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言语交际范文

2024-08-20

英语言语交际范文(精选12篇)

英语言语交际 第1篇

一、初中生英语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 在学习生活中强调言语的交流。英语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的过程, 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言语交际让学生掌握知识, 教师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英语交流的技巧, 日常生活中能够与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初中生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在读、说、听、写的过程中, 令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英语言语交际能力, 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的迫切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掌握一门外语是学生学习的期望。学生的这种心理作用是对英语教学最好的帮助, 让学生对学习英语充满着期待, 在轻松的课堂教学中掌握大量的词汇, 学会英语语法, 懂得做题的技巧。言语交际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

二、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言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一) 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言语交际活动

教师要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情绪变化, 及时调整英语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进行的主体。初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英语沟通的技巧, 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尊心越来越强, 在课堂上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担心回答错误会受到同学的嘲笑, 尤其是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这种现象更是常见。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口练习, 这是学习语言类学科的基本方法。要想让学生开口说英语, 师生关系的好坏是关键。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 不再是学习的领导者, 而是学生的学习伙伴, 在心理上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说英语的环境, 引导学生克服怕说错的心理。

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后, 教师需要进一步的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让学生由开口说英语向抢着说英语转变。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创建特定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带着特定的身份进行言语交流的练习, 在特定的语言交流中加深对英语知识的了解, 熟练地掌握言语交流的方式。

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英语交流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练习说英语。英语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表达技巧, 让学生在交流中熟练地运用英语。鼓励学生将学习过程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在课堂中用英语进行情景再现。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自编成对话在班内进行展示, 故事的情节可以加入学生自己的见解, 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二) 灵活使用教材

初中英语教师需要结合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英语教学的方法进行探索。英语教学注重语言的实践, 鼓励学生在言语的交流练习中体会英语句子的语感, 找出英语言语交际的规律, 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领悟, 在领悟中学习。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但英语学习强调的是“说”。初中英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讲解句子的结构形式和语法的要点, 让学生聆听标准的英语发音, 然后再请学生进行模仿, 在互动中加深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初中英语老师的课堂教学尽量使用英语, 为学生的口语交流做好带头作用。英语教师教学中可以把课本内容转化为生活中的情景, 在实际场景中完成英语言语交际教学。

(三) 丰富初中学生的英语课外活动

受教学任务和教学条件的影响,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过于单一,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在教学中老师鼓励学生观看英语电视剧和电影, 听英语广播和英文歌曲, 每天都抽出二十多分钟进行听力训练, 培养学生的语感;借助各种各样的练习资料, 进行做题和对话的练习,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组织学生成立英语角或英语沙龙活动小组, 举办班级内部小型的英语故事大赛、英文歌曲大赛, 鼓励学生在上课前讲英文故事或笑话。初中英语老师鼓励学生订阅英语学习报刊, 增加英语文章的阅读量, 开拓学生的视野, 积累文章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鼓励学生多做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题目, 在做题中积累词汇, 锻炼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时政热点, 组织学生收集材料, 进行英语文章的创作, 在创作中鼓励学生使用高级的词汇和句型, 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语:

商务英语交际英语口语 第2篇

赞助人/主办人/承办人/协办人

Patron/sponsor/organizer/co-organizer

举行谈判

Enter into negotiation

交涉

Make representations with sb. On sth./deal with sb.

事物性会谈

Talks at working level

对口会谈

Counterpart talks

议程项目

Items on the agenda

主题

Theme

议题

Topic for discussion

双方商定的议程

Schedule mutually agreed upon

开幕会议

Opening session

全体会议

Plenary session

开场白

Introduction

情况介绍

Presentation

小组讨论

Panel discussion

同有关单位磋商

Hold consultations with the organizations concerned

一轮会谈

One round of talks

决议

Resolution

谅解备忘录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现在开会。

I declare the meeting open.

请…发言。

I invit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o take the floor.

下面我给各位简要介绍一下北京的经济情况

Now I would like to give you a brief overview of Beijings economy.

我的介绍完了,谢谢!

Thats all for my presentation.thank you.

我先说这么多。

So much for my remarks for now.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Thats all for what I want to say.

您看是先谈原则问题呢,还是先谈具体问题?

I wonder if you would like to start with matters of principle or specific issues?

让我先谈一个问题。

If you agree(With your permission), let me start with one issue

在谈那个问题之前我想对您刚才讲的话谈点看法。

Before we trun to that issue, I wish to make a few comments/remarks on your presentation.

您对此事怎么看呢?

I wish to benefit from your views on this matter./ What is your view on this matter?/ How do you see this matter?

我提议休会十分钟。

I propose a ten-minute break.

我想接着刚才的问题讲下去。

I will pick up where we left off just now.

对不起,我插一句。

Sorry for the interruption but

当然可以!

By all means.

怎么都行!

Whatever you say.

我没有异议。

I have no objection.

我方对这个问题有异议。

We take exception to this question.

我们高兴地看到…

We note with pleasure that …

这个日期贵方觉得合适吗?

I wonder if this date wuld be suitable for you?

不知你们上午谈的怎样?

I wonder how the meeting went this morning?

我方很希望贵方能尽早给予肯定的答复。

We would greatlyl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give us your favourable and prompt commitment as soonas possible.

请你们务必在8月1日前提出意向书。

You are kindly requested to submit the letter of intent on the date no later than 1st August.

纠缠这个问题。

Entangle this issue.

提倡节约

Advocate/uphold thriftiness

为了国家的繁荣

For the sake of national property

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友谊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The time-tested friendship leave me a deep impression.

密切注视

Keep close watch on

促进密切合作

1.最新商务英语口语集锦

2.商务英语口语集锦

3.商务英语交际口语

4.商务交际中闪光的英语口语集锦

5.商务英语交际情景对话

6.商务英语交际安排对话

7.商务英语交际晚餐对话

8.商务英语下班话题交际对话

9.商务英语下班交际对话

初中英语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第3篇

关键词:交际能力 培养

一、为什么提出培养言语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个人的语言行为只有在社会与交际中才能发展起来。因此脱离了社

会的人是不会有语言的,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功能就是交际。交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能活动。交际可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教学中侧重的是用声音,符号来交际的言语交际。言语交际又可分为口头言语交际和笔头言语交际两种形式,交际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手段。

1.交际是英语教学的实质。首先,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际,教学不是你教我学,而是双方交流,教学效果不只决定于教,也不单决定于学,而是教学双方互动的结果。其次,教学活动是交际活动,在物质操作和思维操作结合上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再次,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进展,两者相辅相成。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教学是为了促进这种交流。

2.培养交际能力是改革开放政策的需要。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处于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很少有机会与外国人交往。在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都把主要精力花在词汇、语法和课文教学上,对口语能力的培养几乎不重视。其结果是学生学了六年英语,还是听不懂简单英语的“聋子”和不会说简单英语的“哑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阅读书刊资料,更多的是用英语进行口笔头交流,英语学科作为通向世界的桥梁,在当前所倡导的“知识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中小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高低是我国二十一世纪能否成为科技大国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培养尤显重要。

3.培养交际能力,为交际而用英语也是广大学生的迫切要求。大多数的学生在未接触英语之前,已认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已充满了好奇,也都希望有朝一日能说“外国话”。但是,如果不能利用学生这种心理优势,充斥课堂内外是难记的词汇,枯燥的语法,让学生望而生畏的题海。往往会使大部分的学生希望变失望,乐学变厌学,接受变排斥。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为交际运用英语”可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实践;可以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主动的“我要学”。这是实施英语学科中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言语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是师生交往的舞台,是人面对面的交际,双向交流,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交际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课堂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尝试的。

1.活化教材,奠定交际活动的基础。教材是统编的,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要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法思维,借助各种教学媒体,把教材内容激活起来,还原为活生生的交际现实。把文字活化为话语。教材是以文字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的,而英语教学的实质是语言实践,说又是语言实践关键的一环。说,首先要听。因此,教师应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语言材料及其主要语言结构。通过听录音模仿自然的语音语调,听学生对话,朗读,表演,加深理解和记忆,并检验对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程度。教师努力用英语组织教学并贯穿始终,使学生在注意情景、句型、词汇内容的同时,通过听力理解,潜意识地吸收大量语言信息,为交际活动奠定基础。

2.活化学生,把握交际活动的关键。文字活化为话语,教材内容活化为生活现实,都为交际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交际活动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是一个示范表演者,一个组织者,一个裁判,教师的“教”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作为一个英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课堂内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困难,享受到解决困难之后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形成一种推动学生前进的内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操作的。诱导学生“开口说”。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中表现为不愿说,说错了怕别人笑,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这种情况最常见。而对于英语这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工具来说,“开口”是学好的第一要素。因此,首先要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协作而不是主辅关系,让学生们觉得老师是朋友,这样能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紧张心理,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学生就会想说,愿说,不怕说错。说的方式很多,在诱导学生开口说的过程中,精心设计每一步,化难为易。例如,在上第三册Lesson37宾语从句时,首先和学生展开简单的对话,询问他们的喜好。既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又使绝大部分同学跃跃欲试说出喜好。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灵活多变的教法,创造机会使学生尽可能地把已掌握的语言技能自然地运用于语言交际活动中,从而达到目的与归宿“为交际而运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 第4篇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同时又是我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必须学习的公共科目,一直以来都受到我国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在各个层面的英语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化。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存在重语法、词汇、翻译,但轻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和传授学生相关的交际文化知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越来越多的跨国集团和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对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同时对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不断提高。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和增加其跨文化交际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语言交际能力和交际文化的培养。

2. 语言交际能力和交际文化的相互关系

语言在从人类社会中产生以来就一直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的表达不仅与词汇、语法、句型有关,而且还受到社会的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的影响。由此可见,语言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既包括语言能力的培养,又包括交际文化知识的培养。对于交际文化来说,语言能力是语言交际的基础,是学习交际文化的前提,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学习交际文化就失去了意义。对于语言能力来说,交际文化知识是促进语言学习者使用语言能力的条件,只有深入地了解交际文化知识,语言学习者才能运用好语言能力。对于英语教学而言,教师要处理好英语语言知识和交际文化知识的传授的关系,不能仅仅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中的运用。

3. 当前我国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由于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学生英语能力评价方式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英语教学仍偏重于语法、句型、听力等语言知识,仍有一定的应试教育倾向。虽然目前我国英语教学已开始偏重对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的教学,但是对于交际相关的文化知识的教学几乎是一片空白。究其原因,一方面不少英语教师本身就缺乏英语交际文化知识,无法开展相关的教学。另一方面,高考、四六级考试等对西方文化知识的考查相对较少,这样就无法引起英语教师的重视。

4.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

4.1 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跨文化礼仪知识的传授

交际文化的教学应渗透在日常英语的教学之中,英语教师应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社交礼仪、行为准则、生活习惯、体态语言等交际文化知识。例如:在我国,当熟人见面以后,可以问“吃了吗?”“到哪去啊?”等问候语,而在西方,往往会认为这样问是干涉对方的私事。又如:中国人由于谦恭的民族特点,在一些涉外贸易活动中,经常使用perhaps, maybe等词语,但这些词语只是一种谦逊的说法,并非对陈述的事件内容有所否定或肯定,但西方人往往对这些词语可能会产生怀疑或否定,从而对贸易合同产生误解。

再如:在中国,非常熟悉的朋友之间一般不说谢谢,否则会给人见外的感觉,但在西方即使是子女和父母、夫妻之间,哪怕是帮了一个很小的忙,互相之间也经常说“Thank you.Thank you very much.”。这些礼节和习惯都与中方不同,如果不能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即使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也可能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笑话或误会。

4.2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

许多英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因素,但往往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注重对里面的句型、词组的教授,而忽略了里面的文化因素知识的教授。比如,在教授有关西方节日的过程时,英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跨文化教育的课堂活动,给学生看一些有关中西方节日的阅读材料,比如中国的春节、清明节与西方的圣诞节与万圣节,然后让学生就阅读的材料进行讨论,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再进一步对讨论的内容进行点评。又如:在教授一些国外旅游相关的课程时,英语教师可以先找些关于国外旅游介绍的英语视频短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国外相关的风土人情,从而激发学生对国外文化的兴趣,拓展学生了解国外文化的范围,使学生了解在国外旅行或学习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学会怎样去解决问题和避免这样问题的发生。

4.3 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多阅读欧美名著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了解文化的有效方式,尤其是一些欧美的世界名著,这些世界名著中由于包含了大量的西方文化背景、社交礼仪、风俗人情,因此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有效途径。英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要求精选一些世界名著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还可以从名著中选择一些语篇让学生精读,在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介绍语篇中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可以选择让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一些作品,如《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等。通过对这些国外名著的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新的词汇、句型和训练阅读技巧,还能使学生学会欣赏外国戏剧,从而进一步了解西方的文化。

4.4 增加设置交际文化课程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我国英语教育在课程上存在许多局限性,未能充分发挥语言教育的功能,把教学的重点依然放在培养学生在词汇、语法、翻译、阅读、听力等方面的能力,忽视对学生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西方交际文化的教学,这导致了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仅仅注重对词汇的记忆、对语法的理解,把英语的学习变成死记硬背。

4.5 建设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陶行知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我国英语教育中,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文化知识,必须要有相应的师资队伍。因此,学校必须建设一支既有英语教学素养又兼备西方社会文化知识的师资队伍。具体来说,学校要定期对教师展开西方文化知识方面的培训,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多输送各种骨干教师去国外进修,实地考察西方的文化,同时学校还要鼓励教师自学研究西方文化,做到博学通才,以适应交际文化知识教学的开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英语的目的并非简单地为了懂得英语的词汇、语法、句型,而是为了使用英语与国际友人进行交际,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商贸合作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对我国国民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必须注重在语言知识传输的过程中,同时注重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和交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跨文化礼仪知识的传授,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多阅读欧美名著,增加设置交际文化课程,建设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对外交往也日益频繁,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当前我国英语教学普遍存在重视对语言知识的传授, 忽视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知识的培养和传授。本文首先论述了英语交际能力和交际文化的相互关系, 然后分析了我国目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 最后提出了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知识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交际能力,交际文化,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严.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6) .

[2]余秀娟.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吉林教育, 2009, (10) .

英语交际能力与英语口语教学 第5篇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英语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口语课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 的能力。如何搞好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实现英语专业教学目的的关键。

一、交际能力的含义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 Hymes 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 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 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 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而语言学 家Littlewood则将交际能力概括成4点: 掌握语言知识,并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不仅掌握语言知识, 还了解这些语言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应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语境并能从听者的反 应中判断出所用语言是否恰当;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能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从以上 4 点可以看出交际能力主要指的是达意(能够用目的语将所指的.意义表达清楚)及得体(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 说什么话)。英语口语教学应该围绕交际能力包含的几方面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 力。

二、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途径

1.加强听力训练,增加语言输入与储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加强培养及训练学生语言知识的转换能力,其主旨是让 学生通过读和听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经过思维,在原有知识及语言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内容和语言加工和 重组,并赋予新的内容,然后输出,从而完成交际的全过程。由此看出,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和完成交际的必 备条件。“听”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第一步。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 得语感以及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思维的基本途径。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Wilga M.Rivers认为,听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收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建立的过程。听的 理解过程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被称为感觉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得到的仅仅是一个肤浅的印象,能初 略地识别,能根据自己所有的学习第一语言的经验对所听的材料进行初步地切分音段,这基本上是一个被动和 接收的阶段。第二阶段被称为识别阶段,它是一个通过切分音段和组织音段来识别的阶段。学习者把所接收的 信号一个一个地加以识别,把已经识别的与正在识别的联系起来。这个识别过程是积极的、细致的。第三阶段 为领悟和建立阶段。学习者通过认知系统重复一遍所听的材料,而且不时地把已经理解的东西与听到的加以对 照和修正。学习者通过重新理解使所听材料成为一种比较容易保留的形式被存入记忆里。这样,理解了的材料 得到了改变,被保留下来的是语义信息。有了语义信息,人们再寻求表达形式。从听的理解过程,我们可以得 出结论:学习者学说英语必须从听开始,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知道怎样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 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想说话的愿望。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便成了大量听的必然结果。学习者由 于听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口头交际能力差异很大。那些听得多、理解得多、范围又广的学习者,口头交际能力 就强,而那些听得少,理解不透彻的学习者,在表达时,就会感到无话可说,或者不知如何说,口头交际能力 就无从谈起。

2.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

英语口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做到语言 清晰、流畅、达意。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以习得为主要形式的英 语思维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本族语的 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 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在表达前,再把语义信息,即他想说的,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式,然后 再把它译成英语。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母语的干扰。这样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 大都是Chinglish(中式英语)。比如, 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 一些英语学习者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常说成 :You gofirst,或Go first,please。而地道的英语表达是:After you。再比如,中国人与朋友道别时,经 常说“走好”、“慢走”、“慢点儿骑(自行车)”之类的客套语。一些喜欢用母语思维的英语学习者不了解 英美人士常常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 他们会习惯地说成:Goslowly,walk slowly或Ride slowly 。这些说法听起来很不自然。运用这种方式与人交际经常会导致交际出现障碍甚至失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 该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培养他们边听边直接用英语把听到而且理解了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的习惯,以及培养 他们克服母语干扰,直接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一系列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理解和表达思想, 接受和输出信息。正是在这种积极的思维和表达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3.采用分级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此原则体现在口语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就是采用分级教 学。

第一级为初级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习得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地多 接触与运用对象语。教学内容要具体,不要太抽象,最好是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故事与对话的内容,使学 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熟悉外国人日常生活方式及应答方式。这些内容可包括饮食起居、节假日、舞 会、晚会、作客、信件、电影、电视、求医、求学、购物、旅游等。除此之外,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还 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英语最基本的句型和习语、惯用语,要能熟练到脱口而出的程度。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特 别是初级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一些公式化的套语、记住许多现成的口头话语,对能编制出创造性 的言语、弥补第二语言规则的不足以及摆脱交际困境都是必要的。

第二级为中级阶段。此阶段的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教学内容可包括爱情友谊、生儿 育女、公共道德、人际关系、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趣味爱好、生活经历、体育运动、勤工俭家、学习方法、 健康减肥、犯罪案例等

英语角“强语境”下的言语交际策略 第6篇

【关键词】英语角 强语境 言语交际 策略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普遍缺乏引导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的有效策略。因此,许多学生过分依赖课堂内有限的语言输入,逐渐形成了不通过交际来发展语言能力的习惯,造成语言输入的质和量都明显不足;同时,中学英语课程通常采取大班教学,普遍存在学生被动学习,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学生说、写、合作对话(collaborative dialogue)、个人讲述(private speech)、口头表述(verbalizing)和言语化(1anguaging)[1]等语言输出性技能无法获得充分训练。

一、英语角交际场的“强语境”特征

克拉申(Krashen)指出:课堂教学构建的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的环境,对提高口语等语言运用能力作用不大,而在自然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社区中,学生通过面对面的交际或其它形式与语言接触、自然接收,是一种潜意识、高效率的学习过程 [2]。Cummis也提出:课堂语言教学的主要部分属于“弱语境”,不论课堂环境下的弱语境对于语言形式的掌握多么有效,也难以充分实现语言学习必须达到的交际目的[3]。而人际间面对面的交际则属于“强语境”,是一种有效促进培养交际能力的环境。观察英语角交际场,可发现其一系列的“强语境”特征。

1.交际内容随意性大。英语角交流过程中,会话主题变化的随意性较大,通常会慢慢过渡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受时间限制,学生无法充分组织语言,往往边想边说,而听者也可能误解其所表达的意思。交际中,为了信息能够完整正确的传递和理解,双方会共同努力调控信息,并利用包括非言语交际手段来消除交际障碍,达到交流目的。

2.交际主体多样性大。同一课堂环境的学生,由于受到班级成员人数、年龄、语言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还受到相同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思维方式、学习行为等既有个体差异又有明显的趋同性。在英语角,学生因共同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自发参与群体性活动,成员来源的多样性使得群体成员存在个体差异,交际双方互动学习便有了可能。

3.交际方式互动性强。霍尔指出在强语境中,言语交流的数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言语交流种类。具体而言,强语境的人们会寻求相关的背景信息,如:兴趣爱好、时尚话题等,来消减不确定性。此种信息的收集,使强语境在未来话题上的预测有较大的把握,从而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

二、“强语境”交际场的言语交际策略

在英语角,双方除关注会话内容外,还应采取各种交际策略,以实现言语交际的目标。

1.拖延策略。拖延策略是指在交流中运用套语、填充词、重复等手段来帮助说话者赢得思考时间的一种策略。Dornyei & Thurrell 指出,学生所具有的填充词知识以及自信地使用这些知识是策略能力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语言学生在会话中遇到困难时,这些拖延或犹豫措施能帮助他们将会话顺利进行下去。填充词可以是单词(如well,uh,yeah等),也可以是短语(如as a matter of fact,to be honest等)。使用拖延策略,说话人有更多时间来组织自己的思绪,使话语听起来更加自然、流利,不至于冷场。但过多使用拖延策略会让人觉得说话人缺乏自信。

2.转述策略。转述策略就是运用近似、迂回等方法来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近似,即使用近义词、反义词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迂回就是说话人直接描述物体成分或行动特征来代替使用适当的目标语或结构,如用“the thing to boil water”来表达“kettle"。转述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过它要求表达者具备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运用尽可能简洁的词句,通过举例、解释的方法将意思表达出来,否则会因为语言过于繁琐而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

3.回避策略。回避策略就是避免谈论用外语无法表达或不想表达的话题或信息。比如,表达者用两个简单句代替定语从句,如“That's my building. I live there”来代替“That's the building where I live.”当表达者不想回答某个问题时,也可以选择自然地偏离话题,将会话引向自己想要表达的方向。比如被问及年龄这一敏感话题时,可以回答,“Well, that’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But I don’t really think that the age is important at all.”这种迂回的方式很自然地回避了这一话题,使自己摆脱了困境。

4.求助策略。求助策略就是直接或间接向会话者询问某一正确表达法。当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可以采取直接求助的方式向对方询问,如,“could you tell me what ...means?”“I beg your pardon?”等,也可以使用其它结构来请求对话者核实自己理解是否正确,如“If I've understood correctly…”,“so you are saying that...?”等,还可以使用面部表情或手势来帮助自己实现交际目的。甚至偶尔还可以直接借助母语来表达,以实现交际意图。

三、影响英语角交际策略实施的两个因素

1.个人性格特点制约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外向型或内向型的个性特点对外语习得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据观察,在英语角小组讨论中,外向型学生比较积极交流,他们急于表达观点,不忌讳犯错,也不怕向他人请教,因此常能最大限度地进行了输入和输出的实践。而內向型学生往往比较谨慎,害怕犯错,不轻易将没有酝酿好的句子说出,在小组的讨论中常扮演“倾听者”。外向型学生的语言输出要远远大于内向型者,语言上出现的错误也要多于后者,但外向型学生操练语言、提高交际能力的机会也远远多于后者。

2.正确认识中介语石化的现象。1972年,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提出了中介语这一概念,用指第二语言学生独立的语言体系,既有别于学生的母语体系,也有别于他们所学习的目标语体系。中介语的一个特点就是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中介语的顽固性。了解了这个特点,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学生活跃于英语角多年但英语口语却停滞不前。

在英语角中,大多数参与者都是中国人。母语干扰导致许多人的口语带有大量的中式英语,交际双方因为能互相理解,往往忽略这一现象,不加以纠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石化。因此,寄希望于多参加几次英语角就能大幅度提高语言能力是不切实际的。中介语的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正常现象,应当正确认识这一现象,不必操之过急、过度纠正,但也要有所意识,对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错误应当及时纠正。

四、结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促进学习的基本条件是真实、复杂、丰富的支撑性情境。学生应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5]。二语习得等理论强调语言自然环境对习得的重要性,而中国学生一般很难有接触这种环境的机会,英语角及类似活动无疑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在使用中建构语言的自主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杨鲁新.输出假设理论:历史与未来——Merrill Swain教授专访 [J].外研之声,2008(3):26-29.

[2]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38.

[3]周平,蒋虹.论课内外教学活动优势互补[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 (5):28-29, 56.

[4]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8.

英语歧义与英语交际 第7篇

歧义的产生要具备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条件。本文主要从英语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方面阐述英语无意歧义现象, 并结合实际教学分析和总结排除歧义的方法。

1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1.1 语音歧义 (Phonetic Ambiguity)

语音歧义是在口语中由于同音异形异义词、同形同音异义词使听话人产生多种理解造成歧义。如I didn’t make a[seil]l ast week。sail和sale的发音均为[seil], 是一对同音异形异义词, 此句可理解为:“上周我没制作船帆”或“上周我没卖出货物”。英语中有许多这样的词, 如fair (公平的) 与fare (费用) 等。而long (长的/渴望) 等属于同形同音异义词。

说话过程中, 连音造成相连的词或词组之间的音位切分的变化, 也会产生歧义。如My brother had a[greidei], 此句中的[greidei]既可以理解为“grade A”, 也可以理解为“gray day”。

1.2 词汇歧义 (Lexical Ambiguity)

词汇歧义是指对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有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歧义, 主要表现为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两个方面。

(1)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多种不同的意义, 如The boy broke the glasses last week (这个男孩上周打碎了玻璃或者这个男孩上周打碎了眼镜) 。

(2) 同形异义词包括异音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同形异义词。如bow (弓/鞠躬) , lead (金属铅/引导) , tear (名眼泪/撕开) 等词就属于异音同形异义词。Mary can’t bear kids (玛丽不能忍受孩子们/玛丽不能生孩子) 。“bear”就是同音同形异义词。

(3) 词义的转移也会引发句子的歧义。如Many scientists and technicians are engaged in the recovery techniques, “recovery”原意指“复得、痊愈”, 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 “recovery”也有“人造卫星的回收”等意思。

1.3 句法歧义 (Syntactic Ambiguity)

美国语言学家Roberts曾经指出:“这种因句法规则使用不当而引起的语法歧义是由于人们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而引起的”[2]。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句法结构引起的歧义现象。

(1) 平行结构引起的歧义:句子里的某一成分可以和平行结构中的任何一个结构连在一起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因而产生歧义。如:The student answered the question which his teacher asked loudly (这个男孩大声地回答老师问他的问题/老师大声地提问, 这个男孩在作答) 。

(2) 省略结构引起的歧义:有时省略某些词会使句子产生歧义。如:He knows more about music than Mary (他比玛丽更懂音乐/在音乐和玛丽之间, 他更了解文学) 。

(3) 状语和形容词界限不清引起的歧义。如:The policeman killed the man with a gun (警察用枪解决了这个人/警察解决了这个拿着枪的人) 。

2 在以交际为目的的实际教学中如何排除如前所述的歧义现象

我们从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方面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通过对歧义现象的深刻认识, 对它进行种种限制, 最终达到消除歧义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英语语言“歧义”这一概念。以下则是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探讨如何应对歧义的几点心得。

2.1 语音手段

在语言交际中, 只有语音、语调正确, 才可以避免失误, 消除歧义现象。教师可以有侧重点地给学生做专项练习, 控制歧义现象的出现。如, That’s the cell phone you bought me, 若重读“cell phone”, 并用降调, 则表示赞赏;如果把重音移到“That’s”, 并用升调, 则表示强烈的讽刺意味。

2.2 词汇手段

在日常交际中, 字面词义和意象意义有时相差甚远。教师在讲解词汇时, 要揭示其在不同交际环境中的内部变化和外部联系, 可产生不同的理解。如The bank is the scene of the movie, “bank”的两个意义“银行”和“河堤”都可以解释这个句子。这时, 可以在bank前加上修饰语“m o n e y”或“river”, 句意就一目了然。

2.3 语法手段

在书面语中, 我们可以运用词法和句法知识, 采用调整词序、补全省略成分、改变连词、增加时间状语、扩展句子、改变句型和运用标点等方法排除歧义。如M a r y can’t bear children可以扩展为Mary can’t bear children if they are noisy和Mary can’t bear children because she is infertile.

3 结语

英语歧义问题是一个大课题, 对歧义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语言现象的认识, 以便能按照语言的规律去学习和教授语言。作为语言教师, 应重视这一语言现象, 将英语歧义理论研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逵.英语歧义与幽默[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3 (3) :28~29.

[2]邱述德.英语歧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非言语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8篇

交际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 非言语交际就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 (胡文仲, 1999:341) 。非言语行为包括眼神、面部神情、手势、音量大小和体距等, 非言语交际是对言语行为的补充。在日常交际活动中, 人们往往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言语交际上, 而忽视非言语交际对成功交际的重要性。Samovar (2000) 等人认为在面对面的交流中, 35%的内容是言语行为, 即由语言来传递, 而非言语交际所传达的信息则占据了65%。还有研究表明 (皮尔逊, 1986:98) , 在传递信息时, 7%由言语传递, 而93%是由非言语行为来传递的。这些研究都体现了非言语行为对交际成功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地运用非言语交际手段, 将言语教学和非言语教学有机结合, 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非言语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 非言语交际的分类。非言语交际概念涵盖的范围较广, 毕继万 (1999) 将其分为四大类:体态语, 副语言, 客体语和环境语。体态语又称身势语, 包括眼神, 面部表情及人体各部位的动作 (如点头或手势) 等。副语言又称类语言, 指的是除语言本身之外的语言的附加现象, 如音调、音质、音量和沉默等。客体语又称为物体语, 主要指服装、化妆品和修饰物等物品。环境语, 主要包括时间和空间信息 (如身体距离) 、灯光和室内装修等。

2.非言语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体态语的运用。为了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良好效果, 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适时地运用非言语行为来和学生交流。如经常保持微笑以带给学生亲切感, 这样不仅能缩短师生距离, 还能让课堂氛围更融洽。教师善用眼神及身体动作来和学生进行交流同样可以促进教学, 如在学生表现得好的时候, 要点头微笑肯定他们的努力, 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同样可以通过眼神和安慰的手势动作 (如轻拍他们的肩膀) 予以他们鼓励。

(2) 副语言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语音语调、音量和语速等副语言的熟练掌控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声音的大小和语速的快慢都应符合所讲解的内容难度, 对于学生都已掌握的知识点, 语速可稍快, 遇到比较重要或是很多学生都比较困惑的地方, 慢速讲解、适当的停顿或沉默都能起到提醒学生和留给学生时间来思考的作用, 抑扬顿挫的语调也能吸引学生更积极地思考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3) 客体语的运用。在任何人际交往中, 包括课堂教学活动, 得体的个人形象都是必要的。教师每天面对的群体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 他们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正在形成或完善,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他们, 所以教师应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教师的个人衣着打扮应整洁、大方、得体, 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 并在学生面前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传递给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4) 环境语的运用。将环境语运用在课堂中来促进教学, 主要体现在空间距离这一点上, 合理利用空间距离不仅能帮助师生关系变得更和谐融洽, 也能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大学英语大多采用的是大班教学方式, 如果教师总是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从不或很少走下讲台, 长此下去, 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最终可能出现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也不愿和教师交流的局面, 这是不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所以, 教师应经常走下讲台, 走到学生中去, 多和他们近距离地沟通, 增进双方的交流。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讲课, 也能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 主动思考并积极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

3.将非言语交际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来进行交际, 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人们常常会利用可以传递大量信息、形式多样的非言语行为来帮助自己更顺利地完成交际活动。所以, 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将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行为相结合, 可以使教师讲解的内容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能力。

三、结语

同言语行为一样, 非言语行为也是交际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对大学英语教学良好效果的获得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 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擅长言语交际, 更要不断地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非言语交际能力, 合理适时地将非言语交际行为运用到大学英语课堂中来, 这样不仅能增进师生的感情, 促进双方的交流,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提高教学质量, 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非言语交际是交际活动中的重要工具, 对成功的交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际的过程,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将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有机结合起来, 合理利用非言语交际的作用, 可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非言语行为,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浅谈英语国家非言语交际中的体态语 第9篇

在OXFORD ENGLISH Shanghai Edition SIA (《牛津英语上海版高一第一册》) 第一章的阅读篇“Body Language”中有这样的描述:看到那位穿着体面的中年妇女走过去停在黛比面前, 西蒙叹了口气, 说他不明白顾客为什么喜欢黛比而不喜欢他。同事杨先生的解释使西蒙茅塞顿开, 原来是他的交际方式使顾客放弃了他而选择黛比。尽管他甚至还没有机会同说上一句话, 他的表情、姿势, 已经在传递着信息。他的非语言行为等于是向顾客表明“我没有心情, 不想为你服务, 相比之下, 黛比的微笑, 神情及近、姿势则传递着完全相反的信息。但这篇文章明白地向我们揭示了非言语行为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在人类社会中, 人们交际方式有两种:言语和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行为是指交际者运用身体自然特征和本能向对方传递信息, 表达特定语意的过程。它包括: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本文拟就英语国家的体态语进行阐述。

二、体态语

体态语, 是一种非言语的信息手段, 是一种最古老、最原始的交际方式, 是源远流长的、对口头表达的必要的补充和辅助。此外, 体态语能反映人的性格和心理, 反映人的真实感受和内心需求, 并且可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 能更形象地传递信息, 表达思想, 更有利的传达情感, 反映情绪。

1、手势语

手势语是通过手和手指活动传递信息, 是体态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结束电视演讲时, 举起握拳的右手, 然后伸出食指和中指构成“V”形, 以象征英文“胜利 (Victory) ”一词的开头字母, 结果引起全国欢呼。因为这手势十分形象地表达了英国人民战胜法西斯的必胜决心和信心。英语国家常用的手势很多, 现举例如下:

(1) 向上伸大拇指:表示“好 (good) ”, 也表味道不错。

(2) 拇指向上翘起:有时可放于肩头, 或向右肩头晃动, 这是经常用的表示免费搭车的手势。如果司机看到这一手势, 同意让你搭车的话, 他就会主动把车停在你身边, 英语中因此有了“thumb a ride”的成语。

(3) 拇指向下:表示“不好 (bad) ”, 在英语国家大拇指朝下含有“不能接受”、“不同意”、“结束”之义, 或表示“对方输了”。

由此可见, 手势语是个很难办的事情。打手势时, 动作稍有不同, 就会与原来的意图有所区别, 对某种手势理解错了, 也会引起意外的反应。因此, 我们应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手部禁忌动作, 如禁忌在大庭广众面前用手指在自己或别人身上乱捅乱摸。所以, 当众抠眼睛, 掏耳朵等动作都是忌讳的。另外, 像梳头, 清除牙垢, 挤压粉刺等动作也都是禁忌的。优雅的举止, 还要求避免身体抽搐, 手指捻动, 不在别人身上弹灰拣毛, 不用手指戳别人胸脯, 这些动作也都是英语国际禁忌的。

2、身势语

身势语是体态语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范围广泛, 包括诸如四肢动作、姿势, 头部动作, 坐立姿态等。当人们的身体某一部分呈现出某种姿势时, 它都会向外界传递一定的信息。现将英语国家常见的身势动作举例如下:

(1) 点头:这是英语国家中的礼貌动作, 除了表示“是”, 向说话者表“应和”外, 还用于与别人打招呼或分手时道别, 在迎送场合, 点头表示向许多人同时表示致敬的最简便的礼貌动作。

(2) 低着头听人说话:是严厉地评价对方说话内容的表现, 多半倾向否定。

(3) 脱帽:男子向女子表示敬意, 打招呼或道别的动作。

(4) 吻手礼:这是西方通行的对尊贵妇女的礼节。

3、目光语

英语中有“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 in the eyes.”的格言。可见, 目光语是一种重要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英语国家的人交谈时, 双方往往相互直视。他们认为, 直视对方意味着正直与诚实, 而缺乏目光接触则意味着没有兴趣或不信任。

4、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面部肌肉姿态的变化来表达思想感情。面部可以把高兴、悲伤、痛苦和畏惧等迅速、充分地反映出来。面部表情是人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的寒暑表。英美人常用的面部表情如下:

(1) 噘嘴:表示悲伤或不满, 而伴有微笑则表示幸福、快乐。

(2) 皱动前额、拾眉耸肩:这个动作是英语国家的人所特有的, 表示“我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呢?”或“我无能为力”等冷漠、无奈的意思。

(3) 耸鼻子:表示不喜欢、讨厌或不快。

顺便说一下, 英语国家的人在有气愤、厌弃、仇恨等不好情绪时, 往往不会竭力控制, 他们会立即形于色。对此, 我们常常认为是缺乏自控力, 教养不良或庸俗, 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他们性格的一个特点而已。

三、结语

本文对英语国家非言语交际中的体态语做了一定的举例分析, 帮助我们了解体态语的含义, 例子不多, 但可以说明了解体态语的重要性, 帮助我们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从而排除本民族文化的干扰, 减少文化冲突。这对英语学习者尤为重要。一个不知如何运用英语国家体态语的英语学习者来说, 是无法进行地道的交际的。心理学家曾总结出这样的一个公式: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书面语+55%的体态语+38%的语调, 既然如此, 我们更要加强对英语国家体态语的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范杏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对比》.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 (5) [1]范杏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对比》.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 (5)

[2]胡德清:《试论体态语的功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12) [2]胡德清:《试论体态语的功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12)

英语言语交际 第10篇

除了语言手段之外,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 还常常使用种种非语言手段, 以达到交流信息、传达感情的目的。非语言交际手段主要涉及眼神、面部表情、身体接触、手势、身体姿势等几个方面。非语言交际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思想, 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手段中最有感染力的一种。

一、什么是体态语

体态语即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姿态、外表修饰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意的一种交流手段。

二、教师课堂规范体态语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哪种手势或眼神要适应教学内容的变化, 同时也会受到教师本人性别、年龄、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下面介绍一下教师在课堂中应该遵守的规范的体态语。

(一) 身体姿势

教师在课堂上, 应该始终保持良好自然的站姿和坐姿。教师站在讲台上应该两腿分立, 重心保持在两腿中间, 坐着讲课时, 应该端坐在椅子上, 保持上半身直立, 仰坐或者趴在桌子上都是不合时宜的。身体姿势可以反映一个教师的精神状态。

(二) 面部表情

心理学家认为:信息的总效果有55%是通过面部表情传达的。面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表情应亲切、平和, 讲课应富有感情。例如在课堂上教师使用亲切的微笑来引导学生学习, 帮助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对认真思考、主动学习的学生, 教师给以肯定和赞赏的微笑;教师可用严肃的表情来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钻研等。

(三) 眼神

眼神是非语言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的传达感情和信息的途径。实践证明, 教师的目光与学生的目光接触的时间越长, 获得学生信赖、激发其兴致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师讲课时, 应以敏锐而亲切的目光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个学生, 使他们感到和教师在课堂上有持续的感情和心理上的交流, 这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说明的是, 教师的眼神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情况而变化。

(四) 手势

手势是应用手的变化而传递信息的一种体态语。教师课堂教学中选用适当的手势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利于更好地组织课堂活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宜合理的手势, 能够帮助表达思想, 传达感情, 还可以为语言增加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在英语课堂上, 对学生的赞许, 可以向上竖起大拇指或做OK手势;讲解open, cut等单词都可以用简单明了的手势语。但次数不应过于频繁, 幅度也不能过大。

(五) 服饰

衣着和服饰也具有一定的交际功能。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应该选择合适的衣着, 这样有利于交际的进行。教师在上课时应选择款式大方, 简洁的服饰, 不可过分花哨, 袒胸露背, 也不可以不修边幅, 衣衫褴褛。

三、非言语交际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

(一) 非言语交际手段能促进师生间情感交流,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 使教学信息得以顺利传授

积极肯定的非言语交际手段能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与尊重, 从而促成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教师使用正确的表情、眼神手势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们在愉快自然友好的环境中进行, 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 非言语交际手段的运用, 可以增强有声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讲课过程中教师恰当运用富于变化的表情配以各种手势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有利于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 提升教学效率, 从而起到优化教学的作用。

四、非言语交际手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与其他学科不同, 英语教学需要语言环境, 要求教师尽量少地使用母语, 尽可能地使用英语。这就给大多数英语学习者, 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困扰。他们语言底子薄, 听说水平差, 听不太懂教师要表达的意思, 很难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可以配合使用一些恰当的体态语来辅助教学, 通过借助自身的肢体动作, 进一步准确地表明自己的意图。体态语是可视的、生动的, 易于被学生接受和喜爱。

(一) 以面部表情调节课堂气氛

教师应该微笑着面对学生, 消除学生心理上对老师的畏惧感, 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 教师的微笑就是一种鼓励, 会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根据所教内容的不同, 应伴有不同的面部表情, 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用身体姿势, 吸引学生注意力, 帮助理解所学内容

英语教学课堂中, 体态语有时比语言解释更清晰直观。如在解释hear和listen的区别时, 教师可先往前走, 凑到一个同学那里把手放到耳朵边, 说:“I listen”;然后退回来, 说:“I hear nothing”。这样, 学生可以理解:hear强调动作的结果, listen强调动作的进行。

(三) 利用简单手势, 简化所学内容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 学生的词汇量相对有限, 听力理解能力较弱,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难免遇到难以理解的东西, 这时自然协调的手语就能够起到辅助的作用, 让学生沉浸在持续的英语氛围中, 使语言学习变成真正的语言交流。在具体的教学中, 体态语能使抽象的英语单词、短语变得形象生动, 比如:在讲授ship或boat单词时, 教师可先将单词写在卡片上, 把卡片先给学生看一下, 然后可用手从前向后滑行, 模仿船桨的轨迹, 同时模仿水流的声音, 让学生在此情景中进行联想, 帮助他们了解单词的意思, 通常在手势和动作的帮助下, 学生们比较容易猜出词义, 也比较容易记忆。句子的讲授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比如:讲到“l open the door”这个句子, 教师先不写句子, 先做个拿出钥匙开门的动作, 然后往前走一步, 一边做一边说:“l open the door”, 学生立刻便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体态语能活跃课堂气氛, 使枯燥的英语知识变得有趣, 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五、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适当、准确地运用眼神、手势等非言语交际手段, 能帮助协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突出教学重点, 同时使枯燥的学习变得丰富有趣。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这些辅助教学方式引入课堂, 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创造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庄锦英, 李振村.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

[3]潘敏.身势语与英语教学[J].理论观察, 2005 (2) :106-108.

[4]杨平.非语言交际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 (3) :1-6.

英语言语交际 第11篇

【关键词】交际 目的性 中职口语教学

一、引言

自然性与社会性是人的两个基本属性,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群体而单独生存,因此,与他人交际自然成了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生存能力。“我生存,我交际,我交际,我生存。”交际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交际语言产生认识过程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其具体作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接受语言使用的(或者交际的)目的限制。故从本质上说,人类的交际是目的驱使下的交际,是追求特定目的的交际。迄今为止,学者们对交际的目的及限制来源做了相当可观的研究,使我们对言语交际的限制因素有了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和把握。这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交际目的究竟是否具有跨越语言处理层级效应,是否影响言语交际中的话题选择、句子结构及篇章策略等。因此,如何将交际的目的性原则应用于中职英语口语教学已成为教师思考的问题。

二、言语交际的目的性

交际中的言语有一定的目的性,并且只有在其发生的语境中才能真正明白说话者表达的意思,请看下面的对话:

A: How are you?(你好吗?)

B: Im fine,thank you,and you? (我很好,你呢?)

A: Im fine too,thank you. (我也很好,谢谢。)

这个对话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但是当别人问“How are you?”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更多时候这其实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只是两个人见面时的寒暄而已,人类学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认为寒暄语主要不是用来表达意义的,仅仅是出于礼节的需要(胡壮麟,2008)。因此对于这样的“问题”只需回答,“Im fine,thank you.”如果再加上“and you?”,反而显得啰嗦。但在另外情境中,如你身体不适或需帮助时,则对方的问话是关心的意思,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回答,不能照本宣科。

在言语目的性研究方面,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丁(Austin)提出了言语行为的观点,他认为说话乃做事,言语亦行为,并开创了言语行为理论。马林诺夫斯基和韩礼德(Halliday)均认为说话就是行事。我国学者顾曰国在20世纪90年代将目的作为话语分析的参数,华中师范大学廖美珍在本世纪初以法庭审批实录为研究内容提出了语言的“目的原则”,他指出正常的言语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说话就是表达目的,说话就是实践目的,目的性是言语行为的根本属性。

三、中职口语教学的现状

口语是中职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中职英语教学大纲》对中职学校的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能够询问解决交际中的疑惑,能够就日常生活及相关职业话题进行交流。但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当前的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情况和收效不容乐观。特别是因为高职考不考查口语,许多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主要以提高笔试成绩为主,注重学生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等题型的答题技巧的培养,分配在口语训练上的时间严重不足,这也直接导致了中职学生“哑巴英语”的普遍存在,严重违反了语言学习的规律。

另外,在中职口语教学方法上也存在诸多问题,较多教师缺乏创新,还是停留在“教教材”的模式,他们以完成课文所提供的对话为目标,先是跟读对话、划出重点句子,然后让学生机械地进行背诵和模仿。这样的口语教学缺乏言语交际的真实性和灵活性。

然而,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学生的会话缺乏交际性和目的性这一言语的根本属性。很多时候,学生的英语会话是无事生非,为了对话而对话,失去了交际的真正的功能和目的,因此这样的交际是无意义的,这样的口语教学也是无效的。

四、目的性原则在中职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言语交际具有目的性,说话人与听话人围绕目的展开互动。交际双方的目的是否被正确地理解和成功地实现是判断交际成功或失败的一个关键的标准。言语交际的目的对交际起着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话题选择、句子结构和交际策略等方面,这对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精选合适话题,营造交际气氛。言语交际从话题选择开始,话题是交际的起点也是双方言谈的支点。恰当的话题在交际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之顺利开展。话题的选择要根据交际的目的而定,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说话者必须精选话题,也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交际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在话题的选择上,要注意对象、场合和时机。

言语交际离不开交际对象,在话题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层次、思想水平、审美情趣以及理解能力等。其次,说话者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特定的话题,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选择的话题要符合当前的场合气氛,与气氛不协调的话题要回避,如果非得要说的话,应该要轻描淡写,点到为止。另外,说话者要注意说话的时机,只有在恰当的时间选择恰当的话题才能到达最佳的交际目的。

2.优化语言结构,把握交际进程。言语交际的目的决定了话题的选择,也决定着说话者的语言结构。说话者确定了交际目的并选择了话题之后,接下来需要建立表达内容,组织句子结构并把表达内容转化为外部语言,这包括语段计划、句子计划和词语计划。

语段计划主要是在确定了目的、内容和语体的前提下,对话语的整体结构进行布局以确定它的脉络和延伸方向。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说话者需选择用华丽还是朴实的语言,是详说还是略说,以及用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表达。另外在语言的互动中说话者还需考虑如何与对方配合,如何开始和结束一段对话等。但是,不管采用何种语体及表现方式,交际的目的始终起到决定作用。在句子计划阶段,说话者也需从交际目的出发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要谈论哪些事物?如何谈论?听话人的知识结构及理解能力如何?哪些信息是对方已知和未知的?此过程主要明确句子的轮廓及语义内容。语言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就词语计划,期间说话者须寻找适当的词来表达一个具体的概念。语言计划的三个步骤在实际的交际中往往是交替进行的,说话者可以根据交际的目的边制定边修改边执行。

3.巧施交际策略,实现交际目的。目的同时意味着策略和手段。当我们确定了自己的交际目的,其实也就意味着要选择一定的策略和手段,不能把交际的目的和策略截然分开。说话是为了表达目的和实现目的,但从另一角度说也就是在选择策略。

Farech和Kasper(1983)把交际策略分为成就策略和减缩策略。成就策略包括转述策略(使用同义词、近义词、词义解释、举例等)、求助策略(要求对方重复或者做进一步解释)、拖延策略(使用一些套话如“well”,“you know”等)和非语言策略(借助表情和手势等)。减缩策略包括话题回避和语言形式回避。语言形式回避指避免使用那些无法用英语表达清楚的语言单位,包括语音、词汇、句法等。

为了让中职学生正确使用不同的交际策略,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先让学生熟悉各种交际策略及用法,以便他们能够有意识地去使用。在具体的英语交际策略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在学生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用同义词、近义词等对问题进行解释,让学生明白转述策略的使用;当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出现犹豫、停顿时,告诉学生使用拖延策略能够增加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并给自己争取思考的缓冲时间;鼓励学生多使用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并练习语调的变化,这不仅能使会话内容更加真实生动,提高交际效果,同时能增加学生们说英语的自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言语交际是为了实现特地目的行为,目的既是交际的出发点也是它的落脚点。交际的目的制约着话题的选择和说话者的语言结构,同时也决定着交际策略的使用。因此,言语交际的目的性原则至关重要,应成为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根本准则。

参考文献:

[1]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2).

英语言语交际 第12篇

近年来, 由于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普遍持续扩大招生, 班级人数普遍达到了五六十人。这样的大课堂, 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教学资源的占有不足, 人均占有课堂时间少;师生之间交流和语言训练的机会少;组织教学困难等。高职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 他们虽然在中学阶段学到了一定的语言知识, 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规则, 但是由于掌握的词汇量不足, 在交际时不知用哪个词, 甚至想不出词来表达。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往往是不知所措, 很难进行交流。很多英语笔试成绩突出的同学在交际活动中, 却讲不出一句英语。显然, 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一教育问题, 是深化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创设教学氛围, 营造交际性活动场所

学习一种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它来进行交流思想、传递信息, 也就是说进行交际。要做到真正掌握英语, 就意味着使用英语从事口头或书面的交际活动。情景教学法突破了以往教学方法的框架, 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思维发展的规律和育人的规律, 而使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 也是与学生交流情感并引起共鸣的过程。情景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结合教材创设出好的情景为教学服务。

客观地说, 教师很难改变英语学习的大环境, 但在课堂为学生创造交际策略的运用的条件和语言环境却可大有所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交际语境, 丰富学生运用策略的知识, 增加富有成效的交际策略使用训练, 尤其是转述等成就策略的训练。根据笔者观察, 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交际困难时, 多采用完全放弃。受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 他们一般不会在课堂上主动要求老师解释和重复, 或采用探讨的态度来与教师交流。但当环境改变, 教师的身份已不像在课堂上那么明显时, 同一个学生会采取更积极的态度来交流, 如在英语角。因此教师首先应营造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因此, 课堂上教师应设法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使课堂成为交流或交际性活动场所, 尤其要利用好每单元教学中的对话课型, 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地应用交际策略进行灵活多样的交际活动, 如值日报告、情景对话, 口头复述、命题发言、伙伴活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话题讨论、辩论等等。以下是教学中几种常见的有效活动形式:

1.角色扮演活动

教师可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实际, 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的情景的角色扮演活动。并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可以是一个人、两个人、小组, 也可以是全班。还应经常变换角色, 以维持学生参与表演活动的热情和兴趣。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同一个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以充分运用所学的语言, 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已不是“念台词”, 而是以特定的角色实际地应用各种交际策略, 理解因社会身份、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心理状态等不同因素而得体地使用语言, 并懂得选择合适的语体。如在Shopping情景中可让学生扮演顾客 (1~2人) 和营业员, 围绕接待顾客、了解选择商品、询问、提供价格、成交付钱、结束购物等环节, 用英语做事。

2.伙伴活动

伙伴活动是两人小组活动, 它最大的特色就是能把班级全体学生同时调动起来, 展开互动交际活动。很多教材编者大力提倡这种活动。活动便于组织, 但应讲究灵活多变, 不断推陈出新, 如: (1) 变换伙伴。可以尊重个人的选择, 让学生经常变换搭档。 (2) 变换距离或位置。可以改坐着说为站着说, 改近距离肩并肩说为远距离面对面说。 (3) 变换练习方式。教材和练习册中有很多交际性话题或题型供变换练习选择。伙伴活动中的交际策略的训练的成功取决于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启发帮助和教师的正确的策略引导。

3.其他活动形式

(1) 记者采访。

教学有关新闻报道类或人物传记的文章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记者采访活动。在采访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一些具有一定深度、富有新意的问题:如对某一话题发表看法, 采访结束后, 要求学生把采访的内容整理一下, 然后向全班报告。这不仅能充分锻炼学生的策略运用技巧, 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Talk show表演。

老师可以结合时政形式, 如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绿色奥运带来的生态效应, 并让学生以talk show的形式分组汇报。这样的语言实践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策略运用的灵活性, 又可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

(3) 名人假想。

当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名人时很容易产生成就感, 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例如, 在教学当代应用英语BOOK 2的UNIT 6“Confidence can help”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假设自己是知名运动员, 对学生提出建立自信的建议等。

(4) 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适宜各级别的学生。根据活动的难易可以分为:看图说词语、看图陈述、看图问答、看图叙述、看图描述、看图表述等。

(5) 说话游戏。

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趣味性交际活动中练习英语对话。如:转达悄悄话, 传口令——这是team work, 接龙——说得最长者获胜。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创设真实自然的交际活动

在课堂环境中, 学生注重的是语言形式而非意义。而在自然语境中, 学生注重的是意义而非形式, 交际策略会被更多地采用。在任务型语言教学倡导者看来, 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交际活动并不是来自真实生活, 最多只能称为“准交际 (quasicommunication) 活动”, 而要培养学生真正的交际能力, 就应该让他们参与来自真实生活的任务的教学活动中。在英汉“信息”转换时, 由于信息流失而导致交际缺乏“信息差”。学生在交际时往往是明知故问, 缺乏新奇和创新, 不是积极地使用求成策略而是使用使得交际缺乏信息差的放弃或简化等缩减策略。而缺乏信息差使话题无聊乏味, 反过来又促成了缩减策略的应用, 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布置具备“信息差”的具体交际任务和要求。像“对子”活动就能使交际双方的信息差造成真实的交际需要, 这种活动形式简单易行、较为灵活, 学生会采用如近似、迂回、手势等各种交际策略和手段。如果能在课堂上长期坚持这样的情景交际 (师与生或生与生) , 自然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在双边教学活动中, 教师建立“信息差”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他们积极运用交际策略参与活动的重要条件。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就要在实践中运用自己所学的交际策略知识。因此, 教材必须源自生活, 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材料, 不应是为了配合所教授的交际策略而对交际策略所做的呆板解释或运用。除了教材真实性之外, 课堂教学也要选择真实的言语, 真实的情景, 使学生在真实的交际过程中恰当地使用交际策略以达到交流的目的。比如:围绕日常生活的会话, 报刊杂志上的故事、文章, 都具有典型的口语英语特征, 这种材料使学生能够学到各种交际场合所需要的口语表达形式。在材料的选择上, 教师应尽量选择与英语国家文化和风俗有关的内容, 使学生在学语言的同时了解文化, 这在跨文化交际中至关重要。

正由于我们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学习目的语, 因此在提供语境的时候, 就应更多地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材料, 才能够引发他们兴趣的话题, 从而引导学生在真实自然的课堂交际语境中使用交际策略。如, 笔者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融入交际策略的训练的“周末旅行计划”的“双向信息沟”任务:每组学生各收到一张旅行地图, 每个组员也收到不同的信息卡, 大家分享信息并制订一份合理的周末旅行计划, 用来训练学生多种策略的整体使用。

三、适时采用交际教学与任务型教学

交际教学法的一个根本特点是互动, 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产生影响, 学生的主动状态、情绪反应也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水准、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因此,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使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高职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 表现出极大的可塑性, 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一特点。

任务型教学法是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理论。通过快乐学习, 主动地学习外语, 对于许多学生有一定的实施难度。不论基础好的还是基础差的学生,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 除了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外, 还要给他们一定的压力或者说任务。任务教学法在这方面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它是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其明显优势在于它注重使学生在一系列的任务中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为了交际而使用语言, 学生参与形式多样化, 并置于课堂以外的多种语言环境, 有机会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巧和跨文化沟通技巧。

要经常在课堂上创造一定的英语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 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各项训练。在基础阶段的教学中, 配合语言技能的训练, 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适量的文化背景知识, 让学生学习和操练在这种背景下的交际能力。笔者在上听说课和综合英语课的同时, 根据课文各处的不同情景, 如打电话、问路、购物、体育运动、看电影、在餐馆用餐、告别送行等, 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情景对话, 同时就所涉及的内容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当学生经过练习, 对某种表达形式有了认识之后, 就启发学生了解它具体使用的目的、适用场合、使用区别 (使用者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个性等) 。然后, 继续练习和体会, 直到学生弄明白这种表达法和母语表达法的差异, 并能在与外国人的实际交际中熟练运用。另外, 课内课外安排或者适当引导学生看原版电影、录像、电视, 栩栩如生的文化教学内容和语言学习环境, 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异域真实的英语世界, 提高跨文化的意识和素养。还有一种最直接的方法是鼓励学生多和外籍人士接触交往, 同他们交谈不仅可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而且有一个真实的文化环境, 让实践者置身于英美文化的氛围中。一般情况下, 这样的语言实践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际运用的能力。

四、结束语

交际策略是帮助学生实现交际目标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教师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教授学生掌握和运用交际策略是非常必要的。高职英语教师应顺应新形势, 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适合学生的学习模式。交际策略教学的设计应该有针对性、计划性与整体性。教师对学生进行的策略培训要灵活实施。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把握策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用。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在交际中频繁使用策略。它的目的应该在于提高学生在交际出现困难时使用策略的能力, 以及帮助学生决定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策略。因此, 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一些交际策略, 而是要让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的同时, 灵活运用交际策略进行有效交际, 从而实现外语教学的目标。

摘要:交际策略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培养他们的英语交际策略十分重要。教师要在教学的各环节合理地对学生加强交际策略的训练。要做到课堂教学与交际策略训练相结合, 创设真实自然的交际活动, 适时采用交际教学与任务型教学, 营造良好的外语交际策略训练氛围,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交际能力,交际策略

参考文献

[1]曹兰.关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展望[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2 (2) :10-73.

[2]谭雪梅, 张承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交际策略能力现状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 2002, (3) .

[3]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

[4]虞文清.浅谈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优化[J].林区教学, 2003, 19 (11) :44-46.

[5]文秋芳.英语交际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钟泽洲.高职学生外语交际策略运用能力的培养[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2 (3) :108-110.

上一篇:发热反应下一篇:中国传统家具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