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探索范文

2024-07-03

陌生化探索范文(精选12篇)

陌生化探索 第1篇

(一) 坐具在陌生空间中的作用和功能

坐具在室内空间中的功能作用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塑造空间、识别空间、优化空间、烘托气氛。当住宅室内六大界面的设计完成后, 空间的塑造要依靠家具来进一步完成。当硬装饰完成后, 空间功能和风格有了基本的定位, 吊顶的做法、不同区域墙面材料的使用、地面的铺装, 定下了室内环境大的基调, 更细致的刻画就要靠家具的配置来完成。而坐具是人接触最多和最密切的家居之一。

(二) 人机工程与陌生视角中坐具的关系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不同的作业中人、机器及环境三者间的关系的综合性学科, 研究方法和评价手段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美学和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 研究的目的则是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应用, 来指导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和改造, 使得作业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

陌生空间坐具的尺寸会因为陌生视角的发现而改变, 传统意义上的人机工程学规定的坐具尺寸是让人能够更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的去体验生活, 而在陌生角度中, 会通过抬高坐具的脚, 或者是放大椅子尺度、可能会将摆放到墙上、天花板中、更有可能隐藏在地面里。椅凳类家具的规格的座面高度为400 ~ 440mm, 如果将它改成1800mm~1900mm, <常规的层高为:2700mm~3000mm> 差不多就是坐在家里的空中, 这样, 跟平常比起来的视角就改变了, 而原有的家居位置没有改变, 比如当人在看书的时候, 可以挂坐在墙上或者房顶上的某一个从未到过的角落里, 通过改变方向、位置、不同时间、不同季节、来调节到适合现在需求的位置。

二、家居坐具和陌生视角坐具的不同点与衔接点

家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历史, 是跟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国的“席地而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世纪的商代, 距今3700多年, 虽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家具, 但是已经充分说明了当时已经形成了坐具的基本形态, 也证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慢慢的意识到这种器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其后坐具的发展便成为了一种必然, 也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不断变化, 无论从造型上, 还是技术上都积累了非常多宝贵的经验, 为家具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参照和基础。但是, 古代家具生产一直都停留在手工作坊的操作形式上, 长期以来在生产技术上没有突破, 而且缺乏行业之间的相互交流, 所以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家具的概念包含了坐具, 这里说的一般坐具指的是根据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知识来制定的尺寸、造型、颜色、等的提供给人坐的器物。它的功能符合一般人的一般日常行为方式, 给日常行为方式带来方便。现代人, 生活在城市的喧嚣中, 每天坐着一样的公车, 上着同样的班, 做着同样的工作, 对着同一样人, 对着一样的角度, 呆在一个不变家居环境中, 必然会导致厌倦, 如果能在坐具上进行变化, 改造肯定可以减少厌倦感的增加, 笔者认为:坐是一个正常人做得最多的动作, 可以通过改变坐具的方位、大小、高矮、去改变家居人坐的不同的视角, 来追求这种陌生感。

首先:服务对象是相同。不管是家具设计还是室内环境设计, 最终的受众都是人, 所以两者有着相同的服务对象, 遵守着共同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而两者的设计评价标准也就是相同的, 也是能否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方面。其次:使用环境相同。坐具存在于室内空间中, 而陌生视角的坐具设计的作业对象就是针对室内空间本身, 所以两者最终所处的环境是相同的就是由建筑体构成的为人所使用的室内环境。

三、发展中的未来住宅室内空间形式的展望

21世纪, 经济飞速的发展, 价值观的不断改变, 出现了多元化的小家庭。因此对室内住宅有着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因此陌生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陌生化能够直接体现出个性化。不断的更新视觉。体会新鲜感, 让人疲倦, 每代人的生活方式都会异同越来越明显。

室内空间的使用性与住宅户型的可变动性两者存不可忽视的矛盾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室内设计不断延长的耐久性, 功能方面变得相对不重要, 这一矛盾越来越尖锐。而家庭构建模式在家庭生命循环周期的各个阶段, 对住宅空间的组合又有不相同的要求。在可变性上反映出这一点, 什么样的房子就让业主住什么样的房子。这是不对的, 应该是“以人为本”量体裁衣。可变性的原则是房屋价值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开发商可以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变化调整房型结构的适应性, 业主可以根据生活的需求来调整住宅的功能分区, 降低房屋的功能性贬值。可变性的原则是体现在家具形式的创新上, 是今后室内设计的可变性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其钧.室内装饰设计[M].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2.

语言陌生化 第2篇

一、语言陌生化的理论与实践

“陌生化”是由俄国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在上世纪初提出来的。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词语的复活》)这段话告诉我们,“陌生化”是文学艺术的一种技巧,它可以使熟悉的甚至熟视无睹的事物变得新颖有趣,从而改变读者的阅读期待,扩充作品的想象空间,进而增强作品的美感。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对“陌生化”有更为具体地阐述:“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漂泊的语言》)王安忆所说的“陌生化”,其实就是语言陌生化。语言的陌生化强调一个“新”字,在事物指称和语言结构上除旧布新,这样就可以使习用性、惯常性语言具有新的生命力、新的审美价值,从而使文章亮丽多姿。

所谓“陌生化”,通俗点讲,就是“换一种说法”,以陌生表现熟悉。我们在叙写或陈说我们习见的事物或道理时,不用大多数人习惯采用的说法,而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表现语言——一张“陌生的面孔”,会给文章带来一道亮丽的色彩。有这样两句话:“春天来了。”“被细雨淋湿的鸟鸣跌落在河面上,江水微涨。微风拂来,夹岸的柳枝被风剪成丝缕,舞成一片婀娜。”1(董华翱《守望春天》)两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就是春天来了,这我们都能读懂,但似乎后者更容易抓住读者的心,因为它更容易引发我们诗意的联想和想象,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种美感的获得就是靠语言的陌生化。这句话综合运用了诸如通感、移用以及新奇的比喻与拟人等修辞手段,使语言含蓄、新奇、形象,富有“侵略性”,自然会给读者一个全新的印象与感受,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为我们树立了语言陌生化的榜样,这种例子信手拈来。

“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半死的月光下/载饮载歌/裂喉的音随北风飘散。”2(李金发《有感》)

“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正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看到了黄昏的头发。”3(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收罢秋,山痩,河肥,村子在涨起来,巷道却窄下去。”4(贾平凹《古堡》)

此类例子即便是在教材里也是随处可见:

“我们就这样站着/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都涨满绿色的帆。”5(苏教版必修一,江河《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上,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地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6(苏教版必修三,黄药眠《祖国山河颂》)

“我是你河边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织着疲惫的歌。”7(苏教版必修三,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这些现当代著名的作家们都十分注意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语言陌生化,虽然增加了读者感知事物的难度,延长了感知时间,但却使人在反复品味中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充分显示了陌生化语言的独特魅力。

古人或许并不知晓语言陌生化的理论,但在“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原则下,产生了无数语言陌生化的诗句,而且技艺娴熟,简直天衣无缝。且不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类妇孺皆知的句子,就是下面随意摘取的几个例子,就足以令我们感佩不已。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8(贺知章《咏柳》)“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9(崔护《题都城南庄》)“月凉梦破鸡声白,枫霁烟醒鸟话红。”10(李世雄《剑浦路早发次林守》)“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11(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

这些句子,语言变异组合,虽然超越了经验事实的限制,却因此传递出新的审美信息,让人从中品味到含蓄蕴藉的诗意,获得充分的审美满足。

其实,学生的作文中偶尔也能见到一些颇见功底的陌生化句子,略列两例: “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时悄然来临。”12(星飞《读心》)“慢慢地,我感到自己智慧的小池塘正在涨满,荒漠的心正在泛绿,这种感觉的畅快实在难以言喻,或许可以这样说吧,读书让我的自身正化为一道光明,迅速地烧毁本来在我眼前的一片黑暗。”13(甜雯《诗意的证据》)

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句子写同一件事情:读书的感受。而这些感受经过小作者的陌生化处理,即以一副陌生的面孔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从另一角度欣赏到了常见事物的美感,体会到了语言陌生化的艺术魅力。

二、语言陌生化的途径与方法

分析这些句子,不难发现他们具有两个共同特征:从途径上说,就是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从方法上说,就是综合运用诸如移用、通感、新奇的比喻与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化腐朽为神奇,变习见为新异,从而使读者获得意想不到的美感体验。

比喻是最常见的修辞之一,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化抽象为具体。新奇的比喻也可把寻常的事物陌生化,增加人和事物间的距离感,从而获得美感。就如上文句3,“黄昏的头发”的意思我们是明白的,就是下午即将过去,黄昏即将来临。“黄昏”是夜之“头”,“头发”乃人之“头”,二者形成比喻关系,较为新奇。句5将小树逐渐变绿说成是风帆逐渐臌胀,句6直接将黄昏比喻为醉汉,都因新奇而别具美感。试再看几例:

“这些美丽的山茶,迈过季节的门槛,飘零在我灵魂的旷野。”14(林玲《季节无痕》)山茶经过门槛一样的季节,走进我旷野般的灵魂,比喻新颖别致。

“黄昏/绕过风景中的池畔/荷塘里浮动的/是朵朵鲜绿的诗词。”15(王媺《等待》)把一首首诗词比喻成一朵朵荷花,清新典雅,含蓄蕴藉。

比拟有拟人拟物之分,也是常用修辞之一,它通过把物人化和把人物化或者把甲物乙物化,达到新颖别致、亲切动人的艺术效果。前述句2“半死的月光”,句4“山痩”“河肥”,句6“蹒跚”的“黄昏”,句7“疲惫的歌”,句9“笑春风”,句10“醒”来的“烟”,句14“迈过门槛”的“山茶”,句15“绕过池畔”的“黄昏”等,就明显地运用比拟的手法,给山、河等事物以可感的形象、人为的特征。在这里,人与物、物与人、物与物之间特性互通,摆脱了就事说事,就物说物的苍白、枯燥,给人鲜明的印象,具有丰富的美感。再如:

“冬天的树用光秃秃的树杆,一遍又一遍地临摹着太阳的影子,丈量着岁月的长度。”16(容蓉《冬日恋歌》)“临摹”“丈量”都是人为的动作,此处让“树”具有,人物共通,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女人坐在小院子当中,手指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17(孙犁《荷花淀》)苇眉子也会“跳跃”,比拟手法化静为动,十分传神。

通感(移觉)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它是不同感觉之间的互通,可以以听觉写视觉,也可以用视觉写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都可以相互为用,进而使语言陌生化,收到新奇而意味深长的审美效果。上文句10“鸡声”“鸟话”之听觉与“月白”“枫红”之视觉相互打通,相互浸染,营造了一种氤氲迷蒙、浑然一体的境界。句11“钟声”与“湿”搭配,也是听觉与视觉或触觉的打通。这种句子也是俯拾即是:

“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的凝脂似的感觉。”18(碧野《天山景物记》)这是视觉到触觉的共通。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19(鲁彦《听潮》)听觉、视觉、嗅觉交互使用,美不胜收。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20(朱自清《荷塘月色》)以听觉写嗅觉。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21(朱自清《荷塘月色》)是视觉与听觉的相通。

移用(移就)应该是语言陌生化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的手段。所谓移用,就是甲、乙两种事物相关联,就把本是用来修饰甲事物的词语移来用作修饰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它实际上是一种词语的活用方法,经常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到物上。这种用法表面上看似乎有些用词不当,但却能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前述各例句中,大部分都采用了移用的手法,使这些句子意味深长。句1中本来“淋湿的”应是“鸟羽”,却移用为“鸟声”;“跌落”的也应该是一种具体的物件,而此处移用为“鸟声”;“剪”的对象主要是织物一类的东西,而这里移用为“柳枝”;“婀娜”本用来形容姿态柔和美好,而此处以“一片”修饰之,使其移用为名词,即“婀娜的姿态”。这些只是描写一个“春天来了”的简单事实,但显然比“春天来了”的直接陈述要更细腻、新颖、形象、生动。句2“喉音”“随风飘散”,句3“穿过”“早晨”、“走进”“尾声”,句4“收”“秋”、“村子”“涨”,句5“小树”“涨”,句6“黄昏”“倒下”,句7“纺织”“歌”,句8“裁”“细叶”、“剪”“春风”,句9“桃花”“笑”,句10“烟”“醒”,句13“燃烧”“黑暗”,句16“丈量”“岁月”等不一而足,都是与习惯表达完全不符的搭配,造成了语言的陌生化,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力,提升了语言的美感。类似句子简直比比皆是:

“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22(王一飞《我心随秋》)悲秋之意形象鲜明,别致新颖。

“蛙鼓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金黄的稻穗害起了浓烈的相思。”23(黎云智《蛙声》)乡思之情如此表达,不能不叫人拍案叫绝。

同是写蛙声,有人这样表达,效果同样明显:“蛙声在故乡的乡野间流淌开来,夜色抹平了对面的山和白花花的水稻田。”24(张青云《最后一堵墙》)

“潮湿的鸟啼还沾在睫毛上,她的思念早已展羽远飞。”25(易如《采莲子》)写落泪的思念,也非常耐人寻味。

可以使语言陌生化的修辞还有夸张、双关等。“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睛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26(鲁迅《药》)“两把刀”“缩小了一半”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康大叔的蛮横暴虐和华老栓的老实胆小。“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27(刘禹锡《竹枝词》)“晴”“情”谐音双关,韵味无穷。诸如此类,兹不赘述。

当然,使语言陌生化的各种修辞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各种修辞综合运用,甚至在修辞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现象,使得整个句子仪态万方、摇曳多姿,仔细把玩,方觉情味隽永。就如句1,除前述多用移用外,“鸟鸣”靠“听觉”,“跌落”靠“视觉”,是为通感;“柳条”之于“丝缕”,构成比喻;而“婀娜”之“舞”乃仗人为,是为拟人。而在我们研究了大量比拟、通感之后就会发现,其实比拟、通感都有移用之妙。再看两例:

“粗野的山风爬进古老的夜,传说围着火塘繁衍。三峡的情感在鼎罐里沸腾。女人的爱情如瞿塘高悬的太阳,惊心动魄地升,惊心动魄地落。和尚倒挂着,滴出一江清泪。祖先沉默于凝重的悬棺里。青铜剑锈迹斑斑。”28(徐志茂《三峡风景》)“粗野”“山风”“爬进”“夜”,拟物、移用兼有;“传说”“围着”“繁衍”,拟人、移用并存;“感情”“沸腾”是移用,“一江清泪”是借喻,“祖先”“沉默”用婉曲,简直就是修辞手法大聚会,而恰是这些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把三峡风情形象而别致地说出,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太阳的影子躺在波浪上,黎明摇着棕榈叶,摇着绿色的光。就在那儿,夜晚击落飞舞的海鸥。我的梦在颤栗的水藻间游荡,天空和大海的胸襟,插满千千万万朵紫罗兰。就在那儿,我留给沙滩的温漉漉的脚印,被无情的潮汐舔平。就在那儿,时间鸣响着衰老,我的梦落叶一样不可挽回的飘零。”29(杨炼《蓝色狂想曲》)比喻、比拟、移用交错使用,使文章五彩斑斓、风情万种。

三、语言陌生化的原则与标准

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无疑可以实现语言陌生化,增强语言表现力,让人耳目一新,并在进一步的联想想象中,获得美感。但不恰当地使用,甚至滥用,则非但于增强文章美感无益,反而会极大地损坏其美感。也就是说,语言陌生化必须有个“度”,应有其相应的原则与标准。这个“度”至少有两个,一是频度,二是陌生度。对于前者,主要是强调不可通篇使用陌生化语言,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语言陌生化的初衷是为文章增加亮点,增强文章表现力和美感。如果通篇都用陌生化语言,则文章反而无亮点可言。另一个问题是,通篇都用,很容易导致词语的堆砌,给人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之感,从而以华丽的形式损害了内容的深刻与丰富。什么时候用呢?窃以为应该在那些人们最习以为常的诸如“春天来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表达上使用语言陌生化,给人不一般的感觉,缓解那种因太寻常而引起的所谓审美疲劳。

前句如句1,此不赘述,后者也可换一种表达:“血色的夕阳还未涂红檐下雨燕的歌喉,心急如焚的鸡鸣早已把半天残月挂在了山腰。岁暮的爆竹声刚在春雨的怀里悄然睡去,枯瘦的寒风又把太阳的影子送到岁月的末梢。”30(董华翱《时间你早》)一天的瞬间转换,四季的短暂更迭,被形象化、陌生化了,再也不是那个让人望而生厌的大路货了,我们不但可以从中感受到时间过得真快,还觉得新颖耐读,并乐于接受。

陌生度是说不能为“陌生”而“陌生”,换句话说,不是越陌生越好。语言的陌生化要服务于内容表达的需要,要以人们熟知的事物和语汇为基础,加以适当的变形和改造。熟悉的表达和陌生的表达间一定要有关联,有让人们可以联想起来的关联,也就是让人能够看懂。距离确实可以产生美感,但距离太远可能产生的更多的是厌烦与无奈。我们来看个例子,来自当代著名流行歌曲词作者方文山的《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这段歌词非常有名,引来了是是非非的诸多争论。有的(如马未都)指出其中的知识错误,也有的(如裴光辉)则为其平反;有的(如清华大学)挑出其中病句让考生辨析,也有的(大多数年轻人)为其击节叫好,随口就可以吐露几句。这里我不想凑热闹参与论辩,只是想从语言陌生化的角度做一些较为客观的分析。

首先,歌词通篇都用陌生化手法,新奇的比喻、出其不意的比拟、通感、移用、倒装、夸饰,俨然一场修辞的擂台赛,争先恐后、热闹非凡。热是热闹,但我们明显感到有矫揉造作、故作高深的嫌疑。更大的问题在于,整篇读来,即便是读多遍,还是云里雾里,很难明白其意向旨归。笔者曾就此做过实验,边唱边记歌词,虽然用了很长时间,但依然无法完整地复述其中任何连续几句。后来又在喜欢它的学生中做同样的实验,结果也没有人能完整地复述歌词。而用相同的时间,学生能把《相信未来》或长度相当的经典诗篇熟读成诵。这里除去后者是课文的因素外,它没有通篇使用陌生化语言,学生易于理解,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换句话说,《青花瓷》通篇语言陌生化,以华丽的语言形式削弱了真正的歌词内涵,让人水中观月、雾里看花,失去了理解歌词的起码依据。

其次,歌词里的某些词句也值得商榷,可以做进一步推敲,这里略举两例。“天青色等烟雨”,这话实在令人费解,“天青色”和“烟雨”之间缺乏人们习见的关联。虽然无限想象可以增加美感,但让人冥思苦想而不得其果,则肯定会让人大失所望。对此,词作者曾亲自做过解释,雨过天晴,天色就是天青色。好像不无道理,但跨度确实大了点,距离也远了些,说白了,陌生化已超过了“度”,过犹不及。“晕开了结局”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水中捞月、水破月散,涟漪阵阵,这跟“结局”的关联实在牵强。有人解释说,结局就是幻灭,即便真是这样,这跟歌词主题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陌生化与熟悉是相对而言的,先有熟悉,后有陌生;置言之,没有熟悉,就没有陌生。陌生和熟悉之间一定要有人们较为熟悉的关联,让人能进行相关联想,否则,这种陌生化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了。

高职生化工艺课程一体化模式探索 第3篇

生化工艺是高职院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为了达到企业对毕业生提出的“上岗就能干活”的要求,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增强就业竞争力,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

一、“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传统的生化工艺课程教学,在学生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工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尚有欠缺,与之相比,“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则有明显的优势。该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将教师需要讲的、学生需要学的、学生需要练的内容设计成一个整体流程,以教带学,以练助学,以做固学。“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核心是“学”,“教”、“练”和“做”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而“做”则是在“教”、“学”和“练”基础上的综合能力训练。这样不仅克服了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严重脱节等诸多弊端,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以能力训练为主、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带动知识学习和技能提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职业工作经验。

二、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

“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项目任务,在具有生产氛围的专业教室、实训基地,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微课、教学课件、工艺流程软件等教学手段,按照工作过程,教会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技能等。通过企业调研和专业教研,在教学整体内容的安排上,我们紧紧围绕发酵工艺的主线,按照企业发酵生产单元工艺设定教学项目和任务,共分为6个项目、21个教学任务,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三、“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1.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实施“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手段都做出了调整,不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机械的分割开来,而是将课堂搬到实训室里。比如,在讲到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内容时,理论上,先把微生物育种的基本方法教授给学生,特别是企业常见的育种流程,然后通过视频给学生展示育种的整个流程,最后在微生物实训室里进行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富集、筛菌、诱变等操作。这样一边理论教学,一边动手实践,做到先教后学、先练后做的“教、学、练、做”一体化模式教学。

2.课外教学改革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加强课后学习指导与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发网上教学空间对学生课后学习进行指导,它能有效弥补学生课堂学习的不足,使学习延伸至课外。比如,在介绍到染菌及其危害的时候,由于染菌情况多种多样,影响因素众多,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是很难介绍全面的,任课教师可将案例及处理方法放到网络教学空间上,或布置成作业,或作为拓展,这样就能更好地增进学生的理解。

另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为了建立生化工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笔者所在学校针对用人单位的实际问题,拟定相关题目,对学生进行培训,明确目的、内容、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到实训室开展实践教学。比如,设计开放的筛选微生物题目,在保证实训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设计筛选和诱变的方案,去野外收集样品,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地践行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

四、生化工艺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体会

1.精心组织实训教学活动

“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使教材内容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使教学由传授知识向教知识与练技能并举转化。而适当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不仅满足了生物化工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生化工艺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教师需要在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去分析和思考,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关键在“做”

高职教育讲究的是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能力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所以“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点是“做”,即各项实训活动的开展。为此,教师就必须从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走出来,转变成学生理论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编剧和导演,对如何进行理论教学、怎样组织实训活动进行详细地规划与策划。例如,进行生化工艺的综合实训时,除了参观生产企业这个任务,其他的任务都让学生根据本学期所学到的理论和实训知识,分小组设计实训方案,小组间要及时地汇报总结。这个时候,学生就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建议。在任务实施完成后,教师根据每个小组任务的完成程度以及操作过程的完整性对每个小组和每个学生进行评价。

陌生化探索 第4篇

关键词:标本溶血,生化检验,血清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 标本溶血时常发生, 给检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究其原因, 不仅由于标本来源自身的影响, 也有可能由检验操作不当造成, 比如进行抽血时负压控制不好等, 此外存放不当也是标本溶血的触发原因之一, 如水浴箱温度过高或在离心分离血清时速度过快等使红细胞受到严重影响, 导致红细胞内物质深入血清造成溶血[1]。标本溶血会造成生化检查结果出现误差, 无法准确反应患者的病理情况, 使医师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为探索血清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现将研究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于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 其中男性27例, 女性23例, 所有患者年龄为20~44岁, 平均年龄29.4岁;所有患者均通过检查, 肝肾功能正常, 没有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疾病并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随机选取50例正常健康人群, 提取人群血液作为标本, 测定溶血前后总蛋白 (TP)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总胆红素 (TBIL) 、肌酸激酶 (CK) 、乳酸脱氢酶 (LDH) , γ-谷氨酰转肽酶 (γ-GT) 、清蛋白 (ALB) 、直接胆红素 (DBIL) 、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以及三酰甘油 (TG) 的变化, 分析其差异。具体方法为:抽取空腹静脉血液4 m L, 分别置于2个试管中, 每个试管2 m L, 标记为1号和2号试管。对1号试管进行37℃水浴30 min左右, 每分钟3000 r, 离心5 min。2号试管使用人工方法进行溶血, 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离心。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专用试剂对血清中的血钾、总胆固醇、葡萄糖、尿酸、肌酐、三酰甘油等指标进行测定。记录结果比较其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表示为 (±s) ,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血器械质量差以及采血方法不规范是造成标本溶血的主要原因。溶血后AST、ALT、LDH、TP、CK、γ-GT较溶血前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BIL、DBIL、TC、TG、ALB、HDL、LDL较溶血前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人体红细胞中的AST活性为血浆中的40倍, 当发生标本溶血时会引起AST活性的升高[2]。AST是肝损伤的敏感指标, 测定结果偏高会导致假阳性的产生。ALT在细胞内的含量比血浆高7倍, 因此溶血后ALT大量释放使其含量增高。溶血后由于红细胞破裂, 大量的血红蛋白会进入血清, 从而时TBIL的测定值变高。血红蛋白与重氮试剂反应所形成的产物会破坏TBIL, 溶血对重氮法测定TBIL时会形成负向干扰使测定结果偏低, 但此作用比较小, 因此在溶血后TBIL的测定结果往往偏高[3]。用双缩脲法测定TP的主波长为540 nm, 在555 nm处血红蛋白会出现吸收峰, 红细胞溶血破裂后大量血红蛋白会释放造成测量结果偏高。采用连续监测速率法测定CK, 腺苷酸激醇会对三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生成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的反应产生催化作用从而引起CK的活性增加使测定结果偏高。γ-GT在溶血标本Hb在500 mg/L以上时会使其活性降低, 使测定结果偏低[4]。

在日常检验工作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原因导致的标本溶血, 掌握标本溶血的原理和对部分检验结果的影响, 对于预防标本溶血, 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详细了解标本溶血对各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有助于及时客观地分析生化指标的变化是否具有临床意义[5]。

参考文献

[1]韩凤琴.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6 (23) :107-108.

[2]文家远.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J].吉林医学, 2010, 17 (17) :214-215.

[3]周晔.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J].哈尔滨医药, 2011, 9 (4) :59-61.

[4]李佳.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0, 4 (10) :14.

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特点 第5篇

一、陌生化语言的发展和特点分析

“陌生化”理论被推广传播后,一直以来,这种富有诗性语言特征的小说作品手法很是受英美作家推崇和尝试,例如詹姆斯・乔伊斯(Joyce)的Ulysses(《尤利西斯》)、波特(Catherine Anne Porter)的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 all(《被背弃的老祖母》)、托马斯・曼(Thomas Mann)的 Der Zauberberg(《魔山》)、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的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追忆似水年华》)、帕维奇(Милорад Пави)的Dictionary of the Khazars(《哈扎尔辞典》)等,都是具有很明显陌生化语言特征的西方著名文学作品。

(一)什克洛夫斯基等人的“陌生化”理论。什克洛夫斯基等人的“陌生化”理论学说是以黑格尔理论为基础建立的。什克洛夫斯基作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代言人,他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书中说:“为了让人唤醒对生活的最大感受,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并且让人感到到它的存在,即对石头的认识更加认为其为石头,是石头就能显出其石头的质感。艺术的过程是你的视像与你的感觉统一,艺术的存在,是为了让人重新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也就是让人感受事物。艺术的目的最终是要人感受到事物,而不仅仅只是知道事物。所谓艺术的技巧就是使被创作的对象陌生,让艺术作品形式变得曲折困难,使人们增加感受艺术作品的难度和时间,由于感受过程的本身就是审美目的,所以必须设计延长时间的效果来达到目的。”

(二)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手法。语言陌生化学说虽起源于俄罗斯的文学理论,而运用在相对比较明显的地方却是在意识流小说方面,我们通过了解掌握意识流小说中语言陌生化的特征,就可以看出语言陌生化随着英美文学的发展不断推广运用的过程。

众所周知,所谓“意识流”(Conscious Stream)一词,是属心理学范畴中的词汇。然而却是被评论家梅・辛克莱在19评论英国作家陶罗赛・瑞恰生创作的小说Journey《旅程》时,首次引入文学界。弗洛伊德理论中的精神分析等,为作家更好地掌握洞察描写人心理的“意识流”起了十分规范的作用。而这种理论的相为支持与相互依赖,系统地构建了一整套较完整的“意识流小说”研究理论。尽管意识流小说风格与语言表现各具不同,可他们都有一个相似的共同点,就是特别注意所著小说中的语言表现形式,力求让文中的人物本身直接表达出心理活动过程,尽管这种展现大多是看似杂乱、反复,可实际上确是孕育了语言陌生化的特点。加之意识流小说家普遍认为,只有直接展示出内心世界混乱无序的潜意识活动,才能真正揭示其本身内在的真实。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就是以不寻常的语言模式进行改变文学语言,从而使得文章不呆板且充满活力。每个作家依据陌生化语言的特征,在作品中的手法运用以及表现也都各不相同。在英美,意识流的小说有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像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像维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Mrs. Dalloway(《达洛维夫人》)、像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的The Sound and the Fury(《喧哗与骚动》)等作品,都是恰到好处地运用了陌生化语言手法而令作品耳目一新、别具一格。作家们认为,人深层思想内的模糊、没有严谨思考的潜意识,通过作家一些不常规不符语法规范的语句表达出来后,往往会促使人心里的潜意识活动生动真实地表现出来,直至引起人们的共鸣。

二、英美典型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分析

所谓叙事手法的陌生化诗学现象,就是人了解事物的了解感知阶段中的审美体验。感受事物的阶段越长,则获取的审美体验就越丰富。如果让人对事物的感受阶段延时拉长,就必须得采取把事物难化得形式来进行。“陌生化”手法作为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核心思想,其主张就是通过把文学作品形式以及结构和语言加以难化,也就是“陌生化”,最终达到给读者创造出一个审美感受的情境中。 (一)波特的《被背弃的老祖母》语言表现体验性。通过波特创作的短篇小说《被背弃的老祖母》,我们来分析在叙事手法、叙事结构以及叙事视角等三方面的陌生化现象。该小说是波特于19发表的代表作之一,其以“意识流”写作手法向人们叙述了一位80多岁老人在弥留之际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意识活动。小说作品通过设计时间与结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把过去曾经发生的和现在正在进行的以及将来将要发生的事件情境通过灵感的精心整合,让人们感受到新颖和别具一格。作者的创作态度一向严谨,习惯对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精加工”,其一生虽然创作的作品数量不多,但艺术价值却很高。创作短篇小说是作者的优势,其作品在美国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

波特小说《被背弃的老祖母》的手法是采用意识流直接促成内容出现复杂的形式格局。尽管该小说的全篇故事不是那么的有特点好看,既没有完整的故事,也无何激烈冲突,但却通过陌生化手法让过去的现在的以及将来的都在时空里交错,致使复杂化局面凸显,从而达到了读者欣赏作品的速度放慢了,迫使感受作品的时间延长,最终从作品中获取了审美体验。

小说中有段文字是这样集中描写老祖母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的:“起先是任自己的想象驰骋,感觉枕头飘动了起来,进而又想到了飘在风中的吊床;进而又由风声想到屋外瑟瑟作响的树叶;进而又由树叶发出来的声响联想到人们翻阅报刊时发出的声响;进而又由翻阅报刊时发出的声响联想到了医生与女儿间的窃窃私语……”如此跨跃式的思维方式自然给人们增添了许多理解的难度,导致停下来加深思考,最终对老人于生命弥留之际意识不是很清醒的状态下的行为给予深刻理解。从而达到了既增加了人们阅读的难度,又延长了阅读的时间的陌生化语言效果。作者设计语言与结构形式复杂化,迫使读者感受作品的时间延长,最终让人们从作品中获取更多的审美体验。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把握了作品的创作形式,给读者的眼里制造出陌生感,从而让人们以一种突然醒悟和惊讶新奇感的眼光去感受作品中表露的情节信息,最终在此过程中真正得到审美体验

(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语言意象的可感性。《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回忆录式的自传体小说,通过描述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过分受溺爱的孩子”对自己“缓慢成长过程”的追忆,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周围人们的“存在”。文章作者只是捕捉自己心头留下并时时浮现在脑际的印象,然后加以展现描述大量“陌生化”,“陌生化”就好像是一个人对童年时的感受或品茶时所形成的通感,近似于“那被子上有太阳的味道”。这个感觉让童年的记忆深刻且不再遥远,给读者诱导出一种新奇感,进一步增强了“陌生化”效果,从而使得小说拥有了虚构性。读者通过反复咀嚼品味某一句话或者某一个段落时,会产生了与作者相同的感觉,即产生共鸣。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地认识到,文学作品的作用不仅仅是给人们提供认知,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人们提供最佳的审美感受,而这种审美感受是通过作者对作品语言和结构形式的设计中产生的。

三、英美文学作品叙事结构的陌生化结构分析

在小说作品的叙事结构方面,“陌生化”诗学提出了“本事”与“情节”这样一组非常重要的概念。原材料是“本事”,是所叙事件原本存在的时序;事件的情节是针对本事的加工过程,即所叙述事件中显现作品的时序,而此种时序往往被错置,因此,唯有事件的情节才能给人们提供最佳的审美体验,这是陌生化诗学的观点。

《被背弃的老祖母》改变了小说传统的.开端、经过以及结尾的记叙结构,虽说这个简短的开端与以往小说写法不尽相同,却以无需赘言直接进入故事的新颖形式给人们一种阅读新奇感,同时也因悬念的提前设计而使小说的吸引力倍增,使读者一开始阅读就对情节内容引起注意力,直到深入故事里追寻圆满答案。

统观这篇小说在结构上的安排,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个是客观外在层面,即对牧师、医生以及子女的描述,是依照现实空间时序来设计的;另一个层面则是老祖母的内心精神世界,即对家庭成员和家庭之外的情人以及她辛劳一生的回忆描述。这部分描写是按照老祖母的心理时间来完成的。

对于此篇小说来说,这两个层面也是一种交错形式的“陌生化”设计,这种形式无疑使小说的形式难化,为人们获取最佳的审美体验提供了条件,以至于借助老祖母的心理时序,把故事恰到好处地切割为若干片段,并且融汇贯穿于老祖母对旧日时光回忆过程的叙述中。这恰恰是将本事通过事件情节加工的陌生化手法的体现,使读者融入作品中与主人公一起“同甘共苦”,收获最佳的审美感受。

四、叙事视角的陌生化特点对小说结构建构的意义

关于小说的叙事,若架构“陌生化”方式,只采用一般的人物视角方式是达不到目的的。而“陌生化”作为小说中必不可缺的要素之一,通常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处在故事之外的全知叙事视角和处在故事之中的内视角。全知叙事通常一般用于传统小说的叙事方面,这一方式往往导致读者进入机械性的阅读感知的过程,而对故事的描述无法透彻地理解,因而引不起读者的共鸣而使读者减少审美感受。内视角则是以故事的某个人或某一群人作为视角来进行叙述。至于这两种视角处在同一篇作品里交换使用,一方面,读者易被新奇陌生的事物所吸引,产生了极大的引力和兴趣;另一方面,新奇与陌生会给读者增添阅读难度,达到延长审美感知的时间的目的。在叙事视角上,《被背弃的老祖母》完美地把客观世界与老祖母的内心世界巧妙地结合起来勾画起来,体现了叙述方式对文学作品新体验与新感觉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文学中的“意识流”在《被背弃的老祖母》这部经典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者对作品语言的使用技巧以及采用了各种陌生化特点让我们耳目一新、叹为观止。《被背弃的老祖母》以它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技巧,在叙事的手法、结构以及视角等层面上的陌生化手法的成功运用,有意识地让读者随着作家的笔触,于尺幅之内作一次人生的旅游。随老祖母由少到老,思索各种问题,体味万般感慨。小说以感知方式、思想观点、情绪流向、风格手法等不同方式,从而难化了小说作品形式,使读者感知作品的时间延长,恰到好处地增强了作品的力度和独特艺术魅力,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次美好的文化享受。文学语言的陌生化,就是以不寻常的语言模式进行改变文学语言,从而使得文章不呆板且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杨燕.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新探[J].俄罗斯文艺,(2)

[2]钟素花.英美文学的陌生化语言特点――以乔伊斯《尤利西斯》为例[J].作家,(12)

陌生化代价 第6篇

和人的关系也是有这种饥饿效应或陌生化效应的。一个新朋友,彼此有意无意地都要表现出自己的最好方面,而克制自己的不良方面,后者例如粗鲁、急躁、斤斤计较……而一个新朋友就像一个新景点或一个新餐馆,乃至一件新衣服或一个新政权一样,都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某种新鲜的体验新鲜的气息,都会满足人们的一种对于新事物新变化的饥渴。结交久了,往往就是好的与不好的方面都显现出来了——当新鲜感逐渐淡漠下来以后,人们必须面对现实。面对新事物也会褪色也会变旧的事实,面对求新避变需要付出的种种代價。

坚持浪漫主义的人际关系准则,在小说或者诗歌里可能是很感人的至少是很有趣的,比如发现某人庸俗时立即与之割席绝交,初见一个人听完一席话便立即拔刀相助或叩头行礼……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极端化与绝对化的做法就给人一种不明事理、化解不开的感觉,这也正如鲁迅所说,你演戏的时候可以是关云长或林黛玉,从台上下来以后,你必须卸掉妆变回来成为常人,否则就是矫情欺世了,如果不是精神病的话。

了解了这一点,再碰到对于新相识某某某先是印象奇佳,后来不过如此,再往后原来如此,我们对这样一个过程也许应该增加一些承受力。

陌生化探索 第7篇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处理数据以及完成实验报告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保障,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3]。鉴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各大专院校和教育研究机构对此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 其中, 实验教学新体系的建立是研究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4], 对科研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如何引入科研性实验等则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5]。本人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以科研促进生化实验教学, 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组建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 建立激励机制, 营造科研氛围

优秀的师资队伍和科研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在作为一个地方本科院校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 我院始终鼓励专业教师投身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加强科研能力培养, 扩大学术交流, 使教师能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提升科研水平, 能及时的掌握本学科的一些前沿性研究和进展。同时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营造投身科研氛围, 开创领导重视科研, 教师参与科研, 科研促进教学的良好局面。目前我系在学科建设方面, 成功申报了贵州省高等学校重点支持学科-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重点支持学科, 组建了梵净山特色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人才团队, 团队共计28人, 其中博士3人, 学科带头人3人, 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他们不仅科研能力强, 教学水平高, 而且在校内外影响大。近四年来团队共承担贵州省教育厅重大项目、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共计12项, 铜仁市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6项, 校级科研项目24项。2012年我院用于鼓励教师的科研奖励高达80多万元。

二、利用科研项目, 改革生化实验教学

在传统的生化实验教学中, 实验内容一般以验证性实验比较多, 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相对来说比较少[6]。在对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的过程中, 认为要经过筛选、论证、验证[7]。本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开展生化实验教学。

1. 将部分成熟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 不断充实和更新实验内容, 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传统的生化实验教学方式, 基本上是“照单抓药”式, 学生只要按照老师提供的模式进行实验。大部分学生没有思考怎样设计实验、选用哪些器材、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等, 没有达到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不用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了。目前, 大多数人认为,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本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逐渐探索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首先依据教学大纲要求, 对部分陈旧过时内容进行删减, 增加学科前沿知识, 使教学内容保持先进性及前沿性;其次, 将自己的科研项目转化为实验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例如在10级化学本科生化实验教学过程中, 将科研项目《锦江河螺类种质资源研究》中锦江河经济螺类的营养成分的测定这一部分科研内容化解为实验内容—总氮量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实验材料为锦江河中的野生梨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三带田螺,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仅学到了经典的生化实验技术, 体会到自己所做实验是科研的一部分, 在实验过程的讨论, 能否进一步修改或创新等, 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学生能够对我们身边食品的营养价值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而不是为了实验而实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共享科研项目的资源, 实现实验资源共享。

近年来, 我系生化实验室得到长足的发展。2010年得到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205万元, 建立了遗传综合实验室, 可承担包括专科在内的生物教育、生物科学、园林、制药工程、食品工程等5个专业的普通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等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 形成了以遗传学为中心涵盖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人体生理学等) 实验的综合性实验室, 构筑基础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创新性研究和毕业设计 (论文) 于一体的教学平台。2011年7月成立了贵州省教育厅特色实验室———梵净山特色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其建设项目仪器60万元, 40万元项目经费, 利用这些经费我们购买了高速冷冻离心机、凝胶电泳系统、酶标仪、超低温冰箱、核酸蛋白检测仪、PCR仪、索氏提取器等大型仪器, 为增加大型综合设计性实验,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些科研设备的充分利用, 可提高学生的科研参与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开放实验室,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科研。

开放实验室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 也是新形势下实验室工作的努力方向。在这些方面, 有人做了开放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内容的尝试8]同时也有人做了不仅开放实验室, 而且对搭建开放实验室平台, 建立多层次的教学体系的摸索[9]。结合以上做法的优点,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探索。目前, 我系生物专业的生化实验课时数为36学时, 基础性实验一般为2学时, 而设计、综合性实验一般都为3学时, 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自然就把实验内容的选择固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使得学生做实验流于形式, 并且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周期都比较长, 学生无法在预定的学时内完成实验内容。因此, 必须打破常规的实验教学模式, 把生化实验室向学生开放,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连续进行实验, 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分析、讨论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数据。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随着生化实验的进行, 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生化实验技能, 也具有进行科研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们申报校级科研启动基金, 科研经费一般为2000元。在这过程中,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感兴趣的问题, 在老师指导下, 由学生自己分工协作, 查阅有关资料, 进行科研问题的设计, 申请书的撰写和课题的实施,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对科研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提高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2012年在生化实验室完成了“梵净山翠峰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 “梵净山野生阳荷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等科研项目。

三、结语

近几年来, 我校通过组建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 建立激励机制, 营造科研氛围, 以科研促进教学, 不断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加大了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数量, 提高了质量, 提升了创新能力。同时, 应该注意到, 科研和教学侧重点不同, 怎样使科研和教学更好地相互渗透, 科研项目转化成实验教学内容, 使之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阵地, 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同时也需要我们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结合各院校各专业特点因地制宜, 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培养21世纪高素质、综合型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高[2007]1号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S].2007.

[2]吴怀宇, 等.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4 (3) :334-336.

[3]林家莲.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推进实验教学管理专业化[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26 (9) :13-15.

[4]张立立, 郭恒俊, 田明.改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25 (9) :1111-1113.

[5]谭羽非, 姜宝成, 赵金辉.科研与教学结合构建“菜单式”实践教学立体训练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9) :162-163.

[6]向玉勇, 汪美英, 殷培峰.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摇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J].黄山学院学报, 2011, 13 (3) :124-127.

[7]于兵川, 吴洪特, 童金强.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 (1) :133-134.

[8]朱志彪, 候海鸽, 黄国珍.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25 (4) :412-414.

陌生化探索 第8篇

(一) 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学生正处于17~22岁的年龄段, 这个时期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可塑性强。

(二) 年轻, 精力旺盛, 但自控力差。合理宣泄他们旺盛精力的方式有很多, 读书、运动、课外兼职、社团活动等, 但他们的自控力较差, 做事往往不能持之以恒, 有时会认为上网、聚会 (喝酒) 、睡懒觉、翘课才是真正的人生, 在矛盾中, 会感到迷茫、空虚和无助。

(三) 高考带来的阴影挥之不去。从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上来讲, 在本科院校就读的大学生似乎更容易被社会所认可, 而作为本科生所谓的垫脚石的专科生, 无疑会感到压力大。

(四) 有为国家民族复兴的责任感, 但对于路径和方法感到迷茫。毕竟是热血青年, 有一番“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图大志也并不奇怪, 但当梦想遭遇残酷的现实时, 便开始像折翼的小鸟一样, 找不到路径, 迷失了方向。

(五) 学习主动性差以致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大学阶段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大相径庭, 学习方式由被催促变成了自我安排, 使得部分学生自始至终地贯彻着以玩乐为先的信念, 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高职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

(一) 文化不同。在一般的高职院校中, 汉族师生占绝大多数, 少数民族师生占比较少。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各个少数民族的学生之间, 在生存环境、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差异。

(二) 基础教育的程度不同。历史的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极度匮乏, 所以, 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 受基础教育程度是比较差的, 汉语 (普通话) 、计算机、英语等与汉族学生差距较大。

(三) 把团的背后是自卑的心理。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较强, 生活中渴求被理解与尊重。少数民族学生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中, 少数民族学生在本民族学生形成的“小团体”中活动, 对身边的其他学生是否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信仰、习俗等问题比较敏感, 加上来自偏远山区, 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都相对落后, 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的自尊与自卑的情绪矛盾交织。以生物与化工工程系为例, 目前有少数民族学生52名, 分别来自藏族、彝族、回族、羌族等, 但这部分学生到校之后, 就会有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以老乡会、藏族年、彝族新年的形式主动把本民族的学生抱团, 然后逐渐形成他们的小团体, 即使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也不经常来往。

三、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一视同仁教育

(一) 国家意识教育。国家由各民族组成, 没有国家就没有民族, 只有国家的稳定、和平、富强, 才有民族的稳定、和平, 人民的安居乐业, 任何分裂国家的企图都属于妄想。

(二) 公民意识教育。任何一个国家公民, 都应遵循宪法, 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受宪法的保护。

(三) 规则 (法治) 意识教育。在一个法治国家, 规则 (法律、制度) 面前人人平等。如果少数民族学生违犯了法规纪律就网开一面, 从轻处罚甚至不处罚, 无疑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歧视。

(四) 感恩意识的教育。对父母、对教师、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恩之心是所有人都应该有的, 少数民族学生也不例外。

四、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教育

(一) 尊重民族习惯, 生活上格外关照。比如饮食上, 学校根据少数民族学生构成情况, 专门开设清真馆, 必要时, 可以把饮食风俗特别的民族学生单独安排寝室等。

(二) 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就业与创业指导的提前介入。生化系的少数民族学生主要在读畜牧兽医专业、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这些专业的相关产业是甘阿凉地区的龙头产业, 这些地区缺少相关产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如果学生回乡就业, 可以做公务员、事业单位技术及管理人员, 农牧企业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 还可以自主创业开办种植类、养殖类、休闲农业类、旅游类企业等, 也可以在外面就业, 就业的路子其实是很宽的, 但人有个体差异, 需要给予个别指导, 所以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就业与创业指导应提前介入。

1.职业生涯规划的一对一指导。学生入校之时, 辅导员或导师就通过测试、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等形式, 了解学生的个体特点、职业倾向、目标等, 指导学生做出职业生涯规划, 明确各阶段的目标, 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由师生共同监督执行, 必要时进行修正。

2.就业途径的一对一分析。学生在大三上期将面临顶岗实习的教学活动, 这个活动过程也是择业的过程, 辅导员或导师应根据学生近三年的情况, 对照职业生涯规划执行的情况, 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国家政策, 对该学生的就业途径做出分析。

3.创业指导。国家提倡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学校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 指导他们选择项目, 进行创业知识的培训。

(三) 学业上的帮扶。对于学业上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 要特别关注, 指导他们学习的方法, 毕业时, 某些科目可以调整考核办法, 甚至放宽一些要求。

(四) 正激励与负激励紧密结合。

1.注重对优秀少数民族学生的选拔和培养。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自然也不例外。班级、系上、院上在考察学生干部时, 要任人为贤, 同时考虑少数民族学生占一定的比例。

2.在奖助学金评定中, 可以有一定的倾斜。除了常规的奖助学金、生活补贴等形式外, 在评选各项奖助学金和安排勤工助学岗位时, 适当地向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倾斜, 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

(五) 民族文化展示活动。

1.重视少数民族年节。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来临之际, 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及交流庆祝活动, 真正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切实的解决。

2.在学院的艺术节中, 增设“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专题。少数民族学生大多能歌善舞, 多才多艺, 从民族地区到普通高校读书的学生也是当地的佼佼者。因此, 适当地开展属于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联谊的特色主题活动, 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同学的交流, 同时为少数民族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 发挥特长的平台。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干部的后备力量, 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只有在现有基础上, 不断探索和完善民族人才培养模式, 丰富高等教育的内容, 才能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开展学生工作的意义才能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余薇, 康永英.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

[2]杨清波, 徐继义.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初探[J].科学咨询, 2012

[3]何意.浅析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J].青春岁月, 2014

[4]侯博.试析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问题及建议[J].卷宗2014

锤炼语言及其陌生化 第9篇

(1) 、从语法方面入手。首先, 讲求句式的变化, 巧用变式句。把整齐结构与不整齐的结构交织在一起, 不同的句式排列使用, 能收到表意深刻、语势连贯的表达效果。其次, 语法结构的超常规搭配。将句子中的主谓宾作超常规的组合。如: (a) 村庄真是一个固执的地方, 多少代就在这里矗立着。而且村庄自信:从村庄走出去的人, 无论走多远, 有了多大的变化都还会回来看她。 (b) 村庄就是巴掌大的地方。只是那巴掌一握就会把好多游子, 把好多时光, 把好多的梦, 把好多年庄稼的长势握在手里。 (c) 父亲的睫毛上都结上了皱纹。例句 (a) 将修饰人的“固执”来修饰“村庄”, 将“村庄”与“自信”组合, 看似不合情理, 但却能把村庄对于游子的等待, 以及游子对于故乡的依恋生动表现出来。例句 (b) “巴掌”和“握”似乎不无新奇, 但是奇就奇在所“握”的宾语上, 村庄虽小, 但是却将一切都牢牢地放在心里。例句 (c) 主谓搭配尤其特别, 我们可以看到父亲的苍老渗透了他的身体。通过以上例句, 我们可以看到, 讲究语法结构的超常规组合可以带来很多的惊喜。再次, 注重节奏、声调等的锤炼。中国的古代文人非常注重讲究语言的音律美。他们认为“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例如李清照, 她的“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 , 一口气连用了十四个叠字, 成为千古绝唱。传情达意要借助完美的语言形式, 声情并茂离不开语音的支配。

(2) 、从思维方式方面入手。为了达到语言的创新, 使“语言陌生化”。首先, 使用逆向思维。“逆向”要求破除习惯性思维, 寻找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论点与见解, 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俗话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 同一事物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给人不同的美感。例如学生胡某在完成作文《告诉你, 我很坚强》中有一句“这点挫折只能是你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而绝非绊脚石!”将“挫折”比成脚下的“垫脚石”, 这就把平时对于挫折的印象转变了, 非常地切合她所要完成的作文的主题“我很坚强”。其次, 调动创新思维, 使用夸张变形。在写作中, 运用丰富的想象, 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 以达到对事物的变形,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例如“我的思想好像被抽空了一样, 无数条苦涩的水在我的全身蔓延……”中的将“思想抽空”中的“抽空”二字, 夸张的表现形式就很能够表现小作者当时的痛苦和失落。

陌生化阅读教学策略 第10篇

一、阅读教学的陌生化呼唤

多年来阅读教学存在的两种现象,一直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一是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明显高于对课文的阅读。究其原因,是由于教科书在开学之初就分发给了学生,绝大多数学生出于对“新书”的好奇,会在教师还没上“新书”之前或上“新书”不久,就把整册课文通览一遍,并自认为“熟悉”课文了,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当再上课文时,由于没了新奇感,因而提不起兴趣。二是多数教师把课文当作普通文本来教学。众人皆知,课文是美文中的经典,要么出自名家名篇,要么是名家名篇的节选或改编,要么是教科书编者的创作或名家的约稿等。对这类课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充分领略到文本的题材艺术、情感艺术和表达艺术等,使其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中发挥典范作用。而事实上多数教师没有领悟到教科书的这一本质特征和编者的良苦用心,只是借助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内容与结构和浅显的言语表达。

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深入理解和运用,在展开阅读的过程中,创设冲击波,实现“深度阅读”。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跳出原有的思维,设法把学生自以为对课文的“熟悉”带入陌生化,从而增强新奇感,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教师的课文解读要从满足于浅层理解向挖掘陌生元素的研读转换,建构阅读教学新模式,这就是本文所倡导的陌生化阅读教学。“陌生化”理论是20 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诗学概念,即“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结构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这是艺术领域的思维方式,虽然它和阅读教学属于不同范畴,但在一定意义上两者是相融的。

二、陌生化阅读教学策略

简而言之,陌生化阅读教学策略就是教师设法创设一种超越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阅读基础的教学情境的教学策略,把学生多次带入阅读的最近发展区,再次激发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和不竭毅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1.激发起教学内容的陌生化

“教什么”决定了“怎么教”,类似内容决定文体一样。在阅读教学中,只有那些陌生的教学内容,才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阅读的浓厚兴趣和持续毅力。

(1)事物的陌生化。事物的陌生化,即学生尚未身临其境的自然景观,如《鸟的天堂》中“落地生根,独木成林”的大榕树;《观潮》中山崩地裂,白浪翻滚,风号浪吼的钱江大潮;《少年闰土》中看瓜刺猹、雪中捕鸟、海边捡贝壳、沙地看跳鱼儿等有趣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创设学生似见而非真见的教学情境,增添教学内容的陌生化、神秘感,激发学生深入认知事物的热情,并引导学生养成刨根问底的好习惯。如钱塘江大潮是为何形成的,榕树是南国怎样的一种树等,以此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2)道理的陌生化。道理陌生化,就是学生自己尚不知道或很粗浅感知的道理。如《桃花心目》告诉我们要培育自立之心;《钓鱼的启示》说明最可贵的品质是道德与自律;《巨人的花园》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等。教师要设法搭建学生从对道理的不知到知、从知之浅到知之深的脚手架,使学生剥笋般地理解道理的深刻性。

(3)情感的陌生化。情感的陌生化,即学生尚未了解过或尚未体验过的情感。特殊情感往往产生于“非特殊”,如特殊时段、特殊事件、特殊经历。而这种“特殊性”不要说小学生,就连成人往往也是陌生的。如《跨越千年的美丽》的对献身科学的由衷赞赏;《怀念母亲》的旅居海外的中国人对生身母亲与祖国的无限思念;《梅花魂》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对经霜傲放梅花的钟爱,寄托了顽强不屈的中华民族的赤子之心。情感是很复杂的,体验、经历不同差异就会很大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已有体验,并恰如其分地铺垫和引导。

陌生化的阅读教学,关键是教学内容的确定与精准发力。其次是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文本细读中发现问题,教师指导提示中提炼问题,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

2.激发起教学内容理解陌生化

理解是指每个人的大脑对事物分析决定的一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阅读理解主要是指顺着脉络或条理进行剖析,遵循“陌生———熟悉———再陌生———再熟悉”的循环往复过程。

(1)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即学生自以为熟悉的内容,教师应设法使其变得陌生———新奇。①熟悉的事物,关注思想。如《草船借箭》一文,学生对故事情节大多耳熟能详。教学时,如果以“草船借箭”后论功行赏,谁的功劳最大为内容写一份推荐书,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②熟悉的情感,丰富内涵。比如《慈母情深》一文,谈谈对母爱的新认识——极度贫困情况下的母爱。③熟悉的语言,揣摩体味。如《少年闰土》中的“我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一句,联系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领悟被禁锢少年的成长烦恼。

(2)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陌生化不是教学目的,而是一种教学的手段,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搭建一座通向深度理解的桥梁。①联系时代背景。因为无论那篇课文的创作,都会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对生活在当下的儿童,如果脱离创作的时代背景是难以理解的,也不可能达成再次从新奇向熟悉的转换。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才能比较顺利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时代背景,不是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而是有机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该出手时才出手”。②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主要是从学生的感性生活体验出发逐步引向对课文主旨的理性认识,降低认知的难度,提升认知的深刻性。如《桃花心木》一文的教学,可以结合熟悉的身边培养独立自主的事例来帮助理解。③联系网络影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教学带来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便捷,教师们要珍惜,要利用好。如《雅鲁藏布大峡谷》《大瀑布的葬礼》《富饶的西沙群岛》《地震中的父与子》等多数学生还无法亲临体验的内容,可以引入视频、下载资料,在图文并茂的阅读中加深感受,促进理解,培养探索自然豪情。

3.激发起课文表达形式陌生化

表达形式的陌生化主要是指学生对首次遇到的新语言现象或看似“超常”的用法的不理解、不会用,如看似“错误处”、平常处、华丽处、重复处和省略处等。这些都是作者为了表达需要的刻意安排,符合艺术性表达的需要。教师要能做到慧眼识“语”,把学生带入陌生化表达的境界中,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习得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则、技能和技巧等艺术手段。

(1)对新奇的语言情感朗读并内化积累。随着学生阅读范围的扩大,新的言语表达形式和文章结构经常会与学生“第一次”相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捕捉这些“新点”,通过教学促进其内化和运用,使学生逐步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夯实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如《匆匆》中比喻的新奇、《桂林山水》中排比的绚烂、《山中访友》中拟人的新颖,《晏子使楚》中辩驳的技巧等。同时,要关注不同文体的语言范式和结构特点,如《草原》的景物描写、《太阳》的说明方法、《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借物抒情等,同时应设法厘清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说明说理、诗歌诗词等文体的结构特点。

(2)对新奇的语言揣摩体会和想象体验。艺术地表达往往是超“规范”的表达,教师要善于随机利用。①“错用处”,读懂“不恰当”的深刻。《鞋匠的儿子》“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我无法像父亲那么伟大。”对于学生来说,无法理解大街上“修鞋匠”的技术为“艺术”,修鞋匠是“伟大”的。这里的“艺术”和“伟大”两个词,对初读学生来说是“意外的”,甚至是“错误的”。②平常处,领略浅淡的情意。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力衬托出空旷寥廓、寒意萧条的气氛,给人留下意蕴无限的想象空间。③华丽处,品味意境。如《老人与海鸥》中“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与“海鸥依他的节奏飞翔”的比较中品味老人在世时与海鸥的和谐相处、亲密无间。④重复处,体悟浓浓的深情。如《慈母情深》中“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采用了重复、倒装的手法,类似影视中特写的慢镜头,寄托了浓浓的亲情。⑤省略处,感受语言的艺术魅力。如《穷人》中桑娜的心理描写有11 处用上省略号。课题是“穷人”,而文中没有一处提及“穷人”;学生初读课文时也未觉得他们是穷人,但依据课文语境补充省略部分再读课文,会觉得他们穷得不能再穷了,再读原文会发现穷人却是精神的富翁。课文语言的精妙无处不在,教师要慧眼识途,挖掘语言的“金矿”。

(3)对新奇文章结构还原常式或分开理解。结构安排是学生阅读的陌生化要素之一,如果教师不加以引领会成为学生的阅读障碍,造成思路不清。通常可以采用还原常式或分开理解的方式。①还原常式。如《桥》一文,采用了设置悬念,结尾揭谜的结构。教学时当学生读完全文,深深被老汉(党支部书记)的自我牺牲精神所打动后,回到课文,把里面的“小伙子”改回“老汉的儿子”,理清事情发展的过程,领悟结构的巧妙。②分开理解。如《凡卡》一文在描述凡卡写信的过程中,两次插叙了他对乡村的回忆。把插叙部分抽出来理解。可以理解到凡卡乡村生活的艰辛,他却充满了温馨的回忆。再把插叙部分放回篇章中理解,乡村生活与莫斯科学徒生活交织着写,以苦衬苦,凡卡“两苦相权取其轻”,在对比中可以体会到学徒生活更加悲惨。

(4)对练笔采用陌生化的语言尝试运用。阅读教学中仅有语言习得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运用中进一步熟练巩固。从习得语言到熟悉运用,也是一个“熟悉———陌生———再向熟悉”的循环过程。①模仿练习。模仿练习是延续文本语境的练习。如《灰雀》一课学生学得了“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色的……”静态美与动态美相结合,从外形到动作的描写,很有代表性。教师及时要求学生照课文样子描写。如“我家邻居养着两只小狗,一只是满身雪白的皮毛,另外一只全身披着咖啡色外衣。他们整天在楼下跑来跑去……”。②改写练习。改写练习就是把新学的表达方式方法运用到已有文本的改写中。如用《桥》一文“设置悬念,结尾揭开悬念”的表达方式改写《草船借箭》一文,要求学生改变文本顺序,先安排草船借鉴的壮观场面,再安排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斗智斗勇,然后揭开诸葛亮“知天气、懂地理、识人心”的神机妙算的悬念。其次,要求学生根据“结尾揭开悬念”的表达方式对原文语言、对话和场景描写进行适当的删减。最后,趁热打铁,及时强化。对学生改写后的《草船借箭》进行自评、同伴互评、师生互评,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种建议,给予学生比较一致的修改方法,要求学生细致修改。课文改写形式多样,运用新学的表达方式方法,改写课文,基础性、针对性、挑战性强,学生兴趣盎然。③运用练习。运用练习主要是指跳出模仿练习与改造练习的局限,真正运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表达。如学了《颐和园》,要求学生运用《颐和园》中学习的写作方法写某景点的旅游线路。一是景点串读,引出游览路线介绍的必要性。创设生活情境,深深体会游客游览的实际需要,顺理成章引出介绍游览路线的练习。二是移步换景,练写景点的游览路线。明确游览路线要运用准确、丰富的动词串连,选择代表性的标志物。三是情境模拟,完整串联景点导游词。创设交际情境,在小导游的模拟介绍中,随机点拨说好欢迎词、景点整体印象、结束语,巧妙地完成了完整导游词的学写指导。

应该说,陌生化阅读教学不是什么阅读方法的创新,许多教师无意中也在运用,但需要明确、完善,逐步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最后成为主流。

参考文献

[1]魏向阳.陌生化理论浅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8).

[2]沈玉芬“.陌生化”理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世界,2012(4).

[3]吉云兰.关于陌生化视野下的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3(3).

[4]林丽卿.陌生化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J].小学语文教学,2009(3).

浅论陌生化阅读 第11篇

其实,教学语文“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文本、把握文本,始终要把这个放在第一位”。文本虽然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却是教学最重要的资源,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包括创造才能的依托。教学要有创意,要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当然必须以新颖的形式、新异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但更应该以务实的作风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世界,努力读出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实现个性化、创造性解读。而要达到这一境界,首先必须关注阅读文本时产生的陌生感,努力实现陌生化阅读。

不同文本是作者各自弹拨出的“自己的声音”,是一种个体的生命表达,充满个性特征。新鲜独特的思想,超越常规的语言,别出心裁的结构,新颖奇异的写法,思维的跳跃处,逻辑的矛盾处,都是“个体”个性表达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这种种特别之处,超越了读者阅读的“前见”(即前理解),使读者解释、经验遭遇挑战,阅读期待受挫,思维定势被打破,从而产生阅读的陌生感。

如何关注陌生感,以实现个性解读、创意教学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应该是指经过教师的策划而负载和运行于学生心里的语文教育资源。一是教育资源,一是学生心智,还有二者的动态统一,这些因素决定着教学实施的形式(策略、方式、方法、呈现形式等等)。以教材为载体的教育资源是相对静止稳定的因素,对形式的选择常常具有决定作用,尤其是在课堂的设想、设计阶段。作为人文科学的中学语文课,它的教育因素或者说普遍性价值,都隐含在千差万别的选文中,以单篇呈现的教学文本,除了体裁的类型性以外,个别性、特殊性是其主要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必定多种多样;而形式的选择完全决定于内容的性质意义、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的可能。因此,我们在课堂上选择什么样的策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必须视内容的需要而定。由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个别性特征,也由于学生心理和学习背景的差异,一般说来没有包医百病、所到皆适的办法,形式本身有恰当不恰当之别,不存在优劣高下之分。形式的选择决定于内容的性质。孤立地、笼统地说“讲多了”、“读少了”、“怎么读”,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课堂教学单从方式方法中求效应、找出路,教学研究单从形式上寻找突破口,势必导致僵化的模式,导致肤浅平庸。

一、在初读时迅速捕捉

初次进入一个全新的文本世界,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独到的、新鲜的观感,以及表现这些观感所采用的独到的、新鲜的表现形式,特别容易激活我们的感官和思维,让我们异常敏锐。这时,对文本的陌生感常常不期不至,问题视野由此产生。我们应迅速捕捉这种阅读第一感觉并紧抓不放,让文本解读走向独特、走向深刻。

例如,我在解读、教学《鸿门宴》时对此有过体验。“鸿门宴”是项羽、刘邦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楚汉相争的第一回合。这段极重要的史实在《项羽本记》和《高祖本记》中都有记载,为避重复,必有所详略。鸿门宴上项羽掌握生杀大权,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这段史实的详细记载理应归于项羽名下,所以《高祖本记》有关叙述仅160字。但选自《项羽本记》的《鸿门宴》却是宾显主隐,项羽基本上是陪衬式的“许诺”、“默然不语”、“未有以应”,镜头始终对准刘邦及其谋臣武将。这是为什么呢?我紧紧抓住这一阅读初感深入解读,并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启发学生由此进入文本内部,体味文本在选材立意、刻画人物、安排情节上的妙处。接着,引导学生将《鸿门宴》放进《项羽本记》这个整体中去考察。学生发现《项羽本记》是将鸟瞰全篇的概括叙述和神采飞扬的工笔刻画结合起来的,最能表现项羽性格为人的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三段。“钜鹿之战”时项羽处于胜利的顶峰,“垓下之围”则是悲剧的收场。这两处,司马迁不但直接落笔于项羽,还辅之以烘云托月法。“鸿门宴”是项羽由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在这个至关重要的“点”上,司马迁反而变浓墨重彩为淡笔点染,显然是有用意的。经过讨论,大家明白司马迁是想通过“鸿门宴”上宾主位置的倒置来预示项刘之争的历史必然性,而这个目的又是靠对比手法揭示矛盾双方策略才智高下的悬殊达到的。教学于是进入第三步,认识对比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的作用。最后一步,借中国画“落墨处黑,着眼处却在白”、“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宾显主隐,实是为了借宾写主。这是因为项羽的致命弱点,正是从他的宿敌——刘邦处才反衬得最明显,明笔写了刘邦,暗笔却刻画了项羽。由初读引发的陌生感层层深入,在文本世界里一路探幽揽胜,师生碰撞出了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在研读中尽力求索

文本的歧义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使其具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特点。有时,即使字都认识了,每句话的意思也都懂了,也未必明白作者的意思。要从那些貌似平易的文字中遭遇陌生,要在别人耕耘了无数遍的“土地”上有所收获,读出“弦外音,画外意”,发人未发,见人未见。更多的时候,必须沉下心来,埋下头去,扎扎实实花功夫,反复研读、尽力求索,才能柳暗花明,于无疑处生疑,于曲径处通幽,开创教学新局面。

在语文教学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大家如于漪、李吉林、于永正、靳家彦等谈起解读文本的心得,关键词就是两个字:钻研。如打井一般,深钻下去,反复吟咏,口诵心惟,含英咀华,最后必能得“水”——获得创意教学的灵感。

以于永正老师为例。他解读文本一般要经过4个步骤:第一步是理解字词句在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关键之处、精彩之处做上记号。第二步是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一般要朗读四五遍,情感型课文朗读的遍数还要多,力求将文本读“活”。第三步是细心琢磨、领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意图。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还要做一做。于老师解读文本的方法与途径可谓老套,并无创意可言,但他那些灵气十足、不拘常规、充满创意的教学方案就是在这种并无创意的反复研读中破茧而出的。这是值得那些将文本匆匆浏览几遍,就忙着做课件、想教法、寻亮点,以便让课堂出彩的教师深思并学习的。

三、在常读常新中不断发现

伽达默尔说:一个文本,“当它真的开始说话的时候,它并非简单地说它的语词,那种总是相同的、无生命的、僵死的语词,相反,它总是对向它询问的人给出新的答案,并向回答它问题的人提出新的问题”。正因为文本具有开放性,文本的意义是和读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之中的,所以每一次解读都是不可重复的,都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常读常新,常教常新”就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教学口号,而应成为我们自觉超越过去、超越自我,不断探索教学新路的一种策略。

语文教学“一点突破法”创始人、特级教师姚良强用三教《珍贵的教科书》三次变“法”创新的行动为我们做出了示范。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执教《珍贵的教科书》,姚老师是从课题突破的。他抓住题眼,引导学生从“渴望得书”、“书的由来”、“舍身护书”、“激励前进”诸多方面逐一解析教科书的“珍贵”。因为教法与文法相通,所以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为改变当时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做了有益的探索,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姚老师并没有因此满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他发现如此切入较为平板呆滞,缺少灵气,教学按部就班,面面俱到,离“多快好省”的高效目标仍有距离,于是再次认真研读文本,第二次执教《珍贵的教科书》。这次他从课文重点段第三段切入教学,引导学生由点到面,深入探究,充分感受书的“珍贵”。听课老师都为教学的提纲挈领、事半功倍和姚老师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叫好,可他自己觉得仍在文本外面“迂回前进”,没能进入“腹地”,击中“靶心”,更主要的是教师“牵”的痕迹比较明显,尚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改后,他第三次执教《珍贵的教科书》。这一次,他巧妙利用“预习提示”(找出最能表明教科书珍贵的词句)引出突破点:指导员“用生命换来教科书”的完整无缺,聚焦敌机俯冲投弹一瞬间教科书由“背上”到“身下”移位的细节,让学生通过实地演示和对教科书移位与不移位结果的对比探究,认识书的“完整无缺”是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然后反顾全篇,探究“移位”缘由。由于是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切入的,教学的着力点、文本的重点、情感的凝聚点、学习的难点四位一体,学生情绪高涨,始终满怀新鲜感积极思考,合作探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肯蹈常袭故的岂止姚良强老师一人,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斯霞、于漪等都是“用一生的时间备课”的名师。很多课文她们都能倒背如流,但备课时永远作为第一课对待,认真钻研,常读常新,这样才常教常新,逐步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走出了适合自己的教改之路。

教学“陌生化”课堂活起来 第12篇

正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习惯性行为,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仅仅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并习惯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并逐渐形成一种特定的不变的教学风格。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习惯于教师的教学风格,逐渐产生学习钝化,思维受到束缚,久而久之容易对本门课程失去学习激情。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借助“陌生化”文学理论,创新教学理念,并将其作为指导教学过程中重要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求知欲受到强烈激发,进而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并对小学语文学科重新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学情境陌生化唤起情感共鸣

教学情境即伴随教学过程的重要心理活动。在熟悉的课堂气氛下,师生之间很难形成积极的教学情绪,且难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适当为学生创建陌生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其进入理想的学习境界。

如笔者在执教五年级上册《桥》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老汉为什么会得到人民的拥戴?

生1:因为老汉平时一定是一位处处为群众着想的党支部书记,所以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戴。

生2:因为人们相信老汉一定能带领他们逃离危险,所以才会拥戴他。

生3:因为老汉一定是个为群众做了很多事的好官,所以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戴。

生4:在洪水到来时,他第一个来到木桥前,不顾自己的生命,指挥人们逃生,所以会得到人们的拥戴。

师:在镇定的老汉面前,出示: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师:望着老汉,人们充满了信任和期待。都认为有了老汉,就有——救了,就有——希望了。

师:刚才还是乱哄哄的,现在平静下来了,因为有——老汉;刚才惊慌失措的,现在镇定下来了,也因为有——老汉。把镇定的老汉与乱哄哄的人们写在一起,这是对比的写法。我们更觉得老汉像——一座山。

……

师:此时,你们就是如山般站着的老汉,眼前山洪咆哮着,一群乱哄哄的人你拥我挤地过桥,你沙哑地喊话——

生1: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语气带着紧迫感):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全体男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语气更加紧迫):洪水越来越高,情况越来越危险,大家一起喊——

全班读: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是啊,情况是多么的危急!同学们,让我们暂时离开课文,请三个同学来做一个小实验吧。我准备了一个盒子,代表一个山洞,山洞里的一角着火了,假如你们都掉进山洞里,你们手里拿着的小球代表你们自己,盒子的口很窄,火很大,这么紧急,你们要怎么逃生呢?(为了营造危急氛围,我叫其他学生一起喊:火越烧越猛,越来越急啦!那三个学生马上行动起来!)

生齐说:一、二、三快出来啊!(结果一个学生都出不来,其他学生都替他们着急,后来他们冷静了一下,马上做出了判断。)

生2: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结果他们成功出来了。)

通过创设这样一个“陌生化”情景,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老汉在面对危险时的镇定、沉着,指挥若定、心中只想到别人的高尚品质;同时学生也很容易就明白,当我们遇到危险时要进行有序地逃生,才能确保更多人的安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陌生化”,就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全身心进入课文的情景中,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陌生化激发学习热情

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过,对于熟悉的事物,我们的感觉趋于麻木,“当感知变成习惯性的动作时,它就是机械的了。”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教师在讲台上大道理讲得口若悬河、谆谆告诫直至口干舌燥,学生听起来“说的无非就是那点事”“讲的无非就是那点理”,昏昏欲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不顾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善于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新奇点。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对课堂内容进行弹性处理——对教材内容的增删、调整和抽换,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对学生过于熟悉、信息含量较少的内容进行抽换,对过于繁难的内容进行删减等,可以打破学生心理上的思维定势,形成积极的阅读期待。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期的教学计划或者教学内容的需要,对课文进行调整、重新组合或者拓展,从而带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引起学生的认知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

比如,笔者在执教一年级上册《静夜思》讲授中,学生对于这首诗早在幼儿园已倒背如流了,如果教师仅是老调重弹,照本宣科,学生疲倦甚至厌烦也就在所难免。因此,笔者设计了先向学生介绍李白的生平及写这首诗的背景,然后让学生理解诗中的床指的是井口栏杆,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圆月当空的夜晚,看见明月倒影在井底,对着月光如水的美丽月色,指导自己根据创设的情境说一段话,然后让学生再拿自己的话与作者对比,就很自然地体会到这首诗少了我们应有的喜悦,而是多了一点淡淡的忧愁,这种忧愁就是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愁。在这过程中,虽然我没有逐句对诗句进行解释,但孩子却能深刻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感情。

三、教学流程陌生化引发学习兴趣

“陌生化”理论的重要特征就是:戏剧创作和表演过程中,采用“间离技术”,突破观众与剧情之间产生的移情、内模仿或感情共鸣效果,使观众更理性地、冷静地分析判断剧情和人物,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享受。教学流程陌生化,即打乱师生都已习惯的教学流程,重新建立另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在常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固守单一的教学流程,导致学生出现审美疲劳,而在教学流程中进行陌生化处理,往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笔者在执教阅读推荐课《告诉世界我能行》这一课时,在两个班级进行试教,设计和实施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迥异,检测教学效果也很大不同。课堂流程:

教学流程一:惯常的教学模式:1.导入;2.看封面,了解作者;3.看目录、前言;4.精读片段,小组讨论谈阅读感受;5.总结阅读方法,推荐阅读;6.布置作业。

教学流程二:1.导入;2.阅读老师从书中带来的三个小故事,小组讨论研读品味,谈阅读感受;3.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4.读封面,了解书评;5.读目录,谈自己最想读的章节,并说理由;6.总结阅读方法,留下悬念,推荐阅读。

课后检查课堂效果,采用教学流程二的班级明显强于采用教学流程一的班级。教学流程二从理念上看,是在寻求着“陌生化”理念。“陌生化”这一诗学原理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最先提出来的,这里借用到教学上,目的就是为了打破教学过程的惯常定式,产生教学过程的陌生感,增加新鲜感,激发好奇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流程陌生化,打乱了师生都已习惯的教学流程,重新建立另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实践证明,教学流程“陌生化”在学生兴趣和参与意识上具有激发性。

陌生化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它不是万能的,只是一种手段,凡是能大胆创新并赋予小学语文课堂以创造性、新奇感的,无疑都是符合陌生化标准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陌生化理论,是在教学中换一个角度,另辟蹊径来进行教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学会用陌生化的眼光去挖掘教材中的亮点。教师在运用陌生化效应教学时必须要把握好度,用得其所,要善于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能够从教学陌生化魅力中激发学习欲望,形成一种语文能力培养的基本思维,实现能力的获得和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总之,只要教师用心挖掘教材,通过实践精心诠释“陌生化”理论,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活起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摘要:“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对文学何以具有审美魅力的解答,也是俄国形式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这里借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上,目的就是为了打破教学过程的惯常定式,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教学“陌生化”的实施,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并激发教师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探究与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探索有效教学途径,提升课堂效率,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此,本文对教学“陌生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陌生化,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俄)乌申斯基,郑文樾,张佩珍,等.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费多益.创造的“模板”[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0).

[4]王松泉,王柏勋,王静义.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上一篇:烟雾图像检测下一篇:图书馆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