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发达地区

2024-09-09

经济不发达地区(精选12篇)

经济不发达地区 第1篇

一、成人教育战略多样性路径探讨

(一) 特色品牌战略

是在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积淀基础之上,通过长期的实践、求索和提炼,形成的一系列大学独有的特质和措施,浓缩成品牌。根据品牌类型可以分成综合型特色品牌、单一型特色品牌、创新型特色品牌、国际型特色品牌等。大学自身发展的多样性形成了不同的大学特色,而学校不同特色的形成则彰显了大学的个性。大学特色和长期的品牌经营使学校在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能有力地促进大学的发展。

(二) 联合共享战略

是指各高校战略性协作,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办学模式,实行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享战略。联合共享战略实施以后,原本资源有限的各高校以同一品牌为纽带形成联合体,进行品牌宣传,可有效减少成本支出,并使边际效益增大,在此基础上组成一个品牌联合体。联合共享战略不仅包括国际高校联合共享,也包括国内高校之间的校校联合共享,还包括高校与企业、地方实体等联合共享,这样使得成人教育能够走出区域,走出走出校门、国门,同时也能够把外地和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引进来为我所用。联合共享战略是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共赢新机制,能极大增强成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三) 实用创新战略

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既要考虑到实用,又要考虑到为产业升级创新提供知识和技能储备。围绕以实用为本,以非学历为主,针对生产实际、社会教育需求现状开展。该战略的核心是职业教育和培训,也就是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满足不同专业领域对大量知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创新是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先导,只有不断发明创造,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实用创新成人教育战略即围绕实用―引进―开发―研究―转化的过程,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四) 服务基层战略

是学校把面向社会、服务基层作为战略决策的首要目标。服务基层就是指教育要直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区、企业、农村,即把成人教育置于具体社区、企业、农村基层的背景之中,并和其他各类教育事业融为一体,渗透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为社会成员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教育与培训。

(五) 质量保障战略

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成人教育效果的具体展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质量保障是个系统工程,作为质量管理实践,既关注目标设定更关注执行过程;既关注结果检验更强调问题预防;既关注内适质量更强调兼顾外适质量;既关注各管理部门的绩效又注意统筹各部门的协调互动;视质量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坚持系统地挖掘质量改进的潜力。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条件保证体系、教学质量反馈信息体系、教学质量督导体系等保障体系。质量保障战略为成人教育赢得社会声誉和市场信赖。

二、经济发达地区成人教育及其战略现状

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指在经济上处于领先,基础条件好,人们生活水平相对高。按照国际通用指标衡量,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平均水平的地区。近些年来,经济发达地区成人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以珠三角发达地区为例,从举办成人教育机构来看,除了区域内的1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和成人教育机构举办成人教育外,还吸引了全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到经济发达地区办学和招生,为珠三角发达地区成人教育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教育资源。从成人教育招生规模来看,经济发达地区成人教育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也吸引了珠三角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求学报考热情。与中西部地区成人教育招生规模逐年下降相比,经济发达地区成人教育报名人数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且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就成人教育战略而言,经济发达地区成人教育发展还没有提高到战略层面,目前各主办院校基本目标还是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求得经济效益;战略模糊,不能体现特色,也没有品牌,忽视教育质量建设;各学校各自为政,没有在资源上共享。专业方面一哄而上,专业雷同;在课程建设方面,课程知识陈旧,表现的既不实用,又不能体现创新;在办学质量保障方面,广东成人高等教育办学集中在教学站 (点) 授课,除了部分授课教师由主办院校派出外,大多由教学站 (点) 自行聘任教师授课,使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经济发达地区成人教育创新不足,所有的成人教育基本都是一个模式;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均还欠缺,还停留在一本教材、一个教室、一只粉笔的教学时代。重学历轻能力,成人教育基本上是为了拿个毕业证,对能力和知识的提高认识不足。

因此,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依据学校自身优势,制订和实施成人教育战略,经营特色品牌;如何根据实时变化了的环境,培养实用和创新人才;如何依托现有教育资源,联合国内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共享服务区域经济等都是经济发达地区成人教育发展战略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三、经济发达地区制订和实施成人教育战略思考

(一) 准确评估学校现实性优劣,打造特色品牌

经济发达地区成人教育要把握学校特质,在分析国内外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同行的优势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把握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需求,以及对学校学科结构,以及自身的优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合理分析,根据自身的实力合理定位,找准切合学校实际的发展起点和突破口,制定发展战略,打造特色品牌。

(二) 把握经济发展内需性取向,坚持实用创新

随着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发展,新的知识含量高的职业和岗位在不断产生,而现有的知识含量低、技术基础低的职业岗位将陆续消退。这期间必然存在一个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的进程,以产生新的知识,同时将有数以千万计的人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际上是当前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强动力之一,也预示着成人教育有巨大市场需求。经济发达地区成人高等教育应牢牢把握经济发展内需性取向,坚持实用创新,开设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等。

(三) 制定切实可行性战略措施,考虑联合共享

对于任何学校来说,资源都是有限的。规模小、实力弱的学校也可能在某方面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但总的来说,即使实力再强的大学要在同一时间把学校所有的学科都发展壮大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制订、选择可行战略措施,追求卓越,不盲目求全是非常必要的。应考虑整合教育资源,通过优势领域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通过实行校校联合、高校与企业联合,从而实现创新办学模式,优势互补,资源联合共享,促成效益和效率最大化。[3]

(四) 遵循成人教育发展规律,加强质量保障

把握成人教育发展的规律,加强质量保障。根据成人学习基础差异、生活经历差异、年龄和学习时间差异等的现实情况,建立适合成人学习特点的成人教育教学体系。树立服务成人学生理念,实行学籍弹性制管理、教学学分制管理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满足成人学习的需求。同时,加强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通过构建领导听课、专家听课,期中教学检查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质量督导体系,对教学过程和环节实施监控、督导;通过加强师德建设、严格考试工作和强化各项管理等形式不断促进良好的学风、校风,以保障成人教育质量。

摘要:成人教育战略是关系成人教育的长远目标、全局成败的谋划。本文在研究成人教育战略多样性路径基础上, 结合珠三角发达地区成人教育及其战略现状, 探讨经济发达地区制订和实施成人教育战略的着力点。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育战略,战略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昌灯圣.何香凝办学思想对新时期成人教育的启示[J].成人教育, 2009 (4) :9-10.

[2]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简介.zhuanshttp://hkuspace.hku.hk/about/about.php?action=intro&content=big5.

不发达地区县委书记述职报告模本 第2篇

一、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增强发展意识,进一步理清**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解放程度决定着一个地方优化环境的力度和发展速度。我们**经济欠发达,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很大,这是一个现实问题。这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加快发展,就会缩小差距或者赶上先进地区。最可怕的是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发展意识差。在工作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我们**人思想观念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这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症结。因此,我自2007年底到**任县委书记以来,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和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学习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解放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在今年年初的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我提出“三个破除三个增强”,即一是破除部门利益至上的思想,增强服务意识;二是破除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增强发展意识;三是破除消极悲观、不思进取、不求作为的思想,增强迎难而上、创大业、求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思想的解放,坚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按照县委确定的工作思路,以富民强县为总目标,围绕“三个增收”,加快“三化”进程,大力实施“五大战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使**经济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在下半年召开的县委九届三次全会上,我和县委一班人,认真贯彻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立足**实际,在坚持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在全县上下叫响“三抓”,即:一是抓开放,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二是抓党建,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三是抓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业强县、民营经济和对外开放,掀起了发展工业和招商引资高潮。通过实践证明,我们制定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是符合**实际的,是上情与下情、内情与外情相结合的产物,只要我们坚持这一思路走下去,我相信,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一定会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7.14亿元,同比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27亿元,同比增长10.5%;一般财政收入完成6525万元,同比增长4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亿元;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2608元,比上年增加600元,同比增长29.8%。2007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增幅是历年最高的一年。

二、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抓住关键环节,努力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我在全县不同类型会议上多次讲这样的观点,发展高于一切,稳定压倒一切,改革推动一切,实力决定一切。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在全县上下唱响发展这个主旋律,排除一切干扰,把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抓好。在工作中,我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不同的县有各自不同的突出问题,作为一名县委书记,必须立足本县实际,坚持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办事,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紧紧抓住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精心组织,强力实施,取得新突破。在工作中,我注重突出“四抓”。

(一)抓特色。特色经济是县域发挥比较优势、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作为我们**县工业基础相对较差,但是农业基础较好。通过多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已形成土豆、菜花、无籽西瓜、大蒜、辣椒等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优势农产品,可是与外地的知名品牌农产品相比,我们的特色农产品规模还不大,优势还不突出。为此,今年以来,我们继续优化农业结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培植支柱产业。一是以发展温棚为重点,新增温棚1230座,总量1.4万座。形成了以练城为主的温棚黄瓜生产基地,生产的“汴南翠”黄瓜远销祖国各地,已成为全市最大的无公害温棚黄瓜种植示范区。二是以发展白灵菇等食用菌为突破口,新增食用菌大棚4000座,成为豫东最大的白灵菇生产基地。三是以生猪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今年全县新增养殖小区37个,总数达到70个;新增各类规模养殖场801个,总数达到1649个,年生猪出栏量超过160万头。畜牧业产值预计达到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1%,目前我们**的温棚黄瓜、食用菌、生猪养殖已成为全县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在省、市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也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成为群众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二)抓改革。尽管我县工业落后,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这是我们加 快工业化进程的宝贵资源。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关键要靠改革。在全县工业强县大会上,我提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坚持“改、破、租、割、卖、送”的原则,大力推进现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工作思路,同时拓展改革领域,积极引导流通领域改革。通过改革,停产多年的县化肥厂被焦作武陟化工集团整体购买,新注入技改资金2000多万元,于12月份试车生产。世冠洗衣粉厂与广东国际威亮公司合作投资5000万元,新上和扩建洗衣粉、洗洁精生产线。四所楼镇动物药品厂与北京联昌集团合作投资2100万元,新上药品加工项目。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稳步推进,人员分流85%以上。商业、物资系统改革进展顺利。在改革中,我先后到企业、改制单位调研,对改革中的组织领导、政策宣传、操作程序等关键环节予以指导,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了我县各项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县已完成改制的企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抓招商引资。当前,资金短缺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工业要注入资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项目需要资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资金。在县域经济实力较弱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借助外力发展自己。在这项工作中,我和县四大班子带头联系企业,帮助企业包装项目,收集信息,联系外商。今年分包的县粮食局与武汉黎氏面业集团成功合作投资5000万元,开发十条高档挂面生产线项目,目前已建成2条生产线并正式投入生产。我积极支持县、乡政府部门和企业外出招商引资,亲自参加市菊花花会经贸洽谈会,吸引更多项目到**安家落户。同时,创新招商方式,鼓励采取网上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并举,提高招商项目成功率。我始终高度重视发展环境,定期深入企业调研,专题了解企业经营环境,狠刹企业“四乱”,打击“四霸”,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四)抓典型。典型就是水平,典型就是生产力。我把抓典型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着力培育各个方面的典型。今年以来,我们在农业上抓了长智镇畜牧养殖、练城乡日光温室和几个乡镇的食用菌种植等农业结构调整 的先进典型。在工业上,抓了粮食局挂面厂、康力酒业有限公司、丽星粉皮设备厂等效益较好的企业。在招商引资上,抓了四所楼镇世冠洗衣粉厂、动物药品厂。在高速公路建设上,抓了工作主动、协调到位的冯庄乡等典型。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我们抽调县直12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单位,帮扶全县12个基础较好的村,强强联合,扶持典型。通过抓典型,明确工作要求,指出努力方向,表扬先进,鞭策落后,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开展,促使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上质量、上水平。

三、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多措并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稳定压倒一切。没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什么事也办不成。目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各种矛盾的多发期,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县社会大局总体是稳定的,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与群众对物质文化需求的还有很大差距,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些问题一时解决起来还很困难,这样就导致了上访现象不断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为此,我多次主持召开信访稳定工作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以赴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其他领导分头抓,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制度,从县四大班子领导做起,从我做起,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对抓信访工作不力、上访问题解决不好的单位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从而形成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认真开展机关干部下访工作。变上访为下访,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减少信访源。同时,强化预防排查措施,对信访苗头特别是容易诱发越级上访的问题,全面排查,及时化解。三是切实做好依法治访工作。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秩序,依法治访已是当务之急。我亲自主持和参与《信访通告》起草工作,并组织做好对《信访条例》和《通告》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治访意识。在正确引导群众逐级上访的同时,对个别无理上访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和集中教育。自信访《通告》下发以来,全县信访秩序明显好转,为经济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坚持以人为本,严格管理,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人是关键因素。今年年初,我和县委常委一班人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总体稳定,完善结构,加强交流,激发活力的干部调整原则,采取公开述职、理论考试、民主推荐等方式,完成了县直和乡镇领导班子调整工作,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干部,充实到了县乡干部队伍。干部调整结束后,于今年5月份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弘扬“三种精神”整顿作风纪律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发生了明显转变,特别是乡镇干部队伍活力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全市开展的联乡驻村帮扶活动,对全县排查出的20个条件较好的村和41个“三类村”,集中开展了“扶强治弱”活动,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县委书记,我时常调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我多次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新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基层组织?现在提出要建“双强”党支部,即支部成员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这是发展经济的要求。同时,我认为还要建设“双信”支部,即群众信任支部成员,支部在群众心中威信高。这样才能使党支部成为群众的精神支柱和致富领导核心。为此,我要求组织部门利用党校和培训基地对全县基层干部进行轮训,既培养技术能手,又培养政策水平较高的干部,增强基层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五、坚持以身作则,求真务实,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务实、开拓、廉洁的坚强领导集体。作为县委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对加强县委班子建设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关键在于以身作则。常言说,己身正不令则行,己身不正虽有令而不行。

首先,我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带头参加县委中心组学习,妥善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挤时间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掌握领导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新知识,提高自己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领导水平。

第二,自觉做到善于思考。面对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认识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对待人民内部矛盾,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意识,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切实转变作风。我和县四大班子成员一起,认真落实“一岗三责四联”制度,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农村税费改革、高速公路建设等热点问题上,我到田间地头去暗访,到矛盾多的朱砂镇东砦村与群众面对面地交谈,了解真实情况,倾听群众呼声,督促有关单位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的利益。

第四,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共产党人的气节。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在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上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不搞不正之风。同时,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抓好全县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第五,搞好领导班子的团结。作为班长,我始终带头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各项原则办事,加强与人大、政府、政协的沟通、协调,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县级领导同志的智慧和力量统筹安排到经济建设和各项重点工作上来,确保全县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经济不发达地区 第3篇

【关键词】新疆;不发达地区;兽药GSP;对策

为规范兽药市场和兽药经营行为,强化兽药经营质量管理,提高兽药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保障动物用药安全,通过一年多时间对红河州边疆4个县(指绿春、金平、红河、元阳)37个乡镇65户兽药GSP企业的验收,认为边疆与内地统一验收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困难,因此对边疆兽药GSP验收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与同行共商。

1 推行兽药GSP的意义

实施GSP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需要,兽药GSP是兽药经营质量管理工作基本准则,对保证经营企业的进货、验收、储存与销售质、促进兽药经营企业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兽药GSP是提高兽药经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需要,对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大大降低了销售假药、劣药的风险,为经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条件。实施兽药GSP对经营者学历提出了要求,改善了经营企业硬件设施,对兽药经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防止质量事故发生,促进兽药市场健康发展,保证兽药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所以说推行兽药GSP将是针对兽药经营企业进行的规范性变革。

2 边疆四县GSP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云南省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云南省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统一标准,对边四县现有兽药经营户进行了清理,对达不到兽药GSP条件的限期整改,整改后具备条件的及时指导其进行申报,对不具备条件的兽药经营企业引导其调整发展方向,规模小的走连锁经营道路。验收前边四县共有兽药及兽药饲料经营店265户,经宣传、动员、规范清理,一年间共收到边四县申报材料65份(其中:红河24份、元阳21份、金平13份、绿春7份),按照兽药经营企业GSP现场检查项目要求,对7户经营户提出了整改要求,最终检查验收合格63户,不合格2户,检查验收合格数占验收总数96.92%。

3 边四县GSP验收中存在的问题

边四县交通总体不发达,每个县都有从县城到乡镇验收一个GSP点来回需要8小时车程的点。大多乡镇人口少、养殖数量小,但经营户又有经营兽药的愿望,使验收人员在恒量尺度上的把握非常困难。

3.1 经营企业离标准要求差距大。

一些规模小、边远乡镇的共同特点是经济能力相对较弱,业务量小,药店进货量小,年进货额小于0.5万元的药店占了50%。其次药品利润还不及饲料,药品15%~20%不等,饲料200元~1000元不等,除去房租、工资,倒贴,难于维持生存。

3.2 仓库条件差。

由于验收标准统一,为了达到GSP验收的面积,绝大多数仓库是临时租用,仓库内没有放置药品,通过验收后是否继续存在不可知;检查验收过程中多数仓库的储存条件差,没有“五防”(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和防虫、鼠、鸟)设施,阴凉库亦达不到要求,甚至有的经销商根本不知道阴凉库和常温库的区别。

3.3 药品陈列混乱。

企业经营户对产品的分类不清楚,没有按照兽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兽药原料与制剂、内用兽药与外用兽药分开陈列;没有按照剂型或者用途分类陈列;类别标识放置不准确、字迹不清楚;拆零兽药或者分装的中药饮片没有集中专柜陈列。一些企业经营户没有专门的存放仓库,各种物品混杂在一起,饲料和兽药混合存放是乡镇经营企业普遍现象。

3.4 药店人员素质低。

边疆药店人员与内地的素质差距大,知识层次偏低,专业知识缺乏。验收过程中,多数的质量负责人、处方人是聘用县级及其它大专以上人员,经营企业自身的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有的人员虽然拥有相关的证书,但是存在只为取证而考试的情况,在考取资格后并没有继续加强学习,而是疏于GSP管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验收的63户中,有13个聘经营企业用了县级有关人员。

3.5 规定与实际操作脱节。

在验收后的追踪回访工作中,发现大部分经营企业的经销商存在通过GSP验收就可以高枕无忧的思想,没有很好地从GSP中去理解释疑,在经营过程中不能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比如,处方用药没有处方,温湿度计登记形如虚设,没有记录,出现了GSP认证过后规章制度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的现象。

3.6 购销记录不规范。

很多企业经销商只是照搬相关部门提供的表格,没有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的没有按照标准记录,有的记录不完整,有的甚至没有记录,没有真正起到真实、有效地的记录管理过程。

4 对边四县GSP验收工作的体会

4.1 规范兽药经营市场,尽可能地从源头上杜绝了不合格兽药流入市场。

2011年8月至于2012年11月通过开展兽药GSP宣传动员,自查、整改、取缔、验收后,红河县原有兽药店35家,规范兽药经营市场,通过兽药GSP验收合格的24家;元阳原有兽药店 53家,验收合格19家;金平原有兽药店33家,验收合格13家;绿春原有兽药店30家,验收合格7家。

原来兽药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不够规范、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兽药经营要求、市场上假劣兽药时有出现并损害了养殖户和正规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制止。逐步规范了兽医经营企业的环境和经营行为。加大了对兽药市场的整治力度,严历打击了不符合规定的兽药经营企业的违法行为,到2012年11月兽药GSP验收结束,边四县共查处假劣药案件2起,兽药5批(次),货值金额1.99万元。

5 边疆不发达地区开展兽药GSP工作的对策

(1)兽药经营企业贸量小于0.5万元的,不要求设置仓库,建议转为连锁店;店进贸量在0.5万~1.5万元的可不设置仓库。

(2)村级没有必要设兽药GSP经营企业,村级药店是村兽医在经营,可另寻渠道由村兽医申请兽医门诊,根据出诊量大小,限制其自备的出诊用药。

(3)加强对GSP从业人员的学习及培训。从法律法规方面增强企业经销商守法经营意识;从业务方面对从业人员培训与GSP有关内容,进行药品知识、职业道德等教育,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4)高寒山区(海拔在1700米~1800米),年均溫在20摄氏度以下的,气候比较冷凉,阴凉库内不要求配备空调。

(5) 整顿工作不能手软。下一步的整顿工作才是兽药GSP成果得以保障的关键,畜牧兽医局要与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对达不到要求的兽药经营企业坚决取缔,吊销经营许可证等。

(6)对新申报认证兽药GSP经营企业,监督人员在日常监管中认真指导,让企业经营者理性看待认证的重要性,增强其认证的自觉性。

(7)通过认证的经营企业监管,做到定期监督检查,要求企业严格按兽药GSP要求从事经营活动,防止企业在通过认证后放松要求,从而单纯重视经营忽视自身管理现象发生。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循环经济研究 第4篇

循环经济就是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基础上, 以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为目标, 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手段, 以市场经济机制为推动力, 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上可行的前提下, 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 污染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本质上它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 遵循其特有的运行规律, 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 促进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可见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规范和运作途径, 从而有可能根本消解长期存在的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与其他相对发达地区相比, 欠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面临着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等共性问题, 还存在着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特殊问题。因此, 从共性与个性结合的角度研究实施新农村建设, 是欠发达地区的一项现实选择。欠发达地区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许多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有了较大发展, 但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农业种植业结构虽然有较大变化, 但农业内部结构档次仍然较低, 农产品质量不高。三是农民收入水平虽有较大增长, 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四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但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较差。五是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虽有更新, 但仍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六是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与发达地区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过大等等。

由此决定了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大部分走的还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 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增长潜能已逼近其极限。而要在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 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赢”, 一方面就必须转变现有的农业生产中对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工业品的依赖度较大, 忽视对有机肥、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使用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在推行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使企业生产的原料及加工废弃物得到尽可能地完全利用。

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因地制宜,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发挥农业资源优势, 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 强化生态功能, 实现了农业优质、高产、高效, 达到了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使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保护协调同步。

一、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 政府主导大循环

政府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形成各产业部门之间, 在质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量上是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 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 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产业网络, 其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搞好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 而且在其将原材料充分利用之后, 又将其所谓的废料作为有机肥料或者饲料培植地力、发展畜牧业, 促成了农业的安全、生态、高效, 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络, 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 减少了污染的排放量。有再, 循环经济之所以要政府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因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均存在“外部性”问题, 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是弥补“市场失灵”。因此, 要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 要加大执法力度, 严格市场“准入”。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和经济激励的双向“胁迫”, 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真正有推动力。换言之, 只有形成有效的机制, 循环经济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发展。

二、利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构建自身小循环

利用市场机制, 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发展循环经济没有固定模式。要因地制宜, 创造性发挥聪明才智, 通过物质代谢或共生延伸产业链。例如, 从设计开始, 按照生态工业理念或“零排放”思想设计工业园区;或对一个企业可以变成“原料”的废物进行产业共生;或有一快可供开发形成具有产业联系的地区, 或根据物质和能量出发进行产业联网, 或对一个园区进行再设计等, 这些都是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发展循环经济, 本质上是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安排经济活动。自然要素的循环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因此, 政府应当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如税收减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 使之有利可图。企业从清洁生产、绿色管理和"零消耗"、"零污染"抓起, 实施"物料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 使一种产品产生的废物成为另一个产品形成的原料, 根据不同的对象建立水循环、原材料多层利用和循环使用、节能和能源的重复利用、"三废"的控制与综合利用等良性循环系统。比如张家口坝上地域发挥其日照充分、无霜期短的条件大面积种植土豆、甜菜等经济作物, 企业用榨糖、生产淀粉后的废渣用来生产哮母, 农户再用生产后的废渣发展奶牛养殖业, 用牛的排泄物肥田, 完成了“物料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目标。

三、建立乡村循环经济模式

农作物秸秆喂牲畜→牲畜粪便变成沼气→沼气液还田施肥;猪粪高温发酵后的肥水养鱼→养过鱼的水浇灌农作物→农作物的秸秆再用来饲养牲畜……这是农村资源再利用的典型的"循环经济"。由于很好地利用了相互循环的"生物链", 不仅降低了成本、支出, 而且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使农产品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 质优价高。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 把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运用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实践中, 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乡镇工业产生的废弃物充分利用起来, 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进行循环利用、多次利用、不断升值, 就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建立”家庭绿岛”式的庭院式微循环

庭院经济的本质是生命物质通过共生循环实现再生产, 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物质资源经历自然循环——线性流动——循环流动阶段, 目前进入循环流动的阶段, 发展成庭院循环经济。遵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庭院循环经济包括三个主要内容:一是利用农业生物共生循环规律, 减少资源消耗,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二是发展资源再生, 实现资源再循环、再利用;三是资源的有效利用、自我净化、自我平衡, 实现清洁生产。在农村应建立和推广生态经济型家庭经济, 例如, 以生物食物链为平台, 构建以"种养加"和沼气为链条的微型循环经济, 解决厕所卫生、畜圈卫生、秸秆气化、排除污染、庭院绿化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一系列问题。从大量成功的经验看, 大力发展沼气是个中心环节, 它的前端可以促进农业向畜牧业转化, 它的后端能够促进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变, 并且增加高效有机肥。这本身又构成一个小型的产业链条, 既清洁, 又增收。

在以上4个层次中, 大循环是大局, 小循环是重点。抓住了企业便可牵住整个循环经济的牛鼻子。在农村, 农户家庭的微循环格外突出, 是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根基。

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要立足和建立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之上。绝对不能再走过去那种粗放式生产、掠夺式经营, 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上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调动好企业、农户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走出一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彭树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释义.《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6期

[2]《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与“三农”问题研究》.2004年山东省委党校系统科研项目

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的思考 第5篇

张 宁

人才工作是一项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共识,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从“科教兴国”到“人才兴国”无不揭示了人才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可以说,人才是制约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要发展,除要有好项目、充足资金外,还必须拥有一批懂技术、能创新、高素质的各类人才队伍。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必须坚持和实现党管人才,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牢牢抓住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把人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加快制订人才规划,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根据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首先要认真做好人才资源状况的摸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确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提出有力度、可操作的工作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本地,以培养适用人才为主,努力改善人才环境,积极引进急需的人才和智力。

同时要不断加强教育和培训,促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积极构建人才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推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要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建立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并以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为载体,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要加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实施分类培训,注重实效。党政机关管理人才的重点是提高文化层次,开展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继续教育,主要是进行普遍的工商管理培训,使其尽快熟悉 1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运行规则;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着重强化知识的更新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二、充分发掘潜能,发挥现有人才资源最佳效益

要充分发挥在职人才的作用。首先是要用事业留住人才。要为各种人才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以展示他们的个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追求个人理想抱负。其次要用感情留人。要主动与人才加强感情交流,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在人才的职务升迁、晋升职称、学术活动等方面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支持,再次,要用适当待遇留人。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要根据现有的财力、物力,一方面提高薪酬,一方面注重人才成长环境建设,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关心他们的健康,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拉开优秀人才与一般人员的收入差距,让人才在经济上、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回报。

三、不拘一格,广揽适用型的经济建设人才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单靠自我挖掘和自我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大力引进外地人才或智力来壮大人才队伍的实力,发展地方经济。一是通过市场招聘人才,将人才直接吸纳到我县人才队伍中来。二是通过引资引才,将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人才结合起来。三是变人员流动为智力流动,取消人才流动中的部门、身份、地域界限,同时采取兼职聘用、短期聘用、学术交流等形式使人才身在彼地而智为此地,使人才为我所用。

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引进,容易产生急功近利思想,只注重人才引进的数量和速度,而忽视质量和效益,致使一方面人才引进速度加快,数量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引进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造成人才引进与实际工作脱节,人才供需结构严重失衡。因此,在大量引进人才的同时,要重视引进人才的质量,优先引进具有高学位、高

级专业技术职称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其次实用与创新要并举。经济欠发达地区最紧迫的任务是发展壮大经济,这就要求引进人才能够“拿起筷子就吃饭”,这种人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对欠发达地区来说比较实用。同时,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就必须拥有优秀的掌握创新技术的青年人才,因此,对具有创新技术的青年人才要给予政策倾斜,重点引进。此外还要注意内外要兼收并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学历毕业生回本籍工作一般很少,在大力引进外地人才的同时,要积极鼓励本籍毕业生回家乡建功立业。对回本籍工作的人才同样要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破除本籍人才是“自家人”,多奉献、少索取是天经地义的认识,树立新型的市场经济人才观,不厚彼薄此,只要是人才都平等对待。

四、齐心协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聚集的社会环境政府部门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担负着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等重要职能,应利用环境优势、政策优势营造出具有“磁场效应”的社会大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个地区的人才政策是否完备、是否配套、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是能否更有效地吸引人才的关键。面对各地争抢人才的严峻态势,必须象改善投资软环境一样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既要抓好原有各项制度和政策的落实,又要大胆吸收借鉴外地好的政策措施,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形成有本地区特色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奖励、流动、保障等整体配套的人才队伍建设新体制。二是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良好的用人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因此,必须在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上进行创新。要创造条件,使各类人才的潜能在公平竞争中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从而使本地区成为各类优秀人才向往的地方。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

境。良好的舆论环境能够激励人才的情感,要通过宣传优秀人才,树立人才典型等手段,在整个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舆论环境,建立起“以人为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新的发展思路,让人才真正体会到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四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良好的服务环境能够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各地人才政策日趋接近,能否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才引进工作的成败。要把提供优质的服务放到首位,急人才之所急,想人才之所想,一切从有利于引进优秀人才出发,简化手续,强化服务,要敢于打破常规,做到快速、方便、周到,努力创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环境。

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科研与产业方向 第6篇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科研;现代农业;制约因素;产业方向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1—046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GDP的高位增长和党与政府对农业基础地位的高度重视,农业经济成效显著:粮食总产屡创新高,农副产品供给充足,结构调整与经营方式不断优化,产业效益不断提升。但在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刚刚起步,产业面临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的国际竞争,同时出现诸多限制因子,如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是政府深入探究之事,更是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企业尽早应对要务。

1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1.1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显现与发挥不足

农业具有生态、环保、科普、文化传承等多功能,它是农业本身的客观属性。长期以来,人们注重于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与方法实现农业的经济功能,但农业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田间生产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利用自然、开发资源的作用,又有维护环境、涵养生态的作用,同时为城镇居民提供了调节身心的休闲空间,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其次,我国农业劳动力众多,向非农部门转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农业继续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具有保护社会稳定、促进就业的社会功能;此外,农业通过规划、经营方式改变,还具有传承传统农业文化、开展科普教育、维护社会多样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这些功能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较好情况下被弱化,随着社会发展,农业生产与自然和谐高度统一,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1.2工商资金開始投向农业与农业分散经营相冲突

顺应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形势,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快速向其他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农业产业政策优惠、科技进步和农业装备提升等诸多利好叠加,使得工商资金开始投入到农业规模经营当中,积极发展基地、加工、物流、生态、休闲为新业态的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然而,现如今农业生产大多仍是小规模、分散化的小农经济,其生产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组织化程度低,传统与现代农业对接存在较多冲突。

1.3农业向高深层次发展所需复合型人才奇缺

现代农业的经营面对的是日益全球化的国际市场竞争,要求的是精生产、善营销、懂管理的复合人才,而传统农业人才要么是营销大户、要么是农业专家,其知识和能力缺少复合性,这不仅在农业企业,而且在科研、教育、推广部门,这样的人才也极度缺乏,造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产业做大做强难、业务做深做精难,使得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很多优势无法发挥,受制于人。

2农业科技及产业的根本宗旨及其创新意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我国要在人均920 m2的土地上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同时保证持续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体系,不断改革农业组织方式和经营模式,来引领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保证我国农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着严重挑战和良好机遇,一方面,土地数量日渐减少、农业污染重、农业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着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另一方面交通发达、经济基础优越、科技人才集聚、产业消费层次高等有利条件,为其创新和引领农业发展提供内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所以该地区农业科技企业要承担改革农业的责任,其在科研和产业上全面创新对我国现代农业质的飞跃有着重要意义。

2.1满足经济发达地区对现代农业的多功能需求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对农业的需求数量与品质会不断提高,将从安全性、深加工、功能性、礼品性、创汇性和品牌化多方面提出更细更高的要求,并且体闲、科普、生态等功能日益显现,发达地区科技企业应针对这些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全方位与上述要求对接,才能满足发达地区对现代农业的需求。

2.2催生区域特色农业,增强农业科研活力

围绕区域特色产业,进行高技术研究、加速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开发、把现代科技要素引入农村一线是新时期农村科技工作的重大任务。因而科技企业在农村科技服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研机构应该注重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特色创造出属于地方的农业特色,这样方能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能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方能激发自身的科研和产业活力,从而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

2.3培养当前现代农业急需的复合性人才

现代农业依赖科技创新,但是有了科技创新不一定就能实现农业高效。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转化效益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除了科技体制、产业规模、推广体系和农业经营效益低等客观问题外,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农业转化的市场专利体系建设不够,全国能从事高技术转化的复合型农业人才奇缺,科研院所在农业人才培养中,多注重动手、创新等能力培养,农业企业经营人员又多注重农业管理和经营能力锻炼,而现代农业所需的既懂动手创新又懂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的复合人才奇缺。从目前实践看,这种人才产生的最佳途径,是从处于生产和科研一线的科技人员中加以培养。

2.4为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探索新路径

当前,现代农业产业化中存在龙头企业少、规模小、经营机制呆板、带动力不足现状,扩大规模、进行经营模式创新,是激发现代农业经营活力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对一切好的机制、好的模式先行先试,使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多方面全面提高,更是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要职责。

3現代农业发展的科研与产业方向

3.1集成融合的模式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创新农业发展的观念和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这要着力于加强农业技术集成,强化农村能源与村舍民居集成、农产品加工与农业循环经济集成、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集成、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集成、生产生活生态设施集成和农业信息化集成等,发展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提升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还要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服务业,形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不仅可以增加就业,还可以增加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2经营方式的组织创新

配合国家政策支持,农业科技人员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技术承包等形式,与当地农民尤其是专业大户,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建设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农场和产业园、农业科技园,以此来带动农民致富、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多赢的内生机制。同时要大力引进境外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重点壮大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集群,发展一批具有较大知名度、国际化水平的大型龙头企业。

3.3科研外延扩张和内涵深化

科技企业要明确科研产业方向,满足社会需求,在档次、规模上要适应农户需求,避免走弯路,农业科研不仅是技术创新,更应包括农业规划设计、农业营销方式、理念创新和农业经营模式上求创新、农业科研成果要與农业生产者实际经济利益挂钩,还要能够有效应对国内国际市场的变化。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以高科技为支撑,以设施化、工厂化、园区化为标志,以产业一体化经营为手段,以提供安全健康农产品和生态服务为主要目标,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性现代农业。

3.4兴办公益性和半公益性的产业服务体系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服务农村,要注重各类公益性和半公益性的产品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它涵盖科技创新中心、培训教育中心、检测试验中心、试验示范基地、专业协会组织和农业企业等多层次、多功能的科技中介服务和外包机构,形成产业咨询、示范推广、效益带动和协会合作4种中介服务模式类型。又如市场与信息服务体系,可建立健全一批具有特色的、大规模、大范围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优势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创新农产品流通体制,形成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区域性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建立功能完善、反应敏捷的农产品进出口预警系统,及时提供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信息等。

4发展现代农业当前应做的工作

4.1深化改革,注重产学研复合人才培养

大学、科研院所要深化改革,要面向生产制定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要改变传统的人才观,注重在职教育,有系统的农业复合人才培养规划,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能主动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需求,具有服务、开放、创新理念的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加大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力度,利用各类选修课、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课程,增加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

4.2扩大宣传,增加投入,引导各方积极参与

政府要增加对现代农业的宣传和资金支持,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努力营造优惠的农业科技创业环境,增加农业产值和附加值,使农业摆脱“弱势”和低产值的困境。

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可以对社会各种资源进行重新开发和优先组合,引导现代农业与高新科技、农业营销、物流和加工业之间强强联合,让产业问的关联度更加紧密,形成相互促进的效益集聚区和试验区,从而先创先试,辐射带动区域高效农业发展,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5结束语

经济不发达地区 第7篇

(一) 研究背景

由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生产类型和消费需求能力有很大的差距, 使得这两种区域之间必须进行广泛的区际贸易才能实现供需之间的平衡。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产业分布一直以来都呈现出“东工西农”、“东轻西重”的格局。因此使得同等质量的生产要素投入, 西部欠发达地区出口的初级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获得的收益, 少于东部发达地区出口的食品等轻工业和工业成品所获得的收益。这种类型的不等价交换, 是由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参与交易的产业之间生产效率的差异所造成的。换句话说, 也就是由于两个地区参与区际交易的产业, 处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位置所造成的不等价交换。

产业链是其各个组成部分逐级累加的有机统一体, 某一环节的累加是对上一环节追加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技术投入以获取附加价值的过程, 随着各个环节的累积, 其资本密集性、技术密集性越是明显;反之, 随着节点的上移, 其资源依赖性、劳动密集性越是明显。因此,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划分, 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其在地域劳动分工格局中的专业化角色来界定的。也就是依据其在整个产业链上所处的位置来定的。一般而言, 欠发达地区更多地从事资源采掘、初级农产品等劳动、资源密集型的经济活动, 其技术含量、产品附加价值也相对较低;相对的, 发达地区则更多地从事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等经济活动, 其技术含量、资金含量、产品附加值也相对较高。因此, 区域类型与产业链的层次之间产生了内在的关联关系, 产业链的上游一般都在欠发达区域内, 而其下游链环一般则布局在发达区域。

(二) 研究意义

产业链已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时不可忽视的对象。区域产业链是区域自然、人文、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也是地区之间分工细化、竞争博弈及要素配置的结果。不可否认, 区域产业结构的刚性是阻碍其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而产业链的形成则有效提高了产业组织的弹性, 延伸了企业的功能, 突破了区域界限, 使更高层次的区域整合为一体。然而这种跨区域的产业链的形成, 也不可避免地使得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产业链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利润分配不均, 进一步导致了不同区域之间贸易的不平等。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分析这种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不平等交易现象的形成机制, 并初步探索这种现象的出现同区域产业链不长之间的联系。

二、欠发达地区产业链不长与不等价交换之间的联系初探

(一) 有关产业链的一些基本概念

所谓产业链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 以若干个企业为大节点、产品为小节点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络状系统。产业链实质上就是产业联系的结构形态, 企业之间只要存在产业联系, 它们就构成产业链条或链段。

1.影响地区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区域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基础和源点。对于资源密集型产业 (如采掘业、冶炼业) 或对自然资源有较强依赖性的产业 (如农业、水电业、森林工业) 来说, 自然资源不仅影响着产业链上游产业的区位分布, 也决定着产业链的基本类型。如今, 随着生产力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移动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各级市场的日益完善, 自然资源对于区域产业链发展来说, 影响力逐渐弱化;而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和资本状况等要素的影响力则日益增强。但在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 自然资源对区域产业链发展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 并成为欠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所在。

区位条件:发达的交通条件或者沿江沿海的地理位置, 可为区域产业发展赢得先机。在产业链的连接、扩展的过程中, 区位优势是一个不能不提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吸引投资还是地区的产业转移, 交通便利、靠近市场或原料地的地区往往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产业基础:产业链发展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本区域所具有的产业基础是区域产业链形成的关键性开端。产业链的构成源于各个环节之间的技术关联, 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技术链。因此, 技术的革新将有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产业链的组织结构、链接模式和空间结构。对于不同的区域而言, 产业技术的差异也可能导致区域产业发展机会的不均等, 其产业链的结构与形态也因此不同。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 外来投资一般总是选择生产技术先进、优质劳力丰富、基础设施齐备的地区。

政策与制度:产业政策是影响市场运行和企业经营的宏观变量。区域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与稳定运行, 有赖于健全、可靠的金融征信系统, 安全、便利的交易平台和宽松、多样的融资渠道。就一般规律来讲, 政府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可以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开放的经济和文化制度能促进地方产业链与国际产业链的对接。但这是以市场和法律的健全为前提的。在法制不完善的地区, 市场各方不能建立起稳定的交易关系, 企业与劳动力市场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这就会大大阻碍区域产业链的发展和壮大。

2.产业价值链的基本特征

(1) 构成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互联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每个环节都是由大量的同类企业构成, 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物质、资金方面的交换关系, 是一个价值递值过程。同时产业价值链之间相互交织, 往往呈现出多层次的网络结构。

(2) 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技术关联强且在技术上具有层次性。

(3) 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存在着增加值与盈利水平的差异性。

(4) 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对要素条件的需求存在差异性, 不同的环节, 对于技术、人力、资本、规模等要求不同, 因而具有不同的区位偏好。

(二) 区域间不等价交换产生的原因以及关于欠发达地区如何走出这种困境的思考

由以上产业链的基本理论可以看出, 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是以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为前提的, 而生产经营活动的专业化与分工必然要投影到特定的地理空间上。因此, 有劳动分工就必然会有地域分工。也就是说, 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必然是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之中。每个区域内所包含的产业链长短也各不相同。由产业链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出, 随着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下移, 其产品附加值和利润会逐步增大, 反之, 则减小。处在产业链上游的产业多数从事的是类似于初级农产品加工、工业原料采掘和粗加工等工作, 生产效率低下, 经营分散,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且这类产业一般技术含量较低, 没有技术壁垒, 也缺乏垄断优势, 因此在其所处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中处于劣势。而其下游的买方市场则多是大型工业企业或垄断型的轻工业厂商, 采购时具有买方垄断的优势, 能够联合起来压低原材料价格, 从而挤压上游产业的利润空间。

因此, 如果一个地区处在一个产业链的上游, 且在其区域内产业链长度过短, 那么本区域内产业所能获得的利润是及其有限的。因为对上游产业所在区域来说, 其生产并出口的是附加值低、资源消耗高的产品, 出口价格难以提高, 使得大部分的利润都流向了下游产业所在区域;而其进口的则是消费市场所必须的工业制成品和生活用品等高附加值的产品, 区域内的消费者需为其所购产品所在的整个产业链的利润买单。这就形成了两个区域间的不等价交换, 即附加值低的原材料产品同附加值高的制成品之间的交换。但是, 如果这些下游企业和上游企业处在同一区域内的话, 从整个区域来看, 其出口的仍然是附加值较高的轻工业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整个产业链的大部分利润仍然是留在本区域内部的, 因此即使其仍然进口的是其他区域的高附加值产品, 也不会造成不同区域之间的不等价交换。

由以上分析可以初步看出, 处在产业链的上游并不是导致地区之间不平等交换的关键因素, 而是一个区域处在产业链上游的同时, 区域内产业链的长度过短, 才会导致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不等价交换。这种不等价交换的出现, 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甚至会进一步拉大欠发达同发达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欠发达地区要走出不平等交换的困境, 一般说来, 有以下两种选择:一是推动本地区上游原材料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其生产率, 加速技术进步, 形成企业的规模优势或技术壁垒, 以增加其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影响力, 使得利润分配向产业链上游倾斜。二是在本地区内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即在区域内大力发展产业链下游产业群, 以使得整个产业链的大部分利润留在本区域内。

但事实上, 这两种路径实施起来都有不小的难度。对于第一种选择 (即通过加快本地区内技术进步, 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来说, 由于欠发达地区产业类型多属于初级农产品生产和工业原材料的粗加工, 一方面, 这些产业本身就是劳动、资源密集型, 产业开发历史长, 科技含量低、技术发展已经较为成熟, 而且对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强, 因此受到先天资源富集程度的制约, 使得技术和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极为有限;另一方面, 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 地势多以山地为主, 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水平受到制约, 也使得其农业生产力水平难以进一步提高。对于第二种选择, 即通过在本区域内延展原有产业链的长度, 使得产业链利润留在本区域内。这种方法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 不失为一种能够改变现状的、可行性较强的方法。产业链的成功延展, 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加快欠发达地区走出不等价交换的困境。但这种方法实施起来也有很大的风险:首先, 下游产业的重新构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再加上地区政府对特殊业务和市场的不熟悉, 使得下游产业的开发会有很大的风险;其次, 各个区域都在本区域内开发完整的产业链条, 各自为政, 就会引发利益争夺战, 并最终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造成资源的浪费, 不利于发挥各个区域的分工合作。除此之外还会适得其反, 不仅没有使本地区新构建的产业得到发展, 而且由于资源的分散, 使得原有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丧失。

然而对比以上两种路径的优劣, 后者实施的可行性明显比前者要高。在地方政府对本地区产业现状进行科学论证前提下, 对其进行合理规划, 选择适当时机, 谨慎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则不失为一种改变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不平等交换的好方法。

三、实施区域内产业链延展战略需要考虑的问题

要实施产业链的延伸一般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是要尽力延长产业链条, 因为只有产业链条的延伸, 区域经济利益才有存在的物质载体。其次是要力图将延伸的产业链保留在本区域内, 以防止本区域优势产业及其产业利润流失。然而, 这种战略也同样有很大的弊端, 因此地方政府在实施之前, 必须慎重考虑以下可能导致的负面效果:

(一) 各地区追求产业链自成体系将会引起新一轮产业结构趋同

各区域努力追求产业链条接通并力图将其纳入自身区域的经济行为的经济后果, 就其过程看, 各区域的产业从不同的起点走向近乎相似的终点, 即各区域纷纷发展产业链的下游产业环节, 追求产业链条的完整化和产业部门的系列化;就其结果看, 各区域的产业由于追求产业链环节的接通, 几乎都分别地建立起一套近乎完整的产业体系, 从而在各区域间形成了产业结构趋同的格局。

(二) 与垂直分解的思想矛盾, 区域核心竞争优势难于体现

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之一是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都是价值创造环节, 由于资源、技术与管理等方面限制, 企业应该分析每一个价值创造环节并将其经营经济活动重心集中在本企业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创造环节上, 而外包其非核心环节, 从而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样, 各产业部门都是产业体系内产业附加价值创造环节, 一方面, 各产业环节对产业附加价值的创造有不同的贡献率, 另一方面, 区域不可能在产业链的各环节上都具有优势。因而, 区域应该客观分析自身在产业链上的竞争优势, 把握住其中若干“核心环节”而放弃“非核心环节”, 将“非核心环节”交给相关的专业化区域, 本区域专业化从事某一 (些) 核心环节并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产业链接通, 实际是区域将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与非核心环节一股脑地布局在区域内, 试图将各环节的附加价值都囊括在本区域, 其实践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活动垂直分解的思想相矛盾;同时, 由于分散注意力, 眉毛胡子一把抓, 也极可能分不清产业环节的主次, 对关键环和非关键环均等用力, 区域优势难于体现, 更别说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三) 引发区际经济摩擦

地区间资源大战:产业链接通的经济后果是各地区都在其既有产业经济资源的基础上各自为战延伸产业环节, 在市场力量作用下, 各地区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果是走向产业趋同, 造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结果是各地区为了充分满足自身产业体系的发展需求, 首先封闭自身区域市场, 控制其资源流出, 其次尽可能吸引区外相关资源流入本区域市场。如此循环累积的结果是各地区之间对资源形成互不开放的资源封闭和竞争的格局。

市场份额争夺:产业链接通在区域间造成的一个经济后果是, 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而涌现出一些相类似的产业部门, 这些竞争性区域的竞争性产业部门为实现其经济活动价值, 必然在其价值实现的市场领域展开激烈争夺。这种市场争夺的焦点是市场份额争夺, 而其进一步的经济后果是各区域为了确保其产业的市场占有率, 一方面尽力加强营销, 包括采取降价等方式进行产品价格大战, 另一方面封闭市场或设置区域性市场壁垒防止其他区域产品进入其目标区域市场。

竞争性区域的就业状况恶化:与市场份额争夺和资源大战相伴而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是竞争性区域的就业状况恶化。在既定的经济资源支撑和既定的市场容量的条件下, 各地区竞相发展雷同的产业环节, 其结果是各地区的产业规模下降且其市场占有份额下降, 均难以达到其最优境界, 其进一步的结果是各竞争性区域的产业部门因为达不到经济规模和达不到优化的市场占有率而不得不缩减其产业经济活动规模, 从而在产业系统内解析出一部分已获取某种形式就业的劳动力, 使得竞争性区域的就业状况急剧恶化。

(四) 宏观经济收益下降

各地区基于劳动力就业、高资本有机构成、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率等方面的偏好, 各自在区域内延伸产业环节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 竞相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高资本有机构成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价高利大的产业, 地区比较优势既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宏观经济收益也因此趋于下降。

摘要:本文由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不等价交换现象出发, 回顾了产业链相关理论, 并通过对地区产业价值链的分析, 初步探讨了欠发达地区产业链不长与不等价交换之间的联系。最后, 对在欠发达区域内延展产业链战略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粗略的分析。

关键词:产业链,不等价交换,欠发达地区

参考文献

[1]周殿昆.我国东西部带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及互利机制分析.社会科学研究, 2000, (6) .

[2]郭超.产业链视角的区域经济互动联系模式研究.

[3]龚勤林.产业链空间分布及其理论阐释.生产力研究, 2007, (16) .

[4]黄宗远等.产业链全球化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经济不发达地区 第8篇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养老资源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每个人都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上述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 根据人类价值体系可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 而且每种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 (Clayton. Alderfer) 继承和发展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认为, 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 即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这三种需求可以同时起作用, 而且在各种需求并存的情况下, 总有一种需求起着主导作用。

两种需求层次理论对我们研究农村养老资源配置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于农民来讲, 养老资源作为他们安度晚年的保障, 同样可以视为一种需求。养老保障应该由物质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部分构成。由于各种养老资源的类型不同, 决定了他们对其需求层次也有所差异。能够吃饱穿暖、生活无后顾之忧, 这是低层次的生存需求;能够沟通情感、享受快乐, 这是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鉴于上述需求层次的分类, 我们同样可以把农村养老资源分为两大层次:生存保障型的养老资源和补充提高型的养老资源。其中生存保障型养老资源主要是指物质层面上的, 维持老年人生存方面的养老资源;补充提高型养老资源主要是指精神层面上的, 丰富老年人生活的养老资源。依据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老人对养老资源需求层次的不同, 分别予以满足。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老人主要提供生存保障型养老资源, 使所有老人老有所养;为经济发达地区老人以提供补充提高型养老资源为主, 使老人在生活无忧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状况概述

1.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养老状况

经济发达地区是指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工业化的任务基本完成, 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程度较高的地区。[1]江苏省苏州市、广东省中山市等地区均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老人收入较高, 自我保障能力较强;并且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地方政府有经济实力为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因此经济发达地区的养老情况较好, 基本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保, 基本的物质生活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2]

江苏省苏州市200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680元, 远高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同时, 苏州市在全国首先推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在苏州农村地区, 男满60周岁, 女满55周岁的老年农民无需缴纳养老保险费即可获得每月100元以上的养老补贴。[3]

广东省中山市农村农民收入较高, 全市农民的生活在1995年已步入小康水平;2000年农民人 均收入已经达到4883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对发达, 具有地缘与经济优势, 实行社区单位分担缴费加政府补贴模式, 使农村老人拥有了养老保障。中山市农村养老保险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参保单位, 农村股份合作社代表的集体经济组织充当了类似于城镇社会保险中单位的角色, 与农民共同缴纳, 甚至还会代扣代缴, 统一为农民缴纳养老保险费。[4]

2.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状况

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区域范畴, 是指那些没有村办工业, 乡镇企业也不多, 民主制度不健全, 农民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地区。[5]贵州省、青海省等省份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工业比较落后, 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农业阶段, 农民收入较低,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还存在着生活困难, 不能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现象。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 部分劳动力在城市定居, 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未富先老, 老后生存无法保障问题更为突出。

2007年, 贵州省政协通过调查发现, 贵州省农村“未富先老”现象凸显, 老人养老问题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同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373.99元, 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据2005年抽样调查, 全省60岁以上老人已占总人口的12.45%, 调查数据说明, 早在2005年贵州省已经成为老年化省份。农村老龄化突出, 再加之农村45%~80%的农村青壮年都已经外出打工, 而农民又主要靠体力劳动谋生, 老年人体力不如年轻人, 收入水平更低, 造成了农村未富先老、老后更贫, 老而无保现象突出。政府对低收入者实行救助, 但因政府财力有限, 资金投入不足, 覆盖面较小, [7]救济渠道不畅通等原因, 农村多数老年人的生存还得不到保障。

青海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于1995年, 1998年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于停顿状态, 参保人数达到12万, 全省仅积累养老保险800多万元。截至2008年底, 青海省农牧民总人口371.6万人, 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有41万人, 占农牧民总人口的11%。农村牧区人口结构已步入老龄化。[8]虽然青海省于2009年11月开展了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但是参加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共60.2万人, 仅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16.2%。大部分农村老年牧民的基本生活还无法保障。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障首先应该解决低层次的生存养老需求, 借助强关系型资源稳定、可靠的优点为其提供养老资源;但对于少数富裕老年人口及地区, 则应考虑补充提高型的养老资源建设。

1.继续建立和完善以生存保障型为主的农村养老资源

第一, 充分发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养老资源中的作用。

旧式的农村养老保险政府补贴很少, 而且基本上不能发挥互助互济的作用, 它的实质是一种自我储蓄, 相当于自我养老, 所以基本上属于一种强关系型的养老资源, 这也导致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各种弊端, 发展缓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改变了这种现状, 采用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相结合的方式, 实行“普惠式”养老金的发放, 既能由国家财政出面保证农民年老时的生存需求, 又能体现互助互济的特点。它注重必须以国家财政兜底, 满足农民低层次的生存需求, 体现了这种养老资源的强关系性;由原来一个人的保险变成了多数人互帮互助的保险, 而且个人激励账户的设计满足了不同的需求, 这又体现出其弱关系性。这种改革适应了农村的现状, 从而增强农村的养老保障能力。各级政府应该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过程中, 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积极拓展新农保的内涵, 使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保障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

第二, 应特别重视社会救济的作用。

欠发达地区的贫困人口较多, 应特别重视社会救济的发展和完善。社会救济属于强关系型的正式养老制度, 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系数, 针对低于贫困标准的特定人口直接进行救济。它满足的是最基本的生存要求, 所以属于生存保障型的养老资源。建国以来, 尽管政府对社会救助的重视程度一直在提高, 但仍存在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弊端。这就要求国家和地方继续加大财政资金向农村地区, 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倾斜力度, 坚持公平为主和保障基本的生存权原则, 充分发挥强关系优势, 使那部分特困农民切实得到有效的生存保障, 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发展。

第三, 通过各种途径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一是国家应继续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 下拨资金完善各种农业基础设施, 对农产品进行种植补贴, 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二是要提倡科技兴农, 积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优化农业结构,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切实保证农民增产增收。三是应当鼓励个人和各种组织对农业生产进行投资, 对农业方面的贷款利息给予适当减免, 由政府为农民小额贷款进行担保。

第四, 塑家庭养老资源的强关系性。

家庭养老中生存型养老资源以子女对父母的物质供养为主。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赡养和孝敬父母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父慈子孝, 代际互助”道德伦理的约束, 决定了子女对无收入来源的老人进行物质供养的必然性, 使其成为一种强关系型养老资源。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 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并承担起沉重的经济压力, 使留守家中的“空巢老人”得到的物质供养越来越少, 父母已经不能完全依靠子女养老, 这种强关系逐渐退化成了弱关系。应采取一些措施继续保持其强关系性质, 除了提升农民的孝悌观念, 还应创新形式, 如通过子女与老人签订赡养协议书强化家庭养老, 把子女对老人应尽的经济供养乃至生活扶住和精神慰藉的义务明确规定下来, 并通过司法公正, 使之具有法律效力;[9]住房制度改革要适应居家养老的需要, 向“老少户”提供两套相邻相近的住宅满足他们“分而不离”的住房意向, 这种形式有助于家庭养老和对老年人的照料。[9]

2.避免“受挫——回归”现象的发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还提出了“受挫——回归”思想, 认为当一个人在某一更高等级的需要层次受挫时, 他的某一较低层次的需要可能会有所增加。例如, 如果一个人社会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 可能会增强他对得到更多金钱或更好的工作条件的愿望。把这种规律引入到养老需求上来, 便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农民生存型的自我养老能力并不差, 但还一直停留在这一层次徘徊不前, 致使无法向高层次发展。这是因为在家庭或社区中缺乏一种温馨和睦、互帮互助的氛围, 人与人之间的冷冰冰的关系使他们不得不认为年老生存只有靠自己, 于是农民便无限制加大个人储蓄以备自我养老。如果能改善这种关系, 广泛利用弱关系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进行人文关怀, 使他们感受到身边的亲情友情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便会使他们认为年老之后也一定会有身边的人对自己进行关照, 从而削弱对生存型养老需求的无限制追求, 也使其需求层次得以提高和发展。

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

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较为雄厚, 贫困人口所占比例较低, 农村人口整体上已经摆脱了生存型养老需求的限制。养老保障需求的重点应当放在补充提高型养老资源的建设, 充分发挥弱关系优势, 广泛地从各方面满足老年人各种高层次需求;同时也不能忽视生存保障型养老资源, 而应实现制度创新, 挖掘出新意, 从而更好地促进补充提高型养老资源的发展。

1.发挥弱关系型养老资源的优势

(1) 开展老年娱乐中心, 满足老人各层次需求。

养老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层次的供养, 但大部分地区养老资源的设计只强调了物质供养这一方面, 忽视了精神层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表现在物质上, 更表现在精神上。《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认为:“就世界范围来说, 家庭所担负的为老年人提供传统的照顾和满足老年人需要的全面责任正在削弱。”这个问题在发达国家正在加剧和日益严重化, 在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明显突出的新问题。中国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挑战。而机构社会化养老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全面需求, 社区养老服务也不能尽如人意。[11]这要求我们根据地方特色和实际需求状况, 在社区中举办老年性娱乐社团, 并由政府出资设立老年娱乐中心, 把缺乏精神食粮的老年人聚集到一块儿, 开展各种文娱活动。这些娱乐活动以满足老年人快乐为宗旨, 并不需要固定的、单一性资源, 而应以多样化为特点, 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老龄化”, 即也要像城镇职工那样, 从多方面实施农村保障工作, 注重精神层次中的“老有所乐” (包括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教育、精神慰藉等) , 不仅使农村老龄人口的赡养问题能够上升到积极老龄化层次上来, 还能达到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和效益的目的。[12]也可以运用各种政策,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营利性机构的参与, 设立和开展各种娱乐性老年活动中心, 既促进的经济发展, 又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

(2) 以“老有所为”来满足发展型的养老需求。

对于大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 他们最大的发展型需求就是能够达到“老有所养, 老有所为”, 这也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国家有关部门应提供一些专门适用于老年人的工作岗位, 发挥其“余热”, 如农村老年志愿服务部。我国农村老年志愿服务部中工作的设置应符合农村实际, 如老人力所能及又有所寄托的社区义工、为年轻人提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经验、为年轻妈妈提供孩子养育咨询服务、传授一些手艺, 或者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既能让年轻人多学到一些知识, 又能让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传承来, 还给老年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让他们重新找到了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此过程中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 也会得到大家的尊重与肯定。

2.创新性地拓宽生存保障型养老资源的内涵

(1) 积极利用好新农保中的个人激励账户。

在农村中建立正式的社会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障的发展趋势, 能真正保障农民的生存需求。新型养老保险的设计既能体现这一保障, 又引入了个人激励账户, 这对发达地区或者部分富裕的农村人口来说, 适用性很强, 为其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提供了平台。他们可以把个人激励账户看作是理财投资的一部分, 通过多投多得, 这样既对统筹性的养老保险基金的充实起到促进作用, 又保障了年老时能领取较高的养老金。

(2) 注重新农保和其他养老保险的接轨。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设计中还应特别重视与其他养老保险, 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接轨, 以便于二者的转保过渡。南方许多地区的农村的经济条件已经相当高了, 农民收入同城市地区相差无几, 这部分农民也想在年老之后像城镇职工那样“按月领退休工资”, 在这种情况下, 便可以发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作用, 提高养老金发放的水平;或者制定相关政策, 允许并鼓励他们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转移, 从而满足其特定的养老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小三.重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J].老区建设, 2000, (03) .

[2]申群喜, 王世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构建城乡一体化养老体系探索[J].乡镇经济, 2009, (01) .

[3]陈建兰.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实证研究——以苏州农村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4) .

[4]赵德余, 梁鸿.中国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验:一个比较制度分析[J].人口研究, 2007, (07) .

[5]吴远立, 关奉来.土地承包制在不发达地区的运行[J].当代经济研究, 2000, (06) .

[6]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7]人民政协报[N].2008-04-28.

[8]刘书鹤, 杨继伟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障体系——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对策[J].人口研究, 1999, (01) .

[9][10]陈德君.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保障体系[J].人口研究, 2001, (06) .

[11]金小桃, 金王景.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J].人口研究, 2003, (03) .

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 第9篇

一、深化对于民营经济的认识

民营经济是以私营、个体经济投资经营为主体, 包括股份合作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 是最适应市场、最具活力的富民经济。民营经济在市场中诞生, 在市场中发展, 其产权关系明晰, 运营机制灵活, 是社会生产力结构中最具活力和生机的新的增长点, 在加快县域经济市场化中起先导作用, 在提高产业支撑力中起主体作用, 在扩张经济总量中起主导作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持久动力。

目前, 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 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薄弱、财政收入少, 人均GDP低、集体积累较少, 借贷能力不强, 吸引外资难度较大, 发展经济存在较大的困难。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表面上看是经济总量上的差距, 但其本质是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和活力的差距。欠发达地区欠发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民营经济发展速度慢、档次低, 同发达地区充满活力的所有制结构和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势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希望在民间, 活力在民营, 发展靠民力, 稳定靠民风”, 这是沿海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迅猛发展的经验,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理所当然地成为所有欠发达地区追求的主要目标, 也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的主要出路。

目前, 县域民营经济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明显特点。一是县域经济均以本地资源为基础, 依托本土特色发展。二是县域民营经济主要集中于传统行业, 主要分布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简单化加工产业, 如建筑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餐饮业等, 产业趋向特征明显。三是县域民营经济中, 私营企业和个体户经营规模小。四是县域民营经济主要以家庭式的管理模式为主, 董事长兼总经理比较普遍, 大部分企业投资者与经营者一体化。同时, 在欠发达地区, 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第一是民营经济缺乏足够的信贷支持。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融资渠道单一, 主要依赖民间借贷资金、社会集资等有限形式筹集发展资金;民营经济贷款困难, 难以真正享受“国民待遇”, 在贷款过程中条件苛刻, 虽然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60%, 但

有资本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保证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同时, 建立官产学密切合作的国家研发体系, 以便充分发挥各部门科研机构的合

力, 集中管理, 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和效率。日零排放的划时代技术。本还将制订《能源环境技术革新方案》, 在全球

是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的资金仅占其发展资金的15%。第二是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欠佳。表现在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硬环境适应不了民营经济发展的需求, 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增长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政府效率低下, 民营企业审批程序繁琐, 花费时间长、精力大, 执法管理部门作风亟待改善;法制环境不健全, 民营经济合法权益保护存在问题。

二、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可行性

改革开放的实践, 特别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事实证明,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目前公认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最为健康和发达的地方是浙江省, 浙江省发展市场经济主要的做法就是发展民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经验都说明要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 就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因为欠发达地区不可能得到国家大量投资, 外资也不太愿意来, 自己又无财力搞建设, 所以只有依靠民营经济的力量来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共识。近年来, 欠发达地区基本上制定了通过招商引资, 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招三化”政策。民营经济是实施这一政策的最重要的力量。目前欠发达地区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 这就是以对外开放为契机,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以发展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为重点, 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欠发达地区事实上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

三、把握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原则

针对县域民营经济四个方面的特点, 发展县域民营经济, 要确立并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树立“不论形式, 搞活就行;不论归谁, 纳税就行;不论所有, 发展就行;不论内外, 搞好就行”的思想, 把加快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二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着眼于开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 着眼于占领市场和创造效益, 鼓励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材业、采矿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商业、餐饮业、服务业、旅游业等。三是高起点的原则。发展民营经济在增长方式上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克服“低、散、小”的低水平重复问题, 走集约型之路;在产权结构上, 要向多元化发展, 实现自然人产权制度向法人产权制度转变;在管理模式上, 要由传统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 逐步走向资本社会化、管理专业化、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四是先发展, 后规范, 逐步完善的原则。要制定和落实各项鼓励支持政策, 改善基础硬环境, 优化社会软环境, 坚持对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 保证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同一平台、同一环境、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发展。在为民营经济创造环境上要做到“三多三少”、“三先三后”:即多引导少指责, 多扶持少限制, 多服务少处罚;先放后导, 先治后管, 先予后取。通过政府引导, 中介推进, 社会协调等方式为民营经济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行政服务、法制服务、融资服务、人才服务、技术服务, 营造适合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

推广其能源和环境领域最为尖端的技术, 加速研发节能技术, 推广生物燃料的生产技术以及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运用, 并长期探索温室气体

约, 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厦门市生产领域2008年的碳排放量为987.91万吨, 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 要实现2020年碳排放量控制在3020.32万吨的目标, 必须朝着“产业结构调优, 能源利用高效”的方向发展。走新型工业化

在中国, 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

摘要:欠发达地区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从而加快县城经济的内在需求和持久发展。文章认为要深化对于民营经济的认识, 同时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可行性以及发展民营经济的原则。

欠发达地区物流经济缺陷与解决措施 第10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物流经济,缺陷,解决措施

一、引言

物流企业属于第三产业, 是我国现在重点发展与推进的重点行业。物流行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城镇化道路的建设, 也能有效德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 提高地区的经济收入。发展物流产业已经属于各个地区的重大战略。现在, 物流行业与此前的物流行业有了很大的区别, 现在的物流行业较传统的物流行业更为规范, 更为有效率, 并且能实现网上的跟踪, 实现了流程化的运输与操作, 物流行业的目标也不仅仅是安全送达, 还包括了追求实效性, 以及客户的满意度, 以及整个流程的规范化。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 物流业发展存在的缺陷分析

第一, 物流企业规模小、分布不合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 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规模小, 分布不合理, 一般地区的小的物流企业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无法实现组织化运作, 无法保证质量, 一旦出现问题, 从而会影响整体的物流行业的声誉, 使得客户不信任感加强。而欠发达地区, 由于物流企业规模小, 又有些地区覆盖不均匀, 分布有些过于集中, 有些根本就没有。物流企业规模较小, 物流营运组织化程度较低, 没有形成合力, 就使得越落后的地区, 就没有物流企业, 而发展快速的发达地区, 就因为物流企业太多, 使得竞争加大, 而丧失了利润的空间。在小的地区同样存在因为企业太小, 而没有形成规模化, 使得运输成本大大增加。

第二, 欠发达地区物流行业的政策支持不完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物流行业的发展会遇到很多的难题, 一个专业人才的缺失。一方面如果在当地选择本地区的人进行物流管理, 就很难选择专业化的人才进行管理, 然而, 如果选择调一些专业化人才到物流行业也会因为生活环境恶劣而很难有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是由于交通不便, 人员分布太广。在中国的欠发达地区有很多一些地区的交通情况很不方便, 对于物流行业这种必须经过运输才能够实现实体转移的行业, 如果交通不便, 就会使得运输的时间以及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很多时候, 会照成延误, 另外就是欠发达地区, 整体的物流需求太少, 没有集中化, 各个需求方一般分布太广, 无法实现集中运输来减少成本。因此使得很多企业不愿意去欠发达地区去投资物流。最后, 政府对于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当地政府认为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 很难会去做一些大投资在道路和物流行业的发展上。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 物流行业的思路

一是挖掘物流供应链的价值。现代物流企业不仅仅是提供单纯的运输式仓储服务, 其可以挖掘的功能还有很多, 尤其对于企业而言, 目前很多的企业都是自身需要去建立自己的以俄国产品运输线, 然而, 对于物流行业而言, 物流企业在运输这一块由于集约化的操作流程以及安全的保障方式, 可以实现为企业进行产品的运输, 这样有可以大大加大物流行业的需求。

二是要完善整个物流配送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 以及全国各地区的往来越来越密切频繁的现实, 发展一个覆盖全国市场的物流配送网络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样有助于全国市场的效率提升, 因此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要积极发展具有集散功能的辐射型物流, 并进一步加快发展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物流系统, 从而最终实现物流设施在布局、功能、业务方向等环节上不断提升的这个目标。

三是引导向专业化物流发展。物流市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每年中国与国际上的交流以及国内上的运输都在不断的增长, 此外, 我国的各个道路与铁路线也在不断的建设当中, 交通更为便捷, 物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发展专业化物流是必经之路, 必须规范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 并且形成固定的运输轨道以及时间安排, 实现整装, 入库, 填单等等流水化操作线, 并要构建集约化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四是实现信息化跟踪以及统计服务。物流行业的发展要以信息化平台为目标, 只有实现了信息化, 客户的体验感以及整个物流的管理才能疏而不漏, 大大保障物流过程的安全, 可以实现跟踪和安全管理, 并且根据信息化的统计知识更好的调整企业的战略, 对物流的需求市场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以信息平台为基础, 构筑物流网络优势, 指导企业进行横向纵向整合, 通过扩大自己的经营网络和服务网络, 合理配置网络内资源, 取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建立信息网络, 通过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 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 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 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 使信息网络和实物配送网络两网合一。

四、经济欠发达地区, 物流行业的解决措施

物流行业的发展对策可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对于政府而言, 要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对于企业而言, 要加大物流行业的投入, 提升整体服务的质量。

第一, 政府方面, 要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一是加快社会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对优质的物流企业进行资金扶植, 税收政策等等。设立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 用于奖励和贷款贴息, 采取有偿使用、滚动积累的方式

二是鼓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物流信息平台, 扶持重点物流企业, 建立统一开放物流市场。

三是制订和完善反垄断, 反倾销和价格管理的相关法规, 防止垄断和过度竞争。

四是制定合理以及适应地区发展的现代物流规划。创造物流产业大发展的市场环境, 为繁荣市域经济吸纳更多的有效资源。

第二, 企业方面, 要加大物流企业的投入, 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通过积极引进外资, 建立中外合资物流企业, 从而加大投资, 尽快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的有效途径。

二是信息整合。通过建立高效有序的物流信息平台, 有效地统领分散的物流活动, 实现物流系统的再造和集约化经营。

三是协作整合。按照物流业务内容和功能, 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将专业仓储企业, 运输企业, 物流信息服务企业进行系统化组合, 各尽所能, 发挥优势, 积极开展多种物流业务合作。

参考文献

[1]林越.加快把建成秦巴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9, (4) .

[2]钱学任.我市打造川陕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N].巴中日报, 2009-12-05.

[3]刘飞.欠发达地区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 20 () 6, (4) .

[4]陈矢宇.欠发达地区物流发展方向研究[n.交通企业管理, 20 () 9, (10)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障碍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文化障碍

人所共知,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之间已不必然呈正比例的对应关系,特别是进入文化时代,经济的落后往往受累于地区内的陈旧观念和落后文化。然而,在实践当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的物质因素,却忽略了导致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这些地区的文化状况即文化因素。本文试图从经济与文化的互动中,挖掘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找到经济背后的文化障碍。

一、文化障碍及其形成

许多社会学家指出,虽然欠发达地区表现为一种经济条件,但它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循环的文化体系。而正是这种文化体系在被人们忽略的角落、在更深层次上制约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断地使这种落后状态维持、繁衍,以至于其影响越来越深远。

文化障碍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并不完全相同,它比单纯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有着更加深广的涵义,它是指某一群体、家庭或个人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及信仰模式、知识、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生产方式上落后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且以一种封闭的状态固化在人们的思维观念之中,从而影响到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滞后状态。作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文化障碍,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文化教育、社会风尚、政治文化、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落后以及由此导致的人们精神生活的贫乏。在现实生活中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生活单调,节奏缓慢;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科技意识差;生活方式落后,且迷信思想严重,进取心不足,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但却盲目攀比,从众心理严重;精神懒惰,视野狭窄,但又抱残守缺,盲目排外。这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与心态,既是传统人生观、价值观与思维定势的表现,也是这些因素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一种扭曲表现。文化障碍的存在既是经济落后、物质贫困的结果,也是物质贫困长期存在的深层次根源。

传统的小农经济和长期与外界隔离是文化障碍产生及存在的条件。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分布在边远偏僻地区,受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如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通讯不便、信息闭塞,资本、人才缺乏,人口整体素质低等)区域经济发展缓慢。这样,就为文化障碍的产生、发展准备了条件。反过来,在这些文化障碍的作用和影响下,又会生成一种安于现状,甘于认命的心理习性,长此以往,便成为了一种病态的心理平衡和自我保护机制。久而久之,这些文化价值观念深深地融铸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决定着人们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态度,并且一代一代地影响下去,成为一种传递效应,持续性强,且不易改变。于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文化障碍就这样形成了。

二、在文化创新中大力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当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难以有效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时,区域文化的创新成为别无选择的根本出路。所谓文化创新,就是要从欠发达地区文化的基本特征出发,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主动吸收异质文化,培育出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具有该地区文化传统独特魅力的新文化,为其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1.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是培育欠发达地区新文化的起点。因为一个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是无法人为割裂的。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欠发达地区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因素,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生长出市场经济需要的文化观念,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如欠发达地区人们的忠厚朴实、中庸平和,与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诚信意识、团队观念是息息相通的;而安稳恬淡的性格特征,有利于外乡人安全地溶入本地人的生活,可以为开放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循规蹈矩也与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按规则出牌”的法制意识有着内在的联系。只要我们积极地去挖掘、宣传这些地区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积极因素,并以现代市场经济的新视角去重新诠释它、整合它,使其在新的经济基础上得到新的升华,开出新花、结出新果,就一定会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2.经济扶持和文化扶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欠发达地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是物质落后和文化落后的综合。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扶持工作中要兼顾经济扶持与文化扶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争取欠发达地区文化与经济同时发展,以增强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

虽然说,经济、文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和文化绝不是截然分开的“两手”,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两手”,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意文化发展,在发展文化的同时,要找到它的经济增长点。具体来看,有以下几条途径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第一,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提高欠发达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文化教育落后的地区,它的经济发展是不会有后劲的。在这里文化教育,单从知识的角度讲,在我们的调研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文化程度高的家庭比文化程度低的家庭收入高。但是,一旦知识与人相结合,同技术发生联系时,文化教育的巨大作用就显现了出来。例如,农村培养植棉技术员,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分别需要半年、一年、二年后才能胜任,而文盲、半文盲则基本无法胜任。在对外输出劳动力时,所进行岗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也证明了我们的上述观点。而且,我们还发现,文化程度越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的可能性越大,创造的价值也越多。

另外,要注重女性的受教育比例和程度。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越是落后的地区,女性受教育的比例和程度就越低。这当然是传统的重男轻女观点在作怪了。但是,正是在这些传统观念盛行的地区,我们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占据者绝对的优势。而在这种家庭模式中,女性几乎完全承担了抚育下一代的任务。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几乎没有受过教育或受教育程度很低的母亲,能为孩子的将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孩子在上学接受系统教育前,绝大多数时间是和母亲在一起的。

第二,利用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这些欠发达地区,多数处在山区,由于没有开发,环境的原貌并未遭到破坏,且民风淳朴,完全可以利用这里的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作为一种绿色经济,不仅可以为这些地区带来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外来人员的到来,也可以带来新的文化因素,在潜移默化中使旧有的文化观念得到改造、更新。

第三,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增收渠道。由于农业劳动力过剩,又缺乏其他的就业岗位,封闭保守的观念又制约这里的人们不去寻求其他的就业出路。在对这些地区进行扶持时,可以因势利导,对这里的剩余劳动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这可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又可以通过外出务工人员,带回新观念,新思想,从而也达到了经济、文化双发展的目标。

但是,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通过先进文化的渗透、培育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改造、重构等方式,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从而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找到自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永佶著:《中国文化现代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2]何云峰等:《中国人的心态历程》.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

[3][美]塞缪尔·亨廷顿等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

[4]李晓东著:《全球化与文化整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5][英]理查德·D.刘易斯:《文化的冲突与共融》.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2版

[6]方克立 著:《现代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7]钱宁:《贫困文化与西部的贫困问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2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第12篇

一、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本文主要通过判定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指标和分类指标, 来分析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 总体指标判定。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0》, 苏北2009年人均GDP为23, 835元, 按年末汇率计算折合3, 491美元 (注:2009年末,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收于6.8282) ;而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则分别为4, 029美元、3, 097美元、3, 409美元、3, 742美元、2, 557美元。对照钱纳里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表 (见表1, 暂不考虑货币通货膨胀率) , 可见苏北的徐州、淮安、盐城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 但连云港和宿迁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表1)

在苏北24个县 (市) 中,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大丰市为34, 887元, 折合5, 109美元, 居全省51个县 (市) 第21位;最低的是丰县为12, 130元, 折合1, 776美元, 居全省最后一位。并且, 在江苏省51个县 (市)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中, 倒数1~18名均为苏北县 (市) 。而同期位居“2010年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市) ”前10名的江苏省江阴市 (排序“国1”) 、昆山市 (“国1”) 、张家港市 (“国1”) 、常熟市 (“国1”) 、吴江市 (“国2”) 、太仓市 (“国4”) 200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1, 575元, 折合14, 876美元, 步入发达经济阶段。因此, 江苏欠发达地区———苏北的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大大落后于江苏发达地区, 借助钱纳里的标准模式, 结合苏北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整理得出, 2009年苏北5市三次产业结构均呈现“二、三、一”格局。在苏北24个县 (市) 中, 除灌云县三次产业结构为“二、一、三”的格局外, 其他县 (市) 整体上均为“二、三、一”格局, 可见苏北总体上已经呈现出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态势。然而, 与发达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相比, 苏北尤其是县域第一产业比重仍较高, 二三产业比重则较低, 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苏北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仍较为艰巨。

2、工业化程度。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1931年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 根据20多个国家的经济统计资料, 以制造业中轻工业产值与重工业产值的比例 (霍夫曼比值=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100%) 变动趋势为依据, 把经济发展阶段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工业化第一阶段, 霍夫曼比值为5 (±1) ;工业化第二阶段, 比值为2.5 (±1) ;第三阶段, 比值为1 (±0.5) ;工业化第四阶段, 比值小于1。霍夫曼比值越低, 重工业化水平就越高, 工业化水平也就越高。2009年除宿迁外, 苏北其他4市的霍夫曼系数均在1以下, 表明苏北工业化水平逐年提升, 正在努力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而对于苏北24个县 (市) 而言, 大多数的霍夫曼系数也在1以下, 但像泗洪县等县 (市) 工业基础还很薄弱, 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3、劳动力部门构成。

虽然苏北5市2009年劳动力部门构成总体为“三、二、一”就业模式, 但24个县市中有一半以上呈“一、三、二”或“一、二、三”的传统农业型就业模式, 第一产业仍为县域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 就业结构有优化的空间。并且, 在乡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中, 农林牧渔业仍为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就业去向, 可见苏北存在着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具有阶段性的发展规律, 发达国家的进程表明:当城镇化率达到20%以后, 城镇化进展呈加快趋势, 城镇化率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当城镇化率超过70%后, 其速度又趋减缓, 最终稳定在80%~90%之间。按照推算, 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 000美元时, 城市化水平应在60%左右;当非农化水平达到74.8%时, 城镇化水平可达到63.4%。2009年在苏北人均生产总值为3, 491美元的情况下, 其城镇化水平却仅为44.8%, 可见苏北城镇化水平仍较低, 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5、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

本文采用进出口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个数等指标来反映苏北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与苏北其他4市相比, 宿迁2009年各指标均偏小。在苏北24个县 (市) 中, 进出口额县均为1.33亿美元, 其中出口1.08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县均为0.81亿美元;反映外贸发展水平的外贸依存度县均为5.3%;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县均为25个, 但沛县、响水县、滨海县、泗阳县、泗洪县仍为个位数。可见, 苏北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快, 国际化程度不高。

二、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城镇化进程, 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根据《江苏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可知, 江苏在“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工作除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外,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成为必然要求。这要求全省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 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并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扶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基于此,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应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要坚持走集约化发展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把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 提升苏北县域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同时, 要深化改革, 实现经济资源在城镇自由流动, 坚持以城带乡, 发挥城镇经济中心的带动作用, 使城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 成为经济信息的集散地, 形成集聚效应。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 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苏北县域地区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以工业改造农业, 以工业促进农业, 以工业反哺农业, 尤其要以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县域产业升级, 推动整体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二) 坚持政府、市场两手抓, 优化投资环境, 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区域间存在生产率差异化严重的现象, 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正常化, 引导产业方向。苏北县域政府应具备前瞻和长远目光, 不能为了过分追求政绩而导致政府行为的短期性, 要立足于长远发展, 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同时, 吸引朝阳企业的投资, 加快县域经济结构转型, 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硬环境建设方面, 苏北县域经济建设资金能力不足, 应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该地区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加强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广泛吸引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 加强对苏北县域地区桥梁、公路等建设的投入, 充分利用苏北地区沿海、沿河资源, 发展内河运输。软环境建设方面, 应不断强化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及时为投资者“雪中送炭”,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改善服务质量的过程中, 提升本地区服务环境竞争力, 努力为投资者营造透明、快捷、高效的投资氛围。此外, 要搭建平台, 强化保障, 推动外向型经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各类园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 要进一步加快投资载体建设, 打造利用外资更大突破的平台, 做好县域生产力的空间、产业布局。

(三) 坚持科教兴县战略, 为创新型经济注入不竭动力。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 高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创新型经济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江苏外向型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 苏北县域地区人才瓶颈问题颇为突出。应坚持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 大力构筑高素质人才培养平台, 鼓励支持自主创新, 改变县域地区发展的劣势。要加大政府政策宣传, 鼓励县域企业加大技术开发研究, 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企业, 增强县域核心竞争力。县域政府在税收、金融以及申报程序方面, 应该给予创新型企业照顾和便利, 减少不必要的阻碍。县域政府可作为“红娘”, 发挥好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多层次合作, 大力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与交流。县域政府应鼓励并支持企业将研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 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使得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尽早体现出社会价值, 带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党元丰.国内外产业转移背景下的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南京: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06.

[2]程福寿, 方瑛, 戈兴杰.江苏盱眙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乡镇经济, 2007.6.

[3]葛守昆.“十二五”时期江苏经济面临的形势与主要任务[J].唯实, 2011.1.

[4]程宏如.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0.34.

[5]百度百科.县域经济[EB/OL].http://bai ke.baidu.com/view/92036.htm, 2011.12.

上一篇:探索动力下一篇:企业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