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出口范文

2024-05-11

纺织品出口范文(精选12篇)

纺织品出口 第1篇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纺织业是我国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传统行业, 也是中国对外依存度最高、实现国际化最早的产业之一。近20年来我国纺织服装类产品的出口在全球的地位逐渐上升, 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据中国海关统计, 今年2月, 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为66.75亿美元, 同比下降35.1%。其中纺织品出口25.63亿美元, 同比下降32.45%;服装出口41.12亿美元, 同比下降36.68%。2月, 纺织品、服装出口环比1月份下降56.17%。其中纺织品下降45.75%, 服装下降60.86%。1—2月, 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19.03亿美元, 同比下降14.52%。其中纺织品出口72.86亿美元, 同比下降20.6%;服装出口146.17亿美元, 同比下降11%。在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下, 国家在距2月初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调至15%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里, 再次上调出口退税率, 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两个月内两次上调纺织品退税率, 表现了国家对纺织行业的重视, 有助于市场信心恢复, 对于支持纺织企业和产品出口也将产生一定影响。

二、纺织品出口退税的变化

1.出口退税的含义

出口退税 (Export Tax Rebates)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 由税务机关将其在出口前的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出口退税符合国际惯例, 并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组织所许可。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1994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 纳税人出口商品的增值税税率为零, 对于出口商品, 不但在出口环节不征税, 而且税务机关还要退还该商品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已负担的税款, 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一直都有变化。

2.纺织品出口退税的变化

从出口退税调整的历史来看, 我国出口退税经历了下调—上调—下调—上调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年1月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为13%, 到1996年12月, 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分两次逐步从13%下调到6%。

第二阶段:从1998年1月到2001年7月, 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分三次逐步从6%上调到15%, 出口退税提高的原因在于为了摆脱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带来的巨大冲击。

第三阶段:从2004年1月到2007年7月, 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分二次逐步从15%下调到11%。

第四阶段:从2008年8月到2009年4月, 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分四次逐步从11%上调到16%。这次出口退税提高的原因是由于2008年起爆发的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国纺织品出口严重受阻, 为挽救我国纺织品出口形势的急剧恶化, 出口退税率连续得以上调。

三、出口退税率上调对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上调出口退税率是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缓解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困难, 增强出口企业克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信心, 具有深远意义。但出口退税率上调也是把双刃剑, 有利有弊。

(一) 出口退税率上调对纺织出口企业的正面影响

1.出口退税率上调可降低出口成本

出口纺织品在国内缴纳的增值税税率为17%, 现在退税率由15%提高到16%, 征退税率之差将会从原来的2%减少到现在的1%, 由于出口收入乘以征退税率之差要作为增值税进项税转出额, 计入出口销售成本, 所以征退税率降低, 使出口销售成本减少。假设一家纺织品出口企业本月出口纺织品2 000万元, 出口退税率没有上调之前, 该企业增值税进项税转出额为2000万元× (17%-15%) =40万元, 这40万元是国家不予退税部分, 应增加到出口销售成本之中;而现在出口退税率上调, 则进项税转出额为2000万元× (17%-16%) =20万元, 这20万元计入出口销售成本, 可以看出出口退税率上调后该企业出口成本降低了20万元。总之, 出口退税率上调可降低出口销售成本, 有助于缓解企业成本压力, 提高企业出口积极性, 增强纺织品出口竞争力。

2.出口退税率上调可增加企业利润

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对大部分纺织品出口企业来说是绝对的利好, 在商品销售价格不变的前提下, 如果退税率上调1%, 意味着企业毛利率增加1%。例如孚日集团是一家拥有员工18 000人、出口比重占80%的纺织品出口企业, 据该企业估算, 出口退税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 企业每月的净利润将增加100万元左右。所以说对出口型纺织企业而言, 出口退税率上调产生的利好是直接而且是迅速的。

尽管出口退税等财政刺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出口产品外部市场需求低迷的现状。

(二) 出口退税率上调的负面影响

1.国家税收减少, 增加了中央与地方财政负担

从1994年税制改革开始, 我国根据国际贸易变化的形势曾多次调整出口退税率, 以解决出口退税指标不足和减缓财政压力, 同时促进国家税收增长。但从去年开始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国纺织品出口量持续降低, 为挽救我国纺织品出口形势的急剧恶化, 出口退税率连续得以回调。相对的退税额会逐步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央与地方退税压力, 降低了国家的税收收入。

2.可能引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可能导致欧美国家更强的贸易围堵。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和欧盟纺织品市场需求大幅回落。中国在提高出口退税率后, 个别国家可能会以担心中国纺织品在今年出现出口“激增”为由, 要求其政府与中方续签协议或对中国纺织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由此, 接踵而至的贸易保护措施很可能使中国纺织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我国纺织出口企业如何走出困境

国内纺织出口企业倘若仅仅寄希望于依靠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是不可能走出困境的。只有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打造企业自身品牌以及延长产业链才能使企业真正走出危机。

(一)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商品技术含量

出口企业要转变原有思路, 缩减低附加值、高耗能商品的生产, 转而开始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商品。比如在功能设计、外观造型、包装等方面有所创新, 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推动企业从劳动力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升级。同时要以发展品牌为目标, 培育自己的国际品牌,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提升品牌影响力, 增强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些才是纺织出口企业走出困境之策。

例如:欧美发达国家人均纺织纤维年消耗量32公斤, 是我们国家人均的一倍多。衬衫和袜子论打买, 穿完了就扔。金融危机以后, 很多欧美人改变了以往“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浙江嵊峰针织有限公司适应市场推出一种带有扣子的袜子, 两只袜子可以扣起来, 洗完也不会丢, 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找不到另一只袜子, 而不得不扔袜子的事情发生。一家德国客商看好这种袜子的市场前景, 一口气下了500万美元的订单。这一事例说明从萎缩的消费需求中也能找到新的市场。

(二) 多方面开发市场, 拓宽出口渠道

如果企业总依赖传统的几个海外纺织消费市场, 一旦这些国家市场发生变化, 企业将面临严重的风险, 因此纺织企业必须通过质量和价格的提升, 确保欧美高端市场, 同时还要利用低价优势大力开发拉美、非洲等新市场。

例如:浙江达享控股集团公司在非洲的博茨瓦纳投资260万美元设立了带料加工企业, 生产加工服装和家纺面料, 并以博茨瓦纳为据点, 拓展南非、纳米比亚、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和加纳等国的市场, 然后把非洲作为转口贸易基地进军全球市场。从1998年在博茨瓦纳设立第一个贸易窗口, 到去年达享集团的全球销售已经达12亿元。

(三) 关注国内需求, 提高内销比例

当企业出口受挫, 面临无利可图时, 可以加大国内市场的销售份额, 选择内销和外销两条腿走路, 这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例如宁波杉杉集团就采用内销和外销两条腿走路, 加大内销比例, 目前内销业绩已超过50%, 同时预计今年对全球市场的整体出口份额不会下降。确保杉杉集团在今年纺织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 能平稳发展。渡过金融危机。

(四)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出口企业应注重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流转环节、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水平。另外, 还要注意不能一味地依靠出口退税来实现赢利的目的, 必须加大改革步伐、狠练内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从各个环节尽快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以提高出口效益。

总之, 国家政策支持为纺织出口企业克服困难坚定了信心, 为行业发展指引了方向。纺织企业也不要仅仅依靠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来解决目前面临的困难。而应加强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 通过科技与品牌创新, 提高自身素质和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关注国内市场, 开发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 配合国家刺激经济复苏第二阶段中的促进改善民生的工作重点。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我国纺织品出口形势恶化, 国家及时出台扶持政策, 表现出国家对纺织行业的重视。这次出口退税率上调将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对此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并提出我国纺织出口企业只有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商品技术含量;多方面开发市场, 拓宽出口渠道, 提高内销比例;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才能走出困境。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出口退税率,上调,影响

参考文献

[1]俞文江.出口退税率调整能改变浙江纺织企业的困境吗-[J].对外经贸实务, 2008, (11) :93-95.

[2]梁朝东.出口退税上调利好甚微[J].中国纺织, 2008, (10) :30-33.

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招标实施细则 第2篇

日期:2005-9-19

来源: 中国服装协会资料库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和《出口商品配额招标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 招标管理机构

第二条 商务部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招标委员会(以下简称招标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委员若干人。

主任由商务部主管部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外国投资管理司、机电产品进出口司、规划财务司的相关人员担任。

第三条 招标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定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以下简称出口数量)招标方案,包括:

1、确定招标类别、招标数量和招标时间;

2、制定投标资格标准并核定投标企业资格;

3、确定中标保证金的缴付比例;

4、其它需要在招标方案中明确的事项。

(二)发布招标的各类通知、公告、决定等;

(三)主持开标及评标工作,并审定中标结果;

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I II

(四)受理招标办公室上报的企业上交数量以及数量转受让备案;

(五)审查中标保证金和中标金的收取及出口数量使用情况;

(六)其他须由招标委员会确定的事项。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招标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 招标办公室由主任一人、副主任一人、成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及成员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相关行业协调部门的代表及有关方面的专家担任。

招标办公室采取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事规则。

第五条 招标办公室履行下列职责:

(一)拟订招标方案,对方案中有关投标资格标准等重大事项,由招标办公室组织行业代表讨论、表决,确定初步方案后,报招标委员会审定;

(二)按照投标资格标准确定投标企业名单,并报招标委员会审定;

(三)拟订招标的各项通知、公告、决定等并报招标委员会审定;

(四)确定招标管理相关的各类电子证书的统一格式,包括《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招标中标金交款凭证》、《招标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申领证明书》、《招标纺织品出口数量转受让证明书》等,并进行有关证书的电子传输和核查;

(五)核查企业交纳中标保证金、中标金等情况,并向招标委员会报告;

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II III

(六)接受企业上交的出口数量,收回无法使用的出口数量,并报招标委员会审定;受理、批准企业出口数量转受让申请,并报招标委员会备案;

(七)检查、监督企业的出口数量、许可证使用情况,跟踪核查招标商品出口及市场变化情况,并按季度报招标委员会;

(八)办理招标委员会交办的有关招标的其它事项。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负责招标办公室的日常事务。

第三章 投标资格

第六条 投标资格

凡按国家有关规定享有出口经营资格、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在规定时段内在所投标类别上有对全球市场出口业绩的企业,均可参加投标。

前款规定的时段和出口金额标准由招标委员会在招标公告中公布。

第七条 投标资格审查

(一)初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及哈尔滨、长春、沈阳、南京、武汉、成都、广州、西安商务厅(局)(以下统称“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地方企业的投标资格进行初审。在京中央管理企业的投标资格由北京市商务局负责初审,地方中央企业由所在地地方商务部主管部门负责初审。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并将初审结果报招标办公室。

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III IV

(二)复审

招标办公室须在五个工作日内对投标企业资格进行复审,并将复审结果及有关材料报招标委员会审定。

第八条 审核投标企业的出口实绩以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计算采用商品10位码)为基准。

第四章 评标规则及程序

第九条 招标办公室须将招标方案报招标委员会审定。经审定后,招标委员会在指定新闻媒介上发布招标公告。

第十条 投标价格

投标企业自主决定投标价格。为防止出现不合理的低标价,招标委员会可视具体情况事先确定并公布最低投标价格,低于最低投标价格的标书和明显背离正常价格水平的高价标书均视为废标。

第十一条 投标数量

为了防止中标数量过分集中或分散,招标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各类别最低投标数量,并根据投标企业出口金额大小进行分档,设定各档企业的投标数量上限。

前款规定的最低投标数量和分档标准及投标数量上限在招标公告中公布。

低于最低投标量或高于投标数量上限的标书视为废标。

第十二条 投标方式

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IV V

企业须在规定的时点前以电子标书的方式投标。截标、开标、评标等均以电子标书为准。各类出口企业在规定的截标时间内只能投标一次。企业在发出电子标书后,务必通过电脑接收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发出的标书到达反馈信息,在确认标书安全到达后,投标工作方告完成。企业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电子标书,视为自动放弃投标资格。

第十三条 评标工作由招标委员会主持,并按照本细则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确认合格标书。

第十四条 电子标书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作为废标处理:

(一)在规定的开标时间前企业主动向招标办公室申请废标的标书;

(二)超过规定的截标时间送达的标书;

(三)同一企业在规定的时点前送达两份以上(含两份)的标书,不论内容相同与否;

(四)其他根据本实施细则应被确认为废标的情况。

第十五条 中标企业的确定

将所有合格投标企业的投标价格由高到低进行排列,按照排序先后累计投标企业的投标数量,当累计投标数量与招标总量相等时,计入累计投标总量(即招标总量)的企业,即为中标企业。

如果在最低中标价位的企业投标数量之和超过剩余出口数量时,此价位的企业全部中标,但中标数量低于最低投标数量的除外。

第十六条 中标价格、中标数量的确定

中标企业的中标价格为其投标价格;中标企业的中标数量为其投标数量,如果在最低中标价位的企业投标数量之和超过剩余出口数量时,此价位的企业按其投标数量比例分配剩余出口数量。企业中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V VI 标数量低于最低投标数量的,按未中标处理。

第十七条 招标委员会在开标当日以电子方式公布初步中标结果。投标企业如有疑问,可于公布初步中标结果日起两个工作日内向招标办公室提出。招标办公室须在公布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对初步中标结果报招标委员会审定。

第十八条 招标委员会审定中标结果后,须在两个工作日内通知招标办公室,公布中标企业名单。

第十九条 招标办公室须根据招标委员会通知,及时通过电子投标系统向中标企业发出正式中标结果。

第五章 中标金

第二十条 中标企业须按下列规定交纳中标保证金和中标金,且不得由其他企业代交:

(一)中标企业须在规定时间内以支票、汇票、汇款等形式将中标保证金汇到指定银行帐户(以到帐日期为准),并以电子方式发出《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招标中标金交款凭证》。无论中标出口数量使用情况如何,中标保证金一律不予退还。

(二)招标各批次各类别中标价格最高的10%的企业中标保证金为中标金的100%,其余中标企业的中标保证金比例为30%。中标企业必须将同一招标批次的各类别中标出口数量的中标保证金一次性交齐,不允许中标企业放弃部分中标类别的出口数量,而只缴纳剩余部分中标类别出口数量的中标保证金。

(三)企业在每次申领出口许可证前,按领证数量向指定银行帐户交纳相应数额的中标金余额,并以电子方式发出《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招标中标金交款凭证》。

第二十一条 在收到企业交纳的中标金后,招标办公室以电子方式发出《招标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申领证明书》。

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VI VII

第二十二条 招标办公室应在中标保证金收取截止日后五个工作日内向招标委员会报告收取情况。

第六章 出口数量的上交、转让、受让和收回

第二十三条 企业可根据自愿原则将本中标出口数量通过招标办公室上交或转让。

第二十四条 企业向招标办公室上交出口数量的时间不得迟于出口数量当的7月31日,上交出口数量不计入浪费数量。

招标办公室在7月31日前收到企业上交的出口数量,其中已交纳相应中标金的,可予以退还,但中标保证金不予退还。

第二十五条 中标企业可在向指定银行帐户交纳拟转让部分出口数量的相应全额中标金后进行转让,也可以在交纳中标保证金后进行转让,剩余中标金由受让企业在使用出口数量时交纳。

第二十六条 转受让企业必须将双方同意进行出口数量转受让的申请以电子方式报招标办公室审批。受让企业必须是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具有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

第二十七条 当根据需要设立新的出口数量调剂机制时,按商务部批准的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 对企业上交的出口数量,招标办公室须在接受上交出口数量三个工作日内将情况上报招标委员会;对于企业的转受让申请,招标办公室须在受理后三个工作日内按照规定完成审批,并将电子《招标纺织品出口数量转受让证明书》定期报招标委员会备案,同时通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第二十九条 招标办公室须及时从上交出口数量企业或转让企业中标出口数量中扣除其上交或转出的出口数量,在以电子方式发出《纺织品出口数量转受让证明书》的同时,向受让企业以电子方式发出《招标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申领证明书》,并以电子方式分别通知有关发证机关。

第三十条 中标企业必须于出口数量当10月31日前将所有中标出口数量的100%中标金交至招标委员会指定的银行帐户。对于逾期未交纳100%中标金的中标出口数量,招标委员会将视为已无法使用而予以收回,且不退还已交纳的中标保证金,并将收回出口数量的20%计为该企业该类别当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VII VIII 浪费出口数量。

第三十一条 对收回的、上交的出口数量以及其他剩余出口数量,招标委员会可以根据其数量大小决定实行再次招标或采取经商务部批准的其他方式进行处置。

第七章 出口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 出口数量招标中标企业名单及其中标数量,由商务部核准并下发各有关许可证发证机关及各地商务主管部门。

第三十三条 核发招标商品出口许可证除依据有关出口许可证管理规定外,还须同时依据由招标办公室以电子方式发出的《纺织品出口数量转受让证明书》或《招标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申领证明书》。

第八章 罚则

第三十四条 对招标过程中发生下列行为的,按照《出口商品配额招标办法》及《商务部行政处罚实施办法》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实施细则的作弊行为;

(二)以串标、虚报投标资格条件及以其它手段扰乱招标工作的行为;

(三)已中标而不按规定交纳中标保证金的行为;

(四)其它故意破坏招标工作的行为。

第三十五条 对于企业未按规定上交、转让,又未在出口数量有效期截止日之前领取出口许可证以及虽领取出口许可证但未实际使用的出口数量,视为被浪费的出口数量。

对中标出口数量浪费率<5%的企业,免于处罚;对5%≤中标出口数量浪费率<30%的企业,取消其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VIII IX 下一年该类别商品投标资格;对中标出口数量浪费率≥30%的企业,取消其下两年该类别商品投标资格。

中标出口数量浪费率的计算公式为:

已交100%中标金但未使用的数量+收回中标数量*20%

中标出口数量浪费率=----------------

中标数量-转让数量+受让数量-上交数量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招标委员会在指定银行开立专用帐户,用于收取中标保证金和中标金,具体事务委托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办理。开户行和帐号信息由招标委员会在招标公告中发布。

第三十七条 纺织品出口数量招标的公告、通知等由招标委员会在《国际商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上发布。

第三十八条 未经商务部或招标委员会批准,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均不得发布与纺织品出口数量招标有关的规定、公告或通知等。

第三十九条 本细则由商务部负责解释。

纺织品服装出口回暖 第3篇

纺织品服装在全国外贸中所占比重较上年略有回升,贸易额占比7.5%,其中出口占12.9%,进口占1.4%。纺织品服装进口和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货物贸易的增幅,对全国货物贸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18%。

出口回暖,第二季度进入增长期

201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内外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再次遭遇“寒流”,全年出口仅增长2.8%,成为10年中出口增长最缓慢的一年。

进入2013年,纺织品服装出口依然要面对2012年延续的不利局面:劳动力成本上升、内外棉价差高企、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订单转移等。但困难中机遇同时并存:主要经济体经济缓慢复苏使外需小幅回升、国内稳定外贸增长政策措施成效持续显现,以及出口企业努力转型,使2013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顶住了压力,逐步企稳并保持较快增长。

从全年各月的走势看,出口从第二季度开始步入平稳较快的增长阶段,第二、第三、第四季度的平均增幅分别为9.2%、11.8%和9.9%。全年共有10个月的单月出口额超过200亿美元。

2013年,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基本实现同速增长,出口额分别为1069.8亿美元和1770.9亿美元,分别增长11.7%和11.3%。

与2011~2012年相比,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呈现逐步恢复势头,整体表现良好。从出口数量指数看,纺织品出口数量指数为106.8,服装为107.3;从出口价格指数看,纺织品出口价格指数为104.6,服装为103.7。这说明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增长是由数量和价格共同带动的。

贸易方式更优化,民企地位提升

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2013年,一般贸易出口2140.6亿美元,占总出口的75.4%,进口125亿美元,占总进口的46.3%,有超越加工贸易之势。出口和进口占比较2012年分别提升0.4个百分点和4.9个百分点。而同期加工贸易出口、进口占比则分别回落至14.7%和46.5%。

一般贸易出口增长12%,进口增长23.4%;加工贸易受来料加工下降拖累,出口仅增长2.5%,进口下降2%。这显示我国加工贸易逐步实现从委托来料加工向自营进料加工为主的方式转变,出口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

民营企业地位继续提升,三资企业增势最缓。2013年,民营企业贸易额已达到1841亿美元,其中出口1773.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2.4%,首度超过60%;进口67.6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5.1%。出口和进口占比较2012年分别提升3.3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

同时,民营企业出口增长17.7%,进口增长17.6%,增幅均超过平均值;国有及国有参股企业出口增长3.3%,进口增长23.8%;三资企业出口仅增长1.6%,进口增长5.3%,均低于民企和国企。

民营企业活力显现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进出口企业家数保持增长。2013年,民营出口企业增加1500余家,进口企业增加500余家,而同期国企和三资企业进出口家数全部下降。

出口东盟强劲,日本份额下降

随着欧洲经济逐步复苏、美国经济温和回暖,我国对这两大市场的出口有了明显起色,出口额呈现平稳回升的态势;东盟已超越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市场,对东盟的出口依旧表现强劲,增长最为迅速;日本市场依然不振,成为唯一出现下降的传统市场。

与前两年相比,2013年欧美市场订单转移的步伐略为放缓,我国产品在欧美市场所占份额没有出现明显回落,但日本市场情况不乐观。

出口欧盟恢复性增长

随着外贸持续回暖、商业信心回升、债务受援国退出援助计划,2013年欧洲经济向好迹象明显,我国对欧盟纺织品服装出口516.6亿美元,实现9.3%的较快增长,尤其下半年增长势头明显,但出口额仍未恢复到2011年的水平。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分别出口117.2亿美元和399.4亿美元,增幅分别为7.3%和9.8%。纺织品中纱线、面料和制成品均实现增长,服装中针、梭织服装合计出口71.6亿件(套),增长9.1%,出口平均单价提升1%。

据欧盟海关统计,截至2013年11月,欧盟纺织品服装自中国进口所占份额为38.6%,较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同期东盟在欧盟市场份额也没有明显增长,仅扩大了0.2个百分点。

美国进口需求回暖

2013年前三季度,美国经济走出节节攀升的态势,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大幅上调至4.1%,已经连续10个季度实现增长。在外需回暖带动下,2013年我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416.2亿美元,增长7%,其中下半年增势更为平稳,各月均保持增长。

对美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分别达到106.5亿美元和309.7亿美元,分别增长7.7%和6.7%,纺织品增速超过服装,其中主要是由面料和制成品带动。服装中针、梭织服装合计出口59.7亿件(套),增长5.8%,出口平均单价提升1.6%。

根据美国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上所占份额为38.8%,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仅略降0.2个百分点。东盟在美市场份额为18.9%,比上年同期扩大0.4个百分点。

对东盟出口高速增长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来,双边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2013年的四年间,双边纺织品服装贸易额从160亿美元跃升至近375亿美元,年均增长33%。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纺织品服装贸易的一大特点是服装商品表现活跃,进口和出口均实现快速增长。2012年和2013年,中方服装出口分别增长91.1%和30.5%,进口分别增长30.9%和43%,增幅超过了传统的贸易商品纱线及面料。服装中针、梭织服装合计出口量增长33%,出口单价基本持平。对东盟纱线、面料合计出口增长26.1%。

日本成唯一下降的传统市场

受日本经济不振、订单转移、人民币对日元大幅升值及中日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等因素影响,2013年我国对日本纺织品服装出口始终处于低迷状态。

订单转移现象在日本市场表现得最为明显。根据日本海关统计,2013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在日本市场所占份额已降至71.1%,比2012年回落2个百分点,而同期东盟占比则升至15.6%,中国失去的市场份额正在被东盟抢占。

人民币对日元一年中连续“破7”“破6”,中间价全年累计对日元升值幅度达到24%,极大地影响了对日出口。纺织品服装全年累计出口额269.7亿美元,下降1%,日本成为我国出口传统市场中唯一出现下降的市场。其中,纺织品出口下降2.1%,服装出口下降0.7%。主要出口产品针织服装和梭织服装出口量保持2.2%的增长,出口平均单价下跌2.7%。

我国纺织品出口对策分析 第4篇

1.1 纺织品出口在我国的地位

(1)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 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纺织品是我国出口大项, 纺织业产销总量和出口总额位居我国各种进出口产品前三甲, 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纺织品出口加工地区之一。纺织品出口是拉动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之一, 2012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分别为958亿美元和1591.8亿美元, 纺织品服装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升至72%, 其中出口占75%, 进口占41.4%。

(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中国纺织工业的纤维加工总量已占世界总量的1/4以上,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约占我国出口商品贸易总额的1/6。

1.2 纺织品出口对我国的影响

(1) 纺织服装产业历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传统出口创汇产业, 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15%以上, 其进出口贸易的巨额顺差, 成为我国增创外汇和积累资金的重要道,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 纺织工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层面看, 2009年, 我国纺织工业棉、麻、丝、毛年产量共达1000多万吨, 关系到1亿农民的生计。

(3) 纺织品征收出口税给中国政府带来相当可观的财政收入。由于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的进口成分很高, 因此, 征收5%的出口税相当于使人民币汇率上浮约15%至25%, 相当于每年新增财政收入300亿至420亿美元 (约合2400至3500亿元人民币) 。

2 我国纺织品出口近年的发展趋势

2.1 近年纺织品出口发展趋势

第一阶段:2005—2007年, 中国纺织品出口额持续稳定增长。

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进入一体化发展阶段, 配额取消给中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产能得到充分释放。2005年突破1000亿美元, 达1150.3亿美元, 2006年达1439.7亿美元, 2007年达1712.1亿美元。同期, 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 2005年18.12%, 2006年达16%, 2007年为18.92% (见表1) 。

第二阶段:2008年以后, 中国纺织品出口面临挑战。

2008年以来,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纺织品出现了增速放缓。2008年上半年全国纺织品累计出口838.51亿美元, 同比增长11.11%, 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6.44%。

2009-2012年中国纺织品出口累计金额呈阶梯式变化, 同比增长速度起伏很大 (见图1) 。

2.2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发展趋势

图2显示, 2001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为532.8美元, 2010年达到2065美元, 10年间翻了两番, 除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出口增长出现了负增长, 其他年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率在10%~20%左右。

图3显示,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 从2001年的15.6%提高到2010年的34.3%, 入世十年来,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2011-2012年纺织品出口额继续上升, 但2012年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2011年,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2479亿美元, 同比增长20%;2012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549.8亿美元, 同比增长2.8%。

3 现阶段影响纺织品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纺织出口配额取消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国际纺织品贸易正式取消配额制度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 进一步提高在国际纺织品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 取消配额后也给我国纺织品贸易带来了一系列阻碍, 加剧了我国面临的绿色壁垒、特保条款以及社会责任标准体系 (SA8000) 等贸易壁垒的挑战。

3.1.1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绿色壁垒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行国内PPM标准及其他标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绿色消费) 、强制性绿色标志、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 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我国纺织品出口主要是向发达国家和地区, 受绿色壁垒的影响, 我国纺织品出口遇到了很大阻力。其主要表现为:

(1) 改变纺织品出口标准, 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巩固和扩大。发达国家往往凭借其在纺织品技术上的优势, 对技术匮乏的发展中国家实施苛刻的检验标准。例如欧盟2002年5月通过生态纺织品服装新指令 (2002/371/EC) , 该指令中所包含的众多的检验项目和欧盟颁布的《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和《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办法》, 对于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出口来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再加上对进口纺织产品检验标准的提高, 很多发达国家以某些残留 (如农药等) 危害人身健康为由对这些残留作了严格的规定, 不得检验出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化学元素成分物质。我国纺织业出口市场上的纺织产品技术含量低, 并且对纺织品原料的种植药品使用和对产品的加工、包装、装运等环节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 这就给发达国家提供了许多实施“绿色壁垒”的机会, 使纺织产品出口进入国际贸易市场的门槛不断加高, 进而影响到中国纺织品出口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发展。

(2) 加大纺织出口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成本。许多发达国家要求我国纺织产品的质量标准达到国际贸易市场纺织品标准后才能进入, 如ISO14000认证等, 但是要取得纺织服装标准的认证费用非常高, 这些认证费用将要计入成本, 这就使企业生产产品的成本大大的提高了。另外, 由于发达国家对纺织品检验标准提高, 检验纺织品时会浪费更多时间, 导致通关时间加长, 加大检验成本。这些成本的增加大大削弱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

3.1.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 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 繁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的成本增加, 产品竞争力下降。再加上国外贸易壁垒限制较多, 而我国企业对其限制掌握不及时、不充分, 导致有些企业耽误了成交时机, 减少了国外市场份额。

3.2 我国自身纺织品贸易体系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3.2.1 出口成本大, 品牌竞争力不强

人民币汇率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造成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最大利空因素, 由于纺织品附加值较低, 人民币升值使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 进一步削减了企业的出口利润。同时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 自主品牌仅占11%左右, 削弱了我国在国际纺织品贸易市场的竞争力。

3.2.2 市场过于集中, 产品价格偏低

纺织品出口的市场往往集中于一个国家或临近国家, 出口市场的过分集中增加了纺织品出口对特定市场的依赖, 增加了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不稳定性和外贸政策实施的难度, 随着进出口权的放开、进口成本的降低、额的削减, 市场竞争力逐渐加剧, 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业绩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增长, 但出口价格普遍走低。

4 我国对现阶段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的应对措施

4.1 改善我国自身纺织品出口体系

4.1.1 加强纺织业行业结构调整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政府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国家干预, 培植优势产业结构。在加大对纺织优势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时可以采用技改贴息、债转股、结合国企改革等一些方式, 使行业结构步入良性化轨道的同时, 完善劳动、环保等法律法规, 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法、环保法的检查力度, 用行政与法律手段为纺织行业、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4.1.2 加大技术投入, 提高管理水平

高科技的发展, 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使纺织品寻求增强竞争力的要素, 利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已经成为国际纺织品业增强出口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该以技术进步为支撑,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 加快科技的转化, 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调整科技投资方向, 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需加大管理力度, 提高管理水平, 为自身的不断成长和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争取在知识资源的形成、积累、发展、创新中形成自己的知识比较优势, 从而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4.1.3 进一步改善出口商品质量及结构, 走品牌路线

目前, 服装仍是国际纺织品贸易的主体, 因而我国将继续把发展服装作为扩大出口的主攻方向。中国纺织品缺乏自有品牌和自主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纺织业的一大突出特点是“大”而不“强”, 这也导致低端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出口恶性竞争严重, 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因此应加大对纺织产品的研发, 注重品牌建设, 走以质取胜, 参与纺织高端产品竞争之路。

4.2 面对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应对之策

4.2.1 大力发展区域内的贸易

面对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区域化贸易壁垒给我国纺织品出口造成的阻碍, 最有效的对策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加强与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

纺织服装业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重要传统产业之一, 在这一领域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 但两者在纺织服装领域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前景。在劳动力成本和纺织原料方面, 中国与东盟都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我国在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同时, 应该努力加强与周边邻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这也将成为一大块国际自由贸易市场。

4.2.2 突破发达国家的“劳动壁垒”

面对进口国实行越来越严格的以SA8000社会责任认证为代表的“劳动壁垒”, 纺织企业应积极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体系, 并按照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公约制定一套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业自律性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且严格实施。

5 结束语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 纵使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许多严酷的考验, 但对于我国纺织产业的发展, 我们还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纺织品出口配额取消虽带给我们一系列严苛标准制度, 但这也促使我们不得不加强对国内纺织行业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与提升, 来发展我们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也提高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

摘要: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 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以纺织品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 根据近年纺织品出口的数据, 结合当下纺织品出口贸易背景, 分析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 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由此, 提出相关建议, 并对我国纺织品未来的发展作出展望。

纺织品出口 第5篇

纵观2010年前10个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出口1676.1亿美元,同比增长23%,出口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总水平.分析其原因如下:

1.全球经济复苏,外部需求回暖,带动出口增长.全球经济在经过09年的萎靡不振后,在10年开始呈现复苏迹象.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好转,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障碍逐渐消除, 对于零售产品的需求逐步释放,纺织品服装领域内订单增加。前10个月,我国对全球主要市场的出口全部实现增长,其中欧盟和美国仍是主要增长来源。另外,部分新兴市场情况也有明显好转,对俄罗斯、拉美的出口增幅都达到50%以上。

2.产业整合,结构调整,技术升级,产量上升.危机过后,行业内订单逐步向大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提高.危机使得企业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同时,很多规模型企业借此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改变劳动密集型,产品价值链低的行业弊病,另外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技术得以升级,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品,赢得更过市场关注。

3.原材料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上升

从今年年初以来,棉价的大幅攀升给国内的棉纺织企业带来巨大影响,纺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动力成本的增加将侵蚀出口型企业的订单利润,促使出口订单的合同价格提高,随着出口产品价格的上涨,国内纺织服装出口金额逐渐回升。

4.2009年低基数效应

2009年是纺织品服装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一年,与2010年相比整体出口额都是较低的,这也为2010年提供了一个较低的基数,使得2010年出口额增长较为明显。

虽然整体上2010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明显,但这其中还隐藏着诸多问题:

1表观上看,出口额实现增长,但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利润并未实现增长。

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我国纺织业逐渐回暖,棉花、化纤等纺织原料价格水涨船高。另外用工荒越来越凸现劳动力成本。长期以来,我国纺服领域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率较低,技术仍较落后。上升的成本致使企业利润很难有所增长。人民币升值,贸易顺差缩水

近几个月来,人民币升值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3月份我国6年来首度出现贸易逆差,但在随后的4月份再次出现反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府及组织不断地向我国施压,就连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抛出了支持人民币升值的言论。一旦升值将会进一步削减纺服领域的利润空间,使我国目前持有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缩水。

3全球经济复苏缓慢

今年年初到现在,全球的经济复苏脚步整体低于各国政府及经济学家预期。首先,美国虽在金融危机发生后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援助计划,并逐步实施金融业改革,使其迅速从危

机中走出,但占GDP比重2/3的消费者支出仍没有多大起色。而且,美国非农失业率仍然徘徊在高位。只有当美国整体失业率下降到金融危机之前5%左右时,才能确定美国经济真正回到原有的平稳增长轨道。因此,美国对我国纺织品进口量近期不会有大幅增长。

今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第6篇

看来,短期内中国外贸出口还将延续下行态势,2009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难言转机。

政策暖风难阻市场寒流

在交易会上,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前国家政策面频吹暖风,对广大纺织企业渡过难关起到了很重要的扶持作用,但仍然还无法抑制出口下滑的趋势。

国家连续提高纺织品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出口企业的产品议价能力。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宇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有意见认为出口退税的利益部分归了外商,但总体看,有关措施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中国纺织商会近期的调研数据显示由于欧美客商进一步压价,今年1~2月,企业订单的总量减少20%~30%,订单价格普遍减少20%以上。外界有各种消息透露,今年3月份纺织服装出口订单出现了回暖的迹象。对此,王宇表示,3月纺织服装出口似乎好一些,但这更多是一种随机的、临时的、局部的、不代表转变,4、5月依然很难说。企业分歧也很大,有的说4、5月份可能会好起来,有的说4、5月份可能会更差。

据他透露,去年中国做纺织服装出口的企业有5万多家,今年一季度,这个数字缩小到4万多家。纺织服装龙头企业之一的上市公司江苏舜天副总经理曹小建说,从本届交易会的情况看,欧美客商下单意愿普遍不强,而且小单、短单居多。

“考虑到全球纺织品市场的分布特性,中国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要想实现增长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但也不排除圣诞节前市场转暖的可能。初步判断全年的出口额可能在正负5%之间波动,偏向于负增长。”王宇介绍说:今年纺织企业的订单不够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对200家大型纺织企业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上半年的订单均下降了20%~30%。目前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在中国相关产业政策调整后,过去一段时间内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影响而流失的大订单会回流。

1%退税为何困住纺织服装企业

在市场继续萎缩的同时,出口产品的单价也在下降。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的人士对记者说,公司已将报价下调约15%,可是客户还是嫌贵,许多来自欧美的客户提出减价一半的诉求,预期今年专门销往欧美市场的高质量毛衣生意很难做。

王宇说,服装纺织行业的毛利率太低了,出口退税的一半以上可以说都给了外商。由于市场萎缩,相对中高端的梭织品需求减少,而较低廉的针织品需求量在增加。在单价下降的同时,1%的退税成了众多纺织企业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他介绍说,所谓的“1%”,是指今年4月1日起再次调高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时,并没有如同一些企业此前预想的那样,从15%一步调到17%,而是调整为16%,留下了1%的小缺口。

然而,就是这1%的小缺口,却让不少纺织企业“受伤”。王宇告诉记者,这是因为不少企业根据17%的退税幅度压缩了利润空间以争取订单,结果需要自己为外商“买单”。同以往纺织品3%、服装5%的毛利相比,现在两者的毛利率已经跌到了1%。3%。

他同时指出,广大纺织服装企业还必须面对汇率变动、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产能全球转移等诸多问题。

纺织企业进入战略调整期

现在看来,危机和此前的系列政策调整一样,迫使中国纺织企业进入了战略调整期。王宇说,中国企业的机会在哪里?最大的机会是产业链完善、经验丰富带来的良好能力,别人接不了的短单、快单、低价单、难单,只有中国企业能接,这里面还是有利润的。

王宇表示,为了弥补海外市场上的损失,不少企业将目光转向了潜力较大的国内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纺织企业,已经完成了从简单的OEM到建立起自己的设计团队的变化,不少企业短期内推出的样品已经足够让外商挑花眼。

一些纺织企业迎难而上,走得更远。王宇介绍说,目前一些中国企业开始在生产营销环节中承担更多的任务,有的企业甚至将物流业承担起来,能保证产品实现从中国工厂到海外制定门面店的订单、制造、运输、补货等一条龙服务,国外客商只需要负责“卖”这一个环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针对纺织行业是夕阳产业的说法,王宇说,事实上,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产业仍然前景广阔,比如在工业用纺织品方面,中国不少企业技术就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我国纺织品出口比较优势再造研究 第7篇

关键词:比较优势,精细化管理,品牌,附加值

一、低劳动力成本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正在丧失

(一) 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贸易条件日趋恶化。

由于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也都为发展中国家所有, 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进入门槛不高, 因此, 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 各国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再加上我国国内各厂商之间“割喉”式的价格战, 更是严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正常发展, 导致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二) 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难以长期维持。

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 廉价劳动力一直是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主要动力, 为我国商品赢得了巨大的国际竞争优势。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成效的逐步显现, 以及老龄化的不断加快, 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在逐渐减少。另外, 由于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 单位产品的工资成本正在不断上升。同时由于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提高, 劳动者对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将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另外, 由于各发达国家都认为,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侵害了其产业和劳工福利, 因此都在采取各种贸易壁垒 (如SA8000社会责任标准) 来保护其国内产业及利益相关者。

(三) 要素替代进程的加快, 致使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失去其比较优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资源自由流动, 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 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 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 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 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四) 经济衰退、出口环境恶化、成本、资金等问题加剧了原外贸比较优势的丧失。

劳动力价格具有刚性, 自然资源价

格上涨, 金融资本包括汇率和人民币价格对出口不利, 所有比较优势所赖以依靠的支柱, 在这些困难面前, 都在逐渐丧失。

二、再造我国纺织品出口比较优势

(一) 进行精细化管理, 变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为管理成本优势。

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 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现代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 即精华 (文化、技术、智慧) 、精髓 (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 、精品 (质量、品牌) 、精通 (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 、精密 (各种管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 , 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 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 细针密缕, 细大不捐。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 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 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 精细化管理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

(二) 开创自主品牌建设, 变贴牌贸易为品牌贸易。

根据2007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 2006年度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814.5亿美元, 占全部商品出口额的29.0%, 而加工贸易出口额达2458.2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87.3%。与我国主体贸易形式———加工贸易密切相关的是贴牌生产 (OEM) 。近三年来, 我国OEM生产方式发展迅猛。据报道, 长三角地区专业从事OEM的企业达千余家, 而家电企业OEM生产占全国比重高达75%。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球500强的家电企业中, 近95%的企业都曾与我国家电企业合作, 以贴牌方式生产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中, 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占85%, 其中90%是贴牌生产。数码相机等产品的贴牌生产比例更是高达98%。

品牌创造价值, 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它包含着产品的质量、商标、信用、售后服务等诸多因素。驰名品牌是企业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益、高信誉度的集中体现。入世后, 我国产品也将面临严峻的品牌竞争形势。今天的“无品牌”经营是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和没有按照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基础之上的。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当诸如社会责任认证、社会道德和法律对企业的要求上升为企业的生产成本时, 如果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在国际市场上就只能为别人贴牌生产, 赚取低利润, 易受制于人, 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无从谈起。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各种壁垒和反倾销, 从短期看是出口的障碍, 但从长远看也为企业创立品牌提供了激励和契机。所以企业要抓住这个契机, 跨过这道门槛, 通过走自主品牌战略之路, 依靠品牌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企业做大做强, 迎击国外产品的“冲进来”, 加快我国产品“走出去”的步伐。

(三) 变低附加值为高附加值, 提高产品利润率。

营销策划专家认为, 构成产品的要素不外乎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附加产品。由于消费已日益从“物”的消费转向“感受”的消费, 日益倾向于感性、品位、心理满意等抽象的标准, 所以, 产品附加值在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已与产品卖点难以分割, 日益溶融一体。日本的产品设计家平岛廉久认为, 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硬性商品价值, 是指商品实际能提供给消费者的功能, 如化妆品就是保护皮肤, 服装就是御寒;另一种是软性商品价值。价值是指能满足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某种文化, 象香水就是品牌的高贵感, 魅力感等。在纺织业, 这种软性商品的价值就是附加值。

长期以来, 我国国际贸易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单纯依靠数量扩张的增长道路, 实施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这种增长方式所带来的结果, 一方面表现为出口商品对资源的过度依赖, 资源利用率极低。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或粗加工产品比重较大, 而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低。另一方面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 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我国的出口越多, 资源的消耗就越大, 环境的破坏就更严重。不仅如此, 近年来, 随着我国纺织外贸环境的恶化, 低附加值产品几无空间, 再加上白热化的竞争, 企业利润大幅下降, 靠打价格战占有市场的出口模式已难以为继, 市场越收越窄。毎年两届的广交会被称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在100届广交会上, 各类产品同台竞技, 从采购商的关注度和成交情况看, 缺乏创新和品牌、技术含量低。百届广交会折射出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没有创新就没有客户。实践证明, 只有形成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建设的氛围, 改变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的低价竞争态势, 认清科技战、文化战、差别战才是长远出路, 才能真正增强我国整体创新能力, 才能提高纺织业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从而拓展贸易空间, 提高企业利润率, 把我国从一个纺织品出口大国变成一个纺织品出口强国。

(四) 政府主导, 提高研发能力。

一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纺织业技术创新示范体系, 加速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二是推广建设纺织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 加速纺织业集群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为新产品研发能力弱、技术管理水平低的中小纺织企业提供全面的创新服务, 提升中小纺织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经营和管理水平。三是引导骨干纺织企业加大力度研发新产品, 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发挥骨干企业的创新带头作用。一个国家只有充分地发挥自己经济的比较优势才能实现其竞争优势。在原有的比较优势丧失之后, 纺织企业不能坐等政府的帮助和扶持, 而要积极探索新的比较优势: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自主创新, 走品牌发展之路;提高产品附加值, 拓宽利润增长空间。只有如此, 才能形成产品出口新的经济增长点, 尽快走出困境, 实现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走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傅嗣南, 湾顺福, 曾令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54-61.

〔2〕张世贤.价格竞争死品牌竞争活—由中国纺织品国际贸易争端引发的思考〔J〕.中国质量与品牌, 2005 (9) .

〔3〕陈旭.绿色国际贸易壁垒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经济体制改革, 2003 (2) .

〔4〕方晨靓.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贫困化增长”倾向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08 (3) .

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出口 第8篇

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以其庞大的规模以及廉价的劳动力等优势已经成为纺织品的第一大出口国,尤其在“后配额时代”下,纺织品的配额限制已经被取消了,这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来说是一项重大举措,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也会迎来美好的前景。

二、“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1. 出口总额

传统的纺织品作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贸易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在逐年增加。据有效统计,2008年我国的纺织品贸易占据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5.4%,而在2009年的这一年时间里同比增长了25.2%,在全球的纺织品贸易中排名第一,并且增长的趋势一直持续下去。到2010年又比2009年增长了20.1%,而目前的纺织品出口贸易总额仍然在持续增长,可以说,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总额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2. 出口市场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以及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占据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总额大约为60.20%,而占据其他地区为40.80%,可见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市场集中度较高,而且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3. 中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稳健提高

虽然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价格较为廉价,但是从有效数据的分析来看,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单价在不断增长,2013年我国纺织品对全球出口价格指数为127.1,比去年增长很多。对于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出口价格逐渐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从“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在不断增长,但是也应意识到,在“后配额时代”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为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是也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一些国家采取了相关手段来限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的纺织品贸易。

三、“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面临的挑战

1. 相关条例的特保措施限定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工作报告书》中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的特保措施规定世贸的任何组织成员都可以根据相关条例对中国已消配额的纺织品申请重新设限。因此,一些欧美等发达国家就有了所谓的“借口”以此来限定我国纺织品的出口。现如今,很多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加拿大等国都已经根据相关的条例措施进行了国内立法,而且在“后配额时代”下,对于纺织品的配额已经取消,这对于中国来说本该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但是由于一些特保措施就让中国反而落在了英美国家的下风,这对于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是极为不利的。

2. 反倾销诉讼使中国企业面临不确定的贸易环境

WTO规定,反倾销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不公平的进口损坏,然而却有一些国家利用反倾销来作为限制出口贸易的手段,这种滥用职权、偷换概念的做法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影响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尤其是在取消配额后,我国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在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争夺上也日趋激烈,这也容易造成这些国家会加入对我国企业提出反倾销的队列中,更加不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

3. 技术贸易壁垒因素

一些国家会通过颁布法律法规,建立技术法规以及合格评定程序对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卫生检查、产品包装等技术要求来增加进口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制定高于其他国家的产品标准、技术法规以及环保标准来以此限制其他国家的纺织品出口贸易。(2)对其他国家的产品实施歧视性待遇,注重本国的出口贸易。(3)对进口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检验程序及其复杂。并且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也制定了《纤维含量标签》以极《易燃纤维法案》等技术标准,这些技术贸易壁垒对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也是一大难关,使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遭受到了严厉的打击,同时也让我国一些重要的纺织品企业损失惨重。

4. 双边和区域性贸易的优惠安排

很多国家为了抵制中国的纺织服装业的竞争,通过各种双边和区域性贸易的优惠安排来排挤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而为本国赚取最大的利益。虽然双边和区域性贸易的优惠安排能够保护区域市场,促进与既定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发展。但是同时也减少了与其他国家贸易的机会,不利于第三国的贸易发展。

5. 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是进口国为了抵制出口国商品贸易的又一大利器,从生态角度出发从而制定很多环保的条例法规来制定贸易阻碍,从而限制其他国家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严厉的打击。

(1)甲醛的限制

纺织品一般的材料是由纤维和素纤维构成的,如果想要达到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状态,必须对这些纤维材料进行加工改良。而大多数的产品是通过树脂整理剂对其进行改造,但是树脂整理剂中却含有大量的甲醛成分,如果在高温情况下会释放出大量的甲醛,就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而提高产品美观的染色剂中也同样含有甲醛成分,如此一来,那些精致美观的纺织品中甲醛成分就会超标,不能够达到进口国的标准要求。

(2)pH值

pH值是指纺织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酸、碱、盐成分,而纺织品又跟人的身体亲密接触,因此,对于PH值的限制很多国家也有严格的规定,如果PH值超过所制定的规范标准就不能够予以出口。

(3)重金属

很多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纺织品的重金属成分过多,就会严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很多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中对于重金属成分的检测是严格的,甚至很多国家禁止带有重金属成品的纺织品进行出进口贸易。

除了纺织品本身对人类健康和安全问题产生的影响之外的限制,还对出口国家的纺织品设计过程、生产过程以及回收处理也设置了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

四、相关对策分析

1. 认清当前形势,积极应对

对于“后配额时代”的国际形势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应明确认识,从容面对。对于进口国管理规则的具体内容要及时掌握,认真了解,对于各个实施条件以及实施方法所带来的作用也要认真考虑。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要认识到这些相关的政策措施是在WTO规则框架体系下形成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抛弃消极的情绪和态度,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接下来的“血雨腥风”。

2. 合理控制生产总量,规避风险

虽然“后配额时代”对出口的配额限制取消,但是一些国家的贸易壁垒以及相关措施对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国必须要高度重视贸易摩擦的风险,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在一定时期内要合理控制生产总量,避免过多的生产某一产品而导致堆积状态,加强企业间的自律,避免因一时利益而低价倾销产品,从而形成恶性竞争。

3.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对于相关国家的贸易壁垒,我国要尽快调整产品结构以及产业规模,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技术要求。在一些发达国家对于服装纺织品的制作大都采用高科技纺织生产技术,因而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好,因而对于其进口就比较多,占据了纺织业的中高档市场。而我国的纺织业的生产技术还有待提高,尤其在“后配额时代”,更应该注重产品的质量,宣传出好的口碑,走创新的品牌之路。只有产品本身的技术质量提高,才能在技术壁垒中打破规则,让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能够顺利进行。

4. 加强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之间的联系

在如今的复杂局势下,我国应加强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之间的联系,共同致力于解决出现的各种贸易争端问题。首先,政府应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沟通联系,协商好相关的出口条例及技术要求,做好相应的规范要求,从而建立和谐融洽的氛围。其次,产业部门也要与行业协会进行协调,通过行业协会对于相关的企业进行良好的组织与沟通,及时组织企业应诉,规范出口秩序。作为企业除了要与行业协会密切联系,也要与进口商进行联络、协商,争取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得到他们的支持。

5. 加强双边与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市场多元化战略

区域贸易优惠安排是一把双刃剑,给中国出口贸易既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中国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促成有利于我国产业发展的双边与多边贸易协定,加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能力。企业要善于利用区域合作相关贸易协定中的优惠内容,如贸易便利化以及关税减免,通过当地采购和生产,降低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实现市场的多元化战略。

6. 生产绿色纺织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针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我国的纺织品也要走绿色发展之路,无论是企业、员工都要树立良好的生态环保理念,并将这一绿色理念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中。首先在技术上,要不断钻研,大力发展科技,不断改进现有的工艺水平,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技术,制造出符合绿色标准的纺织品。其次,在材料的开发和使用上要选择新型无污染的安全材料,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来的纺织品符合生态理念。政府、企业以及行业部门要联合起来,共同制定有关绿色贸易壁垒的机制建设。

(1)建立预警机制

针对外国制定的绿色贸易壁垒,政府部门应加强建设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外国的环保认证标准以及相关的措施。并且对其进行搜集整理,建立绿色壁垒的数据库和信息中心,让各个企业和行业协会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新的动态,并且做好防范工作,有效的突破其贸易壁垒。

(2)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制度

所谓的环境标志是指产品的生产、使用以及回收处理都符合规范的要求的产品标识,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可以规范纺织品的制造产业,同时可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贸易效率。

(3)实施绿色认证制度

对于我国纺织品制造业以及产品实施绿色认证制度,规范企业的生产流程以及产品的制作程序,不符合认证制度的产品不予以进入市场,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绿色认证。

五、结语

综上所述,纺织品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其出口贸易的发展更能让我国的纺织业走向全球,但是随着“后配额时代”的来临,其面临的挑战也是极其严峻的。因此,对于“后配额时代”所带来的弊端和不利因素,政府、企业以及产业协会应主动积极面对,化腐朽为神奇,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让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能够一路披荆斩棘。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本国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让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在“后配额时代”下仍然能够创造辉煌。

摘要:通过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ATC协议》,在2005年WTO取消了纺织品的配额限制,标志着世界纺织品进入了“后配额时代”。在“后配额时代”中,中国的纺织品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的双重层面,文章从“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出发,主要阐述了“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关对策分析。

关键词: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挑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双燕,赵文武.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力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1(1):5-6.

[2]赵玉敏.建立自己的营销通道——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化工楹联之争中的角色及定位[J].国际贸易,2013(2):22-24.

[3]常亚平.中国纺织产业分析和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4]赵京霞.欧盟新贸易保护措施对我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J].纺织导报,201 2(1):50-52.

[5]刘平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6]丁喜刚.美欧设限不符合WTO贸易规则[N].参考消息特刊,2012-06-02.

[7]李娜.入世后中美纺织品变动浅析[J].经济论坛,201(05):11-12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制约因素分析 第9篇

1 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分析

1.1 出口贸易方式的优化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纺织品出口就在不断地发展,在扩大出口规模的基础上,优化了贸易方式。在2001年的时候,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额度就已经达到534.4亿美元,在2013年的时候,我国纺织品出口额度已经达到2841亿美元,与2011年相比较,增长了4倍左右。并且我国纺织品出口占国家总贸易出口的13%,这对其产生较为有利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天然纤维类的纺织产品出口在240亿美金左右,化纤或是工业纺织品的额度提升了10%,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国民经济效益,服装类的纺织品出口额度达到2000亿美金,是纺织品出口的核心项目。在我国纺织品出口过程中,一般贸易出口所占比重一直在提升,甚至可以达到2200亿美元,与以往相比较,增长了12%左右,占总纺织品出口额度的80%,由此可见,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方式在不断优化。在2013年的时候,我国民营纺织品出口额度达到1800亿美元,占有总体额度的65%,这也是民营企业出口额度百分比首次超过60%的时期。[1]

1.2 传统市场平稳回升

在世界贸易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欧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开始复苏,美国的经济也在不断提升,由此导致我国纺织品出口有了较多的发展机会,纺织品出口额度也在增多。在此过程中,东盟也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市场,并且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纺织品出口经济效益。同期,日本纺织品出口市场还存在萎靡不振的现象,不能提升自身经济效益,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另外,在2013年的时候,欧美市场已经开始制定订单转移的制度,我国在市场上的出口额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日本纺织品出口市场却出现了大的落差,不能有效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2]

1.3 技术水平落后

在我国纺织品出口过程中,产品质量与品牌档次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出口的产品中,多数都是中等或是低等的产品,附加值较高,导致我国经济效益提升缓慢。虽然我国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此类问题的严重性,但是,高档纺织品产品的开发速度还是很慢,主要因为我国纺织品制造技术较为落后,不能满足发达国家的需求。同时,我国纺织品出口面料质量差、种类较少,不能利用先进技术生产出国际上流行的产品,尤其是高质量化纤纺织品,不仅缺少先进设备,还没有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团队,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引进先进纺织品制造设备,并且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要想纺织品质量得以提升,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全面优化我国纺织品出口质量。[3]

1.4 纺织品生产设备落后

在我国纺织品制造过程中,棉纺设备水平还处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产水平,并且西方发达国家所使用的清流联合机占总机械设备的51%,而我国的相关机械设备占总设备比重33%。在发达国家中,自动络简机能够有效提升纺织品生产效率,而我国相关设备只能提升9%的生产效率。同时,在纺纱、织布等纺织品制造过程中,我国自动化设计效率较低,不能达到快速、高效、自动化的效果,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对其造成不良影响,这也导致我国纺织品制造人力资源需求量大,人工成本过高,不能提升其经济效益。[4]

2 我国纺织品出口制约因素

2.1 国际市场需求量少

目前,我国纺织品市场发展趋势较为悲观,主要因为欧美的一些国家经济效益不良,不断压低纺织品的采购价格,再加上国内市场出现饱和的现象,纺织品生产企业出现了不正当的竞争模式,导致纺织品市场出现混乱的现象,进一步加重对纺织品生产企业的危害。同时,东南亚纺织生产的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纺织品价格比中国纺织品的价格低,这就导致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降低。[5]近几年,人民币在不断升值,外贸汇率不断变化,导致我国纺织品出口经济效益降低。在国际纺织品订单减少的情况下,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对出口税率进行上调处理,并且为纺织品生产企业提供了较大的利润空间,但是,国家一些纺织品经销商一再地压低价格,导致我国纺织品出口客户难以维系,不能促进订单的稳定发展,导致国家纺织品出口经济效益一再下降。[6]

2.2 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宣传纺织品出口的创新优势,但是多数纺织品生产企业没有足够的创新资金,不能合理开发新产品。例如在上海的一家纺织品生产企业中引进了椰炭纤维生产技术,并且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但是,在引进先进技术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无法有效将其应用在实际生产中,不能更好地发挥先进技术优势,对其造成不良影响。根据国际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可知,我国当年的纺织品出口量不可以高于前一年的一定比重,然而,部分企业对此类规定没有了解,出现不合理的行为。[7]由此可见,我国纺织品生产企业需要国家政府推行新的政策,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保证能够发挥国家行业组织的职能作用。

2.3 绿色化技术水平低

目前,国际贸易组织提倡力绿色贸易理念,要求纺织品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够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向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保证能够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国际相关部门为了追求高利益,凭借自身权力,对纺织品环保与技术方面加以严苛的要求,纺织品生产企业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环境标准,才能将纺织品带入出口的行列中,并且在国际部门的严格要求之下,我国纺织品生产企业还要不断地注册、认证、检疫等,由此可见,国际纺织品的规格较高,进一步阻碍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效率的提升。我国多数纺织品制造企业的规模很小,并且生产技术水平偏低,再加上绿色化的生产要求,必然会提高生产成本,减少纺织品出口经济效益,对其核心竞争能力的增强造成不良影响。[8]

2.4 汇率风险较高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流入了很多外汇资本,并且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并且在美国的施压之下,我国人民币的价值呈现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再加上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改革,纺织品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增加,这对其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国外部分纺织品生产企业濒临破产,很多工作人员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并且国际工会向中国导入劳动力,使我国纺织品生产企业受到较大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很多纺织品生产企业不敢轻易地接收国外长期订单,主要因为一旦某一项汇率出现波动,就会使纺织品生产企业的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失,尤其是我国中小型纺织品生产企业,一旦出现经济损失,将会面临生存问题。

2.5 低成本劳动力优势的丧失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成了世界上依靠劳动力生产的国家,并且劳动力的成本较低,使得很多发达国家将企业迁移到中国,使我国国民经济有效提升。但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薪资模式不断完善,工资水平在不断提升,导致我国失去了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再加上一些东南亚国家劳动成本低廉,很多发达国家会将企业迁移到沿海城市中,例如:缅甸、老挝等,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导致我国在纺织品出口的时候,面临较多难题。

3 推进我国纺织品出口对策

在国家纺织品出口受到制约之后,政府部门与各层的领导人员必须要对纺织品出口制约因素加以重视。

首先,创新纺织品贸易方式。对于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制约性因素而言,相关管理人员要对贸易方式加以重视,保证能够对其进行创新,例如:在不发达的国家中设立厂址,然后借助出口、技术输出等方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保证能够降低成本的支出,不断优化纺织品生产模式,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提高我国纺织品质量,目前,我国纺织品技术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国际市场,对其发展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国家纺织品生产企业要对自身的制造水平加以提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断提升国家精加工效率。同时,要引进绿色化生产技术,保证纺织品得到国际认证,进而满足市场消费者需求,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再次,制定品牌战略。在我国实际发展过程中,品牌战略是较为重要的,主要因为我国正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状态中,品牌建设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会面临着规模小、品牌差的制约,因此,我国纺织品制造企业要申请商标权的保护,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国际核心竞争能力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还要对自身设计水平加以重视,保证能够达到产品精细化的目的。

最后,发挥纺织品行业协会作用。在我国纺织品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行业协会是较为重要的,部门管理人员不仅要根据纺织品生产企业的需求对设备、原料等进行更新,还要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在提高行业自律性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纺织品行业协会还要鼓励纺织品制造企业与其他国家相互合作与交流,在技术水平提升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模式,保证能够与其他国家进行量化的基础交流,进而提升我国纺织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

4 结论

在国家纺织品制造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必须重视自身工作,积极完善纺织品生产模式,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解决制约性问题,同时,还要投入纺织品生产资金,使产品生产效率提升,在完善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增强国家纺织品出口竞争能力,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缪琨.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4(12):35-37.

[2]谭宝莲,张冶.新形势下纺织品出口贸易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4(36):139-140.

[3]梁小燕.我国纺织品出口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J].科技资讯,2014(35):215.

[4]锁梦瑶.纺织品出口业突破瓶颈稳步发展的路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8):26-27.

[5]常启国.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上升[J].科技创业月刊,2015,28(12):24-26.

[6]陈宾.我国纺织品出口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2012(7):92-96.

[7]陈珊珊.蓝色贸易壁垒下我国出口行业安全评价及预警机制研究——以纺织品行业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纺织品出口 第10篇

关键词:环境规制,纺织品,出口贸易

一、建立模型

Cees van Beers & Jeroen C.J.M van den Bergh (2000) 的研究中将Tobey (1990) 的实证研究和van Beers & van den Bergh (1997) 研究中提出的重力模型加以结合提出了自己的回归模型。本文的实证研究将建立在这个回归模型基础上, 考虑到所能获取的数据将该模型加以简化和修正提出以下的对数模型。

LNXci=β0+β1LNYi+β2Dci+β3SERi+Uci

其中: Xci=中国对i国某年的出口额 (万美元) ;

Yi=进口国i某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亿美元) ;

Dci=中国与i国之间由于地理位置和运输条件造成的贸易难易程度, 取值越大代表贸易越容易, 本文选择采用贸易国家的相对贸易距离来衡量

SERi=某年i国SO2排放量/某年中国SO2排放量, 其用来反映贸易国环境规制的程度。由于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由煤和石油的燃烧产生, 故可以利用每年中国和欧盟所消耗的煤和石油的数据换算得出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与我国纺织品贸易前六的国家中的日本、美国、德国、韩国和澳大利亚进行分析, 我们选取了1995-2006我国和上述五国之间的针织、钩织服装及附件贸易数据。

三、实证检验

利用Eviews5.0软件进行回归统计, 结果如下:

1.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原假设:H0:βi=0, i=0, 1, 2, 3

备择假设:H1:βi≠0, i=0, 1, 2, 3

给定显著性水平α=5%, t的临界值为1.67, βi (i=0, 1, 2, 3) 的t-Statistic的绝对值均大于1.67, 所以在95%的置信度下拒绝原假设, 该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

2.拟合优度检验

该模型中, R-squared=0.775532, Adjusted R-squared=0.763507, 说明方程的拟合度较好

3.总体线性的显著性检验 (F检验) 原假设:H0:β1=β2=β3=0

备择假设:H1:βi, i=0, 1, 2, 3不全为0

给定显著性水平α=5%, F的临界值为2.78, 该模型的F值为64.49287〉2.78, 所以在95%的置信度下拒绝原假设, 接受备择假设, 通过F检验, 即回归方程总体上的线性关系显著成立。

回归方程可以写成:

LNXci=31.45642+0.966707LNYi-24.94696Dci+31.65048SERi

四、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从产品选择上我们选择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针织类服装及配件, 但整体来看, 回归方程分析得到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

环境规制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负面影响。从上面回归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 上述五国的环境规制对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 系数约为31.65048。进口国较为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实施, 一方面会增加我国纺织品出口商的成本负担, 引起出口产品成本的增加, 进而导致出口产品的价格提高, 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另一方面, 环境规制又可能使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出口数量减少, 甚至会禁止某些产品的进口, 从而对供应商产生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Beer&Bergh.An Empirical Multi-country Analysisof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ForeignTrade laws[M].Kyklos, 1997, 29-47.

[2]Cees van Beers&Jeroen C.J.M.van den Bergh.Perse-verance of Perverse Subsidies andtheir Impact on Tradeand the Environment[J]TinbergenInstitute, 2000.

[3]van Beers, Cees&van den Bergh, Jeroen C J M.AnEmpirical Multi-country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Foreign Trade Flows[J], Kyklos, Blackwell Publishing, vol.50 (1) , 1997, 29-46,

[4]王军.贸易与环境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世界经济, 2004, 7.

[5]曹源芳.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现代管理科学, 2004, (8) :62-63.

[6]吴迪.纺织行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2004/005, 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 2004:256-258.

[7]王仲辉.跨越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影响[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8]卢授永, 杨晓光.国际贸易中的绿色瓶颈制约及其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 2003, (l) :42-45.

[9]周茂, 荣杜莉.中国与美国货物贸易互补性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6, (9) .

[10]张梅.广东出口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4) :78-81.

人民币频跌停利好纺织品出口 第11篇

当2014年年初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创下6.04的历史新高,市场分析认为人民币汇率必将“破6”的时候,持续8年的人民币升值走势却戛然而止,并逆向踏上贬值之途,迄今累计贬值3.5%。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长期、稳定升值,让不少出口型企业承受重压。2014年,人民币出现贬值,自然也让这些企业因此获得喘息的机会。对于不少利润被结汇环节吞噬掉的纺织服装企业而言,人民币贬值将是刺激其业绩增长的最直接手段之一。

因此,虽然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仍然复杂,国际市场仍有所低迷,人民币短期贬值可能不会为纺织服装公司带来明显的增量订单,但相关企业的出口成本仍将明显减压,这对于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构成利好。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也称,人民币贬值1%~2%,对外贸企业来说可谓“久旱逢甘霖”。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靠量打市场,亏1分钱跟赚1分钱,差别很大。

但一位纺织出口企业负责人也指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贬值幅度并不大,因此对纺织企业所产生的利好作用非常有限。“劳动力、原材料、资金成本等都在上升,相比而言,贬值幅度并不是很大,对企业利好作用有限。”

另一个问题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是否成趋势。民生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称,此轮人民币汇率贬值在年内不会成为趋势,因美元暂已见顶,且基本面亦不支持大幅贬值。中国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指出,未来央行将对外稳汇率,对内放流动性做对冲。由于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有充分的掌控力,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稳定。

我国纺织品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第12篇

纺织品是中国传统的出口产品,近2 0年来我国纺织服装类产品的出口在全球的地位逐渐上升,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统计,从1982年到2003年纺织品出口总额增加889.85亿美元。2006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440亿美元,同比增长2 5.2%,占全国货物贸易出口的1 4.9%。纺织品的出口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影响我国纺织业出口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各因素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机理及模型的构建

1. 实际有效汇率(R)

一般情况下,若人民币对外贬值,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纺织品的相对价格会下降,这样就能增强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使纺织品的出口增加。反之,则会使纺织品的出口减少。因此在模型中加入Rt。

2. 实际有效汇率的滞后——J曲线效应

人民币有效汇率贬值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过程表现在:在t0至t1内,由于受纺织品的生产周期和贬值前签订的纺织品出口合同的支配,纺织品出口只会缓慢地上升。进入t1至t2阶段,人民币贬值的作用得到发挥,纺织品出口快速上升,新签订的纺织品贸易合同开始生效,贸易收支也逐步从逆差转为顺差。当进入t2阶段后,当纺织品的产出增长没有完全跟上出口需求时,就会导致国内物价上涨,当纺织品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完全抵消人民币贬值的作用,这时曲线开始走平。这就是J曲线对于纺织品出口的作用原理,故我们可以加上若干期的滞后影响因素。

3. 出口退税率(T)

出口退税指对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国内税部分或全部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措施。据企业反映,出口退税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出口成本就增加1%,也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减少1%。退税率的改变会影响出口商的利润,进而影响其积极性。故在模型中加入出口退税率T。

4. 美国的GDP(G)

G D P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的收入即人们的购买力有很大关系。用美国的G D P作为对我国纺织品的购买力评价原因有二:一方面主要是考虑到美国作为我国纺织品的最大出口国,其购买能力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不容置疑;另一方面美国的GDP占世界GDP的比重最大,以此来代表外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购买力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模型中加入美国G D P(G),最后确立模型为:

三、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1 9 8 2年~2 0 0 1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美国的GDP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纺织品出口退税率来自于中国商务部,实际有效汇率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关于纺织品的出口额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

四、模型的建立与实证分析

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我们用Eviews先对原始线性模型进行尝试,逐步进行了无滞后项、有效汇率滞后1期、有效汇率滞后2期的尝试,从结果看考虑剔除出口退税率。然后我们又进行了剔除出口退税率当期模型、有效汇率滞后1期和有效汇率滞后2期的尝试,但是三个模型实际有效汇率R的t值没有通过检验,故我们尝试在模型中去除常数项。接着继续对实际有效汇率当期回归、滞后1期汇率回归、滞后2期汇率回归进行了尝试,最终得到模型如下:

通过一系列模型的比较可知该模型为精确度最高模型。但是出现另一个问题:正自相关。

2. 解决自相关

设u为上述无常数项、滞后2期汇率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的估计残差,为获得广义差分的系数,对u做一期自回归得:。

得到回归系数为ρ=0.613743|,根据该系数对原模型进行广义差分,并对广义差分后所得模型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得如下结果:

可以看出尽管模型判定系数有一定降低,但是自相关得到了解决,而且t值也通过了检验。

五、结论

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以人民币有效汇率和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等数据为基础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有效实际汇率与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呈反相关关系、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受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的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的程度不一样,这也进一步验证了J曲线效应理论的正确性。就人民币有效汇率而言,滞后2期和3期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比当期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大,这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纺织品出口具有滞后性。而出口退税则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不显著。

摘要:我国纺织品出口20多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对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各种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和我国纺织品主要出口国的总体购买力(我们选取美国GDP为代表)等。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口国总体购买力

参考文献

[1]唐海燕:论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的长期相关性.经济研究,1995(10)

上一篇:机票销售下一篇: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