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分配范文

2024-08-23

能力分配范文(精选6篇)

能力分配 第1篇

当前,在盈利下滑、可供分配利润不足等情况下,不少上市公司推出大比例股票“送转”,引发市场热议。近年来,为了引导和推动上市公司建立持续、稳定、科学和透明的利润分配机制,促进资本市场理性投资、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陆续出台多项监管规则,如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13年1月7日发布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旨在促进并规范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据沪深证券交易所近两年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信息的分析,上市公司利润分配中现金分红比例显著提升。但是,也有部分上市公司为了响应《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等相关强制规定,提出了实物分红,如量子高科向股东分配公司产品龟苓膏、南方食品向股东分配公司新产品芝麻乳等。

那么,上市公司进行大比例股票“送转”或实物分红替代现金分红,是因为公司有红不分还是公司确实没有分红能力?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应从利润分配、自由现金流量等理论出发,利用公司会计报表数据,厘清公司的可供分配利润水平与现金分红能力。

二、可供分配利润与现金分红能力界定

(一)可供分配利润界定

公司利润分配的客体亦称为可供分配公司价值。依据《公司法》、《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公司总价值中仅有利润部分可以用于现金股利分配。所谓利润是指公司在一定期间内实现的经营成果,即公司资本实现增值的部分。因此,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润实质上是可供分配的公司资本增值部分。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润等于公司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的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公司当期净利润为公司当期利润总额扣除当期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当期利润总额等于当期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支净额之和。按照相关规定,公司必须对当期净利润提存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后,才能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从理论上分析,股票股利分配只是对所有者权益科目的调整,公司现金或资产没有任何减少,股东利益也没有增加。可见,分配股票股利既没有减少公司的实际价值,也没有增加股东的实际价值,股票股利不是真正的股利,股票分配应无实质经济含义(王洪伟,2009)。因此,盈余公积不能成为可供分配利润,也不能作为公司利润分配的一种方式。下文所提公司当期净利润均指计提盈余公积后可供分配的净利润。

从公司资本增值角度看,公司当期净利润(或净损失)包括资本实增值(或实减值)与虚增值(或虚减值)两部分。资本实增值(或实减值)是指公司当期实际收入扣除与之相配比的支出后的净增加值(或净损失值);资本虚增值(或虚减值)是指公司当期所发生的没有产生实际现金流入或流出的收益或损失,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计入公司当期利润(或损失)。由此可知,公司当期实际可供分配利润应为公司当期资本实增值。

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税后净利润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计量、确认的。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当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收益时,公司当期的净利润实际上包含了这部分收益,造成公司资本虚增值;而当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损失时,公司当期的净利润实际上已经扣除了这部分损失,即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吞噬”了公司资本实增值。再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减值损失,现行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一经计提,后期该项资产无论是否升值,均不允许转回。而实务中,由于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资产可能发生升值,其升值部分只有在处置这些资产时才能得到体现。可见,只要公司当期发生资产减值损失,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就要照实计提,公司当期的净利润扣除了实质上已经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但形式上公司当期并没有真正发生现金流出,即资产减值损失实际上也“吞噬”了公司当期资本实增值。

由此可知,公司当期实际可供分配利润的上限为公司当期资本实增值部分与期初留存收益之和。如果公司当期可供分配利润没有扣除当期资本虚增值部分,则可能会出现超额分配可供分配利润,即公司当期分配利润超出公司当期资本实增值与期初留存收益之和。超出的部分,本质上已经不属于利润分配,而属于“清算性股利”,即分回投资者之前的投资。如果公司当期可供分配利润不包括当期资本虚减值部分,则公司可能隐蔽部分可供分配利润,从而作出不分配利润的决定。

(二)现金分红能力界定

公司当期实际可供分配利润是公司可以向全体股东分配的利润,但不表示公司当期就有足量的现金向全体股东进行现金分红。最主要也最直接的原因是,公司当期实际可供分配利润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来计量和确认的,应收与应付、折旧与摊销等均会造成公司当期实际可供分配利润没有相应的现金与之对应,即公司当期实际可供分配的利润有可能以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应收款项等形式存在,而不是以现金形式存在于公司内部。这就造成了公司当期利润全部以现金分红形式分配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即公司当期可供分配的利润全部以现金形式存在于公司内部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因此,公司当期可供分配利润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现金形式存在的可供分配利润;另一部分是以存货、固定资产、应收款项等形式存在的可供分配利润。

由此可知,公司当期现金分红能力是指以现金形式存在的可供分配利润,公司要想提高现金分红能力,只有变卖可供分配利润所对应的存货、固定资产,或加大收款力度等,否则只能向外借款来满足投资者现金分红需求。如果公司当期可供分配的利润都是以存货、固定资产、应收款项等形式存在,那么公司当期想要分配利润,也只能以实物形式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正如上文量子高科向股东分配公司产品龟苓膏、南方食品向股东分配公司新产品芝麻乳等的做法。

公司要进行利润分配,除了当期必须具备正的可供分配利润,还必须考虑当期是否有足额的现金向投资者进行现金分红。因此,评价公司当期现金分红能力,必须考察公司当期的现金存量。此处的现金存量不同于Jensen(1986)所提的自由现金流量(Free Cash Flow),Jensen(1986)将自由现金流量界定为满足所有净现值为正的项目投资所需现金后剩余的现金流量。而本文所提的现金存量是从公司当期资本增值视角,考察公司当期实现资本增值以及期初未分配利润所对应的现金存量,公司只能对这部分现金存量以现金形式派发股利。如果公司当期具有正的可供分配利润,但其对应的现金存量不足,则说明公司当期现金分红能力弱,甚至无法以现金方式分配利润。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公司当期可供分配的现金存量,只有确定现金存量,才能确定公司当期现金分红能力。

公司当期现金存量应该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以及现金等价物(如随时可以变现的证券投资等)。公司当期某一时点的现金存量就是公司当期现金分红能力的最高上限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公司当期某一时点的现金存量还要支付公司正常经营周转所需现金、保障经营安全所需现金以及公司在建项目所需合理现金。要准确确定上述三项现金需求,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很难做到精准计算,其主要原因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是公司管理当局无法预知的。另外,保障经营安全所需现金以及公司在建项目所需现金的确定均需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以及其他情况进行预估,因此公司很难精准计算某一时点上述三项现金需求。而公司当期现金存量只有扣除上述三项现金需求后的现金余额才是真正意义上可以供公司进行现金分红的自由现金,即可供公司自由使用的现金(谢德仁,2013)。

公司公布当期现金分红预案后,必须经过公司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后方可实施现金分红方案。从公司公布现金分红预案到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再到现金分红正式实施,这期间公司的现金存量应该是公司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公司应合理预测这段时间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实际上现金存量测度时间段越长,精确度就越低,因为测度时间跨度越大,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公司现金存量的影响就越大。本文认为可以用公司当期现金分红预案公布日的现金存量加上分红方案公布日至分红方案实施日期间的现金流入,再减去这期间的现金流出后的余额来测度公司现金分红能力。

三、利润分配能力评价

确定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与现金分红能力是评价公司利润分配能力的两个主要前提条件,那么,如何确定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与现金分红能力?本文结合上述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与现金分红能力的界定,提出以下计算公式:

公司当期可供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当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准则不允许转回的资产减值损失

公司当期现金分红能力=公司分红预案公布日现金存量+分红方案公布日至分红方案实施日期间的现金流入-分红方案公布日至分红方案实施日期间的现金流出

借鉴波士顿矩阵思想,本文构建公司利润分配能力评价模型,见下页图。

上图横轴表示公司当期现金分红能力,从左至右,现金分红能力逐渐增强;纵轴表示公司当期可供分配利润,从下至上,当期可供分配利润逐渐增强。由此分为四个象限,其中第一象限分为Ⅰ区域和Ⅱ区域,两区域结合处公司当期可供分配利润等于公司当期现金分红能力。

Ⅰ区域:公司当期可供分配利润小于公司当期现金分红能力,则公司执行的利润分配方案为公司当期现金分红能力(超过公司当期可供分配利润),即公司当期利润分配出现超额分配现象,超出公司当期可供分配利润的部分实质上已经不再属于利润分配范畴,而属于“清算性股利”,即投资者收回之前的资本投资。

Ⅱ区域与Ⅲ区域:公司当期可供分配利润大于公司当期现金分红能力,则公司当期有可供分配利润而实际上无足额现金存量满足现金分红要求。公司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可能以存货、应收款项、固定资产等形式存在,公司若想进行足额现金分红,只能加大收款力度或变卖资产等筹集现金,达到现金分红要求。从Ⅱ区域到Ⅲ区域,公司当期现金分红能力越来越弱,可供分红的现金几近枯竭,除了以加大收款力度、变卖资产等手段筹集现金,公司管理层可能会为了维持现金分红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而到债务市场适度举债来满足公司当期现金分红要求。

Ⅳ区域:公司当期既无可供分配利润又无现金分红能力。公司当期可供分配利润已经为负值,即公司当期资本为负增值,且当期现金存量也比较少,从理论上分析,此时公司已经不具备向投资人分红的条件,不论是现金分红还是实物分红。

Ⅴ区域:公司当期可供分配利润为负值,即公司当期资本为负增值,但公司账面上存在一定现金存量,即公司当期具备一定现金分红能力,此部分现金存量并不是公司当期或以前各期资本增值所产生的,可能是公司融资所得,如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等。

通过分析公司利润分配能力评价矩阵图,我们发现:公司在Ⅰ区域与Ⅱ区域边界处分红,属于公司正常分红;在Ⅰ区域分红,属于超额分红,即公司当期现金分红超过公司当期可供分配利润,超过部分,则属于“清算性股利”式“庞氏骗局”。所谓“庞氏骗局”是指股东分红所分走的现金其实来自股东自己投入到公司的股权资本所带来之非暂时性自由现金,或公司从银行等债权人处借来的贷款本金所带来之暂时性自由现金抑或非自由现金,而非公司自身所创造的自由现金流所累积之非暂时性自由现金(谢德仁,2013)。公司在Ⅱ、Ⅲ区域具备向投资人进行利润分配的能力,但是不一定具备现金分红能力,必须考察公司当期现金存量情况,才能决定是否可以以现金形式进行分红。当公司的现金存量逐渐下降时,公司当期可供分配利润未以现金形式存在,管理层应加大资产变现力度,从而保障现金分红顺利进行。公司在Ⅳ、Ⅴ区域不具备向投资人进行利润分配的能力,如果公司在此区域进行利润分配,即使公司当期具备一定现金存量,实际上也是一种典型的“庞氏骗局”。如果公司在Ⅳ、Ⅴ区域强行分红,则要么属于“清算性股利”式“庞氏骗局”,要么属于举债式“庞氏骗局”。因此,利用公司利润分配能力评价矩阵图,结合公司当期利润分配实际情况,能够清晰界定公司当期利润分配的实际情况。

四、结语

评价公司利润分配能力既要看公司资本是否真正增值,又要结合公司当期现金存量考虑,公司当期利润分配的充要条件是在具备正的资本增值的情况下同时存在可供分配的现金存量。在公司具备利润分配能力的情况下,若公司未能考虑当期是否具备现金分红能力,而强制性要求对股东进行现金分红,则可能诱发“清算性股利”式“庞氏骗局”,不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在公司不具备利润分配能力的情况下,若公司强行进行现金分红,则可能诱发举债式“庞氏骗局”或大股东利益输送而有损中小股东利益;在公司既有可供分配利润又有现金分红能力的情况下,要防范公司不分红或变相分红(如用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代替现金分红)损害投资人利益。

参考文献

谢德仁.企业分红能力之理论研究[J].会计研究,2013(2).

王洪伟.公司股利分配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苏立勇.基于资源配置视角的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杨家新.公司股利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能力分配 第2篇

在思想方面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能认真执行学校、实验室的决议;尊敬导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勇于奉献,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能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在学业方面,我的研究方向为资源综合利用,主要优化油页岩干馏工艺,同时研究配煤生产工艺。学术思想活跃、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风良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发表学术论文两篇。研究生阶段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为把理论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我注重社会实践,假期的社会实践使我受益匪浅,社会实践获得到了学校好评。

今后,我将再接再厉,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我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能够在研究生院继续深造我十分的珍惜,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出色,我在研究生阶段所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两年。两年来本人思想上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毕业之际,回望过去的日子,不禁让我感慨万千:这一段时光不但让充实了自我,而且也让我结交了许多良师益友;这段岁月不仅仅只是难忘,而是让我刻苦铭心。年华虽逝坚,带不走的记忆却历历在目。

思想方面。我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认真执行学校、实验室的决议;尊敬导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勇于奉献,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能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和一名学生干部,我始终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在自己进步的同时还不忘帮助别人进步,先后担任了几位同志的入党介绍人、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学业方面。我的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主要研究兴趣为三维模型的简化与网络传输。学术思想活跃、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风良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在所选的研究生课程中,成绩全部为优良;在国际会议发表了学术论文两篇;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两个科研项目并在项目中独立负责一个模块,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

工作方面。我曾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会副主席、实验室政治协理员。在担任副主席期间,组织了多场晚会、联谊会、弘毅讲堂系列学术讲座;成功策划了首届“学术科技节”活动、组织了本室的学术之星评比,推荐、协助钟艳飞博士参加校级选举并荣获“十大学术之星”称号。我的工作积极性和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认可,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干部”。作为政治协理员,积极的配合分管党务工作的老师、指导和协调各班党支书开展工作,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其它方面。研究生的确应该视学术为生命,但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最重要的。我组织和参与了实验室的系列体育赛事,并获得了不错的名次;积极参加学校的辩论赛。坚持听一些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名家讲座,提高自身的修养。业余时间爱好摄影,作为青年志愿者参与了国际学术会议的拍摄工作并负责实验室重大活动的摄影任务;在摄影专业杂志发表文章一篇。

今后,我将再接再厉,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我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导师对毕业生业务能力和外语水平介绍及对其工作分配的建议:

该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并经常结合实践反思,将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学习勤奋上进,善于思考探究,做事认真踏实,为人稳重守信,善于团队合作,具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并能独立进行一些科研工作。外语水平良好,能娴熟地阅读一些专业相关外文文献,并能从事一些外文书籍的翻译工作,具有良好的外语素养。适合在研究机构或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自我鉴定:本人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积极上进,学习上努力钻研,生活上乐观向上,毕业之

际,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

思想上,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身为入党,心先入党,时刻以共产党员的风

范和共产党员的精神要求和审视自己,并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时刻准备着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专业上,时刻以“空杯心态”去汲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为自己放空的心注入更多营养,认真研读了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并经常阅读专业文献以探寻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同时涉猎了其他相关课程,以开阔视野,开拓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学科结构。在不断地充实和努力下,打下了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

科研上,参与了导师和院系主持的多项相关课题,研究过程也为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由实践反思理论提供了现实途径。通过积极参与和能动反思,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生活上,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对人,将心比心,真诚待人,及时关注同学所需,并尽己所能的给予帮助。对事,以一颗乐观、晴朗的心和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寻常事,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和精彩。

本人在研究生阶段所获颇丰,学习能力、专业素养、科研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地培养和提升,至此,为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画上了完满的句号。经过积淀和陈酿,这些都将成为我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指引着我继续前行。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实现自我,争取谱写出更好的人生篇章。

该研究生在**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能够充分利用自己“敏于思考,勤于创新”的专长,刻苦钻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特别是在认知发展领域积极探索。在独立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合作,具备较高的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注重心理咨询理论与心理咨询实践相结合,比较出色地承担了校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工作,有比较丰富的心理临床工作经验。

该研究生的英语已顺利通过CET-6,并在GRE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对外学术交流中表现出色。

硕士研究生***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英语应用能力,业务水平较高。鉴于其个性特点与学术专长,该研究生非常适合在高校从事心理学研究及学校心理咨询工作。

班组鉴定

该同学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积极要求上进,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习党中央的政策路线,时刻关注时事政治,不断自我提高。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勤奋刻苦,谦虚谨慎,有较好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人诚恳,和善热情,乐观开朗,乐于助人,意志坚强,人际关系融洽,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保持并发扬优良作风,兢兢业业,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能力分配 第3篇

关键词:从业能力,薪酬,激励,研究

一、引言

随着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步伐, 国家电网公司对员工队伍素质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得企业员工必须提升工作技能及全员素质来胜任新工作, 以保证公司的高效发展。

通过对某些电力企业人员结构的调查分析发现, 电力企业员工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技术力量薄弱, 实战经验欠缺, 缺乏实际技能操作水平高的领军人物等问题, 已逐步显现, 此种状况已完全不能适应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迫切需要一种先进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解决。

二、原薪酬分配方法分析

多年来, 某些电力企业班组员工的薪酬分配主要是采用“工时工分”评估法, 即将员工从事现场作业的情况以“工分”的形式记录下来, 每月根据员工所得“工分”的多少来决定员工薪酬分配的情况。此种方法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对完成生产作业任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 “工时工分”的薪酬分配方法, 存在着明显的弊端,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靠经验分配”的模式, 削弱了员工自主学习的意识。

“工时工分”的分配方法, 使员工只注重工分的多少, 均积极要求从事现场工作。中老年员工现场工作经验丰富, 从事现场工作机会多, 而年轻员工由于现场工作经验缺乏, 被派往现场工作的机会较少, 大大打击了其工作积极性, 严重阻碍了年轻员工提高技能操作水平的步伐。

2、员工能力与岗位配置的不匹配, 使技能等级高低不参与薪酬分配。

各班组在员工配置上存在一定的“惯性”, 如果“专责工”岗位上的老员工没有岗位晋升与变化, 那么, 即使年轻员工取得了从事“专责工”所需的技能等级 (高级工) 甚至更高等级, 也无法从事“专责工”岗位工作, 仍然只能工作在原较低的岗位上。这种机制, 与员工晋升“能上能下”的原则相违背, 使员工的能力变化不能及时与岗位变化相匹配, 大大削弱了员工争取高技能等级的积极性。

3、“工时工分”的分配方法, 弱化了对工作效率的要求。

“工时工分”的分配方法, 仅统计员工从事现场工作的次数, 即只要参加了现场工作, 就会获得“工分”, 而不考虑其工作效率。此种方法抑制了员工参加培训、提高工作技能与效率的积极性。

总之, 原薪酬分配方法只注重员工从事现场工作的情况, 从而影响了员工自主学习、参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的主动意识, 对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适应新形式的要求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基于从业能力的薪酬分配体系的做法

1、具体实施过程。

每年两次, 根据员工各项考试成绩以及技能等级, 为每名员工确定一个从业能力系数来决定一部分奖金的分配, 使员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与工作能力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奖金分配的数额。

1.1班组员工从业能力系数的确定。

以半年为一周期, 即每年6月与12月, 对每名员工进行从业能力鉴定考试, 具体考试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与安全生产知识等考试。根据各项考试成绩的综合得分与报考等级, 以及员工日常工作能力的表现, 为每名员工确定一个从业能力系数。报考等级越高、成绩越好, 从业能力系数越高, 反之, 报考等级越低、成绩越差, 从业能力系数越低。

1.2员工月度综合奖金的分配

(1) 月度综合奖金的确定

月度综合奖金的一定比例, 根据员工从业能力系数高低进行分配;另外, 一定比例的月度综合奖金, 由员工月度绩效考评结果决定, 主要包括员工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与工作规范执行情况等, 其中, 工作数量要考虑从事现场工作及参与班组管理等各方面。较少比例的月度综合奖作为基础奖金, 是奖金中的稳定因素部分。

(2) 员工月度综合奖金的分配流程

(1) 以半年为一周期, 对员工进行从业能力鉴定;

(2) 根据鉴定结果, 确定每名员工的从业能力系数;

(3) 班组考勤员每月对员工工作量情况进行收集与汇总, 并折算成工作量得分, 报班长;

(4) 班长及时对日常违反工作规范的情况进行记录, 并将工作质量与规范及班组月度考评责任落实情况加扣分后, 汇总得出员工月度绩效得分;

(5) 班长会同班组考勤员根据每名员工的从业能力系数与月度绩效考评结果, 计算出班组每名员工的月度综合奖金, 交工区综合管理员;

(6) 工区综合管理员汇总工区所有人员的奖金分配情况, 由工区主任审核后交公司人力资源部执行, 完成员工月度奖金的发放。

四、实施效果

1、薪酬分配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引入从业能力”后的多元薪酬分配体系, 既考虑了员工的工作量, 又注重员工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 即员工的间接绩效。此种薪酬分配体系进一步增强了奖金“按劳分配”、“按能力分配”的激励作用, 更加能够体现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

2、员工素质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这个系数不是终身的, 对其实施动态管理, 每半年变化一次,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了每个职工的积极性。通过考试成绩, 能够使每名员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弱项, 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进行弥补与改进。这样, 从业能力系数低或者奖金损失, 都是暂时的, 但学习带来的收益却是永久的。此外, 通过将班组人员从业能力引入薪酬分配, 增强了员工主动学习、努力工作、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在一线员工中逐步完成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过度, 从而逐渐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3、员工自主学习的氛围非常浓厚。

基于从业能力的薪酬分配体系通过提高员工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的基础上, 培养出了一批电力行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拔尖人才与领军人物, 高素质人才层出不穷。

参考文献

[1]、顾琴轩.国营经营者人力资本价值与收入分配.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 2004

能力分配 第4篇

①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②刺激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③促进效率的提高 ④促进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如今,国内许多大企业纷纷效仿国际大企业,不惜重金引进高级管理人才,以迎接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些管理人员的收入属于()A.按管理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分配

3. 2010年老张用厂房作价出资与其他三位股东共同成立了一家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2011年底老张获得公司红利10万元。该公司属于 公司,老张获得的10万元属于。()A.有限责任公司 按生产要素分配 B.股份有限公司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有限责任公司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D.股份有限公司 按生产要素分配

4. 2011年国民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2.4%,转移性收入增长12.1%,经营性收入增长29.0%,财产性收入增长24.7%。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收入中人均财产性收入比较突出,出现这种现象()①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结果 ②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具有的合理性、合法性 ③体现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④不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5. 2010年9月13日-15日,世界经济论坛在天津举行。在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强调,我们将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财产性收入中的“利息、红利、租金”属于我国现阶段的哪种分配方式?

(2)我国居民收入还是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占到居民收入70%左右,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较小,只有2%左右。试述“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合理性及意义。6. 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女主人公之一王小蒙为人正直、事业有成,开始时与其父母经营豆腐作坊,后来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王小蒙前后的收入包括()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

②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③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 张某夫妇因到城市开小餐馆,将自家在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给本村的李某,并从中取得6万元收益。张某夫妇自己经营小餐馆一年下来也有8万元收入。这里的14万元包括()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②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按土地所有权分配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8. 安徽广播网2012年8月13日消息,淮北市加大土地流转进度,通过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组建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和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分别属于()①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②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③非劳动收入,劳动收入 ④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9. 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海南经济特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规定,农民可以用其家庭承包的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以合作方式加入或者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材料中的农民凭借土地经营权取得的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 B.按个人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承包经营所得分配

10. “年终奖”是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谈论的比较多的一个话题。某国有商业银行一位入职不到两年的客服人员获得了1.3万元的年终奖。这里的“年终奖”收入属于()A.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D.偶然所得 参考答案: 1. 答案: C 解析: ①③④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意义,②不对

2. 答案: A 解析: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凭借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根据题意,这些管理人员的收入属于按管理要素分配所得。3. 答案: A 解析:

4. 答案: D 解析: 财产性收入主要源于生产要素,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观点错误。5. 答案:(1)按生产要素分配。

(2)①这一表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③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⑤有利于增加居民的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我国存在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缩小收入差距。⑥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解析: 第(1)问考查学生对我国目前的分配方式的了解和区分。利息、红利、租金都属于生产要素。第(2)问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但学生应首先明确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6. 答案: B 解析: 本题易误选C。原因在于混淆了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开豆腐作坊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后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获得的非劳动收入。②④正确。7. 答案: C 解析: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是生产要素之一,③符合。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④错误,排除。自己经营小餐馆属于个体经济,其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①入选。题中没有涉及按劳动要素分配,②排除。8. 答案: D 解析: 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非劳动收入;合作社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属于按劳分配、劳动收入。故①②判断错误,③④判断正确。9.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农民家庭承包的土地获得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农民凭借土地经营权取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个体经济是按个人劳动成果分配。故ABD项错误。本题选C项。

能力分配 第5篇

目前, 企业若设有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辅助生产车间, 其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五种。

一、让学生了解五种分配方法

(1) 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将各个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 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收益产品、车间或者部门, 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分配率=某辅助生产车间费用总额/ (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提供给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数量) 。在这个分配率的基础上, 根据受益原则, 结合收益部门耗用的劳务数量直接计算出应分配的费用金额。

(2) 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收益产品、车间或部门之前, 先将费用在相互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交互分配率=某车间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相互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根据这个交互分配率先进行一次交互分配。交互分配后就可以求出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费用总额+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收益产品、车间或部门以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生产费用为基数求对外分配率, 每个收益产品、车间或部门根据自身耗用的劳务数量, 结合对外分配率进行对外分配。

(3) 计划成本分析法。计划成本分析法是将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 一律先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分配给各收益产品、车间或者部门 (包括辅助生产车间) ;然后再将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与按照几乎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 进行追加分配, 一般将这个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4) 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是根据代数中解二元一次联立方程或三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 计算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 再将各收益产品、车间或部门 (包括辅助生产车间) 耗用劳务的数量乘以单位成本, 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5) 顺序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又叫作阶梯分配法。这种分配方法首先是将各辅助生产车间按收益大小顺序排列, 收益小的部门先分配给各使用部门, 一个部门分配完毕后, 此后的部门不再向该部门分配费用, 而将其费用分配给排列在其后的部门。

二、五种分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辅助生产费用的五种分配方法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 各有各的适用情形。把这五种分配方法进行横向比较的话, 有以下不同的优缺点。

(1) 直接分配法:适用情形———辅助生产车间相互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较少或是价值相当。优点———方法简单, 计算简便。缺点———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相互不分配费用, 分配结果不准确, 不利于成本控制。

(2) 交互分配法:适用情形———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较多。优点———考虑了交互部门的交互劳务分配, 分配结果准确性较高。缺点———需两次计算分配率, 分配计算的工作量大。

(3) 计划成本分配法:适用情形———计划单位成本接近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优点———省略分配率的计算, 简化计算过程。缺点———计划单位成本不准确就会直接影响分配结果的准确性, 带主观随意性。

(4) 代数分配法:适用情形———会计电算化工作基础较好的企业采用。优点———分配结果最精确。缺点———当辅助生产车间较多时, 未知数多, 计算复杂。

(5) 顺序分配法:适用情形———车间之间相互之间产品或劳务在金额上存在明显差异。优点———成本管理水准比直接分配法高, 分配方法比较简单。缺点———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不参与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费用的分配, 分配结果不准确。

三、优选方案

基于上述五种分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分析, 笔者倾向于选择“代数分配法”作为企业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其原因, 从以下几点论述。

(1) 有利于保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成本信息“准确性”, 应是财会工作者放在第一位的奋斗目标。但是事实上, 我们很多的财会工作者为了使自己的工作轻松简便, 往往会以及时性作为自己工作粗放的借口。扭曲的、虚假的成本信息不仅没有任何价值, 还容易误导我们的企业高层作出错误的经营决策, 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在辅助生产费用的集中分配方法中, 代数分配法是最准确的一种分配方法, 采用代数分配法来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有利于保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 目前大部分企业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电算化技术支撑。随着全球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急速发展, 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水平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目前通过财政部评审的会计软件有40余种, 加上各省财政部门认可并使用的, 总计达200多种, 已经出现了一系列实用、高效的会计软件。许多条件较好的企业已经可以直接利用会计软件使用“代数分配法”。就算是一些电算化水平较低的企业, 自身使用的财会软件功能不支持“代数分配法”的计算, 也都可以通过利用EXCEL软件等自行开发设计“代数分配法”的简易电算化程序。在目前会计数据处理电子化条件下, “代数分配法”计算复杂的缺点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既然我们已经有条件有能力去使用“代数分配法”, 那我们就更应该积极使用这种最准确的分配方法。

(3) 有助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会计软件操作能力。“代数分配法”是需要准确联立一次方程组并能准确求解。当辅助生产车间个数达到三个及三个以上求解过程就会显得更加复杂。这种情况的出现, 看似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但是笔者认为正是这种方法与数学思想联系紧密, 我们就更加应该多加使用。这样有助于我们的会计人员不断地去加强自身的数学知识, 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而且笔者以为数学思想是一个会计专业学生应具有的专业品质。而且事实上这种方法的使用我们是在一些会计软件中进行的, 这就有助于鞭策会计专业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技能。

四、应注意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上述几种分配方法的优缺点的比较及可行性分析, 得出采用代数分配法来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是最佳的方法。那是不是说其他分配方法就一无是处、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使用呢?这种认识片面的。企业在选择分配方法时还是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比如:如果企业本身只有一个辅助生产部门对外提供服务, 那我们只需要选择直接分配法就可以准确方便地把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下去。又比如:有些企业本身规模较大, 单是基本生产车间内部就设有辅助生产部门。这时其基本生产车间内部就要涉及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这时, 我们就可以选择“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等辅助方法。

通过以上的教学, 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会得到提高, 专业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杨点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的比较与优选[J].财会月刊, 2011 (11) .

[2]陈东领.交互分配法容易出现的差错及检验[J].经济师, 2005 (8) .

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关系探讨 第6篇

信贷是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项目。信贷有偿, 而财政无偿。但现阶段, 信贷资金财政化的倾向却日趋明显。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 对政府的财政亏空不可能熟视无睹, 一般都要设法解决。财政赤字是世界上每个政府都不可避免的, 当赤字出现时, 政府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向央行借款、发行国债、向国外借款等。这些积极的措施不但可以弥补赤字, 还有利于树立政府良好的信誉形象, 从而引导一国的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但我国的财政在法律规定不能向央行透支的条件下, 仍将“央行垫支, 财政能还就还, 不能还就算了”作为其常用的途径, 这与日本法律允许但财政从未向日本银行透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颇具我国特色的“点贷”就充分反映了信贷分配财政化的趋势。“财政点, 银行贷”, 虽然一方面促进了一些大规模建设项目的完成,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样的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它的存在妨碍着央行的货币发行, 对市场经济的运作有着不小的危害。财政在这样的“特权”保护下让银行为自己的过失买单。这样的纵容必定形成不了财政和信贷分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好关系, 进入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恶性循环。

用有周期性、有偿性的信贷分配补充甚至代替没有周期性、无偿的财政分配, 破坏了财政和信贷分配之间本应保持的“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财政的占用, 使得银行贷款凝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信贷应有的活力不断减弱。原本盈利的资金用于非生产领域补充财政的资金不足, 背负起较高的机会成本, 原本周转的资金陷在不良贷款或是财政的长期投资中, 成为信贷活动正常进行的隐患。信贷的被迫“越轨”加大了银行的运作困难, 延缓了银行企业化的进程。财政与信贷分配纠缠不清, 不能提高央行的独立性, 根据市场原则发行货币、制定货币政策, 服务于市场;不能让商业银行真正企业化, 卸掉一身包袱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 中国不能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

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中央调控监督的制度不完善, 地方政府“瘦中央肥地方”等因素都是财政和信贷分配形成良好关系的绊脚石, 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划清界限是一个长久努力方向。

2在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中寻求效率

在我国经济转型这个特殊时期, 财政和信贷分配必然是不能完全划清界限了, 怎样在财政和信贷交叉运行的条件下实现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就拿与财政分配和信贷分配都有密切关系的小额信贷问题来说, 小额信贷在孟加拉取得的成功激励着世界各国大力推行小额信贷。我国的小额信贷目前存在着以下问题: (1) 利率市场化难以推进。一方面, 小额信贷面向低收入人群, 贷款的额度不大, 且没有抵押。因此需要较高的利率以弥补成本;另一方面, 较高的利率又是低收入贷款者所难以承受的。 (2) 资金来源的持续性无法得到保证。利率由于没有市场化, 明显低于国际上正常的小额信贷利率, 使得小额信贷大多收不回贷款或盈利不足以抵消成本。银行、农信社等盈利性机构介于此, 也都不愿意办理小额信贷业务。财政便成为小额信贷的主要来源, 政府划拨经费给扶贫基金。但这种做法首先不是经济手段, 其次无偿划拨的扶贫基金浪费、贪污和挪用的现象也非常严重。

在这样的情形下, 笔者认为财政可以适当地将“明补”改为“暗补”以提高信贷分配的效率, 帮助我国小额信贷走出困境。中央制定出评价小额信贷业务开展业绩的标准, 定期评定各银行和信贷机构的业绩, 并根据评定结果对各金融机构分层次奖惩, 以弥补小额信贷本身可能带来的亏本, 提高金融机构对小额信贷的热情。

在这种“暗补”制度下, 财政不仅避免了资金层层下拨的困难, 也帮助了小额信贷利率逐步市场化, 加快了小额信贷由扶贫拨款向金融产品转变的进程, 同时还提高了信贷分配的效率, 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嵩.和谐社会直面财政分配职能弱化问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2]张顺来.论财政分配的经济效益[J].湖北财税, 200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能力分配】相关文章:

关于教师注意分配能力的研究09-11

财政分配05-10

分配激励05-13

分配不公05-16

功率分配05-25

优化分配05-29

分配结构06-10

质量分配06-13

行为分配08-02

分配格局08-06

上一篇:2型糖尿病与合并症下一篇:图书馆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