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失范行为范文

2024-07-16

教师失范行为范文(精选12篇)

教师失范行为 第1篇

1.1选题背景

教育是国家的根基,一切发展以教育为本,学校是进行教育事业的主阵地,教师是学校的核心,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培育民族希望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体育教师是广大教师中重要的一员,也是教师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体育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示范性劳动,体育教师的任何不规范行为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不良影响,造成学生对体育教师的错误认识或抵触情绪,恶化师生关系,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关注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失范行为,直接关系到成千上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然而,在我国现实社会中,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部分教师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道德素质出现滑坡,体育教师的失范行为屡见不鲜。据报道,在2011年5月13日下午,太原市某乡镇中学一名初二的女生,在体育课上,因身体不适在跑步时偷懒而被体育老师惩罚,这个学生不高兴的小声反驳了几句,不料被体育老师拉进办公室进行体罚,致使这名学生“多处软组织损伤”;还有报道显示在太原市某农村中学一年级的体育教师,为了他的实习工作顺利完成,在星期五上午的最后一节课,让四个班级 (将近160名学生)在33度高温下站军姿,时间持续了将近30分钟,更过分的是后来又让大家绕操场跑了400米,有几位同学都受不了高温而晕倒,该体育老师最后被学校开除。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体育教师中存在着严重的失范行为,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笔者选择对本课题进行研究,找出农村体育教师失范行为产生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2研究的意义

首先,对农村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研究,有利于有失范行为的体育教师以此为鉴,从而避免在教育授课过程中给学生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众所周知,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失范行为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一个体育教师随意对学生进行体罚,或是随意的挖苦,通常会给学生在心里上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可以为我国广大农村教师提供典型的案例作为反面教材,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失范行为,这些行为会对学生造成怎样的伤害,从而正确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自我约束,尽可能避免失范行为在自己身上发生。

其次,对农村体育教师失范行为的研究,不仅是要揭露这种现象的发生,重点在于分析造成这些失范行为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要从宏观上认清失范的根本原因,包括教师自身的因素以及学校、社会等外界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或建议。因此,对体育教师行为失范行为及其危害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体育教师失范行为概念

2.1规范与失范

“规范”一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规,有法度也;范,法也,古法有竹刑。”而“法”就是标准。显然,规范实际上就是社会活动、社会行为的标准[1]。规范是人们以互换为目的的行为准则。规范是人类为了满足需要而建立或自然形成的,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有相沿成习的风俗习惯,也有明文规定的法律信息、群体组织的规章制度。各种规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互为补充,共同调整着人们和各种社会关系。规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方向、方法和式样、规定了语言和符号使用的对象和方法。 规范体系具有外显性,了解一个社会式群体以及社会的文化,往往是从认识规范开始。

“失范”(anie Oranomy)一词,来源希腊文,在16世纪的神学中是指不依法,特别是裘读神囚[2]。有关失范的两种主要见识,是由涂尔干和默顿提出来的。涂尔干(E·Durkheim)将“失范”的概念首先引入现代社会学,用它来描述当社会规范不得力,不存在或相互矛盾时,在个人和社会中都会出现的混乱状态。其精神实质是“无规范”,是“反常”。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 K. Merton) 修正了涂尔干的心理学设想,将失范的定义由无规范改为规范冲突,他认为失范情形的出现是由于在被社会认可的目标与人们通过社会认可的手段来达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之间存在不一致[3]。现行社会学著作普遍将其定义为:“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破坏性越轨行为[1]”。

2.2教师行为规范与行为失范

教师行为规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师中必须信守的教育指导思想和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和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是教师群体共同遵守的教学行为标准。它既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括,又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控制和约束教师教学行为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以及合理性的基本准则,它对教师的教学起着导向和约束的作用。它要求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严格遵守。 失范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其教育对象所发生的各种有违教育要求和教育规律,可能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那些不好的言行。教师教学的失范行为,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和教育教学规范要求的行为,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违背教育教学规律、违反教师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妨碍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不适当的或不良的行为和各种不利于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行为。

3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失范行为的表现

(1)在实际教学中,不是所有的中学体育教师都认为是无私奉献是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有些教师特别是个必然年轻的教师心浮气躁,认为在农村当体育教师是“大材小用”、“没出息”, 随时想“跳槽”,对工作不负责,敷衍。

(2) 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据不完全统计,体罚的形式有:罚跑圈、站军姿、殴打学生等。在中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由于学生所做的动作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教师就强令学生反复做,多次做,更有甚者一节课重复做。有些中学体育教师把在社会、学校、家庭中所受到的“委屈”而造成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在课堂中牢骚满腹,斥责学生, 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些中学体育教师不备课,不进行学习,不更新知识,敷衍了事,违背了教师应具备的治学严谨的好作风。

(3)在太原市农村的一些学校,学校对体育课采取不重视的态度,这使得一些体育教师不热衷于本职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利用自己工作之便,以从中获取私利为目的,向学生强行推销各种体育器材及服装,直接或间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甚至在个别的初中,体育教师在校外办理各种中考冲刺班。

4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失范行为的危害

体育教师的失范行为最大的受害者是学生,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教师的变相体罚不仅会给学生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而且也会妨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体育教师的失范行为不仅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而且对学校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5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失范行为的原因

5.1体育教师失范行为的主观因素

5.1.1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低下

教师职业素质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教师与他人、教师与团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在农村的一些中学更看重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些体育教师们进入中学的体育课堂后,不能做到为人师表,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教学能力差,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不能适应教师角色的多重转换,极易出现失范行为。为了达到教学效果而采取非理性的方式教育学生,使教学结果适得其反。

5.1.2教育观念落后

在农村一些老教师不能及时的进行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在学生面前享有绝对权威,“认为好成绩是打出来的”,采用体罚、以权压人、命令、变相惩罚等管理行为,这些错误的观念都是不利于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5.2体育教师失范行为的微观因素

5.2.1学校因素

我国从1997年便开始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直到现在, 应试教育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把学生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成为学校教育的目的,体育教师为了考而教,学生为了考而学。 体育教师把精力放在了如何帮学生应付考试上,而不是投入到体育教研上。有的体育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去刻意培养学生的体育专长,一些中学的体育教师表面上对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悉心栽培”,孰不知他们其实是在利用组建运动队去参加一些社会商业性比赛之机,为自己创造利益。更有一些教师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运动成绩,不惜让学生服用激素,这些都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违背。

5.2.2社会因素

在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金钱至上观”被大多数人所吹捧, 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公务员相差甚远,特别是体育教师的待遇更是少之又少,体育教师作为整个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和其他任课教师对比,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自己的辛勤劳动没有得到有效认可,认为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工作量大, 环境艰苦,收入比其他课目的教师低,工作又难出成绩,对体育教学工作失去了信心。

6中学体育教师失范行为的对策

6.1加强师德教育

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必须加强师德教育,认真学习理论, 掌握社会主义师德的基本知识,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有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来作为判断教师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道德标准,避免盲目性。另外,体育教师还应多进行实践活动,包括道德实践和教育教学实践,以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第一,学校必须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应当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 使体育教师真正做到把学生当自己孩子一样的对待、为人师表。 第二,要帮助体育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在教育方法上坚持正面教育,以疏导、表扬为主,不断吸收成功的教育经验,使体育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育素质。第三,学校领导要帮助督促体育教师,尤其是青年体育教师培养和锻炼自己自制能力,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允许自己失去理智而作出失范的行为。此外,体育教师个人还要做到经常性地自我反省,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感受、体验失范行为的后果与危害,自觉、积极、 主动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发展综合素质。

6.2更新教育观念,防止教师滥用职权

教师失范行为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教育观念,过分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百分百服从教师,因此,要预防和矫治教师失范行为,转变教育观念是关键。今天,面对激烈的世界竞争和知识经济挑战,体育教师必须建立民主型教育理念,在现实教育生活中,应大力提倡并实施愉快教育、鼓励教育、指导教育、协助教育、合作教育,以抵制、改造专制教育理念,避免采用专制主义、以权压人、变相体罚等不当的管理手段,从而根除体育教师失范行为的发生。

6.3禁止教师从事兼职

首先,应该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质量,缩小教师与公务员的差距;其次,应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给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应该用高新留住优秀的教师,让优秀的教师安心教学,无经济之忧,保障教师的正当利益;另外,还应肯定体育教师的政治地位,保证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地位的平等,给予体育教师表达自己意愿和利益的机会,让体育教师参与教育决策和学校管理。

摘要:体育教师的失范行为不仅影响到千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制约着整个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失范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寻找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为防范与纠正体育教师失范行为,为规范体育教师言行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行政伦理失范行为的调研对策 第2篇

行政伦理失范行为的调研对策2010-06-29 19:01:5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行政伦理失范行为的调研对策行政伦理失范行为的调研对策(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行政伦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行政伦理失范行为的治理问题已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公共行政人员伦理失范的现象,在分析失范成因的基础上,对如何防止和治理行政伦理失范行为进行探讨。

一、行政伦理失范的涵义

伦理从本质而言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结构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概括,针

对心性结构、人伦秩序进行逻辑上的通融和交合。行政伦理实质上是指国家公务员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在公共行政领域所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要求的总称,既包括作为个体的公共行政人员所应遵循的行政伦理要求,也包括作为群体的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所应遵循的行政伦理要求。

失范,也叫违规、越轨,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的破坏性越轨行为。行政伦理失范就是行政人员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置行政伦理的规范与原则不顾,把公共权力用来满足私利的情况或现实,从而导致公共利益受损。从本质上说,是行政权力的异化。

二、行政伦理失范的类型及表现

行政伦理失范是和各个领域相互关联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经济类失范。这类失范包括贪污挪用、行政人员经商和隐匿财产。一般来

说,贪污是行政人员利用职权通过欺骗、瞒哄等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行为。具体表现为:集体私分、挪用公款、非法集资、涂改票据、做假账、伪造证据、侵吞公款甚至为了个人私利以权压法,不按法定权限、程序履行职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循私枉法甚至执法犯法。

2、政治类失范。这主要是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一般指公务人员脱离实际,不关心公众利益,官气十足,铺张浪费,贪图个人安逸和享受,导致工作效果和效率低下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其具体表现为:有的干部沉湎于文山会海,应酬接待;有的干部对待上级布置的任务是有决定而无落实,有布置而无督查,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

3、组织人事类失范。由于干部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长期以来任用干部只有“选拔”而没有“选举”,人事权掌握在少数领导人手里,其具体表现为:卖官鬻爵、公款行贿、跑官要官。用人问题上的腐

败,后果最为严重,它使官场变成了市场,从而使行政伦理失范愈演愈烈。

4、失职类失范。在公务活动中,行政官员的失职、渎职是行政伦理失范的又一种典型表现。失职、渎职有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巨额国有资产流失。例如:有的造成桥梁垮塌、煤矿安全等恶性事故.给国家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协进而破坏社会稳定。

三、行政伦理失范的成因分析

行政伦理失范并不是我国现阶段的“特产”,它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我国新旧体制转轨的社会转型时期,一定程度的行政伦理失范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难以避免的。归结起来,造成行政伦理失范主要有以下原因:

1、价值多元化的冲击。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文化价值方面的复杂局面:一方面,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另一方面,我国又是一个急剧现代化的国

家,不仅利益、地位分化会产生价值观念与生活观念的分化,而且各种来自异域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也会随着国家的开放纷至沓来。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将会持续且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也会对国家的行政伦理带来挑战和影响,导致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向多元化方向转化。旧的道德规范被冲破后,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完全确立,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被严重扭曲,如果行政主体不能正确认识基本的行政伦理准则和规范,那么,在履行行政职责时就难免会出现偏差,行政伦理失范也就不可避免。

2、行政体制的弊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极易出现行政伦理失范。一是行政权力“公权私化”。尤其是行政领导职务的刚性,即一旦获得了行政职务,在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只要无过错或有过错而不被追究,他就只能上不能下,即便退休,其身份、级别、待遇也不改变。这就必然造成官员的过剩和滞留,进而形成错综复杂的行政伦理关

系。二是“官僚泛化”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行政机构臃肿,行政权力全面介入社会生活,行政人员可以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地位合法占有各种稀缺资源。谁一旦获得行政权力,谁就有了进行权力“寻租”的大量机会,就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学生行为失范,教师该不该“亮剑” 第3篇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得感谢教育部为咱们教师“壮胆”“撑腰”!应该值得庆幸和高兴!但细想起来,当一个教师批评学生都要经过“行政许可”时,心中不免产生一丝凄凉与痛楚,这究竟是教育的哀还是幸?

当学生行为失范,威胁到公共利益与学校发展时,教师理应批评教育,理所当然应该“亮剑”,一旦“亮剑”,就不可避免涉及“惩戒权”问题,而批评就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惩戒方式。

原本可以天经地义的批评,为什么非要劳驾我们的教育部“恩准”呢?根源在于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在三方关系中,家长与学生的权利不断扩展,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学校与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博弈此消彼长,颇有拉锯之势,教师能“为所欲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不小心,把家长惹急了,你就得赔礼道歉,把学生惹恼了,离家出走或者上吊自杀了,你甚至得与家长对簿公堂,“光荣”地成为被告。如此这般,谁还敢批评学生?!

不可否认,“成功是成功之母”这一新说确有一定的道理,赏识教育功不可没,但“失败是成功之母”也并非是教育的糟粕。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陶冶人格的精神家园,学生合范行为的榜样性是很强的,但失范行为这一负面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没有惩戒的教育谈不上是完整的教育。有了教育部这一把“尚方宝剑”,面对失范行为,教师“亮剑”似乎已成必然,不过,笔者认为,在“亮剑”之前,应对惩戒权作一个科学的理解和把握。

1. 惩戒是教师的权力

惩戒是教师的权力,就是说,面对学生的失范行为,教师可以惩戒。教师惩戒权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法拥有的对学生失范行为施予否定性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和巩固的一种权力。这是教师基于其职业身份而获得的天然职权,是一种强制性权力。惩戒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往往通过给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感受到痛苦或耻辱,激发其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之目的。

惩戒是一种权力,也即意味着,面对失范行为,教师应该毫不犹豫地亮出“惩戒之剑”,无需撑腰,也无需壮胆,无需后怕,也无需后悔。

2. 惩戒是教师的义务

惩戒是教师的义务,就是说,面对学生的失范行为,教师必须惩戒。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如果学校中没有惩戒,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权力,而且是一种义务。”如果学生行为失范,教师却不积极干预,一味包容甚至迁就,听之任之,就是教师的严重渎职。面对失范行为,批评学生不仅可以而且必须,否则,便是对越轨行为的纵容,最终害了学生,也伤了自己。如果学生从小就不能学会为自己的错误“埋单”,他将如何适应将来的社会?

3. 惩戒是教师的能力

惩戒是教师的能力,意味着面对学生的失范行为,教师要善于惩戒,要有惩戒的能力和智慧。

首先,教育是“爱的艺术”,惩戒也是一种“爱的艺术”,你必须得扪心自问:你的惩戒是否出于善意?是否出于教育学生的目的?是否变成了一种迁怒和情感宣泄?你的惩戒是否过于随意?是否一惩了之?

其次,你的惩戒方式是否过于简单、粗暴?是否滥用了惩戒?惩戒不等于体罚,更不等于心罚,决不能伤及学生的自尊和人格,更不能株连至其他无辜的同伴?

再次,学校制定的惩戒方式是否公正、合理、谨慎?在工具理性之外,有多少价值理性?学生有没有机会参与学校惩戒方式的制定?有没有比如听证、申诉之类的权利救济方式?在惩戒中,学生有没有一定的选择权?学生及家长对你的惩戒有多高的认同度?你的惩戒在他们心中埋下的是仇恨的种子还是感激的嫩芽?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问题探析 第4篇

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的界定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理解为教师这一特定的角色在课堂这一特定的场景下, 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所从事的各种与教学相关的活动。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 未见学术界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做出明确的定义, 根据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界定的理解, 笔者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做如下定义: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课堂教学范围内, 为实现教学目标, 不同程度地违反教师课堂行为规范的一切活动与行为,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 它是指与教育人这一教师职业要求相违背的行为, 即背离教师职业角色, 背离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其次, 它是指与教育、教学规律相违背, 没有将教育、教学建立在学习规律和学习发展规律上的行为;第三, 它是指影响或损害学生和教师自身健康发展的行为。

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的分类

(一) 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失范

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失范是指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 运用不当的语言来伤害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活动方式。如, 谩骂学生, “没家教”、“你真是傻到家了”“你蠢得像头猪”;恐吓威胁学生, “再犯错误就开除你”、“小心我叫你家长来”、“下课就给你带校长室去”;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说“你呀, 什么都学不会, 长大还有出息吗”、“光长身体, 不长大脑”;经常在课堂上说某某同学不如某某同学, 自己班上的学生不如别班学生等。

(二) 教师课堂教学非言语行为失范

课堂教学非言语行为失范是指教师除了在言语方式之外, 包括教态、讲授课程的内容与方法、课堂管理等等方面, 运用不良的手段或动作, 错误的对待学生的教学活动方式。

首先, 在教态方面, 教师的课堂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不够庄重大方;不够和蔼可亲;没有激情, 精神不饱满;矫揉造作、粗俗失雅;穿着随便, 不拘小节, 浓妆艳抹, 打扮得花枝招展;站在讲台前歪歪斜斜、前仰后合, 或者是斜倚黑板, 或者是背对学生很久而不转过身来等方面。

其次, 在授课内容与方法方面, 教师的课堂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上课以教材为中心, 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调、陈旧、缺乏教学艺术;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 没有学生的讨论活动;知识讲错了, 还强词夺理;教学生死记硬背而非理解、掌握;仅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 不管学生的接受情况;授课条理不清楚, 逻辑性不强, 模糊、含混地讲授教学内容;布置太难或太容易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等方面。

再次, 在课堂管理方面, 教师的课堂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对学生采用罚站、打耳光等惩罚手段;面对顽皮学生不守纪律怀疑其故意捣乱;把“好学生”安排在前排或中间位置;对差生态度冷漠, 在课堂上不理不睬, 不提问;将在课堂上捣乱的学生赶出教室等方面。

三、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问题的特征分析

(一) 破坏性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问题具有破坏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由于各个方面原因的影响, 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或情况, 就会在课堂上出现失范行为, 会出现许多不良症状, 比如, 有的学生在有难题解不开的时候, 教师不努力捕捉, 认真发现, 耐心引导, 而是视而不见, 甚至冷嘲热讽, 大泼冷水;有的教师怕在课堂上讲错知识, 怕自己在学生面前丢面子, 回避错误, 甚至还“无理辩三分”, 或者用自己的“权威”压制学生;更有的教师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便把学生当成了出气筒, 对学生谩骂侮辱, 对学生体罚等。

这些现象的产生轻则会使学生出现兴趣丧失、情绪低落、胆小怕事等不良症状, 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 严重的还会使学生出现厌学、逃学的情绪, 更有甚者还会出现报复、攻击和破坏性行为, 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而且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二) 潜在性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问题具有潜在性。马克思主义把“潜在”作为与“可能性”相近的概念, 常被用来说明事物发展过程中内部孕育的新趋势, 由于在运动中尚未构成相对独立的新事物, 暂时作为未来新事物可以产生的可能性存在于原有事物或运动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出现失范行为并不是一下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中, 它是有一个变化和恶化的过程的, 是一点一滴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慢慢积累形成的。有的教师凭借自己在教育岗位上教学时间长, 认为自己已经轻车熟路, 以为对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记在心中, 而不认真地进行备课, 导致疏远工作, 责任心不强, 教师自身却不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不是一个模板或样式才能决定的;有的教师为了在岗位上“出人头地”, 一心扑在教学上, 为了得到更多的荣誉, 把学生当成获得高分的学习机器, 持续对学生进行鞭策等等。这样一些不明显的因素促使行为失范问题产生, 后果有时也未必明显, 但是其潜在性的影响会在日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逐渐显现出来。

(三) 动态性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问题具有动态性。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就是在教学课堂实践中由教师和学生交往活动而产生并逐步恶化的,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比如, 教师在课堂中所出现的失范行为是需要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 从现象到本质的不断加深的过程的。失范的教师往往通过表面现象对待学生, 从而对学生做出错误的判断;这样就导致学生会仅凭“第一印象”对教师进行报复、顶嘴等现象的产生。如果一旦随着教师与学生互相认识的深入, 教师也许会意识到自己认识上、行为上的偏差, 学生也会有所修正, 那么就会因此而产生微妙的变化。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问题的动态性可以说想要改变失范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劳永逸的, 需要教师把握时机, 作艰苦细致的培养工作, 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深化, 从而达到良性循环及发展。

(四) 可控性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问题具有动态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 大多数时间是以教师为主导的, 因为教师行为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是可以控制的。如教师对自己的失范行为认知或不适当的情感需求, 可以通过学校的引导、学生的反馈和教师自身的控制而逐步矫正;当教师出现问题行为和危机的时候, 教师可以通过反省、调查、会诊找出原因尽量的加以避免与排除, 促使其由消极向积极转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采取主动有为的态度进行升华。当然, 仅凭教师一股子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还应具备优秀的素质, 这是教师课堂失范行为要实现优化控制的必要保证。

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问题的反思

(一)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中心林崇德教授指出“:教师素质好, 可以使本来具有人格缺陷的学生向健全人格发展;教师素质低, 也可以使学生的人格被扭曲。”所以, 每名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 加强个人德性的修养, 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 完善自己的素质修养, 每个教师一定要以平易近人的言语、乐观的心态、良好的道德情操、端正的行为作风、高尚的学术修养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 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交流, 还应当真诚、不盛气凌人, 虚心的听取别人的意见, 重视并乐于接受学生的爱, 只有这样, 教师能受到尊敬, 学生也会跟着受惠。

(二) 制定规范条例,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

要减少教师课堂教学失范的行为, 就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指导和约束教师的行为。制定规范条例, 要以人为本, 把握住一定的度, 制定规范必须是任何教师都可以做到的底线, 同时也必须涉及到教师行为的各个方面。另外, 对教师的考核, 主要是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科研能力和水平;教师的个人品格、敬业精神、责任心等等。对于那些表现突出、品质优秀、敬业爱岗、关爱学生、责任心强的教师要进行表扬, 可以采取些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 比如职务提升、津贴补助、评选先进个人等。

(三) 教师自身心态的调整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长时间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所表现出的个体素质。要想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就应在平时生活中, 始终保持一个平和的心理状态, 遇到紧急事情或始料不及的情况时, 首先要保持冷静, 不慌才能思维不乱, 长此以往则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师也不例外。当好一名老师本身的压力就很大, 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社会、学校、家长等等, 教师必须具备了解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 宽于待人, 遇事多和大家商量, 逐渐克服主观、急躁、任性, 自觉地加强自我克制能力。也就是说, 要做到能够经常性地、积极地调节个性, 能够承受压力和挫折, 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教师失范行为 第5篇

刘书畅(指导教师,尤伟琼 教授)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中国 云南650500)

摘 要:本文从政府应对网络信息行为失范入手,研究其行为失范的应对策略,并从多元化、层次化的角度阐述新媒体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部门信息管理中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政府多元治理策略;新媒体;路径选择

一、政府应对网络信息行为失范表现及应对策略

与传统媒体相比,作为逐渐上升起来的新媒体典型代表微博、QQ、MSN、人人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在传播地震以及灾区信息、开展抗震救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汶川地震为例,突发性危机事件中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的表现及相关的应对策略有如一下几个方面:

1、地震发生后有关传闻和预测,网络社区中大量流言传播及应对

以天涯社区的“汶川地震”讨论板块为主研。最有代表性的是有关余震的传言,如关于5月28日陇南将发生7-8级地震及全国各地余震传言。这一类信息和人们的现实安全紧密相关,因此,常会在网民中引起强烈关注和焦虑、恐慌情绪,致使许多人夜不能寐,留宿于广场等地。针对这一信息失范问题,政府应该及时发布官方信息及时引导舆论,因为公众对官方媒介的信赖程度仍是最高的。

政府在危机事件中制定积极信息沟通策略。政府及时发布准确可靠地官方信 息是防止网络论坛、微博等交流场所盲目错误预测危机信息的有效措施。许多来自各个论坛的关于事件中的场景事实描述之所以形式多样,信息内容众说纷纭的现象自各个论坛的关于事件中的场景事实描述之所以形式多样,随处可见,其中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政府没有及时更新和发布事件进程信息,导致网络中各种民意猜测。所以政府在事件处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发布重要信息并制定沟通策略,及时引导网络舆论。

2、有关灾区具体受灾和救灾情况的信息传播,微博谣言的泛滥及管理方法 水污染谣言,主要来源微博的传播,使人们疯狂抢购水,造成灾区恐慌。当时,不少地方的灾情和人员受困情况并不明朗,这些信息扩展了人们关注的视野,但也提前对真是情况的预测给社会及政府的救援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但由于人命关天,这些信息在网络上一经发布便受到网民强烈关注和转载支持。针对在微博上传播夸大信息事实这一行为,网络应该在突发性公共危机发生之时要求实名讨论,以便约束网络行为,同时能对失范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3、短信、QQ群里散布地震谣言揭露灾区和救灾各个环节中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及应对措施

这是最主要的流言类型,通常会给当事方和相关方面带来较大的舆论压力。代表性的流言如:地方官员隐瞒灾情和私藏救灾物资、民营医院拒收灾区病人、红十字会截留赈灾款、捐款作假、灾民哄抢救灾物资之类的不良表现等。其中一部分流言得到相关方面的调查、解释或澄清,也引发传统媒体的跟踪报道,如成都帐蓬事件、志愿者被打事件、红十字会截款问题等。针对通过与大众密切相关的媒介散播谣言这一信息行为,最主要应该建立法律法规,规范网络主体信息行为。

针对不同性质的行为失范程度对相关网络主体做出明确的责任规范,也就是制定明确的规则规范,只要行为触犯法律规范必须对之进行相应的惩处。在汶川地震这样的全民高度关注的危机事件中,对网络信息网络主体行为的管理不仅是政府应有职责,更是人文精神的需要。

二、政府应对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的策略梳理及启示和思考

(一)应对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的相关策略梳理

1、第一时间发布公共危机事件的核心信息,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如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过程中政府24小时进行信息发布和更新,这一点在汶川地震中有突出表现,各权威媒体分专题或者对重大信息进行全天的权威信息发布。

2、制定网络法律法规,做到以法管网和依法管网。其中关键点在于把规定和责任明晰化,同时在实际中有相应的强有力的执行机构。如上述提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明确各信息主体的责任义务。

3、进行网络舆情管理。主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净化网络环境。搜集具有引导性的信息,利用软件技术自动删除具有煽动性和不法信息。

4、加强行业自律。决定网络行为规范的最初力量并不是国家的机关,而是那些信息产业中的从业者。行业的自律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管理与发展、规范与自由之间的平衡。

已发生的突发性公共危机中网络信息管理带来的启示

1、对所有网络交流传播领域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引导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关键信息传播。

网络舆是收集和管理关键信息的重要平台,加强网络监测和预警式防止和管理信息行为失范的重要措施。在地震这种突发的大灾难中,信息的管理对危机的管理社会秩序的维持十分钟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自动删除引领舆论的带有煽动性的不法信息

2、开展网络人文教育,提升公民自身的内在约束。

公民只有加强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才能建立内在的约束机制,不会放纵自己的行为把网络空间当成绝对自由的场所,随心所欲发布错误甚至不法信息。汶川地震这一突发性危机事件对全民来说是一件严肃开不得半点玩笑的事件,他不仅关乎政府能力问题,更是关乎危机中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肇事者唯恐天下不乱,违反社会公德扭曲危机事件中的信息,夸张事实制造混乱。

3、发达国家关于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管理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美国的互联网管理主要包括:立法管理(世界各国纷纷加强对互联网的立法)、技术监管、自律引导、市场调节。英国队互联网管理的特点主要有;英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唱主、英国互联网行政管理、英国互联网安全技术管理。

(二)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信息管理方法的缺陷和思考

1、管理制度的不足。规定不够明确、细化,存在的盲点较多;

2、实践中管理责任不明,管理依据不足。

目前制定法律规范并将之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有力地执行将是治理危机事件中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加之公共伦理思想的教育和渗透使网络主体内在约束机制生成对政府网络管理有积极的辅助作用。但是要想真正建立一个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在面临多重管理困难的情况下,要想使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信息行为得到规范、网络管理有效进行,本文在已有的应对和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借鉴思考:

1、政府控制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主流信息,其中是利用主流媒体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中进行及时的新闻报道。

2、实行网络实名制。保护用户隐私的特殊情况下建立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中实名参与。

2、技术管理。如使用口令、数字签名以及在工作站和网络服务器上使用用来鉴别用户的标号,对超界值的检验等,以预防信息的变形与失真。

3、多元主体的协同监督。网络舆情管理只是一方面的力量,在特殊重大的危机事件中应该创立多元主体分权分则管理。

三、结论

对网络行为的管理涉及众多人的利益,处理方式及程度的适宜在危机事件中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国家利益否能实现、公民个人利益是否得到保障,所以政府在制定和采取针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的策略和措施时一定要权衡各方利益并最终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制定相关责任规则规范,但是要想真正建立一个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除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外,目前值得提倡和进一步执行的措施策略应该是网络多元主体管理和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中进行实名参与制度。所以只有把已有的管理方法和能进一步发张的管理策略结合才能保障网络环境的文明、安全、有序,提升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管理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政府组织中间层在应对网络信息传递中的上传下达作用。压缩组织结构层级,缩减应急管理层次,由自上而下的垂直结构向扁平型的横向结构转化,并赋予基层单位危机处置的适当权力。建立“紧急联络树”,任何部门都可以利用写有决策部门和相关负责部门联系电话的“紧急联络树”把信息在最短时间明确的传递出去。

参考文献

[1]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2]陈红梅 汶川地震中的网络流言传播及其影响[N].现代学报,2008年11月。[3]邹东升,车邱彦.网络管制政策与网络治理[N].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7月。

[4]国务院审计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审计规定 [N].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报,2013年12月。

[5]邓蓉敬.国内外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N].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6月。

浅析大学生课堂失范行为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失范行为

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神圣殿堂,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的素质大幅度下降,其中在课堂中失范行为现象突出就是一个重要体现。大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给课堂正常进行、学校管理、高等教育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关于大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界定

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未见学术界关于“大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明确定义,课堂失范是与课堂规范相对应的,没有规范也就没有所谓的失范。“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与违法行为两类。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具体包括不诚实行为、逃学行为、欺骗行为、违纪行为等。学生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规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笔者对大学生课堂失范行为做如下定义:大学生个体或群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课堂教学范围内不同程度地违反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活动与行为。

二、大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特征

根据有关资料提供的数据和本人的课堂亲身经历、以及课后对学生的访谈发现,不论学校、专业、还是年级、性别,大学生课堂失范行为都普通存在。“金怡、姚本先等人对大学生课堂行为的种类排序表明,在大学课堂里,睡觉比率占14%,思想开小差的占13%,看课外书的占12%,做其它作业的占11%,擅自离位的占2%。”

三、课堂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课堂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一种行为的产生是外因与内因也即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指与社会、家庭、学校相关的原因。内因是指与自身相关的因素。

1.外部刺激不足

外部动机(extrinsicmotivation),指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外部因素引起。外部的学习动机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存在于其他情境中,学习活动只是满足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如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避免家长成分带来的不愉快必须学习。

(1)社会因素。

本文分析社会因素主要探讨社会的价值观冲突、就业压力、教育改革对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影响。这是一个社会大变迁的时代,新的社会思潮层出不穷,新潮社会现象纷纷上演。特别是后现代思潮涌进中国社会后,中国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开始解体,新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尚未健全,出现了思想、文化、精神生活的多元化趋势,产生了彼此不一致和相互矛盾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后现代思潮给中国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观念上看,主要表现为反传统、反权威、破坏规矩、反理性、反教育、公德差;从心理上看,主要表现为追求舒适,寻找感觉,内心焦虑,好发泄;从行为上看,追赶时髦,玩世不恭,好表现,强调自由,不愿拘束,甚至触犯刑律。这很容易导致课堂失范现象的产生。1977年恢复高考,录取率仅4.7%,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80万,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比例高达47%,2005年高考录取率为59%,招生人数已达到560万。这些数字告诉我们的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的原因之一,大学生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时,无法安心上课,大学生也不再是人们眼中的天子骄子。人们原来所认为的只是上了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思想破灭,由此导致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认为读大学与没读大学一个样,与没读书的人找的工作是没有多少区别的,学好与没学好一个样,平时学习成绩差的与平时学习成绩好的在找工作问题上没有多大差别。这一思想影响学生的失范行为。

(2)学校因素。

教师讲课枯燥乏味,这往往是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失范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枯燥乏味的原因与课程本身有关,但最重要的是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关,为什么同样一门课,有些教师教的课学生喜欢上,而有些教师教的课学生不喜欢听呢,所以一门课讲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教师。现行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管理现状使得大学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大学本应是在搞好教学的前提下做好科研,可是,现在大学的现实情况是重科研,把评职称与发表文章挂钩,于是很多老师为了自己的利益多弄点科研费,早点评上想要的职称,就千方百计的发文章,做课题,而教学只是作为他的副业而已,应付一下就行了。教师对教学在观念上不重视从而导致行为上有失偏颇,很多人认为大学的课是最好上的,又不用管纪律,又不用管学生有没有听懂,我只要把这一堂课讲完就行了。据王红红对一所综合性大学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教师能够按照教育规律教学,遵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认真备课,在教学中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并以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术态度向学生传授知识。除个别教师外,都能遵守基本的教学纪律,维持课堂秩序,保证教学质量。部分教师还存在较为明显和严重的教学行为失范问题,例如备课不充分,照抄教材;上课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态度不认真或交流较少;教学态度不端正,偏离教学目标。甚至还存在不按评分标准打分,迟到、早退,找人代课等违反基本的职业道德的行为。不同学科对教师的部分教学行为选择有显著的影响。文科教师在以个人主观看法影响学生,偏离教学目标,一言堂的教学方法等教学失范行为上的严重程度要高于理工科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在观念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思想观念上对教学质量评价本身的不重视,二是教学质量评价观念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

(3)家庭因素

家庭关系的好与坏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课堂失范行为,家庭关系包括父母关系和亲子关系。它主要由父母之间的关系(夫妻关系)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构成。天津教育科研机构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84名逃学和有其它不良行为的中学生中,有82名学生的家庭亲子关系不良。由此可以看出,父母关系或亲子关系质量不高,就会导致家庭成员情感缺失,导致中小学生品德或行为不良的可能性极高,这也会带到大学的生活中。从而会出现一系列的失范行为,这无形之中会影响到学生的上课质量。家庭的经济情况也会对学生的课堂失范行为起到间接的作用,比如有些家庭经济情况好的,他会觉得学习的机会来得很容易,以后工作也不用愁,出了什么事情有家里顶着,于是在学校过得轻松自在,反正听课与没听课一个样,到时考试一样可以过,于是无心听课。有些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整天想着要出去多做份兼职,于是在上课的时候也会想着怎样去挣钱,而无心上课,做兼职与学习两者不能兼顾。家长素质及家庭教养对子女也有很大的影响,许多在娇生惯养中长大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懂得做人的基本规矩,反映在大学课堂上,就是不守纪律、没有礼貌、秩序混乱。

2.内部动机不强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在课堂上失范行为的产生最主要的是内部动机不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不明确

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没有明确的计划,茫目地过每一天。一部分学生来读大学的原因是认为没读大学的人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于是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进入了大学。还有一部分来读大学的原因是羡慕大学生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摆脱中学繁重的学业负担,可以随便逃课,考试只要及格就行。于是在高考填自愿,选专业时,没有过多的考虑,没有认真地去通过多个渠道了解是否自己真的喜欢这个专业,还有学生关注热门专业,考虑现在哪个专业最好就业,就选哪个。于是这种茫目地选择,给大学学习带来了很多隐患。有些学生发现自己原来所选的专业并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时候,并没有做出积极地调节,比如换专业,而是选择消极地应付,比如逃课、在课堂上无心听课、看其它与本课堂无关的书。有些学生即使喜欢自己的专业,但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或者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满,与自己的理想有差距。还有或多或少的从众心理,“从众是好是坏?对这个问题,没有科学的答案。但是,就我们大多数人共同的价值观而言,我们可以说,从众有时是坏的(会导致有些人酒后开车或表现出种族歧视行为),有时是好的(可以阻止人们在剧院排队买票时插队),而有时却无关紧要(例如网球运动员喜欢穿白色球衣)。”在大学期间,一些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见,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来读大学的目的是什么,于是就会出现了一些不好的从众心理,看到别人做什么,则自己也跟着做什么。很多大学生往往到毕业了,还不知道在大学学了什么,看到社会生存的无奈以及知识的匮乏时,后悔当初在大学没有好好的听一节课,大学那么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了。

(2)缺乏自控力、学习意志不坚定。

大学生大多数都离开父母在外地求学,在学校没有像中学老师那样监督,也没有了考试、升学的压力,又都觉得就业与学业成绩没有多大的关系,这也许是大多数学生在大学不那么认真学习的原因,因而这种行为也就会在课堂上表现出来。还有些大学生极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个人在集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集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行为及信仰上,表现出与集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从众倾向或从众行为。”原本自己想好好学习,包括想在课堂上好好听课,坚持一节课、两节课还行,比如不跟同学讲话、睡觉等等,可不能长时间坚持,看到其它同学上课说话、睡觉、看其他课外书等,自己怕别人笑话,怕其它同学说他是另类,于是自己刚坚持的信念就动摇了,行为也就随着相应的改变。

通过对大学生课堂失范原因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课堂失范产生的背后,是由当代学生价值取向与目标取向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由外部原因与自身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解决大学生课堂的失范行为,首先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有自己明确的目标,知道作为一名学生的义务,认真扮演好自己作为一名学生的角色,知道自己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同样,作为在学校影响学生最大的因素:教师和管理者,也应明确自己的责任,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培养出一批具有正确价值观、有自信、德才兼备、能适应并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斌贤,丁刚,陈玉馄等: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金怡,姚本先: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

[3]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唐晓鸣:大学生课堂失范现象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

[5]王红红: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6]刘恩允,杨诚德: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江苏高教,2001(1)

[7]周燕: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

[8]吉彦波:扩招形势下高校课堂秩序失范的成因与对策——以自己的课堂实践为个案[J].新余高专学报.2006(3).

[9]戴维•迈尔斯[美]著,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8

当代教师失范行为的社会原因与对策 第7篇

关键词:教师,失范行为,社会原因,社会宏观控制

近期,无论是网上还是其他媒体上有关教师失范行为的报道越来越多。而教师失范行为是由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所引发的。本文试图抛砖引玉,对教师失范行为做一粗浅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

一、 教师失范行为的社会原因

教师失范行为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因为“社会结构实质上是制约着特定类型角色互动的抽象规范模式”。[1]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会事实是社会结构处于转型之中。

1.社会转型促使社会价值观分化

价值观是人们行为选择的逻辑起点,具有极强的导向功能,对人的行为选择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作用。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 “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不断趋于多元化,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观念也会大量涌现,致使各种观念互相碰撞与冲突频发”。[2]于是,一部分教师在处理社会利益关系时,不再从以往社会认同的集体主义、公共利益出发,而是一部分人谨守传统、另一部分人转向看重个人私利,这样就造成社会价值判断逻辑起点的分裂。这种分裂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行动与社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相背离,产生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成他们行为准则的混乱,从而出现一些失范行为。

2.道德判断标准的分化与混乱

社会转型时期,某些旧的道德规范可能不符合社会的需要而被抛弃,但新的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一致的规范尚未形成或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致使社会出现实质上的道德真空,人们的道德判断标准就会在一段时期出现分化甚至混乱。有调查表明,“24.7%的被调查者不同意‘什么行为道德,什么行为不道德,人们心里很清楚’这一说法”。[3]对道德的模糊性认识就是道德判断标准分化与混乱的最好例证。这种模糊性就使一部分教师在社会资源分配过程中为了窃取个人利益而采取不正当手段,并可能丧失道德理性,从而导致部分教师的失范行为。

3.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教育也在迅速现代化,教育系统内部产生了某些结构性变化。这种结构性变化主要是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致使原来属于非义务教育的初中教育成为义务教育;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学制的塔尖平面化,致使大学生整体素质普通化。处于新旧结构转换中的教师,由于这种变化而找不到自身行为的坐标,一部分教师在思想上仍置身于旧有的教育结构中,按照旧有行为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还有部分教师因不知道怎样应对新的情景而消极怠工,这都会出现失范行为。

4.学校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冲突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发展并不同步,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甚至互相抵触,这使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感到无所适从或无能为力,从而产生失范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对教育目的的规定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4]这一规定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最终目标。但由于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功利色彩,人们过分看重为“现代化”服务,而忽略教育目的的后半部分,热衷于所谓的“现代化”,把人过度地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化和理性化,忘记最重要的是应该把人“人性化”。在家庭教育中存在难以整合的多样性要求,人们把学校看成是他们摆脱困境与获取社会利益的工具,根本没有认清学校对学生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他们更看重的是目前的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和学校教育实施者的教师,处于社会现实和家庭教育的两面夹击之中,难免会对某些事务处理不当而做出失范行为。另外,社会现实对学校教育的抵触也会导致教师的正常教育行为失效,从而可能迫使教师采取失范行为。

5.教师职业社会化的缺陷

教师职业社会化分为预期职业社会化和继续职业社会化两个阶段。首先,我国教师教育在教师预期职业社会化方面存在不足,仍然偏重知识的传授,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该生优秀与否。但是,“作为教师预期职业社会化途径的师范教育能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则与师范教育本身能向学生提供多少教师工作实践机会有很大的关系”。[5]而我们的教师和教育院校给其学生提供的工作实践机会太少,导致毕业生对教师职业价值、职业文化的认同度偏低。

其次,教师继续职业社会化进程落后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英国教育社会学家班克斯(Olive Banks)研究表明,新教师在任教几个月之后,其教育教学态度就已经与所任教学校的教师十分接近,这种教学态度的变化远大于在受教学校中的变化。[6]这一方面说明理想化的教师预期职业社会化存在不足,另一方面说明教师继续职业社会化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班克斯的研究也说明,教师群体亚文化对教师职业继续社会化具有重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环境之中,信息传递与知识更新相对缓慢,因而这里所形成的教师群体亚文化也是较为落后的,这对新任的教师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如一些从师范院校毕业到农村任教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原来有着比“农村教师”更高的职业期盼,但是他们最终又回到了农村,会觉得这也是他们“自我超越”的某种程度上的挫败,从而很快消解进取心,很快融入当地学校的文化氛围之中而做出失范行为。另外,教师继续职业社会化的途径虽然很多,但能真正起到作用的是少之又少,而在职教师的基础知识、教学方法、管理理念等都不能得到更新,就会把一些陈旧的东西通过教师亚文化而逐代下传。这就增加了教师做出失范行为的可能性。

6.教师社会地位的不一致

地位不一致性是指“社会成员的诸多地位(如经济的、政治的、教育的、职业的等等)在社会的分层体系中分别可以归属于不同的层次,即他们所获取的社会资源的多寡并非是一致的或一贯的”。[7]形成教师地位的三因素,即财富、权力和声望都远远低于教师自身与社会的期望,特别是财富和权力更是不如人意,于是 “教师职业声望的自我认同状况低于社会认同”,[8]造成教师强烈的相对剥夺感。而一份没有吸引力、没有职业幸福感的工作是不可能使人全身心地投入的,所以有些教师屡屡违背职业道德规范。

二、对教师失范行为的社会宏观控制策略

1.加强价值观引导力度,使教师最大限度认同主导价值标准

矫正某些教师的失范行为,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大价值观引导力度,有目的地引导社会价值观的发展方向,抑制那些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剔除其中的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成分,以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价值观来设计社会的未来。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部门、社会主流媒体抨击贪污腐化、投机取巧等一系列以谋取各种私利为目的的行为,大力奖励、鼓励遵纪守法者和道德高尚者,把积极控制与消极控制手段结合起来。在社会资源分配方面,鼓励通过合法途径达到目的者,剥夺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者的权益;加大那些为社会做出贡献者的分配比重,而适当降低为个人目的赚取钱财者的收益。使人们的价值观逐步回归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轨道上来,从而促使失范行为向合法合理行为转变。

2.整合社会规范,使其具有强大约束力

社会规范的一致性是避免人们出现失范行为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存在的冲突更容易造成人们行为的混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充分研究各种规范的长处和短处,既不要在不同规范中对同一条款进行反复规定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实施时的推诿,也不要在规范中出现互相矛盾的规定,削弱彼此的力量而造成几方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应该让它们互相补充,互相支持,形成对社会成员的强大约束合力。

传统与现代都具有可选择性。我们应该从传统中找出那些仍然有利于当今社会和谐的、有生命力的因素加以继承和发扬,而对腐朽过时的部分加大批判的力度,果断抛弃。对于现代性也不要操之过急,要在循序渐进地接受其先进性的同时抵制随之而来的糟粨。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注重学校教育的现代性,特别应该深入到“传统”根深蒂固的农村进行宣传,以帮助人们一分为二地看待传统文化,同时接受先进的现代文化。这样就可以整合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形成较强的教育合力,而不是互相牵制,陷教师于不利情境。

3.完善社会监督与奖惩机制

应该明确层层落实各项法律法规的实施责任,完善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相结合的社会监督机制。要在检察机关和法院分别设立相应的教育专项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部门,专门负责相应法律法规的宣传、监督和执行,对违法者进行坚决的惩罚。同时,政府应该支持社会团体设立职业道德监督委员会,专门负责监督每个教师职业道德遵守情况,对违背者进行调查处理;设立专门的校外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教师行为进行监督与评价,建议政府和学校对做出失范行为的教师进行惩罚与谴责。还要对模范遵纪守法和遵守职业道德的教师进行奖励与宣传。因为他们花费了更大的社会代价,不能只得到与没有做到遵纪守法的人同样的甚至比后者更少的社会报偿。

4.提高教师职位的社会竞争力

必须提高教师的实际社会地位,特别是增加他们的财富和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力。在增加财富方面,我们可以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教师实行更高的生活与岗位补贴,不能让农村教师仅靠一点微薄的工资度日。在赋予权力方面,可以让教师更多地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感到学校的发展与他们自己的事业息息相关。这样,教师就会认为在学校工作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各种教育法规是值得的。

5.完善教师职业社会化机制

首先,在教师职业预期社会化阶段,应该给大学生多次选择职业的机会,不应该以一次高考就把他们绑定在一个专业上。让非师范专业的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参加教育专业实习,考取教师资格证;同理,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改变专业,选择其他职业,考取其他专业的职业证书。这样才可以最终确定哪些人是真正适合、并且热爱教育工作的。这样培养的学生走上教师岗位,必然会较少出现失范行为。

其次,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组织优秀教师对一些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特别是一些才从高校毕业的教师进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内化教师职业价值道德、认同职业规范并形成独特而高尚的职业品格。在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再学习与再提高方面,应该更加注重质量。建议成立统一的教师继续教育高等学校,专门负责对在职教师进行轮训,以更新与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能、教育理念等。同时,国家应该投入必要的专项资金,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

参考文献

[1]朱力,肖萍,翟进.社会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4.

[2]章辉美.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26.

[3]郭星华.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190.

[4]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用108问[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168.

[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17.

[6][英]班克斯.教育社会学[M].林清江,译.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78:287-288.

[7]李金.地位不一致和社会焦虑[J].浙江学刊,1993(4).

教师失范行为 第8篇

一、教师回应行为的现状

1. 回应行为的发起———以主动发起为主

本课题按教师回应的发起情况把教师回应分成主动发起和被动发起。主动发起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判断对幼儿进行回应,例如教师发现有幼儿离开座位,立即要求该幼儿坐好。被动发起是指教师受了幼儿的语言或行为的影响,不得不作出的回应,例如教师回应告状行为。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描述理想中的课堂时都少不了一个词———安静。教师为了追求安静的教学环境,只要幼儿一出现失范行为,尤其是说话的时候,立刻采取行动制止,对幼儿的行为过于苛求。教师应把提高幼儿的学习氛围作为集体教学的目标,适当给幼儿一些机会让幼儿主动地回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既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流畅,又培养了幼儿的主体意识。

2. 回应行为的情感性质———以消极情感为主

根据教师回应时所带的情感色彩,本课题把教师回应分为带有积极情感的回应和带有消极情感的回应。带有积极情感的回应是指教师在回应时没有生气、厌恶等消极情绪,对幼儿表现得友好、宽容等。带有消极情感的回应是指教师回应时有明显的消极情绪,如出现板着脸、生气、用眼睛瞪等。无明显的情感是指观察未从教师回应时的表情、语气、行为上看出明显的情感。在与教师的交谈中了解到,教师认为现在的幼儿太调皮太难管,经常性地批评导致教师“好说好话”根本不管用,只有对他们严厉一点儿凶一点儿才管用。教师消极的情感态度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而是习惯使然,这其中有教师儿童观、性格、修养的因素,也有幼儿的性格原因。

3. 回应行为的方式———以语言回应为主

教师回应行为包括语言回应、非语言回应和两者结合回应三种类型。教师主要倾向于用语言回应失范幼儿,教师最少用的是两者结合的方式。在观察中,当幼儿出现某种失范行为时,多数教师在用语言回应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例如“××,不要说话”“××,你在干嘛”,毫无亲切艺术感可言。有时候遇上老师心情不好,就会迁怒于幼儿,唠唠叨叨把幼儿说上一通。教师回应随意有两种可能:一是教师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回应幼儿;二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时常随意地给以回应而形成了一种习惯。前一种情况,需要教师经验的积累,经常进行课后反思;后一种则需要教师的重视和有意识地关注并经常进行深层地思考,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教育观。

二、影响教师回应行为的因素

1. 教师的专业素养

首先,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会影响教师的回应行为。教师应充分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持有这样儿童观、教育观的教师在回应失范幼儿时更多考虑的是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而不是为了一时的课堂安静。然而在大多数幼儿教师的观念中,幼儿年龄小,自我管理水平差,幼儿就该处于被管理的地位,认为对幼儿的失范行为处理应越严格越好。

其次,教师的专业能力会影响教师的回应方式。例如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活动预设的能力、教学反思的能力、对幼儿行为回应的能力等。教学反思能力差的教师,则不会思考自己在回应行为上出现的问题,当幼儿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问题时,只会对幼儿越来越没有耐心,采取粗暴的回应,而不考虑自己行为方面的问题,把问题归于自己无法控制的问题一类。

最后,教师对自己情绪的管理能力会影响教师的回应方式。一次集体教学中,有两个小朋友在说悄悄话,恰巧老师当天喉咙疼,心情不好,于是就呵斥那两个小朋友站了起来,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等全班都鸦雀无声后,才继续教学活动。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教师不是由于身体不适,也许会忽略幼儿这一小小的失范行为,让幼儿自己回归到集体活动中去。

2. 教师对幼教事业的态度

教师对待工作和幼儿的态度及自身的性格修养,也会影响教师的回应。在观察中发现,热爱工作,热爱孩子,享受教学的教师的课堂教学相比之下更能在良好的气氛中有序地进行。而只把教师职业作为工作来干,对幼儿缺乏爱的教师,在集体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表现出粗暴易怒的情绪,课堂气氛比较紧张,容不得幼儿的一点儿失范行为。比如观察中发现,像轻微的失范行为,自身素养差的教师一般不会顾及课堂管理的最小干预原则,也不会顾及幼儿的自尊,本来身体接近便可以解决的问题,她会直接大声地点名制止。

3. 幼儿的个体差异

大部分教师访谈中提到,基于他们对幼儿性格的了解程度,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幼儿使用不同的回应方式。但在观察中也发现,教师对自己偏爱的幼儿较为宽容,回应态度积极。而对那些比如行为迟缓、邋遢的幼儿极为没有耐心,这种现象也间接表明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

三、对改善教师回应行为的建议

1.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根本上改变儿童仅仅是教学中客体的观念,在集体教学中处处体现儿童的主体性,充分从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认识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规律,充分展现主体发展的自由。持有这样教育观的教师在集体教学时充分关注幼儿的需要,不过分追求教学过程和预设的一样,对幼儿的失范行为宽容,乐于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出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回应行为。教师可以让幼儿民主地参与到课堂规则的制定中来,让幼儿在集体教学中形成自己是学习主体的认识,在平等参与中提高幼儿民主的意识,为儿童营造宽松又有约束力的成长环境,从而提高幼儿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及纪律意识。

2. 提高工作热情

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一些教师在集体教学中回应行为表现得简单粗暴,不经过思考,直接批评或惩罚,这样一来不仅课堂气氛比较紧张,而且也得不到幼儿的喜爱和认同。教师内心首先要充满对孩子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正确的教育,只有爱孩子,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体谅孩子,更有效地教育孩子。爱孩子的教师会时时刻刻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以孩子为主体,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教学活动,自然就不会在幼儿出现失范行为时立即批评或惩罚,而不考虑幼儿的感受。

3. 多渠道改进教育行为

(1)活动前充分预设

预先估计到幼儿将要发生的行为而提前干预,有利于避免幼儿的失范行为。在活动之前,教师应该对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了然于胸,精心设计活动的各个细节,充分考虑每个环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例如最容易出现混乱的过渡环节应值得教师仔细考虑。另外,教师通过对幼儿长期的观察和了解,也可以预估幼儿的失范行为,并在其发生之前采取措施。比如在上音乐课时,教师预计幼儿手拿乐器会比较兴奋,于是事先要求幼儿乐器不用就放到小椅子下面。

(2)三思而后回应

幼儿失范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回应方式。幼儿失范行为出现后需要教师思考规则的合理性或者其他原因。比如教学内容超过了幼儿的理解范围,造成大部分幼儿走神儿或干别的事情,这时教师应该调整教学内容而非批评幼儿。另外,在使用语言回应时应克服语言的随意性,教师在活动中普遍存在回应随意性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现象。例如“某某干什么呢”“我叫你说了吗”,教师应在回应之前组织好语言,尽量使用艺术化的语言,使幼儿欣然接受。教师多看书、多积累、多反思可以提高语言的艺术性。

(3)重视课后反思

提高反思能力是提高幼儿教师回应幼儿失范行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注意思考自己的回应行为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就会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自己回应的技巧,以提供给幼儿更需要的和更有益的指导为目标。而在之后的集体教学活动,会纠正不合理的回应,对幼儿采取更合适的、支持性的回应行为。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观察,多学习,多总结,多反思。针对不同的幼儿失范行为进行合理地管理调控,做到既不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又能合理地处理失范行为,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振福.失范行为社会学的现状与前瞻[J].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学报,2000,(6).

[2]董雪梅.公开课的纪律——浅谈对幼儿行为的约束[J].幼儿教育研究,2006,(12).

[3]周国华.我哪里错了[J].幼儿教育,2006,(5).

中职学生道德失范行为探析 第9篇

一、当代中职生失范行为的归因

1. 中职生自身的心理特点

中职生情感失范行为的产生源于他们独特的心理特点。初中阶段学习生活的不良经历、教师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方式不当、普遍存在的社会认知偏见、特殊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特别的职业学校专业教育、特定的青春期年龄阶段和独特的身份 (如独生子女、特困生或孤儿) , 使得职校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多样。

2. 教育过程的缺陷引发部分中职生的失范行为

首先, 学校教育忽视了规范特有的教育规律。例如, 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的主要阵地, 但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延续着简单知识的灌输。再如, 面对校园出现的奇装异服、盲流, 学校推出“检查周”搞形式主义, 一阵风而过。只注重宣传, 而不注重中职生行为规范的强化和养成的方式是否科学得当。

其次, 中职教师对学生教育方式不当。部分教师缺乏教育和心理方面的理论指导, 对素质较差的中职生缺乏爱心, 使中职生产生挫败感。

二、当代中职生失范行为的应对策略

1. 对学生的建议

中职生是失范行为的主体, 所以解决好学生自身的问题是消除失范行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关键。

(1) 增强自信心,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首先, 要增强自信心。中职生自己在思想上要消除不能有效学习的心理障碍, 学会正确归因, 分析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或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 从而肯定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成功中建立自信心。

其次, 职校生要正确认识现实, 提高对学习意义的认识。一方面, 正视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 必须学习一技之长, 与时俱进;另一方面, 成绩一般或较好的学生可树立升入高职大学继续深造的目标, 为圆自己的大学梦而努力拼搏。

(2) 进行情感控制, 加强意志力训练

进行情感控制, 加强意志力训练, 最主要的是提高自控能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依赖于学生的自控, 自控能力的培养可通过目标自控、榜样自控、集体自控和契约自控来实现, 即当出现或可能出现行为失范时, 可通过目标的激励、榜样的仿效以及借助集体和契约的约束来预防或阻止失范行为的发生。

2. 对教师的建议

(1) 贴近生活,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健全学生道德品质建设

教师如能贴近学生的心理与生活实际, 从细节处进行有效的道德价值观教育, 更容易培养学生自觉的道德意识。如在对本班身患心脏病的李红同学提倡学生捐款时, 没有硬性规定必须捐多少, 而是举办专题班会“为了李红, 奉献我们的微薄之力”, 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 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 正视学生的实际, 合理运用我们的期望值

学生喜欢的教师类型与教师的认知特征与人格特征相关“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认可了教师, 才能学好这门课, 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对学校的建议

(1) 重新建构中职生正确的道德品质体系

在传统的道德品质基础上, 与时俱进, 赋予教育内容新内涵, 灵活教育方法, 完整学生道德价值体系。通过学生有情感体验的活动过程, 提高学生道德品质认识水平, 他们把道德行为上升为一种主动的行为习惯, 学生德育工作才能更见成效。可以邀请经历过解放战争的老人来“忆苦思甜”, 可以组织志愿者到养老院帮助老人, 可以组织学生旁听死刑犯们临刑前真心的忏悔。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 进一步深化人心向善的道德素养。

(2) 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形成积极而正确的道德品质观

事实证明, 生产“标准件”的年代已经过去,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 是应更注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我们应该摒弃唯成绩论, 充分重视学生独立的主体性发展的要求, 通过举办主题演讲、技能大赛、特长展示等, 激发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和价值观, 从而形成积极而正确的道德品质观。

(3) 优化育人氛围, 加强学风建设

优良的学风有助于中职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优化校园环境, 优美的环境可消除学生的压力,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

4. 对家庭的建议

正确的家庭教育是预防中职生失范行为的重要环节, 家庭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基本是非观, 父母应该交给孩子判断对与错的正确标准, 教会他们如何客观地评价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所以父母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素养,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 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

中职生作为新一代有知识、有技术的普通劳动者的中坚力量, 其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中职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天生的, 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而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中, 在道德规范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 中职教育, 品德为尚。

摘要:当代中职生道德品质状况的主流是健康乐观、蓬勃向上的, 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道德失范行为。失范容易使他们迷失人生价值的追求, 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 如何对中职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中职生的失范行为, 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生,道德失范,归因,对策

参考文献

[1]蓝维.德育学科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254.

[2]张天杰.论教师职业道德对中职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实效作用[J].科教探索, 2008 (12) :7.

[3]何爱华.职校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7) :50-51.

[4]许书枝.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失范与道德重建[J].教育园地, 2005 (6) :84-85.

[5]李军.刍议中职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培养[J].西部科教论坛, 2010 (5) .

新闻传播失范行为分析 第10篇

一、新闻失范行为表现

(一) 报道缺乏真实性

近些年来, 新闻报道中不乏虚假信息的传播和报道, 很多新闻媒体没有实地进行调查和验证, 一味地追求点击率, 博取眼球, 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了很多低俗、失实的报道, 对大众有极大的误导性。这首先表现在新闻标题的失范上, 很多严肃的新闻内容为了获取关注度进行恶意的加工, 在新闻的语言上失范。其次是内容不经核实就进行大量的转载, 有恶意倾向性地引导大众的舆论向极端的方向。例如, 2015年在网络上盛传的“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的新闻, 将矛头指向了中国老人, 之后新闻发生了逆转, 日方发出道歉并公正, 承认了事实有误。新闻传播的失范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非常恶劣, 对于新闻当事人也造成身心的伤害。

(二) 报道缺乏客观性

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报道的内容应体现客观的表述, 但是目前的新闻报道很多都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 在新闻语言的表述上体现得较为极端。在新闻中给当事人定上标签, “富二代”、“官二代”、“我爸是市长”、“我爸是李刚”, 这些新闻内容的传播让舆论铺天盖地地导向批判, 群情激奋, 在网络上甚至生活上对这一类群体有极大的攻击性。失去客观性的新闻报道造成了大众心理情绪和价值判断的错误倾向。在移动客户端、网络传播手段的时代, 媒体的报道应该负有相应的社会责任, 如果传播的内容带有个人情绪、极端倾向, 那么造成的社会效果也会是非常不良的, 甚至可能酿成恶果。

(三) 报道缺乏公正性

新闻传播应该秉承基本的职业道德, 真实、客观和公正。新闻媒体不能够替代法律和制度去对社会行为进行制裁。新闻传播应该在第一时间将最为真实的情况还原, 传播给大众, 让大众以理性的思维和客观性的判断去进行评价。但是很多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时, 对于报道的内容进行个性情绪化的评价, 以一个审判者的姿态对实践进行报道, 对大众情绪进行非理性的引导, 对新闻内容偏听偏信、过度的渲染, 导致了新闻报道的失范行为。

二、新闻失范行为的预防措施

(一) 建立大众监督管理网络环境

对于新闻媒体的规范化管理, 应该建立一个大众监督的管理网络环境。新闻媒体应该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承担, 对于自身的行为负责, 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有效。新闻传播的失范行为应该受到大众的监督和制止, 单纯地依靠新闻媒体监管部门来实现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建立大众监督管理网络环境, 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新闻传播的监督员, 对失范的新闻媒体进行举报。出现失范行为的媒体应该纳入到诚信黑名单中, 监督其迅速修正, 保证信息传播的规范性实现。

(二) 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

新闻工作者应该认清自身的身份和责任, 他们是实践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在报道中应该准确、完整、客观地进行记录和传播。新闻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应该冷静而理性, 新闻报道不是裁判, 不是审判, 而是理性的报道, 最终引发的是理性的舆论导向。新闻工作者应该有非常专业的素质能力, 在新闻语言的适应上能够与时俱进;在新闻职业道德上有较强的自制能力, 能够保持以公正、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在新闻的整理和报道上应该体现亲力亲为, 亲身实证, 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同时在又要保证新闻传播的及时有效性, 能够对于大众产生理性的、正向的引导, 引发大众的深度思考, 体现新闻传播的价值。

(三) 提升制度机制的行为约束

对于新闻行业的管理, 应该体现有效的制度监管, 通过建立诚信机制, 规范新闻媒体的行为, 对于出现新闻失范的媒体或者是新闻人都应该进行严厉的惩罚。完善新闻传播制度的内容, 在新闻传播法规的制定上充分考虑现实社会出现的新问题, 对于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出现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应有的约束和控制。通过提升新闻传播的制度和机制执行力, 将新闻传播的发展严格地控制在社会规范体系中, 体现媒体传播应有的社会责任, 强化新闻传播的行为规范表现。

三、结论

对于新闻传播的失范行为应该有现实性的思考, 对于出现失范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应该进行严肃的处理。新闻传播的发展在新的时期体现了极大的丰富性, 在现实和网络的传播环境下, 新闻媒体应该有更深度的思考, 注重审时度势、实事求是, 保持社会新闻发展的真实性。新闻媒体是面向大众服务的, 同样新闻媒体的发展也要接受大众的监督。每一个新闻人都应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以敏感的新闻思维、理性的新闻判断和客观的新闻报道为大众带来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传播内容, 营造和谐的新闻媒体环境。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新闻报道的传播速度飞速提升, 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到大量的新闻信息, 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让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也逐渐加深, 因而对于新闻报道的行为规范应该有更加严格的要求。本文对新闻传播的失范行为进行具体的分析, 从其行为表现进行深入的思考, 严格地规范新闻传播行业的行为表现,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的预防措施, 旨在提升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准确性, 为大众带来客观、理性的新闻传播内容, 让新闻传播发挥其正向的社会引导作用。

关键词:新闻传播,失范,监管

参考文献

[1]毕馨月.当代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探讨[J].新闻传播, 2012 (11) .

[2]梁一戈, 杨朝钊.浅析网络新闻标题失范现象及对策[J].新闻世界, 2013 (09) .

[3]叶琳琳.转型社会中我国新闻失范行为状况分析[J].新闻传播, 2014 (05) .

吸毒青少年行为失范三部曲 第11篇

初二下学期,她开始吸毒,吸毒之前她是个好孩子,乖乖巧巧的,父母老师都喜欢。好孩子做好了作业,练好了琴,对爸爸说想上网看看,同学们都上网的,只有她家里条件差一些,地方又挤,没办法上网。爸爸同意了,就在家门口的网吧玩玩。可是家门口也不安全,她没有在网上迷失,却在现实与虚拟的交接地带看到了丑恶。就在那家网吧门口,她看到有人聚在一起,也许是因为好奇心吧,她走了过去,看到他们在鬼鬼祟祟地拨弄针管。她看了一次,又看了一次,还是好奇,她想试一试。也许是看她实在还小,也许是别的什么原因,那伙隐君子们拒绝了她,并告诉她这东西不能试。可是越是这样她越是好奇,不好意思再求他们,她自己买来针管,朝胳臂上扎,她就是想知道那是什么感觉。她的行动感动了瘾君子们,他们带她实验了第一次。很难过,她说。可是人家说好受,她为什么觉得那么难受?她不服气,于是开始了第二次,第三次……她终于没有找到毒品的快乐!在上海少管所里,面对记者,她平静地说,她一直都不觉得吸毒好受,只是后来离了它她就没法生活而已。

“不知道毒品的危害吗?学校里没有关于毒品的宣传吗?”

知道,可是没用。如今说起这个问题,她依然显得非常无奈。当她与毒品沾上了关系,她的功课、她的琴、她的过去,一切的一切都来不及考虑了——不是没考虑,而是没有能力考虑了。“我自己不能控制自己了,我整个人都迷迷糊糊的。”有时候她强迫自己坐下来学英语,可是写不了几个单词她就坐不住了。毒瘾发作,寻找毒品,她的黑夜和白天都要为这件事情奔波了。

开始是那帮家伙带着她去偷东西,她帮忙放风;后来是她自己主动出击,在人民广场、淮海路等热闹的地方偷钱包、偷手机;也曾为了钱委身于人。吸毒的人没有廉耻心,只要能搞到东西,其他都可以不要。

初三开学后她只上了几天的学,就再也不去学校了,后来也不回家了。“老师找了我十几次”,她说。家里人也找,找到了就回去,回去后就尽快逃出来。她没有对家人说吸毒的事情,有些事情上她出奇的成熟。

“遇到了问题,有没有想过告诉父母或老师,让他们帮你?”

“我妈妈在我两个月大的时候就和我爸爸离婚了,她是个自私的女人。我爸爸很内向,他应该是很爱我的,但他不会表达,我有事情从来不跟他们说。”

“你在外面不回家,都住在哪里?”见她之前,警官告诉我,她曾经与一位大男人同居过。

“随便什么地方。”她敷衍我。

再进一步问下去,她依然敷衍着,眼神游离,似乎想躲避。我感觉到了,她还是个孩子,最重要的是,她还有廉耻心,她不愿意说这事情!我不忍心戳穿这件事情,希望这点廉耻心能带她回到正常的生活。

进少管所之前,她已经成功戒毒了。如今她的脸稍微有些胖,像是娃娃胖,透着天真,找不出毒品的影子。

“我的同学都读高中了,他们都不知道我吸毒了。我还很年轻,明年我出去后还可以从头开始。”她说着,好看的眼睛里满是自信。是啊,她还年轻,还可以从头再来。

小琴的吸毒过程在中国青少年吸毒人群中颇为典型,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吸毒问题专家夏国美教授认为青少年涉足毒品前明显存在着行为失范的三部曲,具体来说就是“休闲时间超长”、“沉迷娱乐场所”、“结交街头社会朋友”(包括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吸烟、结交异性朋友并发生性关系)。

她认为,在青少年因超负荷学习而普遍导致睡眠不足的现代社会,吸毒青少年在涉足毒品前每天用于娱乐休闲的时间超过8小时者占27.9%,超过4小时者更高达70.1%。长时间的娱乐休闲使精力旺盛的青春生命感到精神空虚,在客观上增加了青少年和越轨团体交往学习的机会。

此外,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以及青少年的人格特质也是颇具分析意义的指标。研究发现,在吸毒青少年人群中,吸毒行为产生前对“人活着就是要及时享乐”的观念认同程度相当高,对“只要会混,读书不好照样可以赚大钱”、“凭感觉做事,没必要活得太认真”、“在社会上混不可能一点违法的事也不做”等主流文化反对的价值观持认同态度的人也不少。在性行为方面,则表现为性行为的低龄化和多性伴倾向。

用社会控制的理论解释,行为正常的青少年之所以不违反社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主要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社会的有效控制,如果这种社会控制一旦失效,青少年就会违规犯法。在社会上,青少年这种违规犯法的倾向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它必须受到社会有效的控制。

在以往的研究中,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大都被简单地归结为好奇、精神空虚和结交不良朋友。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青少年为什么会对毒品产生好奇?为什么会丧失生活目标、精神空虚?为什么会结交行为不好的朋友?

记者从对上海某戒毒机构学员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在35岁以下的吸毒人群中,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占了86%;涉足毒品前接近半数者无工作。由于当代青少年普遍处于学历霸权制度的压迫之中,中专及以下的毕业文凭早已被贬得一文不值。而低学历的标签就意味着没有人会赞赏你、承认你的价值;意味着你将不再有前途,赚不到钱。但是,这些主流社会认定的价值标准和社会规则在亚文化群中被作了完全相反的修改。在街角社会中,只要“会混”,只要能弄到钱,而不管弄钱的手段是合法还是违法,这样的人都可以得到赞赏,可以觉得自己很有本事。因此,对一些认为自己在主流社会中很难再有成功机会的青少年来说,能在亚文化群中寻找到相同的伙伴,干一些有刺激、能赚钱的事情,那种被接纳的感觉非常有助于自我价值感的提高:瞧,别看扁了我,我也可以挣大钱。

正如一位男性被访者所说:“我帮助老大拉拉场子,有时候出去压阵,事情成功后就可以分到很多钱。一般说来我每月收入少则五千,多则八千一万。这样的收入,不但够吸毒,还可以养家。加上老婆每月三四千元,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显然,在毒品黑社会中,这样的青年会被视为是有能力、有本事的角色,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在主流文化看来,这些年轻人是将能力用错了地方。可问题是,当他们被学历教育抛弃以后,社会有没有为他们能力的发挥提供平等竞争的舞台?

上海社科院的夏教授在研究中还发现,多数吸毒青少年都承认自己在涉足毒品前曾结交了一些在社会上“混”的朋友,还有不少人同意,在社会上混,不可能一点违法的事也不做。这说明,行为失范的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同伴影响关系密切。但问题是,同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有行为越轨的同伴,也有遵纪守法的同伴,为什么有些青少年会更多地受到行为越轨者的影响?

在西方社会学领域,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更多地倾向于萨瑟兰(Sutherlard,1947)创始的差异交往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主要是由他的社会交往所决定的,一个人犯罪行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同有犯罪行为的人交往的结果。根据萨瑟兰的这一理论,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正如其他行为一样,是从其他人那里学来的。但这种学习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因此这种学习的过程往往完成于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在这样的群体中,青少年所受到的影响远远大于在其他环境中所受的影响。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还有社会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在解释人们的犯罪行为时兼容了那些促使人去犯罪或守法的社会因素,认为人们对犯罪行为的学习正是在这两种相互矛盾的交替影响下进行的,对一个人的行为影响最大的是这个人与之交往的社会群体,而这个社会群体掌握着能够影响人们行为准则的资源,具备规范行为准则的能力,群体自身也拥有特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如果一个人受违法行为的影响大于守法行为的影响,同时又认为违法行为是妥善的、可行的,那么这个人犯法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应当说,这些理论对于解释中国青少年的吸毒行为是有借鉴价值的。

浅析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

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特征使之缺乏有效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造成了部分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自我异化,致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沉迷网络虚拟世界、网络舆论暴力和网络黑客行为等失范行为。这些不符合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网络失范行为不仅对大学生身心发展产生较大阻碍,也不利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认真深入的分析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现象与成因,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失范行为防控体系,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大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也逐渐增多,长此下去,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要研究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我们首先要对这一行为进行界定,并探讨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界定

人类的最主要的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 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一切与社会公众相关的活动中的道德都属于社会公德的范畴,包括了政治活动、职业活动、消费活动等社会公共活动。“失范”是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在参与社会生活时,其行为必须由规范来控制,这些规范应形成一个完满的,没有冲突的体系,个人应在道德上与他人发生关系。如果这些条件达不到,个人与他人不存在道德意义的关系,这就是“失范”的状态。一般而言,失范行为指的是个人或群体在道德活动中没有或不按作为社会共识的道德规范(即社会公德)行事的行为。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是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违背了一定的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出现的不恰当的行为偏差。

(二)网络对现代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网络内容的丰富多样,有利于大学生收集学习资料,汲取各种宝贵经验,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的良好平台;网络提供的音乐、视频、游戏等资源放松了大学生的心情,缓解了他们的压力;网络缩短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大学生通过聊天工具和朋友保持联系,通过微博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重要媒介,对大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然,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网络在为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部分大学生做出了一些不符合社会公德甚至违法犯罪的网络失范行为。但是从整体来看,网络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益处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表现

(一)随意浏览不健康网页

随意浏览不健康网页是当前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表现。由于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存在缺失,致使部分大学生对“性”知识了解不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迫切希望了解全面详细的性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渠道很少,而且可能被人发现后而觉得不好意思,于是相对隐匿且性知识较多的网络就成了他们学习的主要渠道,而网络中的信息监管难度大,如黄色网页这样的内容只会误导大学生对性知识的认识。

(二)网络社会公德意识弱化

网络社会公德意识弱化主要表现为在网络生活中,社会上那些约束力较强应该被普遍遵守的道德准则对网民的约束力减弱,主要有发布虚假恶意信息和违背学术道德的网络行为。

发布虚假恶意信息主要是指部分大学生怀着报复或其他目的,利用网络的匿名性特征发布一些虚假欺骗或恶意的信息,对他人正当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违背学术道德的网络行为是指部分大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开卷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完全依赖于网络搜索,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

(三)网络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因网络技术具有一定的高科技性,在校的大学生在利益诱导下可能做出违法犯罪的活动。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网络失范行为主要有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网络黑客行为以及“网络暴力”行为。

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行为是指在网上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造成其计算机系统的错误甚至瘫痪。网络黑客行为是指非法侵入他人网络、有针对的攻击他人或社会机构的计算机系统的网络破坏活动。“网络暴力”行为是指通过“人肉搜索”查询当事人的隐私信息并将其曝光,发布攻击性言论,甚至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辱骂骚扰当事人。

(四)网络成瘾问题严重

网络成瘾问题主要表现是上网后精神亢奋,行为极端,上网成为心理满足的唯一途径。主要表现为两种:沉迷网络游戏和沉湎网络虚拟人际关系。男生经常通宵玩游戏,如吸毒般痴迷无心学习。人际关系交往中,部分大学生不能很好调控自己的行为,导致其沉迷于网络虚拟交际中无法自拔。

三、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

当代大学生自幼处于校园这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对社会的复杂性、危险性了解较少,心智不够健全的特征在进入大学后表露无疑,很容易受社会不良行为的误导。

大学生因在现实中获取别人的尊重和赞美较难,因此沉迷于虚拟世界的满足和成就感。但这会导致其现实社交能力加速退化,从而更难在现实中取得满足感,这又迫使他们逃回虚拟世界。

(二)网络道德规范不完善

网络失德行为的主要原因是网络道德建设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多元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弱化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

多元网络文化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高雅和低俗、民族和世界、强势和弱势等文化潮流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的网络文化。当缺乏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时,大学生就很容易陷入迷茫,进而被错误的价值观所误导。

目前,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提高上,道德修养教育薄弱,尤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匮乏,导致大学生将网络活动这一真实的行为虚拟化,对产生的后果和责任不予关注。这样在其心中网络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已无关紧要,再加上缺少来自父母和学校的监管,客观上为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网络法制建设滞后

传统的法律法规已很难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现行的法律体系在网络领域还有很多空白。网络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性,使学生无法判断网络行为是否违法。

在现实生活中,互联网发展相当迅速,但相应的网络法制建设与宣传却没能跟得上,导致人们对网络犯罪行为认识不清。随着网络与人们的联系更加紧密,网络法制建设不健全和宣传不到位已经严重阻碍了网络的正常发展。

(四)网络发展自身的特殊性

网络的发展具有快速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这使以往的管理经验很难套用在网络管理上。首先,网络的快速发展与网络法律的滞后。制定法律需要大量司法实践论证,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立法很难跟上网络发展的节拍。其次,因为网络的开放性,不可避免地会提供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的内容,诱使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扭曲。最后,网络的虚拟性特征使得大学生可以伪装自己,放松道德约束,在虚拟空间为所欲为,而且网络的虚拟性使得这些人很难受到道德与法律的制裁,助长了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总之,网络发展的快速性和网络自身的开放性、虚拟性使得以往较为成熟的管理手段不适用于网络的管理,我们必须思考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提高对网络的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传有.伦理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3]朱银瑞.道德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4]冯亮.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08 (11) .

[5]禹旭才.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五育”与“三性”[J].思想政治教育, 2012 (1) .

[6]王虹, 刘鹏.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思想政治教育, 2012 (2) .

[7]张锋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成因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 2010 (2) .

[8]张红文.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及对策[J].时代教育, 2011 (9)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教师失范行为】相关文章:

幼儿失范行为06-27

行为失范与公共管理11-08

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及其对策11-06

新时期大学生读者行为失范与对策的研究09-12

课堂失范06-19

语言失范06-27

失范07-24

失范问题08-27

文化失范09-09

媒体道德失范09-14

上一篇:森林资源综合评价下一篇:软件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