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问题范文

2024-08-02

矛盾问题范文(精选11篇)

矛盾问题 第1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大, 形成了我国旅客运输中的特有的周期性现象——春运。春运, 主要是指春节期间的旅客运输, 其根源在于我国人民“春节回家团圆”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铁路作为一种价格低廉, 安全性高, 服务环境相对较舒适的运输方式, 一直是春运期间广大旅客的首选。1954年铁道部有春运纪录时的日均客流为73万人次, 而近年来春运队伍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壮大, 截止到2009年, 高峰时期达到500多万人次。我们国家是以占世界6%的铁路里程承担着占世界24%的人口的运输任务, 铁路所担负的艰巨任务可想而知, 尤其是春节前后这20多天, 每一天都是对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的严峻考验。

春运客流的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即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和旅游流。其中, 民工流占旅客发送量的60%以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产生的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经济建设中, 然而城市并没有为他们提供安身立命之所和应有的归属感, 使得这些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们明知春运难, 却毅然返乡。其次是学生流, 一方面这与我国各大中专院校近年来纷纷扩招有关, 另一方面铁路票价对于大中专院校学生实行半价优惠政策, 因而铁路自然而然成为绝大多数学生回家首选的交通方式。剩余的便是探亲流和旅游流, 这一群体相对于农民工和学生来说有更为稳定的工作和相对较高的收入, 他们出行时可以选择的运输方式也就更为广泛, 如公路, 航空, 因而没有给铁路带来太大的压力。

1 铁路春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每年的铁路春运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 这不仅仅是因为春运客流牵涉的人数、家庭多, 更是与铁路自身在春运过程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密切相关。

1.1 票源不足

春节期间许多人为了买到一张票, 需要通宵达旦的排队, 而结果却未必如愿。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1) 从供给角度来看, 现阶段我国铁路运输还属于国家垄断经营, 边际成本大, 因而导致火车票供给缺乏弹性[1]。同时, 铁路运输能力本身是不能存储的, 这又使得火车票的供给量在某一阶段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即使在春运期间会有上浮, 也要受到目前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的限制;

(2) 从需求角度来看, 一方面铁路以其自身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客流, 另一方面春节期间回家团聚、探亲访友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习俗, 直接导致客流在特定时期内的过度集中;

(3) 黄牛党, 也就是票贩子这部分人的存在, 他们抓住春运期间火车票供不应求这一特点, 利用各种手段囤积车票, 再高价售出。这些人为牟取自身利益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增加了乘客的旅行成本, 还使本来就不能满足需求的车票更加不足。

1.2 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下降

一方面由于春运期间供需缺口较大, 铁路部门为提高供给能力不得不承载过多的旅客致使车内环境拥挤;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及个别人员服务态度不端正, 导致部分车内环境卫生条件、冷热水供应状况、餐饮质量水平等服务质量大打折扣。而且不排除部分内部人员在“黄牛党”的金钱诱惑下不顾人民大众的利益, 内外勾结, 促成黑市火旺……铁路运输相关部门在服务质量上的不足致使群众不满情绪高涨, 加之票价上涨乘客负担加重, 高付出却换来低回报, 群众心中的不满与愤恨可想而知。

1.3 票务信息不够公开、透明

北京火车站也只从2008年春运开始才将剩余票额显示屏由显示“有”或“无”, 改为显示车票剩余张数, 而对于全国多大多数火车站, 共有多少票, 卖出多少票, 剩余多少票, 预留多少票这些信息买票的人都不知道。这说明目前我国铁路对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还不到位。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了,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出现在预售期的第一时间就没票的情况, 人们就可以踏踏实实的买票, 而不用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彻夜排队。

2 运输需求管理与春运供需矛盾的解决对策

所谓运输需求管理, 是指通过交通政策等的导向作用, 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及技术, 通过速度、服务、费用等因素影响交通参与者对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运输地点、运输路线等的选择行为, 使运输需求减少或在时间、空间上实现均衡化, 从而在运输供给和运输需求间保持一种有效的平衡, 使交通运输结构日趋合理[2]。

本文从不同交通出行阶段运输需求的内容出发研究铁路春运的实际情况研究春运供需矛盾的解决对策。

2.1 出行产生阶段

在出行产生阶段尽量减少出行的产生。本文前面已经提到过, 尽管农民工大多数时间是在异乡漂泊打工, 但他们很难在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家, 所以才会义无反顾的去挤春运的火车, 如果政府能加快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让农民工在打工地建立自己能够长期或永久居住的家并真正融入到当地社会, 成为城市的主人, 就可以使他们不必像候鸟一样在家乡和城市之间来回奔走。在农民工发源地政府也要加强农村建设, 增加农民收入, 将农民工留在农村。

对春节期间某些特殊岗位行业仍然坚持上班上岗的, 政府企业也要加大津补贴的力度, 从政策上鼓励他们不回家。此外, 在社会上也要倡导移风易俗, 转变传统观念, 逐渐改变人们“春节回家团聚”的想法。这样一来从客流根源上为铁路减轻压力。

2.2 出行分布阶段

在出行分布阶段, 将出行由交通拥挤的终点向非拥挤的终点转移。铁路运输部门应从春运大局出发, 统筹安排, 活用车辆。一方面充分挖掘已有车辆的运用潜力, 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如当某站客流以到达为主时, 可主动组织列车到外站接流, 提高临客车的开行数量, 缓解人流拥挤站的客流压力, 又如针对春运期间大部分长途跨局列车为单向客流的特点, 可采取措施, 充分利用其“回空”方向组织短途客流。另一方面, 统筹安排租借的外局车辆, 打破局、公司、地区的使用和维护权限, 根据客流密度及时进行调整配置, 这就要求铁路部门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和绩效考核机制, 确保各地区各铁路局利益一致, 从根本上避免矛盾冲突, 促使它们主动进行协作, 进而实现双赢甚至多赢[3]。

2.3 出行方式选择阶段

在出行方式选择阶段将出行方式由拥挤的方式向非拥挤的方式转移, 从而在一定程上减少出行中的时空消耗。旅客运输主要有四种运输方式即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但一直以来这四种运输方式的建设和规划均各自为战, 部门之间互不协调, 相互割据, 造成信息交换不畅, 综合运输网络效益差, 在春运过程中更是对各自的特点认识不到位, 因而无法充分发挥它们自身的优势, 为春运排忧解难。为此, 国家应针对春运这一特殊时期成立一个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委员会, 从宏观上协调交通部、铁道部、民航局、公安部等部门, 共同完成春运组织工作[4]。如利用价格手段帮助铁路分流, 通过铁道部与交通部协商定价, 适当提高铁路短途票价, 将短途客流分流给公路, 或者协商民航推出机票优惠政策, 吸引长途客流。

2.4 空间路线选择阶段

在空间线路选择阶段将出行由交通拥挤的路线向非拥挤的路线转移。近几年, 铁道部为解决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 出台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大规模的路网建设正在进行。目前已建成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郑州、石家庄-太原、宁波-厦门等客运专线, 现在正在建设北京-武汉、天津-秦皇岛、厦门-深圳等客运专线, 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 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 客流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到2010年, 铁路网营业里程达到8.5万公里左右, 其中客运专线约5000公里, 复线3.5万公里, 电气化3.5万公里。随着路网规模的扩大, 铁路运输能力将大幅提高。

2.5 时间选择阶段

在时间选择阶段将出行由交通拥挤的时段向非拥挤的时段转移。

对学生流, 密度大的城市和地区可以将学校放寒假的时间适当错开, 部分学校提前一周其他学校再放, 开学时间亦可如此安排, 这样既不影响学生回家过年又可分散客流。

对探亲、旅游流, 国家可以出台政策延长五一、十一假期, 使探亲旅游的乘客可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出行, 而不必春运期间去“凑热闹”。

对农民工流, 要利用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的宣传作用, 使广大群众认识到铁路为做好春运所做的工作和面临的困难, 同时让新闻单位提早报道民工流启动的消息, 使那些在城市无固定长期工作或者提前结束劳动合同的农民工避开春运高峰, 提前回家。

3 结束语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铁路发展比较滞后, 而且铁路里程低、工作量大, 因而运输密度成为世界之最。春运难题在短期内还无法解决, 这一点需要人们予以充分的理解。铁路部门也需要未雨绸缪, 提前做好客流调查, 以便合理安排运能, 提高组织的计划性和科学性, 同时在社会中广泛征集群众的意见建议,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让旅客度过一个温馨的春节之旅。

摘要:春运一直是铁路旅客运输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文章通过分析春运客流的组成, 研究铁路春运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交通需求管理的角度出发, 针对交通出行的产生、分布、方式选择、空间路线选择和时间选择五个阶段, 根据其在不同出行阶段的内容提出解决春运供需矛盾的系统性方法。

关键词:春运,铁路运输,客流,需求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建, 扶玉枝.春运难题的思考与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 7 (2) :38-39.

[2]杨浩.运输组织学[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3]刘东明.关于推进铁路春运管理创新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 25 (11) :24-26.

矛盾问题 第2篇

摘要

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问题也日益显现,影响着社会和谐的进程,也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处理好当代社会矛盾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社会矛盾、实践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思想方法。所谓矛盾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本性,掌握事物的特殊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便有效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方法。1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矛盾分析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矛盾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所谓“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趋势,而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除、相互分离的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统一,任何矛盾都具有同一性,同时也具有斗争性。毛泽东曾经指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但也有人不同意毛泽东的看法,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本身都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还有人认为这两种看法2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如所谓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所谓的“利他”和“利己”都不仅是单一的一个方面,我们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便实现了自我价值,正如郭明义所说“温暖别人就是温暖自己”。

基于矛盾特殊性而言,不同事物有着不同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方面也不同,矛盾的解决方式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量体裁衣”等都是针对矛盾特殊性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

“两点论”是指在处理矛盾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也要看到次要矛盾;处理某个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指处理矛盾时,主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处理次要矛盾,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两点论与重点论辩证统一,是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例如我国目前 1倪志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方法》[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王光鹏《浅谈矛盾分析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9.30 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城乡、地区发展等诸多矛盾,社会主义初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矛盾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二、当代社会存在的矛盾问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就其现实形态而言,是在解决中国当代社会主要矛盾过程中衍生出来的。3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史上的历史性飞跃。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当下时代呼吁的主题和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我国目前正经历着广泛的变革与高速的发展,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日益显现,大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小至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问题。尽管有的矛盾十分尖锐,但都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前进发展进程中的矛盾,方向一致。面对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矛盾,不应仅仅停留在社会表层去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或排除各种社会矛盾,而是要努力构建一种稳定协调的社会秩序,使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在有序的状态下得到不断的调整和解决。因此,就现实维度考察,构建和谐社会是解决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的基本指针,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公平、实事求是地解决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现实着力点。4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逐步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上升,一系列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社会总体和谐,但也存在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就一些经济发展领先的城市,如北上广而言,在其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矛盾问题。如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差距及人口问题。尽管大城市发展迅速,GDP产值可观,但具体到每一个群众生活水平,仍是层次不齐。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给城市原本的环境资源带来了一系列压力,人口的增长,导致大量资源的消耗,对环境及生态文明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同时也使得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愈发困难。此外,诚信缺失、道德低下问题已成为近年来连续关注的焦点问题。“校园投毒门”、“教师虐童门”等等都反映出当今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的缺失。道德属于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起作用的精神力量。道德具有继承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中国向来以文明古国著称,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及礼仪之邦等种种优秀传统美德的流传,才使得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才使得中国稳固长久地发展。如今,不管是城市发展矛盾问题还是道德低下的问题都成为阻碍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3鲁鹏《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几点认识》[J].理论学刊,2005.4.20 4冉昌光《秉持和谐社会理念 探究现实社会矛盾——读龚秀勇著<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J].天府新论,2014.5.5 中的一系列问题,演变成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社会矛盾。

三、在实践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解决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当代社会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再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问题5。在实践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处理当代中国社会的矛盾问题,对我国的发展进步及社会主义建设起着重要影响与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矛盾不可避免,因此,当代中国社会的矛盾天然存在。当代社会的矛盾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必然存在的问题,是发展过程的体现,同时也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国梦的障碍点。但正因矛盾问题的存在,才能激励人们不断探索,创造解决矛盾问题更好的方法与机制。就矛盾特殊性而言,中国当代社会的矛盾是中国特有的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带有中国自己的特点,因此解决中国当代社会矛盾问题也应采用社会主义的方法,结合我国国情,量体裁衣,制定出适合自己国家的矛盾解决方法。例如当今社会的城市发展不均衡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方式仍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资源配置的均衡,进一步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将人民生活的提高与改善作为发展的着眼点。同时改善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更好地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跳出传统的高资源高耗能的发展模式,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6在道德诚信缺失的问题上,一方面应加强依法治国,增加法律力度,将法律制度大力建设和完善,其中包括法律意识形态的建设与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以及司法制度方面的建设与完善。7同时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在加强法治的同时加强徳治,双管齐下,更好地解决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7.2 第一版

级硕士学位论文,2014 6姚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7胡仁智、付子堂《当代社会矛盾法律调处机制的完善》[J].江苏社会科学,2010.12.15

参考文献

期刊文章: [1]倪志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方法》[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王光鹏《浅谈矛盾分析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9.30 [3]鲁鹏《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几点认识》[J].理论学刊,2005.4.20 [4]冉昌光《秉持和谐社会理念 探究现实社会矛盾——读龚秀勇著<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J].天府新论,2014.5.5 [5]胡仁智、付子堂《当代社会矛盾法律调处机制的完善》[J].江苏社会科学,2010.12.15

学位论文:

[1]姚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级硕士学位论文,2014

报纸杂志:

农村土地问题的“新矛盾” 第3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30年来一直不变的农村土地制度日益呈现出多种不足,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河南省,农村土地问题上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就农村土地问题出现的“新矛盾”的存在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新矛盾”的关键途径是开展土地流转。

关键词新矛盾存在性土地流转

一、前言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省,全省土地制度一直进行自上而下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因时因地不同,乡村社区在选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具体模式呈现多样化,主要有农户经营加“大稳定、小调整”、两田制、土地股份制等几种模式[1],这种土地模式为河南省农业的发展乃至全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根据对河南省农业情况调查显示:近千名受访者中87%的农民认为近年来农业发展较好[2],诚然,这种承包经营方式的确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遍提高,农民经营农业与市场相结合,种植结构更加合理等;但是,改革开放已经30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30 年不变的这种小农经营也日益出现了一些不足例如经营分散,以小家庭为主利润低,风险大,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等等,这是河南省以及全国农业大省都共同面临的问题,但笔者感到,河南省面临的农村土地问题不仅仅是这些,结合河南省的省情,河南省在土地问题上出现了新的矛盾——农村从事人数与农村耕地面积不变,并且这个矛盾还有不断深化的趋势,下面笔者对这一矛盾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 “新矛盾”的存在性分析

分析农村土地问题的新矛盾存在性,笔者将从组成矛盾的双方进行入手,通过对矛盾双方可行性的分析来判断这一新矛盾的存在性。

(一) 农村从事农业人数的下降

“新矛盾”的构成之一便是河南省从事农业人数,如图一所示,根据统计年鉴的相关整理,不难发现,截止到2009年,河南农村从事农业人数已经比2000年下降了近1000万人,确实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图1“ 河南省从事农业人数(统计年鉴整理)①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从事农业人数的下降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河南省的劳动力迁移。河南省一直是全国的人口大省,但是由于一直以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农业为主,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偏低,伴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交通的不断便利,河南省便催生了“走出去”以农民为主的劳动大军,每年都有大批的有生劳动力放弃了只能带来微薄收入的农业而转向了发达省份的第二、第三产业。过去,河南省的“底子厚”,劳动力十分充足,并未对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农业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长抓不懈,河南省的有生劳动力的数量正在逐步减少,河南省这一传统优势正逐渐消失。因此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农业必然要受到影响,产生从事农业人数的下降。

第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变化。现阶段河南省的农民工的构成也在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以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他们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成长的一代,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生代”的农民工外出打工已经不是以自己的生计或者增加家中的收入为主要目的,而更多的以到城市中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和能够享受城市居民所能享受相同的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可以为了自己在城市中的梦想而放弃自己家中的耕地。这样,在部分农村已经出现了因有生劳动力的外出打工,耕地无人可种的尴尬窘境。

第三,河南省的政策变化。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说明我国正式进入了产业结构的转型期,那么作为第一大产业的农业也必将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对象,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配第—克拉克定律,我国的农业就业人口数量必然会下降。其次,河南省在十七大报告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三化一协调”的经济建设方针,即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思路,那么随着河南省“三化一协调”的稳步推进,河南省农业从业人口也会下降。

由此,结合河南省劳动力的自身属性和目前河南省所面临的新形势,从事农业人口数量的下降是必然的趋势。

(二)农村耕地面积的保护

“新矛盾”的另外一个构成因素便是农村土地耕地面积。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耕地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统计,全国耕地仅有18.26亿亩,人均只有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一些省(市)人均耕地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可以看出,全国目前耕地面积的保护势在必行。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省,在保护耕地面积上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10月23日新华社发布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划全国耕地保有量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随着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出台,再加上中央一直把河南省作为“全国粮仓”,河南省的耕地面积必须要得到有效保障,耕地面积已经成为了不可触碰的红线。换句话说河南省耕地面积也将基本维持在7926千公顷②(从近五年的统计年鉴能发现这一规律)。

因此,通过笔者分析,农村耕地面积的不变与从事农业人数的减少这一矛盾是存在的。就目前的流失的劳动力,从事农业人数对河南省的农业耕地不会够成太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农业人口多底子相对较厚造成的。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从事农业人口的下降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与耕地面积不变的矛盾只会逐步加深。这便是河南省土地问题所面临的新矛盾

三、解决“新矛盾”的关键途径——土地流转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处理好这样的矛盾呢?当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河南省进行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是一种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其中的外出务工人员对河南省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当然不能因噎废食,把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捆绑在土地,何况这也是不现实的。那么这种矛盾应当怎样解决呢?

笔者认为解决这个矛盾就应当从根本进行入手,农业最根本问题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土地问题,全省正在坚持不懈地进行农业现代化,就是解决目前这种矛盾的根本途径,但是很多人在进行农业现代化改造紧紧浮于表面,把大量增加机械化的程度片面的理解为农业化程度,为农民提供优良的种子以及传授先进的农业耕种知识等,固然农业机械化的程度高低的确反应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农业现代化归根结底是对农业进行现代化,而农业的问题还是要从耕地来抓,所以笔者感到土地流转的稳步开展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途径,这是因为:

第一,土地流转能够产生规模效应,产生规模经济。假设我们设投入要素中劳动为L,资本为K,成本为C(C1为未产生规模效应的成本,C2为产生规模效应的成本,根据规模效应可知C21),存在规模效应的产量应为Q2=F(hL,hK),那么根据规模报酬递增性质,我们能够得到Q2>Q1,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假设需求函数为P=a-bQ,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利润L1=PQ1-C1,同理,L2=PQ2-C2,因此我们可以得到L2-L1=P(Q2-Q1)+C1-C2,因为Q2>Q1,C1>C2,故L2>L1,即规模效应带来了较大的利润,产生了规模经济③,从公式的结论我们也能看到,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我们看到此举不仅能保障我省完成国家粮仓的任务,还能让农民得到切身的实惠,达到双赢的目的。从事农业人口的不断减少的根本原因便是从事农业微薄的收入,如果能够通过规模经济的带动,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调动了潜在从事农业人口的积极性,必然能够保障从事农业人口的数量。

第二,土地流转能够减少从事农业人口的数量。从事农业人口数量减少这一趋势不可阻挡,而土地流转却能恰恰满足这个要求,化解与耕地面积不变的矛盾。土地流转能够让愿意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从中解脱出来的同时,还能把闲置的耕地转移到愿意进行耕地的农民手中,由于土地经过土地流转后进行了再分配,使耕地面积能够更加集中,对耕地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的可能性也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实现耕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且能够有效杜绝因外出务工而导致的耕地荒废的情况,这样从事农业人口数量虽然正在减少,但是耕地面积仍然可以得到保障。

第三,土地流转能够使粮食产量明显增长。土地流转能够使分散的耕地得到规制,并且能够得到集中化的管理,这为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提供了契机。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索罗所提出的索罗模型可知,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增长最为明显。因此,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就是一种农业的技术进步,那么根据原理,必然能够带来粮食产量的明显增长。土地流转为农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条件,成为农业技术更新的跳板,笔者相信随着土地流转的开展,农业的技术水平的得到提高,在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仍然能实现粮食产粮的较快增长,保证“全国粮仓”的战略地位。

因此,土地流转能够解决河南省目前所面临的这一新矛盾。笔者相信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开展,农村土地问题“新矛盾”会得到有效的缓解,对我省的农业现代化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注释

①资料来源:根据2002—201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整理制表而得.

②资料来源:2010河南省统计年鉴.

③资料来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

参考文献

[1]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2):54—65.

[2]李亚峰.《资本论》对我国土地流转制度建设的启示.保定学院学报,2010,(2).

[3]张务伟.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可行性分析——基于灰色模型GM11的预测结果的思考.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4).

高校学生宿舍矛盾问题研究及对策 第4篇

近年来, 高校学生宿舍矛盾的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学生宿舍作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阵地, 宿舍矛盾问题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还关系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 高校学生宿舍的矛盾问题急需处理, 通过对其矛盾的分类及其成因的分析, 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以此控制了宿舍矛盾问题出现的几率。在此基础上, 高校学生将学习与生活在良好的宿舍环境中, 进而其学习效果将更加显著, 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不断提高。

一、高校学生宿舍矛盾分类

高校学生宿舍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类:

其一, 家境歧视。目前, 在校大学生基本为独生子女, 其家庭结构具有单一性, 在步入大学宿舍后, 学生与同龄人住在一起, 但各自的家境存在较大的差异, 有的学生来自农村, 有的学生来自大城市, 有的学生家庭十分富裕, 有的学生家庭经济拮据。虽然在宿舍中, 每个成员均是平等的, 但受家境的影响, 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优越感, 部分学生存在自卑感, 而前者要求其他成员迁就自己, 在此环境下, 宿舍矛盾极易爆发。

其二, 学习歧视。对于大学生而言, 他们希望被别人尊重与认可, 因此, 通过学习实践, 旨在实现自我。但通常情况下, 宿舍成员基本为同一个班级的, 此时宿舍成员间的学习存在竞争, 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则会洋洋得意, 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会心生嫉妒, 在此情况长期作用下, 宿舍矛盾将不断恶化。同时学生成绩的优异, 与奖学金、助学金与干部的评选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 学习歧视制约着宿舍的团结[1]。

其三, 性格歧视。我国大学在校生基本为90后, 此类群体多数为独生子女, 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关爱与呵护, 如:祖父母、父母与亲人等, 在高度关注下成长的大学生, 其性格可能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自私、自我、偏执等方面。在家庭生活时, 每个学生均备受关注, 其要求基本均能够实现, 但在宿舍生活时, 每个成员均存在差异, 各自性格的缺陷逐渐暴露, 宿舍成员难以实现和平的相处。

其四, 习惯歧视。目前, 大学生宿舍矛盾最为主要的类型便是习惯歧视, 通常情况下, 宿舍成员的生活习惯、作息习惯等均存在差异, 有的学生习惯早睡早起, 有的学生习惯晚睡晚起, 有的学生喜欢整洁, 有的学生过于活跃。在宿舍中居住着不同习惯的成员, 一旦成员间难以实现相互谦让, 则会出现宿舍矛盾。

二、高校学生宿舍矛盾原因

(一) 家境条件参差不齐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 家境条件对其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较为和谐, 此时的学生将拥有良好的性格与乐观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与学生过程中, 均会保持积极向上、开朗愉悦、助人为乐的思想;如果家庭环境不良, 此时的学生在性格上将存在缺陷, 如:自备、消极、自私等, 而不良的性格直接影响着宿舍成员的沟通与交流。同时, 高校学生宿舍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 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存在较大的差距, 部分学生的生活条件十分优越, 而部分学生的家境十分困难, 严重情况下, 学生的温饱都难以保证。但高校在宿舍分配过程中具有随机性, 此时宿舍学生的经济条件存在较大差异, 而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其价值观与性格有所不同, 此后, 在共同生活下, 宿舍成员极可能发生争执, 甚至会出现敌对的状态[2]。

(二) 学习态度不尽相同

在大学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态度存在差异, 部分学生要求各科优异, 而部分学生仅要求及格即可。但在同一个宿舍内, 如果学生的学习差距较大, 则会出现矛盾, 主要是由于学习良好的学生将会被嫉妒, 而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则极易出现不满情绪, 在此情况下, 学习好的学生可能被孤立[3]。

(三) 性格类别多种多样

高校学生宿舍集聚着性格各异的学生, 在集体空间内, 个体的性格直接影响着宿舍的和谐。当前, 高校宿舍的学生基本为90后, 他们作为独立子女群体, 其家庭条件良好, 同时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 造就了学生的鲜明与独特个性, 对于人、物与事均有着各自的观点与看法, 为了凸显自身的价值、彰显自身的个性, 学生的创新意识较为浓厚, 同时具有特立独行的特点, 90后学生的个性多倾向于自我、自私与自卑, 对于宿舍其他成员的关注较少。在如此鲜明的、多样的性格下, 宿舍矛盾极易出现。

目前, 学生的成长承担着较大的压力, 在老师、父母的高期望下, 学生的性格极易出现扭曲, 在此情况下, 高校学生宿舍的矛盾极易出现, 如:药家鑫事件与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等。

(四) 生活习惯的养成差异较大

大学生宿舍矛盾受生活习惯的影响, 目前, 高校宿舍的学生基本均来自于不同的地区与环境, 学生各自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均存在明显的不同, 在文化与习惯的冲突下, 宿舍矛盾随之出现。文化背景的差异, 使学生具有了差异的生活方式, 如:晚睡晚起与早睡早起的差异、干净与邋遢的差异、安静与沉默的差异等。通过调查可知, 在高校学生宿舍矛盾的成因中, 生活习惯是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4]。

三、高校学生宿舍矛盾解决对策

在大学生宿舍中基本成员数量为4人, 宿舍矛盾出现的比例基本为3:1, 一旦矛盾出现后, 学生对其处理成功率较低。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 在处理问题时极易冲动, 因此, 宿舍矛盾的处理难以通过内部人员实现, 此时需要一定的外界力量, 如:班级干部或者辅导员等。为了有效处理高校学生宿舍的矛盾问题, 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具体内容如下:

(一)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高校学生宿舍中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特别是人文思想教育。大学作为重要的场所, 它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在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 还要关注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培养,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有效的引导, 进而学生的三观才能够更加正确、科学与合理。大学生宿舍矛盾主要是学生未能有效处理人际关系, 为了有效解决矛盾问题, 高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具体内容如下:

高校设置人际关系的相关课程, 为人际关系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并要求学生间要互相关爱与尊重,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和谐宿舍的构建;高校在人际关系课程讲授过程中, 要注重教学的方法与效果, 可以根据宿舍的实际情况, 对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 此时的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还能够锻炼学生处理宿舍矛盾的能力。

(二) 举办宿舍活动

高校学生宿舍矛盾问题的处理, 要保证宿舍活动的丰富性, 通过不同的活动, 宿舍成员间的感情将更加融洽与稳固。大学生可以对公益性的活动进行积极的参与, 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帮助, 并关爱贫困学生[5]。

(三) 完善信息员制度

高校学生宿舍矛盾问题的处理要具有规范性与制度化, 为了实现此目标, 要不断完善信息员制度, 该制度的有效构建, 要求辅导员与班级干部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 其中生活委员可以为组长, 宿舍社长可以为信息员, 在此制度中要明确规定, 对于宿舍情况要进行定期的谈论, 在会议中, 各个宿舍对自身的情况进行阐述, 如果存在问题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如果存在隐患则要采取对策进行及时的预防。在此基础上, 高校学生宿舍矛盾问题的出现才能够得到全面的控制。

(四) 处理宿舍矛盾

高校学生宿舍要积极开展宿舍文明规范的建设, 对其宿舍矛盾, 要根据规范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具体的措施如下:首先, 班级干部或者辅导员要与双方谈心谈话, 以人文关怀为主, 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其次, 如果调解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则要发挥家长的作用。最后, 如果宿舍的矛盾问题较为严重, 涉及问题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 此时要与院校的心理健康老师进行沟通, 以此实现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6]。

总结

综上所述, 高校学生宿舍矛盾问题的处理是重要的, 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直接影响着班级和谐氛围的形成, 同时也影响着高校的校风建设。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学生宿舍矛盾的类型及成因, 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信, 在各个措施落实的基础上, 高校学生宿舍矛盾问题将得到及时、全面的处理, 进而宿舍的关系将更加和谐, 学生的成长将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陶积德, 任维钧, 陈静, 王鹏.浅谈高校学生宿舍矛盾与辅导员思政对策[J].才智, 2014, 09:47+50.

[2]王涛, 王传刚.高校学生宿舍矛盾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N].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3:90-93.

[3]燕燕, 燕炯.浅析我国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矛盾问题[N].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02:124-125.

[4]杨雅芳.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矛盾分析及对策研究[N].怀化学院学报, 2015, 03:126-128.

[5]何饶依.“90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 2013.

和同事再度发生矛盾 问题总结 第5篇

--ZXM 由于同事嫉妒心重,心胸狭窄,能力较差业绩较差又急于立功表现以便上位,故而多方被同事刁难,以至于发生口角。

虽然是小事,奈何自己没有经验,于是稍显被动,实际上对于对方的雕虫小技,完全可以忽视不计。只怪自己太嫩,没有看破其中奥妙,从而导致发生矛盾,实际上没有必要。

对方也是一个十足的傻逼,不光战术垃圾,战略也是一点没有,是个十足的可怜虫而又死不足惜,那我究竟又该如何出招呢?

因为我这块能力比较强,业绩数字非常漂亮,因此是高枕无忧,毫无可忧虑之处,那么对于总部来讲,我面临的压力可以忽略不计,或者是自己随便找个理由,反正都无关紧要;接下来就是我应当如何应对同事了,总结如下:忽略不计,权当空气,不理不睬,不管不顾。

也就是忽视他,忽视他的行为,这样带来的好处是:一方面,面对同事的攻击,由于有业绩压身,总部对我毫无威胁;同时,同事一直如此行事的话,也会被总部瞧不起;另一方面,时间长了,这家伙自己就会自找没趣了,自己都不会这么干了,因为出力不讨好;除此之外,他也会自讨苦吃,因为我将实行完全彻底的冷战模式,孤立忽视它,不会对他进行任何帮助,因为他的机会已经浪费完了,而我刚好是一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如此他才知道轻重,懂得厉害。

如此总结来看,坏事变成了好事,又学习了不少套路,哈哈哈哈哈,还是姐姐技高一筹呀,战术方面很是熟练嘛。

矛盾问题 第6篇

孔子对富贵与贫贱的看法, 其实是非常富于人情味儿的, 不同于一些宗教把财富看作罪恶, 也不一味地要求人们安贫乐道。“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承认人们追求发财做官是正常的愿望;同时也承认,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只是, 得到富与贵、摆脱贫与贱, 要符合“道”。

实际上, 孔子不排斥财富, 只不过不赞成过于追求罢了。在论语述而第七篇第十二章里, 孔子说:“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如果发财可以追求到, 即使做个市场看门人, 我也干。如果追求不到, 我就做我愿意做的吧。也就是说, 如果有可能发家致富, 就是做别人认为比较低下的工作也无所谓。但是, 发财要有机遇, 不是想发就能发的, 没有发财的条件, 也不要硬拗, 从容地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做事。也暗含了“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的意思。

因财富地位不同, 孔子对不同阶层的道德评判标准也不同。

先说知识分子。这个阶层是不一样的, 他们有对真理的追求, 所以当淡看金钱与地位。孔子对不“安贫”的所谓知识分子是持否定态度的。里仁第四篇第九章, 子曰:“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有志于追求真理, 但又以粗茶淡饭为耻, 这种人不值得跟他讨论。对比现在的一些知识分子, 不甘寂寞, 争名图利, 不说也罢。

再说富人和穷人。学而篇第十五章:子贡曰:“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宪问篇第十章:子曰:“贫而无怨难, 富而无骄易。”

对富人的要求是“无骄”, “好礼”, 就是不傲慢, 爱好礼制。人一阔脸就变, 所以傲慢无礼, 这是一般规律。但孔子认为富人做到“无骄”“好礼”很容易, 毫不宽容。而对穷人, 虽然也要求“无谄”, 就是不逢迎巴结, 最好是“贫而乐”, 即使贫穷也不妨快乐, 但认为, 要做到“无怨”, 不抱怨, 不发牢骚, 却很难。

另外, 穷人光荣还是富人光荣?论语泰伯篇第十三章说:“邦有道, 贫且贱焉, 耻也;邦无道, 富且贵焉, 耻也。”充满了辩证法的意味。孔子认为, 在公平正义的社会里, 贫穷卑贱, 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在缺乏公平正义的社会里, 而富且贵, 更不值得炫耀。

二、我国贫富矛盾产生的根源

探讨财富矛盾, 需要从理论上厘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富人群体和贫困人口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弄清楚贫富矛盾产生的物质基础、形成的历史前提、演化的现实根源以及贫富矛盾尖锐的基本缘由是探讨财富矛盾的一个基本理论前提。[3]

(一) 有限的社会财富是贫富矛盾产生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大量并突出的矛盾,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落后, 社会生产还不能满足普遍社会成员的要求。中国存在着经济基础差、人口多等客观历史原因, 中国经济总量增长虽然很快, 但是人均水平比较低, 发展的质量也相对较差, 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还不够富裕。

在此基础上, 有限的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及其所属阶层之前的分配的不平衡性, 是的贫富矛盾更加尖锐和突出。社会成员之间的劳动质量上的差别直接与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紧密相连, 成为影响贫富矛盾的重要函数。

(二) 规律性的社会发展是贫富矛盾形成的历史前提

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工业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由于我国农村生产条件落后, 生产力水平低下, 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低和思想观念滞后, 收入水平低, 生活质量差, 生活环境恶劣的历史事实。同时, 沿海与内地的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区域收入差别, 这使得贫富矛盾复杂化。

伴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 社会分工也越加精细, 社会劳动从产业、行业、专业、职业构成也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 劳动者队伍的分化使得一个队伍里既存在最简单的体力劳动也存在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劳动效率差别越大就决定着收入差别的扩大。

(三) 必然性的社会变革是贫富矛盾演化的现实根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提出的“改革开放”使得社会变革和利益格局调整, 这也必然会引发各种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禅理水平决定了其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 多种类型的所有制经济决定了多元化的分配方式存在的合理性, 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四) 无序性的社会转型是贫富矛盾尖锐的基本缘由

由于改革措施的不配套和政策法规不完善, 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导致中国社会新旧体制并存、交叉和碰撞, 造成中国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无序状态。

但是,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 社会转型的无序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实诚经济体制的局限性。市场经济机制是一种自由竞争的机制, 它以机会均等为起点, 遵循价值规律和按效益分配的原则, 通过竞争现实优胜劣汰, 必然造成竞争优胜者与失败者之间的贫富分化。市场经济本身的局限性所造成的事实上不平等, 不能很好解决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特别是, 社会主义实诚经济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实诚机制发育的不健全、市场竞争的不规范、法规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 进一步扩大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第二, 宏观调控机制的滞后性。面对市场经济不健全和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 对市场的非规则竞争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听任市场这只无形的有缺陷的手自发地调节, 加之缺乏完善的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 无力促使社会成员的收入相对均等化, 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后遗症, 造成了收入分配秩序的混乱。[4]

三、缓解和协调我国贫富矛盾的建议

在孔子所处的年代, 贫富对立已严重威胁旧有的统治和社会秩序。孔子看到这个重大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提出了一个“安贫”的解决问题方案。

《论语-颜渊》中提到:“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论语》中提到:“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 无以立也。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论语-宪问》篇中提到:“不怨天, 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论语-里仁》篇中提到:“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 得之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 得之不去也。”《论语·述而》篇中提到:“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对于社会分配原则, 《季氏将伐颛臾》中提到:“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其含义是:他们不怕贫困而担忧分配不均匀, 不怕人少而担忧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 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 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 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 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

在社会主义社会,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协调和缓解贫富矛盾,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全民的物质基础;同时, 要重新审视现行的分配制度, 进一步明确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别变化的因素, 有针对性第实施政策调控, 缩小贫富收入差距, 由其是要抑制两极分化的形势。

要重视非正常收入和过大的贫富差距, 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加以解决, 必须适时地调整或控制收入差距的程度。

(一) 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有助于阶层差别的缩小。

(二)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为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创造物质条件, 国家实施扶贫战略有助于减少贫困人口, 降低贫困率。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其覆盖面的扩大, 这些措施都有效的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三) 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效的调整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机制, 完善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政策, 健全有效的收入和财富分配的调控机制。

(四) 非正常收入的频率和额度随着社会经济总量的扩大而增加。遏制非正常收入必须健全和落实法律制度体系, 以法制化、秩序化来予以规范和约束, 将非正常收入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或程度内。

参考文献

[1][2]董仲舒.春秋繁露·度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0.

[3]龚秀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3:184.

[4]杨清涛等.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133.

解决柴油磨斑直径与酸度矛盾问题 第7篇

按照车用柴油(GB/T19147-2013)及普通柴油(GB252-2011)标准中要求,普通柴油硫含量不大于350mg/kg,车用柴油(Ⅳ)硫含量不大于50 mg/kg,车用柴油(Ⅴ)硫含量不大于10 mg/kg。随着社会发展,对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柴油产品硫含量还会有更高的要求。但在柴油生产过程中,柴油脱硫度超过一定程度后,柴油中一些天然润滑性物质减少,导致柴油润滑性能降低。柴油在发动机中既作为燃料又是输油泵和高压输油泵的润滑剂,如果柴油的润滑性不好,就无法为油泵提供可靠的润滑,将导致发动机的精密部件过度磨损、配合精度下降、柴油雾化不良、发动机功率不足等问题,造成使用寿命降低。因而在车用柴油及普通柴油标准中都对润滑性有标准要求,即磨痕直径不大于460微米(60℃)。就目前现状,添加润滑性改进剂即柴油抗磨剂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1现状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酯型和酸型两种柴油抗磨剂,经我厂实践应用,两种抗磨剂均能满足成品柴油指标要求。但酯型剂经长期应用,有部分炼油企业在油品罐内有沉积,形成絮状物的现象,因而总部要求各炼油企业禁止使用酯型抗磨剂,只能使用酸型柴油抗磨剂。

而酸型柴油抗磨剂酸值在185-210 mg KOH/g。使用酸型抗磨剂后,我厂在实际应用中,交库时经常出现磨斑直径不合格后,再加抗磨剂,导致磨斑直径合格了,而酸度又超标的现象,此时不得不重新倒油,重新调和,导致了柴油交库一次合格率降低,油品在罐内积压,影响了生产和销售,增加了生产及化验工作量和成本。在此种情况下,解决柴油磨斑直径与酸度的矛盾问题迫在眉睫。

2改进措施

2.1掌握抗磨剂性能,控制添加量

柴油抗磨剂进厂时,除严格按规定化验分析外,加做效果实验,在效果实验中,不仅做磨斑直径项分析,还做酸度滴定分析,保证调和油品使用合适的抗磨剂,使调和后样品的磨斑直径和酸度与指标相比均有较大的富余度。

按照Q/SHCG 57-2014《柴油抗磨剂技术要求》,酸型柴油抗磨剂酸值在185~210 mg KOH/g,按抗磨剂酸值为200 mg KOH/g,目前柴油平均密度约835 kg/m3计算,柴油中每添加100 mg/kg抗磨剂,柴油酸度的增加值为:

由上式计算可知,柴油中每添加100 mg/kg酸型抗磨剂,柴油酸度约增加1.7 mg KOH/100m L。而普通柴油和车用柴油的酸度指标为不大于7 mg KOH/100m L,内控指标为不大于6.5 mg KOH/100m L,考虑加剂前空白柴油本身的酸度值,当酸型柴油抗磨剂添加超过300mg/kg时,酸度超标的风险加大,禁止添加到400 mg/kg。因而建议抗磨剂添加不要超过300 mg/kg。

2.2油品小试,提供最佳调和比

因原料、季节、市场形式等多种因素,进行生产工艺调整时,各装置生产出柴油产品品质也随之变动,如果柴油调和方案一成不变,很可能会造成某些指标不能满足指标要求。

根据厂内交库柴油的实时情况及进厂抗磨剂的不同批次,随时进行生产小试,找出符合当时情况的最佳调和比,保证磨斑直径及酸度与指标相比均有富余度。并将最佳比例及时上报技术科、生产科。实验结果见表1。

由实验结果看出,抗磨剂添加主要不超过300 mg/kg,酸度超标基本不存在风险,但超过300 mg/kg,酸度就有超标的风险;从磨斑直径上看,抗磨剂添加超过150 mg/kg,磨斑直径合格的几率明显增高,但300 mg/kg与200 mg/kg添加量相比效果不在明显。因而综合考虑,建议添加量应控制在200 mg/kg左右,为成本考虑尽量少添加,考虑交库一次合格率,添加量不要低于150 mg/kg。

由于各生产阶段生产的基础柴油性质不同,还应定期进行小试实验,给生产提供参考数据,以调整抗磨剂添加量,避免一次交库不合格。

2.3延长油品调和时间

由化验长期交库分析情况看,部分交库不合格的柴油,不再添加柴油抗磨剂或再往罐内倒油,再继续一定时间的调和后进行复查磨斑直径和酸度就合格了。这主要是由于抗磨剂再油罐的油品中分布不匀造成,油罐中抗磨剂总的添加量合理,但未调和匀时,局部抗磨剂含量高,磨斑直径虽然合格,酸度却不合格;或局部抗磨含量低,酸度合格,磨斑直径却不合格。这种情况造成的交库不合格,不仅影响交库一次合格率,还可能错误指导生产,影响柴油不能及时出厂,造成压罐,给生产和销售都产生压力,欲速则不达。

基于此种情况,向生产科、油品车间等部门建议,在母液调配及成品油调和时,均增加调和时间。保证交库的柴油调和均匀。保证采集样品时所采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出现局部油样磨斑直径小而酸度大,或酸度低而磨斑直径大的情况。同时,在出现需要复查酸度或磨斑直径的情况时,要求化验分析必须磨斑直径与酸度成对复查,即磨斑直径或酸度任何一项超标需复测时,必须两项同时复测,避免不合格的产品出厂,影响出厂合格率。

3结果与讨论

(1)控制抗磨剂添加量,有效提高一次交库合格率。通过计算添加抗磨剂量,给出了抗磨剂的添加范围,避免了因添加量过低或过高造成的交库不合格。

(2)随时进行小试,提供最佳调和比。车间管理制度要求在炼油各生产装置,因原料、季节、市场形式等多种因素,进行生产、工艺调整时,进行调和实验,调出若干组未加剂空白柴油样,进行加剂调和,对磨斑直径和酸度两个项目进行分析,并找出最佳调和比。油品车间参照小试结果进行生产调合,提高了一次交库合格率。

(3)延长油品调和时间。实践证明延长油品调和时间,大大降低了柴油交库因磨斑直径或酸度不合格的次数。因而,建议油品车间还应继续摸索柴油母液调配及成品罐调和工艺问题。

摘要:柴油产品中通过添加酸型柴油抗磨剂来改善柴油的润滑性能,而酸型柴油抗磨剂在改善柴油润滑性同时,也增加了柴油的酸度,即增加了柴油的腐蚀性。本文通过严把抗磨剂进厂关、油品小试寻找最佳调和比、生产中延长调和时间等三方面进行探索,解决柴油磨斑直径与酸度的矛盾问题,提高柴油交库一次合格率,降低生产、化验成本。

关键词:润滑性,抗磨剂,磨斑直径,酸度

参考文献

矛盾问题 第8篇

一、当前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机制及其评价

一般认为, “机制”一词系英语“mechanism”的意译, 指机械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19世纪的一些生物学家在生物学分析中率先引入了“机制”的概念, 用以指生命有机体的内部结构及其活动规则。后来, 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在各自研究中借用了这一概念, 泛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于是就产生了诸如“政治机制”、“道德机制”、“法律机制”等。

1.政治解决机制。

20世纪以来, 政治学家开始把“机制”引入政治分析, “政治机制”概念已被政治学家普遍接受。政治机制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 它既包含静态结构, 又包含动态的程序;既包含内在的关系, 又包含外部的形态;既包含显性的制度, 又包含隐性的规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其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直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基于文化传统、政治体制、法治进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们的政治制度在很多方面还会受到人治思维、人治文化的影响, 这使得我们的政治行为尚不能完全纳入法制轨道, 基于上述制度而设计出来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则很容易在人治的道路上徘徊。

2.道德解决机制。

道德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方面有赖于行为人内心自律, 一方面有赖于社会舆论的评价。前者是主动遵守道德, 后者是被动遵守道德。比较来说, 道德主要是通过前者也就是依靠人们内心的自我强制来实现其社会功能的。长期以来, 我们在贯彻“以德治国”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取得了不容否认的成就, 比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和宣传、通过社会道德楷模的树立和宣传等等。但是必须看到的是, 道德解纷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有赖于行为人的严格自律, 有赖于法律制度的外在强制作为支撑, 道德自己无法承担起彻底化解社会矛盾的重任, 单纯的道德说教只能回归到人治的老路上去。

3.法律解决机制。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以“三大诉讼法”为基本制度框架, 以协商和解→调解→仲裁→诉讼为基本流程的矛盾化解机制。当然这一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如何完善这一机制, 将在本文第二部分进行阐述。

4.关于信访制度。

通俗地讲, 信访制度的本质就是信访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启动一个较大权力来纠正一个较小权力的错误。信访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但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力系统内部的自我纠偏, 其本质仍然是人治的, 其价值就在于弥补法律的不足,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当前信访制度有被主流化的趋势, 信访制度的被强化, 使法律逐渐被边缘化, 于是又回到了人治的老路上了。

综上所述, 政治解决机制、道德解决机制、信访制度三者尽管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但是因其自身的人治属性, 我们不能无限夸大、强化其解纷功能。依法治国, 就是要使法律机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前大显身手, 那么, 我们应当如何完善这一机制呢?

二、如何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机制

1.真正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

法律至上就是要使法律在所有的社会规则中居于最高的地位, 拥有最高的权威, 具有最高的效力, 在其他社会规则与法律发生冲突时, 其他社会规则都必须服从于法律。这里就需要明确两个问题:

(1) “法律至上”的前提是要制定“良法” (或称善法) 。法律并非天生就是善的, 法有善恶之分, 优劣之别。“有法可依”, 更要有“良法”可依。

(2) “法律至上”不等于“唯法律论”, 更不是“法律万能论”。

社会的健康和谐是由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道德、法律、宗教、风俗习惯等在内的各种社会规则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法律至上强调的是法律与其他各种社会规则相互配合, 相互协调, 相互补充, 共同作用, 各种社会规则各有领地, 各司其职, 各行其道, 当其他社会规则与法律规则发生冲突时, 法律规则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最高的效力, 其他社会规则必须服从于法律规则。可见, ①法律至上不是法律在“一个人跳舞”, 而是法律与其他规则的“集体舞”, 不过是法律为这个“集体舞”划定了边界;②法律至上绝不是法律要包打天下, 而是说法律不是万能的, 法律也要有所为, 有所不为。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 法律或者法律机制的作用有效发挥会受到其他各种因素尤其是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和制约。

2.构建以司法为后盾的社会矛盾多元解决机制。

如前所述, 我国已经确立了以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为基本程序构架的诉讼制度, 同时也确立了和解、调解、仲裁等非诉讼纠纷解决制度, 形成了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的纠纷解决的基本流程。但是由于传统的、观念的、体制的、立法技术的等等多方面的原因, 使得上述纠纷解决机制尚不能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做法,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替代性纠纷解决”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简称ADR) 机制的广泛应用, 被认为是西方社会最近数十年最重要的法律发展之一。在后工业化时代的西方社会, 传统的“司法崇拜”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人们试图以正式司法制度外的纠纷处理来代替法院的处理。以调解型第三者纠纷解决模式为理论原型的“替代性纠纷解决” (ADR) 机制应运而生。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 抓好诚信道德教育,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第二, 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第三, 加强仲裁机构建设, 发挥专业优势, 分流社会纠纷;第四, 以行政调解为中心, 规范行政权力, 确保公权力依法运行;第五, 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 规范信访案件处理程序, 维护司法的权威。

通过上述机制的建立, 经过和解、调解、仲裁层层“过滤”, 在纠纷仍然无法解决的时候, 诉讼挺身而出, 起到“兜底”的作用, 使得纠纷在这里得到终局解决, 真正体现司法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

3.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 治理司法腐败, 提高司法公信力。

我国的司法改革是在依法治国进程中不断推进的伟大工程, 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可以说司法改革所涉及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司法的本身, 既包括思想观念层面的, 也包括体制机制层面的;既包括法律制度建设层面的, 又包括司法行为层面的, 涉及的面非常广。就人民法院系统来说, 已经先后颁布了三个改革纲要, 分别是《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 (1999~2003) 》 、《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 (2004~2008) 》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 (2009~2013) 》 。当前正在实施的第三个改革纲要。司法改革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 比如人民群众十分重视的治理司法腐败的问题、司法公信力不高的问题等等, 这些都必须认真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努力将政治行为纳入法治轨道。

政治与法律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毋庸置疑, 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政治思想、政治制度以及政治运作模式对这个社会的法制建设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应当是努力使政治权力、政治行为等纳入法治轨道, 也就是实现政治的法治化。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需要长期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具体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一直致力于提高执政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进一步维护法律的权威, 实现依法治国, 应当进一步规范执政行为, 改进领导方式, 真正实现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

(2)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必须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我们必须使人民代表大会真正体现其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和作用, 使其在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其应有的权威和职能, 唯有如此, 才有可能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构想。

(3) 加强国家机构的法治化建设, 尤其法治政府的建设。从国家机构的设置, 到职能分工, 到权力运行程序以及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 都应当纳入法制轨道。这里要特别强调政府的法制化建设问题, 由于政府在各类国家机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多重身份, 政府既是改革的执行者, 又是改革的对象, 既是改革的制度供给者, 又是制度的约束对象, 这就必须对政府进行有效的规范, 避免改革出现偏差, 甚至误入歧途。

(4) 进一步加强国家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好的制度, 需要有人来执行, 好的机制, 需要有人来运转。加强国家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是良好的制度和机制得以良性运行的基本保障。要把好招录人员上的“进口关”、日常工作上的“监督管理关”、违法违纪时的“责任追究关”, 确保国家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总之,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 法律绝不能束手无策, 无所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法律机制的建立及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是一个系统工程, 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我们党执政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随着政府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随着国家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吴卫军.司法改革原理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

矛盾问题 第9篇

关键词:民族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知识分子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以下简称《正处》) 是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有1800多人参加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 (扩大) 会议上所作的长达3个多小时的重要讲话, 后经毛泽东14遍修改补充, 留下15份文稿, 于1957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上公开发表。今天, 学术界比较普遍地认为《正处》是毛泽东建国后最重要的著作, 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新高峰, 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阶段的丰富和发展, 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成功范例;是毛泽东运用唯物辨证法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正确地提出和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科学名著, 并创立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 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它进一步阐明了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 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供了可靠的思想理论依据, 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 学术界也探讨了《正处》存在的不足:《正处》的最大理论缺陷就在于回避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人民内部的关系问题, 没有能够把正确区别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同坚持中共八大的政治路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紧密结合起来;《正处》没有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理论上的正确概括和阐述;对人民内部矛盾缺乏全面周密的调查研究, 对人民内部矛盾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缺乏概括;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简单归结为团结—批评—团结也不够全面;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的状况及变化规律还谈不上研究, 缺乏科学的评判和定量性的分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方法过于政治化;过多地着眼于政治思想领域的矛盾, 而对社会基本问题认识不多;虽提出要处理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但对中国生产力状况未作出正确的估计, 因而没有说清楚产生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根源或者经济根源是什么, 等等。

《正处》的历史地位、现实意义和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贡献, 人们有目共睹, 认识深刻, 我不再涉及而只想就《正处》的某些不足和缺陷谈谈想法, 不一定恰当, 请指出。

首先, 《正处》忽视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

《正处》认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据团结—批评—团结的总原则, 在科学文化领域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经济方面贯彻统筹安排, 兼顾国家、集体和利益的原则。这些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般原则, 指导思想和方针是毋庸置疑的、正确的, 但决不是解决问题的具体的法规条文和办法。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必须通过具体的法律、法规、方法、制度逐个落实, 妥善解决, 而这些具体的法律、法规、方法、制度的制定和产生又必须以上面所提到的《正处》的有关原则、方针为指针, 作依据。《正处》恰恰忽视了一般原则与具体法律、法规的关系, 只强调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实际上后者是处理一切矛盾的最终落脚点, 所以强调后者同强调前者同样重要, 二者不可偏废。这样, 《正处》在处理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干群关系问题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方面容易造成错觉和误导, 致使一些人错把原则当办法。结果无法定量、不好把握、主观色彩太浓、易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教条主义错误, 甚至因处置不当而激化矛盾、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其次, 《正处》对阶级斗争扩大化产生了某种理论指向作用。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民族资本家经过团结、教育、改造后均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成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其赖以剥削的生产资料已经被剥夺, 那么,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就已不存在了。而《正处》指出:“被推翻的地主买办阶级的残余还是存在, 小资产阶级刚刚在改造。阶级斗争没有结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 还是长期的, 曲折的, 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在这方面,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1) “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的斗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这是因为资产阶级和从就社会来的知识分子的影响还要在我国长期存在。如果对于这种形势认识不足或者根本不认识, 那就要犯绝大的错误。” (2) 再, 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谈到:“我们提倡百家争鸣, 在各个学术部门可以有许多家, 可是就世界观来说, 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 就是无产阶级一家, 资产阶级一家, 我们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基本上是资产阶级, 他们还属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3) 从上面几段引文中可以看到: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与无产阶级对立的阶级依然存在, 而且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是长期的, 甚至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存亡问题;“各派政治力量”最起码包含着民主党派, 即讲到了民主党派与无产阶级政党间的阶级斗争是长期的, 有时也是激烈的;知识分子属于资产阶级而不再是1956年1月, 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报告中提到的知识分子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说法了。无产阶级同知识分子间的斗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 而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是长期的, 甚至是激烈的, 因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关系到“谁胜谁负”的大问题。由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民主党派、知识分子之间的阶级斗争都是长期的、曲折的、激烈的 (因为最终必然激化到“谁胜谁负”的问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所以“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即与“激烈的”意思相同) , 所以也自然地很容易由所谓的人民内部矛盾而上升为对抗性的敌我矛盾了。

第三, 《正处》存在着某些影响知识分子发展的因子。

在这个问题上, 《正处》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知识分子长期实行改造的政策, 割裂了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的关系;二是只看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而忽视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 知识分子从来都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而存在的。在当时, 从生产资料占有情况看, 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境遇差不多, 所以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的差别并不是阶级差别, 从劳动方式上看, 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 主力军。另外, 知识分子掌握着最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是最主要的脑力劳动者, 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 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绝对必需的智力因素, 所以知识分子也理所应当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 仅靠工农大众的力量, 凭着革命的冲动、狂热和蛮干, 无视客观规律, 无视知识分子的存在, “大干快上”、“多快好省”或发动工农大众大搞群众性的政治运动都是走上了一条主观主义的不归路, 终以惨败而告终。

下面我试列举几条《正处》关于对知识分子看法的例子。如前文的引文 (2) , 又如“资产阶级分子和从旧社会来的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都是爱国的, 他们愿意为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祖国服务, 并且懂得如果离开社会主义事业, 离开共产党领导的劳动人民, 他们就会无所依靠, 而不可能有光明的前途。” (4) “广大知识分子虽然已经有了进步, 但是不应当因此自满。为了充分适应新社会的需要, 为了同工人农民团结一致, 知识分子必须继续改造自己, 逐步的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的, 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 现在多数知识分子还不能说已经完成了这个转变。我们希望我国的知识份子继续前进, 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 逐步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逐步的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 逐步地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 而不要中途停顿, 更不要向后退, 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但是世界观的彻底改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 我们应当耐心的做工作, 不能急躁”。 (5)

以上引文说明广大的知识分子同民族资产阶级一样, 是长期作为革命改造的对象, 是绝对不能与工人、农民相提并论的, 并且突出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改造问题和政治问题, 割裂了德才关系和知识分子与工人间的关系。实际上, 从建国前后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 党对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一直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所以《正处》对知识分子以改造为主的态度, 也就很自然了。

第四, 《正处》与反右运动、反右倾机会主义也有某种关联作用。

先谈谈《正处》与反右运动。

《正处》讲:“匈牙利事件不是好事, 这是大家清楚的, 但是他也有二重性, 由于匈牙利的同志们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间处理的正确, 结果匈牙利事件有坏事变成了一件好事。” (6) 再, 毛泽东在1956年11月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讲:“波兰也好, 匈牙利也好, 既然有火, 总是要燃烧的, 烧起来就好了。匈牙利有那么多反革命, 这一下子暴露出来了”“东欧一些国家的基本问题就是阶级斗争没有搞好, 那么多反革命没有搞掉, 没有在阶级斗争中训练成无产阶级, 分清敌我, 分清是非, 分清唯物论和唯心论, 现在呢, 自食其力, 烧到自己头上来了。” (7) 这两段文字观点是一致的, 对照着看, 理解会更清楚。这说明毛泽东是以阶级斗争观点错误地看待匈牙利事件乃至波兰事件的。毛泽东把匈牙利事件中要求民主、反对专制、要求摆脱苏联束缚、实现民族独立、呼吁改革而惨遭镇压的广大匈牙利人民看成反革命, 这与毛泽东把几十万无辜的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划为右派反革命何其相似。实际上很明显, 毛泽东把反右运动作为中国的匈牙利事件来处理, 所不同的是匈牙利事件是被动的发生的, 而中国57年的反右运动却是开门整风运动的必然和毛泽东“引蛇出洞”、“一网打尽”的结果。

另外, 整风运动开始于1957年4月27日, 反右运动起始于1957年6月8日, 《正处》公开发表于1957年6月19日。《正处》在公开发表前曾进行过多次修改与补充, 尤其是从1957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 毛泽东对《正处》讲话稿进行了许多重要删改和增补。增补的很值得注意的内容就是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 这些主要引文在第二个问题的阐述中我已经提及。从增补的这些阶级斗争理论中可以看到, 其是有明显的针对性的, 实际上就是为了发动反右运动而“一网打尽”。

再引用《正处》公开发表前的两个材料, 其均反映了毛泽东的阶级斗争, 也与《正处》的阶级斗争思想是一致的。1957年3—4月份, 毛泽东到南方视察, 曾讲:“关于百家争鸣, 只是两家争鸣, 世界上的百家争鸣分两家, 一家是无产阶级, 一家是资产阶级, 这个争鸣是要争几十年的, 我们要放, 要硬着头皮放, 让他们攻, 攻一年, 我们有教条主义, 攻掉就好, 攻得过大, 就让牛鬼蛇神都出来闹一闹, 共产党要让骂一下, 让他们骂几个月……这部叫诱敌深入, 叫自投罗网。 (8) 1957年5月15日, 毛泽东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秘密传发给党内高级干部阅读, 制定了“充分暴露”的策略:“现在右派的进攻还没有达到顶点, 他们正兴高采烈”, “我们还要让他们猖狂一个时期, 让他们走到顶点。他们越猖狂, 对我们越有利。” (9)

在反右运动过程中, 毛泽东又采取了“引蛇出洞”、“一网打尽”的手段:1957年6月8日, 毛泽东写了《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的党内指示。指出“要组织每个党派自己开座谈会, 左中右的人都参加, 正反两方面意见都让其暴露, 派记者予以报道, 我们巧妙地推动左、中分子发言, 反击右派。”“高等学校组织教授座谈, 向党提意见, 尽量使右派吐出一切毒素来, 登在报上。” (10) 这同《正处》阶级斗争理论一致, 实质上也是毛泽东对《正处》阶级斗争理论的实际运用。

总之, 反右运动与《正处》有一定联系, 是《正处》阶级斗争理论实践活动的真实反映。

再谈《正处》与右倾机会主义。

《正处》指出:“我们在批判教条主义的时候, 必须同时注意对修正主义的批判, 修正主义或者右倾机会主义, 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潮, 它比教条主义有更大的危险性。修正主义、右倾机会主义者, 口头上也挂着马克思主义, 他们也在那里攻击“教条主义”, 但是他们所攻击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东西, 他们反对或者歪曲唯物论和辩证法, 反对或者企图削弱了人民民主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 反对或者企图削弱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以后, 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梦想恢复资本主义制度, 他们要从各个方面向工人阶级进行斗争, 包括思想方面的斗争, 而在这个斗争中, 修正主义就是他们最好的助手”。

⑾这说明毛泽东对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的。《正处》也因此成了毛泽东反击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源泉。

《正处》与反右倾机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也与毛泽东习惯用阶级斗争观点看问题有关, 毛泽东犯了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这一点, 可以从以上关于《正处》的有关引文及我的有关论述中了解到, 比如, 引文中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的话, 各派政治力量, 指的不光是无产阶级党、民主党派, 还应包括修正主义即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 (这从本专题的《正处》的引文中就能推出) , 也可以从毛泽东在反击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的一些言论中体会到。如1959年8月10日, 毛泽东在《机关枪和追击炮的来历及其他》中提到, 庐山出现了这一场斗争, 是一场阶级斗争, 是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的生死斗争的继续, 在中国, 在我党这类, 看来还得斗下去, 至少还要斗二十年, 可能要斗半个世纪, 总之, 要到阶级完全灭亡斗争才会止息。⑿

最后毛泽东推崇个人迷信, 维护个人权威也使《正处》与反右倾机会主义发生了必然的联系。其理由简单归结为:对苏共“二十大”否定斯大林, 批判斯大林搞个人崇拜及独断专制的作风表示不满, 认为苏共“丢掉了斯大林这把刀子”, 认为赫鲁晓天是刮修正主义逆流;毛泽东在《正处》中删除了《正处》讲话稿中有关对斯大林批评的所有内容, 同时又增加了对修正主义的批判 (有关引文前面已有) ;自1958年3月成都会议后, 反对个人崇拜已成为禁区;1959年7月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到了纠正左倾错误和批判个人崇拜、个人专断作风等问题。结果, 毛泽东发动了反击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把阶级斗争观点引用到党内, 造成300多万干部党员被批判或扣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的历史悲剧。

总之, 虽然《正处》的诸多缺陷和消极影响是当时国内国际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也体现了《正处》的历史局限性, 但《正处》的主流是好的, 不蒂为伟人的杰作, 而且时至今天, 《正处》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仍然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它, 好好把握它, 让它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为正确处理各类社会矛盾作出更有意的成绩。

注释

1[1]《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89页、第390页、第390页、第384页-385页、第397页、第392页, 人民出版社, 1977年4月第1版

2[2]《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09页, 人民出版社, 1977年4月第1版

3[3]转引自瑄伯:《纪念“正处“发表40周年学术讨论会述要》《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

4[4]转引自王素莉:《波匈事件后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局势判断变化的历史线索》《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

5[5]《事情正在起变化》《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25页、第427页, 人民出版社, 1977年第1版

矛盾问题 第10篇

建国后,鉴于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中央一直将快速增长(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目标很明确,早日实现“超英赶美”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因为“快”当头,才有“社会主义改造”,才有“三面红旗”,才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过去很多想法、做法都“拨乱反正”了,但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没有改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快速摆脱贫穷与落后,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政府将所有的“宝”都押在经济增长上。干部的考核任免提拔,近乎唯GDP增长数字是举,于是乎比、学、赶、超的政绩竞赛由此悄然开始,由此诞生出著名的将“人间天堂”变成“世界加工厂”的“苏州模式”,并成为地方官员争相效仿的对象。

为了快速增长快出政绩,官员们不断强化政府积聚、配置资源的能力。“有形之手”伸向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对“无形之手”的挤压越来越严重,对拥有特殊资源群体的依赖越来越严重,“胡汉山又回来了”、被赶走的“帝国主义”夹着皮包回来了,给予这些特殊群体的不仅是铺红地毯、敬香茶,而且还有政府顾问、政协与人大代表位子伺候。与此同时,对缺乏资源的人群越发忽视、漠视,有的甚至是蔑视。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超过9%,近年来都超过10%。外贸、外资、外汇捷报频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蒸蒸日上,东部、中部、西部你追我赶……,中国经济列车持续地开足马力高速奔驰,由此也导致自然资源越来越紧张,环境与水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劳动者与一般居民的生命健康也趋于越来越恶化的态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和谐,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种种问题症结,都能找到一个“快”字。如今,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论证起来“意义重大”,但是依然离不开一个“快”字。

在“发展是硬道理”下,政府的职能鲜明地定位为主导发展经济。因此,凡是能促进经济增长的,便视为积极要素,不断弘扬光大;凡是不能或难以促进经济增长的,便当作消极因素,理应进行抑制。以此,作为改革的出发点。为快出成绩,重大改革措施往往未经细致论证、认真试点就仓促出台。

为轻装上阵发展经济,政府便将那些“赔钱买卖”作为包袱甩掉,对教育、医疗等本应由政府责无旁贷提供的“公共产品”实行市场化,任由学校、医院、地产开发商为所欲为,如此自由放任的结果,终于营造出压得老百姓难以喘息的“新三座大山”:医疗改革使弱势群体看不起病,教育改革使农村贫困家庭孩子上不起学,住房改革使诸多城市家庭买不起房……由此引发乃至激化了多种矛盾,威胁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以教育为例,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高校合并扩招。一年招进,两年合并,三年出炉,五年成功。中国不仅大学规模很快步入世界前列,而且培养的高等人才绝对数很快步入世界前列。然而在“多收三五斗后”,迅即有了“谷贱伤农”。诸多满怀希望的学子,毕业即失业,令含辛茹苦的父母百思难解,百般无奈。

对于越来越不和谐的态势,父母官们其实都心知肚明,但是急功近利的明知选择,就是纷纷争做“太平官”,将问题与矛盾不断向后推移,“在我任后,哪管洪水滔天”。年复一年,届复一届,问题也聚沙成塔、成丘、成山,形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险,解决问题的经济与社会成本越来越大,一些甚至到了难以收拾的境地。

为尽快加入WTO,攀附上风驰电掣的全球化列车,缺乏细致深入评估,轻率承诺,承担了远远超过一个发展中国家所应承担的开放义务。如今,轻率承诺的遗祸日益显现,导致外资对中国经济快速渗透与控制,抢占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份额,大豆、棉花等种植加工业岌岌可危,民族商业零售七零八落,金融领域风险不断攀升……

为快速增强民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快速进入国际市场,信奉拿来主义认为高新技术研发投入太多,成本太高,代价太大,时日太长,因此执迷于适用技术,“够用就好”,痴迷于“市场换技术”,抱守“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信条。结果,中国在相关技术与制造上,落入了“越引进越落后,越落后越引进”的恶性循环之陷阱。

不管是否合乎国情,只要能拉动经济增长,就大干快上,数百条汽车生产线被引进,汽车产业因此而在中国迅速崛起,昔日的奢侈品快速驶进中产以上阶层的千家万户。人们在享受“汽车革命”带来无比怡然的同时,蓦然发现,空气污染了,交通拥挤了,效率降低了,而且中国对国际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石油价格也因“中国因素”而不断上涨。

头痛就赶快去医头,脚痛便忙着去医脚,石油价格高涨,就拼命解决石油问题。同样找了帮不问国情的庸医,效颦美国制造生物新能源,将大量粮食炼制汽车用酒精,结果新能源没炼成规模,反而炼出个由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正是由于每每缺乏通盘考虑国民经济的总体格局,急功近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便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尴尬境地。

只要是客观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智者之智,在于顺时应人,在于及时认知规律,尊重规律,依照规律办事。社会经济早就证明有其自身规律,经济本身也有它的自然增长与潜在增长能力。长期使实际增长超越其自然与潜在增长能力,必然要出问题。因此,顺其自然,多点“无为”,让市场来主导增长,让人民休养生息,自主发展,这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与社会、自然实现和谐的需要。

矛盾问题 第11篇

我国土地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由来已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变得更加严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乡之间的土地资源禀赋的差距;城市可开发的土地减少以及农村的闲置土地增加;东西部沿海城市和内地之间的土地数量差距;农民建筑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大小的差距;城市房价和农村房价之间的差距等。这些差距随着城市用地的紧张还在日益的拉大, 特别是目前城市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城市地价居高不下, 使得对土地的需求进一步拉动, 城市土地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1.城市化对我国耕地消耗加大, 受到土地制约也日益严重

改革开发以来,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已经给耕地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 导致耕地数量大量减少。[1]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2006年,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为33659.8平方公里, 而2000年则为22439.28平方公里, 即2006年的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是2000年的1.5倍, 短短的7年时间, 城市扩张如此迅速, 使得城市建设用地的缺口达到3800万亩之巨。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膨胀、大中城市的外延式扩展、中小城市的盲目扩张、低效率的土地使用、不合理的用地结构等都使得城市周边的耕地越来越紧张, 城市化与土地的矛盾正待解决。

2.东部城市和内地城市对土地需求的不平衡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口密度的缘故, 我国东南沿海城市的土地紧缺程度比内地更甚。以上海市为例, 目前土地的利用程度已经相当地高, 全市6377.10平方公里的陆域土地资源已几乎全部利用, 土地储备资源使用明显。但是, 根据上海市对土地使用的预测表明, 到2010年,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主要是建筑用地构成) 规模为1966.77平方公里 (约295.02万亩) , 与1996年相比, 外延36平方公里 (约5.4万亩) 。其中, 农民进城而引起建筑面积减少多余的指标, 已在“九五”期间开始使用, 其他的土地资源来源有限。而在内地的城市, 如贵州省贵阳市, 全市未利用土地就有151431.27公顷。

3.农村闲置土地整理的潜力发掘不足

比较而言, 我国广大农村的未开发土地面积是城市远不能及的。原国家国土资源部部长周永康就认为, 我国农村如果进行比较细致的土地整理, 对原来的渠道, 沟坎、坑塘、道路等进行清理, 将增加一亿亩左右的耕地, 这会成为我国将来耕地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 对农村住房建筑用地进行整理的空间也比较大, 尤其是农村新建房以后, 对原旧房宅基地整理不够, 导致相当面积的土地闲置, 也成为缓解人地关系紧张问题的一个重要限制条件。

4.农村建筑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差距

我国城市和农村建筑使用面积差距相当巨大, 尤其是在住房面积上体现的更加明显 (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在住房面积大小上, 从1991年到2000年, 农村的人均住房面积远大于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虽然2000年以后差距有所缩小, [2]2005年7月, 广东省又在原《通知》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试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 (草案) 》, 规定广东省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于2005年10月1日开始上市流通。同样, 我国《物权法》的颁布也对农村的土地流转产生了影响, 使农村的集体用地流入市场成为可能。也有学者从路径依赖以及诱致性的制度变迁的角度认为,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是必然的。[3]事实上, 在一定区域内的实践, 早已在进行之中,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利用农民进城而放弃的宅基地, 经过改造清理, 使之变为耕地, 利用该指标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但是, 跨区域的土地指标的流转尚未出现。

2.建立剩余土地指标市场的必要性

首先, 如果按照国家建设部规定的城镇人口人均最高使用土地标准120平方米计算, 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5%的时候, 需要新增城镇建设用地3800多万亩。而目前全国耕地只有18.27亿亩, 中央要求必要确保18亿亩耕地, 也就是说, 只有2700万亩可以作为调整余地, 扣除“十一五”已经确定的退耕还林2000万亩, 就只剩下700万亩, 显然, 离城市化需要的3000多万亩差了一大截, 未来也只能用农村建设用地来弥补城市建设用地的缺口。[4]

其次, 是如何满足农户对土地获取财产性收入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已明确提出, 增加人民的财产性收入。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 农民在土地上获得的财产性收入是相当少的。如果要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农村的建设用地进行市场化流转。但是,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谁会去购买农村的建设用地,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的闲置集体建设用地更是无法进入市场。而利用剩余土地指标的流动则会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即是说, 有必要建立一个剩余土地指标市场, 只是交易指标, 实际的土地所有权并没有转移。而购买指标的城市可以利用该指标的大小进行建设, 从而减少由于指标短缺而引起的建设不足。

3.剩余土地指标市场的主要框架 (见图2)

首先, 剩余土地指标的来源主要是内地城市未开发的土地以及农村土地整理而增加的建设用地。而把这些增加的土地指标化并进行定价出售, 对于目前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就会使得农村的建设用地大幅度节省成为可能。

其次, 剩余土地指标市场的主要运作方式。在对农村增加的土地进行指标化以后, 既可以通过地方的国土资源部门用挂牌的形式拍卖, 也可以专门建立土地指标市场进行流转。土地指标出售的收入, 除去对农户土地清理的补贴以外, 可以归集体所有, 这是因为整个土地指标的交易并没有影响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原则。这样, 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也可以解决土地指标稀缺地区的指标短缺问题。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剩余土地指标市场运作的机理虽然很简单, 但其中涉及的问题却相当复杂, 故笔者提出来以供进一步的探讨。

1.土地的数量和质量问题

这主要是一个对土地清理的控制问题, 即土地清理所增加的土地是否与耕地的标准相符合, 会不会有人通过虚报土地数目来套取指标。就目前技术而言, 利用航拍技术即可以解决土地数量是否增加的问题。但要想检查土地质量是否合格, 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方法不当或者指标不够准确, 都会增加土地测绘的成本, 或者会虚增耕地的面积, 从而虚增土地指标, 这对保护全国的总耕地面积是不利的。因此, 国土资源部门应进行一些技术创新, 使得增加的土地质量得到保证。

2.全国土地的监控问题

这主要涉及跨省交易指标, 如果该土地指标交易给某省, 则意味着该省增加了这么多的土地统计数量, 但实际上土地本身还在原来的省份。如果该省再进行交易呢, 难免就会出现土地的实际面积与统计数据不符的现象。所以, 有必要在交易的时候确认原有土地的位置, 而不是说单一的交易指标。或者是在统计数据中只反映全国的总量数据, 对每个地区的土地流量数据监管则适当的放松。

3.市场监管和产权问题

土地指标化实际就是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转让的前提下的一个资本化过程。这就涉及到交易时的监管问题。虽然提供这样一个交易平台, 无形中已经减少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 但如果市场监管不力, 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寻租行为, 使得清理出土地的农户其实际利益难以得到根本的保证, 同时, 国家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失。因此, 如何对市场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是必须考虑的。购入土地的省份, 也应根据自己省份的实际情况, 合理利用购得的土地指标, 以避免盲目开发。

摘要:随着城市化不断地推进, 我国城市建筑用地的需求量急速增加, 而农村居民相对拥有较多土地, 却很难通过市场途径进入流通, 因而从土地上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也非常有限。就此, 本文针对城乡土地使用的不平衡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在不改变目前耕地面积的前提下, 增加城市用地指标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利用剩余土地指标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等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耕地,土地产权,剩余土地指标

参考文献

〔1〕王群.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问题[J].中国土地科学, 2003, (02) .

〔2〕蒋省三, 刘守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势在必行[J].决策咨询, 2003, (10) .

〔3〕刘长胜.制度变迁理论视觉下的农村土地流转[J].北方经济, 2006, (09) .

上一篇:生物教学的四点体会下一篇:物流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