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反思例谈

2024-07-28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例谈(精选12篇)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例谈 第1篇

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在他的著作《反思性教学》中记述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 “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 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 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由此我们可知高中数学进行反思性教学就是对自己的数学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回顾,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 强化正确认识, 发现问题, 及时调整, 总结规律, 进而解决问题, 最终实现教师学会教学与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教学. 数学反思性教学的本质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的形式概括来说主要有三种: 一是对于活动后的反思, 这种反思是在行为完成之后对师生的表现、想法、做法所做的反思, 其具体表现形式为课后反思. 二是活动中的反思, 这是在行为过程中对师生的表现、想法和做法所做的及时反思, 其具体表现形式为课中反思. 三是为活动前反思, 这是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的一种反思, 其具体形式为课前反思. 下面笔者仅就课前课后反思举例谈谈.

1. 高中数学教学课前反思

主要反思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或困惑, 并针对重点、难点知识设计教学情境, 设计引导探究活动, 同时还应反思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精神实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对教材进行删减、增加、替换、拓展和整合. 课前进行反思, 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案例1: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课前教师通过反思预测到学生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概念时将有较大的困难, 特别是如何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刻画函数单调性的数学本质, 以及对单调性概念的正反应用都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关键是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 自主建构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并能运用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 领会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基于上述反思对本节课教学设计为:

( 1) 创设实际问题情境 ( 某天气温变化图) , 提出问题.

问题1: 说出气温在哪些时段内是逐步升高或下降的.

问题2: 怎样用数学语言刻画上述时段内气温变化特征?

( 2) 探究发现, 建构概念.

为了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刻画单调性, 提出:

问题3: 对于任意t1, t2∈[4, 16], 当t1< t2时, 是否都有f ( t1) < f ( t2) 呢?

在本环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 尝试用符号语言表述函数的单调性, 形成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 3) 尝试探究, 运用概念.

本环节通过两个例题的探索求解加深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概念的理解, 并学会运用概念去解决简单的问题.

( 4) 回顾反思, 归纳总结.

本环节教师给出一组题, 让学生互相讨论, 探求问题的解答和解决过程, 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 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 并作归纳总结.

2. 高中数学教学课后反思

主要反思一节课后在教学理念、设计、方法、效果等方面的得与失, 肯定自己的优点, 发现并探索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方面, 并加以调整改进, 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能起到更好的优化效果.

案例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的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得出几何性质 ( 主要是老师边分析边得出结论) ; 3学习两个例题并做两道巩固练习; 4由例2归纳一般形式的方程如何转化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5小结本节课的知识方法, 布置课后做作业.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典型的传统教法, 优点是教学思路清晰, 教学环节紧凑, 结构完整, 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但仔细反思各方面的得与失后发现: 首先教师教的理念还没有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 教学方法是传统与落后的, 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合作性. 教学设计不够科学并缺乏创新, 如导入缺乏新意, 没有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教学气氛与效果只达到中等水平. 经过反思, 本节课可以这样设计:

1提出一个实际问题情境, 让学生思考如何建立和运用抛物线方程去解决问题; 2让学生回忆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 3所有学生分为四组从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四个方面去探究抛物线的性质; 4让每组学生代表叙述性质, 教师给予补充、纠正; 5让学生尝试解决例题, 教师板书示范并作归纳, 接着让学生做巩固练习; 6师生一起归纳总结本节知识、思想方法, 布置作业.

3. 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反思性教学的体会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进行教研和提高科研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教学反思的过程是一个从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新的教学设计的一个循环优化过程. 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中时刻注重教学反思, 在反思中学习教与学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教与学的经验与教训, 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实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 “谁在努力分析自己的课的优点和缺点, 分析自己跟学生的相互关系中的问题, 那他就已经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

摘要:反思性教学的形式概括来说主要有三种:一是对于活动后的反思, 这种反思是在行为完成之后对师生的表现、想法、做法所做的反思, 其具体表现形式为课后反思……

例谈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及方法 第2篇

湖北省襄樊市第三十五中学 王选梅

当前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的主要场所还是课堂教学,而数学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能力上,有它不要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目前面对这样两个现象: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两级分化比小学阶段更为严重,后进生比例越来越大,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学生学习效果亟待提高;二是课堂教学变成了活动宣传片,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调子很高,也很热闹,但和者甚少”的现象,常让老师有一种“知音难觅”的遗憾味道.

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果确实是在想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确实是在想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办法,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学会教学反思,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经验,我认为数学教学反思,主要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一、培养学生对“学”的反思.

会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把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解决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作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反思所解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决过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比如在完成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的5个例题后,启发学生对5个题目的解题过程进行类比性反思,出示反思题目:请同学们再看看例题的解题过程,特别要注意在这些过程中相同方法的归纳概括,通过类比反思你能发现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发现这几个题目表面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却有如下几点相同:⑴ 它们都有一个实际问题作背景;⑵ 都用到了方程的知识;⑶ 都用到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⑷ 都用到了几何知识.在此基础上老师说:老师通过解这几个题的过程获得的反思与同学们相似,我的反思结论是它们都运用了同一个解题思维策略或同一个解题模式,就是实际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方程化,而列方程的根据正好是刚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这样就把几个例题的思考过程和解题过程统一成了下列模式(板书,并解释每个箭头的意义) 通过对5个例题解题后的反思,学生对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并对反思的对象和方法有了一些体会.

(二)培养学生反思所解问题的结论,并在反思过程中形成新的知识组块.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并促进知识的迁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AD是△ABC的高,AE是△ABC外接圆的直径.求证:AB・AC=AE・AD.在解完问题后,我引导学生对题目本质特征进行反思,发现此题的圆可以不画出来,因为任意三角形都有外接圆,其外接圆的直径则是客观存在的.直径的位置不一定要画在如图的位置,只要有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出现,就应该有上述结论.通过对题目本质的领悟,再用自己的语言对习题进行概述就得到了“任意三角形的两边、第三边上的高,和它外接圆直径四个量中任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得第四个”,通过对“三角形两边的积等于外接圆直径和第三边上的高的积”的反思,学生形成了求任意三角形外接圆直径的一种特殊方法性的知识组块,所以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口述完“已知三角形两边分别是3、6,第三边上的高为2,求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时,学生就能脱口说出正确答案是“9”,达到了促进了知识的正向迁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每捷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反思作业的解题过程,并作为作业之后的一个反思栏.这样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比如:孙静同学在解完“梯形ABCD中,点E是腰AB上一点,在腰CD上求作一点F,使CF:FD=BE:EA”之后在作业的反思栏内写道:“老师,如果E点在底边上,如何在另一底上找到F,我有一种方法,不知对否?作法,1.连接AC;2.作EO // DC交AC于O;3.作OF // AB交BC于F.AE:ED = BF:FC.”同时,另一位学生李晓勇在作业本中提出同样的问题,写道:“如果,在梯形ABCD中,点E是底边上一点,那么在另一底边找一点F,使AE:ED = BF:FC,应怎样找?” 两位学生对同一个题目,提出了相同的问题,前者解决了问题,但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问题,后者虽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能准确的描述问题,两位学生都良好的运用了直觉思维,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能力,我及时公布了两位的猜想,并鼓励他们的这种主动猜想的创新精神.公布之后,同学们反映强烈,并进行了的讨论,讨论中同学们思维得更加深刻,问题也得到了引伸,方法也出现了多种.第二天作业本交上来了,王梁同学对在讨论中提出的新方法给出了证明,他写道:“今天李晓勇说,已知梯形ABCD,E是底边的一点,延长腰交于F,连接EA交AB与G就是昨天孙静要找的点.我觉得他说的是对的;证明如下:(证明略)” 我也即时公布了这位学生提供的`对李晓勇发现的证明,并说,王梁同学能想到这种方法,正如他在反思中所说,是他对解过问题的反思在这里起了作用,因为作题时作了深刻反思,从而对做过的题目有深刻的印象,自然很容易想到这种方法,因此,同学们应向他学习,解题以后要养成习惯,多作反思.接下来的几天中,都有同学围绕着这个问题继续思考,并且有的同学还将此问题作了进一步引伸,如胡勇在反思中写道:“任意多边形,知道一边上一点,就可以由李晓勇方法,在其它任一边上找到一点,使与分得的线段的比等于这点分得的这边上的两条线段的比,只要先把多边形变成三角形后就行.对吗?”我批语道:“你已推广了李晓勇命题,很好,且你是对的,请试一试能不能给出证明”.

鼓励学生结合解题后的反思,提出问题,并将其指定为反思内容之一,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还能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保护和培养.这对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显”是十分有益的. 通过解题后对习题特征进行反思,用自己的语言或数学语言对习题进行重新概述,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通过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提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而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完题后经常通过反思题目的特征,加深对题目本质的领悟,从而获得一系列的思维成果,积累属于个人的知识组块,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二、强化教师对“教”的反思.

教师要加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进而完善教师教学艺术.教师对“教”的反思具体如下:

(一)教学活动前的反思即备课阶段的反思.从目前教师备课的现状看,主要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照搬现成的教案,以他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不考虑学生实际;二是有些老教师备课时过分依赖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不注重反思自己的经验,凭原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在于老师的“懒”.要克服这些问题,教师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对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对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条件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进行反思,从而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过去经验、教训和现在教育理念、教学条件反思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二)在教学过程中反思.一是反思学习内容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还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对话和合作是否充分.课堂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有的教师设计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课堂上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但要问每个活动景象的用意,每个活动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时,有的教师竟说不出个所以然,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因此,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二是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是否还有学生不适应,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思维活跃,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三是反思自己对知识的准备和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特别在导入新课时,要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了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同时,教师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提倡教学民主不等于不要教学秩序.有时,在课堂上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个个争先恐后发言,课堂秩序较为混乱,教师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敢进行有效管理,课堂的有效时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三)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教师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的概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及教学的成败进行梳理,教学的结果如何?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是否学会了学习?因为“教会”不只是提供给学生某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学习,而且应设法让学生多体会和感悟,引导学生总结对他们自己适宜的学习方法,经过自己感悟出来的方法对学习者来说才是管用的、好用.

高三生物教学复习反思例谈 第3篇

基因的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的最基本定律。它涉及的概念多、题型广,学好“基因分离定律”可以说是学好“自由组合规律”的前提和基础。能否针对分离定律,设计一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建立一种解答这类解题的基本模式。让学生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现以基因分离定律为例对高三复习教学进行反思。

一、对“基因分离定律”教材分析

那么要解答这类题,首先要熟练掌握遗传基本概念;然后才对遗传规律的深刻理解;最后才能得心应手的解答此类问题。相关知识点具体分析如下:

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2、相关概念、过程(不完全归纳:约20个)及两个重要比例:测交l:1和杂合子自交分离比3:l。

(1)性状;(2)相对性状;(3)显性性状;(4)隐性性状;(5)性状分离;(6)显性基因;(7)隐性基因;(8)等位基因;(9)非等位基因;(10)表现型;(11)基因型;(12)纯合体;(13)杂合体;(14)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杂种第一代、杂种第二代;(15)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__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__存在:(16)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试验现象:P:高茎×矮茎→F1:__(__性状)→F1:高茎:矮茎=__:__(__)、解释:减数分裂时产生两种雄配子D与d;两种雌配子D与d,受精就有一种结合方式,因此R的基因构成情况是__:__:=:__:__,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__:__

。(17)基因的分离规律;(18)基因型和表现型;(19)测交;(20)正交与反交。

3、一般的解题步骤。

二、“基因分离定律”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遗传定律相关基本概念和解题基本技巧,达到举一反三,能够在高考中解答相关的题目。

三、“基因分离定律”教学设计

l、首先必须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由于本内容概念多,耗时大,而且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课本可以解决;因此,笔者设计了一份学生自主复习学案,将20个必须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以填空的形式出题。提前一天发下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这样既节约时间、目标又明确。

2、上课前10-12分钟内,将下发的学案内容进行快速、偏重的讲解。主要集中在几个重要的概念上,同时要学生反馈在练习中有困难完成的、不会或不懂的题。在课堂上强调,详细讲解。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容量的基本概念复习。

3、出示简单的判断显、隐性关系题目,引导学生归纳遗传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学生熟悉后出示2005年高考题,让学生体会高考出题方式并尝试利用归纳的解题步骤解答题目。

四、教学实施

l、提前一天发放“学生自主复习学案”,学生自主复习,完成填空题。

2、第二天上课教师结合学案练习情况,展示多媒体课件,复习相关概念,强调几个重要概念如:性状、等位基因、性状分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运动、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测交、正交与反交。

3、下发学案,出示例题;同时在多媒体上展示第一道题:

例l:大豆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着,下面是大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

①根据哪个组合能够判断出显隐关系?说明理由。

②写出各个组合中的两个亲本基因型。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学生做完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

4、针对学生在回答显、隐性判断中的混乱无序,引导学生分析,得到可以判断显、隐性的几种情况;然后归纳出遗传题解题一般步骤:

第一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一对亲本的情况:

1:若两亲本性状不同:产生一定数量的后代,后代全表现为一种性状,则F1中表现出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F1中未表现出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

2:若两亲本性状相同:后代中出现与亲本不相同的性状,即出现性状分离(排除突变情况后),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后代中表现出的不同性状为隐性性状。

多对亲本的情况:

1:若亲本性状不同:产生一定数量的后代,则后代中数量多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数量少性状的为隐性。

2:若亲本性状相同:只要出现性状分离,则后代中与亲本不同性状为隐性。

(若利用以上方法还无法判断,则可采用假设法,分别假设某性状为显、隐性。按照假设条件推断,看是否与事实相符合)

第二步:写出遗传图谱:

显性个体用大写字母后带空格(如A__)表示,隐性性状表达者一定是纯合体,用两个小写字母表示(aa)。

第三步:标明亲、子代关系,根据受精原理,每个子代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推理出所求个体的基因型,即基因填充法,与防隐性纯合子突破法。

5、让学生返回去结合例题熟悉解题步骤,然后出示高考题目:

例2:(2005全国高考题)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与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牛只产生l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①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请简要说明推理过程。

②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么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③学生思考练习,讨论,教师巡回视察,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教师同时将学生的见解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常见错误一:在假设无角为显性时,认为公牛基因型为AA或Aa。这里公牛基因型不可能是AA,因为若这头公牛基因型为AA,后代中不会出现隐性个体。这与题意不符。

常见错误二:在判断显、隐性时试图用测交,这里明显不行。在此时及时的回顾归纳的解题步骤,引导学生用第二种判断方法即“性状分离”的出现来判断显隐性。(用多对相同性状的牛交配,只要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显、隐性即得以判断。)

五、回顾反思

课后回头来看,本来按照原设计思路,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从问题中寻找规律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可是这样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大量时间,学生不可能按照教师设想好的路子走,学案中教师归纳的步骤如果过早展示给了学生,就会夺去了学生思考的机会。另外,笔者的想法是相关的基本概念用自主复习学案的方式下发,让学生在课后阅读教材自己完成,实际上这部分工作单独依赖学生自己是不能达到完美效果的。教师还是应该对难以理解的,容易疏忽或易错的问题加以强调,对于过快的,蜻蜒点水的复习方式基本概念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学生掌握的效果。

如果试图给高三复习确定一个基本模式,似乎不太现实:但是笔者认为探索了以下几个基本要做的工作:

①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强调基础知识的【下转第86页】(上接第98页)回顾,全面复习。注意回归教材,绝不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

②要了解学生的学情,让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反馈给教师信息,以查漏补缺。将相关知识向深处发展。

③复习基本概念绝不能停留在强化记忆上。一定要抓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分析,因此,一定要针对每个知识的理解点精选题目。让学生练习到位。在习题中了解知识的理解点,真正理解知识的“个中三味”。

④科学设置问题情景,练习到位。要联系实际,做到由点到面,注重知识问的前后、纵向联系。教师必须在复习完每个知识点后及时的提醒学生注意这些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地方,并提供相关的训练习题。

⑤归纳总结解题技巧:复习迎考的最终目标是解答高考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面对高考级别的难题。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教给他们、帮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可以依循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尽可能的在高考中多得分。

例谈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反思 第4篇

教材上的实验:如图4-15:观察下列有关硝酸性质的实验, 将实验现象和分析所得结论填入表4-5。

[实验1]如图4-5所示, 将铜片置于试管的底部, 通过分液漏斗加入浓硝酸,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倒置于水槽里充满水的集气瓶中, 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在上述装置中, 从分液漏斗向试管内加5m L水, 稀释硝酸, 继续收集产生的气体, 观察实验现象。

因为铜是浸在浓硝酸中,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不全面, 多数仅就看到的气泡、试管和集气瓶中的气体颜色、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作出描述, 而对铜片的溶解与尾气的处理以及NO2与NO转化过程涉及较少。改进后的实验:如下图甲、乙、丙三种装置

(1) 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和甲装置相比, 乙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 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 做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_____, 再打开弹簧夹_____, 才能使NO2气体充满 (2) 试管。

2 (4) 当气体充满 (2) 试管后, 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 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 (2) 试管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 试管中的NO2和水充分反应后, 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体积按标准状况计算)

通过实验的改进, 使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更加全面, 过程演示更加细致, 同时体现了实验的环保意识。

反思:实验过程中, 学生往往不能分清现象和本质, 对一些相似相近的概念也往往描述不清。因此, 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过程和方法的体现, 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 搞清实验原理、适当增强学生兴趣。

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现开始之前, 要让学生搞清实验原理, 知晓实验目的, 理解实验设计的意图。

2. 认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 而结论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二者有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 观察实验不能只观察一个大概, 特别是对相似的实验, 更应细心比较不能看热闹, 有些同学觉得化学实验很神秘, 有些同学甚至把做实验看成是耍魔术, 很好玩。由于他们只注意看“热闹”, 而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这样就难以抓住关键的实验现象, 其结果就难以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不搞教师一言堂。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之一是“有黑色固体产生”, 而不能描述为“有四氧化三铁产生”等。

3. 分清易混概念、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坚持“竖梯子与摘桃子”的和谐统一, 不能置学生于不顾而“独霸”讲坛搞“一言堂”, 我们相信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自主探究的能力, 但一些新的概念和容易混淆的概念, 也要积极加以引导而不能放任自流。对有些化学实验而言, 若没有搞清概念之间的区别,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就易出现张冠李戴。如“光”与“火焰”、“烟”与“雾”、“浑浊”与“沉淀”、“溶解”与“熔化”等概念极易混淆, 不能用结论代替现象进行描述, 只有注意了它们的区别, 才能正确描述这类实验现象。

4. 注意课后交流、形成课后反思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对教师课堂的演示实验, 要通过实验报告、作业延伸、学情调查, 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特别是过程中对仪器的规范使用和药品取用的相关规定;对学生分组实验, 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或教师引导, 或师生共同参与, 或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把自己实验后的感悟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并虚心听取使学生对本实验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准确和深刻。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例谈 第5篇

【摘要】优质的课堂教学、融洽的师生关系、愉悦的学习情感、高效的课堂成效都与课堂的情境密切相关,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为每节课的成功做好铺垫极为重要。如何抓住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数学教学情境,在每节课堂教学中,达到优质的、高效的课堂成效是我们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一种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1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和意义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学习主体通过外部问题和内部知识经验恰当程度的冲突,使之引起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意向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对课堂教学而言,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做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迫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状态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运用以前未曾使用过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主要过程为“情境—问题—探究”,其教学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

从整个教学流程看,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起点是创设问题情境,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是打破学习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产生明显的情感共鸣,使其心智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而且还能让学生体验领悟思维策略和方法,并“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应多创设一些探究性的学习情境,特别是探究活动中学生遇到困难时,需要教师在思维、方法等方面的“点化”,使学生打开思路、拓展思维、找到探究方向,顺利完成探究任务,进而实现探究活动的目的。2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能给学生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而问题情境的创设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也要讲究艺术和策略。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通常有以下一些途径。

2.1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常常使学生误以为数学是脱离实际的;其严谨的逻辑性使学生缩手缩脚; 1 其应用的广泛性更使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望而生畏。教师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相互融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现实意义与作用,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这样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案例1在“算法语句”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教师:大家一起来看这个问题:编一个程序,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后的值。这是以后我们经常要遇到的重要问题,也就是如何交换A,B的值。 学生1:输入A,输入B,然后A=B,B=A。

教师:这样做行吗?大家再想想这样真的交换了A与B的值了吗? 学生2:不可以,这样输出的都是B或A的值了。

教师:这个问题就如同日常生活中的两瓶红、黑墨水,你想交换两者,可不可以直接把黑的倒到红的瓶里,再倒回来?

学生2:不对,应先把其中一瓶倒入一个空瓶,再交换。

教师:也就是说要借助空瓶才可实现交换,所以这

里也应该引进一个变量T。首先把红墨水倒入空瓶T中,再把黑墨水倒入原先装有红墨水的瓶中,最后把空瓶 T中的红墨水倒入原先装有黑墨水的瓶中,如图2所示(在黑板上画出图2)。因此上述A与B的交换问题该 如何抽象为数学符号语言?

学生:T=A,A=B,B=T(学生齐声说出了答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借助生活中倒墨水的情境自然引导学生引入变量T,实现了抽象、具体再抽象的过程,从上面学生的大声且正确回答中可看出这样的设计易于学生的理解与思考。因此,当学习情境来自学生认知范围内的现实生活时,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即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处于学生思维水平“最近发展区”,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即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近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教育家乌辛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习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案例2在“函数”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在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有一个马尔克广场,广场的一端有一座宽82米的雄伟教堂,教堂的前面是一方开阔地,这片开阔地经常吸引着四方游人到这里来做一种奇特的游戏,先把眼睛蒙上,然后从广场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去,看谁能到教堂的正前面,你猜怎么着?尽管这段距离只有175米,竟没有一名游客能幸运地做到这一点,他们都走了弧线或左右偏斜到了另一边。

1896年,挪威生物学家揭开了这个迷团。他搜集了大量事例后分析说:这一切都是由于个人自身的两条腿在作怪!长年累月的习惯,使每个人伸出的步子,一条腿要比另一条腿长一段微不足道的距离,而正是这一段很小的步差x,导致人们走出了一个半径为y的大圆圈!设某人两脚踏线间相隔0.1米,平均步长为0.7米,当人在打圈子时,圆圈的半径y与步差x为如下的关系:

上述生动和趣味性的学习材料是学习的最佳刺激,在这种问题情境下,复习初中的函数定义,引导学生分析以上关系也是一个映射,将函数定义由变量说引向集合、映射说。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乐于学习,有利于信息的贮存和理解。2.3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

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并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它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个级别。所以,教师设计问题应合理配置几个级别的问题。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应像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案例3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情境:

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所建,她宏伟壮观,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叫人心醉神迷,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图略),奢靡之程度,可见一斑。

问题1: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颗宝石吗?即计算1+2+3+„+100。

问题2:图案中,第1层到第99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即计算1+2+3+„+99。问题3:图案中,第1层到第n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即计算1+2+3+„+n。问题4:如数列{an}是等差数列,如何求a1+a2+„+an?

因此,通过四个“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层层设问,步步加难,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高度。

2.4创设“实验式”问题情境

数学“实验”使教师真正改变“传授式”的讲课方式,学生克服“机械式”的死记硬背,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学生对数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创设“实验式”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思维进入最佳状态,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态度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学生亲自进行的数学“实验”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其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教师讲授要有效得多。

案例4在“平面基本性质”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教师先让学生取出一支笔和一个三角板(纸板也行)。

问题1:谁能用一支笔把三角板水平支撑住,且能绕教室转一周? 此时,所有同学的兴趣都调动了起来,并开始尝试,但都失败了。问题2:谁能用两支笔可以把三角板水平支撑住吗? 学生尝试,结果还不行。

问题3:那么用三支笔可以吗?通过实验发现,现在可以了。那么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 通过三个点的平面唯一确定。

问题4:任意三个点都可以吗? 教师把三支笔排成一排,发现无法支撑住。

问题5:那么我们添加什么条件就可以确保能撑住呢?

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要添加不共线的条件。

这样的教学,完全是学生的发现而不是教师的强给,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强烈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主动的、自觉地加入到问题的发现、探索之中,符合学生的自我建构的认知规律。2.5创设“数学史”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情境要尽可能的真实,数学史总归是真实的。因此,情境创设可以充分考虑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历史,以数学史作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文化熏陶。

案例5在“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入以下史情:

美国历史上至今已有42位总统,其中第11任的波尔克和第29任的哈定生日都是11月2日,还有亚当斯、杰斐逊、门罗三位总统都死于7月4日,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还是很正常的现象呢?

究竟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情境入手,步步深入,自然的展开本节课的教学。

2.6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

新、旧知识的矛盾,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因而都是用于设置教学情境的好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积极地进行思维、探究、讨论,不但可以使他们达到新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在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案例6在“复数概念”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问题:已知,求的值,学生感到很容易,很快计算出,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两个正数之和为负数呢?

教学实践表明,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探索发现意识在“冲突—平衡—再冲突—再平衡”的循环和矛盾中不断强化,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观念冲突”,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和良好的数学观。

3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3.1问题情境的情感性

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是在启发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教学状态。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面对适当的难度,经受锻炼,尝试成功。借此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之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卷入度的目的。案例

1、案例2和案例5都与实际生活有关的例子,在某种程度上是数学教学与学生更贴近,减少了陌生感,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2问题情境的适宜性

情境的设计要体现数学的特征,要与学生的智力和水平相适宜,要设计好适宜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案例3的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才可能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和策略日趋丰富,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提高。3.3问题情境的探究性

探究式学习和教学活动实施的关键是“问题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学生进行探究,通过探究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此,以学生的数学现实为基础,创设“微科研”的问题环境,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案例4通过五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发现规律,体会成功的喜悦。

3.4问题情境的简约性

设计的问题情境表达必须简明扼要,准确清晰;问题是学生内心真实存在的,是他们确实感到困惑,不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案例5与案例6,寥寥几句话就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情境:既指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又揭示了数学的本质。正应了一句广告词:简约而不简单!3.5问题情境的发展性

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达到新的水平。案例

1、案例

3、案例4和案例6都吻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数学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整节课都处于问题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究者的“角色”,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然而创设问题情境不能放任随意,流于形式,只有以数学问题的本质,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才能创设出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深度与宽度 第6篇

一、紧扣教学实践,突出反思的深度

教学反思的本质在于“思”,只有对课堂教学展开深入的思考,才能体现其存在价值。在日常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过程中,不仅要思考所教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走向,从数学专业知识层面挖掘反思的深度,还要对课堂教学实施的具体环节做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从中发现哪些是值得继续坚持的做法,哪些是需要改进或调整的,挖掘教学实践层面上反思的深度。下面以“平行与垂直”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如何挖掘教学反思的深度。

【教学案例】

片段1:

平行的概念初步学习后,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照片。

师:(出示立交桥的图片,师用手指着其中的一座桥和一条路说)它们相交吗?

生:不相交。

师:它们平行吗?

生:也不平行。

师:那它们怎么了?(学生不知所措。)

师: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不能说是平行的。(同时,在平行概念的前面加上了“同一平面内”几个字。)

片段2:

师:你们能不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平行的现象?

生1:(边做手势边说)梯子两条长边是平行的。

师:嗯!你说的是那种梯子吧?(边说边比画,那种上下一样大小的梯子。)还有一些梯子不是的哟!

生1:(茫然地看着。)

生2:马路长长的两边。

师:是的,马路长长的两条边是平行的。

片段3:

师:请同学们先用小棒摆出一组平行线。(学生很快地在桌面上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平行线。)

师:请摆法不同的同学上来展示一下。(学生用两只手悬空拿着小棒比画着,摆出几种“平行”形状。)

师:哪位同学能用小棒摆一摆垂直呢?(有几位学生跑上讲台,摆出几种“垂直”形状。)

【教学思考】

1.观察生活,找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片段1中,教师想借助生活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同一平面”的内涵。然而,从当时课堂效果来看没有达成。原因是立交桥与数学上相交、平行之间的距离远了。数学上的相交与平行是研究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而生活中的立交桥与路面又不是两条直线,同时,立交桥上一层的路面经过一段引桥后,总会与下一层的路面“会合”的。硬要把它与相交与平行拉上关系,学生不能理解也就很正常了。因而,与其举这样的例子来说明“同一平面”,不如就地取材,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天花板上的某一条边与地面上某一条边之间的关系,这样,既能符合科學,又直观,学生一看就懂,不会产生歧义。

2.读懂教材,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片段2中,教师没有真正地理解“平行”内涵,数学上研究的平行,指的是两条或多条直线之间的关系。学生比画出的梯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学生举出的马路两边也平行的例子是错误的,某一段马路可能是直的,看上去好像马路两边也是平行的。但这里提到的马路不是特指,而是抽象意义上的马路,那就不一定是直的了,如果老师轻率地判断马路也符合“平行”的特征,无意中向学生渗透了平行不仅仅是直线之间有的思想。这既不符合数学概念的特点,更不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3.研究教学,紧扣数学知识的本质。片段3中,教师想让学生拿着两根小棒比画,直观感受“平行”与“垂直”现象中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然而,教师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有意无意中忽视了一个基本的数学事实,那就是学生在比画小棒的过程中,无法保证两根小棒一定处在同一平面内,而我们前面已确定的“平行”与“垂直”是建立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此时学生随便拿出两根小棒一比画,教师就认可为“平行”或“垂直”,那势必会给学生造成思维上的错觉,认为不论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之间都存在着“平行”与“垂直”的关系,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必然会产生诸多的负面影响。因而,如果教师真的要学生展示的话,不如让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或在黑板上摆出造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同一平面”对研究两条直线关系的重要性。

以上的教学反思,不仅有教学情节与环节的描述,更有教学现象的深入剖析,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所在,通过分析与比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样的教学反思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更有利于给他人实施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实现教学反思价值的最大化。

二、延伸教学视野,拓展反思的宽度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不仅仅要找准反思的角度,挖掘反思的深度,教学反思还应有一定的宽度。即教学反思要有广角的视野,这就要求教学反思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知识点、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内容。有效的教学反思不仅能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角度去思考,更能从儿童学习需求的实际去研究。这样的教学反思才有延展性,它既能深入到数学知识的本原,又能触摸到儿童数学学习的脉搏,实现以宽阔的视野为背景,突出教学反思的厚实。下面以“学生会了教什么”为例,谈谈怎样拓展反思的宽度。

【教学案例】

片段1:

生1:如果把一个蛋糕看成整体,那么一半就是它的一部分。(教师出示“蛋糕的模板”,学生照样说。)

生2:(重复上面的内容。)

生3:如果把一个蛋糕看成整体,一半就是它的一部分。(没有一个孩子不会说,这是生活常识。)

片段2:

(教师出示不同分法的圆,让学生仍然照上面的句式说,再分类。)

生1:(基本与上面的说法相同,学生分类后师总结。)

师: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平均分,一种是任意分。

片段3:

师:如果把6块蛋糕看成一个整体,你知道一块与6块的关系吗?

生1:如果把6块看成一个整体,1块是整体的一部分。

(再出现多种形式的图式,即如何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教师仍然让学生按照生1的方式说一句话。)

(数学中的……,语文中的……,从学生回答问题及表情可以看出,几乎所有孩子都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的几个课堂教学片段不难看出,这节课学生学得太“轻松”了,轻松到人人没有“问题”,这种没有“问题”的课堂让我产生了一些思考。

1.学生会了,为什么还要教?整节课的学习节奏,如果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像一条平滑的直线,没有什么起伏。因为,全班的孩子对“整体与部分”理解非常透彻,课中找不到对他们来说的难点,更谈不上思维的挑战。课堂上不论是学生的回答,还是具体的操作反馈,几乎没有出现过错误。试想一下,一个在学习过程中不出现任何错误的学习内容,还有必要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学吗?这不仅是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矮化”自己。

2.学生会了,教什么内容?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对学生的学情做过一些了解,如果知道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已达到相应的水准,没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装模作样地再来一次所谓的学习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办呢?可以教一些什么呢?我想可否对学习内容做一些“伸展”运动,即向纵深做一些发展。一方面可以向学习内容的宽度上考虑,另一方面可以向学习内容的深度上考虑。宽度上的考虑可以豐富学生的表象积累,增强感性认知;深度上的考虑可以有效地提升思维含量,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都能得到发展。如本节课教师完全可以把“几分之一”的内容整合进来,学生完全有能力,也有时间认识简单的“几分之一”。这样安排后,教学内容不仅有厚度,更有深度与层次,学生的思维不仅有横向发展,更会有纵向的提升。

3.学生会了,教师做什么?课堂是一个动态的活动场所,虽然,教师上课前都制定了教学方案,但你的教学方案只是自己的一种设想,这种设想仅仅只是一种预设,它需要与动态的课堂对接,如果双方差异小,动态的课堂与静态的预设之间自然会产生和谐的共振效益,教师完全可以在自己预设的范畴内展开教学,此时,学生学习的收益会最大化;如果双方的差异较大,教师的预设与动态课堂之间冲突明显,此时,如果教师仍然按照自己的预设展开教学,必然会产生课堂的不和谐,学生要么“吃不饱”,要么就“吃不了”。因而,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情适时地调整教学,努力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思维处在“愤悱”之中,让他们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之间,真正地经历过数学的思考。

以上的教学反思案例,从学生学会入手,展开更广泛范围内数学学习的思考,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认识几分之一”教学上。通过以点带面的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如何应对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以及处理的方式、方法,这不仅对今后继续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有借鉴作用,更为相关类型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例谈初中历史反思探索教学 第7篇

一、对学生回答提问、检测的表现进行反思的实践

问题:通过对初三 (6) 班学生的提问, 发现班级整体对教材熟悉程度不够, 基础知识不扎实, 对灵活变通的问题答题能力还欠缺。

反思:初三 (6) 班两极分化现象相对严重,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点略高, 没有注意到班级的整体水平, 导致学生历史学习基础不扎实。平时上课很少提问, 导致学生被动听讲, 不积极思考。

整改:重视基础知识, 及时弥补, 勿求快, 一步一个脚印。加大提问的检查力度, 推动学生主动思考, 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二、研究历年历史中考试卷后的反思实践

实践教学反思案例:通过对扬州历年历史中考的研究, 笔者作了反思。中考历史特点是一直在稳中求新, 重教材重基础是核心, 考试范围严格按照中考要求。重能力考查而不是要为难学生。教师容易进入的误区:扬州历史科目自2006年参加中考以来, 作为经历10年中考的磨练的一些教师, 知识面广了, 研究深了, 想法也变多了, 自己成“教授”了就容易把初中生当研究生。加上对中考难度的错误估计, 容易造成严重脱离教材, 什么都讲什么都记, 过偏过难, 浪费师生精力, 还容易引起其他教师恐慌跟风。

反思后对自己的提醒:一是研究自己的学生水平, 研究中考实质, 重教材重基础重能力。二是科学制定四轮中考复习战略:一轮重系统重基础, 二轮重专题重联系, 三轮重热点重练习重方法, 最后一轮回归教材。

三、听其他教师上课后的反思实践

实践教学反思案例:听维扬中学两位教师以“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为专题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评课的时候教师们都侧重于评价课上得怎么样, 作为听课教师的笔者却看懂了学生。虽然这些课教学风格不同, 但是教学效果相似:学生们大都不懂装懂, 因为专题设计不错, 有对比有联系, 但是对学生来讲太难。

反思:再次感悟到什么是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重新审视我们学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 重新调整专题教学模式, 认真板书, 语言要通俗易懂, 难度要降低, 要多举事例, 拉近师生间思维的距离。

四、引导和教会学生进行反思

实践教学反思案例:每次评讲完试卷之后, 笔者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为什么这道题会错, 考的分数和你的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在哪,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距等等。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需要教师不断探索, 而教学反思是穿插其中的一条不可或缺的主线, 教学过程中肯定还会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反思和完善的地方。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可以从注重积累教学经验, 提升教学水平, 抓好常规教学, 认真上好每堂课, 抓好学生知识点的过关检查, 及时反馈, 留意收集中考有关的信息资料, 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这些工作中做好反思。我们教师不要把写教学反思视为一种负担, 而是把它当作一种习惯加以坚持, 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

摘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 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作者从学生的课堂测验的表现以及听其他同行的课来反思自己的历史教学, 并引导和教会学生进行反思。

例谈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第8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创新实验,情境创设,归纳对比,反思总结

随着新课程的发展, 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也有了新的变化。如对教师角色变化的认识, 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 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对全面评价的认识。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体验, 创新使用教材, 注重师生互动等教学理念逐渐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为此, 我校在2008年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的课题。但如何避免在教学中出现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象;将课改落实到教学中, 打造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效课堂,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浅见, 以期对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参考。

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打造学习新知识平台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此教师必须明确, 学习不仅是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 更重要的是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平台, 轻松地掌握接受新的知识。同时让学习者利用已有知识平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达到把知识变成自己的经验或学识, 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真正在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

例如在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讲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的四个步骤中步骤 (2) 改时, 课本中的讲述是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溶于水的强电解质) 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 (沉淀) 、气体、难电离物质 (弱电解质) 、单质、氧化物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但大部分学生对此很难接受。因为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溶于水强电解质) 在已有的知识平台中太笼统, 学生有无从下手之感。这时, 如果我们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从学生初中已有的酸碱盐的知识出发, 把要写成离子形式的变成以下三点: (1) 强酸:HCl、H2SO4、HNO3等; (2) 强碱:KOH、Na OH、Ba (OH) 2等。注:Ca (OH) 2是微溶物, 作反应物时 (澄清) , 写离子形式, 作生成物时, 写分子式。 (3) 可溶性盐: (请观察溶解性表110页, 找出规律) 盐的溶解性基本规律如下: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溶SO42-除Ba2+ (Ca2+、Ag+微溶) Cl-除Ag+CO32-只溶K+、Na+、NH4+ (Mg2+微溶) 。学生就轻而易举地理解掌握了, 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大胆改进或创新实验

做好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做好实验有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兴趣与能力。由于手脑并用,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的认识, 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目前, 教师对化学实验的组织局限于课堂, 过分重视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和基本操作。不少教师为了使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与教材完全一致, 影响实验现象的因素被教师严格地控制着。如果这样做实验, 我认为化学实验就可以让学生看多媒体演示算了。实验者体会不到化学现象是由反应条件所决定的这个最能体现化学特点的结论。在学生的印象里, 只要反应体系给定了, 产物或结论也就确定了, 所有的一切和教科书上所写的并无不同, 这样的化学实验, 如何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如何能够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大胆创新实验, 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钠的重要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教学中, 我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碳酸型饮料雪碧来做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验用品:试管、蒸馏水、雪碧、饱和碳酸钠溶液各一瓶。实验过程: (1) 取一支试管, 先倒入约5ml蒸馏水, 再倒入约5ml雪碧, 观察现象。 (2) 另取一支试管, 先倒入约5ml饱和碳酸钠溶液, 再倒入约5ml雪碧, 观察现象。溶液留下备用。该实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来开展实验, 现象明显, 效果良好。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Na2CO3和NaHCO3的兴趣。

当然, 我们也可以在习题讲评中穿插实验。如我讲评下面这道题:“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下列各溶液中, 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A氯化钙溶液摇B石灰水摇C饱和碳酸钠溶液摇D氯化钡溶液”我采用了很有创意的吹水实验 (吹水在粤语中是侃大山的意思) 。即用四支试管分别装约5ml以上溶液, 再请四位同学分别用吸管往试管中吹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大胆改进或创新实验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克服对及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 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情境引领动机

情境教学在操作过程中实质上体现了新课改中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在保持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地位的基础上, 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而化学具有得天独厚的课堂情境预设和创建优势。

例如笔者在在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这一课时, 采用以下新闻作为新课导入情境。《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 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 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 方圆数百米,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 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 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 十余量消防车……再引出以下思考题:

1. 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 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不吸入氨气?

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气氛活跃, 兴趣盎然。满足了高中生青春期认知心理上的一些需求, 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也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很好的伏笔。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通过情境让学生知道了氨气的物理性质, 知道了如何思考去解决化工产品泄露事故,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达到了预期中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善用归纳对比

科学史上, 运用归纳法的典型代表是牛顿, 他在《自然哲学数学原理》中说, “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归纳的”。而不少学生觉得化学难学是因为“化学没有理论, 只是一堆白菜, 21世纪的化学没有什么可搞的了”, 显得非常杂乱无章。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归纳对比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杂乱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成提纲或图表, 使学生的“知识点”、变成“知识线”最后变成自己的“知识网”。通过分析对比, 找出点线之间存在的异同, 把化学中易错易混的内容明晰起来, 从而利于学生掌握有规律性的化学知识。它的基本过程为“学生现有知识→师生总结归纳→找寻规律→学生理解巩固”。

例如笔者在教授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硫的氧化物》时, 当讲完二氧化硫的漂泊性后, 引导学生完成《几种具有漂白性物质的性质比较》的表格。

通过该表格, 把学生刚学的二氧化硫的知识与以前学的氯气、碳的漂白原理做出归纳和对比, 再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尝试解决问题。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获得相应知识的同时, 对每种物质的性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也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

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 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提高自己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教师在每上完一节课、一章, 都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自己教学内容是否按照课标要求;教学过程是否合理, 是否关照到了学困生;教学策略上是否想办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完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时写下了以下反思:

1.

本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由结构推断物质可能有什么性质, 进行假设推断, 然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达到了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2. 在演示实验中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操作规范要求的指导。

加强安全教育, 氯气有毒, 要作好通风措施, 确保安全。

3. 本节课的优点如下:有突出的亮点, 即增加了蚱蜢在氯气中的中毒实验, 语言风趣生动;边讲边实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教学思路的设计和方法的使用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很高;教学氛围的创设使学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 在教学中也有一些问题, 突出的是:教学任务的容量不是很大;个别学生在实验中过于兴奋。

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 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 要真正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必修经常修正自己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才能让化学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书·化学1 (必修)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例谈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的改进与反思 第9篇

关键词:教学目标,读前导入,合作学习,批判性思维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2003) 指出, 高中英语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阅读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 广大英语教师不断运用新课程理念, 改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但目前阅读教学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 削弱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文就笔者观摩过的一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三单元Understanding each other课文Culture differences的公开课中发现的阅读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改进

(一) 阅读教学目标不合理

教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就是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主要向学习者传达学习后所要达到的特定行为, 并展示这些行为需要的条件以及必须达到的程度 (鲍里奇2002) 。教学目标能够指导教师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技术或媒体, 引起学生的注意, 使他们明确学习方向, 把注意力集中在要掌握的目标上, 还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效果提供了框架和标准, 能够充分激发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这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案例描述:

By the end of this class, the students are

1. to learn about the cultur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2. to understand examples used in texts.

3. to master the way to treat different cultures correctly.

问题分析:

在本节课中, 教师用了learn一词来体现第一个教学目标, 这显然是把教学内容当成了教学目标;在第二、第三个教学目标中, 教师用了understand和master两个动词, 而understand和master的标准是什么, 怎样才能达到understand和master, 则不可观察、不可测量。

后续改进:

By the end of this class,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1.to tell the cultur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2. to list the examples of a certain culture.

3.to treat different cultures politely.

首先, 合理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有价值的。本节课中“判断文化差异、列出某一文化中的例子、礼貌对待文化差异”等目标符合当今世界一体化的时代需要, 而学生正好缺少这些知识和能力, 因此这样的目标设置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改进后的教学目标非常有价值。其次, 教学内容是知识系统, 是教师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学目标是教与学的结果, 是学生学习后的行为变化。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把learn the cultur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改成tell the cultur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是学生学习后所要达到的行为目标;用list代替understand, 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用treat代替master, 使得学生的情感目标易于观察。

(二) 读前导入活动缺乏实效性

导入是阅读热身和阅读准备环节, 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激活、提供和分享背景知识, 使每个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同阅读内容发生交互反应, 从而产生有意义的阅读。

Lead-in

案例描述:

1. A short video about clothes, food, housing, wedding in different cultures is put on.

2. Some pictures about clothes, food, housing, wedding and celebration in different cultures are shown.

3. Students discuss the phenomena in the video and pictures in group.

问题分析:

导入环节耗时11 分钟, 其中讨论时间为7 分钟。视频材料和图片信息量大, 趣味性强, 课堂气氛活跃, 但内容重复、用时过多。其实, 视频播放和图片展示只选择其中一项就可以起到激发兴趣、激活背景知识的作用。另外, 讨论应该聚焦主题, 如“你是否理解和接受视频和图片中的不同的文化现象?”而不是泛泛而谈。聚焦主题既可以使讨论更加深入、具体, 又可以节省宝贵时间。

后续改进:

1. A short video about clothes, food, housing, wedding in different cultures is put on.

2. Students discuss whether they accept the different phenomena in the video in group.

改进后的阅读导入环节发挥了激发兴趣和激活背景知识的作用。首先, 当学生观看不同文化中服饰、居住、婚礼习俗等不同文化现象时, 他们非常的兴奋和激动。接着, 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现象进行讨论, 引发思维的碰撞, 使学生带着如何对待异域文化的疑问进行课文Cultural differences的学习。

保留视频播放和讨论环节, 删掉展示不同文化现象图片这一环节, 减少了无效的重复, 将时间控制在6 分钟以内, 节省课堂时间。

将导入的问题具体化, 而不是泛泛而谈文化现象, 因为讨论具体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聚焦和集中, 为阅读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三) 读中小组活动形式化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 (王波2008) 在《教育改革研究》一书中宣称:“合作教学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 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 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 促进学生的学习, 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 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活动 (Kangan 1994) 。合作学习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 着眼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群体性协同发展。

While-reading

案例描述:

Task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tick the examples mentioned in the conversation. Then check them with your partners.

Task 2: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the blankets in group.

Task 3:Do task-reading exercise with your partners

Task 4:Act a short play with your partners.

问题分析:

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在本节课中, Task 4 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表演短剧, 学习效果显著。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 学生能亲身体验和感悟不同文化的婚礼习俗、餐桌礼仪和宗教信仰, 对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起到了融情的作用。但是, 并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需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本节课中, 教师对四项活动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这是对合作学习的误解。对于不适合合作学习、难度不大的任务, 学生可以直接听录音做题, 并进行自我检查或核对。

后续改进:

Task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tick the examples mentioned in the conversation. Then check them by yourself.

Task 2: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the blankets.

Task 3:Do task-reading exercise with your partners.

Task 4:Act a short play with your partners.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沟通等学习能力, 发展他们的合作技能。改进后的教学活动仍然保留Task 3 和Task 4 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因为这两项任务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合作才能很好地完成。在完成Task 3 的学习任务时,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和思维碰撞激发灵感,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因此, 在改进后的教学活动中, 把Task 1 和Task 2 由小组合作变为学生独立学习,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 读后活动缺乏深度

仅仅了解或理解英语文化知识及其差异远远不够, 使学生将英语有效地、得体地运用于交际才是最终目的。所以, 在阅读后必须创设英语文化交际情境, 积极开展读后交际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文化知识, 体验和感悟文化内涵, 增强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宗兆宏2010) 。

Post-reading

案例描述:

Act a short play

Act 1:Suppose you have a good friend from Britain, you are going to give a present to him /her...and after two days he /she will give you one in return.

Act 2:Suppose you are boss of a company. One day your two clerks from Thailand and Middle East come to visit your company. How will you greet each other?

问题分析:

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是一项较好的读后活动, 但是表演的内容过于简单, 没有挖掘文化现象背后的内涵, 活动设计缺乏深度。因此, 要创设英语文化交际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开展读后交际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运用文化知识, 体验和感悟异域文化内涵, 从而增强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后续改进:

Post-reading

Task 1:First, watch a short video about a British wedding and a Chinese traditional wedding. Then list their differences and discuss their cultural connotation (内涵) .

Task 2:First, watch a short video about Australian and Chinese table manners. Then list their differences and discuss their cultural connotation.

改进后的读后活动有两个,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其中一个来进行。每个活动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观看中英婚礼或餐桌文化视频, 二是列出它们的异同, 三是讨论其中的文化内涵。这一活动实际上是文化实践活动, 包含运作、行为、场景化活动和生平经历四要素 (Moran 2003) 。在读完某一篇实践性较强的阅读材料后, 开展文化实践活动, 能够使学生感悟、体验和理解文化内涵。通过观看视频, 列出中英婚礼差异, 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学生明白了英国白色婚纱的纯洁、忠贞以及中国红色旗袍的喜庆、吉祥、热烈的文化内涵差异, 英国婚礼宣誓仪式表达的责任、忠诚、永恒以及中国婚礼三拜仪式表达的感恩、责任、忠诚等相似的文化内涵。学生只有通过观看视频, 列出中澳餐桌礼仪差异、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理解刀叉与牛排、筷子与红烧肉的必然联系, 才能理解就餐时应该坐直、不可用嘴就食物这一规约的内涵, 理解其饮食文化的实质, 把握其饮食文化精髓, 成功、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教学反思

(一) 精心设计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目标是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后所要达到的、特定的阅读行为, 对英语阅读教学起着引领作用。在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时, 需按照“教材—教参—课标—学生—理论”的顺序进行。要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就要进行五个方面的行为改变 (宗兆宏2014) :第一, 把学生作为行为的对象, 把学生阅读行为的变化作为阅读教学目标;第二, 把图式理论、阅读教学模式、阅读分层理论、阅读教学三步骤等理论运用到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中;第三, 依据课标、阅读材料、教参等选择具体的教学目标;第四, 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第五, 运用目标设计的ABCD方法表述阅读教学目标。

(二) 创设激发兴趣和思考的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一方面, 教师应创设新颖的、充满乐趣的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 让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情感投入到英语阅读学习中;另一方面, 教师创设的情境应具有思考性, 不仅能让他们的注意力持续关注阅读学习, 而且让他们在兴奋激动的同时, 将思维指向和集中于阅读学习内容。因此, 导入活动, 既要生动形象, 又要富于思考。

(三) 合理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理念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 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独特之处。自主学习表现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分析、独立思考、独立决定, 并且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阅读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合作学习具有交往性、互助性、分享性的特点, 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鼓励, 能够解决学生无法独自解决的问题, 是一种有效攻克难关的方法。但并非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用合作学习方式, 否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下降, 而且有的学习任务完全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完成。

(四) 加强批判性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可分为三个层次, 即字面阅读, 推理阅读和形象阅读。形象阅读, 也叫批判性或评价性阅读, 要求读者能把语篇信息与自己的知识及价值观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王笃勤2002) 。读后教学环节是发展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机, 通过设置与文化冲突、学生生活、社会热点、自然环境等相关问题的阅读任务, 能充分引发学生的深度思维, 把阅读所学知识与自己已有知识联系起来, 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阅读能力。

结束语

笔者只探讨了英语阅读教学目标、读前导入、读中学习方式、读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面问题的反思和改进, 还有许多问题未能穷尽, 旨在抛砖引玉, 愿广大英语教师不断实践、探索、反思, 改进英语阅读教学, 使英语阅读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鲍里奇.2002.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波.2008.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贺州学院学报, (3) .

王笃勤.2002.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宗兆宏.2010.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探索[J].英语教师, (9) .

宗兆宏.2014.运用教学设计原理解决阅读教学目标中的问题[J].中学外语教与学, (4) .

Kangan, S.1994.Cooperative learning.San Juan Capistrano[M].CA:Kangan Coperative Learning.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例谈 第10篇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直接动力。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适当地选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我在伏安法测电阻探究课例中采用了一块废弃的集成电路板,采用投影形式首先让学生观察到一块小小的电路板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许许多多的小元件。学生立刻一片惊呼,然后放大定位到几个电阻旁边有一些数字,如:R201、R398等。我顺势提出问题: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义呢?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为探究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因势利导,实施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我进行了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探究环节设计。

1. 实验原理的提出。

本环节采用了复习旧知、铺路搭桥的方法,通过对欧姆定律的复习和启发性地语言使学生很容易得出该实验依据的原理:R=U/I,从而减少了探究的盲目性。

2. 实验器材的选择和电路的设计。

这是探究活动的重要一环,能否得出最佳探究电路,将直接影响下一环的实践探究。我在教学过程中并未直接给出实验电路,而是采用了学生分组合作、各抒已见、评价分析等教学手段,并通过投影展示各组同学的研究成果,师生共同分析优劣,选出最佳方案。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体会探究方案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认真科学的学习品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

3. 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

正确地进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也是体现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一个方面,因此在这方面教师应注意平时的训练,并对待一些细节问题提示学生注意。

4. 实践操作,完成测量。

在进行实践操作之前,我首先对电路连接,以及操作过程中一些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的选择等,以提问的形式提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在投影上以温馨提示的形式展示在大家的面前,这样避免了仪器的损坏和操作不规范情况的发生。由于前面的一些准备工作比较完善,因此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操作过程。我对于少数不能顺利完成测量任务的小组进行适时地点拨,不仅帮助他们解决了难题,而且增加了教师亲和力,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5. 图像法处理数据。

选取两组学生实验数据展示,再次强调数据处理过程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然后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坐标图,并将其中一组测量数据进行描点连线,请学生仔细观察,传授一种新的技能———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

三、拓展思路,引申升华

在以上探究过程结束之后,提出一个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问题:若实验中电压表不慎损坏,又没有备用仪器,那么测量还能完成吗?在学会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基础上,回扣主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强化理论与生活的联系,拓宽电阻测量的思路方法,提高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课后反思

课后,我对整个教学的设计及实施过程进行了反思,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 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式接受为主,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而且这种方法过于侧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方面的培养,致使有些学生对物理望而生畏,影响了他们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因此,新的物理课程特别强调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我在本课各个教学环节与实施过程中,力求做好一名“导演”,并在导的过程中,力争创设一种轻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动脑、动手、动口,能活跃思维,动手能力得到培养,表达能力提高,创造思维得到体现。可见,新时代物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抛弃各种顾虑,大胆地尝试新课程理念之下的教学模式,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

2. 科学态度的培养。

通过科学探究,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是新课程标准标准的理念之一。在实施实践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学生出现了感觉自己的测量结果不尽如人意,改数、凑数的做法。我对此类错误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制止,并以此告诫学生应当采取的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 体验成功,努力进取。

在仪器准备阶段,我将待测电阻的阻值用标签遮住。当学生完成实践操作之后,当我告诉他们可以揭开标签验证一下自己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时,只听得教室内又一片惊呼。很多学生都在高兴地说,我的结果完全吻合或者是我的结果非常接近。从学生的表现不能看出,他们已经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与喜悦。我想这对于他们以后的探究学习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帮助作用。

4. 实验探究过程应进行合理的分组。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例谈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52-1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参与心理,提高思维展开的有效性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利用学生已有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激活學生的参与心理,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从而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有效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在《苯酚》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篇关于苯酚污染事件的报道:有一天早晨,流入鄱阳湖的一条小河旁的养鸭专业户,发现他的鸭子全都无精打彩,细看河水,有大量的死鱼和少量“白色污水团”。专业户及时报警,有关领导和专家及时赶往现场,经检验是苯酚污染所至。为保护下游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方面火速调运50吨化学药品进行处理;另一方面追查污染源,其原因是上游化工厂发生了苯酚泄漏事件。

教师立即请同学们从化学的视角,提出报道中与苯酚有关的问题。通过小组积极的讨论、汇报,同学们踊跃发言,相互补充,归纳出要探究的问题。这样既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心理,缩短了进入有效思维的时间,又明确了学习目标。

二、设计教学“空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提高思维强化的有效性

所谓教学“空白”,就是教师在施教中未曾明说而让学生思考、想象的部分。学生在面对一种不完善而有缺陷或有“空白”的刺激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求改变它们并使之完满的心理,从而对其加以填补。因此,教师在施教中应精心设计教学“空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使学生在创造中寻找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探究苯酚与碳酸酸性强弱时,学生往往会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设计出二氧化碳与苯酚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方案,同时也会设计出由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案。这时教师可及时提问:“这样制备出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是否存在缺陷?”学生很快可得出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中间还需连一个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的保障措施。接着要求学生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从中挑选出产物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两种书写方式投影,继续让学生讨论。这样,学生经过由弱到强的创新思维,使思维强化阶段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三、强化实验功能,激活学生的动态心理,提高思维活化的有效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些重要的发现和科学探究都要借助于化学实验。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好奇心理,充分运用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并且根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需要补充必要的化学实验,创设生动的实验情境,引导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阐述,动脑思维,凭借一系列的“动”发挥实验的诸种功能,激活学生的动态思维,使思维始终保持愤悱、活化状态,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探究浓溴水与苯酚反应是发生了取代反应还是发生了加成反应时,学生往往会从加成反应的产物上去分析:若是加成反应,产物中无氢溴酸;若是取代反应,产物中有氢溴酸,可以用PH试纸检验。这时教师指导:“溴水的PH值小于7吗?”将学生刚刚建立的“心理满足平衡”打破,促使学生又进行认真的思维和讨论,从溴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与水反应的量少,氢离子浓度较小,PH值略小于7上去设计实验,至此学生得出采用对比实验进行判断的探究方案也就水到渠成了,从而使学生又建立起新的“心理满足平衡”。这样,在多个问题情境诱导下,不断质疑,释疑,不断地激活了学生的动态心理,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始终处于认真探求的激昂状态,并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促使知识的内化,师生心理互动更趋和谐与活跃,使思维一直处于有效的活化状态。

四、把握知能落差,维持学生探求心理,提高思维保持的有效性

所谓知识和能力落差就是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和所需能力与学生能接受的知识和学生现有能力的差。如果落差过小,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失去探求的欲望和热情;如果落差过大,学生又力所不及。为此,教师必须通过对学生现状的客观分析,确定恰当的知识和能力落差,保持学生的探求心理,这就要求教师的施教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既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不断激起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的热情和期望。因此,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在教材难点、重点处,精心设计系列问题情境,营成一个个学生的“认识冲突”,让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暂时不平衡的思维状态,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求,达到较长时间保持思维兴奋的状态。

总之,教师应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运用良好的教学艺术,及时调控学生的课堂心理,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例谈 第12篇

一、导学:抛出问题自学

构建高效课堂,光盯着课堂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实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编写导学案要将高中化学的知识点转化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要分层设计,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将文本中难易不同的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个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导学案,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要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导学案导渗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导学案”选用的例题和练习,要贴近文本,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如在讲氯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题: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田鼠洞里毒田鼠,这是利用了氯气的什么性质?(请选择)(1)黄绿色;(2)密度比较大;(3)有毒;(4)较易液化;(5)溶解于水。也可以这样设计:法西斯曾经用氯气制成毒气弹,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防御呢?(1)隐藏到低洼处;(2)跑到高的地方;(3)用软布沾氢氧化钠溶液蒙面;(4)多饮牛奶、豆浆。用这类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

课前,教师把要上的内容进行板块化分,把一些重点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就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师生共同研究学习。通过导学,对疑难问题,易混淆的概念等作标记,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带入课堂,二次探究。

二、互动:带着问题探究

进入课堂,教师不要急于开讲,要先问学生在导学中还有什么疑难,在自学中还有什么问题?可以让学生板书到黑板上,然后由老师对问题作些整理,师生进行初步的探究,教师要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有较高价值,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并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问题,进行发掘,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氯气知识教学片断:

师:Cl2与H2O反应生成哪些物质?

生1:二者相溶后,混合物里,不含有Cl2分子了……

生2:Cl2溶解于水后,有刺激性气味吗?

我认为这里还含有Cl2分子……

师:为什么Cl2与H2O混合后,还显浅浅的黄绿色呢?

……

然后引导学生回忆电解质在水中的电解情况,这样就能使学生自然地推理出:即使有HCl分子,也电离成氢离子与氯离子了。

师:现在你认为混合物里,还含有Cl2分子吗?

生:Cl2溶剂于水后,存在的微粒是:水分子、氢氧根离子、氯分子、氯离子、氢离子、次氯酸分子、次氯酸根离子。

再如:“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片断:

教师在分析Fe2+与Fe3+二者的关系后,有的学生提出:在FeCI3溶液中分别加入铜粉、Na2S溶液、碘化钾溶液,FeCI3溶液与铜粉反应,所生成的溶液有何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此类现象?接着又有学生提出:往FeCI3,溶液中添加少许Na2S溶液,所生成的溶液又有何现象?原因是什么?如果改变添加顺序,又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进一步设问:把FeCl3溶液和Na2S溶液反应所成的生成物放置到碘化钾溶液中,会发生什么现象?从中你能得出Fe2+与Fe3+有怎样的关系呢?

用教材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各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教师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的多重价值,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灵活有效地处理文本,并为探究性学习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问题设计,为学生提供探索科学、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崭新平台。

三、实验:在尝试中生成

为了使我们的实验探究教学更有效,可以循序渐进,教师先做示范,让学生了解实验探究教学步骤和过程,让学生明白实验探究教学的步骤与过程,为下一步的学生实验做一些有效的指导,接着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实验验证,这样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潜移默化地升华。要培养真正有才能的人,就一定要让学生会动手,在动手中探究,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如,“乙烯”实验教学片断:

让学生把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师:根据这一现象应该得到什么结论呢?那么这个反应是不是取代反应呢?取代反应和这个反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你能用实验来证明吗?结果学生想出了许多方案,然后让学生探究选取最优方案进行实验演示。

四、结课:怀揣悬念企盼

现代的教师只会“解惑”是很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布惑”,通过“布惑”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

例如:在学完醇之后,下一节将紧接着学习酚的性质,可以这样结课:“今天,我们学习了本课,大家懂得了羟基与饱和链烃基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其性质与乙醇相似。可是如果羟基不与饱和链烃基相连,而与苯环直接相连,该化合物的性质又会怎样?它是否也属于醇?你知道吗?”这样可使同学们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跃跃欲试,让学生主动预习,寻找答案,也为下节课的开头埋下伏笔。

上一篇:人才识别下一篇:城市综合交通客运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