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推广行为范文

2024-07-25

技术推广行为范文(精选12篇)

技术推广行为 第1篇

1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概述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技术,主要是在蔬菜种植技术基础上,结合自动控制技术、现代化传感技术和计算机通讯技术等,集合而成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1]。设施蔬菜信息技术融合了环境科学、农业生物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蔬菜种植中能够监测二氧化碳浓度、湿度、环境、土壤养分等,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实现无公害栽培。设施蔬菜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蔬菜的质量、产量,提升土地利用率,节约资源,还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采纳行为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采纳行为主要指的是生产者对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接受和选择行为,也是生产者对设施蔬菜信息技术了解、认知和掌握的过程。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生产者在采纳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存在多样性、风险性、动态性和周期性的特征。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采纳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农户得知这种技术,并进行初步的了解;②通过多种渠道对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特点、优缺点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对该技术是否适合自己作出有效的判断,并判断自己能否掌握该技术;③通过考虑决定开始接收或者拒绝采纳设施蔬菜信息技术;④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试用阶段,在大规模使用前,先在小范围内实施该技术;⑤通过试用,见证了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优势,作出最终的试用与采纳决定。

3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推广扩散机制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采纳行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而是一个复杂的适应过程,也是一种扩散系统。图1为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扩散系统。

由图1可知,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扩散系统包括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技术供给者、技术采用者、扩散环境、技术扩散渠道5个关键要素[2]。其中,技术供给者是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研发与创新人员,通过有效的技术扩散渠道,在扩散环境中将技术扩散给技术采用者,技术采用者会通过一定的渠道反馈给技术供给者,为技术进一步供给提供帮助。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推广扩散机制是一种多重关系交叉的系统性农业工程系统,为了能够发挥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推广扩散机制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易用性、有用性。蔬菜种植人员自身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为了让他们更容易接收与采纳设施蔬菜信息技术,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就应从易用性、有用性方面出发,才能促进技术推广,提高生产率。第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部门应发挥相应的职能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社会个人、集体或其他组织进行投资,促进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推广与扩散,从投融资政策、人才政策、采购政策等方面入手,优化技术推广环境,发挥信息推广扩散机制的作用。

4 结语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蔬菜种植方式,对提高蔬菜质量和产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推广该技术,需要加强对技术采纳行为进行研究,并积极探索技术推广扩散机制,从生产要素入手,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军.信息技术在设施蔬菜栽培职能管理上的应用研究[J].北方园艺,2014(9):124-126.

直面信息技术课堂的问题行为 第2篇

直面信息技术课堂的问题行为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在学科地位、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课堂纪律更是难以驾驭.如何控制课堂问题行为就成了信息技术教师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下面我从自己的一些课堂经历谈谈对纪律问题的`看法.

作 者:陈正石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刊 名: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43 关键词: 

基于行为能力的面试技术 第3篇

经过调查证实客户经理的素质模型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错把素质模型当成了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

素质是驱动员工产生高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驱动力等。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

研究表明,员工的高绩效应该是素质和行为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素质代表员工适合从事某类岗位,行为能力代表员工在从事这类岗位时能否产生高绩效。所以要确定一个员工能否胜任岗位,除了要对其素质进行考核外,更关键的是要对其行为能力进行评估。

行为能力是任职资格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工作行为或职业行为,它和素质的区别如表1。

同职类、职位因职级不同,对职位的行为能力要求也不同,所以为区分行为能力,企业需要对行为能力进行分级。通常行为能力分三至五级,具体级别定义如下:

第一级:掌握有限的知识和技能,只能在指导下从事一些简单的、局部的工作。如招聘助理,只能从事一些通知面试、接待求职者及安排笔试、面试等简单工作。

第二级:具备基础的、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懂得运用现有的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但这种工作相对程序化。如招聘专员,能开始利用已知的招聘渠道开展招聘工作,并可利用已知的人才甄选规则对一些应聘低端岗位的求职者进行初试。

第三级:具备全面的、良好的知识和技能,能对现有程序和方法进行分析优化,或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能解决复杂问题。如招聘主管,能对现有招聘渠道的有效性进行科学分析并优化,同时能对一些主管类岗位求职者进行辨别。

第四级:具备本专业精通、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对本专业业务流程有全面、深刻的了解,能洞察深层次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如招聘经理,具备大型招聘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及具备建立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建立人才测评体系的能力。

第五级:具备博大精深的知识和技能,能调查并解决需要大量的复杂分析的系统性、全局性、特殊困难的问题,其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创造新的程序、技术、方法。如招聘总监,能在企业战略的基础上对企业招聘进行规划,制定有效的招聘策略,能利用自身丰富的经验对企业高级人才进行有效甄选。

怎样才能把求职者的行为能力跟岗位要求进行匹配呢?可用行为面试法来评估。通过求职者对过去工作行为的描述来评估其是否具备工作高绩效要求的行为能力。

为评估求职者的产生高绩效的行为能力,可通过“行为面试法”从两个方面去评估。

一是求职者过去的工作经历及主要工作内容。这个问题主要是判断求职者工作经历中是否有过与招聘岗位相关的工作行为。比如招聘经理岗位,时下企业招聘经理岗位有两种类型:一是具有丰富寻聘经验的招聘经理,如具备猎头工作背景的招聘经理。这个类型的招聘经理能带领招聘团队主动、高效、低成本地完成招聘任务,能大大提升企业招聘及时率及降低招聘成本。二是具有丰富招聘体系搭建经验的招聘经理。这个类型的招聘经理自身的寻聘能力可能不强,但具备丰富的招聘体系搭建能力,能通过招聘体系指挥寻聘能力强的下属完成招聘任务,以提升招聘合格率。对于一个需要通过搭建招聘体系提升招聘合格率的企业来说,聘用有过招聘体系搭建经验的求职者会更适合。这也正应了一句古语:攻城用武将,治国用文官。

二是求职者过去工作中取得了哪些工作业绩,是如何实现的。通过行为面试技术,让求职者阐述过去工作中取得过哪些工作业绩,是如何实现的,面试官对其行为描述进行分析,以判断求职者是否具备实现这些工作业绩的行为能力。

假设某企业人力资源总监正苦恼于考核指标招聘及时率低的问题,造成招聘及时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该企业招聘团队只会利用常规招聘渠道如人才网站等着求职者投简历或去人才网站进行人才搜索。但因与该公司同类型的企业不多,所以即使去人才网站搜索也难以找到合适人选。如果求助于猎头公司,招聘成本又太高。于是人力资源总监想找一个具备猎头背景的招聘经理来带领招聘团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合适人选,以提升招聘及时率。通过对猎头顾问人才寻聘行为能力分析,猎头顾问的人才寻聘行为能力大致可分三级。具备人才寻聘一级行为能力的猎头顾问主要依赖猎头公司人才库和常规人才网站搜索人才,一旦离开这些资源,就很难完成人才寻聘工作;具备二级人才寻聘行为能力的猎头顾问,除用常规人才寻聘渠道外,还会开拓许多非常规人才寻聘渠道,如QQ群、FACEBOOK、BBS等;具备三级人才寻聘行为能力的猎头顾问,除了会运用前两级猎头顾问的人才寻聘方式外,还具备陌拜电话的能力,能巧妙绕过对方企业前台进入到企业内部找到猎聘对象。具备优秀陌拜能力的猎头顾问,都有胆大、主动性强、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影响他人能力等优秀素质特点。有了这些标准后,人力资源总监确定招聘经理人选必须具备人才寻聘三级行为能力,于是在面试时按图索骥,通过求职者描述过去人才寻聘的工作经历和所取得的绩效,做工作行为分析,以判断出求职者的行为能力等级,从而确定合适人选。

员工素质+行为能力=高绩效。素质是基础,行为能力是关键,所以员工能获得高绩效是优秀的行为能力运用的结果。在面试中,通过对求职者行为能力的分析判断,才能提高人岗匹配度。

技术推广行为 第4篇

关键词: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技术采纳行为,推广扩散机制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当今现代农业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早在上世纪末就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进入21世纪,中央连续10个一号文件均高度关注农业信息化,大力倡导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有效推广与扩散对于推进我国现代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2,3,4]。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和生产界一直将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设施设备研发、智能控制集成等物联网工程领域方面,而缺乏具有针对其推广扩散的相关研究[5,6,7,8,9]。鉴于此,本文基于农民技术采纳意愿和行为理论,从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现实选择及其概念、推广扩散作用机理和发展对策角度出发,探索我国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推广扩散机制,并探寻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最佳扩散路径,将对设施蔬菜信息技术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的培育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现实选择及其概念界定

1.1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现实选择

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消耗过大的双重挑战。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 ,灌溉用水利用率仅为47% ,同时也消耗了世界25% 的化肥和30% 的农药,但化肥和农药利用率则不足35% ,浪费严重[10]。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进行转变,迫切需要在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对土壤、空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定期获取其生长发育动态、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生态环境的实时信息,从而达到合理使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目的。因此,充分认识到发展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战略性和重要性,对于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是我国蔬菜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一方面,人多地少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耕地和水资源紧缺是发展蔬菜的最大制约因素。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蔬菜供给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对蔬菜的品质要求也在逐渐增加。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蔬菜种植模式,实现环境监测和自动化控制,有效地提高蔬菜产量、质量并保护生态环境,顺应我国基本国情。另一方面,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措施。

1. 2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概念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智能型农业技术,它是在蔬菜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发展起来的现代信息技术及其集成。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结合现代农业生物学、环境科学、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知识,主要应用于环境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营养成分监控,病虫害防治、合理肥效控制、能量综合利用、无土高效栽培、无公害高效栽培、产品后处理及深加工等。设施蔬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提高土地、肥料、水和农药等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节约劳动力、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劳动环境和耕作方式。从信息处理过程的角度,设施蔬菜信息技术可以划分为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

2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采纳行为分析

2. 1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采纳行为概念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采纳行为就是指生产者对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选择、接受行为,也就是农户了解、思考、认可和掌握设施蔬菜信息技术,同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变化的整个过程。由于农业生产的自身特点,农户采纳设施蔬菜信息技术行为一般具有几个特征: 多样性、动态性、风险性和周期性。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种类多、农户之间也有显著差异。在采纳技术时,不同的农户对同种技术采纳方式不同,或同一个农户对不同种类的设施蔬菜信息技术采纳的组合类别有所不同。动态性主要是指农户设施蔬菜信息技术采纳行为发生不是一次性的,农户对技术会有认识、了解、试用、采纳、反馈等环节,不断对以前的行为进行修正,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当然,农户在采纳农业新技术时会有一定的风险性。由于农户采纳新技术时要对以前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变,这种改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结果很难预料,可能会达到预期增加收益的目的,也可能会存在新技术的使用失败。设施蔬菜信息技术采纳也会像别的农业技术扩散一样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经过扩散、成熟、衰落等发展环节,根据技术需求又会有新技术种类出现,从而总体会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2. 2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采纳机理

只要创新者率先采用新技术,其他人看到由于新技术带来的收益就会自动模仿,新技术就会自动扩散,由此而提出进步农民策略,即技术推广人员应主要将新技术传授给进步的农民[11]。根据罗杰斯[12]提出最有代表性的五阶段理论,设施蔬菜信息技术采纳过程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农户刚得知设施蔬菜信息技术,开始对其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第二阶段,农户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详细了解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特征、优势、劣势,开始判断技术是否适合自己使用、自己是否有能力掌握该技术; 第三阶段,通过权衡和判断,农户初步作出接受或者拒绝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决定; 第四阶段,属于试用阶段,做出接受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农户在大规模采用该技术之前、先小规模或者小范围实施这项技术,以便通过生产实际验证其效果; 第五阶段,通过实施,农户见证了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实际生产效果。根据这一效果,农户会修订自己在第三步作出的决定: 如果实施效果好,先期决定采用该技术的农户会决定继续采用,并且大规模采用; 先期拒绝新技术的农户看到别人先期试用的良好效果,在示范带动之下可能改变自己最初的决定、决定采用新技术。如果实施的效果不好,则先期采用并且试用的农户可能决定终止对该技术的采用,先期拒绝的农户则继续拒绝该技术[13]。

2. 3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采纳行为改变机制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行为在有计划和组织的条件下是能够改变的,但是改变行为会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才有效 ( 见图2)[14]。

改变农户行为最难的是群体行为,而知识是最容易改变的。一般农户通过各种渠道很容易获取知识,同时对知识的认可也是比较快,但是在认可知识后,受多种因素以及固有思想的影响,态度转变需要充分的信息并且能够使农户相信理由,相对较为困难。在改变态度后,农户的行为不一定改变,这需要提供相应满足条件,当个体行为改变形成一定规模时,就会形成群体行为的改变。总之,行为改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难易程度各不相同。农户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促进采纳的驱动力和抑制采纳的阻碍力。

社会学家文莱认为人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这种改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可以用式 ( 1) 来表示:

式 ( 1) 中,B代表行为,P代表个体特征,即内部因素; E代表环境特征,外部因素。

由式 ( 1) 可知,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人的行为会发生改变,因此,要改变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行为,首先要找出能够影响其行为改变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然后根据需要改变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中的一个,或者同时改变,实现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特定改变。

3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推广扩散机制

3.1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扩散机理分析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采纳行为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涉及若干要素并受这些要素作用和影响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技术扩散系统”,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就是依托这一系统发生。一个完整的设施蔬 菜信息技 术扩散系 统可以用 图3来表示[15]。

图3显示了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扩散系统的五大关键要素: 技术供给者、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技术采用者、技术扩散渠道和扩散环境。技术供给者是技术创新和研发的主体,他们提供的农业新技术通过扩散渠道和扩散环境传递给技术采用者,同时技术采用者会将关于技术的反馈传递给技术供给者,促进技术的进一步供给。农业生产者作为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采用者,是农业新技术的接受主体,他们的技术采纳决策和行为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决定着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最终扩散程度,是影响技术应用最直接的环节。

大量研究表明,一项具体农业创新成果从采用到衰老整个生命周期中其扩散趋势可用S型曲线来表示,这是一条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创新采用累计数量为纵坐标绘成曲线,扩散速率曲线则可以用常态或近似常态分布曲线来表示 ( 见图4) 。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在扩散中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主要包括: 第一是生产者特征,包括户主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性格等。由于户主在家庭作决策时有着绝对的权力,家庭生产经营情况和户主自身的特征有着重大关系,农户在采用农业创新技术时往往是户主一人决定,因此户主对采纳技术不容忽视。第二是农户家庭特征。目前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经营方式,家庭劳动力受教育平均水平、农业生产规模、劳动力数量、家庭经济水平、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家庭社会地位、家庭社会关系等均会对家庭采用农业新技术时产生重要影响。第三是农业创新自身属性,包括技术复杂性、适用性、稳定性、经济性和效果等。设施蔬菜信息技术创新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生产者收入等,因此,农业创新技术推广中,生产者首先会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对比,这些属性直接决定着新技术推广成功与否。第四是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技术推广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社会环境一般是指生产者所处到的社会发展水平、经济水平、社会价值观、政府政策、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第五是其它因素,是指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中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不在上述范围之内的因素。

3. 2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推广扩散机制分析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发展是一个由多个主体参与、涉及多个因素、多重交叉关系组成的庞大复杂农业工程系统,要按照“政府主导,农户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原则,努力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方面利益兼顾的可持续运营机制。在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服务体系中 ( 见图5) ,涉及的主体主要包括设施蔬菜信息技术、农户、政府部门和研究单位,如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作为蔬菜生产者,同时也是技术最终使用者的农户,在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对是否采用技术作出最终的决策; 研究单位根据理论基础和实际需求研究相关设施蔬菜信息技术,在农户使用技术以后反馈相应信息,如技术产品质量、稳定性、准确性、方便使用等优缺点,然后再根据这些信息对技术进行完善和改进; 政府部门是农业新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的重要一环,但是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对设施蔬菜信息技术发生作用,他们通过规章制度、出台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达到对技术的间接作用,当然政策本身也不能对技术产生相应作用,但可以通过对研究单位的资金投入、农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科技的推动、农户补贴、提供服务等方式推动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该系统是属于社会的一部分,因此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发展环境对该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主要包括发展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所必须的经济、社会、政治和人文环境。

4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推广对策建议

4. 1 提高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

技术的主要两个特征是有用性和易用性,是衡量农业技术的重要指标。技术有用性主要反映的是农户对技术效用的感知,而技术易用性主要则反映的是农户对技术操作难易的感知[16,17]。由于农业生产者自身属性所决定,他们更倾向与使用技术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和效果明显的农业新技术。因此,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研发应以实用作为导向,坚持满足农户实际生产需求,从提高技术性能和轻简化方面改变技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促进推广应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4. 2 推进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由于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正处于推广示范阶段,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是成功推广的前提基础,加大推广示范是成功推广的有力保证[18]。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具有层次分明的售后服务体系,具体表现为“政府—研究单位—基础服务组织—生产者”,其中以政府为主导、研究单位为技术支撑、基层服务组织为基础、生产者为核心; 同时要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技术扩散中的重要作用,在兼顾传统宣传途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渠道,通过手机和网络提供相关技术信息提高生产者对技术的认知水平; 各地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和媒介扩大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加强推行信贷支持和资金扶持政策,减少农户在采用新技术时的资金风险,为推广设施蔬菜信息技术开辟“绿色通道”,真正实现用于民、惠于民。

4. 3 营造设施蔬菜信息技术良好发展环境

政府主动引导各类主体———生产者和研究单位积极参与,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扩散体系;加大投资力度,同时拓宽资金注入渠道,积极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其它组织进行投资,共同推动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推广; 加快建立健全我国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政策法规体系,制订鼓励和推动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推广的各项政策,如人才政策、采购政策、投融资政策等。

4. 4 提升农民所需的基本素质

农户的基本素质对设施蔬菜信息技术的采纳和推广扩散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生产技术效率,因此,提升农民所需的基本素质刻不容缓。一方面,重视培训,培养当代新型农民。重视培训内容和方式,采取生动形象的培训方式向农民讲授政策法规、先进科技技术、实用技术和蔬菜产业等内容,真正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当代新型农民; 另一方面,注重引导,全面提升农民基本素质。由于农民自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于农业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认识不足,导致设施蔬菜信息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障碍重重。因此,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应该积极主动地引导农户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大农业新技术的宣传示范,定期培训,从多种角度综合提升农民所需基本素质。

5 结束语

技术推广行为 第5篇

聚焦课堂行为促进有效教学――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分析

严利平

(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唐村中心学校)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也是层出不穷,这些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正常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展开讨论,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有效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的期望,如何提高却是大家的困惑。而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教学过程的协作性、自主性等特点。如何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什么是课堂问题行为

说到课堂问题行为,首先要了解问题学生。所谓问题学生,是指由于人格适应不良而通过各种类型的问题行为来满足他们种种需求的学生。人格适应不良的问题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对人对事表现出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行为倾向。课堂问题行为是由问题学生在课堂中实施的不良行为。它不但妨碍了问题学生自己的学习,而且有时还干扰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不仅只限于问题学生身上,优秀生也同样会出现问题行为,只是频率和严重程度不及问题学生,或表现形式不同。总之,只要学生在课堂中产生了给教学活动和自身学习带来负面影响的行为都可视为课堂问题行为。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若干表现及成因分析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正常教学的行为。这些课堂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1)学生游戏屡禁不止;(2)不愿意耐心倾听;(3)破坏性行为。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这些课堂问题为什么会如此普遍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还是要从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课硬件环境着手分析。

(一)学校的信息硬件设施影响着课堂实效

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硬件条件还不是很完善,全校仅2个机房,新机房是拥有25台电脑,但没有大屏幕。像七年级一个班有40多个人,基本上只能两位学生合用一台,人多机少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有部分学生充当了观众的角色。没有多媒体让学生缺少了直接感知,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硬件设施严重地影响着课堂实效。

(二)学生的信息认知水平影响着学习效率

由于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导致在同一个教学班里学生的信息知识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停留在“信息技术是副课,学不学不会影响升学”的认识水平上,学生把注意力过度集中在了五门主要的.学科上,而将非考试学科的信息技术课堂作为放松、消遣时间的学科。学生抱着玩的心态来上课,甚至是奔着网络、游戏而来。

(三)教师信息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行为看上去是学生的问题,实则有些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也与教师有关。例如,有些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课认识不足,认为信息技术课不重要,上课时教师只注重讲授不注重课堂管理,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听之任之,这也助长了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同时,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有些信息技术课任课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上课仓促应战,教学内容随意性大,上课思路不清晰,步骤不当或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语言平淡无味或含糊不清,讲课速度过快、过慢,(本网网 )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进而诱发课堂问题行为发生。

三、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所有这些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行为都是与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相违背的,都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认为:要在硬件不完善、学生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的农村学校,有效防止课堂上学生出现这些问题行为,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真正地参与进来,化被动为主动,就必须相应地从环境、学生、教师三方面下功夫,着手进行教学。

(一)环境方面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较高水平的软、硬件环境支持。然而对于硬件条件不够完善,人多机少及缺少多媒体大屏幕的直接感知等问题,我们就要在网络教室及其他软件进行下功夫,解决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

硬件条件在信息技术教师没有能力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要利用软件改变现状。比如,我校学生机房没有多媒体大屏幕,那我们就努力研究网络教室,利用网络教室软件来演示,让学生也能直接感知。又如,我校人多机少,在课堂中要两三个学生一台机子,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分组前对学生要充分了解,避免出现部分学生只是旁听者、观众的现象,努力做到互帮互带,共同讨论,利用“小老师”及时辅导、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解决两极分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生方面

1.学生要明确规则,以制度促效率

规则是一种指引或约束,制订课堂规则的目的是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信息技术课大多是在机房上课,特殊的教学环境必定产生许多其他课堂所没有的问题,因此,明确信息技术课堂规则显得尤为重要。

(1)课前,学生列队出发

上课前3分钟,班级整队为男女两列出发,由信息技术课代表负责纪律,路上做到轻声慢步。至机房门口后再次整队,安静等待教师许可后才能按序进入机房。

(2)课中,学生固定座位

每位学生在计算机房的座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换,每台计算机上都有明确的编号,开学初将名字与编号固定成册存放在机房。每位使用者都必须对自己的计算机负责,必须清楚登记计算机的使用情况,学期中期及期末进行检查,并将其结果纳入期末成绩评定中。

(3)课后,学生整理座位

每学期的始业教育课中,教师会对学生课堂规则进行明确,其中学生耳熟能详的是离开机房的“四步曲”,可解释为“一关,一写,一整,一摆”,安全关闭计算机,填写计算机使用情况手册,整理桌面,摆放凳子。每班如此,确保了下一个进入机房的学生能感受到整洁、明亮的氛围。

2.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我们课堂中由于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有的学生不善于倾听、有的学生不善于合作……导致学生难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全程参与课堂,积极、好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学会倾听

由于我们平时对养成教育不够重视,学生没有完全养成倾听的习惯,导致我们的课堂由于学生没有仔细倾听而对学习任务不够明确,对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够明白,为此,我们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例如,在我们的课堂中,学过一个知识点之后,可以请学生亲口说一说他的收获;如在布置完一个任务后,可以请学生来重复一遍。在这种“及时反馈”的压力下,使学生时刻保持认真听讲的学习态度,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及时反馈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从而为提高课堂实效作保证。

(2)学会合作

面对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的学生及人多机少的现状,要对学生合理分组,要合理搭配同桌,选择合适的小老师,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直至豁然开朗。例如,在教学《我的风采》“自定义动画”的方法时,有的学生无师自通,老师没教就会了,这时我让这部分学生充当“小老师”来指导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一个“小老师”的带领下,会涌现出更多的“小老师”,在他们完成所有自定义动画任务之后,鼓励他们去帮助那些还不会操作的同学。

(三)教师方面

1.以趣激趣志高远

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环节直接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力求每节课都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引导他们,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教学“电脑绘画”时,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脑图画,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教师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图画美不美啊?它们都是通过电脑画出来的。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也能画出一幅幅漂亮的图画。”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如,教学“指法”这一内容时,教师演示一个叫做“警察抓小偷”的指法练习游戏,让学生在感受“紧张”气氛的同时,兴趣大增。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这为讲授新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借境生情情更浓

信息技术课堂需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创作能力,最终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教学“Word自选图形的设置”中,先出示两张对比图片,找不同点,让学生通过比赛,尽快找出两张图片之间的区别。当学生找出图片的不同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自选图形的工具功能让两张图片变得相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主探究自选图形的旋转或翻转、调整与变形、叠放顺序和组合等命令按钮及工具的功能。这一情境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够在兴奋状态下进行自主与探究学习,比起教师重三叠四的讲解要好得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寓学于乐乐无穷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操作技能是十分枯燥乏味的。教学中,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接受这些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操作技能的话,他们很快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爱玩游戏这一特点,充分利用电脑独具的人机交互性和媒体的多样性特点,在“学中玩,玩中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譬如,教师可利用“宠物连连看”“小熊回家”等小型的Flash游戏练习鼠标的操作;利用“金山打字通”中的“打地鼠”“青蛙过河”等游戏让学生练习键盘操作,提高打字速度。这样,使学生从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得知识,从知识中体会到学习乐趣,获取学习的内在动力,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依托结果增效果

如果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不时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会激发出强烈的继续学习的愿望,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这也正是学生痴迷网络和游戏的主要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假如我们能适时采用即学即用的方法,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总感觉到有新的挑战、新的兴奋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以保证学习效果。如,教学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时,学生利用关键词查找到“动画英语”后,兴奋都写在脸上。然后把资料的查找延伸到语文、科学等学科,既丰富知识,又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拓展这一效果,当某个学生的作品比较完美时,就可借助多媒体广播的优势,向全班同学展示,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总之,问题行为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处理问题行为时应客观看待,应注意从问题行为的本质原因入手。解决问题行为的策略有很多,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师教学艺术,可以减少问题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效率。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需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加强教学探索,才能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2]栾文娣。课堂问题行为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0)。

行为金融学与技术分析 第6篇

有人说,技术分析是以市场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判断市场趋势并跟随趋势的周期性变化进行金融产品交易决策的方法总和,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价格波动可以定量分析和预测,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也有人认为,技术分析已经完全失效,只有依靠行为金融学才能“跟上趟”。技术派在美国华尔街不占主流,有的金融分析师对技术分析更是嗤之以鼻。

其实,行为金融学和技术分析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行为金融学为了解市场提供了可靠的、符合逻辑的科学模型,技术分析则针对指标进行分析并制定决策。因此,越是深入了解市场的原理,技术分析就越可靠。

1 技术分析的原理

技术分析的基本要素是量、价、时、空,四大要素千变万化,其排列组合形成了无数种特定的技术形态和趋势。技术形态和趋势的形成过程是四大要素协同变化的结果,绝不是单一要素或一两个要素变化的结果。事实上,技术分析中经典的技术形态,仅仅是对K线的组合形状的描绘;技术分析中经典的技术指标,或绘制成曲线,或绘制成柱状图,基本也都是单一要素演变形成的。单一或单纯的技术形态和技术指标不可避免地存在先天缺陷。就像评价一个人一样,只看见其一副可爱的面孔并不能推测出其为人处世同样可爱,脑袋长得大也不能推测出其智商一定高。

技术分析具备全面、直接、准确、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等显著特点。技术分析进行交易的见效快,获得利益的周期短。此外,技术分析对市场的反应比较直接,分析的结果也更接近实际市场的局部现象。通过市场分析得到的进出场位置往往比较准确。

技术分析的缺点是考虑对象的范围相对较窄,对长远的市场趋势难以进行有效判断,市场突发事件比较容易打乱已经成型的技术形态。技术分析是经验的总结而非科学体系,所以通过技术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并由此进行的交易操作只能以概率的形式为投资者带来收益。

2 行为金融学的内容和本质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金融学之中,用微观个体行为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寻找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当前,行为金融学已成为热门的金融学边缘交叉学科,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行为金融学在本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不是根据随机漫步理论研究应该如何行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都提供了模型帮助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者研究人们在市场中是如何行动的。

人类的某些行为模式具有可预测性。经过对中邦资信名下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研究分析发现:投资者更愿意冒风险去避免亏损,而不愿冒风险去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获得了利润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而在亏损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变成了风险的承担者。

换句话说,在面临确信有赚钱的机会时,多数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而在面临确信要赔钱时,多数投资者成了风险偏好者。这里的风险是指商品价格未来走势的一种不确定性。投资者在亏损20元时痛苦的强烈程度是在获利20元时高兴程度的2倍。

此外,个体对相同情境的不同反应取决于其目前是赢利还是亏损。举例来说,齐鲁油现价为2000元/吨,一位投资者2020元/吨时买入,而另一位投资者1980元/吨时买入,当齐鲁油价格产生变化时,这两位投资者的反应是极为不同的。当齐鲁油价格上涨时,1980元/吨买入的投资者会坚定地持有,因为对于他来说,只是利润的扩大化;而对于2020元/吨买入的投资者来说,只是意味着亏损的减少,其坚定持有的信心不强,由于厌恶亏损,其极有可能在解套之时卖出齐鲁油。而当齐鲁油价格下跌之时,两者的反应恰好相反:以1980元/吨买入的投资者会急于兑现利润, 因为他害怕利润会化为乌有,同时,由于厌恶可能发生的亏损,会极早获利了结;但对于2020元/吨买入的投资者来说,持有不卖或是继续买入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因为割肉出局意味着实现亏损,这是投资者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其反而会寻找各种有利的信息,以增强自己持有的信心。

系统开发方面的行为金融学可以让人们把价格、时间、成交量和情绪指标有效地组合起来。透彻了解行为金融学可以促使交易者更加努力地去进行技术分析并在寻找交易模式、交易执行、交易跟踪时更加有信心。

3 技术分析的作用

技术分析是完整交易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分析市场价格的走向和位置,并提高最后的交易成功概率系数,为交易行为中的最初出发切入点,是交易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起点。技术分析的具体作用有以下几点。

(1)提高交易方向的成功概率概数。

(2)分析趋势的通道层次和共振动力出现后的目标价格空间。

(3)计算点位,确立损赢的固定点位后,为交易技巧中资金管理提供一个计算的数字参数。

(4)寻找交易信号,并通过指标工具的数字量化加以确认,为交易策略提供执行依据。

(5)技术分析理论可以把交易行为中复杂的执行心理问题,进行理论程序的整理归类后进一步实现秩序简单化,帮助交易者快速提高自己的交易心理能力。

4 行为金融学给交易者带来的优势

4.1 提取更多信息的模型

根据行为金融学建立的市场行为模型可以经济地把一些指标融合在一起,使之更多地从指标中提取信息。

4.2 测试和分析的科学基础

行为金融学模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的逻辑以了解市场原理,因此可以指导如何選择、整合并解读市场指标。

4.3 创造性

行为金融学模型能帮助引进新的观察市场的方法,发现具有重大价格但容易被忽略的指标和技术。

4.4 交易的信心优势

科学理念能让交易者在建仓、平仓和趋势跟踪时更有信心。

4.5 自我提升

行为金融学可以帮助建立交易心理,做好心理控制。

5 行为金融学为投资者回避的问题

根据行为金融学建立的模型能帮助交易者清除不牢靠的指标和机械交易系统带来的影响和困惑。

5.1 避免技术指标过多

常言道:“好的理论是实用的。”行为金融学模型能帮助交易者减少各种软件里面的指标数量,只采用几个适合管理的指标。

5.2 实战与测试效果有差异

行为金融学能帮助交易者根据经验验证有效的人类行为模式,开发可靠的持久的交易系统。

5.3 无限的可能性

指标有无限个组合方式,行为金融学能帮助交易者确认关键的组合并表明相互之间的关系。

6 行为金融学发展方向

作为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行为金融学依然存在很多缺陷。要在现代金融学领域中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未来必须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和探索。

(1)建立新的基本理论框架。

(2)建立统一独特的逻辑严密的分析范式。

(3)建立新的基于行为的核心模型。

(4)确立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5)有明确的研究主线和独特的知识点。

(6)对行为金融范式做进一步的拓展。

农业推广与农民行为改变 第7篇

一、农业推广工作与农民行为改变

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通过试验、示范、干预、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不但使农民采用和传播农业新技术,而且使其自愿改变行为,以改变其生产条件,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智力与自我决策能力,从而实现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只有农业推广才能更好地、直接地把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农业推广才能把农民的需求与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农民行为改变。实践证明,科技成果推广越及时,应用的范围越广泛,效率越高,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就越大,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1. 农业推广是政府促进农业生产的一种政策手段

政府通过农业推广而完成两个目标:其一是完成农业社会生产的总目标;其二是帮助农民生产,达到农民自己的目标,即通过政策导向以改变农民行为。

2. 农业推广是扩散——接受系统

农业推广是连接科研机构和农民的桥梁,具有中介作用。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只有通过推广机构的推广,才能让农民接受,并在农业生产中运用,以克服旧的、传统的生产技术的局限性,充分显示科技成果的先进性、适应性和优越性,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

3. 农业推广可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

农业推广活动实质上是组织与教育农民的过程,是通过有组织的干预沟通,诱导农民行为自愿变革的过程。人类行为有4个层面:①知识层面,指知识智能等;②态度层面,指人们对人、事、物的反应和感觉,人生观以及价值标准等;③技能层面,指人们的操作技能和思维技能,也就是处理问题的方法;④期望层面,指人们永远在追求各种愿望。农业推广活动可以影响农民行为4个层面中的任何一个层面或几个层面,使农民行为自愿变革,有可能带来正效应,也可能带来负效应,都会影响和促进环境变革(指物质、经济、文化和社会)。

4. 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

农业推广的基本目的在于开发农民智力,其性质属于教育性,这种教育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全体农民为对象,以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新的经验和先进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与技能为教材,以提高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发展农村社会经济为目的的农民社会教育活动,实际为以教育方式改变农民行为。

5. 农业推广是一种沟通过程

即通过农业推广人员选择能解决农民问题的办法,帮助农民决策的过程,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适用技术,以改变农民行为。

6. 农业推广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民行为的改变

一方面,在农业推广工作者的帮助下,施教于农民,提升农民的知识、态度、技能,以期获得好的农业经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在农民自愿改变行为而获得生产物质产品的同时,更需要获得丰硕的精神文明成果。通过农业推广的培训、传播、沟通等,转变农民传统的价值观为现代价值观,以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的需要。这才能逐步地、有计划地把落后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现代农业经济,把贫穷落后的农村改造成为繁荣富裕的农村。

二、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行为改变

农业推广人员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农业推广活动为主要职业的专职人员,他们是职业沟通者。他们的状况、素质、功能等特征特性都影响着农业推广的效率和功能,决定着农业推广工作的成效,也影响着农民行为的改变。他们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与农民交往的桥梁。农业推广人员要经常地、及时地、准确地把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肥料的情况介绍给农民,从而运用于生产中去。因此,要加强农业推广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更有效地影响并改变农民的行为。

1. 农业推广人员在科技成果传播中的纽带作用

把先进技术成果传播给农民,并用于生产、加工、销售,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再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往往需要农业推广人员这个桥梁作用,通过农业推广人员来改变农民的行为。

2. 农业推广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促进作用

如果一项农业科技成果没有农业推广人员的推广,而让其自发扩散,必然速度慢、时间长、范围窄、效益低。要改变农民行为并不是简单工作,农业推广人员要经常接触农民,了解农民,而且还要善于应用农业推广学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巧,把一些适合于当地的先进技术迅速地传播给农民,并按农民采用新技术的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规律、行为习惯,启发农民的兴趣,帮助评价,指导试验成功,最后使其自觉地采用。

3. 农业推广人员在科技成果推广中具有创造作用

农业推广工作是科研成果的续继和延伸,农业推广人员在推广科技成果中要付出智慧和劳动,把新技术进行适应性研究、试验示范,特别是方法示范和成果示范,让农民看到,从而引起农民行为改变。

4. 农业推广人员是教育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的一支重要力量

农业推广工作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教育工作,农业推广可以称为教育。农业推广人员的重要任务就是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农民进行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推动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业推广人员的教育对象是农民,农民数量大,教育的内容广。因此,农业推广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继续和补充。事实证明,在同等条件下,凡是农业推广机构健全、农业推广工作活跃的地方,农民的素质就较高,其生产水平和经营能力也高;凡是机构不健全,农技推广工作薄弱的地区,农民科学务农的水平就普遍低一些。贫困地区推广机构不健全,不能向农民进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这是造成农民素质低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行为难以改变的重要原因。因此,农民行为的有效改变与农业推广人员的关系极为密切。

三、农民行为改变的情况

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他们具有渴求心理,农本心理,自给心理,容旧心理,惧风险心理,从众心理及直观现实心理等特点。农民学习是期望获得好的收益,能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决策并获得新知识和新技术,农民行为是农民在其所处的环境的作用下,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可以分为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

1. 农民较易接受新技术的几种情况

(1)亲眼见到新技术的示范成果

成果示范能充分展示新技术的优越性,有效地消除农民对新技术的顾虑,使他们“眼见为实”,真正从内心信服这项技术。

(2)对某项新技术感兴趣

兴趣是农民自觉学习和采用新技术的前提。农民首先要有一定的兴趣,然后才肯去学习。农业推广人员必须善于发现和了解农民究竟对哪些技术感兴趣,并通过适当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并诱导农民行为改变。

(3)遇到所信赖的推广人员

同一项技术由不同的人去推广,效果往往大不一样。农民对他们所信赖的推广人员的意见非常重视,这样就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愿意仿效去做。因此,对不同的推广对象,要安排不同的推广人员去工作,以更有效地改变这类农民的行为。

(4)急需使用某项技术

对于非急需使用的技术或知识,农民学习后很容易遗忘;而对于急需使用的技术,则接受快,采用迅速,积极性高。所以,应在农民急需使用某项技术的前段时间去进行传授与指导,以更有效改变农民的行为。

(5)用综合方法推广技术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视、听、做结合起来学习,能记忆86%。故推广工作中应把多种方法配合使用,并给农民有较多的参与实践操作的机会,将有助于提高推广效果和加强农民行为的改变力度。

(6)推广措施配套

农业推广部门在新技术推广时,若能同时提供相应的物资、资金配套服务,并能帮助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农民对该项技术就乐意接受和采用。因此,开展以技术为纽带的配套服务和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综合服务是提高新技术采用率的客观要求,这里的新技术采用率实际是农民行为的改变率。

2. 农民需要与农业推广

(1)按农民需要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据现代行为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推广实践表明,农民需要、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导向是推动农业推广工作、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三大动力。其中农民需要是原动力,市场需求是拉动力,政策导向是推动力。农民需要是内在的动力,是农民主动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的源泉,是内因;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导向是外来动力,是外因。市场需求是一种诱导力,它可以刺激农民萌发欲望,产生内在需要,进而导致农民对新技术的追求兴趣,直至采用;政策导向是一种辅助推力,它可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使农业新技术更快更好地传播。

(2)正确使用期望激励,调动农民积极性

一是正确确定推广目标,科学设置推广项目;二是认真分析农民心理,热情诱导农民兴趣;三是提高推广人员自身素质,创造良好的推广环境。

3.农民行为改善的分类

农民行为包括农民的社会行为和农民的经济行为。其中社会行为有:交往行为是农民之间各种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采用行为是农民为满足生产和生活中的需要,采用新技术、新技能及新方法的行为;生育行为是人类种族繁衍所必需的行为。其中经济行为有:农民投资行为是以一定的心理为基础并有规定任务目标的行为;农民劳动组织行为是以农户为单位,在农户这一由若干劳动成员组成的有独立支配自己的劳动成员权利的单位中,安置就业,分工协作的行为;农民收入分配行为是农户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分配状况对再生产过程具重要任用;农民消费行为即农民的市场行为。

(1)农民行为改变的难易度

农民行为改变包括个体行为改变和群体行为改变。行为科学原理和推广实践证明,农民行为是可以改变的。但是要有目的、有组织地改变农民行为并非易事,存在着较大的难度,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据研究,农民的知识改变较容易,所需时间较短;态度的改变就增加了困难,个人行为的改变更加困难,而最困难的是团体行为的改变。因此,要有目的地改变农民行为,必须采取不同的方法,从易到难进行一系列的工作,使农民在知识、态度、技能等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改变,才能使农民的行为得到一定的改变。例如:培训农民提高其知识,利用成果示范等改变其态度,使用技术指导与方法示范改变其技能等。

(2)农民行为改变的层次

农民行为改变的层次可分为3个方面:一方面是具体学习行为的改变,这是农民最基本的一种行为改变,指在知识、态度、技能方面的改变;第二方面是行动的改变,行动的改变是农民实际行动上的变化,可以表现出来,也可以观察到。行动的改变可分为个人和群体行动的改变;第三方面是发展性改变。

(3)农民个人行为的改变

①农民个人行为改变的动力。一是农户经济需要引起的内驱力,二是社会环境改变对农民的推动力;②农民行为改变的阻力。一是农民自身障碍和传统文化障碍,二是环境障碍;③农民行为改变的策略。一是改变农民个人为主的策略,二是以改变环境为主的策略,三是人与环境同时改变的策略;④农民个人行为改变的方法。强迫或强制,交换,咨询,公开影响农民的知识水平的态度,提供条件,提供服务,改变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

(4)农民群体行为的改变

农民群体行为的改变首先是集体意识的培养,并把集体意识上升为集体主义意识,最后才能使他们步调一致,达到群体行为的改变。农民集体行为改变的方法有:一是风俗习惯性行为调节改变;二是知识性行为调节改变,其中包括科学调节改变、道德调节改变和艺术调节改变;三是政策法律性行为调节改变,包括社会规范调节改变和自然规范调节改变。

直面信息技术课堂的问题行为 第8篇

●反“刺头”策略

2005年, 高一 (3) 班有位学生叫曹帅, 课堂上喜欢插嘴, 发表不同的观点, 提古怪的问题。起初, 有些老师觉得他学得好, 有钻研精神, 但由于每课均如此, 经常打断老师正常的上课, 引起哄堂大笑, 就有了捣蛋之嫌。批评、向班主任告状, 师生关系骤然紧张——该生课上公开对立, 课堂基本不能正常进行。第二学年, 我接了该班。第一次上课, 刚讲两句, 他就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引起全班学生大笑, 我想:“开始和我较劲了。”由于我对这个班以及这个“刺头”早有耳闻, 于是我先来了个冷处理, 泰然自若地等学生静下来再接着讲。10分钟左右, 他又来一句:“以前学过的。”那天正好讲文件的下载, 引例中涉及到“老猫”、“MP3”、“网络蚂蚁”等几个专用名词, 我就说:“我们学的好多内容在生活当中都是很熟悉、经常运用的, 那我问一下大家, ‘老猫’是什么东西, 起什么作用, 学名叫什么?‘MP3’又是什么?为什么叫‘MP3’?”我先请两位学生回答后, 观察了一下曹帅的反应, 竟然也是一脸茫然。我没有提问曹帅, 让他出洋相。我只是告诉学生:有时候, 你越感觉熟悉的反而越陌生, 最基本的反而是最难的, 虽然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知识框架与初中相差不多, 但我们是基于初中知识的基础作进一步要求。也许曹帅意识到我给了他面子, 后来没再出怪声, 但仍没十分安静。我也没有像大多数的教师一样, 下课后马上找他, 而是在第二天放学的路上假装不期而遇 (其实, 我有意等候他) , 和他聊天, 问他用计算机主要做些什么。学校有个科技周, 能否收集一下相关资料并排成小报。但聊天始终, 我都只字未提课堂上的纪律问题。第二次上课时, 他真的拿来了他的作品。我也认真对待, 提出创意上、版面上、理论要素上的意见并安排参赛事项。从此在我的课上, 他再也没有不当行为。如今, 曹帅虽已上大学, 但假期中还要找我谈心。

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庭中都是父母的宝贝, 几乎都习惯于得到完善的关怀、注意和照顾。因此当他们进入学校时, 也希望获得老师的注意和赞赏。为此, 他们会尽力展示自己, 表现出教师期望的行为来, 从而争取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当这种机会被剥夺或失去时, 如学习不再拔尖, 自己在某方面明明有优势, 但老师没有发现, 会使他以较不适合的方式来“获得注意”。比如曹帅同学, 在初中是名列前茅的尖子生, 但进入重点高中后, 由于高材生、特长生比比皆是, 使他感到自卑失落, 只有计算机操作与应用上还有优势, 因此他在信息技术课上, 希望能“出人头地”, 引起注意, 但方式上有些问题。由这个案例, 我得出的结论是, 对待“刺头”类的学生, 教师要冷静、理智, 避免和这类学生发生正面冲突或争执, 尊重学生人格。然后, 找对切口巧解套。否则师生关系肯定会走向对立面, 为日后的课堂埋下隐患。

●基本方法大一统, 应用恰当才是真

黄老师是一位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 向我抱怨课堂纪律不好管, 让我给一些建议。我提出先听她一节课。其实, 黄老师对于课堂纪律问题也曾尝试过一些办法。比如, 通过提问来促使学生安静, 由于方式方法不当, 提问过程中学生依然固我;她也尝试过大声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布置任务作业、用电子教室控制课堂等方法, 可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 整堂课始终处在闹哄哄的状态。第二次课, 我上课她来听, 也是用她用过的方法管理课堂的纪律:提问, 只是方式方法上有些变化, 增加了貌似不经意的动作, 结果我提问时学生积极思考、翻书, 与我同步操作。课后, 黄老师很诧异, 就和我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课堂结果, 为什么她提问不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我总结如下: (1) 提出问题要明确、易理解, 要有深度, 要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 并适当重复, 保证学生听清问题。 (2) 提出问题后, 教师不要马上请学生回答, 应该稍作停顿。否则会让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 起不到镇慑作用 (提问本身就是要警醒学生注意, 是为了保持学生的兴奋, 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一个媒介, 是连接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纽带) 。 (3) 提问不能用名册, 而是要关注学生的状态, 观察哪些学生是在积极思考, 哪些学生做假索状;哪些学生无动于衷, 哪些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课堂要求, 提问个别学生 (教师需明确提问的目的, 究竟是为了整肃课堂纪律、还是为了从学生的错误理解入手引导全体思考或其他) 。 (4) 学生不能快速安静时, 教师可以降低外界的干扰 (如将空调暂时关闭, 少了空调的嗡嗡声, 让他们觉得自己讲话没了掩护) , 或教师暂时沉默, 或讲课声音放低。大家都有体会, 教师嗓门低的课更安静, 因为学生为了听清教师讲课内容, 只有降低自己的声音。 (5) 用电子教室控制学生时要师出有名。比如, 大家看不清前面黑板上的问题, 我把题目广播一下。看, 把生硬的做法变成了关心学生, 他还会发出叹息声吗? (6) 作为实践性的课程, 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跟上了我们的指令, 即提问不能太仓促。教师不应高高在上, 而要深入课堂, 即走下讲台去观察, 这样才能关注到每位学生。 (7) 有些通俗性的问题由学生解决, 可以增加学习气氛。教师要养成该闭嘴时及时打住的习惯。例如, 有些时候要当“哑巴”、有些时候适当的“示弱”, 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

●课前思课——保证课堂秩序井然的疫苗

同事有事请假几天, 让我代几节课。上课内容他均已备好 (我们不在一个年级, 上课内容不一样) , 只要我照本宣科一下就行了。正好那几天, 我要处理的事情特别多, 考虑到所授课的内容, 自己已经很熟, 所以我只是在临上课前, 赶到机房匆匆浏览了一下教案与课件。但上课后, 我发现有些幻灯片设置的目的, 我并不明了。课进行了十多分钟后, 学生开始不安静了, 有的学生开始做小动作。一堂课下来虽然没大错, 但课堂效果明显不理想。下了课, 我赶紧仔细研究这位教师的备课内容, 按自己的思路重新整理了一下。第二课得心应手, 效果明显高于第一课, 所有目标均达成。

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里充当着多面手的角色, 每天工作繁忙。因此, 像我这样急匆匆赶到教室的绝不在少数。课堂上自己表现得茫然无措 (教学内容不熟) , 安排无序不紧凑, 怎能去要求学生呢?课堂上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 我们往往只指责学生不守规矩、调皮捣蛋, 却很少进行自我反思。其实即使自己备的课, 到真正上课中间会有一段时间, 如果课前不认真思课, 在内容的衔接上处理不好, 从一个活动到另一活动缺乏自然、顺畅的过渡环节, 就会使学生难以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 从而产生问题行为。所以我现在每次上课前至少花一节课时间去想课, 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 突发事件该如何处理, 一些操作虽然很熟, 但仍需再操作一遍。

除此之外, 还要考虑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教学内容难度应适当:内容太难, 学生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耐心, 易产生问题行为;而内容太容易, 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注意力分散, 出现问题行为。所以, 我认为课前思课, 相当于保证课堂秩序井然的“疫苗”。

●机房整理不可少, 预防节外再生枝

去年听的一堂课, 课上60台机器竟然有近1/3的机器有问题, 不是启动不了就是系统死机或机器中没装软件。课上教师一直在忙于调度学生到其他位置与同学合用, 课堂乱不堪言, 效率显而易见。课后任课教师不断向我解释说学校机器如何差, 自己又如何忙。我只问了她一句:你多长时间没对机器做维护了?

现在有好多老师总抱怨:理、化、生有实验老师, 为什么我们没有?认为修机器不应当是自己的事, 从而对机器的维修保养工作做得不到位。信息技术课除备课、备学生外, 还要备一个环境——机房, 在备课的同时要准备好机房, 应当把管理机房当成自己备课的一部分, 不管机器档次如何, 首先要保证开机率。

语音技术革新传统交互行为研究 第9篇

一、当代的用户体验

1. 基于五感的广度扩展

用户体验是一个因定义事物而成长的领域, 并没有一个十分准确而具体的定义。在《UX设计之道——以用户为中心的Web设计》一书中, Russ为用户体验设计提出了一个广泛定义:以影响企业的观念和行为为目的, 创造影响影用户体验的元素, 并将之和企业目标同步。[1]这里提到了商业层面, 更多的站在企业的角度, 但其本质与设计师的目的是相同的。这里提到的元素包括了用户可以触碰的 (例如实物产品和包装) 、听到的 (广告和标志性的音律) , 甚至闻到的 (三明治店中新出炉蛋糕的香味) 。[1]虽然目前的技术层面还未能达到调动人类五感的水平, 但这些构想的实现并不遥远。设计师David Sweeney设计的“Surround Smell”把我们带入了新一波的体验中。这个设备内置有16种独特新颖的气味, 用一个微电压泵控制, 可以根据电视里不同的场景散发出不同的气味, 来传达出不同的信息。譬如当电影情节发展到热带丛林里时, 整个房间就会弥漫着一股丛林的味道, 从而可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2]可见, 集合人类通感的交互设计产品并不遥远。

2. 体验设计的深度发展——以“触觉”设计为例

体验设计不但在广度上不断扩展, 其深度也在被不断挖掘。常用的电子设备, 通过触碰按键发出操作者的命令, 例如我们电脑的鼠标键盘, 手机的数字按键等。电阻屏的出现, 让操作形式变得更加直接, 通过手指、手写笔等硬物接触, 对屏幕上的界面进行直接操作。手写输入法受到老年用户的欢迎。i Phone是世界上第一台使用电容屏的手机, 实现了多点触摸 (Multi-Touch) , 无疑是触觉设计的突破性发展。多点触摸屏的最大特点在于可以两只手, 多个手指, 甚至多个人, 同时操作屏幕的内容, 更加方便与人性化。另外, 还有滑动、摇晃、吹气等多种交互方式。

二、语音交互

1. 语言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恩格斯说:“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的……”劳动提出了产生语言的社会需要;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和生理上的条件。劳动也改善了原始人的发音器官, 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3]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方式, 人类借助语言沟通, 相互了解, 记录历史, 传承文明。语言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动物之间只能借由肢体动作或者喊叫来表达意图, 多数处于一种习惯。人类的语言则要复杂得多, 暂不考虑语言繁多的种类, 单从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就可见一斑。以汉语为例, 例如:电话簿, 电话本, 联系人信息, 联系人名片, 不同的词汇在同一应用环境中可能表达同一指令。而像“数字”“字数”这两个词, 虽然写法相同, 但顺序颠倒之后则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另外, 语言与文字不同, 它能够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同样的词, 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语音语调, 又能表现不同的语意。例如, 早晨下属与领导互问早安, 表达相互的礼貌问候;如果迟到了, 领导的“早上好”, 则可能暗含“你迟到了”等责备之意。所以相对于触碰式简单的交互行为, 语言的指令形式要丰富的多。语音不但是操作方法的革新, 语音将会带来交互行为的设计研究带来全新突破。

2. 语音技术

在使用者看来, 语音技术包含输入和输出两部分, 即自动语音识别技术 (ASR) 和语音合成技术 (TTS) 。语音技术并不新奇, 多年前的手机已经支持语音拨号功能了, 然而这项功能在人们看来并不好用。一是识别率差, 只有系统规定的标准发音才能够成功的启动预定指令;二是产品本身只是一个具备输入输出功能的系统软件, 完全谈不上智能。其实语音技术的关键在于后台计算, 需要一个强大的语音知识库。识别系统把用户的指令转化成文字, 通过网络上传, 识别处理后得到反馈。基于庞大的网络, 语音技术也就变得充满智慧。

3. 语音交互产品

之所以特别的关注语音, 是因为语音并非一个操作手法, 而是一种全新的命令方式。相对于肢体动作, 语言要丰富而准确的多, 其表达形式也更具情感色彩。综艺节目中用肢体动作表达词义, 让对方猜, 往往对方一阵手舞足蹈仍然不能使同伴会意。手机中有一个设置叫做按键音, 可以给使用者一个明确的反馈。车载系统中有语音导航, 输入目的地后, 导航仪会模拟人声给操作者引导。这些都是通过语音形式的反馈, 而非真正的语音交互。

提到语音交互就要从i Phone的Siri说起。Siri是苹果公司在其产品i Phone 4S上应用的一项语音控制功能。使用者可通过语音输入的方式, 来搜寻饭店、电影院等生活信息, 登录Facebook等社交网站, 也可以预定酒店、机票等。借助手机的定位系统, 你可以问Siri“离我最近的停车场在哪里?”“XX影院即将播放的电影是什么?”也可以告诉它“明天九点在A501开会”, “5月1日8点给女儿发生日祝福”。Siri不单是一款手机软件, 还是一个十分得力的助手, 而且不必担心它会犯错或者忘记约会。

在国内, 语音技术也受到广泛关注。科大讯飞推出的新一代手机语音智能软件讯飞语点, 可以实现语音拨号, 编写短信息, 添加备忘录, 启动手机软件, 上网搜索等20余项功能。在笔者亲试的过程中, 讯飞的识别率基本可以达到80%以上。4月20日讯飞语点又更新了最新版本, 添加了界面模式滑动切换、语音交互摇晃启动、软件界面截屏分享三项功能。可见, 科大讯飞也在人机交互领域不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三、结语——语音交互对未来设计的影响

让机器按照预定的程序工作已经不是什么技术难题, 而语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对人类而言, 使用语音进行人机交互是最方便、最高效的方式, 如果能够通过语音启动机器的程序, 加上“云计算”等高科技的网络背景, 那么科幻电影中能动会说话的机器人就不再遥不可及。目前的语音识别, 还处在识别率等简单技术上探索, 未来语音识别加入语音语调等的识别, 机器将会变得“通情达理”, 更加充满智慧, 语音技术甚至代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美]Russ Unger, Carolyn Chandler著, 孙亮译.《UX设计之道——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Web设计》,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 2010, 4

[2]百度MUX, 《手机产品交互设计样式》http://mux.baidu.com/?p=162, 2010.12.31

技术分析有效基础的行为金融分析 第10篇

技术分析是通过分析市场运动的历史数据, 以图表为主要手段, 归纳总结出在过去历史中所出现的典型的市场行为特点, 用以预测市场未来价格变化趋势的一种证券投资分析方法。自美国人查尔斯·H·道提出道氏理论以来, 人们对技术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就没有停止过, 并且发展出了许多技术分析理论和方法,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各种技术分析的方法约有50多种, 其中发展出来的各种技术指标不下200种。

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基于三大市场假设:1.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2.股票价格的变动沿一定的趋势运动;3.历史会重演。

(一) 有效市场假说对技术分析的否定

证券技术分析诞生以来, 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就一直受到普遍关注。部分观点认为技术分析的作用有限, 甚至是毫无根据和无效的, 这一观念在有效市场假说创立以后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有效市场假说 (EMH) 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形成, 它是有关价格对各种影响价格的信息的反应能力、速度及程度的解释, 是关于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根据EMH, 证券市场只要满足弱式有效条件, 即当前证券市场价格已充分反映全部的市场交易历史信息, 则利用任何技术分析方法都不可能获得对应于投资对象风险水平的投资收益以上的超额收益。

国内外对市场有效性的研究文献很多, Fama (1970) 、Fama和Blume (1966) 验证了美国股市呈弱态有效性, Fisher和J e ns e n (1969) 则验证了美国证券市场半强式有效假设成立。但对中国证券市场是否呈现弱态有效性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 俞乔 (1994) 、吴世农 (1996) 、张思奇、马刚、冉华 (2000) 以及张亦春、周颖刚 (2001) 和孙碧波、方健雯 (2004) 通过检验认为中国证券市场还没有达到弱态有效性;宋颂兴、金伟根 (1995) 与周四军 (2003) 的研究则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弱态有效性成立。

(二) 有效市场假说的缺陷及行为金融的产生发展

有效市场理论由三个逐渐弱化的假设组成:1.投资者是理性的, 由此投资者可以理性的评估资产价值;2.即使有些投资者非理性, 但由于他们的交易随机产生, 相互抵消, 不至于影响资产价格;3.即使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具有相关性, 他们在市场中将会遇到理性的套利者, 后者将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

但通过实际市场的分析, 有效市场理论的假设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1.“理性人假设”的非合理性。

表现为:现实中人类理性的普遍性不存在;个人对风险的评价不一定遵循冯·诺依曼———摩根斯坦理性假设, 即人们评判风险更关注于某一参照标准, 同时亏损函数斜率大于获利函数;人们对不确定性后果的预期惯用启发性思维。

2.“非理性投资者交易相互抵消假设”的非合理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并不只是偶然偏离理性, 而是经常以同样的方式偏离。无论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 他们的投资策略都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 而不是相互抵消。

3.“套利者修正假设”的非合理性。

由于证券市场一般不具备完全的替代品, 所以套利活动充满风险;另一方面, 证券价格的偏差有可能扩大, 这不是所有套利者都能承受的。

在论证EMH缺乏合理性的基础上, 产生了一个新的金融研究领域, 这就是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与决策科学、心理学等学科形成的交叉学科。它从微观个体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动因来研究、解释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行为金融研究的理论及行为模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偏差理论, 研究的是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 利用经验法则进行决策判断所产生的错误。2.预期理论, 由Kahneman和Tversky在1979年共同提出, 该理论指出:与收入不确定的选择相比, 人们更愿意收入确定的选择, 称作确定效应;人们在考虑选择过程中, 忽视相同部分, 着重不同部分, 导致个体偏好不一致, 称为隔离效应;价值与得失有关而不是最终财富。3.行为组合理论 (BPT) , 是在Markowitz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MAPT)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PT使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账户概念, 在两种状态下考察BPT模型, 一种状态投资者将组合放入一个心理账户, 一种状态投资者将组合放入多个心理账户。结果表明, BPT中的有效边界与MAPT的均方差有效边界不一致, BPT下的最优组合同样与MAPT的最优组合不同。4.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BAPM) , 是对现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的扩展。在BAPM中, 投资者被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信息交易者严格按CAPM的理性行事, 不受认知偏差的影响, 只关注组合的均值和方差;噪声交易者则不按CAPM行事, 会犯各种认知偏差错误, 且没有严格的均值方差偏好。资产价格由两类交易者互相影响决定, 当前者是代表性交易者时, 市场表现为有效率;反之, 则表现为无效率。

二、行为金融学对技术分析的理论支持

(一) 运用行为金融学对技术分析进行解释的合理性

运用行为金融学对技术分析进行解释具有一定合理性。行为金融学既是金融学中新兴的理论派别, 也是对金融学发展中被经典金融学所遗弃和忽视部分的延续。经典金融理论把人限定在“理性人”的框架之内, 忽略了人的心理因素这个对人类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理性人”脱离了现实世界, 用这种“理性人”的特点对现实中人的行为和决策进行分析, 结果必然与实际存在巨大的差异。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具有一个前提基础便是市场参与者是非理性的, 即不是严格的理性交易者, 若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 那么下一个证券价格将反映下一个消息, 没有新的消息时证券价格将会遵循随机漫步形式, 如此, 技术分析将彻底无效。但是, 行为金融学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和实验心理学研究发现证券了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特点, 这些特点可以对技术分析的合理性的理论基础进行解释, 并指出其中的不足。

(二) 对技术分析假设前提的行为金融分析

1. 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

技术分析像一个专门的套利模型。它认为基本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最终将反映在价格本身的变化上, 故价格自身的变化体现了市场参与者对包括基本因素在内的各种因素的理解。分析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基本因素, 不如去把握市场参与者在特定价位上的心态和思维模式。何况市场上不存在所谓的证券“基本价值”, 正如美国人杰拉尔德·洛布在《为投资生存而斗争》一书中写道:“根本就不存在所谓证券价值的最终答案这样的东西, 一打专家可能有12种不同的答案。如果过了一会儿, 条件稍有变化, 再给他们一个机会的话, 他们立刻就会改变自己的预测。市场价值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只有部分关系, 市场价值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人性的希望与恐惧、贪婪、野心, 金融应力与应变, 天气, 新的发现, 时尚和其他无数的、不可能毫无遗漏地一一罗列出来的东西”。凯恩斯的“空中楼阁”理论, 也说明了没有人能确切了解什么将会影响未来股票收益前景及股利支付, 因此“多数人主要关心的不是对一笔投资在其投资期间的可能收益做出准确的长期预测, 而是抢在众人之前预见到惯用的估价依据的变化”。

2. 股票价格的变动沿一定的趋势运动

行为金融理论通过分析投资者的反应不足与反应过度, 发现了股票收益在未来短期内 (1至12个月) 具有正的自相关性, 但在长期 (一年以上) 股票的收益会发生反转。这说明证券价格运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主要原因是投资者的非线性正反馈交易。正反馈交易者是典型的噪音交易者, 当此类交易者高度社会化, 形成集体的、一致的行动并且把信息交易者 (按照基本面进行交易的投资者) 逐出市场时, 市场的走势便会按照这部分投资者的行动逻辑来运行。同时, 认知心理学中的代表性法则说明了人们具有过于重视近期行为的趋势, 从而使证券价格的趋势得到加强。

价格沿趋势运动, 这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影响股价运行的各种因素不会一夜之间完全逆转。正如被称为交易奇才的Ed.Seykota所说, “除非趋势在最后转变了方向, 否则它始终是你的朋友”。

3. 历史会重演

“历史会重演”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在操作决策中因贪婪或恐惧导致的过盛的投机心理。

认知偏差中的可得性法则说明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 可得主要包括:经验可得、记忆可得、想象力可得。这也是技术分析经常被投资者运用的根本原因, 由于其指标及图形的简单直观性。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行为体现为:在某种情况下, 按一种方法进行操作取得成功, 那么以后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况, 就会按同一方法进行操作;如果前一次失败了, 后一次就不会按前一次的方法操作, 而是按照之前其他人成功的方式进行, 这也是图形学者们坚信的“技术图形会自我实现”的过程, 这里投资者的“学习效应”使得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群体行为处于动态的稳定状态。

三、正确看待技术分析

(一) 理论基础

技术图形与群体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和验证。技术分析是一项经验总结, 对现实投资活动肯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是它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逻辑联系的理论体系。同时, 行为金融也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 目前仅限于针对一些金融现象做出理论解释。

证券价格的趋势运动符合“混沌理论”的非线性正反馈机制, 投资者短期可以追随趋势获利, 但也是由于“蝴蝶效应”的存在, 投资者将遭受可能出现的大幅度不利变动的影响, 也许十次交易的收益会被一次不利变动所吞食。

技术分析不幸地将趋势和规律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 趋势是可能发生的, 而规律是一定要出现的。技术分析把对历史的概括回归为普遍规律, 显然缺乏一种逻辑上的证明。就如同波普所指出的:“我们可以根据规律来得出科学预测, 但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趋势的存在来做出科学的预测”, 因此, 从逻辑的角度来说, 技术分析还不能称其为一种科学的预测方法。

技术分析的有效性还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信息传播渠道的不健全, 市场表现为随着消息的扩散, 股票价格以及成交量呈现出一定的趋势运动, 继而体现在图形或者指标的变动。

(二) 技术分析的应用

1. 分析方法

道氏理论的集大成者罗伯特·雷亚在将道氏理论归纳为十五项定理中的定理三讲到“道氏理论绝不是百战百胜的股市制胜系统, 道氏理论只是投资决策的辅助性手段, 正确的投资决策需要同时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科学的理论指导, 客观地占有资料, 以及理性的思维过程”。

理性的投资者应该在有所侧重的前提下, 将基本分析方法与技术分析方法综合起来运用, 即使运用技术分析方法也不应只运用其中某一种方法, 而是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这样成功的概率更大。

2. 应用原则

第一, 交易成功并不取决于技术分析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正确的, 只要严格控制损失, 并使获利的交易得以进行到底;第二, 不盲目地跟随所有的技术信号, 而要求有进场所需的确认条件, 这样技术分析会有效得多;第三, 图表分析不仅仅只是识别和解释单个形态, 成功的图表交易者要有一种对整个图形的各种组成进行综合的能力;第四, 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相结合, 从而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第五, 要特别注意那些失败信号 (比如空头陷阱和多头陷阱、假趋势线的突破、缺口的回补、顶部和底部形态的突破以及圆顶形曲率的破坏等) , 在这些方面取得认识并有所行动会大大提高技术分析的有效性。

3. 使用中注意的问题

第一, 技术分析具有滞后性。由于大多数技术分析工具具有“跟着市场走”的特点, 所以按照技术分析方法操作, 容易错过最佳的买卖时机。第二, 容易形成依赖, 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其他分析方法的运用。第三, 技术分析容易发生变异。图形和指标有时会发生不规则的变化和偏差, 有时还会发出与行情相反的指令, 称之为技术分析的变异。技术分析变异可能是市场自发买卖力量形成的, 但更多情况下是由庄家的介入产生的, 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持有某只股票的大量筹码, 从而影响或控制价格走势。

股票市场的行为是千变万化的, 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情况重复出现, 差异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 无论羊群效应、处置效应还是成本陷入陷阱等投资异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并有其合理性;从技术分析的角度, 投资者的行为都将反应为图形及技术指标的变化, 并且某些方面可以得到行为金融理论的证实, 但是单纯地按图索骥的操作方式是不可取的, 最终将会导致失败。

摘要:技术分析在我国股票市场应用甚广, 但并非成熟市场的主流, 这种分析方式简单, 易于操作, 契合中国人擅长直观把握的思维特征。一直以来技术分析的有效性缺乏系统理论的支持, 但由于技术分析关注的是市场历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可以应用到未来的分析模式, 这种模式甚至整个市场的运动, 其根源都是由市场参与者的认知、心理以及行为所造成的, 而这些认知与行为方式正是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因此, 从逻辑上考虑, 本文将行为金融学的部分理论及研究成果概括到市场参与者自身, 进而解释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有效性,行为金融

参考文献

[1] (美) 罗泊特·J·希勒非理性繁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安德瑞·史莱佛赵英军译并非有效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约翰·墨非陈鑫译金融市场技术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拉斯·特维德金融心理学——掌握市场波动的真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行为识别式反垃圾邮件技术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垃圾邮件:行为识别:入侵监测

中图分类号:TP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154-01

1引言

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手段,但是同时又是最容易受非法信息污染的环节。垃圾邮件的出现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据统计,目前约80%的电子邮件为垃圾邮件,垃圾邮件不仅阻碍了信息业的发展,而且损害了人们对于网络交流的信心。

2电子邮件过滤技术综述

目前存在的邮件过滤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派,分别是内容过滤技术和行为识别过滤技术,两者各有其优点,任何一种技术做到极致都能有效地实现垃圾邮件过滤,但是他们也有缺点和不足。

2.1基于黑名单的过滤

黑名单过滤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主要是对发信人的IP地址、邮箱地址以及邮件服务器的域名进行过滤。虽然这种方法比较直接而且有效,但是这种技术太被动,只能防止已知的固定的垃圾邮件发送者,对新地址或任意的伪造源地址的垃圾邮件并不奏效。

2.2基于特征的过滤

所有电子邮件都有邮件头、发件人地址、收件人地址、主题、信件内容等几个字段,根据其中某个或几个字段的特征对邮件的合法性进行判断便是基于特征的过滤。

这种方法可以在邮件完全提交之前对垃圾邮件进行阻断,通过对信头的分析进行垃圾邮件的判断。但随着垃圾邮件程序的发展。垃圾邮件往往会将真实的发信地址隐藏起来而使用一个正常的发信地址代替,这使得基于特征的过滤产生很大的局限性。

在目前情况下,对垃圾邮件的过滤,一般采用以内容过滤为核心,其他技术手段相辅助的方式。

3反垃圾邮件中的行为识别技术研究

从以上对过滤技术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缺点。为避免不利情况的发生,本文致力于寻找一种方法,能在不浪费网络带宽即不传输邮件数据的情况下过滤垃圾邮件。

“行为识别”技术反垃圾邮件,其特点为处理速度快,通过邮件发送行为判断其是否合法。从对垃圾邮件的被动处理转变为对其发送行为的主动规范。

3.1垃圾邮件行为分析

正常的邮件发送遵循标准的SMTP协议或ESMTP协议,有固定的模式。比如发送mail命令后,只有对方确认正确后才能进行邮件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然而SMTP协议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很容易模拟,这些都给垃圾邮件制造者以可乘之机。

垃圾制造者可以通过伪造合法的服务器身份、合法的发件人地址等手段来欺骗邮件服务器,并用目录树、字典攻击等方法来实现垃圾邮件的传播。因此垃圾邮件的发送不会完全遵循标准的SMTP协议或ES-MTP协议,且具有一定的行为特征。例如在协议会话层可能会有多个rcpt tp,而紧跟其后的邮件地址多数不存在,而这种行为特征就是典型的垃圾邮件行为特征,称之为DHA。

3.2方案设计

本文对垃圾邮件行为识别技术的研究是在“信息—知识一智能”统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根据垃圾邮件发送的行为特征,以大量研究数据为基础,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行为识别技术,用以过滤垃圾邮件,其具体流程如下:

首先从邮件服务器的邮件发送日志人手,进行数据预处理,将非结构化数据转换为结构化数据,记录邮件发送过程中的各类行为要素。如时间、频度、发送IP、协议声明特征等,并在每一条记录后标注为垃圾邮件或正常邮件;然后从中抽取出垃圾邮件发送行为的特征属性,为模式挖掘做准备。利用数据挖掘相关技术,提取出垃圾邮件行为判定规则。最后对垃圾邮件行为判定规则进行模式分析,并建立基于“行为识别”技术的发垃圾邮件安全服务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4基于数据挖掘的垃圾邮件行为识别

4.1特征数据采集

设计的目的在于发现垃圾邮件发送行为的特征,因此需要对邮件发送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和提取。邮件日志便是在垃圾邮件和网络交互的过程中抽取出来的第二手数据,这些数据包括邮件服务器的邮件记录如邮件大小、到达时间、主题等以及邮件过滤器所记录的协议特征,如发件人IP等。我们可对以上积累起来的结构化日志信息进行挖掘,从而发现垃圾邮件的网络发送行为特征。

4.2特征属性提取

对于已经收集到的邮件发送行为数据日志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预处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便于后续处理,提高挖掘的准确性。在本课题研究中,收集到的数据只有一个数据源,所以无需集成,另外数据本身已经为结构化数据,也不需要进行结构转化处理,但是其仍存在一些不足:

数据类型多样,处理困难。多数数字挖掘算法对数值是敏感的,无法对包含多个数据类型的数据源进行挖掘。

单独观察一条邮件发送日志,如果不与前后相联系,很难发现垃圾邮件的发送行为特征。

因此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和离散化处理,用以发现这些数据垃圾邮件的特征属性。课题组提取邮件发送日志中的部分信息,加以融合,每个属性都具有一定意义,用以作为区分正常邮件和垃圾邮件的依据。

4.3模式挖掘

模式挖掘过程具体表现在从日志信息中提取出垃圾邮件行为判定的规则。目前存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由于本文研究的数据为结构化数据,其目的在于挖掘出一系列规则对邮件合法性进行二分类判断。即合法或非法判断,因此最终决定采用机器学习方法中的决策树算法,提取垃圾邮件的判定规则,并进行修剪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5小结

企业人才管理与行为改变技术研究 第12篇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 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高, 对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同时, 在以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 管理的不确定性增大, 人在工作中的能动性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这要求组织行为寻求“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 把人的发展和项目的发展、企业的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要更加重视人才的开发, 提高人的能力, 激发人的活力, 并且要更加重视个体、群体与整个组织系统的有效性管理。

行为改变技术是一种客观而系统处理行为的科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应用主要依靠实验心理学的行为原理与技术, 并注重处理效果的验证程序, 以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 增进人类适应的功能。因此, 行为改变技术可应用于几乎所有的人类行为情境, 包括一般教育培训、心理治疗、企业管理、社会工作以及员工辅导等方面。行为改变技术的应用成效卓著, 而且其发展也相当迅速, 在工商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 包括培训管理人员如何利用增强原理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质, 以及如何通过奖金制度来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业绩等。

2 行为改变技术

2.1 增强原理

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的后果而定, 后果如果是愉快的、正面价值的, 则其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反之, 行为的后果若是不愉快的、负面价值的, 则这一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减少。如果一种增强物是受喜爱的, 就称为正增强物。反之, 如果一种增强物是受厌恶的就叫做负增强物, 或称之为厌恶刺激。在生活或教学环境里, 我们常运用“正增强物”来加强某一行为倾向, 称为“积极增强”, 或称为奖赏;如果停止以“负增强物”为手段, 来引诱某行为的形成, 称为“消极增强”。

2.2 处罚原理

当个体表现不正当行为时, 如果直接给予个体所厌恶的刺激, 或是以剥夺个体正在享用的正增强物为手段, 而使不正当的行为出现频率减少, 或是完全消除, 就称之为“处罚原理”的运用。斯金纳曾提出两种处罚方式:一是当不正当行为出现, 即实施一种“厌恶刺激”或惩罚物, 以便收到抑制的功效, 就是一般所说的“惩罚”;二是当不正当行为出现时, 及时撤销个体正在享用的“正增强物”, 迫使个体不敢再犯, 就是所谓的“隔离”。

2.3 逐步养成原理

运用“逐步接近法”连续增强与终点行为有关的一连串反映, 以塑造新行为的过程, 称之为“逐步养成”。指导个体养成某一项较复杂或较困难的行为习惯时, 若一次就要完成百分之百, 恐怕难以成功。因此, 务必先设法激励个体愿意踏出行为的起点, 然后分段增强, 逐步塑造, 方可达成终点行为。

2.4 类化原理

把达成的行为加以类化到其他的情境中, 譬如敢爬梯子的恐高症当事人进而敢上大楼或搭飞机就是类化原理的运用。在教育环境或是正式的行为改变方案里, 相当重视类化现象, “在教育情境, 或是训练情境所建立的反映, 是否也会在其他自然的生活环境中有所表现?”“若答案是肯定的, 则其类化效果可以持续多久?”“训练效果若无法类化到实际生活的情况, 应当如何来解决这一困境?”等都是教育所关心的问题。

3 企业如何运用行为改变技术来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

3.1 增强原理方面

这主要作用于薪资管理策略。薪资是企业组织对于员工服务所支付的报酬, 根据增强原理及心理学家的看法, 若行为之后会得到快乐的经验, 那种行为就可能会再发生, 使该行为持续下去的增强力量都称之为“报酬”。员工若察觉到报酬是他们渴求的, 而且报酬只有在工作表现之后才会给予, 工作表现越好就给予越多, 于是良好的工作绩效所得到的加薪、升职效果, 都可算是组织对工作所提供的报酬。报酬又可分为财务性与非财务性报酬, 若员工的所得是以现金给付且对组织直接产生成本负担, 即为财务性报酬, 包括工资、薪酬、津贴、各种奖金、红利、福利等均属于该范围。这些财务性报酬必须满足员工的各种需求, 更重要的是能通过报酬的提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 因而达成组织的目标。若组织支付员工的酬劳不是以现金给付, 则称之为“非财务性报酬”, 包括工作环境、假期、升迁或因身份地位而来的某种特权, 或免费旅游等均属于这一范围。

3.2 处罚原理方面

这主要是职位管理策略。员工工作的升迁与调动不过是一种形式的任用而已, 且专指为组织内老员工的指派, 凡是调任同一级的职位、工作、职称的情况属于平调, 调任较低级别的职位、工作、职称等情况属于降调。员工工作的升迁与调动基于组织业务的调整或个人的工作表现, 调动的目的在于加强人力资源运用、提高工作情绪与增进工作效率。若员工个人工作表现欠佳、工作效率低落, 可以采用本文处罚原理方面所介绍的两种处罚方式:一是将员工“平调”至较不受欢迎的职务, 即实施一种“厌恶刺激”;二是将员工“降调”至较低职级的工作, 迫使个体不敢再犯, 这就是所谓的“隔离”。

3.3 逐步养成原理

这主要体现在组织学习策略方面。成功的企业应该扩大无形资源的运用, 并将无形资源导入生产功能中, 以形成企业所需的“核心智能”。组织学习的目的即在于如何扩散核心智能, 并运用于新的作业流程或系统中。甚至可用以诊断问题、了解客户需求与发展新的核心智能。这种核心智能一般包括静态、动态与创新3种类型。

3.4 类化原理方面

这主要是员工教育培训策略的内容。学习变迁涉及一种情境中学习的智能能否转移或运用到另一种情境的问题。员工培训就是一种学习变迁的作用。工作培训即在人为或模拟情境中, 希望其培训成果能够迁移到实际工作中。一般而言, 培训情境与工作情境的刺激与反应完全相同时, 迁移量最高, 当两个情境无关时, 就没有学习变迁。若刺激相同, 而反应相反, 迁移量就是负值, 呈现相反的学习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步同, 朱正奎.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与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7 (6) .

上一篇:美国科技政策体系研究下一篇:医疗保障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