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与机理范文

2024-07-23

临床与机理范文(精选10篇)

临床与机理 第1篇

关键词:毫米波,安全性,临床应用

低能耗毫米波(millimeter waves,mmws)已在临床应用40余年,但在全球尤其是西方国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绝大多数对毫米波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是在前苏联和中国进行的。对毫米波的生物效应广泛的研究表明,低能量毫米波可能通过非热效应,与生物分子特别是水的共振型互动对生物体组织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它的穿透率很差(在皮肤以下<1mm),但在离皮肤辐射区域很远的远端器官仍然产生有毫米波的生物效应。在前苏联和中国,毫米波疗法已广泛用于大多数重大疾病的临床治疗并且疗效显著。这篇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最新的关于毫米波生物活性和经严格审查的临床研究文献。基于动物试验和临床实验的广泛研究表明,有大量证据支持毫米波疗法的潜在好处。最有说服力的毫米波疗法的好处是对各种原因造成的组织损害的修复,包括手术创伤,溃疡,缺血,运动造成的软组织和骨损伤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毫米波疗法也广泛应用于癌症患者,临床证据主要表现在其对骨髓的保护,免疫刺激和改善癌症相关症状。尽管有少数几个报告提出异意,毫米波疗法总的来讲很安全,无严重副作用。但不推荐孕妇使用,因为基于动物研究,对胚胎大脑的发育似有不利影响。总之,由于长期的研究和大量病人的临床试验,毫米波的临床益处被广泛接受。基于其良好的安全记录和低廉的成本,毫米波疗法值得进一步发展研究。

追溯毫米波的历史,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其生物效应后,就开始了医学方面的应用。在俄罗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数百万名病人接受了毫米波治疗。20世纪90年代,毫米波疗法开始在中国流行。

1 毫米波的生物物理学

毫米波早期用于工业用途,后来开始在生物物理学研究和临床治疗中使用。在过去几十年里,专门用于医学用途的毫米波被设计出来,比如俄罗斯的KVCh和Yav品牌,以及中国的百全KFA系列,其频率和功率适合于治疗使用。新一代的毫米波治疗仪尺寸更加小巧,便于手提,并配备非常人性化方便操作的控制板,便于诊所里的日常操作,以中国的百全KFA系列产品为代表。

2 毫米波的安全性

毫米波广泛应用于临床,人们普遍认为,毫米波疗法是非常安全的,并且耐受性好。在迄今关于毫米波的文献中,没有出现过严重的副作用报道。

3 毫米波的治疗性应用

数以百万计的患者使用过毫米波治疗,几乎覆盖所有常见疾病。一般情况下,毫米波疗法是将一个接触头置于或接近病人的皮肤表面。在许多情况下,毫米波的照射位置是以传统中医药(TCM)为基础,根据疾病的情况而选定的相关针灸点。以下我们将毫米波对人类疾病的实验与临床结果总结为以下几个部分。

3.1 癌症

毫米波对癌症的治疗不仅限于抑制肿瘤生长,而且广泛涵盖对癌症病人病情的控制包括减少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加强免疫系统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癌症引起的疼痛等。

3.1.1 抗癌治疗

在俄罗斯治疗原发性黑色素瘤,手术切除后,毫米波照射被用于防止黑色素瘤的复发和转移。在中国也进行了很多使用毫米波治疗癌症的相关临床试验。这些试验大多结合传统的化疗或放疗。很遗憾,并没有大量的临床试验来评价使用毫米波治疗后肿瘤的反应。曾经对晚期(IIIa-IV)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进行过随机分组,开放标记的临床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接受MVP化疗加上毫米波治疗的病人的肿瘤反应(总有效率71.4%)比那些只接受MVP化疗的病人(总有效率31.4%)要高。而且生活质量也显著优于未加毫米波的病人。

很明显毫米波结合放疗或化疗可以提高常规治疗方法的疗效,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评估。

3.1.2 缓解与癌症相关的一般症状

大多数毫米波对癌症病人治疗的临床试验都集中在减少症状和保护人体免受化疗引起的副作用。有些实验将毫米波的接触表面置于相关的穴位点上,结果表明毫米波照射在穴位上是最有效的消除疼痛,局部肿胀,和呃逆的方法,其有效率分别为66.7%,62.5%和80%[1]。一些研究人员在各种中文期刊上发表过类似的临床观察报告。

3.1.3 骨髓保护及免疫刺激

毫米波对骨髓的保护作用,在以往动物模型实验中有详细的描述。20世纪80年代,在前苏联对600多临床病例实验的结果表明毫米波对正在化疗的癌症患者也起到保护骨髓的作用。多项研究报告显示了毫米波照射对化疗病人骨髓保护的效果。实验表明,毫米波(25.8GHZ,100m W/cm2)也可以保护接受二乙基亚硝胺(DEN)治疗的实验老鼠的免疫系统和肝脏功能。

上述毫米波的免疫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已得到癌症病人的证实。一项临床试验在22个进行化疗的恶性滋养细胞癌(malignant trophoblastic tumor)患者中进行。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毫米波照射的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但对血小板数量没有影响。另一个临床试验在25个癌症病人中进行,实验结果显示,低功率(<10mw/cm2,42GHZ)毫米波也可用来保护化疗引起的骨髓损伤。

3.2 疼痛

3.2.1 癌症疼痛的控制

大部份在国内刊登的关于毫米波对癌症病人治疗的临床研究是关于疼痛控制的。这也是俄罗斯的医生和科学家着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可能是根据以往实验模型和临床观察中毫米波照射对一般疼痛的止痛效果而得出的。另一些临床试验证实了毫米波照射对癌症患者重度疼痛的镇痛作用。然而,这些临床试验的质量也是值得商榷的,按照牛津标准对这些随机临床实验的质量评分,他们的得分都不超过1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数研究采用的是高功率密度(IPD)的毫米波装置,只有少数试验采用的是低功率密度(IPD)的毫米波装置,也呈现了类似的疗效。所有发表的对癌症患者疼痛的毫米波治疗都照射在皮肤上的多个位置,照射位置多为穴位点,穴位点的选定原则是以中医经络为基础的。毫米波照射穴位点被认为是针灸的一种形式,由照射刺激穴位点产生穴位局部热能,产生微型按摩作用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一直没有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比如用毫米波照射多个穴位点是否有任何额外的好处,或是否毫米照射非穴位点治疗的效果会差一些等等问题都有待探索。

3.2.2 非癌性疼痛治疗

毫米波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非癌性疼痛。相关临床研究主要在俄罗斯或前苏联进行的。研究结果描述了毫米波对头痛,关节疼痛,术后疼痛,口腔疼痛,三叉神经痛等的效果。在13项临床研究中,随机选出的9项研究里只有3项取得了3分以上的oxford scale牛津随机试验方法质量评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持续毫米波远距离照射穴位点几小时到几天,可以最有效的缓解疼痛。这是毫米波用于镇痛的最典型的例子。但是国内对于毫米波在非癌性疼痛治疗方面应用的报道非常有限。

虽然只有少数关于毫米波镇痛的机理报道,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参与内源性阿片endogenous opioid系统的证据,主要是根据各种阿片阻滞剂能够抑制毫米波的镇痛效果。特别是他们在最近的研究表明,delta和kappa阿片受体(delta-and kappa-opioid receptors)可能参与毫米波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endogenous opioids in CNS)的水平。

3.3 运动损伤

在中国和前苏联国家,毫米波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由于体育运动或其它原因造成的身体受伤。毫米波在治疗软组织损伤,骨折,减轻水肿,加速伤口愈合和减轻疼痛等方面的益处已得到证实。对于治疗肩颈部软组织损伤,毫米波疗法比按摩更有效。将毫米波治疗与类似的红外线治疗进行比较,在390例病例进行治疗肌筋膜炎的实验报告显示,使用毫米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而使用红外线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2.2%。

很少有关于毫米波对治疗组织损伤的机理研究。人们认为用毫米波照射针灸穴位点,通过刺激敏感点的皮肤产生一种微妙的加热作用,实施了没有针的针灸治疗。然而,一些实验结果强烈显示使用毫米波照射的区域可系统地改善身体的微循环,这既不是通过针灸也不是通过生热机理。无论如何,毫米波可以改善照射区域或系统地改善微循环,这可以说明它对于为治疗创伤而促进组织修复,减少炎症和疼痛缓解的益处。

3.4 糖尿病

改善微循环障碍,是尤为重要的控制糖尿病的前提。在国内,毫米波已被广泛用来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糖尿病。一些对I和II型糖尿病人进行毫米波照射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在胸骨,“合谷穴”和“足三里”3个穴位照射25min×10次,可以对指甲皱微循环(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有重大改进,并且可以降低血粘度[2]。通过改善微循环,可促进伤口愈合,这个因素可能与临床观察到的毫米波对糖尿病皮肤溃疡治疗的有效性相关。

毫米波照射对糖尿病管理的益处不仅限于改善微循环,而且对许多与糖尿病相关的其他症状也有改善作用。其中,毫米波照射对糖尿病外周神经炎的治疗作用在中国的医院中是研究得最多,应用得最广泛的。据中文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china zhiwang)”的搜索结果(http://ckrd2.cnki.net),自2000年以来,在中国共有10个关于毫米波疗法对糖尿病外周神经炎的有效性的临床研究,每个临床实验涉及20~128个病例。其中4项研究测量了客观指标之一的神经传导速度,其余的研究皆基于患者的自我评价。虽然在这些研究中没有成功区分电子针灸刺激和毫米波照射对患者的影响,似乎所有的学者更倾向于把改善糖尿病外周神经炎的症状主要归功于毫米波的照射。所有10个研究报告都证实毫米波照射能更为有效的控制和减少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症状,其有效率高达大约90%。疗效评价是基于观察病人的主观症状,检查肌腱反射和中腓及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速度,以及中腓肠和总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速度。在其中的2项研究中,分别测定了毫米波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这2项研究都得出结论认为毫米波对糖尿病外周神经炎的影响不是通过调节血糖水平来完成的。

3.5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另一种在国内医院中广泛应用毫米波进行治疗的疾病。据中文文献数据库“中国智网(china zhiwang)”的搜索结果,2000~2007年之间,共有8个发表了的研究成果。其中显示最常用的毫米波治疗前列腺炎的方法是将探头插入直肠照射前列腺地区。所有报告均显示毫米波能有效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研究中一个有趣的发现是,毫米波对III型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好于II型前列腺炎,后者还结合环丙沙星。III型前列腺炎的定义是指非细菌性,这符合上述提到的试验观察结果,即毫米波可能不具备抗菌能力。其他已发表的研究报告并没有提及进行毫米波治疗的病人的分类,因此,上述研究结果并未得到证实。不过,一个试验报告中指出,使用毫米波照射的一组病人比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对症状有较高的反应率。上述临床观察均采用侵入性治疗(intrarectum)照射。这个侵入性的方式可能会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来一种非侵入性毫米波治疗(该治疗仪由北京中成康福技术公司制造)对12例前列腺炎患者及1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进行了研究。经过4~5次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疗程结束后,18例前列腺肥大患者中对17例患者都有效果,对12例前列腺炎患者全部有效[3]。这项研究如果获得证实,表明侵袭性治疗(intrarectom)照射可能是没有必要的。

3.6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

据称,前苏联数以千计的病人已经接受过毫米波治疗消化性溃疡。一项涉及27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毫米波治疗对溃疡愈合的疗效达80.4%,对减轻疼痛的疗效达99.7%。另一项研究显示,只用毫米波治疗的317例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患者平均有95.3%溃疡愈合,其平均愈合时间为19.8d,而只采用传统医药的对照组中有78%的患者溃疡愈合,其平均愈合时间为33.6d。在上述的几项研究中,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康复都是通过内窥镜(endoscopy)检测的。然而毫米波照射能使消化性溃疡愈合的机理尚不清楚。最近的一些临床研究表明毫米波辐射可能会以间接方式影响到病人的病理状态。

3.7 伤口愈合

有意思的是,据报道,一些对临床病人的试验显示使用毫米波照射治疗消化性溃疡不会形成通常溃疡区域愈合后留下的疤痕组织。动物试验研究也显示毫米波照射能降低肿胀,充血和渗透,毫米波的照射产生有利于伤口愈合的影响。使用毫米波治疗伤口愈合已被广泛用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自1987年以来,有成千上万的由于各种原因受伤的患者通过这种技术进行治疗。虽然国内的临床试验研究没有那么正式,但同样观察到了毫米波类似的益处。

3.8 炎症性疾病

伤口愈合的延迟往往与组织发炎有关,在中国毫米波也已用于临床治疗许多炎症性疾病。大部分这些临床研究试验都是随机选出的对照组和治疗组。大多数研究的结论认为毫米波治疗是有效的,不仅减少了与炎症相关的症状反应,而且加速了彻底康复。然而,在许多情况下,毫米波不是单独进行治疗的,而是结合其他疗法,包括针灸,抗生素,维生素,甚至紫外线照射等。因此,很难评估是否是由于毫米波照射和其它治疗方式的互动产生的疗效。这可能也是同一种疾病,不同的研究却得出截然不同的反应率的原因之一。然而,由于对照组也按照同样的组合治疗,只是没有使用毫米波照射,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这些研究结果应该仍然有效。

3.9 其它临床应用

在前苏联还有许多其它疾病已经或正在使用毫米波进行治疗,但它们并不包括在本文讨论之列。其它文献中记载:有足够的证据证实毫米波治疗对心脏缺血、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肺结核、肺和腔内的淋巴结结节病都有益处。有趣的是,在中国只有极少数关于使用毫米波治疗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报告。

4 结语

本文章回顾了最近出版英文版和中文版关于毫米波的应用和机理的出版物。尽管存在着大量可见的疗效,仍然需要高品质的临床与机理方面的研究。

2007年8月15日和11月7日,“北京晨报”,2次报道了由中国健康与医疗发展基金会和北京中成康复有限公司发起的捐赠活动,有数以百计的毫米波治疗仪器捐赠给中国北方农村偏远地区的诊所,以改善国内贫困地区的卫生健康服务。据统计,在8个月内,有超过7000名患者接受治疗,毫米波治疗仪和疗法显然深受当地居民的欢迎。毫米波疗法对于满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疗需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鉴于毫米波疗法的悠久历史,使用数量庞大的病人,广泛反馈的临床益处,良好的安全记录和低廉的成本,毫米波疗法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以通过精心合理的设计,进行系统的临床评审。

参考文献

[1]王中和,蔡以理,胡海生.HPD毫米波对晚期癌症患者癌性症状的疗效观察[R].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1,2(7):21~22,32.

[2]曾祥元,白小红.毫米波对糖尿病微循环血液流变性影响的临床研究[R].四川医学,2002,10(22):1046~1047.

藿香正气水的临床应用及机理探讨 第2篇

【关键词】藿香正气水;临床应用;机理

藿香正气水是由中医学中的千古名方--藿香正气散改制成的一种酊剂。藿香正气散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藿香、大腹皮、紫苏、茯苓、白芷、陈皮、白术、厚朴、半夏曲、桔梗、甘草等十一味药组成。其功效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l]。而藿香正氣水现代临床习惯用于胃肠型感冒。近年来有关其治疗手足癣、荨麻疹、妇科疾患以及老药新用的报道逐渐增多,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是否有一定的作用机理存在?故浅析如下,以示启迪。

1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慢性胃肠炎等内科疾病的机理讨论

藿香正气水在现代内科多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慢性胃肠炎等。张氏[2]用藿香正气水配合西药治疗胃肠型感冒患者,总有效率96.1%;其治疗机理中医认为无论是胃肠型感冒还是急慢性胃肠炎,只要符合藿香正气的主治证候,临床表现鼻塞、流涕、头痛、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等症状,就可以采用藿香正气水治疗。方中藿香、紫苏、白芷外散风寒,半夏、陈皮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止泻;厚朴、大腹皮行气化湿、畅中除满;桔梗宣肺利膈、解表又化湿,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营卫,诸药相合达内外同治、表里双解,使外寒除吐泻愈。

现代药理研究[3]证明该药对乙酰胆碱刺激的兔离体肠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效果与阿托品相似。能促进胃泌素的分泌,并具有镇吐及抑制胃肠推进功能的作用;该药对醋酸刺激性疼痛反应及热板法致痛均有镇痛作用;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说明藿香正气水对金葡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上结论为其临床上治疗胃肠道疾病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2治疗皮肤疾患的机理探讨

蒋氏[4]报道用藿香正气水和庆大霉素外涂治疗隐翅虫皮炎90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石贵荣[5]介绍了用藿香正气水治疗慢性荨麻疹、手足癣、湿疹及小儿痱子等皮肤病的临床经验。谭峰源[6]也通过藿香正气水治疗45例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观察,再次肯定了其对荨麻疹等多种皮肤病的治疗作用。中医认为皮肤疾患的病因主要有正气不足之内因和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外邪,而藿香正气水外可疏散祛皮毛淫邪,芳香之气可驱山岚瘴疟,内理脾胃以除湿,并助肌腠疏泄,实可内外并调、表里同治。

现代药理实验研究[7]证明藿香正气水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学者[8]经动物体外证实,藿香正气水具有抑制抗原抗体反应,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断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介质,改善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由此推测,其对皮肤疾患的较好临床效果可能与其体外抑菌和对变态反应介质阻释的机制有关。

3敷脐外用治疗疾病的机理探讨

临床报道[9]用藿香正气水配合碾成细粉的复方苯乙哌啶敷脐的方法治疗小儿肠炎80例,取得较好效果。张氏[10]用藿香正气水点脐热敷治疗中风便秘、产后尿储留及腹部术后腹胀;从经络学说角度,脐部乃神阙穴,系任脉要穴,督、任、冲三脉“一源三歧”,经气相通,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外合四肢百骸、皮肉筋骨。药物的有效成分被吸收后,通过经脉气血之循行,散布全身,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西医认为[11]脐部皮肤除局部微循环外,脐下腹膜还分布有丰富的静脉网,另外,脐凹陷形成陷窝,药物敷脐后形成自然闭合状态,利于药物较长时间存放,这些均利于药物穿透、弥散,而被吸收入血。

李正平[12]应用藿香正气水反复擦洗大椎穴~至阳穴及足太阳膀胱经处,配合西医抗炎、抗病毒、纠酸等治疗小儿高热240例,均未用解热止痛剂及物理降温,取得满意疗效。其机理可能是此刺激反射性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末梢血管扩张,毛窍开放,汗液分泌增加而体温下降。

藿香正气水除上述用于内、皮肤、儿科外,有报道[13]用于妊娠呕吐、妇女白带过多及外洗治疗阴道炎、外阴炎等。其机理与可能和其体外抑菌作用、降逆和胃的功效有关。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导也逐渐增多,因此,对于藿香正气水的应用要慎重。目前,其临床应用研究较多,但多缺乏规范、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药理实验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开展相对较少,故今后应重视在此方面进行有效探索,为藿香正气水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179

[2]张轶鹤.藿香正气水(丸)治疗胃肠型感冒验案浅析[J].适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4):381

[3]袁晔蓉.藿香正气水对大鼠胃肠道影响的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9(5):177-178

[4]蒋纪文. 藿香正气水和庆大霉索外涂治疗隐翅虫皮炎9O例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14):2535

[5] 石贵荣,王秀珍.藿香正气水皮肤病新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181

[6] 谭峰源.藿香正气水治疗45例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研究,1995,2:16-17

[7] 陈德字,朱玉群,黄淑芳.藿香正气水抗真菌作用实验与临床观察[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2,15(3):192-193

[8] 余传星.藿香正气水阻断肥大细胞颗粒韵实验研究[J].中医药研究,1994,(4):60

[9] 尹宛洛.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炎80例[J]. 河南中医,2003,23(7):66

[10] 张耀.藿香正气水外用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6,28(3):124-125

[11]魏振装.家庭脐疗[M] 北京:金盾出版社,1993,2-3

[12]李正平.中药外治法治疗小儿高热24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3,12(5):50

[13]杨旭东,刘桂萍,李 鹏.藿香正气水治疗外阴炎及阴道炎25OO例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3,20(4):254

刮痧治疗痤疮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探讨 第3篇

1 临床研究

临床上一般先对痤疮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继而根据不同分型选择不同经络及穴位进行刮拭。马的峰等[1]将痤疮患者分为四个证型:肺经风热、脾胃湿热、冲任不调、痰瘀凝结, 每个证型选择相应的经脉进行操作。如肺经风热型用补法或者平补平泻法刮督脉、手足阳明、足太阳、手足太阴经脉;脾胃湿热型用泻法刮督脉、任脉、足太阳、足阳明、手阳明、手太阴经脉。刮痧操作20min, 总疗程结束后各证型疗效均佳, 按疗效优差排名依次为:肺经风热型、脾胃湿热型、冲任不调型、痰瘀凝结型。临床上还采用逆经络刮拭项背部督脉和膀胱经来治疗痤疮。王英杰[2]对该疗法治疗痤疮进行了研究, 指出刮痧改善了痤疮患者的病情, 同时得出肺经风热型、湿热蕴结型的疗效最佳。

刮痧结合其他疗法治疗痤疮可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临床上也颇有研究。张银娟[4]刮三条线治疗痤疮:一是百会至前发际即督脉循行线;二是大椎至身柱即督脉循行线;三是大杼至胃俞即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采用泻刮的操作手法, 并对背部刮拭之处进行拍法或叩击, 配合平衡针法进行操作, 即选用痤疮穴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进行操作[3]。还有研究指出采用刮痧结合电针、自血疗法[5]、捏脊[6]、针灸综合治疗[7]、中药汤剂内服[8]、耳穴贴压[9]等疗法疗效显著。由此可见, 刮痧结合其他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一种方法, 因此笔者建议临床上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痤疮以达到疗效的最大化。

2 机理探讨

2.1 中医学机理探讨

刮痧疗法是在人体表面部位进行刮、挤等物理刺激, 从而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 或配合应用一些中草药, 通过刺激体表络脉、皮部和经络的传导作用, 激发人体脏腑功能, 改善气血循环状态, 从而达到平衡阴阳、泻瘀排毒等功效[10]。

《内经》云:“有诸内, 必形诸外。”可以看出痤疮与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及体内气血运行有着必然的联系, 主要是通过十二经脉的沟通作用来实现。从经络循行上看, 痤疮发生的部位与脏腑相关性如下:前额为胃, 口周为脾, 面颊两侧为肝, 胸部为任脉, 背部为督脉。而从证素辨证上研究, 患者皮损分布与五脏的关系分别为:左右为肝肺、下部为肾、中部为脾、上部为心[12]。五脏病位证素依次为:肝、肾、脾、肺、心, 其中女性以肝为主, 男性以肾为主, 证型相应为肝郁化火、肾虚火旺、湿热蕴脾、肺经风热、心火亢盛[11]。同时病性分析中, 证素为热者较多[12]。因此, 清热毒、泻郁热是治疗痤疮的关键, 整体调治、疏经通络是治疗痤疮的基础。

刮痧是“生物全息论”的一个应用, 它可以调节人体机能, 起到治疗疾病以及保健的作用。古法有云“百病皆可发痧”, 出痧的病理基础是络脉受邪, 闭塞瘀阻, 这种病理状态是经络刮痧法的主要依据。且根据“皮部理论”, 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可在人体体表相应的反应区体现, 即所谓的“十二皮部”, 也是络脉的分区。如果人体的五脏六腑出现问题, 可在相应的皮部看到反应, 有助于协助诊断、治疗疾病, 因此刮痧疗法也是“皮部理论”的一个临床应用。临床上刮痧治疗痤疮常按照循经取穴原则, 例如肝经太冲、侠溪, 肺经尺泽至鱼际, 大肠经曲池至合谷, 胃经足三里至内庭, 脾经血海至三阴交, 以达到宣肺和胃、祛湿健脾、清肝泻火等作用, 使得五脏安、阴阳和。亦常选用督脉、膀胱经:从哑门刮至腰俞以下, 从天柱刮至大肠俞以下[13]。据《内经·营卫生会篇》中“太阳主外”, 可知膀胱经主一身之表, 而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因此在各个背俞穴上进行刮痧, 可清泻脏腑之火, 也可引邪外出, 使体内热毒有路而出, 最后起到清泻血中郁热的作用。中医认为“背为阳”, 且督脉为“阳脉之海”, 贯脊夹背, 统督诸阳脉, 维系一身阳气, 刮拭督脉可鼓舞阳气、行气活血、开窗散郁、通督达邪。

2.2 现代医学机理探讨

现代医学一般认为, 对皮部特定部位给予适当的刮拭其作用如下:①刺激神经末梢, 扩张局部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增强、淋巴液循环增强, 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②使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 改善血管紧张度与黏膜的渗透性。而且, 出痧使血管扩张, 逐渐形成毛细血管破裂, 血流溢出于外, 最终变成皮肤瘀血斑, 皮肤瘀血斑过段时间可自行消散, 这是自体溶血的作用, 可以对该皮部起到较长时间的良性刺激。这种自体溶血现象可持续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及内分泌的平衡, 促进淋巴循环加速, 细胞吞噬作用增强, 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 反应过程是加强正常生理调节机制、促进病变过程逆转, 甚至完全抑制病变过程[14]。

在形态学上, 周文辉等[15]通过10具新鲜成人捐献尸体研究, 提出躯干背区组织的血管解剖数据, 为刮痧提供了依据。其还指出刮痧的治疗作用:①刮痧能使人体的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达到优良状态, 提高人体的免疫力[16];②刮痧能增加治疗区域的微循环, 改善血液循环, 减轻肌肉疼痛[17];③刮痧能够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 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3 结语

临床与机理 第4篇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疏肝补肾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对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采用自拟疏肝补肾汤(治疗组)及尼尔雌醇(对照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FSH明显下降,E2却升高。结论: 疏肝补肾汤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其作用机制是降低血FSH水平,升高血E2水平,从而达到调整生殖内分泌的目的。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 疏肝补肾汤; 尼尔雌醇;雌二醇;血清促卵泡生成素

围绝经期综合征(CS)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缠绵。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疏肝补肾汤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1.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a. 40岁以上或手术切除卵巢后;b. 有潮热、心悸、易怒或抑郁等典型症状;c. 实验室检查血清雌二醇(E2)水平降低或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明显升高。

1.1.2 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相关标准及评分:

(1)潮热出汗:白昼12小时内>10次,2分;≤10次,1分;无,0分。

(2)睡眠:夜间睡眠3~4小时,2分;5~6小时,1分;无,0分。

(3)心悸:影响正常工作、生活,2分;不影响正常工作,1分;无,0分。

(4)情绪改变:不能正常工作,2分;能正常工作,1分;无,0分。

(5)腰骶酸痛:影响生活/活动受限,2分;稍影响生活, 活动不受限1分;无,0分。

每次累加0~10分

1.2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08~2009年清新县人民医院门诊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自拟疏肝补肾汤)30例,年龄42~58岁,平均(48. 25 ±2. 43)岁;病程3月-12年,平均(5. 20±3.40)年;平均症状积分为(2. 90±0.82)分。对照组(尼尔雌醇)30例,年龄45~60岁,平均(49. 36±3. 02)岁;病程5月-11年,平均(5. 30±3.88)年;平均症状积分为(2.89±0.62)分。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自拟疏肝补肾汤治疗。处方:柴胡9g、郁金10g、生熟地10g、白芍9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制首乌12g、枸杞子12g、山萸肉10g、薄荷6g、甘草5g,每天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3个月为一疗程,共观察1疗程。

2.2 对照组:尼尔雌醇(合肥久联制药有限公司)服用方法:1mg/片,每周服用1片,共服3个月,用药每个月第16天开始口服安宫黄体酮(浙江仙琚制药有限公司),8mg/天,连续14天。如有撤退性出血,出血第5天开始服用下疗程,3个月为一疗程,共观察1疗程。

2.3 观察指标:a. 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b. 治疗前后血E2、FSH、 LH水平变化,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放免试剂盒由武汉博士德公司提供。

2. 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分析,数据以X±s表示,组间资料采用X2或t检验。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 1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判定标准[2]和Kupermann症状评分,制定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3~6月未复发;②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总评分下降超过50%;③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总评分下降20%~50%;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总评分下降不足20%。

3. 2 治疗结果

3.2.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2.2 2 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比较,见表2。

治疗后2组围绝经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烘热汗出、心悸失眠、腰膝酸软、抑郁悲伤等症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P<0.01);对照组仅烘热汗出、腰膝酸软、抑郁悲伤症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烘热汗出、心悸失眠、抑郁悲伤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2.3 2组治疗前后血Ez, FSH, LH水平变化比较,见表3。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2明显上升,治疗组和对照组FSH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 05); 2组LH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

4 讨论

肾主生殖,肾的精气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是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基础。卵巢为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之一,其功能衰退代表着主宰生殖功能的主要器官-肾脏功能的减弱;可见肾气虚衰是本病发生的基础和最主要的诱因。但是,单纯的肾虚不足以解释其全部发病机制[4-5]。因为肝肾同源,既有母子关系,又有精血同源关系。所以,围绝经期肾气渐衰之时,加之内外因素的影响,肝脏受累首当其冲,这也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多以肝经症状为主的原因之一。肝藏血,主疏泄,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鉴于此,笔者以补肾疏肝为治则,自拟疏肝补肾汤治以疏肝解郁,滋养肝肾,调和阴阳为主,方以柴胡、郁金、生熟地、白芍、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枸杞子、山萸肉、巴戟天、淫羊藿、菟丝子甘草组成,其中柴胡、郁金、薄荷、疏肝解郁,白芍、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枸杞子、山萸肉滋阴养血,益肾填精;巴戟天、淫羊藿、菟丝子温补肾阳,全方以滋补肝肾为主,佐以疏肝解郁为辅,补泻共进,阴阳互济。滋阴而不腻,壮阳而不燥,从而改善卵巢功能,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症候群的出现。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中药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具有多元性和双向性调节作用,可通过多器官、多靶点的作用有效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尤其通过卵巢内调节使衰老的卵泡复苏从而延缓卵巢的老化过程,同时通过清除体内自由基含量,改善微循环,延缓细胞凋亡,从而调控卵巢内在老化机制[3]。

。本观察表明,肝补肾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并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升高E2水平、降低FSH水平,而且毒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57,2537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68

[3] 谢玲,赖仁胜,吕晔,等.中药延缓围绝经期卵巢衰老用功能下降机制的研究进展.江苏国医药 2005:26 (9):59-61

[4] 黄晓莺,姜昌明,雷真,补肾调更汤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35例。河南中医 2005:25 (9):40-42

[5] 李淑华,万旭东,许明山,自拟益肾活血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 (7):805-806

作者单位:511800 广东省清新县人民医院1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2

蒙脱石的药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第5篇

关键词:动物,蒙脱石,药用机理,临床应用,毒理性分析

蒙脱石也称为微晶高岭石, 是一种天然的硅铝酸盐粘土矿石, 由硅 (Si) 、铝 (Al) 及少量钙 (Ca) 、铁 (Fe) 、镁 (Mg) 等组成, 因其最初在法国蒙脱城发现而得名。蒙脱石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状, 使得其对动物的消化道粘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 这可以保护粘膜不受诸多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侵蚀, 并且可以加以吸附。因此, 蒙脱石可用于治疗食管炎、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道炎症, 对各种原因引发的腹泻也有显著疗效。除此之外, 还具有脱霉菌、保温、灭菌、提高成活率等作用。近几年, 蒙脱石已成为大规模饲料生产中脱霉措施的首选, 而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任何微生物对蒙脱石产生了抗性;蒙脱石不进入血液, 完全排除体外, 绝不残留;并且对环境没有破坏, 是一种典型的“绿色兽药”。

1 药用机理

法国科学家以家兔为模型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 蒙脱石可以保护家兔肠道粘膜绒毛免受轮状病毒的侵袭, 肠道粘膜形态基本保持正常;家兔回肠感染大肠杆菌后, 服用蒙脱石可以减轻粘膜损伤, 重建水、电解质吸收, 促进绒毛的修复;弯曲杆菌不仅可以在空肠定植, 还可以随血液循环, 在身体其他部位定植, 使用蒙脱石后, 空肠粘膜未见破坏, 其他部位也没有发现存在移位的细菌。

蒙脱石在人工肠液中对尿酸有强吸附作用, 随着蒙脱石量的增加, 肠液中尿酸剩余量显著减少。蒙脱石浓度在20mg/ml时, 对58.89mg/L尿酸溶液吸附能力达到88%;蒙脱石吸附尿酸的时效曲线显示, 在30min内即可吸收超过60%的尿酸, 1h后基本达到平衡;蒙脱石的吸附能力也随着溶液酸碱度而变化, 酸性环境中的吸附率比碱性环境中的吸附率高。

2 临床的应用

根据蒙脱石上述特性, 在很多方面已有用于临床研究及使用:止泻、消化道炎症治疗;饲料加工中的脱霉;抗生素的替代;用于止血等等。

由于其对细菌的吸附特性可用于人和动物止泻。临床药理研究表明:蒙脱石无杀菌或抑菌作用, 但蒙脱石对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空肠弯曲杆菌、金葡萄球菌和轮状病毒及胆盐都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蒙脱石凝胶能将细菌固定、吸附, 是治疗腹泻的药理基础;研究还表明蒙脱石只吸附、固定表面带有粒编码蛋白的致病性带电病原微生物。大量研究报道:蒙脱石可以将细菌毒素吸附并交换到层间, 促进受损肠粘膜的修复。已有专利将蒙脱石作为一种矿物药材, 用于药品和制剂的开发, 包括中药方剂、制剂, 药剂辅料, 载体, 缓释剂, 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也有发明涉及蒙脱石作为兽药制剂、兽药辅料、动物饲料添加剂的成分, 用于腹泻病及其它胃肠道疾病治疗和预防的药物和制剂。

目前,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仍没有引起养殖户的重视, 且极易与其它疾病混淆。一般而言, 霉菌毒素主要包括四种霉菌属:曲霉菌属、青霉菌属、麦角菌属、梭菌属。迄今为止, 已有超过300种的霉菌毒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的测试表明, 蒙脱石对霉菌毒素具有强力吸附作用 (附表) 。蒙脱石可替代哺乳仔猪饲料中的氧化锌, 达到抗腹泻的效果, 而且高锌 (大于2500ppm) 会使得机体对铜、铁的吸收不利, 从而导致铁、铜继发性缺乏, 出现贫血;对仔猪生长发育存在危害;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残留, 且造成环境污染。使用蒙脱石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危险的发生。大量临床实验表明, 饲料中添加0.1%的蒙脱石, 足以解决一般饲料中霉菌毒素的问题。

抗生素能抗菌 (杀菌、抑菌、溶菌) , 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转化率等作用, 已被广大养殖户所接受。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控制肠道中病原微生物增殖的同时, 又可增强肠道的免疫耐受性, 从而减轻肠道的损伤, 减少腹泻的发生。但是, 生产中抗生素的使用会使一些种类的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而且在畜禽产品中会有残留, 间接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目前,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不用抗生素尽量不用, 能替代的替代。考虑到蒙脱石的诸多特性, 可以很好地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与抗生素相比, 蒙脱石对于各种腹泻的疗效更好一些, 范围更广, 不会在畜禽产品中残留, 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蒙脱石具有胶凝性, 能够激活机体中凝血因子, 使之在出血表面形成以蒙脱石颗粒为核心的血粘块, 还可促进血管收缩减缓局部血流, 减少出血。生产中, 充分利用蒙脱石的这一点特性, 仔猪出生后, 可用蒙脱石涂抹脐带部位, 加速脐带的干燥、愈合, 从而减少细菌进入体内繁殖的可能;仔猪去势或者断尾时, 可将蒙脱石直接涂于伤口, 达到消毒、止血的目的。

3 结语

土茯苓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第6篇

1 关节炎

“除湿利关节”是土茯苓的主要功效, 其在治疗关节炎方面应用甚广, 疗效可靠。邓沂[3]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成风寒湿痹型和肝肾阴虚型, 前者主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 后者主用虎潜丸治疗, 并在辨证后加入土茯苓、千年健、露蜂房, 疗效明显增加。近年研究发现, 土茯苓还具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卓效, 其有效成分为落新妇苷。时惠君[4]根据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规律, 临证施以大剂量土茯苓 (30~60g) 为主药治疗, 一般3~5剂即可控制关节红、肿、热、痛症状, 疗效显著。朱良春[5]临证重用土茯苓为主药治疗痛风, 亦屡收佳效。

孙晓龙等[6]采用皮下注射右旋糖酐致足肿胀模型观察足体积变化, 灌胃冰醋酸观察小鼠扭体反应来研究土茯苓注射液的抗炎镇痛作用, 结果表明土茯苓注射液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致敏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即选择性地抑制细胞免疫反应, 而不抑制体液免疫反应。其有效成分落新妇苷能明显增加大白鼠的排尿总量并具有镇痛作用。张白嘉等[7]研究发现土茯苓中的落新妇苷能明显对抗尿酸钠所致的大鼠痛风性关节炎, 明显增加大鼠尿量, 对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及热板引起的小鼠足痛有对抗作用, 因此将落新妇苷作为土茯苓除湿利关节的有效成分, 将其作为评价土茯苓药材质量的指标。

2 复发性口疮、白塞氏病

复发性口疮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 是一种周期性反复发作的, 以局限性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症状, 以长期反复疼痛性溃疡为特点的慢性炎症, 中医称之为“口痈”。该病不受年龄、性别限制, 无明显发病季节, 可持续数年到数十年。白塞氏病是一种全身性的自体免疫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外阴溃疡和眼色素膜炎。白塞氏病属中医学“狐惑”病范畴, 多因湿热毒邪、内蕴肝脾所致。土茯苓善除湿解毒, 尤善于搜剔湿热蕴毒, 解肝脾经络之邪, 切合“狐惑”病机, 使肝、脾经所过之口、眼、生殖器等症状迅速消退, 故行之有效。申越魁等[8]重用土茯苓, 将之加用于茯苓、连翘、金银花中组成土茯苓解毒汤, 治疗复发性口疮42例, 疗效显著。姜明煤、车桂彦[9]应用土茯苓水煎代茶饮防治复发性口疮, 发现其可明显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和延长复发时间。姜萍[10]以大剂量土茯苓复方水煎内服、外洗治疗白塞氏病, 疗效满意。

目前尚缺乏关于土茯苓治疗白塞氏病的特异性实验研究。但王志强等[11]研究发现, 土茯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和炭疽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纪莉莲、范怡梅[12]的研究表明, 土茯苓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有极强的抑菌作用和很高的抑菌率, 但对大肠杆菌、溶血链球菌、绿浓杆菌、鼠伤寒沙门菌的抑菌活性稍弱, 可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3 头痛、偏头痛

头痛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 以反复循环发作性头痛为临床特征。朱良春[5]治疗湿热蕴结、浊邪害清、清窍不利所致的头痛时重用土茯苓60~120g, 随证配伍, 效果良好。王培业[13]采用土茯苓加散偏汤治疗偏头痛72例, 土茯苓用量必在90~120g, 研究表明重用土茯苓能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次数, 恢复损伤的脑组织, 但关于其机理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

4 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膀胱炎等

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膀胱炎属中医“淋浊”的范畴, 其发病多与湿热、瘀血、肾虚有关。土茯苓解毒除湿, 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董礼明[14]取土茯苓、鲜白茅根、鲜金银花各30g, 淡竹叶10g, 水煎, 分2次服, 1日1剂, 并频饮水, 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 一般1~2个疗程内可消除或减轻尿急、尿频、尿痛症状, 效果显著。韩庭威[15]以土茯苓汤口服及坐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 疗效满意。陈鼎棋[16]用土茯苓治疗淋病、泌尿系统感染亦取得较好疗效。

5 防治肿瘤

土茯苓具有预防和治疗肿瘤的功效。徐兰芳[17]采用土茯苓合剂 (土茯苓、铁包郑、苡仁等) 治疗28例食道贲门癌患者, 结果为显效 (从滴水不入转为能进食半流质食物) 者19例, 有效5例, 好转2例, 无效2例。目前市面上有以乌龟和土茯苓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龟苓膏作为保健品出售, 可用于疮疡肿毒、阴虚有邪的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18]。

古丹[19]通过观察土茯苓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系He PG-2细胞凋亡的实验, 证明土茯苓具有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邱光清等[20]研究了土茯苓总皂甙的抗肿瘤作用, 认为其对体外培养的艾氏腹水癌、肉瘤180、肝癌 (H22) 细胞均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对荷瘤小鼠S180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在体内却对艾氏腹水癌和H22小鼠无明显抑制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土茯苓总皂甙对S180具有一定的选择抑制性, 关于土茯苓对肿瘤的抑制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6 其他

土茯苓还可用于治疗皮肤病、梅毒、冠心病、胃溃疡、肾炎等。黄秀兰等[21]在研究土茯苓对白细胞介素-1诱导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时发现, 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可能是土茯苓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之一。杜鹏等[22]研究了赤土茯苓苷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表明赤土茯苓苷对利血平、水浸应激、幽门结扎所致的实验性胃溃疡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7 讨论

土茯苓甘淡, 性平, 无明显毒副作用, 为清热、除湿、解毒之要药, 尤其对一些无名毒气、红赤痛痒等疾病有独特疗效。近年来, 现代药理研究为土茯苓的临床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前该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头痛、复发性口疮、白塞氏病、牙龈肿痛、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膀胱炎、胃溃疡、皮肤病、梅毒、冠心病、肝炎、肿瘤等疾病。但是, 目前对该药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尚不足, 一些经临床证实的疗效还未有科学理论支持, 对其作用机理及有效成分仍缺乏深入研究。若能对土茯苓的有效成分进行更深入的药理活性研究, 将促进更多新药的开发。

摘要:土茯苓为清热、除湿、解毒之要药, 尤其对一些无名毒气、红赤痛痒等疾病有独特疗效。近年来, 现代药理研究为土茯苓的临床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前, 该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头痛、复发性口疮、白塞氏病、牙龈肿痛、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膀胱炎、胃溃疡、梅毒、冠心病、肝炎、肿瘤等疾病。现对其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临床与机理 第7篇

1治疗机理

有学者[2]通过观察新正天丸对偏头痛患者和正常人血浆及血小板、多巴胺 (DA) 、去甲肾上腺素 (NE) 含量比较, 发现偏头痛发作期组血浆5-羟色胺 (5-HT) 含量低于对照组, 5-羟吲哚乙酸 (5-HTAA) 高于对照组, 间歇期组5-HT高于发作期组, 5-HIAA含量低于发作期组, 其中发作期组、间歇期组血浆DA、NE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经新正天丸治疗后血浆5-HT、5-HIAA、DA和NE均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显示正天丸可调节偏头痛患者外周单胺类递质水平治疗偏头痛。也有研究显示在偏头痛发作期血浆NO生成量和环磷酸鸟苷 (cGMP) 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发作期组高于间歇期组;而偏头痛发作期组和间歇期组血小板NO生成量和cGM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在新正天丸作用下, 血浆和血小板NO生成及cGMP含量均明显减少[3]。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全血血小板膜黏附分子GPⅡb/Ⅲa (CD41) 和P-选择素 (CD62P) , 并与健康人作对照, 发现偏头痛患者发作期、间隙期血小板膜黏附分子表达均较健康人为高, 而新正天丸能明显降低其表达, 认为新正天丸可降低血小板膜黏附分子的表达, 并能抑制血小板的活化[4], 这或许与正天丸治疗血淤有某些内在联系。王小娟等[5]以血流动力学及颅多普勒超声 (TCD) 为指标, 观察正天丸对血瘀型偏头痛的疗效发现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甲皱壁微循环积分值、TCD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认为正天丸能显著降低血瘀型偏头痛患者全血黏稠度、血浆黏稠度及改善甲皱壁循环异常与TCD的变化。宫丽娅[6]观察偏头痛脑血供的状况, 发现血管性偏头痛发作时存在明显的微循环异常 (异常率达87.88%) 。综合归纳文献显示正天丸改善脑部微循环异常, 可能是其治疗偏头痛主要机理之一。

2正天丸对偏头痛的治疗

正天丸选取中医治疗头痛四大名方 (川芎茶调散、麻黄附子细辛汤、桃红四物汤、四藤消震饮) 中的15味中草药组成包括勾藤、白芍、川芎、当归、地黄、白芷、防风、羌活、桃仁、红花、细辛、独活、麻黄、附片、鸡血藤, 具有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等功效。王爽等[7]采用中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治疗组服用正天丸, 疗程均为30d, 治疗偏头痛,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认为其用于血虚失养、肝阳上亢、外感风邪、瘀血阻络引起的偏头痛, 能够彻底治疗头痛的反复发作。陈梅莉等[8]治疗偏头痛, 治疗组用正天丸, 对照组口服去痛片, 均15d为1个疗程, 每个疗程后休息15d, 共治疗2个疗程, 连续观察半年以上, 发现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而未设对照组观察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瘀血证的临床疗效时发现能明显改善头痛缓解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伴症、舌脉等, 降低患者的全血黏稠度及血浆黏稠度, 有改善或调整脑血流速度的作用[9]。

3正天丸联合西药对偏头痛的治疗

秦抗美[10]以治疗组服用正天丸和氟桂利嗪 (西比灵, 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 连续服药30d;对照组服用西比灵, 连用30d, 治疗后2组疼痛程度与疼痛持续时间相比, 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且发作次数也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两者可能有协同治疗作用。有学者治疗偏头痛, 治疗组服用正天丸和氟桂利嗪;对照组服用氟桂利嗪, 2组均连续治疗,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 认为正天丸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偏头痛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小, 值得临床推广。在治疗偏头痛时要认识中西医结合的优点, 还要加强医师对中医药的了解, 要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 选择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临床疗效确切的中药与西药配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正天丸,偏头痛,机理

参考文献

[1]姜荣龙, 周晶.消痛散胶囊治疗偏头痛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2008, 6 (2) :152.

[2]苏帆, 朱成全.新正天丸对偏头痛患者血单胺类递质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 8 (12) :51-52.

[3]谢炜, 朱成全, 陈宝田.新正天丸对偏头痛患者血浆、血小板一氧化氮、环鸟苷酸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1, 8 (4) :211-212.

[4]朱成全, 谢炜, 陈宝田.新正天丸对偏头痛患者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21 (11) :822-823.

[5]王小娟, 郭建生, 汪艳娟, 等.正天丸对血瘀型偏头痛血流动力学及多普勒超声 (TCD) 的影响[J].中成药, 2001, 23 (5) :243-245.

[6]宫丽娅.66例血管性偏头痛的球结膜微循环及脑电图观察[J].微循环学杂志, 1999, 9 (1) :46.

[7]王爽, 赵建军.正天丸治疗偏头痛 (血虚阳亢挟瘀型) 40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 2008, 28 (1) :31.

[8]陈梅莉, 马友正.正天丸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 2003, 15 (3) :60-61.

[9]仕丽.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瘀血证48例[J].中国社区医师, 2007, 9 (23) :127.

临床与机理 第8篇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 冠心病属于心脏与营养心脏之络脉的疾病。其易患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长期吸烟等。由于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过食厚味或油腻醇酒, 损伤脾胃, 脾失健运则水谷不化、变生脂液, 气滞、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瘀滞成痰瘀交阻, 胸阻不适, 心脉痹阻, 不通则痛。

2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作用机理

2.1 调节血脂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 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重要危险因素是血脂异常[2]。朱晓娜等[3]研究发现其自制的祛痰化疲汤能通过改善患者的血脂常数治愈心绞痛。

2.2 保护血管内皮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通过分泌NO、PGI2、ET-1等调节血管紧张性的单核细胞, 具有抗血栓、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血管壁病变的作用。王永[4]采用自拟的通脉汤治疗心绞痛, 结果表明通脉汤对冠心病的治疗与降低ET水平、升高NO含量有关。

2.3 抗炎

肿瘤坏死因子 (TNF-a) 、白介素6 (IL-6) 、高敏C-反应蛋白 (H-CRP) 等在目前众多炎症细胞因子中最常见。现阶段研究发现后两种因子在冠心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前者是心血管事件发生预测因子之一的血浆C反应蛋白;后者是炎症的促发剂, 能诱导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5]。

2.4 改善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止血和凝血是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血小板一般在正常血液循环过程中呈静息状态, 而病态下血小板逐渐转变为机能相, 最终会变形凝结成块[6]。荆明俊等[7]研究发现, 心可舒片复方制剂能够通过改善血流变化、降低血小板的凝聚率, 达到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刘剑刚等[8]则发现血府逐瘀口服液可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表达治疗冠心病。

3 临床研究

3.1 中药汤剂治疗冠心病

临床实验研究表明, 中药汤剂治疗冠心病有明显疗效。吴玉虎[9]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药物组成:柴胡6g、当归9g、生地黄12g、川芎6g、枳壳12g、桃仁12g、红花6g、赤芍药12g、桔梗6g、甘草6g。水煎服, 每天1剂, 4周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 除心绞痛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外, 停用其他抗心绞痛药。结果其总有效率为86.7%。马彦玲[10]采用化瘀泄浊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 药物组成:藿香12g、佩兰12g、茵陈15g、瓜蒌15g、薤白15g、半夏15g、枳壳10g、丹参15g、川芎15g、全蝎6g。对照组33例给予复方丹参片, 每次3片, 每天3次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3.2 中药制剂治疗冠心病

临床实验研究表明, 中药制剂可用于治疗冠心病, 其作用不亚于西药甚至强于西药。程志英等[11]采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 结果表明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 较常规治疗方法更能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 能使患者心绞痛次数明显降低。

3.3 中西药结合治疗冠心病

中西药结合治疗冠心病效果更佳, 在治疗的同时能够使副作用合理地降到最低, 疗效更好。胡鹏[12]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活心定痛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组成:桂枝12g、瓜蒌皮15g、薤白10g、桃仁8g、红花10g、柴胡15g、延胡索15g、当归15g、川芎10g、赤白芍药各15g、熟地15g、党参18g、檀香15g、炙甘草12g。血瘀明显者加三七、姜黄;气血亏虚者加黄芪、白术;阳虚者加炮附子、干姜;痰浊痹阻者加石菖蒲、法半夏、地龙;阴虚内热者加麦冬、五味子、牡丹皮;肝阳上亢者加珍珠母、石决明、钩藤;肾虚者加杜仲、菟丝子、枸杞子。每天1剂, 水煎分2次服。结果表明中西药结合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

4 结语

由上可知治疗冠心病最好的方法是标本同治、攻补兼施, 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病人治标治本可各有侧重。结合上述综述内容, 由上述临床研究中药药物配方, 对当前治疗冠心病的常见中药材及其功效机理总结如下。

4.1 宣畅气机、活血化瘀通络

气滞血瘀为本病之标, 但往往见于胸痹的各种类型及各个阶段, 轻症的患者可能仅有气滞血瘀, 逐渐发展合并气虚、阴虚、阳虚、痰阻等情况, 但气滞血瘀常是主要矛盾。

通过此机制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主要有: (1) 柴胡:退热发汗、疏肝理气、心肝同治双管齐下、通脉除痹, 可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型冠心病。 (2) 粉防己:利水消肿、抑制血栓形成、抗炎抗癌。粉防己含有多种异喹啉生物碱, 具有抗炎作用, 能够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小板凝聚率。 (3) 丹参:保肝抗菌、活血调经、排脓生肌。王明伟等[13]研究发现其水溶性成分能够有效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可治疗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治疗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猪效果良好;张玉芳等[14]还发现其脂溶性成分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K) 和乳酸脱氢酶 (LDH) 活性, 对急性心肌梗死有保护作用。

4.2 益气养阴、温阳散寒

心气虚、心阴虚、心阳虚为本病之本。通过此机制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主要有: (1) 黄芪:聚气固表、利水消肿。现有文献研究表明, 其有效成分黄芪多糖与黄芪苷皆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血液黏稠度, 减少血栓形成, 保护心脏[15]。陈永厚[16]观察发现心绞痛患者在使用黄芪后, 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 麦冬: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现代研究证明, 麦冬中含有多种甾体皂苷, 可减少心肌耗氧量, 从而改善心肌血流量, 延迟心室重构的发生[17]。郑琴等[18]发现麦冬多糖能有效降低缺血状态下动物血浆中乳酸脱氢酶的释放, 促进冠状动脉流量恢复。

4.3 化痰清热、安神定志

痰浊阻滞是标实中的另一重要内容。由于气血痰湿等阻滞及五志过极常会郁积生热, 热扰心神, 致神志不宁。通过此机制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主要有麝香, 通络散瘀、开窍辟秽。其活性成分麝香酮对中枢神经具有一定作用, 能显著提高机体在缺氧状况下的存活时间。人工麝香可以改善微循环, 增加心排出量, 降低肌酸激酶 (CK) 、乳酸脱氢酶 (LDH) 活性, 减少心肌梗死面积[19]。许多临床材料证明冠心病患者服用其后可缓解病痛。胡权[20]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效果较好。

4.4 调理脏腑关系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五脏是在互相生化、互相制约中存在。故在治疗中要充分考虑脏腑之间的影响。

综上所述, 中药治疗冠心病主要从宣畅气机、活血化瘀通络、益气养阴、温阳散寒、化痰清热、安神定志以及调理脏腑关系入手。不论从作用机制、临床机理还是辨病论治上, 都充分说明中药对各型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 但是中药的疗效缺乏客观化、定量化的评价标准, 如研究设计欠严谨、随机方法应用不当等, 都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另外中医的辨证论治个体化, 患者常常患有多种病证, 个性化的需求也使其量化有一定难度。故而应加强中药开发利用, 发挥传统医药的优势。

摘要:冠心病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 最近几年许多中医药专家都对其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方法探索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机制, 在临床研究上有较大的运用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烧烤机理与特色烧烤菜肴(连载一) 第9篇

烧烤是人类文明饮食的开始。当森林发生大火后,人类发现烧熟了的动物肉质鲜美,还散发着香气,从此告别了生吞活剥、茹毛饮血的原始饮食方式。在距今50万年的北京猿人洞穴中,曾发现了用火烧食后留下的动物骨骼,说明远古的人己经知道了烧烤的方法。

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意识到植物也是可以用来烧烤的。虽然现在有电烤箱,但传统的野外烧烤更能体现烧烤的本性。野外烧烤主要有3种方式:

1、明烤:将要烤制的原料用调味品腌渍后,放于敞口火炉或火坑、篝火上的铁架、铁栅上烤制成熟。使用明烤法时,由于火力较集中,烤制时要勤翻动,使之受热均匀,还要掌握好原料与火的距离,保证内外成熟一致。明烤根据烤制工具的不同,又可分为叉烤、炙烤和串烤3种。叉烤是将原料用铁制或竹制长签、树杈叉好,放在火上反复烤制,适用于烧烤整只的鸡、鸭、鱼和大块的肉等体积较大的动物原料。炙烤是在火上架上铁网或薄的石板,将原料切薄或切成小块,放在上面边烤边食用的方法,如韩国烧烤、日式烧烤即为炙烤。另一种是串烤,将小块原料用铁扦或竹扦串起来,放在火上烤制,如新疆烤羊肉串等。

2、泥烤:将鸡、鱼等原料经调味品腌制后,用猪网油、荷叶等包好,再用黄泥将其裹紧密封,放在火中烤制的一种方法。烤制的火不可过大,且要勤翻动,煨烤时,如发现裂缝要马上用黄泥封好防止烧及里面的原料,造成表皮焦枯。常熟叫花鸡是经典的泥烤菜肴。

3、竹烤:竹烤又叫筒烤,将要烤制的原料,如肉、禽蛋、蔬菜、米等放进竹筒中,密封后在火上烧烤至成熟的一种烤法。注意要选择长度在30~40 cm、直径10 cm以上、两头带竹节、且密封状况好的楠竹或毛竹筒来烤制,填入原料后一定要封严竹口,火烧得不要太大,而且要不停地翻动竹筒,使之受热均匀,烤熟后劈开竹筒取食,原汁原味还带有竹子的清香。

烧烤菜肴色香味美俱全

烧烤的菜肴色泽红亮,香味醇浓,皮酥肉嫩,干香不腻,形态美观。

烧烤主要是利用火的辐射热将食品烤熟。当食品被高温烧烤时,其表面受到高热,所含水分剧烈蒸发,淀粉变成了糊精,糖分焦化,因而形成光亮的、韧脆的外壳。但烤制品内部因不直接接触高热,受高热的影响较小,即使食品表面温度达到了250 ℃,其内部温度也只有l00 ℃左右,因而水分蒸发不多,加上淀粉糊化和蛋白质凝固,使其内部松软而富有弹性。因此烤制菜肴具有外酥里嫩的特点。

烧烤食品的上色过程为美拉德反应,即还原糖和氨基酸相互作用,这一过程还会使烤制品产生香气。为了使烧烤菜肴外型更加美观,一般在其表面要抹饴糖或酱料,并先吹干。在开始烤制时,一般要用大火,待原料紧缩,表面呈淡黄色时,改用小火烤,同时要将原料不断翻动并不断浇油。

烧烤菜肴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以北京烤鸭为例,我国科研部门曾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分析方法,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取得了北京烤鸭中多种营养含量的科学数据。测定结果表明,北京烤鸭中蛋白质含量丰富,质量上乘。每l00 g北京烤鸭中含蛋白质19.2 g,高于其他方法制作的鸭肉,也高于猪肉制品。北京烤鸭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有人类必需的8种氨基酸,因此,北京烤鸭中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北京烤鸭中含有大量脂肪,其熔点较低,在33 ℃~40 ℃之间,消化吸收率为96 %。人的大脑中脂肪含量最高,约占脑重量的一半。北京烤鸭中亚油酸的含量为脂肪总量的12 %,亚油酸是大脑必须的脂肪酸,缺乏亚油酸会使大脑智力明显减退。分析结果表明,北京烤鸭中除水分、脂肪和维生素Bl有所损失外,其他的营养素保存率较高,而且没有发现有害的物质成分。

烧烤菜肴市场巨大

世界上各种民族、各个国家的人民都对烧烤食品有共同的爱好。例如北京全聚德烤鸭股份有限公司仅前门一家店2002年营业收入就突破亿元,依靠观念创新、科学管理、诚信经营、文化营销,为探索中华老字号的振兴与发展提供了新经验。又如阿拉伯国家的烹饪方法以烧、烤最为常见,烤鸡、烤鹅、烤牛羊肉都是备受欢迎的菜肴。再如美国的烤火鸡每年都消费上亿只。只要观察一下各个城市街头巷尾众多的烧烤摊点,就可以看出烧烤食品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烧烤菜肴之所以受人们喜爱,除了色香味美俱全外,还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美国人有句名言:“没有火鸡就没有感恩节。"于是,在感恩节这天,无论你在哪里,都能闻到烤火鸡的香气。感恩节的庆祝活动在美国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1620年的9月,一批受迫害的英国清教徒辗转逃到了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的普利矛斯,他们没想到的是,在这里等待着他们的是饥饿和严寒,他们没有食物,也缺乏在这种环境生活的经验,他们绝望了,能帮他们的,只有上帝。也许是他们的祈祷感动了上帝,没多久,一群土著的印第安人给他们送来了生活必需品和食品,并且教他们如何狩猎,如何种田,他们努力学着,同时也在急切地盼望着,盼望着种下地里的种子能有个好的收成,使自己能在这里站住脚跟。终于,这一切出现在眼前了,他们欣喜若狂,并决定要选一个日子来感谢上帝的恩赐。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当初给他们的帮助和友谊,他们邀请印第安人的酋长来参加感恩宴,感恩宴上,他们烧烤火鸡和野鹅。正是这一历史原因,形成了人们的饮食习俗,也决定了烧烤食品市场经久不衰。

中国的特色烧烤菜肴

我国用烧烤方法制作的名菜,历代均有。如商代的烤羊、周代的牛炙、汉代的烤肉串、晋代的牛心炙、南北朝的炙豚、唐代的光明虾炙、宋代的烤羊、元代的柳蒸羊、明代的炙蛤蛎、清代的烧鸭子等。在南北朝时期,烤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有10多种明炉烤法。宋代时,炙鸭已成为沿街叫卖的重要市井食品,《宋氏养生部》有炙鸭的做法,挑选肥鸭,先用卤水煮熟,再淋上熟油,放上架子炙烤。元代的柳蒸羊不是蒸菜,而是历史上很有特色的烤菜,其烤制方法一直传承到现在,我国新疆地区仍在使用。

新疆烤全羊

在吐鲁番与北京烤鸭媲美的名贵菜肴就是烤全羊。吐鲁番烤全羊,选料考究,制法特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当地高级宴席中不可缺少的菜肴。

烤全羊选用上好羯羊,宰杀剥皮后,去除蹄角内脏,用一根穿有大铁钉的木棍,将羊从头至尾穿上,羊脖子卡在铁钉上,防止滑动。将蛋黄、盐水、黄姜、孜然粉、胡椒粉、面粉调成糊状汁,涂抹在全羊上。把烤炉用明火烧热,待炉膛温度很高时停火,再将羊放进炉膛内,头部向下,利用余热烘烤90分钟,即可取出食用。

在隆重的宴会上,一般是把烤好的全羊平放在特制的餐车上,头系红绸,嘴含青菜,推至餐厅,任宾客随意切割品尝。

烤乳猪

烤乳猪这道美味佳肴历史悠久,名扬天下。早在西周的时候,这道菜就是“八珍"之一,被叫做“炮豚";南北朝的时候,贾思勰就在《齐民要术》里记载了这道名菜:“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

烤乳猪最适宜用3~4个月的小猪娃,宰杀去毛,除内脏后,以开水将猪皮烫硬,揩去水分,在热猪皮上涂抹蜂蜜,用铁叉叉平,放在木炭火上烤约50~60分钟即成。烤乳猪色泽红亮,外皮酥脆,肉嫩气香,博得人们美好的赞誉。

烤乳猪己经成为世界性的美味佳肴。例如在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有专门的烤乳猪一条街,都是由人工用传统的野外明火烧烤法制作,生意十分红火。在许多国家,烤乳猪是宴会必不可少的一道大菜。

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有“天下第一美味之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每次到中国都要大吃烤鸭。美国的中国菜馆老板见美国名人部如此喜欢,便纷纷争相供应烤鸭。但烤鸭的特殊制作方法与加州的食品管理法相抵触,被禁止在加州出售。于是华人酒楼协会将小批烤鸭送至加州大学化验,但化学家们竟将化验所剩烤鸭一扫而光。加州会议也以54:0通过了食品修正法。从此烤鸭畅销加利福尼亚。

吃烤鸭的最佳去处当数北京前门外、和平门、王府井的“全聚德烤鸭店"。这家店创建于130年前,如果从烤鸭的鼻祖杨仁金经营鸭子算起,那又要上推30年。全聚德烤鸭的制作方法是挂炉烤制。首先要用独家拥有的佐料涂于生鸭之上,然后是掌握火候,火欠则生,火过则黑;烤好的鸭子要色呈枣红,鲜艳油亮,皮脆肉嫩,这样才是上品。烤完的鸭子被训练有素的厨师切成薄薄的片状,每一片上面既要有瘦又要有肥。好厨师可把1只鸭片成100片,并且片片有肉、片片带皮,大小均匀,片完的鸭架不沾肉。然后摆在桌面之上,旁边是面饼、大葱、面酱等简单而味美的配料。将酱涂于饼上,再放上鸭片和大葱,用手卷成筒状,便可食用。

临床与机理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2年8月~2014年2月期间, 选择来本院治疗的5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 用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组, 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先将50例患者与随机数字表中第一行往后的50个随机数字一一对照, 将随机数字30个纳入治疗组, 随机数字20个归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象及骨髓象等方面出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应用青黄散口服, 青黛雄黄比例为4:6, 1 g/次, 1次/d。

治疗组:加用解毒逐瘀汤加减, 基本药物组成:白花蛇舌草、黄药子、两头尖、虻虫、土鳖虫、黄芪、当归、女贞子、旱莲草、升麻等。加减法:阴虚重者加首乌、生地、阿胶;阳虚重者加附子、肉桂、菟丝子;气虚重者加红参、党参、太子参;血瘀重者加红花、莪术、桃仁;高热者加石膏、知母、大青叶;低热者加白薇、银柴胡、地骨皮。用法及用量:1剂/d, 150 ml, 2次/d口服。

对照组:仅应用青黄散口服。

以上两组均连用4个月为1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在治疗期间基本停用其他药物, 感染时适当配合抗生素, 严重出血时则短期配合止血芳酸、止血敏等治疗, 严重贫血时, 适当予以输血。

1.3 统计学方法

各单位材料汇总后, 由统计学专业人员负责分析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疗效本研究入选54例, 其中脱落4例, 共计观察50例, 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应用青黄散口服, 青黛雄黄比例为4:6, 1 g/次, 1次/d, 治疗组30例加用口服解毒逐瘀汤加减, 对照组20例仅口服青黄散, 4个月为1疗程, 治疗2个疗程, 共8个月, 在总疗效上, 治疗组30例中, 完全缓解2例, 占6.7%, 部分缓解10例, 占33.3%, 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复发15例, 占50.0%, 无效3例, 占10.0%, 缓解率达40.0%, 总有效率达90.0%。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解毒逐瘀汤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而且明显优于仅应用青黄散。

在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症状方面, 组内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组间比较, 两组在改善面色口唇指甲苍白、出血、口渴思饮等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改善心悸、头晕、乏力、发热、大便干或溏等症状, 治疗组则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象比较, 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比治疗前均显著增高, 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并且治疗组的血红蛋白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表明在提高血红蛋白方面,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在骨髓造血细胞改善方面, 治疗后比治疗前骨髓造血细胞比率有所改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骨髓造血细胞比率改善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患者的骨髓造血有所恢复, 但本病为慢性疾病, 因疗程较短, 未达到显著效果。说明解毒逐瘀汤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有所恢复, 但较缓慢。

3 讨论

刘大同老师认为MDS的病机系因毒致虚, 虽外现气阴两虚, 或气血两虚, 或肝肾虚损之象, 但治疗则应以解毒逐瘀为其第一要务。热毒侵入营血, 尚可清解、化解、散解, “透热转气”, 然热毒深伏骨髓, 非托则毒邪难出, 非补则驱邪无力, 非破瘀则毒瘀胶结难化, 难摧。唯解毒、托邪、补虚、破瘀通络并用, 方可尽除深陷骨髓之毒邪, 修复损毁之血源, 攘外以安内, 解毒逐瘀汤既以此学术思想思辨组方[2,3]。

现代研究中,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单核细胞型以及慢性粒细胞型的肿瘤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 也有抗菌消炎作用:黄药子也有抗肿瘤的功效, 抗肿瘤作用, 地鳖虫对实验动物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 本研究通过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盲法评价的方法, 较为客观地评价了解毒逐瘀汤治疗MDS的疗效, 结果表明, 解毒逐瘀汤临床疗效可靠, 无不良反应,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对刘大同教授解毒逐瘀汤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及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 5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 按照相关规定将患者进行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 对照组20例。两组均应用青黄散口服, 青黛雄黄比例为4:6, 1 g/次, 1次/d, 治疗组加用解毒逐瘀汤加减, 对照组仅采用青黄散口服, 对两组结果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2例, 占6.7%, 部分缓解10例, 占33.3%, 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复发15例, 占50.0%, 无效3例, 占10.0%, 缓解率达40.0%, 总有效率达90.0%。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解毒逐瘀汤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而且明显优于仅应用青黄散。解毒逐瘀汤临床疗效可靠, 无不良反应,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刘大同,解毒逐瘀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参考文献

[1]刘大同.生血四法.新中医, 1985, 2 (117) :1-3.

[2]张学伟, 徐瑞荣.MDS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当代医学, 2011, 1 (17) :150.

上一篇:创新与改变下一篇:思想品德课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