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语言阅读器

2024-06-13

数学语言阅读器(精选11篇)

数学语言阅读器 第1篇

一、在“读”中探索新知, 发表见解

叶圣陶老先生常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数学课本中的许多新知识都是和学生已学过的旧知识系统地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学起来一般困难不会太大,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去自学就可以达到学习目标。如“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课, 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 教师不直接讲授这些量的名称及其数量关系, 是让学生带着发现新知识的目的去阅读自学课本例题。读后提问:“同学们读了这一页内容从中知道了什么?”这时只有个别学生发了言。有一学生说:“我知道了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另一学生说:“我知道了数量就是买东西的多少, 一共花了多少钱就叫它的总价。”很显然, 大部分学生没有发现或者说还不清楚本课的主要知识点, 那就需要让学生再去“阅读”课本内容, 再去发现, 进一步去理解。这一读, 就有许多学生举手了。有的说:“我知道了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单价x数量:总价”这时教师激发追问:“你能举例说明一下这种数量关系吗?”有的学生说:“比如, 我买丁3支铅笔这是数量, 每支8分钱是单价, 用8x 3=24 (分) 这是一共用的钱叫总价。”还有学生说:“如妈妈买了3千克黄瓜这是数量, 每千克黄瓜2元这是单价, 求一共花了多少钱, 就是求总价, 用单价 (2元) x数量 (3千克) =总价 (6元) ”。这样举一反三, 大部分学生都能举出实例, 清楚地说明了这种数量关系。一节课下来, 不用老师多讲多教, 只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 再读再思考, 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新知识, 进而把自己的见解发表出来, 也就说明学生已掌握了知识,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也发展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在“读”中质疑问难, 开拓思维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 学生只有在读书学习中, 产生疑惑, 产生“愤”、“悱”的感受, 才有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才能有积极的思维。 (1) 指读, 大部分学生对题意模糊不清。 (2) 默读, 鼓励学生提出疑点。学生这一读, 有了积极的思维, 发现了疑难:“第三个条件好像和前两个条件没关系?” (3) 指导读, 帮助学生找出难点词“一条路”让学生开动脑筋, 拓宽思路, 思考上面的疑问。这时有学生说:“第三个条件和前两个条件是有关系的, 因为修的是同一条路, 也就是说总路长不变。” (4) 轻声齐读, 这样通过学生的反复阅读, 反复思考, 质疑问难, 逐步突破疑难, 解决疑问, 不断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自学能力, 同时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三、在“读”中比较总结, 发展语言

在数学知识中语言文字有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尤其是在文字应用题中, 有时仅一字之差, 就会使其计算思路和计算方法大不相同。“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比较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后, 想要叙述出来就需要用语言来表达,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品读, 斟酌字词, 比较异同, 找出规律, 并用通顺的语言叙述出自己的想法及观点, 牢固地掌握其方法。如教学文字题“350减去80乘以3的积, 差是多少?”指导学生列式计算后, 又出示这样一道文字题:“350减去80, 再乘以3, 积是多少?”首先让学生单读第二个文字题, 大部分学生列式出错, 列出了和第一个题一样的算式:350—80x 3, 丢掉了括号。教师接着就让学生同时默读这两个文字题, 比较其异同点。学生边读边想边比较, 很快就有结论了:前一题求的是差, 而后一题求的是积。还有同学说;“前一题中的350是被减数, 80乘以3的积是减数, 求是差, 先算 (80x3) , 不用加括号, 而后一题中求的是积, 被乘数是350减去80的差, 乘数是3, 所以要先算差 (350—80) , 要加上括号。”这样让学生读读比比, 同中求异, 不但使学生理解了算理, 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而且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 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锻炼, 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

四、在“读”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 扩展思维

数学是一门知识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新旧知识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发展而来的。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在新旧知识的联接思考。例如,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 在学生初步掌握百分数的意义之后, 引导学生想一想, 我们学过的什么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分数。接着, 我又让学生想一想, 能不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这时, 学生的情绪高涨, 有一位同学争先提出“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接着又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本上的内容, 通过读让学生明白“百分数是表示两个数的比, 而分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因为分数和百分数只差一个字。”再如, 在教学“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6.25小时行驶了500千米, 行了全程的5/8。照这样的速度, 再行多少小时到达乙站?”一题时,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并画出线段图, 接着, 我做示范提出以下问题: (1) 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 (2) 未行的占全程的几分之几? (3) 未行的是已行的几分之几? (4) 已行的是未行的几倍? (5) 已行的与未行的路程比是多少? (6) 未行的与已行的路程比是多少? (7) 已行的比未行的多几分之几? (8) 未行的比已行的少几分之几? (9) 全程是已行的几倍? (10) 行完全程的时间与已行的有什么关系?等等。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概念”时, 示范提出以下问题: (1) 能不能把“三条线段”改成“三条直线或射线”呢? (2) 能不能把“围成”改成“组成”呢?这样通过阅读让学生充分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 扩展思维范围, 使学生到提高。

大班语言阅读教案 第2篇

分析目前大班幼儿阅读的现状,结合本书的特质,我在设计这一活动时,安排了三个主要环节,从扉页自然导入,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入手,之后再借用绘本画面、加入的图片欣赏和视频丰富,来推进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努力使幼儿全面感受到故事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情感,最后我选择用完整欣赏的方式,确保了幼儿文学欣赏的完整性,唤醒了子与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真正发挥阅读对幼儿的影响力,使他们在获得愉悦情感的同时,学会感受爱与表达爱。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茅草谷变成花娘谷的美好经历,愿意交流分享阅读的感受。

2、看看说说中国传统的“喜事”,体验不同喜事带给人们的愉悦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花娘谷》、小图书《花娘谷》

2、四幅喜事图片、插入角色图片

活动过程:

一、扉页导入,认识茅草谷——很久很久以前,我的家乡就是照片里的模样。(出示图片“扉页”)提问:看看,说说那时村庄里都有什么?

比一比,老房子和新建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小结:村里长着各种各样的树,唯独没有一棵会开花的树。所以人们叫这里“茅草谷”。在这一幢幢房子里住着一群聪明、勤劳、善良的中国人,而今天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二、分段阅读,理解故事

1、集体阅读,提问: 在这么喜庆的日子,你们觉得会带什么礼物?

听到了这儿,你知道了哪些关于外婆外公的事?

过渡:村里人也开始向他们学习,家里一有喜事,也在房前屋后种下一棵棵会开花、会结果的树。

提问:什么样的是算喜事?谁愿意说说你遇到过的喜事

2、图片欣赏提问: 看看那些年我们村子里发生了哪些喜事?(观察图片,幼儿泛讲)关于春节、关于中秋、关于祝寿、关于丰收的预设分享

中国还有哪些重要的.节日

丰收的时候,住进新楼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照片上大伙儿在给谁庆祝生日?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就这样村里的人不知不觉就在茅草谷种上了很多的树,这些树每年都会开花结果,于是茅草谷就渐渐变了样,会变成怎样呢,下面的故事要请你们读读我家的故事吧。

三、欣赏故事,感受爱与被爱。

1、教师讲述故事,幼儿翻阅小图书。

品味语言 有效阅读 第3篇

师:……周恩来有没有慌?

生:没有。

师:他不但自己没有慌,还怎么样?

生:还帮助了小杨梅。

师:从而可以看出周恩来有什么品质?

师:与周恩来形成对比的是谁?

师:小杨梅怎么了?

师:周恩来又是怎么做的?谁读读第五小节。

生读文

师:在那种情况下,伞包意味着什么?

师:周有没有犹豫?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周恩来鼓励杨梅,他是怎么说的?

……

这个段落,共有112个字,然而老师却提出了10个问题。新课程已经实施7年了,可是仍然有不少的老师进行着这种“追问式”教学,看上去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这些问题是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对答如流的。从三维目标的落实看:学生是不是真正感受到了我们祖国语言的精妙所在?是不是真正为我们共和国的第一代总理那高尚的人格而由衷赞叹?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看,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有没有学习或者运用学习语文的方法呢?所以,这个片段可以说是费时而无效或者说是低效的。那么,如何品味文字,从而有效教学呢?

语文是什么?从内容说,语文就是母语教学,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文言文字的能力,并从中受到情感和的陶冶。从形式说,这个目标是通过学生对一篇篇课文的研读来实现的。

我们读完每一篇文章后,都会在心里留下痕迹。作为普通的读者,文章读过可能撂一边了,在心中留下多少,无须探讨。但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理解课文说了什么,领悟课文是怎么说的,探究课文为什么这么说。我们还要根据课程标准年段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规律,根据文本的特点,设定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学会什么,用什么方法学,或者说品味哪些语言?怎么品味?

一、课文读的正确、流利是品味语言的基础

朗读要达到三个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要做到字音读得准确,词句读得准确。宋朝的朱熹曾讲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就是要求不读错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不重读,要字字句句入目。有感情是要掌握声调的高低、快慢、语气等。学生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说明了他们对课文熟悉的程度。

二、有哪些关键词句需要品味

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提出了“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高年段提出了“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效果”。何谓关键词句,眼下对其尚无明确的界定,一般是指那些在体现全文的题旨或段落的主要意思时,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词句。有的关键词句对文章内容的体现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还有些词句对文章的篇章结构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词句也应该算作关键词句。名为关键词句,自然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就非同寻常。关键词句究竟有哪些呢?

1. 直接或含蓄地体现文章主旨、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概括的词句。《海底世界》一文中“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在课文的末尾,对全文起到了总结和概括的作用。

2. 能概括段落主要大意的词句。《马》一文中“在生活中,马与人的关系是那样密不可分。”

“漫步在艺术的殿堂,马的诗,马的画,马的歌,马的传说……都是艺术创作的天地”。

这两句话分别在两个自然段的开头,体现了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 深化主题的词句。《窃读记》一文中“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课文在讲了窃读的故事之后,又补充国文老师的话,继续讲了自己对读书的独特的感悟。

4.对句意起到强调和突出作用的词句。《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一直”说明儿子只顾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母亲的身体状况。“那步田地”说明病得很重了。“常常”、“整宿整宿”、“翻来覆去”都说明病情严重,发作频繁,母亲的身体经受着巨大的痛苦。

5. 写环境、气氛词句。《哈尔威船长》一文中“1870年3月7日夜晚,大雾弥漫,夜黑如墨”。通过对时间和天气的描写,为下文两船相撞埋下了伏笔。

6. 使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更富有感染力的词句。《病房里的故事》一文中“因为窗外,除了一堵灰白色、光秃秃的水泥墙之外,什么也没有……”用一个省略号,表达了对吉姆那高尚品质的感叹。余音绕梁,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7. 能使文章重点更为突出的词句。《海浪》一文中“我呢?我让奔腾的浪花|钻进我黝黑的身体|于是——我有了|鼓起的肌肉,深沉的呼吸”。这句诗介绍了我和海浪的密切接触,其中如“钻进、鼓起、深沉”这些直接体现我和海浪关系的词语可为关键词语外,副词“于是”也可以作为一个关键词语,他在这里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8. 使文章表达的顺序更加清晰、更有条理的词句。《三峡之秋》中的“早晨、中午、下午、夜”,作者在描写三峡秋天景色的每一个自然段的开头,分别用上了这样的词语,使文章的层次非常清楚。

9. 含义深刻的词句。如,《苦糖》中“当我的指尖触摸那神物时,我的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这句话。用了几个动词表达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心情。

10.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文章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大多是通过动作行为表现出来的。比如:《甘罗》一文,但甘罗得知爷爷唉声叹气的原因后是这样描写的:“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您上朝好了。”这段话中的“太不讲理”,语言直率,语气坚定。再加上气呼呼的神情,恰当的反映了甘罗坦诚直率仗义的个性,“眼睛一眨”表现了甘罗的聪明机智。

11.个性解读的语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历和生活经验不同,同样的一句话也会有不同的感悟。比如《窗外》这篇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这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古朴美丽的乡村,如今已经变成高楼林立的城市了。这句话有人可能读出了自豪之情,有人可能读出了可惜。

12. 修辞手法。修辞的特点:一是同义的选择;二是采用形象的、具体的、富有情感而非抽象化的、概念化的表达方式;三是修辞可以突破某些语法规则,活用词语,使言语活泼而不呆板。这三个特点,尤其是第一个特点,为体会表达效果提供了思考的方法。比如,可以把那些经过修辞的言语变换成没有使用修辞的言语,然后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三、如何进行语言品味

1. 整体感知,回归语句。在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从整体入手,问问学生有什么感受,从哪些地方得出这样的感受?让我们去品读文字,发表感受。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品读。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个贯穿全文的牵一发动全身的大问题,起到提纲挈领的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整体回归到具体的语句中。

2. 理解语言的意思。人的认识规律是由感知—理解—应用构成的过程。理解是人认知规律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歌德有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属于你所有。”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感悟、品味、运用。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就是将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就是语言认识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明白一段话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话中的句子读通,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

3. 感悟词语之情。感悟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受到感动而有所领悟。也就是说,有所感悟之后有所领悟。感悟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因为理解,感情上有所感动,同时在理性上有所醒悟或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4. 品味语言之妙。学生有了感悟,可以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之妙。对词句的品味揣摩是培养学生语感主要的方法。

数学语言阅读器 第4篇

一、“伪创新”教学现象的课例

近来我听了这样一节语文课, 从表面上看, 课堂上教师用层次递进的问题串连起来, 一律以问代讲, 以避免“满堂灌”之嫌。学生则围绕问题进行激烈地讨论, 整个课堂气氛显得特别活跃。

二、分析

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提问, 使得学生没有时间来消化问题, 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 教师又“步步紧逼”接着问下去了。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的问题加深了, 学生此刻的理解就越发不能和老师的问题达成统一, 回答达不到老师的预设要求, 成就感便越来越少, 原本活跃的思维也变得麻木、不活跃了, 探索的欲望也越来越淡薄了, 最后取之代替的便是敷衍了事。

三、对策

根治“伪创新”现象, 真正实现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什么名师们的课总是令我们拍案叫绝呢?这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的言语表达充满神奇的魅力。我认为, 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中最动听的乐曲。

(一) “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前奏

课程开始的情境铺垫, 传递着文本的思想感情, 我们只有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 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 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 《庐山的云雾》的课始片断。

师:位于江西省内的庐山以峰奇山秀, 瀑布闻名中外, 尤其是神奇的云雾, 更是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 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 想去看一看吗? (学生回答“想”。) 好, 今天就让我们大饱眼福, 尽情去欣赏庐山。 (播放课件)

师:在山上漫步, 眼前飘浮的是云雾, 身边流动的是云雾, 脚下踩着的是云雾, 此时此刻仿佛升入云端, 腾着云雾在空中行走, 进入了仙境。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哪呢?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近庐山, 一边读一边用心感受庐山的云雾。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画出描写庐山的句子, 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二) “情深深, 意切切”的主旋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理想境界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协助的共同活动, 是在教师灵活、精彩的点拨下学生的精彩解答, 个性化的解读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促进师生之间平等对话, 进行情感交流, 在互相信赖的氛围中使情感得到升华。

例如, 《心田上的百合花》的课末总结。

师:这株百合花为什么会近乎完美?

生:信念使百合花开在了人们的心田上。

师:如果百合花想放弃的时候, 你会怎样劝告这株百合花呢?

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

(三) “绕梁三日不绝”的余音

于永正老师说过:“教学要适应儿童的心意。”我们在教学中只有做到了这一点, 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智慧, 使学生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 对自己充满信心。

例如, 《最大的麦穗》的教学片断。

师:读得真是太好了。同学们, 请你们都转过脸来, 让我们再次聆听他朗读的声音, 欣赏他朗读的表情, 分享他朗读的愉悦! (掌声后学生再次朗读)

师:看来, 你是严肃派的苏格拉底。 (笑声) 这一节谁再来读一遍?

一位女同学柔声细语地读起来。

师:你的朗读如春雨润物, 看来, 你是一位温柔派的苏格拉底。 (笑声)

生:苏格拉底上课不在教室, 而在麦地;不用课本, 却用麦穗。

师:你善于比较, 很快就找到了“苏”老师教学的独到之处, 真不简单!

四、感悟

阅读教学是一种境界, 是一座闪光的金桥, 是引领学生走进语言世界的明灯, 是点化学生思维的魔杖。教学语言更像是一个个“生命之音”, 让我们欣赏到了阅读教学的全部色彩。

(一) 生命之音, 感悟文本的生命内涵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 基础在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就是教师挖掘文本生命内涵的过程。每一个文本都有它的打动人心之处, 只有当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投入, 入情入境地进入文本, 充分挖掘文本的声音时, 才能使充满智慧的教师的语言真情流露、自然流淌。在这样的生命语言之中, 文章的内涵就能得以充分的挖掘。

(二) 生命之音, 感悟学生的生命潜能

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因此, 我们在教学时要用心倾听与抚慰。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充满智慧的眼神去启迪学生的智慧, 滋润学生的心灵, 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那么就能唤醒学生生命的潜能。

(三) 生命之音, 感悟教师的生命价值

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的:“在我的眼里, 自己创作的教案是有生命有灵性的。这正如画家之于他的画、作家之于他的小说、设计师之于他的时装……”因此, 只有当一个教师动情于自己的教育事业时, 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摘要: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语言, 语文教学更离不开教师的语言, 透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言, 却存在着一种“伪创新”的现象。我认为课堂教学语言就像是一首奇妙的乐曲, 它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前奏, 有“情深深, 意切切”的主旋律, 还有“绕梁三日不绝”的余音, 让听者心驰神往。而由这首“乐曲”弹奏出的“生命之音”, 更让听者深深感悟到了它的无穷生命力:一是感悟了文本的生命内涵;二使感悟了学生的生命潜能;三是感悟了教师的生命价值。

语言,阅读教学的本源 第5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念,就是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坚持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有机统一。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理应抓住工具性不放,通过工具性渗透人文性,真正体现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色。实际上,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应该以这种理念来指导教学,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有效培养学生认读、概括、感悟、探究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关注“品味点”,感悟语言魅力

汉语是诗性的语言,它富有弹性、富有韵律且组合自由、气韵生动。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应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心。教师应充分关注文本语言的精彩之处,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并背诵。对文本中融合情理意趣的精妙词句,教师要引领学生品词析句,揣摩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并在字斟句酌的品味、沉淀中形成语感,获得语言的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二泉映月》一课时,当学生找出并初步理解了描写“二泉映月”的四个句子后,他在屏幕中出示了四组描写二泉映月景色的优美词语: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显然,这些词语是文本中最具魅力的“品味点”。王老师引领着学生涵泳品味,人与文融合一体。比如在感悟“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时,王老师请一个学生朗读后,问:“听了她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们有的说看到了一泓清泉在缓缓地流淌着,发出了美妙的声音;有的说看到有一轮金黄的圆月倒映在清澈的泉水中;有的说看到水面非常非常的平静,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好像一块洁白的美玉……随着孩子们想象力的扩展,两个词语的形象和意味凸现而出,干瘪的符号化成了一幅幅可观可感的画面。在这节课上,王老师就是这样紧紧扣住这八个词语,一唱三叹,让词语成为清晰美妙的画面,成为灵动、丰盈的小诗,尽显语言的感性魅力。另一位老教师的上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抓住“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等词语一连发问:这背后蕴藏着什么,乐声中负载着什么,阿炳的人生传递着什么……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激疑、质疑、析疑、释疑,在主动的语言实践中触摸文本、思辨感悟、运用表达,文本语言“活”了,学生语言“活”了,学生思维“活”了,语文课堂也“活”了。

二、利用“空白点”,生发语言实践

由于作者构思炼意、运笔行文的需要,许多文章中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了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空白处质疑探究,补充空白,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许多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常常会出现不完整甚至略写、不写的情况,由此造成人物语言的空白。如《给予是快乐的》一文中有这么几句话:“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那!我希望……”。这里,可让学生想象此时的保罗会认为小男孩没说完的话是什么,学生回答说:“假如我也有一辆这样的车该多好呀!假如我也有这样的哥哥该多好呀!”再联系上下文想想其实小男孩想的是什么。这样学生就不难发现:小男孩希望将来也能像他哥哥那样给自己的弟弟买一辆这样的车,让他的弟弟能看看圣诞节街上美丽的风景。这样小男孩金子般闪耀、纯洁的心灵让学生有了强烈的震撼。所以在省略处给予恰当的补充,既能使学生更透彻地了解人物的心理,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这样,利用文中的语言空白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合乎逻辑的想象,既进行了语言训练,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抓住“迁移点”,学习语言运用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一般内容不深奥,结构不复杂,有的课文各个段落之间语言文字相近,句子形式相似,层次结构相仿。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抓住某些迁移点进行正迁移,必将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美丽的公鸡》一课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描写的是公鸡要和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而他们都在辛勤地劳动,不愿意和公鸡比美的故事,其写法十分相似。在教学这三段时,就可以采用围绕迁移点逐一探究的方法:先逐句理解第二自然段,再总结作者的写作规律,然后引导学生仿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探究第三、四自然段。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工具”,以此“撬动”三、四自然段,自然速度加快,问题迎刃而解;最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学习这种语言的表达方法,以便在日后的写作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四、寻找“撞击点”,提升语言内涵

在文本中能够引起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的地方,不仅仅是那些 “空白点”,还应有理性的“撞击点”。倘若我们精心寻找,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变空洞的说教为充实诉说,便会引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高端对话”,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哲理概念”。

比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执教《晏子使楚》时,她并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去体会晏子的聪明机智,而是创立了新的评论点——“尊重”,然后引导全体学生从对晏子的尊重,走向对人的尊重的思考;从对人的尊重,导向对国家的尊重的思考;由对国家的尊重,引向首要是自我尊重的思考。在这样产生了思想的张力的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出人意料而又精彩纷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学生充满睿智的发言:“只凭一个人的智慧远远不够,我觉得应该让晏子当老师,教齐国的人,让齐国人都聪明,这样齐国就会胜利”;“国家获得尊重,不是靠一个人或一次外交,需要每个人的努力”。这恰如某位学者所言:优秀的表达不是推敲出来的,而是思想锤炼的结果。

“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的力量之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可以说,工具性(语言)和人文性(精神)的统一,语言是第一位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精神,抓住了人文。语言学习是语文学习的根,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引领学生通过解读语言、感悟语言、建构语言,升华人文内涵,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数学语言阅读器 第6篇

一、读进去——着力自主感悟

叶圣陶先生曾说, 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 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感受到审美乐趣”, “其中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 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本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读是学习语言的一扇窗口, 可以受到“不待解说, 自知其义”的效果, 可以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所以, “以读为本”进行教学, 即以学生自己读书, 独立思考为本, 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 让他们朗读、默读、复读、赛读、美读、整体读、部分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 在读书中求解, 在读书中品味, 在读书中生情。例如,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中, 可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什么;然后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提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和问题;最后有选择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 学生随着读的不断深入, 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 会有这样那样的情感体验。此时, 再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互相讨论、补充、争执。在大量的读书活动中, 学生见识增长了, 视野开阔了, 书中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就会转化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 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自主感悟的读书习惯和品格, 并将学得的读书方法用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去。

二、记得住——强调增加积累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的体会到他们的好处, 也就慢慢的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 广泛阅读、熟读成诵, 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 广泛阅读。

新课标规定课外阅读总量:小学不少于150万字, 做到一篇带多篇。教学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创设宽松的阅读氛围, 放手让学生阅读, 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在读物的选择上, 采用教师推荐、学生自选、生生交换相结合的方式,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欢的, 思想性、知识型、趣味性强的读物。如高年级可阅读科普读物、民间故事、短篇小说、诗歌, 甚至名家名篇等。同时, 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 以弥补现行教材的某种不足, 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如学习《草船借箭》后, 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的有关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 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的童话》的有关故事。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歇后语、精彩片段、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 这样既积累了语言, 又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2. 熟读成诵。

一篇课文, 读得越熟领会越深;熟读成诵, 作者的语言就有可能转化为读者的语言, 在自己今后的写作中, 也就能灵活运用了。“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前, 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着词汇贫乏、语病百出、无话可说的问题, 读得少、背得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原因。小学阶段是人生中的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 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 让学生把大量的精彩的段落或篇章背诵下来, 绝不是一种过重的负担, 而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必要途径。通过熟读背诵, 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好词佳句, 体会文章的精美布局、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感悟到表达方法的真谛, 这将使他们受益无穷。新课标规定小学阶段背诵的优秀的课文不少于150篇, 古诗词背诵不少于80首。教学中, 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多读, 并从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对课文规定要背诵的内容和那些语言表达上有特色的课文或课文中形象生动的句子、精彩片段、好的开头、结尾等, 也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扎扎实实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用得出——强化实践运用

从语言习得的角度看:感悟和积累只是对外在语言的吸收和融入, 而运用才是对语感的内化和实践的过程, 才能使外在语言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运用就是“举一反三”, 是读书内化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小学语文教学, 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在教学中, 笔者十分重视读与写的结合, 学与用的结合。在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 及时引导学生“为我所用”, 真正做到把语言的积累材料内化为运用能力。

1. 直接迁移。

在多读多悟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笔头练习, 或缩写、扩写、读写、仿写等, 让读作为写的基础, 为写提供材料和话题, 使写成为读的延伸和发展, 使感悟升华为运用。如《桂林山水》文中的段落语句优美, 采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在教学时, 引导学生仿照这样的写法, 写一篇赞美自己家乡的短文。这样, 就能做到课内学方法, 课外用方法, 课内打基础, 课外求发展。

2. 间接迁移。

我与儿童语言阅读发展研究 第7篇

关于语言学习, 其实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 因为每个人都有语言。语言是人类最特殊的一种能力, 要了解这种能力, 只能通过人来做研究。虽然动物也有简单的交流, 但是我们不可能通过动物来研究人的语言。科学家用什么样的方法手段, 怎样去研究人类的语言呢?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初的时候, 我们用行为的方法去研究, 收集一些语言的现象, 探讨语言的行为, 通过反应时手段, 推测大脑中语言加工的时间进程。近年来, 研究者开始用一些非常精密、非常先进的仪器, 包括眼动、计算机模拟、脑电、脑成像、基因的方法, 这些方法让我们对人类语言的认识, 特别是对语言学习发展、障碍及其脑机制的认识, 有了非常重大的突破和进展。

一、儿童语言学习和发展的探索

儿童的语言学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发展的?如果有人接触过孩子的话, 可以发现, 孩子的语言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从刚出生的时候一点都不会说, 到一、二、三岁以后, 会说大量的词汇、语句。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已经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但到现在还是不能完全解释。学前儿童阶段通常是没有正规的语言教学的, 但是语言的发展为什么这么迅速?动力在什么地方?机制是什么?这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非常感兴趣的。另外, 我们都知道, 身高、体重是可以测量的, 语言发展可以测量吗?有可能科学地测量哪个孩子语言发展得好, 哪个孩子语言发展得差吗?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儿童在学前时期的发展来预测孩子上学时候的阅读表现?特别是有语言和阅读困难的孩子, 我们是否可能早期预测?这些都是特别吸引人的研究问题。

儿童语言是如何习得的是各国心理学家长期感兴趣的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现是, 儿童在17~18个月左右有词汇爆发的现象, 即从17个月之前只能说出50个词以内, 到20多个月能说出500或更多的词。词汇爆发的机制是什么?国际上已经有很多语言研究建立了不同语言的词汇发展常模。我们研究了1 000多名儿童, 孩子的年龄是从12个月到30个月, 每个月龄段大概有四十多个孩子。用的方法是非常简单而且比较容易实现的方法——家长问卷法, 这也是国际上很通行的一种方法。借鉴国际上通用的“儿童语言和沟通量表”, 我们编制了汉语的词表, 让母亲来报告, 你的孩子能说出什么样的词。结果清楚地观察到了汉语词汇爆发现象。16个月以前, 儿童能说出的词非常少, 基本在50个词以内。词的特点是主要是单字词, 表明这一时期儿童的发音受到生理发展的限制。这些词是一些基本概念词, 是儿童生活中最熟悉的, 同时也是汉语中的重要语素, 是作为复合词发展的基石。我们可以看到, 从17个月开始, 孩子能说出的词汇有了一个明显的增长。在短短的十几个月里, 孩子能从说出不到50个词, 达到说出700多个词。但是儿童的口语词汇量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 我们进一步通过统计发现, 词汇的个体差异与母亲的教育程度和母亲对教育的意识相关, 表明了环境的重要影响。

我们看到, 孩子的语言从一岁到两岁半的时候有这么迅速的发展, 研究者还问这样一个问题:语言是从什么时候发生的?儿童是如何习得语言的?如果说人的语言发展全部靠教的话, 即儿童是听完一个语句之后再去学习的话, 那么听完所有语句的时间, 就远远超过我们生命的时间。儿童的语言习得的先天与后天的争论吸引了无数科学家。20世纪50年代,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大脑里有专门的语言装置, 人出生时就具有了掌握语言的潜能, 外部语言环境会给语言装置设定参数, 以便人类具体掌握一门语言。这种假设有可能被证明吗?以前我们认为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 脑科学发展以后, 这个答案被揭开开始变得可行了, 我们越来越接近了解更多的东西。

我介绍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可以让我们看到儿童的大脑在出生的时候, 他的语言及其脑基础是什么样的, 是一片空白?还是他已经准备好了去做些什么?科学家做了出生两天的新生儿的脑成像, 让新生儿在睡觉的时候听故事, 听的是女声讲的母语故事。这个实验设计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给新生儿听的是正常的母语故事;第二个条件是新生儿听到的是只有声调, 即将正常的声音去除了声母、韵母, 只剩下声调;第三个条件是把声调拉平, 音节、声母、韵母仍然保持。科学家希望了解当新生儿听这三种不同的声音时, 他们的大脑会有反应吗?在哪里反应?结果发现, 新生儿大脑的主要反应区是在大脑双侧的颞叶, 是对语音、基本声音反应的脑区, 而语义加工的脑区是不激活的。与成年人的语言加工主要在左半球相比, 新生儿的语言加工是双侧的。因此我们至少能知道, 新生儿出生的时候, 大脑皮层已经开始对语音产生反应了。通过这个实验设计还发现, 如果在只有声调的条件下, 新生儿大脑两侧都不反应;如果是拉平声调的条件, 没有声母、韵母, 大脑也不反应;只有在听正常故事的时候, 新生儿大脑才有反应。新生儿是真的能听故事吗?研究表明, 新生儿不是真的能听故事, 他的大脑主要是对人的正常语音进行反应, 对语义是不反应的。

研究已经发现, 儿童出生的时候, 加工语言的脑区已经开始发育, 对外界的语言环境进行反应, 那么儿童是怎么学习语言的?特别是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下面我再介绍一个国际上很著名的研究。这个研究是想初步探讨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学说话的, 怎么开始学说话的。我们可以看到, 这个研究的对象是四个月、六个月、八个月、十个月、十二个月的孩子和成年人, 研究方法是眼动技术, 用红外摄像机追踪人的眼球运动。具体的做法是在婴儿的前面放置一个屏幕, 屏幕上是一个女性在讲故事, 有两种条件, 一种是用母语在讲故事, 另一种是用非母语来讲故事, 科学家用眼动仪来监视婴儿听故事时的眼动。结果看起来很简单。四个月的孩子听故事时, 主要看的是人的眼睛;但六个月、八个月、十个月的孩子就不主要看眼睛了, 开始注意看人的嘴;十二个月的孩子看嘴的比例下降。我们知道, 这时候的孩子还不会说话, 但实际上他已经开始学习了, 他更多地观察人的嘴部, 去学习可能的发音和动作。而对于成年人, 人们又更多地注意看人的眼睛了。

怎么才能证明婴儿更多地看嘴是在学说话呢?心理学家认为, 实验中的第一种条件是用母语讲故事, 孩子从出生就被包围在母语的环境中, 学习母语说话比较容易, 相比而言, 学习外语说话会比较难。因此科学家设置了另一个条件, 用非母语讲故事, 并观察当听非母语故事时, 婴儿在看什么。结果发现, 孩子在听外语故事时和听母语故事时眼睛观察是不一样的, 四到六个月的孩子看眼睛更多一些, 从八个月、十个月、到十二个月, 孩子一直在更多地看嘴。到了成年人, 也没有完全去看眼睛, 成年人还在注意看人的嘴。科学家的解释是学习用外语说话比较难, 所以人们相对更多地观察嘴。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实验, 告诉我们小孩是怎么学习的, 发现小孩是自发的学习。其实, 孩子在整个学前阶段, 都是非常自发学习, 而且是非常有效的, 有的时候, 我们会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

二、汉语儿童阅读发展研究

语言的发展特别是学前语言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但是读和写, 就不完全是自然发展的过程, 它一定要通过教育。这个学习过程是很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感兴趣的。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 除了汉语、日语的假名以外, 其他的语言基本上都是形和音有字母对应的语言。在国际上, 拼音语言研究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 有了非常大的发展, 汉语认知研究的历史要短得多。但是我们汉语的研究是不能够直接照搬其他语言的, 汉语有自己的特点, 我们必须要走自己的路, 所以这个研究刚开始是非常艰苦的。

我开始进入心理语言研究是在张厚粲、彭聃龄等老先生的指导下。当时西方儿童如何学习阅读、语言如何发展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 然而在汉语阅读学习方面基本是空白。当时西方心理学家认为, 汉字学习完全是死记硬背, 与英语学习的学习规律是不同的。拼音文字中阅读障碍儿童通常表现为不能使用形音对应规则读单词, 西方心理学家将这些阅读障碍儿童叫“C hin ese”。当时我们还无法回答汉语、汉字是怎么学习的, 我们没有任何发言权, 因为没有研究数据在手。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 大陆、香港、台湾以及国际上的许多研究者一直在探索, 汉字学习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现在大家基本上达成共识, 汉语阅读学习与英语学习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但是汉语学习也有很多自己独特的特点。我们也是在学习规律性的东西, 学习汉语阅读不是死记硬背, 需要依赖许多基本认知能力的发展, 这些基本的认知能力包括语音辨别、语素意识、快速命名、口语词汇量等, 都是学习汉语、汉字的基础。如果这些基本的认知能力有缺陷, 就会造成阅读障碍。

从那时起, 我进入了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我们虽然能够借鉴西方拼音文字研究的思想, 但大量的研究课题、研究材料必须基于汉语的特点。更重要的是, 要揭示汉语学习的规律, 为建立人类学习不同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论提供重要的依据。1989年, 我作为中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阅读研究中心学习工作, 博士论文是关于中美儿童在阅读中自然伴随学习字词意义的研究, 首次探讨了汉语儿童汉字学习的过程及其与英语儿童学习的异同, 该论文获国际阅读学会1993年度杰出博士论文奖。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 我们系统地研究了汉语儿童的元语言学意识, 如语音意识、正字法意识、形旁意识、语素意识、声旁规则性意识、声旁一致性意识等的发展。发现二年级儿童的读音正确率比四、六年级儿童更多地受字的熟悉性的影响, 四、六年级儿童在生字读音中表现出更大的规则性效应。二年级儿童汉字读音中的错误是相对任意的。随着年级的增高, 儿童读音中犯更多的声旁错误和类比错误。研究还发现, 四、六年级的高能力学生开始发展对声旁一致性的意识, 直到中学甚至大学才发展比较完善。使用类似课堂老师用的学习-测验的方法发现, 形声字声旁提供的部分信息, 如声母、韵母和声调信息, 对儿童学习和记忆生字均有重要贡献。另外, 儿童读汉字时, 汉字的声旁和形旁在整字中被自动分解并通达亚词汇水平的语音和语义表征。汉字书写过程中, 正字法意识、声旁和形旁规则性意识具有重要性。除了行为研究, 通过计算机模拟途径研究儿童语言和阅读发展的机制也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在多年汉字学习研究和小学汉字数据库研究的基础上, 我们建立了汉字正字法表征库, 后来又建立了PD P形音义三角模型, 使用与英语同样的PD P模型和汉语特殊的正字法表征, 对汉字识别学习过程进行了模拟。这些研究大大加深了我们对汉语儿童阅读学习规律的认识。目前汉语阅读及发展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研究的热点。

三、阅读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我从1997年开始研究一个新的领域:发展性阅读障碍。阅读障碍这个词在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是基本上未被人所知的, 而在全世界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概念。根据国际阅读障碍研究协会 (Orton Dyslexia Society Research Committee) 的定义, 阅读障碍是一种源自于神经生理的特殊的学习失调, 主要表现为字词再认时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有问题, 影响到阅读理解和拼写, 进而阻碍儿童的词汇量和书面知识的学习。阅读障碍儿童的困难不是来源于听觉或视觉等感觉缺陷, 不是智力发展迟缓的结果, 也不是由于学习动机或教育机会的缺乏, 而是与认知能力的异常有关。大约有7%的儿童在语言发展上落后于同龄人, 大概有5%~10%的孩子在上学后不能顺利地学习阅读。这些孩子实际上是一个弱势群体, 这些孩子通常被我们大家认为是不认真、不注意、不努力, 但实际上他们是有一些生理的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他们的学习。所以这些孩子如何才能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这也是许多心理学家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在过去的十几年里, 我们主要是做基础研究, 希望回答下面的问题:汉语的阅读障碍和英语的阅读障碍是一样的吗?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其更深层的根源和影响因素是什么?

导致儿童阅读困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儿童不喜欢阅读, 阅读量很小, 缺乏学习动机, 造成阅读困难;还有些儿童, 语言理解能力、口语能力发展较低, 也可能造成阅读困难。然而这两种原因造成的阅读困难更多地与儿童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关。如果能够改善环境, 儿童的阅读问题就可以得到改善。我们这里说的阅读障碍儿童则不同, 他们可能存在一些认知问题、生理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师、家长目前还不太了解的。研究表明, 许多障碍儿童有语音、语素、快速命名、正字法方面的认知缺陷。

给大家看的是两个很典型的有阅读障碍的孩子, 我们给他们很多汉字, 让他们读出每一个汉字并且组词。他们在完成任务中犯很多错误, 我们发现这两个孩子犯错误的类型很不一样。第一个孩子把“牺”读成“xī”, 但组的词是“夕阳”, 把“驯”念成“chuān”, 组词是“穿过”等等。从他的读音和组词错误中可以看出, 这个孩子尽量利用声旁线索读汉字, 但是他对字的语义是不了解的。而另外一个孩子, 他把“煎”读作“dùn”, 组词“炖肉”, 把“愧”读作“huǐ”, 组词是“后悔”等等, 可以看到, 这个孩子知道字的语义, 但是不了解汉字声旁的表音部分。这是两个典型的阅读障碍亚类型孩子的表现。从这两个孩子的读音和组词错误中我们可以看到, 在识别汉字时有两条认知通路, 一条是和语音有关的, 一条是和语义有关的。当不同的通路有问题, 孩子就会表现出典型的读音和组词错误。有些阅读障碍的孩子在阅读流畅性上有很大的问题, 他们阅读速度非常慢, 会读串行。我们用眼动去记录孩子的阅读过程, 设置了两种条件, 尽快读出排列的数字和读出排列的骰子。阅读正常的孩子在快速读出数字时不需要看到一行中的末位数字, 眼睛就可以转到下一行, 而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必须要看到一行中的末位数字才会转下一行, 说明障碍孩子的前视野很小。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其原因是他们提取数字的语音更困难, 需要集中更多的注意, 分配到前视野的注意很少。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 我们在北京测试了几千儿童, 发现汉语阅读障碍的发病率与拼音语言阅读障碍儿童类似, 约在5%~8%。他们的主要困难也是在字词识别的精确性和流畅性上。阅读障碍儿童的困难的根源是什么呢?问题根源是一些认知能力的缺陷, 如语音缺陷、语素缺陷、快速命名缺陷、口语词汇缺陷等。其中语音缺陷和快速命名缺陷是各个语言普遍具有的, 语素缺陷则是汉语阅读障碍中独特的, 是与汉语的语言文字特点有关的, 是我们首先提出的。

我们有没有可能早期发现阅读障碍儿童呢?如果能够早期发现, 我们就可以早期干预, 就能够减少他上学时发生的种种状况, 这也是很多人都在探讨的问题。在国际上, 已经有许多研究报告早期辨别有阅读障碍风险的孩子, 而目前汉语的相关研究并不多。我们首先想了解, 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真的与学习汉字有关系吗?我们曾经研究三、四、五岁儿童的语音辨别与学习汉字的关系。我们发现, 一个孩子如果语音辨别能力非常差, 他是不可能识别许多汉字的, 表明语音辨别是儿童学习阅读的重要基础。汉语中还有词素和语素, 一个词汇可能由多个词素组成。我们也研究三、四、五岁儿童的语素能力与学习汉字的关系。给孩子看四个图片, 要孩子选择哪个图片上的动物可能是“斑牛”。如果一个孩子知道“斑马”这个词, 能够将“斑”“马”两个语素分解, 再重新组合, 就可以做出合适的选择。三岁的孩子很少知道, 而四、五岁的孩子做出正确选择的百分比就增加了。这种能力与识字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发现, 如果语素能力非常差, 他是不可能识别许多汉字的。同样, 我们还研究过命名速度、口头词汇量与识字的关系, 发现如果孩子命名速度很慢, 或口头词汇量很小, 他也不可能识得很多汉字。

大量研究表明, 阅读障碍起始于儿童期, 受到遗传、家庭、学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早期鉴别存在阅读障碍风险的儿童, 更易于矫治。我们的一个长期追踪研究跟踪了约300名儿童从两岁到13岁的语言和阅读发展历程, 每年对儿童进行语言、阅读、认知能力的测试, 并收集了他们的智力、家庭、生理等信息。我们发现, 儿童学前的一些认知能力发展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他们上学后的阅读发展落后。例如, 儿童在4~6岁时的语音、语素和正字法共同缺陷可以预测8岁时的阅读落后, 如果儿童还伴有语言发展迟缓, 会导致8岁时的阅读落后更加明显。我们也探讨了家庭背景、早期语音技能和阅读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 对于来自母亲教育程度高或亲子活动丰富家庭的儿童, 无论他们在4~5岁时的语音技能是正常还是落后, 小学三年级时的阅读都基本正常。然而, 对于来自母亲教育程度低或亲子活动缺乏家庭的儿童, 如果他们早期的语音技能正常, 那么学龄期的阅读也还基本正常。但如果他们早期的语音技能落后, 小学三年级时的阅读也会落后。结果表明, 早期家庭文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阅读障碍的发生。学校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 我们的研究还表明, 对一些早期家庭教育相对缺少的儿童, 如果他们的认知能力没有明显缺陷, 进入小学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后, 他们的语言、阅读能力仍然有机会逐渐追赶上他们的同伴。

四、结束语

优化阅读过程促进语言发展 第8篇

一、诵读感悟,培养语感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培养语感最直接的途径是让学生有效地朗读。何为有效的朗读?杨再隋先生说得好:“要充分、有效地读书,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例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课文第四小节介绍了北大荒原野热闹非凡的景象。在教学时,我直奔主题,让学生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即“原野热闹非凡”。接着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找一找,品一品,看看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得到原野的热闹。学生在充分地自读后,找出了课文重点介绍了大豆、高粱、榛树叶子几种景物,而且还从“哗啦啦的笑声”“扬起脸庞”“乐呵呵地演唱”等词语中感受到课文采用的是拟人手法。接着,我就采用了指名读、合作读、表演读等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看谁能读出大豆、高粱高兴的样子,谁口中的原野最为热闹。通过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美读,学生不仅体验了情感,而且还能掌握同类文章的阅读方法,语感这种个体的语文素养也有所提高。

二、模仿运用,生成语言

儿童语言学习的初始步骤是“模仿”,这是一种机械学习的过程。它能够帮助学生直接运用课文中的规范语言,是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运用模仿、简单地组合等方式,让学生生成自己的语言资料库。

例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课文在描写北大荒的天空时运用了一系列表示颜色的词,如“银灰”“橘黄”“血红”……仔细观察这些词语,会发现这些词的结构相同,“像银子一样的灰色”“像橘子一样的黄色”“像鲜血一样的红色”,在了解这些词语规律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自己想一想,还有哪些类似的词语。于是,“苍白”“雪白”“鹅黄”“蜡黄”“墨绿”“鸭蛋青”等词语从孩子们的脑海中跳跃出来。我还让孩子们造句,用上这些描写美丽色彩的词语。在这个模仿运用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都惊奇地发现,原来大自然中的色彩是那么的丰富,而我们的语言文字,是可以准确清晰地表达这种美的。

再如,《小露珠》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这句话中连用了两个“越来越”,我让孩子们模仿这个句式,进行造句训练。有的孩子说:“雨下得越来越大,地面上的积水也越来越多了。”还有的孩子说:“我读的书越来越多,头脑里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越来越……越来越……”句式,而且还将它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

三、想象填白,积累语言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文字简练,文中常有一些概括性的词句,虽然比较抽象,但有丰富的内涵。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化“简”为“繁”,对抽象的、概括性的语句进行扩展加工,变成自己的话说出,使其具体化、形象化。通过这种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他们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目的。

例如《金子》一课。课文中写到:“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培育花苗上,不久,田地里便开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我在教学时,就让学生进行填补课文空白的练习,想象一下,彼得会怎样用尽全力培育花苗。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有条理地叙述,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提纲:当天刚蒙蒙亮时,彼得____;中午,骄阳似火,彼得____;傍晚,夕阳西下,彼得____;暴风雨来临以前,彼得____。学生借助我提供给他们的支架,把彼得辛苦培育花苗的场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孩子们不仅更好地理解了“全部精力”的含义,而且还在想象填白的过程中,积累了语言。而语言能力的发展也会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再如《掌声》一课,课文中两次提到了掌声。这两次掌声的含义可以说是课文理解的重点。我安排了这样的说话训练: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好像在说:“____。”当小英结束演讲的时候,教室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又像是在说:“____。”在填补空白的说话练习结束之后,又进行了总结,我们发现,第一次掌声主要表达的是同学们对小英的鼓励、支持、期待,而第二次掌声则包含着同学们对小英精彩演讲的祝贺、夸奖。同是掌声,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含义有所不同,这就是书面语言的魅力所在。在我们的阅读课堂上,抓住这样的细节,就可以让学生在想象、比较的过程中感悟、积累语言。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阅读课堂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主阵地,在品读中感悟、在模仿中生成,在想象中积累,相信我们的努力一定会让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摘要: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阅读课堂上,我们应该优化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以此来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培养语感;模仿运用,生成语言;想象填白,积累语言。

加强数学语言教学提高数学语言能力 第9篇

一、掌握数学语言的重要性

1. 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

一方面,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达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另一方面,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内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上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一个对数学语言不能理解的人是绝对谈不上对数学知识有什么理解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语言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2. 掌握数学语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在各种能力中,逻辑思维能力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严谨慎密、具有高度逻辑性的数学语言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液”,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3. 把握数学语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推理和论证的过程,正确理解题意,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寻找已知条件,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选择解题方法以及解答过程的表述等,都离不开数学语言。

二、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方法

1. 培养学生用字母的能力。

这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起点。许多有关数的定理、规律等,都是借助字母来表述的,这将学生的视野由数的领域逐渐引向代数式的领域。例如,有理数加法交换律的表述: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a,b表示两个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可以表述成a+b=b+a。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使他们养成习惯,为后面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借助生活语言理解数学语言。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能否用生活语言诠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衡量学生是否掌握概念的重要标志。数学语言虽然来源于现实世界,但经过了多次建模与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生活语言是学生熟悉的,用这些语言来阐述数学概念或术语,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

例如,教学题目:张庄在李庄之南,王庄在李庄之东,一人自张庄到李庄,步行6小时到达,返回时,绕道王庄,经过10小时回到张庄。如果此人每小时步行5公里,三村之间的路都是直线连接,问张庄、王庄两村相距多少公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上述的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首先把生活语言表示成图形语言,即用A、B、C分别表示张庄、王庄、李庄三村,画出图形,转化为数学语言就是:张庄、王庄、李庄三村的位置正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于是问题转化为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AC=5×6=30公里,BC+AB=5×10=50公里,求AB为多少公里?运用勾股定理解方程,问题就解决了。

3. 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并用数学语言表示。

新课标强调,学习有用的数学,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际价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正显示其数学水平。可见,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语言表示,是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一个途径。

数学语言阅读器 第10篇

关键词:肢体语言;阅读能力;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135-01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幼儿的早期阅读种,肢体语言的运用和阅读具有以下作用:(1)由于肢体语言符合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因而容易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2)有助于幼儿“读懂”社会中人们的肢体语言,感知他人的情绪情感,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力。(3)将幼儿一时难以理解的语言配以教师适当的肢体语言向幼儿解释,能帮助幼儿轻松学习和掌握词汇。(4)藉以动态的凭借物(如VCD哑剧表演等)所积累的感知经验和记忆表象,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讲述能力,使幼儿的讲述更为完整,连贯,生动。(5)有利于培养幼儿专心致学习的习惯。但要真正发挥这些作用,教师必须重视肢体语言的科学设计。

一、肢体语言的设计要求

1、肢体动作要生活化,富有童趣,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幼儿的大部分经验来源于生活,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因此,生活化,趣味性强的动作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也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和理解。

2、肢体动作应简单,明了,且幅度大而夸张。简单明了的肢体动作能让幼儿清楚地感知和把握重点。而为了能使幼儿对表演内容观察得更为仔细、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必须将肢体动作的幅度加大并夸张。实践证明,这类动作能清楚地表明动作的含义,加深幼儿对动作的理解。

3、表达肢体语言的速度要适宜,且具有节奏感。由于幼儿年龄较小,需要时间去思考、分析、理解表演内容,因此肢体动作初次呈现时的速度要比常速慢一些,这样才能使幼儿看得清楚、理解的全面。同时,肢体动作还应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在表演的过程中提现快慢的节奏感。再容易理解的部分,肢体动作表现的速度可以快一点;在重难点部分表现的速度要慢一些,重在幼儿理解表演内容。

4、表演者的表情要丰富。表演者丰富的面部表情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有价值的阅读信息,体验表演动作的含义和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

5、肢体动作的表演应配以合理的场景、道具以及背景音乐等。合理的场景能让幼儿了解故事发展的背景,帮助幼儿全面理解阅读的内容;道具能进一步说明和解释动作的含义;而背景音乐则能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让表演者能更加轻松地传达作品的情感。

6、要建立共同的理解背景,避免产生歧义或偏差。肢体语言是在某一个背景下由一方向另一方或多方个体来表现,从而实现信息传递的目的。在不同背景下,即使是同一个动作所表达的含义也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个体对此产生的理解也会有很大不同。为此,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特别是针对幼儿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教师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尽力避免容易让幼儿产生歧义的场景设计,努力为全体幼儿建立共同认知背景。

二、肢体语言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运用

1、在合适的文学作品中运用肢体语言进行的教学。在早期阅读中运用肢体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为了使用肢体语言而使用肢体语言,而应当在合适的文学作品中运用肢体语言。

2、使用时注意将表演动作的分解与整合有效结合。在使用肢体语言的过程中,由于肢体语言的传达过程是动态的,要让幼儿利用这较短的时间完全理解表演内容显然存在很大困难,所以在带领幼儿完整阅读,并对表演内容有了初步印象后,教师应当将表演动作进行分解,即把完整的表演动作按教学内容有机地分成几个表演片段,带领幼儿多次阅读表演的小片段,依次将各表演片段读完,然后在幼儿理解各表演片段的基础上,再进行完整阅读,以帮助幼儿把获得的经验加以完整再现和总结,从而理解表演内容、掌握学习内容。比如,在阅读活动《窗外的垃圾》中,教师先让幼儿完整阅读表演内容,并提问“故事里有谁?它们分别做了什么?”,“有小猫,小狗......它们在乱扔垃圾......”从幼儿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幼儿对整个故事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教师将表演内容分段呈现,带领幼儿分别观看每一个动物的表演,这样幼儿就能对表演的内容观察得更为仔细,理解得也更加透彻。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带领幼儿完整地阅读表演内容,鼓励幼儿跟着表演内容进行完整、连贯的讲述,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使肢体语言的阅读变为有效阅读。由于幼儿受经验缺乏限制,理解力不够,所以在阅读肢体语言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帮助。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在幼儿观看表演过程中,多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通过引导性提问,组织讨论,比较分析等形式及时帮助幼儿消化理解的难点,使幼儿对肢体语言的阅读变为有效阅读。比如,还是阅读活动《窗外的垃圾》中,教师在幼儿每一次观看表演前,都会根据学习的重难点提出相关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如“它脸上的表情怎样?这说明它的心情怎样?”“看到马路上有很多垃圾的小兔是怎样做的?其它动物看到了小兔扫垃圾后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在不断加深层次的引导性提问中逐渐理解和掌握了故事内容。教师除了是引导者,同时还是组织者----在什么时候该带领幼儿观看哪一段表演、一段表演结束后小演员该做些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活动前设计好。

4、表演与语言要恰当结合。肢体语言可以以哑剧等某种没有语言的表演形式呈现,但有时在表演中恰当加入适量语言,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比如在大班肢体语言讲述活动《猴子学样》中,表演者在进行肢体表演的同时加入了一些词语,如表示天气状况的感叹词 “热啊”、疑问词 “咦”等,这样,能使幼儿更容易读出阅读内容,并更加确定自己所读到的内容。但是,加入的语言不易过量,否则肢体语言会失去原有的教学价值。

阅读教学:让语言与思想并重 第11篇

儿童的思想与语言必须统一,但这种统一有时又是相对的,它们更多的时候是处在矛盾中,处在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中。所以,我们有时也要允许存在合理的差异,但我们反对出现不合理的脱节。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与思想脱节的现象是多样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

1.现实存在的。如一位同学写《我的父母》时语言枯涩,空洞无物。原来他自幼父母离异,长期的孤儿生活使他对这一话题无从说起。而当他写NBA篮球赛时却妙语连珠,精彩纷呈,原来他是一个球迷,平时看的是球,想的是球,说不尽道不完的也是球。所以,每一篇关于“球”的文章自然是出口成诵、滔滔不绝。这是天然的,也是现实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尊重学生内在的独特差异。

2.人为造成的。作为教师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面对这些“成长”的学生,儿童文学领域中最高奖项“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秦文君也颇有感触: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能够吸引学生的事物实在太多,今天的小读者已经成长为视听的一代。“要让小读者接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既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去改变这种现象就更难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再难,我们也要做。

上述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源于语言与思想的分离。“如何实现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人文教育并重,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对这一课题,一线教师要从理论上认识清楚,而且要下力气探究在操作层面上怎么样落实。”(崔峦语)

几年来的实践,我的体会是:

一、鼓励学生说真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说真话,做真人。”真话显然是用语言或者文字真实地表达出来的意思。只存在于头脑里或者稿本上的只言片语,还不能算作是真话。那只是真话的孕育,也是真话的胚胎。因为它并没有有效地表达、反映出真实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让学生的表达充满思想,教师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说真话。如学习《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让学生“给狐狸写诉状”,即使是一只被许多人定格为“狡猾”的狐狸,我也不“放过”让学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有学生写道:“狐狸为了找回昔日的快乐,决定向‘森林法庭’提起诉讼——大家都骂我‘狐假虎威’这可是冤枉我呀!落入虎爪,难道你心甘情愿地将性命送入虎口吗?”

“狐狸是聪明的”。“狐狸也是为了生存”。这些话对学生来说并非是“节外生枝”,也并非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偏颇,原本学生就是思想和认识发展参差不齐的个体,而且这本身也是学生的一种体验,学生是在说真话,是在为狐狸“打抱不平”,我们没有理由说不对。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学生最容易说真话,吐真情,表达自己的观点。概括地说,只有当他们面对繁杂纷乱的现状,在如何判断取舍,如何决定行动之时,才会产生对真话的需求,也才能真心实意地听真话。因为这时候真话所表述的就是合乎真实的信息,是能够形成准确判断的依据,直至最终能决定人们正确的抉择。为此,课堂上我们要因材施教,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说真话,亮观点。

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别人的观点

“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永远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真情的回报》)“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爷爷的芦笛》)“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最大的麦穗》)……言尽旨远。每一篇名作,平凡的语言背后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如何去深刻地理解、感悟、体会简练语言内在蕴藏的深刻思想?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呢?

师:接下去,请你们潜心默读课文,与苏格拉底对话,有什么感想写在书的边上,等会儿咱们交流。(同学们边默读课文边圈画、批注,教师也参与其中,时间约五分钟。)

师:请大家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让大家共同分享你“发现”的喜悦。

生:苏格拉底要求其弟子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表面上是提出一种要求,实际上是告诉弟子们:时间不能倒流,生命不能重复!有句话说得好,“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生路上,我们要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不要错失良机。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师:(充满激情地说)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老师非常欣赏你,咱们握握手。

生:苏格拉底是一位好老师,他教导弟子不在教室,而在麦地;不用课本,却用麦穗;不是直接告诉他们道理,而是让他们亲自实践,自己领悟。

“潜心地默读课文,与苏格拉底对话,有什么感想写在书的边上,等会儿咱们交流。”真的是妙不可言——“默读”是在揣摩语言;“对话”是在交流思想;“写在书的边上”是在运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别人的观点;“等会儿咱们交流”则是彼此语言的砥砺,思想的碰撞。

“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的时刻。”(苏霍姆林斯基)戏剧家说:“静场便是高潮。”从上面的课例中发现,学生的“潜心默读”(暂时“静场”)绝不是枯死的沉寂,是为形成新的高潮、新的语言、新的思想而酝酿、蓄势,学生的很多语言和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发展形成的。

三、让语言的积累,孕育新的思想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倘若死守几篇文章,不用别的文章来比勘、印证,就难免化不开,难免知其一不知其二。”(叶圣陶语)教师在探究文本时,应善于由此(教材)及彼(课外读物),连类而及,找到与所探究人物的相似、相通、相异的素材,以便深入发现、挖掘探究对象。

生:(质疑)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整个课堂热闹起来了。)

生1:完成父亲的遗愿,“子承父业”我认为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生2:要洗刷自己的耻辱。

生3:要写出前无古人的巨著来。

……

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必须有根据,你们的根据在哪?

(阅读活动就这样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逐渐展开,学生为了找到自己的根据,读书的劲头十足。更可贵的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飞来横祸”一词诠释得非常精彩。)

生:在司马迁47岁那年,发生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一件事:汉朝大将李陵进攻匈奴,由于寡不敌众,投降了匈奴,武帝大怒,想重罚李陵族人。司马迁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附和,而是为李陵辩护,希望皇上宽恕。因此,司马迁受到牵连,被处以“腐刑”。这对司马迁来说简直就是一场“飞来横祸”。司马迁出狱后,立志完成“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所以,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就是要借《史记》洗刷自己的耻辱,要“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师:好一个“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精彩!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此时教师的头脑中立刻浮现出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这不正是司马迁的人生“写照”吗?但我没有急着说,因为在这种情境下,或许学生会比我们说得更精彩。要相信学生的潜能,更要给学生一个释放的平台。)

生1: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生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精彩产生)

师:太好了!

生:老师,我想把文天祥的诗改一下,你看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史记》照汗青。”来赞美司马迁可以吗?

师:太精彩了!把掌声送给他。(顿时热烈的掌声响彻课堂)

阅读的本质是从文章外部表现的“文字符号”上去理解思想的内核的。阅读是读者、作者与作品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让司马迁的形象在学生们心中更加高大丰满,要使《史记》这本“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著作,在学生心中由神圣、神秘、遥不可及变得亲切可近起来,对文本的解读就不能停留在一篇课文上,而应引领学生把视角转移到读司马迁的《史记》中,回归文本的血脉,使文本与“文本”之间纵横交错,血脉相连。这不仅是对文化的深入、顺应和皈依,而且还能让学生思接千载,丰富灵动,产生对灿烂的民族文化的虔诚和向往,从而孕育出新的思想。

“言语者,思想之代表也,故新思想之输入,即新言语输入之意味也。”(王国维)先“读”为快,博观而约取。教师为上好一篇课文而去读一本名著,我认为这完全值得。厚积而薄发,语言的积累过程就是新思想不断孕育的过程。

四、让思想的产生,承载语言的发展

思想不仅是语言的基础,而且还是语言和语言学习的动力。当一个人有了敏锐的目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时,他就会时时刻刻想发现点什么,也会时时刻刻想说点什么。当他有了这种表达的欲望而去渴求思想的表达时,就会自觉地学习语言,创造自己的语言;当他想表达得完美时,就会殚心竭虑地去研究语言,学习语言就不再是语文课的要求,而成为其生活的需要,成为表达自己思想的需要。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说?

生:钱学森说他是中国人,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我读了很受感动,我想起了一首歌《我的中国心》。

师:能给大家唱几句吗?来!掌声鼓励。

生:“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师:《我的中国心》最初是由香港歌手张明敏在80年代演唱的。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出了全世界爱国华人的共同心声。会唱吗?来!一起唱。(师生同唱《我的中国心》,气氛热烈。台下掌声雷动。)

师:唱起这首《我的中国心》,有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很激动。

生:很自豪。

生:很兴奋。

生:很想大喊一声。

师:喊什么?

生:(大喊)中国,我爱你!

师:多么真挚的情感!多么富有激情的呼唤!你同样喊出了身在美国心系中国的钱学森的心声。有把握把钱学森的心声读出来吗?

(生读钱学森的话:“我是中国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我听到了同学们深情的发言,很感动!谁再来?

(一学生激动地再读钱学森的话)

师:我们一起读!(全班齐读钱学森的话,群情激昂。)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多么激昂的一句话,如何激发潜在的“能量”?教师紧抓即时生成的资源不放,选择了用音乐来渲染。课堂中先是师生同唱《我的中国心》营造氛围,接着生成话题:“唱起这首《我的中国心》,有一种怎样的感觉?”“很激动!”“很自豪!”“很想大喊一声!”“中国,我爱你!”歌以咏怀,言为心声。语言与思想达到了融合无间的程度,思想具备了,语言也就自然生成,以至全班齐读钱学森的话,群情激昂,声情并茂。

上一篇:中国鱼文化的社会功能下一篇:不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