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管技术范文

2024-07-10

配管技术范文(精选11篇)

配管技术 第1篇

本工程墙体结构支撑体系采用钢筋砼墙体, 外墙及内隔墙采用200厚混凝土空心砖、M5专用砂浆砌筑。当内外墙体为轻质砌块或条板墙体时, 在墙体转角处、墙体收口处以及在墙体总长度超过4m时, 设置构造柱, 在门穿洞口设置抱框柱, 管线采用暗敷方式。

由于本项目为高级别实验室, 要求在尽量保证混凝土两孔空心砖 (图1) 墙体完整性的前提下, 用焊接钢管进行电气配管的预埋工作, 严禁在墙面切割长槽及大面积破坏墙体。

本次配管大致分为两类: (1) 二层及以上为混凝土楼板地面内已完成一次配管; (2) 在仅有地梁的地面及墙体处配管。

2 施工工艺

2.1 二层及以上墙体配管

2.1.1 与楼板内已配管对接

在楼板内配管时, 应对空心砖墙体位置进行准确定位, 出楼板面的管头应在墙中心。由于焊接钢管本身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同时又不可任意弯曲, 通过与土建方协调, 在留出运料通道的情况下, 对即将施工墙体提前配管。1.8m以下插座、配电箱配管和插座盒的安装, 可以一次配到位, 墙体砌筑时将配管插入空心砖空心处。如果管线超过1.8m, 不能一次配管到位, 会给土建施工带来麻烦。解决的方法:对空心砖墙体内电气配管进行分段施工, 例如先将管配至1.8m, 待砌筑至1.8m处, 再把电管焊接到位, 这样可以将电管从空心砖孔内穿过, 减少对墙体空心砖的切割破坏。当砌筑1.8m以上墙体时, 需要把空心砖从侧面切割 (应避免墙体正面剔槽) , 将配管砌入墙体 (图2) ;灌实空心砖内的配管混凝土, 开关、插座盒处用混凝土灌实, 加强对管盒的固定。墙体砌筑时安排人员现场跟随进行配管及接线盒姿态调整 (包括接线盒的水平, 盒面出墙0.5~1cm等) 。当墙体配管较分散时, 应提前将接线盒套入砖孔和对砖进行侧面切割, 提前预制, 这样既不影响砌筑施工, 又提高了施工质量, 加快了进度。当墙体配管较集中时, 为保证墙体整体性, 应在配管完成后, 用素混凝土浇筑。

2.1.2 与吊顶内配管或线槽对接

施工前做好吊顶内各专业综合布局, 以确定二次墙体配管吊顶内处坐标及标高, 此时, 现场施工人员应跟进二次墙体的施工进度, 根据设计说明控制好不同功能设备接线盒标高, 以便和桥架或吊顶内管道连接。

2.1.3 配管时细节处理

对于开关等设备与门边距离建议固定为200mm。根据两孔空心砖结构 (图1) , 门边第一孔为浇筑混凝土芯柱, 是为了安装门套使用的, 同时也是开关盒的位置, 此处的盒子需要密闭封堵。施工方法是:用电管直径配套的管堵封堵管口, 在市场上购厚度10~20mm不等的聚乙烯泡沫板, 按分线盒的底部边缘尺寸, 将聚乙烯泡沫板裁割成一块块小板, 填充在盒子内, 填充到与盒子口平齐后, 用胶带纸将泡沫板与开关盒连成一体, 防止混凝土在此处漏浆, 影响主体外观和质量。当混凝土浇筑完拆模后, 将泡沫板轻轻敲落, 开关盒就豁然在目了。这样施工, 既快捷经济, 又安全可靠, 同时避免了配管的堵塞, 可减少切砖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当二次墙体施工至接线盒处时, 由于两孔空心砖的空心结构, 现场施工人员应对盒体左右及背部进行填充 (图2) , 避免盒体松动, 影响最终使用。

由于混凝土两孔空心砖墙体的特殊性, 其内部大部分为中空, 此时钢管套管连接用电焊可靠焊接;需要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接口处必须满焊, 以防止堵管情况的发生, 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2.1.4 暗配电箱配管处理

首先, 配电箱顶部过梁的电线管孔洞的预留要与土建单位进行协商、有效合作, 在其预制过梁时预留孔洞。为方便施工, 此处选择从过梁前部留出与图纸管径相符合的沟槽 (图3) 。

其次, 在配电箱进管方向 (上方或下方) 预留大于100 mm的空间, 便于配管进箱的处理。

最后, 进配电箱的配管应按设计系统图确定大小, 并按一定顺序 (由大到小等) 固定好间距, 有序进入配电箱, 保证其实用美观 (图4) 。

2.2 在仅有地梁的地面及墙体处配管

非现浇混凝土楼层配管与前一节内容一致, 如顶部楼板内已配管对接、与吊顶内配管或线槽对接、配管时细节处理、暗配电箱配管处理 (详见相关内容) 。其特殊性在于地面未施工, 当部分插座及配电由地面供电时, 墙体施工时需要在墙根处预留出管头。为了让接线盒面与墙面平行且出墙面, 可将出墙面时的管煨弯至稍小于90°的锐角, 进盒处管稍煨一下, 出墙部分10~15mm即可, 避免影响墙体施工 (图5) 。不在混凝土内的配管要及时做好防腐防锈工作。

3 几种常见墙体二次配管比较

3.1 多孔砖墙体内PE管配管

存在问题: (1) PE管相对于焊接钢管承压低, 在楼面施工时, 极有可能被现场施工人员无意间破坏, 易造成堵管; (2) PE管墙面施工时, 一般为墙体砌筑完成后, 通过在墙面凿孔以使配管从墙体中穿过, 对墙面破坏较大; (3) 对电线的保护等级较低。

3.2 加气块墙体内JDG/KBG管配管

存在问题: (1) 墙体砌筑完成后, 剔槽工作量较大, 施工周期长; (2) 水平或竖直剔槽对墙体结构破坏大; (3) 剔槽时, 产生大量灰尘, 对人体危害大, 环境污染严重, 不符合现场文明施工要求。

3.3 混凝土两孔空心砖墙体内焊接钢管配管

存在问题: (1) 与墙体施工交叉作业多, 对协同作业能力要求高; (2) 很多配管工作在墙体施工前已完成, 后期调整空间较小, 对技术人员预见性及过程控制能力要求较高; (3) 要求技术人员对墙体施工工艺有一定了解。

优点: (1) 墙体砌筑完成, 配管工作就已基本完成, 一次成型, 施工周期短; (2) 配管施工与墙体施工同步进行, 相互协作, 且无大面积墙体剔槽, 对墙体结构保护较好; (3) 环境污染小。

4 结语

安装技术人员了解一些必要的建筑施工工艺, 可极大优化安装施工流程。如砌体填充墙的墙段大于4m时, 会增加构造柱加固墙体, 如果此墙有插座等时, 可移构造柱内, 减少现场施工难度;砌体填充墙墙高超过4 m时, 墙体将设置与混凝土墙或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平梁, 此时墙体施工会有一些空档期, 可提前合理分配人员, 使现场施工有序进行。

通过与现行常用二次墙体电气配管施工方法比较, 虽然混凝土两孔空心砖墙体内使用焊接钢管配管较为麻烦且对各方面要求较高, 但对于建筑结构保护较好, 且具有施工周期短等优点, 在某些特定要求条件下, 此种方法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施工方案, 也是对现有安装电气预埋施工方法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国际兽医生物安全工作组.兽医生物安全设施——设计与建造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2]GB50346—2011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S].

配管配线施工方案 第2篇

1)电缆敷设定额综合了不同的敷设方式,即土沟内、穿管、支架、沿墙卡设、钢索、沿支架卡设、垂直敷设七种方式,定额将这七种方式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了综合扩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论采取何种方式,一律不作换算和调整。电缆敷设按不同截面以延长米计算并套用定额。其截面计算是电缆单芯计算套用定额,不得将三芯及零线的截面相加计算,电缆头制作及安装亦相同。

2)“竖直通道电缆”子目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和电视塔等电缆工程,由于竖直电缆敷设定额是按电缆垂直敷设的安装条件综合考虑的,并不是高层建筑的专用电缆,因此应和其他电缆一样按规定条件计取各种应计取的费用。

3)单芯电缆敷设、终端头、中间接头可按同截面的三芯电缆敷设定额基价,乘以0.66的系数。

4)37芯以下的控制电缆敷设套用35mm的电力电缆敷设定额。

5)电缆敷设及电缆头制作安装定额是按铝芯电缆编制的,因此,铜芯电缆敷设按相应截面的铝芯电缆安装定额人工和机械乘1.4的系数,电缆头制作安装按相应定额乘以1.2的系数。

6)电缆在山地、丘陵地区直埋敷设时,人工乘以1.3的系数,该地段所需的材料如固定桩、夹具等按实际用量计算。

7)厂外电缆(包括进厂部分)敷设,套用《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第四册“送电线路安装工程”35kV电缆敷设相应定额乘以0.9的系数。

由于进厂电缆较远,需要另计工地运输,执行第四册“送电线路工程”的电缆敷设定额的相应项目。注:电力行业预算定额为第四册。

8)电缆桥架、托盘、槽盒等,如现场制作时,应套用第六章“轻型铁构件制作”定额,其安装应执行第十册“自动化控制装置及仪表工程”中第十一章“附件安装”定额的相应项目。

9)电缆防火用的设备及材料的安装,可套用《全统定额》第十三册“刷油、绝热、防腐蚀工程”中的有关定额子目。

10)电缆敷设长度应根据敷设路径水平和垂直距离,另按表1规定增加附加长度。

表1 电缆附加长度

11)电缆支架的接地线应执行室内接地母线安装定额。

12)在带电运行的电缆沟敷设电缆,可以按本册定额说明十二第4条,即“安装与生产同时进行,增加费用按人工费10%执行”。

电缆沟铺砂、盖砖及移动盖板

1)人工开挖填电缆沟土石方可按如下计算:

每米沟土方量1~2根=0.45m/m,每增加1根时增加土方0.153m/m。

两根以内的电缆沟,按上口宽0.6m,下口宽0.4m,深度按0.9m计算。

每增加一根,其宽度增加0.17m。

以上土方量系按埋深从自然地坪起算,如设计埋深超过0.9m时,多挖的土方量另行计算。

2)在同一沟内,如有两种以上土质时,应分别不同土的类别按实计算,套用第四册“接地槽挖填土方”相应定额子目,沟面如有砼路面时,应套用第五册“开凿路面项目”定额子目。如遇有清理障碍物,排水及其他,则费用另行计算。

3)电缆沟铺砂、盖或保护板,揭盖电缆沟盖板均以延长米计算并套用定额。盖板的揭盖是按每揭或每盖一次计算。

电缆保护管埋设

1)电缆在过铁路、公路等交叉处,穿过建筑物外墙至屏或箱处,均应事先埋设电缆保护管,然后电缆穿在管内,均以“10米”为单位套定额。

2)电缆保护管长度,除按设计规定长度计算外,遇有下列情况,应按以下规定增加保护管长度:

横穿道路,按路基宽度两端各加2米;

垂直敷设管口距地面加2.5米;

穿过建筑物外墙,按基础外缘加1米;

穿过排水沟,按沟壁外缘加0.5米。

3)电缆保护管埋地敷设时,其土方量的计算,如施工图有注明的,按施工图规定计算,施工图没有规定时,则沟深按0.9米,沟宽按导管两侧边缘各加0.3米工作面计算。

4)钢管敷设Φ100以下的套用第十章的钢管敷设相应定额子目。

5)保护管的管径大小按设计规定,如设计没有规定时,可按电缆的外径乘以1.5倍。管端需要封闭时,应另行计算工料。

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制作

1)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制作安装按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的材质及不同的截面以“个”为单位计算套用定额。

2)电缆终端头计算时,应根据电缆的根数确定,即每一根电缆有两个头,同时要区别是户内还户外。

3)中间接头制作时,其数量按工程设计规定计算,如无设计规定时,可参照制造厂的生产长度和敷设走径条件确定,也可按下列方法计算确定:

N= L / I -1

式中,N——中间头的个数;L——电缆设计敷设长度(米);I ——每段电缆平均长度(米),按下列参数取定:

1kV以下电缆:截面35mm以内取 600-700米;截面120mm以内取 500-600米;截面240mm以内取 400-500米;

10kV以下电缆:截面35mm以内取 300-350米;截面120mm以内取 250-300米;截面240mm以内取 200-250米;

计算结果如遇小数时,其第一位小数一舍二以上进。

每段电缆平均长度范围内,大截面取下限,小截面取上限。

4)控制电缆头、中间头的制作安装,应按其芯数,以“个”为单位套用定额。控制电缆头的芯线固定工作,一般包括在“端子板外部接线”定额内,控制电缆直接与设备连接的`,其芯线固定包括在相应的设备安装定额内。

其他说明

1)隔热及保护层的制作安装

电缆与热力管道交叉或接近时,其最小允许距离为:左右并行敷设2m,交叉敷设0.5m,如不能满足这个数值要求时,应在接近段或交叉段前后1m范围作隔热处理,隔热层底部预埋石棉水泥管,长度可按热力管道的宽度两边各加2m计算,其材料有泡沫混凝土、石棉水泥板、玻璃丝等。定额中未包括隔热层、保护层的制作安装,也无定额可套,此项工作可按实另行计算费用。

2)电缆冬季施工加温工作(费用另行计算)

配管

(1)埋设管子注意事项:

埋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导线。为便于穿线,在下列情况下,需装设接线盒,否则管径要增大一级。

在无弯头或只有一个弯头时,管子全长超过30m;

当有两个弯头时,管子全长超过20m;

当有3个弯头时,管子全长超过12m;

管子全长超过45m无弯曲。

(2)为安全,钢管与钢管(除采用套筒焊接外),钢管与配电箱及接线盒等接处都应作好系统接地。在接头处焊上跨接地线,此部分工作和材料定额内都已包括,不另行计算。

(3)各种配管应区别不同敷设方式、位置及管材材质、规格,以延长米计算。不扣除管路中的接线箱(盒)、灯头盒、开关盒所占的长度。

(4)配管不分明敷、暗敷,按100米取20个弯,火煨弯占25%,压制煨弯占75%,套丝按煨弯数50%考虑,在实际安装中与定额不符时,均不作调整。

(5)配管工程中未包括接线箱、盒、支架制作安装、钢索架设及拉紧装置制作安装,插接式母线支架制作、槽架制作及配管支架制作,应另套第六章“铁构件制作”定额。

(6)暗配管工程,定额基本上是按配合土建预埋考虑的,未考虑在建筑工程全部竣工后,又刨沟、打洞和其他土石方工程,如遇有上述情况,应另行计算。

(7)由于施工中较广泛地采用膨胀螺栓,所以定额根据不同项目按不同比例采用冲击电钻打眼装膨胀螺栓,安装方式不同时不作换算,钻头耗用量按每个钻头打150个眼计算在消耗材料内。

(8)在吊顶(顶棚)内配管套用明配管定额。

配线

(1)配线工程中瓷夹、瓷瓶(包括针式瓷瓶),塑料线夹、槽板、塑料护套线中的分支接头,水弯已综合考虑在定额内。计算工程量时,按图示计算水平及绕梁柱和上下走向的垂直长度。

管内穿线——管内穿线分照明和动力,按不同导线的截面,以单线延长米计算套用定额。线路的分支接头线的长度已综合考虑在定额中,不再计算接头长度。照明线线路中只有4mm2以内的4mm2以上的套用动力穿线定额子目。注意一点,管内导线的总面积(包括导线外皮绝缘层),一般不超过管内总面积的40%。

线夹配线——区别瓷夹配线和塑料夹配线,二线式和三线式;按敷设在木、砖、混凝土等不同结构和导线规格,以线路延长米计算。

绝缘子配线——包括鼓形、针式及蝶式绝缘子配线,以单线延长米计算。

槽板配线——应区别木槽板,塑料槽板和二线、三线式线路,按延长米计算,这里的工程量是按槽板的长度计算,导线安装已在定额内,但主材费另计。

钢索配线——按图示尺寸,区别二芯、三芯、截面及型式,以延长米计算套用相就的定额子目。

塑料护套线配线——区别芯数和截面,以单根延长米套用定额。

(2)灯具、开关、插座、按钮等的预留线,已分别综合在相应定额内,不另行计算。配线进入开关箱、柜、板按下表的规定长度,分别进入相应的工程量内。

(3)车间母线按其材质、形式、截面以延长米计算并套用定额。

(4)钢索架设按材料及截面以延长米计算。以墙、柱内椽计算,不扣除拉紧装置所占的长度。母线及钢索的拉紧装置按不同的截面和直径,以“10套”为计量单位套用定额。

高层住宅电气配管施工工艺改进措施 第3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电气配管;施工工艺;改进措施

国内现行的高层住宅电气配管施工工艺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实际应用时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质量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以后的建筑电气施工一定要改进施工方法,对现有的施工工艺进行完善与创新,彻底消除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全面保障高层住宅电气配管施工质量。

一、高层住宅电气配管施工的缺陷与质量问题

高层住宅电气配管施工中,由于住宅建筑在土建施工时所采用的工程结构多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而这种工程结构形式很容易遭到电气施工的破坏与影响。因为电气配管施工有可能会从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梁穿过,在结构内部埋设管线,这一举措若处理不当,必然会对建筑结构质量造成影响。尤其是在一些管线相对比较集中的电箱安置部位,管线检修或维护会经常拆除模板,进而导致混凝土梁的底面出现不平整或蜂窝、孔洞的问题。另外,部分施工人员在配管时因工作疏忽,将电线管排列得比较杂乱,严重者还存在电线突出墙面,影响建筑美观的现象。

针对上述所分析的电气配管施工中的缺陷,笔者认为,在未来的高层住宅电气施工中,务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做好并提高建筑电气配管施工质量,以便为住宅居民提供一个功能完善的建筑居住空间。下面以某小区工程建设为例,在吸取了往期其他工程的施工经验上,结合小区电气施工实际,对现有的电气配管施工工艺加以改进,以期取得更好的施工成效。

某小区工程为住宅居民楼,整栋建筑楼层数量为16,细分为9个单元。楼层中每一户住宅户的电箱都安置在户门附近,混凝土梁下方部位的填充墙上,依次排列,数量众多。为了方便电气施工,所以在施工建筑主体结构时,对于电箱管线的预埋往往是在梁底模板上钻孔,然后将管线穿入孔洞,达到预留目的,等到填充墙浇筑完成之后,再对穿入孔洞中的预留管线进行接管。这种施工方法是现代建筑电气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办法,虽然可行,但在实际施工应用时会带来大量难题。常见的如:

(1)楼层内的住户数量太多,在安装电箱时,每一处都需要在混凝土梁底模板上进行钻孔,增加了施工人员的作业量不说,钻孔过程中所产生的木屑还给施工安装人员增加了一份清理工作。

(2)通常来说,高层住宅工程在建设中所采用的混凝土梁一般都比较大,且支模后所产生的梁槽深度比较大,这便给钻孔工作制造了一定的难题。钻孔时,由于梁槽较深,钻孔所得的孔洞排列顺序难以控制,极有可能会出现孔洞排列不整齐这一现象,进而导致管线从后插入、接管后的竖直度与整齐度无法保证。

(3)局部管线分布比较集中时,梁底模板上的孔洞数量也会随之增多,若钻孔出现工艺缺陷,就很容易导致孔洞过大,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振捣与浇筑质量,产生漏浆现象。

(4)模板拆除时,若拆除工艺不当,很容易造成电线管弯曲、弯扁,甚至折损、折断等,既影响建筑电气施工的下一道工序,又容易破坏建筑主体结构稳定性。

二、建筑电气配管施工工艺的改进

高层住宅电气施工中,如果仍然坚持采用以往的施工工艺,上述所提到的施工缺陷便很容易再次出现。为此,想要避免上述问题再次出现的办法只有一个,那便是改进施工工艺。笔者现就建筑全面质量管理下的电气配管施工工艺改进措施进行探究。

1、设计新型的模具

借鉴其他工程施工经验与施工方法,现设计人员在原来的电气配管施工工具上创新了一种新的施工模具,该模具由钢板及钢管焊接制成,形式如图1所示,用其取代需要钻孔的这一段模板。

本小区建设工程户内电箱采用PZ30型电箱,尺寸为320mmX250mm,进户电源的配管配线为BV2×10+BVR10PVC32,照明、插座、空调等回路的配管配线为BV2×2.5+BVR2.5PVC20和BV2×4+BVR4PVC20。笔者在经过实际应用后认为:钢管套管管径的选择应与PVC电线管相匹配,PVC电线管插入后间隙不宜太大,否则会造成漏浆;太小则较难插入。钢管可选择壁厚较薄的非标管,并应将内壁焊缝毛刺锉平。由于该模具均可采用小料加工,取料加工很方便,可利用施工现场的钢板、钢管零料进行加工。

2、改进施工工艺

在木工支模时,电工配合施工,提供模具安放的位置及尺寸,以便木工留出所需孔洞。在该孔洞处安放模具,与模板贴平固定,如图2所示。为便于拆模,应刷涂脱模油。

待钢筋绑扎电线管预埋时,进入户内箱的PVC电线管可按回路顺序依次插入套管内。木工拆模时同时将模具一并拆除,此时混凝土梁底外观平整,且电线管排列整齐、均匀、竖直,回路编排统一。由于拆模时在模板拆除后才拆除模具,所以电线管也不易在拆模时被折断和敲破了。拆下的模具及时清理干净,并可循环使用。

由于高层建筑的标准层的共性特征,该模具可以循环利用,因此其实用价值也大大增加,同时,由于电线管间距和尺寸的统一,电箱的开孔加工可以在车间批量集中采用机械开孔,从而大大提高了工效,同时施工质量也得到保证。在某小区工程施工中因采用这种模具取代模板,模具上的钢管作为电线管的保护套管,免去钻孔的麻烦,并起到保护PVC电线管的作用,同时也保证了电线管穿梁后竖直、排列整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高层住宅电气施工中常见缺陷所采取的上述措施在TQC小组活动中得到验证:采取此项措施后,施工质量明显提高,电箱处电线管预埋原有的质量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蒋向春.高层建筑电气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

[2]周庆.结构施工中电气预埋的四个环节[J].四川建材,2011(04)

[3]孟庆标.房建室内电气施工质量问题分析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5)

作者简介

冯宇,性别:女,出生年月:1981。8。22出生地:哈尔滨,毕业院校:东北林业大学生。研究方向:建筑电气工程。

配管技术 第4篇

在空调结构设计中,由于设计不当导致振动过大造成的结构失效破坏已经成为影响产品可靠性的重要原因,由此给产品品质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严重的。目前国内空凋生产企业产品设计中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设计工程师的设计经验,在产品的物理样机制造出来之前对产品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缺乏定性的判断,一般到实验测试验证阶段才能发现设计时存在的失误和缺陷,造成产品设计周期长,研发费用上升。因此,在产品设计阶段,依据工程力学理论、借助大型商业化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产品进行动力学响应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在产品试制之前进行有效的整改,可以大大加快新产品研发周期,保证产品的工作可靠性。

空调器的管路如果布置不当,有可能在压缩机正常工作频率附近出现一些固有模态或者谐频,从而产生共振,在某些部位产生过大的位移与应力。应力过大,会导致配管爆裂;位移过大,管路系统将出现过大的振动,振动传递到整机,将影响整机的性能。

用ANSYS对窗机的配管系统进行模态分析与动响应分析。模态分析是确定结构固有频率的有效手段。对于配管系统而言,应该设计得使它具有这样的一些频率,即使管路在压缩机正常工作时不会以它的任一基本模态进行振动。此计算的动响应分析为谐响应分析,该分析类型用于研究随时间谐变化载荷的影响。管路系统在压缩机周期载荷的作用下产生并通过配管传递振动。

具体分析方法如下。

1)对窗机的管路系统进行模态分析,此模态分析不考虑加配重。

2)在加配重的情况下对窗机进行模态分析,与不加配重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所加配重对管路的模态是否有改善,这里的改善是指配管的固有模态尽量避开压缩机的工作频率。

3)对窗机的管路系统进行响应分析,计算出在压缩机正常运转时系统的应力与位移云图。

4)分析改进的配管模型是否合理。

2 制冷管路的仿真建模[1,2]

2.1 模型处理

几何模型由Pro/E建立,有限元模型由几何模型简化得到。在模型简化时,忽略过渡区小圆角,对特别大的圆角以折线代替,这样处理避免了因形状不规则而造成单元划分的复杂化。除胶脚用实体单元Solid95外,其余的所有Part都用壳单元Shell63。模型包括的Part有:回气管、回气连接管、冷凝器人口管、排气管、四通阀出口管、排气管、三通管、蒸发器出口管、压缩机、胶脚。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2.2 载荷处理

系统受到的激励主要是由压缩机产生的。目前家用空调中使用的压缩机多为旋转活塞和涡旋压缩机,不平衡质量高速回转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产生较强烈的机械振动,该机型采用的是涡旋压缩机。

压缩机旋转不平衡离心力的大小,取决于偏心质量和偏心距的大小。该离心力可分解为如图1所示x、y、z方向上的3个分量,以及扭矩,它们分别会引起压缩机的上、下振动和左、右振动。压缩机的激励由压缩机振动参数转化得到,即先利用三菱振动测试法求得若干点的振幅与加速度,然后再由响应求取。

压缩机激励用复数形式表示如下:

2.3 材料参数

整个系统使用了铜、钢、橡胶三种材料,各参数如表1所示。

2.4 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设定:约束三个胶脚底面(与底座的接触面)的所有自由度;将蒸发器出口管与蒸发器的焊接处端以及冷凝器人口管与冷凝器的焊接处端的自由度全部约束住;管路系统中的所有焊接用刚性连接模拟;压缩机与胶脚的接触用邻近区域模拟。

3 模态分析[2]

ANSYS提供了很多模态提取方法,其中Block Lanozos或子空间技术能使大多数模态分析得到很好的解。本计算的模态分析使用Block Lanozos法,此方法使用完全刚度和质量矩阵,并且很有效、很精确。谐响应分析用模态叠加法,恒定阻尼比为0.1。模态叠加法为多步过程,可采用凝聚矩阵或满阵,求解前需进行模态分析。

3.1 裸管模型的模态分析

对模型的裸管系统(即不加配重)进行模态分析,分析无配重情况下的管路固有模态。由于高频时,模态变得十分密集,分析结果失去意义,根据所求取频率的最大值至少为所关心频率两倍的原则,着重考虑低频模态。对裸管模型,计算了前20阶模态,如表2所示。

对于裸管模型,排气管有三阶频率45.80Hz、46.98Hz、52.67Hz与压缩机的工作频率47.3Hz比较接近。

3.2 原始模型结果分析

3.2.1 原始模型的模态结果

此模型已模拟了实物施加配重后的情况,配重的施加通过改变密度来模拟。前40阶模态如表3所示。

施加配重后,排气管的固有模态避开了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回气管有一阶频率44.11Hz靠近压缩机的工作频率47.3Hz。

3.2.2 原始模型的动响应分析

对原始模型作谐响应分析,扩展模态到压缩机正常工作频率47Hz。其中排气管的应力云图如图2所示。

最大位移为0.572152mm,发生在回气管上。最大应力发生在排气管弯角处,位置如图2中所示,最大值为28.847MPa。

3.3 改进模型结果分析

改进模型指对排气管进行重新设计。关于配管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为使应力变小,应尽量减小配管相对压缩机中心距离;

(2)尽可能不在压缩机附近设置高压开关及歧管等零件;

(3)因为冷却口至压缩机的低压配管的压损会对冷冻能力产生很大影响,设计时要注意配管的直径、长度及弯曲度。

将原排气管管径9.52mm改为8mm,重新设计排气管。

改进模型的位移云图如图3所示。改进模型的最大位移为0.585606mm,发生在回气管上。

改进后的排气管模型应力云图如图4所示。改进模型的最大应力为22.573MPa,发生在排气管上,位置在图4中标出。

4 结论

1)配重的施加使管路系统的振动特性有所改善,配重施加前排气管有三阶模态靠近压缩机正常工作频率,施加配重后只有回气管一阶模态靠近压缩机正常工作频率。

2)原排气管的最大应力值过大,为28.847MPa,改进后的排气管最大应力较原管有所下降,为22.573MPa,下降了21.7%,应力值下降比较明显。

3)原配管系统的最大位移为0.572152mm,改进的配管系统最大位移0.585606mm,改进系统较原系统的位移上升了2.35%。

4)用ANSYS对空调器的配管系统进行有限元分析,可以分析出布管的合理性及破坏效果,从而有效地对多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选择可行的方案,从而减少物理模拟和实验费用,提高设计效率。

摘要:ANSYS作为目前最常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之一,在产品结构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本文针对某型空调试制过程长期运行可靠性检测中配管出现裂纹的现象,利用ANSYS建立了空调制冷管路的虚拟样机,通过实验确定了压缩机的激励输出,并分析了管路的振动响应特性。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减少配管振动的优化设计方案,并用实例证明了应用ANSYS软件的有限元技术进行空调管路减振的可行性。

关键词:空调器,振动分析,CAE,ANSYS

参考文献

[1]赵文龙,张增学,李立斌.有限元技术在空调器管路振动分析及设计优化中的应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5(3):112-115.

[2]杨靖.空调器配管的有限元分析[J].流体机械,2002,30(11):61-64.

[3]龚曙光.ANSYS工程应用实例解析[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3.

[4]童宗鹏,王国治.窗式空调器振动噪声源的分析和控制研究[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4-67.

泵站及配管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5篇

一、总论

1、概述

苍梧绿园污水泵站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苍梧绿园东北角,东靠郁洲路,西接苍梧路。郁洲路污水管道是新浦区污水主通道之一,东盐河以西、郁洲路以东、玉带河以北、苍梧路以南大约2.5平方公里区域内的污水,经郁洲路汇水干管汇集后,通过本泵站提升,进入下一段污水干管,最终送入大浦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放。

2、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

(2)《苍梧绿园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网建设有关事宜会议纪要》

(3)苍梧绿园地形图(1:5000)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

(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66)

(6)《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

(8)《建筑设计灭火规范》(GBJ140-90)(1997年)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给水排水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1)《新海地区近期拟建五座污水提升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12)《连云港市新区汇报纲要》(2001年)

(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6)建设单位提供的苍梧绿园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要求及一些基础资料。

1.3气象资料

1.3.1气温

年平均气温:14.2oC极端最高气温:40.0 oC

极端最低气温:-18.1 oC最高月平均气温:26.8 oC

最低月平均气温:-0.14 oC

1.3.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852.8mm月最大降水量:156.0mm

年蒸发量:1655mm最大积雪深度:28cm

最大冻土深度:25cm

1.3.3风速风向

年平均风速4.3m/s年最大风速29.3m/s

夏季主导风向 SE冬季主导风向NNE

1.3.4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1.4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的建筑物为泵站内的污水提升泵房及格栅。设计范围包括泵站内3座建(构)筑物、泵站总平面布置、泵站内道路系统、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以及出泵站后和海连东路南至预留污水管相接的污水管道。

1.5基地状况

苍梧绿园泵站位于苍梧绿园东北角,东邻郁洲路,北靠苍梧路,泵站内地势平坦,地形标高在3.2~3.4m之间。

1.6工程设计规模

根据《连云港市新海地区近期拟建五座污水提升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苍梧绿园泵站设计提升生活污水量为15000m3/d。

1.7概算投资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279.5万。其中,泵房土建部分67.5万,设备及安装部分58.5万,管道部分153.5万。

二、总图布置

2.1 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苍梧绿园污水提升泵站位于连云港郁洲路以西,苍梧路以北,苍梧绿园东北角,为同苍梧绿园环境相协调,泵站内除格栅井及集水池外,只设一座箱式变电站,不设生活辅助用房,采用较高标准的自动化控制,为无人值班泵房。

泵站内格栅为半地下式,集水池与格栅井周围均种植树木,树木种类的选取可听取苍梧绿园管理处意见,从苍梧绿园部体环境综合考虑,为求使泵站环境与苍梧绿园环境融为一体。泵站内现状地势平坦,地形标高在3.40m,考虑周边道路标高,泵站设计地平标高为4.2m。

三、泵站工艺设计

3.1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包括污水泵房的工艺设计;泵站至海连东路与郁洲路交叉口处预留污水检查井之间污水管道的设计。

3.2 泵站工艺设计

3.2.1泵站形式:根据建设方的要求,泵站为无人值守泵站。格栅设计为半地下式,泵房设计为全地下式。

3.2.2设计污水量:

根据《连云港市近期拟建五座污水提升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苍梧绿园泵站提升的生活污水量为15000 m3/d。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生活污水量变化系数为1.55,经计算,泵站设计最大时污水量为968.75 m3/h。考虑近期污水达不到规划规模,经同建设方协商,并根据《连云港市新区汇报纲要》(2001年),泵站近期污水量按4万人生活污水量计算,每天污水量为8000 m3。泵站格栅井、集水池规模按远期15000 m3/d设计,水泵按近期8000 m3/d污水量设计。若以后污水量超过8000 m3/d,可将现有水泵换成较大水泵即可。此方案已获《关于苍梧绿园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网建设有关事宜审查会议纪要》的批准。

3.2.3水泵扬程计算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苍梧绿园泵站预留过郁洲路DN800污水管内底标高为-0.337m(黄海高程,下同),过路管距泵站入口约20m,设计采用DN800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橡胶圈承插接口,将郁洲路污水自流至污水泵房。污水管道出泵站后与海连东路南侧DN1000预留管相接。据建设单位提供,该预留管底标高为0.135。经计算,水泵扬程约为11m。

3.3水泵设备选择及安装

本设计选用潜水排污泵,型号为KRTK150-315共三台,二用一备,流量Q=300 m3/h,扬程H=11m,N=12kw

水泵安装应根据产品安装条件设置埋件,埋件具体做法见结构图纸,其安装调试应在厂方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3.4辅助设备选择

为拦截污水中的漂浮物质,污水必须通过格栅流入集水池。在集水池前设置2台

ZGL-1000型回转式格栅除污机两台,一用一备。为便于格栅除污机的维修,格栅前后均设置轻型电动圆闸门。

集水池顶部设一根通气管,选用Y802-6风机一台,机械排风。格栅、闸门、启闭机、风机等设备安全均应根据产品条件设置埋件,埋件做法见结构图纸。所有辅助设备的安装调试应在厂方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3.5

3.5.1集水池

集水池为全地下式,长方形布置,总长6.8m,宽5.8m,集水池有效水深2.0m,有效容积60m3。集水池底板顶部高程为-3.30m(黄海85高程,下同)。顶板顶部高程为3.90m。顶板覆土厚为70cm。

3.5.2格栅井

格栅井为半地下式,长方形布置,总长7.6m,宽3.7m,底板内顶标高为-0.95m,顶板顶标高4.6m。

3.5.3施工方式

格栅井施工采用开挖方式,集水池施工采用沉井方式,具体方法详见结构图纸。

3.6配套管道部分

3.6.1管道走向

污水管向北出泵站后,斜穿苍梧路与郁洲路交叉口后,沿郁洲路东侧绿化带中间(距道路中线约26m)向北与海连东路与郁洲路交叉口处南侧DN1000的污水预留管相接,全长约850m。

3.6.2污水输送方式

污水经提升出泵站后,通过压力管,向东北方向斜穿过郁洲路与苍梧路交叉口,后沿郁洲路东侧绿化带中间(距路中心26m)向北约180m经污水井释放出压力后,以重力形式倒虹输送到海连东路与郁洲路交叉口东南角预留污水检查井内,然后通过下游管道最终输送至污水处理厂。3.6.3管道施工方式

据《关于苍梧绿园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网建设有关事宜审查会议纪要》,污水泵

站至苍梧路与郁洲路交叉口西南角段管道,采用开挖式施工,此段以后部分管道,均采用非开挖(拖管或顶管)方式施工。为避免与路下其他管线交叉,污水管道管顶标高不应高于0.00米。具体施工方式(顶管或拖管)可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条件、工程投资规模及工期要求等条件自行确定,但管道走向、管径、管道覆土深、管道坡度及检查井数量均需按图纸要求施工。

3.6.4管材选择

(1)泵站内均采用钢制管道及管件,泵站外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压力管道及管件。

(2)钢制管道管件内外防腐均采用环氧煤沥青,涂底漆一道,面漆三道,涂漆需在严格除锈后进行。

(3)钢管采用焊接连接,压力管HDPE管采用热熔连接。注明用法兰处,采用法兰连接,法兰连接处采用3毫米厚石棉橡胶垫片密封。

(4)管制钢件、防水套管均见《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图中管道长度均为理论长度,下料时应根据有关规定扣除焊缝及密封厚度。

(5)钢制管道及其管件焊接均按《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82)执行。HDPE管道安装及验收按《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568-97)执行。

3.7其他

本设计潜水泵、格栅、闸门、风机等设备安装及预埋均参考有关厂家资料设计建设方最终选定设备不一定为该厂家设备,不同厂家产口预埋及安装尺寸可能有所差异。故建设方应在设备预埋件安装前选定设备,以便及时调整设备的安装尺寸。

四、结构设计及施工总说明

1.本设计泵房间采用沉井施工,格栅井采用大开挖施工;沉井开槽放线应按现场预制处理示意图执行,与沉井相接部分应预先甩出钢筋,按施工缝处理(见详图 A)。大开挖时,应做好基坑支护。

2.沉井施工可采用二次浇注,二次下沉,第一次浇筑高度为刃脚底以上2.57m。

3.本图尺寸单位以毫米计,标高以米计,图中所示高程为绝对高程。

4.材料:

1)混凝土:垫层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10,其他均采用C25。

2)钢筋:Ψ表示HPB235,Φ表示HRB335,预埋件为A3号钢。

3)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抗渗要求:

沉井结构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均为30mm,格栅井结构除顶板为25mm外,其它壁板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均为30mm;抗渗标号均为S6。

4)为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提高防腐、抗渗、抗裂能力,混凝土内掺加高效混凝土外加剂,掺量及配合比由外加剂厂家确定。

5.底板及壁板:

1)施工缝的设计应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进行处理,穿墙套管及预埋件,必须按设计图位置及标高事先预埋好,严禁事后开凿池壁;图中所注套管直径为非洞口直径,施工中应按相关工艺图(参看《S312》标准图集)施工。

2)钢筋遇小于300mm洞口应绕过,大于300mm应尽量绕,否则按加固处理。

3)所有预埋件均事先除锈,后涂环氧沥青漆两道防腐。

4)确保混凝土、结合密实,浇注丰满,振捣充分,井壁与底板结合的刃角处按施工缝处理。

5)格栅井粘土砖墙部分应先砌筑砖墙,再浇筑顶板,并以1:2水泥砂浆抹角。

6.沉井下沉中挖土必须均匀对称,挖出的土严禁堆放沉井四周;下沉过程中应严密观测,发现倾偏应及时纠正。当沉井接近设计标高时须做稳定观测,待沉井沉至设计标高稳定后再封底,沉井沉至设计标高时,偏差应不超过下列数值:

1)水平位移与下沉深度之比不超过1/100,并不大于100毫米。

2)沉井刃脚平均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不得超过100毫米。

7.地基处理:

1)沉井刃脚的设计标高所在土层为第三层淤泥层,为了防止下沉过程中出现突沉、渗水、浇砂等现象,须对地基进行处理,设计采用单排水泥深层搅拌桩沿墙壁四边刃脚下布设,桩径500mm,桩距350mm,桩顶标高2.60米,桩底标高-8.0米;喷入材料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喷入量上部5米按45千克/米计,下部5.6米按55千克/米计。

2)施工中为了抽取地下渗水,于底板基础块石层下设置400×400mm的盲沟,将水引向DN600钢管渗水井,施工完毕后用C30细石混凝土二次浇筑。

8.沉井壁板与后做部分处应先留好插筋,钢筋的搭接宜采用焊接,绑扎时,锚固长度35d,搭接长度42d。

9.沉井与格栅井施工期间均应注意采取抗浮措施。

10.本套图为池体结构图,应和其它专业图纸、配合施工。

11.未说明事宜,施工时均按《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有关规定操作。

五、供配电设计说明

5.1 根据民用建筑负荷分级,污水泵站属二级负荷,应采用两路电源供电,应甲方要求本次泵站供电采用一路市电高压,一路柴油发电机低压备用,备用电源由甲方自行解决,不在本次供电设计范围内。

5.2 应甲方要求泵站内唯一地上建筑为箱式变压器,不提供单独配电及控制用房,故本次泵站设计低压配电及控制一体,均在箱变内完成。我方只负责电源部分设计即为MNS控制柜及PLC柜提供380v/220v低压供电电源,具体控制原理及MNS(PLC)柜出线详见控制原理图。

5.3 箱变参考尺寸定为L×W×H=3×3×2.45(m)。选用干式变压器。容量63Kva,需带有自通风装置。由于本笨变较特殊订货时需向厂方要求为MNS控制柜及PLC柜预留空间。

5.4 泵站内主要用电负荷为三台最大容量12KW的潜水泵(两用一备)采用直接起动方式。

六、环境设计

6.1本设计全面考虑泵站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因素,在总图

布置、构(建)筑物形式选择、泵站绿化方面,充分考虑与苍梧绿园环境相协调。

6.2在集水池顶、集水池及格栅井周围进行植树及种草,除美化环境外也有效降低了泵站噪音。

6.3泵站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严格执行,集水井、格栅井、检查井及管道排水或打压实验均应合格。

6.4施工期间的施工机械设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必要时采取有效的防噪措施。

6.5施工应采用袋装水泥,各种混合料拌合厂应保证路程不远,运输条件好、方便施工并远离市区,以免对市区造成粉尘及噪声污染。

6.6施工废水未处理达标前应严禁排入附近沟塘及与人民生活、生产有关的水体中。

七、问题与建议

7.1泵站及配套管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部颁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办理,加强工程管理,加强质量检验,严格质量管现制度,并且及时协调设计施工、监理中可能出理的问题。

配管技术 第6篇

关键词:PDSOFT软件;二次设计;配管

中图分类号: TU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158-2

1 工艺配管施工方法比较

1.1 准备阶段比较

传统方法:拿到设计院单线图后组织有经验的3-5名技术员在图纸上手工标注焊口号和设置固定口,并把每张单线图的DB量标注在图纸空白处,待全部标注工作结束后再把每张单线图的DB量汇总出来,然后把图纸复印成两套;同时组织另一批人员(3-5名)把单线图的材料表手工输入到电脑中,全部输入结束后再手工统计出总材料。

不足:

①技术人员投入较多,重复工作多;

②材料统计及DB量统计工作强度大;

③无法获得电子版单线图;

④复印图纸工作量大。

PDSOFT方法:组织3-4名技术员把从设计院拿到的IDF文件转换成管道的三维模型,在模型上设置固定口后,软件自动生成和设计院一样的单线图,并已经标好焊口号和固定口,同时生成管线信息文件(A文件)、焊缝信息文件(B文件)、材料信息文件(C文件)。然后把生成的A文件、B文件、C文件导入到PDSOFT软件的管理软件中。最后由PDSOFT软件自动生成DB量汇总报表、材料汇总报表、管线信息报表等相关报表。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施工准备阶段PDSOFT方法节省了一半的人力资源,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

1.2 施工阶段比较

传统方法:施工班组拿到设计院的图纸后到物装部门领取材料,领到材料后手工计算管子下料长度,下料、组对、焊接等一系列施工工作。其中焊接合格率,施工进度等报表需要技术员手工统计汇总。

不足:

①工人拿单线图领料给物装部门和工人带来不便;

②工人手工计算下料长度费时费力且不准确;

③为控制进度需要技术员经常统计施工进度等报表,重复性工作多。

PDSOFT方法:施工班组拿到PDSOFT软件自动生成的材料出库单到物装部门领取材料,然后按照PDSOFT软件设计的图纸材料表直接下料,不需要工人计算管子长度。其中焊接合格率,施工进度等报表由PDSOFT软件自动生成。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使用材料出库单领用材料方便快捷,工人不再需要计算管子的下料长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对于过程控制中需要的各种报表计算机随时自动生成,减轻了技术员的工作强度。

1.3 交工资料阶段比较

传统方法:拿出一套新的设计院单线图,技术员在图纸上再次手工标注焊口号、焊工号、透视比例、无损检测报告号等相关信息,然后复印成三份,装订成册,再扫描一份电子版图纸作电子版交工资料。

不足:重复性工作多。

PDSOFT方法:在电子版CAD上标注焊工号、透视比例、无损检测报告号等相关信息,然后打印三份,装订成册,电子版图纸直接整理成电子版交工资料即可。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交工资料阶段PDSOFT方法省去了标注焊口号等的工作,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工作量。

2 PDSOFT二次设计的应用

2.1 二次设计的前期准备

①按照装置的区域划分建立PDSOFT软件数据库,数据库中的项目号要与区域号一致。有多少个区就建立多少个项目号。

②从设计院拿到IDF文件,IDF文件是设计院建立管道模型后生成的软件接口数据文件。每个IDF文件记录一条管线的空间位置,材料等相关信息。不同设计院的IDF文件书写格式可能不同,故拿到IDF文件后必须修改PDSOFT软件的userdefcompspec.txt(元件规格表)文件,该文件位于安装目录下的系统文件夹里。

③用PDSOFT软件批量导入IDF文件使之转化成DWG模型,每条管线对应一个模型文件。

④导入IDF文件后修改并完善软件安装目录下的PIPE_CON.DBF文件和PIPE_NO.DBF文件,这两个文件记录的是管线的基本信息。修改方法是用EXCEL打开文件,按照设计院提供的管道表把设计压力、操作压力、设计温度、操作温度、防腐底漆类型、焊材、透视比例等信息补充完整。

⑤找几位有经验的配管工程师在设计院的单线图上标注固定口。固定口设置遵循三维可调节原则,设备口法兰设为固定口,固定口管子预留10-30mm调节量。

2.2 二次设计的画图阶段

①二次设计人员拿着标好固定口的图纸在转换好的DWG模型上设置固定口和分图点,然后生成单线图,并调整其标注。其中分图点必须设置在固定口或法兰口处,否则画管段图时管段号要出错。单线图是提供给现场安装人员安装管段和后期做交工资料时用的。

②保存单线图并生成DAT数据和A、B、C数据,DAT数据是画管段图需要的中间数据;A、B、C数据是三个分别记录管线信息,焊口信息和材料信息的DBF表数据,生成A、B、C数据是为下一步生成焊接记录表和材料统计表做准备的。

③调用DAT数据生成管段图,并调整其标注,最后保存。管段图是提供给预制厂工人预制管段时用的。

2.3 二次设计图纸及数据的后期整理

①二次设计图纸的整理。当一个区的二次设计图全部画完后,需要对单线图和管段图分别进行合并整理。具体方法是利用PDSOFT软件批量打印成PDF文件,然后用批量改名软件把PDF文件批量更名,更名原则是在原有的管线号前面加上流水号。利用抓图软件把更名后的PDF文件制作成目录,便于查阅。最后在Adobe Acrobat中把一个区的全部PDF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并添加页眉和页码保存。至此一个区的二次设计图全部完成。

②对A、B、C数据的处理。把A、B、C数据分别放在三个文件夹中,用批量更名软件重新命名,命名原则是每个文件一个流水号,然后用Visual FoxPro把所有的A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把所有的B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把所有的C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合并后的A文件包含该区的全部管线号信息,合并后的B文件包含该区全部的焊缝信息,它可以作为焊接记录使用,合并后的C文件包含该区的所有材料信息,它可以作为提料及核对材料使用。

③整理好的管段图打印出来发给预制厂的施工人员预制管段用,整理好的单线图打印出来发给现场安装的施工人员安装管段用。

④二次设计后施工图举例如图1所示。

3 结语

①PDSOFT二次设计对于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可以节省人力,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且可以方便地生成材料汇总表、预制深度报表、DB量统计表等各种报表。

②PDSOFT管理软件可以生成材料出库单,便于材料的发放管理,材料统计准确快捷且节约材料成本。

③PDSOFT二次设计图纸不再需要工人手工计算管线长度等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准确率,提高了施工质量。

④PDSOFT二次设计更适合大规模的管道预制工作。

⑤PDSOFT管理软件可以更好地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它可以方便地生成预制量报表,焊接合格率报表,预制完成情况报表,出厂管段报表等。

⑥PDSOFT二次设计图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交工资料。

参 考 文 献

[1] 盛勇,刘应尘.PDSOFT三维配管软件简介[J].石油规划设计,2002(06).

浅谈塔器的配管设计 第7篇

关键词:塔,配管,支吊架

0 引言

塔器是用于气—液或液—液相间传质、传热的设备, 广泛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所以塔器设备的管道设计也是石化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塔器设备相关联的设备有进料加热器、非明火加热的再沸器、塔顶冷凝冷却器、回流罐、塔底抽出泵等, 因而, 塔器的管口数量与其他设备相比多很多, 另外, 塔器设备往往比较高, 设备需要设置爬梯、平台、吊装等, 因而塔器设备可以用于配管的空间有限, 配管设计相比其他设备会更加复杂。

所以就需要配管工程师按照经济合理、美观、实用的原则,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科学配管。本文将从塔器配管设计的原则、塔器管线支吊架设置原则、配管过程中常见错误出发, 浅谈塔器的配管设计。

1 塔器配管设计、支吊架设置要点及配管常见错误

1.1 塔器配管的设计要点

塔器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精馏塔 (蒸馏塔) 、反应塔、萃取塔、吸收塔、洗涤塔, 虽然每种塔的功能大小外形不同, 但是塔的管道布置设计原则是一致的。

通常我们可将塔的四周大致划分为操作和检修所需的操作侧和配管所需的管道侧。操作侧要充分满足检修、吊装、爬梯和仪表的需要。然而, 由于塔内构件复杂和开口数量多, 有时难以将上述两侧严格分清。

1.1.1 塔器的管口方位布置原则

塔器的管道与其他设备管道相比, 虽然复杂, 但是也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需要根据工艺要求合理安排管口方位和塔盘等内部结构的关系, 安排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管道布置的简繁, 操作是否方便、检修是否容易, 是否足够经济等, 因此, 配管工程师配管之前需要对塔的内部结构、塔的操作进行充分的了解。

1) 考虑检修和操作的因素, 人孔方位应该布置在检修侧, 应注意塔的内部构件, 将人孔设在塔板上方的鼓泡区, 不可设在降液管或受液槽区;人孔尽量布置在同一垂直线上, 美观整齐。

2) 为了避免人孔打开关闭时碰到仪表, 增加仪表的破损风险, 仪表管口不应布置在人孔附近。其中, 液位计及液位调节器宜布置在便于观察、检查及能从抽出泵和调节阀的旁路处看得见的位置;压力表口应布置在气相区, 考虑安装的可能性, 不能离结构梁太近。

3) 塔顶中心布置气相管口, 安全阀、放空管开口在气相管口附近。塔顶和中段回流口布置在管道侧;气相物料进料口布置在塔板上方, 与降液管平行;单溢流塔板的抽出口与受液槽垂直布置, 双溢流塔板的抽出口宜布置在与降液管平行的塔中心线上。

1.1.2 配管侧的主要管线种类

塔顶管道:塔顶油气、放空、安全阀管道;

塔侧管道:回流、进料、侧线采出、气提蒸汽、再沸器入口及返回;

塔底管道:塔底抽出、排液;

杂项管道: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

1.1.3 配管侧要遵守以下几大原则

1) 首先要详细了解工艺要求及塔的内部结构, 开口应满足工艺要求、安全、方便操作及检修。

2) 从塔顶到塔底规划布置, 先考虑塔顶管道 (尤其有空冷器时应先结合空冷器位置确定其走向) 和大直径管道。

3) 管道应尽量沿塔体, 成组布置, 尽可能短, 布局美观, 易设支架。

4) 管道与塔呈同心圆布置, 或与塔外壁呈切线布置。

5) 塔顶管道一般是气体管道, 管径比较大, 配管要遵循步步低, 无袋形、尽可能短且具有一定柔性的原则:

(1) 塔顶放空管线一般安装在塔顶管线水平管段的顶部且符合安全防火规范的要求。

(2) 安全阀的配管注意事项, 安全泄压排放大气时, 放空口不能朝向临近设备或者有人通过的地方, 放空口应高出以安全泄压装置为中心, 半径8m范围内最高操作平台3m。

(3) 安全阀后管道要步步低, 不能积液, 出口管要有支撑, 安全阀要有可以检修的平台。

(4) 如果安全阀进出口管线上设有切断阀时, 切断阀应选用单闸板闸阀, 并且阀杆应该水平安装。

6) 塔体侧面一般是再沸器入口及返回口管线, 回流管线、进料管线、侧线抽出管线、汽提蒸汽线等, 阀门宜直接与管口相连, 避免阀门关闭后管道有积液;另外, 同一角度有大于等于两个进出口时, 管道要有一定的柔性。

7) 塔底温度一般比较高, 布置塔底管线时应注意管线柔性, 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尤其塔底与抽出泵相连时, 塔底抽出管线要尽量短且少弯头、少盲端, 水平管段不能有“袋形”, 应该“步步低”。抽出管线上的切断阀要距塔体尽量近, 以减少积液。

1.2 塔的管道支吊架设置要点

管道支吊架主要分为三大类:承重、导向、限位。根据设备管口的承重大小、整个管系的稳定安全等方面的需要设置不同类型的管架。塔管线的支吊架设置原则有以下几点:

沿塔和容器敷设管道的支架, 一般生根在塔和容器的外壁上, 由于塔和容器的热涨或者基础下沉产生的位移与管道的热涨量不同, 会产生相对位移。因而, 生根在塔或容器外壁上的承重架的设计要按照最不利的工况确定位置和支架形式。

1) 每一根附塔管线要在重心上部设置承重架, 其他位置根据需要设置导向架, 以免管口受力过大而损坏。

2) 从塔顶出来的附塔管线和塔侧进出的侧线管道, 在靠近管口处的第一个支架设为承重架, 如果需要设两个承重架时, 第二个承重架应设为弹簧承重架, 承重架下面的支架根据规定间距设置导向架。

3) 支架设置的顺序由上往下依次为固定、导向、弹簧、导向。以免影响管道的自然补偿, 最后的导向架距离水平管道应不小于管道公称直径的25 倍。

4) 如果沿塔壁方向垂直管段的热位移量比较大时, 水平管段需要设置弹簧架, 热位移量不大时, 设为导向架即可。

5) 与管口直连的阀门公称直径大于等于DN150 时, 阀门下面宜设置承重支架, 避免管口受力过大。

1.3 塔器配管中常见错误

1) 没有充分考虑塔的保温层厚度及管架所需空间, 附塔管线距离塔外壁太近, 所留空间不够安装管道支架。

2) 消防蒸汽、冲洗水的快装接头朝向操作者, 且布置在平台内侧远离平台入口, 紧急情况不利于安装使用。

3) 视镜、手孔、人孔等的上方布置管道, 不利于观察检修。

4) 塔底管线的管架没有设为弹簧架。因塔底管线温度较高, 具有热位移量, 普通支架就会托空, 起不到支架的作用, 所以塔底管线如需设置支架, 应设为弹簧架。

5) 塔底管线的阀门距离塔底管口太远, 阀门关闭后管道容易存有积液。

6) 经常操作的阀门下面没有设置操作平台, 操作时需要站在梯子上。不利于现场工人操作, 增加了现场工人的工作危险性。

7) 管架位置与塔平台相撞。

8) 设备生根的管架预焊件相互重叠相撞。

2 小结

塔器的配管虽然复杂, 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律性, 所以配管工程师在进行塔器配管时要仅仅围绕相关规定, 遵循相关配管原则进行配管设计。结合类似塔器的配管经验、经典配管设计案例、项目现场操作经验, 了解上下游相关专业知识, 不断总结、积累, 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永艳.对塔器管道的配管设计浅析[J].科技与企业, 2013.22.

[2]都基环.塔器管道的配管设计探究[C]//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 (上) , 2015.02.14.

加氢装置高压管道配管设计探讨 第8篇

1 关于高温高压管道的设计

一般在与高温高压设备连接时使用高温高压管道, 这类管道管壁较厚, 对材质要求也较高。加氢装置中高温高压代表设备有高压换热器、反应进料加热炉以及加氢反应器。

高压换热管器的工艺操作流程与其他相比相对简单, 其配管的设计难点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管道热膨胀从而对高压换热管器产生影响较大的作用力:一, 介质温度高达400℃。二, 介质压力高, 管壁本身较厚。三, 高压换热管器间的空间狭小。所以对管道进行设计时要注意对应力进行分析, 要保证管道的设计能吸收热膨胀, 解决其产生的较大作用力对高压换热管器产生的影响。

反应进料加热炉的进料组成有3种方式, 炉前混氢、炉后混氢、炉后混油。炉前混氢通过反应进料泵对原料油进行加压, 注入氢气再通过高压换热器进行换热, 变成高温高压混氢油, 再分成两路进到加热炉。此管道中介质为气态和液态两种, 容易产生振动, 所以在进炉前应加设直管, 让两者介质混合保持进入管道流量均匀。

混氢油气由加热炉进入加氢反应器, 加热炉出口的支管管道设计要求对称, 由于加氢反应器需要的温度较高, 反应器本身会产生较大的热膨胀, 因此对与反应器直连管道设计时, 应考虑热膨胀对管道的影响。

2 关于常温高压管道的设计

一般在与常温高压设备连接时使用常温高压管道, 常温高压管道的作用仅为高压力管, 此管管壁较厚, 且管道热应力比高温高压管道的热应力要小, 其设备的热膨胀也不大, 在管道设计上比高温高压管道相对简单。常温高压代表设备有冷高压分离器, 循环氢脱硫塔。

冷高压分离器, 循环氢脱硫塔需要的操作环境温度为5O-6O℃。一般将设备梯子平台和附属管道支架放在设置的框架上, 角式调节阀有降压的作用, 经过介质通过角式调节阀的降压作用将部分气体闪蒸, 让液态和气态两极相流, 因此对设角式调节阀的管道保留不少于10-15倍管径长度的直管以保证介质平稳。当角式调节阀开启时, 整个管道系统都会有振动, 所以对该组管阀均采用卡箍型的支架, 确保结实牢固。由于角式调节阀的前后阀门都是高压阀门, 所以在角式调节阀后面都要求留一定长度的直管道, 但这样一来, 此组管阀布置起来占地面积较大, 因此要特别注意留出充足的操作空间作为方便设备检查和维修的出入口。

3 关于高压管道支吊架的设计

对于高压管道的支吊架选用一般遵循两个原则: (1) 通常根据支吊架的支承点所承受荷载的方向以及大小, 还有支撑管道的位移情况等各种情况选用适合的管道支吊架。 (2) 对于管道内介质温度等于或者超过400℃的碳钢管道、不锈钢以及合金钢材质的管道除非特殊情况, 否则都不会使用焊接型的管吊和管托。

对于使用焊接型支吊架的情况, 则要注意对照材质的热处理要求标准, 判断支吊架与管道是否需要进行热处理, 一般不会在高压设备上确定支吊架的生根处。像少数类似循环氢脱硫塔这种高压设备, 有时候会单独进行放置, 不会设置框架, 对于这种情况通常对其附塔支架的操作是通过每一个在塔壁上生根的支架位置, 再提出准确的关于预埋件的详细资料, 从而满足在进行整体焊接后对热处理的需要。

4 关于管道的热处理设计

加氢装置中关于管道设计有一个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那就是关于管道的热处理。在进行热处理前一定要对热处理需要的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 防止在热处理进行时发生加热片烧断和断偶现象。在对具有延迟裂纹倾向材质的管道, 进行焊缝完毕后要立马进行30分钟300-350℃的后热消氢处理和保温缓冷, 再进行及时的热处理。

对于热处理进行时需要的参数条件, 要严格执行国内外的标志要求。冬季施工时, 要确保相应延长恒温时间, 从而保证热处理施工中焊缝热处理的质量。对高压管道进行焊缝热处理时, 其处理范围一般是焊缝两边不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 并且大于或等于25mm, 对加热范围外的100mm内也要进行保温处理, 并要把管道两端的管口封闭。

5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对高温高压管道及常温高压管道配管设计要点进行了分类论述, 阐述了高压管道在配管设计中的设计原则及设计难点, 以及高压管道支架的选用及设置原则, 对加氢装置中高压管道配管设计的设计特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为以后同类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摘要:石油精加工最常用的的手段是加氢工艺, 通过加氢工艺利用氢气、高压以及催化剂等条件对原料油的化学组成比列重新配置, 从而达到脱硫脱氧和增加饱和率的石油精加工目的, 因此进行加氢工艺的装置需严格进行设计研究, 文中通过对加氢装置中高压管道配管设计的特点进行探讨研究, 分析了在进行加氢装置高压管道配管设计时遇到的问题, 以期为以后同类装置设计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加氢装置,高压,管道配管,设计探讨

参考文献

[1]SH 3012-2000.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S].2000.

谈塔、容器和泵的配管 第9篇

1 塔器配管

塔类设备其特点是外形简单 (多为圆柱形) 、体形高、重量大、内部构造和工艺用途多种多样。配管时, 应根据塔类设备的构造、工艺用途等特点, 采用不同的管道布置及安装方法。

1.1 根据塔的结构配管

塔上配管和其他一般机器、设备配管比较, 应特别注意管道接口与工艺要求的关系。处理得好, 将为管道敷设、检修和操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安装时有必要熟悉塔的结构和工艺过程。塔周围原则上分操作侧 (或维修侧) 和配管侧。操作侧主要有塔顶臂吊、人孔、梯子和平台等。平台供人孔、液面计、阀门等操作及检修用, 平台宽度一般为0.7~1.5m, 每层平台间距通常为6~10m。配管侧主要供敷设管道之用, 无操作要求, 除最上层外, 一般不设平台。由于石化装置不断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塔顶管道将随着增大, 应考虑塔器起吊前, 在地面将塔上的管道提前预制装配, 连同塔一起整体吊装, 这样对管道安装带来很多方便。

1.2 根据管口方位进行配管

塔类设备管口繁多, 除连接各种操作用途的管道之外, 还有仪表、手孔等的管接口。所以在配管时一定要根据管口方位、标高等, 确定每个管口的用途, 切勿接错。

1.3 配制管道时的热应力影响

管道沿塔敷设时, 由于管道与塔的热膨胀量不同, 必须考虑热应力的影响。如板式塔, 由于工艺过程的需要, 进料管在邻近塔板间由阀门控制进料, 阀门可直接和设备管口相连接。

1.4 管道的固定方法

沿塔敷设的管道, 一般用支架固定在塔上, 但安装时应注意, 如果塔的内部已进行防腐处理, 就不允许在塔壁上再烧焊, 否另外, 当塔的直径较小, 而塔的高度较大时。塔体则将破坏内部的防腐层一般置于钢架结构中, 这时塔上的管道就不应傍塔设置, 以置于钢架的外侧为宜。

1.5 管道敷设的工艺要求

塔底管道上的法兰接口和阀门, 一般不要装在狭小的设备裙座内, 以防检修时物料泄漏, 操作人员不能及时躲开而造成事故。液体的出口管道, 应既能毫无困难地排出瘩内所有的液体, 又能可靠地将设备内的空间与大气隔离, 所以常采用水封装置或U形管密封装置。水封的深度和U形管的长度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

2 容器配管

2.1 排出管路的敷设方式

这种配管方式适合设备间距较大场合。排出管在设备前引出, 这种配管方式, 设备间距及设备离墙距离均可小些, 排出管通过阀门后一般立即引至地下管道 (地沟或埋地) 。敷设排出管在设备底的中心引出。这种配管方式适用于设备底离地面较高, 有足够距离安装阀的一些槽罐上。这种敷设管路短, 占地面积小, 布置紧凑, 但设备直径不能过大, 否则开启阀门不方便。

2.2 进入管的敷设方式

进入管对称集中安装, 适用于需设置平台进行操作的设备。进入管敷设在设备的前半部分, 适用于能站在地 (楼) 面上操作的设备。立式容器一般进料在顶部, 出料在底部;卧式槽的进出料口位置应各在一端, 一般也是进料在顶部出料在底部。

3 泵的配管

3.1 支架的设置

泵的进出口管道、管件和阀门的重量不宜承受在泵体上 (特别是非金属泵更应注意) , 防止泵在重力或其他作用力影响下而破裂。故进泵前和出泵后的管道, 必须设置支架, 尽可能做到维修时不设临时支撑即可将泵移走。

3.2 吸入管道的敷设

在紧靠泵进口处的吸入管上, 应考虑在试车时能安装临时过滤器 (已设永久性过滤器的除外) 。为了改善泵的吸入条件, 应做到安装严密, 吸入管道应尽可能缩短, 尽量少拐弯 (弯头宜用大弯曲半径的) , 要避免突然缩小管径, 吸入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泵的吸入口。当泵的吸人口为水平方向时, 吸入管道上应配置偏心异径管, 偏心异径管的安装应使管顶平直, 以免形成气袋;当吸入口为垂直方向时, 可配置同心异径管。吸入管道整个管段不能有翘头而形成气塞的部位, 因气塞存在会影响泵的吸水效果, 当不能避免时, 应在袋形部位设DN15或DN20的排气阀。

当水泵安装位置高于水位时, 吸入管底部要安装底阀;靠近水泵处要装设注水阀及灌水漏斗, 便于启动时向吸人管内注水。单吸泵的吸入口处, 最好配置一段约3倍于泵吸入口直径的直管;双吸泵最好配置一段7~10倍泵吸入口直径的直管。吸入管道要有约2/100的坡度, 当泵比水源低时坡向泵, 当泵比水源高时则坡向水源。如果要在双吸泵的吸入口前装弯头, 这个弯头应垂直安装, 使流体均匀入泵, 另外, 蒸汽往复泵、计量泵、非金属泵的吸入口必须设过滤器, 避免杂物进入泵内。

3.3 排出管道的敷设

在泵的排出管道上, 一般均设置止回阀, 防止停泵时排出管道内的物料倒流。止回阀应设置在切断阀之前, 停车后将切断阀关闭, 以免止回阀板长期受压损坏。泵的排出管上一般应设旁通管, 旁通管可以与吸入管连通, 防止超压。往复泵、旋涡泵和齿轮泵一般应在排出管道上的切断阀前设安全, (齿轮泵一般带安全阅) , 防止因超压发生事故。

3.4 蒸汽往复泵的进汽和排汽管道的敷设

浅谈建筑电气配管的施工问题 第10篇

1 配管走向

家庭电气装潢设计时, 有条件的可在建筑图的基础上做出装潢效果图, 使房主对未来完成的装潢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当与房主达成一致意见后, 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图和装潢效果图设计电气图。设计电气图时, 不能随意改变建筑结构, 要充分利用原有的配管和配线。

设计提供的配管图, 其走向在施工时可改变。住宅建造时, 室内的顶灯灯盒及配管都是预埋完成的, 家庭装潢时应充分利用。

2 预埋验收

电气施工前, 首先要对原有的配管和配线进行检查, 即使是毛坯房, 在土建施工时, 也预埋了电线保护管, 有的穿了导线。需要检查的项目有:开关盒、插座接线盒的位置是否符合装潢设计的要求;配管是否畅通;管内导线的规格和绝缘是否符合要求等。如果原来预埋的插座接线盒不符合要求, 则要给予调整;原有配管若未穿导线, 应用吸尘器把管内的垃圾吸干净, 然后穿入铅丝, 铅丝的中间系一小于管径的纱团, 让纱团在管内抽动。一方面检查管子是否畅通, 另一方面清除管内附在管壁上的垃圾。如果管子不畅通, 又无法修复, 则原有的管子不能利用。

对已穿入管内的导线, 要复测绝缘电阻。如果是金属管, 除了要测导线与导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外, 还要测每根导线与管子的绝缘电阻;如果是塑料管, 只要测导线与导线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在0.5M以上才合格, 若绝缘不合格, 则此导线不能用, 要调换。

3 敷设

大多数家庭在客厅或卧室内有护墙板, 塑料护套线能否直接敷设在护墙板内?从安全角度考虑也是不允许的。因为家庭装潢用的护墙板通常未涂防火涂料, 直接敷设在护墙板内的导线, 一旦导线因故障发热, 引起燃烧, 护墙板本身就是引燃物, 会使火灾扩大。因此导线敷设在护墙板内也应有电线保护管保护。

家庭装潢中, 导线可明敷也可暗敷, 从美观角度考虑, 绝大多数家庭采取暗敷。用阻燃型塑料管作为电线保护管是家庭装潢中推荐的方法。阻燃型塑料管可暗敷.也可在吊顶内明敷。电线保护管通常暗敷在砖墙内或地板下。剪力墙、承重梁和混凝土柱头只能在土建施工时预埋保护管, 不可在剪力墙、承重梁或混凝土柱头土建完成后剔槽暗敷, 更不允许割断剪力墙、承重梁或混凝土柱头内的钢筋。暗管遇到剪力墙或混凝土柱头应改道避开。

剔槽暗敷时要注意如下事项:

3.1 电气设计的配管图仅是示意图, 一般是不标明具体走向的, 仅说明是明管还是暗管。

例如墙上的插座配管, 可从住户配电箱配出后, 沿墙到地板下, 再从墙内到插座;也可从住户配电箱配出后.沿墙到插座。暗管敷设时, 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 并应尽量减少弯曲。

3.2 槽不要剔得过深、过宽, 剔槽时不要用力过猛, 以免影响墙体的强度。

槽的深度只要达到电线保护管与墙砖面齐平即可。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 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3.3 家庭装潢时, 砖墙上通常已有水泥砂浆抹面, 但剔槽时仍需将电线保护管埋入砖内。

采用PVC管时, 管子埋入后应用强度不小于M1O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 其目的是防止在墙面上钉入铁钉等物件时, 损坏墙内的电线保护管。

4 PVC线槽的施工。

老式住宅的布线常常用木槽板布线, 材料不阻燃, 因此逐渐被淘汰。现在, 在医院病房、办公楼和机房内已开始采用线槽明装布线的方式。国外的家庭装潢中也开始采取此方法, 把线槽固定在护墙板的上端。

开关和插座需要暗装在线槽上时, 开关板或插座板不能直接固定在线槽的盖上, 应该在线槽内设置一只接线盒后, 再把开关面板或插座面板与接线盒连接。PVC暗装接线盒的外形尺寸为长77mm、宽77mm、高38mm, 为了能把接线盒暗装在线槽内, 应选用100mmx40mm规格的线槽。

5 PVC塑料管的施工

5.1 明配管的固定。

吊顶内的明配管可用鞍形管夹或管码固定在支架上, 也可直接固定在建筑物墙壁或梁柱上。

PVC管码有两种:一种有PVC底座, 另一种无底座。管码用薄板冲压而成。如果PVC管固定在扁钢支架上, 应采用无底座的管码, 省去底座降低工程造价;若PVC管固定在墙上, 应采用有底座的管码, 用一只尼龙胀管固定底座后, 再用自攻螺钉把管码连同PVC管一起固定在底座上。若不用有底座的管码, 有两个缺点:要用两只尼龙胀管固定管码, 增加工程成本;固定管码的两只尼龙胀管的相对位置要正确, 否则管码无法固定, 增加工程的难度, 尤其是在有钢筋的梁、柱上设置两只位置要正确的尼龙胀管, 往往遇到钢筋而无法做到。

5.2 接线盒的固定。

为使接线盒的位置正确, 应该先固定接线盒, 然后再配管。施工时根据装潢设计图固定接线盒 (开关盒或插座盒) 。埋于墙内的接线盒口应与墙面齐平。墙上凿的坑, 应大于接线盒的外形尺寸。接线盒的进出管子配上一段后, 放入坑内, 调整位置后, 在接线盒的周围填上混凝土, 待混凝土完全干固后, 方可继续配管。装在护墙板内的接线盒, 盒口应靠近护墙板, 便于面板的固定。管子必须和接线盒垂直, 用带丝口的护圈使两者连成一体。

5.3 连接塑料管如用插入法连接, 接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

即使是暗敷的管子, 连接处也不能遗漏涂胶。涂抹粘接剂时, 接合面应保持干燥, 套管的内表面和管子的外表面都应涂抹粘接剂。涂抹后立即扭动插入, 至少放置15s后方能继续施工。

5.4 弯曲可采取冷弯法将管子弯成所需的角度。

弯管前管内应穿入弯管弹簧, 弯管弹簧内穿入一根绳子, 绳子与弹簧两端的圆环打结连接后留有一定的长度, 用绳子牵动弹簧, 使其在塑料管内移动到需要弯曲的位置。弯曲时用膝盖顶住塑料管需弯曲处, 用双手握住塑料管的两端, 慢慢使其弯曲, 如果速度过快, 易损坏管子及其塑料管内的弹簧。弯曲后, 一边拉栓住弹簧的露在管子外的绳子, 一边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塑料管, 将弹簧拉出。注意:弹簧出现松股后不能使用, 否则在塑料管的弯曲处会出现折皱。

6 尼龙胀管的施工

家庭装潢中, 照明灯具、配管支架和电源线保护管的固定, 只需要用尼龙胀管, 没有必要用金属膨胀螺栓。两只施工正确的尼龙胀管可承受一个人的重量。

尼龙胀管的施工顺序如下:

6.1 排除孔内灰道、敲入胀管钻孔后应将孔内灰渣清除, 保持钻孔深度正确。

6.2 划线定位为了使被固定的对象位置正

确, 必须根据被固定对象固定孔的位置划线定位, 要做到横平竖直, 应注意孔中心离墙、柱的边缘不宜小于40mm。

6.3 钻孔钻头应和钻孔面保持垂直, 且要一次完成, 以防孔径被扩大。

选用钻头时, 应根据墙、柱材料和使用的尼龙胀管规格决定钻孔直径。

6.4 旋入木螺钉的规格和长度必须选用正

确, 木螺钉过细、过短时, 固定将不牢靠, 木螺钉过粗、过长时, 将难以旋入。

参考文献

[1]王常余.家庭装潢中的电气设计和安装——配管施工.[1]王常余.家庭装潢中的电气设计和安装——配管施工.

[2]建筑工程常用数据系列手册编写组编.建筑电气常用数据手册.[2]建筑工程常用数据系列手册编写组编.建筑电气常用数据手册.

配管设计简单应力管线的柔性分析 第11篇

1 简单配管的应力分析及优化

1.1 简单管系的受力情况

图1位碳钢蒸汽管道示意图, 其直径为DN200mm, 壁厚为SCH40 (219mm×8mm) , 管道的材料为碳钢, 其主要是通过表压2.0MPa、300℃的过热蒸汽管道。

将B端的固定拆除, 膨胀量ΔX=ΔX=α (T-T0) L,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可知, 碳钢材料管道的膨胀系数α=12.9×10-6/℃, T是热态下的温度, T0是常温, 其值取20℃, L是30米, 则为30000毫米, 由此得到ΔX等于108毫米。这就说明, 在将B端的固定拆除的话, 管道就会伸长108毫米, 这个值是比较大的。之后将伸长量带入管道受力计算的公式之中能够得到管道对B端的推力大约为350t, 这个值也非常大。这两个数据能够为管线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进而对管道设计进行优化。

1.2 简单管系的分析

对于能够使用ANSI简单判断法的管道来说, 其计算非常方便, 但这个方法不能够对管线的应力、边界反作用力以及位移进行推算。一般情况下, 想要良好的解决管道热应力, 就应该加设π型弯进行优化处理, 就是说提高L-U的数值。图2就是针对图1加设的π型弯, 其全部数据与图1相同。

在图2 (a) 中的管道的总长度L为42米, 其位移量Y为。根据上文中的计算公式 (1) 进行计算可知, DY/ (L-U) 2=164, 得到的结果小于相关标准数值的208.3。因此, 在对碳钢蒸汽管道加设π型弯之后是不需要对固定点之间的管道进行应力分析计算的。将A点和B点之间的间距增大至60米、80米、100米, 如果想要保证DY/ (L-U) 2的数值小于等于208.3的话, 就应该对L的取值进行增大, 进而提高管道的柔性, 具体如图2 (b) 所示。

1.3 简单管系的优化

图3中为碳钢蒸汽管道的示意图, 其直径为DN200mm, 壁厚为SCH40 (219mm×8mm) , 材质为20G碳钢, 通过表压2.0MPa、300℃的过热蒸汽管道。

管道的总膨胀量ΔX等于α (T-T0) LX=86.7mm;ΔY等于α (T-T0) LX=21.7mm;通过这两个数据就能够对管道的总位移量进行计算, Y等于;管道的总长度L为30米, U等于。则DY/ (L-U) 2=697, 这个数值远大于208.3。所以, 这个管道必须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应力分析, 并应在配管设计中对管道的走线进行优化设计, 进而提升管道的整体柔性。按照ANSI简单判断法中的内容, 能够利用提高计算公式中的分母对比值进行减小, 就是说两点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 提高管道展开长度, 就是提高L的数值。

2 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能够了解到, 在进行配管设计的过程中, 能够使用ANSI简单判断方法对管道的应力进行分析, 并根据得到的结果制定优化措施。针对符合应用条件的管线来说, 使用这个方法能够提高管道柔性分析的效率和质量。但是, 在具体施工时对管道柔性进行分析必须要将全部管线作为一个整体分析, 对其中存在的全部应力进行思考, 进而对配管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 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压力管道的整体安全性和质量, 进而确保不会应为压力管道的问题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 进行化工装置压力管道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 管道机械设计一直都是非常关键的部分, 并且管道机械设计也是确保整个工程能够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在进行配管设计的过程中, 应确保管道材料具有非常好的柔性, 这样才能够提高管道的适用性, 按照实际需求对管道的位置进行改变, 进而提高管道的设计质量和安装效率, 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资金的投入。在配管设计的时候, 能够对管道本身的弯曲特性对热胀冷缩进行自补偿, 提高管道柔性。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配管设计简单应力管线的柔性进行分析, 并加以阐述。

上一篇:房产合同纠纷分析下一篇:外贸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