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范文

2024-05-19

硕士范文(精选12篇)

硕士 第1篇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培养目标上有各自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会计师、医师、律师等。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根据专业领域特点和职业性质,不同专业学位在招生对象、培养模式和学习方式上也有很大不同。有的专业学位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工作阅历,招收对象不面向应届毕业生,例如:工商管理硕士(MBA),其培养目标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教学方式是研讨、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问题导向式学习,要求学习者要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拥有直接的感性经验。有的专业学位则可以面向应届毕业生招生,例如:翻译硕士,其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的双语交流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在教学环节强调口译笔译实践,加强翻译实践能力,其学习过程就是实践过程。此外,按入学时间划分,专业学位硕士可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属同一层次。

表一从招生对象、教学方式、培养侧重等十个方面对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异同进行了详细的对比。

2 正确认识专业学位,合理进行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间的选择

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纪,社会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学位硕士正是大势所趋,各类专业学位硕士将逐渐成为社会新宠。理智而正确地对待这一新鲜事物,要求我们必须首先对其有充分的认识与思考。

2.1 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可以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1999年以前,由于我国硕士研究生规模较小,而且主要是为教学科研岗位培养学术人才,因此,当时的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实施非全日制培养,满足他们在职提高的要求。截止到2008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招生61.9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可见,该时期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的比例明显过大。

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不仅仅是要满足在职人员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吸引优秀生源,调整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使之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因此,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拥有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实施全日制学习方式和面向在职人员开展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双重任务。

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等不适宜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其他专业学位均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应抓住机遇,采取措施,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地发展。

2.2 专业学位硕士发展空间巨大,报考热度逐年攀升

自2010年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安排。一直以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在职攻读学位为主的局面被打破,专业学位硕士进入研究生招生的主渠道。

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因其报名人数的迅速增长成为一支备受瞩目的队伍,但实际在专业学位硕士设立之初,却曾一度被边缘化。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在全国招收的40多万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仅占到大约10%;而2012年这一数字呈现了显著的变化,全国报考人数为165.6万,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达43.7万人,占26.4%,最终录取的专业学位硕士人数占所有录取人数的比例超过了1/3;预计到2015年,录取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比例最终达到1∶1,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将平分秋色。

由此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考生将目光瞄准更加注重实践的专业学位硕士,这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人群:

一是欲提升文凭的上班族。随着专业硕士录取人数和学位种类的增加,考研大军里的成熟面孔越来越多,他们是来提升文凭、转换跑道的上班族。通常他们会有这样的考虑:本科文凭想再往上发展会受到限制,获取专业学位硕士文凭可为今后发展作积累。

二是欲尽早走上工作岗位的应届生。2013年是我国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第四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报考选择上普遍存在这样的倾向:想要继续深造的一般都报考学术型硕士,而倾向于毕业后马上就业的逐渐开始青睐专业学位硕士,另外还有一些应届生则将专业学位硕士当作转换专业的途径,想借本硕阶段不同专业背景来增加将来就业的砝码。

2.3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

改变我国以理论知识研究为基础的学术型人才传统培养模式,加大专业学位硕士的比例,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这在不少专家学者眼中是一件好事。不过,各种质疑也开始见诸报端,有的高校开始担心生源质量,甚至有自称“第一个吃螃蟹”的专业学位硕士将其诟病为“第二学术硕士”。

2.3.1 社会依然对专业学位存有偏见

虽然在近一两年时间里,专业学位硕士的社会认可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也不断遭受“不如学术硕士硬”、“山寨研究生”、“培养无特色”、“就业前景担忧”等质疑。

2010年至2012年的招生实践表明:高校在调剂和录取过程中,大多数专业学位硕士指标都给了报考学术型硕士的“落榜”调剂者,专业学位硕士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报考学术型硕士的“备胎”。此外,报考或调剂至专业学位的也不乏有傍名校的学生,他们认为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风险要比学术型硕士小很多。

2.3.2 应届生教不明白,社会生考不进来

更令人担忧的是,最终录取的专业学位硕士大部分是应届生,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毫无实际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但要对他们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讲授结合实际工作的相关理论,这让教师感到十分费劲和吃力;而那些有着丰富实践业务经验的社会考生参加统考,却只能止步于笔试。

2.3.3 专业学位和学术型的培养差别不大

对于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硕士而言,普遍意义上的理解是学术型硕士偏重培养理论研究能力,专业学位硕士则更注重实践能力。然而在具体的培养计划中,考生更加关注的焦点则是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这种区别是否有的放矢。

由于之前大学开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招收在职人员,如今招收全日制且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这种挑战并不局限于班级人数的变化,而是在于具体的教学以及导师与学生的互动之中。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改革,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完全适应,还没有配套的、完善的、有别于学术型的培养方案。仅就课程设置而言,除了学位课有两三门不同之外,并无太大区别,导师也不清楚针对专业学位硕士是否要提出额外的要求,如何区别对待。短时间来看,在很多高校,两者的培养目标即便表述上有所区别,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差别培养。

3 实现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共同发展

3.1 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学术型为主向专业学位为主转变的深远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和转型时期,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职业种类越来越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社会在工程、财经、管理、法律、教育、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等特征也在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其吸引力势必不断增加。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必须相应有较大的发展。教育部明确要求:研究生教育要积极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加大招生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培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有效调节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招生规模,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增加招收一定数量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就业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是要通过一定的增量,激活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的阀门,进而发出结构调整的明确信号,进一步促进硕士研究生存量的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就是要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得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需求;就是要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3.2 当务之急是通过改革来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的含金量

高校办学,归根结底提高培养质量才是最关键的。落实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方案,探索专业学位硕士同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差别,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特色,全面、有效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的含金量已成当务之急。

3.2.1 从生源和师资两方面夯实专业学位的培养基础

高校应更关注生源质量而不是招生规模,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的同时对招生规模适当加以控制。要给予高校充分的招生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进行招生。高校应专门为专业学位加大校内外师资力量的投入,构建和形成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

3.2.2 及时调整高校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

专业学位硕士不能只坐在书斋之中,要真正走到社会实践中去。为了增强对专业学位硕士的有效服务,高校应积极与社会各个部门进行合作,这其中涉及到跨领域、跨部门的管理,大大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高校管理范畴。高校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积极调整过去“关门搞学术”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在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社会实践资源等方面下足功夫,实现教学、科研、实践的良性互动。

3.2.3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实践与就业

应由政府出面,建立高校实习基地,以科研项目、研究课题以及实际工作平台为依托,由社会单位主动与高校对接,使其培养应用型人才优势与高校系统的科研理论教育优势有效结合起来,为专业学位硕士创造实习机会的同时也服务于自身,实现“双赢”。应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发挥学校、院系和导师的作用,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专业学位硕士就业渠道。

3.2.4 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优秀经验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非常迅速。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二战后,美国专业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美国专业性硕士学位种类众多,其中,建筑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图书馆科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科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专业硕士培养规模非常大。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的55%以上。从美国社会来看,很多行业把硕士专业学位看作是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护理等领域。以新闻学专业为例,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通过办自己的报纸《密苏里人》、KOMA电视台和KBIA公共广播电台等,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这些实践平台上,学生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诸如此类优秀的国外专业硕士教育经验值得国内借鉴。

3.3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实现均衡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理念。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规模过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过小;同时,专业学位类型和涉及职业领域还比较少,全日制攻读比例还比较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尽快地、坚决地予以扭转,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实现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的均衡发展,积极推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具体呈现为如下方面: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研究生就业去向,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结构优化。

第三,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实现专业学位与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赵映川,闫建璋.专业学位概念释义及其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06):52-59.

[2]周远清.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05):1-5.

[3(]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潘大仁,潘东明,林清泉.我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国际化发展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04):62-67.

[5]王海燕.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6]刘世清.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3,(02):58-59.

[7]姜金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02):37-38.

[8]孟红艳,谢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05):108-110.

[9]曹俊杰,盛科荣.地方院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问题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98-104.

硕士 第2篇

2018考研专业硕士解析:金融硕士

设置方案

一、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金融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

三、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四、金融硕士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金融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五、金融硕士培养过程须突出金融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六、金融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金融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七、学位论文须与金融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金融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金融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金融硕士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九、积极推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金融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十、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一、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硕士 第3篇

关键词:教育硕士;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08-02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是职业性学位,在我国被称为专业学位,后者是学术性学位。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是专业最相似、最接近的两种学位,目前国内对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的课程设置的研究都很多,但将两者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研究的比较少。因此,本文以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的学科教学(语文)与教育学学位的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作对比研究,简要剖析二者课程设置的异同点。

二、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的比较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明确指出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而教育学硕士的培养目标,由于学科硕士涉及的学科门类繁多,国家有关文件只对授予硕士学位的条件作出了一般性的规定,即“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具体的培养目标由各招生单位制定。[1]

通过对比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二者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硕士学位学科教学专业更加注重培养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实践人才,而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主要着眼于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学科研究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型人才。

三、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对比研究

表1 学科教学(语文)和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设置及学分情况比较表

(注:教育硕士学位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分32——38学分)

通过以上两种硕士学位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学位课:教育硕士学位学科教学(语文)专业为5门,每门2学分,一共10学分。可分为三类:一为政治理论(1门),一为外语(1门),一为专业方面的(3门),其中专业基础课一共6分,占学位基础课总分的百分之六十。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为5门,一共14学分。可分为三类: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3分),一为外语(4分),一为专业方面的基础课(7分)。二者开设的学位基础课门数一致,但是学科教学(语文)专业一共10学分,而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在学位基础课学分设置上为14学分。

必修课程:教育硕士学位学科教学(语文)专业为5门,一共19学分,课程设置特点是课程内容紧紧围绕本学科的教育教学研究。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为5门,一共13学分,课程设置特点一是课程内容注重本学科发展状况的学习和研究;二是注重学科中外历史的学习和研究。

任选课程:两个专业的任选课开设的课程门数均多。教育硕士学位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提供的任选课一共13门,总学分为16学分,要求学生选修课不少于7学分,其中教育学科专业选修课不少于3学分。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提供的任选课一共9门,总学分为18学分,要求学生选修课不少于11学分。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教育硕士学位学科教学(语文)专业选修课虽然门数多,但是要求的选修力度不大。教育学硕士在课程设置上以理论课程为主,操作性课程为辅,偏重的是系统理论的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其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培养的导向明显地偏重于理论研究型。教育硕士的情况却不同,从学位课、必修课程、任选课程这三类课程的设置、学分所占比重、课程的内容以及到整个课程体系,都突出了“实用”的特点,并且课程内容紧紧围绕本学科的教育教学研究。

四、教育硕士课程設置存在的问题

对比教育学硕士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的学位课程,不难发现,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上严重缺乏心理学课程,即使有一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但也是作为专业选修课程来开设,对学生的要求力度并不大。现在是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教育硕士开展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也只是作为专业选修课程来开设,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选修课程开设门数繁多,但选择的对象只在教育理论范围和文学范围二者之间,缺乏综合课程和学科交叉课程,可选修的课程不太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设想

在制定教育目标时,泰勒的观点是:“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足以提供能让学校为教育目标做出全面且理智的决定的基础。每种来源都具有某种可取的价值。在规划任何综合性课程计划时,必须考虑到各种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按照教育部下发文件的规定制定了符合本学科要求的课程,但是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所以有必要对现行的课程设置进行一定的改革。美国的教育硕士教育的发展现已处于成熟稳定的阶段,并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体系,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教育硕士培养的课程设置的优点,进行一定的改革。

(一)重基础性学位课程的设置。

第一是增加专业性英语的课程设置。学校可适当增加专业性英语的指导,选择一定数量与语文基础教育教学相联系的阅读内容。

第二是基础理论课强调教育理论的基础性。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在学位基础课的设置上未设置教育心理学,基础课程设置不全面。

(二)重专业必修课的操作性。

教育硕士学位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开设的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这一课程作为学位基础课,上课内容主要是理论的学习,缺乏操作性,并且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这一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是却放在了专业选修课一类,对学生的要求力度不大。所以,可以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两门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增强这两门课程的操作性,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广泛的有特色、跨学科选修课程。

在现代社会的研究生教育中,跨学科课程是很重要的,有利于学生多元化知识结构的构建,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所以在学位课程、专业课程之外,设置跨学科课程是十分必要的。[2]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教育硕士的知识,也应该开设自然社会科学以及艺术类学科的课程,供教育硕士选择。但是要想教育硕士教学方法技能的提高,光靠理论理论课是培养不出来的,要在学习中,结合观摩课、研讨课、案例分析课、考察课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把所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落到实处。并且教育硕士在进行教学方法技能提高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对教学内容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梁其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应具备的整体结构——兼论教育专业硕士与学科硕士培养标准的异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2)

[2]肖琳.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比较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硕士 第4篇

关键词:会计学术型硕士,会计专业硕士,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导师队伍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 中国会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基本以“学术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但在进入本世纪以后, 为了满足社会对会计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需求, 中国的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始试点探索会计应用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伴随会计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教育的迅猛发展的同时, 两种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会计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培养现状, 分析两种硕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 结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1 我国会计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培养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 我国的会计人员队伍十分庞大, 但高层次科研型和和应用型人才匮乏的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 我国以实务导向的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会计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取得了迅猛发展,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具体表现在:会计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并没有突出各自的特色, 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队伍等方面, 都没有明显的差别, 因而导致学术型研究生缺乏足够的学术训练、专业型研究生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 形成所谓的学术型研究生不“学”, 专业型研究生不“专”的问题。下面, 我们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导师队伍等角度对学术型研究生不“学”, 专业型研究生不“专”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1) 课程设置。

会计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科研人员和学科专家为目的, 培养这类研究生的关键在于通过传授系统和完整的学科知识, 实现对学科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因此, 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建构课程体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 课程设置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培养目标的不同, 必然导致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较大差异。然而, 当前在我国部分高校, 会计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往往只是在会计学术型硕士课程的基础上减去一些课程或降低要求, 这就导致会计专业硕士应用性课程设置较少, 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会计学术型硕士课程在研究方法的学习上, 往往只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 缺乏对会计领域其他研究方法的学习, 不利于会计学术型硕士学术能力的提高。

(2) 教学方法。

国内很多院校的会计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教学还仍以传统传授知识的模式为主, 这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一方面, 对于会计学术型硕士来说, 传统传授知识的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 但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也就不利于学生理论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 对于会计专业型硕士来说, 他们大多来自实际工作部门, 有非常强的表现欲望, 希望有更多的互动的交流, 而传统传授知识的模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理论联系实际难以落实到实处, 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导师队伍。

目前, 我国很多院校的会计学术型硕士和会计专业硕士的导师仍采取以单一导师制为主的培养模式, 并且高校教师中的会计专业硕士导师大多来源于学术型导师。学术型导师大多偏重于理论研究而缺乏相关的会计实践经验, 这些教师从校门到校门, 讲审计的没查过账, 讲财务管理的也没理过财, 自然也就无法为会计专业学位硕士提供实践指导。此外, 学术型导师对会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还是以传统的“学徒式”培养模式为主, 这种单一的指导方式培养出来的人知识面和创新思维受到限制, 缺乏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能力,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也不利于会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2 改进对策

2.1 合理设置课程

会计专业硕士课程设置除包括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等基础核心课程以外, 还应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对于会计学术型硕士课程设置除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外, 还需重点关注研究方法课程的设置。研究方法的学习对于会计学术型硕士学术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现有院校在会计学术型硕士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中, 往往设置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课程, 如计量经济学, 忽视了理论研究方法, 如博弈论等研究方法对会计研究领域的作用。因此, 在会计学术型硕士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中, 可以增加诸如博弈论等理论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

2.2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 教学方法不能局限于简单的课堂讲授, 而应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因此案例教学和疑难问题解析法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对于会计学术硕士而言, 可以采用文献研究法,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指导学生进行文献研究, 传授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撰写研究论文的方法, 提高会计学术硕士的科研能力。

2.3改进导师指导模式

2013考研专业硕士VS学术硕士 第5篇

去年11月份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共计165.6万人,比去年增加14.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这支轰轰烈烈的考研大军中,专业硕士因其人数的迅速增长成为一支备受瞩目的队伍,有媒体披露,报考2011年专业学位的人数较2010年增长61.4%。自2009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在研究生结构中的比重扩大以来,其报考热度不断攀升。教育部也明确表示,预计今年专业硕士将占硕士研究生总量的30%,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可能达到50%。

所谓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我国拥有包括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审计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警务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林业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军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程管理硕士39种专业硕士。这在不少学者眼中是一件好事:改变我国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研究型人才传统培养模式,加大专业硕士的比例,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下面我们站在考生的角度来对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做下对比:

1.考试难度:

据统计我国研究生招生录取比例约为三分之一。其中学术型研究生的录取比例约为四分之一,而专业硕士的录取比例约为二分之一。另据2012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来看,专业硕士录取难度明显小于学术型硕士。

2.培养年限:

普通硕士: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专业硕士:脱产,学制2年半,在职3-4年。其中有半年实习期。

3.学费标准

学术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万元。

4.奖学金

学术型的每个人都有奖学金,而专业硕士只有部分人有。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要自己出全部学费(其实这是和学校有关系的,比方说武大,上海交大的专业硕士是全部有奖学金的)。

5.认可程度

学术硕士在学历的认可度上略高于专业硕士的学历认可度。专业硕士在市场认可度上高于专业硕士。近年来,随着专业硕士种类不断增多,报考人数连年上升,因此人气带动了市场效应,其认可度和求职地位也在逐年上升。

必须提醒的是,专业硕士毕业后和学术性拿到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学位的话,不是“专业硕士”,而是分类的。所以根据你的专业,拿到的学位就是相对应的。例如,你是建筑学的专业硕士,那你拿到的就是“建筑学硕士”不是“专业硕士”。学术硕士的话,学位证书就是“工学硕士”等等。

硕士环卫工 第6篇

2007年1月20日,大寒节气。广州,阴雨绵绵。

这天的广州,一边是中山大学等考区,考生冒雨冲进了“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场,另一边是广州大学篮球场(广东省教育厅春节前最后一场大学生综合类招聘会在此进行),毕业生在雨中排队投递简历。雨丝闪烁,万千面孔,多多少少都透着内心的紧张和焦灼。

1月21日,广州的天气依然有些阴沉,《小康》记者见到左向宇——中等个头,单薄偏瘦,笑的时候,脸上有两个略有羞涩的酒窝。

他的脸上没有格外的喜悦,只是尘埃落定的淡然。研究生毕业后,做了环卫工的工作,在左向宇自己看来,不过是万千偶然中的必然。

寒窗苦读十七载

毕业于2006届暨南大学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左向宇,来自河南的一个小县城。“那里是中国最典型的农村”,左向宇这样介绍自己的故乡。

5岁,左向宇就开始和父母一起下地种玉米,父母刨坑,他蹲在地上,在每个坑里丢下两三粒玉米种子,偶尔不小心失手多丢了几粒,捡出来,再丢到另一个坑里;十来岁的时候,拿着镰刀和父母一起割小麦;读高中的时候,已经可以帮着父母把新收的小麦挑到房顶上晾晒。“我并不是同学中做农活最多的孩子,大家都差不多。”

上小学和初中,左向宇的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名,后来考上舞阳县一中(重点高中),成绩一直排在全班第20几名。 2000年高考时左超常发挥了一把,顺利考上了西安一所“211工程”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

“1999年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有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不足30人,2000年三校合并后,每个校区都招收了两个班该专业的学生,加起来共230多名”。

大学的专业是左向宇自己选择的,在左向宇看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将来这个行业一定很有前途。可到大四那年,才发现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非常不理想,一方面,迫于就业的压力,41人的班级,大部分同学都考研了,左向宇也是其中一位(当年全班19人考取了研究生,此后班级又有5人考取研究生)。

“2年的研究生学习,也没学到什么。大家都称呼导师为‘老板’。专业是环境工程,研究方向却是海洋生物,没办法,导师就是研究这个的”。左向宇坦陈。

最后6年,左应该承受了相当大的经济压力。他算了一笔账,家里的7亩地如果按一亩地产1000斤的小麦,小麦价格每斤按5毛计,扣除口粮,扣除种子、化肥的本钱,种地基本上是不赚钱的。而由于父母因为身体不好,非但不能外出打工外,每年看病,还要花去1000多元的医药费。左向宇大学4年花了4万元,读研两年花了近3万元。

上大学、读研靠亲戚资助以及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到《小康》采访时,左依然欠着银行1.2万元。

当环卫工的日子

2006年,还在写毕业论文的阶段,左向宇就给自己找了一份工作——一个10多人环保公司。“私营企业,2000元多一点点的工资。不交纳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种种”。

此后,广州市市容环卫局下属事业单位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13个环卫工职位,286名本科生、研究生报名。笔试、面试种种选拔、考核后,左向宇成为最终录用的“1名博士、4名硕士和6名本科生”中的一员。

除了左向宇和另一个男生在一线车间,其他人“都到了办公室,每天对着电脑工作”。左坦陈,直到面试通过,他并不格外清楚他所应聘的卫生处理厂业务科究竟做些什么。2006年10月8日,到岗工作,才知道卫生处理厂的主要业务流程——

流程一,收运死病禽畜和变质肉类。每天派出收运人员到各大屠宰场、禽畜交易市场等地点巡回收集死、病禽畜和死鼠,或到防疫、工商、林业、海关等部门指定的地点收集被查获的带菌变质肉类、水产、野生动物,同时按“110”电话和群众来电要求,到江河涌边、马路旁等处收集被遗弃的死禽畜。

流程二,无害化处理死病禽畜和变质肉类。采收运回厂的死病禽畜、死鼠、变质肉类送到化制车间,通过吊机投放到蒸煮锅中,再注入0.5MPA饱和蒸汽进行高温高压蒸煮,以达到消毒杀菌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小康》记者到达广州市卫生处理厂已是中午,工人三三两两的赶往食堂。停止工作,常温下的化制车间里的腐臭味,已经让记者几欲作呕。事实上,工人运回的动物的尸体可能已经腐烂,甚至满是蛆虫爬行;大型动物需要熟练工如疱丁解牛般的做肢解工作,然后再扔到蒸煮锅中;高温处理时,恶臭和消毒水混合,整个车间就像“桑拿房”……时间紧,来不及洗澡的化制车间工人师傅,是不去食堂吃饭的——怕自己身上的味道影响别人的食欲。包括左向宇在内的化制车间的工人,每天要洗2~3次澡。

尽管工作环境不是很好,但每天8:30上班,下午4:30下班。双休。保险、公积金、住房补贴齐全。每个月的工资加各种福利有4000元。左向宇说,其实除了味道难受一点,现在的工作,并不比在老家做农活更累。

除了车间里的工作,左向宇还按领导要求给卫生处理厂写了2007年工作计划。《小康》采访时,左向宇又被临时性借调到广州市市容环卫局帮着整理资料。虽然在一线工作,左还是可以参加厂里只有20多个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的会议。

左向宇坚持认为,厂里那些一辈子在一线工作的工人,才真正的可敬,而他自己,如果厂里将来需要除臭什么的,那么所学的专业还能发挥一点用处。如果不需要,那么,他也许就和很多事业单位的普通办事员没有太大区别。

“将来的一切很难说。如果有机会考公务员也许会考公务员。也说不定将来有了原始资本积累,会和同学一起创业。”对于未来,左向宇不是没有思考。

干什么都有可能

1月23日,午后的暖阳散散地照在怒放的洋紫荆上,已经放寒假的暨南大学,校园的主干道上,依然是学生行色匆匆往来不息的身影,甚至连想拦住一个学生问路,都并不是格外的容易。

“学校放假了,大三、大四的一部分学生还留在学校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积极主动的争取各种实习机会。研究生最辛苦啦,一边要继续帮‘老板’打工,一边还要找工作!”留在学校等待面试的张浩然向《小康》记者解释校园一片匆忙的原因。

张浩然,将于2007年6月研究生毕业,要去面试的单位是广州的一所高中。“那天招聘会上,我见到那个学校收到简历就有一米多高。两手准备吧,一边找工作,一边准备考博。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只有读博了。”校园里有人调侃张浩然们为形势所迫读书,“从学士读到硕士再读博士,最后读成烈士”。

暨大2007届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近40个学生,截止《小康》发稿,才7个人找到工作。一位姓唐的男生说,理想的工作,月薪4000元。找不到工作2000元也可以。实在不行1000多元的工作也可以做。

暨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陈晓明在接受《小康》采访时透露,学校近年毕业生人数在6000人左右,其中60%是本科生,40%是研究生,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基本每年持平,而研究生(硕士、博士)的数量呈上升趋势。然而毕业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从前研究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现在却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2006年退休的黄教授认为,“这些学生如果长时间实现不了就业,那么肯定是干什么的都有可能了”。

一位游历甚广的人士分析,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高校学生受多年教育而找不到工作的社会,是有问题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认识到,高校毕业生,是可以从事任何工作的。在台湾,大学毕业后从事修鞋、理发的也不在少数,教育最核心的作用还是在于提高国民素质。

暨大就业指导中心的网站上有一个调查,“你在毕业时,是否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就业意向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 334人参与调查,只有17 %的人选择“是的”, 20%的人选择了“没有”,62%的人 “有认识,但不太清楚”。

硕士 第7篇

一、关于应用型人才的界定

传统上关于人才划分的标准多种多样, 如人们根据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把人才划分为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就是指专门从事教学、科研等学术工作的人才, 而应用型人才则是指需要相当专业理论基础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人才;而根据学历层次的不同, 可把应用型人才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四个层次。就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而言, 目前还仅仅局限在军事、农业、工程等专业领域, 社会科学领域却鲜有人问津。社会科学领域仅有的应用类研究生的培养也往往局限于专业学位, 如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等。实际上, 尽管许多社会科学专业没有明确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 但在毕业生就业流向上已明显体现出应用型的特征,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更多地选择了应用型岗位, 就业形势表明原来的培养目标不再适应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过去, 我国在培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生的过程中, 主要是进行理论教学和学术探讨, 这样即使具有了较高的理论认识水平, 却难以解决现实中的具体实际问题。所以当面对一个具体的实践性问题时, 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往往无从下手, 或是出现其想法和做法与实际相差太远而无法实践的现象。这就客观地要求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由学术型转向应用型。这说明, 应用型人才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技术操作领域或服务行业了, 已经扩展到所有需要具有较强理论基础的专业实践领域。

当然, 要严格区分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强调以掌握理论知识为基础, 以应用实践能力为重点, 关注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以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为重点。总体而言, 应用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有其不同于学术性人才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知识构建。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 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 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素质。与学术性人才需要深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同, 应用型人才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并重, 即不仅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而且也要有过硬的应用实践知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 既要注意知识的广度, 同时又要保证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

第二, 能力培养。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并经过实践锻炼后形成的。知识越专门化则越有利于具体能力的形成, 实践能力越强则越有利于更精细知识的获取。一般而言, 应用型研究生应当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具有向实践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特别强调具有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第三, 素质锻炼。素质是指一个人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综合。良好的素质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应注重所培养的人的综合素质, 即敬业、忠诚、自律、合作和宽容等, 这些素质的养成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目标需要由学术型转向应用型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潘懋元教授呼吁“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并开始招收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以来, 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和高等教育学科的快速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 高等教育学专业原本以培养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人员作为培养目标, 但在就业形势的驱使下不得不发生转变。

就高等教育学学科本身而言, 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1]但在实践中也容易发生偏重理论探讨的倾向, 特别是在学科不成熟阶段。一般而言, 在学科建立之初, 重点需要进行理论上突破, 所以理论人才非常紧缺, 那么研究生培养目标容易定位在学术型人才上。但随着学科不断发展和研究生大扩招, “要求高等教育的研究重心向行动研究转移”[2]。这要求研究生培养也必须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

从社会需求角度而言, 眼下硕士生毕业后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比例仅为10%左右, 而博士生毕业后从事科研与教学的也不过30%。[3]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经济社会的实际应用领域工作。从2002年, 即使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第一梯队”高校, 企业已是硕士生就业的主要去向。[4]就高等教育学科而言, 以往研究生毕业后一般都能够进入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而现在只有少数人能够进入高校, 而且所从事工作多数是行政服务类工作, 如教学秘书、科研秘书或辅导员之类。[5]这些岗位需要的人才是掌握一定高等教育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如果仍以“能从事教育研究工作、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和高等教育学科教学工作”[6]为培养目标, 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 但并不一定能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所以说,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 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必须随之变化。

从研究生入学动机看, 现在硕士生求学目的可谓越来越多样化, 其中不少人是因为本科毕业就业压力而来读研究生, 部分是为了能够获得进入大城市工作的机会, 还有的是读研究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对待, [7]而真正把学术作为自己追求的比重相当少。可以说, 以研究生学历作为提高就业资本的占绝大多数, 针对这种情况, 再按照学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来推行的话就不切实际了。

从学位制度自身的发展来看, 我国硕士学位原先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 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教育层次而存在, 这是与我国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与事业部门尚不需要研究生层次人才以及高等学校的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的奇缺状况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逐渐上移至博士阶段, 从而使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处于一种尴尬地位。因此, 硕士研究生教育应该向过渡性学位发展, 即小部分是为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后备生源, 而绝大部分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

三、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尽管人们开始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转型具有了相当深的认识, 但要变成一种操作方案还是困难重重的。明确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 只是理论层面上的认识, 实践层面的操作则更为急迫。由于我国大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观念滞后, 培养方式陈旧, 在实际过程中基本都是用传统的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来培养硕士和博士等各类人才, 从而使得学术型人才理论深度不够, 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不强, 进而也制约了培养目标的实现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 有必要从实践层面着手, 以教学过程为出发点对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W教授, 不仅在理论上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 在实践中也进行了敢为人先的尝试。他在2008年9月赴美访学之后, 深受启发, 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教学改革, 填补这一空白。笔者有幸成为W教授的学生, 亲身体验了整个改革过程。在这里, 笔者就W教授在《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以及学术沙龙上的改革与尝试做一介绍, 以与学界同行共享。

(一) 理论性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教育哲学课为例

教育哲学课本身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 了解不同的教育哲学思想, 可以为我们认识教育问题提供参考, 从而尽可能全面地、历史地认识教育规律, 更好地解决实践中的教育问题。所以说教育哲学本身的学科知识是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而且也是有必要的。但是作为一门以哲学为基础的学科, 它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哲学基础, 具备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 但这些能力往往是学生所欠缺的, 也是学生希望在课堂中培养的能力。传统的教育哲学课堂往往是“教师讲、学生记”, 把教育哲学思想作为教条灌输给学生, 好一点会让学生讨论, 但是仍然是以“教材为中心”, 学生依旧是“接受”知识, 而非“探索”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在知识的传授方面比较有效, 但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却很难提高。所以W教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 摒弃了理论课传统的灌输模式, 把学生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 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哲学思维的殿堂, 进而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而非简单的接受者。

改革后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 采用“读书-讨论-汇报-点评”的方式解读经典原著。对于经典原著解读之前有一个预热过程, 即先从阅读当代教育哲学专著入手。当代的教育哲学专著主要采用了国内各具特色的三本书, 即王坤庆的《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其特色正如其副标题所言;张楚廷的《教育哲学》——这是一本实践反思的教育哲学;石中英的《教育哲学》——是一本具有后现代意识的教育哲学著作。该部分阅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教育哲学学习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脉络, 为后面的原著阅读做好铺垫。第二部分是对教育史上的经典著作进行解读, 也选择三本非常有代表性的书:柏拉图的《理想国》) ——该书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源头, 也是最早的教育哲学专著;卢梭的《爱弥儿》——代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的教育哲学论著;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代表现代社会走向成熟时期的教育哲学论著。当代的作品容易理解一些, 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对教育哲学有个宏观的认识, 也为今后课程讨论储备“粮食”, 所以阅读的时间比较短, 放在学期初。三本经典著作则按照难易程度依次为《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理想国》。

第二, 小组学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因为这是激发大家自主学习的一环, 需要小组进行有效的讨论并引导大家进行独立阅读。分组是根据学生阅读兴趣进行分组, 每个同学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阅读书目, 然后根据选择情况进行微调。略有遗憾的是, 为了使各个小组人员分配均衡, 所以在同学们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平衡, 这样个别同学就没能分在自己最初选择的小组里。这提示以后在原著选择上可以对学生呼声最高的著作进行精细阅读, 减少书目。从选组的情况看, 同学们还是倾向于选择三本经典著作, 其中尤以《理想国》的选择者最多, 看来“读原著”还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由于这门课没有年级和人员限制, 许多博士生也慕名前来听课, 无疑为课堂带来更多的学术气息。最后确定每个小组5~6名成员, 分别由1名博士生作为阅读指导, 1名硕士生作为小组负责人, 负责策划安排小组讨论。作为亲身体验者, 本人从小组讨论中受益颇多, 5~6名成员比较容易展开讨论, 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在有经验的博士生的指导下, 也使讨论更加深入。

第三, 专题报告。这部分可以说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点, 小组成员完全成为整堂课的主角, 老师也只是一名参与者。在小组学习之后, 每个成员都要就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发现的问题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给全班同学, 以此作为全班同学的讨论中心。

第四, 通过网络平台辅助教学。网络在整个课程改革过程中起着不小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日志和学生的学习日志上。每次课后, 老师及时把当天课程讨论中不完备的地方以博客的形式发布在网上, 供学生阅读和评论。同时, 学生也要按时发布自己的学习日志, 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这种方式, 在锻炼学生学术思维的同时, 也在无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自我反思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五,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集中体现在冲破以往评价标准单一化、不重视过程评价的藩篱, 实行过程评价和多样化评价。评价标准主要有三部分:平时课堂表现 (老师观察记录) 、教学日志的发布情况, 课程论文的水平等, 变“知识至上”为“能力至上”。总的来说, 以学生是否能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应用作为根本的评价标准。

(二) 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践——以教育研究方法为例

教育研究方法本身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课程目标可定位为: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目的, 让学生掌握整个科研流程, 知道进行科研的基础方法, 并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真正掌握科研方法, 特别是为学生的科研论文写作服务。教学完全按照科研流程进行。

在教学内容上, 各部分教学内容环环相扣, 基本流程是以“提出问题-验证问题-研究设计-实地操作”的顺序开展教学。其目的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然后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以案例解剖为中心, 并选择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例作为教学案例。在这次教学过程中选定了同学们最为关心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问题”作为研究重点, 因为同学们都是该制度执行效果的实际感受者, 都有自己的切身经验和困惑, 这样大家学习起来就能够有的放矢。根据本课程的性质, 在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 重点锻炼大家对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的应用, 特别是让学生从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真切地体验科研过程, 而不是去灌输一些教条, 目的是为了避免科研训练中出现“空对空”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了以“实践-讨论-总结”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仍以小组学习为主。围绕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分为3个小组, 每组10人, 每组由1名小组长负责统筹。按照准备时间的长短, 以“文献组-访谈组-问卷组”的顺序分别作总结报告。

文献组:文献搜集作为整个研究的基础, 再加上资料数量庞杂, 所以每个成员各有分工, 分别对我国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发展的历史及意义、我国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实施情况、厦门大学各学院奖学金制度实施方案、欧美各国研究生奖学金资助方案等作为文献检索的出发点展开搜集。最后, 在作报告的时候, 要把自己查找文献的路径、方法、心得体会连同文献资料一起呈现给大家, 全班同学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老师尽量让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最后再对学生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做出补充。

访谈组:访谈法的运用不仅要求访谈者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还必须具有很好的交流能力。老师提出基本要领并做示范, 然后由同学试验设计访谈提纲, 确定访谈对象, 先从访谈学生开始, 以访谈3个学生作为标准, 这样是为了学生体验访谈技巧提高的过程。之后再开始高难度的访谈, 如对各个院系的领导和教师进行了访谈。这对硕士生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但收获也是最大的。在访谈的过程中, 同学们不仅解决了自己对奖学金制度的困惑, 了解了管理者、教师、学生对奖学金制度的反应, 而且还发现了奖学金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就这个问题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问卷组:可以说, 问卷组的任务在这三个小组中是最难的, 因为不仅要找到问题切入点, 而且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 要照顾到整个问卷的逻辑顺序和选项的严密程度, 任何一点差池都可能造成信息的失真, 影响到研究的准确性。就问卷问题, 老师特意组织我们在班里进行了两次大的“研讨会”, 每位同学都积极建言献策, 都是问卷编制的一分子。在问卷法教学中严格按照问卷编制、试测、纠正、实施的顺序进行, 每个步骤都让同学们实际操作, 直到对最后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 形成研究报告。

将科研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以科研来促进教学, 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教授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使我们每个人成为研究过程中的一分子, 体验整个科研过程。这样一方面使我们领略到了科研的美妙之处, 激发了我们自主学习、追求真理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促进了我们的团体合作能力、交流能力,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我们自己的话说, 这便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三)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 联络一些有知识背景且有一定学缘关系的知识分子, 围绕一定主题 (包括学术问题、社会问题、生活问题、人生问题等) 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 进而创生新思想、新知识的教学方式。[8]

传统的固定化与标准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普遍实行的大班上课, 很难使人在自我求知的欲望下轻松自由地探索, 因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目标很可能成为一种泡影。而采用学术沙龙的形式有助于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在沙龙活动中, 每个人都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 从不同视角阐发对问题的认识, 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思想和智慧的交流, 有利于研究生发现问题, 培养独特的创新思维品质和批判意识。同时由于学术沙龙不限参加者的身份, 有助于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人员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W教授在教学过程中, 就充分利用了传统学术沙龙的优势, 并对其进行“改造”, 使其更具有能力锻炼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 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其主要特征可概括如下:

第一,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师把沙龙的主战场完全交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策划的“主角”。在沙龙组织上,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学生自愿报名情况, 实行由研究生轮流担当主持人, 负责对整场沙龙进行组织规划, 导师只作为一般的参加者, 受学生的“调动”和“支配”。这就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统筹策划能力。

第二, 参与者的身份不受限制, 地位平等。沙龙是开放性的, 任何人都可以参加, 在对话的过程中, 不论你是老师还是学生, 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 发表的观点都可以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努力营造一种讨论、交流的环境, 给学生选择交往和内容的权利, 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 从而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从根本上说, 平等地对待研究生就是教师应该尊重他们在交流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让研究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的关系, 而这也正是W教授沙龙的亮点所在。

第三, 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每周的固定时间, 我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 既可以以论文报告的形式, 也可以以读书报告的形式, 更可以以专题讨论或者自由交流的形式展开。

第四, 议题广泛, 讨论热烈。在沙龙上, 任何一位参与者都可以提出讨论的主题。为了激发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老师还有意识地引入了竞争机制, 以参加者自荐的形式争取作报告的机会。讨论主题涉及教育、社会等热点。每个人都有话可说, 参与人数基本保持在15人左右, 可以很好地展开讨论。

学术沙龙作为第二课堂, 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倡导学生自主开展活动, 引导和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精神, 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

任何改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 以上三种教学形式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第一,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次教学改革, 为我们沉闷的研究生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 也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但毕竟是改革和试验, 还有不少地方需要加以完善。比如, 在讨论过程中, 有时会出现冷场的现象, 这既与讨论主题的难易度有关, 也与教师启发诱导有关, 更与学生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有关, 因为许多同学并没有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 一味地等待老师把知识灌给自己。而且有些同学以应付的态度对待课程, 没有认真阅读资料, 自然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进行讨论。

第二, 改革的步子需要平稳。在这次改革过程中没有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实际, 步子迈得大了点。就我们院的研究生而言, 大部分都是跨学科考过来的, 理论基础不扎实, 而且原来的学科背景与新学科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 学生一时还很难进入状态, 因此整个教学过程都采有研讨式教学恐有些不妥, 因此, 对基础理论部分进行适当的传授式教学也是必要的。

第三, 对听课人数要适当控制。要保证教学质量, 就应该对课堂准入进行限制。虽然博士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我们的启发和帮助很大,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们把自己作为主体的锻炼机会。同时还要限制班级规模, 人数太多, 不适合展开充分的讨论, 也会对教学效果有所影响。

最后必须指出,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绝不可能通过一个报告、一门课程或一个实践环节简单来完成。这就要求高校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应用型研究生成长的特点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和调整, 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 注重研究生学习自主性、能动性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加快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确实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潘懋元, 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350.

[2]王洪才.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立、再造与转向[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4) :8.

[3][4]姜澎.研究生培养启动结构调整大学准备好了吗?[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edu/edu-jygg/news/2009/10-15/1912011.shtml, 2009-10-15.

[5]王洪才.研究生教育处在十字路口—以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 (5) :3.

[6]高耀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7, (4) :97.

[7]李素琴, 张晓明.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认知语境阐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6) :54.

与硕士联手种特色红薯 第8篇

“小时候我家特穷, 穷到没钱读书。1999年, 我28岁时离开南昌县尤口乡, 到扬州打工, 后来辗转到泰兴市的一个小镇, 靠炒瓜子维持生计。”说起往事, 徐建国语气低沉。一天, 扬州农学院专家送科技下乡, 正在卖瓜子的徐建国听说是免费帮助农民致富的全国性的惠农政策时, 他惊喜地意识到, 发家致富的机会来了。徐建国引种了银杏, 准备回乡创业。

回乡种银杏结识专家转向种红薯

2000年春天, 徐建国带回20棵银杏树, 回到家乡。这时, 老家尤口乡被规划到南昌市高新区, 农田旱地被大量征用, 徐建国失去了土地。

种银杏失败了, 然而徐建国的农业知识却越来越丰富。十年间, 他自学了土壤学、植物学等课程, 基本了解植物栽培理论知识;他还到省农大、省农科院、省林科院求教, 学习水稻、红薯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 寻求新奇特农产品的信息, 结识了不少专家学者。这其中, 省作物研究所陈志才书记、国家甘薯综合试验站吴问胜站长, 成了他的良师益友。

2004年秋季, 徐建国了解到甘薯品种繁多、市场前景广阔的情况后, 决定种植特色红薯。

2005年春, 徐建国从河南、福建、湖南、江苏、江西等农科院引进了52个甘薯品种。经过3年的试种、筛选, 到2008年, 他获得了16个适合江西栽培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亩产都在2000公斤以上。特别是宁紫1号、早熟红心广薯87, 特别赚钱。经过摸索, 徐建国掌握了一套成熟的种植技术, 他种的红薯外形好、口感好、耐贮藏。

街头卖薯城管误将紫红薯当假货

“城里人的市场, 我们乡下人卖真货都会被看作卖假货!”谈到第一次到南昌市卖紫红薯的经历, 徐建国有些感慨。秋天, 他背着红薯来到站前西路沿街叫卖, 每斤四五元, 颇受欢迎。第三天, 他正卖着, 突然, 一辆城管执法的车子停在他旁边。一位城管队员说:“这几天接到举报, 说有人把红薯染成紫色在大街上叫卖, 就是你吧?”

徐建国一下懵了:“啊?我没有啊!你们误会了。”他耐心地解释紫薯和普通红薯的区别:紫薯, 又叫黑薯, 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 它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花青素对100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被誉为第七大必需营养素。花青素是目前科学界发现的防治疾病最直接、最有效、最安全的自由基清除剂, 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紫红薯是花青素的主要原料之一, 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走俏。

听到徐建国滔滔不绝的解说, 城管队员们放心了, 同时建议他进入批发市场和超市, 走正规销售渠道。

专家牵线硕士与农民联手试种红薯创业

王光远是江西农大的研究生。2008年底, 他选择了种紫薯。2009年, 王光远等人种了70余亩红薯, 但由于土壤、管理、气候等多种原因, 当年以失败告终。王光远认真分析了失败的原因, 决定重新开始。然而, 他既缺少资金, 又缺乏实践经验, 如果再失败就没法再翻身了。徐建国有成熟的实践经验, 他想提高自己的水平和生产规模。吴问胜促成了二者的联合, 发挥各自优势, 优势互补。

王光远非常认可徐建国的生产知识, 更由衷敬佩他不屈不挠的干劲。毕业在即, 王光远没有四处投简历、找工作, 而是沉下心来, 打赤脚和徐建国一起种红薯。两人都缺少资金, 就以各自的资源优势入股。徐建国靠过硬的种植技术入股, 王光远靠扎实的理论知识、广泛的市场信息、娴熟的市场策划和运作能力的优势入股。他们共同创业, 产品销售后按股份分红。

硕士 第9篇

吉林农业大学自2004年获得工程硕士授权,分别开设了农业工程、环境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四个领域,分布在本校4个学院。本校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本省的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创新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针对农业类企业培养并输送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为其专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企业人才水平得到上升,也是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校工程硕士教育在前进的脚步中不仅重视课堂教育,也着重于发展课外实验研究教育,在发展中总结经验教训,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与省市、乡村、企业的合作,加大实习力度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为了跟上我国发展对高层次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本校也在不断提高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笔者以吉林农业大学创新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为例,以推进专业学位硕士的发展进程为目标,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创新改革方法。

1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创新方向

工程硕士在培养方面更注重应用性,所培养的人才要适应岗位的发展和需求,做到进得研究室,去得实验农田。本校在工程硕士培养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1 培养地域性工程硕士人才

所谓地域性工程硕士人才,就是针对学校所在省市的需要,培养人才,为省市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吉林农业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振兴和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本校工程硕士根据这一战略以农产品加工为切入点,针对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为其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1.2 加强日常管理与监督

本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管理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都由研究生学院统一进行二级管理。学校负责招生和公共课的教学,培养各环节的考核,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等,而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则是由各个领域的培养单位主要负责。各培养单位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负责研究生工作,另设有研究生秘书1名,负责研究生的入学、注册、考勤、学籍管理、课程教学、检查督促、课程的教学安排,教师和导师管理、中期考核、学位申请审核、组织答辩等日常管理工作。

1.3 做好开题与答辩的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即在开题报告结束后半年内进行检查督促,对导师、学生进行考核。为了保证中期检查工作的落实,本院实行校内导师到企业或学员不定期来校做实验进行考核,对在中期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1.4 做好校企联合

高校培养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做好校企联合是关键。以吉林农业大学食品工程领域为例,1995年,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建院,同时联合省内外十一家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研究中心)及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成立了校企联合办学董事会。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董事会是吉林农业大学领导下的促进食品工程学院改革与发展,面向社会联合办学的咨询、指导和审议机构,是连接学校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董事会的职责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同科研生产相结合,为发展农产品贮运与加工业和食品工业服务;除此之外,对食品学院教学目标、发展规划、专业学科建设、确定培养目标、课程构架、学生管理,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等进行监督和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而且,董事会的建立也可以为学院建设发展所需的基金进行筹措,为学院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援。董事单位具有优先录用学院毕业生,优先使用学院科研成果,委托学院培养人才、新产品开发,为学院教师、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条件等权利和义务。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学院董事会董事单位已发展到27家,为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 创新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基本经验总结

吉林农业大学针对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在涉农类工程人才,为了与国家农业发展并行,着重于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涉农类工程硕士人才的培养,相对于学术型硕士,更偏向于实验操作和技术研究;因此,在对其培养的过程中,本校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工程实践课程,其课程本质是为了强化工程意识,提高工程创新能力,展现工程农业特色等,以工程为导向,采取“双导师制度”,校企联合培养,做到课内课外两不误,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创新出一条更适合工程硕士发展的培养之路。

2.1 严把招生关,确保生源质量

在工程硕士入学时,本校统一对学生进行校级笔试复试,再由各领域所在培养单位组织学院复试,包括笔试与面试。面试时主要侧重于学生的本科专业知识水平、参加工作后对于行业的理解与把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考察和筛选,为培养高质量的学员提供了保障。

2.2 严把教学关,提高培养质量

本校为了保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符合我国科学发展需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要求学生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纲领、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坚韧不拔的信念,以及团结协作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时,本校选用适应工程硕士自身特点和符合工程领域培养要求的教材。根据国家政策和教育的自身规律规范工程硕士公共基础教材,根据企业和课程需要确定部分专业课和选修课教材,从而制订较为科学、合理、实效性较强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在学校设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英语、参与式农村发展、文献检索等校级公共课的基础上,各领域的培养单位又设置了领域主干课也就是专业必修课,强调本领域的基础理论课程内容:高级食品生物化学、高级食品生物学、现代发酵技术与设备、农业工程Seminar、工程数学、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等70余门课程。课程不仅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更能反映各领域内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的内容。以食品工程领域为例,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从我国农产品加工及食品工程的实际出发,结合学院优势,开展农产品加工食品的研究、生产及理论研究。结合吉林省粮食大省的实际,课程中增加了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实践课程,以工程试验和工程设计为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开设了玉米深加工、创新思维与食品新产品开发等专题讲座。

2.3 严把导师关,加强校企联系,发挥双导师作用

工程硕士都是来自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他们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对承担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有较高的要求。针对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将进一步优化工程硕士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提高教师中有实践经验和工程实践背景教师的比例。

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采用学校与企业各派导师的“双导师制”[2]。“双导师制”的应用,将导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校企合作也不再是纸上谈兵,学校与企业双管齐下,书本教学与操作教学同时进行,充分展现出了工程硕士的培养特色。而且,本校在“双导师制”的应用过程中,为了防止导师之间互相推卸责任,不做实质性培养工作,对校内和企业导师的职责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以增强双方导师的责任感,使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其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校内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学生培养计划的确定,指导学生进行论文选题,设计实验方案,并顺利进行开题、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除此之外,还要定期检查学生论文的撰写进度、实验进程,帮助学生把住论文质量关,做到有质有量。校外导师来自各个农业类企业,主要负责监督指导学生论文、实验进行顺利,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与导师自己丰富的阅历和经验相结合,给予学生有价值的意见;同时,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论文课题,在企业中为学生提供兼职平台,做到实验工作两不误。校企联合共同指导学员可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对工程硕士完成高水平、高质量的学位论文起到了保障作用。

2.4 严把实践关,创新实践教学基地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本校食品工程领域为例,以食品学院董事会为依托,在董事会成员单位中、在与学院进行科研合作的企业中建立紧密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已建立24个。另外建设了校内粮油深加工实践基地、啤酒中试生产线、饮料中试生产线、果酒加工中试实验室、乳品加工中试实验室、肉制品加工中试实验室等6个中试实验基地,可进行焙烤食品、冷饮食品、果汁饮料、啤酒、果酒、乳制品、肉制品等的生产加工,可为食品工程硕士的大部分课程进行工艺操作,该中试车间可满足80名学生同时进行实践操作。

2.5 严把选题、开题关,提高论文质量

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在选题上,要立足于实际,最好是企业当前发展需要的课题。这样学生一方面比较熟悉论文的研究内容,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也是对企业所涉及项目的研发过程、解决过程。另一方面,学生亲身调查研究,立足于根本,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际中也会有一定的发展应用价值,其优点是能将课本知识与企业所需联系起来,产学研的结合方式也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八方配合。学校在工程硕士进行论文选题之前,应先了解各个合作企业或乡镇、单位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的课题,同时,向学生介绍工程硕士类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发展方向及特长,鼓励并辅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和企业的导师,或是进行相应的推荐。论文课题的确定则是在导师确定之后,由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决定。

2.6 重视答辩环节,确保论文质量

论文答辩是保证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最后一关。吉林农业大学本着提高论文质量,加大学术文明建设的根本,对论文评审与答辩环节明确提出了严肃而规范的要求,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不能为了帮助学生毕业而放弃标准,要坚持原则,严把质量关,而且为了避免串通包庇现象的出现,本校论文评审实行盲审制度。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终稿写出指导意见后,研究生管理部门将统一送交学校进行论文复制比检测,检测值高于30%的将被返回再次进行校内盲审;反之,则在导师们签署外审评议表后,学院统一将研究生论文的纸质版2本送到校外进行再次评阅。校外评阅人必须是工程领域的专家,如其他同类高校中的教授、副教授等,或是农业类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专家,外审的评阅由校企中的专家共同完成。在外审评阅意见返回学校之后,学院会及时将评阅意见反馈给导师与学员,要求学员按意见修改。在返回的论文中,如有未通过者,论文答辩将会被延期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是对作者将理论知识和科学技能结合的能力进行审核,也对作者提出的解决工程问题的新方法、新策略、新思想进行了审议,在校内盲审和校外盲审的进行过程中,学生的论文得到了公正的审阅,并且也对其研究内容的可行性和效益收益进行了检验。

各领域的培养单位会在论文评审之后,集中组织相关学员进行毕业答辩。学位论文答辩既是对学院培养工作的成果展示,也是学院培养工作的收尾环节,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基础、思维逻辑能力、文学功底及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在此环节中展现出来。在论文答辩中,学生的论文研究成果要凝缩于3min左右的PPT,并进行展示,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7名专家委员组成,而委员中至少有1名是来自企业的相关领域专家并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会对工程硕士学位的质量做出保证,对学生的论文进行仔细评阅,严格把关,针对问题进行提问并给予修改意见。

在答辩过程中,建立淘汰机制,严格按规定和标准进行,对未达到要求的不予通过,维护了工程硕士学位的公正性和权威性[3]。

3 创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实践表明,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特别是中国社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转型的速度也不断加快,这就为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学位硕士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现实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因此,必须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意识和质量观念,广泛发动社会资源,转变育人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培养模式。

3.1 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

不断提升学科层次,整合学科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的学源结构,使师资队伍的梯队相对合理,高校应该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学历,使具有博士学历的导师达到50%以上。进一步加强兼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管理,充分发挥兼职导师的作用,加强导师间的沟通,扩大学术交流的领域与区域,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在前沿领域的学习机会,打造优秀的学术团队,不断提升学科的指导能力和育人水平。

3.2 创新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方法

培养方法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方法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1)创新培养模式,修订评价体系,稳定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在改革培养模式、修订评价体系、注重培养质量的同时,扩大招生规模,为发展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及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输出高级管理人才。2)完善课程体系和考核方式。增加选修课,适应农村发展中各方面人才的需要,个性化培养;增设实训课,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方式由笔试为主改为口试、讨论和课程综合作业相结合。3)调整学位论文评价标准。由以研究论文为主,改为研究论文、项目完成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等可选形式,并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

3.3 教师激励政策与评价机制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没有优秀的教师,就没有优秀的学生和国家的栋梁。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属于一项新生事物,还没有成型的经验可以遵循。因此,必须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和自身利益,建立专业学位教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实现责、权、利的有效统一。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教师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的不断提高。

3.4 加强制度建设,实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专业学位教育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加强制度建设,是实施和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发展重要的制度保障。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学保障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推动专业学位教育顺利完成的制度基础。

推动专业学位教育的顺利实施,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教学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是保证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以及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

3.5 加强基地建设,保证培养条件

基地建设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环节,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动手操作实践的理想平台,也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基地主要是开发城乡社区资源、企事业单位资源、非政府组织资源、政府组织资源,寻求联合与合作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符合国家需要的实践条件。

4 结束语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企业、事业等单位的特殊或固定岗位输送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层次、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同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发展也为高校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契机。高校教育者应稳抓实干、与时俱进,迎着改革创新的浪潮,创新为先,打头阵,平稳发展,垒基石,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打开另一片天,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新鲜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军,蔡野.高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2):24-26.

[2]马桂敏,常宗惠,姜尔林.强化过程管理,保证工程硕士论文质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112-114.

硕士 第10篇

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可以观察我国会展旅游研究的现状、进展和学术动态, 从中把握到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对一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或偏向, 亦可起到借鉴的作用。

一、载文量统计分析

1. 历年会展相关硕士论文发表数量统计

据不完全统计, 自2002年至2012年, 大约有554篇会展相关硕士论文收录于“中国知网”的博硕论文数据库, 研究角度同时呈现多元化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 会展相关博硕论文的数量自2002年至2008年一直呈上升趋势, 2009~2010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波及, 影响到会展业, 导致会展相关硕士论文数量相对减少。2012年, 硕士论文的数量回升至2008年同等水平。从总体数量上来看, 会展相关硕士论文研究数量日渐增多, 且一直保持平稳增长。

2. 论文的主题分布分析

通过对论文的主题统计分析, 可以了解该研究领域的主题分布范围, 显示这一领域的大致科研趋势和总体的动态 (见图2) 。通过对硕士论文选题进行分析发现, 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会展, 研究奖励性旅游、节事、会议的论文相对少。近十年来, 与之相关的文章在在选题立意上也发生的深刻的变化, 具体概括为:

第一, 研究区域由一个城市扩展到一个区域。比如:2004年之前的文章命题大多为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研究、北京会展业竞争力研究等, 之后的文章涉及到长三角、浦东产业集群。

第二, 研究方式上由粗到细。以2005年为分界点, 之前的文章更多关注的是一地会展业的现状和竞争力, 例如, 西安会展业发展研究、会展与城市。之后的文章关注的是该行业某一领域的发展, 其实用性、理论性和专业性显著增强, 例如:会展产业链运作模式研究、公共关系在我国会展业中的应用上海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等。

第三, 更多的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和结合, 正逐步建立一个由点到面的扩散网。前期的研究集中在讨论一地会展业如何发展的问题, 后期的研究从政府、企业、参展商、专业观众、观众各角度出发, 结合市场预测、营销策略、产品策略、物流、传播、3D技术等方式和方法, 论证国内会展产业的发展。同时, 后继学者还从知识产权保护、第四方物流、GEM模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其不断完善。

与会展经济相关的文献更多地集中在发展会展业城市经济建设作用方面, 所涉及的地域由北京、西安、山西、廊坊、哈尔滨、长春、乌鲁木齐等单个城市扩展到珠三角、中外合作、港澳合作方面;酒店、旅行社的作用也在2007年之后的文章中日渐得到学者的关注。

与会展场馆相关的文章集中在了上海、西安、深圳、宁波、南京、湖南、青岛、甘肃、郑州、香港10省市。由表2可知, 除去酒店会议而言, 近十年来关于会展中心的文章由场馆建设逐步向场馆经营转移。与会展中心经营相关的文章也由单纯的某处会展中心的发展战略向营销战略、风险管理、展览环境经营方向发展。具体数据见表1。

鉴于国内会展业起步较晚, 会展公司的经营也处于初创阶段, 因此对会展企业经营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营销策略和会展公司发展战略方面, 对经营管理方式或方法提及较少, 具体详情如表2所示。

二、研究薄弱领域

1. 研究领域有待拓展

目前国内关于会展业的研究涉及19个方面, 这些论文活跃了我国会展研究的学术氛围, 然而, 囿于单一的研究视角和狭隘的研究视野, 学界对于会展业研究领域比较偏狭, 许多问题均未深入研究:

(1) 会展的体验与感知问题。21世纪是体验经济时代。据报道, 近些年参展商的满意度普遍下降, 忠诚度也大大降低, 主要原因就是会展组织者对参展商的关注不够。而要想使会展业获得更快更好的长期的持续发展, 就必须要从体验入手, 深入研究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需求, 为其提供高质量的体验, 满足他们的参展需求, 完美他们的参展经历。

(2) 会展的人力资源问题。我国会展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但专业会展人才相当缺少。比如会展职业经理的胜任力不足, 会展项目志愿者的选拔与培训、会展公司员工流失与离职、会展策划人员专业能力、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关系等问题一直少有研究。

(3) 展会媒体传播策划问题。一个展会的推广, 需要根据会展项目目标客户市场需求, 选择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印刷品宣传单张、户外媒体行业协会组织等媒体进行立体式宣传推广。这样多样化的渠道若加以恰当地定位和采用, 无疑对公司的招展工作、公共关系战略都能带来无法估量的利益。法国时尚电视台 (FTV) 是全球著名的时尚电视媒体, 每年在世界各地举办数以千计的时装发布会, 各国设计师和顶级模特也都把法国时尚电视台作为自己的荣誉大本营。目前世界时装展会都在与FTV合作。类似于如何选择媒体做展会的新闻宣传;会展项目如何与媒体沟通;会展项目宣传推广中媒体组合优化这里面的策划值得学界去思考。

(4) 会展的评估问题。我国会展业发展陷入了“规模不经济”的怪圈, 发展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数量。从长期的产业发展角度来看, 应该建立一个会展评估系统, 对会展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估, 优胜劣汰, 改善会展产业混乱的现状, 促使会展产业更健康的发展。然而会展的评估研究成果至今少见。

(5) 低碳会展问题。低碳理念正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在“会展经济”时代不仅展会本身的绿色和环保, 而且在展会这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上传达低碳的理念。

(6) 赞助与收益问题。会展活动能够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 对企业来说比花费金钱直接宣传更有一定的效益, 所以他们愿意赞助会展活动。目前学界对于企业赞助会展动机与收益研究;认同感与赞助意愿这方面的研究尚显薄弱。

2. 研究尚待规范

在检索硕士学位论文的时候, 发现有一些术语不规范, 比如“旅游节事”与“节事旅游”、“会展城市旅游”与“城市会展旅游”、“会展旅游绿色管理研究”与“绿色会展”、“节庆”与“节事”、“会展的旅游性”与“会展旅游”。尤其是“会展旅游”, 仔细阅读文献可见一些会展旅游的硕士论文, 其实写的是会展, 将会展混同于会展旅游。王保伦在《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之探讨》中认为, “我们所提倡的会展旅游不是让旅游企业去举办各种会议和展览, 而是让旅游企业发挥行业功能优势, 为会展的举行提供相应的服务。”[3]就目前的学科分类, 会展旅游和会展应属于不同的领域。

3. 研究方法与层次有待提高

从对文献检索来看, 相当一部分成果存在很大的雷同性和重复性, 缺少深入的实证研究和细致的案例解剖, 研究缺乏理论性、体系性。国内关于会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证研究, 理论研究比重偏小,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学术界对会展理论的关注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 这与当前国内会展尚不发达、没有形成成熟产业有相当大的关系。另外, 一些学位论文定性分析的多, 定量分析的少, 仅有小部分文章运用或涉及数理统计或建立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理论研究对会展业现状、发展的评价与指导效果。

三、启示与展望

1. 选题不要范围太大

研究生在选题时要充分考虑两个问题, 首先, 要了解自己选题研究现状, 搞清楚该题目是否有再研究的学术价值。其次, 要衡量所预选题目完成论文的可行性。对于会展方向的研究生来说, 要充分考虑到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 能否将所选题目做成一篇合格且优秀的毕业论文, 一些研究生将论文研究范围定位到全国, 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区域性很强, 类别很复杂, 一篇4万字的论文很难驾驭和论述清楚。因此, 研究生在选题时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细致筹划, 反复论证,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且有广阔研究空间的题目, 从而为高质量地完成硕士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2. 会展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会展产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但会展科研体制建设、科研队伍建设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培育成长期, 会展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理论支持的行业是不成熟的行业, 需要理论指导。这需要研究生和导师一起仔细的思考和探索会展业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

3. 研究方法注重多学科交叉

20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曾预言:“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科学时代。”会展学是科学交叉的结果。与会展相关的众多学科在会展这个主题点上, 相互冲撞与融合。会展是系统工程, 应多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比如要多吸收消费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对其他各门相关学科有用知识进行移创、汲取、重铸与整合, 将不同学科的概念、方法和技术手段相互融会、相互借助。

参考文献

[1]董鹏, 王斌, 孙叶全.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与论文质量关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12) :57-63.

[2]黄津孚.如何提高研究生硕士生论文质量[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2 (5) :71-74.

留英双硕士回家养鸡 第11篇

花费370万元人民币,耗时9年拿到了双料硕士文凭,却回家搞养殖业,对于沈锟的选择,他本人坦诚地说“很少有人理解,甚至有人骂我是脑残”。但他本人算了一笔账:“第一,我想自己干一番事业。而养殖业很有潜力,自己干得非常投入,对其他工作自己暂无兴趣。第二,假如投入400万元办厂,只要操作好管理好,10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何乐而不为呢?第三,我认为人们选择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留学生也不例外,只要自己喜欢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就应当获得社会的承认。”对自己的言论,他自称为“沈氏定律”。

最让沈锟感到欣慰的是,他的产品外包装英语说明是他自己编撰的,图标和装饰是他用电脑设计的。他说,将来养鸡场的监控和自动化管理都要运用他所学的软件工程。下一步,他打算对自己的家禽产品申请“无公害”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同时,扩大产品销路,帮助当地村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

航空金融硕士人才培养研究 第12篇

笔者提出高校航空金融硕士人才培养旨在培养适用于航空产业的研究与应用型金融人才。通过对航空金融硕士人才培养的研究, 可以为高校培养具有航空特色的金融学硕士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为航空金融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一、航空金融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 航空金融业的特点

航空金融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和航空产业相关的所有金融活动的集合, 包括和航空产品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货币兑换、结算和资金融通等各种有关的经济活动;从狭义上来讲就是具有明显的航空产业特性的金融活动主要是关于飞机的融资活动。

基于航空产业发展需求的金融人才主要是指在航空金融领域从业的人员, 主要从业领域为航空金融公司、信托联盟组织、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其有关的服务组织, 这些组织主要为航空制造企业、航空运输企业、机场、航空维修等各类航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从航空全产业链的航空金融服务系统 (图1) 可以看出, 航空租赁是与航空产业相关的金融活动中最为核心的和最具特色的内容。航空租赁业已成为民航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优化资本结构、节约资产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民航总局也于2012年7月颁布了《关于发展民航的若干建议》, 明确提出要改善金融服务, 完善相关政策, 支持国内航空租赁业发展。

(二) 航空租赁业的发展和人才现状

1. 外资企业垄断国内租赁市场。

由于中国金融租赁业整体起步较晚, 国内航空金融租赁市场近九成市场份额被国外公司占据。飞机制造厂商是飞机租赁业务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拥有大飞机制造商的欧美国家, 其航空租赁企业基本垄断了全球的航空租赁市场。参与飞机租赁的公司多为资金雄厚的大型金融机构或其分支, 能充分调配全球资源获取收益。我国金融机构受制于政策限制, 一直无法进入航空金融租赁市场。直到2007年3月实行新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航空租赁业才有所发展, 至2012年, 我国已有20多家航空租赁企业, 航空租赁产业群已初见端倪。从产业背景来看, 国内飞机租赁公司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拥有航空产业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 一类是由国内银行组建的具有雄厚金融产业背景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

2. 中国航空金融租赁市场潜力巨大。

据统计, 目前全球的民航运输企业中使用的飞机有2/3是通过租赁方式获得的。截至2012年9月, 国内航空公司有运输飞机1907架, 其中58%的飞机由各航空公司通过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的方式租赁而来。同时航空金融租赁业务的发展迅速, 从过去40多年的数据来看, 全球机队扩大了6倍, 而飞机租赁规模扩大了21倍。从世界第一租赁大国美国的航空租赁业发展过程来看, 中国的航空金融租赁市场是有巨大发展潜力的, 被外国租赁同行看作为“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市场”。

3. 航空金融市场人才供应不足。

航空业和金融业结合孕育出航空金融业的广阔市场, 要想保证航空金融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需要大量优秀的航空金融人才来保障。目前航空金融的从业人员主要来源于高校的通用金融学专业, 通过进入航空领域并自行钻研转型为航空金融领域的人才。国内高校目前并没有专门的航空金融专业, 因而对专业人才缺乏正规、全面和系统的培养, 在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势必造成了航空金融业这样新型金融产业人才缺口巨大。

(三) 航空金融人才需求特征分析

1. 航空金融人才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性。

航空金融市场具有航空产业的特性, 相比于一般的工业产业, 拥有更复杂, 更长的产业链环节, 服务于产业的金融活动比一般的企业金融活动规模更大, 内容更复杂, 因此要求航空金融人才具有较高的专业性。

2. 航空金融人才必须国际化与本土化并存。

为我国提供航空金融服务的企业大多数都隶属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金融产业更先进, 金融产品更丰富, 最早掌握了全球的航空金融市场。要想在全球航空金融市场上赢得有利的竞争地位, 未来航空金融人才, 必须既熟悉国际航空金融市场, 又掌握我国航空金融的特性, 同时兼具国际化与本土化。

3. 航空金融高端人才需求大。

我国航空金融产业之所以无法在全球航空金融产业中博得重要的地位, 原因之一是金融人才素质的差异, 培养航空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已经成为了产业发展最迫切的需求。

三、航空产业金融硕士人才培养构建

航空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就是建立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航空金融学专业教育模式。以建立雄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 以提高航空金融专业素质为根本,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教育体系, 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金融实务能力, 培养学生成为综合实践与创新的应用型金融人才。

(一) 航空金融硕士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航空金融产业的复杂性和广泛性, 将航空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于研究生教育, 以培养中高级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为主。此种定位有利于充分共享现有众多本科院校中金融学本科教育资源, 通过航空金融研究生教育将现有金融学本科人才进行延续和提升, 使其通过航空金融研究生教育转变为稀缺的复合应用型的行业金融人才。

航空金融硕士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研究生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将金融类知识与航空产业知识进行完美结合, 熟练运用航空企业的金融服务工具, 熟悉航空金融市场, 尤其是航空租赁业和国内外的航空租赁市场, 熟悉国外尤其欧美的金融政策法规、税务法规以及国际贸易等实务知识, 同时具有流利的对外沟通交流能力, 成为应变和解决问题能力强, 就业竞争力强, 具有创新与创业意识的金融应用型人才。

(二) 航空金融硕士人才具备的素质

1. 航空金融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还需要严谨细致、求真务实, 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立志为航空事业的发展而奋斗。

2. 具有系统性的航空金融理论和专业知识, 掌握租赁、会计、税收、金融、贸易等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业务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3. 熟悉商业银行运作及飞机交易等各类金融产品、业务知识和操作流程, 了解飞机交易相关金融结构及飞机租赁业务。

熟悉航空租赁物采购流程, 具备国内外的航空金融产品分析能力, 尤其是不同国家提供的航空租赁产品。具备对金融工具及相关专业业务知识的应用能力, 了解航空金融业发展前沿及发展趋势。

(三) 航空金融硕士人才培养方案

1. 航空金融硕士人才培养的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 要符合金融学教育规律, 紧密联系航空产业对金融人才的迫切需求;二是针对性原则, 要突出航空金融学的特色, 尤其是航空产业中特有的金融活动;三是前瞻性原则,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航空金融人才培养应该借鉴和发扬国内外先进经验;四是可行性原则, 航空金融人才培养要围绕中国航空产业发展水平和中国金融人才研究生教育培养现状进行, 强调人才的社会需求适宜性。

2. 航空金融硕士人才培养计划。

金融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大部分, 除了学位基础课以外, 专业课即选修课和必修课都是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而有所区分。一般综合院校金融学硕士培养计划优势在于更专注于金融学科的前瞻性和课程设置的学科前沿性, 这是值得所有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所借鉴和学习的。航空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不能一般引用其他院校的课程体系, 而必须基于航空金融活动和航空产业。一方面, 在突出航空业特色下, 以服务航空金融活动为主, 其必修课程中以航空金融类课程为核心, 如航空金融、飞机租赁、航空经济等;另一方面, 必须提高培养要求, 基于航空金融产业的全球性特征, 其金融活动复杂, 资金量大, 国际影响力大, 因此必须要以高质量的人才来确保航空金融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多所大学的金融学硕士培养计划的基础上, 提出航空金融学硕士培养计划 (表1) 。

四、结语

上一篇:产业投资基金下一篇:电能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