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的育人功能

2024-05-16

中国象棋的育人功能(精选12篇)

中国象棋的育人功能 第1篇

1 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为大量学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为继的大学生,再次插上为理想而努力的翅膀。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2005年探索出“河南模式”以来,国家开始陆续在全国各地推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校担保助学贷款,这种财政贴息式的助学贷款方式,既提高了商业银行和农信社助学放贷的积极性,又能解决大部分贫困学生上学问题,如:2011年仅国家开发银行就发放的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助学贷款,占全国高校贷款学生总数的近八成。财政部和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应政策,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也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勤工助学,“以劳代赈”,让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挣取一些生活费。同时,在劳动中锻炼其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认识和增强其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除国家资助外,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团体和有能力的社会人士也开始加入资助那样品学兼优、有潜力的贫困大学生之列,纷纷在高校设立奖学金或组学金,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公司开始为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践、实习岗位,为大学生早日成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2012年教育部新闻通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累计资助总金额近900亿元,是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之前的4.5倍,其中国家资助政策资助金额约732亿元,比2010年增加39亿元。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团体和个人资助金额累计近187亿元。由此可见,社会资助模式在我国已经形成并在健康发展、成长,我国学生教育资助体系正在日趋完善。

2012年教育部新闻通气会发布的数据还显示:2011年助学贷款首次进入还款高峰期,提前还款金额高达18亿元,还款率达到97%。这充分体现我国资助工作政策宣传取得的效果,说明我国高校大学生已经或者正在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 资助工作中育人教育的缺位

虽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伴随着资助工作的开展,资助工作出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2.1 经济资助有力,“育人”思想匮乏

虽然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以及提及育人工作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大学仍然只是把贫困生问题简单的归结为经济问题,认为只要贫困学生的生活费、学费问题解决了,就不存在问题了,资助工作就像古时的赈灾粥棚一样到点给粮。缺少与资助政策体系匹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节。

而且,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位和松懈,导致有些地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有些变味儿了,贫穷成为一种资本,只要有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在学校就可以获得国家地资助和无息助学贷款。似乎比那样通过勤奋学习而争取那些为数不多的奖学金,钱来得更容易些,因此,在社会上出现了“反相歧视”和新的另类的不公平现象。物质帮扶丰盈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位和松懈,势必导致散漫和堕落之风蔓延至贫困学生群体之中,进而使学生出现或者产生“心理贫困”或是“精神贫困”。因此,物质上的帮扶是远远不够的,精神上的给予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大学生物质上的贫穷只是短暂的、暂时的,精神上的贫穷才是永恒的,如果精神上的贫穷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其在校期间的成长,更会影响他们一生。

2.2 资助形式多样,勤工助学过于形式化

我国虽然已经形成国家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的多样资助体系,但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资助实践渠道,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出现不足和偏差,出现了“只讲形式”的教条现象。

在我国高校已经形成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中,所有的资助方式基本上都是对国家资助政策的一种执行,都是一种赠与性的直接资助,是及时性的短期消费,没有发挥这些资助的再生功能。高校多是机械地将“勤工助学岗位”安排给贫困生,贫困生正是通过学校安排一定的劳动获得报酬。而且,勤工助学补助、补贴完全不足以补贴学生日常生活之用,完全起不到以工代补,资助再生的功效,导致学生完全不愿意或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勤工助学岗位,这就形成当前我国高校勤工助学双向被动选择的奇特现象,这样的勤工助学既不能检验学生所学知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也不能为学校、为老师减少多少工作压力,更谈不上利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去创造价值。学校如何正确设置和利用勤工助学岗位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3 学生工作部门唱“独角戏”,全员育人的格局尚未形成

“教育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完善的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职员工简单地认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只是学工部门的事,全员育人的意识不强,学校部门之间协调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全员育人格局,无法发挥合力作用。只把学生当作教育、管理的对象,把学生当作抽象的、静止的人来对待,而忽视了对学生生命的了解和关注,淡漠了生命的激情需要,淡漠了对人心灵的开发,淡漠了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陶冶。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其日常工作质量,关系到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高校中学生资助工作要求全员参与,形成合力,但一些院校的具体工作仅倚重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工部(处)、校团委、财务处、就业部门和各院系学工办、辅导员等力量,淡化了包括专业课教师在内的整体动员。这也削弱了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的实现的可能性。

3 资助与德智教育相结合,稳步推进资助工作的进行和创新

“育人是资助工作的灵魂。”中国矿业大学校党委书记邹放鸣说,“开展资助工作不能满足于把钱发到学生手上,要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做到既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又在精神上培育学生,在思想上教育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关怀和帮助,贫困学生会因为家庭条件等原因,导致和非贫困生群体很难相处,产生自卑、孤僻、心理落差太大现象。相反,在同为贫困学生的群体中。他们能够很好地与人相处,摆脱不良情绪影响,健康发展。因此,开展资助工作的同时必须把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精准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构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色人群特色对待,通过有效途径体现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3.1 发挥主渠道作用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自编的“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调查问卷”,调查显示:30%的学生认为对其信仰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来源于师长的影响,同时,学生知识的积累主要来源于课堂教授。因此,要使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正确的价值观念,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资助育人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联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特点和认知构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帮助和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其逐渐把个人利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在服务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其人生价值。

3.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

通过比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构成规律不难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构成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特别对待,加强挫折心理教育,增强其克服困顿,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如: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面向教师和学生),实现健康知识的多学科渗透,为构建全员育人格局打下基础;开放心理健康咨询,建立个案咨询保障(保密)体系,实现学生无障碍咨询。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快速、精准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己心理发生规律及其特点,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健康程度和抗挫能力,为毕业后,快速适应和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3.3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构建全员育人格局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转变教育观念,把资助育人工作与生命关怀教育结合起来,构建全员育人格局,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教师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和一种追求人生成就的精神。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中开展信仰、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等专题教育的同时,构建由校党委领导的多部门协助配合的全员参与的新的资助工作新局面。引导学生树立生命使命感,找回生命成就感,使他们能够在学校生活中得到专业能力与生命品质的双丰收,找到充实灵魂的精神依托。

一批又一批需要资助的学生走进大学的校门,一批又一批受资助的学生走出大学的校门,走出学校以后,他们的发展如何,同样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现实问题,我们希望每个受资助的学生将来都能造福社会,我们希望每个受资助的学生是社会的文明人,我们希望每个受资助的学生都能感恩他人,心怀感恩。新形势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任重道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讲,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与心理上的疏导。因此,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之下,必须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做好资助育人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资助工作紧密结合,树立和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要:大学生资助政策是解决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接受高等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但是,随着资助体系的日渐完善,然其育人效果却显得苍白,俗话说:“扶贫一时,扶志一世”、“扶贫先扶志,帮困要帮心”,大学生资助工作亦是一个重要的育人环节,一个良好的育人契机。

关键词:高校资助,资助现状,育人功效

参考文献

[1]黄燕,王林清.试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科学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122-124.

汉字书写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 第2篇

[作者] 李月章

[内容]

汉字作为一个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如果说学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那么首先必须继承的就是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

由于汉字具有遇异于拼音文字的多种特点以及汉字所具有的工具性质,小学阶段文化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第一要义,就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正确而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汉字的书写知识和技能,使其逐步具备驾驭文字工具的能力。同时,还要运用博大精深的汉字及其书写文化的多方面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因素,使学生得到广泛的熏陶。

一、写字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具有打牢文化基础和发展文化素质的功能首先,写字教学可使学生充分感受汉字文化气息,培养其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感情。

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和“以形表义”的文字系统,字的点画、部件和组合结构,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气息。如“点”或似高峰坠石,或似飞鸟侧下;“竖”既如万岁枯藤,又如顶天立柱……。“水”有蜿蜒穿流之势,“山”有高峰绵延矗立之形。“河”字以“水”标类,以“可”标声,联想其意境,好象见到了水流之状,听到了水流之声;而见到“泳”字,受其“形声”的启示,不但能“据形索义”,还可以想象人在游泳时那种奋力激浪、自由欢快的情景。写字教学能增加学生接受汉字文化陶冶的.机会,增强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其次,写字教学能充分传授汉字的书写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打下牢固的汉字文化基矗文字是工具。为使学生掌握好文字工具,写字教学必须帮助学生认识文字工具的组成要素。这些要素包括:基本笔画和合成笔画的称谓、形态及其在字中的笔顺和组合关系;基本字符的名称、形态及其在字中的组合变化;合成字符的名称、形态及其在字中的组合平衡关系。这都是书写文化的重要内容,掌握好这些内容,才有助于打牢运用汉字的文化基矗书写文化还包括书写的生理条件和工具条件的知识和技能。如生理条件的坐姿、执笔、运笔的造型以及运作方法,都要符合规范要求。而训练学生手眼协调准确地写好每一笔的着笔点,是生理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归宿。这种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可使学生认识写字的庄严性和修养性,有利于树立严肃认真的写字态度。在书写工具的文化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除了指导学生认识笔、纸、墨的规格、性能和掌握其使用方法外,主要是指导学生写字会用笔锋(毛笔笔锋的方向变化及其运行节奏;硬笔端尖、半尖、全尖在书写中的变化使用)。会用工具不但是学生最终把字写好的关键,而且对培养他们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待事物富有情意,都有积极作用。

再次,写字教学可帮助学生掌握文化工具,它对于个人和社会都会产生广泛的文化建设效应。

古今中外千科百类的知识,都是以文字为载体储存流传的,掌握了文字工具就可能学到一切所需要的知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有了良好的文字修养,不但可以记录语言,还可以经过文字推敲,进一步规范和净化语言,使语言更精炼

发挥作文的育人功能 第3篇

当然,也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焦虑和迷茫,主要是对前途失去足够的信心。比如学习成绩不好者,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出路,从而有些悲观厌世;有的因为身体上或心理上有什么缺陷,担心以后不能适应社会,从而有些抑郁苦闷,心绪低落;还有的因为家庭环境不好,自己深受影响,不禁有些灰心丧气。

毋庸讳言,人类世界和社会生活是现实而残酷的,必然杂色纷呈,清浊同流。学生们深处其中,不可能不有所见闻,有所感受,并通过自己的是非观念和审美标准进行衡量和观照后,又有所阐发。对于如此阐发出来的意见和情感,如果我们能够紧紧抓住,发掘它的价值,把它作为教育孩子、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的素材,那比我们教师板起面孔在课堂上说教要鲜活得多,有效得多,因为它们都是来自学生的心灵深处,是他们深入体验和思考的结晶,是更贴切他们的生活实际,并容易为他们理解接受的道德教化课程!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笔者在讲评作文时,不仅仅从文章技法,即构思立意、语言运用的角度来评论学生创作的得失,而是更注重把一些闪烁着思想之光、人格之美、人性之善和情感之真的文字作为道德教化的材料,让学生首先从中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以及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每次作文评讲,笔者总是先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出抑扬顿挫,读出喜怒哀乐,读出好恶爱憎,达到以声韵和形象打动人的目的,以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其次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讨论之前,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先读自己涉及该问题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接着概括自己的意见,让他起一个“投石激浪”的作用,再然后让所有的同学加入讨论。比如:对于某某同学提到的缺乏理想、玩物丧志的问题,你们究竟怎么看?你赞不赞成他的看法?若是已经走上了歧途该怎么办?某某同学身体上有一点缺陷,这是明摆着的客观事实,但是有没有必要太在意?某某同学父母离异,从小缺少亲人的关爱,的确值得同情,但这是不是影响你以后发展的决定因素?有些同学成绩平平,考名牌大学可能希望不是很大,那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就没有出路?——让大家畅所欲言,以澄清是非,端正认识,化害为利。最后,把一些感人的特别富有教育意义的片断描写以及精彩的观点、妙言警句等等或抄录或概括出来,并按劝善、励志、解忧、净心等分类整理,分成不同的小栏目,然后办成专栏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让大家继续研读讨论,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由于经常这样注重发挥作文的道德教化功能,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高尚言论和纯洁真挚的心声来规范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所以笔者班上的学生一般都能够做到遵章守纪,文明处世,好人好事也很多,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班级。

谈课堂纪律的育人功能 第4篇

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是教师对课堂纪律的功能作用产生误解, 片面认为课堂纪律就是用来监督、管制, 甚至是压制学生的。这不符合当今课堂教学的发展规律, 也不符合学生成长的心理特点。那么, 该怎样认识课堂纪律的作用和功能, 让课堂纪律真正服务于课堂, 促进课堂教学,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使课堂处于和谐发展的态势?笔者通过长期的思考和摸索, 觉得课堂纪律应具有以下认识和功能。

笔者以为, 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要求课堂上必须彻底解放学生, 还学生学习的自由和权利, 这也直接给我们的课堂纪律带来了挑战。如今的课堂, 在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指导下, 虽不再是公堂式的课堂, 却出现了茶馆式的课堂。课堂纪律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其结果是课堂效率依然没有实质性提高。

要解决这种矛盾, 就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课改下, 我们要有怎样的课堂纪律?传统的课堂管理提倡师道尊严, 因而“管”是课堂纪律的惟一职能, 结果限制了学生的自由, 导致学生个性的泯灭, 这与新课改的要求是完全相悖的。因此, 新的课堂纪律必须立足于人的发展, 突破课堂纪律传统意义上“管”的局限, 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又要体现人文关怀。而且,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还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课堂纪律是协调, 而不是管制。现代管理理念与新课程思想对课堂纪律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纪律是教师为了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协调课堂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在课堂上不能放任自流, 必须予以适当调控。例如, 原则上应允许学生上课时上厕所, 但教师对此要进行纪律调控, 毕竟上课时上厕所影响课堂教学, 也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作用, 要让他们懂得应该做到哪些, 为什么这样做, 逐步引导他们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课堂纪律是教育, 而不是惩罚。在课堂上, 常见到教师对学生稍有违规, 动辄罚抄罚站, 使学生感到纪律如同魔鬼。课堂纪律应该对学生起发展作用。另外, 学生在端正坐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也学会了如何做人的道理, 这一点超出了讲授知识本身的意义, 是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一生最宝贵、最必需的。

课堂纪律是促进, 而不是限制。课堂必须对学生全面开放, 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培养和施展能力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 课堂纪律应避免有压抑、消极、被动所带给学生的生命无意义感, 打破原有的清规戒律, 为学生创造心灵的自由空间, 彰显生命的丰富多彩。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 而不仅仅为得到一点知识与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一个个鲜活灵动、充满个性的具有创造力的人。

美育教育——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第5篇

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学校环境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挥育人功能的一种方式。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调节因学习繁忙而带来的紧张心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是新建校,少先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以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一、系列活动,环境育人。

少先队系列教育法,是少先队员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例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分阶段完成一组教育活动。

我校从今年年初开始进行“每人养活一盆花,每人领养一棵树”活动,随之“我与小花一起成长、我与小树一起长大”的系列活动也拉开了帷幕。春天,同学们播下了种子,浇水、施肥、写观察日记成了他们的常规。一棵小花不幸夭折,同学们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而一朵小花的盛开,可以让他们忘掉所有的烦恼,同学间的友情变得祢足珍贵。每季度举办的“养花交流,养树交流”更使同学们增长了不少的见识,大家共同“说花(树)、赏花(树)、评花(树)、画花(树)”。“我与小花一起成长,我与小树一起长大”的系列活动中,同学们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增长了科学知识,还美化了校园环境,净化了学生的心灵。走进校园,那一朵朵小花和学生们一样展开灿烂的笑

脸,那一棵棵小树和学生们一起茁壮成长。

二、特色活动,环境育人。

在少先队教育中,各校会涌现出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活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我校也不例外。

我校的原址是一块菜园,土地肥沃,水源便利。大队就在校门外开辟出一块劳动实验田,师生共同种下国槐种子、甜玉米种子,校门外的一丛绿是同学们的一片心。忘不了同学们挥橇劳动的场面,忘不了同学们收获时的喜悦。那里凝聚了同学们的辛勤和汗水,他们的劳动和付出在那里得以回报,他们的才华和能力也在那里得以施展。

校园内那一块块“育人墙”,告诫学生什么才是真善美;“文明、勤奋、诚实、健美”的校训铭记在心;“坚持锻炼身体好”、“校园生活七色光”使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变得那么丰富多彩。每一块“会说话的墙壁”总透着那么一股怎么做人的味道。

校园东墙有一条“蓝色的风景线”可以让同学们大显身手。拿起手中的粉笔,写出你的心愿,画出你的理想。可以做到班班参与、人人有份。

三、阵地建设,环境育人。

少先队阵地活动,在整个少先队教育事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渴求知识的课堂,是同学学习、工作、活动的场所,是同学增长才干的天地,是培养未来建设者的摇篮。

走进各中队,正前方端挂的红色国旗,在蓝底白字的校训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制度角时时提醒同学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卫生

角就能看出一个班卫生情况的好坏。生物角给严肃的教室气氛增添了一丝灵气。荣誉栏更是激发同学们为中队争光。黑板报不时变换着“外衣”——做环境小主人、小草的心声、大树的呼唤„„。最有特色的还是分别挂在南北两墙上的专栏,有的中队展出学生们的作业;有的中队展出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有绘画、写字、国画、摄影、剪纸、蜡染„„

我校教室的布置内容由大队统一规定,布置行式由同学自己设计、制作,充分体现学生特点,既严肃而不呆板,既有学的气氛又不失玩的味道。

四、主题活动,环境育人。

主题班队会亦是对同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最经常、最普通的一种教育形式,它生动活泼,易于接受,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美丽的外衣”主题队会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发现自己中队的美。而“美丽的心灵”主题队会活动,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否和美丽的环境所协调。通过这种特殊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校的优美环境就成了一条无形的、流动的“教育网”。

我少先大队还进行了“做绿色奥运小天使”的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小小文明工程”中的“利用再生纸”活动。每中队自备一个大尼龙口袋,把废纸攒满后交到大队统一放置,换成再生纸,作为奖品发给学生。还有收集废电池活动、垃圾分类处理等活动。

浅谈作文评语的育人功能 第6篇

一、谈心说话式评语

学生的作文,不论写得质量如何,都是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对生活情境的反映和体会,也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内心世界的表白。不论学生作文质量好坏,都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的作品。教师的一次表扬、一次对作文的肯定,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进而飞跃的例子是很多的。教师要把自己的感受用平等交谈的方式和学生交流。例如,在作文《说说我的心里话》时,狄建安同学通过具体的事件对他的妈妈说了心里话,感谢妈妈对他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自己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来报答妈妈。在评语中我这样写道:“你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因为你有一位好妈妈。从你所举的事件中,老师看到了妈妈伟大的爱,无私奉献的精神。你说长大后要报答妈妈,其实现在你就可以做。你可以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减轻妈妈的负担,做一个从小就孝敬妈妈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能做到。在作文中你说“前几天、还有一天”等关于时间的描述我没有读明白。”看完作文评语,狄建安在给我的反馈中说:“他一定会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孝敬妈妈的好孩子。”

二、欣赏引导式评语

教师在写作文评语时,努力把教学生作文和教学生做人和谐地统一起来。如果说学生在作文中能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那么教师就要努力在学生习作中寻求真、善、美的因素。在这个活动中,师生性情受到陶冶,精神得到净化,情感得到交流。例如,一次習作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写一写对生命的感悟。魏铭辰同学写了一篇题为《热爱生命》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非典时期白衣战士不怕牺牲、一心救护病人事件的生动叙述,写出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就是无私奉献,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读过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读了你的文章,老师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更了解了生命的真谛就是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老师很欣赏你对生命的看法,也坚信你会好好的利用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三、启发点拨式评语

评语虽是寥寥数语,但遣词造句却要讲究,因为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直接楷模。我觉得评语还要中肯,另外要有美感,有激情,使学生深深地为教师的一片真诚所打动。写评语的难点是怎样指出文章的不足,因为弄不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摒弃那些硬梆梆的语言,而注意语言的委婉和人情味,有一点幽默也未尝不可,这样既指出了学生作文的不足,又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例如,李佩玉同学曾经写过一篇作文,题目是《有趣的醋泡鸡蛋实验》,在作文中有这样“精彩”的两句话:“我从醋中拿起浸泡了一夜的鸡蛋,用两根手指使劲捏了捏,没有碎。我又把鸡蛋用力地向桌子上一摔,鸡蛋竟然弹了起来。”在这两句话旁边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的醋泡鸡蛋实验真是出现了奇迹,被泡过的鸡蛋和乒乓球相类似了。由于你的实验结果和大家的不一样,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验证。老师还想对你说,对待科学要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有不怕困难,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四、鼓励自信式评语

鼓励实际上就是对成功的一种预支,让学生提前领略到成功的快感。每个学生,作为一篇作文的作者,他们都渴望老师的认可和鼓励。作文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在这方面心灰意冷,而丧失进取心,所以他们更需要鼓励性的评语。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既要注意整篇文章的成功,更要善于发现局部的闪光点。例如,付国瑞同学以前习作水平低,对作文总是有畏难情绪。我总是在他的作文中寻找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树立他写作文的信心。我曾在他的一篇习作篇末写到:“付国瑞,你的作文中有许多可取之处,相信你通过不断地努力,聪明的才智,你一定会写出更棒的作文。”看着我对他真诚的鼓励,他信心大增,习作水平慢慢地提高了。现在付国瑞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

简述美术课程的育人功能 第7篇

一、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最基本功能

美术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情感性, 美术既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 也是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交流既有任何人之间的交流, 也有人与自然、与万物之间的情感交流。美术学习中, 形、色、质是人类感性的载体, 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 最能唤起人的情感体验。比如, 西班牙画家达利的油画《内战的预感》, 画的主体形象是人体拆散后重新组合起来的荒诞而又恐怖的“妖怪”形象。画面以写实的手法画出来的, 具有逼真的效果, 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像人做噩梦时所呈现的离奇而又恐怖的情景。它直接唤起人们的对战争血腥和残酷的场面的想象, 从作品中也能感觉到画家对战争的憎恨。情感性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特性, 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直接能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在欣赏美术作品时, 学生以自己的审美观和艺术欣赏的独特视角, 去感悟作品展示的内容和主题。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 会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情感、好恶融入到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之中去, 从而让自己的情感得到释放。美术课不但能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 进而回复学生的心理平衡;还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美好情感, 激发学生的美的追求。各类美术作品所蕴含的“美”各不相同, 学生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所传达的穿越时空的情感。如在《夯歌》中, 学生从画面所描绘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能感受到在那个特殊时代劳动人民对劳动所倾注的热情, 能感受作者创作时所倾注的对劳动、对劳动者的虔诚赞美和热情讴歌。蒙克的《呐喊》画面怪异, 作者以极度夸张的笔法, 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如骷髅般、正在尖叫的人物形象, 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 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 表现得淋漓尽致。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中, 人物形象健硕、粗犷、原始, 人物形象顶天立地。作者以宏大的气势, 震人心魄的力度来传达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 理解不同时期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美学价值, 体会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增加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意识, 形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尊重自然、遵循自然, 创造美好、和谐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二、美术课程能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维是人类历史的一种重要文化行为。早在半坡氏族公社时期, 人们在陶器上绘有丰富美丽的动物、人形和几何花纹等图案, 表现当时人们的农业发展情况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在以后的夏、商、周的青铜器上也都有图案和铭文。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情况, 也表现了人们的信仰和对生活的追求。那么我们的美术欣赏活动就是一种分享人类经验的特殊方式, 是一种文化、文明的传承和交流方式。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语言, 具有直观性和持久性, 还具有微妙性。它能以一种再造的环境和气氛, 唤起人们微妙的体验和感受。如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中《上帝创造亚当》, 神和亚当分别被安置在左右两边的空中和陆地上。右边是耶和华, 飞翔在空中, 他左手抱着天使们, 右手伸向亚当。亚当全身裸体, 躺在左边的陆地上, 一手伸向大神, 眼神中充满依恋。神与人的手指象接电似的相互交流, 这里表现了充满精力的老人和年轻而美丽的生命的诞生, 体现了创造者的权威和被创造者的信心。学生在欣赏这一幅作品时, 能感受到作品所传达出的作者对人的赞美、对人性的歌颂。美术课程的学习, 对美术作品的欣赏, 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形式和特点, 理解美术特有的艺术语言, 从古人的作品中, 品读出更丰富的文化和精神内涵。也有助于学生共享人类丰富的文化、美术资源, 积极传承文化。

三、美术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 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 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基础之上的。美术课程在训练人的视觉感知效果最为明显, 它能使学生对视觉现象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兴趣, 并通过对视觉形象的想象和联想产生高层次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形象思维是艺术活动, 尤其是美术活动中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 因此, 美术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丰富形象贮存, 而且能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当看到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的时候, 学生被整齐的整容、各异的神态、众多的数量、巨大的规模所震撼, 更被其精湛的工艺所折服。同时, 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想象当时人们在修建兵马俑坑时的宏大场面, 制作陶俑时的精细、繁琐工艺, 以及陶俑刚出土时鲜艳的彩绘是何等美丽……学生还能由秦始皇的兵马俑的形象, 联想到如今陕西关中人的魁梧外貌, 质朴民风, 以及他们的文化渊源的传承。

浅析高校后勤的育人功能 第8篇

众所周知,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一切工作都应该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后勤工作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教育教学工作相辅相成。国家教委提出高校后勤要坚持“为教学服务, 为科研服务, 为师生员工服务”和“服务育人, 管理育人”的“三服务两育人”后勤工作宗旨, 这再一次为后勤工作指明了方向, 坚持以学习者为主, 做好保障和服务工作, 完善校园环境, 并充分发挥高校后勤的“育人”功能, 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现阶段高校后勤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 后勤工作人员素质亟待加强

从1999年起, 我国开始实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虽然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 但目前仍旧处于实践探索的初期, 后勤工作人员的观念仍然没有扭转, 服务水平得不到提高, 导致广大师生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普遍偏低, 这不但影响了后勤部门的整体形象, 还在学生中间产生了负面影响, 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 后勤服务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后勤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安全性强、变化性快的工作。现阶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高校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 这就要求高校的后勤工作要不断地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但现阶段, 大部分高校都是重教学、重科研, 忽视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后勤工作, 导致后勤工作缺乏创新, 不规范, 严重制约了高校后勤的服务和育人功能的发挥。

(三) 后勤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资金投入不到位

近年来, 高校后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相关部门和领导对后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忽视了后勤的育人作用, 资金大都投入到教育科研部门, 对后勤部门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小, 造成后勤设施陈旧、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影响了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 无法形成自有的特色, 欠缺自身对市场的拓展性和生命力。

三、加强高校后勤育人功能的具体表现

(一) 转变观念, 提升后勤队伍素质, 真正做到“服务育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服务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服务之中。高校如同一个小型社会, 后勤服务包含的内容也很广泛, 不但包括宿舍、教室、饮食, 还包括校园环境、医疗、保卫、社区、基建等方面。但与各种社会服务不同的是,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所以所有的工作必须都遵守这一宗旨, 这就要求高校后勤除了要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外, 还要具有“育人”功能。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 要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 确保后勤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后勤工作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后勤工作人员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职业技能和服务态度, 都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产生了影响。因此, 要求后勤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服务水平, 做到以身作则、爱岗敬业, 通过自身的服务态度言传身教, 让学生们看到在这个小环境里有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在为他们服务, 对高校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其次, 在后勤工作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换位思考, 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虚心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监督和批评。进一步解放思想,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创新工作方法, 将后勤工作与学生的学习紧密结合, 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 现阶段, 在部分大学生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 后勤工作人员要善于发现这些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举办教育活动, 及时纠正大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达到良好的育人作用。

(二) 科学管理, 提供优质服务

高校后勤工作的开展, 必须以安全、高效为前提, 这就要求高校后勤工作更加专业化、标准化, 通过规范科学管理制度来进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实际上就是人性化的管理。管理自始至终应当充满根植于人性需求的人文关怀, 通过管理活动, 不仅要圆满实现组织目标, 而且要实现组织成员身心的愉悦和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勤工作中的育人功能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树立先进的后勤管理理念, 优化学校人文环境, 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不断成长, 促使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得到超越自我的升华, 突出育人功能, 是后勤管理的主旋律。

鼓励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 同时进行自我管理。确保后勤工作人员与学生充分沟通, 彼此了解、彼此尊重、理解后勤工作中的困难, 最终达成共识, 找到满足学生基本需要的最佳途径。使学生从一个旁观者、消费者的身份变成参与者, 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增强同学间的凝聚力,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也提高了后勤育人的质量。大学生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都希望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 后勤工作人员要鼓励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后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对他们在管理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 这不但对深化后勤管理改革、推动后勤管理工作、提高大学生参与意识、促进相互理解、改善心理气氛有着积极的作用, 还对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处事能力、树立劳动观念、养成文明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 开展校园环境建设, 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环境保障

教育心理学认为, 环境因素对人的性格形成有很大影响。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 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校园环境有益于培养大学生文明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校园环境建设, 以改善和优化育人环境为目标, 从实用到艺术, 从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到校园文化。加大绿化面积, 栽植各类植物;修缮教学楼、实验楼和学生餐厅、宿舍, 有效改善教学、生活条件;增加活动室和活动设施的数量, 改善广大同学的课外娱乐条件, 努力建设生机盎然的校园。通过耳濡目染, 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暗示性、渗透性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环境保障。

校园的人性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高校是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的地方, 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同样重要, 来自校园环境人性的关怀更能使学生情动于中, 感怀终身。大学是一个文化的殿堂, 是一个育人的场所, 校园里的一言一行、一草一木, 都应该体现出它的文化蕴涵, 都应该体现它育人的氛围, 这也正是建立高校校园文化的意义所在。

四、小结

综上所述, 高校后勤工作的宗旨就是服务育人, 坚持以育人为中心, 将服务与育人有机结合, 将成为今后高校教育模式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广大后勤工作人员抓住机遇, 把育人工作做深、做细, 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服务育人的能力, 切实把后勤打造成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摘要:近年来,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 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对新的形势, 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逐渐成为现阶段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后勤是整个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承担着服务育人的功能。本文从这一功能入手, 阐述了高校后勤育人的重要性, 并结合当前高校后勤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浅析了如何加强高校后勤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勇.透析公寓化管理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J].学海, 2003 (5) .[1]张勇.透析公寓化管理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J].学海, 2003 (5) .

[2]李储君.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的提升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7 (6) :104-107.[2]李储君.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的提升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7 (6) :104-107.

[3]刘振光.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 (3) .[3]刘振光.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 (3) .

[4]朱成利.论高校后勤产业的信息化建设[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6) :195-197.[4]朱成利.论高校后勤产业的信息化建设[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6) :195-197.

[5]王长虹, 周俊明, 张郁江.加速宿舍后勤改革探索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J].科技与进步对策, 2000, 17: (2) .[5]王长虹, 周俊明, 张郁江.加速宿舍后勤改革探索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J].科技与进步对策, 2000, 17: (2) .

重新认识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 第9篇

然而, 时至今日, 写字教学并非得到普遍重视, 尤其是电脑的普及程度日益加深, 致使有些人认为字写得好不好无关紧要, 这样便淡化了写字课的育人功能。因此, 我认为重新认识写字教学在育人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一、写字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写字能养德。汉字是书法的表现内容, 而汉字又是当今世界使用较广、历史最悠久的文字, 正如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因此, 中国书法日益成为世界性艺术。我们可以通过写字教学,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增强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决心和信心。其次, 古之名士通过练习书法而“养德”者比比皆是。王羲之能写出不朽名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一方面是由于他身处“惠风和煦”和“茂林修竹”之佳境,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有心正平和的品德修养;颜真卿的《蔡侄文稿》之所以写得如此惊天地、泣鬼神, 也是因为他把对侄儿战死沙场的悲痛和对敌人的愤恨交织在一起而诉诸毫芒, 以至赢得“忠义光荣”的美誉;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更明确地说出了写字与品行的关系。我们可以在教学当中, 利用这些名人佳话去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并在写字练习和书法欣赏的过程中陶冶他们的心灵、锤炼他们的品格、培养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内涵。第三, 作品中字的向背、就让, 线条的连接和呼应, 能给学生以谦和、互助、关心、博爱、团结协作的启示。因此, 写字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二、写字能提高知识水平

写字,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基本功。练习写字离不开文字内容, 它可以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字。历代书法名家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临习他们的作品的确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古代许多著名书法家往往又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像王羲之、虞世南、苏轼、唐寅等, 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也是颇深的。因此, 临习古代书法名碑名贴, 便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君不见, 王羲之《兰亭序》写得那样精美, 字字珠玑, 文情并茂, 他笔下描绘的无疑是一个“茂林修竹”“惠风和煦”的人间仙境, 加上“群贤毕至”“心清气爽”更是何等的超凡脱俗。另外, 书法又涉及到历史、哲学、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再者, 书法作品一般都以优秀的诗词歌赋为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书写, 可以从中领会其意境和思想感情, 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 就连落款内容的构思、闲章词句的确定也须有极深的文字功底。无论是欣赏佳作还是自己练习, 都能得到一种高层次的语言锤炼。故此, 我们如能在写字教学当中很好的把握各个环节, 必定会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大有裨益。此外, 练习写字能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对学生学习理科知识也有很大帮助。所以说, 写字对提高知识水平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写字能促进身体发育, 有益于身体健康

练习写字, 讲究坐姿端正, 执笔姿势正确, 是一种很好的“修身”方式。长期坚持练习, 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写字过程中, 注意挺胸、收腹、背直、腕平、指实、掌虚、脚稳、伸缩、提按、开合、敛舒, 不仅能使身体各部位的骨骼、神经、肌肉得到充分的活动和协调发育, 而且能做到静中有动、动中寓静、手眼协调、气韵相通, 以致精神焕发, 身体健康。

四、写字能陶冶审美情操

鲁讯先生曾经说过:“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 书法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 书法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 书法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的确, 从整幅作品来看, 正楷工整精细, 一目了然;行书活泼清新, 意趣盎然;草书则给人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视觉效果。从点画上讲, 有的如高山坠石, 有的如九劈斧砍。线条更是行云流水, 飞龙凤舞, 无不让人倾倒陶醉。长期坚持练习写字, 的确可以陶冶审美情操。

五、写字能培养劳动观念

2010年8月, 在深圳召开的世界抗癌大会上,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部分》的调查数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和受害国, 有3.5亿烟民, 15岁及以上男性吸烟率高达53%, 5.4亿人成为被动吸烟者;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人数为100万, 超过因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 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 预计2020年将上升至33%, 且有近八成中国人对吸烟危害不够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小学青少年学生吸烟人数呈上升态势。”数据让人震惊, 令人害怕。据有关专家研究, 现在烟草产业贡献1%—1.17%的GDP, 20年后, 将花20倍的财政用于医疗保险。

2003年11月, 中国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第77个签约国,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明确指出:“禁止向18岁以下青少年出售、分发烟草制品”, 实现《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目标, 抓好青少年学生的“禁烟”工作尤为重要。卫生部倡仪立法, 规定从2011年1月起在公共场所、办公室、交通工具等公共区域内禁烟。为了健康生活,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 中小学青少年“禁烟”势在必行。笔者结合工作实践, 谈谈中小学如何引导青少年“禁烟”。

一、青少年吸烟心理探析

了解青少年学生吸烟心理, 是教育、引导学生“禁烟”的基础。通过调查分析, 学生吸烟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

⑴模仿心理。刚刚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 在心理上已有“成人”感, 觉得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 把吸烟当作是成熟的标志, 模仿成人吸烟, 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模仿影视剧中明星的吸烟动作, 认为吸烟时髦、潇洒, 赢得异性好感, 有男子汉气派、风度。

⑵好奇心理。青少年好奇心强, 许多事都想试一试, 体验一下。见别人吞云吐雾, 悠游自在, 自己也想体验一下“饭后吸支烟, 赛过活神仙”的味道。

⑶虚荣心理。一些青少年通过吸烟来抬高自己在同学中的身价, 显示自己家庭经济条件。

⑷交往心理。许多同学认为:“烟可以使人产生亲近感, 减少陌生, 提高办事效率。”为了办事顺利, 联络感情, 以烟引路, 自己不吸, 岂不“寒酸”?老是抽“伸手牌”香烟, 岂不小气?只有自己也吸烟, 才能体现出彼此“有交情”, 才能获得对方信任, 才会有“共同语言”。于是, 你来我往, 学会了吸烟。

⑸反抗心理。青少年自我意识强, 又处于反抗时期, 对家长、老师的训斥不敢当面顶撞, 心理抵触、情绪委曲无处发泄, 明知吸烟有害健康, 偏用吸烟这种自残行为作为一种反抗方式。

⑹实用心理。上厕所吸烟, 可以解“臭气”;考试前吸烟, 可以“兴奋提神”“活跃思维”;有忧愁了, 可以“一抽解千愁”;无聊时, 夹支烟, 解闷解乏。

二、青少年吸烟的危害

写字是一种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劳动。在写字教学中, 我们要教育学生养成勤读、勤写的习惯, 从中也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让他们明白只要勤学苦练就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来, 有了这种刻苦精神和习惯, 不但有可能使他们在书法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而且今后在其他方面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敢于去面对和克服。

六、写字能提高综合素质

要想写好字, 必须要高度集中思想, 认真仔细观察字的结体和用笔的变化, 并牢记于心, 而且要揣摩他人的创作意图及书写情趣, 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还要进一步发挥想象, 去追求字体本身以外的美感和情趣。故此, 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开放性问题的育人功能 第10篇

一、开放性问题, 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使得不同的学

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理解, 让他们乐于思考问题而有所收获, 并从中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增强对数学的认识与理解。

例1试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对下列单项式进行分类。

分析:此题为结论开放题, 摆脱以往要求学生指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旧模式, 要求学生对一组单项式进行分类。学生可以按照单项式所含字母、系数的正负、单项式的次数等进行分类。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按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 观察的角度不同, 思考的着眼点不同, 分类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学生在开放性问题中可以体验不同的数学, 有利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均能有所收获, 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在问题的解答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2 A离学校10千米, B离A有3千米, 试问B离学校多少千米?

分析:此题看似简单、样式普通, 可是细细一想, 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深刻的数学道理。A、B、学校三者可在一直线上, 或在一个平面上, 或在三维空间上, 这里蕴涵分情况讨论的数学方法;三者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 也可以在平面上用圆表示学校、B的位置, 或将三者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研究。

二、开放性问题本身具有挑战性, 能够锻炼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毅力, 形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例3已知:如图1, AB=AC,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ABE≌△ACD, 你能找到几种方法?

并说明你是怎样分析找到的。

分析:本题是条件开放题, 通过文字叙述及图形给出线段、角相等, 要求学生根据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去补全条件, 使得两三角形全等, 这里, 条件的可能情况很多,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由结论探求条件, 重在指出“分析过程”, 有利于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养成积极的思维习惯,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三、通过解答开放性问题, 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例4如图2, 山上有一座铁塔, 山脚下有一矩形建筑物ABCD, 且周围没有开阔平整地带。该建筑物顶端宽度AD和高度DC可直接测得, 从A、D、C三点可看到塔顶端H。可供使用的测量工具有皮尺、测倾器。

(1) 请你根据现有条件, 充分利用矩形建筑物, 设计一个测量塔顶端到地面高度HG的方案。具体要求如下:

(1) 测量数据尽可能少; (2) 在所给图形上, 画出你设计的测量平面图, 并将应测数据记在图形上 (如果测A、D间距离, 用m表示;如果测量D、C间距离, 用n表示;如果测角, 用α、β、γ表示) 。

(2) 根据测量的数据, 计算塔顶端到地面的高度HG (用字母表示, 测倾器高度忽略不计)

分析:该试题呈现问题新颖别致, 给出诸多条件, 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测量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是一道解题策略开放题。本题重在分析试题背景, 结合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找到可行的方案。这里, 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 学生在解题时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 对所给出的条件进行有效的筛选, 并在“尝试——失败——总结再尝试——成功”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成功的解答往往给人“寻门而入, 破门而出”的胜利之感;同时, 学生通过此类试题的训练, 能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数学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得到更高更快的发展。

四、开放性问题考查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往往具有高品质, 它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5问题:在一个3m×4m的矩形地块上, 欲辟出一部分作为花坛, 要使花坛的面积为矩形面积的一半, 请给出你的设计。

分析:此题只有一个原则性要求, 即花坛的面积为矩形的一半, 而对花坛的形状、位置、是否连为一体等都没有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受的限制较少, 因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独特的个人爱好、审美观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营造了宽松、自由的环境, 将开放题应用于教学中, 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学生得到的多种结论, 更重要的是可以关注他们的思维过程, 把解题看成是展示数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 是“用数学”的体现, 是学生个性不断成熟发展的内在过程, 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再创造能力铺平道路。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

五、开放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在群体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

例5给学生一张圆形软质卡片 (没有标出圆心) , 我们如何确定这个圆的圆心?要求学生小组讨论, 提供尽可能多的解法。

浅论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 第11篇

关键词:宿舍文化;育人;途径

可以说,大学的宿舍生活是十分丰富和多彩的,这里有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由于家庭教育以及个性的差异,使着他们有着不同的处事方式以及不同的理解方式。大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地方,更是他们进行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宿舍文化的含义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构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宿舍文化的含义

所谓大学生的宿舍文化指的是在宿舍这一环境下,大学生在价值观、兴趣爱好、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彼此影响以及接纳,是从个体行为到共同存在的文化现象。宿舍文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精神文化范围,另一个是物质文化范围,而精神文化范围可以说是宿舍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对学生的健康积极心态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对宿舍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功能

良好和谐的宿舍关系,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生活氛围,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宿舍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大学生的凝聚力

学生宿舍的表现最具有真实性、个性也最张扬,由于长期学习,生活的朝夕相处,同学之间的影响也非常深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品位呈现出鲜明的共性。而且,由于学生的求同性,一个宿舍出现的现象很快能引起其他宿舍的共鸣。每一间宿舍是构成一个班级、一个专业、一个系院、一个学校的组成单位,他是仅次于学生个体而存在的小型集体单位。如果每一个小型集体单位都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争先赶超的氛围,那么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班级、专业、系院和学校将同样形成一样的风气

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宿舍氛围,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良好的宿舍关系能使个体对宿舍的群体目标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这非常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提高。

(二)能够激励大学生的进取心

和谐友好的宿舍关系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拥有愉悦的心情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性的提升,培养他们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提升学生自我服务的意识,激发他们对生活的进取心,追求美、维护美、创造美的自觉性,发挥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自觉充实人文修养的积极性,推动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具备生存的知识和能力,从而为他们能够全面健康地发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解的能力

大学生的宿舍如果能够有良好的氛围,不仅使宿舍成员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能使学生在大学的生活中获得良好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性格地形成。比如,很多宿舍都会在睡觉之前,开展卧谈会,宿舍成员在进行谈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助宿舍成员化解在生活中的矛盾,这样,就能慢慢使得学生的心理调解能力得到提高,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处理矛盾的能力。

三、构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高等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高校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招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就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到宿舍管理工作而言,如何有效构建大学生宿舍文化,成为摆在高校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代高校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有很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学校在对宿舍文化的建设工作进行深入之前,首先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随着宿舍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日益显著的今天,学校应对宿舍文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学校应与时俱进,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引导作用,以期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

(二)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首先,应使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最好每个宿舍都有一个班级的干部,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中考察,在考察中培养。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班干部来对其他的同学产生影响。其次,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更能塑造健康积极和谐的氛围,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组织提升的目的。

(三)多方配合,加强队伍建设

要想高校宿舍文化的建设收到良好的效果,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的。建设良好宿舍文化,仅靠一些宿舍管理人员的管理是不够的。首先,可以加大建设辅导员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力度。这主要是因为,辅导员可以说是学生在大学的生活中与之关系最为密切,产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老师,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就是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现阶段,很多学校都存在宿舍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工作能力有限的现象。甚至一些人员无法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无法为学生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因此,学校应提高后勤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办事能力,帮助学生化解生活中的难题,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宿舍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他们是大学生的第二家庭。在这个家庭中,不仅对大学生人生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学生宿舍是开展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平台。充分发挥大学宿舍育人功能,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日常管理规范健全,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意识不断增强,对以后学生工作的开展和延伸有重要的指导和研究价值。因此,构建良好和谐的宿舍文化是现阶段所有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作者单位: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资助项目:由延安大学2015年辅导员工作研究科研课题“本科新生入学教育研究”及继续教育项目(YDJQ2014-03)资助。

参考文献:

[1] 张育广,王亚煦.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及路径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03).

[2] 金庭栋.宿舍文化对大学生修养的影响与措施[J].高等教育,2010,(04).

高校电视台的育人功能 第12篇

一、高校电视传播特点

1. 直观性和信服力强。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 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 生动直观就是电视传播的最大特点, 而这种直观性让受众感同身受。学校的一些重大会议、活动, 师生们可以通过观看电视录制或者全程直播。

2. 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

随着电视普及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 收看电视依然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现在, 大部分高校的电视几乎覆盖了全校, 一般在食堂、教室、宿舍等场所都安设了电视机, 每个学生都可以十分方便地收看电视。

3. 感染性和渗透性强。

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 是经过电视工作人员精心编排制作的, 电视台将和学校以及师生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和有关教育内容, 有目的、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制作成序列化的电视教育节目。

二、高校电视的主要育人功能

1. 宣传舆论导向作用

高校电视台是高校宣传工作的有力工具, 担负着宣传舆论引导的责任, 及时准确地传达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 报道学校在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信息, 是高校电视的最重要的作用和主要工作。比如, 浙江师大的《师大新闻》栏目, 主要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 宣传报道校内重要事件、活动, 反映广大师生普遍关注与思考的热点问题, 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2. 树立典型、激励启发作用

高校电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以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 深入挖掘和报道校园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例, 宣扬先进精神, 展现人物风采。学生们通过目睹电视荧幕中一位位优秀人物风采和先进事迹, 从而受到感染, 得到激励和启发。

3. 繁荣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电视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平台和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同时也丰富了校园电视内容。校园电视和校园文化, 两者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可谓是相辅相成。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传播和建构载体是校园媒体, 校园文化是高校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 它是以校园内的全体师生员工为主体, 以学校开展的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意志品质等思想品德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校电视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不仅起到传递信息和交流沟通的作用, 而且校园电视也成为了校园文化的创新者:由校园电视举办的各类文娱活动, 如校园DV大赛大学生个人秀、学术电视沙龙、专题谈话节目、文体竞赛节目等也是一种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 极大地繁荣了校园文化内容, 提高了在校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个人素质。同时, 电视本身所具备的媒介文化, 也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媒介文化是媒体在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形态, 包括精神理念、采编准则、视听艺术以及与受众的互动联系等。

4. 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电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是学生进行实践创新的基地。目前, 高校电视台普遍拥有一支学生采编播队伍, 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电视节目的采编播工作, 甚至在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 独立策划制作节目。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提高了电视台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 学生们在实践中, 培养了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充分发挥高校电视台的积极育人作用。

1. 强化教育特色, 提升文化品位。

与社会电视台相比, 由于管理体制的差异, 目前, 高校电视台基本不具备商业性, 并且, 高校电视台的受众基本都是以老师和大学生为主, 不同的受众决定了不同的节目定位, 这使得教育功能毫无疑问的成为高校电视台的主要功能。由此, 高校电视节目能否突出教育特色, 体现文化品位, 成为制胜的关键。同时, 正是由于高校电视台不存在商业利益, 恰恰摆脱了社会电视圈的浮躁氛围, 这样更有利于沉下心来做好节目, 提升节目文化品质。

2. 加强专业化建设, 树立权威性。

高校电视台由于经费和专业人员十分有限, 节目水准整体偏低, 使得高校电视台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下降, 进而失去了一定的权威性。这就说明, 只有让学生认可、满意, 才能真正树立权威。因此, 高校电视台要规范管理体制, 确保经费投入, 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综合素养, 不断提高电视台的专业化建设水平, 真正提升节目质量。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们的关注,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紧密联系学生, 增强节目活力。

高校电视是学校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 更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做工作。人们在收看电视的时候, 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信息。学生是高校电视节目收视主体, 所以, 高校电视工作者要多思考他们关心的事件和话题, 把镜头对准他们, 反映他们的生活, 表达他们的心声。

高校电视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进一步挖掘高校电视的内在潜力, 这需要高校电视工作者不断思考, 提高业务水平, 使高校电视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剑梅.校园电视的德育功能刍议.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5月第3期

上一篇:联合生物工艺下一篇: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