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治理体系范文

2024-07-22

体育治理体系范文(精选12篇)

体育治理体系 第1篇

1 体育语言的发展与体育文化治理

第一次全面科学阐释语言起源理论的是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语言起源的基本观点:语言是人们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所使用的语言[4]。而体育是人类伴随着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育的起源是以人类的出现为前提,以人类体质的完善和心理的发展为条件,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为基础,并和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劳动作为实践活动的最初形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连接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以及需要和可能等多种关系的中心枢纽[5]。

劳动创造了语言和体育,使语言和体育两种社会现象无形的结合在了一起,使原古的体育也具有了交际的功能,使原始狩猎、采集等体育初始形态得以顺利进行,那时体育语言的治理只是为了劳动。原始的语言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逐步形成,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为原始体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劳动作为体育语言的起源,也成为当时体育文化与治理的主要方向。

体育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已形成了包括竞赛、训练、教学、场地建设、全民健身、产业发展等多种形式,体育语言也伴随其发展,形成包括体育竞赛语言、体育教学语言、体育表情语言、体育书面语言、体育心意语言、体育颜色语言、体育音乐语言、体育标志语言、体育交际语言等多种语言体系[6]。不同的体育文化种类具有不同的治理方式,但其共同之处是具有符号特征的语言形式。

现代体育的发展更是如此,NBA形成的篮球语言,足球世界杯与欧冠等形成的足球语言、网球四大满贯形成的网球语言、以丁俊晖为核心的斯诺克影响圈的台球语言等,都是以语言为纽带形成的各个项目特有的文化形式,以及自发形成的各文化圈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相护制约与发展的治理模式,这些就是体育语言的文化治理模式。

2 体育语言的本质特征

有关语言究竟是什么,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但目前,人们已经比较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语言是个具有多方面功能的、音义结合的符号体系[7],而体育语言则是包括身体符号、场地与器材符号等多方面符号的体系总和。

2.1 任意性

体育语言的任意性指的是体育表现形式与内容的结合,用什么样的符号标记什么动作、思想等,最初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后来才慢慢的成为约定俗成的,使得这个阶段的治理充满了不确定性。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来表达体育教学与训练原理、规则制度等,最初都是任意的,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运用身体文化这种特殊的符号系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体育语言的表达充满了任意性,同时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

2.2 强制性

强制性指体育语言符号与所标记的事物、思想及情感一经社会规定下来,它就强制人们必须遵守这种规定,不能随意更改。比如在参加体育比赛时,每个竞赛项目都存在自己的比赛规则,在规则的约束下,某些任意性的表达方式将会被取消,被认为是“犯规”,这成为体育文化治理的基础。出现了体育语言的任意性与强制性的辨证统一。

2.3 社会性

语言是社会存在物,是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社会交流系统。体育语言同样也是如此,其本身的存在和发展不受个别人的意志所制约,只有形成其独立的社会关系系统,才能发挥体育语言的思维与交际等功能,实现体育文化的社会治理平台。例如,现在的许多新兴体育项目:高尔夫、橄榄球等,都是在形成一定规模之后,才能建立其特有的语言文化交流体系。

同时,体育语言又依存于社会,即体育文化的社会治理。一方面,体育语言不单是人们从事与参与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是帮助人们掌握已有思维成果并加以发展时不可缺少的工具。这可以应用到具体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环节,也可以延伸到体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产生了体育文化与社会的互动治理效应。

2.4 稳定性和演化性

体育语言一旦成为某个体育环境中约定俗成的交际工具,就将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形成相对固定的语言模式以便于治理。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田径教学语言中的投掷类项目通常被认为是发展爆发力和力量素质的较好选择,但在当今的教学和业余训练中却较少出现,已逐步被投掷实心球等其他项目所取代。只是这种演化通常是非常缓慢的,这种渐变性是受其稳定性所牵制的。

2.5 公平性

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受其比赛规则的制约,“公平、公开、公正”是奥运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体育面前,种族、阶级、帮派、职业等社会因素都将失去作用,“体育语言”在任何人的使用中都是相对公平的,这也成为体育文化语言治理过程中最大的砝码。

3 体育语言与体育言语

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认为,人类的语言机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语言,一是言语[8]。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时的工具,是进行体育文化治理的手段和方法;言语是运用这一工具的过程及结果。其中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个人现象。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体育语言和体育言语也符合上述关系。

体育语言和体育言语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体育语言多体现为直观性的、相对稳定的体育文化现象,如:足球文化、篮球文化,网球文化、体操文化等多种项目的文化语言,这些就形成了体育文化治理的工具基础,而体育言语多体现为声音(或文字)的表现物,且是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的文化现象,如:各项目教学光碟、体育教材等,这些是具体体育文化治理的过程或结果的展现形式。

4 体育语言的治理功能

我国一些语言学家把语言最基本的功能概括为两大类: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9],体育语言的治理功能也将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从社会治理功能的角度来看,各种体育语言作为体育信息的载体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交流情感的目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正是体育语言社会治理功能的集中体现。同时,特定的体育语言还可作为某些集体的标志,比如“街头篮球”“街头足球”“黑市拳击”,都带有特定群体的特定涵义,成为他们进行体育交流的主要语言,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

从思维治理功能的角度来看,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大脑中的抽象思维需要凭借体育语言来进行,形象思维需要体育语言来表达,体育语言成为了身体文化与思维的结合体,成为了思维治理身体的主要着力点,推动着体育向更深入的程度发展,同时,体育的认知成果也需要借助体育书面语言,体育教学语言等作为物质载体,进一步传承,进一步完善。

5 体育语言治理体系

体育语言治理的任务在于研究人类的体育语言,使人们能够从理性的高度认识体育语言的诸多方面,达到体育文化治理的目的。主要包括对体育语言结构体系诸多特征的描写和体育语言治理规律的认识两个方面。其治理体系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大致如下:

5.1 普通体育语言和具体体育语言

具体体育语言是指体育运动项目语言或有亲属关系的具体体育文化语言,如:足球语言、篮球语言、排球语言、裁判语言、体育表情语言等,体育运动项目的分类按照项群训练理论可以分为体能主导类与技能主导类,而体育语言的分类则是根据体育文化的表现进行分类,更多关注的是文化氛围与沟通表现。按照沟通理论可以将具体体育语言分为单人参与体育语言、双人参与体育语言与多人参与体育语言,比如,田径运动中大多数语言形式属于单人参与体育语言、乒羽网球双打项目的语言形式属于双人参与体育语言、足篮排球的语言形式属于多人参与体育语言;按照场地特色与文化氛围可以分为水上体育语言、冰上体育语言、场馆体育语言、草地体育语言、硬地体育语言等,比如,在水中的游泳、跳水、水球等项目可以通过击打水、水的动力传递等传达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沟通;具体体育语言的研究主要是对具体体育语言体系及其特点进行描写、比较、对比等,找出共时和历时的规律。

普通体育语言是指各种具体体育语言和亲属语言,研究各种体育语言的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揭示人类体育语言的共同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以及这些普遍规律在各种体育语言中的具体表现类型。

5.2 体育共时语言和体育历时语言

体育共时语言是指体育在一定发展阶段的语言形式,研究体育语言的共时结构和规律,如:现代足球语言、现代篮球语言、现代乒乓球语言等。它所研究的重点是体育语言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体育历时语言是指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中的体育语言,研究体育语言的历史发展规律,如:武术史、田径发展史等。它所研究的重点是历史变化的体育语言现象和规律,探讨体育语言要素和语言系统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和连续性,其研究成果可以对体育共时语言现象和规律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5.3 体育理论语言和体育治理语言

体育理论语言是指对体育现象进行理论概括与总结的语言,现在多数体育教材都是体育理论语言的形式,体育理论语言与普通体育语言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只是分类时的着眼点不同,普通体育语言和具体体育语言相对而言,体育理论语言对体育治理语言而言,当运用体育语言理论来治理各类体育实际问题时,就形成了体育治理语言。体育教学语言、体育统计语言等均是体育治理语言关注的实际问题。

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治理手段,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无时不用,又无时不在的社会现象,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发展的重要条件。从体育语言的角度分析体育文化,可以丰富体育文化,形成新的体育文化知识;重新界定和审视体育文化现象,生成新的观点,将对训练、教学、科研理论等多方面形成综合治理并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体育语言体系是体育文化治理的工具、手段与落脚点,是体育文化的承载与展现形式。体育语言凭借自己独特的符号功能使体育文化治理成为可能。体育文化治理的核心在于:发展体育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语言,而是为了完善体育治理,是以语言——体育语言的方式实现体育文化的健身、教育、娱乐、休闲、文化、政治、经济的价值性转换,进而改变和重塑体育治理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文化治理的提出使得体育文化的发展在文化本位上又回归了理性。

摘要:体育文化作为一种语言文化,是文化治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从文化学、语言学、体育学等角度思辨性的诠释了体育语言及其治理的重要性,构建了体育文化的语言治理体系,强调了体育文化治理的核心在于运用体育语言完善体育治理,实现价值转换,重塑体育治理模式,回归体育文化理性。

关键词:体育文化,体育语言,体育治理

参考文献

[1]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J].学术月刊,2012(44):29.

[2]赫斯蒙德夫著,张菲娜译.文化产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5.

[3]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

[4]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8.

[5]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9-12.

[6]金雁群,等.体育语言学[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19-219.

[7]邢福义.现代汉语(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

[8]Saussure·D.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1-42.

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2篇

?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全理解和掌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 1 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 1 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 108 届 3 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 1 总目标的提出,进 1 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提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发人们广泛关注,但也出现了 1 些值得商议的说法、看法。直以来,1 些人习惯于用西方的理论套中国的现实,把西方的理论看做天然正确的。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论断提出后,就有 1 种声音认为,这表明我们党接受了 1 个西方的概念,乃至把西方现代国家体制说成“善治”体制。这类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____同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 1 个国家制度和制度履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 1 整套紧密相连、相互调和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应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 1 重要论述,科学阐释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概念,揭露了其内涵和外延。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 1 到____同志的论述上来,正确理解、科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是必须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历史性成绩。当代中国获得巨大进步的基础是找到了 1 条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道路,构成了 1 套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整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 1 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是我国最重要的政情,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这 1 制度框架内进行的。____同志强调:“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可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条件,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善于鉴戒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肯定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整体上是好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不足的地方,善于鉴戒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加以改进。历史上诸多文明都积累了丰富的国家治理经验,构成了大量国家治理理论。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政治文明中包含着大量治国理政的经验和理论。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其发展进程中也积累了大量治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的经验、做法和系统理论。这些都是我们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可以对照、分析和吸收鉴戒的。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实践中探索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

实践出真知。1 切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做法都来自实践探索。我国

改革开放获得巨大历史性成绩的 1 条重要经验就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采用,是毛病的就马上纠正,“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应坚持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始终坚持从我国实际动身,通过解决 1个个具体的治理问题,逐渐积累经验,不断摸索规律,终究在整体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及其现代化进程本身即具有相生相继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国家治理体系决定了国家治理能力的功效,而其现代化的进程不过即是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本框架范畴内的优化进程。对国家治理问题而言,价值、制度、能力、功效是不可或缺的 4 个基本研究尺度,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必定是基于价值和制度两大基本尺度而存在的,国家治理能力则侧重突出能力这 1 尺度的内涵,而功效则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评判,亦即是现代化的基础条件。

依照构成论的角度而言,我们可以尝试将国家治理体系从基本层次、系统组成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整体而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可以将其划分为 3 个层面进行理解,即价值、组织、制度 3 个层面;在现代社会,价值已作为 1 种内核性概念,即以领导权、主导性气力的情势而存在,组织、制度、行动等更加具体的国家治理内容和进程常常通过价值的引导而产生实际效果。在当代,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民主、法治、科学等价值概念早已融入我国国家治理的进程当中,民主着眼于人民的社会权利及其主体性地位,法治则强调社会秩序与统治规范,科学则突出内容、进程、结果的公道性及其潜伏的自我革新,正是 3 大价值理念的引领和束缚才得以增进社会公正与和谐。在国家治理的行动进程中,制度

作为基本原则和实质性内容而存在,是 1 切治理行动的法理基础和实行总纲,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值得注意的,这里的制度概念更多地强调最为基本的制度和准则,换言之,即以根本性制度、基础性制度为主,现实生活中具体而复杂的实行规范细则除外。而组织作为我国国家治理行动的承载主体和实现气力则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这里划分为政治权利系统、社会治理系统、经济组织系统 3 大组织体系,以分别对应国家治理进程中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经贸治理(企业主体)3 大问题。在这 3 个层次中,价值发挥引导、制度规范框架、组织承载行动,3 者是 1 个系统的整体。

以系统组成的观点来看,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可以划分为治理结构、体制、功能、方法、进程体系 5 部份。治理结构体系关注国家治理主体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它包括了政党、政府、企业、社团、公民个人、新媒介等多主体,并且通过不断调试其相互关系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化、公道化、人性化、现代化;治理体制体系强调打破领域限制,以公道、高效的规范和提拔、鼓励、协作等制度来实现组织的成长和功能的优化;治理功能体系则强调功效、效果的问题,亦可将其理解为狭义范畴的国家治理能力;治理方法体系则着眼于具体手段,比方协商合作、行政强迫、经济引诱等;治理进程体系则强调剂个国家治理体系的运作进程,最为典型的如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互动、横纵联系等。

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是 1 个古老的词语,中国历代都讲治理,并且积累了大量国家治理的智慧和经验,但这个概念在近2310 年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相比,现代政治学和行政学等研究将“治理”拓展为 1 个内容丰

富、包容性很强的概念,重点是强调多元主体管理,民主、参与式、互动式管理,而不是单 1 主体管理。我认为,《决定》中指出的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国家治理”,是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惟体系、话语体系和制度体系中的 1 个核心范畴,是 1 个重大理论创新。“治理”要体现 4 个统 1: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统 1,法治与德治的统 1,管理和服务的统 1,常规管理与非常规管理(应急管理)的统 1。

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的逾越,虽只有 1 字之差,却是 1 个“关键词”的变化,是治国理政总模式包括权利配置和行动方式的 1 种深入的转变。这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必定要求。从“管理”到“治理”的逾越,说明我国将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方面,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方面,采取具有革命性的变革,把中国带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定位明确,内涵丰富。“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是指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在经济治理体系中,就是要依照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逻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配置经济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政治治理体系中,就是要依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 1 的逻辑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挥法治在配置政治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就是要依照党和政府领导、培养、规范社会组织,社会组织配置社会资源的逻辑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发挥社会组织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要把治理体系的体制和机制转化为 1 种能力,发挥其功能,提高公共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是结构与功

体育治理体系 第3篇

一、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已势在必行

第一,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中央将治理现代化作为深化改革总目标,反映了新形势下我们党对治国理政理念和方式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过去我们强调管理,现在则提倡治理。强调管理,主要体现自上而下来用力,提要求;提倡治理,主要期冀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重协商。当前,中央要求改作风、转职能,实质上都是在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为教育改革开启了新的窗口期,基础教育系统一定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自觉遵循中央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转变,加快实现各项管理从等级制向网络化的转变;从把人当作资源和工具,向把人作为参与者的转变;从命令式的信号发布到协商合作的转变。

第二,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更适应教育形势变化的战略抉择。当前,教育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举办着世界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组织的复杂化、结构的多样化、水平的差异化以及人民群众教育诉求的个性化都在不断增强。教育规模扩大后,各方面更加关注教育质量和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增多,各方面更加关注教育公平和效益;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不断增长,各方面更加重视教育结构和布局。城镇化加速推进,教育人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迁移流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日益紧迫;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基础教育理念和方式带来多方位的冲击。基础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迫切需要加快实现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教育行政部门要由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第三,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现国家现代化,教育要率先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须包含基础教育现代化。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让世界最大教育体系整体进入现代化,任务十分艰巨。在致力于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不能只重硬件建设,还要重内涵提升,更应重治理体系塑造。如果不能尽快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如期实现。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完成好我们这一代人必须面对、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第四,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是破解热点难点问题的现实举措。当前,基础教育工作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还不足,办学活力还不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还不紧,国际竞争能力还不强等。这些问题,原因有很多,究其根本,不在学生、不在教师、也主要不在书记校长,而在教育管理部门。在于我们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体制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方式落后、管理能力落后,导致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教育权责交叉,上级部门管得过多过细过于简单,制约了基层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管理方式单一,习惯于用分数管学生、用升学率管教师,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的创造性,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针对性破解,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不能实现很好转变,我们的工作就难免事倍功半,甚至可能事与愿违。

二、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应突出重点

1.把好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始终是教育第一位的要求。当前的关键,是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具体化,进而转化在学生的系统培养之中,从根本上唤起人们的生命存在意识、精神追求取向。

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六一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主题队会活动时,寄希望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把24个字落实到校,落实到班,落实到每位学生心坎上,转化成自觉行动;寄希望广大中小学生,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方向,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改进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全方位提升育人水平。

二要修订好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守则是中小学生最重要的行为指南,伴随学习生活全过程,影响个人成长一生。面对新时代新形势要求,立足治理模式和内容变革,我们正加快修订《中小学生守则》。为修订出各方普遍认可的守则,将广为征求社会意见,把修订和贯彻守则作为吸收全社会参与学生德育建设的范例,使其成为改革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

三要学习贯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元素永远是深化治理改革的不竭源泉。要全面贯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分段有序推进,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提升相关师资水平,增强多元支持,提供条件保障,打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根基。

四要突出实践环节促进全面发展。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将学生在学期间参加志愿服务逐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要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教会学生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因地因校制宜,教会学生使用一两种乐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促进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在教育公平上多想办法、多做实事,用教育公平重新审视体制机制,重新评估政策措施,通过规则调整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教育公平水平。对于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要兜底线,确保每一个孩子上好学。保基本,促进每一所学校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上水平,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集团化办学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治理模式变革快速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继续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

3.优化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不断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政府教育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对于基础教育,结构创新意义重大。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创新谋划好推动好,还要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要在支持公办教育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全面清理各类歧视性政策,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要注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贯彻落实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系统培养要求,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北京市丰台区的教育集群的治理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育集团化办学,不仅限于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强带弱的互相帮助形式,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共同体,值得继续深入观察、跟踪。袁贵仁部长指出,教育部和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能就是发现典型、甄别典型、培育典型、推广典型。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要充分贯彻这一思想,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4.锐意改革,创新基础教育治理方式

一要深化免试就近入学。2014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取得突破性成效。今后要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治理成效,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合理划定招生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行阳光招生,逐步减少特长招生,在加快均衡发展的同时,健全科学、明晰、便利的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不断提高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特别要抓主要矛盾,重点推动做好起示范作用的19个重点大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的相关工作。

二要推进电子学籍应用。目前,电子学籍系统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基本实现了“一人一号、全国统一、籍随人走”,成为基础教育治理模式改革的有效载体和抓手。极大地方便了家长,转学时,家长只需向转入学校提出申请,不再需要各地间往返奔波。从转入学校发起申请到完成全部转学审核,4个环节均在网上进行。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广东省增城市中新镇福和中学的一名学生转往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二中学,仅12小时便全部完成。2014年上半年,学籍管理系统共为180万名学生办理省内转学,完成跨省转学20万例。在事业统计、经费管理、学生资助等方面也逐步显现出综合效益。教育部已与公安部进行学生身份基本信息核对,还将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并支持各省以学籍系统为基础开发学分管理、综合素质评价、招生管理等特色功能。

三要推进法治建设。“政贵有恒”。法治是现代教育治理的基本特征,对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稳定持久的保障作用。推动教育法、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一揽子修订工作,不断健全教育法律制度体系。要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教育部将出台《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让学校管理更有遵循。

四要强化教育督导。逐步实现管、办、评相对分离,进一步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按照教育部和各省(区、市)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和《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全面开展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验收。各地要抓好《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对中小学教育质量进行“绿色评价”,从德、智、体、美等方面评价学校和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5.体现自主,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一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教育有没有活力,关键要看学校有没有活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学校作为基本立足点,建立以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为导向的工作机制,最大程度激发学校作为教育“细胞”的活力。要依法制定学校章程,规范学校治理行为,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确定年度实施方案,科学评估学校发展进程。制定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便捷有序的办事程序,完善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采取多种方式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升校长和管理团队的领导力。指定专人负责学校法制事务或聘请专业机构、人员作为法律顾问,协助学校处理法制事务。

二是坚持校长负责制。要准确领会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克服片面认识。明确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支持其创造性地办好学校。在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校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立校务会议制度,民主决策学校重大事项。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及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建立信息公告栏,公开校务信息,保证教职工、学生、相关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建立学校领导接待日制度,设立校长信箱,收集学生、教职工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发挥学生自主作用。探索学生代表参与学校治理或决策的机制,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相关制度,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和参与学校治理。搭建信息沟通平台,使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能及时上传。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听取学生意见的会议。制订涉及学生利益的管理规定时,充分征求学生及其家长意见。

四是做好校内校外衔接。贯彻《教育部发布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指导意见》,中小学要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并让其运转起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发挥智囊团和“保护膜”作用。学校的决策,要充分参考家长意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和家长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组织方式,确保家长委员会工作取得实效。引入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密切学校与社区联系,促进社区代表参与学校治理。积极主动争取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对学校教育的支持。有序开放学校体育文化设施,服务社区居民。通过共同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

三、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要科学用权

1.慎权

本届政府把转变职能作为开门第一件大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眼点就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着力解决教育管理中权力运用不当的问题:第一是越权问题,就是超越所赋予的行政职责;第二是扩权问题,就是把自己的权力扩得很大,什么都想管、都要管;第三是交叉问题,就是各部门齐抓共管,出现“九龙治水”局面;第四是集权问题,就是过于集中,造成办事效率低,不利于科学决策和调动各方积极性;第五是替权问题,就是上级代替下级和学校管理教育工作。事实上,有权要担责,必须慎用权力、善待权力,把权力关到制度的笼子里。

2.确权

明确各级教育部门、相关部门的权限范围。根据国务院的要求,教育部已经大幅度下放了审批权。在基础教育方面,除了国家课程教科书的审定,教育部已无其他行政审批项目了。今后仍要严格确权,不搞越俎代庖。确权依据什么?一要依据法律。对于政府机构来讲,只有法律赋予的权力才能行使;而对于公民个人来讲,法律不禁止的事情一般都可以做。二要依据政策。根据政策规定和政策实施需要,教育部抓宏观,省级教育部门抓中观,基层教育部门抓具体,学校抓执行。三要依据职能。每个部门都有职能界限,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岗位职责,应各就其位、各做其事,既不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3.放权

“善政必简。”只有该简的简、该放的放,才能激发学校和社会活力、需求潜力和发展动力,才能从名目繁多、繁琐细碎的评估、评审、评比中解脱出来,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抓大事、议长远、谋全局,做好该做的事、能做的事。所以,要给基层放权,给学校放权。各地都要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对已经明令取消的,要不折不扣地放给学校、放给社会,不能变相保留。对保留的项目,要抓紧清理审批流程,公开审批的标准、程序和结果。要整合专项资金,根据财税体制改革要求,整合农村义务教育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资金,扩大基层和学校资金统筹使用权,提高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整体效益。要减少各种检查活动,实行检查工作归口管理,整合各种常规性和临时性检查,给基层和学校创造一个安心静心办学的环境。

4.分权

下放可管可不管的事情。交给适合的主体去管,既包括中介组织、理事会,还包括专家学者。比如学校质量评价,可以交给专业组织和人员去实施。分权,包括让权,即把权力委托出去,委托给社会中介组织,比如把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奖的评选和创新能力大赛交给中国教育学会去组织实施。总之,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加快激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生机活力。

加快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我们面临的时代命题,是必须完成的崭新课题,也是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好这一任务,无论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还是知识储备、工作方法,我们都还有许多不适应之处。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现实地摆在每一个教育管理者的面前。我们要以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切实提高认识、增强本领,打好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场攻坚战,实现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体育治理体系 第4篇

1 我国农村环境的主要问题概述

社会由农业主导到工业主导转变过程中, 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居住方式和居住习惯都有质的改变。在现代社会, 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改善, 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农业化肥、农药大量使用, 大量生产、生活污水出现。伴随经济不断发展, 城镇化水平也明显提高, 越来越多的农民居住更加集中, 但其配套的生活设施并没有跟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三农建设, 更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利益维护。就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的情况而言, 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1 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药、农用化肥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虽然这些产品在利用过程中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 增加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有效确保了粮食增收增产, 但化肥农药的使用污染了地下水、土壤和空气,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 缺乏科学技术指导, 往往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1.2 居民生活带来的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农村日常生活中, 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燃料废弃物、生活废水、污水、生活垃圾等。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依旧使用煤炭、秸秆、木柴作为家用燃料, 这些燃料的不恰当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我国农村每年有大量的生活垃圾产生, 这些垃圾在排放过程中, 并没有得到正常处理, 往往被随意丢弃, 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活居住环境, 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1.3 农民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实际上, 很多农民并不具备环境保护意识, 比如垃圾随意丢弃、农药化肥使用等都已经成为其日常生活中的习惯, 在农民看来, 这些并不是环境污染行为。同时也不具备环境保护的相关习惯, 环境保护往往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 而对农民来说, 获得更多收入和更高品质生活, 才是其生活和发展的方向。意识是其日常生活和生产的指导和方向, 没有环境保护意识, 就会使得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1.4 政府缺乏有关管理和系统投入

我国环境监管部门大多只配备到县区一级, 大量农村地区既没有环境保护机构, 也没有环境监管部门, 管理组织匮乏。缺乏环境保护和管理组织, 只能使得大多数地区环境治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环境污染需要投入资金治理, 而环境保护和监管也需要资金支持, 我国日常环境保护过程中, 政府部门往往投入精力和资金有限, 也使得环境污染加重。

1.5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目前,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是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心和支撑点, 对带动农村经济增长,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乡镇企业大多具有分布散乱、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程度高等特点, 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 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 危及到人民的日常生活, 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2 农村环境治理的相关对策建议

要想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就需要我们从问题的本质出发, 通过简单、有效的政策, 促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有效开展。而治理对策在制定过程中就需要从实际出发, 要结合农村环境的具体情况, 提出环境治理的对策, 具体而言就是:

2.1 加大政府投入、构建完善环保体系

长期以来, 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始终不到位, 这与政府投入不足有很大关系。政府是环境治理工作的主导者, 通过财政、税收等多种方式进行资金投入, 不仅能够有限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还能从实质上改变农村环境问题。首先, 通过建设相关组织机构, 建立环境保护的管理协调机构, 从而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形成强有力的领导。其次通过资金投入, 为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提供扎实的资金保障。最后, 要广泛宣传, 合理引导, 通过多种媒体宣传渠道培养和树立环保意识。

2.2 推广科学合理经济发展模式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是资源利用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发展模式, 而要想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就需要我们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就需要建设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实现农民增收、农业生产协调发展, 确保生活水平提高与环境质量保障统一进步。

2.3 培养农民环保意识

农村环境问题想要有效解决, 离不开农民。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只能是广大农民, 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 广大农民重视经济收入, 而忽视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投入, 这是环保意识缺乏的重要表现。要想从实质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就需要我们重视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 结论

农村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发展问题, 还是民生问题。在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已经不是单一的发展问题, 实质上已经走向了复杂、多元的发展状态。农村环境关系到城市环境, 农村环境问题解决不合适, 将会使得整个社会发展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因此, 解决农村发展问题, 关系长远, 影响未来。

摘要: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而在农村建设中, 我们既要生产发展、人民致富, 同时还要建设村容整洁的农村环境。但在农村经济建设中, 一方面为了获取更大利益, 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 片面追求建设速度, 而忽视了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 还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是让人们在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同时, 还要确保一定的生活质量, 这就对环境治理提出了一定要求和方向。本文拟从农村环境现状入手, 进而结合环境治理必要性, 为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 同时构建对应的治理体系。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苏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J].红旗文稿, 2011, 11:14-17.

[2]刘晓东.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保问题的思考[J].能源管理问题, 2012, 6:4-7.

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第5篇

作者:陈克恭《光明日报》(2016年10月05日 07版)

遵循规律回归本位

为了建设“两个一流”大学,全国高校都在围绕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目标,创新探索着符合各自实际的实现形式,可谓空前活跃,形式多样。然而,对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中“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这四句话的贯彻落实,认识上仍有概念混淆、边界不清的问题,在实践中存有体制机制与系统功能不协调,导致政策要求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更有甚者,把大学治理的主要矛盾简单地看作是处理好书记与校长的关系。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效性。

可以说,高等教育改革正处于一个步入新周期的历史拐点。在历史拐点处,往往也是思潮迭起的时期,而这个时候的选择尤为关键,越是关键的时刻,越应该去繁就简、遵循规律、回归本位。确切地讲,就是要以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学哲学用哲学”,把握对立统一规律,讲清楚一些基本道理,坚守住基本底线。实践证明,只要正确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思想武器,自信坚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思想家园,就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正确认识“矛盾”二字,把握住好两个方面,既是我们的世界观,也是我们的方法论。既然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法则,我们就一定要有勇气面对矛盾,提高把握矛盾的能力,保证事物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也要遵循这个法则,首先要找到“对立统一”体,其次要建立起促使矛盾双方平衡的体制机制。

把握住大学行政管理的特殊性

“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是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基本架构。那么,在这个架构中它们的关系是怎样?我认为,“党委领导(党的领导)、民主管理(群众路线)”位于外层系统,“校长负责(行政管理系统)、教授治学(学术活动系统)”处于内层系统。“党委领导、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根本保障,“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是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基本主体,两者关系协调统一。

在“党委领导、民主管理”这对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党委领导,而促使事物发展的动力则在群众路线。正如根有多深、树就有多高一样,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深度决定着领导水平的高度。党的历史实践多次证明,党的领导正确与否取决于是否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什么时候坚持了群众路线,事业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什么时候偏离了群众路线,事业都会一挫再挫。这也正是为什么党的十八大之后,在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千头万绪、异常繁重,国内外挑战重重叠加、错综复杂的时候,党中央却作出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大战略决策的根本原因。

在“校长负责、教授治学”这对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校长担负的责任,而促使事物发展的动力则在教授治学的动力。处理好这对关系,必须把握住大学行政管理的特殊性。在大学,营造一个学术自由的氛围,如空气之于生命一样重要。然而,有人群就必须有秩序,有师生群体也必然少不了管理。所不同的是,这里的管理是为保障学术自由而有的管理;这里的管理重在“理”,而不在“管”;这里的管理是顺应教育规律的“理”,而不是主观意识上的“管”。去“行政化”是去过多过滥的、凌驾于客观规律之上的“管”,而不是去客观需要的“理”。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这个道理,决定了大学行政管理系统的服务职能和服务角色,也决定了大学治理体系中行政管理的价值取向。

在“党委领导”下一旦构建起“校长负责(行政管理系统)”与“教授治学(学术活动系统)”的关系,“民主管理”就会是一种必然结果。

增强实践性和针对性

结果是过程之结果。为了增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西北师范大学探索实行以“党政领导班子议事协调会议”形式统筹日常工作的运行机制,形成党政合力推进学校科学有序运转的工作格局。党政领导班子议事协调会议本着“议事不定事、务虚求共识”的原则,就学校相关事务讨论交流意见。大家达成基本共识后,将相关事务简单分为“关乎根本、长远和三重一大”和“日常行政工作”两大类,分别提请党委常委会或转交校长办公会研究,形成党委决策或行政决定。提请和转交的过程是三思而行的过程,更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凡涉及学术和教师发展的专业问题时,原则上必须先转交相关专门委员会,由专门委员会组织在“教师发展中心”这个平台上“开放配置资源、开放评审成果、开放评定优劣”,形成专业意见后,再行党委决策和行政决定程序。“三开”的过程,既是“教授治学”的过程,也是倒逼“校长负责”行政管理系统科学化的过程,更是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分、合,再分、再合,大小事宜统分结合、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形成统分结合体,这就是党政分工不分家。如此,就逐渐形成了一个与学术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政治生态环境。

同时,学校尝试制作“学术年历”,把全年的工作统筹起来。学科建设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一些专门委员会把每年要做的常规工作提前规划好,形成一张计划表,将其镶嵌在年历中,就有了学校的学术年历,师生按这个年历安排全年工作,就会井然有序。

“两个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制度保障。对这一命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既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体育治理体系 第6篇

首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要建立在省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上,没有省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其次,《决定》提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新气象,“治理”我认为含有现代气息、人本色彩,与以往所提的控制和管理是不一樣的,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针对的是计划经济的管控和人治的方式。《决定》强调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暗含了我们现在的治理还不够现代化。

再次,“治理”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意识,另一个是法治意识。就是讲要坚持民主的方式、法治的精神、经济的手段进行治理,提高能力。市场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第一个支柱。《决定》突出强调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过去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现在提出的决定性作用,是一次超越。市场化其实就是民主化、世俗化、平等化,要破除集权化、神秘化、特权化。

法治,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第二个支柱。目前国家治理、城市管理中很多方面,管理是有法律空白的,有些虽然有政策法规,但是并不完善,还有许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也要改变靠文件管理,靠强制硬压的做法,古人就讲“齐之以法”,实现法治,全社会受益。

此外,对于北京来讲,作为首都、中央所在地、首善之区,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尤为重要,应当为全国带个头,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北京已经明确要建设世界城市,城市本身的治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治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需要有很大的决心和智慧加强治理,提高能力。因此,北京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可以多做努力,率先探索,要建立符合城市发展性质,符合国家总体改革方向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北京处于现代化的“后过渡时期”,稳定与安全仍是第一位的,探索要稳妥。以流动人口为例,北京的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几近一比一。人多是北京城市病的总根源,交通、环境、公共服务质量因此降低,人口是自变量,其他是应变量。

体育治理体系 第7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通过不懈的改革与实践,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上越来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新的形势下,国际关系不断变化,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步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针对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深刻反思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现代化的价值体系基础,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动我国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巩固我国法制建设,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指导。现综述如下: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

首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民主执政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避免党的领导存在主观随意性,而是以科学的,民主的现代化治理方式,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服务于人民。要想让我国国家繁荣昌盛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有效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优化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积极有效地解决面临地发展问题,如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收入分配不均以及党风党建问题等。

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内涵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目的是让国家治理能力更规范化、更现代化和制度完善化,其科学内涵是通过对传统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优化,从而推动各项制度的日益完善。

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有:

1. 治理制度理性化;

2. 治理方式民主化;

3. 治理技术现代化;

4. 治理主体多元化;

5. 治理手段法制化;

意识,与时俱进,发挥国家管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的优势,从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入手,使其不断适应现代社会主义的需求,提高依法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本领。

三、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正确道路的推进

1. 制度模式选择问题

始终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加强管理国家制度体系,重点从国家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的安排,使其形成一套紧密体系,协调发展。

国家的管理制度思维和管理制度模式不断向适应时代要求的方向转化,逐步完善和改革现有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依法执政,切实解决制度模式选择问题。

2. 把握准确全面深化改革目标

从国家制度管理方面入手,提升制度管理事物的能力,重点在于国家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与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适应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要求,注重改革的协同性和系统性,加强党的领导,明确治理主体的责任,对不同改革目标之间的联系和冲突做好充分的分析和判断,注重改革目标阶段性结果的测量与评估,深刻把握准确全面深化改革目标。

结束语

总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辅相成,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可以这么说,国家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切实解决制度模式选择问题后,国家的治理能力才能够提高;反过来说,国家的治理能力提高后,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不断地完善治理体制机制,党和国家只有不断总结改革和发展经验,探索新时期的发展机遇,解放思想,及时更新治理理念,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针对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解决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规范治理过程,不断探索治国执政规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将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基本体制进行优化和改革,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功能的提升。现代化建设进程,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巩固我国法制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景鹏.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J].天津社会科学,2014,2(2):57-62.

[2]湛中乐,赵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中的司法审查制度--以完善现行《行政诉讼法》为中心[J].行政法学研究,2014,(4):20-29.

[3]吴建南,郑烨,贾金晓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网络结构与实践路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社会网络分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16(2):36-47.

[4]陈登源,吴冰,俞慈珍等.民主政治视域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0-65.

论会计诚信治理体系建设 第8篇

会计诚信是会计工作核心价值体系当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础。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 我国会计工作所面临的宏观、微观环境也发展了巨大的变化, 给会计诚信治理体系的建设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随着证券市场当中一系列财务造假案例的爆发, 会计诚信的缺失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关键因素, 究其原因, 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 我国会计诚信缺失主要在于宏观经济市场环境的完善程度较低

(1) 在法律领域, 伴随着经济业务种类的不断增多, 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丰富, 但是客观来看, 会计立法工作已经难以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 法律上的不完备造成了会计日常工作中存在漏洞, 给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 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就难以得到保障。 (2) 在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中, 缺乏一整套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衡量的标准和规定, 对提供虚假财务会计信息的企业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惩罚措施, 使得一些企业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敬畏。 (3) 还有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只重视经济利益的提高, 缺乏对会计信息的重视, 导致公布的财务会计信息缺乏必要的完整性和严谨性。

(二) 微观环境的缺失

微观环境的缺失也是造成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一大辅助因素,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信息造假现象。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掌握着企业最准确的信息, 而外部投资者需要根据企业发布的会计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投资, 因此, 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就可能导致企业的信息发布者为了追求利益, 而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况。

二、加强我国会计诚信治理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尤其需要强化司法和政府部门的作用

要想营造良好的会计诚信氛围, 司法和和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 (1) 政府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关于规范会计诚信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 通过法律的强制约束力来制约会计工作者。对于违反会计诚信规定的会计从业人员, 要采用法律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罚, 并进行公示。 (2) 建立起配套的诚信监管和举报机制, 在会计主管部门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的同时, 也要发挥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作用, 通过建立公众举报渠道, 加大会计造假的风险和成本。 (3) 还要强化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日常诚信教育, 从根本上治理会计造假之源。对于违规的企业, 不仅要对企业整体进行处罚, 还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 提高法律的威慑力。

(二) 建立有关会计诚信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为了更好地实施会计诚信建设的相关条款, 我国应该尽快出台以法律为主导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具体来说, 如果企业违法了会计诚信的原则, 向公众及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 那么将会受到来自民事、刑事、行政等方面的处罚和制裁。另外, 还应该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库, 将企业的会计诚信记录和评级纳入其中, 以方便公众进行查阅。一些诚信度良好的企业, 其市场知名度会大幅度提升, 融资能力将得到显著增长。对于诚信度差的企业, 其失信记录将会得到披露, 融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将受到大量负面影响。这种方式能够对失信者形成一定的压力,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会计诚信度。

(三) 强化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其诚信意识

要想切实地推进会计诚信假设, 那么就必须继续强化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其诚信意识。目前, 我国针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主要以专业能力培训为主, 对诚信方面的教育比较流于形式, 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会计诚信治理体系的发展。鉴于此, 在今后的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 要将会计诚信最为教育工作的重点,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观念, 同时提高其自身素养。在企业日常的员工培训中, 也可以将会计诚信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 强化诚信教育。另外, 为了切实提高会计工人员的道德诚信水平, 企业还可以将会计职业道德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 从根本上树立起诚信为本的良好观念。

三、结语

会计诚信建设是保障会计工作长久稳定发展的基础, 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看到, 会计诚信治理体系的建设,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它是一项系统性强、任务量大的长期性工作, 需要所有会计工作着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 只要每位会计从业者都能恪守职业道德, 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诚实的核算和监督, 从而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 那么我国的会计诚信治理体系建设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摘要:会计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如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乏了诚信这一基石, 和谐的经济秩序也就无从谈起。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 会计诚信的缺失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领域当中的一项重要问题, 给国家、企业、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甚至还滋生了贪腐行为。鉴于此, 完善会计诚信治理体系建设, 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会计诚信,治理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孙淑丽.论目前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 2011, (6) .

[2]刘可可.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0, (9) .

体育治理体系 第9篇

一、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治理的现代化、市场化进程始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并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并行。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经历了30多年的变革, 通过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战略性重组等几个阶段的发展, 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随着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的临近, 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为突出。

1. 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从纸上谈兵到立企之本, 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当前, 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依赖政府力量的惯性作用还在持续, 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拉动的不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商业模式不完全适应市场需要、内部管理仍较粗放、体制机制活力仍显不足。因此, 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 必须加快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避免因偶然的机遇兴盛于一时, 切实提升国有企业市场占有的扩张力、关键技术的创新力、人力资本的聚集力、企业文化的感召力和国有资产的增值力。

2.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从有名无实到名副其实, 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长期依赖国家立法权与行政权自上而下的外生制度设计来推进公司治理。当前, 绝大多数国有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但这些机构很难发挥实质性积极性作用。为了有效解决运转不灵、制衡失灵等问题, 就需要认真总结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以及其他各国成熟且有益的做法, 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在治理结构、治理规则、治理文化和治理素质的综合作用下引导企业成功运作。

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从外表形象到惠及全民, 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当前, 我国国有企业的贡献和实力与其在社会及媒体上的形象、美誉度存在极大的不对称, 人们对国有企业的缺乏正确的认知与评价。为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盈利性之外的社会性关注, 必须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使国有企业这个全民所有的企业, 切实兼顾高效与公平, 在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 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

4. 国有企业信息披露从遮遮掩掩到主动公开, 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公开透明是治疗社会与产业疾病的一剂良药。当前, 暗箱操作、虚假陈述、谣言充斥、内部腐败等, 大大损害了国有企业的公信力, 侵害了投资人的利益, 引起公众强烈不满。为此, 要通过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使国企信息披露符合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等要求, 维护公众知情权, 预防与遏制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推动市场主体归位尽责, 形成市场化约束机制。

二、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相互间的关系

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的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国有企业治理与西方的国有企业治理具有本质的不同, 亦即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和股权结构所反映的公司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机制以及对管理层的监控、投融资决策和成长机会选择等公司价值创造和分配行为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与国企治理能力是构成国企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一个有机整体, 相辅相成, 有了好的国有企业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 提高国有企业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作为一种特殊的制度设计, 在一定时期、一定情况下具有相对稳定性, 决定着具体制度及制度执行的实际效果;而国有企业治理能力的建设属于治理体系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实践过程中治理能力有机融入国企改革发展过程中, 解决特定的问题。只有具有健全的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同时, “现代化”规定了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方向, 意味着为实现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们要吸收和借鉴任何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对于现有的与实际不适应、不利于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要进行彻底的改革和创新, 进行自愈和完善。

三、实现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着力点

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不可能一蹴而就, 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 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随着国企和国资改革同步推进。在实现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 更新公司治理理念。

治理理念是公司治理的先导。国有企业必须自觉树立和践行公司治理的民主决策、股权平等、诚信问责等核心价值观, 以使国企公司治理更加完善。一是要规范国有企业决策行为, 充分挖掘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会议的制度资源, 坚持民主集体决策。二是要大力弘扬股权文化, 尊重、敬畏股东主权与股东价值, 为股东创造满意的投资回报, 正确处理好国家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关系。三是要体现诚信问责的精神, 要做到公司内部控制人的岗位职责和履职流程清晰明确, 忠实履职与违背岗位职责必须赏罚公正严明, 失信者的责任追究要途径畅通。

2. 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建设。

完善的公司治理要落地生根, 必须依靠公司治理实践, 从而提升公司治理功能。一是建立和推行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 合理确定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所占比例, 从机构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利益者中引入外部董事, 从专业领域高端人士中引入独立董事, 与董事会其他成员形成优势互补。完善职工董事制度, 确保职工董事为职工。健全董事会职能部门, 辅助决策。完善落实董事会议事规则, 健全董事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二是完善监事会建设。合理确定监事会成员, 重点推荐懂经营、财务会计、法律的人担任相应职务。进一步健全监事会职权, 如可随时要求董事、经理提供营业报告, 随时对企业进行业务和财产状况调查, 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提起诉讼等。进一步强化监事的义务和责任, 监事会如发现董事会和董事、经理有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其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应予纠正而不进行纠正, 要承担连带责任。三是要强化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的诚信约束与激励机制, 按照标本兼治的理念, 完善公司决策机制与监督机制, 大幅提升高管失信成本。

3. 推进经理层市场化选拔与激励。

经理层是公司治理链条上的中心环节。一是加快企业经理层人员去行政化色彩步伐, 完善外部职业经理人市场, 新设企业以及企业新增高级管理人员, 要以市场化选聘作为选人用人主渠道。二是深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 建立企业培育和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职业经理人制度, 形成以外部聘用为主、岗位轮换为辅、内部晋升为补充的国企经理人产生来源格局。三是要健全完善职业经理人薪酬激励制度, 按市场机制确定薪酬, 畅通市场化的退出通道。要根据企业分类管理的原则, 差别化对待, 制定相应的薪酬制度, 强化国企高管薪酬水平与其承担责任轻重、面临风险大小、所取得的绩效好差等的联系, 按市场机制确定薪酬, 允许并鼓励出现国企中市场化选任的总经理薪酬高于组织任命的董事长薪酬的情况, 但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职业风险, 干得不好会降薪甚至解聘要成为常态。

4. 企业党组织有效参与公司治理。

新加坡教育治理体系探析 第10篇

关键词:新加坡,教育治理,精英教育,政府投入

作为著名的国际化城市和世界金融中心,教育在新加坡跨越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截至2015年11月,新加坡常住总人口为553.5万,其中包括337.5万的新加坡公民和52.7万的“永久居民”,[1]在这个城市国家中,竞争性强的基础教育和高度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成为新加坡教育的外在表征。在人少地小的国家里,新加坡教育治理别出蹊径,走出一条具有自己国情特色的道路。教育内容及核心理念源于西式欧美教育,同时因考试选拔和重视学历,使其在表现形式靠近东方的中国传统考试文化。

一、逐层竞争制:新加坡教育运行的表现形式

新加坡教育部代表国家进行教育治理工作,为国家发展服务。其职责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才能,人尽其才,为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充分发挥其潜力及学习热情。[2]新加坡教育体系促成了教师、学生、家长、学校、机关和社区之间的伙伴关系,共同培养、塑造新加坡的未来新人。[3]新加坡教育治理的出发点强调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从1959年新加坡自治以来,新加坡教育治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生存驱动的教育(1959~1978年);二是效率驱动的教育(1979~1996年);三是能力驱动的教育(1997年至今),此阶段也有称之为创新驱动的教育。[4]新加坡教育治理的策略选择与国家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作为英联邦国家,新加坡教育治理是英式现代教育与中国人才甄别考录传统的有机融合。新加坡一方面积极追寻欧美国家的发达道路,迅速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另一方面,作为华人占主导的社会,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内容被新加坡有选择的保留和改造。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学后教育、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等阶段。其中比较特别的是中学后教育,有学术型和职业技能型两大类型。

学前教育阶段为非义务教育,不受政府扶持。新加坡的私立幼儿园非常普遍,其学费一般较高。新加坡是高度国际化社会,多元文化教育在学前教育已有体现。幼儿教师通过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以其积极的态度,形成教室的多元文化。[5]这些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构成的私立幼儿园,多位于政府所建组屋的一楼或地下室。新加坡政府注重发展与完善更广泛的幼儿园课程行业质量,并建立与儿童年龄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六年的小学教育分为两个阶段:一至四年级为基础教育,五至六年级为方向教育。三年级学习科学,四年级末开始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科目主要有华文、英文、科学、数学等。分流考试后,五六年级根据学生能力被分为不同语言源流渠道。小六会考试卷是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的小学离校考试(PSLE),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政府在加强小学课程管理的同时,还注重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艺术、音乐、体育等领域的兴趣和特长,并将突破点放在户外教育,培养学生的坚韧性。[3]

中学教育阶段。根据小六离校考试成绩,分为四年的快捷班和五年的普通班两种类型。高分者可以读快捷班,四年后参加新加坡剑桥‘O’水准[7]新加坡教育强调因材施教、人尽其才,21世纪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初级学院(JC)课程体现。

在学生的兴趣和天赋的基础上,政府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减少学生对成绩的过度关注,使学习更有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维持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创新精神。[3]但新加坡教育体系层级分明,融合了不同元素的特点,充满竞争性。由于考试的竞争性强,中小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很多,而在校时间有限,因此中小学很多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因为小六全国性考试,一些学校在小五就已经完成小六的全部课程,小六用来做题应考。

(二)小学入学规范有序,教材编写充满活力

新加坡的义务教育有10年,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对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有一定的财政补助,保障每个适龄儿童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在进入小学的选择过程中,当报名数大于招生数时,新加坡政府根据自愿选报、家长属性、家校距离的原则,优先保障新加坡公民(SC)、永久居民(PR)子女入学,非公民和永久居民子女则处于第三顺序位,儿童获得选择学校的优先权的前提是在其注册地居住至少30个月,[9]这些措施保障了儿童进入小学的有序性。课程大纲由教育部核准公布,教材根据大纲编制,教材编写商积极争取进入政府教材名单。中小学校在教育部批准的教材清单(ATL)中进行选择,校长、部门及学科负责人为学生选择适合的教材,经批准的教材清单每年8月中旬更新。[10]新加坡中小学教材编写既要遵循学生需求,同时又要面临市场的选择。

(三)教育信息和资源公开透明

新加坡教育信息公开透明,教育部官方网站上公开与教育有关的信息及数据、教育体系、学生入学、教师入职以及相关教育新闻等内容,详尽全面。学校的信息公开也比较扎实有序。这些信息的公开透明便于民众了解相关教育信息,监督政府的教育治理举措。

(四)新加坡课外培训体系富有特色

新加坡课外辅导有着政府治理的痕迹。新加坡虽然禁止教师向自己已经负有职责的学生提供课外辅导,[11]但并不排斥在职教师进行校外辅导。新加坡的华人家庭较为重视教育,马来人家庭则多顺其自然。华人家庭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大多数要进行补习。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与中国和印度学生相比,马来族学生成绩糟糕,政府对教育成就的种族不平衡感到担忧。于是,政府提供经费资助,让马来西亚/穆斯林儿童教育委员会(Council on Education for Malay/Muslim Children)提供课外辅导。政府还允许委员会利用公立学校在放学后开展课外辅导,并对志愿或低收费的辅导老师进行培训。[11]在促进课外辅导发展的同时,政府还规定,学校教师若想从事每周六小时以上的课外辅导,就必须获得许可,且不得为自己所在学校的学生提供服务。[11]但实际上这些限制性条例未得到严格的执行,也没有课外辅导质量方面的规章。同时,学校鼓励学生参加课外补习,这样能够提升学校的考试成绩。学校可以补课,但不能收费,学校补课对家境贫寒学生有一定的意义。

(五)新加坡教师薪水总体水平较高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新加坡经济繁荣,因为其他行业的工资比教师高,许多教师纷纷离开学校到其他部门工作,后来政府提高教师工资,并拉开档次,[14]定期为教师加薪,这一局面很快得到扭转。据《联合早报》报道,2015年10月起,约3万名教师将获得加薪,增幅介于4%~9%,教育部上一轮调高薪金是在2012年。[15]新加坡教育部2016年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的教师起薪为3,100新元至3,500新元。新加坡教师收入包括工资和奖金。奖金包括非退休金的年度津贴(俗称13个月奖金)、绩效奖金和其他浮动奖金。[16]2015年,新加坡人的月总收入平均为3,949新元(含雇主缴纳的公积金),[17]根据工资构成及随着工资年限不断增长的工资额,可推断出,大学毕业的教师收入应位于社会收入的中等及以上。而在新加坡的公立大学教师薪资更高。笔者2015年在新加坡了解到,副教授月薪在10,000新元以上,教授月薪在12,000新元以上。新加坡教师总体来说,学历越高,工资水平越高。

总体而言,新加坡具体治理举措是根据教育实际需要出发,不太拘泥于传统和教条,这形成了新加坡重视实效的教育文化。

三、注重投入:新加坡政府在教育治理中的重要手段

人力资源是新加坡发展的第一位要素,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服务于社会。国家在学生教育发展的各阶段,通过多次选拔考试,完成了“精英”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一般劳动者等各类人力资源的鉴别、开发和培养工作。[18]新加坡是政府主导资源的社会,政府决定着教育治理的具体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微调。国家发放奖助学金,发放对象覆盖到几乎所有的学生,并为学业优异者和贫困生提供更多经费支持。

根据义务教育法,出生和居住在新加坡的公民被要求按照规定进入国民小学学习。2016年的数据表明,新加坡政府自1993年起启动的教育储蓄计划为新加坡儿童从进入小学开始提供接受政府资助的机会。教育储蓄计划(Edusave Schemes)分为小学教育储蓄奖学金(ESP)、中学教育储蓄奖学金(ESSS)、综合方案学校教育储蓄奖学金(ESIP)、初级学院、私立学校教育储蓄入学奖学金(EESIS)、教育储蓄(独立学院)年度奖E(IS)YA等类别。

在小学、中学、大学等各层级学校,政府通过教育储蓄奖对学生进行资助。如教育储蓄优异助学金(EMB)、良好进步奖(GPA)、良好的领导和服务奖(EAGLES)、教育储蓄品质奖(ECHA)、成就奖、特殊教育学生奖等。以教育储蓄计划为代表的一系列政府奖学金制度,体现了新加坡政府对各级教育层级的针对性投入。

如表1所示,新加坡政府在教育各阶段都设有政府基金,引导学生积极求学。同时,还有面向来自低收入家庭的成绩优秀学生的奖学金Edusave Merit Bursary(EMB)。根据新加坡教育部2016年数据显示,课程成绩位于年级段排名的前25%,同时家庭月总收入不超过6,000新元或者人均家庭收入不超过1,500新元,可获得EMB的资助。具体发放补助标准为小学一到三年级200新元,小四至小六250新元,中学一至五年级350新元,大学预科400新元,工艺教育学院500新元。[19]

通过国家权力强化国家认同。新加坡在通过教育来实现国家战略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对学生公民意识和竞争力的培养。新加坡教育成功地培养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社会认同。如1997年新加坡在全国学校体系中实施国民教育(The National Education,简称NE)计划,灌输国家认同和价值观。政府通过不同形式,使得学校教师与他们的学生一起,在共享国家认同感上扮演重要角色。[21]在公民教育方面,新加坡通过参与公民教育的形式,将执政党的政治意识形态上从经济实用主义转向社群主义的意识形态。政府从政治理性出发,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公民教育,通过早期社会化来强调公民的责任和价值,努力建立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22]有研究表明,新加坡教师理解与实践公民教育分三个层面,即定性为民族主义、社会关注和面向人,这反映出新加坡公民教育格局。[23]

2016年,代理教育部长黄志明在谈到新加坡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向时指出:“我们的教育体系需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积极创新的思考力、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拥有适应社会的、弹性的和形成团体凝聚力的能力。”[24]教育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为学生发展寻找新的思维定位。

新加坡教育改革不断适应形势的需要,包括体制上的学校组合、改善学校空间、建立卓越模式、小学分流调整等,也包括课程上的班级人数削减、思维课程增加、母语课程调整等,教师方面拓展新的发展渠道、提供水平管理系统、增加教师数额、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同时还注意在硬件上不断加以改善,不断建立新的学校等。

建立科学的测量和评价机制。学校卓越模式(SEM,即School Excellence Model)始于2000年,作为学校自我评估的一种模型,要求学校自我审视影响教育结果的关键构成,包含领导者、学生基础、关键信息绩效等三大系列九个要素。在学业测评上,充分重视第三方的测评手段,以剑桥的‘O’水准和‘A’水准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方式。新加坡学校还重视排名对于学校的促进和激励作用。从1992年开始,新加坡建立学校排名系统,为家长提供学校排名信息以便于更好地选择学校,使得学校有争优改良的动力。排名也从最初单纯的学术成果演变为同等类型排名,数据涵盖学生增值性、性格培养、体育、艺术成就等要素。

无论是教育治理的战略举措还是庞大而系统性的教育投入,新加坡政府既能够做到廉洁高效,又能保证其投入产生持之以恒的效应,包括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1970年代中后期,新加坡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生了更多技术密集型产业,这要求职业教育跟上全球经济更加综合和动态的步伐。[25]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新加坡办学精良的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为国家培养所需的技能型人才。

四、精英理念:新加坡教育治理的主要特色

新加坡国家治理的总体理念是精英治国,落实到教育层面,主要是执行精英教育理念。在整个新加坡教育运行体制中,精英受到高度重视和精心栽培,倾向于精英的学校制度形成的是一种金字塔式结构。在新加坡社会中,一般意义上的精英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大概在5%左右。新加坡社会最为倚重的精英人士是新加坡逐层考试中的优胜者,这批学生以政府名义被送到世界名校培养,回来可以有高级职位,可能被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邀请,迅速完成由学习精英向社会精英的转换。如果这些学生工作出色,还可以竞选议员,迈入新加坡的上流社会。

英语是新加坡唯一官方语言,完善的英语教育促成新加坡成为全球城市。政府注重在华语、马来语或泰米尔语的基础上,整合国际化成分,将英语教育提升到重要位置。国家优先英语教育,强调信息处理和有效的沟通技巧,形成学生必要的国际化能力。[26]新加坡教育国际化程度也是非常罕有,在面积如此之小的国家,能够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两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学,这与教育治理制度设计中对国际学生的倾斜相关,新加坡能够不分国家、种族接纳世界较为优秀的国际生源,可见其教育顶层设计的视野和自信。

在对待华语问题上,新加坡政府的策略是先强硬而后缓和。1965年国家独立之后,最初华文学校被强制关闭,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强行融合。尽管华人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是今天的华语仅为华人母语和街头巷尾的交流语言,在新加坡主流场合使用的语言,包括所有教材及官方文献均为英语表述。有研究表明,新加坡官方的双语(英语与母语)教育政策使得大部分孩子的教育通过非原生媒介与他们的“母语”对接,导致了戏剧性的语言变化。[27]

新加坡将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侧重点。例如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有效参与”是教育部鼓励教师反思教学、调整课程以适应自己学校的学生需求的发展策略。同时,自主学习策略强调学习是形成性发展构成,教学与评估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完善指明了方向。1979年,李光耀曾说,新加坡的教育致力于“开发孩子的最大潜能,以便他将来成为优秀人才,有用的公民”。[4]1997年,时任总理吴作栋提出了关于“思维型学校,学习型国家”,认为“未来充满激烈竞争……新加坡对迎接这种未来的挑战的愿景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环境,包括学生、教师、家长、工人、公司、社区组织和政府”。[4]在此讲话基础上,新加坡教育部不断审视其五大职责:教育体制与结构、将思维技能融入学校课程、评价方式、教师的新职业发展与工作动力、改善学校环境等。比如在小学,这些改革理念具体化为加强初等教育的基础部分、提高课程与结构的更大灵活性、进一步下放教育管理权、减少师生比等,此为新加坡当今阶段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框架。2004年,总理李显龙对新加坡的教育体制进一步完善,提出“需要一个质的改变,一个重大飞跃,达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教育,达到完全不同的教育结果。此乃我们正在致力于更灵活的、更多元化的教育体制的原因所在……我们对学生的教授一定要少一些,以便使他们学习到的东西更多一些”。[4]

新加坡教育治理的特点在于相信人与人在智力上的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并在具体教育实践予以体现。有限的教育资源倾斜于精英,实施精英治国。通过有限资源建设教育高地,拥有世界一流大学。

跨行政区域现代治理体系构建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治理体系;经济带发展;构建

一、“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发展现状

首先,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3-2012年,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由208.5亿元增加到815.9亿元,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6.4%、25.9%、21.6%。

其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升。第一、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减少了0.6、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了2.6个百分点。总投资160多亿元的广胜寺、云丘山等8个重点旅游项目正在进行。

最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体系;先后建成阳侯、临吉、京昆与青兰临汾段及联络线、霍永等5条高速公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尧都区、侯马、霍州、洪洞、襄汾等县市不断开拓城市气源,发展城市用气,2010年尧都区用气覆盖率达到87.0%。目前经济带各县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已全部建成并运行。“临汾公厕”荣获“迪拜国际最佳范例奖”,是中国在城市公厕领域获得的最高国际荣誉,成为经济带上一大亮点。

二、构建“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的重要意义与困境

(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核心,打造转型跨越发展新支撑。煤铁资源是临汾地区的主要资源,是临汾地区的支柱产业,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对煤铁资源的依赖。为此,临汾市委指出在改造提升煤焦铁等传统产业现代化水平基础上,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彻底改造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减少对煤铁资源的依赖。

(二)协调区域间的发展。临汾市领导深入分析了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的资源开采状况,以及考虑未来的人口分布,经济布局。积极推进经济带内侯马经济区开发。因此,发展临汾的经济,应当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处理中部与东、西部之间的关系,通过中部地带优先发展带动全市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人才、土地、资金、项目生产要素的培育,为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满足经济建设的土地用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土地;扩大和组建金融运营平台,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为招商引资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大量引进人才,探索招聘高技术,顶尖人才,增强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但就目前经济带发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经济带的快速发展。

1.条块分割、责权利不清,严重影响了经济带各区域的工作。首先,县市各政府直接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常常在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方面缺乏统一性,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履行和效率的发挥。其次,区域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条块之间责权不清,争权争利,互相推卸责任现象时有发生。

2.经济带上各县市内部关系混乱、问题重重,主要表现在为横、纵关系缺乏协调,不够顺畅,对经济带工作形成阻碍。首先,从县市机构设置来看,县党委、政府、同等职级,各司其职,相互监督。但在实际工作中,既有县政府超越党委,也有党委行使政府职权,造成职权使用混乱,责任不清。其次,内部纵向关系不够顺畅,经济带上各项工作不受重视。垂直领导不能有效发挥职权,人员松散,办事效率低下。

3.各县市直接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各县市为了维护本地区的基本利益,往往各自为政,只注重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部,缺乏全局观念与协调行动的机制。

三、“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治理模式的模型构建

根据区域的发展模式、人员结构、政策制定,方便各区域之间协调运行,优势资源的互补利用,并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了初步的合作体系和制度框架。决策层包括:各区域政府合作的行为主体共同制定领导峰会制度。

协调层包括:各区域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区域协调委员会、人力资源协调委员会、政策规划协调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层包括: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专题组:能源组、交通组、信息组、旅游组、物流组、金融组、环境保护组。

1、决策层是在原来“主要领导座谈会”的基础上形成,由各县市的党委书记、市长构成,其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区域发展重大事项的审议、决定和决策,是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地方政府贯彻中央政策、审议区域合作政策、统筹重大项目布局的最高层次的联合协调机制。

决策层每年召开一次峰会,由各县市最高领导轮值主持。各县市轮流举办。

2、协调层由人力资源协调委员会、各区域协调联席委员会、政策规划协调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构成。其中,专家委员会的主要功能是不仅为联席会议、专题组就区域发展重大问题提供决策咨询而且还为峰会提供重要的意见建议。

协调层的议事原则是:平等协商、协调推进。

协调层每年召开两次会议,由各县市主管副市长主持。各县轮流举办。

3、执行层是在峰会和联席会议领导和指导下,建立合作专题协调推进制度,负责合作专题的协调推进落实。由各个专题组构成。

专题组根据治理事项落实的需要设立,目前设能源组、交通组、信息组、旅游组、物流组、金融组、环境保护组7个专题组。其主要功能是表达经济带上各方利益诉求,落实峰会和各协调委员会精神,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区域合作,指导和协助不同区域企业与社会中介组织跨区域的活动,以形成以专题带动合作,以合作促进发展的良性模式。

执行层的议事原则:灵活机动,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执行层的议事范围:贯彻落实决策层、协调层的决议,将各项既定政策在专题组工作推进中,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专家咨询、行业协会参与制度。建立重大项目招投标机制和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制度,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引导企业参与区域合作。

执行层每年召开四次,每季度一次,保证各组灵活有序的进行各项活动。

但对于以上构建的模型与合作机制而言,可能存在两方面问题:

①模型的构建与法律规范的出台可能步调不一致,造成模型的运行,存在内容合法性方面的問题。

②区域政府间关系复杂与行政成本增加问题。跨区域合作组织的建立,使得区域内政府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

①健全法规,改革区域管理体制。区域法规可以为实现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动力和长效机制,有利于实现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法制化。

体育治理体系 第12篇

一、完善法 制, 为健全“三公”消费治理体系 ,提高治理能力提供基础与保障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现代化的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法律制度既为财政确立运行规则,也为财政提供根本保障。要遏制“三公”消费,健全“三公”消费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就要健全国家有关“三公”消费的法律制度体系。

(一)完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为健全“三公”消费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提供前提

遏制“三公”消费,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将财政权力关进法制的“笼子”里。如2008年5月我国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务公开提出了明确要求。2012年7月9日国务院颁布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机关事务管理活动的行政法规,对“三公”消费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2014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对“三公”消费作了更明确、具体的要求,如要求“三公”消费要向社会公开;要实行全口径预算,避免一些部门为逃避监督将“三公”消费通过预算外收入支出,等等。但这还不够,还应制订有关“三公”消费的专门法律,克服现在“三公”消费的规范分散在不同法律中,不系统、不完整,容易冲突的现状,只有对“三公”消费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有法依可,才能健全“三公”消费治理体系,为遏制“三公”消费提供前提。

(二)严格实施法律,提高法律执行力,为健全“三公”消费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提供基石

好的执行力比法律的制定更重要。遏制“三公”消费,不仅要有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还要有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不断提高法律执行力,否则,再健全的法律也会成为一纸空文。为此,立法机关立法要注意法律条款的可操作性,否则宁可不要。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对乱花滥用“三公”经费的部门和当事人要严厉追究责任。司法机关要加强打击力度,不能以补代罚、以罚代刑。只有法律制度完善,严格依法办事,治理能力才能提高,遏制“三公”消费才有坚实基础。

(三)深化财税制度改革,为健全“三公”消费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在治国安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既是国家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从管理走向治理,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要健全“三公”消费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就要从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入手。

首先,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过去的预算制度不完善,如旧的《预算法》没有将“三公”消费纳入公开范围;又如各部门单位还保留财政专户,收支没有全部进入央行单一国库账户,容易助长“小金库”泛滥,让“三公”消费有立足之地。这就需要不断深化预算制度改革,以健全“三公”消费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真正遏制“三公”消费。

其次,要不断扩大预算公开的范围、细化公开的内容。“公开是现代公共预算的基本要求”“是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需要。”修改后的《预算法》草案不仅明确要求“预算公开”,还要求对三公经费的安排与使用作出说明。但只是“三公”公开还不够,因为其他支出也可能隐匿“三公”经费。要遏制“三公”消费,还要细化预决算公开的内容、扩大公开范围,不仅要公开“三公”经费,还要公开其他预算支出;不仅要公开预决算的内容,还要公开预算的修改;不仅要公开“三公”消费的数额,还要公开各部门的人员数量和结构,这样,才能保证公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严肃性。

再次,要加快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公务卡结算等制度的改革,建立“三公”消费的预算、使用、监督、审计和公示等一整套制度,这既有利于遏制“三公”经费增长,也有利于健全财政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二、完善监 督体系,为健全“三公”消费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提供条件与支撑

“管理”与“治理”有本质不同,“管理存在着主体与客体的分界,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治理则消除了这种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治理往往指‘协同治理’,强调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管理,政府、社会组织、个人等不同行为主体间形成的一种有机合作关系。”遏制“三公”消费,要充分发挥纪委、人大、审计、监察、政协、媒体、公众等监督主体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立体化的监督体系。首先,要充分发挥纪委的监督作用。纪委不监督具体业务,但通过监督党员干部,对“三公”消费也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纪委要深入群众,对“三公”经费运行中群众反映强烈的人与事,要加大查处力度;要加强巡视,发现问题立即介入,对违法乱纪者给予党纪处分。其次,人大要履行好监督职能,要认真审议各部门提交的预算编制,并把“三公”消费作为审查的重点;通过抽查、专项检查等形式,加强对“三公”经费预算执行的监督;各级人大都要设立预算工作委员会,保证其有职有权,以对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实行全口径的全程监控。第三,在行政系统内部,财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通过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来加强对各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监督。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三公”经费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的审计,促使“三公”经费支出合法有效。监察部门要利用与纪委合暑办公的优势,与纪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第四,要充分发挥媒体与公众的监督作用。不断完善质询、听证、举报、公示等制度,为舆论和公众的监督创造条件。新闻媒介对“三公”消费的违规违法行为要及时曝光。政府要为公众提供举报电话、网络等平台,对实名举报者要加强保护,对媒体曝光的案例要及时公布处理结果。广大市民要积极参与,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

三、协调一 致, 形成合力,为健全“三公”消费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提供良性机制

上一篇:品牌开发下一篇:专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