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导机制范文

2024-05-11

动力传导机制范文(精选8篇)

动力传导机制 第1篇

一、个人的内生动力——个人素质

一个项目的每一位管理者都是项目管理的执行者, 每一位管理者自身的内生动力是项目管理实施的基石。每一位项目管理者都应该从自身做起, 管不好自己的管理者, 管不好项目。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情怀, 保持一身正气, 一腔开阔的胸怀。不断从实践中学习和积累知识, 将本职工作干好干精。同时也要在其他专业开阔视野, 提高思维能力。从单方面的专业管理转化到全面的职业化管理, 做一个有情怀, 有责任, 有心胸, 有知识的企业人;做一个懂技术, 懂经济, 懂管理, 能沟通的复合型项目管理者, 不断融入项目, 融入本土。

二、项目的内生动力——履职与履约

按合同履约是项目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 不能履约的项目不可能实现合理的效益, 也不能实现职工的福利, 更难提高职工的幸福感。但是项目履约不是一时的事, 也不是一个人的事, 而是一个团队每一位成员日积月累的尽职工作的结果。个人的履职能力决定着项目的履约能力, 履职是项目的内生动力之一, 只有每一位管理者的认真履职才能实现项目的良好履约。作为基层管理者, 更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履职, 站好自己的岗, 保证每一项工作有条不紊, 每一个管理计划能落到实处, 每一项生产任务能保安全、保质量、 保进度高效完成, 才能确保项目成功履约, 实现效益。

三、项目的内生动力——绩效考核

项目团队和个体之间的目标一致性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 这就需要内部的互相监督, 互相评价, 互相考核, 互相提高。对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行为过程和结果根据评价对象和主体的不同按照不同的权重进行短期或长期的绩效考核。比如每个季度以项目总体运转为考核中心, 对每位员工的工作态度、协调与配合能力、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考核评价;每个月或者每周以生产为考核中心, 对各部门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安全质量保障情况、成本控制情况等方面进行互相考核评价。根据考核发放绩效工资, 在绩效薪酬上体现良好履职者和部门的合理物质和精神上的价值。这不仅能督促员工积极工作, 也能引导员工自我激励自我开发, 实现良性循环。但是如果没有这种激励和处罚机制, 就会导致绩效优秀的人选择碌碌无为, 使个人和部门没有动力, 失去项目的内生动力。

四、项目的内生动力——避免重复“交学费”

在国际工程中, 受地域和本土市场影响, EPC总包和分包的合理单价已经远远偏离定额, 也偏离国内市场可供参考的单价。尤其在一个新的领域, 新的行业里,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即使员工在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中充分努力工作, 也难以避免项目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换一个项目或者岗位换人时再次发生, 为第一次遇到的问题在第二次解决时重新“交学费”。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形成统一的资料, 为同类型的项目和岗位提供借鉴, 而不是经验教训随着人员的流动、岗位的变化、项目的转移而流失, 逐步形成适合自身项目管理水平的内部定额。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单价必然优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提供的单价, 更优于由总价直接分摊剥离下来的单价。这对后续同类项目而言将是一笔无形财富, 尤其是在EPC总包的工程中, 仅仅依靠总包价格来划分确定分包价格的做法即便在总价里“包的住”, 实际也是亏损的效果。

五、项目的内生动力——解决信息不对称

在项目管理中, 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 才能将个人的行为与项目总体目标保持一致。不了解项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及权限的员工难以界定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或者是否具有必要性, 在多家单位合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工作交接界面不清, 工作责任划分不清。不了解其他专业其他部门的实际情况, 也不能综合考虑具体的作业方案和优化工作思路, 难以促进项目整体均衡。

面对这样的情况, 可以采取几个具体的措施来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对称化。组织全体管理者学习招投标文件, 合同文本, 深刻理解项目实体内容。全体管理者都要学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熟悉施工图纸, 了解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工艺, 而不是都只知道喊“按图施工”的口号。跨专业, 跨部门互相培训, 互相学习, 也是解决个人和部门的信息不对称的具体有效措施, 让各专业、个人和部门有机结合, 这将有利于各个部门和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选择最优策略。 充分发挥基层最详细的信息的作用, 充分分析和归纳总结, 为上层管理决策提供真实依据, 解决上层管理与基层管理之间的不对称。

六、项目的内生动力——人治与制治

在解决项目管理中的人为因素之后, 我们也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 让制度来明确管理流程。而并非遇到稍微麻烦一点的问题就不知道如何判断, 就直接找到上级管理层, 在很多项目都会出现基层的管理者被架空, 很多分包队伍或者基层管理者遇事就直接找经理找班子找领导, 这就造成整个管理系统的紊乱, 浪费了宝贵的管理资源。避免人治, 大力推行制治, 尤为重要。

七、项目的内生动力——创新管理制度

由于受地域影响, 在国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分包队伍实力不足, 没有足够的资金周转、技术支持和有效的管理能力, 我们需要对分包模式进行改良和创新。我们暂且按照专业分包的模式确定分包单价和总价, 但由我们来供应主材, 提供设备、周转材料和工器具租赁, 甚至提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再从合同总价中按照一定的单价从工程款中扣回, 利用我们的资源优势来管控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文明施工, 规避履约风险, 从被动的管理转变为主动的管理。

在劳务分包的管理中, 经常遇到旁站监督也难以确保计时工不偷懒, 不“磨洋工”的情况, 若以工时承包制的形式对一定量的施工任务进行承包, 而不再依据上班工时来计算工人的工资, 这样能够促进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在工业厂房建设中有些零散的内容结算价格低但人工成本高, 施工效率低, 管理难度大, 容易耽误工期, 这种情况下实施工时承包, 节约管理成本, 节省工期, 能够将工人自身的积极性转化为工程进展的原动力。

在项目部内部的管理中可以转换思路, 将职工按照部门工区为单位, 按照管理分包商的模式进行管理, 以内部承包的模式来运行部门工区的日常工作, 对每个部门工区的短期和 长期的产值与成本的差值进行分析, 对每个部门工区投入和产出差值效益进行考核, 按照考核标准以不同比例对部门工区进行自负盈亏式的奖金或绩效工资分配或者处罚。将整个项目的经营与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真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工区、每一位管理者身上, 降低项目成本, 提高职工福利, 为项目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最有保障的内生动力。

八、项目内生动力的传动轴

一个项目的动力传动是靠员工和分包队伍, 如果没有稳定的职业化的员工团队, 再好的管理都无法高效实施。没有成熟的分包队伍, 再好的管理水平都难以为企业和项目创造效益。

员工是管理工作的实施者更是传动者, 通常建设工程项目都分为前方生产和后方职能部门, 但是真正的“大后方”是生产之外的人性情怀和企业文化。让职工在项目上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又有能力为家庭提供温暖, 是让职工全身心投入到艰苦的工作中去的不二选择。

分包商是我们管理理念和制度的实践者, 是项目管理内生动力的传动轴。一个分包商没有进步也有EPC总包方的责任, 如果EPC总包方没有把分包方当做自己的效益共同体, 没有把分包商当做自己的管理水平的实践者和传动者, 就难以实现总包方的项目效益。因此给分包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管理培训和各方面的指导, 帮助分包商进步和成长, 将有助于实现EPC总包方的管理制度高效落实从而促进整体效益的提高。

九、项目内生动力的输出终端

项目管理内生动力的输出终端是实现履约, 为企业创造效益, 为职工谋幸福, 最终构建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而实现良性循环。

一个管理科学高效、内生动力强劲的项目才是真正的好项目, 结果盈利或亏损不是考核项目的唯一标准。没有内生动力的项目, 即便盈利也不会是合理科学的盈利, 因为输了管理的盈利只是暂时的。但是有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的项目即便亏损, 从战略上看依然是盈利的, 因为高效科学的管理为项目和企业的发展注入了经久不衰的原动力。

摘要:一个项目的内在增长因素能够为项目的进展提供内生动力, 尤其是在国际工程中面对理解不透彻的新兴市场, 不成熟的本土化, 甚至不“成熟”的业主, 只有严格执行、不断规范化和创新管理办法和理念。一个管理科学高效、内生动力强劲的项目才是真的好项目, 盈利或亏损不是考核项目的唯一标准。

关键词:内生动力,个人,项目,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杜喜成.建筑施工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第2篇

摘要:货币政策传导不畅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原因,试图探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并提出提高传导效率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挥的原因

1.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主渠道受阻

再贷款是我国中央银行注入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但近十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稳定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有两个原因:其一,商业银行在风险约束和利益激励机制不配套的情况下,更注重的是贷款的风险,而不是利益。其二,一些中小金融机构游离于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范围以外。

1.2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欠缺制约了传导体系的渠道通畅和功能发挥

金融市场发育的不完善,必然会极大地阻碍着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这种对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人为分割,不利于两个市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1.3银行不良资产对货币政策产生紧缩效应

首先,不良资产挤压正常的资金运用,抵消了扩大信贷投放的部分政策效应,其次,不良资产影响商业银行收益。

1.4严格的利率监管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所需的利率市场不相适应

由于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重要的金融产品流通没有价差或者差价过小,从而导致无法形成有力的流通,而且导致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不力。而利率管制、贷款终生负责制和零呆账贷款制等造成银行“惜贷”现象严重,货币政策通过商行传到实体经济的渠道被堵塞。

2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策的建议

2.1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货币市场

由于货币政策的两大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必须借助货币市场,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建立一个好的有效的货币市场显得尤为重要,这能够使货币政策工具的流通性增强,能加速货币政策的传导。强化货币市场与其他金融子市场的关联,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不平衡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现阶段优先发展货币市场、推动发展货币市场我们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要实现全国联网,实现全国网上交易。二是可以探索建立交易中介机构,将融资中心与同业拆借中心合并,改造为交易中介机构,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以活跃市场。”同时,鼓励货币市场的创新,把众多的中小金融机构纳入货币市场交易范围,发展新的货币市场工具;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债市场,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形成完善的货币市场体系,同时,加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使货币政策能得到充分扩散。

2.2充分发挥央行的核心宏观调控作用

建立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宏观调控体系,使宏观调控法律化、权威化、系统化。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运作。发展创业板市场、柜台交易和区域性初级市场,改善上市公司结构,发展机构投资,发展投资基金,进一步健全证券市场体系。“首先,要逐步扩大交易主体的覆盖面,提高货币市场传导宏观金融调控政策的影响力。逐步允许政策性银行进入货币市场,在规模管理的前提下,有步骤地准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货币市场。其次,为便于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要积极进行金融工具创新,加快推广商业信用票据,调整国库券的期限结构。增发短期国库券,扩大发行中央银行融资券等。”

2.3强化央行货币政策运作的独立性,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企业知识传导机制研究 第3篇

一、企业知识传导的理论演进与传导模式

(一)企业知识传导的理论演进

对知识传导的理论演进研究从认为隐性知识不能被传导、知识作为公共品可以实现无成本传导以及知识可以传导但是存在障碍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知识划分为客观知识和经验知识,这是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对应的。客观知识是显性的,可表达的,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进行传播;经验知识通常是长期积累而拥有的,不易用语言来表达,不易被其他人所理解,并且传播起来比较困难。即认为企业隐性知识是针对特定内容或者特定市场的,被个体所获取和拥有的不能编码化而进行传播。(2)早期的经济学家如罗默(Romer,1990)认为,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商品,不具有排他性,知识可以进行无成本的传导。另外,Johson、Mcmanus(1970)认为知识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它可以以边际成本为零进行知识传导,这就可能会导致知识创造者面临知识创造与合理回报之间的矛盾。(3)知识传导随着国际化进程理论的发展而有了新的认识。Zander(1991)、Kogut(1995)认为跨国公司是实现知识传导的有效载体,知识随着资本和产品的流动而流动。因此,研究资本流动、国际贸易摩擦等相关问题的本质就是知识传导问题。Teccce提出了影响知识传导的主要因素,即知识传导历史经验的丰富性、传导的成本、技术先进性和使用同类技术的企业数目。另外,知识传导也会受到组织现有知识存量和接受者的吸收能力的影响。Levinthal(1990)提出,当新的知识与接受者现有知识库里的知识相一致时,知识传导则比较顺利;知识的传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差距越大,则知识传导就越困难;Szulanski(1996)研究了知识内在粘性,他认为影响知识传导的两种因素是激励因素和与知识相关的因素,前者能够消除或者降低由于知识传导给企业带来的原有秩序被打乱的抵制情绪,后者则与知识的隐含性、模糊性等特征相关。

(二)企业知识传导模式

企业知识传导模式有Nonaka的知识创造螺旋模型、Hedlund的知识传导三阶段模式以及Gilbet-Hayes的知识传导五阶段模型。(1)Nonaka的知识创造螺旋模型。日本的Nonaka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知识创造的完整模型———SE-CI,该模型包括两种知识形式(隐性和显性知识);一种互动动力———传递;三个层面的社会集合(个人、集体和情境);四个知识创造过程(社会化、外化、结合和内化)。他认为企业应主动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互动提供便利,个人隐性知识是组织知识创造的基础,知识创造的四个过程在企业不同组织层次上的知识转化所产生的这种螺旋式过程是知识创造和再创造的关键,持续不断地增加了组织和个人的知识存量。(2)Hedlund的知识传导三阶段模式。Hedlund在1994年提出了N型组织概念,他认为N型组织要比传统的M型组织更好地适应知识型组织设计的要求,他将知识创造、传递和使用引入了N型组织,从而建立以三个因子为基础的结构:两种类型的知识(隐性和显性知识)、四种形式的载体(个人、小群体、组织和跨组织领域)和知识传递与转换动力。同时知识传递又包括明晰化与内化、扩展和挪用、同化和传播三个过程。他认为知识的传递是通过不同类型的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整套过程,组织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实现了知识的创造。(3)Gilbet-Hayes的知识传导五阶段模型。Gilbet-Hayes在1996年提出了企业内部知识传导的获取、沟通、应用、接受和消化的五阶段知识传导模型。该模型将企业知识传导的各个阶段进行了描述。取得阶段是知识传导之前所必须拥有一定的知识;沟通阶段是组织内部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进行知识的有效扩散和共享;应用阶段是指通过知识的应用将知识融入组织里,并进一步激励组织学习来创造新知识;接受阶段是组织管理层对知识的认可,但是对于整个企业来说并未达到完全的接受;消化阶段是知识传导过程的关键,即是消化应用所获取知识的结果,并通过组织文化、制度的变革使知识创造过程成为组织日常的惯例。

二、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显性化机制及其吸收能力分析

(一)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辩正关系

1.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划分。

按照知识获取和传递的难易程度,可以将企业的知识类型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而显性知识则是能够以一种系统的方法表达的正式和规范的知识。知识体系大量的是以隐含的形式存在的,而且隐性知识要比显性知识更有价值,但并非所有的隐性知识都可以显性化,隐性知识的传递更多地是依赖于以认识和价值观为基础的解释模式。

2. 知识的显性和隐性二重性。

对于企业任何一种知识来说,都可以看作由能清楚地表达出来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两部分之和,前者相当于显性或者明言知识,后者相当于隐性或者意会知识。两者是相对的、彼此融合的关系。第一,隐性知识可以转化成显性知识,技术的发展实际上就是隐性知识不断向显性知识转化和新的隐性知识不断产生的过程;第二,所有显性知识都是以隐性知识为基础的,显性知识的应用和理解也依赖于隐性知识,其增长实际上是一种隐性过程;第三,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换的客观性,在实践中人们将自己所获得的显性知识整合到行动中,使之发挥辅助性功能,形成技能转换。

(二)隐性知识显性化机制

1.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市场化机制。

由于企业员工拥有一些隐性知识而在企业中享有特殊地位,所以他们就不会轻易地将这些知识与别人分享,隐性知识显性化采用市场化机制是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社会化和经济利益化的知识转化机制。在企业内部也存在一种知识市场,市场的交易双方都相信他们会在这样的市场中得到某种形式的利益,但是那些拥有隐性知识的企业员工却不一定能积极参与这样的知识市场。究其原因,首先是隐性知识自身难以用语言表达,或者难以让别人理解;其次是知识本身的私有性和使用的竞争性。拥有隐性知识的员工相比较将隐性知识进行共享而言,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报酬,使其不愿意参与知识市场;最后是某些知识使用的专业化程度过高,也限制了其传导和共享性。

2.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共同体化机制。

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自身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这些特征有助于员工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同时应注意企业内部小群体的作用,这些小群体是员工的自我组织,将这些小群体与企业整体在信任的基础上一体化,就会形成一种促进员工积极地分享知识的企业文化,反之则会形成知识割据的趋势。企业可以在其内部采用知识的公开交流、相互学习以及分享经验等方式来建立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并构筑一个认知共同基础,以促进存在于员工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三)隐性知识吸收能力

Kim(1998)认为组织是一个学习系统,吸收能力是学习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隐性知识传导的目的是企业和员工能够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整合、吸收、应用到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因此对隐性知识的吸收效果最为关键。隐性知识是人来传播的,因此个体意识与行为决定着隐性知识的吸收效果。(1)首先,隐性知识的获取要建立多方面的吸收平台,一般有五个方面,包括沟通平台,即沟通条件、知识可获取性、知识安全性和隐性知识的流动性等方面;知识交易平台,即知识交易方式对隐性知识传播的能力;企业文化平台,即建立信任与互惠的企业文化基础,是隐性知识显性化和对外传播的动力;企业管理平台,即技能、决策、合作等,是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传播的动力;企业技术知识平台,即企业研发的投入、研发能力的高低,是企业对外隐性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能力。(2)其次,由于企业隐性知识吸收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是一个向外开拓知识源、对内挖掘知识源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它会受到知识源特征、传播交流渠道的特点以及隐性知识吸收能力等方面的共同作用,因此必须系统地对其进行分析,否则就难以理解其吸收机制。

三、企业内部知识传导类型及其传导机制分析

不同的知识类型会有不同的知识传导模式,也会有不同的知识传导类型。Dixon(2000)根据知识的不同类型、任务背景的相似程度和执行频率等划分了5种知识传导类型:连续性传导、相似性传导、差别性传导、策略性传导和专家式传导。(1)连续性传导是某个团队在工作中获取的显性或者隐性知识,传导到该团队在不同情况下执行任务时使用,属于经常发生而且是非例行的知识传导活动。连续性传导可以采用鼓励每位成员都要参加的定期简短会议等形式;(2)相似性传导是团队在日常的活动中获取的显性知识,传送到其他相似环境的应用部门,属于经常发生而且是例行的知识传导活动。相似性传导可以采用以IT系统来扩散知识,明确数据库目标以及指定知识内涵和监督使用习惯;(3)差别性传导是团队执行非例行任务时获得的隐性知识,传导给其他背景不同的应用部门,属于经常发生而且是非例行的知识传导活动。差异性传导可以采用员工之间的互惠式交流进行知识传导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将其转化;(4)战略性传导是组织偶尔完成的重要策略性任务而得到的隐性和显性知识传导给整个组织,属于不经常发生而且是非例行的知识传导活动。策略性传导一般是由企业专门人员实时负责整个知识传导过程,并且是以知识的使用者为主导;(5)专家式传导是团队有时候需要从其他部门得到协助以获得自身所不具备的显性知识,属于不经常发生而且是例行性的知识传导活动。专家式传导可以采用电子社区中的电子论坛来进行交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这样的知识传导活动。总之,无论何种知识传导模式,知识传导都离不开两种途径:显性知识主要是通过编码传递;隐性知识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相互的交流进行传递。

(二)企业知识传导机制

知识的传导是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传导知识。由于知识主体的自身水平、层次以及结构的差异,导致知识势能既有总体层次上又有要素层次上的差异,因此知识传导既有总体上的单向传导,又有要素层次上的双向传导。并且在知识传导中,不仅包括了时间上的传递、延续和转移,而且还包括了空间维度上的转移,知识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知识价值的改变。

企业内部的显性知识易于传导并且传导成本很低,传导效率也高;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和难以规范化的各种内隐性、主观性的知识,其传导途径一般有两种:即隐性知识直接被接受主体吸收和隐性知识通过显性化机制间接地转移给知识受体。具体从个人层面来说,隐性知识传导存在三种方式:个体的隐性知识通过技术模式显性化而转化为个体的显性知识;个体的隐性知识通过内部交流转化为组织的隐性知识;个体隐性知识通过技术模式显性化与组织外部之间的知识传导。从组织层面来说,也存在三种传导方式:组织的隐性知识通过技术模式显性化转化成组织的显性知识;组织隐性知识通过组织文化、组织制度或者组织交流等对组织成员产生影响,从而使得个体逐渐将组织隐性知识转化成个体的隐性知识;组织的隐性知识通过技术模式显性化与组织外部之间的知识传导。

总之,企业隐性知识传导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时间、空间和社会差异等。群件技术可以克服时间差异;网络电子社区可以满足空间上的差异;组织学习图可以克服知识社会上的差异。但是由于知识存在的方式、特性以及用途等方面的差异,知识给体与知识受体之间的“知识距离”对知识传导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大;同时隐性知识的隐性度和专有性越高,则有序性、复杂度和传导难度就越大。另外,隐性知识传导成本的增加不仅扩大了隐性知识传导的结构性压力,而且也显现了隐性知识自身的决策配置方式的结构性问题。因此,有效的知识传导模式不仅要实现知识增值、实现知识共享,而且要实现知识的更新与经验的积累,最终提升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四、结语

知识传导和流动是理论界对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分支,也是企业界重要的产业领域。企业内部知识既是组织的竞争力也是生产力,将其转化的过程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知识传导机制研究作为一项基础研究,这是企业知识实现价值化的必要和唯一途径。同时知识传导会受到知识的性质、接受方的意愿和吸收能力以及传导渠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要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知识传导模式,实现企业知识应用的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江积海,宣国良.企业知识传导模式、传导类型及其路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

[2]施琴芬,崔志明,梁凯.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

[3]Szulanski.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the transfer of the best practice in the firm[J].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1996.

[4]Teece.D.J.,the market for know-how and the efficient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technology.Ann.AAPSS,1981.

[5]Dixon N.,Common Knowledge:how company thrive bysharing what they know,Harvard Business,2000.

[6]Nonaka I.,the knowledge-creation compa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7]Gilbert-Hayes,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echnovation,1996.

[8]刘丽萍.知识转移过程的运行机制与隐性知识转移机理研究[J].哲学动态,2004,(9).

[9]郭强.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外部机理和技术模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4).

[10]赵士英,洪晓楠.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辩证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0).

[11]查尔斯.德普雷.知识管理的现在与未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研究 第4篇

金融危机大多是由于资本的投机性冲击引起的。随着国际金融自由化, 信息网络技术全球化和创新性金融工具的运用, 国际资本投机性冲击 (SpeculativeAttacks) 变得越来越频繁和难于把握。究其原因, 资本的“吸附效应”和投资者的“羊群效应”是其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本文从资本自我增值这一天然属性来理解“吸附效应”, 即投机短期的可观回报或者由于投机性冲击的作用, 处于投资状态的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和部分金融资本甚至储蓄资金卷入到投机性冲击中来, 使得原本的投机更具有投机性冲击力量。这种“吸附效应”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诱投资资本向投机资本转化;二是将处于现金状态或即将转化为资本的货币直接卷入到投机性冲击中来, 甚至直接将处于储蓄状态的货币动员到投机性冲击中来。

投机性冲击的威力主要表现为大量投资者同时按某个方向操作, 诸如1997年的泰铢危机就是索罗斯的行为使得外汇市金场上大多数投资者预期转变, 从而纷纷抛售泰铢而导致泰铢汇率制度的转变和其大幅度贬值。又比如, 某一大国际投机性机构可以利用市场上发生的某一金融事件, 制造假象投资操作并大肆渲染, 制造恐慌气氛, 这就会带动和激发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投资者对自己的信息判断产生怀疑并重新判断, 从而市场上大量投资者产生“跟风”现象, 使得投机性冲击得以实现, 投机性机构获取巨大利润。

“羊群效应 (Herding Effect) ”可以用来解释这种“跟风”现象, 它使得金融危机或者风险得以加剧。关于“羊群效应”的研究, 学者Banerjee就基于信息的不完全研究了“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他认为:个体投资者面临不确定条件下, 其决策行为过程凭着私人信息 (即其进行个人研究所得出的信息) 。再假设投资者之间可以互相观察到彼此的行动, 但对其拥有的信息却不易获取。这样大多数投资者就会通过最后各参与方所选择的最终行为来对各参与方的私人信息进行推断, 从而引发“羊群效应”, 即“跟风”现象, 而且这种“羊群效应”下的行为非常脆弱且难以预料的, 因为它有可能因为某一随机事件而改变。学者Avery拓展了这种基于不完全信息的羊群效应。另外, 诸如Scharfstein等学者从基金经理和分析师的名誉角度来阐述羊群效应, 他认为:“代理人1在得到收入为高的信号后进行投资, 由于代理人2关心的是他的名声, 不论信号如何, 都会采取和代理人1一样的投资策略。因为如果决策正确, 他的名声就得到增加, 如果错误, 则表明要么两人都是愚蠢的, 要么两个人都是聪明的, 但得到了同样的错误的信号, 并不损害其名声。如果采取不同的决策, 委托人就认为至少有一个人是愚蠢的, 因此代理人2会一直运用“羊群”策略, 而不管他和代理人1之间的信号差异。学者Brennan考查了投资经理报酬基于别人投资绩效使得投资经理激励机制扭曲了的“基于报酬的羊群效应”。学者Maug也认为:“代理人和他的基准投资经理人都有着关于股票回报的不完全信息。基准投资人先进行投资, 代理人观察基准投资人的选择后选择投资组合。基于前面的信息不充分的‘羊群效应’模型, 投资经理的投资组合选择将倾向于选择和基准投资人相近的投资组合。而且, 报酬制度也鼓励投资经理模仿基准投资人的选择, 因为, 如果他的投资绩效低于市场的平均投资绩效, 他的报酬将受到影响”。由此可见, 由于羊群效应的存在使得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不能依据其私人信息来作出决策, 对市场上的信息非常敏感, 很容易造成“跟风”现象, 但也因此, “羊群效应”才显得比较脆弱, 如果正确信息出现, 这种效应也立即消失, 但是, 如果错误信息出现, 又造成集体性的“跟风”现象。

“羊群效应”造成的结果不是最优的, 但并不意味着投资者不理性, 恰恰相反, 这是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之下的理性最优行为。

二、危机扩散的溢出效应

溢出或者挤出效应是指一国或某市场的投机性冲击造成本国或本市场经济基本面 (如贸易赤字、外汇储备) 的恶化, 它的恶化从而导致另外的国际或者市场的经济基本面受到冲击的压力。这在20世纪90年代是金融危机扩散的重要原因。它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国与国或者市场与市场之间的经济贸易、资本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 从而出现短期互动现象。所以, 贸易溢出和金融溢出是金融危机传导的主要途径。

(一) 贸易溢出

对金融危机的贸易溢出渠道的研究比较充分, 比较一致的见解是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可以通过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面临基本经济面恶化的可能, 这种挤出效应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得以实现的, 即一国投机性冲击造成货币贬值时, 既增强了对直接或者间接贸易国家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 又使得国内经济 (国民收入) 相对减少, 从而减少了国外的进口。上面提到这种贸易关系既可以是直接的, 又可以是通过第三方甚至更多方的间接作用。

直接双边贸易溢出是由于双方高度相关的直接贸易导致的投机性冲击产生的挤出效应,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本国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的货币贬值使得本国的出口商品具有竞争优势, 再加上本国的收入相对减少, 对贸易国的产品和劳务需求降低, 从而对方贸易国的贸易赤字增加, 外汇储备减少, 损坏了贸易对象的经济基础, 从而使得其遭受投机者冲击的可能性大。比如, 1992年英镑的贬值使得爱尔兰失去对其最大出口国英国的出口价格竞争优势, 从而引发了1992年爱尔兰的货币冲击。其次, 一国危机导致的货币贬值使得其主要贸易对象国家的货币有效汇率上升, 货币被高估, 从而引发投机性冲击。第三, 一国导致的货币贬值使得其贸易伙伴的失业率上升, 若政府采用扩展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缓解国内失业压力时, 又会引起投机性冲击。

间接多边贸易溢出是指由于多个国家同时竞争同一市场, 由于其中一个不相关的国家货币的贬值, 使得其他没有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地采取相应的竞争性贬值。如芬兰马克在1992年贬值, 导致了投机者认为与芬兰出口结构相似且竞争同一国市场的瑞典克朗也会相应的贬值, 于是对其发动了冲击, 最终导致瑞典克朗贬值预期的实现。再如, 东亚货币危机中, 东亚五国 (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和韩国) 之间的直接贸易相关度并不高, 各国对泰国的出口份额都小于四个百分点, 相反, 五国对美国、日本的出口份额却大大超过这个数目。可见, 他们之间的贸易溢出是通过第三国之间的作用实现的。

(二) 金融溢出

由于一个市场上的危机导致另一个与其联系的市场 (FDI、银行贷款、债券市场等) 产生流动性不足, 这就是金融溢出, 按照这些危机超导国家之本市场的联系不同, 金融溢出也有直接金融投资溢出和间接金融溢出两种, 但是, 两者都是由于风险管理、流动性管理等进行的资产组合调整过程产生的。前者指一个国家发生投机性冲击导致本国市场流动性不足会促使金融中介清算在于其有直接金融联系的另一国资产, 从而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或者资本市场渠道使得对方也产生流动性不足的压力。而后者则是通过第三国来实现的, 第三国与两个资本市场无联系的国家都有投资, 但由于其中一方产生了金融危机, 会促使第三国重新估价自己的投资策略并从这两个国家同时撤资, 导致另外一个国家产生流动性不足。如在亚洲金融危机中, 欧洲金融机构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都有投资, 由于泰铢贬值导致投资的损失, 使得这些金融机构调整投资组合, 也从印尼撤资, 诱发印尼的投机性冲击。

(三) 自我实现的多重均衡

这种纯传染 (Pure Contagion) 反映了即使一个国家经济面十分健康, 由于投资者通过另一市场金融危机而调整的预期, 同样会受到投机性冲击, 因为投资者事前的预期可以导致预期危机自我实现。学者Masson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国际收支的两国多重均衡模型, 用以说明投机性冲击的纯传染:异国的投机性冲击会使另一国从好的均衡转换为坏的均衡, 出现非连续变化。纯传染的关键机制是由于投资者在一国发生危机后对其他类似国家的心理预期变化和投资者信心危机造成的投资者情绪改变。这种“类似”范围非常之微妙, 可以使经济基础相似, 可以是政治与经济政策相似, 甚至可以是文化背景的相似。

相似传染主要是通过以下二种机制实现的。

首先是货币投机的示范效应。当投机者发动攻击时, 强国政府对本国货币贬值的概率为0.2, 不贬值的概率为0.8;弱国政府贬值的概率为0.8, 不贬值的概率为0.2。攻击过程中, 投机者对第一国攻击成功的概率为0.5。投机者在第一国攻击成功后, 尽管他不知道攻击的第二个国家政府的实际类型, 但它却可以根据其对具有相似的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第一个国家发动攻击时的反映来修正自己对该国政府的类型认识, 认为该国政府是弱政府的概率为0.8, 因此, 投机成功的概率上升为0.68 (0.2×0.2+0.8×0.8) ,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 投机者必然对第二个国家发动攻击。因此, 当投机者对一个国家货币供给的成功意味着其对其他具有相似条件国家攻击成功的概率上升, 其攻击成功的概率随他们发动攻击的成功次数增长而提高, 投机者必然更加积极地对其他相似国家发动攻击, 危机的扩散因而具有不断加剧的趋势。相反, 投机者对一国货币攻击失败, 将提高该国政府为不贬值的强政府的心意, 有利于阻止投机者的攻击和危机的扩散。

其次是心理因素。外汇市场每天有2万亿美元的交易, 投机性资本约占97%, 可见, 世界资本市场已成为一个大赌场。衍生工具等金融创新进一步增加了金融系统的风险, 网络、通信技术使得资金投资在瞬间得以完成。这就使得金融市场变得动荡无常, 市场更为情绪化, 投资者的心理也更加微妙, 一旦出现利空消息, 市场就会产生心理恐慌, 使得投资者对所有市场重新评估。假设市场上有三个投资者A、B、C, 他们分别获得利空、中性、利好三种不同的私人信息。基于A获得的信息, 它将会抛空出持有的金融资产, B对市场的判断是中性, 因此还在犹豫之中, 但是, 看到A的行为, 他也跟随抛空。当A、B抛空所持资产时候, C开始怀疑自己的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最终的结果还是跟着A、B抛空资产。所以, 一旦某一国家或市场出现危机, 投资者便会根据这些信息对其投资组合进行调整或代理抵补。

参考文献

[1]杨丙见.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播渠道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1.

[2]范爱军.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探析[J].世界经济, 2001.

[3]宋海燕.金融渠道的危机传染及其防范机制[J].南开经济研究, 2003.

[4]韩勇, 耿中元, 张超.论金融危机传染与发展中国家的防御[J].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综述 第5篇

一、利率传导机制

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货币数量论、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等主要学说。

货币数量论 (1) 最早由欧文·费雪 (Irving Fisher) 1911年在《货币的购买力》 (The Purchase Power of Money) 一书中提出, 其主要观点是强调货币中性命题, 即在V与T不变的假设条件下, 根据交易方程式MV=PT, 货币供给与一般物价水平同比例变动。魏克塞尔在其《利息与价格》一书中放松了传统货币数量论关于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设, 提出了著名的累积过程理论。他认为: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是中性的, 而作为资本积累与借贷媒介是非中性的;货币供给通过利率变动 (即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的偏离) 影响相对价格体系, 进而影响一般价格水平。累积过程理论初步揭示了货币与实质经济之间隐含的内在联系。货币数量方程式具有的深刻理论内涵使其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如简单工具规则 (主要包括泰勒利率规则和麦卡伦基础货币规则) 均可由货币数量方程MV=PY推导出来 (2) 。

凯恩斯的理论主张主要包含在《货币改革论》 (1923) 、《货币论》 (1930) 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6) 三部著作中。凯恩斯在《货币改革论》中将实际余额数量方程式重新表述为:n=p (k+rk') , 其中n为货币量, p为物价指数, k为现金实际余额持有量, k'为银行存款实际余额持有量, r为存款准备率。凯恩斯认为货币量与物价的联系是间接的, 稳定物价的关键在于稳定k和k', 而稳定k和k'可通过调节银行利率来实现, 即当k'上升时, 降低利率;当k'下降时, 提高利率。在《货币论》中凯恩斯彻底修正了古典货币数量论, 提出了物价水平方程式:, 其中π为单位产品价格, O为社会总产品, I为投资, S为储蓄, E/O为单位产品的生产费, 为单位产品的利润。该方程式表明:物价稳定, 经济均衡, 取决于储蓄与投资的平衡;而储蓄与投资的关系可通过控制市场利率和自然利率的关系, 即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量与利息率的调节来实现。值得一提的是物价水平方程式所蕴涵的思想对研究泡沫经济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例如Tirole在《资产泡沫与叠代模型》一文中提出的与《货币论》中“意外利润”类似的“租金”思想很有见地。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货币通过利率诱导投资调节总供求的货币经济理论。该理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概括为:M→r→I (或C) →Y, 希克斯 (J.R.Hicks) (1936) 将其概括表述为模型IS-LM, 后经汉森 (A.H.Hansen) 和萨缪尔森等学者的不断完善, 形成了著名的IS-LM模型。此后许多学者对IS-LM模型进行了改进, 如Tobin (1969) 在传统的IS-LM模型框架内提出了著名的Q理论;Bernanke and Blinder (1988) 将银行贷款引入到IS-LM模型, 建立了货币政策的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之间的理论联系;新凯恩斯主义学者从消费者和生产者最优化行为出发提出了IS-菲利普斯曲线模型。

20世纪60~70年代,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提出了一个比较独立的理论学说, 该学说的核心理论观点可概括为:在现实中存在极其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 名义收入与物价水平波动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函数与货币供给函数的相互作用及其均衡状态, 货币是影响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强调货币的“收入效应”和货币在更广的领域与各种资产 (包括非金融资产) 的“替代效应”;货币在短期是非中性的, 而在长期是中性的;货币量与利率在短期负相关, 在长期正相关;强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时滞性, 主张实行盯住货币变动率的单一货币政策规则。

20世纪60~70年代, 利用新古典主义学派的理论发展成果,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研究取得很多重要的进展。其中, Tobin (1965) 在“Money and Economic Growth”中将货币引入到Solow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该模型表现出了货币中性的基本特征。Sidrauski (1967) 在“Rational Choice and Patterns of Growth in a Monetary Economy”中通过将货币引入到效用函数提出了著名的MIU模型;Clower (1967) 在“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Monetary Theory”中通过引入现金先行约束, 提出了著名的CIA模型。这两个模型在动态一般均衡理论框架内, 从不同的视角描述了货币影响产出的一般机制, 揭示了货币中性和超中性的特征。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在理性预期、市场自动出清的前提下, 系统阐述了货币变量与真实经济波动的关系, 其主要观点是:货币变动是产出波动的内生反应, 不能对产出等真实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是真实经济变量;经济周期是经济体系中各行为主体对不断变化的真实变量所作出的理性反应。

在新古典货币—经济增长模型中, 货币冲击可以通过预期通货膨胀渠道产生的替代效应影响产出。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替代效应太小, 不足以解释现实中产出对货币冲击的反应, 并且在许多国家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是缓慢的。新凯恩斯主义学者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不完全信息, 工资、价格粘性和垄断竞争来说明货币对产出的短期影响。新新古典综合学派吸取了货币主义、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等重要观点, 形成了标准的货币政策分析理论框架, 该学派兼具了短期经济行为和商业周期的特征。

二、信贷传导机制

利率传导机制理论只包括货币与债券两种资产, 银行贷款和其他形式的信贷被视为债券的完全替代品, 市场供求仅由债券利率来调节。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认为:“债券和贷款之间不存在完全的替代关系。由于不对称信息和其他摩擦因素的存在, 外部筹集的资金成本与内部筹资的机会成本存在差异, 该差异被称为外在融资溢价, 它代表净损失成本。货币政策即影响到一般利率水平, 也影响到外在融资溢价的大小。外在融资溢价的变化比单独利率变化能更好解释货币政策效应的强度、时间和构成。”货币政策信贷传导主要通过信贷 (包括信用供应可能性、信贷配给) 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实现的。其中, 信用供给可能性理论认为利率变化导致政府债券价格变化, 影响贷款人持有资本的价格, 影响贷款人提供资金的意愿 (通过持有资产的流动性效应) , 进而影响信用供给量。信贷配给理论认为:由于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利率通常会低于均衡水平, 不能自动出清市场, 从而导致信贷配给现象出现。资产负债表理论认为: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影响投资 (或消费) , 进而影响产出, 其具体的传导机制是:利率↑→资产价格↓→借款人的净财富↓→外源融资溢价↑→投资↓→产出↓;利率↑→资产价格↓→借款人的净财富↓→财务状况恶→化消费↓→产出↓。

一般来说, 资产负债表渠道是显著成立的, 但信贷渠道成立需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中央银行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供给;二是特定贷款人必须依赖银行贷款。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创新工具的出现, 间接融资比例和中央银行影响贷款能力有所下降。但是由于银行在克服信息不对称以及其他市场摩擦方面的优势, 使得信贷仍然是一种主要的融资方式, 尤其对那些获取信息有限, 外源融资代价高昂的中小企业或居民而言, 依赖银行融资更是一种必然选择, 因而信贷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成立。

三、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托宾的投资q理论和莫迪利亚尼的财富效应理论。托宾的q理论是以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资产组合调整理论为基础提出的。在该理论中, 托宾将投资设定为q的函数, q是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资本存量重置成本的比率, 调整成本允许q不同于1。当经济有计划的资本存量时, q等于1, 总投资刚好弥补折旧。如果q超过1, 企业家通过增加资本存量, 按新增资本存量预期盈利流的折现值出卖新股权, 获取利润, 反之亦然。托宾q理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货币供给↑→利率股票价格↑→q↑→投资↑→产出↑。Modigliani (1971) 提出了著名的财富效应理论, 在他的理论模型中消费支出是由消费者的终身财富 (包括人力资本、真实资本和金融资产) 决定的, 根据他的理论, 财富效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货币供给↑→利率↑→股票价格↑→财富↑→消费↑→产出↑。

尽管在理论上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是显著成立的, 但是在现实中人们对资产价格的传导作用存在疑问, 这些疑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资产价格波动是否反映货币政策意向;二是经济波动是否与资产价格波动相关。对此一些学者认为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 因为影响q的因素很多, 除了货币政策外, 还有预期因素、资本流动和政治事件等其他因素。同时资产价格波动与真实经济波动也常常出现背离的趋势。另外在货币政策操作中, 也存在许多技术上的难点, 如中央银行很难区分资产价格的基础价值和虚拟成分;中央银行没有有效的工具干预资产价格;资产市场规模巨大, 稳定资产价格非常困难。上述问题都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加以解决。

四、汇率传导机制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汇率成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越来越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为:国内利率↑→本币汇率↑→净出口↓→产出↓。由于汇率影响宏观经济的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关于汇率传导机制的研究隐含在众多相关理论中, 如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IS-LM-BP模型、奥伯斯特费尔德-罗戈夫的两国模型、相关的金融市场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等等, 可以说对汇率传导机制的研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

五、预期传导机制

预期成为货币政策中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素。凯恩斯较早论及了公众预期在货币政策中的重要性。卢卡斯将理性预期引入到货币政策分析框架, 证明了只有非预期的通货膨胀才会对经济产生影响。萨金特和华莱士提出了著名的随机货币中性定理, 即在理性预期假设下, 如果公众与货币当局拥有相同的信息集合, 则货币当局制定的任何有确定反馈规则的系统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Kydland和Prescott (1977) 发现了货币政策的时间一致性问题, 即如果公众有理性预期, 他们会把货币当局未来政策效果考虑到决策中去, 货币当局意外通货膨胀措施除了造成过高通货膨胀外, 不能有效刺激产出和就业。Barro和Gordon (1983) 扩展了Kydland和Prescott (1977) 的工作, 证明了货币当局信誉激励可减少时间一致性政策通货膨胀偏差。但Barro和Gordon (1983) 发现触发信誉机制会产生多重均衡问题。Ireland (2000) 证明:在对预期施加一定约束的条件下, 货币当局坚持非通胀的货币政策 (即使承担一定经济发展的短期成本) , 便能实现低通胀的唯一稳态均衡。然而彻底解决时间一致性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偏差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按规则行事。随着股票市场、期货、期权等市场的发展, 货币政策的预期传导效应也越来越显著。货币政策的预期传导理论认为:市场预期是联接货币政策工具 (短期利率) 和市场利率的关键因素。该理论主要从货币政策、市场对货币政策路径 (即现期短期利率和预期未来短期利率) 的预期和市场利率及期限结构的相互关系来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和实践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在实践上, 自新西兰率先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以来, 已经有20多个国家采取了该项制度。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提出和推广是理论发展和制度演进的结果。20世纪60~70年代以来, 伴随金融自由化改革, 世界经济货币化、金融化和虚拟化发展迅速,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主题。Merton (1995) 对金融系统提供的愈加完备化的金融服务功能进行了理论概括 (3) 。格利和肖 (1959) 提出了一个包括多种金融资产, 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和完整的金融政策为基本内容的广义的货币金融理论。从70年代货币量调控目标、80年代利率调控目标和90年代通货膨胀目标的转变正是这种理论发展趋势的体现。伴随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有组织股权市场的发展浪潮, 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更加有效, 世界经济比以往更加稳定, 同时资产价格波动加剧。如何同时实现宏观经济和资产价格的稳定是货币政策中的一个热点问题。Bernanke (1999) 研究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度能够同时实现经济和金融稳定;但Blanchard (2000) 认为由于资产价格泡沫对支出 (消费和投资) 的影响不同, 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不能很好地说明泡沫对产出的影响以及对资本积累和增长的长期影响。伴随世界范围有组织的股权市场的迅速发展, 股票市场通过投资Q效应和消费财富效应, 对实质经济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行为者预期通过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反作用, 资产价格作为预期因素的载体与货币政策和实质经济相互影响的内生性增强。货币政策运作主要通过间接渠道, 特别是通过影响私人部门的预期和长期利率。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对利率、通货膨胀和收入演化过程的市场预期形成的调控。资产价格、预期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成为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的核心论题。

摘要: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演化 第6篇

进入2008年, 中国政府提出要在今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已实施了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被从紧的货币政策取代。中国中央银行多次调整存贷款利率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政策通过传导机制, 对实体经济及虚拟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传导机制的特点, 在美国这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即实际利率的变动通过影响融资成本来实现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同时美国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由于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因素而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这些因素包括:公开市场操作目标的“宣布效应”、资产证券化、居民筹资渠道的变化、金融合并等。上述这些因素既使货币政策变得更加有效又削弱了货币政策影响宏观经济的能力。所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起来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变得更加复杂了。

一、美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按照传统经济学中的描述,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央行控制基础货币, 进而控制货币供给来影响利率。当存在某种程度的价格粘性的情况下, 名义利率的变动会影响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的变动进一步影响资本使用者的成本。这种影响将会导致投资和消费支出的变化, 从而最终导致总产出的变化。这个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IS-LM模型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述。

就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而言, 存在着很多个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以美国为例, 其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可以细分为:狭义信贷渠道、广义信贷渠道、财富渠道、利率渠道、汇率渠道等。

狭义信贷 (或称之为银行贷款) 渠道, 是指:由于银行主要依赖储备性的活期存款作为贷款的资金来源, 通过减少银行储备的总量,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可以降低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由于大量的企业和居民主要依靠或只能依靠银行来筹集资金, 银行贷款供给的减少必然会使总支出收缩。

广义信贷渠道, 在美国, 该渠道主要表现为抵押贷款 (Mortgage Loan) 。根据利率与资产价格的关系, 当利率上升时, 资产价格会下降;反之, 当利率下降时, 资产价格则会上升。在货币政策传导的广义信贷渠道中, 资产的价格变得尤其重要, 原因在于它决定了公司和消费者用于获得抵押贷款的抵押品的价值。虽然抵押品价值的下降并不必然代表借款者偿债能力的下降, 但在信息不对称以及存在代理人成本的情况下, 抵押品价值的下降将导致借款者外部融资成本的增加。这样, 货币政策的效应通过广义信贷渠道得到了放大。

财富渠道, 是建立在莫迪利亚尼 (Modigliani) 和安东 (Ando) 于1963年提出的生命周期消费模型的基础之上的。根据这个理论, 消费者是根据一生当中如何最优地分配消费的意图, 来计划他们的长期消费和储蓄行为的。消费者的收入来源有两个渠道, 一个是劳动收入, 另一个是财产性收入 (包括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方面的投资收入) 。当货币政策变动导致利率发生变化时, 消费者拥有的资产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例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利率上升, 资产的价值就会下降。如果这种变化是长期性的, 消费者就会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消费计划, 减少当前和将来的消费以抵消这种影响。随着消费支出的减少, 总需求减少,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发挥了作用。

汇率渠道, 它在传统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利率变动到汇率变动的传导链条是利率平价条件。本国利率上升会导致逐利性资本流入, 在外汇市场上对本币的需求增加, 本币升值, 从而本国出口价格上升, 导致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本国的总需求下降。中国近年来的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同时随着利率的升高, 导致大量流动性流入就是一个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的这些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互相并不排斥, 整个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就来源于各种渠道的综合作用。

二、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新特点

近年来, 由于金融创新的发展, 美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既体现在政策的总体效果上, 也体现在传导渠道的改变上。

下面从四个具体的方面阐述一下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近年来的一些变化。

(一) 公开市场操作目标的“宣布效应”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在1994年2月以前, 美联储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FOMC) 有关联邦基金利率的货币政策目标以及FOMC会议所做出的决定都是保密的。但在此之后, 美联储开始向外界公开宣布其目标隔夜利率。通过有效地传递隔夜利率水平的信息, 以及对于达到这个目标利率的信心, 美联储能够使联邦基金利率迅速地达到新的合意的水平。这种宣布效应与传统的流动性效应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为达到新的目标利率所需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量, 预期的作用而显著的减少了。所谓的宣布效应就是指:FOMC由于对外公开宣布其决策, 而获得的对联邦基金的控制能力的提高。通过这种效应, 市场对于美联储如何操作的理解和预期, 已经和各种不同期限的市场利率变化融为一体了。

由于FOMC树立了言出必行的形象, 市场对于交易办公室实现目标联邦基金利率的承诺的信心也不断增加。可以看出, 这个循环式的自我加强过程大大强化了货币政策的传导。美联储的这种利用“宣布效应”强化货币政策传导作用的做法值得中国央行借鉴。

(二) 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证券化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到2003年末为止, 46%的美国家庭抵押贷款已经证券化。典型的资产证券化过程可通过下例作个了解:一家银行持有某种形式的信用资产, 如家庭抵押贷款或信用卡应收款等。该银行既要获取手续费或保持客户关系, 又希望提高资产流动性, 将信用资产移出账面资产。在这种情况下, 该银行就把许多这样相同的资产聚集在一起来创造一种证券, 通过上述资产的收入来为这种证券提供收益来源。这种证券被出售给外部的投资者 (许多情况下是机构投资者) , 从而相应的资产和负债被移出该银行的账簿。

由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之一就是信用市场, 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证券化又改变了信用市场, 所以证券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通过改变银行储备来控制银行的流动性, 从而达到影响利率的目的。而证券化带来的额外的流动性, 缓冲了中央银行控制银行流动性对信用市场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影响利率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被削弱了。发生在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从一个侧面反应了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削弱。

(三) 投融资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在美国, 到80年代中期, 专业化的、高度管制的储蓄机构在融资系统中占主导地位。而现今, 抵押贷款银行以及证券化的抵押贷款成为了融资系统的主要参与者, 这两者的被管制程度是大大减少了。正因为如此, 现在的抵押贷款市场通过证券化, 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与范围更广的资本市场整合在一起了。美国的次级贷款就是一种证券化的抵押贷款。

如此一来, 融资数量的限制对于住房价格和居民投资的影响, 要远低于过去管制高的时期。同时, 住房融资系统的发展也对抵押贷款的交易成本产生了一些额外的影响。信贷定价的各个方面以及资本成本 (如利息和抵押贷款的交易成本) 开始对住房市场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了。

这种融资系统的结构重组, 极大地改变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住房市场环节。在过去那种以储蓄存款机构为基础, 高度被管制的系统中, 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 是通过影响可用的信贷总量来影响住房市场的。在那时, 住房市场成为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影响的早期预警指标。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开始通过贷款定价、交易成本等渠道, 对住房价格发挥影响来起作用。而货币政策在贷款定价、交易成本等渠道上作用的效果比较复杂, 传导过程影响居民投资所用的时间比过去要长了。

(四) 金融合并浪潮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根据美联储的报告, 在20世纪90年代, 包括存款机构、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的兼并和收购活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并且合并的速度还在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加快。促使金融合并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信息技术的进步、金融自由化、金融和非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股东对经营业绩不断增加的要求所带来的压力。由于这些因素将持续存在下去, 可以预料金融合并也将持续下去。

金融合并, 产生了一大批规模宠大、结构复杂的金融机构。这种变化对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以及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产生了影响, 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 金融合并可能会降低储备市场的流动性或增加其波动性, 使中央银行把利率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变得更困难。降低了中央银行储备市场的效率, 或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所使用的市场的效率,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将变得更加难以实施。 (2) 金融合并产生的庞大的大的金融机构, 他们利用市场来管理债务的能力更加强大了, 这会影响银行贷款的可发放数量, 影响银行贷款的定价, 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 (3) 金融合并可能会影响货币政策执行的环境。合并产生的庞大的金融机构, 会导致经济震荡在各地区间、各市场之间传递的速度更快, 影响了货币政策制定者所使用的指标和变量。这些大金融机构一旦发生振荡, 会给中央银行带来挑战。

参考文献

[1]Paul A.Volcker,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Past and Future Challenges”, Economic Policy Re-viewVolume 8 No.1.

[2]Kenneth N.Kuttner and Patricia C.Mosser, “The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Some answersand future questions”, Economic Policy ReviewVolume 8.

[3]Selva demiralp and oscar jorda, “The announce-ment effect:evidence from open market desk da-ta”, Economic Policy ReviewVolume 8.

[4]Paul Bennett and Stavros Peristiani, “Are U.S.reserve requirements still binding?”, EconomicPolicy ReviewVolume 8.

[5]Jonathan McCarthy and Richard W.Peach,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to Residential Invest-ment”, Economic Policy ReviewVolume 8.

[6]Roger W.Ferguson, Jr., “Understanding Finan-cial Consolidation”, Economic Policy Review Vol-ume 8.

[7]Cara S.Lown and Donald P.Morgan, “Crediteffects in the monetary mechanism”, EconomicPolicy ReviewVolume 8.

[8]ArturoEstrella, “Securitization and the efficacyof mo-netary policy”, Economic Policy ReviewVolume 8.

次贷危机传导机制及其启示分析 第7篇

2007年2月, 美国次贷危机浮出水面。针对此次美国次贷危机, 许多学者都从传导机制方面进行了分析。傅建源和张世林从危机扩散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讲解, 范俏燕将金融衍生产品在次贷危机中的传导分成三轮冲击波, 从衍生产品的微观角度分析, 而陈华和赵俊燕主要从宏观的角度介绍次贷危机在各大市场中的传导。对此问题进行比较系统概述性分析的是雷良海和魏遥, 他们提出了三级金融创新、五层主体风险累积的概念, 对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鉴于以上研究一般是仅从微观或者宏观的一个角度进行论述, 本文在概述性分析文章的启发下, 从宏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 将金融衍生产品的微观传导及其风险结合宏观市场的危机蔓延进行系统性概述, 以期分析出阻断次贷危机的政策启示。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分析

(一)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路径

1、第一步风险来自作为次级抵押贷款者的购房者。

美国政府鼓励低收入者利用贷款提前消费, 鼓励贷款机构贷款给低收入者购买住房, 以实现“居者有其屋”, 低收入者通过贷款购房, 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需求。鉴于低收入者都有了自己的住房, 房屋租赁市场便迅速萎缩。同时, 与低收入者相反的是高收入者把自己购买积蓄的一部分房地产用于出租, 以获取租金收入, 而现实是房产租不出去, 高收入者转为始出售住房。加之美联储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 导致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改变, 由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 房地产价格开始下降, 当越来越多还不起债的低收入者放弃抵押给银行的房子时, 便产生购房者的信用违约问题, 即产生了信用风险。

2、第二步风险来自于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的道德风险。

美国相继在20世纪80年代颁布了一系列的放松管制的贷款法律规定, 例如:“1980年存款机构解除管制与货币控制法案”取消了对第一留置权按揭贷款的利率上限;“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取消了消费贷款的利息扣除规定, 但保留按揭贷款的利息扣除规定, 逐步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到了21世纪初期, 随着美国房价的不断攀升, 次级抵押贷款机构便纷纷采用激进的信贷策略, 放松了贷款的发放标准, 贷款机构只是流于形式审查, 对贷款者不进行严格的审查, 一味的扩大信贷量, 从而引发了发放贷款的贷款机构的道德风险。

次贷发放之后为了提高资金周转率, 提高放贷能力和转移信贷风险, 次贷机构对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 形成抵押贷款支持债券 (MBS) 出售给投资银行。这样, 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既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回收的资金可以继续扩大放贷能力, 又可以将流动性风险转移给投资银行。同时, 次贷机构为了规避金融监管, 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表内的风险资产转移至表外, 以规避相关部门对资本充足率 (CAR) 的监管。

3、第三步产生了来自于投资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投资银行通过从次级抵押贷款机构购买MBS, 通过资产证券化, 形成债券抵押担保债券CDO以及基于CDO的各类金融衍生产品, 并向市场发售, 主要是面向对冲基金、保险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 次贷风险进一步扩散。投资银行基于CDO进行的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巨大, 产品复杂难以利用传统的方法估值, CDO等各类金融衍生产品本身和基础资产 (主要是房地产商品) 之间的联系断裂, 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脱离了原生基础资产, 金融市场的这种信息失灵使投行无法分散风险, 从而加剧了累积性的系统性风险。

4、信用评级机构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参与者丧失中立性。

包括标准普尔、穆迪等世界知名评级公司在内的评级机构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金融监管部门宽松的监管带来了新的道德风险。投资者对投资风险的判断主要依赖于评级公司做出的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公司不是站在中立的角度评级, 还参与结构性融资产品的构建, 这就产生利益冲突问题。评级机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评级费用, 这使得评级机构有动力为证券发行机构提供评级咨询或给予更高的评级。同时, 在美国, 金融监管部门对证券化的监管放松, 证券监管部门对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实行备案制度, 对于房地美、房利美这些有政府背景的机构发行证券化产品, 采取豁免审核的做法。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基本上采取贷款机构把房贷卖给房地美、房利美, 再由他们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这种监管体制下, 实际上监管部门完全放弃了监管职责。

5、金融衍生产品的购买者面临的资产贬值及流动性风险。

次贷危机爆发后, 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去杠杆机制使危机回传到次级抵押贷款公司, 而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金融机构紧缩货币信贷, 又导致整个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缺失。而购买者把基于次贷的金融衍生产品拿到手里以后, 有两个选择:如果购买者有足够的资本, 继续持有金融衍生产品, 则将面临资产贬值的风险;如果购买者要转手出卖的话, 在贷款机构惜贷的环境下很难卖出, 或许只能最终破产。在整个过程中, 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去杠杆化经营放大了金融动荡。

(二) 从宏观的角度看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路径

1、从房地产市场到信贷市场再到资本市场。

正如在第二部分分析的, 美国宽松的住房贷款政策, 低利率等促使美国房地产泡沫的产生, 而当美国改变利率政策, 美联储频频加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从1%提升到5.25%以后, 购房者还款负担加重, 出现大量违约, 金融机构资金链断裂, 危机由此从房地产市场传递至信贷市场。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 住房抵押贷款机构一方面自身会保留一部分没有证券化的次级贷款, 另一方面会向投资者承诺某些“赎回条款”, 使次级债申购过程顺利完成。当标的资产违约率超过某个限度时, 贷款机构需按事先承诺赎回投资者持有的次级债。危机产生后, 住房借款者违约率上升时, 抵押贷款机构需要向投资者赎回贷款。这就给抵押贷款机构带来了损失, 受危机影响严重的甚至破产倒闭, 典型的例子就是新世纪金融公司、全国金融公司等的破产。

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导致中间级或股权级MBS和CDO等衍生产品市场价值缩水, 这就给产品购买者对冲基金等机构带来了冲击, 使其资产负债表恶化。当公众投资者得知基金由于购买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而亏损时, 就可能要求赎回基金份额, 此时基金面临流动性压力, 从而被迫抛售资产, 甚至破产解散。购买优先级产品的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也难逃厄运。市场恐慌心理的传染, 导致信导致投资者对评级高的优质产品降低评级, 购买高评级衍生产品的这些机构对投资产品级别有要求, 不能投资低于一定级别的品种, 所以这些机构不得不抛出降低信用评级的产品。大量抛售导致衍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这就引起了股票市场等一系列与次级债券市场没有直接联系的相关市场的振荡。

2、从资本市场返回到到信贷市场。

一方面, 在资本市场上, 商业银行等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投资了大量的MBS、CDO以及基于CDO的各类衍生产品, 次贷危机传导到资本市场后通过该途径又回流到信贷市场。而不良贷款率的提高又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为了资本充足率的问题而产生惜贷行为, 惜贷又进一步加剧了信贷市场的不良贷款率的提升, 次级抵押债券价值的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 机构投资者在购买了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后, 当中大部分又作为抵押品用于向商业银行进行融资, 这样在次贷危机爆发后, 投资银行就把系统性风险反传给商业银行等次级抵押贷款公司。

3、从虚拟经济领域到实体经济。

次贷危机使得美国房价持续下跌、住房需求量锐减, 之后股市下跌造成整个经济下滑, 而这些经济衰退都影响美国的消费。各种贷款规模的萎缩, 限制了居民的消费信贷。美国实体经济增长以消费作为支柱, 消费锐减使实体经济深受其害。汽车等耐用品需求剧减, 受次贷影响美国汽车业接受了政府的救助, 而克莱斯勒和通用最终难逃破产的厄运。次贷危机对投资也带来了影响, 金融机构大规模的“去杠杆化”和惜贷对实体企业的融资产生了冲击。实体经济的现金流降低, 这样削弱了内部融资的来源, 信贷紧缩削弱了外部融资的来源, 两者共同削弱了企业新增加投资的能力。同时股市价格大幅跳水, 这也进一步削弱了企业新增投资的动力。

4、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

次贷危机扩散的溢出效应是金融危机全球传导的主要途径。美国有着全球最发达的金融市场, 许多国家的投资者都来购买各种金融产品, 次贷危机发生后, 各类衍生产品的投资者遭遇巨大资本损失, 流动性缺失迫使投资者调整其资产组合, 通过出售在其他国家的资产以保证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的流动性, 而这就会影响关联国的金融市场, 许多国家次贷投资者外债剧增, 比如冰岛、印尼、马来西亚和韩国等亚洲国家, 冰岛甚至宣布国家破产。美国次贷危机摧残了美国的市场信心, 导致投资者心理恐慌, 一旦出现利空消息, 投资者会对所有市场重新评估, 通过风险规避使得危机在国家间进行传导。次贷危机导致的市场信心的丧失后果最主要表现在全球股市上, 全球股票市场集体下挫, 从2008年7月到2009年7月一年间全球标准普尔100指数下跌了将近300点。

一直以来, 美国都是依靠进口来维持国内消费。次贷危机导致美国消费需求缩减, 进而导致进口需求下降, 通过收入效应作用于有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 而美联储的降息救市政策使得美元大幅贬值, 抬高了其他国家购买以美元标价原材料的成本从而抑制投资;另一方面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美元贬值造成了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国家资产的严重损失, 损坏了储备国的经济基础。

二、次贷危机的启示

第一、完善房屋贷款政策, 避免借贷者的信用风险和贷款机构的道德风险, 保持利率政策的稳定性, 防止地产泡沫破裂导致整个经济体系遭受重创。

美国次贷危机表明房地产泡沫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有巨大影响。我国的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在2004年达110.8%和2007年达110.8%有较大的波动, 其他时间都比较平稳。另外, 资料显示十年来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基本稳定, 特别是近几年一直维持在的10%水平附近, 而房产销售价格指数也未曾有较大的波动一直维持在100%左右,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还算比较稳定, 不同学者对是否存在泡沫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但近几年部分地区房价确实很高, 成为有关民生的重大问题, 对此政府应有所调控。要加强对投机性资本的控制, 防止投机性资本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推动资产泡沫的形成。加强对银行信贷的监管, 银行要加强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审查, 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借款人实施不同的借贷标准, 在风险和收益中作出理性的选择。另外, 大规模地推出经济适用房也是抑制房价不合理上涨的重要手段。

第二、正确认识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 完善对于资产证券化过程的监控, 防止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 及衍生产品投资者的财务流动性风险以及系统性风险。

首先要避免金融创新技术的滥用, 随着金融工程的发展, 复杂的金融创新可以掩盖和推迟危机的发生, 帮助个别金融机构转移和分散风险, 但是, 它本身不能消灭风险, 新型衍生产品的复杂甚至连其设计者都无法真正估计产品的真实价值, 所以要推进稳健的资产证券化。其次在监管层面要建立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和金融监控体系。监管部门应监督从事住房信贷的银行机构, 要向借款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 严格贷款审核标准, 规范银行贷款行为, 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 保证其独立性。

第三、为防止对实体经济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应该继续实施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 刺激消费和投资, 防止经济进一步衰退。

截止2009年9月末, 我国M1余额为201723.21亿元, 同比增长29.51%, M2余额为585420.41亿元, 同比增长2 9.31%。2008年12至2009年9月, 一年期贷款利率一直保持在5.31%的水平。9月份, 金融机构贷款期末金额390407.85亿元, 同比增长34.16%。信贷增长速度快, 与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紧密相关,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才能阻断经济的加速下滑和危机的进一步深化, 继续实施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

第四、创建良好的心理预期, 防止经济危机国家间的传递, 不过分依赖于出口贸易, 同时调整外汇储备。

美国政府采取频繁的货币政策救市, 美元不断贬值。中国拥有高额的外汇储备, 大量的外汇储备有利于抵御金融开放带来的不稳定性, 但却累积了巨大的汇率风险。对此, 一方面, 外汇储备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多元化的货币资产, 以分散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及其他风险。同时为使储备保值增殖, 应扩大黄金储备规模, 增加黄金储备是对冲美元贬值的最佳选择, 到2009年9月末, 中国官方的黄金储备已增加到3389吨, 同期外汇储备达22725.95万亿美元。但黄金储备增长率远低于外汇储备, 2008、2009两年增长率为0, 而同期外汇储备增长率达到7.05%和6.7%, 黄金储备远远落后。另一方面,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008年以来, 我国与多个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总额达到6500多亿人民币, 并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以此来规避贸易结算过程中出现的汇率风险, 缓解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短期流动性紧张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民, 次级债和全球金融市场波动, 国际经济评论, 2008, (1)

[2]、雷良海、魏遥, 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 世界经济研究, 2009, (1)

[3]、陈华、赵俊燕, 美国金融危机传导过程、机制与路径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2)

[4]、魏艳涛、王赢, 浅析次贷危机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1)

[5]、傅建源、张世林,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研究, 商业时代, 2008, (3)

[6]、张建元、张超, 试论金融危机中次贷的传导机制, 经营管理者, 2009, (16)

[7]、范俏燕, 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 财经科学, 2008, (7)

[8]、张雪春, 透视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与启示, 金融纵横, 2008, (1)

[9]、巴曙松, 次贷危机中的中国宏观金融政策选择, 武汉金融, 2009, (1)

[10]、张明, 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 国际经济评论, 2008, (4)

[11]、王漪珺, 次贷危机的根源、传导及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复旦大学, 2008

猪肉价格传导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 第8篇

一、研究猪肉价格传导机制的意义

价格的涨跌是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主要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实现。猪肉作为主要的农副产品,其价格涨跌和传导既与农产品价格体系的形成、运行和调控紧密相连,又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特点,因此,摸清猪肉价格传导机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价格传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

价格机制主要用于描述商品价格影响产品或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方式,对参与产品或服务议价的买卖双方都会产生影响。虽然市场经济体系中包含竞争、供求和激励等多种机制,但价格机制是最直接有效的核心机制,能推动其他机制发挥作用,主要包括价格的形成、运行、调控和传导机制等。价格传导机制实际上就是价格体系中某一产品价格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发生波动,通过一定的传导关系、传导路径、传导效率、传导强度及调整方式与体系中其他环节相关产品价格相互作用的过程,能反映某类产品体系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既包括在产品和部门内关联基础上发生的价格之间相互传递和相互影响的纵向传导(也称垂直传导),也包括不同国别、地区和市场间的横向传导(也称空间传导)。

(二)猪肉价格波动规律和传导机制主要特征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猪肉消费量占世界的52%,人均猪肉消费量是世界其他国家平均水平的4.6倍。猪肉价格的变化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有研究以2001~2011年10年间湖南省的数据总结了猪肉价格的完整涨落周期约为36个月,包括仔猪培育成母猪的8个月,母猪怀孕的4个月以及新仔猪从出生到出栏的6个月。猪肉作为生猪产业链的中下游产品,相比上游的饲料、种猪、肉猪等产品有其特殊的属性,尤其是在生猪的饲养、屠宰、贮运和销售等环节具有不同于其他农产品的特征:首先,猪肉价格传导呈现明显的短期性。猪肉生产的地域性和季节性较为明显,其量大、易腐、不耐存等特点决定了短期价格的波动相比一般工业品更强,波动幅度也更为剧烈。其次,猪肉价格传导呈现显著的滞后性。由于生猪生长周期较长且生产布局受诸多因素制约,导致猪肉价格难以及时和顺畅地对产业链上其他环节产品价格的波动变化产生反应,从而造成其价格传导存在阻滞。因此,从产业链视角研究猪肉价格传导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猪肉价格传导机制的组成及其表现

许世卫等提出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应包括价格传导关系、调整能力、传导途径、传导效率和传导强度等组成部分,文章对此框架做了适当调整并已猪肉价格为研究对象。为简化分析,选取中国畜牧业信息网发布的2005~2014年10年间的猪肉产业链上游的饲料和仔猪价格,中游的待宰活猪和猪肉批发价格以及下游的猪肉零售价格月度数据,分析猪肉零售价格与其他价格之间的传导机制。

(一)猪肉价格传导关系

猪肉价格传导关系实际上就是通过成本或比价关系来传导猪肉价格的波动对其他产品价格的影响,样本分析结果显示,除饲料价格外,猪肉零售价格与批发价格、待宰活猪价格和仔猪价格的走势情况大致接近。仔猪价格呈现出最强的波动性,其次是零售价格;猪肉零售价格与批发价格、待宰活猪价格、仔猪价格和饲料价格都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

(二)猪肉价格传导途径

研究猪肉价格传导机制需要对产业链上的产品价格做两两配对分析以确定二者之间存在着何种影响关系,进而确定猪肉价格传导的途径。对样本数据的检验发现,生猪产业链上游对中游价格传导过程中,待宰活猪价格波动是饲料和仔猪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中游对下游的价格传导中,待宰活猪和批发价格波动是猪肉零售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上游对下游的价格传导中,猪肉零售价格波动是饲料和仔猪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据此推断,猪肉价格传导途径主要是下游向上游、下游向中游以及中游向上游传导。

(三)猪肉价格传导效率

对猪肉价格传导效率的研究主要是探究在猪肉价格传导中是否存在时滞,即产业链上某产品价格序列变动引起其他产品价格序列变动的持续时间。样本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猪肉零售价格的当期数据对前期数据有较强的反应,仔猪价格的变化方向与零售价格相反;猪肉零售价格对批发价格,待宰活猪、仔猪和饲料价格的传导存在1个月左右的时滞。当猪肉批发价格产生波动时,零售价格当期就出现变化,而待宰活猪、仔猪与饲料价格一般都在下一期才开始变化,说明猪肉批发价格向零售价格的传导路径通畅,但对其他环节的价格传导存在1个月左右的时滞。当待宰活猪价格产生波动之后,猪肉零售和批发价格在当期就产生了变动,且变动方向与待宰活猪价格一致,仔猪和饲料价格在下一期才开始变动,说明待宰活猪价格对猪肉零售和批发价格的传导通畅,但对饲料和仔猪价格的传导存在1个月左右的时滞。当饲料价格产生波动时,除仔猪价格以外的其他环节价格都在当期发生了变动,其中猪肉零售价格和待宰活猪价格的变动为负,变动方向与仔猪价格一致。仔猪价格的变动对猪肉的零售和批发价格以及待宰活猪价格影响时间都较长,且不存在时滞。

(四)猪肉价格传导强度

猪肉价格传导强度的研究即探究某个价格的变动对另一个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从样本数据来看,对猪肉零售价格的波动,批发价格、待宰活猪价格、仔猪和饲料价格都是滞后一期才发生反应。当待宰活猪价格发生波动时,猪肉零售价格在当期便呈现正向变动,而其他价格则滞后一期才开始变动。当饲料价格产生波动时,待宰活猪和猪肉零售价格在当期便开始变动,而仔猪和猪肉批发价格则滞后一期才开始正向变动,其中猪肉零售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向变动逐渐扩大。当仔猪价格产生波动时,除猪肉批发价格以外的其他价格均在当期发生变动,其中猪肉零售价格呈现正向变动,在滞后3~4期时达到最大值之后趋于下降,饲料价格则发生反向变动。当猪肉批发价格产生波动时,其他环节的价格均在当期就产生了变动,其中猪肉零售价格在滞后1期达到最大值后正向波动趋于减弱,饲料价格和仔猪价格都出现了反向变动。猪肉批发价格、待宰活猪价格和饲料价格在短期内与猪肉零售价格变化的方向相同,待宰活猪价格对猪肉零售价格的影响最强,饲料价格的影响次之,批发价格的影响最弱。

(五)猪肉价格传导机制总述

猪肉价格传导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猪肉产业链的价格传导表现为下游向上游传导、下游向中游传导以及中游向上游传导,呈现逆产业链顺序传导的特征。猪肉价格基本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但由于现有市场机制不完善,价格信号在产业链各环节间的传导渠道不够通畅,有些环节存在传导时滞,这就导致当猪肉价格上涨时产业链上游倾向于增加供给,而下一期往往又出现价格下跌,使猪肉价格总是跳不出“大小年”的怪圈。在猪肉价格的传导机制中呈现明显的非对称特征,下游向中游和上游的逆向价格传导中,下游猪肉零售价格下跌时要比上涨时更快地向上游传导,即猪肉零售和批发价格下跌会带来待宰活猪价格的快速下跌,但反之却不会马上带动待宰活猪价格上涨。在上游向中游和下游的顺向价格传导过程中,仔猪和待宰活猪价格上涨要比其下跌时更快地向猪肉批发和零售价格传导,也就是“猪价持续下跌,肉价却居高不下”的怪现象。由于猪肉价格传导机制存在逆向和非对称的特点,因此不能完全依靠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发力量调节猪肉产业链中各种价格的系统均衡。

三、理顺猪肉价格传导机制的主要策略

研究猪肉价格传导机制旨在找到影响猪肉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要因素,科学预测猪肉价格的运行态势,从而消除影响猪肉价格大幅波动的不利因素,通过稳定猪肉价格保护产业链各类主体的利益。

(一)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畅通价格传导机制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猪肉价格逆向传导不畅的主要原因,因此设立和加强由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务之急。通过提升猪肉产业链上相关主体的信息处理能力,消除价格传导机制中的信息不对称影响,提高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能力。政府应发挥农产品信息责任主体作用,通过改进和完善价格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发布等环节,建立规范的价格信息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从而有效解决猪肉价格传导中信息不对称造成价格传导不对称的问题。

(二)强化流通服务体系,降低市场物流成本

要克服储存、运输和管理等中间环节增加的流通成本价格给猪肉价格顺利传导带来的阻碍,应大力加强猪肉等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社区农产品销售网点科学布局,健全产地仓储和预冷设施以完善农产品冷链运输系统,降低流通费用和管理成本。

(三)完善价格监测预警,促进生产合理布局

密切关注猪肉的批发和零售价格走势,建立权威的公共信息平台以促进猪肉价格信息的及时发布,加强对猪肉价格及其传导的预警分析,充分发挥价格信息对饲料、仔猪和生猪生产和销售的引导作用,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和适度调整生产规模,能及时根据价格信息调整自身行为。

(四)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实现产品供求均衡

一方面,借助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等机制,帮助上游主体及时了解猪肉产业链相关环节的远期价格,通过生产规模的调整实现对猪肉现货市场的调节,建立猪肉期货以与现有的饲料原料期货形成完整的套利关系,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价格传导障碍。另一方面,加强供求信息的互通,及时发布各类供需信息,用量化手段实现供求关系的外显,为产业链的利益主体提供更准确的供需信息。

参考文献

[1]吴崇宇,周建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机制的结构特征与路径特征[J].经济学动态,2014(04).

[2]Shaw,W.H.Business Ethics:Sixth Edition[M].Belmont,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8.

[3]许世卫,李哲敏,孔繁涛,董晓霞,崔利国,任育锋.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2(09).

[4]刘乃铭.我国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的必要性研究[J].求是学刊,2014(04).

[5]钟加坤.十年来湖南猪肉价格变动特征及对CPI影响分析[J].武汉金融,2011(10).

上一篇:狼文化下一篇:工程分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