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非物质范文

2024-09-20

物质与非物质范文(精选8篇)

物质与非物质 第1篇

1 激励与幸福指数

简单地说, 激励就是激发人内在的行为动机并使之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整个过程。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 人们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决定和支配的, 而动机则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 管理者只有明确职工的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以及职工希望得到哪些需求, 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的主动性。

幸福感指数作为一种评价情感体验好坏、高低的指标, 它无需统计, 却一一地挂在人们的脸上。这种数字的变化多端受诸多因素影响, 对企业职工而言, 除了薪酬之外, 非物质激励在加强内部沟通、强化企业文化价值观、改善团队工作、提高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略。

2 提升我国企业职工工作幸福感的必要性

2010年6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进行的“工作幸福指数调查”的结果体现了目前影响我国企业职工工作幸福指数现状: 33.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工作量偏重, 11.6%的被调查者反映他们的工作并缺少家人和朋友的认同, 16.4%的被调查者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不满, 47.5%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未来发展前途缺乏信心, 52.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待遇与对单位的贡献失衡。

翰威特 (Hewitt) 亚洲最佳雇主调查2010年的结果展现的三大特征中, 有两项与激励和沟通有关:不断激励员工实现出色业绩;确保员工感到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 要想解决在我国现阶段企业面临的招人难, 留人更难的问题是否把焦点放在如何提高职工幸福感上呢?

在企业里, 幸福感作为一种精神现象, 表现在员工对本职工作的热忱度, 员工的工作绩效并非由其学历和经验等硬性指标所能决定的, 一项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 员工幸福指数提高5%, 会连带提升11.9%的客户满意度, 同时也可以使企业效益增长2.5%, 可见员工的工作情绪对个人能力的发挥和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至深。这种情绪的高低正好是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幸福满足感的反应。其中在工作方面, 如果企业给予员工的幸福指标, 如自由感、成就感、荣誉感等非物质因素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忠诚, 企业就应当创造条件、采取措施、制定规则, 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 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积蓄更富活力的人力资源。

3 改善非物质激励机制, 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3.1 深入基层, 重视沟通

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首先来于自己对该组织的归属感, 只有职工感到自己是真正属于该企业, 是其中的一分子, 由此产生一种信任和依赖, 这才会为此奋斗, 才谈得上贡献、牺牲。因此, 领导者要经常走进到员工工作第一线, 了解职工的衣食住行, 打探他们对企业的看法以及个人发展前景的意向。特别是对处于基层的知识型核心员工, 领导者更要切心关注他们工作, 了解他们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 准确把握他们的职业发展期望, 加强与之沟通, 有效改善企业与知识型核心员工之间的关系, 为留住人才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企业的这种深入基层, 重视职工动态的行为能更好地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企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从而起到关心员工、激发热情、发掘骨干, 从而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

当今社会常常谈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应当运用到企业管理中, 把人才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通过爱护职工, 承认和重视职工的价值, 来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 从而高效开发职工工作潜力, 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和信念, 才能凝聚企业全体成员, 使他们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示, 实现人尽其能, 人尽其用。

3.2 充分信任, 放权创新

权力既是一个人完成任务、履行职责的手段, 也是一个人施展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 在中国这样一个集体导向的社会, 拥有权力更标志着一个人身份、地位的显赫, 可以起到满足某些心理需求和激发责任意识的良好作用。充分信任是对职工工作能力的尊重, 更是对职工工作潜能的激发, 通过授权让职工在工作中承担责任, 拥有自主权, 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务。它对激发职工的创新精神犹为重要, 在现今社会, 不会创新, 不懂创新, 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淘汰, 职工如此, 领导如此, 整个企业也是如此。

因此, 企业一方面要根据任务要求和职工具体实际进行充分的“放权”, 允许员工在保障企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 自主制定和安排他们觉得最佳的工作方法, 管理者不宜进行过多的指导和监督, 更切忌采用条条框框来束缚职工的新想法, 尽量减少由于企业管理上的缺陷对职工工作情绪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 要鼓励核心员工独立承担的创造性工作, 并提供必要的资金、物资以保证其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对前景渺茫或失败的项目不要过分打压, 而是更多地培养他们大胆想、大胆做的精神。

3.3 尊重差异, 实现价值

毫无疑问,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每个人的能力都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世界上不能只有领导者而没有普通职工, 当然, 更重要的是并非每个人的追求都是相同的。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麦克利兰提出的成就激励理论总结出不同人对事业的追求的三个方向:权力需求、归属需求和成就需求。这对管理者在人员的选拔的岗位的安置上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尊重差异, 尊重个性, 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每个职工的价值, 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人尽其才的境地, 才能使企业用最低的成本换取更高的效率。

值得借鉴的是, 国外许多大型企业都有建立员工个人职业表现发展档案, 该档案为所有职工, 无论工种, 无论职位, 都为其设计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包括在职规划与退休计划, 如个人情况、阶段性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能提供或需要的条件和退休后的保障制度, 这样有效地将企业发展与个人目标实现结合起来。美国微软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在新员工进入公司时便会制定《职业阶梯》文件, 其中详细介绍公司所有可供选择的发展机会以及相应所需具备的能力、经验和资历等条件。这样, 职工就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公司所处的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从而激发他们发挥最大的工作潜能去为得到自己的想要的工作环境而不懈奋斗。

针对我国企业职工中33.6%, 47.5%和52.1%的人群对自身工作种种不满的深入研究, 归根结底是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失望所致, 然而这种失望可以通过上述的非物质管理机制来加以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科学性的艺术, 以幸福指数为指标的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一种富有人文关怀的激励方法。现代企业更要学会建立适应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通过不断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 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 从而为企业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只有这样, 我国的经济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的人民才能在和谐的社会中享受生活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张德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2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德主编.组织行为学 (第1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3]李燕萍主编.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摩擦 第2篇

关键词:星体内部;物质;摩擦;斥力;空档区

1 引言

科学家用光谱检测发现太阳含有氢元素,又用太阳的体积和质量算出了太阳的密度,得出了太阳是气体球的定论。太阳的温度非常高,用“核聚变”来解释恰到好处。本文重点解释了星体(球体)内部是如何运作的。

2 太阳的形成与组成

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地球内部为什么会有岩浆产生?太阳系为什么会整体升温?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由于他们走错了道路,所以在宇宙探索方面他们用了大量的“可能”、“也许”、“大概”、这种不敢肯定的词语。我简略介绍一下:NASA科学家说恒星是气体云中的氢形成的,实际上不是,恒星和行星的区别是行星质量少,恒星的质量最少是地球质量的三十万倍左右,恒星的内部不是“核聚变”,恒星的热量是由“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摩擦”产生的。NASA科学家认为先有氢后有恒星,可是事实却是先有恒星后有氢,氢是由恒星内部在运作的时候产生的。NASA科学家发现宇宙空间有大量的氢,又发现恒星含有氢元素,就认为恒星是由氢形成的。他们错了,就好比你在奔跑的时候出汗了,夸大一点来说,你冒得热气将你笼罩了,别人只看见了汗气,就下定论说你是由汗气组成的吗?月球那么大质量的天体内部温度大概是1000摄氏度,和地球质量一样大的天体内部温度大概是6000摄氏度,大于地球三百倍质量的天体内部温度大概是30000摄氏度,大于地球三十万倍质量的天体内部温度大概是10000000摄氏度。也就是说天体质量越大,内部温度就越高。质量最大的行星(褐矮星)发的光就像快熄灭了的炭火一样,质量最大的恒星(中子星)发的光也像快熄灭了的炭火一样,二者的区别是质量最大的行星所发的光将会随着星体质量越来越大而变得越来越亮,而质量最大的恒星会随着星体质量越来越大而不发光,因为质量最大的恒星的光已经被它的引力吸住了,完全变成了黑色,宇宙“黑洞”随之诞生。大部分恒星刚开始的时候质量并不大。也可以说就是一颗行星吧。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会将它引力范围内的物质全部吸到它身上,慢慢的经过几千万年之后,它的质量达到地球质量的3000倍之后它就变成了褐矮星,再过几亿年之后,它的质量将达到地球质量的三十万倍,就变成了现在的太阳。

太阳的组成:全部是岩浆,如果能将太阳冷却,就是一个表面覆盖几十米厚火山灰的岩石球,再将火山灰清除,其表面在巨大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十分光滑,可以驾驶一辆汽车在上面闭上眼睛开车,好几个月不用把眼睛睁开:日珥是太阳表面偶尔向上喷发的岩浆:日冕雨是太阳表面持续向上喷发的岩浆流,强暴发日冕雨可达几十万公里的高度,从一端喷起,另一端缓缓落下,就像古时候的月亮门:太阳黑子是散热不良的具体表现,温度相对较低而显得黑的区域;大气是由“氢”和“氦”等元素组成。

3 用证据推翻“核聚变”

证据一:(在百度上键入“地球变恒星”之后搜索,有详细介绍),一条来自俄罗斯《真理报》的新闻称,地球半径每年增长1毫米,而几十亿年后不断膨胀的地球由于内部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核聚变反应,会变成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俄罗斯地球动力学家发现克里米亚半岛(Crimea)正在不断运动的证据。证据显示,克里米亚现在正在以每年2-3厘米的速度缓慢向俄罗斯漂移。地球半径每年增长1毫米,同时海平面也在持续上升,贝加尔湖也在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变宽。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体积以每年515立方千米的速度增长。报道称,科学家认为,地球体积增大的量变将引起质变。几十亿年之后,地球内部或许将发生类似恒星的热核聚变并形成连锁反应,温度能够与太阳相仿。这一高温高压将使得地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氢弹,不再适合人类居住,而这种变化是否能够为月球或者金星创造出适合生命居住的条件科学家还在研究中。

我的评论:天文学家说太阳是气体球,地球是固体球:俄罗斯地球动力学家又说地球能变成太阳.天文学家和地球动力学家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彼此互相拆台。天文学科学家和地球动力学科学家都是科学家,我该学习谁的研究结果呢?

俄罗斯地球动力学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总体是正确的,但是在细节方面犯了两个错误,1:就好比警察逮捕了一个犯人,俄罗斯地球动力学家发现这个犯人好像不是真凶,那真凶又是谁呢?他们不知道:2:恒星形成的一系列复杂因素他们没有考虑到就乱下定语。主要是地球夹在太阳和木星中间,要想变成30万个地球质量谈何容易,地球在没有长大以前就可能被太阳兼并,或者被木星兼并,宇宙中的万物都在运动,适者生存,这是宇宙的法则。

证据二:(在百度上键入“通古斯大爆炸”之后搜索,有详细介绍)新闻背景: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6月30日清晨,俄罗斯西伯利亚直线距离约1500公里的广大地区的居民,看见一个巨大的天体拖着长长的烟火尾巴从天而降。当它接近地面时,伴随着阵阵巨响,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迅速地由中心向四周横扫而来,一团巨大的蘑菇云飞腾而起,周围几十公里的森林毁于一旦,人畜死伤无数。爆炸后的2天里的夜晚,北半球的广大地区连续出现白夜现象,甚至在高加索和俄罗斯南部夜晚不用点灯都能看书。通古斯爆炸震惊了全世界,“通古斯”也一夜之间名扬全球。

我的评论:蘑菇云都升起来了,为什么不说成是“核裂变”,原子弹爆炸就会升起蘑菇云。通古斯大爆炸是小行星或者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流星发光发热是因为星体表面与地球大气层剧烈摩擦的结果,恒星发光发热是星体内部“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摩擦”所产生的。

证据三:(在百度上键入“挑战恒星形成理论”之后搜索,有详细介绍)根据波恩大学的教授、本项研究论文的作者之一帕维尔·克罗帕(Pavel Kroupa)介绍:“150倍太阳质量不但是恒星质量理论的上限,而且也适用于目前观测所发现的恒星形成区,恒星诞生的过程似乎具有普适性。”在超级星团R136中发现的四颗超大质量恒星是位于当前恒星质量上限理论之外的特例,它们的发现意味着剑鱼座30复合体是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恒星形成区,存在着与宇宙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恒星形成途径,它们的存在挑战了宇宙中恒星形成过程理论,而该理论却是现代天文学的一个基础前提。

nlc202309051303

我的评论:真相只有一种,没有两种。如果谁要是想改变真相,就是挑战大自然。恒星形成只有两种方式,既然氢聚拢出了问题,那就是小行星、彗星、星际尘埃等堆起来的,毋容置疑。

证据四:(在百度上键入“南河三”之后搜索,有详细介绍)在2004年的六月下旬。加拿大的MOST卫星望远镜对南河三A进行了整整32天的观测,想要从地球上以连续的光学观测证实他在光度上的变动。然而,在两个月的观测期间,未能观测到任何在强度上的变动。这些研究结果令天文物理学家开始怀疑一些日震学说的原则,并且对恒星形成的理论也有所质疑。

我的评论:即然恒星形成都有问题,“核聚变”还能站得住脚吗?

证据五:(在百度上键入“地球”之后搜索,有详细介绍)地球的地核可能大多由铁构成(或镍/铁),虽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较轻的物质。地核中心的温度可能高达7500K,比太阳表面还热;下地幔可能由硅,镁,氧和一些铁,钙,铝构成;上地幔大多由olivene,pyroxene(铁/镁硅酸盐),钙,铝构成。我们知道这些金属都来自于地震:上地幔的样本到达了地表,就像火山喷出岩浆,但地球的大部分还是难以接近的,地壳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类长石的其他硅酸盐构成。

我的评论:这就是科学家对地球的认知,一段话用了4个“可能”,“可能”的水份大着呢,“可能”就是不敢肯定。你说他们知道星体(球体)内部吗?这4个可能就是祸之源。就好比1+1=3,从开始便错了,以致于1+4=6,在星体(球体)内部探索方面,科学家错的多,正确的少。

证据六:(在百度上键入“宇宙大爆炸”之后搜索,有详细介绍)大爆炸开始时约137亿年前,极小体积,极高密度,极高温度。大爆炸后0.01秒1000亿度,光子、电子、中微子为主,质子中子仅占10亿分之一,热平衡态,体系急剧膨胀,温度和密度不断下降。大爆炸后10~-43秒宇宙从量子背景出现。大爆炸后10^-35秒引力分离,夸克、玻色子、轻子形成。大爆炸后0.1秒后300亿度,中子质子比从1.0下降到0.61。大爆炸后1秒后100亿度,中微子向外逃逸,正负电子湮没反应出现,核力尚不足束缚中子和质子。大爆炸后5-10秒10亿度,质子和中子形成。大爆炸后13.8秒后30亿度,氢、氦类稳定原子核(化学元素)形成。大爆炸后35分钟后3亿度,原初核反应过程停止,尚不能形成中性原子。大爆炸后30万年后3000度,化学结合作用使中性原子形成,宇宙主要成分为气态物质,并逐步在自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块。直至恒星和恒星系统。

我的评论:在这里科学家已经强调了先有温度后有氢和氦,137亿年前的宇宙温度又是怎么来的?难道也是“核聚变”,大爆炸后13.8秒后30亿度,氢、氦类稳定原子核(化学元素)形成。要知道大爆炸之前可没有氢,这可都是科学家说的,自相矛盾。

证据七:以太阳系进行比对,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冥王星都是固体球,这些星体的半径都小于7000公里。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是气态行星,而这些星体的半径都大于24000公里。也就是说所有半径小于7000公里的星体都是固体球,大于24000公里的星体都是气态行星,难道这只是巧合吗?谁又能在宇宙空间中找到一个半径大于24000公里的固体球呢?

证据八:NASA科学家说各大星系中心都有黑洞,NASA科学家又说黑洞是恒星残骸,难道恒星残骸都跑到星系中心了。再次以太阳系进行比对,最大质量的太阳在中心,其它各大行星都是绕着它转,得出的结论是质量少的绕着质量大的转的定理,星系中心黑洞只是质量大,不是恒星残骸。如果能将太阳系的总质量扩大到银河系的质量,那么太阳就是银河系中心黑洞,木星只是绕着太阳转的小黑洞,地球就是中子星,月亮就是恒星。月球逃逸速度是每秒2.4公里,地球逃逸速度是每秒11.2公里,太阳逃逸速度是每秒617.5公里,再次进行比对,什么星体逃逸速度大于光速呢?也就是什么星体逃逸速度大于每秒30万公里呢?它的质量门限值又是多少呢?我现在只敢肯定100亿个太阳合在一起肯定是黑洞,毋庸置疑。

证据九:科学家说核聚变需要的条件非常苛刻,发生核聚变需要在1亿摄氏度的高温下才能进行,因此又叫热核反应。科学家又说太阳内部最高温度是1500万摄氏度,1500万摄氏度距离1亿摄氏度相差甚远。太阳发光发热还是核聚变吗?这就是典型的自相矛盾。

综上所述,千篇一律,以上证据直接指向了星体内部是如何运作的,这也恰恰是科学家闯祸的开始。由于他们不知道星体内部是如何运行的,全部是靠猜测而得出来的。只要星体内部是如何运行的这个顽疾解不开,研究宇宙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4用证据证明星体内部是如何运作的

小行星、彗星、陨石、星际尘埃等落到了太阳和八大行星上,增大了星体质量,能够摩擦的物质也增多了,所以太阳系整体升温了。太阳、地球、月亮表面看风、马、牛不相及,却在一个焦点上形成了关联。它们的共性是都是球体,都有引力,质量小的温度最低,质量大的温度最高。

太阳和八大行星有统一的自然规律.这种规律困扰了科学家几百年,到现在他们仍然没有解开,我历经十八年苦苦探索,终于被我侥幸解开了。20世纪的英德科学家值得我们尊敬,他们差一点就解开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只要他们继续沿着真理走下去,真相就有可能被揭开,但是他们和真相只打了一个擦边球,太遗憾了!太阳和八大行星在“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摩擦”的作用下产生了岩浆,太阳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它的质量特别大,能够摩擦的物质也特别多。所以太阳会发光了。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是由“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摩擦”产生的,地球内部为什么会有岩浆产生还是由“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摩擦”产生的。

万物之源的太阳本来是由“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摩擦”产生的光和热,科学家非要说成是由“核聚变”产生的光和热,科学家犯下如此大的错误实属罕见。在星体(球体)内部探索方面,全世界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在细节方面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以致于将他们送上了不归之路,距离真相是越走越远。请你们看看(大宋提刑官),牛角尖必须钻,细节至关重要。

nlc202309051303

在这里我以地球为例作简单介绍:牛顿找到了星体的嘴(万有引力),我找到了星体的屁股(由斥力产生的空档区),星体的屁股在古登堡界面以下。自然界的法则是有正就有负、有阴就有阳、有引力就有斥力、既然地球有引力,那肯定就有斥力,地球的斥力在哪里呢?古登堡界面以下由斥力产生的空档区,在这里引力与斥力相互作用,致使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的物质呈旋转状运行,在运转中“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摩擦”产生了巨大的热量,经传导方式输送到了莫霍面以下。质量小的星体引力小,斥力也相对小,物质旋转也比较慢。能够摩擦的物质也较少。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较低。质量大的星体引力也大,斥力也相对大,能够摩擦的物质也较多,物质旋转也比较快,相对产生的热量也较高。引力越大,斥力也越大,引力与斥力成正比。在星体内部。由于斥力的作用将除了氢和氦的所有物质托在了半空中。我们的地球从古登堡界面150公里以下逐渐变冷,压力也逐渐增大,我们的地球内核不是6000摄氏度,是零下272.2摄氏度,只比开氏零度高一摄氏度左右,在低温高压下氦凝结成了固体氦。我们的地球最高温度大约是3800摄氏度,最高温度在古登堡界面的上面。我们的地球外核是“液态氢”,内核是“固体氦”。先有星体后有氢和氦,氢和氦是星体内部在运作的时候产生的。我们的地球在不断的生产氢和氦,随着氢和氦的增多,地球的地核也在不断的增大,地球的体积更是在膨胀。直到下一次超级火山(每一次超级火山喷发的间距大概是70万年)喷发之后,外核的氢得到释放后体积会暂时缩小。

在这里我特别注明(先有星体后有空档区,先有空档区后有氢和氦,先有氢和氦后有低温世界.先有低温世界后有固体氦)顺序千万不能改变,否则就不是真相。星体的直径在达到130公里以后会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将星体拉圆,接着星体内部也会在斥力的作用下产生空档区,空档区形成之后,空档区上面的物质会理所应当的旋转起来,与星体的自转成反向旋转。在旋转中“物质与物质之间的摩擦’产生了巨大的热量。紧接着作为排泄物的氢和氦也会向空档区内注入。还有一点也必须注明(引力与斥力永远存在,永远不会消失,物质与物质之间相互摩擦的动力更不会消失)。地震和火山喷发都是地球内部在释放氢,和我们小时候吹气球是一个道理,当气球内部的气太多的时候就会爆炸。

宇宙空间之中的氢和氦是哪里来的呢?137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所产生的,随着大爆炸的发生漂浮在了宇宙空间之中,当然还有一部分是超新星所产生的。宇宙大爆炸毋庸置疑,不要持有任何怀疑态度。如果有谁不服我的定论,那么请您回答我一个问题,硫磺是怎么形成的?我的使命是将科学家从错误的道路上拉回来,让他们为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5 结论

在星体(球体)内部探索方面,我们不断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星体(球体)内部是如何运作的已经被我们解开了。

参考文献:

(1)《天体物理学杂志》

(2)《自然杂志》

特别致谢:NASA科学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俄罗斯地球动力学科学家、德国物理学家古登堡、德国波恩大学科学家、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物理学家约翰比米什、中国南极考察的地震科学家等。

下面是地球内部运作图:

我的名字:刘宽虎

地址:山西省黎城县

手机号码:13734258000

2014年1月3日

名人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3篇

高中《地理》 (湘教版﹒必修Ⅰ)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二、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三、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二章学习的基础, 教材内容包括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地壳的物质循环两大部分。教材简要介绍了矿物与岩石的概念、分类及常见的矿物与岩石。教师要求学生对矿物及岩石进行简单区分。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成因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课运用采集到的岩石标本、投影图片、多媒体视频等引导学生从感性的角度理解掌握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特征。岩石作为地壳物质的组成成分, 教材用了较多篇幅加以阐述, 并对应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岩石, 为学习地壳的物质循环打下伏笔。地壳的物质循环与复杂的地质作用有关, 它不仅是本节的重点, 也是教学的难点。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材把重心放在“三大类岩石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上, 配以示意图加以直观说明, 并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来突破。教师指导学生学生通过想象, 根据获取的相关的地理信息, 理解绘制出简单的示意图, 以此加深对“三大类岩石与岩浆间相互转化”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地球的结构等知识, 特别是组成地壳的元素, 为本节课做了铺垫。但本节概念较多且抽象, 学生尚未具备相关的知识基础, 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 对地理科学没有深入地理解, 在学习“地壳物质循环”知识时稍有难度,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以生活中的事例和标本为载体, 设计探究活动, 提高学习兴趣。

五、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说出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矿物与岩石的关系。分析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转化过程。运用示意图, 简要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 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锻炼语言表达技能。通过各类图片的分析、运用及合作探究等活动, 归纳分析的过程与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性。

六、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及野外考察。

七、重点难点

重点:三大类岩石的分类及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

难点:岩石的成因及其相互转化。地壳物质循环, 包括对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图的分析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

八、教学过程

(一) 成语导入, 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让学生猜测这两幅图片分别描述的成语是什么。

答案:水滴石穿和坚若磐石。

【设计意图】以成语导入, 贴近学生认知水平,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水滴石穿显示了岩石的柔弱之气, 而坚若磐石则象征了岩石的雄浑之魄。岩石岩性不同主要取决于组成他们的物质—矿物是不同的, 让我们一起通过视频, 了解常见的矿物有哪些。

播放视频:常见的矿物。

要求学生观看视频, 了解常见的矿物的类别。

答案:金属矿和非金属矿。

(二) 合作探究, 辨识矿物

讲授:矿物的分布十分广泛, 种类也很多, 但其存在形式不外乎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 (播放课件) 。

问题:如何区分不同的矿物?

分组讨论。把学生分为三大组。要求每组学生自行设计简单易行的方法, 分别区分每组对应的岩石。

提示:可从形状、颜色、密度、硬度等方面来考虑。

提示:可从形状、颜色、密度、硬度等方面来考虑。

【设计意图】提供平台, 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与合作,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

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教师适当点评并补充。

答案:

石英方与解石——可以从颜色和形状上来区分。方解石是无色透明的斜六面体。石英晶体呈透明的六棱柱, 两端为六棱锥状。有些石英中因含有杂志而形成不同的颜色, 比如含有三价铁离子的石英常成紫色, 又称“紫水晶”。

金刚石和黄铁矿———金刚石较硬, 而黄铁矿有金属光泽, 掂起来较重。黄铁矿还能被磁铁吸引。

萤石和滑石———滑石为乳白色块状, 较萤石软。萤石为多种颜色。

教师小结:区分矿物的方法有很多, 一般可用一看, 二掂, 三划来区分。

(三) 自主探究, 走进岩浆的生命旅程

1.认识花岗岩的组成

讲授: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 常常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 也就形成了岩石。一块花岗岩主要由哪些矿物组成呢?请同学们一起认识一下。

要求学生学生齐读课文:花岗岩是由黑色的云母、灰色的石英、粉红色的长石组成。

2.读故事, 了解花岗岩的形成过程。

讲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1 至33 页, 结合多媒体课件上的材料, 一起走进岩浆的生命旅程。了解花岗岩的形成过程。

情景一:我和晶晶是两滴岩浆, 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一天, 我们得到批准, 一起到地面旅行, 于是我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 就与我约好在地表会合。而我和其他的伙伴一起跳出地表, 并沿着山坡向低处流。忽然, 我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 不禁问旁边的同伴:“这是怎么回事?”同伴笑着说:“别担心, 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岩浆了。”

问题:对应图片指出“我”和晶晶旅行暂留地的位置、形成的典型岩石名称。结合生成环境, 说说两岩石在气孔多少和质地上有何差别?

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

答案:“我”是玄武岩, 是岩浆在地表冷却, 在压力和温度骤减下, 岩浆里溶解的气体游离出来形成一个个气孔。晶晶是花岗岩, 是形成于地面以下的岩层中, 有充分的时间降温, 因此结晶好, 质地较硬。

讲授:花岗岩不仅质地坚硬, 而且外形美观, 所以常在建筑和装饰材料中看到它的身影。可见, 岩浆冷却凝固的位置不同, 形成的岩石性质不同。

要求学生阅读下面材料, 一起了解到达地面的岩石又经历了哪些考验。

情景二: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我发现自己的个头变小了, 并随着风儿和流水向前奔走。我边走边欣赏着地表美丽的风光, 忽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仔细一看, 原来是晶晶。我们携手并肩往前走, 不知过了多久, 我们觉得累了, 便在一处低地停下来休息。不久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伙伴也停了下来, 并且开始压在自己的身上, 慢慢地我们的身体变得坚硬起来。

问题:“我”和晶晶到地面后, 经历了哪些作用?最后变成哪种岩石?

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

答案:岩石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最后变成沉积岩。

讲授:裸露在地表的岩石会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一般岩层越往上, 年龄越新。

播放课件, 要求学生观察图片, 找出沉积岩具有的一般特征。

学生回答。

答案:一般有层理结构, 还可能含有化石。

讲授:由于沉积岩一般有层理结构, 还可能含有化石。所以沉积岩也被称之为“地质史的书页”。我们常常根据组成沉积岩的物质对沉积岩进行命名。大家观察这些常见的沉积岩, 结合课本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

答案:砾岩———主要由砾石和岩屑沉积而成。砂岩———由沙子胶结而成。页岩———由黏土经压力和温度而形成的薄页状的沉积岩。石灰岩———主要在浅海环境下化学沉积形成, 主要成份是碳酸钙。

要求学生阅读下面材料, 思考:在地表形成的岩石是否还有机会回到“岩浆之家”?

情景三:我和晶晶一起踏上旅程。又过了一些日子, 我们商量着回家去, 但怎样才能回到岩浆之家呢?这时, 身边的一位老者笑着说:“要回家, 你们还要经历两次大的变化, 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可以。”依照老者的指引, 我和晶晶终于回到可爱的岩浆之家, 并向没有到过地表的伙伴讲述了我们的地表之旅。

问题:“我”和晶晶要回到“家”, 要具备什么环境条件?

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

答案:地表的岩石要回到“岩浆之家”, 首先要经历从碎屑物到沉积岩, 然后随地壳运动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 发生变质作用, 形成变质岩, 最后经历重熔再生, 就可以成为岩浆, 回到自己的“家”。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 引发思考, 获取信息, 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讲授: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 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 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 因此而形成的岩石, 就是变质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常见的变质岩有哪些, 它们各是由哪些岩石变质而形成。

播放课件, 要求学生观察图片结合课文回答。

答案:变质岩有大理岩、板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是由石灰岩高温变质形成的;板岩由页岩受挤压变质形成的;片麻岩由花岗岩变质形成;石英岩由砂岩变质形成。

(四) 追本溯源, 探究地壳物质循环

讲授:岩石只是漫长地质历史中的一个缩影, 它与地幔中的岩浆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相互的转化, 形成地质循环。

学生观看flash中演示的地壳物质循环。

要求学生按要求自行设计一幅岩石和岩浆的转化示意图, 并在黑板上展示。

【设计意图】展示学习成果,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加深对知识的归纳理解, 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示意图。

总结:地壳物质的循环图有很多, 如何判断是岩浆还是哪类岩石及它们之间的地质作用是什么存在很多的突破点。

判断“地壳物质循环”各种变式图的窍门:

窍门一:地壳物质循环起于岩浆, 找准岩浆是基础。

窍门二:三大类岩石中, 只有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

窍门三:通过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必是沉积岩, 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必是变质岩。

布置练习:要求将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填入方格中。并判断 (1) (2) 对应的地质作用。

【设计意图】学习规律后立刻应用, 使学生在巩固拓展中达到对知识举一反三的效果。

(五) 归纳梳理, 板书知识小结

(六) 实战演练, 力求举一反三

(七) 情感升华, 树立正确环境观

课后调查:

你的身边有哪些事物是由岩石组成的?根据所学知识, 推测组成它们的岩石种类。

【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习地理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能力, 并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一则巩固了所学, 二则指导了实践。

小结:岩石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息息相关。无论是花岗岩的粗犷还是汉白玉的典雅, 无不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多姿多彩。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的宝贵资源, 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技术和方法, 在生活中合理使用, 它们还能更大程度地造福于人类。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亮点是: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 不仅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预热, 充分利用了课间时间, 也对本节课的知识网络有了很清楚的认识。在课堂中, 通过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 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实现了自我实现的需要。“地壳物质循环”的理论抽象, 理解难度较大, 本课通过动画的演示加强了感性知识的认知过程,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减少了学生学习障碍。针对矿物和岩石的了解, 教学内容生活化, 力求浅显易懂, 通过图片和视频的观察, 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身边相关地理事物,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发现家乡美的热情。

物质与非物质 第4篇

寿山石雕具有优良的传统, 历史源远流长, 而且还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 是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 民族文化非常厚重, 抒情而珍贵, 抒情而优雅, 给人们一种高雅艺术感。但是寿山石雕又属于活态文化, 依赖特殊的材料、特定人群及人文环境而存在。因此, 探究物质和非物质的双重呵护具有现实意义。

二、寿山石雕的物质和非物质属性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 人们对寿山石雕的理解与认识步入一个更理性、更全面的过程, 寿山石雕的概念不管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被赋予新的概念、新的内容。但是从哲学范畴的属性来看, 寿山石雕概念具有一分为二的认识, 因为其不但具有物质属性, 同时还具有非物质属性, 这两种属性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缺一不可, 属于一个和谐统一体。

寿山石雕的双重属性体现在:首先, 就寿山石雕的类型来看, 每一种类型均按照具体实物形式存在;其次, 这些石雕类型又均是寿山石雕中非物质部分的载体,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不可分离、紧密结合, 让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无论是哪种石雕, 均以物体的实际存在体现石雕的物质属性。而且每一件寿山石雕均承载着自己的非物质属性, 即属于精神范畴, 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产物。作品能够体现出人们的意识、情感、审美情趣、生产工艺、民族文化及技术流程等各项内容, 保留着人们的生存状态与思维方式, 其非物质属性和物质属性二者共同承担着体现寿山石雕作品特征的担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寿山石雕在技术、工艺、工具及表现技法等各方面都是通过沿袭师承、形体示范演变、口传心会而来, 并没有文字翔实记载也无具体图解, 这些非物质东西均蕴藏于物质形态的寿山石雕中, 这些技艺、工艺只有寿山石雕作品才能够体现和说明。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寿山石雕, 物质属性和非物质属性具有与生俱来的特征。而寿山石雕从诞生开始就具备二元对立双重属性, 同时贯穿着寿山石雕发展的历程。寿山石雕的物质属性与非物质属性不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 同时还弥补人们精神生活上的空缺, 日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寿山石雕的双重属性奠定了寿山石雕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形象不可替代, 为抒写文明搭建了平台。

三、从寿山石雕探物质和非物质的双重呵护

现代寿山石雕相对过去有了极大发展, 而且获得一片赞誉, 但是需要进行反省与注意的问题依然比较多。寿山石雕的很多技法都是经过师徒间口授、心授进行传承, 许多老艺人年龄逐渐增大, 无法继续雕刻, 使师承关系遭到破坏, 一些年轻艺人为省事图快, 应用电动工具, 根本没有用心去体味传统金石的感觉, 也不愿深入研究传统手艺, 因此, 他们无法传承与保护老艺人的大量经验技术, 这就需要系统整理寿山石雕的工具制作方法、技法口诀, 否则老艺人的经验技巧必将面临失传。

从现实来看, 寿山石雕艺人的素质整体不高, 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虽然寿山石雕得天独厚, 但是要得到欣赏者的认可, 还要提高技术含量, 因传统石雕属于民间工艺范畴, 大多数绝活仅仅在家庭内部进行传承,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承的对象与范围, 导致一些绝技失传。如今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生存费用较高, 许多年轻人均不愿从学徒开始, 不愿花费过多时间去学习这门手艺, 导致寿山石雕的技艺与绝技缺乏优秀传人。

寿山石雕以自身的独特意蕴, 融合了艺术美和自然美, 在世人的案桌、手心、语言、文字中交织, 形成寿山石雕文化, 在传统玉石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可以说, 寿山石雕成为精美、高雅、浓重与睿智的象征。但是对于地方民间艺术, 寿山石雕所承载的文化内容依然比较单薄, 因此建立研究寿山石雕文化体系与开发人气资源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当然在这些方面福州市政府及相关国家机构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帮助, 从而有效推动了寿山石雕的进行和发展。在寿山石文化进一步利用和开发方面, 相关政府机构也在不断努力。福州市政府投资建设中国寿山石文化村, 整体投资大约达到3500万元, 有效地整合了寿山石自然及人文资源, 打造出文化品牌;所制订的矿山公园景区规划, 都是以寿山石矿业的遗迹为主, 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当然, 对于二者的呵护方面, 有理想的规划、美好的愿景, 同时政府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都给寿山石雕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推动着寿山石雕技艺创新和寿山石雕文化的流传。

参考文献

[1]贺翰.寿山石雕:物质与非物质的双重呵护[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5) .

[2]曹庆芝, 崔胜军.浅论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和开发:以山东潍坊地区为例[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 .

物质与非物质 第5篇

一、关于文化遗产的演化过程

文化的遗产的存在在民族的发展中有着文化和感情的牵连, 是群众群体的认同感的提升, 也是民族精神和自我价值的发现, 因此, 可以看出文化遗产对于现代人们的精神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上个世纪70年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联合会议上集体表决并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通过公约的制定使得在文化遗产上的保护变成了各个国家的任务, 也是对于保护国家的文化遗产做出条文性的规定, 并通过国际间的相关协定来进行约束, 更好的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使其能够更好的流传下去。

在公约未签订之前, 全球的文化被破坏的相当严重, 经过长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 文化异常受到了不可修复的打击, 其中最为重大的破坏就是发生战争。在冲突过后, 文化遗产往往会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在其他方面, 由于传统的文化和现存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这也会使得文化遭到破坏, 有些文化甚至濒临灭绝或是已经灭绝, 这些都是很可怕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情况之下, 对于文化遗产的演变过程必须加以保护, 这样的背景之下, 联合国才就文化的保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和实践任务。同时也提出了关于非物质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文化问题方面的讨论中产生的, 也是结合了专家的意见所形成的文化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是在对于历史、文化、社会、语言交流、文学、科学、艺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的较为久远和有表现力的形式资源, 也是在社会发展中, 人们在生活学习中为了生存所创作出的知识, 以及为了生活的更好所创作出的艺术形式, 这些也都表现为有强烈的文化价值,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因此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联合国的官员指出:物质文化遗产是具体存在的实物, 具有有存在性和不可以移动的大型景观建筑, 如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等, 这些历史性的景观艺术对于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此也能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这个基础之外的文化遗产, 其具有一定的无形表象, 也是不能够触碰到的虚体, 比如有坊间的手工工艺品、雕饰和艺术手法等, 其中还有人们很难意识到的宗教活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被定义为很多种类, 因存在的形式不同而有不同的意义, 在官方和民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由此可以看出非物质遗产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形态出现, 并非以具体的物质形态。在联合国的倡导和要求下, 要将非物质遗产中增加更多新的元素, 需要各个国家自身形成一整套的文化保护体系, 以更为合理的保护形式来帮助非物质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同时也允许在传统的文化的流传中融入其他文化因素, 使得文化遗产更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 也更能表现出时代的意义。各国在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中要突出民族的特性, 将更多的精神文化和思想阶段来表现出来, 对于文化的意识保护方式更加全面, 这对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社会文明有重大的意义。对于保护非物质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责任, 而是全世界的所有人共同的任务, 这也是社会文化发展和人们生存精神文明延续的重要形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在上文中对于非物质遗产也做出了定义, 但是不难看出, 这里的定义较为模糊, 没有所说的物质遗产有具有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这也是两者存在最大的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形态的方式来表现出的一种虚拟的文化概念, 着重展示的是人类在生活生产中思维方式中形成的一种体系, 文化的留存也是通过从历史、文学、艺术的角度出发, 全球在更加普遍的基础上挖掘非物质遗产好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次的含义, 作为新近诞生的一个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与物质遗产的概念, 表现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 所出现的国度也是有很大的差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或真实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流传, 而在日本等国被称作无形文化财产。这样的定义更加直观的表现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对于这类文化遗产可以大致的分为:艺术表演、手工艺、歌舞、戏曲、肢体表演等。在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 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 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 并不是与物质绝缘, 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

在我国的文化实践中, 长期以来就有着“民间文学艺术”“民族民间文化”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等多种约定俗成的概念或说法。但在签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之后, 大多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 而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范围划定了六大类:一是口头传统, 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主要指在民族民间流传的口传文学、诗歌、神话、故事、传说、谣谚等, 以及相关濒危的语言;二是传统表演艺术:主要指在民族民间流传的音乐、舞蹈、戏曲等;三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主要指反映某一民族或区域习惯风俗的重要礼仪、节日、庆典活动、游艺活动等;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主要指天文、地理、自然、人文、医药等;五是传统手工艺技能:主要指世代相传、技艺精湛,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手工技艺, 传统生产、制作技艺等;六是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主要指集中体现或展现某种特定文化传统的区域、场所如文化生态保护区等。从实际情况看, 这些对象和表现形式都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主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其中口传文学及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及民俗礼仪节庆等, 已为社会各界一致认可, 也与国际上的认识基本一致。但也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 适当扩大保护的范围和对象。这一扩展既考虑与国际公约相协调的因素, 又考虑我国自身的社会特点。

在文化遗产认定和保护的可操作实践中, 科学说明“非物质文化”和与其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之间的联系, 从而确认“非物质文化”所指的具体对象, 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剪纸作品是物质文化, 但是, 剪纸艺人的艺术传承和创作构思, 剪纸的技巧工艺则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依照上面的规律, 古典的弦乐乐器自身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对于乐器的制作和弹奏方式、技巧也是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 突出强调的还有关于乐器的使用和乐谱采用口口相传和文字记载的方式, 演奏的形式也是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化。将这些元素综合在一起才是一个系统的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 才能够与文化相互联系在一起。

四、结束语

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世界级的问题, 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也不相同, 但是宗旨都是味蕾保存人类在过去历史当中存留下来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本文中, 我们就非物质遗产和物质遗产进行说明, 并将两者的定义分别进行阐述和研究, 也将两者进行比对, 通过寻找两者的不同之处和共同点来发现更多的保护模式的创新, 以便更好的将传统的文化资源合理的保护起来, 供大家学习考察。通过强调历史的进程规律让今人不会在现在的发展中迷失自我, 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家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瞭望新闻周刊.20 (12) :120-123.

[2]赵自庄, 张庆善.云南民族文化区域构建[J]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12 (17) :20-23.

[3]王鹤云.张庆善.浅论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有效方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12 (14) :99-103.

物质与非物质 第6篇

迄今为止, 人们对暗物质的情况还知之甚少。根据来自万有引力研究的证据, 科学家认为宇宙大部分是由暗物质组成, 而这些暗物质几乎不会与我们可见的宇宙部分发生相互作用, 包括光在内。以往人们对暗物质的模拟并不一致。

为了更好理解这一点, 研究人员根据能观察到的情况制作了一个计算机模型。他们认为, 如果人们能看到暗物质, 它看起来可能更像骨骼的内部, 有许多空格——由边界物质隔开的空间。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 模拟显示, 由这种泡泡空间形成的暗物质类似于一种气体, 在自身万有引力作用下, 会向边界内部垮塌。根据该模型, 暗物质中的空间要比边界更多。模型中排除了可见物质, 但包括暗能量。有些理论认为, 这种结构产生了我们宇宙的可见部分。

物质与非物质 第7篇

1.1 世界生物质能发展的规划

2015年12月12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议, 新一轮的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建设将随之开始。生物质能是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 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相对于其他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能是唯一的可以为所有能源部门 (包括交通运输、电力、加热和制冷等行业) 提供化石燃料替代方案, 且实现完全的碳中性可持续发展的能源。

1.2 中国生物质能发展的规划

中国近年在生物质能方面投入巨大, 已初具规模。2013年全国共有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200余项, 并网容量7790MW, 上网电量356×108k W·h, 相当于三峡电站1/3的发电量。同时, 《生物质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 到2015年, 我国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将超过5000万吨标准煤。其中, 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1300×104k W。届时, 每年生物质直燃发电量约780×108k W·h, 供气220×108m3, 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产量分别达到1000×104t和500×104t。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立足中国, 无论今天还是未来, 生物质能都注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3 生物质燃料缺点和烘焙技术的解决方案

尽管生物质具有巨大的直接转化为燃料的潜力, 但其自身具有的一些缺点约束了其更广泛的利用。其中比较显著的缺点有:高水分、低能量密度、可磨性和均匀性差, 这些缺点导致生物质在作为燃料利用的过程当中, 产生一些问题。烘焙预处理则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得到优质的燃料-生物炭, 生物质烘焙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生物质预处理和燃料升级技术, 可以应对生物质作为燃料利用过程的大部分问题, 甚至将生物质变成与煤相似的能源商品, 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例如:烘焙前的松木屑的研磨能耗为238 k W·h/t, 而烘焙后的产物则只需要23 k W·h/t。而且, 可以利用现有的煤粉锅炉已有的燃料处理系统, 直接实现高比例的煤粉/生物质共燃, 甚至是百分百的替代 (煤粉) 燃烧。

2 烘焙的概念和特点

烘焙, 通常是指在常压无氧条件下, 对生物质在200℃~300℃范围内进行慢速热解, 从而得到固体燃料的生物质预处理和燃料升级技术。典型的情况是, 烘焙后生物质质量的30%以气态的形式挥发, 包括水分、一些含氧烃和一些其他气体。但是, 这些气体挥发物只带走了生物质中10%的能量, 因此烘焙后的固体产物比未经处理的原材料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烘焙后的生物炭主要是由芳香烃和单质碳或具有石墨结构的碳组成, 它的燃料性能会比起烘焙前得到很大的提升。

O/C和H/C原子比的关系是燃料的重要性质。该比例低的燃料, 能减少燃烧时的烟气量、水蒸气量和能量损失。生物质原料的O/C和H/C原子比就比较高, 但由于烘焙过程脱除了水分和二氧化碳, 使得烘焙后的生物炭具有更低的O/C-H/C原子比。而且随着烘焙的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 烘焙后的生物炭的O/C和H/C原子比就对木质生物质原料、生物炭、煤作了更详细的对比。从中可知, 烘焙后的生物质与煤相比, 含水量、干基固定碳含量明显更低, 而热值、体能值密度则大致相当。部分性能, 如水分、灰分和重金属含量方面还比煤要好。

3 研究现状

生物质烘焙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生物质预处理技术, 相关的研究方兴未艾。在著名的数据库Science Direct中, 近3年每年都有约100篇的论文发表, 其中大部分是关于生物质烘焙技术的发展和生物炭的性能的研究。

出于对烘焙技术的潜力的兴趣, 现在世界上很多组织都在推进各种烘焙系统的技术及商业化发展, 包括政府或商业组织的研究中心。目前烘焙反应器开发商的资料显示。它们的设备主要都是基于滚筒、螺旋运输、移动床锅炉等技术。

4 颗粒化和烘焙技术的应用和展望

如今在丹麦等欧洲国家, 木质颗粒常常被用作煤的替代燃料, 参与到热电联产当中。木质颗粒化使燃料更易于存储、运输和利用。而且, 欧盟已经公布了木颗粒标准化要求, 为木颗粒作为能源商品的交易流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近来, 人们的目光转向了“颗粒化—烘焙”联合生产。目前, 该技术已成功引起了商业和科研机构的兴趣。

目前, 世界范围内木质燃料的生产大国有美国、澳大利亚、瑞典、俄罗斯、中国和加拿大[1]。根据《Renewables 2015 Global Status Report》, 2014年全球木颗粒生物质产量达到2410×104t, 且呈持续上升趋势

木颗粒生物质能源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欧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政策。欧盟《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2009年制定了“20-20-20”目标:到2020年欧盟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 减少20%的温室气体排放, 减少20%的能源消费量, 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至20%。这一系列计划促使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木颗粒生物质市场, 占有全世界近80%的木颗粒生物质消耗量, 远超第二位的美国和第三位的韩国。在2014年, 欧盟将此目标调整为, 到2030年, 减少40%的温室气体排放;可再生能源比重升至27%;能源效率同比提高27%。可以预见, 随着烘焙技术的发展, 形成新的市场和技术规范后, 该技术在未来会有着广阔的前景。

5 结语

生物质能的利用是实现低碳发展和改善气候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乃至全球的生物质储存量和可利用量都非常巨大, 但由于生物质的种种缺点, 其作为燃料利用和能源商品流通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实现。生物质的烘培预处理技术, 可以解决生物质储存、运输和破碎方面的问题, 大大提高其燃烧性能, 有望使生物质成为一种能大规模和大范围流通的能源商品, 实现全社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电厂锅炉中将大规模实施超洁净排放的烟气控制技术, 生物质替代煤炭的环保性能不容易得到体现。但根据2014年发布的《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我国有46.7万台燃煤工业锅炉将面临升级和淘汰。生物质烘焙技术的发展, 预计可以为实现这些燃煤锅炉的环保升级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 更大规模的生物质能源的应用, 是实现我国的低碳减排承诺的重要保证。

摘要: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中之重, 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生物质本身特点的限制, 在生物质燃料规模化应用的道路上, 仍有不少的障碍, 比如低热值、高水分含量等。因此, 本文介绍了一种有效的生物质预处理方法——烘焙。烘焙能显著改变生物质的能源特性, 对以木颗粒生物质为代表的生物质燃料应用有重要意义。文章着眼于当下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 简述了烘焙对生物质能源特性的影响, 以及该技术的应用状况和研究进展等。最后, 本文对生物质烘焙预处理的潜力作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生物质,烘焙,应用,能源特性

参考文献

[1]World Energy Council.World Energy Resources:2013Survey[R].2013.

[2]European Biomass Association.European bioenergy outlook 2015[J].Statistical Report.AEBIOM, Brussels, 2015.

[3]王卓峰.生物质能发展春光初现[BE/OL].http://forestry.gov.cn/portal/swzny/s/731/content-732494/html.

[4]陈登宇.干燥和烘焙预处理制备高品质生物质原料的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

[5]王秦超, 卢平, 黄震, 等.物质低温热解炭化特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z1) :121-126.

[6]肖军, 段菁春, 庄新国, 等.生物质与煤共燃研究 (Ⅰ) 生物质的低温热解[J].煤炭转化, 2003, 26 (1) :61-66.

物质(英文) 第8篇

We are all familiar with matter. The definition of matter is anything that has mass and volume (takes up space). For most common objects that we deal with every day, it is fairly simple to demonstrate that they have mass and take up space. You might be able to imagine, however, the difficulty for people several hundred years ago to demonstrate that air has mass and volume. Air (and all other gases) are invisible to the eye, have very small masses compared to equal amounts of solids and liquids, and are quite easy to compress (change volume).Without sensitive equipment, it would have been difficult to convince people that gases are matter. Today, we can measure the mass of a small balloon when it is deflated and then blow it up, tie it off, and measure its mass again to detect the additional mass due to the air inside. The mass of air, under room conditions, that occupies a one-quart jar is approximately 0.0002 pounds. This small amount of mass would have been difficult to measure in times before balances were designed to accurately measure very small masses. Later, scientists were able to compress gases into such a small volume that the gases turned into liquids, which made it clear that gases are matter.

On the other hand, when you add heat to an objec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bject increases, but even the most sensitive balance cannot detect any difference in mass between an object when cold and when hot. Heat does not qualify as matter.

The Material in the Universe

Knowing that planets, solar systems, and even galaxies are made out of matter doesn’t bring us any closer to understanding what matter is. Up until the early 1800s, people didn’t really understand matter at all. Theyknew that there were“things”in the world that they could pick up and use, and that some of these“things”could be turned into other“things”. For example, someone who found a piece of copper could shape it into anecklace or melt it together with zinc to make brass. What people didn’t know, though, was how all of these“things”were related. If they had, the alchemists probably wouldn’t have wasted so much time trying to con-vert common metals into gold. You’ll understand why by the time you’re finished with this section. Eventhough the universe consists of“things”as wildly different as ants and galaxies, the matter that makes up allof these“things”is composed of a very limited number of building blocks (Figure 1).

An ant receiving honeydew from aphid

A spiral galaxy

Figure 1: Everything from an ant to an entire galaxy is composed of matter.

These building blocks are known as atoms, and so far,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or created a grand total of 118 different types of atoms. Scientists have given a name to each different type of atom. A substance thatis composed of only one type of atom is called an element. Each element, therefore, has its own name; it alsohas its own symbol. The“periodic table”is a way of summarizing all of the different atoms that scientists havediscovered (Figure 2). Each square in the periodic table contains the symbol (a capital letter or a capital letterfollowed by a lower case letter) for one of the elements.

Figure 2: The Periodic Table

At this point, what should amaze you is that all forms of matter in our universe are made with only 118 different building blocks. In some ways, it’s sort of like cooking a gourmet, fivecourse meal using only three ingredients! How is it possible? To answer that question, you have to understand the ways in which different ele-ments are put together to form matter.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 that nature uses to organize atoms into matter is the formation of molecules.Molecules are groups of two or more atoms that have been bonded together. There are millions of different waysto bond atoms together, which means that there aremillions of different possible molecules. Each ofthese molecules has its own set of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it’s these properties with which chemistsare most concerned. You will learn a lot more aboutatoms and molecules, including how they were discov-ered, in a later part of the textbook. Figure 3, howev-er, gives you a preview of some of the common mole-cules that you might come in contact with on a dailybasis.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物质与非物质】相关文章:

分析企业与员工关于物质与非物质激励的博弈09-11

全球水热法处理生物质技术专利与非专利现状09-11

生物物质05-06

物质材料05-12

代谢物质05-22

物质循环06-14

物质微粒06-29

不同物质07-08

物质成功07-19

物质空间08-01

上一篇:经济发展战略分析论文下一篇:输液外渗患儿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