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2024-07-25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精选12篇)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第1篇

1 白龟山水库水资源配置现状及问题

白龟山水库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 自建库以来在促进地方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灌溉、防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平顶山市水环境统计数据来看, 多年平均降雨量约800mm, 人均用水量约为200m3, 农业用水量约180m3/667m2,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70m3。从白龟山水库水资源管理现状来看, 随着用水量的快速增长, 水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如各区域新建项目的开工, 对各项目取水证的发放, 一方面加强了对白龟山水库水资源的利用, 另一方面从白龟山水库库容设计指标及上游水资源分布来看, 已经难以满足新上项目的用水需求。然而, 由于白龟山水库肩负地域性防洪任务, 在汛期弃水、非汛期泄水管理中, 为了做好汛前水库水位控制工作, 常常需要通过弃水来减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投入使用, 对白龟山水库增容问题, 如果未能从水资源科学配置设计上进行优化, 不仅浪费了白龟山水库的水资源, 也给地表径流及上游昭平台水库等水资源带来影响。因此, 全面审视和分析白龟山水库水资源配置工作, 从保障富有水资源科学利用和优化配置上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白龟山水库水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

2.1 明确白龟山水库水资源配置目标

白龟山水库位于平顶山市, 处于沙颍河水系沙河上游, 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其水资源配置问题最为突出, 尤其是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污染问题。针对白龟山水资源配置现状, 从保障水库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上, 需要结合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运用水文理论和方法, 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律及水资源配置手段来优化不同用户的用水量, 在保障各用水需求前提下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2.2 明确水库水资源配置技术路线

水资源配置优化研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进行技术研究中, 要结合地域水资源现状, 特别是区域内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条件等数据, 利用降雨径流、水量平衡、多目标优化等水资源配置模型, 来归纳水资源利用变化规律, 以符合不同用水户的用水需求。如开展周边灌区地下水利用调查, 开展工业生产用水量调查工作, 为制定白龟山水库多目标水资源配置方案提供参考[2]。

2.3 白龟山水库水资源配置方法

在对白龟山水库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方法选择上, 依据自1952年起白龟山水库上游降雨资料、地表径流数据、水库蓄泄资料, 以及上游昭平台水库逐年供水用水资料, 加之白龟山水库为不同用水户所提供的水资源资料, 如农业灌区供水量、供水时间、灌溉面积、灌区退水资料, 以及白龟山水库地下水资源状况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来建立水量模拟模型, 并引入年、月径流、次洪流量计算, 来纳入数据库进行水量时空变化分析, 归纳白龟山水库水资源使用状况。由于在非汛期, 上游昭平台水库泄水及其他用水户退水等原因, 也会给白龟山水库库容带来影响, 因此需要从白龟山水库全年入库水量、入库分布及入库时间进行分析, 为后期水资源开发及利用方案提供参考依据。针对灌区地下水资源分析, 可以从灌区地下水水量分析、水资源补给关系来进行分析;对于用水户用水量计算, 可以根据不同用水户, 从保障用水量、用水时间等方面来进行调节计算, 为后期开展用水评价提供依据[3]。

2.4 白龟山水库水资源配置方案

结合白龟山水库历年降雨量、地表水径流量, 地下水分别, 以及库区下渗计算、蒸发计算等资料, 来模拟多目标水资源配置模型, 为促进水资源配置优化提供创新方法。在地下水模型构建实践中, 针对灌区用水量、地下水开采及补给关系, 论证地下水补给给库区水资源带来的影响, 优化灌区引水灌溉及地下水采水灌溉模式差异性;在多目标优化配置目标下, 针对库区供水用户用水量及需求, 从丰、平、枯3种状况下进行水资源配置优化, 提升配置方案科学性。另外, 针对南水北调工程蓄水及水资源调度问题, 对平顶山地区整个跨流域调水、下渗、蒸发及弃水等进行综合研究, 优化不同影响参数及变化关系, 完善水资源配置方案, 促进水库可持续发展。

2.5 白龟山水库水资源配置优化结果

通过对白龟山水库相关降雨量、径流量及数据的调查与测算, 搭建以白龟山水库流域为主体的用水模型。其中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85 000万m3, 多年平均径流深约为300mm, 昭平台水库多年平均向白龟山水库泄水约为4 000万m3。在对白龟山水库向农业灌溉供水模型构建上, 结合不同灌区水文地质变化及地下水补给、退水关系等分析, 可以得出灌区浅层区域地下水可采量约为0.59亿m3/a, 年均剩余可采量约为0.33亿m3/a, 静储存量约为0.90亿m3/a。在构建白龟山水库纳污能力模型中, 针对库区上游及周边邻水区域工业排污控制问题, 对沙河段纳污能力为670t/a, 鲁山段纳污能力为38t/a, 鲁山县城及周边工农业灌溉最大排放量为94、350、215t/a。在不同降雨频率下对各用水户供水能力分析中, 当P=25%时, 为丰水年, 对农业灌溉保证率为P=50%, 对工业用水保证率为75%, 水库剩余可供水量约为17 000万m3;当P=50%时, 为平水年, 对农业灌溉保证率为P=50%, 工业用水保证率为75%, 水库剩余可供水量约为11 000万m3;当P=75%时, 为枯水年, 农业灌溉保证率为75%, 水库对工业生产及城市生活用水需求紧张, 水库剩余可供水量降低为0, 需要通过开采地下水来满足农业灌溉[4]。

3 结语

通过对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分析, 针对白龟山水库灌区自有井灌面积达到6 666hm2, 在保障农业灌溉保证率P=50%条件下, 利用井灌方式可以节约库容3 800万m3的水量, 而在农业灌溉保证率P=75%时, 可以节约库容为4 400多万m3, 因此还可以通过井灌模式来优化库容水资源状况。同时, 在南水北调工程的融入与水资源调配方案优化上, 南水北调跨流域供水为解决白龟山水库库容配置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特别是在平水年、枯水年条件下, 结合库区不同用水户对水量供需要求的分析, 在P=50%、P=75%降雨频率较低状态下, 利用调水来满足工业及农业灌溉需求, 保障平水年、枯水年各用水户用水需求, 提升水库水资源动态配置水平。所以, 通过引入多目标动态优化配置方法, 为实现白龟山水库库容水资源科学利用提供了保障, 特别是对南水北调跨流域水资源的融入, 增强了白龟山水库的动态调蓄能力, 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水资源支撑条件。

摘要:水资源优化配置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基于此, 分析白龟山水库水资源现状, 梳理当前白龟山水库水资源优化配置存在问题, 并提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合理对策, 为白龟山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白龟山水库,水资源配置,问题,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侯保灯, 高而坤, 吴永祥, 等.水资源需求层次理论和初步实践[J].水科学进展, 2014 (6) :897-906.

[2]罗利民, 谢能刚, 仲跃, 等.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多目标博弈决策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1) :72-76.

[3]王航.基于节水制度的区域水资源管理决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 (11) :259-260.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第2篇

21世纪,任何企业要做大做强,都需要有一支稳定的规模大、高素质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队伍。科学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最大限度促使企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当前企业加强人力资源重中之重的工作。就煤炭企业而言,受国家能源结构性调整、环保治理标准提升和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更加艰难,为应对更加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主动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切实促进企业渡危机、保生存、稳发展、提效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达到科学合理高效,对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1目前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长久以来,国有煤炭企业承担着诸多社会职能,例如,医院、学校、供水、供电、供热、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仍由国有企业担负,这是煤炭企业用人多包袱重的主要原因。煤矿企业机构设置搞上下对口,上面有一个部门,下面基本有一个科室相对应,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现象严重,真正从事煤矿生产一线的职工大约占职工总人数20%左右,造成煤矿一线紧张、二线臃肿、地面人多的现象。企业综合成本的构成比例中,人力成本占到了相当大的部分。特别是在生产矿井中,人力成本偏高。在人力资源结构中,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偏少,从事矿井生产的大部分职工学历水平和知识水平偏低,相当一部分职工是初中文化程度。专业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在煤炭行业或者相关主体专业方面人才短缺,企业战略规划方向和资本协调运作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更是严重短缺,企业一线生产和辅助岗位人员年龄结构偏大,40岁以上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将近一半,这些因素与企业变强壮大格格不入。

国有企业体制机制不灵活,阻滞企业健康发展。薪酬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不完善,没有充分考虑能力和个人的业绩,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现象仍然持续存在,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人才选拔机制不健全,没有进行真正意义的公开公平公正竞争上岗,小圈子、小团体、小山头现象仍然存在,裙带关系严重,提拔干部在圈子中提拔,排挤优秀人才,导致人才流失。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一些国有企业员工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机会很少,有些企业虽然举办了培训班,但内容枯燥呆板,针对性差,可操作性不强,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培训效果。员工缺少必要的轮岗机会。有些员工参加工作就在某个单位一个岗位上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长期从事某项工作,容易导致疲沓、厌倦,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不利于推动企业发展。

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措施

新形势下,企业若想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构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上下功夫,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依靠科技创新为抓手,把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配置到企业发展的战略位置,把合适的员工放在合适的岗位上。通过合理的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管理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才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

2.1以人为本、超前规划。煤炭企业要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构建一套符合企业长期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体制,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人力保障。企业规划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对企业即将出现的发展前景、趋势及各种可能结果都要有针对性的研究,人力资源预测可有效避免人力资源的流失、浪费、误工。为此,煤炭企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配置、重组现有人力资源,依靠市场机制使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形成良性循环,以推动煤炭企业发展。

2.2精簡机构,优化组合。国有煤炭企业要坚持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改革。根据企业生存和发展要求,组织专业人员对矿井开展经济技术综合评价工作并进行论证分析,将其分为关闭退出、停产放假、承包经营和正常生产四类,按分类施策调整人力资源结构,有序多渠道分流富余人员。各单位在分流富余人员工作中,涉及新就业大学生、中高级管理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特殊工种、一线紧缺岗位、技术含量高、培养难度大、相对紧缺的关键岗位操作工人,要制定专项措施,积极引导,将人员充实到生产一线,缓解技术人员缺乏的矛盾,实现人力资源有效、合理配置,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效率的提高。

2.3加强培训,挖掘潜力。国有煤炭企业要着眼于员工的知识更新、技能进步、智力开发,坚持优秀人才和后备人才优先培养,重点岗位和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积极开展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要落实好职业培训计划,不走过程,不摆花架子,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切实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2.4优化结构,助力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局面的进一步加剧,市场信息千变万化、诡秘叵测。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竞争核心终究是人才的竞争。国有煤炭企业坚持人才兴企战略思想,积极调整人才资源结构,把专业干部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人尽其能,让年轻的干部迅速成长起来,培养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企业发展充满新思路、新思想、新活力、新朝气。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保证未来发展实施大的突破。

2.5健全机制,以文化人。国有煤炭企业在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分配机制上要不断创新完善和提高,加快人才激励与薪酬政策的推进步伐。薪酬分配按照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来考核,激发员工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人才选拔上,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结构优化调整,大胆改革旧的机构体制,实行减员增效,减少管理层次。

多校区网络课程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第3篇

一、多校区网络课程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根据学校规划、定位和发展目标,整合配置人力资源,引导广大教职工对新的组织目认同,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专业发展为目标,提高质量为目的,整合配置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以校区功能定位、管理模式为基础,以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为目标,以增强管理和服务队伍素质为目的,整合配置管理与服务队伍。

(二)强调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多校区高校资源配置的公平主要是围绕人的公平,包括制度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等。制度公平,是一切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是其他公平的先决条件,制度公平了,其他公平才能有效地制定和实施,才能真正地体现和落实;机会公平,主要体现在学习、晋升、竞争、福利待遇等几个方面;过程公平,主要表现为学校各项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公平,实施的过程公平,执行的过程公平等;结果公平,是公平的终结和体现。只有各方面都能相对公平,结果才能公平,组织公平才能真正实现,效率原则才能真正实现。

(三)明确规划与战略发展的目标

人力资源必然成为学校今后发展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力量。因为“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智力资源,不仅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和带来可观的效益回报,而且作为一种不会被消耗和消失的可再生资源,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整合提高,优化结构,加大开发力度,充分利用和挖掘潜力是多校区高校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目标的首要要素;整合利用、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注重体现办学和专业特色,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人力资源竞争体系和营造和谐的人力资源激励环境,是实现多校区高校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的关键要素。

二、多校区网络课程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

(一)构建有效的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是以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技术为传输媒介的一种远程教学形式,能够为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师生提供同步或异步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也是教育朝网络化方向发展的一种趋势。网络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传统教室最大容纳人数的限制,这是网络教学最大的优势。对于多校区大学的跨校区课程而言,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从时间安排上考虑,则需要解决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时间上的冲突;如果从空间安排上考虑,则应该尽量减少教师在不同校区之间的奔波。因此,多校区大学可以根据不同的解决思路采用不同的网络教学模式。

(二)搭建全方位的网络教学支持体系

建立网络教学的教师团队,在多校区大学的网络教学模式下,需要建立由若干教师组成的课程教学团队。网络辅导与答疑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形式。占据教师更多的在线时间。因此,必须建立专业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团队以及在线辅导教师团队才能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为教师提供网络教学的相关培训,只有教师具备了与网络教学相适应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各校区设立学生自我管理与督导小组不管多校区大学选择哪一种网络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都很高;为师生提供面向网络教学的评价标准全面而适当的评价标准是教师和学生参与网络教学的重要保证。对教师而言,网络教学的工作数量与质量评定和传统课堂面授教学有较大的差别。在网络教学中,不再简单地以课时数为评价指标,开发课程网站和制作各种网络教学资源以及在线辅导与答疑都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其中还会有不少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多校区大学应该针对网络教学专门制定评估教师工作量的新标准,特别是对于课后辅导与答疑的工作量,需要设定新的评价权重。对学生来说,除了传统的作业与测试之外,过程性评价显得更加重要。

三、多校区网络课程资源优化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多校区大学的网络教学可以是针对某门跨校区课程实施完全的网络教学,也可以是传统课堂面授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不同的网络教学环境对跨校区课程的教学质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网络讲授模式比较适合于理论性课程教学或者是名师讲座等,而对于实验环节比较多的理工科课程,则建议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网络教学模式。而且尽可能选择具备远程实验或者虚拟实验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以保证学生实验环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实验室资源的跨校区利用率。网络教学能够减少教师跨校区授课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使教师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同时也通过网络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由于多校区大学本身就因为地理位置分散而增加了各校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感。因此,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有效交流互动是关键环节。通过充分利用网络视音频技术、网络互动工具以及各种社会性软件来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形成师生的学习共同体,营造同属一个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归属感,从而减少不同校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此外,师生的面对面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采用哪一种网络教学模式,都应该根据课程需要以及师生日程表来安排一定时间的面对面交流,以最大程度地弥补网络教学的不足,从而保证多校区大学网络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彭焕燕,高等教育网络课程资源的可共享性,湖南:中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7期.

[2] 刘彬、王申申,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6期.

[3] 岳成美,高校多校区:教学管理模式探讨,甘肃:西部科教论坛,2009年第2期.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第4篇

1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涵义

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理念,随着对水资源研究的进一步加深,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理念也越来越统一化。综合来看,其主要是指经济、环境、资源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就能够实现,其主要利用的措施是工程和非工程方式,对一定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整合和技术优化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水资源分配基础上去建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要综合考虑城市或者地方水资源的情况、对水质的要求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因素,除了这些还有水资源费用这方面问题,并此为主要的配制依据。在水资源具体的配置上主要分为两步,对于流域中那些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将其分配到下属的各个区域,然后各个省市再将分配得来的水资源向省内各个区域进行配置。一般可以分为规划阶段和管理方面这两种水资源配置形式,这也能充分体现出公众的参与属性和水资源属性的鉴定要求。在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时要从水资源的属性角度出发,在考虑水质、供水、排水等方面因素的时候,还要将各个城区和竞争实体之间的关系考虑进来;不光对水务费用进行考虑,还要将权责范围考虑进来;不光要对水资源传输的效益进行考虑,还要将水资源的多功能利用因素考虑进来。关于水资源的配置研究,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完善,包括实际模型、法律、工程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加高效协调的发展。

2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现状

2.1配置理论研究。首先,优化配置理论受供需方面的限制。在主要是说在水资源进行配置的时候只是考虑供给或者需求这两方面的配制理论,以依据需求进行供给和依据供给来确定需求的理论为配置方式的代表。前者的配制方式通常都是应用在水资源比较充足,而且水利设施有所保障的供水地区,这些地区所有的水资源能充分满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却将水资源特有的属性和持续利用的能力,使水资源遭到了浪费。后者的配制方式主要是指在水资源比较短缺或者是水利设施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需要对水资源进行供给的配制方式,其水资源的配置量受到限制,用水需求受到压抑,没有实现更好的水资源发开和协调利用,水资源的供水量明显不足,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

其次,优化配置理论在经济最优和效率最高的前提下进行。只有水资源持续供给才能满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工农与的生产、人们的生活等等,各个方面都是不能没有水资源的。水资源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水资源的配制不合理,也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配制过程中应用了经济学方面的结构模型,也强调了在配制的时候是有成本和收入关系的,所以水资源在利用和配置的过程中是要在不同的领域进行投入和产出的,其自身的结构变化和经济上的差异是紧密联系在一个的。综合考虑水资源在不同配制上的差异,也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2.2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型研究。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中是需要理论指导来进行优化配置实践的,单单依靠理论是不能适应条件复杂和目标多样化的水资源配置要求的,要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方法,才能进一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仿真、模拟是针对水资源配置的主体————水的循环、来源、供给、排泄、利用等过程进行的模拟,从而获得水资源配置的优化方针。分布式水文模型通过与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的耦合,揭示流域水文循环中生态过程的变化规律;其网格化结构便于其与大气环流模式的耦合,能够进行全球气候变化的水文水资源效应的模拟与预测。而神经网络等网络模型将水资源配置过程的水利用空间过程通过“点—线—面”的模式串联起来,便于对水资源配置的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并能快速地反馈。

其次,规划优化技术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以及多目标交互式规划技术等。规划技术在水资源优化调度中最早在国外被用于灌溉调水和供水调度。如,20世纪40年代Masse提出了水库优化调度问题;Watkins等介绍了一种伴随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可持续水资源规划模型框架,建立了有代表性的水资源联合调度模型;Jha M.K.等考虑了水的多功能性和多种利益的关系,强调决策者和决策分析者间的合作,建立了Guilderland Dolente的水资源量分配问题的多层次模型,体现了水资源配置问题的多目标和层次结构的特点;Zsgona A.等基于大系统理论,建立了多水库联合调度模型。国内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水库优化调度为手段的水资源分配研究,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在不断的发展中,目标函数、约束条件越来越复杂,研究方法不断改进,线性、非线性规划与其他方法综合应用较多。典型的应用是贺北方构建了区域水资源优化分配大系统优化模型;吴泽宁等建立了多目标模型及其二阶分解协调模型;姚进忠等运用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引大入秦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另外,水资源的分配调度可概化为多阶段的决策过程,可用动态规划求解。

3水资源优化配置展望

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及技术仍不完善,面对复杂的水资源配置主体和对象往往难以全面、高效地完成任务,特别是对于配置对象复杂、权责模糊、经济条件差且生态环境破环严重等情况更显得困难。总体来看,水资源优化配置主要面临以下问题:(1)面向不同的用户,水资源优化配置要考虑供给水源要求,重点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入境水及中水等的优先度和可用量;(2)区分自然水循环及社会水循环过程,针对不同循环过程按照各异的导理论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3)针对供水水质要求及用水行业限制,区别不同来水区水质状况进行配水;(4)弄清水资源时空格局及其变化,优选供用水配置模型及先进技术;(5)综合考虑资源、经济及环境效益,重点关注环境影响,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水资源优化配置面临较多的问题,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及其技术仍有待发展。

结束语

水资源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不能缺少和替代的资源。我国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上还有一定的缺陷,在实际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中,要综合考虑地区的经济情况、水质情况,以及水利设备等多方面因素,在配制过程中不能过于片面去思考问题,要从大局出发。同时,还要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改善我国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实现水资源良性循环式的应用和开发。

参考文献

[1]娜仁花.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4.

[2]李巍.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J].海河水利,2011.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第5篇

通过延长或缩短报道时间,增加或减少报道篇幅,提高或降低报道的版面地位等手段,改变报道的阵势和力度。调整报道规模常常是随调整报道内容而来,如“三角债”报道的内容调整后,就只有延长报道时间,增加报道篇幅,提高版面地位。原定只有10组稿件,后来实际见报的栏头就达到26次,各类报道60多篇,一版头条就有十多篇。

(四)、报道方式的调整。

指变更报道的组织方式,使报道取得好的效果。前面我们说到过几种报道组织方式,它们在实际运用中并不相互排斥,能够组合运用,并能由一种报道方式转变到另一种报道方式。报道方式的改变,是根据报道思路的修正和报道内容的调整而来的,如前文中谈到的经济日报关于“三角六”的讨论,原来的设计是刊登记者采写的新闻,后来这条新闻在报社内两度引起争议,才促使新的报道思路逐渐明朗,变客观报道为组织讨论,这样,讨论式就成了这个报道调整后的形式。

(五)、报道力量与报道机制的调整。

改变原定的报道人员部署和资金与技术设备的配置,建立新的报道机制等,前面已有专门论述。其实这种调整是由报道内容和报道规模的调整而来的,如经济日报的“三角债”报道本来是由工交部、记者部一同策划和操作的,后来报道规模扩大了,参与这个报道的人员也不断增多,评论部、财贸部、辽宁记者站、上海记者站、北京记者站、吉林记者站、广东记者站、安徽记者站、山西记者站等,共有十几个部门的记者投入了这场报道战役,这才使报道面大大扩展,报道声势大大加强。

总之,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报道实施是并驾齐驱、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在报道进行的过程中,策划者需要自始至终地接受反馈,并据此随时修正报道方案,从而有效地控制报道活动,促使报道尽可能实现效果目标。

本文对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所作的理论与实务的探讨,不可能穷尽这一领域中所有已经出现、正在出现和将会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肯定的是,立足于宏观编辑角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因为实践已经雄辩地说明,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实际是横跨媒介传播、经营、管理等诸多领域的一个边缘性课题,这项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需要有更多不同学科背景的有识之士协力推进。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已经来临的新世纪中,我国各类新闻媒介在市场竞争大潮中的不断开拓创新,以及我国新一代新闻传播研究者们的不懈求索,一定能使这项研究获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注释:

1、郑兴东:《好新闻后面--编辑耕耘录》,第222-225页。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2、肖许:《“体现了大台风范”--中央电视台张北地震报道侧记》,刊于《中国记者第2期。

&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第6篇

【关键词】教师资源;优化配置;高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过程中,要实现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信息化和大众化,我们就必须考虑高等教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教育资源在各区域的合理配置。目前,河南省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总体上偏向于公办重点高校,各区域高校尤其是民办高等院校还存在着师资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通过调查、统计和分析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并找出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河南高等院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较为合理的模式,可以为河南省普通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一、河南省高等教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概况

随着国家的高校扩招政策推出,我省高校的招生规模逐渐加大,高校规模加大主要原因是河南省推出一系列民办教育政策,这些政策促进了我省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在河南省的47所(含8所独立学院)本科普通高校中,民办的本科高校共有7所,公办普通本科40所。表1中给出了2008-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的规模。总的来说,教师资源逐年增加,生师比也在下降,但是比例仍然偏高。河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7.22%,低于全国的30%;校均规模达到12802人(全国是9675人),其中本科学校达到21300人(全国是13999),生师比17.22∶1(在校生和教师总数均为折合数),全国是17.52∶1,未折合的生师比是18.13∶1,高于全国的17.80:1,部分民办院校严重缺少教师,生师比甚至达到20∶1.

表1 2008-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的规模

年份在校学生数(人)学校数校均规模(人)教职工数(人)专任教师数教师职工比生师比

200812502048413075959326488967.64%18.26:1

2009136881399131811036177147268.98%18.33:1

20101456730107133841104277747170.16%17.56:1

20111500142117126301171178203770.05%17.29:1

20121559025120128021201568598271.56%17.22:1

河南省的高校教师资源状况及其学历职称结构如表2,教师结构总体来说较为合理,但是高职称的教师大多集中于公办的高校及重点高校,而专科和三本类院校高职称的教师相对较少。

表2 2012年河南普通高校学历职称情况

学历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合计比例

博士19983536384829155956611.13%

硕士1635574614590793117803168236.85%

本科毕业33241275415868940824024375650.89%

专科及以下952733011691409781.14%

合计7052223093460717537447785982100.00%

比例8.20%25.95%40.25%20.40%5.21%100.00%

(以上数据来源于《河南教育统计年鉴2013》及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及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二)公办和民办的教师资源比较[1]10

表3 2008-2012年河南普通高校民办与公办比较

学校数在校生数(万人)专任教师数(人)

年份民办公办民办占总比例民办公办民办占总比例民办公办民办占总比例

2008117313.10%20.29104.7316.23%104085448116.04%

2009237623.23%23.38113.517.08%119265954616.69%

2010287926.17%25.37120.317.42%135636390817.51%

2011338428.21%25.89124.1217.26%142986773917.43%

2012348628.33%28.96126.9418.58%160606992218.68%

通过民办和公办普通高校相关指标的比较发现民办院校发展中不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总数不多,发展不均衡。因为河南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因此整体上数量不多,且大部分集中在郑州。由于其民营性质,管理者多为家族企业,缺少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很多学校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教学质量差、历史较短的学校,甚至还未发展就已经消亡。随着国家促进民办教育政策的出台,民办高等教育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民办高校在聘请优秀的教师方面遇到比较大的障碍,如教师编制、养老保险、教育部门对教师科研、职称评定方面存在着偏见等问题,导致了民办高校教师流失严重,所以出现了如今民办高校的师资年龄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状况。

(3)固有资源不完善。民办高等院校要想长远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民办高校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只能靠收取学生的学费,所以民办高校大多数都处于资金严重短缺的状态。

二、影响高等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因素

(一) 政府因素[2]22

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受政府制定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影响。同一政府在不同时期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可能不同,从而对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也不同。各高等学校之间的综合实力的差别和政府追求较高投资效益的现实性,决定了政府教育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具有倾向性。

(二) 市场因素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受高等教育结果的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在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社会经济体制中,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会影响其资源配置情况。高等教育的结果主要有人才、科研成果以及为社会提供的其他服务。这些结果的市场供求状况会影响政府或学校的资源配置决策。

(三) 学校自身因素

高等学校办学主体的不同也会影响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资源配置。政府对公立学校的资源配置量往往要多于对私立学校的资源配置量。同时,高等学校的声誉是影响政府对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三、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措施

(一) 政府方面

(1)经费投入均衡化[3]138。由于政府的非均衡发展政策,教育投资向一部分学校倾斜,在公办高校的系统内,现行的财政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尽管使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在透明性和公平性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过于粗糙,不能全面反映高校的成本,也没有考虑办学效益的好坏。这必然导致各高校不顾自身条件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盲目设置专业和扩大招生,以便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其结果是导致了专业设置重复、教育投资分散、教学质量低、规模效益差等不良后果,国有教育资源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大量国有教育资源被非法投入到各地的“国有民办”或者“ 公办民校”中。

因此,政府应该统一规划,合理进的行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的不足,试行部分公办高校的转制,规范独立学校在未来的发展,明确民办高校产权关系,产权制度改革与资源配置方式创新与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刻不容缓。

(2)放开人事管理[4]39。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是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政府在统筹协调、宏观指导和提供优质服务等方应该有大作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高等教的育事业不断发展,政府的这种管理者职能也开始有所变化,但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其职能。

(3)建立资源共享网站。政府可以依托并完善河南教育科研计算机宽带网和校园网,建立高等教育资源的网上共享机制。对全省现有高校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发布高校招聘信息,教师自荐信息,为高校的教师的合理流动提供平台,对已配置出的资源的利用情况也要进行追踪调查,时刻掌握资源的利用情况。

(二) 高校方面

1. 打破封闭管理模式

高校管理者应该改变过去那种认为优秀教师是学校的独有资源,为外校所用会消弱自身的竞争力的传统管理观念,优秀教师是全社会的共有财富,应该资源共享,应该完善对共有教师的考核机制,从而保证共有教师在其他学校的工作质量。

2. 精简管理人员,明确职责

高校要建立和加强与资源配置相配套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包括管理人员的考核、分配以及奖惩机制。通过建立这种机制,使考评及奖励与资源使用效率挂钩,让人人关心资源的使用,盘活现有资源,挖掘资源潜力,使其成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推动力。

3. 联合办学

联合办学可以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而全”、“小而全”的资源配置模式,发挥高校的综合优势,加强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社会企业部门的联系,可以是学校在教学、学生实习、就业、经费等方面得到经济部门有力的支持。

(三) 教育资源循环利用

高校教育资源循环利用是一个动态平衡,可以很好的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该循环利用模式可实现高校间的协作发展,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同时可以加大学校对教育资源的深入开发及合理分配力度,最终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率利用。教育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主要形式有:①教学资源循环利用;②教学人员循环利用。

(四) 大学城共享办学资源[5]159

大学城共享办学资源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从而提高各高校的综合实力,使学生更大程度上受益。办学资源共享的形式有:①固定资源共享。例如,高校间的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辅助资源要实现共享;②师生资源共享;③专业资源共享。各高校间可以加强联系,在相同专业和相近专业的设置过程中充分考查市场需求状况,学生就业状况等情况,避免重复设置专业。

四、结束语

河南省高等教育要想建立完善合理的教师资源配置模式,就应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规范的教育资源调配机制和多层次、协作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在体制上实现各类资源间的优势互补和共享,如公办高校教师合理向民办院校流动,从而实现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师资源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王敏.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吴菲菲. 对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几点思考.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19).

[3]苏朋. 河南省城镇、农村中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基于豫南8市的调查研究.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14(4).

[4]李民. 陕西省地方普通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2008.

[5]薛微微. 大学城共享办学资源机制研究. 社科纵横,2012(27).

格尔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第7篇

格尔木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2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总面积11.89万km2。从1980年建市至今,格尔木市迅速崛起为一个以盐化、石化为支柱产业的新兴工业城市。格尔木市市区位于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城市总体规划面积52 km2。据资料,现市区建成面积32 km2,全市人口27万,其中城市人口占90%以上[1]。

由于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和工业高速发展,对当地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与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对格尔木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格尔木河流域范围内格尔木市市区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1 格尔木市水资源概况

格尔木市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的中部地区,南依昆仑山,北临达布逊湖,平均海拔2 780 m,处于干旱荒漠区和半干旱荒漠区之间。该区气候高寒干旱,少雨多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悬殊,属于典型的高原内陆盆地干旱气候。据格尔木与察尔汗气象站资料,格尔木市多年平均气温4.77℃,多年平均蒸发量2 626.9 mm,多年平均降水量43.4 mm。

格尔木市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来自于格尔木河。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上游的雪水河与昆仑河2大支流在昆仑桥附近汇集以后,由南至北流经格尔木市,最终注入达布逊湖(见图1)。格尔木河流域现有地表水资源7.99亿m3,地下水资源6.442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5.99亿m3,水资源总量为8.442亿m3。

根据国际标准,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流域水资源利用率一般不超过40%,我国多采用60%~70%,但考虑到格尔木流域内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应控制水资源利用率不超过45%[2]。据统计,2006年格尔木市总用水量2.975亿m3,水资源利用率为35.24%。格尔木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尚有一定得潜力。

2 格尔木市水资源供求分析

2.1 格尔木市水资源供给分析

考虑到格尔木市污水处理厂于2007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为格尔木市增加了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在2010年格尔木市的可供水资源有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回用水资源。

2.1.1 地下水开采量

格尔木市处于昆仑山前冲洪积平原上,山前巨厚的第四系含水层蕴含了丰富地下水资源,总量为6.442亿m3。据统计,2006年格尔木市地下水开采量为0.287亿m3,只占地下水总资源量的4.45%,总体开采程度较低。

目前,格尔木市地下水设计最大供水能力28.41万m3/d,水源地有市自来水公司二期水源地、盐湖西水源地、盐湖集团水源地、格尔木炼油厂生活水源地、铁路水源地、大水沟、尕拉滩供水水源地、驻格部队及零星分布的水源地。在现有水源地不增加的情况,格尔木市地下水最大开采量为1.037亿m3,占地下水总资源量的16.1%,尚有进一步增采的空间。

2.1.2 地表水可利用量

格尔木市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格尔木河。格尔木河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为7.99亿m3,其中格尔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82亿m3,山前沟谷洪流量为0.17亿m3。现阶段,格尔木市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通过渠道直接从格尔木河引水用于盐湖工业、农田灌溉、林地灌溉及城市环境用水。

考虑到格尔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参照国际标准,格尔木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得超过40%,即3.128亿m3,否则会影响河流的生态环境。据统计,2006年格尔木地表水资源的利用量为2.69亿m3,占格尔木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3.66%,尚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2.1.3 回用水资源量

格尔木市污水处理厂现已建成投产,其污水处理能力达5万m3/d。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可用于农田灌溉和生态环境用水。2010年格尔木市污水回用资源量为0.18亿m3。

2.2 格尔木市水资源需求分析

2010年格尔木市需水量包括生活需水量、工业需水量、农业需水量和城市环境需水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格尔木市的需水量也将不断的变化。

2.2.1 生活需水量

格尔木市生活需水量包括城镇生活需水量和农村生活需数量。据资料,2006年格尔木市区常驻人口16.2万人,其生活用水1 031.39万m3;农村人口3.9万人,其生活用水量约为70万m3。在第5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平均增长率上,2010年格尔木市人口达到35.0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90%以上。在人均用水量维持2006年水平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格尔木市生活需水量为0.23亿m3,其中城镇生活需水量为0.223亿m3,农村生活需水量为0.007亿m3。

2.2.2 工业需水量

格尔木市工业需水量包括一般工业用水和盐湖工业用水。通过对格尔木市所属大中型企业用水量和在建项目预计用水量的调查,确定格尔木市的主要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用水量现状指标,来预测格尔木工业需水量。据统计,2006年格尔木市工业用水量为0.849亿m3,其中一般工业用水为0.249亿m3,盐湖工业用水0.6亿m3。预计到2010年青海盐湖集团二期工程建成投产,格尔木市工业需水量将达到1.802亿m3,其中一般工业用水为0.402亿m3,盐湖工业用水1.4亿m3。

2.2.3 农业需水量

格尔木市农业需水量包括灌溉需水量、畜牧需水量。据统计,2006年格尔木市灌溉定额为4.065 m3/hm2,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1,灌溉用水量为2.058亿m3;畜牧用水量为0.003亿m3。

按照格尔木河流域水利综合规划,近期至2010年格尔木灌区总面积0.435万hm2保持不变,灌溉定额为1.4万m3/hm2,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农业需水量为0.591亿m3。根据格尔木市限制大畜数量与限制存栏数状况,预计2010年格尔木市畜牧需水量为0.006亿m3。

2.2.4 城市环境需水量

格尔木市城市环境用水主要用于城区林地、植物园的灌溉用水。其由城市绿化渠年输水,渠道设计流量0.2~0.3 m3/s,输水时间4-10月。按最大输水量计,2010年格尔木市的城市环境用水量为0.062亿m3。

3 格尔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3.1 优化目的

根据格尔木市生态环境现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以维持当地生态环境现状不退化为原则,在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来满足格尔木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现有水资源,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实现社会效益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3.2 优化方案

根据格尔木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现状,制定2010年格尔木市水资源优化方案,以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可持续性的发展盐湖工业,维持盐湖必要面积,必须保证格尔木河下游不断流和入达布逊湖水量,应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地表水资源作补充。

(2)加大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激发各地下水水源地的开采潜力。把2010年的格尔木市地下水最大开采量设置为2010年格尔木市地下水开采量,即1.037亿m3。

(3)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2010年格尔木河流域资源开发利用率不超过为45%,即3.799亿m3,则2010格尔木市地表水利用量不超过为2.762亿m3。

(4)假定2010年格尔木市农业灌溉用水全面实现了额定灌溉标准,则2010年格尔木市农业用需量为0.597亿m3。

(5)生活用水全部由地下水提供,回用水全部用于城市环境用水。

(6)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城市环境用水再由剩余的可供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来进行调节。

(7)加上盐湖的状况。

3.3 变量设置

2010年格尔木用水类型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城市环境用水。具体变量设置见表1。

3.4 约束条件

3.4.1 资源约束

地下水资源约束:

式中:Q1为地下水可供资源量;d1+表示所用地下水资源量不足时与地下水可供资源量的差值;d1-表示所用地下水资源超过时与地下水资源量的差值。d1-、d1+都不小于0;d1+×d1-=0,以下情况的类似。

地表水资源约束:

回用水资源约束:

3.4.2 目标约束

生活用水量:

工业用水量:

城市环境用水量:

农业用水量:

投资费用:

式中:M表示开发水资源总投资费用;m1、m2、m3表示开发每立方米地下水、地表水、回用水的投资费用。

根据优化方案,在各约束条件中,X11=0.23亿m3,X33=0.062亿m3,X43=0.118亿m3,X12、X13、X23、X31、X32均为0。

3.5 目标型态与优先级别

根据目标规划法,在表示目标的过与不足的补助变量d-和d+的系数中,用-1、0、1的值适当决定一个来表示各种型态。本次模型的目标函数与目标型态对应方式见表2。

鉴于模型的约束条件,本模型的目标型态与优先级可以如下确定:

(1)资源限制是最根本的,可供水量是有限的,把总用水量不能超过总供水量设置为第1级目标,目标函数为Ⅱ类型,即P1=d+1+d+2+d+3。

(2)人民的生活用水必须保证,所以生活用水为第2级目标,目标函数为Ⅰ类型,即P2=d4-。

(3)工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根本保障,故定为第3级目标,目标函数为Ⅰ类型,即P3=d5-。

(4)由于城市环境用水量相比农业用水很小,而且环境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城市环境用水量设计为第4级目标,目标函数为Ⅰ类型,即P4=d6-。

(5)随着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农业节水将有广阔的前景,所以把农业用水量设计为第5级目标,目标函数为Ⅰ类型,即。

(6)把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投资费用设计为第6级目标,要使水资源开发利用成本最低,目标函数为Ⅰ类型,即P6=d8+。

综合上述分析,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4 优化配置结果

利用GLPS软件对格尔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进行编程求解。优化结果见表3。

5 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的分析表明,在实现优化方案的前提下,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实现社会效益最优化及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2010年格尔木市水资源不但能够满足各部门的用水需求,而且还有剩余水资源量1.288亿m3(见表4)。

亿m3

亿m3

注:可供水资源总量=可供天然水资源量+回用水资源量=3.979亿m3;优化水资总源量=地下水+地表水+回用水=2.691亿m3;剩余水资源量=可供水资源总量-优化水资总源量=1.288亿m3。

从表4中可以推出:

2006年农业用水量-2010年农业需水量>剩余水资源量

由上式可知,格尔木市水资源合理发开利用的关键是农业用水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实现格尔木河流域水利综合规划中的灌溉定额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格尔木市农业用水方式还是以大水漫灌为主不转变,则2010年格尔木市将面临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盐湖工业的扩大,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范围的扩张,格尔木市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水资源供需压力。本文针对格尔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一些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建议,使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1)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实施科学种田。2006年格尔木的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6.82%左右,具有很大的节水前景。

(2)保护地表水资源,开发地下水资源。格尔木市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而总体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在丰水年或者汛期,进行地下水回灌,增加地下水的储备量,能减少格尔木市地表水资源利用量,保护格尔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维持盐湖水域面积。

(3)继续大力发展污水回用措施,增加污水的回用率,增加格尔木市水资源可利用量。大力发展节水型工业,提高工业用水的回用率,降低万元产值耗水量。

(4)加强群众的节水教育,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在生活中浪费现象。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格尔木市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合理开发配置水资源,维持当地生态环境平衡,对格尔木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2006年格尔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格尔木市的发展规划,预测了2010年格尔木市的水资源供求关系。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提出了2010年格尔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利用目标规划法建立了优化配置模型,使用GLP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编程求解。结果表明:该配水方案实现了各项预期目标,满足了2010年格尔木市各部门的用水需求。最后,对格尔木市水资源发开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优化配置,目标规划法,水资源,格尔木市,GLPS软件

参考文献

[1]马生林,刘景华.“聚宝盆”中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36.

[2]王永贵,郭宏业.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11.

[3]杜彩霞,魏裕博,刘江,等.陕西宝鸡地区可供水资源目标规划模型[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1(2):53-55.

[4]李建,王辉,谭立渭,等.格尔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预测分析[J].高原地震,2006,18(4):52-61.

[5]孙雪涛.对格尔木水问题的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02,4(3):32-35.

[6]王文科,韩锦萍,赵彦琦,等.银川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资源科学,2004,26(2):36-46.

[7]刘志明,王桂玲,杨振京,等.格尔木市至诺木洪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环境效应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8(3):68-72.

[8]李健,王辉,黄勇,等.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河流域生态需水量初步估算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1):71-75.

[9]翟国静,苏永军,畅金元,等.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5):38-41.

[10]代琼,何新林,韩志全,等.玛纳斯河灌区库群系统水资源优化调度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6):49-53.

钢铁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第8篇

进入21 世纪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出于推动工业化进程的目的而加快钢铁产能扩张,世界钢铁工业规模持续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优质铁矿资源日益减少、化石能源枯竭、有机物污染等环境问题,“两高一资”( 高消耗、高排放、资源依赖型) 问题非常严重。毫无疑问,钢铁制造系统对资源需求过大的问题将会是中国钢铁工业未来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容回避的、必须尽早破解的战略难题[1 - 4]。

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就成了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全世界各国学者早就对钢铁制造系统的生产流程进行了广泛研究。1997年荷兰学者Paul Konijn等[5]就尝试建立了一套用于描述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流的完整、详细的数据系统,其输入输出表可以清晰地描述钢铁工业整个物理单元的生产工艺过程; 美国工程院院士Floudas等[6]利用混合整型线性规划方法,对涉及可用时间和物料资源分配的工艺调度问题进行研究。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学者也对钢铁制造系统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分析,2002 年蔡九菊等[7]针对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建立了关于钢铁生产流程环境负荷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引入生命周期评价( LCA) 方法和产品周期的概念,并应用于中国钢铁生产典型流程的环境负荷问题的分析中; 蔡九菊等[8]通过研究钢铁企业物质流与能量流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含铁物料流动过程的铁流模型; 殷瑞钰[9]阐述了钢铁制造流程中铁素物质流和碳素能量流的行为规律,提出了应注重与铁素物质流相关的碳素能量流的输入和输出特点、能量流网络构建以及相应的信息化集成调控的观点。

上述研究大多集中在抽象的理论探讨方面,并没有对钢铁制造过程中主要资源输入和产品输出进行深入的量化分析,对钢铁制造系统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进行系统建模和数学建模的研究也较少。钢铁生产过程中,合理的资源配置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的根本前提,对钢铁冶炼过程生产所需摄取的主要资源进行分析并对其配置进行优化,符合当前生态钢铁工业发展主题。基于钢铁制造系统自身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建立钢铁制造系统数学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对钢铁制造流程中所需要的主要资源配置以及所生产出的产品输出量进行分析优化,有利于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产品输出,这对整个钢铁制造系统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1钢铁制造系统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

钢铁生产过程即是钢铁制造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转化过程。钢铁制造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业制造系统,是对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制造系统的统称,包括生产制造系统和辅助制造系统。钢铁生产的流程大致分为: 选矿、烧结、炼焦、炼铁( 高炉) 、炼钢( 电炉或转炉) 、连铸、轧制等过程,其中,高炉炼铁系统和转炉炼钢系统是主要的钢铁制造系统,高炉炼铁系统使用焦炭、预还原球团、烧结矿作为燃料和还原剂,在高温下将铁矿石或含铁原料中的铁元素从氧化物或矿物状态还原成含有碳、硅、锰、硫、磷等杂质的液态生铁; 转炉炼钢系统将熔融生铁和废钢以及少量预还原球团作为原料倒入电炉或转炉,以纯氧作为氧化剂,依靠炉内氧化反应放热来提高熔池温度并脱碳,从而得到温度及成分均合格的钢水。

由此可以看出,钢铁制造系统是与钢铁制造过程紧密相关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在人的控制下形成的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有机组织,钢铁制造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复杂交互关系上。因此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实质就是钢铁制造系统与外界系统之间交换联系的过程,也是一个产品的输入与输出过程。钢铁制造系统在人的控制下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行为如图1所示。

2模型建立及求解

结合上述对钢铁制造流程的描述,基于钢铁制造系统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对其进行建模。假设某大型钢厂钢铁生产制造的主要系统包括n个高炉炼铁系统、s个电弧炉炼钢系统以及m个转炉炼钢系统,各个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主体,每个子系统都时刻与其自身周围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这些交互行为将各个子系统联系在一起构成所要研究的对象系统。整个钢铁制造系统的生产既受到环境的资源制约,同时其输出的排放物又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炼铁和炼钢所需物质和能量均从外界获取,根据高炉炼铁和转炉炼钢的工艺特点及其在制造过程中所进行的物质能量行为,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上述式中: 式( 1) 为高炉炼铁系统摄取的总物质量; 式( 2) 为高炉炼铁系统生产的总铁水量; Ri为第i个高炉炼铁系统从外界摄取的物质量;Ri1、Ri2、Ri3分别为第i个炼铁高炉炼铁所需的预还原球团量、烧结矿用量和焦炭用量; X为高炉炼铁系统的铁水总产量; r1、r2分别为还原球团和烧结矿的资源强度,根据分析一般取r1= 1. 1 、r2= 1 . 4 。式( 3 ) 为炼钢系统从外界摄取的总物质量; 式( 4) 为炼钢系统的钢水总产量; Pj为第j个炼钢炉所需输入物质总量; Pj1、Pj2、Pj3分别为第j个炼钢炉炼钢所需铁水量、废钢量和预还原球团量; Y为炼钢系统的钢水总产量; a为辅料质量占铁水输入量的百分比,b为使用氧气的资源强度,σ 为炼钢系统对原料的金属收得率,一般取a = 10. 5% ,b = 0. 081,σ = 0. 90; P1s为第1 个电弧炉所消耗的资源量。

建立上述模型后,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并确定所有资源消耗的最优值,作者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启发式算法,最初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John Hol-land教授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是由自然界生物进化规律衍生出来的一种全局寻优算法[10]。首先根据问题和约束指定初始化种群的范围,通过交叉和变异产生出新的种群,随后经过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使得所产生的解不断地像全局最优点靠近,在算法终止后可得出在迭代代数内的全局最优解。通过该算法可得出式( 1) ~( 4) 中所有参数变量的最优解,以下将通过案例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3案例分析

针对某大型钢铁厂的实际生产数据,对该钢铁厂的铁水和钢水生产部分进行物质能量代谢建模。建模前,构造了6 个与该厂生产直接相关的制造系统,分别为1 号、2 号、3 号炼铁制造系统,1 号、2 号转炉炼钢系统和3 号电弧炉炼钢系统,并构建了与之相关联的焦化系统、烧结系统、预还原球团系统、废钢循环系统各1 个,作为与钢铁制造系统隔离开来的人工环境系统。3 个高炉分别从外界摄取其炼铁所需的物质,产生的铁水分配转炉和电弧炉炼钢使用。

钢铁制造系统模型建立完成后,根据钢铁厂实际生产条件,建立出各资源用量的物质平衡关系以及资源的使用约束量,以此作为钢铁制造系统模型的约束条件,从而通过编程计算出炼铁和炼钢系统原料的消耗使用量,实现对钢铁冶炼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步骤如下。

在高炉炼铁系统中,根据高炉炼铁系统在不同生产率工况下的实际生产情况,可以得出3 个高炉炼铁系统摄取的烧结矿用量的物质平衡关系为:

上述式中: K11、K12、K13分别为1 号炼铁制造系统低、中、高生产率工况下的相对工时。由归一化条件可得

焦炭使用量为:

上述式中: ei1、ei2、ei3分别为第i号( i = 1,2,3) 高炉炼铁系统低、中、高生产率工况下的焦比,根据生产经验取e11= 0 . 45 、e12= 0 . 40 、e13= 0. 45 、e21= 0 . 55 、e22= 0 . 45 、e23= 0 . 45 、e31= 0 . 40 、e32= 0 . 35 、e33= 0 . 40 ; ei0为第i号高炉使用单一预还原球团作为生产原料时的焦比,分别取e10=0 . 30 、e20= 0 . 30 、e30= 0 . 30 。

同时根据资源总量条件的约束,1 号、2 号、3号高炉炼铁系统的预还原球团最高使用量分别为0. 6 × 106t、0 . 4 × 106t、0 . 8 × 106t,即

转炉炼钢系统中,在生产经验和资源条件制约的情况下,生铁用量、废钢用量和预还原球团用量应满足如下关系:

将上述资源消耗情况以及式( 5) ~ ( 7) 作为模型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以高炉炼铁摄取资源总量最小作为优化目标,选取种群数100、交叉概率0. 9、变异概率0. 2 、最大遗传代数100 代作为本次计算的算法参数。通过编程,算法在100 代终止迭代,此时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系统最优环境适应数值即是高炉炼铁系统摄取物质总量的全局最优解,也是式( 1) 的最优值。

在高炉炼铁系统摄取资源总量最小前提下所生产的铁水作为铁水总产量提供给炼钢系统进行炼钢,从而得出式( 3) 和式( 4) 中炼钢系统资源的消耗情况和钢水产量,结合该钢厂实际的物料投入产出统计数据,经整理后得到钢铁制造系统与钢厂的实际资源消耗数据的差值,即优化指标,结果如表1 所示。

万t

从表1 中可以看出,与实际钢铁厂生产数据相比,通过钢铁制造系统的物质能量行为所建立的钢铁制造系统模型,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烧结矿用量减少。钢铁制造系统模型中烧结矿用量1 135. 87 万t,实际使用量1 188. 767 万t,优化百分比为- 4. 45 % 。主要原因是上述钢铁制造系统模型中的废钢用量相比于实际生产多消耗了33. 339 万t,多消耗的废钢资源很大一部分作为原燃料被电弧炉炼钢所消耗,从而在钢水总产量最大化的基础上,转炉炼钢所生产的钢水量降低导致其所需消耗的铁水量减少,所以降低了烧结矿的消耗。

( 2) 电弧炉废钢使用量增加。钢铁制造系统模型中的废钢使用量为190. 099 万t,且高达174. 11 万t的废钢资源作为原燃料被电弧炉炼钢所消耗,占废钢资源许用量的91. 59% 。与钢厂实际废钢使用量156. 76 万t相比,系统模型废钢消耗略为偏高。此种情况说明在电弧炉炼钢中废钢资源的消耗能大大提高钢水的产量。因此,在实际钢厂生产中,可考虑使用其他资源代替废钢作为原燃料给转炉炼钢,将更多的废钢资源尽可能多的提供给电弧炉炼钢系统。

( 3) 高炉炼铁资源利用率提高。钢铁制造系统模型中焦炭用量为330. 167 万t,相比于实际钢厂焦炭消耗下降了2. 58% ,说明还原球团矿的用量对焦比的影响较小。同时,实际企业的铁水产量为778. 59 万t,外界摄取焦炭、烧结矿和预还原球团的资源总量为1 804. 377 万t,高炉炼铁资源利用率为43. 15% ; 而在钢铁制造系统数学模型中铁水产量为771. 36 万t,摄取外界物质量为1 490. 011 万t,高炉炼铁资源利用率为51. 77 % ,资源利用率提升8. 62 个百分点。结果充分说明,基于物质能量代谢行为所建立的钢铁制造系统数学模型对钢铁制造系统的资源消耗进行配料优化,可以在满足产量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提高高炉炼铁资源利用率和高炉生产效率的目标。

( 4) 预还原球团使用量偏小。钢铁制造系统模型中预还原球团使用量偏小,仅为23. 980万t,而企业实际用量高达82. 383 万t。主要原因是考虑到还原球团铁素含量较高,企业为了通过降低渣量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在钢铁冶炼过程中无限制地增加还原球团用量,但根据计算的结果来看,这样一味增加还原球团用量的做法并不能满足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要求,因此要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今后,在模型中可以考虑增加还原球团的最小约束量来加以改进。

4结论

牡丹江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 第9篇

1 蓄水工程

牡丹江市目前城区供水水源主要依靠牡丹江干流,水质不能稳定达标。近些年虽经治理水质有所改善,但水厂取水口处水质勉强达到Ⅲ类水体,个别指标仍时有超标。由于源水水质不达标,即使投入大量资金对净水厂处理工艺进行改造,也难以达到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牡丹江市地下水资源缺乏,没有城市备用水源,一旦牡丹江发生水质污染事件,百万人饮水安全即刻出现危机。海浪河水量充足,水质优良,地理位置优越,输水距离短,符合城市供水的要求,建设林海水库是确保百万城镇居民饮水安全的需要。

林海水库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境内,长汀至太平沟公路34km处,距牡丹江市115km,松花江水系牡丹江左岸支流海浪河上游,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1562km[2]。林海水库的任务是以城市供水为主,结合水力发电,兼顾农田灌溉和防洪等综合利用。

初拟正常蓄水位509m,相应库容3.47×108m[3];兴利库容2.74×108m[3];防洪高水位509.93m,防洪库容0.31×108m[3];设计洪水位510.16m;校核洪水位511.30m,总库容3.85×108m[3];水电站装机容量60MkW。枢纽主要建筑物为Ⅱ等二级,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下游防洪标准为30年,城市供水保证率95%,灌溉保证率75%。

林海水库年供水量3.17×108m[3];电站保证出力7910kW,多年平均发电量1.07×108kw·h;本流域水田灌溉面积0.87×10[4]ha,为流域外1.2×10[4]ha水田提供灌溉水量;防洪保护面积0.11×10[4]ha,提高沿岸村镇现有堤防的防洪能力。

2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

牡丹江市水库星罗棋布,规模不大,以中、小型为主,水库功能不尽相同,试点期主要实施的河湖连通工程为引海浪河水入市区的工程。

引海浪河水入市工程由渠首工程、输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三部分组成。渠首工程为一座宽100m的拦河闸,布设在拉古白灰厂对面的海浪河上。渠首自流引水,沿途有对农田灌溉的功能,输水线路是从渠首引水,长5.2km,沿河边滩地引到卡路屯南侧西安区养鱼池,经养鱼池到净水厂排水闸,从净水厂排水闸进口引到西大泡。海浪河水引入六泡后,可以串活六泡形成天然水域景观。新建排水管线长2.9km,结合城区排水工程,可将进入牛角湖中的引水流量经牛角湖排水闸引至人民公园和阳明公园,最后经阳明排水闸排入牡丹江。试点期水资源配置工程统计见表1。

3 节水社会建设

牡丹江市是一座典型的工程性缺水城市,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牡丹江市的当务之急。试点期开展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和非常规水利用工程。另外,继续深化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大力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初步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社会。

3.1 农业节水

农业节水工程措施主要指渠道防渗等渠系改造工程及喷灌、微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牡丹江市农业节水有较大的节水潜力,试点期间实施的农业节水工程为海南灌区综合治理工程等,工程建设后,可改善现有灌溉面积9×10[4]ha,包含旱田面积7×10[4]ha,水田面积2×10[4]ha,主要通过采取渠道衬砌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治理灌区位于牡丹江支流海浪河下游,项目区内田间灌溉系统基本齐全,田间建筑物不配套,多数建筑物基本不能使用,灌溉渠道多被耕地挤占,灌溉标准低,基本利用原有沟道进行灌溉,水量渗漏严重,且配套建筑物不完善,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灌区上、下游争水矛盾突出,下游渴水现象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故对海南灌区进行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修灌溉防渗渠道总长度54km,开挖整治沟渠50.4km,新建量配水建筑物306座,田间道路81km。

3.2 工业节水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牡丹江市工业用水增长较快,推动工业节水对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节水发展的重点。

试点期间主要对牡丹江三都纸业有限公司、牡丹江市白酒厂、百威英博(牡丹江)啤酒有限公司、牡丹江金缘钩缓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牡丹江北方水泥有限公司采取工艺节水措施。主要措施包括:(1)加强对主要设备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建立高效循环用水方式,减少耗水量,提高重复利用率;(2)推行清洁生产战略,提高工艺技术水平;(3)加强化学工艺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3.3 生活节水

目前,牡丹江市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依然较高,跑冒滴漏现象扔较为严重,节水器具普及率扔有待提高,生活节水潜力较大,试点期将开展城市老旧管网技术改造,全面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的使用。

3.3.1 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率。

制定管网改造计划,试点期内规划新建及改造市政供水管网长度44.024km,其中新建供水管网41.459km,新建供水管线管材采用最新材料,即管道内壁光滑、耐腐蚀、不宜结垢的优质管材;改造供水管网2.565km,重点对铺设时间较长的管道及材质差、经常爆管、积垢淤塞的铸铁管道进行改造,采用新型管材,减少系统的跑冒滴漏水量。

3.3.2 全面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提高生活用水节水效果。

强化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力度,全面推行先进的节水型器具,如陶瓷芯的节水龙头、冲洗阀、便器及高低位水箱配件和淋浴制品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确认的节水型器具。试点期内首先对牡丹江市区人口比较集中的社区、学校、机关、医院、宾馆等场所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进而普及到市郊乡镇村庄,引导居民尽快淘汰现有住宅中不符合节水标准和国家明令淘汰的生活用水器具,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85%。

3.3.3 实施水表分户改造和安装,为实行阶梯水价打好基础。

制定水表分户改造和安装计划,全面普及计量设施。试点期计划对老城区水表未出户的老楼房进行统一改造,并对无表核量户安装水表。通过实施水表分户改造和安装,实现“一户一表,表移户外”,提高居民节水意识,推动阶梯水价政策的顺利实施。

3.4 非常规水利用

非常规水利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减轻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试点期将在牡丹江市区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和雨洪调蓄利用工程。

3.4.1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运用水敏性城市设计的理念,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取其利、避其害,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减轻其对城市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积极促进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城市水文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试点期将针对牡丹江市水资源现状和城市发展特点,在市域范围内,根据雨水汇水面积、雨水利用形式,从线、面不同尺度,采取相应措施对雨水资源进行收集、调蓄和利用。

3.4.2 雨洪调蓄利用工程

与洪水为友,将雨水视为资源进行调蓄利用,对于城市防洪减灾、缓解水资源危机、净化水质和补偿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试点期将针对7号湖泡向西至放牛河堤防段建设湿地公园,形成特色突出的湿地景观和西部雨洪调蓄功能的湿地公园。

该工程将雨洪调蓄系统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进行整合,将工程技术与景观生态设计相结合,以绿地水系等自然要素构建城市的“绿色海绵”,实践适应牡丹江市雨洪管理要求的雨水资源化景观途径。

4 结论与展望

2014年5月20日,水利部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水资源函[2014]137号),明确将牡丹江市列为59个试点城市之一,为牡丹江市全面提升水生态文明水平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以实施生态文明新城战略为载体,在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保护、防洪排涝与城市供水安全、水文化传承与水景观提升以及水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滨水绿色廊道穿越城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正在向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更加协调、边城特色更加鲜明、更具竞争力的目标迈进。

摘要:当前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提出了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县)的规划,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理念的提出将生态修复和保护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亲水城市的建设必然需要足够的生态用水,所以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要增加生态需水份额,保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解决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地区间和各用水部门间存在用水竞争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结合牡丹江市水资源优化配置规划,分析了水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配置,开源节流

参考文献

[1]娜仁花.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12-15.

[2]金友德,曹金鑫.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山西建筑,2011(06):69-74.

[3]杜勇.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考[J].甘肃农业,2010(05):91-93.

[4]张丽霞.新疆库车县水资源配置分析[J].陕西水利,2010(06):34-36.

[5]徐振国,李强,杨天祥,马银辉.新疆库车县水资源配置分析[J].陕西水利,2010(06):38-40.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第10篇

水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也导致了一些诸如地下水位下降、水环境质量恶化等问题,甚至有地方出现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1]。解决这些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配置水资源。水资源配置是在流域或地区的经济或生物总量为出发点,探求其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工程以及非工程措施,合理调整用水需求,维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公平分配,以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水资源优化配置还可以实现对流域水循环及其影响的自然与社会诸因素进行整体调控[2,3]。

玛河流域地处天山北麓中段,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区域。玛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社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解决玛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主要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有限的水资源。

1 研究方法

1.1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针对水资源短缺和用水的竞争性提出来的,因此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是使区域或流域的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地发展。传统的单纯地以经济效益高低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决策依据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鉴于此,本文结合玛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的特点,引入多目标规划决策模型,对玛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进行优化配置。水资源多目标规划决策模型原理如下[4]:

{Ζ=max[F(X)]X0G(X)0(1)

式中:X为决策向量;F(X)为综合效益函数;G(X)为约束条件集。

1.1.1 目标函数(ob.)

设水资源优化配置考虑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则相应的目标函数即可分为社会效益目标、经济效益目标以及环境效益目标。

(1)社会效益目标函数。

maxf1(x)=-miniΙ{i=1J[Dji-(x1ji+x2ji)]}(2)

式中:Djii区域j用户需水量;x1jix2jii区地表水、地下水向研究区j用户的供水量,m3。

(2)经济效益目标函数。

maxf2(x)=maxiΙ{i=1J[(b1ji-c1ji)x1jia1ji+(b2ji-c2ji)x2jia2ji]}(3)

式中:b1jib2ji,c1jic2ji,a1jia2ji分别表示地表水、地下水向ij用户的单位供水量效益系数,元/m3、费用系数,元/m3、修正系数。

(3)环境效益目标函数。

maxf3(x)=-miniΙ{i=1J0.01djipji(x1ji+x2ji)}(4)

式中:djij用户单位污水排放量中重要污染物的浓度,mg/L,一般可以用化学需氧量(COD)或者生化需氧量(BOD)等水质指标来表示;pjiij用户污水排放系数。

1.1.2 约束条件(s.t.)

对于约束条件的分析,一方面可以从水资源配水系统的各个环节入手,也可以从社会经济、水资源与环境协调等方面入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不超过可供水量上限;②输水系统的输水能力不超过地表水源 、地下水源的最大输水能力;③用水系统的供需变化不超过研究区用户需水量变化的下限和上限;④非负约束。

1.2 模型求解

这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采用交互式多目标决策方法求解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交互式多目标决策一般方法是通过给定各单目标权重最终将多目标决策系统转化为单目标决策问题进行求解的[5,6,7]。由于权重的计算是由经验确定,主观性强,本文采用基于欧式距离判断的多目标求解方法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方法的步骤是:首先根据满意度函数:

ρ(fi(x))=fi(x)-fi(x)-fi(x)+-fi(x)-(5)

判断各项单目标达成程度的目标满意度,然后根据总体目标协调度公式:

λ(d)=d1+d2d1+d3(6)

考虑各单项目标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效果,从而实现系统各单项目标间的总体协调控制。

其中:d1=[i=1n(fi(x)-fi(x)+)2]0.5,表示计算值与理想值之间的欧氏距离;d2=[i=1n(fi(x)-fi(x)-)2]0.5,表示计算值与上、下限值之间的欧氏距离;d3=[i=1n(fi(x)+-fi(x)-)2]0.5表示理想值与上、下限值之间的欧氏距离;fi(x)、fi(x)-、fi(x)+分别表示i目标函数ρ(fi(x))的规划值、下限值和上限值。

当0.5≤λ(d)≤1.0,各单项目标值均达到理想值,结果为决策者所满意。对本文来讲,d3是一个常数,λ(d)随着f1(x)的增大而单调增加。

目标的整体协调模型为:

{maxλ(d)s.t.(7)

设总体目标协调度的下限值为λ(d0),各单项目标的满意度下限值和相应的容许调整幅度分别为ρ-izi,则单目标规划问题可描述如下:

ob.mini=13yis.t.{λ(d)λ(d-)ρ(fi(x))+yiρi-0yizixX(8)

对于上述规划问题,不断调整各参数,反复进行交互计算,直到达到满足要求为止。

2 实例应用——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2.1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玛纳斯河流域位于新疆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该流域除玛纳斯河外,还有塔西河、宁家河、金沟河以及巴音沟河等4条河流,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约22.82亿m3,流域总面积约2.4万km2,其中玛纳斯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10亿m3,占全流域的53%,该流域可资利用的地下水资源约11.97亿m3。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09)》,截止到2008年末,流域总人口约109.76万人。

玛纳斯河流域用水部门根据用水性质可分为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以及生态用水。农业用水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用水,可采用定额法计算;生活用水包括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和公共用水,也采用定额法计算;工业用水计算方法参见文献[4]。生态用水计算采用特纳特法,结合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特征,本文取河流流量不低于正常河流流量的30%[7]。玛河流域水资源各用水部门用水量见表1。

数据来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09)》、《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石河子大学,2005年。

2.2 供需水量计算

根据玛纳斯河流域不同频率地表水资源来水过程,选定了2000年(地表水资源来水频率为90%的年份)为枯水年、2002年(地表水资源来水频率为50%的年份)为平水年,2008年为现状年,2015年为规划年;2015年各统计量是依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1999-2008)》流域各地区的增长率推算得出,各年供需水量计算结果见表2。

资料来源:新疆区水利厅“新疆水资源评价”课题组、《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石河子大学,2005年。

2.3 水资源配置结果

根据1.1节中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建立玛纳斯河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程(本文将流域看作一个区),采用基于欧式距离判断的多目标求解方法。通过求解模型,计算出2008年,各单个目标满足约束条件情况下的极值为:

{f1+=-1.22f1-=-6.42{f2+=670.80f2-=152.79{f3+=-0.43f3-=-2.57

单目标满意度ρ(f1(x))=0.75,ρ(f2(x))=0.61,ρ(f3(x))=0.73,协调度函数值λ(d)=0.70,表示目标值可以接受。对应供水量值(单位:亿m3)如下:

[x11x21x12x22x13x23x14x24]=[11.941.0900.352.562.0000.67]

其他水平年计算过程相同,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2015年玛纳斯河流域农业、生活、工业、生态总需水量将达26.85亿m3,而实际供水量仅25.52亿m3,缺水达到1.34亿m3。水资源在农业、生活、工业、生态各用水部门上的配置占可供水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7.74%、3.71%、2.05%、26.50%,由于玛纳斯河流域是我国四大灌区之一,故农业用水量仍为各部门用水量之首。由于垦荒用水,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故在未来年水资源配置时,用于生态修复等的生态用水量逐年增加,用以改善该流域的生态环境。

由表3还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对玛纳斯河流域地表水需求不断增加的状况下,也将逐步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开发地下水水资源将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等严重后果,故未来本流域还需要研究节水技术,推广节水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等。

3 结 语

基于多目标规划决策原理,引入多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玛纳斯河流域的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进行了实证研究,计算了玛纳斯河流域不同水平年以及规划年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优化配置结果可为玛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曹松.浅谈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4(12):1-4.

[2]王浩,游进军.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历程与进展[J].水利学报,2008,39(10):1 168-1 175.

[3]唐德善,王霞,赵洪武,等.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5,23(3):38-41.

[4]王开章,董洁,韩鹏,等.现代水资源分析与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赵振国,刘丽,陈南祥.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方法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28(5):1-3.

[6]董贵明,束龙仓.基于极值的交互式多目标决策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8,27(1):137-140.

湖南省R&D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R&D;资源配置;优化;省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F12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36-04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R&D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D/GDP),是国际通用的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它测度的是一个国家投资研发的实力,也是评价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该指标作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22个主要指标之一进行监测和评价。纲要提出到2010年,该指标要达到2%,这也是该指标第一次被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列入五年规划中。国际经验表明,R&D、投入强度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初级阶段,R&D投入强度一般不超过1.5%;工业化中级阶段,R&D投入强度约为1.5%~2.5%。我国目前R&D/GDP仅为1.60%,仍然低于国际同期水平,所以我国R&D资源配置的优化任务仍然显得比较重。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R&D/GDP比重较低是和我国R&D资源投入来源结构呈低水平均衡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R&D来源结构模式虽然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就其共性而言,一般经历了政府主导型、政府企业双主导型、企业主导型等几个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企业投入占2/3左右、政府投入占1/3左右的R&D来源结构。2001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R&D投入占R&D投入总量始终没有超过20%,并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格局虽然体现了湖南省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R&D投入来源结构,但这一结构是在R&D投入总量和R&D/GDP均偏低的情况下出现的,违反了R&D投入来源结构具有明显阶段性的普遍规律,是“低水平均衡陷阱”。在R&D投入结构模式转换过程中,企业投入超过政府投入的拐点一般发生在R&D/GDP达到2%左右,而我国是在R&D/GDP不足1%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也是导致我国R&D/GDP明显偏低的重要原因。我国高校R&D投入比重明显偏低,基础研究能力不足。美国高校R&D投入在R&D总投人中所占份额从1953年的5.3%上升到2004年的13.6%;日本高校1970--2003年问R&D投入所占比重大致在19.4%~27.0%之间;德国高校R&D投入所占比重1981—2004年间始终在14%~19%之间小幅波动。我国高校R&D投入在R&D总投入中所占的份额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13.9%下降到2008年的9.19%,这与国际科技发展趋势严重相悖。

湖南作为中部的人口与资源大省,又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理应在中部崛起的过程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则在这种引领与带动作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湖南的R&D/GDP指标一直偏低,长期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以下,这对于湖南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到2010年,R&D经费占GDP比重力争达到2%,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超过2%。也就是说,到2010年湖南省R&D经费支出至少要达到200亿。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优化湖南R&D资源的配置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需要出发,首先分析了湖南R&D资源配置的现状,然后从省际比较的视角,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湖南R&D资源配置在中部地区和全国的水平,从而显示了湖南在这方面与中部发达省份和全国其他发达省份的差距。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最后给出了优化湖南R&D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湖南R&D活动的主要特征

(一)以自我筹集为主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逐步形成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湖南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显著增强,一个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单位自筹为主,金融部门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来源的科技投入机制正在形成。2009年,全部调查单位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为100.88亿元。其中,政府资金占16.7%;企业、事业单位资金占70.9%;金融机构贷款占8.2%;国外和其他资金占4.2%。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科技活动经费自筹率分别为53.6%、36.1%和78.6%。

(二)R&D经费使用方向相对单一

湖南省企业创新经费多数用于模仿创新和引进购买机器设备。一项针对全省2 40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表明,目前湖南省企业R&D经费支出占创新费用的比重约为29.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与北京等地区近60%的比重更是相差甚远。被调查企业的新产品出口收入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5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额中国际市场新产品仅占7.9%,低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

(三)企业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性降低

2008年,全省规模工业引进国外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共11.55亿元,比2004年增长47.5%;与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比例由2004年的0.15:1下降到0.08:1,比全国平均比例低0.03个单位;与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例由2004年的0.42:1下降到0.15:1,比全国平均比例低0.06个单位。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引进国外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共支出8.14亿元,与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例由2004年的0.47:1下降到0.13:1,比全国平均比例低1个单位。

(四)R&D经费支出增加推动产学研合作步伐的加快

2008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共支出外部科技活动经费8.40亿元,比2004年增长98.0%,占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为5.4%。R&D经费外部支出达到5.23亿元,是2004年的3.7倍,平均每家有R&D活动的企业支出43.92万元,比2004年增长80.2%。企业更加重视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合作。规模工业企业外部科技活动经费中对院所及高校支出为4.01亿元,是2004年的2.8倍,占外部支出的47.8%,比2004年提高13.7个百分点。所有科技项目中,与国内高校合作的项目425个,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的项目110个,两项合计占全部项目的16.0%,比2004年高0.8个百分点。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中,

与国内高校合作的项目支出17.04亿元,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的项目支出3.42亿元,两项合计是2004年的6,5倍,占全部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的18.5%,比2004年提高6.2个百分点。全部大中型企业对院所及高校支出科技活动经费2.99亿元,是2004年的2.3倍,占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的49.4%,比2004年提高17.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中对院所及高校支出科技活动经费1.02亿元,是2004年的6.5倍,占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的43.6%。

(五)企业成为R&D活动的主体

2008年,全省R&D的投资总额中,企业自筹资金达162.08亿元,占73.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省企业共投入R&D经费内部支出88.8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77.5%,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六)R&D活动的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2008年,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15.12万人,比上年增长11,3%,是“十五”初期的1.52倍。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0.29万人,比2001年增长51.3%。每万人口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由上年的20.01人增加到22.16人,每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由上年的13.64人提高到15.10人。从事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人员5.20万人年,比上年增加0.71万人年,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8.9%。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3.96万人年,比上年增加0.38万人年,增长10.6%(见图1)。

二、湖南R&D资源配置存在的缺陷分析:基于省际比较的观点

(一)湖南省与中部六省主要创新指标对比

作为中部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强省,湖南的科技水平日益增强,许多科技资源总量位居前列,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推进经济跨越发展确立了基础。但是,对比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的创新指标,见表1。湖南的R&D资源配置仍然存在着一定缺陷。

由表1可以看出,湖南的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和科学家和工程师折合全时人员等几项关键指标都处于中部地区的中游水平,和湖北、河南等中部强省有着一定差距。

(二)湖南的R&D资源的投入情况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2006年,虽然湖南省R&D经费投入总量达到50多亿的水平,R&D投入强度达到0.71%的历史最高水平,但仍远低于1.42的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比较大,落后于北京(5.5)、上海(2.5)、天津(2.18)、江苏(1.6)、山东(1.06)等发达省份。2008年,湖南省R&D经费投入达到112.7亿元,R&D投入强度达到1.01,相比2006年都有大幅提高,这说明湖南省委省政府近年来一直大力支持R&D资金的投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湖南省经费投入强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从企业的层面看,由于R&D投入风险大、周期长,缺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投入进行R&D研究的积极性不高,而更愿意采取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或进行技术引进活动。按照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标准,R&D投入强度达到2.5%,地区才具有科技竞争能力,2004研发总量居世界第一的美国,其研发强度为2.68%,日本为3.13%,瑞士和芬兰超过3%,参照这一标准,湖南省在加大科技投人方面还任重道远。

三、优化湖南R&D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在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中,R&D活动是重要环节和动力。要积极采取措施,从各个方面对R&D活动进行强化和优化,充分发挥R&D活动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不断提高R&D活动的效益。基于前文的省际比较的结果,结合湖南的省情,我们提出以下优化R&D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第一,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协调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从而带动R&D资源的投入。一是尽快制定和出台湖南省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配套政策,并责成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如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等政策实施细则;二是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专利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对国家有关政策的梳理与衔接,协调部门利益,启动湖南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四是建立健全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内部创新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加强资源整合,避免重复投入、重复研究;六是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培训力度,使好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推进强强联合,促进产学研合作研发,从而明确R&D资源的投入方向,使得R&D资源投入方向更加多元化。湖南省科研开发的薄弱环节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比例偏低。要积极采取区域协调发展的各种政策,针对区域内各地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均的问题,通过加强和促进地区科技合作和交流的方式,促进落后地区迎头赶上。要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开发,鼓励企业投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创新为主的研发活动。鼓励和促进各地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的流动和交流,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服务市场,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优质服务,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第三,加大对创新活动的投入力度,优化和合理分配资金,提高创新的层次和效益。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力度,落实R&D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大中型企业要达到3%的规定。同时,要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将有限的资金使用在相对有效的环节上。湖南省创新活动层次低、效益差的原因之一是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比低,技术引进只有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才能很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摆脱对技术引进的依赖。2006年湖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引进与消化吸收比为1:0.05,大大低于1:0.26的全国平均水平。从国际经验看,一般认为引进l美元技术,至少要投入2美元用于消化吸收,日本、韩国等国家这个比例一般保持在1:5到1:8之间,有些年份甚至达到l:10以上因此,湖南省应建立专门的引进产业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基金,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再创新,然后再转移到企业,运用财税、信贷等经济杠杆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医院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 第12篇

1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1.1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

其一, 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过于传统。现在许多的医院还受传统的人事管理思想的影响, 传统的组织机构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医院的人力配置大都集中在行政主管部分, 人员还没有从根本上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很多医院还是在用已经用了几十年的工资制度。这些对医院的改革和发展都有着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 只有从管理的体制上进行根本的完善, 医院才能有更大的竞争力。所有的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

其二,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固定, 效率低下。现在很多的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固定, 另外, 人力资源管理权都集中在行政管理部门, 缺少灵活性, 而医院的人事部门只关注人员的进出, 内部的工作也就是负责考勤和工资增长的审查等基本的工作, 这些使人事部门成为了一个简单的执行机构。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这些年来医院人员过多, 没有竞争压力, 整体的效率较为低下。忽略了对人才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 人事管理的体制主要是关注对工作人员的约束, 直接阻碍了医院的发展。

1.2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 人才结构不合理。很多的医院 结构从年龄、职称等方面看, 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从事专职研究的医学人才非常少。临床医生与实验研究人员得到的福利相差很大, 导致研究人员严重流失。专职研究人员的不足, 直接影响了医学研究的水平。近几年来, 许多医院认识到了研究人员缺乏的问题, 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手段, 如破格提拔, 让一些经验不是很足的专家站在了重要的岗位。但是临床医学是实践和经验的累积, 破格提拔只解决了职称的问题, 但是临床的能力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实践和锻炼。

其二, 医院人才严重流失。目前, 各种医疗机构之间, 无论是在价格、医疗技术, 还是服务态度、医院形象上的竞争都日趋激烈。据调查, “觉得没有被上司注意”、“觉得工作没有得到认可”、“觉得没有发展的机会”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医疗行业是技术、资金等密集的行业, 医疗人员的学历普遍非常高, 虽然利用工资是留住人才是医院最常用的手段, 但是这不是医院留住人才的唯一途径。现在我国政策是双方的合约每隔三年续签一次, 每次续签前都面临着双向的选择。这就表明每隔三年, 医院的人才都可能流失, 如何留住人才是现在医院的当务之急。

2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的优化

2.1 必须设置一套合理的配置方案

我国曾经在1956年和1978年发布过两次医院人力资源编制原则, 对我国医院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但是随着医院的综合配置改革的发展, 医院的性质、所有制机构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以前简单的职位分类已经不适合现在医院稳定发展的要求了, 这些无疑对医院人力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管理者必须要转变对人事的观念, 把人力资源作为医院以后发展的主要资源,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 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 促进医疗卫生的全面改革。医院的相关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管理, 都是要求医院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定位定岗, 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是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所以有一套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是医院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2.2 建立公正的工资体系

工资是医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如果工资分配得合适, 不仅可以节约医院的成本, 还可以调动医疗人员的积极性, 保证医院有良好的效益。如果工资分配不恰当, 不仅影响医疗人员的工作情绪, 而且还会造成医院的人才流失, 工作效益和医院整体的效益都会下降, 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因此, 在现代的医院人力资源配置中, 建立公正的工资体系显得非常的重要。工资体系的公正就是工资的结构和水平必须有科学的分析、评价和绩效考核等的保障, 真正体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公平原则。这样做的目的, 一方面是对医疗人员劳动价值的肯定, 提高人员的工作热情, 同时也是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是可以节约医院的人力成本和财力成本, 使医院处在一个稳定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

3 结论

目前, 我国的许多医院特别是国有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计划经济的影响, 还处于比较落后的人事管理阶段, 医院的人事部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政部门, 没有履行人事部的职能, 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医院的稳定发展, 所以, 优化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同时经济趋向全球化, 我们需要很好地适应现在的社会环境, 增强竞争能力,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得到最大的效益, 以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去。所有的这些总结成一点, 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等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这是医院管理者最重要的经营方式。我国加入WTO之后, 医疗市场的开放是必需的, 所以医院的资源配置需要和国际资源优化配置接轨。

关键词:医院,人力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刘延辉.我国公立非营利性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7.

[2]叶先英.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医院整体效能[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10) .

上一篇: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下一篇: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