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德育理论论文

2024-05-05

邓小平德育理论论文(精选4篇)

邓小平德育理论论文 第1篇

(1) 提出了党的工作中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观点。

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 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从理论上解决了1957年整风反右以后党内长期存在的一个逻辑矛盾, 即一方面认定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 另一方面又提出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 从而把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统一了起来。后来, 邓小平在许多讲话中, 对这个观点作了多方面发挥, 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论断。

邓小平充分注意到了历史提供的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他要求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指出“现在要横下心来, 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 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 一切围绕着这件事, 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 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 或者重新干。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 扭着不放, ‘顽固’一点, 毫不动摇。”

(2) 具体分析我国转型时期各个阶级阶层的地位及其作用。

邓小平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 注重从经济利益角度来分析和观察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

①创新了我国转型时期阶级阶层的划分和评价标准。邓小平立足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注重于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建设, 积极促进阶级阶层的合理分化来激发社会活力, 提出了多元分层标准。

②充分肯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作用。1978年3月18日,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指出, 知识分子“总的说来, 他们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 因此也可以说, 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 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强调革命的知识分子是“我们党的依靠力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的差别并不是阶级的差别, 就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即阶级性质来说, 知识分子并不是工人、农民以外的一个阶级。”纠正了以往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上的种种错误。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重新确认知识分子是与工人、农民一样的依靠力量。

此外, 邓小平还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角度, 高度评价了知识分子的独特地位和作用。邓小平认为我们事业的关键在人才,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和使用数以亿计的人才。

③分析了我国农民阶级的性质和地位, 指明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依靠农民阶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邓小平多次重申:“农业是根本, 不能忘掉”。由于邓小平对农村改革给予的有力支持, “包产到户”才得以全面推广开来。1980年5月31日, 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 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 效果很好, 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 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总的说来, 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邓小平在农村改革激烈争论的关键时刻发表的谈话不仅对当时的农村改革是个很大的支持和鼓舞, 同时也推动了农村乃至全国阶级阶层的演变和分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农业经济由落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 由单一种植业向多种经营包括工业的发展, 从单一公有制经济形式向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农民队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出现了乡镇企业的农村工人、专业户、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业主等不同的社会阶层, 出现了一支以农业科技人员、农村教师、医护工作者为主体的农村知识阶层和相当规模的富裕农民阶层。对于农村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和发展, 邓小平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农村兴旺发达的标志, 特别是农村中的个体经济, 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 社会主义的法律应当给以承认和保护;农村中个体经济因素的增长, 并没有改变我国农村的基本阶级结构, 集体农民仍然是我国农民的主体。明确工农联盟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更加巩固和发展。

④提出可以允许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存在。1979年, 邓小平根据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的实际情况, 对原来的资产阶级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他说:“我国的资本家阶级原来占有的生产资料早已转到国家手中, 定息也已经停止了十三年之久。他们中有劳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现在, 他们作为劳动者, 正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不久, 在全国城乡取消了解放初期所划的家庭成分, 把相当数量的原资本家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成员及其子女从剥削阶级的阴影下解脱出来, 抛掉了长期以来压在他们心头的政治包袱, 不仅消除了相当大的社会对立面, 壮大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而且造成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社会政治气氛, 对团结全国各阶层人民, 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良好政治社会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改革开放中, 我国采取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 私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消灭了剥削阶级以后又产生了新的剥削阶级分子。针对这一情况, 邓小平认为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 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 关键在于国家政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政党手里, 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 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 把它纠正过来。邓小平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出发, 强调在总体上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 在社会主义社会强有力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作用下, 尽管有多种经济成分和阶级结构存在, 但是工人、农民和社会各类劳动者阶层仍然是社会政治主体中的基本成分和主导力量, 少数剥削阶级分子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和热爱祖国的社会积极因素。事实证明, 允许私营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 允许一定数量的资产阶级分子存在, 这对于促进生产, 活跃市场, 扩大就业, 更好的满足人民各方面的需求, 繁荣社会主义经济都起到了积极的贡献。

(3) 创新了解决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矛盾的途径。

①运用经济手段解决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由于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分配制度的变革,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空前迅速地分化, 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日趋复杂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邓小平提出“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 社会主义政治的首要任务就是正确的调节和处理社会主义政治主体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最基本的是各个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他强调了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前提。他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方针,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 情况就不同了, 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 相应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 就可能出乱子。”而对于正常范围内的贫富差距, 邓小平指出不要怕, “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 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通过财政金融政策等实行宏观调控, 可以尽量消除已出现的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解决的方法之一, 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 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总之, 就全国范围来说, 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邓小平肯定了个人、局部正当的物质利益, 纠正了过去把人民利益抽象化、空洞化的思想, 为新时期阶级、阶层矛盾的解决提出了新的思路。

②运用教育和民主法制的方法解决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总结了我国历史上缺乏民主又滥用“民主”的沉痛教训, 对于党内和人民内部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问题上认识不一致的问题, 邓小平提出了同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迥然不同的政策和办法。“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 一个是教育, 一个是法律。”“对于绝大多数破坏社会秩序的人应该采取教育的办法, 凡能教育的都要教育, 但是不能教育或教育无效的时候, 就应该对各种罪犯坚决采取法律措施, 不能手软。”“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 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 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必须在政治思想领域把上述的斗争进行到底”提出在处理阶级斗争问题上“不能采取过去搞政治运动的办法, 而要遵循社会主义法制的原则。”他再三告诫“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 学会使用法律武器 (包括罚款、重税一类经济武器) 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势力和各种刑事犯罪分子进行斗争。”把阶级斗争的问题引导到法律轨道上来。对于剥削阶级思想在党内外思想政治方面的种种影响则采取批判的方法, “继续制定和完善各种符合于社会主义原则的制度和法律来清除这些影响”。邓小平用教育和民主法制的方法解决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 替代过去那种依靠群众性的鸣放辩论和搞政治运动解决党内和人民内部认识问题的做法, 推进了我国现代化民主建设的进程, 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315-318.

邓小平与青少年德育教育(九) 第2篇

云南财经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栾敏电话:*** 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新闻路257号邮编:650032

摘要:德育教育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提出的培养青少年成为“四有”新人的方案,指导了我们整个新时期的德育教育。邓小平德育教育思想还具有宏观战略性、与时惧进性、求实创新性和微观务实性等特点。

关键词:邓小平德育教育思想“四有”新人教育邓小平德育思想

教育特点

邓小平的青少年教育思想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长期工作的实践基础上,通过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事业兴衰成败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邓小平育青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提出的“四有新人”思想,其中的“三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都可以归属于德育范畴。

一、“四有”新人中的德育教育

(一)理想教育。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指路灯。而理想建设也是党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所在。对于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对青少年的理想教育要从大的方面进行总体掌握。这集中体现于党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力提倡的“三热爱”活动,即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

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我国青少年有着爱党的光荣传统,特别是作为我国进步少年组织的少先队和进步青年组织的共青团,更是党的可靠后备军和有力助手。爱社会主义就是在青少年心目中树立社会主义好、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坚定信念。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说过:“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是维系祖国统一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之一,它与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一起构成我国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邓小平也曾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三热爱”与邓小平倡导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使青少年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自觉为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祖国统一,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

(二)道德教育。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我们所提倡的是有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征的共产主义道德。针对这个问题,邓小平说过:“我们从来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

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向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努力宣传这种高尚的道德。”在邓小平关于道德教育思想的指引下,20世纪80年代初,由共青团中央等九个单位联合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发出“五讲四美”的倡议,于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活动在神州大地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三)纪律教育。纪律建设主要是指遵守宪法和国家的政策法律,严明社会主义纪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为此,邓小平曾强调:“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纪律和自由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两者是不可分的,缺一不可。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具备良好的法治思想,使青少年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也是纪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

二、邓小平关于青少年德育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宏观战略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的高度来抓德育工作的。1978年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历史任务。因此,1985年小平同志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度大的努力首先抓好德育,并从大、中、小学抓起。”这是一项战略任务。而邓小平归纳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模式,对于我们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提供了明确而又宏观的指导。

(二)与时俱进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集中力量批判了“左”的东西,打破了“左”的思想枷锁,将德育工作转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可以说,没有反对“左”的干扰,就没有今天的德育工作的大好形势。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后,我们面临着前苏联和东欧的巨变,面临着国内坚持还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严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以极大的理论创新勇气,根据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新形势,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系列新时期德育理论观点和重大决策,其内容涉及新时期德育的地位、作用、培 养目标、原则内容、途径方法、领导管理等各个方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科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理论基础。

(三)求实创新性。邓小平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目标出发,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建立了“开放德育”思想。在1978年的全国教

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他认为,在全社会形成大德育气候,“对于在青少年中以至在整个社会上造成人人向上、奋发有为、不甘落后的革命风气,都将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使得德育跳出了学校的框框,走向了社会,并和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社会化的学校德育。邓小平的“开放德育”思想不仅强调德育要走向社会,而且强调走向世界。他指出:“我们要向人民特别是青年介绍资本主义国家中进步和有益的东西,批判资本主义中反动和腐朽的东西”,“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这就提出了德育也要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

(四)微观务实性。邓小平十分重视培育良好的教育氛围,关心教育工作者的生活待遇。由于“文革”的影响,党的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被破坏,德育工作者的声誉被败坏,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臭老九”成为知识分子的代名词。对此,邓小平纠正:“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在邓小平的指示下,教育工作者的工资等生活待遇节节增高,这也大大调动了教育届的积极性。不仅如此,邓小平同志还非常重视教材建设。针对德育教材,他指出“关键是教材。教材要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通过以上对邓小平德育思想主要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德育理论框架的清晰和坚实,他的德育教育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参考文献:

1、时代伟人的思想世界[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一版

邓小平德育理论论文 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邓小平,世界历史理论,社会主义理论

19世纪中叶, 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世界历史理论, 这一理论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事实, 突出强调了两极性的世界分工和文明的相互借鉴, 从而形成历史发展的跳跃性机制。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展示了东方社会走向世界历史的发展图景, 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中国这样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繁荣强大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独立发展的阶段, 在古老的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再一次实现了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的设想。当代世界历史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邓小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 立足中国当代国情, 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 第一次科学系统地回答和解决了在中国这样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内容, 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1]他指出,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 各国家、各民族形成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状态, 从而结束了封闭、孤立的发展阶段世界历史形成之后民族的闭关自守状况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具体民族的个别特色也不存在了。马克思指出, 世界历史形成之后, 各民族各国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表现在各个方面, 其深层结构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当代开放, 一方面更加突出世界的整体性, 另一方面, 越来越突出每一民族、国家的个体特色。有个性的“世界公民”才是“合格的世界公民”。

在世界历史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必须首先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以科学定位, 即清醒、准确地判断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就是处在初级阶段, 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精辟概括。这一理论与马克思关于俄国“跨越”设想的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一是从社会的性质上说我国是社会主义, 这是对我国已经“跨越”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肯定;二是从发展程度上说是初级阶段, 这是对社会生产基础薄弱的肯定。

关于社会主义的阶段划分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并没有论述过, 但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有明确的思想和阐释。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不同历史阶段, 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第一阶段”是指首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共产主义社会, 当社会在这个阶段有了发展之后便进入了高级阶段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思想无疑为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但是怎样清醒、准确地判断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毛泽东在领导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 在1959年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这个阶段, 可能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可以看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底蕴已闪现出来。到上个世纪80年代, 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理论指示我们,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才能搞好。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对中国现实的认识, 对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马克思历来反对把他的理论当作“历史哲学”的公式硬套, 每一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 反思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苏联的解体不是因为走社会主义而招致的失败。反思中国的现实,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是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定位, 解决了我们建设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

二、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马克思指出, 在世界历史中, 落后国家可以跳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吸收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成果, 走向社会主义。因为在世界历史中, 人们在普遍交往中往往用自己的优势部分换取对自己不足部分的弥补, 从而避免重复劳动的耗费, 给自己带来新的发展力。正是这种新的发展力使较为落后的民族不必一切“从头开始”, 从而以“跳跃式”发展进入到世界历史的先进行列。这就告诉我们, 在经济落后的中国要想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 仅仅一切从头开始是不行的, 那样的话, 只能等距离地追赶资本主义的生产力, 实际上仍处于历史落伍者的地位, 所以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面向世界, 在对世界的开放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西方历史表明, 只有善于开放交往的民族, 才能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的历史也是如此。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兴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定的开放性, 但是由于闭关自守的历史, 失去了与世界资本主义交往的机会, 中国不可避免地落后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 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 成就也有一些, 总的说来没有多大发展。严重阻滞了我国经济发展, 使我们同发达国家差距越拉越大。几十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 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 中国的社会主义应该是开放型的。邓小平指出中国要经济发达民富国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从本质上看, 向世界开放就是投身于世界各民族的交往、竞争的进程中。这种横向的网络交叉过程, 不仅会打破中国长期闭关自守的局面, 而且将使中国的发展获得一种爆发力。所谓开放, 就是放开眼界, 打开国门, 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大潮的挑战, 积极参与这一历史进程, 积极发展同资本主义世界的关系, 使社会主义实践全方位地冲破“地域性”局限, 向着“世界历史”迈进。

开放的目的是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将世界一切优秀成果吸收过来为我所用。马克思告诉我们:“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更替。每一时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 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 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3]我国社会主义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虽然实现了“卡夫丁峡谷”的跨越, 但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 因而生产力较为落后, 这就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时, 更需要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文明成果。要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长期积累起来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先进成果, 吸收和利用生产经济中的科学技术成果和人才, 吸收和利用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吸收和利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某些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 吸收和利用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邓小平还指出, 实行对外开放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只会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多年来,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取得了有史以来的伟大成就, 足以证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非常正确的, 它是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同时, 中国的实践也表明, 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对于当代世界历史中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马克思指出, 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 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马克思深入研究了以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为标志的工业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推动民族历史转变的世界历史的巨大威力和作用。他指出,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 使竞争普遍化, 开拓了世界市场, 它使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直接从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走向社会主义新中国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也将跨越工业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进入到信息工业时代。但是, 社会主义必须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 才能走向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过去许多年来, 我国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加以追求, 片面强调建立“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 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 违背了世界历史首先要作为生产力世界化发展的现实趋势。针对这个问题,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在这里, 邓小平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吸取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 并要迅速发展生产力, 才能真正实现跨越的思想, 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位。

邓小平强调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由之路, 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根本条件。发展生产力也是当代历史的根本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必须抓住有利因素, 正确估量不利因素, 珍惜机遇, 发展经济。同时, 邓小平结合当代世界历史和中国的特点与实际, 明确指出, 要搞现代化, 关键是科技的现代化, 为此, 必须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更是科技革命的时代, 高科技的发展和运用推动着生产力高速发展。能否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决定着我国能否成为科技大国、经济大国。邓小平又指出,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所以必须通过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最初的立足点无疑是西方社会, 但世界历史理论形成之后, 便把研究的视野转向东方社会, 创立了自己独特的东方社会理论。然而, 对实现“跨越”的国家应根据什么经济体制去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论述。

前苏联作为第一个实现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味地排斥市场经济, 这是前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我国70年代以前走的曾经是与前苏联同样的道路。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时指出:“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 但多年的实践证明, 在某种意义上说, 只搞计划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5]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指出,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当今中国的改革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反复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和手段, 可以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 也可以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强调应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从而也就从根本上肯定了市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地位。另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种不同方式, 只有借助其共同点, 即互相沟通和开放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思想, 正确解决了像中国这样比较落后的国家, 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这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突出的贡献, 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系统科学地回答了中国这样较落后的国家在当代世界历史中, 怎样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凸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14.

(2)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5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51.

(4)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73.

邓小平德育理论论文 第4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完善,改变了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我们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在这个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

参考答案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积极成果。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论述和我们党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要内容:第一,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第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对立的。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第三,社会主义应该搞市场经济。这些理论为打破传统观念,解除思想束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它是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有机结合,是能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者长处和优势的经济体制。1993年12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具有是时代的意义。

从理论上讲,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设想”的突破,是对马克思的“设想”。邓小平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它比较完整、准确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应采取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是对全人类的重大贡献。

从实践上看,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是富民强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指路明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作为一门实用科学已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释放出越来越大的能量。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既是邓小平理论的试验区,也是市场经济论威力的验证区。我国经济特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虽只有十几年时间,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特区带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参考答案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

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这一新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

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发展现代商品经济。

由于社会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并没有消除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局面仍然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且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目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国际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已经不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求得自身的发展,世界经济通行的是市场经济,我们要与国际经济接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利于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

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否则,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起能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进行了市场取向改革,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事实证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

参考答案3: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是: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计划和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用来调节和发展经济的手段和方法,它们与社会制度的结合不会影响社会制度的本质。

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③计划和市场都要,两者相结合能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和加速经济的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把人们从姓“资”姓“社”的争论中解放出来,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最顽固的理论堡垒,最终回答了社会主义可以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历史命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聚焦两个基本层面。一是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改革、观念变革、制度环境、法制基础、社会保障、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等基本制度建设,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理论问题。二是探索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场规则、宏观调控、保障体系等市场经济基本要素的系统构建,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理论问题。两个基本层面相互连接、彼此制约、并行不悖和有机统一,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由市场基础理论、市场核心理论和市场发展理论构成。市场基础理论探索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及计划与市场等基础理论及问题。市场核心理论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要素体系、结构的构建及其运行机理及问题。市场发展理论探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延展机理及其氛围。三个方面理论构成及内容蕴含在两个基本层面的研究对象之中,与之相吻合,是研究对象的具体展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实践的能动反映,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为基础,以借鉴、吸取西方经济学合理因素为方法,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相区别,凸显其理论构建的“中国特色”。

参考答案4: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对立的。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③社会主义应该搞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①这些理论为打破传统观念,解除思想束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②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③极大地推动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

参考答案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石。

2.“中性论’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前提。

3、“发展论”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核。

4、“异同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具有是时代的意义。

从理论上讲,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设想”的突破,是对马克思的“设想”。

上一篇:中职数学教学点滴下一篇:品德教育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