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的施工技术

2024-08-20

建筑电气的施工技术(精选12篇)

建筑电气的施工技术 第1篇

建筑电气包括强电和弱电两部分, 强电部分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变配电系统、电力和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一般来说, 建筑中变配电系统主要包括:高低压系统、变压器、备用电源系统等;电力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配电及控制;照明系统则包括室内外各类照明;防雷接地系统包括防雷电波侵入、防雷电感应、接地、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等等。

电力设备的控制, 从过去的单一继电控制走向了自动控制, 除了各类元器件性能更好、体积小, 使控制箱体体积减小外, 更主要是由于采用了数字技术控制, 使受控设备处于最佳控制状态, 进一步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随着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深化应用, 有些设备或系统的控制, 逐渐走向由专业的控制系统进行监控, 并向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开放其通信协议, 达到系统间的互联和互通。例如建筑物的电力自动监控系统, 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 集中进行监控, 达到对变配电系统的遥测、遥调、遥控和遥信, 实现变配电所无人值守。系统能不断进行采集和分析, 提前给出必要的提示或警告, 便于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自动监控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 可基本取代传统的二次回路, 具有接线简单、性能可靠、易于维护等优点。与此同时, 对建筑物中第二耗能大户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也开始被普遍重视, 专业的照明控制系统在许多建筑物中被广泛应用。照明控制方式由单一的定时开关控制向实时感应控制、减光控制等方面发展。此外, 场景控制、遥控器控制、现场控制等多种灵活的控制方式, 在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的同时, 还实现了照明系统的舒适性、功能性和人性化。

“智能建筑”开始在我国出现, 在国内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 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 为摸索和实践阶段, 这一阶段在智能建筑的概念、设计理念、建设标准等方面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至今, 为大规模的建设和高速发展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近十年的实践应用, 行业中和社会上对智能建筑的认识逐渐趋于清晰, 从早期的较为盲目到回归理性、客观。与其相对应的建筑智能化技术及其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有关智能建筑的设汁、施工、验收规范和相关的法规逐步得到建立和健全。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 国内智能建筑的建设己逐步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进入21世纪,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建筑智能化系统己成为许多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智能建筑的设计、系统集成商队伍不断扩大, 已发展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一股新兴力量, 与其相配套的产品制造行业也向国产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并赋予了建筑全新的概念。

智能化技术只是一种手段, 是通过对建筑智能功能的配备, 强调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 在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前提下, 实现节约能源、提升建筑使用功能、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筑的实施, 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注重生态、注重环境保护, 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通过多年的实践, 以理性和务实的态度, 从工程的实际需要出发, 以实用和适用为标准, 不盲目跟风、片面追求智能化系统的先进性和全面性, 而是以在技术上适度超前, 又做到投资合理的设计理念, 针对不同工程的使用功能、投资标准和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找出先进性、可靠性、合理性与经济性的最优交点, 这一观念目前己成为智能建筑行业的共识。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也使得全国各建筑高校纷纷针对此项技术开设了相应的专业课程, 并培养出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至今为止, 全国已有数千座智能建筑相继建成, 令世界建筑界瞩目, 同时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也相继建成。经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评估通过了一批在工程中已实际采用、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建筑智能化技术的科技成果。

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数字会议及视频会议系统、系统集成等十几个子系统。国内的建筑智能化技术已从最初独立的各子系统发展到系统集成。

由于我国居住环境和条件的特殊性, 智能住宅小区的产品难以成套引进, 促使国内产品供应商大量开发智能住宅小区所需的各种产品, 从而形成了新的智能建筑产业。由于宽带网进入小区以及小区规模的扩大, 现在又提出了数字社区的理念, 将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智能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 对于改造提升传统建筑行业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智能建筑产品国产化水平逐步提高, 通过市场竞争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

建筑电气的施工技术 第2篇

1 低压电气安装工程以及特点分析

( 1) 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简介。低压电气安装工程在现代建筑物项目施工中,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从而可能诱发一定的质量隐患。在这种条件的影响下,首先要能够做好工程质量的预防相关工作,并监督具体的施工状况,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进度都达到相关的标准要求。低压电气安装工作较为复杂、工程较长,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其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尤其是工程工种较为复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以对其进行控制以及防范。所以,在实际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管线铺设、接地网等相关工作,然后再实施焊接,从而实现整个电气安装工作又好又快的进行。在完成前期的施工准备工作之后,需要开展设备试机的工作,保证调试过程要能够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完成工程整体施工之后还要进行系统达到调试,并由专业部门加以验收以及监测,保证低压电气安装工作能够达到规范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设备调试、设备安装、土建以及工程质量验收等工作时,需要能够协调不同的工种共同完成,这一工作也是建筑电气低压电气安装质量控制的一个难点。

( 2) 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特征分析。因为低压电气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所有工程施工环节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质量隐患,所以,要能够做好预防等工作,并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工程安装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都达到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工作进度较长、工种较多,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其影响因素相对较多、涉及面较广、施工复杂等特征。

2 做好低压电气工程的调试工作

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建筑楼宇 电气技术 发展

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电气科技的发展而同步的。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显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建筑电气技术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上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国际上许多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不断进入中国建筑市场,使建筑电气行业迈出了新的一步。

为建筑电气专业设计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推动建筑行业同步发展的动力。

各省市也在此基础上陆续成立了相应的学术机构,为本地区的建筑电气发展和进步积极努力,通过介绍、交流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新技术,达到了培养在职广大技术人员业务提高的一条卓有成效的途径。

建筑电气包括强电和弱电两部分,强电部分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变配电系统、电力和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一般来说,建筑中变配电系统主要包括:高低压系统、变压器、备用电源系统等;电力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配电及控制;照明系统则包括室内外各类照明;防雷接地系统包括防雷电波侵入、防雷电感应、接地、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等等。在这短短二十多年中,这些系统的技术和产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设计的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另外在电气设计中所采用的其他装置和设备,例如双电源互相切换的互投开关,也从传统的产品走向了专业化的生产,除了满足常规的电源切换外,还出现了能满足电子设备双电源互投,能在1/4电源周波内互投的产品,大大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供电电缆和导线是建筑电气中大量采用的产品。查看过去的电缆和导线样本,其品种显得贫乏,而如今,各种缆线不断推出,从普通PVC缆线到阻燃、耐火、低烟无卤辐照环保型缆线;从普通绝缘材料到矿物绝缘;从普通绝缘母线到封闭型母线、预分支电缆等等。这些技术均为建筑电气的安全、可靠、便利、环保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针对特殊建筑的配电需求,一些新型的装置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大型医院手术室采用医疗场所的漏电保护,剩余电流监视系统等。

强电系统的技术发展,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有目共睹的,也是我们所亲身经历的。如此巨大的发展,为我国的建筑电气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建筑的安全用电创造了条件。至今为止全国已有数千座智能建筑相继建成,令世界建筑界瞩目,同时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也相继建成。经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评估通过了一批在工程中已实际采用、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建筑智能化技术的科技成果。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多学科、跨行业的系统工程。

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数字会议及视频会议系统、系统集成等十几个子系统。国内的建筑智能化技术已从最初独立的各子系统发展到系统集成。

(一)建筑设备监控技术

二十世纪80年代主要采用计算机集中监控的方式,由于可靠性较差,运行速度较慢,90年代以后已经很少采用,取而代之的是集散式控制方式。在9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结合,建筑设备监控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突出表现在:

1.现场总线的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应用软件的开发平台与工具、现场总线的应用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场总线技术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在对控制网络的组网技术、实时网络操作系统、可靠性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出现了以太控制网络。

3.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集成成为控制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各种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信息网络的集成技术日益成熟。

4.各种控制网络的新技术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得到应用。计算机领域的OPC技术、Web技术、TCP/IP已逐渐融合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大大推动了建筑设备监控技术的发展。

(二)安全防范技术

安全防范包括闭路电视监控、入侵报警、通道控制(门禁)、巡更、对讲、周界防越等子系统。安防系统从最初的各子系统相互独立,发展到如今的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极大地提高了安全防范的严密性、可靠性和实时性,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也从以往的模拟技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整个安全防范系统也朝着系统规模化、数字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三)通信网络技术

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网络包括計算机网络、双向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和电话通信网络等,前两者作为智能建筑宽带骨干网集中了几乎全部的信息应用和信息管理资源,连接了几乎全部的用户站点。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种类型的网络均有一定的市场和用户,但在90年代后期,以太网以其投资合理、布线灵活、性能优越、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逐渐在各种网络通信技术中独占鳌头。以太网的传输速率,已从最初的10Mbps、100Mbps发展到1Gbps、10Gbps甚至更高的速率。智能建筑的电话网(包括ISDN、xI)—SL),目前除用于语音通信外,还可兼备数据、图像等的窄带数据通信,使人们可以通过通信网络,实现电视会议、电话会议等功能。

由于我国居住环境和条件的特殊性,智能住宅小区的产品难以成套引进,促使国内产品供应商大量开发智能住宅小区所需的各种产品,从而形成了新的智能建筑产业。由于宽带网进入小区以及小区规模的扩大,现在又提出了数字社区的理念,将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数字社区进一步加强了网络的功能,具有完全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国际互联网宽带接人。通过完备的网络可以实现社区机电设备和家庭电器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安防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数字社区应用现代传感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提高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显示的性能,增强了安全性。数字社区提高了智能化系统的集成程度,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充分共享,提高了系统的优化程度。数字社区是数字城市的单元节点,数字社区的建设为数字城市创造了条件,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物流等技术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探讨与研究 第4篇

1.1 制定规范的建筑电气施工委托书

要从电气施工的细节上入手,明确建筑电气施工的目标,对于电气功能、电气元器件技术性能等关键参数进行确定,以便在建筑电气施工阶段进行验工的控制。要明确建筑电气施工的各项指标,对建筑电气施工设备的情况、施工供电位置、电气连接和其他相关专业要求进行再次重申,避免出现忽略和混乱。在施工委托书上明确施工管理中进度、质量等关键参数的安排,说明保障系统、配电系统、用电系数等重要的规范和参数,以便确保建筑电气施工质量。

1.2 把好建筑电气施工设计图纸关口

在建筑电气施工前应该对设计单位完成的建筑电气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深层次的检验和理解,着重对电气设计指标、强弱电电路布线情况、设备布置情况等进行审核,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审图环节。建筑电气施工企业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这可以为施工技术交底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提供良好保障。在共同审核施工设计图纸过程中,设计单位应向建筑电气施工企业关于设计图纸进行系统、全面的说明,让建筑电气施工企业充分明确、了解施工设计图纸,从而为正式进行施工作业提供保障,排除施工作业中出现的施工技术难题。建筑电气施工设计图纸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施工机械设备放置位置进行审核,确保其放置科学。对施工管线布局进行审核,确保管线布局规范、合理。对施工设计图纸、施工方法及主要参数说明进行审核,确保施工图纸涵盖全面,施工方法及主要参数说明清晰详尽。

1.3 把好建筑电气施工设备选型关口

建筑电气施工前必须深入设备市场进行仔细调查,严格控制货源渠道,严把质量关,并加强相关的规范管理。建筑电气施工企业在设备选型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实用性、安全性、节能性、美观性等指标,并严格按照设备采购的管理流程进行采购设备,采购的设备进入施工场地时也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和检查验证,对采购设备安全性能、节能性能等项目进行检查。此外,建筑电气施工企业应大力开展再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活动,加强电气施工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促使电气施工人员充分熟悉各种设备与材料的型号、功能、规格等,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设备与材料必须马上停止施工,并上报上级部门,上级部门应迅速做出合理反应。最后在电气设备与材料安装完成后,还应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此确保设备、材料通电后的正常运行。

2 建筑电气施工中主要的技术要点

2.1 建筑电气线路管网施工技术

建筑电气需要配电线路作为信号和能源的支持,因此,在工阶段对预埋管线的材质、走向、规格和形式进行控制,使其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建筑电气施工的需要。其中建筑电气电线应该根据设计和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严格地控制和选择,要确保电线和管网在土木施工中的整齐性和规范性,特别是电线和管网的途径和弯曲半径要满足设计和实际的需要,这是保障建筑电气施工最基础的实际。在实际的建筑电气线路管网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动力线缆和信号线缆采用分别敷设的方式,要对信号线缆在最后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检测,如果设计需要和施工情况允许,还可以采用屏蔽的手段维持信号线路的稳定。此外,应该控制好墙壁内电线的施工规范,避免距离过小而出现漏电和触电的问题。

2.2 建筑电气的安装技术

建筑电气施工中要做好安装工作,安装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建筑电气施工整体的质量,合理应用安装技术对于整个环节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的建筑电气安装施工应该将配电箱、变电箱、开关盒、线路盒内的压线固定,做好线路的连接,做到布线的规整,并对各种类型的线路进行区别标注,方便后续的调试和连接。

2.3 建筑电气的调试技术

调试是建筑电气施工的关键步骤,这一技术的关键在于调试过程的控制,在建筑电气调试过程中应该遵循先空载再负荷的原则进行,这是确保电气安全的关键。在实际的调试过程中应该先对建筑电气单体进行调试,再对电气整体进行调试,最后才是建筑电气全体联动调试。建筑电气调试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该及时终止,并确定问题原因,在排除故障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的调试。有些建筑电气调试需要与机械性能的检验统一起来,要注意调试过程的安全性,尽量避免触电和漏电对调试人员的安全影响。

3 结语

建筑电气施工是科技发展的结果,也是建筑设计和进步的目标,当前的目标应该将建筑电气施工的一体化作为研究的主要任务,实现建筑电气的真正价值。在建筑电气施工中要立足于准备和细节,形成对建筑电气施工的主要支持,为进一步推进建筑电气一体化建设做好基础性工作,打造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体系,形成在建筑电气施工应用基础上的施工

摘要:建筑电气是整个建筑的灵魂,建筑越来越多的功能和作用都离不开建筑电气。本研究根据建筑电气施工,将建筑电气施工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一是准备阶段,二是电气施工阶段,并提供了相关技术运用的要点,使建筑电气施工能够在可控和规范的范围内形成更高、更适合实际需要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施工技术,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安装,调试

参考文献

[1]谢丰鸿.建筑电气的施工安装及质量问题之我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103-104.

[2]欧翁.刍议建筑电气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其预防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8):48-49.

建筑电气的施工技术 第5篇

在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体系中,电力资源消耗量十分庞大。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制定出科学化程度较高的供电系统,来维持建筑过程中的电力所需。为了将建筑供电的使用功能全部履行,施工人员需要对现场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如供电距离、用电最大负荷度和设备功能情况等,在施工时,还要保证各个设备在同一电压级别下进行运作,整个系统的运行电压级数不得超过设备电压的两极。另外,在变电站和负荷中心距离的选择上,应尽量保证最短,这样可以将配电线路进行简化,将末端电压的损耗控制到最低。

2.2变压器类型的合理选择

变压器类型的合理选择,可以帮助建筑工程更好的达到节能目标,而变压器的节能主要是通过损耗的.降低,从而提升变压器整体运行效率来实现的。因此,在进行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需要对变压器的参数和实际数量进行合理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电气节能。另外,在供配电中的系统接线情况,容易受到负荷容量和性质的影响,在同一电压来源的供电系统配电级数不可以超过两级。综合多种因素来看,在变压器选择过程中,常用的有SC9、SL7、SLZ7三种,这三种变压器以硅钢片作为内部的基本材料,良好的突出了节能效果,这三种变压器也可以满足建筑工程中的电气节能要求,是确保电气节能技术合理应用的必备因素之一。利用新型节能技术而生产的变压器,不但可以降低能耗,还能确保各个环节的用电安全,为建筑工程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3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很多商业建筑中,空调的负载要求十分巨大,需要的最大冷负荷为7000kW,最大热负荷为5000kW。因此,人们将空调设计在建筑的地下或者顶层上,不但解决了建筑的整体利用空间,还缩短了建设管道的长度。目前,空调当中的冷水系统以及冷却水系统,几乎都是通过事先排序来满足建筑工程对空调的需求。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现场出现的设计问题进行仔细分析,让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相对稳定下来,但是种方式并不能实现节能。所以说,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电子自动化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将不同的装置和设备进行启动和停止。除此之外,还要对系统整体工作状态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维护好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时间平衡,有效避免各个设备出现很多工作异常。

2.4电气线路的节能应用

电气线路的施工建设情况对电气设备节能效果的影响十分严重,换句话说,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也会出现部分消耗情况。因此,相关技术设计人员需要在安装时控制好电气线路的长度和负载,将电气线路的节能效果强化。另外,在设计中可以通过降低线路电阻、提升系统功率等方式,将传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电气线路不会对项目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可以在项目中心广场上设置一个太阳能发光装置,载各个台阶上安装太阳能砖。如此一来,实现了白天的光源储存,晚间的光源释放,将电气节能技术的节能效果有效提升。还可以在不影响中心广场植物生长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太阳能电站,在设计时技术人员需要将其位置确定好,在保证没有物体遮挡的情况下,增加太阳能电站的受光面积。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电气节能技术,不仅可以提升电气系统自身的节能效果,还能实现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建设。基于目前电气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相关技术人员应以技术原则为基础,利用空调节能、照明系统节能等方式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节能设计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民生活得到充分保障,也能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雪丹.绿色节能技术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3(03):262+279.

[2]付东伟.浅析节能施工技术在土建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门窗,(08):66+68.

析建筑电气安装接地的施工技术 第6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接地技术;施工

引 言

电力系统的使用安全关系到建筑的正常使用,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建筑内的设备和人员安全也是一个保证。我国的高层建筑物(含钢结构建筑)的防雷接地引下线一般利用建筑物本身柱内主筋,接闪器采用直径不小于10mm的镀锌圆钢构成。在防雷接地装置中,接地电阻阻值越小,则瞬间内冲击接地电压降就越小,建筑物遭受雷击的危险性就越小。在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利用建筑物基础地板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利用建筑物的柱或剪力墙内结构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并保证每条引下线不少于两根主筋与自然接地体连接(若引下线钢筋直径小于16mm,则必须不少于4根,下同),随主体结构工程逐层焊接串联至屋顶与避雷带连接,用以保证防雷引下线的使用功能。因此,建筑物施工中必须有足够小的接地电阻值和安全可靠的接地装置,使电路运行稳定、质量可靠,保证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建筑物及强、弱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1、利用柱内主筋作接地引下线的安装

1.1柱子上设有断接螺栓。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确定断接螺栓的位置。断接螺栓在柱子上的位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设在室外,可利用柱子靠外侧的中间两根主筋作为引下线;另一种是设在室内,则可利用柱子靠内侧的中间两根主筋作为引下线。这样均可方便地从主筋上引出安装断接螺栓。

1.2柱子不设断接螺栓。在这种情况下,主要考虑在屋顶引出部位与避雷网(针)接闪器的连接方便即可,通常可利用柱内靠内侧的两根主筋或左(右)侧中间两根主筋。

2、断接螺栓的安装

2.1断接螺栓的安装高度。在图集JD中要求设在离地2.0m处,也有的要求设在1.5~1.8m处,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高层建筑中,利用柱内两根主筋作为引下线时,在室外柱子上设断接螺栓,如果设在1.5~1.8m处,既不美观,又与人的高度相当,行人容易碰及而发生事故;如果暗设在0.5m处,既比较隐蔽、不影响美观,行人也不会绊脚,同时又方便于测量接地电阻时的接线。当断接螺栓设在室内时,按高度为0.5m设置也较为合适。如果是多层建筑架空进户线的重复接地极的断接螺栓,则设在1.5~1.8m处较为合适。

2.2断接螺栓设置的位置。断接螺栓究竟设在何处为合适,需要考虑几个因素:①便于使用,即方便于测量接地电阻时的接线;②不影响美观;③安全,人不易碰及。

3、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与接地极的连接利用

3.1地板钢筋之间的连接。地板钢筋之间的连接不能用电焊直接将钢筋互相点焊在一起,而必须用连接件将钢筋搭焊在一起(见图1),连接件以采用与板内钢筋同规格的钢筋为好,以免伤害板内钢筋.

3.2柱内主筋与圈梁内主筋的连接。主筋的连接应与上述地板钢筋之间的连接做法相同,但连接件不一定使用同规格的钢筋,用扁钢也可以(连接件截面不小于100mm2)。

3.3柱内主筋与避雷带的连接。无论避雷带是用扁钢或圆钢构成,均应采用如图2所示的做法连接,连接材料可采用扁钢或圆钢。

4、柱内主筋引出点的安装方法

(1)柱内主筋与避雷接闪器或断接螺栓连接时,无论是用圆钢或扁钢引出,均应将圆钢或扁钢弯成直角与主筋焊接(见图3),而不能将它们直接作T字形焊接。

(2)柱内主筋在屋顶引出处,应将标高控制好,尽量与避雷网的高度一致,按要求与避雷网连接(见图4),这样既美观又方便。可在引出处预埋一块钢板,以便于连接(见图5)。

(3)柱内主筋引出安装断接螺栓的做法与图5类似,同样可在引出处预埋一块钢板,按图6的做法施工即可。

(4)作为引下线的两主筋在建筑物的底层承台处及最顶层处均应采用钢筋连接件进行跨接。

5、高层建筑接地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1)卫生间等电位施工:高层建筑几乎所有设计都会提到卫生间等电位施工,但很多施工人员并未了解卫生间等电位的实际意义,从而在施工中出现错误。实际上卫生间等电位就是人为的把卫生间构成一个屏蔽体,保证处在该屏蔽体内部各个位置的电位相同。所以要求同一卫生间内的底板及墙、柱上的钢筋应做可靠的电气连接,为了降低可能出现的跨步电压,要求钢筋焊接间距不超过60-80cm,并预留足够的接线端子以备与卫生设备及外露金属体连接,但应避免与作为防雷引下线的主筋连接,若一定要与接地体连接,应采用独立的接地连接线与总接地体连接。

(2)主要设备房的接地:虽然设计施工图中均要求采用独立的接地线直接从建筑物接地装置引到主要设备机房(电梯机房、消控室等),但在工程检查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施工人员为了偷工减料,接地线没从总接地体单独引入,而是从墙角的防雷主筋引下线接入,结果导致一遇打雷设备就无法运行。电梯维护人员为减少雷击对电梯运行的影响而切断与接地体的连接,使电梯运行在无接地状态,这是非常危险的。

(3)电气竖井中的等电位连接:高层建筑中电力干线一般均沿竖井敷设,作好竖井内的等电位连接将给电气维修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可采用不小于-25*4的扁鋼沿竖井独立敷设,同时在每层配电间距地30cm处用扁钢沿墙通长敷设,并留适当的接线螺栓。

结语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电气接地工程的安装施工中,应严格按其施工技术要求及操作规程组织施工,高度重视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尽量避免并减少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以提高整体安装水平,确保安全生产与工程质量。电气设计工作者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才能不断提高电气设计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建筑电气接地系统的类别及其发展趋势.科技信息,2009年6月.

[2]李仁毅.现代建筑中电气系统的防雷技术研究.机械与电气,2008年第3期,总第87期.

[3]褚蒙.现代建筑中典型电气系统的防雷保护.东北水利水电,2007年第5期.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施工的关键技术 第7篇

1 布线设计技术

1.1 电线管。

电线管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 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当有困难时, 可敷设在其上面。其间的净距最小值为:当电线管敷设在热水管下面时为0.2m, 在上面时为0.3m;当电线管敷设在蒸汽管下面时为0.5m, 在上面时为1m。当不能符合上述要求时, 应采取隔热措施。对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 上下净距均可减至0.2m。电线管与其它管道 (不包括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管道) 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0.1m。当与水管同侧敷设时, 宜敷设在水管的上面。管线互相交叉时的距离, 不宜小于相应上述情况的平行净距。电线管与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管道的最小净距为0.5m。布线用塑料管 (硬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可挠管) 、塑料线槽, 应采用难燃型材料。

1.2 户内电线。

1.2.1户内电线线径。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规定, 普通住宅的导线禁用铝线, 应采用铜线。进户线 (单相) 不小于10mm2, 分支回路导线不小于2.5mm2。由于单相回路中性线流过与相线同样电流, 故中性线也应为铜线, 其截面与同回路相线相同。1.2.2等电位联结导线的截面。等电位联结主母线的最小截面不小于装置最大保护线截面的一半。采用铜线截面最小为2.5mm2。连接两个外漏可导电部分的辅助等电位联结线其截面不小于接至该两个外漏导电部分的较小保护线的截面。连接外露导电部分与装置外导电部分的辅助等电位联结线, 其截面不应小于相应保护线截面的一半。

2 设备设计技术

2.1 电度表容量。

国标规定每户进户铜线为10mm2。10mm2绝缘铜线穿硬塑料管敷设时, 安全载流量为46A, 可以输送的电功率为10k W。也就是说, 普通住宅在不做电源改造、更换两极自动空气断路器、电度表的情况下, 可以满足10k W的电力负荷需求。

住宅的楼梯照明、有线电视系统、访客对讲系统等公共电源应单独装设电度表, 公寓式单身住宅也应装设电度表。住宅与同建筑的商业设施应分别引入电源开关, 商业设施的电度表与住宅电度表分别集中安装。

2.2 照明灯具。

按照GB50411-2007和JGJ16-2008的规定, 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不能做竣工验收。镇流器自身功耗不大于光源标称功率的15%, 谐波含量不大于20%;气体放电灯的整体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除有装饰需要外, 应选用直射光通比例高、控光性能合理的高效灯具。室内用灯具效率不宜低于70% (装有遮光隔栅时不低于60%) , 室外用灯具效率不宜低于50%。

3 插座设计技术

3.1 插座数量。

普通住宅对于电力、通信、计算机、有线电视和卫星系统的实际要求均高于现行的工程标准, 在设计施工中应满足这些指标。卫生间、厨房的电话插座底边距地1.0m~1.3m, 暗装并有防溅保护措施。其他弱电插座底边距地均为0.3m, 暗装。电话线采用树干式布线。

3.2 电源插座、开关位置。

在施工验收中, 关于插座和开关的接线和位置设置常出现问题。这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同时还是触电的隐患。3.2.1插座接线。单相两孔插座, 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 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 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 左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 (PE) 或接零 (PEN) 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 接线的相序一致。接地 (PE) 或接零 (PEN) 线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3.2.2插座对地距离。一般插座、柜式空调器插座应该底边距地0.3m, 壁挂式空调器、抽油烟机、电热水器插座底边应该距地1.8m以上, 厨房插座底边应该距地1.2m~1.5m。插座底边如果低于1.8m时, 应选用安全型插座。除壁挂式空调器外, 其他电源插座均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厨房与卫生间电源插座不宜在同一回路。

4 结论

城镇普通住宅的建设是实现安居工程的主要内容, 应该保证电气设施的质量以满足住宅功能的合理、安全要求。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对住宅产业的电气技术指标有了更符合我国国情的和较高的要求, 需要从业人员严格执行, 以保证建筑电气运行中的安全、优质、经济和可靠。

摘要:按照城市发展的要求, 结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提出城镇普通住宅的电气设计布线、设备、插座设计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电气设计施工,布线,设备,插座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行业标准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8, 3.

浅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 第8篇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问题是经常发生并普遍存在的, 由于量大面广, 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危害很大, 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障碍。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确保每一个施工工艺流程的严谨性, 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工序

安装准备→管路预制加工→箱盒定位→管路连接→穿带铁丝→扫管→带护口→穿线→电缆敷设→配电箱安装→照明器具安装→防雷接地安装→系统调试。

3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

3.1 预留预埋

配合土建施工预留预埋时, 应首先要弄清楚建筑标高、装饰材料及抹灰装饰厚度, 以此来调整预留预埋的高度和深度。混凝土内暗敷线管应沿最近的线路敷设, 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的线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暗配盒、箱应在其对应的模板处, 用防锈漆或其它有区别的油漆做好标志, 引出混凝土墙、地面的管子要顺直, 两根以上管引出时应排列整齐。管子切断后, 断口处应与管轴线垂直, 管口应挫平, 刮光使管口整齐、光滑无毛刺, 并封堵严密。

3.1.1 钢管暗配

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外均应做密封处理;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 排列应整齐, 管口应高出配电箱基础面60mm。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 当必须穿过时, 应采取保护措施。管与盒在焊接连接时, 应一管一孔顺直插入与管相吻合的敲落孔内, 伸进长度最好为3~5mm, 应在管与盒的外壁相接触处焊接, 焊接的累计长度不宜小于管外周长的1/3。

3.1.2 PVC电线管暗配

PVC电线管耐腐蚀, 但易变形老化, 且机械强度不如钢管好, 它常适用于室内有酸、碱等腐蚀介质的场所, 不得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敷设。线管暗敷时, 以最近的线路进行敷设, 且尽量减少弯头的数量, 以便管内穿线时减少阻力;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陷和裂缝, 而且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线管的弯曲半径也应符合规定, 当线管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线管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 它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暗敷于砌体内的PVC电线管, 补槽时填充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小于M10作抹面保护, 其厚度不小于15mm;所有进盒的电线管, 必须采用锁扣连接, 也应做到一管一孔, 没有线管进入的盒面上的敲落孔应保证完好无损。

3.2 管内穿线

3.2.1 清扫管路

在管内穿入导线前, 应进行一次扫管, 清除管内残留的积水及杂物。一般可在钢丝上绑上破布, 来回拉几次, 将管内杂物和水分擦净。特别是对于弯头较多或管路较长的钢管, 为减少导线与管壁的摩擦, 应随后向管内吹入滑石粉, 以便穿线。

3.2.2 穿引线

穿引线也是检查管路是否畅通, 管路的走向及盒、箱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图的要求。在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 可以在敷设管路的同时将引线一并穿好。穿引线受阻时, 应用两根铁丝同时搅动, 使两根铁丝的端头互相钩绞在一起, 然后把引线拉出。

3.2.3 导线预留

导线在管内严禁有接头和扭结, 也不得将导线接头埋入箱底板后的墙体, 如有接头必须在箱、盒内。导线在盒、箱内应预留长度。在接线盒、开关、插座及灯头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150mm, 在配电箱的预留长度应为配电箱周长的1/2, 出户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1.5米。共用导线在分支处, 可不剪断导线而直接穿过。

3.2.4 穿入管内的导线应分色分相

L1相为黄色, L2相为绿色, L3相为红色, (中性线) 为淡兰色, PE保护线为黄/绿双色。穿线时根据各相用电负荷情况, L1、L2、L3相之间作适当调配, 确保各相之间负荷平衡。

3.3 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前, 要认真检查电缆型号、规格与设计是否相同, 电缆的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必要时还要进行超潮湿判断。直埋电缆还应经过实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电缆封端应严密, 并根据要求做绝缘试验, 6KW以上的电缆应做交流耐压和直流泄漏试验;1KW以下的电缆用兆欧表测试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 必须大于0.5兆欧并做好记录。敷设时不应进行交叉, 电缆应排列整齐并加以固定, 及时装设标志牌, 直埋电缆沿线及其接头处应有明显的分位标志或牢固的标志。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与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 一般应按由上而下配置, 电缆和控制电缆若敷设于同一侧支架上时, 应将力缆放在控缆上面。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 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三层。交流三芯电力电缆, 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二层。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制作时, 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在制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室外制作电缆头时, 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 并应有防止尘土和外来污物的措施。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前应看电缆绝缘状况是否良好, 有无受潮;附件规格应与电缆一致, 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 密封材料不得失效。电缆终端头与接头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 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 以免受潮。剥切电缆时不得伤及芯线和绝缘, 包缠绝缘时应注意清洁, 防止灰尘和潮气进入绝缘层, 力缆终端头、电缆接头的外壳与该处的金属护套及绝缘层均应良好接地, 接地线采用铜绞线, 其截面不宜小于10cm2。

3.4 配电箱、柜安装

配电箱、柜安装应在土建地面施工完后进行, 墙柱上明装箱也应在土建施工完后进行, 而暗装配电箱、接线箱应在土建抹灰装饰前, 根据抹灰厚度进行。配电箱、柜安装位置应准确, 部件齐全, 箱体开孔合适, 切口整齐, 暗式配电箱盖紧贴墙面, 零线经汇流排接, 无绞接现象, 油漆完整, 盘内外清洁, 箱盖、开关灵活, 回路编号清晰, 接线整齐, 并绑扎成束。配电箱、接线箱、分线箱如有引出管而需开孔时, 必须使用开孔器, 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3.5 防雷接地

按一般要求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 而事故情况下可能带电的金属外壳, 均应做良好的接地或接零, 变压器中性点、外壳、开关及操作机构的金属底座、电缆、电缆头金属外皮、电缆保护管及所有金属支架, 都必须可靠接地, 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防雷接地应由专人负责, 结构主筋绑扎时应焊接跨接线, 均压环与主筋引下线也应焊接跨接线;建筑物门窗如需接地时, 在焊接引下线时, 预留接地端子, 并与门窗相连接;专用接地采用铜线时, 则需用铜套管压接, 与接地体用端子连接。

结束语

论建筑电气的施工管理 第9篇

1 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1.1 设计阶段

和设计部门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即设计任务委托书。委托书应详尽有效地表明建设单位对拟建项目中电气的位置、功能等各项具体要求, 并对设计部门提供必要的资料。

1.2 图纸会审阶段

设计图纸提交后, 建设单位电气部门主管人员应及时审核电气设计指标、设备布置、强电和弱电电路布线等;并会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及相关配套专业人员共同查对土建施工图、相关专业施工图与电气施工图, 列出哪些部分有交叉施工, 在施工前明确各专业的管路管道等走向等, 避免一边建设一边修改或建成后马上改, 造成浪费;同时邀请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施单位共同确认, 且有详细的记录。在开工前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做一次较全面的图纸说明。

2 施工阶段的管理及质量控制

2.1 施工依据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 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 经审批的施工方案设计进行。本着内业指导外业的原则, 在每一分项工程中都形成完整、齐全、的内业资料, 使之能准确、真实的反映工程施工的内在质量;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应统一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将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技术文件材料经收集、审查和整理, 作为对工程进行验收、管理、使用、维护、改建和扩建的依据。

2.2 材料控制

工程材料、器件和设备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天因素, 材料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气工程的质量, 因此必须对设备材料严格按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订货、采购、运输和保管, 这其中某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将会影响工程质量。这就要求对进场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 包括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检查和必要的解体检查, 同时还要核实材料和设备的是否有完整的资料 (出厂合格证、说明书、检测报告、复测报告等) , 必要时可抽样送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做到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不采购、不验收、不使用。对进场的合格材料和设备要及时填写“工程材料报验单”, 并附材料清单、材质证明 (检验报告) , 经检验认定合格后, 方允许用于工程。使用实行强制管理的电工产品, 必须符合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的安全认证要求, 其电气设备上应带有安全认证标志, 其生产厂家必须持有“电工产品认证合格证证书”, 凡未经认证的此类产品均不准使用, 须采用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定点厂家生产的产品。并经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验收和签字才可进场使用, 必要时管理人员应到生产厂家做实地考察, 以确定最佳的供货单位。

2.3 施工阶段的管理及质量控制

要严格控制分部工程的质量关, 重点是工序的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中质量控制要注意细节部分, 重点检查和控制。

一个建设项目工程是由多个分部工程组成的, 只有每个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都达到合格 (或优良) , 才能创造出合格 (或优良) 的项目工程。因此从工程开工建设起, 电气施工管理人员就要经常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 尤其是未经验收及签认的隐蔽工程不得进行隐蔽或下道工序, 切实把握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关。

基础施工阶段的管理及质量控制。在基础工程施工时, 重点应做好基础接地及等电位的连接工作, 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使需焊接的钢筋及扁钢连接成整体的电气通路。按要求做好防雷引下线的连接工作, 对照施工图纸, 不得有遗漏, 做好标记, 避免连接有误, 并申请有关部门做好检查及测试工作, 以确定接地电阻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值。同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套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应赶在土建浇注砼之前完成, 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

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电气工程质量监控中, 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交接协调环节, 明确关系, 制定措施, 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 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 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的基础上以点带面, 促进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要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 根据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 逐层逐段的做好电管敷设工作, 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作, 做的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 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浇注混凝土时, 电气施工管理人员应留人看守, 以防振捣混凝土时损坏配管或使得开关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 应及时修复。

穿线、电缆敷设及安装阶段的管理及质量控制。严格按批量检查所用导线、电缆是否与进场检验时相附, 并按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安装工程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督促施工单位进行自检, 为调试工作做好准备。

3 进行设备调试、保证使用功能

调试是对前述大量工作的一次检查。照明部分保证电通灯亮, 各插座回路检验正常 (相、零、地接线正确) , 开关动作正常, 每户一表准确无误, 动力部分配电箱、柜要做好标签明确控制对象;设备调试要按产品说明书和设计图纸要求, 对其性能指标逐项进行, 如生活给水及换热设备调试必须按设计压力及温度控制数值等检验执行程序无误。特别是有关安全和功能的各种控制、操作设备, 一定要反复试验, 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满足使用功能;设备调试过程是电气专业人员和各专业管理及使用单位密切配合对本项工程进行最后检验的关键性工作, 决不能仅由调试单位进行, 要请使用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调试。

结语

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 电气施工管理人员也应不断的学习和进步, 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 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 重视电气工程的施工管理, 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 是每一位从事电气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

摘要:建筑电气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性专业, 仅结合自己的电气管理之实践经验, 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 对建筑电气施工管理进行分析, 将自己的一点心得集于笔端, 供大家作参考之用, 如有不妥, 望读者不吝赐教。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管理,控制,调试

参考文献

浅析建筑电气施工的进度控制 第10篇

建筑电气工程进度控制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影响是巨大的, 了解建筑电气施工中影响因素, 做好工程进度的日常管理工作, 是实现建筑电气施工进度控制的基础。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 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兼顾成本、努力缩短建筑工期。进度控制的好坏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施工工期, 不仅节约了相关的费用, 体现了诚实信用的原则还带来很高的社会评价, 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2 影响建筑电气施工的主要因素

2.1 承建商

一个建筑电气施工工程的完成需要很多电气管理人员去共同努力, 很多管理人员却不能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 常常受到了管理水平低下、管理经验不足, 导致电气工程施工现场一片混乱;当电气的材料供应不及时, 材料型号、数量不匹配的时候, 就延误了整个电气工程的进度。

2.2 开发商

建筑电气施工开发商办理相关程序不及时、组织、领导、协调、管理、沟通在相互配合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 无法严格按照合同的进度执行, 就会打乱正常的建筑电气施工秩序, 从而影响建筑电气的施工进度。

2.3 监理单位

电气监理工程师一般会受到自己专业、学历、资格、经验、年龄、健康状况的影响, 有的时候会发生不能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 当监理工程师责任心不强, 管理协调能力薄弱并没有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保证建筑电气施工按照计划完成。

2.4 设计单位

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提供给建筑施工所需要专业的电气图纸, 在设计图纸方面容易出现设计内容不足、设计深度不够、设计人员不专业、各专业之间缺乏良好的配合和沟通的局面。

2.5 材料供应

建筑材料是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各种原材料的供应不能满足整个建筑电气施工的生产需要;设备出现故障、维护、维修出现断裂, 都无法正常的生产, 影响工程的进度。

3 建筑电气施工的进度控制

3.1 建筑电气现场施工管理

控制好建筑电气施工进度的关键就是抓住关键部位的工期。在对工程进度的控制管理之中, 要事先编撰好安装建筑电气施工进度的控制表, 做好每日关键部位的工程进度跟进情况、设备设施和相关人员的投入产量和完成的进度。如果遇到施工拖后的现象, 及时研究现场情况, 分析出现拖后问题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措施, 不断调整整个建筑电气施工的计划, 保障建筑电气施工如期完成。

3.2 建筑电气材料和设施设备的管理

推行质量控制卡的措施, 每一道材料需要有完整的资料。进入建筑电气施工选场的各种设施设备、材料、规格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质量的要求和相关设计的标准。清点好产品质量的说明书、产品合格证、零配件外观的检查和核实, 对于开箱记录做好登记, 并妥善保管好所有的零配件。严格执行材料进场的报检制度, 发现建筑材料有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时, 应该现场封样, 送当地检测部分进行专业的检测, 避免出现因材料影响建筑电气施工的工程进度的现象。

3.3 建筑电气施工的工艺管理

严格推行规范化的操作模式和流程, 编制好工艺标准, 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上面需要有验收人员的签字, 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做好电气施工的工作日志, 防止对于工艺管理的监督流于形式。建筑电气的施工是一个工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 所以要抓住每个施工阶段的安装技术的技术条件和安装工艺的操作。其次在系统设计和安装等相关环节认真检查, 让整个建筑电气的施工管理处于一个受控的阶段, 现场的专业管理人员要严格的把关。如果发生和设计的文件不相符的情况, 及时备案, 建立相关的技术管理数据和档案, 监督施工单位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方式进行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对于建筑电气施工进度计划要每日进行跟踪和检查, 为了更好的控制工程进度和提高工程的质量, 重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带来的改变, 在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 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和考核制度, 不断的去改进和提高新的工艺技术和工艺水平, 确保工程的进度控制和管理。

3.4 建筑电气的图纸管理

建筑电气的工程师需要熟悉好电气施工的图纸, 做好电气图纸的会审制度, 认真审图, 不能任意的去修改图纸, 审图时不敷衍了事, 把影响工程质量、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尽量在会审时解决, 详细的列出哪些部位要交叉施工, 还要根据工程计划的进度, 随时调整整个建筑电气施工的工程施工计划, 以免发生错误和遗漏。

建筑电气施工的顺利完成, 并不是单独一方就可以完成的。这就需要各方面的紧密配合和协调管理。不断提高施工管理的人员素质、协调好各单位合作的关系, 不断的提高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 抓好现场管理, 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保证建筑电气工程进度有序的进行。

摘要:建筑电气施工项目能否顺利完成必须按照预期的目标和计划来实现, 所以制定好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于整个建筑电气施工的进度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建筑电气施工进度控制重要性的基础之上, 分析影响建筑电气施工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做好建筑电气施工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进度,控制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丛培经.实用工程项目管理手册[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3]林思芳.电气安装工程便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4]李良.建设项目进度控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浅论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第11篇

关键词 建筑电气 施工 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电线管道的敷设

1.1管路敷设之前的准备

首先在施工结构框架中的预埋施工中,施工人员都要对图纸进行认真的熟悉,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设计图纸中要求的管线型号.规格及敷设的方式来对管路的敷设进行施工。在根据图纸上的设计要求,在配合做好各楼层之间的暗管敷设的施工工程。彻底的清除掉管路线槽内所存积的水与杂物,合理的用热风系统来将线槽的内部吹干,使线槽的内部清洁而干燥。

1.2线槽内敷设线缆的原则

线槽内的导线总截面当设计无规定时,应不要超过线槽内的截面的60%。强电与弱电同路间的设置应该分槽来进行敷设,同一路径之间不同回路代表的绝缘导线需设置在同一个线槽内,但是同一个线槽内的强电回路要必须能够同时的切断施工电源,而不同电压的回路交叉时候应该在分线盒处来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线缆在敷设完毕后应该要及时的进行检查与检测处理。

1.3导管配线施工原则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同一钢管内。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接头应设在接线箱(盒)内。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内空截面积的40%。

2电气照明工程施工

2.1照明配电箱施工要求

配电箱是接受和分配电能的装置,也是电力负荷的现场控制器。在电气施工过程中照明配电箱的安装至关重要。

(1)照明配电箱的型号要严格依照设计图纸的要求,不合格的一律不予采用。

(2)照明配电箱应安装牢固,安装配电箱时箱盖紧贴墙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底边距地面不宜小于1.8m。

(3)照明配电箱内应分别设置零线和保护接地线(PE线)。

(4)箱体安装时保证位置正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与导管管径适配,应用开孔器开孔。

(5)箱内接线应整齐,回路标号齐全,标识正确。

2.2灯具安装要求

(1)严格检验灯具是否合格。

(2)灯具安装应牢固,采用预埋吊钩、膨胀螺栓等安装固定。

(3)当灯具高度小于2.4m时,灯具的金属外壳需要接地或者接零。

(4)灯具安装时严格按照设计位置,排列时要考虑装修效果,与顶板装修风格相适应。

2.3开关、插座安装要求

(1)开关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操作,开关距地面1.3m。

(2)安装的插座面板要紧贴墙面,保证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表面光滑整洁、无碎裂、划伤,装饰帽齐全。

(3)漏电开关在安装前要逐个检查,确保漏电开关质量和动作的灵敏。

(4)当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要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必须选择不同结构、不同规格和不能互换的插座;配套的插头应按交流、直流或不同的电压等级区别使用。

(5)插座接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或接零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一致。接地或接零线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

3建筑防雷与接地保护措施

3.1建筑防雷工程施工要求

(1)避雷针一般用镀锌(或不锈钢)圆钢和管壁厚度不小于3mm的镀锌钢管(或不锈钢钢管)制成。避雷针与引下线孩子间连接应采用焊接。

(2)建筑物屋面上的避雷带一般为明敷,避雷带应热镀锌。避雷带之间采用搭接焊接。

(3)建筑物防雷引下线的间距应由设计确定。如果设计不明确时,可按规范要求确定。

3.2 接地工程施工要求。

(1)垂直敷设的金属接地体一般采用镀锌角钢、镀锌钢管等。水平埋设的接地体一般采用镀锌扁钢、镀锌圆钢等。

(2)接地干线通常采用圆钢、扁钢、铜杆等,室内的接地干线多为明敷。一般敷设在电气井或者电缆沟内。接地干线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接。

3.3 建筑抗干扰保护措施

在建筑物建筑群以外的自然环境和建筑内部设备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电磁干扰,电磁干扰将会使智能化系统设备产生误码、错码,产生误动作,使信号系统受到污染、产生噪声。强大的脉冲干扰还会导致电子器件、设备的损坏;在实际工作中,使设备性能下降、无法工作的理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净化建筑物电磁环境,防止杂散电磁波干扰以及提高建筑物内系统和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抗干扰成为现代建筑配电系统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常见的防干扰措施主要有主动治理和被动治理,主动治理是针对干扰源本身实施的措施,被动治理是通过外加滤波器达到抗干扰目的的措施。

4结语

建筑工程中电气的安装施工技术探讨 第12篇

1 建筑电气安装技术探讨

1.1 施工前期准备

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 是通过电气设计人员对建筑项目安装设计中提出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设计理论, 通过相应的监测人员进行分析和探讨, 在其设计的过程中确定相关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 提出相应的控制前提。电气安装人员应会同施工技术人员审核安装和施工的图纸, 防止在安装的过程中发生各个元件遗漏和接线错误的故障, 电气安装工人应该学会看懂相关的施工图纸。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以图纸为依据进行严格的施工分析和控制, 避免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手段和应用方式出现差错。在安装施工前, 还必须加工制作和备齐电气安装施工阶段中的预埋件、预埋管道和零配件等基本设备。

1.2 配电设备安装工艺

配电箱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的表量, 也是电力负荷在现场的直接控制器。要使工程中的动力、照明以及弱电负荷能正常工作, 配电箱的工作性能至关重要。工程中配电箱型号复杂、数量多, 大部分配电箱还受楼宇、消防等弱电专业的控制, 箱内原理复杂、设制严格。

所有配电箱不打开箱门时的防护等级不小于IP40, 打开箱门后的防护等级不小于IP20, 以上箱体按现场情况采用上 (下) 进上 (下) 出接线方式制作。

1.3 线路敷设工艺

1.3.1导线敷设方式、部位代号。SC-穿焊接钢管敷设、CT-桥架敷设、FC-地板内暗敷、CC-顶板内暗敷、WC-墙内敷设、ACC-吊顶内敷设、SR-钢线槽敷设、CE-顶板面敷设, 严格按设计和规范下料配管, 专业监理工程师严格把关, 管材不符合要求不准施工。1.3.2配管加工时要掌握。明配管只有一个90°弯时, 弯曲半径≥管外径的4倍;2个或3个90°弯时, 弯曲半径≥管外径的6倍;暗配管的弯曲半径≥管外径的6倍;埋入地下和混凝土内管子弯曲半径≥管外径的10倍。1.3.3镀锌管和薄壁钢管内径小于等于25mm的可选用不同规格的手动弯管器;内径≥32mm的钢管用液压弯管器;PVC管子根据内径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弯管, 内径≥32mm的管子煨弯, 如大量加工时, 可用专制弯管的烘箱加热, 做到管子弯曲后, 管皮不皱、不裂、不变质。PVC对接时, 建议采用整料套管对接法, 并粘接牢固。1.3.4镀锌管和薄壁钢管禁止用割管器切割钢管, 用钢锯锯口要平 (不斜) , 管口用圆锉把毛刺处理干净。直径≥40mm的厚壁管对接时采用焊接方式, 不允许管口直接对焊, 直径小于等于32mm管子应套丝连接, 或用套管紧定螺钉连接, 不应熔焊连接, 连接处和中间放接线盒采用专用接地卡跨接。

1.4 开关插座的安装施工工艺

插座、灯具开关、吊扇钩盒预埋时, 应符合相关安装图纸要求, 在施工定位时, 应该严格的施工基本要求:左右、前后盒位允许偏差≤50mm, 同一室内的成排布置的灯具和吊扇中心允许偏差≤5mm, 开关盒距门框一般为150~200mm。在预埋安装施工过程中, 需要根据现浇板的厚度要求, 设置吊扇钩用10圆钢先弯一个内径35~40mm的圆圈形式, 把圆圈与钢筋缓缓地折成90°角, 插入接线盒底的中间位置, 然后再根据板厚把剩余钢筋头折成90°角, 合理的搭在板筋上焊牢即可。模板拆除施工结束后, 需要严格把把吊环折下, 圆钢必须进行调垂直处理, 位置需要在盒的中心, 吊钩与金属盒清理干净, 需要进行刷防锈漆防腐处理。

1.5 建筑物防雷工艺

在电气安装中, 防雷接地工艺是保证建筑电气工程正常有效运行的关键, 更是保证电气使用安全的主要手段。在当前的建筑结构中混凝土结构为主要的施工基础材料, 随着钢筋混混凝土使用的日益广泛, 使得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接地要求逐步的扩大, 避免电力流失过程中对电气和居民造成隐患。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的连接采用焊接和螺栓连接,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钢筋采用焊接连接和直螺纹连接, 所有金属件的连接方式及截面均满足防雷规范的要求, 并与屋面焊接连通, 因此可以直接作为防雷及等电位连接系统的引下线, 引下线与基础接地装置焊接。

如果采用综合接地系统, 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其主体建筑利用结构柱、地梁、桩基、承台等内部的主筋连通作自然接地体, 结构基础钢筋一律采用焊接、绑扎等可靠连接的方式, 所有金属件的连接方式及截面均满足防雷规范的要求, 并与引下线金属结构焊接连通, 可以直接用作防雷及综合接地系统的自然接地装置。所有桩基、承台、地梁内钢筋应连成电气通路, 并形成周边闭合回路。

2 安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2.1 图纸是施工的前提和依据, 只有详细核对图纸, 对工程中各

系统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 做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

2.2 电气安装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安装图纸和

相关的技术文件, 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安装施工及验收的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相关法规文件等, 经过相关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即可。安装施工中若发现相关的安装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严格执行处理, 不允许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需要坚持严格执行和落实“三检”制, 对于施工的关键部位实施旁站监理。

2.3 在建筑物内应将下列导电体作总等电位连接:

PE干线、进户PEN线;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条件许可的建筑物金属构件等, 导电体等, 等电位联结中金属管道连接处应可靠地连通导电。

2.4 注意时间和空间的配合, 需要提前做好全面准备工作, 组织必要的施工材料和技术人员, 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安装工作。

要完成电气管道、供配电电缆、灯具、避雷设施的安装施工, 这就要求在安装施工组织等方面要和电气安装专业施工员进行密切的配合方能处理好施工工作。

3 结论

上一篇:财务会计基本假设下一篇:摹状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