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第一课时的有效性

2024-07-23

提高第一课时的有效性(精选10篇)

提高第一课时的有效性 第1篇

有效地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 首先要了解第一课时提的果。基一本般任的务第, 一以课保时证教做学到的不基浪本费任第务一为课:时揭的题教导学入效、高字词教学教学任务变、初读课文得扎实有效、呢整?体感知。那么怎样使这些第

1学习的.

激兴揭题导入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的揭题导入, 能够激发学生是成功教学◎一的一半。导入的方式有很多, 一张图片、一个谜语、瞿菊课们就要善于去发掘这些能够用来导入的资一个故事、一首歌曲都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源那, 充分么我艳时氛。在学习《荷花》这一课时利用这些资源来引发学生的学, 我利用习热情, 一个有关荷调动课堂气的花的谜语导入:池中有个小姑娘, 从小生在水中央, 有粉把红谜笑面面说迎完, 风有摆, 的只学坐生绿早船猜不到划了, 桨。高还高没地等举我起完了全小效到手, 其他同这副情景, 我让他们一起学也不甘示弱, 说都, 他们异口同声把小手举了起来:。见“荷性花。”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谜语, 让学生在我创设的情

境中, 欣然地走进文本当中, 更有效地开始学习一篇课文。

2. 扎实教学字词。

词语是构成一篇课文最基本的单位, 小学字词教学在整个阅读教学乃至在整个小学阶段中承担着基石的作用, 因此在第一课时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一定要扎实地进行字词教学。对于不同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我们要从音、形、义这几个方面有取舍地对字词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利用多种朗读方式来对生字、词语进行记忆外, 还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方法增加学生学习字词的乐趣。像谜语识字法, 把谜语引入课堂识字教学,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识字的主动性。在学习某一个生字时, 还可以让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字词, 将这个生字换换部首再组词。这样不仅将生字牢牢地记住了, 还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比如在学习第25课《争论的故事》中, 有这样一个生字:“辨”, 这个生字可是学生们经常容易搞错的。我让学生将这个字中间的一个部首换成其他的, 再把它组词, 同学们积极地举起了小手, 大多数同学都能分清“辨”、“辩”、“辫”和“瓣”。有个别没有掌握的同学经过这样一讲, 也都牢固掌握了。

进行教学时, 应根据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重点、有取舍的巧妙教学, 不能面面俱到, 要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识好词、写好字, 感受语言, 积累语言, 培养语感, 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教学目标。

3. 充分初读课文。

于永正老师说:“书不读熟不开讲。”而我们现在一般要求学生读一遍课文, 然后也安排检查读课文环节, 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 都设计了指导朗读重点句段的环节。可是整堂课下来, 学生读课文的遍数最多不到3遍。学生没有充分阅读课文, 被叫学生读书效果一般。还有部分学生连句子都读不通顺, 以致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时, 学生答非所问。如果学生没有充分地读, 或没有读充分, 将使教学活动进展不顺, 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 我们在第一课时中, 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读书, 读通顺了, 读充分了。在进行对文本的初读时, 可以先设立初读目标, 让学生带着这个目标去读书, 做到有目的地读书。利用多种朗读方式, 让学生读中感悟, 为下一课时的赏析课文打下基础。

4. 整体感知要多样。

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 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当我们与文本对话时, 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有的是一个词语, 有的是一个句子, 有的是一个段落;有的开篇, 有的总结, 有的承上启下。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切入点,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文找准切入点, 深入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 就会让学生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你可以抓住课题, 题目是课文的眼睛, 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抓住题目, 步步深入, 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时, 我抓住课题, 引导学生从题目获取信息。这篇课文主要讲的什么?南沙群岛是怎样的地方?为什么说南沙是美丽的?通过这样几个由课题引发的问题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还可以抓住课文的中心句, 比如在学习《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时, 引导学生找出第2、3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这两个中心句不仅概括自然段的段意, 也概括了整篇课文所讲的庐山云雾的特点。从这方面入手, 学生很容易就对庐山云雾的特点有了深刻的印象。因此, 根据不同课文呈现出的特点, 找准切入点, 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获得说话训练。

以生为本提升第一课时的有效性 第2篇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一篇课文的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探、深究以及转化。在这三个阶段中逐渐深入,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其中,初探性阅读,也就是文本教学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整体性把握,为课文的深度解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

一、巧妙切入,激活期待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其实,高效的阅读都是从热烈的期待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在初读课文的阶段巧妙切入,引导学生主动质疑,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就要逐渐优化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主动阅读。

例如在教学《诺贝尔》这篇课文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选择了巧妙切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在初步阅读文本之前,教师就抓住诺贝尔奖以及诺贝尔的相关事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篇课文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是高年级阶段的文本,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诺贝尔其人其事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在学习之前就引导学生自己搜集关于诺贝尔以及诺贝尔奖的相关资料,深化学生的认识。学生们在课下的时间里,通过查找书籍或者网上下载的方式找到了诺贝尔的个人资料,还有的学生找到了诺贝尔奖项的来历、设置、评判以及获奖情况,例如我国的莫言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诺贝尔其人其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被充分激活起来,对文本的内容探究有了强烈的期待,学生自然而然就进入文本学习。

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通过巧妙的切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解读,获得深刻的认识。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旧知以及新知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旧知激活探究新知的热情,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究热情,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二、扫除障碍,初步感知

在第一课时的训练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的问题,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熟读。所谓熟读,就是学生在直接面对文字的时候反复练读,做到读得熟练、流利。而语文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将解决文本基础知识障碍和初步感知文本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潜心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文本内容,实现对文本的初步感知。

例如在教学《石榴》这篇课文中,教师就这样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以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为例,在这个段落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通过大家对文本的初读,概括出这个段落的主要内容是描写石榴的味道。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次引导:“你读了这段内容,感觉怎么样?”有的学生表示想马上吃到石榴,自己读着文章都感觉馋了。这样的发言让同学们大笑起来,但是又纷纷表示赞同。于是教师抓住这样的时机,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效果?引导学生们意识到是文章中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产生这样的真切感受,于是大家走近文本,找一找相關的词语,大家找到“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等词语,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其中的滋味,获得了初步的感知。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进行初步感知,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想象,体会文本中的基本内容,为深度解读做铺垫。语文教师要注重在第一课时指导学生扫除阅读障碍,疏通文义,通过联系生活等手段让学生在初读过程中对文本形成基本的印象,为学生下面的深度解读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理清脉络,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理清文本的脉络。让学生明确文本探究的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用精练的语言对文本内容进行概括,同时明确文本表达的重要信息,这样的方法训练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船长》是一篇叙事性的文章,一般这样的文章我们要理清“事”和“叙”两条线索,具体来说就是掌握在文本中事件发生的经过,包括发生、发展以及最后的结果,与此同时还要理清文章的主要线索以及学习的重点目标。在教学《船长》这篇课文时,教师就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整体把握。经过大家的讨论以及探究,最后形成了这样的认识:整篇文章的叙事共分为三个部分一“遇险”“自救”“殉职”,而文本的线索就是哈尔威船长发布的四次命令,作者想要突出表现的就是船长的沉着冷静以及无私忘我的高贵精神和崇高品质。

这样的过程,将整篇文章的整体脉络整理得清楚明了,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性阅读就会明晰要点,有助于学生的深刻体验。作为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形成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这样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第一课时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 第3篇

一、通过预习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预习过程就是学生的自读自悟过程,预习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课文的效率。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抓好预习这一环节。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年级段、不同课文类型合理安排,提出明确要求。预习的内容可以是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划并熟读生字词,也可以是试读课文三遍以上、查字典、搜集查找与课文学习相关的资料,还可以是根据课文准备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其中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划并熟读生字词、试读课文三遍以上,是学生在预习每节新课时必须要做的事。学生预习后,教师在上第一课时时,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做好检查工作,及时反馈预习情况,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执教《再见了,北京》一课之前,我考虑到学生对奥运知识了解不多,便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完成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划并熟读生字词、试读课文三遍以上的基础上,再利用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奥运会的由来、申办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上课伊始,我便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结果学生表现很好,大家畅所欲言,交流了许多奥运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被迅速拉近,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二、在情境中激发学生阅读动机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在第一课时阅读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一定要重视运用多种方法,努力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具体方法有许多种,比如,可以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进行谈话,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进文本;可以在上课伊始出示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进而激发其阅读兴趣;可以结合学习新课的需要,直接提出极具思考价值的问题,充分激活学生思维,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与喜好,利用丰富的故事或谜语,让学生迅速产生阅读冲动;还可以恰当利用电子白板等媒介,向学生展示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源,从而带来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的强烈冲击,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因此,只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就一定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进而使其形成阅读期待。比如,我在执教《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时,先播放了一段梅兰芳的京剧作品选段让学生欣赏,学生兴趣盎然。之后,我又出示了一组梅兰芳剧照,学生都十分好奇。于是我趁热打铁,组织大家交流京剧与梅兰芳。学生在热议之后,便带着好奇很快进入了文本,开始了一段阅读之旅。

三、通过指导朗读帮肋学生整体感知文章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写字和写作。因此,在学生刚刚接触课文时,指导学生读好书是语文教师的头等大事。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们一般放手让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能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不管不问,只让学生一遍遍地“傻读”,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出层次和效果,进一步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当然,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要舍得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指导朗读时,不可走过场,流于形式,不可匆匆了事,要对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反馈,对难读的地方,要认真、耐心指导,努力实现学生从不会读到会读的转变。二是要不断丰富朗读形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敢读、愿读。教师可以大胆运用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增加阅读乐趣,提高阅读效率。三是要指导学生有目的、有层次地朗读,进而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比如,我在执教《小鹰学飞》第一课时时,首先是揭示课题,然后让学生开始三次阅读。第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逐段检查。在难读的地方,我亲自示范,组织学生回读、评价读、赛读,最终达到了初读的预期效果。第二次要求学生独立阅读,然后让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在我的鼓励下,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了对课文内容整体上的感知。第三次要求学生试着默读课文,想想自己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纷纷举手,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于是我及时归纳,并要求大家在下一节课上更认真阅读,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四、通过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细读欲望

俗话说得好:“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箩,重在收口。”一节语文课不仅要有精彩的开头,更要有好的结尾,这样才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从而使他们喜欢上阅读,进而提高阅读效率。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师必须关注结尾的艺术。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结合课文内容,巧妙、自然地设置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细读欲望,让学生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阅读期待,从而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还以《梅兰芳学艺》为例,在第一课时的结尾处,我问学生:“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课文读通顺了,也知道了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但在梅兰芳小时候,师傅说他眼睛没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如果师傅这样说你,你还会继续努力吗?后来梅兰芳又是怎么做的呢?”就这样,孩子们的思维被再次激活,继续读书思考显然已成为他们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有效教学,第一课时是关键 第4篇

【关键词】第一课时 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课占主体。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需要2-3课时。各种评优课、展示课、竞赛课,第一课时往往无人问津。老师们普遍认为,第一课时教学很难,或是觉得没什么好讲的,教学不容易出彩。在日常听课中,发现两种倾向:一是在第一课时里主要让学生认认生字、读读课文,内容很单薄;二是有的课文读一两遍后就开始讲解,课堂教学生拉硬拽。

第一课时现象的存在,主要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对语文第一课时缺乏正确的定位和足够的重视,简单地处理,结果出现了越位、错位、僵化的做法。

其实,第一课时教学,在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第一课时是激发学习兴趣,整体感知文本的关键点,是进行双基训练,提升语文素养的起始点。处理好第一课时的教学,可以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铺平道路,能为第二、三课时的教学蓄积力量。

那么如何进行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呢?大家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好文章:

一、踏踏实实地读书

1.读出课题的文眼

课题是一篇课文的文眼,从课题中能读出文章的深意。如我们老师在教学《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一课时,引导孩子们读出课题的文眼。应该让学生读出课题中的“和”,学生知道本文是讲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之间发生的事。老师接着又引导孩子们说说聂将军指的是谁?日本小姑娘又是指谁?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这样水到渠成,因势利导非常好。就课题发问,简便易行。

2.读通长句,读顺课文

老师引导孩子们读通长句,非常有助于读顺课文,把握教学重点。就朗读课文来说,课上如果让学生多次朗读全文,恐怕没有那么多的教学时间。朗读训练要分出主次,重点段落、句子要多读,生字集中的句子、长句子、不好理解的句子也要多读,朗读全文的次数不宜多,可以布置学生课外练习读全文。另外,问题不要提得太多,太碎,要精心设计,抓住重点。如教学《烟台的海》就应该抓住第二自然段来读。学生一方面读通了长句,读出涌浪的高大、读出涌浪的力量巨大,也同时读懂了烟台的海的冬天壮观的特点。

3.读出疑惑,深入读文,大概了解文脉

教学专家张田若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的过程就是阅读形成能力的过程,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就是积累语言的过程。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由课题质疑,带着问题去读,是第一读,目的性明确,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述的画面抒发的感情。思考自己关注的问题,是第二读,让学生就自己关注的问题,边读边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他们会有成就感,那阅读的兴趣也就得到提高,接着再相机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难理解的词,学生就读得很有兴趣,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于永正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教师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我布置学生预习,一般要求学生提前读3-5遍,读好为止。教学时检查预习效果。课堂上再巧妙设置任务,让学生再读几遍。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带着指名读、问题读、大声朗读、默读、比赛读、开火车读。在读中检查朗读效果,调整教学。以多种形式的读中,逐步达成教学的目标。

二、扎扎实实识字

《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应达到:能准确地借助拼音认读汉字,能按笔顺规则使用硬笔书写生字。我觉得大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很值得大家借鉴。

1.创设情境识字

一位老师在写“鸟岛”课题时将“鸟”和“岛”比较后说鸟的一只脚被山遮住了就是“岛”,非常形象生动,学生当然容易记住。还有一位老师在比较“密”“蜜”利用动画设计把下面的“山”移走,一只“蜜蜂”(虫)飞来替换,学生的印象多深刻。还有一位老师在教“禁”说是“在森林里看到一块警告人们爱护动物的告示牌”。再如建湖的王芳老师在教学“舞”时,说中间的一横是舞台,像不像四个小朋友手拉手跳舞啊!这些形象生动的话语,这些巧妙的识字方法,孩子们怎能不喜欢呢?

2.善于利用部首分析字形和字义

学生没有一种利用部首来记忆汉字的习惯思维。部首是由基本字演变而来的, 学生没有一种要找到汉字和相应的部首对应起来的意识。虽然这个汉字成为部首,字形的书写上有所变化,但部首所传达的字义并没有变。在学习上,缺乏知识之间的迁移能力。因此,默写出现的错误,常常是部首的错误。表现最多的是形近字和同音字或音近字的意思容易弄混淆,例如:形近字:遇到的“遇”和寓言的“寓”学生容易弄混淆。其实就是部首之间的差别没有弄清楚。音近字:座位的“座”和坐下的“坐”学生容易弄混淆。对于“广”这个部首所代表的意义没有弄清楚。所以在识字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利用部首来记忆汉字的习惯思维,要养成找到汉字和相应的部首对应起来的意识。

3.善于归类记忆

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在3500个常用汉字中,有2522个形声字。可见,形声字是我们汉字教学的主要内容。当一个陌生字出现时,有的学生不能想到用形声字的方法归类识字,学生们分散着死记硬背着每个字,不知道使用联想记忆,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形旁和声旁,借此推测出这个字的声旁和形旁。不知道认识汉字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不能把利用形声字学习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思维习惯。这些就是导致现在学生学学不好生字的毛病所在。如果我们老师了解这些情况,对形声字进行归类来教学生字,效果一定会显著的。例如:蒸、煮、烹,利用形声字的原则,学生会很快记住意思,与火有关。

提高第一课时的有效性 第5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 唤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果》时我是这样开始的:在树林里的一棵大松树上, 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 它是谁呢?瞧, 它来了———随即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问学生:你认识它吗?大声地和它打声招呼吧!通过这种方式引出课题《小松鼠找花生果》, 就这样和孩子们轻轻松松地进入了课堂, 让他们和小松鼠打招呼好像是身临其境了一样, 这样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 使他们感到很有趣, 很生动。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 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开展创设了鲜活的空间, 教师也变换角色参与其中, 整个情境立体化, 趣味纵横。其次“以读生趣, 深入感知”。进入教学后, 一句过渡语:那就让我们一起和小松鼠去找花生吧。走, 我们出发了!出示图一:一片花生地……请小朋友来分角色朗读, 通过实际情景再现, 以及想象说话, 让学生简单明了地明白意思, 并用说话来反馈自己的理解。最后“以展存趣, 拓展延伸”。在指导学生理解“绿油油、黄灿灿”两个词语之后, 问学生:这类词还有很多, 你能说一说在它们家庭中还有哪些吗?启发引导说说ABB形式的词出示:绿油油、黄灿灿、蓝湛湛……

二、充分把握读书环节, 把握文本内涵

古人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足见读书对理解文本的重要。第一课时是感知课文, 那么有层次的朗读应该是有效感知文本的最佳途径。“书不读通不开讲”这是许多名师上课的经验之谈, 特级教师上课很注重学生对文本的充分理解, 所以一篇课文的开始往往从不同层次的朗读开始, 第一课时采取不同方式读书应该是初读教学变得扎实有效的法宝。

对于初读指导, 要步步踩实。让学生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我想, 低年级的课堂尤其要有趣, 尤其要注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下功夫。

总之, 读的形式要多样, 读要有层次性, 让学生经历从初读———细读———再读的过程。

三、把握主旨, 注重整体, 提高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强调从整体入手, 课文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第一课时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对文本有完整的认识。教师应在有效初读后,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初读体会, 说出感受, 使学生对文本形成粗略的整体印象, 达到放下课本还很清楚的地步。

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可以有很多种形式, 次序可先可后, 要视课文的难易程度而定。方法也有几种, 如:师出示提纲挈领式的填空;将课文插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听读或自读课文后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利用巧妙的方法, 提高第一课时生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1. 在语境中识字。

生字词教学应渗透在上课的始终, 而不是在教生字时才教。在书写课题时, 就应该开始生字教学。我在开始进入课题时, 让学生边喊一喊“小松鼠”的名字, 边伸出小手写一写, 这样既知道了它的读音, 又熟悉了它的写法, 从而加深对“鼠”的认识。脱离语境识字, 认读效率不高, 生字词教学应该从板块化呈现。因此在本课教学中, 我抓住“绿油油、黄灿灿、自言自语、奇怪”这些词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让学生通过不断地朗读课文, 既认识理解了词语, 又巩固了课文内容, 明白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这一道理。不仅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 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 字就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 而变得有温度和深度了。

2. 识与写结合。教学“旁”和“留”我就采用的是识与写相结合的方式。

3. 识字与朗读相结合。

我课堂上采用的方式是有时先读文入手, 再语境识字, 然后再读强化;有时也可以先从字词入手, 再带到语境中感知。

4. 识字时, 充分调动学生用熟字帮助记忆生字。

教学中, 我在教学“直”的时候, 就和学生以前认识的“真”结合起来, “真”去掉下面的部分;“每”就和以前学过的大海的“海”去掉一个三点水旁结合起来, 这样就降低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在板块化的识字基础上, 我还引导学生采用“串词连句法”, 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又可以把识字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高第一课时的有效性 第6篇

一以多样的导入求实效

有效的导入就好比一台戏的序幕, 它简短巧妙, “牵一发而动全身”, 牵引整个教学过程, 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有效的导入寥寥数语即能把学生引入文本的情境, 接触到文本的精神内核, 但必须考虑导入语要精确、凝练、简洁, 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要符合文体的需要, 要围绕文本的精神内核进行设计。

1.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例如, 教学寓言故事《蝉和狐狸》时, 先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 然后过渡《蝉和狐狸》。由此引入新课题既复习了原来的知识,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谓一举两得。

2. 观赏插图, 导入新课

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既形象直观, 又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教学课文《莫高窟》时, 当学生打开课本, 一下就被眼前的壁画吸引了, 壁画上的仙女千姿百态, 精妙绝伦。这时, 学生就对学习课文有了兴趣。插图揭示了课文的内容, 为新课的导入创设了美好的情境。

3. 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根据与课文题目有关内容, 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 学习课文前提问:平时同学们的衣袋里都装些什么东西啊?再顺着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 以此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趣和好奇心, 促使他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以简明的初读求实效

初读是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 是学生初次感知教材, 是学习一篇课文的起始阶段。依据教学目标, 初读设计也要有效明了、让学生觉得学起来目的明确, 有可操作性。初读并不只局限于要学生“读准确、读通顺”, 也不应该只局限于教学生认读生字词, 而应该认真审读教材, 发现其有核心价值的精妙之处, 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从而引导学生纵观全篇, 潜心会文。有效的初读还可以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少走弯路。

1. 围绕课题,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题目是作者反复斟酌才定下来的, 或点明中心, 或概括全文内容, 下面的千言万语往往从上面的课题就可见端倪。因此, 第一课时教学中, 可以围绕课题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以课题为契机进行挖掘, 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在初读中抓住课文的结构及要点, 又激发了学生对初读课文的兴趣。

2. 抓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感知全文

例如, “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 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初读:老师知道大家对法布尔的行为充满了不解, 为什么他的衣袋会装满昆虫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明。”学生找到三个关键句后, 教师进一步诱导:“三句话中哪些词语特别能解释法布尔的这种行为?”学生很快就能说出:着迷、迷恋、痴迷。这种初读引导学生从提炼关键句到提炼关键词, 既让其初步感受到文中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 又教给了他们高效的读书方法。

三以巧妙的过渡语求实效

有效的过渡语是简化教学环节最见效果的一个程序, 学生学起来感觉教学环节清晰了, 简洁的过渡语必须是精心打磨过的, 它简短精辟, 言简意赅, 既能承上启下, 又能引领学生由初读到精读。

方法一:抓作者内心巧妙过渡。比如教学《金蝉脱壳》一文, 学生初读课文后, 感受到了小作者想要观察蝉脱壳的急切心理, 这时教师可以马上过渡:“孩子们, 此刻你们的目光在哪里?让我们跟随小作者一起紧紧盯住那只蝉虫, 可千万别放过任何一个精彩的脱壳的细节哦, 轻轻地自由读课文, 感受这奇妙的一刻。

方法二:介绍作者巧妙过渡:例如, 教学《理想的风筝》一课的过渡:“有人说苏叔阳先生的散文是一杯甘甜的山泉, 山泉必须慢慢地、细细地用心去品味, 其中的甘甜才会由心而生, 回味无穷。让我们来静静地默读课文, 静静地品味《理想的风筝》这杯‘山泉’, 看看你能品出什么来。你品出了什么, 读懂了什么, 或者有什么地方一知半解, 什么地方还有疑问, 都请用笔做好记号, 这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生默读课文)

方法三:抓文章线索巧妙过渡。例如, 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金华的双龙洞是个奇特的地方, 地方可大了, 不知道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 欣赏了哪些景色?”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再引导学生把能够说明地点的句子划出来, 这样一条清晰的游览线路就找到了, 为接下去学习课文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浸润着我们的操劳和智慧, 镌刻着我们的惆怅和欣喜。让我们换一种第一课时的教法, 让老师运用创造力, 使第一课时教学有效起来, 激起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师生们的智慧火花在语文的第一课时教学中齐放异彩!

参考文献

提高第一课时的有效性 第7篇

[第一次教学]文本内容讲解唱主角学生一路高歌前进

执教前,笔者翻阅了教参并进行了深入思考,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聋哑青年画鱼与人们赞美的句段,知道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画技高超,在敬佩他的同时学习他。

3.在品读关键词句的基础上,初步感悟理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含义。

笔者按照上述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到了深入研读课文阶段,是这样教学的:

1.再读课题,谈体会。(原来是青年画的鱼栩栩如生,仿佛游到了纸上。一个“游”字非常传神地概括了青年的画技高超)

2.快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写青年作画技艺高超的句子。

3.出示直接描写的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①朗读,以读促悟。

②抓重点词语体会,品悟青年作画的技艺高超。

4.通过围观者的赞叹侧面体现青年的画技高超。

出示:“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①指导读好句子,体会女孩对青年由衷的称赞,并有感情地朗读。

②看图说说其他围观者的赞叹。

然后就是聚焦看鱼、画鱼的句子,聋哑青年这样忘我地看鱼画鱼,就是课文说的“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正因为有这样的境界,让鱼游到了心里,所以画出的鱼栩栩如生,像在纸上游动一样。

[教学反思]这节课上得非常顺利。笔者抓住“游”这个字眼生发开去,引导学生体会青年画技的高超,感悟他爱鱼的忘我,做事的勤奋、专注,所以画出的鱼栩栩如生,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让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教学难点“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整堂课,教案走得很顺畅,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同事反映,教学完整,教材挖得有深度。笔者自认为也非常成功。

但是课后有一个小练笔——“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学生在写小练笔时要么咬笔头,要么挤牙膏,要么干巴巴的,赞美画得好的词语,除了“真好”就是“真像”,而且一律用纯语言表达,围观者议论时的神态、动作也没有,感觉单薄又单调。此时,我再回头看看走过的课堂教学之路,发现整堂课,学生除了在内容理解之间走了个来回,语言上有什么发展,我不得而知。很多环节的设计只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以说为主,没有将目标投向提高学生习得语言、运用语言能力这个高度。扪心自问,离开了学生的学,即使教案再严密,教学再流畅,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又能起多少作用呢?

有句话说得好:“思想决定行为。”教学上没有摆脱费时多、收效微的尴尬局面,主要原因是“灵魂没有跟上脚步”,不转变思想,就堵不住“内容分析之路”—尽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笔者决定,根据文本特色重新制定教学目标,要与分析式教学说“再见”。

[第二次教学]文本内容讲解隐去写作方法登场主演

课文是例子,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这些例子,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基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的理念指导,于是笔者将教学目标重新定位:以教材为习作范例,让学生发现和感悟表达方法。板块设计尽量和学生的需求挂起钩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着痕迹”地去发现和悟得作者的表达方法。

时隔一周后,在同一个班级,面对同一群学生,在深入研读课文阶段,笔者将教学过程调整如下:

一,直接描写教学

师:如果要你来具体描述一个人的画技高超,你觉得可以怎么描述呢?(学生普遍感到为难)

提示:记得二年级我们学过课文《画家和牧童》,回想一下,文章是怎么描写戴嵩的画技高超的?(通过作画者的动作神态直接写出他的画技高超,通过围观者的赞叹间接写出作画者的画技高超)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一处直接写出了青年作画的技艺高超,用波浪线画出来。

2.边读边用心地感受,哪个词语最能让你觉得青年画技高超?(生默读。抓住“一丝不苟、细致”等神态以及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等动作体会青年的画技高超)

(1)想象一下:青年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什么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金鱼的这个部位怎么样呢?

(2)青年有时又挥笔速写鱼的动态。平时见过鱼的哪些动态呢?(甩尾巴!吐泡泡!吃东西)在青年的挥笔速写下,金鱼的这些动态跃然纸上,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多么高超的画技!

3.小结:作者把青年的画技高超介绍得这么生动、形象,他是抓住青年的什么来写的?(抓住青年画鱼的神态、动作,引出直接描写。师板书:直接描写)

二、间接描写教学

1.过渡:作者抓住青年画鱼的神态、动作,直接描写了他的画技高超。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也能让我们体会到青年的画技高超?

生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师:高超在哪里?说说你的理由,读出惊奇的语气。

2.这一声惊奇的叫声可不得了,引来了许许多多围观者,他们会怎么惊叹呢?

出示句式说话:“(语言)!”一位戴眼镜的老爷爷(动作),(神态)地说。

3.围观中,大伯伯、小弟弟、阿姨等他们又会怎么赞叹青年呢?拿出小纸条,学着这样的句式,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写一写,最好加上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生自由写,评议,修改)

小结:刚才我们从围观者由衷的赞叹中,间接地感受到了青年的画技高超。这是写人物的另一种方法,叫间接描写。(师板书:间接描写)

4.总结写法:写人,除了写必要的外貌与职业等信息外,还可通过直接、间接描写,重点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长。

[教学反思]还是这些内容,还是这些学生,却用了不同的设计,结果迥然不同。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想想怎么介绍一个人的画技高超,然后自己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教师在内容理解上不作深度挖掘,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写作指导上去。如此之教,目的是让学生处在积极的愤悱状态,有了内需,教学就会更加有效。课后,写人的几个要点清晰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围观者的议论”小练笔写得颇有质量。但是,整堂课气氛沉闷,学生学得兴趣索然,只有几个优等生与教师一来一往互动,其余学生普遍感到有种透不过气来的压抑感。更糟糕的是,语文课,尤其是精读课文的第一课时教学,上着上着,变成了作文指导课,课文内容倒成了配角,是不是本末倒置?那阅读课的主角地位到哪里去了?

我很苦恼,于是到学生中间去寻找答案。我想: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最有发言权,他们的意见最有参考性。于是,我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①两节课有什么不一样?②你喜欢哪一节课的教学,理由是什么?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以下是从学生中得到的部分答案,摘录如下:

你还别说,学生评价得挺有见地。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连学生都感觉到了教学的不同倾向,教学已然从“教会知识”向“教会学习”华丽转身。只是,转身的幅度有点大,有点偏离,但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看到了语文教学本质的召唤和回归。

[第三次教学]教学目标聚焦言意同生共构

考虑到阅读课的主角地位不能动摇,写作指导也不可小觑,如何平衡两者关系呢?第一课时的“让学”之路何去何从?这简直是一次痛苦的磨炼。几次研课,终于拨开云雾,山清月朗——第一课时的量要适度,点要集中,效果要显著,于是将教学目标调整如下:以“这究竟是位怎样的青年,居然可以把鱼画活了”为总问题,辐射全文:聚焦描写青年的句子,搜集、介绍青年信息,并抓住重点词句,随机教写“徽”字,理解“挥笔速写”“工笔细描”“一丝不苟”“福利工厂”等词语的意思,通过朗读、想象,体会年轻人的画技高超;聚焦小姑娘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表达方式,迁移运用,间接反衬青年画技高超。

现截取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段,以展示教学目标的聚焦与整合。

片段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后反馈:现在你读懂了什么?总结:鱼不是真的游到了纸上,而是这位青年画的鱼很逼真,像是活的一样。

2.过渡:这究竟是位怎样的青年呢?居然可以把鱼画活了!再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位青年的?用横线画出介绍青年的句子。

3.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从这些介绍青年的句子中获得了哪些关于青年的信息呢?(提示:从身份、外貌、爱好特长去考虑)再读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获得了哪些关于青年的信息。

让学生找句子,捕捉信息,组织语言表达。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把对青年的整体印象留在脑海里。这个环节,既是初步感知文本,又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一举三得。

然后由信息里青年的特长引入画技高超,切入重点句,抓住青年画鱼时(一丝不苟)的神态,还有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等画鱼的动作,体会直接写出青年画技高超的写法。卡片出示四字词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绝妙之作、马良再世、出神入化,引导学生积累四字词语,并提示:以后,我们可以用这些词来夸赞别人画画得好。

小结:我们从青年画鱼的动作、神态中知道,青年的画技是多么得高超!(板书:画技高超)

片段二:朗读悟神,品读习法

1.说到青年的画技高超,课文里还有哪些语句也能看出来?找一找。

生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师:这句话告诉我们青年的画技高超在哪里?说说你的理由。

①预设:特别是从这个“游”字,体会到青年画的鱼——(手指板书)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②这儿还有一句写女孩惊叹的话,请学生读一读,比较一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课件呈现: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③这两句话字数相同,内容也相同,但作者为什么要把小女孩说的话放在前面?(把小女孩说的话放在前面,这样使惊奇的语气更为强烈,也更说明青年的画画得好;看到这么逼真的画,小女孩是情不自禁、不假思索地发出了赞叹)

2.小结:把人物说的话放在前面,更能表达人物由衷赞叹的情感。再读读小女孩说的话。

3.这一声惊奇的叫声可不得了,引来了许许多多围观的人,大家赞叹着,议论着。

①看,一位戴眼镜的老爷爷凑过头来,看着画,会笑眯眯地说什么呢?当一会老爷爷夸夸青年。

②出现句式1:“(语言)!”一位戴眼镜的老爷爷说。

让学生学着这样的句式,把老爷爷说的话放在前面说一说。

③出现句式2:“(语言)!”一位戴眼镜的老爷爷(动作),(神态)地说。

要是能加上老爷爷的神态、动作,就把老爷爷的形象说活了!

4.围观的人,除了老爷爷,还有大伯伯、小弟弟、阿姨等。他们之中可能有学生,有老师,有真正的画家,他们又会怎么赞叹青年呢?拿出小纸条,学着这样的句式,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写一写,把他们情不自禁发出赞叹的话放在前面,提示语放在后面,加上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就更生动了。(生写,然后评议、修改)

5.阅读教学要显示段的特点,注重连句成段的训练。教师提供一个总起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纷纷赞叹着——”让学生把不同人物的赞叹组合起来,就是一段话。

小结:围观赞叹的人越多,越能看出青年的画技高超,这是写人物的另一种方法,叫做间接描写。直接写青年画鱼的神态、动作也好,间接写女孩和其他围观者赞叹的语言也好,都是为了突出青年的画技高超。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成为构筑学生文化底蕴的元素。这样的集中、铺垫,然后直指课堂教学目标、文章主旨,曲径通幽,妙不可言。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呢?笔者认为,在提高精读课文第一课时的有效性方面,有以下三点值得借鉴:

1.文本重组量适中,变“天女散花”为“重点突破”

综观教学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第三次教学,教师对文本作出了个性化的解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学目标重新定位,并作出智慧处理,教学朴素自然地显出,“教”建立在学生“学”的理念上,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对“学”进行引导、激励和唤醒,完全褪去了披在语文外表上形形色色的新衣,显露了其原本朴实健壮的容颜。它告别了烦琐的内容讲解与分析,担当起语文课堂本该担当的字词句篇的教学责任,坚守住语文提高学生读、写的教学本色。显然,这不失为让第一课时发挥最大效益的方法之一。

2.聚焦文本内容,变“讲课文”为“学阅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激励者,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所以,教师要退出“讲课文”的舞台,引导学生去“学”,要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上,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设计教学方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如“鱼怎么会游到纸上?”“这究竟是个怎样的青年,居然可以把鱼画活了?”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画出描写青年的句子,获取信息。这个环节,既是整体理解文本内容、落实一词一句的教学,又在培养学生组织、表达语言的能力,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关注言语形式,变“悟课文”为“学表达”

有心的教师,除了理解课文主要写什么,更应关注怎么写这些内容,就是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如写小姑娘赞叹的句子时,作者为什么要把人物语言放在前面呢?这个理解性的问题是从表达的角度提出来的,这一问,使学生的思维再进了一层,从而悟到这样写体现了小姑娘是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由衷赞叹,这是间接反衬出青年的画技高超。

教学时,让学生在江海中学习游泳,学生才可能成为弄潮的高手。于是,教师搭建了一个学写围观者赞叹的平台:“(语言)!”一位戴眼镜的老爷爷说。因为有表达的情景和训练的梯度,又有人物表达的范例在前,学生说话练习水到渠成。教师又提出更高要求,称赞人物画得好时的词语可以用上黑板上的词语,再加上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就更好了。“(语言)!”一位戴眼镜的老爷爷(动作),(神态)地说。学生在教师的有心引导下,纷纷提笔练写,而且写得轻松、生动。有学生这样写道:

“哇,这个小伙子的画可真是栩栩如生,大有前途啊。”一个阿姨挤过来,不住地点头。

“画活了,画活了,我也要像大哥哥一样学画画。”一个小姑娘踮起脚,急切地说。

“呵呵,小伙子简直是马良再世。这样的作品堪称是绝妙之作。”一位教书先生扶了扶眼镜,由衷地称赞。学生在练笔的同时又反哺了文本的深度解读。

提高第一课时的有效性 第8篇

一、精设导入, 趣生而情动

第一课时学生刚刚接触新的课文, 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拨动他们的情感之弦, 真心投入文本, 至关重要。因此, 课始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交互白板的强大交互功能, 通过调用资源库中各类预备教学资源 (文字、图片、音频、动画、网站链接或课件等) , 点击或拖动, 书写或绘画, 创设情境, 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设计的导入应该在形式上吸引学生, 在情感上震撼学生, 在心灵上呼唤学生, 让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

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伊始, 我板书“谜”字, 问学生“喜欢猜谜吗”“会猜谜吗”, 随即在白板上拖动, 出示谜语“一年十二月, 霜打不掉叶”, 学生很快就猜出是“松树”。我追问是为什么, 学生自然总结出松树的品质, 为后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而这时, 我趁机在白板上分析:一个谜语由“谜面和谜底”组成, 即时书写在白板上。出示第二个谜语的时候, 同学们已是兴致盎然, “太阳西边下, 月亮东边挂”, 第二个谜语有一定难度, 有的同学迫不及待, 有的同学冥思苦想, 当有学生回答是“明”时, 很多同学露出不解的表情, 我会意, 便追问这个同学“你能说说原因吗?”———地图上的方位,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预设之中的答案, 我趁势邀请他到白板上画出方位图, 全班同学皆了然。我再过渡:“我这里有一条山谷, 它是南北走向的, 谁能画一画?”生思考, 一同学欣然在白板上作画。电子白板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自如地随时调整、修改教学计划, 并随时保存更新自己的电子教案, 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的互动,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读课文, 文顺而脉清

于永正老师说过“不读通课文不开讲”。利用白板出示每一遍读的具体要求, 先放手让学生高声试读, 然后可以静静默读, 可以同桌互读, 可以电脑范读, 让学生在读中发现并解决审题疑问、生字新词、难读句段。利用白板的遮幕、点评等功能在难点处指导读、示范读、回读、反复读, 以期达到了解文意、理解脉络的初读效果。这样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再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试读体会, 说出感受, 可谓水到渠成, 使学生对文本形成了粗略的整体印象。

教学《山谷中的谜底》时, 第一遍读, 预设读文要求:放声朗读, 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在此基础上, 调用资源库中的电子课文, 并用遮幕功能逐节朗读, 即时进行生生、师生评价, 圈划重点字词, 随机进行生字教学 (下文具体叙述) 。第二遍读, 出示学生随机质疑问题:哪里的山谷?有着什么样的谜?谁来解谜的?谜底是什么?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并思考, 作批注阅读交流。第三遍读, 调用资源库中课文动画视频, 播放, 再次完整感受课文叙述的顺序和解开谜底的过程, 并从中体会两个旅行者探究和发现谜底的乐趣, 初步体会“适当的弯曲是为了更好的反弹”的道理。

三、落实生字, 融合而有效

在初读课文时进行部分字词教学是一项重要任务, 使用电子白板, 能很好地完成识字任务。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白板出示重点句子, 圈划生字新词, 播放生字分析视频, 观察生字书写要领, 拓展新词资料, 查阅电子辞典, 用聚光灯和放大镜功能让其突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较快地掌握生字词的读写和记忆, 把生字新词学习渗透于初读活动之中。

第一遍读完课文后, 结合进行识字教学。在资源库中我预先存储了生字、有关生字拓展图片、生字结构书写分析视频, 链接了电子辞典。我先出示了第一组词“魁北克省、帐篷、枝丫”, 其中有三个生字, 我利用白板技术, 重点分析了“魁、篷、丫”的音、形、义:形, 我播放了分析书写视频, 边演示边讲解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的布局, 学生瞪大眼睛细致地观察。理解字义的时候, 我链接了电子辞典, 通过查阅, 大家发现每个字都有多种解释, 如“魁”的字义: (1) 为首的, 居第一位的; (2) 高大。引导学生根据意思分别组词“魁首、魁梧”, 而文中的“魁北克”作为地名, 是没有意思的。“篷”的字义: (1) 遮蔽风雨和阳光的东西, 用竹篾、苇席、布等做成; (2) 特指船帆。分别可以组词“帐篷、扯起篷”。通过直观演示和查阅电子辞典, 学生不仅能掌握字音字形, 而且很好地理解字义, 懂得正确的使用, 并且能熟练地应用电子辞典技术于日常学习。然后我出示第二组词“雪松、女贞、柏树、柘树”, 有很多同学是没见过这些树种的, 我从图片库中调用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和了解, 于是他们看到了苍翠挺拔的雪松, 认识了低矮翠绿的女贞、柘树, 特别是女贞和柘树, 生活中很少见, 通过“百度搜索”, 拓展了它们的资料, 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意。

提高第一课时的有效性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第一课时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65-0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最有效的思考过程,即以本篇文章为基础为学生创设问题,让学生在未来的课时中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无论是现代的新课改、新课标等教育改革制度,还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都要从第一课时的引发学习开始,而学生最后要做的也是接到在第一课时中遇到的问题。而小学学生,因为玩乐心较重,所以在第一课时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老师是否正确引导学生进入到的学习积极的状态中。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分析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当是把属于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而不是把语文教学当做“背”,包括反复的背诵现代文、古文、诗词等,这样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的大脑产生疲劳感,心理产生厌烦感。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使用背诵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这就令小学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失去了感受文学魅力的机会,让原本丰富多彩的文学变得沉重而无味。有的老师在语文教学第一课时中的提问,过于简单,提问的方式则是直接在询问学生答案,比如:谁能翻译这句话、这首诗,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而当学生思考的时候陷入瓶颈的时候,老师没有帮助学生思考,而是直接公布的答案,并且设定了一个固定的答案,这让学生失去的探究语文知识的乐趣。第一课时的教学的核心与目的,是引发学生思考建立自主学习意识的开始,但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却过于表面,没有让学生真正认清该问题涉及到的语文知识的真意。比如:当在询问古诗词的含义时,大部分学生只说出了诗词的字面意思以及作者当时的心情,但却忽略了诗词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气节及思想,对于作者的经历只是草草带过,因为只有深刻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才可以看清其作品的内在。语文第一课时,应当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入口,一个令学生可以进入文学内在并感受和探索其含义的入口。

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

(一)丰富课本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本因容量有限,所以无法达到面面俱到,很多小学学生在学习散文等文章时,只了解到了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但对于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即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学生就不太清楚。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应以语文课本为中心,向外扩展,对每一篇文章进行全面的解读。比如:在讲到鲁迅的文章时,为了令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文章的意义,在讲课时,可以加入对鲁迅成长经历以及时代背景的讲解,学生通过了解鲁迅的性格和其知识结构,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创作出的文章,就可以了解到文章具体的时代意义,在讲到古诗词、文言文时这一点尤为重要。大部分的古代文人,所创作的古文、诗词,都是有感而发,创作的灵感可能在一瞬间出现,这样老师对前因进行全面的讲述后,学生就可以更加清晰的感受到古文、诗词中所包含的作者的灵魂和思想,当学生有了足够的理解,在记忆方面也自然的会牢固许多。同时还减轻了古文与现代学生之间因年代久远而产生的距离感。

(二)启发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虽然未必正确,却说明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语文、文学,不是一个人的学习,而是不同人思想的相互影响,课堂上,老师的提问,也不应局限于一个人的提问,小组讨论很多老师都用过,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没有学会不带情绪、不带个人喜好的去看问题。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阵营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作答,但这里需要注意,分阵营的时候,不是以学生自己支持的观点而分,而是以与学生相反的观点来划分正反双方,以此让学生学会客观的分析问题。

比如:在讲到愚公移山的时候,往往是把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放在绝对的正面,而智叟则是反面。但以现代教育和文化发展来看,愚公单方面的决定了自己子子孙孙未来的生活,这属于旧社会的思想,不利于现代小学学生的成长。针对这方面,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辩论。而辩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正常的辩论,学生可以表达自己支持的观点,第二部分则是交换观点,以此来让学生学会理性的客观的思考和学习。而老师则可以通过第一课时中学生的辩论来收集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为老师接下来的教学课时做好了铺垫。通过客观的提问,来让学生学会客观的思考和客观的辩论、交流,这样可以令学生更全面的运用自己的知识以及更灵活的思考。老师的提问,最怕的是学生会出现统一的思想和答案,而不同的思考和想法,不代表相反和对立的想法,学生的思考可以相近,因为相近也意味着更加的准确。

(三)主动思考,拉近学生与语文教学的距离

部分小学语文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自我表达、自主学习意识,就拿出课堂上的前五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或简短的诗词,并且简述学生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看法,但部分学生因为本身对语文兴趣不大,所以找的语文知识,都是同学代替找的,或是通过网络上以完成任务的心态随便找的。这只是看似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现象,实质上学生的学习态度依然依附于老师,离开了老师的安排和吩咐,学生又会变回原样。所以老师在规定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语文知识时,应当最大限度的扩大范围,其内容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如:科幻、悬疑、探险等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以此拉近学生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距离,提高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语文第一课时的有效性教学,老师需要注意对于学生心态的把握,在开始一篇新文章的时候,应引导学生的思想进入到新课中,而不是单一的打开教材,开始新的课文。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不会在一堂语文教学中就体现出其效果,并且老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令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一直促进小学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李颖飞.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任务分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年02期;79

[2]常丽艳.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才智.2013年28期:186

提高第一课时的有效性 第10篇

一、精心设计导入, 激发阅读期待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 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 好的导入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点燃起学生欲望的火花, 使他们情绪饱满地主动地接受新知识。

由于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的阅读期待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拿到语文书, 读得津津有味;有的学生仅仅看看插图, 随手翻翻, 所以教师精心设计导入, 努力让所有学生都有阅读期待很关键。

例如,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材《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一课时, 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

师:课文纸刚发下来, 知道今天要上什么课文吗? (写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

师:这是一句诗, 其实前面还有一句。 (投影:游人不解春何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 “解”的意思是了解、明白, “拣”的意思是挑选。这两句话连起来就是:游人不知道春天在哪里, 只挑儿童多的地方走。连起来再读这两句诗。这两句诗是谁说的?

生:冰心。

师:有同学了解冰心吗?谁来说说?课文的后面有一张作家卡片, 我们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善于把握这些资源。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一读。作家卡片154个字, 你懂了什么?

生:冰心对小朋友的爱。

师: (板书:喜爱) 是啊, 冰心在她的文章里这样写道 (出示PPT) :“除了宇宙, 最可爱的只有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冰心, 走进她的文学世界, 共同学习她的优美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

我从板书课题入手, 既引起学生的兴趣, 又引导学生理解了题目的意思, 还关注了课后极易被忽视的作家卡片, 巧妙地展开了下文的教学。

二、字词检查出新, 保持阅读期待

学习生字新词, 落实识字任务, 是第一课时的要务。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把识字和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在字词教学中, 我注重体现词语的关联性。

仍然以《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例, 我安排了四组词语进行教学。第一组词是表示冰心的游览路线:颐和园门口, 知春亭畔, 玉澜堂;第二组词是表示儿童多的词语:成千盈百, 闹嚷嚷, 座无隙地;第三组是表示海棠花多的词语:密密层层, 饱满烂漫, 旺盛;最后一组词关注了本文的两个多音字: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最后用接读的方式把所有生词联系了起来:正是因为“只拣儿童多处行”, 在游览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孩子, 颐和园门口的孩子 (成千盈百) , (闹嚷嚷) 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 作者行到知春亭畔, 那边早已 (座无隙地) 。作者来到了玉澜堂的院落里看到了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海棠花开得 (密密层层, 饱满烂漫) , 是那么 (旺盛) 。花儿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 使出 (浑身解数) 。在字词教学中, 我抓住重点词语, 使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将词语串联起来。这样既学习了词语, 又理解了文章的脉络, 为接下来进一步学习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样的字词教学独具匠心, 保持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三、朗读落到实处, 延续阅读期待

在第一课时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给足学生读的时间。不管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都应把读好课文、读准确课文作为第一课时的目标。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引读, 可以范读, 可以指名读, 每一次朗读都应给学生确定一个明确的读的目标, 注意让学生读好重要的标点符号, 在学生需要抒情时组织有效的朗读。

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时, 我让学生读准生字词, 读准多音字, 再将通过情境引读这些词语串联起来。随后我以接读课文的方式, 带领学生完成课文的朗读, 在朗读的同时让学生关注课文中多次出现的感叹号, 通过读好标点符号体会作者的激动心情。

四、优化教学内容, 提升阅读期待

第一课时的教学必须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 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课文的脉络, 完成课文部分内容的精读感悟。教学内容安排在合理取舍的基础上, 为课堂创造教学的亮点。

《只拣儿童多处行》的第一课时, 我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完成了第1—4自然段的教学。围绕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儿童多?可以看出这些是怎样的孩子?”这两个问题开展教学, 学生从“成千盈百”“挤”“一群接着一群”读出了儿童多;从船多、旗多也读出了儿童多。学生更是从这么多孩子身上读出了孩子的活泼、有礼貌、充满活力。最后我用接读的方式巩固朗读, 如这群孩子充满朝气 (引读) ———女孩子、男孩子, 戴着红领巾的, 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 东一堆, 西一堆, 叽叽呱呱地, 也不知说些什么, 笑些什么, 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 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这群孩子游玩的过程中自得其乐 (引读) ———也有些孩子, 大概是跑累了, 背倚着树根坐在小山坡上, 聚精会神地看小人书。这群孩子们充满活力又有礼貌 (引读) ———在转弯的地方, 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 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 又匆匆地往前跑。

五、巧设探究疑点, 延续阅读期待

“编筐编篓, 重在收口;描龙画凤, 贵在点睛。”一堂好课, 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讲, 要有精彩动人的讲授, 更要有令人回味而又期待的结课。语文第一课时在结束时, 教师要设置疑问, 抛下话题, 启发思考, 留下悬念, 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结课的方式有很多, 对于第一课时的结课, 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尤为恰当。

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的尾声, 我是这样结课的:“在冰心的眼中, 儿童就是 (板书:小天使, 他们活泼, 有礼貌) , 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儿童的喜爱。在冰心的眼中, 儿童还会是什么?为什么找到春天一定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这些问题留给同学们作为这堂课的作业, 请同学课后去找一找, 想一想, 我们下节课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上一篇:国家安全战略下一篇:武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