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批评的尺度

2024-07-21

把握好批评的尺度(精选6篇)

把握好批评的尺度 第1篇

批评报道是媒体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的有效武器和主要手段, 不仅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 而且负有对社会舆论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正确运用批评报道不仅能弘扬社会正气、鞭挞丑恶现象、为民排忧解难, 还能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反之, 如果批评报道运用不当, 不仅会失去受众的信任, 还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 手握批评武器的记者, 必须认识到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 在批评报道中, 应该慎之又慎。

下面就我从事批评报道工作几年来的经历, 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批评报道要客观、公正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这在批评报道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批评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 它是通过批评不良的社会现象, 来表明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对受众有引导作用, 因而也容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反响。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时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 以记者的亲历亲为作为素材, 并且要了解当事双方的具体情况, 切不可听信一面之辞, 只有这样, 批评报道才能立得住脚, 也才有说服力和生命力。

《老张说事》是一档以批评报道为主的节目。2007年8月, 一位姓赵的老人投诉其所在单位和民政部门没有给他落实退休待遇, 说他先后多次找过有关部门, 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无奈找到《老张说事》。老人声泪俱下的诉说深令记者同情, 但经过走访其所在的单位和信访部门, 得知老人是十多年的上访“专业户”, 他应该享受的所有的待遇都得到了落实和解决, 而且民政部门还根据实际情况, 破例对他给予特殊的照顾。了解了这些情况后, 记者根据调查所掌握的实际情况, 耐心地给老人做以解答, 并与其子女取得联系, 共同做了细致的说服工作, 最终老人打消了继续上访的念头。

二、批评报道要准确把握分寸

批评报道往往以披露真相、直击要害来达到报道的效果, 但如果只图一时之快, 有失分寸, 很容易激化矛盾, 产生社会不和谐因素。因此, 如何准确地把握批评报道的分寸十分重要, 轻之, 如隔靴搔痒, 力度不足;重之, 过犹不及, 适得其反。

2006年2月, 我们对哈尔滨市的一家大型私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进行了报道。事后, 企业负责人从其他渠道得知此事, 认为报道有部分失实的情况, 与企业的法律顾问专程赶到我台“兴师问罪”, 并声称要诉诸法律。在他们听了节目的录音资料后, 发现报道的录音材料均取自双方当事人, 记者评价公正、客观, 分寸的拿捏较为准确, 没有任何失实之处, 他们这才心服口服, 并向记者表示了歉意, 回去后全额补发了拖欠的工资。

三、批评报道要就事论事, 不能以偏概全

批评报道通常涉及的是个别现象或个别人,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具有普遍意义, 因此才具有报道价值, 这就要求记者和主持人在报道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所报道的个案进行点评, 不能以偏概全、任意发挥, 这样才能达到批评报道的效果和目的。

2007年2月, 《老张说事》报道了乘客金大娘在乘坐91路公交车时, 因司机急刹车被摔伤, 车队拒绝赔偿的事。节目通过记者采访91路车队领导互相推诿、公交管理处有关部门互相扯皮的现象, 客观反映了事实真相, 加之主持人现场点评, 听众电话参与热烈, 甚至提出相关领导应该引咎辞职。这时候主持人以大局为重, 就事论事, 正确引导, 提出相信交通局的领导会认真重视、正确处理等, 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最终, 金大娘得到了1600元的赔偿, 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四、批评报道要讲“人性化”

批评不是报道的目的, 而是通过批评这种手段最终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这就要求批评报道既要通达社情民意, 又要疏导公众情绪, 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在严爱中把握好批评的方法与艺术 第2篇

班主任常被学生叫做“老板”“班头”等等,可见班主任对一个班级的重要性。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工作千头万绪,几乎每天都要批评不同的学生。然而,批评只是一种手段,批评要能够指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健康茁壮成长;同时要严爱当头,讲究方法与艺术,让学生体会到爱,体会到教师的期望,从而促进其人格发展素质健全。因此能否恰当的把握批评的方法与艺术,是班主任能否做好班级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严爱相济,批评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

严格管理学生是每位班主任必须重视的问题。只有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才会形成好的班风,但需注意严而不凶,爱而不溺,严爱相济,在爱中求严,在严中见爱。尤其是批评的语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注意时间,场合,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关心的语气去帮助教育学生。记得一次自习课,我班一个女孩没有学习而是在忙着写一封信。等老师发现后,她偷偷地放到桌洞里面。后来让细心的我还是发现了:满满两张纸,写的工工整整,字里行间情真意切,主要是向一位异性同学倾诉自己的烦恼、思念、以及不被理解和关注的痛苦心情。从中不难看出:她在朦朦胧胧的暗恋着一位同学,正陷于无法自拔的情感泥潭中,难怪上课心不在焉、闷闷不乐,成绩下滑明显。经过耐心的思想工作,她如实地说出了真情,并自觉地承认了错误。事后,我没有声张,并在班级替她保了密。我多次找她谈心、及时引导她:未成熟的青苹果过早收获会又酸又涩,成熟季节的果子才会又香又甜。青少年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很多看法和想法很不成熟,等将来有了立足社会的本领,再考虑这些大问题。人不可能一辈子不做错事,人生关键时只有几步,不能让同样的错误重犯,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她含着眼泪不住的点头,我了解此时她复杂的心情。无需太多的语言,老师给予她的尊重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她很感激我,从此她转变了:脸上重见了笑容,学习成绩也呈上升趋势。

由此可见,教师批评得当,方法适宜,能够多为学生考虑,批评的效果会比严厉的训斥好。老师批评不当,刺伤学生自尊心、学生必定对老师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本学期班里的几位男生课间打扑克,我当时当众严厉批评他们,结果这几位男生好一段时间闹情绪,以拖交作业等来表示对受约束的不满。后来,我冷静的反思自己的工作,常言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何尝不把忠言变的顺耳,让学生听得进去,应该会更利于行吧。于是我换位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试着理解他们,挤时间坐下来找他们谈心,放下老师的架子,像朋友一样聆听他们的倾诉,倾听他们的心声,结果如此沟通并冷处理后,这四位同学有了很大的转变,师生关系也由紧张变得融洽起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二、严爱当头,批评要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

班主任天天和学生打交道,尤其是班级量化考评不理想时,更多的需要批评违纪学生,一怒之下甚至会例数学生的许多缺点,新帐旧帐一起算,将学生批个一无是处,心毁意冷。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鼓励他们独立工作,进行创造,获取成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是:严爱当头,批评要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对犯了错误甚至是很严重错误的同学耐心的做工作。班里一名父母离异的女同学,特殊的成长环境加之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致使她性格很怪癖,不善于交际,同学关系不好,因小事经常与老师、同学发火。有时甚至故意给班干部出难题,在不喜欢的课上恶作剧。一次竟与班里一位男生因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我多次找她谈话,做思想工作,从小事着手关心她,用事实说明学会宽容的重要性,并对她体育训练积极,肯于吃苦,积极参加劳动等优点予以肯定。帮助她重树信心,给她创造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锻炼机会,引导她学会与人相处,鼓励她融入集体,并要求班干部不计前嫌主动帮助她、关心她、团结她,使她终于有了转变,树立了生活的信心,逐步融入了集体。诚然,教育学生善于发现自身优势与长处,更应该教育他们看到自身的不足,方能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三、严爱适时,批评学生应持有爱心

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期,他们中的个别同学因为小学时养成的散漫习惯,加之缺少良好家教,有时难免给班级扣分。老师此时一定十分生气。与其你去大声的训斥他们,不如找他们谈话,让他们自己找出自身不足,违纪的根源所在,千万不能因为他们给班级扣了分,而对他们厌恶、歧视甚至恶语相讥,那样做的结果只会导致:师生间的矛盾将会僵化,学生也会我行我素,破罐破摔。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教师只有倾注全部爱心才能感化学生。在我的班里有一位学习和行为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叫李竞,他在小学就经常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遭同学嫌弃,一入学就有点自暴自弃的想法,故意表现出对什么都满不在乎,家长也对他不抱任何希望,只求他混个毕业证。我清楚这样的学生内心很痛苦、很无奈,实际上他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在一个隆冬的早晨,他迟到了,他想,这下可要被狠狠批评一顿了。出乎他意料,我并没有疾言厉色地责问他,而是和颜悦色地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当我了解到他的父母都还没有起床,他连早饭都没有吃就赶到了学校之后,我受到很大震动,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批评他不该迟到,但又表扬他有较强的自理能力,课间买了面包让他吃,鼓励他学会自理、凡事早行动。他深受感动,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进步很大。但是,学生的进步难免是有反复的,虽然这位同学仍有违纪现象,但我从中深深地体会到:“这样的学生就像体弱的树苗,更需要我们班主任给予更多的阳光,更多的呵护、更多的关爱,不断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去唤醒一个孩子的上进心”,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不断进步。

四、严爱适度,批评方式应因人而异

批评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所悔悟,并在短期内改正错误。批评的目的能否达到,取决于班主任的批评方式。针对不同性格,不同脾气,不同思想的学生应因人而异。严爱适度,批评学生应权衡利弊得失。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应循循善诱,对于脾气暴躁,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教师应用“交流式”的批评。例如我班一个同学,一次月考前被某科老师严厉批评,他一气之下,该学科的卷子只写了名字,以不答试题来宣泄心中的不满,以此来报复老师。原因是老师得罪了他。看来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应对症下药,把握好批评的分寸,严爱适度,恰到好处的适度批评,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对他的批评,引导其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别人,认识顾全大局的重要性,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激发其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动力。做到如此批评学生将会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可估量的动力。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严师出高徒”,严的前提是“尊重”,真心爱护自已的教育对象,就必然要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又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度,要合乎情理,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心理学的测量表明:“一个小孩从出生之日起,便开始具有了多种潜意识,其中包括受人尊重的本能。”这些都说明了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勿庸质疑,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若在批评教育时讽刺、挖苦、奚落甚至辱骂、体罚,这与严格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批评应当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细致恰当的批评,春雨润物细无声嘛!总之,批评的艺术应是:“严格与善良、严格与尊重、严格与理解、严格与关爱”的有机结合。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格,而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只有做到这些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育人效果。

做好批评报道应把握的尺度 第3篇

关键词:批评报道;尺度;平衡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46-02

批评报道是指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缺点或错误等行为所作的新闻报道,俗称“批评稿”。批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缓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减压阀”作用,因此,近年来批评报道成了平面媒体尤其是都市类报纸强化舆论监督、增强受众意识和可读性的重要报道方式。这种报道通过发现事物的缺陷和不足,分析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或者通过对假丑恶现象的批评与揭露,教育引导群众从事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或者通过报道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为领导部门提供决策依据[1]。

但是批评报道本身也是把双刃剑。批评报道做得好,能够惩恶扬善,匡正时弊,弘扬正气;运用不当,则会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严重的还会影响社会和谐。作为媒体从业人员,我们应准确把握批评报道的“度”,使批评报道产生更多的正面的社会效果,成为一种催人警醒的力量。

一、客观公正,核准事实

媒体服务于公众,客观、公正、独立、真实地传播事实真相,既是新闻的核心内涵,也是媒体的传播使命。对于允许采访公开见报的批评性监督报道,记者在采写时一定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全面了解、核准事实,确保客观准确。

可以这样说,客观、公正地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是我们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基础,更是批评报道的立身之本。所谓客观性就是事实的准确性和对事实分析的合理性,就是要在对新闻的表述和分析评析中,做到事实清楚、表述准确、分析评价客观公正,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始终冷静地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去观察、分析所报道的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结果。具体而言:第一,作者所报道的事实,包括“五W”以及细节、数字、引语等,都必须完全准确无误,不容许有任何差错、虚构或夸大、缩小;第二,对事实的说明、解释,也应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歪曲或掩饰。只有具备这两方面的条件,新闻报道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实践的检验[2]。

确保客观公正,在采访中就要做到多方核实、求证。去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里,明确提出:“开展批评报道至少要有两个以上不同的新闻来源,并在认真核实后保存各方相关证据,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准确。”、“新闻从业人员应摒弃个人好恶,主观世界服务客观世界,而‘没有权利从一群事实中,摒弃不符合我们的立场和观点的新闻’,力争以最充分的事实展现客观世界的完整面貌”[3]。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尽可能的客观公正的报道,力求把事实信息的原本状态呈现在受众面前,把判断、评价事实的机会和权利还给受众。

二、全面平衡,不偏不倚

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这样说:“平衡报道就是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媒体要给予事件双方当事人充分的话语权。不能只顾或只让一方发声,而忽视另一方。如果只听信当事人一方述说,而不去找另一方当事人印证,那么,记者的采访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从人性的普遍心理讲,一个人在陈述事情时,为了取得更多的同情,往往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避免与己不利的因素,甚至可能说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语言。如果记者被他牵着鼻子走,就可能谬以千里。

采写批评报道时,尤其要注意听取被批评人的意见和申诉,集纳多方信息,兼顾矛盾各方,防止新闻报道出現一边倒的倾向。越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新闻,越是在采访的时候要注意全面与平衡。如:本报去年刊发的一则报道就曾有过这方面的失误。有读者报料说,自己花2000元买的衣服在一家干洗店洗破了,店家却矢口否认是他们的责任。记者听闻投诉人报料后,立刻前往干洗店核实,遭到店主拒绝。随后,记者采访已介入调查此事的工商部门,得到答案是他们正在处理,也没有给出确切的说法和结论。于是仓促下记者便以《干洗的衣服破了店家不认账》为题刊发了这则消息。果然,次日一大早,干洗店老板就怒不可遏地投诉至报社,大喊稿件失实。

衣服破了,到底是什么时候破的,怎么破的,记者只听到一方的说法,在没有多方核实得到印证的情况下,便过早地得出结论——“干洗后衣服破损”。这起失误恰恰在于忽视了新闻报道观点上的平衡,即没有充分报道矛盾双方的观点、立场和看法,只说了有利于一方的事实和意见,而没有说出有利于另一方的事实和意见,导致受众无法从确凿的新闻事实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当然,我们所说的平衡不仅包括观点上的平衡,还应体现在地域平衡、领域平衡、力度平衡、热度平衡等多方面。在地域和领域平衡上,要避免在一个时期内对一个地区、部门、行业做过于集中的批评报道。在力度和热度平衡上应掌握,报道热点不应加温,使热点更热,而是为了缓解;报道难点,不使难点更难,而是为了探求解决难题的办法和途径,防止过冷过热,保持常态。全面平衡,不偏不倚,这才是批评报道应把握的主调。

三、心系大局,服务大局

采写批评报道,在选择题材、采写稿件时,要本着对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既勇于揭露社会弊端,又要心系大局,服务大局,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方针。

在这方面,我们的报纸也有过教训。去年本报刊登的一则题为《提升工程美了“面子”却坏了“里子”,住户房屋漏雨至今未解决 形象提升了 我家房子却漏雨了》的报道就因无视大局、以偏概全受到多方质疑和批评。众所周知,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是西安市政府从2008年开始,用三年时间,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由量到质的提升、城市景观由乱到美的提升、环境整治由点到面的提升、建设管理由粗到细的提升。三年来,全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整个城市面貌和形象得到了全面改观和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而这则报道仅就个别住户存在的个别问题,全盘质疑和否定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这种做法是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相背离的,也在社会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作为党的新闻媒体所做的一切,包括舆论监督在内,一定要有利于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稳定环境,这是基本前提[4]。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党报、党刊、国家通讯社和电台、电视台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加强热点问题引导和舆论监督,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热情。”

在选题时,要始终考虑我们所做的批评报道是否带有普遍性的全局意义。要做到既批评错误、教育落后、打击不法;又弘扬正气、鼓舞先进、维护法治,最终实现促进改革开放,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稳定大局的目标。

四、理性批评,建设性思考

采写批评报道,我们心里应牢记一个理念:批评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而不是将问题复杂化、扩大化,从而激化矛盾。我们采写批评性监督报道应本着理性、建设性以及促进问题妥善解决的原则,帮助有关单位或部门积极改进工作,达到产生正面社会影响的效果。

现在我们很多的批评报道为了顺应读者的“围观心理”,往往着重表现和放大矛盾、刻意煽情,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很精彩,但却忽视了媒体应有的正确导向作用。再者,有些报纸的批评报道动辄垃圾成山,下水堵塞,这里停水,那里停电,使批评报道呈现出琐碎化和零散化的状态。诚然,百姓事情无小事,但我们报道新闻不能仅仅就事论事,流于形式,更应透过现象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剖析,从中获取重要和有用的信息,指导广大群众下一步的生活。

进行批评报道如果缺乏理性和建设性的思考,容易导致人们看到的总是社会“阴暗面”,长此以往,则会导致受众对社会总体评价降低。同样是以做批评报道见长的《南方周末》,她的批评报道很多,但许多长年看她的读者却对社会前景充满信心,原因就是《南方周末》在做批评报道时,始终秉承着理性和建设性的理念。

由此来看,做批评报道应本着理性和善意的态度,本着解决问题的初衷以及提高认识的目标,而不是将评论对象一棍子打死。它指向的是建设性,着眼的是解决问题。不是说每个批评都能解决问题。像现行高考制度尚有种种不合理,看病难、房价高等问题仍是百姓心中的痛……这些问题一时难以根治,此时,理性批评既要正视问题的存在与危害,更要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以建设性的思考尽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社会共识,促使问题及早得到解决。

五、有始有终,务求实效

批評报道给人的印象多是“揭短”,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得罪许多人、许多单位。这种情况难免会有说情的人来“灭稿”,这样靠单个的新闻工作者无法单独完成和承受这一切,这就要求媒体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媒体,要敢于表态、拍板、撑腰、担责,要顶住说情,遇到麻烦不推卸责任、不责怪下级,据理、据法保护记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媒体的权威。

作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媒体,我们做舆论监督报道尤其是批评报道时一定要能顶住压力,使报道有始有终,力求对读者有一个交代。或是采用首尾呼应式报道,前一篇鸣锣开道,后一篇击鼓收兵;或是点面结合,先是由点切入,然后进行深度挖掘,发散开来,呈现由点及面的过程;或是持续追踪,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直到所报道的事情有了整改、有了结果。批评报道的立足点要放在“帮”上,目的在于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一定要有事情处理的经过和结果,让人民看到党和政府消除消极现象的决心和行动,强化报道效果。有批评、有改进、有效果,这样的报道才算周全。

参考文献:

[1]雷汇敏.批评性报道是舆论监督的核心[J].声屏世界,2000(3).

[2]严励,孙聪利.反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J].新闻爱好者,2012(9).

[3](美)迈克尔?埃里默.展江,殷文主译.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把握批评的尺度,讲究技巧和艺术 第4篇

下课, 他到了办公室, 从表情看, 还是很不服气。对这样的孩子, 我首先肯定他的自尊心强是好事, 说明他对自己有要求, 想上进, 但并不代表犯了错误就要强词夺理, 两个人同时有错, 就是因为自己学习好, 只想老师批评别人, 也是一种特权思想, 如果老师这样做, 就是一种不公平。老师批评他今天的表现, 并不意味否定他以前的表现。与同学上课讲话也不是大事, 老师指出, 停下来就可以了, 老师今天生气, 在于他后面的态度, 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影响上课。老师今天讲话重了点, 但绝没有恶意, 对于学习好的同学, 更应严格要求, 希望他回去想想。

以后的几天的课, 该同学有一点沉默, 但我能感受到, 他在观察老师的态度。我只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提问、辅导, 一如既往地对待他, 经过一段时间, 他脸上的表情变得平和了, 对于他好的表现我适时、恰当表扬, 他学习起来更专注。自尊心较强的孩子不太愿意口头认错, 他的行为表明他知错, 并在改正, 老师就没必要追究下去。

批评甚至惩罚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手段, 但又是一把双刃剑, 有如一剂猛药, 药用好了, 祛病强体, 使人受益;药用不好, 伤害身体, 贻害无穷。批评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不是不能批评学生, 而是要注意批评学生的方式。

一、了解心理特点, 及时沟通理解

优秀的教育源于对学生的充分认识和真正了解。由于学生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不同, 个性差异大, 青春期内心又充满矛盾:表面上对很多事情不在乎, 而内心又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他们犯了错, 内心已明白, 但嘴上就是不承认;他们觉得自己已长大, 能担起责任, 但又会因为自控能力差, 而承担不起。这就要求教师真正了解每个学生。在教育方法上要区别对待, 因人而异, 对个性强的要冷处理, 避免针锋相对;对内向学生要多沟通、多开导, 态度要温和, 最好私下批评, 注意把握“度”, 走近孩子, 做他们的朋友, 允许他们表达, 允许他们犯错。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感情、情绪的变化, 对他们的错误行为及时处理。犯错是最好的教育机会, 人犯错时, 一般内心是准备好接受批评和惩罚的, 教育者抓住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可能会使教育刻骨铭心。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 带着宽容的心, 理解这是他们的年轻、不成熟, 是人生必经的过程。

二、尊重人格, 保护自尊心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心理激烈变化的时期, 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 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时期, 可塑性很强。这就需要教育者承担起教育的职责。他们自我意识觉醒, 希望获得尊重和理解, 但又有逆反心理, 认识问题容易偏颇, 行为自控能力差。“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他们的过失大部分都是由自控能力差引发的, 教育者要想走进他们的内心, 就要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去尊重, 简单粗暴的批评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他们心灵的大门也会为之关闭。教育者不仅要指出他们的错误, 帮助改正, 而且应该分析他们犯错的原因, 寻找避免犯错的方法, 用一颗宽容之心对待他们, 多一些春风, 少一些暴雨。

三、抓住核心问题, 就事论事

人生可以说是在不断犯错, 不断改正, 完善自己的过程, 青少年犯错在所难免。当学生犯错时, 教师应该抓住主要问题, 解决主要矛盾, 就事论事, 不要把旧账一起翻出来, 对于错误, 不要无限上纲, 你的“善意”可能会毁掉一个学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别忘了你的鞭子下有瓦特。”

四、留给反思时间, 进行自我教育

心理学上讲, 人从小就具有自我教育的潜在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我意识逐渐发展, 自我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从教育学上讲, 自我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教育过程中, 之所以强调要运用自我教育法, 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是因为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动机主动的内化活动, 才能起作用。运用自我教育法, 就有助于培养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 因此, 我们操作上可运用启发引导手段, 留给学生反思的时间, 让他自己思考:错在哪里?犯错的原因?这件事的危害?我该怎么办等问题, 不要强行灌输, 逼迫认错, 在强逼之下, 他即使口头认错了, 内心其实是不服的, 没有思想上的认同, 也就不会有行为上的改变。教育的高境界, 应该是通过教师的引导, 逐渐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 提高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能力, 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

五、适当表扬, 增强前行动力

人都爱听表扬, 它会使人身心愉悦, 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表扬也是最廉价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教育者的一次表扬, 是对学生好的行为的肯定, 使学生产生愉悦心理的同时, 产生向真、向善、向美的心理。也许老师某次表扬, 会使学生终生难忘, 产生持久的前行动力, 从而实现人生理想。所以, 老师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表扬, 应通过观察、寻找、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表扬、肯定, 增强学生前行的动力。

六、为人公正, 相互理解, 师生和谐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思品学科的育人功能对思品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言行一致, 做人要公平、正直。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 学生认可你, 才能相信你, 正如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正直、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学生才愿意接近你, 尊重你, 才愿意与你心灵沟通, 和谐的师生关系才得以产生。反之, 厌恶这个老师, 进而就会厌恶这门学科。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有好感, 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师生关系和谐, 学生就会乐于接受教育, 进步就快, 反之, 学生与老师关系疏远, 甚至对立, 就不愿接受教育, 进步就慢。教师绝不能对所谓学习好的学生犯错, 就睁只眼, 闭只眼, 避重就轻;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犯错, 就揪住不放;或他们同时犯错, 只批评学习不好的学生, 教师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 就事论事, 建立真诚、互信的和谐关系。

批评是教育的一种方式,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者在批评时, 能把握好尺度, 讲究方法、技巧, 多运用些智慧, 教育的效果会更加完美, 对学生的成长会更加有利。

摘要:批评甚至惩罚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手段, 但又是一把双刃剑, 有如一剂猛药, 药用好了, 去病强体, 使人受益;药用不好, 伤害身体, 贻害无穷。批评也是这个道理, 教师不是不能批评学生, 而是怎样批评学生。在批评时要了解其心理特点, 及时沟通理解;尊重人格, 保护自尊心;抓住核心问题, 就事论事;留给反思时间, 进行自我教育;适当表扬, 增强前行动力;为人公正, 增强理解, 师生和谐。批评是教育的一种方式,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者在批评时, 能把握好尺度, 讲究方法、技巧, 多运用些智慧, 教育的效果会更加完美, 对学生的成长会更加有利。

如何把握好批评报道的“度” 第5篇

确保消息来源真实准确

在新闻采访中, 一些记者不愿意涉及批评报道, 认为采写批评报道难, 但笔者认为, 只要消息来源可靠, 真实准确, 经过认真梳理的文章一定不会让批评对象找麻烦。即使有的批评报道会给记者带来种种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困难, 甚至还会有威胁恐吓, 而让记者乐在其中的是, 社会上的消极面得到揭露, 甚至转化为正面、积极的因素。

2006年3月, 黑龙江晨报一记者在公安部门一次采访中, 无意中听到哈尔滨南和名优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某因卖假烟、假酒被警方抓获。但由于此人背景颇深, 认识上层一些领导, 所以事发半年后, 这条新闻一直无人敢透漏给新闻媒体, 而此时孙某的案件已到检察机关。得知这条消息后, 记者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好新闻, 及时与检察机关取得联系, 并拿到了第一手的“案件报告”。有了新闻事实材料, 如何与目前现状联系起来, 更具有新闻性, 有说服力, 后又通过进一步调查走访, 发现孙某所经销假冒名烟名酒的店铺———南岗区长江路189号所开的国酒茅台专卖店, 目前还在开门营业, 但有关部门却视而不见。于是两天后, 一篇准确、充分, 有理有据的《茅台专卖店专卖假茅台》的批评报道出炉, 接着有关部门的监管缺失、有关领导的袒护以及社会各界声音, 都在随后的后续报道中曝光, 有力抨击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其间, 孙某的家人三番五次找报社理论, 认为报道失实, 但又说不出理由来。随后, 他们又找来有关领导说情, 放他们一码, 均被拒之门外。经过10余篇的连续批评报道, 孙家的茅台专卖店最后关门歇业, 后来孙某也得到了法律制裁。据此, 这名记者采写的《茅台专卖店专卖假茅台》, 在当年获得了黑龙江省晚报好新闻二等奖。

明确主题找准“批评”位置

事实的准确度, 对于批评报道来说, 更具有舆论监督的影响力, 所以对记者的要求就更加严格。要想把握好批评报道的“度”, 不仅要求记者具有把握宏观报道的能力, 更要明确主题找准“批评”的位置, 把握好批评的“节奏”。批评报道写得好, 有利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成为党和政府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 而对批评报道把握失度, 则容易产生负面效应。

2004年10月末, 黑龙江晨报一记者在哈尔滨市南岗区荣市派出所采访时得知, 该辖区四家“肯德基”店频发盗窃案, 为了减少发案, 派出所就自掏腰包为其雇佣了保安。此事听起来觉得是个笑谈, 但事实却真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由于“肯德基”是外资企业开办的, 做批评报道更要慎之又慎, 必须找准“批评”位置。经过了解发现, 自派出所雇佣的保安进入肯德基店内, 一个月内只发生两起盗窃案, 发案率与前几个月相比下降了80%左右。通过数据的比对, 更能体现出外资企业对消费者利益的轻视和损害, 对地方社会治安环境的破坏。11月初, 《派出所花钱给“肯德基”雇保安》一文见诸报端, 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

当第一篇抨击“肯德基”无视消费者利益, 店内频发盗窃案, 仍不采取防盗措施, 最后辖区派出所花钱为其雇保安的文章见报后, 紧随其后的是多篇衔接紧密的后续报道, 让无话可说的哈尔滨肯德基公司终于撤掉保安, 并自行采取了相关安全防范措施, 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就餐环境。大胆而谨慎的报道, 把握好了尺度, 此事不但没有引起负面影响, 对其他外资企业也达到了“躬身自省”的目的。同时这篇文章在2005年黑龙江省第二十五届报纸奖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

“消极”素材也可转化为“教材”

有的事情从表面上观察看不出问题, 例如火灾事件, 大都经过起火、报警、救火等过程, 火灾报道一般也按此步骤来写。受众接触这种报道多了之后, 形成一种固有的认知模式, 心理上自然缺乏新鲜感。其实, 火灾事件的经过虽然大体相同, 但其引发原因却往往有所不同。如果从火灾原因入手作调查研究, 岂不是能写出新意来?许多优秀报道正是在挖掘事情背后的原因上面体现新意的。

正常报道一起假冒伪劣案件, 大都从哪个部门何时何地破获这起案件入手, 而黑龙江晨报记者在2006年8月采访一起卖假烟案件中, 就从一南方烟贩嘴里听到的一句“哈尔滨人有钱, 对假烟的识别能力低, 让他们抽点假烟很正常”作为切入点, 既折射出哈市假烟多, 又能反映当前卷烟市场混乱的局面, 以及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不良现象。当《哈尔滨人抽点假烟很正常》见报后, 深深“触痛”了卷烟管理部门, 并将此文章拿到全局大会上进行剖析, 成了活脱脱的“教材”。自此, 哈市开展了一系列的打击假冒伪劣卷烟活动, 震慑了一大批不法分子。由于变换了思维的角度, 其选题与报道自然使人耳目一新。因此该文章也于2007年获得了第十四届黑龙江省新闻奖专项新闻奖 (省晚报好新闻) 三等奖。

把握好批评的尺度 第6篇

对于涉案报道特别是刑事案件的报道如何把握好尺度?笔者经过调查和分析将其归纳如下:

第一、要有社会责任感, 不要片面追求感官刺激。

近年来, 法制节目为了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和视觉冲击力, 导致屏幕上出现了大量的案发现场的镜头, 因为节目中过度渲染了暴力、血腥、悲痛、情色和抗争, 收视率尽管上去了, 但是留下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显然, 这种传播的效果与各电视台法制节目编辑、记者揭露犯罪、弘扬正气、普及法律知识的初衷相悖。其实, 在号称“新闻自由”的一些西方国家的新闻法规中都有对渲染暴力、血腥和色情的画面、文字和语言加以限制的规定, 有些规定还非常严格。

第二、要普及法律知识, 不要暴露侦查手段。

收看法制节目对于守法公民而言, 是了解治安动态、提高防范意识和学习法律知识的很好途径, 但对于想铤而走险或有犯罪前科的人, 法制节目尤其是涉案报道, 很有可等成为这些人掌握犯罪手段、与警方的侦查相抗衡的教科书。记得前几年轰动全国的“张君犯罪团伙系列持枪杀人案”的主犯张君在被抓捕后就供认, 他在每次作案后最喜欢看有关他的案情的追踪报道, 从中可以了解到警方的动向, 以便加以应对。对于某些犯罪分子作案的细节也不能描述得过于详尽, 因为法制节目需要普及的是法律知识和防范的方法, 而不应是传授犯罪的手段。

第三、要尊重司法程序, 不要干扰执法人员办案。

媒体对案件的报道, 不得超越司法程序预测审判结果, 发表评论或结论性意见。对案件的报道, 所依据的事实、证据和引用的法律必须准确, 对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的内容不得报道。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尊重司法程序、避免干扰执法人员办案和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了抢时效, 采编和播出独家新闻是许多新闻节目和法制节目编辑、记者的追求,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 我们对此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 但是具体到涉案报道中就不能一味地追求“快”。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已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只有在结案之后才能作结论性报道的要求, 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过早地介入、草率地评判, 很有可能干扰司法部门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该根据事实和法律, “媒体审判”有越俎代庖之嫌, 且媒体过度的干预有时还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第四, 要避免新闻侵权, 不要因为报道而授人以柄。

近年来, 通过新闻媒体传播而引发的名誉侵权、肖像侵权、隐私侵权等新闻侵权案件层出不穷, 这些案件业已成为目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在新闻侵权诉讼中, 新闻侵害名誉权是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诉讼, 目前绝大多数新闻官司都属这类纠纷。根据法院系统的一项统计,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近年来审理的新闻侵权案件中名誉侵权案件占新闻侵权案件的多数, 数量超过75%。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位资深法官曾向专门就此问题进行采访的记者介绍了新闻侵权的几个主要类型:一是新闻报道的内容失实;二是新闻报道评论不当;三是未经核实转载其它媒体的报道, 事后证实报道不实。此外, 在报道未成年人犯罪的节目中, 须对其肖像、姓名等进行技术处理, 如做虚化、打马赛克或用化名等, 否则, 就有可能对那些未成年人造成心灵伤害。

除这四个方面外, 在案件报道中, 还要注意规范地使用法律用语, 使用一些带有侮辱性的措词贬损涉案人, 或对案件性质作出主观色彩浓厚的认定等也很容易引发名誉权诉讼。在一些新闻侵权案例中, 有的节目主持人因为在串联词或解说词使用了一些诸如“流氓”、“案犯”、“色魔”、“小偷”、“骗子”和“劳改释放犯”等未被法院认定的不规范的称谓被告上了法庭。总之, 我们国家对案件的报道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和新闻宣传纪律, 一些基本的“游戏规则”必须遵守, 否则不但与新闻宣传纪律和职业道德相违背, 还会触犯法律法规构成新闻侵权。因此, 法制节目尤其是涉案报道需要非常的小心和谨慎, 即要严格把握涉案报道的导向和尺度, 不能因为追求收视率和真实性, 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参考文献

[1]蔡鹏举.“4·1”投毒案报道的媒介思考——兼谈法制报道“度”的把握[J].中国记者, 2013 (06) .

上一篇:女子拳击下一篇:现有问题及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