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兽医范文

2024-07-18

基层兽医范文(精选12篇)

基层兽医 第1篇

1 动物防疫法的宣传

除全面宣传贯彻动物防疫法外, 着重向养殖户宣传: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的方针;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 经强制免疫的动物, 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 加施畜禽标识;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 要按《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 (试行) 》的规定进行无害人处理等。

2 防控物资保存

疫苗、消毒剂、诊治药品、兽医药械等要做好出入库登记记录, 堆放整齐。疫苗的保存要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实行冷冻保存和冷藏保存。对于过期报废的疫苗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并做好记录。

3 强制免疫

对猪瘟、口蹄疫、禽流感、猪蓝耳病、鸡新城疫、小反刍兽疫、狂犬病等实行强制免疫, 采取“三集中、五统一、五不漏、五到位”措施扎实开展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乡兽医站在集中免疫期间, 将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养殖农户家中, 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 了解防疫工作进展情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确保各项免疫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集中免疫结束后, 将免疫工作情况作为村防疫员年终考核评分依据。

4 疫病监测

4.1 监测范围

监测的动物种类:猪、牛、羊、禽、宠物。

监测的疫病种类:包括国家规定的一类疫病以及本地区危害严重的疫病如:猪瘟、蓝耳、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等, 奶牛主要监测布病、结核病和口蹄疫。

监测的场所包括:养殖场、散养户、门诊、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野鸟栖息地等。

4.2 监测内容

根据影响疫病发生的因素, 将监测内容分为免疫效果监测和疫病监测。

4.2.1 免疫效果监测:

动物接种疫苗后, 通过对免疫抗体的监测, 来评估免疫效果, 从而推动重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从重视常规指标向重视效果转变。基层兽医要做的工作是采集血样, 送上级兽医实验室检测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伪狂犬病、猪蓝耳病、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等免疫抗体。

4.2.2 疫病监测:

疫病的常规监测有助于疫病发生时的早期发现和控制, 防止疫区范围的扩大, 减小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同时为疫病防控争得时间。奶牛布病采集血样送实验室检测, 血吸虫病采集血样和粪送实验室检测, 奶牛结核病采用皮内变态试验方法诊断, 还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病原学检测方法进行疫病监测。

5 疫情处置

5.1 临时处置措施

在发生疑似疫情时,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情况, 在疑似疫情报告的同时, 对发病场 (户) 实施隔离监控, 禁止动物及其产品、饲料及有关物品移动, 进行严格消毒等临时处置措施。

5.2 应急处置措施

一旦重大动物疫病被确诊, 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并做好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划分, 及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6 动物检疫

6.1 产地检疫动物产地检疫:

依照法定的检测项目、标准和方法进行的检疫。动物检疫合格标准是:来自非封锁区或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 (户) ;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 并在有效保护期内;临床检查健康;农业部规定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的, 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农业部规定。

6.2 屠宰检疫:

采用法定的检疫程序和方法, 依照法定的检疫对象和检疫标准, 对即将屠宰、屠宰过程中的动物, 以及对动物胴体进行疫病检查、定性和处理的技术处理过程。按照农业部《生猪屠宰检测规程》、《家禽屠宰检测规程》、《牛屠宰检测规程》、《羊屠宰检测规程》, 依法进行屠宰检疫。

7 动物疾病诊疗

开展动物疾病诊疗工作是基层兽医人员重要的日常工作。要做好此工作, 要求我们基层兽医工作者不断地熟悉和掌握医学理论, 临床医学理论、预防医学理论, 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兽医临床实践中去, 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7.1 兽医临床诊断基本方法

7.1.1 问诊:

问诊的内容包括生活史、既往史和现病史。 (1) 生活史:要了解畜别种类、日龄及饲养管理情况生产恨不能、使役情况、畜舍卫生状况、环境气候变化情况等, (2) 既往史:主要了解过去患过什么病, 治疗恢复情况如何?特别是群发病时, 要详细调查, 了解当地疫病流行、防疫和检疫情况, (3) 现病史:发病时间、地点、数量和病程, 发病率、死亡率, 引种和调动情况;临床表现, 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重点注意典型症状和特殊症状。

7.1.2 视诊内容:

整体状况、精神状况、营养状况;站立行走姿势;表被情况中的被毛、外伤、肿物、疹块等情况;生理体腔颜色, 分泌物、排泄物情况;采食、饮水、咀嚼、吞咽、反刍、暧气、呼吸方式、颈静脉博动情况等。

7.1.3 触诊:

用手感觉体表温度、湿度, 皮下组织的弹性、质地、硬度, 浅在淋巴结及局部病变的大小位置、性状, 直肠检查等。

7.1.4 叩诊:叩打被检部位, 叩诊音分为清音、浊音、鼓音、半浊音。

7.1.5 听诊:

用听诊器听心音的频率、性质、心杂音, 听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 胸膜的病理性音响, 胃肠蠕动音的性质、强度、频率。

7.1.6 治疗:根据临床诊断结果, 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

8 建立卫生消毒及引种隔离制度

卫生消毒及引种隔离制度的建立是防止疫病发生和流行的有效措施。

8.1 卫生制度

良好的环境卫生, 能够显著降低养殖动物所在的生长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数量, 为其健康生长提供环境保证。卫生制度主要内容是:定期打扫生产区内外卫生, 及时清除场内垃圾、杂草, 保持舍内空气清新, 注重灭蚊、灭蝇、防鼠工作

8.2 消毒制度

得力的消毒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入和传播, 为猪群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消毒制度主要内容为:制定消毒程序 (清扫→冲洗→消毒→干燥→再清扫→再冲洗→再消毒→再干燥) , 轮换使用消毒剂, 定期进行外围消毒、场区消毒、饮水消毒、饲料袋消毒和其它常规消毒。

8.3 引种隔离制度

基层兽医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第2篇

一、认真做好检疫工作,使群众能吃上放心肉

从宰前检疫到宰后检疫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动物检疫法》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在猪的检疫过程中,首先进行生猪的待宰检疫,了解该猪是否来自非疫区,免疫证明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带有免疫标识,再观察其精神状况及体表,看是否患有肉眼可见的疾病,如猪瘟、口蹄疫病、猪丹毒等,发现异常及时作好隔离消毒工作,以便减少疫病传播。其次是宰前检疫,在宰杀前,再次观察其在存栏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传染病。最后宰后检疫,严格执行每一步操作,从未忽略每一个细的环节,对于发现有不能食用或不能直接上市销售的,我耐心的做好屠商的思想工作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和避免了病猪肉上市销售,使群众能吃上放心肉。

二、协助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为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为了协助站内老同事做好两季防疫工作,贯彻上级五不漏的工作要求,我积极做好各项防疫文件的整理和印发,各次技术培训的会前和会后准备,同时也参加了包村任务。今年我主要包了桥板和火花两个村,在村级防疫人员的配合下,今年两季防疫我所包区域猪的免疫率达92%,羊的免疫率达98%,牛的免疫达82%,禽的免疫率达99%.

三、做好站内文件的整理和打印,搞好档案管理

作为站内最年轻的一名,我主动担任起了站内文件的整理和打印等。为了方便大家的查找和翻阅,每一份上级文件我都按下发的时间先后顺序放置;为了节约文件存储空间和提高查阅效率,每隔半月我就会把大家早已认真阅读好了的文件梳理一次,根据文件类别单独放置。

四、存在着的不足之处

基层兽医 第3篇

关键词 基层 畜牧兽医 管理 动物防疫

一、前言

畜牧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在保证养殖业持续良好的发展、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将养殖户的利益损害降到最小化,还能将动物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基层畜牧兽医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畜牧兽医产业重要作用

基层畜牧兽医体系是连接畜牧业生产与市场的桥梁,而畜禽生产流通中的主要问题一直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 满足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也难以抵御市场风险,难以做到合理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畜牧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法律不完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加之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我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 甚至出现局部蔓延的趋势,对我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形成较大压力。而建立良好的畜牧兽医新秩序和结构合理的畜牧兽医队伍, 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指导生产, 组織广大养殖户开拓市场, 搞活流通, 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向前发展。

因此,不断改革和完善基层畜牧兽医站的职能,加强兽医站的能力和服务职能建设,对推进畜牧兽医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基层畜牧兽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做好农村散养户的动物防疫工作,是乡镇畜牧兽医站(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组织基层动物防疫人员,认真搞好农村散户动物防疫,是个陈旧而新鲜的话题。

我国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主要分布在乡镇,基层畜牧兽医体系是实施科教兴牧战略。建立良好的畜牧兽医结构合理的队伍,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组织广大养殖户开拓市场,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疫队伍老化。基层防疫队伍老化,不是个别现象,带有普遍性。

(2)工作任务越来越重。

(3)工作环境较差。

(4)经济和政治待遇偏低。

(5)多种因素导致免疫失败,防疫人员信用度受到挑战。

2.对策

(1)建立基层防疫人员进出机制,加快基层防疫队伍知识化、年轻化步伐、专业化步伐,确保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稳定。

(2)增加基层防疫人员数量,减轻防疫人员劳动强度。超负荷劳动不可能确保防疫项目全,防疫效果好。减轻基层防疫人员劳动强度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基层防疫人员数量。

(3)加强村级组织支持防疫工作力度,改善基层防疫人员工作环境。过去,提倡“各级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由村级负责组织、协调动物防疫,防疫人员只负责注射。而现实情况是各级行政机构、尤其是村级的组织职能在淡化,防疫人员的工作环境仍然在继续恶化。很多防疫人员孤军作战,防疫人员既要保定大家畜、注射、卡标、发证、登记、建档等,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防疫任务,工作环境多么艰苦,要强化村级组织协调动物防疫的职能,各村级要有专人组织防疫,派专人保定家畜,改善防疫人员工作环境,确保防疫进度和质量。

(4)提高基层防疫人员待遇。提高基层防疫人员待遇,减轻他们的工作强度,确保防疫质量,加大基层畜牧资金投入。

(5)加强免疫注射各环节科学管理,提高防疫效果。

乡镇畜牧机构要强化防疫各环节管理,生物药品采购、运输、保管和使用各环节,都要按规程办事,来不得半点马虎,避免免疫失败,维护老百姓利益,维护自身信誉!

三、规范管理,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

(一)乡镇畜牧兽医综合站,处在防疫工作的前沿,是开展防疫工作的重要主力,就现状而言,由于机构改革,一些非专业干部调人乡镇畜牧兽医综合站,致使防疫工作的必要性不能得到充分的认识,防疫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因此,应该尽快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培训,多做总结和多多交流,多推广。全面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使他们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另外,加强法制宣传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管理办法,依法管事。加强执法队伍,强化执法力度。

(二)加强基层的人员队伍建设,就要创造稳定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要建立和强化乡镇畜牧兽医人员的工作责任制。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的改革, 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一支专职的动物防疫队伍, 理顺体制, 明确职责, 积极改善人员待遇, 切实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

(三)提高防疫水平及对突发疫情的处置能力。要根据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动物疫情要实行动物防疫工作实现数字化,全面掌握疫情动态、实现疫情源头、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奠定基础。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畜牧兽医人员太多、整体素质较低、畜牧兽医人员不从事本职工作的现象比较严重。要努力创造良好条件, 吸引人才加入兽医防检队伍, 要从大专、本科毕业生中吸收、培养年青人才, 充实到这支队伍中去。

(四)建立合理的考核和奖惩机制,激发兽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按有关政策实行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各岗位按职责和条件,采取按需设岗、按岗用人、按岗定酬、以绩付酬、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办法,以公平公开的竞争优先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

四、小结

基层兽医 第4篇

1 中兽医的基础理论分析与研究

中兽医理论实际上是中医传统理论“阴阳五行”和“五脏六腑”学说的一种延续,只是相比于中医理论,中兽医理论能够更好的进行现象和本质的解释。在中兽医的温疫理论中认为家畜所患的温疫、伤寒以及其他的温病都是外感病,而产生此类病症的主要原因是“时行不正之气”,当这种特殊的病原通过牲畜的口鼻等进入到动物体内的时候,病原便开始对动物身体的组织器官进行破坏,由此便会形成动物身体上的各种不适症状。

在古代,学者对于动物的温病便有了系统的研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吴又可的《温疫论》,在这本著作中系统的阐述了温病的发病以及表现,简单总结是温病在一年四季都会产生,而且大多数的病症都属于同一类,只是因为感染的对象不同,因此便会存在不同的表现症状。而对于畜牧业来讲,一旦产生温疫,必然会造成动物和人类的巨大损失,而当疫病严重的时候,病毒还对在人体间进行传播。为此,做好疫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兽医理论对于温病的系统认识较为全面,所以在农村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中,中兽医运用价值性明显。从实际工作来看,中兽医的运用细则主要包括3个方面:进行牲畜的体制调节,使其免疫力得到加强;培固动物正气;对牲畜进行四季调理,根据其生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

2 中兽医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中的应用

从应用实践来看,中兽医理论在基层动物防疫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西医理论发展更加的完善,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但是在农村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中,中兽医的应用依然十分的广泛。在《内经》中提到,要进行动物疾病的预防,必须要强化动物体内的正气,以此可以有效的提升动物的疾病抵抗力。所以在正气强化实践中,春季可以利用茵陈散或者是木通散,夏季可以使用消黄散并茵陈散,秋季的时候应用理肺散和白药子散,冬季可以使用白药子散和茴香散。这些药剂的使用都可以提升动物的正气,进而使得动物的机体抵抗能力得到提高。由于动物抵抗能力提升,所以疾病预防的效果便会提高。

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实践中,往往需要进行动物清热解毒的处理。通过古书中的记载,临床实践的证明,发现在中兽医利用中清热解毒最为有效的药物是贯众和升麻。就贯众而言,本身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和消毒的作用,此药物的主要功效在《本草纲目》中有确切的记载。除去这2种药物之外,常见的大黄、黄连、木通等药物也具有较好的清热泻火的作用,所以在现代临床中,也常常利用此类药物来进行解毒药方的配置。通过中兽医研究发现,动物肺经郁火或导致温病的发生,所以在实践中也常常用黄麻来进行肺经郁火发散。除此之外,部分中药材可以有效的抑制各种流感病毒的产生,进而降低流感的爆发频率。

3 小结

随着畜牧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牲畜疾病的预防重要性持续增加。在畜牧疾病的预防中,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不断地强化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水平。中兽医是我国在不断的治疗畜禽疾病的基础上总结发展起来的完备医学体系,无论是在理论建设方面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都有其优势和特色。所以在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中,积极的应用中兽医理论和实践方法,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效率,从而使得疾病预防的效果更加的突出。在疾病预防有了保障之后,农民增收的目标便可以实现。

摘要: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西医在我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目前的农村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中,西医治疗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这对于中兽医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和西医的治疗相比,中兽医的明显优势是可以更好的从根源着手进行畜禽疾病的治疗,而本文就中兽医在农村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中兽医的应用效果和范围。

关键词:中兽医,农村基层,畜牧兽医工作

参考文献

[1]赵明富.中兽医在农村基层畜牧兽医上的运用[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11):49.

基层站畜牧兽医述职报告 第5篇

——钓办处兽医站站长黄林2011年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区畜牧兽医局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在办事处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养殖户的密切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3421”工作思路,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认真贯彻区局及上级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尽职尽责,踏实工作,讲究方法,注重实效,积极开拓畜牧兽医事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思想上、业务工作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管理、考核、工作目标要求、观念、作风转变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革新,采用严格的管理机制,团结带领全体职工,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同事述职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完善管理制度,强化队伍建设

学习是提高党性觉悟和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理论水平、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根本手段。我始终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用于工作实践,坚持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吸取民智。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同时还认真向站内其他同志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决矛盾,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

为保证管理制度的顺利创建,本人在年初组织全体职工召开会议,明确各自的职能职责,通过会议讨论决定,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规范、动物防疫检疫员工作制度、工作学习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检疫防疫制度、生物药品防疫物资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多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作为一站的负责人,我以身作则,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廉政建设,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自觉规范自己的“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从严要求自己。同时加强全站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切实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努力为养殖户增收铺好路服好务。

二、认真踏实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畜牧业生产发展

我办共八个村八个居委会,地域面积60.17平方公里,农户10253户,农业人口26013人,位于合川主城北郊城乡结合部,嘉陵江与渠江在辖区内汇合,两江沿岸五十多公里,合肖路、川东路横穿而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畜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但我结合办事处实际情况,践行科学发展观,将原有的养殖场进行改建,增建粪污处理设施,使其达到标准化、环保化,以促进畜牧业稳步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以满足人们对肉蛋奶日益增长的需要,促进了养殖户增收。

今年全国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在我区就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因我办两江沿岸五十多公里,沿线养殖场(户)众多。在洪峰来临之前,在区畜牧兽医局的统一安排下,我根据水文站的预警预报,组织全站干部职工走村串户帮助沿线养殖场(户)及时转移畜禽和相关生产设施和物资。在灾后免费为养殖场(户)送去充足消毒药物,积极组织其进行生产自救,搞好防疫消毒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及时恢复了养殖户的生产信心,使畜牧业稳步增长快速发展,截止年底我办共存栏母猪561头,共出栏生猪10080头、家禽159.26万只、牛63头、羊1764只、兔15399只、鲜奶58吨,畜牧生产总值达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

(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1、狠抓动物强制免疫工作

年初我按本站全体干部职工的技术特长,结合我办实际情况,划定责任区域分解防疫责任,签订畜牧生产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做到事实又人抓,事事有人管。同时也与规模养殖场签订自主免疫责任书,主要是以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与常年免疫相结合的防控形式开展防控工作。

春秋两季的综合防控工作,在区局的统一安排下,我积极争取办事处党委政府的支持,办事处成了以行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兽医站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并向各村(居)下发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文件,兽医站组织兽医、村居干部及村级防疫员组成防控工作组,广泛宣传,严格按照“一畜一标一证一针一帐”五个一的要求,坚持 “五不漏”即: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原则,逐村逐户的开展防控工作,工作结束后组织专人对各片区进行抽查考核,奖惩分明。

常年免疫工作严格执行三旬制度,同时要求各驻村兽医加强自主免疫规模场的指导服务,为应该免疫的养殖场及时提供相应的疫苗并送达强制免疫通知书。加强能繁母猪、仔猪首免的监管,在这方面年初兽医站与兽医院签订委托书,同时与阉割人员签订了首免责任书并收取保证金,各片区兽医随机对阉割人员进行抽查监督,发现违规的一律严肃处罚。另狂犬病防控工作,在区局和办事处的安排和支持下,经我站的精心组织,也得到了顺利开展。全年来通过全站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猪瘟免疫30240针次、口蹄疫免疫35721针次、高致病性生猪蓝耳病免疫30240针次、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159.25万针次、鸡新城疫免疫86.6万针次、狂犬病免疫3621针次。

2、强化动物疫情监测,做到预警预报

动物疫情监测、预警预报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将动物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是“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方针政策的真实体现。根据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的要求,我安排专业技术过硬兽医组成疫情监测组,在我办辖区内开展了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在养殖场和畜禽集中的区域设定了疫情监测点,时时掌控疫情动态,随机采集畜禽全血样送区疾控中心实验室监测。全年来我办无一例重大疫病发生,确保了辖区内清净无疫,保障了畜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3、强化检疫任务,确保经济任务

动物检疫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检促防、防重于治”是我国动物防疫工作一贯的方针政策,建立建全动物及其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严把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流通环节监督关,通过强化检疫和监督工作,能有效促进动物防疫工作,提高免疫密度的质量,强化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动物防疫可追溯体系,实现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促进全区生态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年初我站根据区局下达的检疫、经济目标任务,结合我办实际情况,按确实的责任区域,将目标任务责任到人,同时按照法律法规制定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监督检查等方面工作制度的奖惩办法,大大调动的了站内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截止年底,产地检疫到位率、出证率和检查免疫标识佩带率,免疫证的回收率(不含家禽)达100%;进入屠宰点的畜禽验证核物率,产地检疫证的回收率,免疫标识回收率,宰后检疫率,合格产品出证率均达100%;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完成区局下达的目标任务的103%。杜绝了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我办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确保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维护了全办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食品安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品种改良母猪建档建卡,商品猪及能繁母猪保险

优良的动物品种可有效的提高畜牧业发展的生产力,可有效提高动物产品的品质,是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所以生猪品种改良是畜牧业发展的核心。我站在区畜牧站的指导下,强化宣传,重点做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工作,做到了宣传到位,人员到位和措施到位。截止年底共配送免费优质精液1862份,生猪人工授精受胎981胎次,培育优质仔猪8829头。

种畜禽的发展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搞好能繁母猪的培育工作是生猪发展的根本保障,我站按区局要求,将能繁母猪建档建卡工作当成一项中心工作来抓,要求各片区兽医,不能把能繁母猪的建档建卡当成单一的一项记录记载工作,而应把它当成一项系统工作来做好做实,各片区兽医必须熟知责任区域内能繁母猪的分布生产情况,必须熟知其防疫情况,务必抓好仔猪的首次免疫工作,同时做好母猪的防疫工作。

商品猪及能繁母猪保险工作通过近几年的实施,让养殖户得到了实惠,是国家对畜牧业大力支持,是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是稳定生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但因历史文化待诸多原因,还有一部分养殖户不能接受,介此我站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及各村干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耐心细致的做工作,全年能繁母猪共投保391头,商品猪投保5801头。在出险报案查勘方面,我站按照“及时报案,及时处理,当天发生,当天处理”的原则开展查堪工作,安排专人报案,专人查堪鉴定。到目前为止,无一例因生猪及母猪保险工作与养殖户发生矛盾纠纷问题。

(四)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 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畜牧业的生产和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我站本着对畜牧业生产户和人民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了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监管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按照兽药饲料经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狠抓落实,严查畜牧兽医行政许可和饲料兽药生产经营许可,对违法生产经营兽药饲料的行为及时上报,以便营造良好的饲料兽药市场,为了加强饲料和添加剂的管理,规范饲料生产经营秩序,我站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从事饲料生产、经营的组织及个人进行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在区局的领导下,严格审查兽药、饲料经营户的相关资质,要求硬、软件必须达标,同时简化办证程序,对不符合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截止目前已有7家兽药经营户通过了兽药GSP认证,饲料经营许可办证率达100%。本共查处经营不符合规定饲料案件两件,通过我们的整顿和规范,有效的维护了兽药饲料市场的繁荣稳定,促进了养殖业健康发展,确保了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信访安全稳定工作

信访稳定工作是各级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的重要渠道。我站按区局要求,组织力量明查暗访,认真开展自排、自查、自纠自化工作,及时将一些矛盾纠纷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年无一例上访事件。

在安全工作方面我站以创建“平安单位”为目标,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安全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和落实安全责任制。我站由原大岩、思居、东渡三个乡站合并而成的兽医站,在三处都有房产,每处房产都落实了专人管理,定期做好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在危房处设有警戒线,醒目处悬挂警示牌。

今年八月,在定期安全检查时发现东渡一房产墙体发生倾斜,我站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排危维护,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保护了过往行人及左邻右舍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年来我站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三、存在不足和来年工作打算

(一)存在不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靠的是区局的正确领导,靠的是站内全体职工的团结和上下的共同努力,靠的是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广大养殖户的积极配合。在总结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一是深入细致做思想工作还不够,有时忙于区局和办事处交办的其他工作和应付日常工作,对学习工作抓得不够紧。二是下基层为养殖户的服务时间相对较少,对新时期的畜牧兽医工作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不够,对站内职工和服务对象的思想动态掌握还不够。三是对畜产品市场、兽药饲料市场及相关企业的监管抓得不够严,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四是在工作中有时有些急躁,批评同志有时不顾情面,伤了一些同志的感情(在此我向大家检讨),这些都有待于今后工作中加以改正。

(二)来年工作打算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才能,进一步强化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完善站内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

2、加大督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市场,维护市场的繁荣稳定,维护养殖户和经营户的合法权利,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

3.因地制宜,加快中小规模化养殖场拆建,推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同时搞好养殖污染的环境治理工作。

4.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科学养殖,疫病防治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群众的科学防疫意识,进一步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免疫密度达100%,避免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5、继续稳步发展各项畜牧业生产,进一步推广产业化进程,确保了肉蛋奶的“自足、安全、放心”。

一年来,在区畜牧兽医局、办事处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级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来年的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牢记“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全部精力用在畜牧兽医工作上,搞好站内的管理工作,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畜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层兽医 第6篇

关键词:苗猪市场;防疫检疫;市场监管

中图分类号:S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192-1

苗猪市场是苗猪流通的主要场所,也是生猪疫病的疫源之一,加强对苗猪市场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生猪疫病,是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和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苗猪市场交易活跃,仔猪调出调入频繁,增加了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同时发现,个别地方随意设立仔猪交易市场,市场监管和检疫把关不到位,出现多起外调仔猪发生疫病,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笔者认为要保障苗猪市场的正常流通及健康发展,降低养殖户风险必须明确基层畜牧兽医站为苗猪防疫检疫主体力量,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制度。重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加强苗猪防疫检疫

1.1 检疫人员必须熟练准确区分健康苗猪和发病苗猪

健康苗猪的主要表现:两眼前视有神,摇头摆尾,呼吸均匀,起立敏捷,步态平稳,皮毛整齐有光泽,喂后腹部圆满,捉拿时挣扎有力。常排粪便,粪软尿清,体温正常。

发病苗猪主要表现:寒颤、抽搐,眼屎多,行态不正常,跛行,严重气喘,呼吸困难,有浓性鼻涕,皮肤有出血斑点,指压不退色,体温在40℃以上,贫血毛长,肚子大的榄核形猪,反应迟缓,挣扎无力,叫声嘶哑,有呕吐,表现不安或沉郁,体表淋巴结肿大头部水肿,粪便有多量粘液或血液。

1.2 建立苗猪户口薄实行承包服务

建立苗猪户口掌握苗猪流动情况,是加强产地检疫的重要一环,苗猪户口薄可由乡镇分片兽医或村防疫员对农户饲养的苗猪按户逐头分类登记建卡,一户一卡,一村一簿,集卡成册建成苗猪户口薄,由村干部和饲养户签字作为监督报检的依据,由乡镇兽医站派专人管理。同时分片兽医或村防疫员对农户饲养的苗猪实行承包服务,农户在交纳了规定费用后,猪的防疫、检疫、医疗、驱虫、阉割等有关事项全部由兽医负责,发病则免费治疗,万一病死还有补助。

1.3 检疫员出具产地检疫证前必须登门检疫

凡出具苗猪产地检疫证明必须登门检疫,登门开证,不允许不登门就出具检疫证明,甚至不见猪就开证的不法行为。对检疫力量弱,人员少且地区人口密度小,动物饲养分散的可在乡镇或村内设立产地检疫报检点,实行定点定时集中检疫。检疫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标准《畜禽产地检疫规范》的程序进行逐头检疫,一头一证。

2 加强苗猪交易管理

2.1 苗猪交易坚持市场准入制度

饲养、经营苗猪的企业或个人必须主动接受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监测、监督,做好生猪疫病的免疫、预防工作。经营苗猪的中介人员必须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并签订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同时基层兽医部门还要积极帮助苗猪经营者建立销售台账,注明苗猪来源,销售去向、数量、免疫检疫情况,建立苗猪销售可追溯制度。对恶意逃避检疫的取消其经营许可资格。

2.2 对进入市场交易的苗猪实行查证验物

所有苗猪必须凭免疫耳标和检疫合格证明进行交易,进场时必须经检疫人员的查证验物,对持有有效期内产地检疫证明和持有耳标的苗猪准予其进行合法交易,对无有效期内产地检疫证明和无耳标的苗猪必须进行补防补检,并加收一定的费用。对进入市场交易了的苗猪产地检疫证加盖“已交易”证明由购买户保存,对未完成交易的苗猪产地检疫证在有效期内可保留到下次交易。同时在上市的苗猪中不论有无产地检疫证明或运输检疫证明和免疫耳标后,发现有病状一律禁止买卖,并妥善处理。

2.3 加强外地购进苗猪的入市管理

承载运输苗猪的车辆装运苗猪前,必须到当地动物防疫部门报检消毒,进行登记。动物防疫部门要派人到场进行踏圈检疫,凭免疫耳标、免疫记录及临床检查健康状况,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做到谁检疫,谁收费,谁出证,谁负责。苗猪到达目的地后,要及时向当地动物检疫申报点申报检疫,积极配合执法人员查证验物和消毒等工作,必须严格隔离饲养观察十四天以上,并按规定进行免疫,经检疫人员临栏检疫合格后,凭县动检站开具的“检疫合格证明”方可销售。

3 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3.1 强化免疫标识监督执法

完善免疫标识的发放、使用、回收、登记管理,专人负责、专账登记、实行账务管理。严禁把耳标发放到交易人员手中或随意堆放在交易场所。严格执行一标一畜制度。做到耳标发放、回收有凭据,使用有计划,责任可追究。加大对使用假标识、假检疫证明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检疫监督规范、有效。

3.2 建立苗猪交易市场管理的长效机制

逐步取缔零散经营行为,建立综合苗猪经营市场,进行集中、规范经营。对苗猪市场实行专人监管、实时监管,落实市场和车辆消毒、隔离观察、定期休市等制度,逐步建立仔猪交易市场管理的长效机制,对无《兽医卫生合格证》或《营业执照》开业的且拒不补办;场外成交或私下销售苗猪的;阻挠、拒绝防疫检疫;出示无效检疫证明或标记的行为责任人要严厉制止,限期改正。对拒绝整改者要吊销《兽医卫生合格证》。对多次违规销售苗猪甚至引起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要联合多部门查处,追究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3.3 兽医为主多部门配合

基层畜牧兽医站要加强与乡镇政府、农林、工商、公安等部门的联系,既要明确责任,又要搞好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建立热线实行信息共享,定期通报苗猪市场面上动态情报信息、整体运行状况,争取支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确保实施到位,规范推进,坚决不让问题苗猪进入市场、流出市场,树立诚信优质的市场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正仁.建立生猪防检联包制度保障 生猪生产发展[J].贵州畜牧兽医.2000.04:25.

基层兽医从业人员如何保障用药安全 第7篇

1 兽药用药现状

目前, 在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环节中存在着滥用或错用兽药的情况, 这样会影响动物的健康状况, 甚至因此而延误治疗时机或引发药物中毒, 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总的来说, 基层兽医从业人员在兽药使用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 滥用抗菌药。有的基层兽医在未明确动物疾病的病因或在未确诊的情况下仅凭个人的治疗或养殖经验想当然的应用抗菌药;有的基层兽医其家人或亲属在经营兽药, 受利益驱使对畜禽无节制、超剂量使用抗菌药, 不仅疗效不佳, 还会进一步增加用药成本, 导致耐药性产生。其二, 节约用药。规模养殖场通常发病数量较多, 兽药使用量较大, 部分养殖人员为节约用药, 往往在疾病刚刚好转就停止用药, 导致其复发率升高。其三, 急于治表。例如治疗腹泻, 部分兽医往往见泻就止, 而实际上腹泻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应在查明原因的情况下酌情适时选用止泻药, 以提高疗效。第四, 未严格按说明用药。在养殖户投入品使用上不按说明用药的现象较多, 主要表现在未严格执行休药期、饲料中存在药物添加剂、鸡药猪用等。

2 保障兽药用药安全的措施

2.1 识别和杜绝假劣兽药

应明确何为假劣兽药, 具体可参考《兽药管理条例》第47条之规定。兽药管理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管, 严厉打击假劣兽药制售, 同时把好购货质量关, 基层畜牧兽医站应严格按照兽药质量监督抽检情况的通报要求对辖区内兽药经营单位和养殖场进行彻底清缴, 确保兽药使用安全。

2.2 制定科学的用药方案

应详细了解患畜症状 (包括共同及个体症状、精神症状、患病动物体温、姿势、运动、粪便情况、尿液颜色、呼吸等情况) 及其发病史, 兽医从业人员应在掌握动物疾病诊断技术的前提下进行准确诊断, 依据兽药适应症合理选药。制定给药方案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其一, 准确的给药剂量。实际用药时应依据病畜禽体重计算药物使用剂量。其二, 合适的给药途径。依据药物剂型及其吸收程度确定给药途径, 主要包括外用、口服和注射给药3种途径。其三, 规范给药次数。连续使用兽药时应按照药物半衰期确定两次给药的间隔时间, 并根据病情酌情进行调整。第四, 重视联合用药。由于西药配合中兽药治疗可取得更好疗效, 在临床上尽快能配合使用。此外, 治疗时应做好用药记录, 建立病历卡, 详细记录治疗及用药效果, 治疗方案并非一成不变, 可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 以提高疗效。

2.3 有效预防疾病

应做好循环养殖工作, 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养殖模式, 从根本上解决养殖业快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有效预防疾病, 降低患病率。同时, 还要加强动物疫病防控, 做到集中免疫与月月补针相结合, 要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 强化消毒灭源, 坚持日常性和定期消毒。

2.4 提高兽医从业人员素质

基层农村兽医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 第8篇

1 农村兽医工作现状分析

当前人们对动物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农村从事畜牧养殖的人数有了明显的提高, 大量的治疗、防疫等工作造成了庞大的工作量。而农村的兽医数量却比较少, 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工作及住宿条件较差, 另一方面是因为其自身的发展性存在问题。由于兽医的人数比较少, 很多村子的禽畜疾病都落在了一名兽医身上, 对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在实际的诊断中也存在困难, 由于诊断设备的缺乏, 兽医在没有医疗设备辅助的情况下, 往往凭借自身的经验, 对一些疾病进行诊断, 这就对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了影响。为了迎合动物产品的市场需求, 农村的畜牧养殖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牛羊等品种, 而是引进了许多新的养殖品种, 这些新品种的出现, 为兽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兽医依靠以往的诊断经验, 难以有效地对这些新品种进行诊断。此外, 农村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因素也对农村兽医工作造成了阻碍, 兽医难以得到系统地培训, 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难以得到有效地提升, 这都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的发展。

2 农村兽医工作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认识了农村兽医工作的现状, 针对其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采取如下对策:

2.1 利用科学诊断手段

科学的诊断方法对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要想确保准确的诊断结果, 使动物的疾病得到更好地治疗, 兽医需要加强对最新诊断方法的了解, 掌握科学的诊断方法。一般在遇到疾病, 且疾病的表征比较明显的时候, 兽医往往采取推论诊断的方法, 从假设可能性搜寻资料, 结合真实的疾病进行观察与比对, 验证假设与实际病情, 之后再采取相应的手段。而当病情比较隐晦的时候, 则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进行诊断, 当此时, 兽医可以广泛搜集资料, 找寻相似病例, 利用排除法进行诊断, 最终确定诊断的方法。

2.2 加强兽医专业培训

当前的情况来看, 很多兽医从事动物养殖工作, 依靠的大多是其实际养殖中总结的疾病治疗经验, 缺乏具体的兽医专业知识, 这就导致了这些兽医的疾病诊断局限性过于明显。为了更好地提高基层兽医诊疗水平, 需要定期对兽医组织培训, 并组织专业致使的培训和交流。通过这样的培训, 兽医不但能够更好地吸收自身的经验, 还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致使体系, 有效地提高兽医的专业素质。

2.3 配备先进医疗设备

再好的兽医没有好设备也难以起到太大的作用, 现在很多兽医都依靠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治疗, 这不但在治疗动物疾病上存在局限性, 也影响了兽医素质的提高。就当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的农村兽医医疗设备欠缺, 实际的兽医疾病治疗工作难度非常大。为此, 兽医站应该配备基本的医疗设备,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动物诊疗工作的科学性。凭着先进的医疗设备, 很多动物病情的诊治能够得到有效地治疗, 避免恶化。此外, 政府部门应该在设备建设上给予一定的帮助, 以改善农村兽医工作的状况。

2.4 招聘兽医专业人才

基层地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较差, 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对基层兽医诊疗工作并不愿意接受。为了更好地提升诊疗水平, 就需要提升兽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想有效基层兽医一般都是经验丰富的养殖人员, 专业知识有限, 即使是对这些人进行培训也需要专业人士的引导。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兽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就需要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从事基层工作。

3 总结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新时期,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对动物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 推动畜牧业的发展就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以及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然而当前农村兽医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为此就需要加强对农村兽医工作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农村兽医工作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兽医工作的对策, 希望对农村兽医工作有所帮助。

摘要:随着畜牧业的发展, 我国的农村兽医工作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 防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农村兽医工作现状并不乐观, 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若不将这些问题解决,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将受到很大的阻碍。本文分析了农村兽医工作的现状, 并提出了农村兽医工作的对策, 希望对农村兽医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基层农村,兽医工作,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胡岗, 等.基层畜牧兽医执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兽医导刊, 2011 (06) .

[2]赵涛.宜城市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 (12) .

[3]蔡茂.农村兽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湖北畜牧兽医, 2014.

[4]朱旋.基层农村兽医服务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J].广西畜牧兽医, 2012.

[5]李宪春.浅析强化农村兽医诊疗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基层畜牧兽医的行政综合执法 第9篇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行政综合执法

目前,我国在基层畜牧兽医行政综合执法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对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当中因为存在法律制度不完善,执法人员缺乏专业执法技能以及多头执法等问题,致使基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在禽畜生产、经营等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急需解决。

1畜牧兽医行政综合执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现行关于畜牧兽医方面的法律法规在行政综合执法上还存在不健全的现象,比如《畜牧法》颁布几年以来,省级实施畜牧法的条例至今没有出台,致使基层执法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无法利用现有法律来具体开展工作。同时我国现有法律在这一方面的处罚比较轻,执行力度也不够,致使许多企业和养殖大户甚至执法人员本身也会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以身试法。

1.2执法主体不明确当前我国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的主体有两个,即地方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但受到编制与职数的制约致使行政管理部门根本无法完成数量较多的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事项。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又存在体制落后的情况,致使在执法过程中对于兽药、饲料、禽畜养殖和生产经营等问题监督管理力不从心,没有主动权,反而不利于行政执法的正常进行。

1.3执法部门不配合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成立畜牧兽医行政执法部门,使得立案和办案机制不健全,而各个执法部门之间没有很好的协调配合,不少执法部门和工作人员遇到群众举报的情况,如果有利可图就会争着处理,如果对自身利益没有好处就会相互推脱。

1.4行政执法不全面在基层畜牧兽医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对逃避检疫、违法经营病死禽畜行为会比较认真,但是对于兽药、饲料方面的违法行为执法则比较少。虽然该执法方式能够通过典型案例来震慑违法犯罪行为,但这种较片面的执法方式只能治标,无法从根本上打击违法行为。

2解决措施

2.1出台法律配套的实施细则国家已经颁布了《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多部法律,各地区应该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以便于基层执法部门在实际工作具有更明确的指导性、操作性和执行力。

2.2科学配置执法部门为了使执法职责和分工更明确,应该将执法部门进行科学配置,如地方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全权授权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的权力范围之内开展自主综合执法工作。也可以对执法工作人员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开展。

2.3利用群众资源,加强诚信建设畜牧兽医企业需要不断增强法律知识与诚信服务,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同时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走访基层,向老百姓了解基本情况,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与培训,不断普及专业知识与法律内容,利用奖励制度鼓励老百姓举报在动物饲养、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将违法行为从源头遏制。

2.4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由于基层执法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执法技能和专业素质,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熟悉,甚至有部分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会违背职业道德素质而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执法人员进行专员技能和法律知识、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训、考试。此外我们还可以邀请律师或者专业人员对执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案例进行讲解,在交流办案技巧的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执法人员查案和办案的水平。

针对部分执法机构和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出现以权谋私的情况,应该及时查处通报,同时鼓励人民群众积极举报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根据当前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等措施来促进畜牧兽医行政综合执法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扎实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意见.农办牧[2010]4号.2012.1.20.

基层兽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10篇

1基层兽医工作的主要内容

我国基层兽医工作就是为地方提供的兽医服务。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是对养殖户饲养的家禽家畜进行诊断治疗、疫情监测等,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其次是对基层动物饲养工作进行的一系列跟踪控制;再次是对家禽家畜的贩卖、宰杀、运输等过程的监督控制,减少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防疫检疫、疾病诊疗、监督管理、技术指导、教育培训工作。由于涉及工作面多,复杂性凸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2我国基层兽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防疫检疫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我国基层兽医工作中,部分执法人员法纪意识淡薄,甚至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知法犯法,有的协检人员在诊治过程中,夸大疫情,故意拖延工作时间,谋取费用。加大了养殖户与工作人员的矛盾。同时也有小疫情不重视的现象发生,只是对重大的疫情进行防治,降低了防疫工作的质量,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影响人民的生命健康。还有就是相关的检疫防疫人员不专业,尽管很多基层都有防疫人员,但是这些人员往往不够专业,缺少培训,加上检测设备的缺少,不能适应现代化的畜牧兽医发展。

2.2工作运转机制存在问题

首先表现在运行机制尚未理顺,由于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了种种问题。诸如,管理混乱和交叉管理普遍存在,相关部门职责不明确,相互推诿。其次是技术推广不到位,从目前基层畜牧兽医站的现状来看,大部分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乡镇,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这主要是由于乡镇兽医站,人员编制少,工作条件恶劣,收入相对较低,导致许多专业毕业生拒绝到乡镇的兽医站工作,削弱了乡镇畜牧业发展的保障力度。再加上社会对兽医的偏见,许多学生不愿意从事兽医这一行业。相关数据调查表明,我国乡镇兽医高级技术人员仅占0.32%,初级及以下占了90%左右,严重影响了兽医技术的推广。

3我国基层兽医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防疫检疫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层防疫工作提供有利的依据。当出现一些不法商贩和经营者时,可以进行处罚,促进防疫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是加强防疫检疫知识的宣传,相关部门加大对防疫检疫知识的宣传,使相关人员能够意识到防疫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专家指导、进村入户、参加培训等提高养殖人员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同时提高防疫检疫人员的综合素质,各部门协作,促进检疫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

3.2建立与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运转机制的措施

首先,科学配置管理机构,确保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有序开展。应该进一步完善基层畜牧兽医的体制建设,促使其向合理化、健全化发展。同时加强各部门的联系,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并制定有效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其次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材料。再次是保证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公益服务属性,积极的向上级争取相关经费,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要开源节流,增加收入来源。

4结语

基层兽医 第11篇

关键词:基层兽医 畜禽疾病 防治 误区 对策

同德县部分基层兽医由于受文化程度的限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畜牧兽医理论教育,因而在基层兽医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影响了畜禽疾病的正确诊治,延误治疗时机,造成用药多、疗效差的不良后果[1]。现结合秀麻乡兽医站将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误区

1.盲目用药

部分基层兽医缺乏临床经验,在没有对动物疾病进行确诊的情况下,凭习惯和经验或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即对病畜禽疾病进行防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还有的兽医行医多年,从不做动物剖检,不作临床用药记录,又缺乏临床经验[2]。他们经常是见病用药、见病抗菌、见热就退、见泻就止、听病就防、见效停药。畜禽一发热,急忙用退热药降温,从没有考虑畜禽发热有时是体内的一种防御反应,有利于增进机体抗病能力,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滥用退热药物会降低畜禽机体防御能力,造成热型混乱,掩盖疾病真相,影响对症下药。兽医临床上滥用抗菌素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论何种疾病都离不开抗菌素。实际上有许多疾病根本不需要用抗菌素,如消化不良、中暑、中毒等,使用抗菌素药物反而使病菌的抗药性增强,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见泻就止是兽医临床上的一大误区,往往没有考虑畜禽腹泻也能排除体内病毒及有毒物质,减轻病菌及有毒物质对机体的损害。有的兽医,尤其是养殖场(户)的兽医人员,一听到近期发生了某类传染病,就进行免疫接种。这样很可能会造成洁净养殖场的污染,将病菌带入养殖场,如禽流感等。畜禽发生疾病是有内因和外因的,只对致病因素进行治疗,忽视提高病畜的防御能力或抗损伤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兽医临床上有时出现病畜稍好,就停止用药,这样容易造成病情复发,甚至转为慢性病。在烈性传染病初发期,基层兽医不及时报告上级监管部门,希望用药物治疗,结果延误最佳控制时期,造成疫情蔓延。

2.不明药物适应症用药

相当一部分基层兽医对兽药药理、动物病理及病原微生物特征,不甚明了或全然不知,他们不了解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性[3]。一味按标签说明书上“病症”的描述,擅自加大剂量或超剂量用药,或凭自己的习惯用药,胡乱用药,结果造成动物药物中毒,治疗失败。具体表现在用抗菌药治疗病毒性疾病,用抗阳性菌的药治疗阴性菌引起的疾病。在农村,用青霉素治疗猪瘟、新城疫的大有人在。许多基层兽医常凭自己的习惯用药,常用的用药模式是“安、青、地”,即安乃近+青霉素+地米,当这类药不起作用时则胡乱用药,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的占多数。

3.不懂得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

部分兽药法定标准(标签)在使用剂量上都是按每千克体重来测算的,但大多没有标出上限量,这就为临床使用时导致药物中毒埋下隐患。有些基层兽医不会计算用药量,难以掌握合理用药量,1针打下去不见效,2针下去还不见效,则第3针使用加倍量乃至3倍量,这样往往由于药害作用加重了动物的病情或加快患畜的死亡。与此相反的做法是用药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还造成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产生,使得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所谓疗程是指用药物治疗的全过程,即针对具体病发生在具体动物身上,需要使用多大剂量,每天治疗几次,应连续治疗多少天,方可保证患畜完全康复而病不反复。在基层,不按疗程用药的情况十分普遍。有的基层兽医在疾病流行期(如猪流感、流行性腹泻、仔猪大肠杆菌病等高发季节)往往顾此失彼,无法保证每个养殖户患畜的疗程;或是基层兽医对病的应有疗程掌握不准,均可导致治疗失败而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

4.给药途径或操作技能不当

给药途径指的是给动物用药的方式,如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相应的药物要选择不同的用药方式,用药途径直接影响到治疗或预防效果。给药途径不当,可导致动物药量不足,达不到防治效果或药量超量而药物中毒。例如通过饮水给药,如果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则动物喝到上面水的药量不足,喝到底层的可能引起中毒。如动物的消化道疾病用药一般多用口服的方法,患畜的肌体炎症多用肌肉注射用药,而家禽的用药则多用饮水或拌料的方式给药,如猪的味觉、嗅觉较发达,苦味或刺激性味大的药用口服,则猪不愿吃下。还有的药物本身不宜在消化道吸收(如某些抗菌素)则不能口服,某些刺激性大的药液不宜作肌肉注射等。家禽防疫的疫苗则根据免疫程序和具体疫病,多使用滴鼻点眼、饮水或肌注等不同方法。防疫时,如果操作技能不当,则不能发挥疫苗应有的作用。比如,在给鸡点眼免疫时,如果点眼后随即放鸡,疫苗很有可能很快被鸡从眼中甩出;在注射疫苗时,漏液或注射部位不正确,打飞针或注入脂肪等,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对策

一是用药要有针对性。畜禽发生疫病后,有条件的最好先做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有针对性的敏感药物[4]。在临床上应采用综合性治疗,既要消除致病因素,又要加强病畜护理和饲养管理,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二是用药剂量要适宜。在使用药物时用量一定要科学,不能随意增大剂量。三是保证用药疗程。用药时间,一般3~5d为1个疗程。在治疗中应遵循各种疾病有一定疗程的规律进行治疗,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1~2次药,以巩固疗效。四是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一般能口服的药物不作肌肉注射,以减少由于抓捕带来的一些应激反应。对家畜而言,肌注、静注效果更为可靠。五是提高基层兽医的技术水平。基层兽医人员应多参加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或有经验的兽医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多阅读各类专业报刊、杂志,有条件的可浏览专业网站上的文章,及时取得相关的最新知识。

参考文献:

[1]任小如.对基层兽医防治禽病现状的调查[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0(2):12.

[2]陈克,李艳菊,王国超.基层兽医临床常见的错误疗法[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9(3):19.

[3]张先鑫,刘丰杰.浅谈基层兽医如何减少临床误诊[J].贵州畜牧兽医,1999(6):20-21.

要扎实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第12篇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方式处于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 加强畜牧兽医法制建设, 推行依法治牧, 是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动物卫生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维护广大农牧民合法权益, 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畜牧兽医执法的重点在基层, 难点也在基层, 基层畜牧兽医执法能否有效开展事关畜牧兽医执法的全局。尽管各级畜牧兽医执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由于存在认识不足、体制不顺、手段薄弱、多头执法等问题, 一些地方畜牧兽医部门, 特别是基层全面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仍不强, 部分职责履行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 北京、湖北等地已通过动物卫生监督体制改革, 将种畜禽生产经营和畜禽养殖环节、兽药饲料、动物防疫监督管理等畜牧兽医处罚职能交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承担, 加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牌子, 在合理整合力量的基础上, 建立专职的执法队伍, 实现了基层畜牧兽医执法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 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了法定职责的履行。实践证明, 推行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能够有效整合行政执法资源, 提高执法效能, 是强化基层畜牧兽医执法的有效途径。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按照《农业部关于全面加强农业执法扎实推进综合执法的意见》的要求, 进一步提高对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认识, 切实把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加大工作力度, 整合执法力量, 确保各项法定职责得到全面履行。

二、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原则和目标

(一) 基本原则。

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以全面履行畜牧兽医部门法定职责为核心, 以强化动物防疫检疫、种畜禽生产、饲料、兽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 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为依托, 以充实执法人员、落实执法经费、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为保障, 强化日常监督, 着力创新畜牧兽医执法体制机制, 切实提高基层畜牧兽医执法水平, 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 基本目标。

通过创新体制机制, 全面提高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和执法水平, 经过3年努力, 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实现以下目标:

———执法体系基本健全。县级畜牧兽医单独设置的, 全面推行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各项法定职责得到全面履行。

———执法监督制度逐步完备, 执法行为有效规范。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对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机构的指导、监督有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机构在执法工作中做到程序合法, 案卷齐全, 管理规范。

———执法装备手段得到改善, 执法能力显著提高。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经费有保障, 执法装备明显改善, 动物产品及投入品检验检测能力大幅提高。

三、扎实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一) 认真梳理法定职责。

目前, 由畜牧兽医部门负责执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共有11部。各级地方畜牧兽医部门要对承担的法定职责进行认真梳理, 将涉及种畜禽生产经营、兽药饲料管理、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畜禽养殖及资源保护、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行政管理、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法定职责细化分解, 落实岗位责任。要定期对所负责实施的每一部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和评估, 分门别类地制定整改措施, 切实解决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确保法定职责得到全面履行和落实。

(二) 整合畜牧兽医执法力量。

要创新畜牧兽医执法体制机制, 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县级畜牧兽医部门没有单独设置的, 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行农业综合执法。畜牧兽医部门单独设置的, 要实行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对现有的畜牧兽医行政处罚职能进行整合, 交由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承担, 同时加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的牌子, 归口同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管理。要明确细化综合执法机构职能, 科学评估工作量, 调整增加综合执法人员编制。力争在3年内县一级全面推行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实现行政处罚职能统一行使, 执法人员统一管理, 执法力量统一调度, 为畜牧兽医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 严格办理委托执法手续。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承担的行业管理的相关处罚职能交由综合执法机构承担。要按照《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尽快办理委托执法的相关手续, 签订行政执法委托书, 使执法行为合法有效。行政执法委托书应载明委托机关和受委托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 委托执法的事项、权限、双方责任以及委托期限等内容。

(四) 完善执法工作机制。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按照谁委托、谁负责、谁指导的原则, 加强对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处理好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关系, 处理好综合执法与专业管理的关系。受委托的综合执法机构要加强与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 创新工作机制, 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切实肩负起赋予的法定职责。

(五) 规范执法管理。

建立健全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定期培训和考核制度。要严把执法人员考试录用关, 强化对执法人员培训, 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专业素质, 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要建立执法公示制度, 推进“阳光执法”, 实行执法依据、权限、程序和办案结果四公开。

(六) 切实保障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有序开展。

要加强对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的组织领导, 加强调查研究, 及时解决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动执法体制机制创新, 协调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计划财政等部门, 强化综合执法机构, 健全执法队伍, 加大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投入力度, 积极争取将执法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调查取证设备等执法装备, 推进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不断改善执法条件, 提高执法装备水平。

上一篇:60岁以上人群下一篇:烟气回热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