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丝范文

2024-06-21

柞蚕丝范文(精选12篇)

柞蚕丝 第1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及试剂

柞蚕丝胶,由本单位 提取并纯 化所得,纯度97%,分子量大约在4.1~27KD,易溶于水。

氢氧化钠、胰蛋白酶、DPPH溶液、Tris-HCL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等均为常规试剂。

1.2实验仪器

7320G分光光度计(上海仪器科技公司)。

2方法

2.1柞蚕丝胶溶液的配制和胰蛋白酶酶解

将纯化柞蚕丝胶蛋白配成5% 溶液。取50 mL,用4%氢氧化钠调节pH至8.0,加入胰蛋白酶2g,置55℃ 水浴,酶解4h,沸水浴煮 沸10 min,蛋白酶灭活,加水稀释至100mL。取出,放冷至室温,4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备用。两种溶液分别命名为“柞蚕丝胶原液”、“柞蚕丝胶酶解液”。

2.2清除DPPH活性测定[2,3]

取不同浓度 的样品0.1 mL,加入1×10-4mol/L DPPH乙醇溶液2.8mL,混匀后在室温下避光反应20min,4000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在517nm测定吸光度AI;空白组以等体积乙醇代 替DPPH溶液,同法操作,测定吸光 度AJ;对照组以等体积蒸馏水代替样品溶液,同法操作,测定吸光度AO。调零空白液:蒸馏水+乙醇溶液(1∶1)。

清除率I(%)=[1-(AI-AJ)/AO]×100%

2.3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测定[2,3]

取0.1mol/L pH 8.2Tris-HCL缓冲液2.8 mL(其中含有2 mmol/L EDTA),加0.1 mL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混合均匀,于25 ℃水浴中保温10min,然后加入25℃保温状态的3mmol/L的邻苯三酚0.1mL,混匀后迅速于干燥的石英比色皿中,在320nm下每30s测定一次吸光度值, 测定5 min结束。做吸光度—时间曲线,求回归方程,斜率即为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V。调零液: 0.1mol/L pH 8.2Tris-HCL缓冲液2.8mL(其中含有2 mmol/L EDTA),对照组:等体积水代替样品。

清除率I(%)= (V对照组 -V样品组)/V对照组 × 100%

2.4清除羟自由基(-OH)活性测定[4,5]

取0.5mL 0.75mmol/L邻二氮菲无水乙醇溶液置试管中,依次加入1mL 0.15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pH 7.4)和0.5mL水,充分混匀后,加入0.5 mL 0.75 mmol/L硫酸亚铁 溶液 (FeSO4),混匀后,加入0.5 mL 0.01% 双氧水 (H2O2),于37℃ 水浴保温60 min,测定吸光 度A损(536nm)。

未损伤:以0.5mL水代替双氧水,同法测定吸光度A未损伤(536nm)。

样品管:0.5 mL样品代替0.5 mL水,同法测定吸光度A样品(536nm)。

3结果及分析

3.1柞蚕丝胶清除DPPH活性测定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柞蚕丝胶原液和柞蚕丝胶酶解液DPPH的清除率 分别为49.96% 和10.60%。

3.2柞蚕丝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测定

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柞蚕丝胶原液和柞蚕丝胶酶解液超氧 阴离子自 由基 (O2-)清除率分 别为20%、40%。

3.3柞蚕丝胶清除羟自由基(-OH)活性测定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柞蚕丝胶原液和柞蚕丝胶酶解液羟自由基(-OH)清除率分别为40.0%、 64%。

4讨论

自由基性质活泼,过量的自由基对蛋白质 、 脂质、核酸等有损伤性,许多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的病变等病理现象都直接或间接与自由基有关。天然的抗自由基药物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体内试验的复杂性,选择体外试验进行研究可以更好的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为体内试验研究提供依据,对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很好的帮助。

《蚕丝》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竖式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1、能根据主题图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竖式的计算,掌握积的小数末尾0的处理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大家有没有看见蚕吗?提到春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蚕丝,同学们,你知道关于蚕和蚕丝的一些知识吗?春蚕和秋蚕吐的蚕丝是不一样的。请看情境图的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课件出示教学情境图。

3、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看这里面隐藏着什么数学知识。

(教学时,让学生读一读有关信息。该信息十分有趣,但对学生来说都比较生疏,所以让学生认真读一读。)

二、自主探索

1、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1:一条春蚕吐出的丝长约多少千米?(呈现已知信息,一条秋蚕吐丝的长度约是1。2千米,春蚕丝长大约是秋蚕的1。25倍。)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让导入更加自然。)(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1.2×1.25(2)估算。

要求学生先估估1.2×1.25积,并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学生可能出现:把1.2估成1,把1。25估成1,所以结果是1米。这时教师可引导提问:是大于1米还是小于1米?这样学生就知道一条春蚕吐出的丝长约1千米。)在此基础上,师引导学生用笔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3)尝试计算。

笔算1.2×1.25又要注意什么呢?巡视指导列竖式有困难的孩子

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汇报交流。(师配合板书:)

1.2×1.25=1.5(千米)

1.2 5

×

1.2

—————

0

5

__________

1.5 0 0

直接用小数列竖式,然后重点解决小数的位数问题,使学生明确第一个乘数有2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有1位小数,两个乘数一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就有3位小数。

2、师提问: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一条丝巾的质量约多少克?

(呈现已知信息:一条秋蚕吐丝的质量大约是0.35克)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0.35×300(2)估算。

(3)用竖式计算。

小结小数乘整十数或整百数一般让小数和整十数或整百数的非零数对齐,所以上面的竖式可以怎样写?

让学生自己独立列竖式计算,然后与同桌交流,互相检查计算过程,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算式时,教师要突出0的处理。要先落0,再点小数点。最后结果可以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

3、小结小数乘法的竖式算法应该请注意什么。

师: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你有什么体会?

生:可以按整数计算方式列竖式。

生: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

生:遇到末尾有0的,在计算时可以先不管0,直接计算。然后点小数点点后面的0。

4、出示教材第42页最下面的例题。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填一填,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探究结果汇报。

通过刚才解决一条春蚕吐丝的长度的问题和一条丝巾质量的问题。

归纳升华小数乘法的竖式算法。

识别优劣蚕丝被 第3篇

2、燃烧法鉴别蚕丝纯度:点燃后,有动物蛋白烧焦的臭味,燃尽后成为粉末状,说明蚕丝纯度高。

3、蚕丝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劣质蚕丝及废料,可生产成蚕丝絮片(俗称碎蚕丝),由其制成的蚕丝被,重量大而且柔软度差,容易潮湿板结,并且卫生状况很差,睡起来也不舒适。

4、蚕丝强伸力越好,品质则越佳。研究显示,特级桑蚕丝所能承受的强伸力应强于同直径的铁丝。优质的蚕丝应具有极佳的弹性恢复能力,而劣质蚕丝的强伸力、恢复弹性等纤维性能均较差。衣物干洗须注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已习惯于将服装送到干洗店洗涤、清洁和保养。不用说毛料大衣、羊绒服、皮衣,就连T恤衫、西裤这样的小件服装,也成了洗衣店里的“常客”。

然而,并非所有的衣物都适合干洗。贴身衣物最好不要干洗,以免衣物上残留的干洗剂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衣服要求干洗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在普通洗衣机洗涤过程中可能引起服装纤维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导致尺寸收缩或其他损伤;二是水的化学作用与用于这类服装面料的大多数染料不相容,导致染料扩散或褪色等。

通常来说,西服、羊绒大衣、羽绒被、羽绒服、毛毯、皮大衣等,以及上班族常穿的套装都可干洗,有条件的还可以送到有专门杀菌处理的干洗店进行杀菌干洗。工程行业的工作服遭受严重的油和油脂污染,加之它们通常是全棉织品,为避免普通水洗的收缩问题,所以最好采用干洗的方法。

贵重考究的毛料服装以干洗为宜,水洗容易损伤衣料的纹理和毛感,也可能造成款式走样或泛色。如确需要水洗,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为好。涤纶、锦纶、腈纶和丙纶等化纤面料的衣服通常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因此,用手洗或者洗衣机洗即可。由于所有的干洗剂均是化学物质,干洗的衣服拿回家后应立即将塑料罩拿掉,并将衣服挂在户外通风的地方,最好悬挂三四天后,待衣物上的干洗溶剂挥发后再穿。

柞蚕丝 第4篇

关键词:丹东,柞蚕,资源,调查

丹东市是全国重点柞蚕产区, 2009年丹东市果蚕管理总站对全市柞蚕场及柞蚕种场资源开展了专项调查, 调查情况如下。

1 柞蚕场及柞蚕种场基本情况

辽宁省丹东市是全国的主要柞蚕茧生产基地, 柞蚕茧产量占全国的25%, 全省的40%左右, 素称“柞蚕之乡”。丹东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柞蚕生产, 市政府于2006年专门下发了 (丹政办发[2006]13号) 《关于促进我市柞蚕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意见》, 全市保留柞蚕场面积13.9万hm2。目前, 全市有三县 (市) 一区的47个乡 (镇) , 297个村, 3476个村民组放养柞蚕, 分别占乡 (镇) 、村、村民组总数的60.3%、44.3%和51.8%。常年可放养柞蚕3万把左右, 产茧1.7万t, 蚕茧收入1.8亿元, 约占全市农业总收入的4%。柞蚕业是我市农业十大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又被市政府列为农业“双810”工程重点项目。

我市现有县 (市) 属国营柞蚕种场三处, 乡办蚕种场两处, 2008年蚕种场共繁育原种1732千粒, 种茧合格率达100%。还有40家民营春柞蚕制种单位, 其中有6家被市农委授予2007-2008年度蚕种生产优胜单位称号, 年可繁制春蚕种茧5 000千粒, 产种卵量4 250 kg, 再加上省蚕科所春蚕种卵量可达17 000 kg, 约占全省春蚕制种量的70%。蚕种销往本市和省内外蚕区。

全市蚕业管理队伍体系建全, 市县分别设有蚕业管理总站, 养蚕乡镇均有蚕业科技管理人员, 全市蚕业系统共有蚕业干部104人, 其中正高级农艺师2人, 副高级农艺师8人, 农艺师35人, 初级职称59人。

2 柞蚕场及柞蚕种场资源调查情况

2.1 柞蚕场资源存在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

丹东地区柞树资源十分丰富, 1972年经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勘察有天然柞林46.92万hm2, 1985年经市区划办调查演替成柞蚕场的有39.4 万hm2, 其中一类蚕场8.2万 hm2, 二类蚕场18.7万hm2, 三类蚕场11.2万hm2, 砂化蚕场1.3万hm2。全市柞蚕场分布是凤城县 (市) 13.8万hm2, 岫岩县14.5万hm2, 宽甸县8.2万hm2, 东沟县 (现东港市) 2.0万hm2, 振安区0.9万hm2。常用柞蚕场35.3万hm2, 人工柞蚕场3.4万hm2。柞树品种有蒙古栎17.28万hm2, 占蚕场面积48%, 其次是麻栎7.92万hm2, 占蚕场面积的22%, 波罗栎、锐齿栎分别占蚕场面积的15%和6%, 其余为少量辽东栎、槲栎、柞槲栎、袍栎。人工蚕场柞树种以麻栎为主。到2008年我市仅保留柞蚕场面积13.9万hm2, 其中一类蚕场7.1万hm2, 二类蚕场6万hm2, 三类蚕场的0.75万hm2。柞蚕场分布, 凤城市9万hm2, 宽县县3.8万hm2。东港市0.86万hm2, 振安区0.29万hm2。柞树品种仍以蒙古栎为主、其次是麻栎、波罗栎, 其余是辽东栎、槲栎等。柞蚕场面积与1985年相比, 减少64.6%。

蚕场递减原因: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1988-1990年市政府连续开展了三届蚕场生态工程建设竞赛, 在柞蚕场生态建设上重点对残次、砂化蚕场采取停蚕育林措施, 三年间全市共有6.04万hm2的残次和沙化蚕场被停封, 移交给市林业部门。全市柞蚕场面积由39.4万hm2, 降到33.0万hm2, 减少了16.1%。②行政区划调整。1992年初经国务院批准, 岫岩县行政管辖权正式划归鞍山市, 我市蚕场资源又减少了10.4万hm2, 降到22.6万hm2, 减少了31.5%。③林业公益林建设。根据丹东市委、市政府丹委发 (2002) 1号文件精神, 我市柞蚕场面积逐步调整到13.9万hm2。市林业部门借绿色通道和公益林建设之机, 大面积的停封柞蚕场或鼓励农民将蚕场改项栽板栗和果树。截止2005年有7.9万hm2柞蚕场被划入公益林或改项, 全市可利用柞蚕场13.9万hm2, 比调整前减少了38.4%。其中, 凤城市蚕场面积由12.1万hm2压缩到9万hm2, 减少了25.6%;宽甸县蚕场面积由7.8万hm2压缩到3.9万hm2, 减少了50%;东港市蚕场面积由2.0万hm2压缩到0.86万hm2, 减少了60%;振安区蚕场面积由0.7万hm2压缩到0.28万hm2, 减少了61%。宽甸县、东港市、振安区在这次公益林建设中停封蚕场压缩的比例较大。

2.2 柞蚕场出现砂化和退化及原因

柞蚕业在我市有300年的历史, 柞蚕场经过人们长期生产生活需求和自然灾害影响出现衰退及砂化在所难免。我市上世纪八十年代柞蚕场退化和砂化比较严重, 其原因:一是客观因素。表现为特殊的地质结构。我市地处辽东丘陵山区, 山多平地少, 丰富的蚕场资源造就了我市传统柞蚕业兴旺发展, 然而由于丹东山峦的地质结构大部分为花岗岩和片麻岩, 表土层很薄, 长期受人们生产生活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些蚕场的表土层被破坏, 岩石裸露沙化, 造成蚕场水土流失。二是主观因素。表现为人类对自然资源破坏。首先是农村能源短缺。我市有40万农户, 每年需要柴草200万t, 有1/3柴草来自蚕场。农民频繁更新或过度砍伐柞树、搂草, 造成蚕场植被破坏, 生态环境失衡, 蚕场出现衰退、砂化现象日益加重;其次是山区盲目发展畜牧业。特别是绒山羊和改良肉食牛过度散养, 它们对蚕场内柞树和草灌植物的啃食, 加速了柞蚕场退化。三是盲目发展以林、果、栗代柞。新建林木、板栗、果树清场时, 将柞树和小灌木全部砍光, 植物郁闭度降低, 育林坑和做业道周边黄沙遍野。四是人为在蚕场内的开荒、采矿和公路建设也使蚕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砂化面积加大。五是蚕民因承包期短或租用蚕场、蚕场轮放等短期养蚕行为, 只管用不管建, 为了追求更多经济利益, 盲目大量投种, 采取掠夺式经营, 使蚕场柞树满负荷放养, 柞树叶被蚕食净光, 造成柞树冻害, 树势衰退, 担蚕量少, 降低了蚕场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 蚕场生态环境发生逆向演替。

目前, 我市保留下来的13.9万hm2蚕场, 经过二十年来对二、三类蚕场采取补植、中刈改造升级建设和砂化蚕场停封措施, 全市区的蚕场生态环境得到良好改善。进入新世纪, 我市农村普遍推广和应用新型节能太阳房, 改炕、改灶, 四位一体沼气池, 煤、电、生物质能源, 改变了农民单一烧柴习惯, 全市每年可节约36万t柴草, 相当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柴草用量的1/3, 柞蚕场更新周期延长, 蚕场生态环境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2.3 柞蚕生产与其他各业之间的矛盾和解决办法

2.3.1 柞蚕业与林业之间的矛盾

1988年全市停封6.04万hm2的残次和沙化蚕场移交给市林业部门, 1999-2005年市林业部门分别借山上丹东建设、绿色通道建设、公益林建设之机, 将全市8.5万hm2柞蚕场划归公益林采取停封或改变蚕场林相, 发展板栗、果树达到压缩蚕场面积。2005年全市蚕场保存面积13.9万hm2, 比调整前22.7万hm2蚕场减少了38.8%。这次林蚕资源结构调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 虽然我市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完成了柞蚕场的调整, 但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和潜在的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很突出。一是蚕场大面积调整以后, 柞蚕生产规模压缩了1/3, 减少了农民收入, 将使成千上万户农民返贫, 影响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大规模地停封蚕场, 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2004年市农委组织的农情调查中显示, 山区农民反映意见最大、最强烈的问题, 就是封蚕场问题。三是大规模地停封蚕场, 影响我市丝绸工业的恢复和振兴。而停封8.5万hm2蚕场, 养蚕规模减少1/3, 增加了我市丝绸工业基地振兴的难度。

2.3.2 柞蚕业与畜牧业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蚕场生态平衡与畜牧业饲料之间矛盾。我市山区饲养绒山羊、改良食肉牛的饲料主要是野草和小灌木为主, 农村柞蚕场不仅生长柞树, 而且还生长许多野草和小灌木, 是牛、羊天然的好牧场, 不少牧牛羊人为图省力, 将所养的牛羊带到蚕场内放牧, 由于牛羊对柞树和野草、小灌木的过度啃食, 致使草木食光, 柞树表皮被啃食致死, 蚕场植被遭破坏, 生态环境失衡, 严重影响了柞蚕生产。因此, 蚕民要加强蚕场管护, 蚕场内严禁放牧, 牧民只有对牛羊采取圈养, 杜绝散养, 才是解决蚕业与畜牧业矛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3.3 柞蚕业与水利的矛盾

在我市表现为大江大河两侧蚕场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我市1990年加强对鸭绿江迎江面5 533 hm2蚕场生态的综合治理, 其中对380 hm2砂化蚕场采取停蚕育柞, 控制水土流失, 进一步保护了鸭绿江迎江面蚕场生态环境。对蚕场内砂化侵蚀沟采取小流域闸沟、补植柞树、胡枝子和紫穗槐串带等固沙措施, 防治水土流失。经过20年的柞蚕场生态建设, 我市蚕场生态环境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蚕业与水利的矛盾基本解除。

2.4 蚕种基地萎缩, 蚕种场生存艰难

1) 蚕种场数量减少。

我市1985年前共有六处国营柞蚕原种场和三十二处乡镇办蚕种场, 其中国营蚕种场分别是凤城县爱阳、赛马, 岫岩县红旗、汤沟, 宽甸县灌水和振安区五龙背蚕种场。到2008年我市只有凤城市赛马和宽甸县灌水国有蚕种场和宽甸双山子镇办蚕种场繁育柞蚕原种, 其他国有蚕种场发生变更或调整, 1985年振安区国营五龙背蚕种场被撤销。1992年初岫岩县国营红旗和汤沟蚕种场随行政管辖权移交给鞍山市。2005年凤城市国有爱阳蚕种场因亏损严重而停止繁种。

2) 蚕种场蚕场面积、职工人数、固定资产、繁种数量减少。

1985年全市蚕种场原有职工157人, 其中行政干部14人, 技术干部10人, 有蚕场970.8 hm2, 217把, 厂房面积12 124 m2, 国定资产值93.2万元, 产种茧量3 784千粒, 合格种茧2 844千粒, 种茧合格率75.2%。到2008年全市三处国有蚕种场有职工41人, 其中行政干部8人, 技术干部1人, 离退休人员42人。有蚕场300 hm2, 52 把, 场房6 100 m2, 固定资产89万元, 产种茧1 707千粒, 合格率100%。蚕种场现有蚕场面积、职工人数、固定资产、繁种数量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都呈下降趋势, 随着蚕种场的离退休人员增多, 又增加了蚕种场社保、医保支出额, 负担加大。

3) 蚕种场场房陈旧, 设备老化, 技术力量薄弱, 生存艰难。

我市国有蚕种场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兴建的, 距今已有近50年时间, 由于房屋长期使用, 加上蚕种场九十年代以后没有上级扶持资金, 场房、门窗破损, 设备老化, 多种经营亏损, 拖欠职工工资等, 造成目前蚕种场科技人员少, 蚕种质量下降, 蚕种场处境十分艰难。我市蚕种场所繁育的柞蚕原种只能做二化一放蚕种, 销往凤城、宽甸北部和周边市县二化一放蚕区, 蚕种场种茧销路变窄, 生存空间减少。2008年全市产种0茧1 707千粒, 产值38万元, 只能维持工人基本生产生活的需要。

4) 我市41家春蚕制种单位制种规模过大, 硬件建设薄弱。

这41家春蚕制种单位包括凤城市有25家, 宽甸满族自治县14家, 东港市1家, 其中只有8家达到《辽宁省蚕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要求标准, 这8家单位的年制种量却占全市的90%, 其他33家制种单位大多是近几年在降低门坎后新发展的制种单位, 生产规模小, 场房设备简陋, 显微镜陈旧且数量不足, 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生产流程不规范, 蚕种质量得不到保证, 严重影响到蚕种质量安全。

2.5 蚕场生态建设、蚕种场改造缺少必要的投入

蚕场生态建设是山区一项治本工程, 投入大, 周期长, 必须建立以蚕农资金投入为主, 国家、集体资金扶持为辅的投入机制, 以加快蚕场建设步伐。1988-1990年我市连续开展三届蚕场生态建设工程竞赛, 市县从蚕场建设基金和蚕业改进费中拿出资金用于我市蚕场生态建设, 通过采取补植橡种、小柞树、中刈树型蚕场养成, 蚕场小流域闸沟治理和砂化蚕场停封等措施, 我市蚕场生态环境得到良好改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我市每年只能靠有限的蚕场建设基金投入到蚕场生态建设之中, 蚕场生态建设只能得到初步的治理, 与标准化蚕场三层植被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国家公益林建设对林业部门投入大量资金, 而我市蚕业部门根本就没有得到国家和省市蚕场专项建设资金。由于没有必要的资金扶持, 我市蚕场生态建设每年只有1.3万hm2左右, 标准化生态蚕场0.13万hm2, 蚕场建设规模小, 离带动和辐射全市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我市国有蚕种场属农事单位, 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立的老场, 由于受体制和机制等因素影响, 多年来得不到国家资金扶持, 凤城市爱阳蚕种场经营不善, 亏损严重, 欠职工工资多年, 蚕种场不繁蚕种, 改放大茧。其余的两处蚕种场步履艰难, 勉强维持繁种, 如不给予资金扶持, 蚕种场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3 建议和措施

3.1 加强蚕业工作的领导, 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扶持, 切实搞好蚕场生态建设

柞蚕业是我市特色产业, 为促进我市柞蚕业持续稳定发展, 各级政府要把蚕业生产纳入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端正对柞蚕产业的认识, 切实加强领导。从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双重目标出发, 妥善解决蚕业与林业、畜牧业之间的矛盾, 促进农村各业协调发展。市县蚕业部门应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生态建设资金, 切实搞好蚕场生态建设。在二类蚕场改造升级中, 一是采取补植加密, 提高蚕场植被率;二是推广中刈放拐、蚕场施肥、种植绿肥, 提高蚕场肥力, 增强树势;三是开展蚕场小流域综合治理, 提高蚕场水土保持和生态功能。建设具有三层植被结构的标准生态型柞蚕场, 大力推进示范区建设, 为指导全市蚕场生态建设提供典型和样板。

3.2 深化蚕场产权制度改革, 转变蚕业经济增长方式

随着我市蚕场产权制度改革结束, 我市柞蚕场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经营权下放给蚕民后, 广大蚕农是经营、建设蚕场的主体。蚕场承包期的延长, 调动了蚕农管理好、建设好、保护好蚕场生态植被的积极性。在柞蚕生产上, 要改变传统广放薄收的粗放经营, 实行精养细放的集约经营。在稳定现有蚕场面积的基础上, 大力推广普及杂交种, 实现良种化, 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质量, 发挥蚕场的最大经济效益。通过延长柞树更新周期, 积极开展蚕场综合利用, 立体开发。做到树上养蚕, 树下栽中药村, 黑木耳以及各种食用菌, 提高柞蚕场的综合效益。

3.3 加快蚕种场改革步伐, 建立和完善新的蚕种繁育体系

通过改制, 转换经营机制, 创造蚕种生产单位新的发展空间, 积极争取专项资金, 加强蚕种基地建设, 使我市蚕种场逐步走出困境。《辽宁省柞蚕良种繁育规程》繁种程序是省级柞蚕种场可繁育母种, 市级原种场繁育原种, 蚕民用原种或普通种投入大茧生产。但由于蚕种质量下降, 蚕民直接用母种投入大茧生产, 打破了蚕种繁育体系。我市原种场生产的原种只能用作二化一放蚕种, 制约了蚕种场发展空间, 对蚕种场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也是我市蚕种基地萎缩的重要原因。建议省蚕业部门根据目前市级蚕种场的实际情况, 能否建立起有资质条件的市级蚕种场、蚕种专业合作社以及繁种专业户负责一代杂交种母种的繁育和生产;各制种单位负责繁育二代多元杂交种的配制, 为蚕业生产提供优良杂交种卵;市县蚕业主管部门负责杂交种的推广应用、质量检验和蚕种市场监管体系。

3.4 加强依法行政、实行定期申报和培训, 强化蚕种监管

华中蚕丝业调查 第5篇

华中蚕丝业调查(5)

(续上期) 6.7 配售方式 因为历史悠久,余杭蚕种市场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是蚕种在下一个饲养季节开始前没有销掉的话,它们就会变得一文不值,结果制种者遭受巨大损失.他们并不知晓蚕种可以冷冻保存的现代化方法,只知提早销售.蚕种市场的环节如下:

作 者:周德华 Zhou Dehua 作者单位: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215000刊 名:丝绸 ISTIC PKU英文刊名:SILK MONTHLY年,卷(期):2000“”(2)分类号:F416.81关键词:

问问桑蚕丝 第6篇

A:大家好,我叫桑蚕丝,是蚕丝的一种。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根据蚕的食物的不同,又分桑蚕、柞蚕、木薯蚕、樟蚕、柳蚕和天蚕等。

Q:请问你和真丝是一家人吗?你们有什么区别?

A:以桑蚕丝为原料,将若干根茧丝抱合胶着缫制而成的长丝,称真丝。真丝的工艺更为复杂,制作也更为精致。

Q:由你做成的服饰一般售价较高,这类服饰有什么优点?

A:蚕丝服装俗称丝绸服装,一直是高贵典雅的代表,因为桑蚕丝非常珍贵,蚕的生命只有28天,一件上衣需要非常多蚕的生命方可完成。纯桑蚕丝制成的服装透气性好,穿着舒爽,对身体也很有好处。

Q: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呢?

A:中医认为,蚕丝性味辛、平,无毒,入心、肝、脾、肺四经。将这种天然的原料做成贴身衣服,有助于防治皮肤病。丝素中含有1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可以帮助皮肤维持表面脂膜的新陈代谢,对某些皮肤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真丝枕套、被套、床单,能较好地吸收水分和促进水分蒸发,保持患部清洁,对加快疮口愈合有效果。常用真丝用品,对延缓皮肤衰老有一定作用。

Q: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桑蚕丝被存在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擦亮眼睛,将你分辨呢?

A:大致分为三步走。首先看价格:目前蚕丝被被胎每斤在100多元。如果市场上蚕丝被的售价低于这个价格,不是劣质丝就是掺了化学纤维丝。然后看胎质:拉开被子的拉链开口,取被胎中间的丝,看丝的色泽是否光亮均匀而无萤光反射,丝是否长而富有弹性。最后看燃烧反应:蚕丝的燃点很低,燃烧后很快就熄灭,燃烧时冒出的烟是白色的,并伴有蛋白质的焦味,烧后的灰末脆而易碎,手捏即成粉,而化纤料燃烧冒黑烟并带刺激性气味,灰末黑结块而手捏沾手,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Q:除了做衣服,你还能在哪些岗位上发光发热?

A:我们不仅是丝绸织造最主要的原料,而且还可用于制成人造血管。蚕丝与人体的角质和胶原同为蛋白质,结构十分相近,因此,具有极好的人体生物相容性。我们还是制作蚕丝被的最佳原料,可开发成许多高科技副产品,如多种护肤品,还可以制成蚕丝蛋白供人们食用。

柞蚕高产技术 第7篇

1 选用优质蚕种

柞蚕种是发展柞蚕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 优良的品种是增产的基础, 是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因此, 必须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特点的优良品种。选用优良品种的原则:好养、高产、优质、抗性强。好养就是适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和饲养水平, 蚁蚕行动活泼、向上性强。幼虫食性强、体质强健、饲养容易;高产就是要求产茧量高和产值高;优质是指丝质优;抗性强即抗逆性强、易放养、发育齐、适应性广、稳产、高产。

2 合理规划和利用蚕场

蚕场是柞蚕放养的唯一饲料基地, 是柞蚕幼虫生活的场所。一是建设专用稚蚕场。选择背风向阳、坡度平缓、土质较好的中刈场地, 最好要选择东向平缓山坡, 但不能选择山顶和山洼。场内立地植被要完整, 温湿度要适宜, 日照充足, 但不宜过强。场内通微风避强风, 在靠近水源、干旱高温的情况下最好能进行人工喷水补湿降温。二是要场地必须规划好、利用好, 逐步建成标准化场地。每个养蚕户把现有养蚕场地柞林都划分为4份, 各龄芽棵各占1/4。每年伐1/4, 用其中3/4场地养蚕, 1/4场地休闲养树。土质肥沃的场地, 可实行3年轮伐制;土质较差的场地, 可实行5年轮伐制。

3 柞树管理

3.1 注重柞树树型养成

柞树的树型与柞叶产量、叶质优劣、放养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密切相关。以低干留桩、低干放拐为主的柞树树型, 具有枝条茂密、树冠大、叶量多、利用率高、减少地面幅射热及敌害较轻等特点, 容易培养, 操作方便, 利于清场药杀。

3.1.1 低产留桩。

低干留桩和低干放拐宜在每年的1月至3月10日前进行。低干留桩标准:留桩要距地面40~50 cm, 砍伐时留出芽眼, 在芽眼上10.0~13.3 cm处砍掉。切面要斜坡形、平整不劈不裂, 以防树桩灌水腐烂, 要把桩上的小枝割净[1,2]。

3.1.2 低干放拐。

低干放拐树型, 就是中刈留桩后, 继续放出拐枝的一种树型养成形式。中刈留桩3~4年后第1次轮伐更新时, 将树上与地面水平侧向生长的2~3根枝条, 在66.7 cm左右处削掉, 留作拐枝。其他向上的枝条在桩的基部6.7~10.0 cm处削掉;第1次轮伐后的3~4年再进行轮伐时, 要根据拐枝生长情况, 把拐枝梢剪去留下一段拐枝, 剪掉拐枝上的小侧枝, 达到“拳上放拐、拐上留拳”, 逐渐养成多层有枝干树型。

3.2 修剪、疏墩、补植

修剪可以使柞树保持一定的树型, 便于养蚕操作管理。修剪因利用时期、养蚕要求、树种、树势、生长时期、蚕场条件等不同而有所区别, 休眠期可重剪, 生长期可轻剪。

3.2.1 剪枝。

在休眠期, 将二至四年生的柞树用蚕剪或镰刀, 在枝条的上中部枝杈上, 大平头剪去上部枝梢, 使其树冠平头, 并剪去病弱枝、徒长枝、向上枝及拖垂枝等, 保留侧枝和主枝的干杈, 以促使柞树重新萌发出繁茂的枝条。

3.2.2 剪梢。

夏芽发生前, 约在养蚕前40 d, 将春天萌发的枝条剪去顶梢, 使之萌发出嫩叶, 供给蚁蚕用。此法只用于蚁场不足的特殊情况。

3.2.3 疏芽。

柞树经砍伐后, 萌发出的新枝, 常常疏密不均, 白白耗费大量水分和养分。因此, 当枝条生长到15~20 cm时, 将过密、多余的受病虫危害的芽条疏去, 以保留健壮的芽条。

3.2.4 疏枝。

柞树砍伐后, 萌发出很多枝条, 应适时将其病弱枝、虫害枝、下垂枝、重叠枝、过密枝及枯死的枝条全部剪去。

3.2.5 间棵疏墩。

有的场地树密, 条细不发棵[3,4]。为提高场地的通风和透光性, 提高柞树的叶质和产叶量, 增加担蚕量, 就应间棵、疏墩。

3.2.6 补植。

柞蚕场内的空闲地和缺墩的要补种橡子或栽柞树, 以提高场地利用率。

4 严格饲料场地管理

一是根据“养育结合”的原则, 搞好蚕场保护, 做到既养蚕又养山、养树。严格按柞蚕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二是及时防治柞树病虫害, 对危害柞树生长的病虫要根据其发生规律及时进行有效防治。三是严格掌握吃叶程度, 避免吃叶过量和移蚕剪枝过多, 造成柞树枯干死亡。四是搞好蚕场水土保持。清理蚕场时, 要清除场内杂树, 只清割柞墩周围和作业道的高草, 其他植物则一律免割。五是蚕场要有专人看护, 防止乱砍滥伐毁坏蚕场, 不准在蚕场放牧, 要加强蚕场护林防火工作, 做到安全生产。

5 彻底消毒, 防传染

柞蚕病害是影响柞蚕茧产量高低和品质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枣庄市柞蚕生产由于病害的发生, 每年减产10%~20%, 发病重的年份可达30%~40%。全县养蚕户在养蚕生产中消毒防病水平和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柞蚕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是由病原的污染、蚕体的生理状况及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蚕病的防治不能只采取单一的措施, 必须在了解和掌握各种蚕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 增强和提高蚕体的生命力和抗病能力, 杜绝或减少病原微生物对蚕体的侵害。不同场地、不同季节, 抓住发病的主要矛盾,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把蚕病消灭于萌芽之中。柞蚕生产中危害严重的病害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病害, 这些病原微生物分布广泛, 存活能力强, 所以在蚕病的综合防治中, 必须消灭病原, 杜绝传染。

5.1 养蚕场地消毒

上年养蚕发病重的场地来年不能用于放养稚蚕, 以防场地遗留病菌过多, 造成来年幼蚕感染发病, 即使放养大蚕也要进行严格消毒。

5.2 消毒方法

在蚕进蚕场1周前用速杀按说明的用法与用量喷施消毒;在蚕二眠起时可用菌毒净 (AB剂) 按说明书的用法与用量喷施消毒。以上2种蚕药, 具有杀灭病菌、细菌的作用, 对蚕安全;蚕室、蚕具的消毒:在制种前, 对制种室及养蚕一切用品、用具, 都要在洗刷基础上按消毒标准进行严格消毒, 对不能进行密闭消毒的制种室和养蚕用品、用具, 要在彻底洗刷的基础上按说明书的用法与用量用强氯安进行消毒。强氯安是新一代高科技蚕用消毒剂, 其灭菌效力是漂白粉的25倍、福尔马林的50倍, 对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微粒子病原, 均能强烈灭活。

5.3 柞蚕的卵面消毒

应用混合消毒液消毒。在出蚕前一天, 将盐酸 (分析纯36%) 、甲醛 (分析纯36%) 、水按1∶1∶10的比例配制。然后将蚕卵浸泡在配制好的消毒液中, 药液温度为25℃, 消毒时间30 min, 及时脱净药液、晾挂, 防止捂卵、落卵、再感染。

6 规范制种, 保蚕头

6.1 建设标准化制种室

制种室泛指发蛾室、晾蛾室、交配室、晾对室、产卵室、保卵室、镜检室等, 各类制种室都要求是东南向或东向, 地势高爽, 有窗且通风良好的房屋。出蛾室和产卵室最好有通风换气设备, 以利于加强通风换气, 专用出蛾室为调节发育、防止日晒, 南面上方设高出屋面的遮荫棚, 地面要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适于用水冲洗。

6.2 制种技术

要掌握出蛾时间和雄雌蛾羽化规律。出蛾适宜温度22~25℃, 相对湿度75%;掌握抓蛾时机, 做到抓蛾不早不晚;晾蛾及时随抓随晾, 同时淘汰病蛾及形态异常蛾;交配适宜温度18~20℃, 一般在22:00—23:00开始;合筐20~30 min即可提对, 2~3次后未交蛾, 应予淘汰;晾对时, 适宜温度18~20℃, 蛾对之间以不相互接触为宜;拆对:交配14 h左右即可拆对;拆对后要对雌蛾按健康蛾标准目选, 及时淘汰病蛾, 避免病原传染;产卵、拆对留选的雌蛾剪去蛾翅和足的2/3后放在产卵纸或塑料纱上产卵。产卵的适宜温度为20~22℃, 相对湿度75%左右;蚕卵保护主要是防止高温危害。可采取通风换气的方法减轻高温对蚕卵的不良影响。湿度低会造成蚕卵发育经过延长、孵化不齐, 蚁蚕瘦小不活泼, 生命力弱等。因此, 保卵期必须按标准补湿, 尤其是孵化前1~2 d必须补湿。补湿用水应清洁无病原物, 水温与保卵室气温相似。保卵适宜温度22~26℃, 湿度为75%~90%。

7 精心饲养, 创高效

7.1 养蚕前的准备

确定适宜的收蚁上山日期对保证养蚕增产增收和提高蚕茧质量和效益至关重要。枣庄市以7月10—18日收蚁为宜;要提前准备养蚕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及用具;要按生产标准要求搞好场地清理和药杀。

7.2 收蚁

一是挂纸破卵法。把补过湿的产卵纸根据树的大小撕成相应大小纸片, 用苕条棍固定在树背面偏上 (阴天可在阳面) 的五花头的枝杈上;二是引棵收蚁。引棵不要附着露水, 以免粘带卵粒造成损失。雨天可采取插枝收蚁和塑料布罩树收蚁2种方法。

7.3 蚕儿上山后的管理

一是除害保苗。小蚕保苗, 是养蚕和高产的关键性环节。要采取综合手段及时扑杀各种敌害;二是做好匀蚕和剪移工作。蚕在2龄起必须匀开;移蚕最好眠前移, 切忌不能出现眠光枝、光墩现象, 做到“五不移”, 即:温度过低时不移、大风时不移、高温时不移、大雨时不移、眠刚起时不移。移蚕、匀蚕动作要轻、快、稳, 切忌生拉硬扯。抓光蚕、运蚕、撒蚕要及时、快捷, 防止蚕儿受损;三是确保齐蚕。根据蚕不齐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四是剔迟蚕。剔迟蚕是指剔迟眠蚕和迟起蚕, 在各龄眠80%以上时, 将其余迟眠蚕抓出, 放到偏嫩的好树上。三眠时, 普遍剔除瘦小、发育不良的迟眠蚕。迟起蚕在4龄起时换新树促生长;五是催小蚕。对无病发育晚的小蚕, 另换好树、勤匀多移, 加速生长;六是抑制早蚕。应对早蚕晚移或用老树放养。七是发现病蚕及时处理, 防止扩大传染。饲养期间若发现病蚕, 要把病蚕连同污染的柞叶一起剪下拿出蚕场外深埋。

7.4 窝茧与摘茧

一是窝茧。在蚕5龄起齐后5~8 d或见茧即可抓蚕进窝茧场;二是摘茧。摘茧在结茧7~14 d后进行。过晚易受鸟兽危害, 过早摘茧易伤嫩蛹, 造成人为油烂茧, 降低茧质, 减少收入。摘茧要先作茧的先摘, 天太热不摘、有雨水不摘、露水未干不摘。当日摘当日剥, 剥茧时要随手剔出油烂茧, 要分批摘茧, 分批剥茧, 分批存放, 分级销售。

摘要:介绍柞蚕高产技术, 包括选用优质蚕种、规划和利用蚕场、柞树树型养成、饲料场地管理、消毒防传染、制种保蚕头、饲养等方面内容, 以供参考。

关键词:柞蚕,高产技术,山东枣庄

参考文献

[1]吕月霞.旌德县秋蚕高产技术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 2003, 9 (4) :64, 67.

[2]粱雪梅.夏秋蚕高产技术[J].农家科技, 2011 (8) :21.

[3]唐国富.中秋蚕高产技术[J].农村新技术, 2005 (4) :18.

辽宁柞蚕生产主推品种 第8篇

1. 高饲料效率品种——大三元

世界首例高饲料效率柞蚕新品种, 幼虫体背橄榄黄绿色, 体侧鹦鹉绿色, 成虫雌蛾岩石棕色, 雄蛾山鸡褐色, 茧象牙黄色。蚕大、茧大、蛾大。青黄蚕系统。二化性, 中晚熟。产卵量多, 饲料效率高, 耐粗饲料, 品种适应地区广。春秋平均收蚁结茧率为54.9%, 较柞杂7号高8.8个百分点, 秋千粒茧重为11.48公斤, 较柞杂7号增产16.54%, 单蛾产茧量为1.87公斤, 较柞杂7号增产33.7%。茧重转化率和茧层生产率分别高于青6号2.68和0.62个百分点, 即应用高饲料效率新品种“大三元”, 收获同样的产茧量, 可节省蚕场20%。幼虫盛食期食叶量大, 集中, 应注意掌握好放养密度, 种茧繁育应注意早提蚕。组配大三元的两个纯种8821和8822的各个变态期的体积和重量要大于一般品种, 因而要掌握好有效积温, 在无霜期较短的蚕区, 要注意抓早。为保证配制杂交种达到蛾期相遇, 要考虑将8821、8822提早加温2天。适于全国二化柞蚕区放养。

2. 优质丰产品种——辽双1号

幼虫体色为鹦鹉绿色。茧淡褐色。成虫雌蛾为丁香棕色, 雄蛾为淡咖啡色。青黄蚕系统, 二化性, 中早熟。产卵量多, 孵化整齐, 蚕儿食性强, 发育快, 营茧集中, 兼抗脓病和软化病, 茧丝品质优良。春秋平均收蚁结茧率为64%, 较丰杂1号高6.7个百分点, 秋千粒茧重为10.38公斤, 较丰杂1号增产8.7%, 秋公斤卵产茧量为696公斤, 较丰杂1号增产16.2%。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抵抗力是抗病2号的1.23倍, 感染柞蚕链球菌的死亡百分率较青6号降低19.7个百分点。鲜茧出丝率为7.24%, 产丝量比青6号提高18.94%。辽双1号为四元杂交种, 为保证农村丝茧育获得最大的杂种优势, 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四个纯种951、954、404、405及两个单交种951×405、954×404的保育及繁育工作, 951及954在繁育时的投种量要多于404、405种10%。适于全国二化柞蚕区放养。

3. 抗病高产品种——抗大

幼虫体背橄榄黄绿色, 体侧鹦鹉绿色。成虫雌蛾红芒果棕色, 雄蛾淡芒果棕色, 雌雄蛾前翅前缘脉粗壮, 后翅网状斑外侧有土黄色, 半圆形, 外缘黑色的斑纹, 茧淡褐色。属青黄蚕系统, 二化性, 中熟。体质强健, 对多种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性, 一般配合力好, 饲料效率高。春秋平均收蚁结茧率为48.0%, 比青6号高6.3个百分点。秋公斤卵收量为520.8公斤, 比青6号增产12.2%。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抵抗力比抗病2号高6.31倍, 在低温饥饿环境条件下的存活率为62.1%, 比抗病2号高6.9个百分点。茧重转化率较青6号高5.14个百分点。纯种抗大综合性状好, 抗逆性强, 适应范围广, 按常规繁种及丝茧育的饲养技术管理即可。适于全国二化柞蚕区放养。

4. 高饲料效率品种——9906

幼虫体背苹果绿色, 体侧浅鹦鹉绿色。成虫雌蛾桂皮黄色, 雄蛾桂皮棕色, 茧淡褐色。青黄蚕系统, 二化性, 中、晚熟。蚕体强健好养, 蚁蚕活泼耐粗饲料, 蚕期发育整齐, 营茧集中, 杂种优势强, 饲料效率高。春秋平均收蚁结茧率为48.4%, 比青6号高5.9个百分点, 产卵量为327粒, 比青6号多22.3%, 公斤卵产茧量为471.1公斤, 比青6号增产23.3%。茧重转化率比8821高0.67个百分点。属中晚熟品种, 无霜期短及高山冷凉地区需突出抓早、催熟。适于全国二化柞蚕区放养。

5. 优质高产品种——选大一号

青黄蚕系统 (偏青) , 二化性, 四眠。卵褐色, 卵壳乳白色, 卵粒大、均整。蚁蚕头壳红褐色, 体黑色, 起青后青黄色。五龄幼虫体背橄榄黄绿色, 体侧鹦鹉绿色。茧大, 灰褐色, 长椭圆形。蛹饱满, 黑色兼有黑褐色或黄褐色, 雌雄蛹平均重10.3克。蛾体灰褐色或黄褐色, 雌蛾翅展17~18厘米, 雄蛾翅展16~17厘米, 单蛾产卵量326粒。克卵数105粒, 实用孵化率春97.5%、秋99.4%。幼虫生命率春99.91%、秋99.76%, 虫蛹统一生命率春98.45%、秋97.71%, 死笼率1.5%, 较青6号增产15%以上。千粒茧重11公斤, 全茧量11.52克, 茧层量1.21克, 茧层率10.44%。缫丝容易, 解舒率42%, 茧丝长1167米。成虫羽化期较青6号长1~2天, 蛾体活泼, 交配性能好。配合力高, 杂交优势强。适于辽、吉、黑、内蒙古等黄河流域以北地区放养。与方山黄、吉柞88-2、882等配成杂交种, 1、2代均有显著的杂交效果;与豫33等一化性品种杂交, 在一化地区放养, 二化蛾率低、丰产性能好。

6. 二化地区一化性品种——早秋214

柞蚕场综合治理 第9篇

1. 蚕场及早补植

柞蚕场大多由天然次生柞林建造而成, 株间距离不等, 每亩株数不均, 场内和边缘尚有荒芜空闲地, 一般缺株率为20%~30%。因此, 柞蚕场建设首先应从柞树补植抓起, 提高蚕场利用率。据试验调查, 柞树补植5年后, 即有生态和经济效益的雏形, 柞蚕场内补植的柞树, 经过3~5个轮伐周期, 即可达到柞蚕场内原有柞树的生长标准, 提高柞叶产量20%~30%。

补植时期为春季4月或秋季11月。直播法穴距1~2米, 穴深0.2~0.3米, 穴径0.3~0.4米, 每穴播橡种5~10粒, 覆土3~5厘米, 此法用工省, 成本低, 适用于大面积补植。栽苗法坑距0.4~0.5米, 坑径0.5米左右, 每坑栽柞苗1~3株, 此法成林早, 见效快, 但用工多, 成本高, 适于小面积补植。

2. 选择适宜树型

柞蚕场树型主要有3种:根刈树型、中刈留拳树型和中刈放拐树型。中刈树型特点是产叶量高, 产茧量高, 郁闭度大, 但当柞树密度每亩超过250墩时, 根刈树型的亩产叶量也是相当高的。柞树密度应与适宜树型相配合, 才能获得较高的产叶量, 即柞蚕场树型要优化配置。柞蚕场树型养成应视柞树密度而定, 柞树密度较大每亩超过250墩时, 可以培养根刈树型;柞树密度较小每亩少于150墩时, 可培养中刈放拐树型;密度中等每亩150~250墩时, 适宜培养中刈留拳树型。

3. 适期轮伐更新

蚕场柞树轮伐更新是为控制柞树生长高度, 促进柞树营养生长, 适宜柞蚕放养, 同时消除柞树病虫害。但是有些地方把蚕场轮伐更新变为以索取烧柴为主, 任意缩短轮伐周期, 造成柞树树势衰退, 产叶量下降。蚕场柞树在轮伐更新周期内, 尖柞和蒙古柞的柞叶高产年份在第三和第四年, 而且从柞叶高产年起, 柞树枝干生长量徒然上升。因此, 蚕场柞树轮伐更新最佳年限:中刈尖柞蚕场3~4年, 中刈蒙古柞、辽东柞蚕场分别为4~5年和5~6年。选择最佳轮伐年限, 实行柞树适期轮伐, 平均提高柞树郁闭度0.1, 提高亩产叶量10.58%~16.70%。

4. 保护草灌植被

柞蚕场内草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维持土壤肥力、改善小区气候的功能。过去在养蚕过程中, 为了操作方便和防止柞蚕敌害隐居栖息, 连年清割草灌植物, 降低了种子结实数量和叶茎繁殖能力, 无意起到了破坏草灌植被的作用, 加剧了水土流失。柞蚕场清割草灌植被, 雨水径流和泥沙流失分别增加64.1%和39.2%。

柞蚕场草灌植被保护方法有少割法, 即只把柞墩周围和作业道的高大草灌植物割倒,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类蚕场。还有免割法, 除保苗场外, 一律不清割草灌植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二、三类蚕场。

5. 治理沙化坡面

柞蚕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土壤侵蚀达到极强度级时, 便出现砂化斑片。其形成过程为:鳞状斑蚀→爪状沟蚀→片状面蚀。应及早治理, 以防蔓延扩大。治理方法有两种, 一是栽种柞树, 行距2~3米, 株距0.2米。二是栽种胡枝子或移栽结缕草皮, 行距0.5米, 成带状种植, 使柞树与这两种植物相间配置, 密植串带。柞蚕场砂化坡面经过4年治理, 植被覆盖率可由5%恢复到60%, 雨水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7.43%和57.14%。

6. 严格控制食叶量

柞叶是柞蚕的优良食料, 又是柞树的营养器官。为了柞蚕业的发展, 应该控制食叶程度, 养蚕与养树兼顾。柞蚕食叶程度适中时, 有刺激柞树新梢生长、提高柞叶产量的作用。但食叶过重, 如食叶100%时, 枯梢率明显增加, 新梢生长量减少, 产叶量下降。如果连续几年食叶过重, 会有柞树整株枯死的现象。春蚕食叶量要控制在50%以下, 秋蚕食叶量控制在2/3以下。

7. 修筑水保工程

柞蚕脓病防治技术 第10篇

1 柞蚕脓病的传染规律

1.1 传染病源

柞蚕脓病病源主要来源于曾暴发过脓病的放养场地、油烂茧、茧内病死的幼虫、蛹患脓病后流出的脓汁, 均有大量的病毒存在, 极容易造成传染机会。此外, 柞蚕脓病与天蚕、栗蚕等相关的昆虫脓病也相互传染。

1.2 传染途径

脓病有两种传染途径, 即幼虫食下传染和创伤传染, 该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食下传染。

a.食下传染 脓病病毒污染于柞树叶上或卵面上, 被幼虫食下后传染, 引起脓病的发生。

b.创伤传染 病毒通过幼虫体壁创伤口, 侵入幼虫体内传染, 造成幼虫致病而死亡。

c.主要病症 1龄眠期出现身躯肿胀, 眠起时蜕不下表皮, 呈半蜕皮状态;随着病势的加重, 到3~5龄期, 幼虫环节肿胀, 体表有褐色斑点, 由小变大, 形成褐色病斑, 幼虫腹足及尾足抱住柞树枝条, 头部下垂, 皮下组织溃烂明显, 流出脓汁死亡。

d.危害范围 主要是幼虫期, 一旦病毒侵入幼虫体内, 无论幼虫体质强弱、龄期大小, 都会导致脓病的发生。

2 诱发脓病的主要因素

柞蚕脓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 不良的undefined环境条件都会引发脓病的大量发生, 主要因素如下。

a.幼虫期遇到长期的连雨天, 气温低, 光照少, 幼虫食叶时含水量过多, 雨后晴天温度骤变。

b.放养场地窝风, 场地草类植被少, 地面阳光辐射面积大, 温度高。饲料树密度大, 叶质差、通风性差。

c.幼虫期气象条件恶劣, 温度骤变, 长期高温、闷热, 超过幼虫生长发育极限温度, 突遇低温、冰雹, 都会引发该病的发生。

d.采摘种茧后, 带叶茧堆积过厚, 茧堆闷热, 种茧受到长期的闷热并受高温冲击, 造成种茧伤热。

e.制种后, 种卵长期处于高温、闷热环境条件下, 通风不良。长期接触低温, 影响胚胎发育。

f.制种场所、制种用具、催青场所、低温控卵温度过高, 卵面消毒不彻底, 卵面消毒后再次感染病毒。

g.放养幼虫过密, 匀蚕不及时, 眠于光枝, 幼虫长期暴晒于光枝上面。

3 预防脓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3.1 制种场所消毒

在制种前, 要把制种室清扫干净, 地面用清水充分洗刷干净, 首次消毒采用新鲜石灰浆刷墙壁和棚顶。然后封闭门窗, 采用3%甲醛在25℃的条件下喷雾消毒或甲醛气体消毒;也可用毒消散, 按5g/m3的用量进行熏烟消毒。

3.2 制种用具消毒

制种用具充分洗刷后, 用新鲜石灰液浸泡30mim,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置于阳光下暴晒。也可置于室内, 封闭门窗, 采用3%甲醛在25℃的条件下喷雾消毒或甲醛气体消毒。

3.3 卵面消毒

采用盐酸、甲醛混合液消毒法:36%甲醛、35%盐酸、水, 配制比例为1∶1∶11, 在23~25℃条件下消毒30mim;也可用3%甲醛液消毒30mim。消毒后的种卵立即置于经消毒后的催青室内, 要防止消毒后的种卵再次感染病毒, 掌握好时间, 要适时上山收蚁。

3.4幼虫管理

1~2龄幼虫期是脓病暴发的决定性环节, 因此要着重1~2龄幼虫期的放养管理工作, 要做到稀密适度, 尽量减少幼虫眠于光枝, 阳光暴晒。发现病蚕, 要及时淘汰, 把患病的幼虫随枝叶一同剪除深埋于场地外或焚烧, 避免污染场地。幼虫期要做到良叶饱食, 提高幼虫的体质, 增强抗病性。

3.5场地消毒

对发生脓病较严重的场地, 要撒布新鲜石灰或喷洒石灰液, 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最好休闲, 延缓使用。

3.6应用抗病品种

蚕丝被的制作工艺 第11篇

一、原材料处理

蚕丝被的原材料主要分两部分,即被套和被胎,被套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下面主要介绍被胎的处理。

1.选茧

挑选春茧中颜色洁白的优质双宫茧作为原料。

2.煮茧

在煮茧专用锅中倒入清水,锅的容积为1.4立方米左右,倒入的水量为0.5立方米左右。点燃火炉,在等待水开的过程中把选好的蚕茧放入布袋里,系紧袋口。待水沸腾后,在锅中放入一些碱(氢氧化钠、碳酸钠、硼砂均可),蚕茧与碱的重量比为20︰1。碱可以软化丝胶、溶解杂质,提高丝的洁白度。然后把装好袋的蚕茧放进锅里,根据锅的大小,一次放数袋,使每袋蚕茧完全浸泡在水中,盖上锅盖,继续加热。煮茧时水始终保持在沸腾状态,煮半小时左右,把蚕茧捞出,用清水冲洗,再把蚕茧放在50℃的温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

3.剥蚕

剥蚕就是把蚕茧剥开,去除其中的杂质。找一个直径80厘米左右的容器,在容器中倒入清水。取一个煮好的蚕茧,在茧上找一个位置做豁口,把蚕茧翻转,里面朝外,套在手上,使蚕茧成为手掌大的蚕丝网。然后,剥下网内的蚕蛹、蚕砂等杂质。剥好第一个后,再拿一个蚕茧套在剥好的蚕丝网上,用同样的方法去除其中的杂质,这样连续剥5个蚕茧。然后,将蚕丝网翻回去,并把它抻开,使之成为方形蚕丝网。依次完成,接下来就可以开棉了。

4.开棉

开棉就是把蚕丝网做成蚕丝棉兜。为了使蚕丝保持良好的韧性,开棉要在水中进行,找一个普通水缸,在水缸的一边固定好一个宽为30厘米左右的竹制圆弓。将蚕丝网用力抻开,套在半圆形的竹弓上,使它成为蚕丝棉兜。抻好第一个蚕丝棉兜后,再拿一个蚕丝网,用同样的方法抻开,套在刚才抻好的蚕丝棉兜上,这样连续套5个蚕丝网,因为5个蚕丝网的厚度正好适合后面的拉丝工作,然后,把抻好的蚕丝棉兜从竹弓上取下,拧成一团。拧成团的蚕丝棉兜仍含有一定的水分。

5.脱水

把成团的蚕丝棉兜放入转速为600转/分的脱水机中脱水5分钟后取出,这时蚕丝棉兜的含水量在10%左右。

6.晾晒

把蚕丝棉兜整理平整,然后用线串起来,挂在竹竿上,放在通风处晾12小时左右。一定要晾得非常干,这样蚕丝才能保证最好的柔软度。晾干后,蚕丝被被胎的原材料就处理完毕。

二、蚕丝被被胎的制作

1.称量

以规格为2米宽、2.3米长的双人被为例:在寒冷的冬季,一般用2.5公斤左右的蚕丝被即可;春秋季节,以1.5公斤的蚕丝被为宜;夏季的蚕丝被为0.5公斤。根据需要,称好蚕丝棉兜。

2.剪蚕丝棉兜

把称好的蚕丝棉兜套在特制的竹环上,连续套20个左右蚕丝棉兜后,用剪刀把其中一侧剪开,使蚕丝棉兜成为棉片。

3.拉丝

拉丝要在专用的操作平台上进行,平台长2.3米、宽2米。在操作台四边各站一名工人,把蚕丝棉片放在操作台中间,每人拿住棉片一角,往四个方向均匀用力拉扯棉片,向平行方向拉开蚕丝,四个人要使棉片保持在一个平面上。手工拉开的蚕丝网并不能保证蚕丝的均匀分布,因此拉丝时要注意,根据拉好的蚕丝的薄厚,随时调整蚕丝铺放的位置,合理分布所有蚕丝,以便保证整个被子的蚕丝薄厚一致。所有蚕丝铺好后,把四周挂在操作台上的蚕丝卷起来,用手把丝头捻在一起,整理好四周凌乱的蚕丝,这样蚕丝被的被胎就做成了。

三、蚕丝被的组装

将在市场购买的被套放在操作台上,把蚕丝被胎放在被套上。从蚕丝被的一侧开始缝起,把被胎与被套缝合在一起,缝制一圈,被胎和被套就固定在一起了。然后,将被子从头尾两侧卷起来,卷到拉锁的位置,把被子从拉锁处的两层面料中间往外翻,使蚕丝被胎翻到被套里面。翻好后,在被子上均匀地找9个点,在每个点上用针线缝合固定,这样做是为了使被胎不跑位。把被子抖平,整理好四个被角。最后,叠好蚕丝被,装入塑料包装袋中,系好袋口,放进包装盒。

四、合理使用

秋柞蚕备种方法 第12篇

首先要求对制种室和各种制种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房屋密封的可用3%的甲醛溶液喷雾消毒, 或用毒消散, 按每立方米5克的用量, 温度控制在23℃, 消毒24小时。不能密封的房屋, 可先用清水冲刷墙壁和地面, 再用石灰浆刷墙, 用生石灰铺地, 也可进行消毒。要注意避免种卵接触农药、烟草、化肥等刺激物资。同时在7月中下旬秋蚕上山前期要用杀螽丹1号毒饵药杀螽斯, 在清场前和清场后各施药1次, 以利保护蚕苗。

2. 安全备种

凤城市秋柞蚕备种、保种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 此期高温多湿, 病原微生物活跃, 要防止种茧种卵伤热。摘茧过程中防止损伤蛹体, 避免种茧堆积过厚;购种时最好在当天早晚气温低时运输, 运输工具以汽车、轮船、摩托车、自行车为主, 盛茧种用具有塑料筐、茧床、蚕筐、尼龙袋和三脚架等, 应注意防挤、防震、防雨、防晒。

3. 科学保种

事先要做好保种的各种准备工作, 包括保种室、蚕筐、茧床、电风扇、干湿球温度表、挂茧架以及穿茧等物资。保种室一般利用发蛾室, 种茧运到家后应及时摊放在阴凉室内的茧床或席子上, 并尽快穿挂起来。穿挂之前要清除油烂茧、薄皮茧、蛆茧、畸形等劣茧。保种室要求高爽、通风, 不潮湿, 前后窗相对。保种适宜温度范围为18~27℃。超过28℃要打开电风扇辅助通风。茧串长1.5米, 串距、杆距以有利于蚕蛾羽化和操作方便为宜。

4. 适当补温, 提前出蛾

上一篇:舞蹈专项学生下一篇:路面垫层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