵法》、《大学生职业教育和培训法》等,使我们目前实行的有期限的、短期的促进就业政策,变成长期的、稳定的法律条文。另外,细化条文规定,制定出配套的解读和说明。在阻止就业性别歧视、促进残疾大学生和乙肝携带者求职等方面,加强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5]

3.4.2 强化政府监督责任,完善监督机制

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督,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通过相关法律和政策禁止就业中的歧视和不平等现象,使所有大学生可以平等就业;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禁止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的虚假宣传、任人唯亲、以经验为由拒收毕业生以及不合理收费等现象,建立毕业生维权保障机制,维护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大学生的监督,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设立专门的网站,为全国毕业生建立健全诚信档案和学生信用网上查询系统,对于毕业生毁约、失约以及违约现象加以明确禁止,加强违约责任承担,引导诚信就业,树立阳光就业效应,从而提升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认同度;[6]加强对政府机关自身的监督,一是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过程中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的监督,二是对政府落实就业政策相关情况的监督;三是对政府官员履行促进就业责任的监督。

3.4.3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适度的包括失业保障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健全和完善适度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在总量上,应以保证大多数人的最低生活要求为基本原则,建立广覆盖、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让所有大学生解除后顾之忧。二是在结构上,尽力并尽快缩小城乡之间、所有制之间和行业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改革失业保险基金制度,将失业保险的参保范围从原来仅覆盖城镇企业扩大到覆盖城乡各类企业,逐步实现失业保险基金的用途从单纯保生活扩大到稳定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重大转变。

参考文献

[1]孙宏英.政府促进就业战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7(3):28—30.

[2]傅鸿飞.从大学生就业难看中国人才结构培养失衡[J].市场研究,2007(1):12—14.

[3]刘远柱.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定位、缺位及对策[J].理论月刊,2011(4):97—100.

[4]黄陵东.扩大就业的制度导向与约束[J].福建理论学习,2007(1):10-12.

[5]王琪,高翔.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2):82—85.

大学生就业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

一、引言

最近几年, 我国大学生越来越多, 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就业问题自然成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是关乎社会和谐、民心稳定的大事, 鼓励大学生创业, 以创业带动和解决就业, 是当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手段, 这在当前总体就业形势紧张时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近年来,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 高校毕业生人数也相应持续增加。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为559万人, 2009年为592万人, 2010年已经达630万人, 而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除了没有相应增长, 反而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也将造成现有岗位的严重流失,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 创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 就业压力大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在金融危机冲击下, 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同时也带来创业的机遇, 正所谓“危”中有“机”, 危机孕育着机会。创业可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创业往往具有就业的“倍增效应”, 新创的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 有利于拓展就业途径。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创业意愿低, 缺乏对创业教育的认识

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虽然国家及各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大学生创业。然而, 在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很低。美国大学生毕业的创业率为20%, 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率不到1%。同时, 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非常低。

(二) 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即使是在高校创业教育较为成熟的美国, 也依然存在着相关师资不足的问题。相对于美国著名的大学而言, 中国的高校普遍严重缺乏那些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的师资。这就导致了国内大学目前在开展创业教育和研究方面的能力不足。

(三) 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缺乏有机结合

实施创业教育的高等学校, 有的是以学校的理论教师为主, 同时聘请校外的一部分兼职教师, 有的是临时组织起来的一些教师, 或者是相应的科研机构组织实施创业教育工作。这些教师专业化能力不强, 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达不到有机结合;所实施的创业教育, 没能实现系统化, 达不到创业教育的目的。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一) 对于大学生来说, “条条大路通罗马”, 要积极转变就业思想, 树立创业观

大学生自我创业的关键还是在于大学生自己。现代大学生要逐步树立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观念, 绝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社会在进步、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到处都存在着竞争, 同时也存在着机遇。人们只有不断增强自主意识和应变能力, 才能赢得主动, 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把握机遇, 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

(二) 对于高校来说, “该出手时就出手”, 积极引导,

改变教育模式, 培养创业人才, 加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在大学生自我创业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能提供的服务是多方面的, 包括创业指导、资金落实等, 但其主要角色是提供比较规范、适用、系统的创业教育。

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在校期间,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 学习知识、全面提高素质, 在踏实学习的基础上创新, 在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创新基础上创业。

(三) 对于政府来说, “扶上马, 送一程”, 政府扶持, 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源

政府可以从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制定扶持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对相关的行业或企业, 既要给它们政策, 又要给它们责任。对实施创业教育的高校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帮助他们解决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五、结语

大学生在祖国建设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 积极引导、鼓励和带动大学生创业对于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决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如何让豪情满怀的大学生将美好的创业意向变成创业行动, 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需要我们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各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 第9篇

1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现状

1.1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的立法体系及主要内容

目前, 国家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大学生的就业权益进行保障, 主要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

除以上法律法规, 党中央也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十八大报告提出:国家要继续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 畅通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之间的职业通道, 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服务, 改革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1)

1.2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就业歧视现象仍然严重

《就业促进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就业, 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2013年5月, 教育部下发通知, 规定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 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尽管国家三令五申, 禁止就业歧视, 但是用人单位仍在招聘过程中显性或隐性地出现一些歧视条款, 具体包括性别、户籍、学历等。

1.2.2 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1) 侵犯求职者隐私。将求职者的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转让给他人;询问与工作无关的个人信息, 如询问女性有无男朋友, 有无结婚计划等。

(2) 收取求职者的财物或扣押证件。招聘过程中以押金、招聘费等形式向求职者收取各类费用;扣押求职者的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

(3) 不按规定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签订就业协议时, 对工作内容、协议期限、工资福利等协商条款不明确注明;签订劳动合同时, 为逃避责任, 签订口头合同等;只签订就业协议, 以就业协议代替劳动合同。

(4) 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条款。就业协议签订后, 违约或不按时接收毕业生到职;不按就业协议安排工作岗位、不能兑现工资福利等;强行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 解除劳动合同;不按劳动合同条款履行合同, 如超过法律规定试用期限、不支付加班工资等。

为深入地了解目前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的现状, 我们对湖南省内五所高校的890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权益损害行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这890名毕业生中, 男性525名, 占59%;女性365名, 占41%;从学历的分布来看, 主要是本科毕业生, 占全部学生的70%, 专科毕业生占25%, 只有少量研究生。根据调查数据的结果, 我们进行了总结, 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2 影响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的原因

2.1 政府方面

2.1.1 政策制定不够完善

近年来, 为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中央陆续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 这些项目的实施,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但是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政策、如何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职业等方面的政策不够完善。

2.1.2 政策实施缺乏力度

为促进大学生就业,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其中规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 免收行政事业性费用, 落实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办理求职登记, 享受免费职业介绍;从事公益性岗位的大学生, 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但是, 很多毕业生反映, 这些优惠政策在某些地方没有落实。

2.1.3 个别政策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我国的一些传统政策, 如社会保障制度、档案制度、户籍制度等, 都不利于大学生的自由流动、自主择业。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减轻本地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屏障, 如户口限制、本地生源优先等, 某些地方的选调生考试明确规定非本地生源不能报考, 这些政策上的障碍进一步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2.2 企业方面

(1) 企业在就业中仍处于主导地位。我们来看几组事例:2009年7月, 四川省举办大学生就业援助行动专场招聘会。现场550家企业提供上千个岗位, 吸引2.6万余名大学生前来, 仅短短半天时间内招聘单位就收到了几千份简历, 大部分招聘单位半天不到就招满走人;2012年11月, 广东省2013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广东海洋大学举行, 1.5万余名毕业生竞争6700个岗位;2013年3月, 北京举办大学生专场招聘会, 提供793个岗位, 不到1小时已有3000多人前来应聘, 有的企业两个小时就收到几百份简历早早收摊。这些事例充分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提倡“双向选择”, 但在供大于求的现实情况下, 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仍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2) 未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长效利用机制。目前,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 企业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在用人过程中, 很多企业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 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并没有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长效利用机制, 缺乏有效的规划, 这种情况下, 往往导致无条件加班、无故延长试用期等损害大学生就业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3) 防止人才流失的消极做法。有关资料显示, 从2009年至今, 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正在逐年降低。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 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甚至像联想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 也认为他们为大学生高流失率“交的学费太高”。正因为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 致使一部分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 另一部分企业则采取扣押证件、扣留档案等消极做法防止人才大量流失。

2.3 学校方面

2.3.1 缺乏与用人单位的沟通

校园招聘相对于社会招聘而言, 具有针对性强、就业费用低、就业成功率高等优势, 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用人单位来不来学校招聘、来招多少人, 由用人单位说了算;学校为了保证来校招聘的单位数量和质量, 对用人单位自然是有求必应。即使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出现损害学生就业权益的情况发生, 学校也可能是“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缺乏跟用人单位的沟通。

2.3.2 未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就业率是考核高校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内容比较雷同, 教育方法和方式相对单一, 一再灌输和教育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 对就业过程中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问题却涉及较少, 这些教育模式对培养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没有太大的作用, 导致大学生经常遭遇到就业侵权。

2.3.3 未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大学生就业一旦遇到侵权事件, 一般来说, 第一时间会求助于学校。但是, 各高校的就业部门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就业指导、就业信息发布、校园招聘组织等方面, 而对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障, 从人财物等方面明显投入不足, 导致大学生就业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2.4 自身方面

2.4.1 法律知识储备不够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2011年11月, 陈女士应聘到某公司担任业务员, 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12年8月底, 公司单方面终止劳动关系, 陈女士提出经济补偿, 包括工资、精神损失等费用合计两万多元。庭审中, 公司辩称, 陈女士是自行离岗, 未签订劳动合同也是陈女士本人的原因, 但企业无法提供考勤表、职工花名册以及工资支付明细等作为证据。最终此案以公司支付陈女士8000元, 实现庭上和解。公司法人代表孙某系创业大学生。在这个案例中,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像孙某这样的创业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明显不足, 在创业过程中遭遇法律风险的事例时有发生。

2.4.2 维权意识淡薄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是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很多毕业生认为, 找到一份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 如果还对用人单位的一些做法指手画脚, 那不是自误前程吗?为了生存, 很多毕业生只希望保住现有的工作, 从而放弃了自己的正当权益, 维权意识淡薄。

2.4.3 维权成本过高导致放弃维权

遇到就业侵权事件, 有部分大学生是因为维权成本太高而放弃了权利。在已经遭受了不公正待遇后, 大学生担心纠正这种不公待遇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权衡, 放弃了权利。这反映出大学生担心“维权成本”过高, 是当前就业维权行为中的一大障碍。

3 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对策

3.1 政府方面

(1) 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建设, 把大学生就业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为大学生建立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 促进用人单位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

(2) 设置相关的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机构。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状况, 各级政府应该设立一个专门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机构, 各个高校设立相关的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直接对相应的政府机关负责, 受其监督。各级政府应该从政策上、经费上、人员上支持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机构, 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转,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权益损害事件的处罚力度。就业中大学生处于弱势地位, 要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 政府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权益损害事件的处罚力度。对侵犯大学生就业权益的行为, 必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不仅要对相关单位进行处罚, 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3.2 企业方面

(1) 完善制度,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提升就业质量。企业应完善各种保障制度, 实施人性化管理, 多给毕业生一些展现才能的机会。加大对毕业生的培训力度, 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合理地结合起来, 增强毕业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2) 提高薪酬福利待遇。适当增加毕业生的收入, 使毕业生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份理想的工作, 更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事业。提高并完善企业的福利制度, 为员工的福利制定完善的保障机制, 使毕业生看到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 从而对企业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 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流失率。

(3) 重视员工关怀。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共同努力,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把“让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作为目标, 管理层加强对员工的关怀, 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 降低人才的流失率, 保证企业的就业稳定性。

(4) 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企业应该与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使自身成为毕业生实训基地和学生课外活动的基地, 也为优秀的实习生毕业后签约提供了良好的前景。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更快能适应企业的工作岗位, 就业稳定性也相对较好。

3.3 学校方面

(1) 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知识的培训。高校应在这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开设课程、举办各种讲座或报告、组织学生自行讨论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

(2) 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为了更好地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 学校应该加大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培训的力度, 使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提高, 成为具有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各方面知识的专家, 促进就业指导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3) 建立有效校企沟通模式, 主动联系优秀的企业到校园进行选聘, 保障来校招聘的单位数量和质量, 切实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在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出现损害学生就业权益的情况时, 学校要及时出面解决问题, 全力维护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4) 鼓励学生创业。首先, 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训练, 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推广力度,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知识、能力等有关素质, 为他们毕业时自主创业做好必要的准备;其次, 为学生提供创业模拟和社会实践机会。

3.4 自身方面

(1) 端正就业心态, 避免落入求职陷阱。招聘中的各种骗术, 一般是利用大学生着急找工作、着急找高薪工作的心理, 这些心理被一些不法之徒利用, 借机骗财骗色。大学生一定要加强防范, 养成良好的就业心态, 避免落入各种陷阱。

(2) 增强就业维权能力。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形势的变化和趋势, 更新就业观念, 扎实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 培养自身的服务意识和维权意识, 懂得与就业相关的法律常识, 勇于与侵权行为抗争, 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摘要:大学生在就业权益保障中遇到一些问题, 例如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不符合《劳动法》的规范等现实问题。本文对于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提出建议, 以期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权益保障意识、维护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并给有关部门提供一些建议、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

参考文献

[1]冯晓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路径探析——基于马克思就业理论的思考[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0 (1) :132-133.

[2]杨涛.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法治路径选择[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2011.

[3]孟光.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 2010.

[4]韩春光.弱势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权益保障[J].北京教育 (高教) , 2012 (1) :72-73.

[5]沈杨, 杨爽.大学生就业文献总汇[M].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9.

大学生就业 第10篇

【关键词】就业理论 大学生教学 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大学教育的普遍实行,为我国加强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人才资源的保障。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的低迷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不解决好这一问题,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一、就业理论简介

(一)宏观经济学

是根据《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所主张的思想理念。通过宏观经济学的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整体经济活动的需求与供给做出指导,也被称为凯恩斯就业理论。

(二)微观经济学

同宏观经济学一样,微观经济学也是现代经济的分支。微观经济学注重研究个人行为,认为就业问题要从自身上面来寻找原因, 应分析个人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思想。

(三)现代就业思想

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停滞,通货膨胀与失业现象,现代经济学家对于宏观经济所引导的市场进行了批判,认为现如今的失业现象是劳动力资源供给的问题。

二、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国内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作为长期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源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1]。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人口密度的冲击,就业压力的加剧,大学生就业的门槛相对提高,这对大学生个人能力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考验。再加上大学生的敬业精神较差,缺少相应的实践经验,对自己的认知能力不足,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1.工作经验。大学生相比于大专、技校学生来说,在综合能力上更胜一筹,但在专业能力上却略有不足。但也有的大学生在在校期间有着在外参加工作的工作经验,这些宝贵的工作经验对于大学生未来的求职有着很大的帮助[2]。因为很多企业注重的是人生经历而不是高学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人才而不是科研人才,在就业形势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更具有竞争力。

2.攀比心理。大学生活是一个群体生活,大学生在经历大学生活之后难免会存在着攀比的心理,身边同学应聘了待遇较好的工作之后,难免会产生嫉妒、不服的心情状态。在这种心态影响下,即使遇到比较合适的工作,也会在同他人进行比较后做出放弃的选择。

3.家庭因素。很多大学生因为毕业后面临婚姻,导致自身压力过大,心理状态调整不过来,造成对社会有着发泄情绪。还有的大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过差,在求学期间所造成的家庭压力多大,求学成本过高,以至于毕业后对工作岗位的要求过高,不能脚踏实地地进行务实工作。

(二)国外大学生就业现状

对于拥有着庞大人口基数的中国来说,国外大学生就业率相比之下要高很多,虽然有着这一优势,国外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依旧保持着高度关注。美国有着发达的非营利性就业组织,针对帮助学生进行选择,帮助企业进行优质人才筛选和人力资源供给;德国采取的“慕尼黑就业模式”是为在校大学生主动提供可实习的工作领域,同时加强大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是国外对于帮助大学生就业比较成功的国家。

综上所述,大多数国家采取政府直接干预的政策,以强行手段保障大学生就业。因为大学生是国之根本,是未来经济社会的中流砥柱,只有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问题,才能保障国家正常的经济发展,为国家的各方面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

三、国内外大学教学改革措施对比

国外很多高校在学校内设有大学生毕业就业指导服务,以专业人士对大学生毕业工作进行全程指导,了解各单位人才需求情况,针对大学生个人情况做出具体分析;美国的校友俱乐部还定时举办校友聚会作用,利用人际关系,为毕业生们做出相应指导。

反观国内,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明显低于国外,对大学生的帮助明显不足,不能有效地建立起大学生与企业之间明显的联系。应在入学时,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相应指导,让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相关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做出努力,让大学生认识自己,了解企业,同时为企业了解人才,培养人才做出铺垫。

结论

大学生就业问题固然是大学生选择工作的观念与整体素质的关系。一直以来,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探讨少之又少,如何系统化地分析总结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诸多学者与研究人员的首要任务。及时地研究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针对方案,不仅能够对大学生就业率进行有效提升,促进大学生成长,合理化资源配置,更能对提高国民经济水平,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彦.中国转型期就业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2]田洪川.中国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3]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J].中国青年文摘,2011,12(05):109-110.

[4]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

大学生就业 第11篇

一、大学生“就业素质档案”的指标体系

大学生“就业素质档案”是电子信息档案和实物档案相结合的学生“专项”档案系统, 是记载学生个人信息的重要载体, 要求客观准确地涵盖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个人特长和身体健康状态等重要个人信息。成为学校和用人单位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能力特长、性格品质、个人信用等信息的窗口, 这是学生综合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大学生专项“就业素质档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

大学生“就业素质档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即三个基本项目:一是大学生的学业专业素质档案;二是大学生的性格心理素质档案;三是大学生的就业技能素质档案。三个基本项目下又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子项目指标。

大学生的学业专业素质档案主要包括大学生专业课程成绩;公共课程成绩;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成绩;其他与学业相关的证明材料等。学业专业素质档案主要记录每位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课程完成情况, 以及参加学术活动、实验及科研活动的纪录和评价等, 是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评价证明。

大学生的性格心理素质档案主要包括大学生政治品德素质;性格品质素质;心理素质;诚信素质等内容。性格心理素质档案涉及定性评价, 难度较高, 工作量较大, 因此要把实证材料记录和信息材料记录结合起来,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 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和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品质、心理状态和诚信素质。

大学生的就业技能素质档案包括实践能力;就业技能;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就业技能素质档案应由每个学生班级的政治辅导员做好收集、整理、鉴别和存档工作。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就业技能情况评定为四个等级即优秀级、良好级、合格级和提升级, 以便按照“因材施教、个体指导”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

二、大学生“就业素质档案”的构建

构建“就业素质档案”要以“收集、整理、鉴别、利用”的工作流程为主要线索, 贯穿学生四年大学生涯。新生入学后, 在了解学生初步情况的基础上, 以班级为单位着手建立就业素质档案, 对就业素质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维护。在学院团委建立学院学生就业素质档案信息总库, 由学院专职学生工作老师负责。各个班级建立班级就业素质档案信息分库, 由班级的政治辅导员负责档案库的建设与管理。按照“就业素质档案”三个基本项目建立三个“子档案”, 三个“子档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有机统一。

第一个“子档案”———学业专业素质档案由班级辅导员、班长和学习委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根据每学期的学习成绩定期输入, 并在下一学期初向全班公示, 同时在一学年结束后将成绩单寄发给每位学生的家长。证书、文字材料等实物证明材料每学期收集一次, 作好鉴别整理和归档工作。

第二个“子档案”———性格心理素质档案由班级辅导员、学院心理辅导教师和班级心理委员共同负责。性格心理素质档案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能够实物收集的材料 (如党团学习和培训材料、学业诚信记录) 要及时收集、整理、归档。性格品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需要作出定性评价的内容要采取个体心理辅导与评价、个别座谈、征求意见、班级集体交流活动等形式逐步建立起来, 同时也要采取资料查询和实物证明的形式。性格和心理素质项目实行隐性管理, 由学院心理辅导教师和辅导员根据每位学生实际情况综合评定, 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及时调整, 要采取对象访谈印证、心理咨询印证等形式使评定结果和实际情况相符。

第三个“子档案”———就业技能素质档案由班级辅导员和班长、团支书共同管理和维护。每月定期进行信息记录和实物材料收集, 并在每学期结束后将记录情况向本班同学反馈, 听取每位同学的意见。学院应在每一学年召开辅导员工作会议, 对各个班级的学生就业技能情况进行交流和评价。每个班级在学年度结束后也要召开班会, 每位同学根据就业技能素质的分项指标内容 (实践能力;就业技能;职业生涯规划) 作出汇报和自我评定, 辅导员老师和同学要作出补充和点评。

大学生就业素质档案库关键在于维护, 要按照“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尊重历史、综合利用”的原则, 使档案如实的反映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需要指出的是, “就业素质档案”的建立和维护要坚持整体和系统的观念。学院需要密切联系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学生教务部门、学生就业部门共同对学生的就业素质档案记录内容一一核实和鉴别真伪, 尽量减少主观随意性和误差。

从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 学生的“就业素质档案”要兼顾动态维护和实际利用。四年级为“就业素质档案”的主要使用期。每位班级辅导员要把本班就业素质档案的管理和维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 应在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主持下经常召开情况通报和交流会, 将各班情况进行通报和交流, 使学院学生工作干部和每位班级辅导员切实掌握最准确和最实际的第一手数据信息, 对每名同学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争取使每位学生在毕业前达到“专业知识扎实、性格心理完善、就业素质全面”的基本要求。

三、大学生“就业素质档案”使用与提升就业竞争力

建立大学生“就业素质档案”最重要的在于使用。要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就业素质档案”的五项功能。一是要发挥“检查督促”功能。学院学生工作干部和班级政治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专业素质档案, 了解并掌握每位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对成绩优秀的同学提出表扬和鼓励, 对成绩达不到合格层次的学生要用惩戒和警示手段, 督促他们努力学习, 迎头赶上, 将学业提升上去。再比如有的同学心理状态出现失衡情况, 辅导员和心理辅导教师要及时、耐心地作好疏导和化解工作, 帮助每位同学健康成长。二是发挥“查漏补缺”功能。学院学生工作干部和班级政治辅导员将根据每位学生的就业素质档案的具体内容对学生作出综合评价, 根据“缺啥补啥”的原则, 有目的性地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进行补充和加强。如有的学生专业课程有未修完学分的情况, 就要抓紧时间修完学分;有的学生英语四级未通过要争取尽快通过;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擅长语言表达, 就要鼓励其树立信心、勇敢锻炼;有的同学就业技能欠缺, 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等。三是发挥“建议指导”功能。要根据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 帮助其设计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道路。如有的同学学业成绩优秀, 有良好的科研潜力, 可以鼓励其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有的同学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 可以鼓励其到企业和科学研究机构做技术工作;有的同学综合能力强, 素质全面, 可以鼓励其报考公务员和选调生, 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等。四是发挥“推荐选择”功能。高校要加大同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力度。按照“量才适用, 人尽其用”的原则, 向不同的行业部门积极推荐他们需要的人才, 作好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桥梁和中介, 帮助学生更直接了解用人单位, 也帮助用人单位更清楚地了解学生。这样就能克服学生就业的盲目性和无目的性, 提高了就业成功率。五是发挥“跟踪反馈”功能。要发挥“就业素质档案”的跟踪和反馈功能。通过学生毕业实习、毕业工作情况跟踪反馈不断调整学生就业素质档案的设计项目和指标内容, 使整个档案系统更加科学、系统、规范和完善。

为了达到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在使用大学生“就业素质档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几点。一是注意“档案”和“实际”相结合。构建“就业素质档案”是为了服务学生, 不能纸上谈兵、闭门造车。所以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 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学生。“档案”的建立、维护和使用要认识学生实际、分析学生实际、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要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相统一。二是要注意信息记录与实物存档相结合。尽量提高档案系统的科学性和准确度。如学生的就业技能素质档案不光要有电子信息记录还要有实际支撑材料。三是注意体系稳定和动态调整相结合。一方面学生就业素质档案包括三个基本项目, 每个项目下又分为几个具体的子项目, 这些基本框架要稳定, 不能随便删改和增减;另一方面每个子项目又有具体的内容, 要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如果数据和信息记录不准确、不及时、不全面, 就难以准确反映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 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四是注意整体和个别相结合。建立大学生就业素质档案不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唯一方法, 而只是众多有效方法的其中一种。所以作为档案系统的使用者, 要坚持整体和个别相结合、普遍和特殊相结合, 调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多方面力量, 齐抓共管, 多方入手, 深入学生中间, 了解和倾听学生的愿望和呼声, 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 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寻找有效的工作载体, 来努力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素质档案”的指标体系, 大学生“就业素质档案”的建立, 大学生“就业素质档案”的使用等三方面来阐述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档案系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素质档案,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德欣.学生档案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 2005 (6) .

[2]李京彬.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构想及实施[J].社科纵横, 2007 (6) .

[3]丘如华.强化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 2009 (8) .

上一篇:有用人才下一篇:创设情境情境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