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害防治范文

2024-06-13

玉米病害防治范文(精选12篇)

玉米病害防治 第1篇

1 玉米大斑病

a.种植抗病品种。 (1) 实现抗源基因区域化,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种植一套抗病基因品种, 在另一地区里种植另一套抗病基因品种, 使抗病品种的布局合理, 起到隔离作用, 限制毒力小品种的定向选择, 以防大斑病菌优势小种的形成和扩散。 (2) 不同抗病品种的合理搭配种植, 防止在一个地区内品种抗病基因 (种质资源) 单一化, 使品种群体的抗病性在遗传上是异质的、多样的。 (3) 重视品种的兼抗性, 在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混合发生区, 应选用能兼抗几种病害的多抗性品种。

b.彻底消灭菌源。秋收后结合防治玉米螟及时处理玉米秸秆, 尤其对严重感病的秸秆要及早处理, 以便减少翌年的浸染菌源;亦可通过机械收割时粉碎秸秆进行还田或站秆翻地, 以及秋季深翻等, 将病残体及病叶深埋地下, 加速其腐解, 从而也起到加速病菌消亡的目的。

c.药剂防治。在病害发生严重地区可以用药剂防治,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喷雾, 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喷雾。

2 玉米瘤黑粉病

a.轮作。有计划地进行轮作, 可显著减轻发病, 一般可与小麦、大豆、谷子、高粱等作物轮作2~3年。

b.选育抗病品种。配制杂交组合时, 应注意父母本的抗病遗传规律、病菌致病性变异产生新生理小种等问题。

c.割除病瘤。及时割除病瘤, 减少病菌积累, 且可减轻当年的再浸染。割除病瘤时, 应在病菌未成熟前 (未形成黑粉) 进行, 割下的病瘤应深埋或烧掉, 以减少菌源。

3 玉米丝黑穗病

a.实行轮作。尤其病重田块, 应与大豆、小麦、谷子等作物进行3~4年轮作。

b.适期早播。过早播种, 地温低, 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时间拖长, 易受病菌侵害, 过晚可减轻病害, 但成熟过晚, 易遭霜害, 故应适期早播。

c.种子处理。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3%~0.5%) 拌种, 或用25%羟锈宁粉剂 (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3%~0.5%) 拌种, 或用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 (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4%~0.8%) 拌种。

d.除掉病株或病穗。在黑粉子孢子尚未散出前, 割除病株或摘除病穗, 深埋或烧掉。减少越冬菌源, 减轻翌年的病情。

e.秋季深翻。一定要注意翻地质量, 不能将病株残体露在土外。

f.拔除病苗。人力充足而且发病重的地区, 可进行人工拔除病苗, 但需晚定苗, 拔除病苗后如出现缺苗进行补苗, 以防缺苗影响产量。一般玉米7~8片叶时病苗长相明显, 此期进行辨别准确率高。在无经验或病株率低的地区不宜采用。

玉米常见病害防治建议探讨的论文 第2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玉米除了作为主食,玉米深加工产品在市场上也非常受欢迎。玉米的种植条件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满足,因此在北方种植面积很广。但是北方的玉米很容易遭受病害等问题。一旦玉米受病,其影响将是非常严重的。玉米会出现大面积的感染,导致严重减产,使农民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玉米病害中常见的是玉米丝黑穗病和青枯病。

1.北方玉米常见的病害分析

1.1玉米丝黑穗病分析

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因是受到病原体丝轴黑粉菌的感染。这种病原菌是以土壤和粪便为载体,以冬孢子的形式越冬萌发。其生命力非常顽强,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在土地达到其适应的温度范围,就能对玉米进行侵袭和侵染,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北方的玉米一般都是春种秋收,玉米发育的时期刚好是丝轴黑粉菌的活跃期,所以如果不进行相关的防治,玉米就能很快的被侵染。

1.2玉米青枯病分析

玉米青枯病是另一种北方玉米常见的病害。其病因也是土壤里的真菌导致的,发病率非常高。一旦受到侵袭,玉米的根部和茎部就会开始腐烂,之后全株都会枯死。一般这种病害常发生在玉米乳成熟期左右。在玉米密集种植的地区容易爆发。另外天气也是影响玉米青枯病爆发的原因之一。气候炎热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如果对青枯病做好预防措施,一旦玉米感染青枯病,很短的时间里就会出现大面积的玉米枯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北方玉米常见病害防治建议

2.1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建议

如果要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玉米选种要提前做好调查,选择那些抗病害能力强的玉米。从源头抓起,提高玉米种子的质量,才能避免玉米遭受玉米丝黑穗病的侵染。其次是适当调整玉米连作的时间,因为玉米连作会在土壤中积累很多的丝轴黑粉菌。因此采取玉米与其他作物进行轮种,可以有效的减少土壤中的病原体的数量。除此之外合理的轮作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然后在玉米的田间管理时期要细心谨慎。经常抽查玉米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受到感染的玉米植株,要及时的出去受害的玉米植株,同时查看附近的其他植株是否受到感染。只要玉米植株发生病变,就要立刻除去。如果玉米的侵染范围较广,那么要尽快使用合适的农药来进行杀菌。现在有一种方法就是将玉米的种子和药物进行调拌,通过调拌使玉米种子包裹上药物外衣,以此来增加玉米抗病的能力。最后就是要进行实验研究,培育出可以抗病害同时高产和优产的玉米品种。现在的科研发展成果较多,但是真正将科研成果落实的还是较少。为了获得更好的玉米品种,实现玉米的增产,需要在玉米培育和实验上下功夫,通过研究玉米病害的成因,从而从玉米的基因上进行攻克和解决。只有保证了玉米种子的质量,才能从根源上有效的预防玉米病害发生。

2.2对玉米青枯病的防治建议

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病害防治 第3篇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S43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8.059

1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常见的病害之一,俗称乌米病,玉米一旦染病后对玉米的结穗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导致玉米穗变黑,不结粒,如果大面积发生,对产量影响较大。

1.1 发病症状及规律

玉米丝黑穗病的病菌会形成冬孢子,随风飘散落在土壤中,或混入粪肥中,也有的孢子会粘在种子的表面越冬。所形成的冬孢子具有较强的活性,一般可以在土壤中存活三年之久,一旦条件适合就会萌发而导致玉米染病。玉米播种后,随着玉米种子的发芽,冬孢子也会同时萌发而侵入玉米。玉米播种后从发芽一直到5叶期,孢子都可以侵染,病菌侵入玉米植株后,会在生长锥基部的分生组织中蔓延,在花芽分化时期,菌丝向上伸长,达到花蕾原始体,最后渐渐形成玉米丝黑穗病,导致玉米不能形成完整的穗。

1.2 防治措施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一是要在品种选择方面进行,尽可能选用一些抗病品种,从源头上减少侵染;二是进行病苗和可疑苗的清除,减少传播源头;三是在玉米的生长中期及后期进行清除病苗、病株的工作,做好无害化处理,减少传播及越冬孢子的大量形成。在施用农家肥上要使用腐熟粪肥,减少传染源,加强苗期的管理,提高植株的长势,增强抗病力。在播种前要做好种子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进行防控,可以用种衣剂或者立克秀药剂进行拌种,在实践中防治此病的效果不错。

2 玉米粗缩病

2.1 发病症状及规律

此病也称为玉米条纹矮缩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玉米植株中毒后而感染此病,当灰飞虱在植株叶片吸食汁液后使此病发生。染病后,植株会出现扭曲生长的情况,有的发生矮化现象,节间变得粗短,出现丛生态势,也被称为群子兰苗,叶色变得浑绿,叶片加厚,相对正常叶片短得多,变得很宽,而且硬度较大,脆而易折。同时在叶片的背面叶脉上,会出现一些粗细不一样的白条纹突起,手感较粗,植株明显矮化。当玉米植株生长到4~5叶片时染上此病害,多数植株都不会抽穗,导致绝收,如果当植株长到7叶染此病,植株能抽穗,也能结实,但发育不良,产量会大幅下降。

2.2 防治措施

此病害一旦发生基本没有好的办法进行治疗,所以还是以预防为主,尽可能减少病害的发生。一是进行田间除草工作,把田间、地边的杂草都清理干净,尽可能减少灰飞虱的繁殖,避免病害的传播;二是在耕种上要适时进行早播,通过调整播期,使玉米的生长提前,避免苗期遇上灰飞虱迁飞盛期;三是对种子进行处理后再播种,用药剂拌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另外在苗期可以进行喷药进行防治,在玉米的4叶期,喷洒菌毒清、毒宁、辛硫磷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同时也预防灰飞虱的大量繁殖。

3 玉米大斑病

3.1发病症状及规律

玉米大斑病是一种以为害玉米叶片为主的病害,染病后的玉米植株,叶片出现长梭形的病斑,前期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向上蔓延,严重时会导致叶鞘或苞叶也发生病害。梭形病斑一般呈灰褐色或黄褐色,长到5~10厘米不等,宽度约为1厘米左右,也有的病斑会很大,病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焦。在夏季遇阴雨天气,空气湿度较大时,在病斑上会出现灰黑色霉层,这是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所致。相对来讲大斑病多发生于夏玉米,而春玉米较少发生。大斑病的病原菌一般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的形态在一些田间残留的病株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合,再次繁殖而发病,一般气温达到20℃~28℃时,比较适合病菌繁殖,病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风传播,一旦发病会很快大面积感染,此病的发生,与雨水、湿度、品种的抗病程度等都有直接关系。

3.2 防治措施

在防治措施上,一是品种的选择问题,一定选择抗性强、稳定性高的高产品种;二是在耕种管理上,要合理密植。避免过密,因为植株过密会导致田间的通风性差,湿度会较大,利于病菌繁殖,另外要确保肥水充足,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促进植株的强壮生长,提高抗病性;三是化学防控,在发病初期用多菌灵、退特灵、甲基托布津等化学药剂,根据需要配制成800~1000倍的药液进行喷施,隔7天左右再喷一次,喷2~3次。

4 结语

浅谈玉米病害的防治 第4篇

1 空杆

1.1 症状

玉米空秆是指植株不结果穗或有果穗而无籽粒。目前玉米空秆率一般为5%~10%, 严重者高达15%以上, 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空秆株在苗期基部为圆形, 叶片发紫, 顶端浓绿发紫, 叶脉相间有白色透明的斑点或条痕, 拔节期植株细弱矮小, 叶片淡绿、窄长, 与茎的夹角小。

1.2 发生原因

1.2.1 内部因素, 即遗传因素的影响, 如品种抗逆性不强, 种子生活力弱, 种子发育不健全。

1.2.2 种植密度过大。

生产中不考虑品种特性、土壤地力和施肥水平, 留苗过多, 密度过高, 田间布局不合理, 造成玉米个体发育不良, 使空秆率增加。

1.2.3 植株之间生长不平衡。

由于种子大小不整齐、播种深浅不一、覆土厚薄不匀、施肥不均, 造成幼苗参差不齐, 长势强弱不一, 造成大苗欺小苗。

1.2.4 营养失调。

在玉米出苗后的雌穗分化阶段, 如果营养不良, 糖代谢缓慢, 有机物积累少, 植株瘦小叶黄, 光合面积较小, 不能满足果穗分化期对养分的需求, 雌穗发育不良, 空秆率提高。

1.2.5 气候条件的影响。

不良气候条件会增加空秆率, 穗分化的关键阶段 (喇叭口至抽穗前) 是玉米需水量最多的时期, 如果这个时期干旱缺水, 根系瘦弱, 植株矮小, 光合作用受阻, 就会影响雄穗正常开花和雌穗花丝的抽出, 造成抽雄提前, 吐丝延迟, 花粉生活力弱, 花丝容易枯萎, 不能授粉受精。玉米抽雄散粉时期, 阴雨连绵, 光照不足, 花粉粒易吸水膨胀而破裂死亡或粘结成团, 丧失授粉能力, 而雌穗花丝未能及时受精, 造成有穗无籽。另外, 如果田间积水土壤缺氧, 根系呼吸困难, 吸收力减弱, 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空秆。

1.3 防治方法

1.3.1 确定合理密度。

合理密植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增加单位面积种植株数, 扩大绿色叶面积和根系的吸收面, 有效利用光、热、水、气、肥等要素, 生产出更多的干物质。

1.3.2 合理用好肥水。

拔节到开花, 是果穗分化形成和授粉受精的关键时期, 肥水必须及时供应, 以促进果穗的正常结实, 这对防治空秆有积极作用。

1.3.3 人工去雄。

据测定, 生产上采用的去雄技术能有效削弱顶端优势, 一般每株玉米雄穗有1.0万~1.5万个花药, 每个花药大约有250个花粉粒, 而每株玉米雌穗最多只要1 000粒左右的花粉粒就可满足需要。当雄穗露尖时, 隔行或隔株将雄穗拔出, 切忌带掉功能叶。去雄后, 全田只剩一半雄穗。授粉结束后, 将剩余的一半雄穗再去掉, 植株去雄后, 植株变矮, 改善了中部叶层的通风透光条件, 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增加有机物质积累, 减少空秆。

2 缺粒与秃尖

2.1 症状

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 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 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整个果穗结很少籽粒, 在果穗上呈散乱分布;果穗顶部籽粒细小, 呈白色或黄白色, 称为秃尖, 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一半以上, 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要形式。

2.2 发生原因

玉米缺粒与秃尖除与遗传特性有关外, 主要受不良气候环境和不当栽培管理的影响, 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品种、土壤、营养与肥水、气候、栽培管理、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2.1 气候因素。

以温度的影响最显著, 气温过高, 超过38℃, 雄穗就不能开放, 气温在32~35℃, 遇上干旱, 空气干燥, 可使花粉寿命变短或失去生活力, 同时, 花丝也易枯萎, 因而受精不良, 影响玉米雌雄穗的发育, 产生缺粒秃尖玉米散粉。玉米授粉时刮大风、无风或下大雨对开花受精也不利, 花粉在大气湿度过大的条件下, 会吸水结团引起死亡, 影响授粉结实, 刮大风或无风都可能授粉不良, 造成秃尖缺粒。

2.2.2 栽培管理不当。

密度过高, 玉米群体内光照条件差, 植株生长细弱窜高, 体内养分无法满足果穗形成的需要, 果穗发育迟缓, 吐丝时雄穗大量散粉的时期已过, 特别是果穗顶部抛丝较迟, 不易得到花粉而造成秃顶。土壤贫瘠, 肥水管理失调, 影响果穗的分化形成, 而雄穗的发育则较少受到影响, 导致果穗吐丝和雄穗开花不遇, 受精结实受阻。土壤缺磷, 导致玉米孕穗开花时糖代谢紊乱, 影响果穗发育。

2.3 防治方法

2.3.1 加强栽培管理。

要合理密植。根据品种、地力和栽培方式, 因地制宜地确定密度, 以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满足中上部叶片对光的要求, 促进雌雄穗的发育。加强中耕除草、培土技术, 尤其是拔节后培土, 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 促进玉米根系发育。遇到不良的气候条件而影响正常授粉时, 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

2.3.2 合理施用穗肥。

在拔节至开花期, 果穗的分化与形成对肥水反应敏感, 需要量大, 此时充足的肥水可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 能够收到穗大粒多的效果。穗肥要以氮肥为主, 在抽穗前10~15d施入可以减少秃顶和缺粒。

3 倒伏

3.1 症状

玉米倒伏有茎倒、根倒和茎折3种类型。茎倒主要是因为茎秆节间细长, 植株过高, 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 地上部重量和基部节间能承受的力量不相适应, 引起茎秆倾斜或弯折。根倒是由于根系发育不良、雨水过多或灌溉后遇大风而倒。茎折主要出现在抽雄前, 多因抽雄前生长较快, 茎秆组织脆嫩或遭虫害, 降低抗风能力引起的。

3.2 发生原因

3.2.1 品种特性。

有些品种自身抗倒性弱, 多数杂交种茎秆粗壮, 根系发达, 抗倒能力强, 而农家品种茎秆细弱, 根系发育差, 易倒伏;高秆品种易倒, 而矮秆、株型好的品种抗倒能力强。

3.2.2 密度不合理。

玉米田间布局不当, 株行距过小, 密度过高或稀密不匀, 使田间通风透光不良, 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茎秆发育不良, 导致植株高而不壮, 抗倒力下降。

3.2.3 肥水管理不当, 田间管理不及时。

如拔节期肥水过多, 特别是氮肥过量, 使茎叶疯长, 拔节过猛, 节间机械组织发育不良, 果穗以下节间伸长过度, 果穗位置相应升高, 易倒伏;播种过浅, 中耕培土不及时, 使根系发育不良, 扎根浅, 易遭灾倒伏。

3.3 防治方法

3.3.1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田间郁蔽, 植株之间相互遮阳会使茎秆徒长、纤细, 极易发生倒伏。所以, 生产中要按照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合理安排种植密度, 在一般生产条件下, 尽量不要超过品种推荐种植密度的上限。

3.3.2 合理施肥。

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 缺钾地区要特别注意增施钾肥, 以增强茎秆强度, 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另外, 尽可能避免在拔节期一次性追施氮肥, 应将氮肥分成苗肥 (或种肥) 和穗肥2次追施。

3.3.3 培土。

在多风地区, 于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 以促进气生根发育, 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3.3.4 蹲苗。

苗期有旺长趋势的田块, 可采用中耕断根和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进行蹲苗, 从而有效防止玉米倒伏。但进行蹲苗的地块一般只适合于地力比较壮、土壤墒情比较好和有旺长趋势的地块, 蹲苗时间不宜太长, 在拔节之前一定要结束, 否则会影响果穗分化。

3.3.5 采用化控技术。

种植密度比较大、有倒伏危险的地块, 可在拔节以后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抑制株高, 降低植株重心。但在应用化控技术时, 一定要根据药剂说明书来严格掌握药剂用量和施用时间, 否则也会造成减产。

3.3.6 倒伏后的对策。

辣椒病害防治论文 第5篇

1.1发生规律。辣椒烂果往往是由辣椒软腐病引起的。受害病果表现为水浸暗绿色,最后全果腐烂有臭味,干支变白脱落或留在枝上。病原菌从伤口侵入,或由昆虫传播。7~8月份连阴多雨,气压低,温度高,低洼易涝排水不好,过度密植等容易大发生。

1.2防治方法。①田间及时排水,植株生长过于茂盛,要除掉下部衰老叶片,增强通风。②发现病果及早清除,带出田园,减少传播病原菌。③药物防治:雨季喷洒72%可湿性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用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7d喷1次,共喷2~3次。

2.辣椒烂秧子

2.1发生规律。辣椒烂秧子是由辣椒疫病引起的。辣椒从苗期到结果期都可发生,病部水浸状,圆形病斑,直径可达2~3cm,病斑边缘黄绿色,中央褐色,略凹陷,边缘清楚,严重时叶片枯缩脱落,果实变褐色软腐状,空气湿度大时,常有同心轮纹,并出现白色霉状物,病果脱落或成为暗绿色僵果。病原菌在植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可存活2~3年,环境条件适合发病温度28℃~30℃,相对湿度95%以上时,流行极快。

2.2防治方法。①辣椒和葱蒜类、瓜类等蔬菜实行3年轮作。辣椒茬罢园后,要及时清理,把辣椒残枝败叶全部清理干净,应选择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辣椒。②药物防治: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d喷1次,连喷2~3d。

3.辣椒秧长灰毛

3.1发生规律。大田栽培的辣椒,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灰霉病。除了危害辣椒外,还可以危害茄科、豆科、葫芦科等多种蔬菜,辣椒的茎、叶、花、果都能被感染。病部产生灰白色毛霉状气生菌丝,最后腐烂坏死。

3.2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晴天下午浇水。大雨过后及时排水,防止高温高湿天气。②药物防治: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水500倍液连续喷2~3次。

4.结语

总之,在生产中,防治辣椒疫病、软腐病、灰霉病有各种手段,如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但是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将其有机结合,互相协调补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玉米常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第6篇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发生特点;危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091-1

1 玉米大斑病

1.1 玉米大斑病发生特点

玉米大斑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及其他海拔较高的地区,主要对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进行危害,影响植株光合作用,造成籽粒灌浆不足,导致产量严重下降。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

1.2 病害防治技术

选用抗耐病品种兼抗大斑病的玉米杂交种,在缺少高抗品种的地方,可以种植丰产性好,抗性中等的品种。要及时控制菌源,秋收后及时清理田园,减少田间病株的存在,入冬前深翻地,促进带病植株腐烂。实施农业防治,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同其他作物进行套种,改善玉米田的通风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实施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抽雄期连续喷药2-3次,每次间隔7-10天。

2 玉米小斑病

2.1 玉米小斑病发生特点

玉米小斑病主要发生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华北地区及河南等地易发生此病害。小斑病在玉米全生育期都可发生,植株抽雄后为病害高发期,叶片布满病斑而枯死。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重发病年减产20%-30%。

2.2 病害防治技术

种植抗病品种是当前控制玉米小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玉米秋收后及时清理田地里遗留的病株,深翻土地,加速病株体腐烂或将玉米秸秆粉碎、腐熟,促使病原菌彻底死亡。施足底肥,生长中期追施复合肥,合理密植或实施田间套种方式,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实施药剂防治,所用药剂可参见大斑病防治方法。

3 玉米圆斑病

3.1 玉米圆斑病发生特点

玉米圆斑病在吉林、辽宁、河北等省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玉米圆斑病传播途径与大小斑病相似。由于穗部发病重,病菌可在果穗上潜伏越冬。大多数玉米品种对圆斑病表现抗病性,病害发生与少数品种的亲本感病有关。圆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破坏性极大,因此导致产量严重受损。

3.2 病害防治技术

种植抗病品种,多数品种具有抗病性,更换感病品种,能够有效控制圆斑病的发生和侵害。秋收后及时清理田地里遗留的病株,深翻土地,有效促进病株体腐烂,减少次年的病害发生。实施药剂防治,在感病自交系果穗冒尖时期,用20%三唑酮乳油500-800倍液喷施效果显著。

4 玉米瘤黑粉病

4.1 玉米瘤黑粉病发生特点

玉米瘤黑粉病在我国普遍发生,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由于病菌侵害植株的幼嫩部位,所形成的黑粉瘤消耗大量的植株养分或导致空秆易折,造成30%-80%的产量损失。

4.2 病害防治技术

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明显的差异,可以选择种植发病轻或者不发病的品种。在病瘤成熟前及时摘除并深埋。秋收后及时清理田地里遗留的病株,深翻土地,加速病株体腐烂死亡。合理密植,并增施含锌硼微肥,控制玉米螟发生,重病田实施2年以上轮作。实施药剂防治,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的0.2%拌种,可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5 玉米灰斑病

5.1 玉米灰斑病发生特点

玉米灰斑病在我国发生比较广泛,特别是辽宁、吉林的局部地区发生比较严重。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株期的叶片、叶鞘及苞叶上。灰斑病发生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常导致叶片产生大量病斑而枯死,造成了严重减产。

5.2 病害防治技术

玉米秋收后,要及时清除玉米秸秆等病残体,深翻土地,促使遗留病残体腐烂,确保减少田间初侵染来源。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或耐病品种是当前控制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合理浇水施肥,促使健状生长,提高玉米的抗病性。通过减低田间湿度,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玉米开花授粉后或发病初期,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9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

6 玉米丝黑穗病

6.1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特点

玉米丝黑穗病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普遍发生。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重病地区达60%~70%,损失惨重。20世纪80年代,玉米丝黑穗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6.2 病害防治技术

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应选用抗病品种在丝黑穗病常发病地区种植。药剂防治措施(药剂拌种和浸种)可采用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60%敌菌灵(禾穗胺)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0.5%用药量拌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调整播期,提高播种质量,适当迟播,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及时拔除新病田病株,减少土壤带菌。

参考文献

[1] 王晓鸣,戴法超,廖琴,孙世贤著.玉米病虫害田间手册-病虫害鉴别与抗性鉴定生物性病害. 2002:2-24.

玉米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第7篇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植株感病后,常使叶片干枯,重者全株枯死,产量失收,轻者生长不良,造成减产。株高70~100厘米时,先由基部叶片发病,渐及上部,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斑中央淡褐色,边缘暗褐色。病斑宽可达1~2厘米,长15~20厘米。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黑灰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病斑增多,连成大片,整株枯死。

防治措施:可选用抗病品种,从根本上消除危害;清除病株残体,实行合理轮作,减少初次侵染源;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在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65%的“可湿性代森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400~500倍液,或用50%的可湿性“敌菌灵”(氟苯尼考)500倍液,喷雾2~3次,可收到一定防治效果。

2 玉米干腐病

地上各部均可发病,以雌穗和叶鞘症状最为明显。幼苗受害时,在幼芽和根部产生褐色干一缩病斑,幼苗黄弱,甚至枯死,叶片发病产生长约5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病斑,后期在下部4~5节气生根着生处及病穗附近发病,在叶鞘上有褐色,紫红色或黑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心变灰白色,病叶鞘和病茎秆之间密生白色菌丝层。茎秆枯朽易折断,组织死亡产生大量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发病穗与苞叶之间充满白色菌丝体以致苞叶包裹很紧密,不易剥离。病穗僵化变轻,籽粒干缩;灰褐色,籽粒间常有灰白色霉。发病后期,全部籽粒、穗轴内侧和护颖均产生小黑点。

防治措施:

植物检疫,严防带病菌种子调运传病。清洁田园,发病秸秆应烧掉或深埋。实施2—3年的轮作。

药剂防治为,用50%二氯萘酯可湿性粉剂拌种,每100千克种子用药0.2千克。

玉米抽穗期用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重点喷雌穗及下部茎叶。

3 玉米纹枯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鞘,也可侵染叶片、苞叶和果穗,玉米拔节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开始从茎基部的叶鞘感病,后侵染叶片并向植株上部蔓延。发病初期,光出现水渍状灰绿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后转为白色至淡黄色,发病后期,变为红褐色云纹状斑块。当湿度较大时,病斑上常长出许多白霉(菌丝和担孢子);当温度较高或植株已老健不适合病菌扩大危害时,即产生菌核,多藏于叶鞘内。菌核初为白色,老熟时呈褐色。叶鞘受害后,叶片萎蔫,严重时整株枯死,果穗受害后,可使苞叶干枯,果穗腐烂。

防治措施:清除病株残体,深翻整地,减少初次侵染菌源;发病初期,及时剥去感病叶鞘和病叶,切断蔓延“桥梁”,防止扩大危害;开沟排水,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发病程度。

药剂防治为,可在发病初期,用5%的井岗霉素1000~1500陪液,或25%的“菌核净”(丁二酰亚胺)1000倍液,或65%的“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喷于发病部位,可获较好效果。喷药前先剥去感病叶鞘和病叶,效果更佳。

4 玉米丝黑穗病

病菌存在于玉米播种至出苗期的土壤中,即发生危害。病菌侵入幼苗后,菌丝进人生长点,蔓延至雌雄穗。幼苗感病后,有时矮化,分蘖增多而簇生,叶鞘破裂,呈畸形。多数病株在营养器官上很少表现症状,直到顶叶抽出以后,才见其中肋破裂,雄穗花器变形,颖片增多,呈叶片状,不能形成雄蕊,雄花基部膨大,内为黑粉;雌穗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团灰黑色干粉,内有许多丝状物,此为寄生维管束的残留物。植株感病后,不能形成果穗,颗粒无收。

防治措施:精选种子,播前晒种,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快出苗、出壮苗,减轻危害;彻底拔除病株,轮作倒茬,减少病源。

药物防治为,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N-氨基甲酸甲酯),按种子量0.5%的用量拌种;或用20%的“萎锈灵”乳剂1:5加水稀释后,按种子量的1/10加药液拌匀后,闷种4小时,晾后播种;或用粉锈灵有效成分100克,拌种100千克,效果均佳。

5 玉米黑粉病

主要在玉米茎秆、果穗、雄花序、叶片及子粒上产生大小不等的肿瘤。肿瘤初期外围包有一层带有光泽的灰膜,不久便破裂,散出大量的黑褐色粉末(病菌的厚垣孢子)。果穗被侵染后,造成子粒不饱满,甚至整个果穗变成黑瘤子,不结穗。叶片和茎秆受害时,形成米粒或豆粒大小的瘤状物,造成病株生长矮小。

这种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中、土壤表面和病秸秆上越冬,成为翌年玉米发病的初次感染源,病菌孢子靠风力传播,落在玉米植株各部位上均可发病。一般在高温、湿度大、重茬、玉米螟危害严重和玉米植株机械损伤较多的地块发病率较高。

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病性强韵品种;二是在玉米植株病瘤尚未成熟前及早把病株割除,清出田间处理掉;三是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制,以减少病菌侵染机会;四是施用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料。

春玉米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第8篇

(1)、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属于苗期侵染的系统性侵染病害,一般在成株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一旦发病,几乎颗粒无收。受害严重的植株,苗期即可表现各种症状,有分蘖增多丛生型、有节间缩短矮化型(老公苗)、有心叶扭曲鞭状型,成株期显现症状可有两种类型,一是黑穗型,一是变态畸穗型。黑穗型雌穗被病菌破坏变成一包黑粉,变态畸形穗,雄穗和雌穗均可受害,变成“刺猬头”。

(2)、侵染循环:玉米丝黑穗病菌以冬孢子(相当于植物的种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在土壤中至少能存活2~3年,长者可达7~8年。种子表面虽然带菌率不高,却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新区带菌的种子,是重要的初侵染来源。冬孢子萌发后在土壤中直接侵入幼芽的分生组织,病菌随植株的生长而生长,引起不同时期发病,发病率等于损失率,发病后无药可治。

(3)、发生条件

①、种子带菌率高,发生重。

②、因重茬和施入了未充分腐熟的带菌粪肥,发生重。

③、播种过深、土壤板结,从播种到出苗期间气候冷凉,发生重。

(4)、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是解决该病的关键性措施。

②、轮作、提高整地质量、施用充分腐熟肥料、适时晚播,可减轻发病。

③、药剂防治: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进行种子包衣,100~200克/100公斤种子效果良好。或用含有戊唑醇的其它复配型种衣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也有较好防效。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的0.3%拌种,也可获得较好效果。

2、玉米顶腐病

(1)、症状:俗称烂心病,2002年在我县大面积发生,最近几年每年都有所发生,轻重不一,已发展成为我县当前玉米上的主要病害。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尤其以苗期危害最为严重。苗期危害,植株表现不同程度矮化,茎基髓部变褐,分蘖增多,多不结实。

(2)、侵染循环: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玉米植株地上部均能被侵染发病。

(3)、发病条件

①、春季低温高湿天气有利于发病。

②、低洼易涝地、原田地发病重,山坡地高岗地发病轻。

③、玉米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龙单系列品种发病显著。

(4)、防病方法

①、可选择种植抗顶腐病品种,如不选择龙单系列品种。②、改进栽培措施,如提高土壤墒情,合理轮作,科学施肥。

③、药剂防治,可选择2%宁南霉素水剂1000毫升/公顷,在发病期喷雾,结合防治斑须蝽象及补充锌肥效果较好。也可选择25%三唑酮拌种按种子重量0.2%拌种,或1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50~180克拌种100公斤,均有一定防治效果。

3、玉米缺锌

(1)、症状:在春季低温情况下,桦南县玉米缺锌症状表现明显,尤其南部乡镇如闫家镇、大八浪乡表现明显,主要表现脉间失绿,中脉两侧呈白色至黄白色症状,俗称白苗病。

(2)、发生条件:土壤本身微量元素锌含量相对不足,在春季气温低的情况下释放困难。

(3)、防治方法:常用的锌肥有硫酸锌、氧化锌等。施用方法:作基肥或追肥,一般用量为11.25~22.5g/公顷硫酸锌,可与酸性氮肥混合施用;浸种,硫酸锌浓度为0.1%~0.2%;根外喷施,幼苗期硫酸锌浓度为0.01%~0.05%,后期叶面喷施浓度为0.1%~0.2%;拌种用量为500g种子1~3g硫酸锌。值得注意的是锌肥不能和磷肥混合使用。

4、玉米大斑病

(1)、症状:该病为玉米叶斑病,在玉米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在自然条件下,玉米生长中后期尤其是抽穗以后发生重,主要危害下部叶片,有时也为害苞叶。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椭圆形、黄色或青灰色点状水浸斑,病斑迅速扩展并不受叶脉限制,很快形成梭形、中央灰褐色的大病斑,病斑大小5~10厘米×0.5~1厘米,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也是玉米早衰和秃尖的主要原因,一般年份减产5%以上,2010年我县玉米大斑病是最近几年较重的一年,预计减产达10%以上。

(2)、侵染循环,病菌突脐蠕孢属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残体内或堆积在村屯附近的玉米秸垛中越冬,作为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翌年5~6月温湿度条件适宜时,病株残体上越冬的菌丝体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新产生的几部分越冬的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飞溅传播到田间进行初次侵染。分生孢子落到玉米叶上,遇到田间湿度较大或重雾,叶面上结有游离水滴时,经2小时即可萌发侵染。玉米生长期内可多次进行再侵染,菌源交替,造成严重危害。

(3)、防治方法

①、采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进行通透栽培,控制田间叶下小气候,即降低温湿度,有利于降低发病率。

②、控制菌源,秋收后及时清理田园,减少遗留在田间的病株,冬前深翻土地,促进植株病残体腐烂。

玉米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第9篇

1、玉米叶斑病

1) 症状

玉米叶斑病主要有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二种, 这二种病菌均为半知菌亚门, 德氏霉属。二种病菌的有性阶段均为子囊菌。该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 病斑先由中下部发生, 出现大斑病病斑大, 为梭形条斑, 灰褐色至枯黄色, 并产生黑霉。而小斑病病斑小而多, 边缘红褐色, 中间颜色稍淡, 产生灰黑色霉层。

2)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以农业防治为主, 配合化学防治, 以控制病情发展乃至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1)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注意品种搭配, 避免品种单一化。在排灌不畅、易积水的下湿地, 或土壤瘠薄、肥力较差的地块, 夏播玉米不要种植豫玉22号、正大12号、农大3138等感病品种。

(2) 改进种植方式, 推广宽窄行种植, 改进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促进植株健壮, 增强植株抗病力。

(3)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 在玉米苗期和抽穗期应注意科学追肥, 增施有机肥和磷肥, 巧施氮肥, 保证苗期植株健壮, 防止后期缺肥, 提高玉米植株抗病力。

(4) 及时摘除玉米植株下部叶片, 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以压低田间菌源量, 增加田间通风排湿能力, 可减轻或延缓病害流行。

(2) 化学防治

要抓住防治最佳时期进行药剂防治, 玉米大小斑病应在喇叭口期开展防治。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0%异菌脲 (朴海因) 可湿性粉剂250倍液,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7~10dl次, 连喷2~3次, 以控制病情发展。

2、玉米丝黑穗病。

1) 症状

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 属于担子菌门, 黑粉菌科, 病部黑粉即为病菌的冬孢子。从种子萌动到五叶期都能发病, 以三叶期前, 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 受侵染的病株在玉米抽雄期和果穗形成期症状明显表现出来, 病株矮缩, 叶丛生。天花全部受害时呈拳状, 部分小穗受害呈芽叶状, 内充满黑粉。果穗得病后基部大而顶部尖, 无花丝抽出, 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包, 成熟时苞叶开裂散出黑粉, 内混有许多丝状物, 是残留的维管束组织, 故得名为丝黑穗病。

2)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1) 积极选育抗病品种。利用抗病自交系配制抗病杂交种用于生产, 特别是要注意抗病性的特点, 引进品种时要做好抗病实验, 优先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推广, 禁止未审先推, 对于抗病性太差的品种坚决予以淘汰。

(2) 轮作倒茬。发生玉米丝黑穗病的地块, 要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 以减少菌源, 防治效果好, 是理想的农业防治措施。

(3) 粪肥处理。不用病残体、病田的土壤垫圈和积肥。施入大田的粪肥应经过高温发酵充分腐熟, 保证粪肥不带菌源。

(4) 及时清除病残体。在栽培全过程中, 抓住育苗、移栽、生长、收获以及贮藏等各个关键环节, 及时清除病残体, 包括病菌、病根、杂草、秸秆等, 集中收集烧毁或带出田外深埋。

(5) 深翻土壤, 减少菌源。因玉米丝黑穗病的冬孢子多在土壤地表越冬。实行深翻土地, 把地面上的菌源深埋地下, 减少病侵染源。

(6) 加强管理, 合理密植。适时播种, 播种时深浅适宜, 合理密植, 促苗早发, 培育壮苗, 增强品种抗性, 减少感染机会。注意氮、磷、钾的配合使用, 避免偏施氮肥。浇水要及时, 特别是抽雄前后易感染期必须保证水分充足, 防治玉米螟等害虫;人工去雄尽量不要造成大伤口, 均可减轻病害。

(2) 化学防治

播种前用15%粉锈宁拌种, 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4%;在玉米抽雄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进行喷雾, 7~10d1次, 连喷2~3次, 可有效控制丝黑穗病的发生与发展。

3、玉米病毒病

1) 症状在生产上为害较大的主要有玉米粗缩病、花叶条纹病和条纹矮缩病3种。

(1) 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毒 (MRDV) 粒体球形, 主要靠灰飞风传毒。病叶暗绿, 叶片粗厚、僵直、短而宽, 叶背、叶鞘及苞叶表面都有线状隆起的条纹。病株不能抽穗结实, 多提早枯死。发病晚的植株虽能抽穗, 但穗小, 畸形。

(2) 玉米花叶条纹病

玉米花叶条纹病毒 (MDMV) 粒体长条状, 主要靠玉米蚜、麦二叉蚜等传毒。叶脉为绿色, 叶肉失去绿色变黄, 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的条纹症状。苗期感病的植株, 生长缓慢, 黄弱瘦小, 不能抽穗或枯死。中后期感病的植株, 只在感病部位以上的叶片表现症状, 对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大。

(3) 玉米条纹矮缩病

植株矮缩, 叶片密集, 沿叶脉产生断续退绿条纹。病株雌雄穗不易抽出, 很少结实, 重病株提前枯死。

2)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自交系作母本, 能有效控制玉米条纹矮缩病、花叶条纹病的发生。

(2)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灭茬、除草、追肥、浇水, 提高植株抗病力, 能减轻病害。

浅谈玉米栽培与病害的防治 第10篇

选好玉米良种, 可以提高产量。选种时要根据热量资源条件选择, 当地的热量资源与玉米品种的生长期有关。生长期长的玉米品种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较高, 当地的热量和生长期要符合品种完全成熟的需要。选择玉米品种, 既要保证玉米正常成熟, 又不能影响下茬作物适时播种。地势高低与地温有关, 岗地温度高, 宜选择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或者中晚熟品种;平地生育期适宜选择中晚熟品种, 洼地宜选择中早熟品种。

2 种子的处理

种子处理:晒种。通过阳光晒过后的玉米种子, 在播种后吸水快, 发芽早, 且出苗整齐, 出苗率高, 幼苗粗壮。

3 玉米播前浸种

播前浸种可使玉米种子在播前吸足水分, 提高种子的发芽力, 可以保证出苗快而整齐。

3.1 温汤浸种:

用2份开水对1份冷水, 温度在55℃左右, 浸泡玉米种子6~12小时, 摊晾后播种。此种方法能加速种子吸水过程, 还能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黑粉病菌孢子。

3.2 人尿浸种:

用30%的人尿浸泡种子12小时, 或用50%的人尿浸种6~8小时, 捞出稍晾片刻即可播种。此法能加速种子养分的转化, 起到补充养分的作用。据有关资料和试验表明, 用尿液浸种的玉米, 其幼苗在三叶期表现叶绿、苗壮、一般增产5%左右。

3.3 磷酸二氢钾浸种:

用5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8~12小时, 比不浸种的早出苗1~2天。另外, 用增产素、铝酸铁等浸种的, 也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4 选地整地, 合理密植

4.1 选择有灌溉条件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的地块;选择肥力高墒情好的二洼地采用大型农机具整地, 确保整地质量。旋耕灭茬时必须要细, 否则残留根茬茎杆太大, 透风跑墒, 影响播种质量, 易造成缺苗断条。深松起垄时耕深要达到20-25厘米, 达到待播状态。

4.2 合理密植, 确定播量:合理密度要考虑品种特性。其次, 如土壤肥力、施肥量大而合理, 适宜的密度就大。在易旱而无灌溉条件的地区, 种植密度宜稀。

5 玉米的播种

北方春玉米的播期为5月上旬左右, 播种深度一般以5~6cm为宜。在墒情较好的黏土, 应适当浅播, 以4~5cm为宜。疏松的砂质壤土, 应适当深播, 以6~8cm为宜。如土壤水分较大, 不宜深播, 土干则应适当深播。地块选择:一是选择有灌溉条件的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的地块;二是没有灌溉的地块, 最好选择肥力高墒情好的二洼地。

6 田间管理

6.1 及时查田补种。发现粉籽、烂籽及时坐水补种、补栽。

6.2 铲前深松。出苗后马上进行垄沟深松或趟一犁。

6.3 早间苗、早去蘖。在玉米3~4叶时及时人工间苗、打单根, 去掉小苗、病苗、弱苗, 及时去蘖, 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7 科学施肥

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每公顷施入优质农家肥80立方米, 化肥要求N75%施入底肥, 25%作为追肥, 底肥深度15~20厘米 (以免化肥烧幼根, 要拌入尿素缓释剂) , 施肥标准要根据当地地力肥水条件调解用量。

8 病虫害防治

8.1 粘虫防治:在6月中下旬, 平均100株玉米有150头粘虫幼虫, 达到防治指标, 用菊酯类农药300-450毫升/公顷, 加水450公斤喷洒。

8.2 玉米螟防治:在玉米喇叭口期, 每公顷用BT乳剂2.25-3公斤, 制成颗粒剂撒施喇叭口中或兑水450公斤喷雾, 或每公顷放置赤眼蜂卵卡30万防治。

8.3 丝黑穗病、黑粉病:用2%的立克秀湿拌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 处理的种子播种深度以2-5厘米为宜。如出苗稍迟后几天, 逐渐能恢复正常生长。用40%卫福胶悬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催芽种子, 拌种要均匀一致。

8.4 大斑病用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 在玉米雄穗期喷施, 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适时放赤眼蜂防玉米螟, 亦可用50%辛硫磷或50%甲胺磷, 50%1605, 0.5公斤拌毒砂50公斤, 在大喇叭口期投入心叶。

结束语

玉米病害防治 第11篇

1 玉米叶斑病

1.1 玉米大斑病 病原为玉米大斑凸脐蠕孢菌,属半知菌亚门凸脐蠕孢属。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苞叶和籽料。叶片发病后,发病部位先出现水渍状(室内)或灰绿色(田间)小斑点,随后沿叶脉方向迅速扩大,形成黄褐色或灰绿色梭形大斑,病斑中间颜色较浅,边缘较深。病斑长5~10厘米,宽1~2厘米,严重发病时,多个病斑相互汇合连片,致使植株过早枯死。枯死株根部腐烂,果穗倒挂,籽粒干瘪细小。田间湿度较大时,病斑表面常密生一层灰黑色的霉层。叶鞘、苞叶和籽粒发病,病斑也多呈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

1.2 玉米小斑病 病原为玉蜀黍平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凸脐蠕孢属。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但苗期发病较轻,玉米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叶片发病常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初为水渍状小点,随后病斑渐变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生产中,小斑病常与褐斑病和病毒引起的花叶病混淆,小斑病初为水渍状小点,之后形成坏死斑,保湿可见病菌的分生孢子;花叶病初虽为水渍状病斑,但病斑中央有橘黄色小病斑。

1.3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 病原为新月弯孢霉和不等弯孢霉,属半知菌亚门凸脐蠕孢属。病菌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和苞叶。病斑初为水渍状或淡黄色半透明小点,之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形状和大小因品种抗性分为3类:抗病型病斑,病斑小,长1~2毫米,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苍白色或淡黄色,边缘无褐色环带或环带很细,最外围有狭细的半透明晕圈。中间型病斑,病斑小,长1~2毫米,边缘有较明显的褐色环带,最外围有明显的褪绿晕圈,潮湿条件下,病斑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状物。感病型病斑:病斑较大,长2~5毫米,宽1~2毫米,中央有较宽的褐色环带,最外围有较宽的半透明黄色晕圈,潮湿条件下,病斑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状物。

2 玉米病毒病

玉米粗缩病 由植物呼肠孤病毒属的玉米粗缩病毒引起。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玉米出苗后即可感病,5~6叶期开始表现症状,开始时在心叶中脉两侧的叶片上出现透明的断断续续的褪绿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展至全叶呈息线条状;叶背面主脉及侧脉上出现长短不等的白色蜡状突起,又称脉突,整株叶片浓绿,基部短粗,节间缩短,有的叶片僵直,宽而厚,重病株严重矮化,高度仅有正常植株的1/2,多不能抽穗,发病晚或病轻的仅雌穗以上的叶片浓绿,顶部节间缩短,基本不能抽雄穗,即使抽也无花粉,抽穗的雌穗不能结实。

玉米矮花叶病。又名花叶条纹病、黄绿条纹病等,由马铃薯Y病毒属的玉米矮花叶病毒引起。此病主要在田间禾本科杂草寄主上越冬,作为主要初侵染来源。条件适宜时,蚜虫从越冬寄主植物上获毒,迁飞至玉米上取食传毒,发病后的植物作为毒源中心,随着蚜虫的取食活动将病毒传向全田,并夏玉米和杂草上传播为害,玉米收获后蚜虫又将病毒传至杂草上越冬。

3 玉米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

3.1 农业防治 玉米收获后,及时深翻或轮作,减少越冬菌源数量。播种时施足底肥,防止后期脱肥,适时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搞好轮作倒茬,实行间作套种,改善田间小气候,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玉米几种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第12篇

1 玉米小斑病的防治

玉米小斑病又名玉米斑点病, 是温暖潮湿地区玉米广泛发生的一种病害, 该病在玉米上也普遍发生, 以夏播玉米和春夏混播玉米地区受害最重。

1.1 症状与发生特点

该病主要侵害玉米叶片、叶鞘、苞叶和果穗。病害的发生时期较长, 从玉米幼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受害, 常以抽雄前后发病较多。发病叶片病斑较小, 形状不一, 或椭圆形, 或长方形, 或纺锤形。发病叶片颜色不同, 一般在叶脉间的病斑中央呈黄褐色, 边缘褐色, 高温多湿时, 病斑表面生成灰色霉层。

病菌潜伏于病株残体中, 田间和村舍附近的遗留带病碎叶、苞叶、秸秆等都是该病发生的初侵染源。染病株最初是在植株下部叶片上发生, 接着逐步向周围的植株水平扩散, 然后再向植株的上部叶片垂直扩张,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或杂交种, 是导致该病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1.2 防治方法

第一, 选用抗病品种。在玉米小斑病发生严重的地区, 应采用兼抗大、小斑病的自交系、杂交种和地方品种;第二, 注意彻底清除田间地头病株残体, 并深翻到土壤里;或将病株捣碎, 高温沤制堆肥, 腐熟后施用。在播种前将发病田块的桔秆全部烧毁;第三, 摘除病株底叶, 减少田间病菌浸染, 减轻发病。据调查, 摘除病株下部病叶, 防治效果达50%左右, 可增产l成以上。摘除病株下部叶片要快, 才能见效。摘下的病叶可作堆肥:第四, 增施肥料, 加强田间管理。定苗后及时施肥, 以后分期迫肥, 增加肥料施用量, 并要氮、磷、钾搭配。平时要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 增加植株的抗病能力, 减轻病害。第五, 药剂防治。可用农药有:50%敌菌灵、75%百菌清300倍~500倍液, 40%可瘟散500倍~l 000倍液, 退菌特500倍液, 75%代森铵800倍液, 在心叶末期到抽丝期喷施, 每周喷1次, 连续喷2次~3次。

2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玉米大斑病又名玉米叶枯病、玉米条斑病。是我国玉米常见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以北方春玉米产区发生较为严重。大流行年份, 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很大。近十几年来, 我国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和危害逐年加重, 有些地区流行成灾, 这与从国外引进高度感病的自交系扩大感病杂交种的种植面积有关。近几年随着抗病品种的推广和利用, 玉米大斑病的危害虽得到有效的控制, 但仍有随时大发生的危险。

2.1 症状与发生特点

玉米大斑病主要侵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 以叶片受害最重。在田间, 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 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发病初期, 叶片上首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 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 形成中间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病斑, 病斑大小不一。后期病斑常出现纵裂, 多数病斑连片后, 叶片变黄枯死;严重时整株变黄早枯[1]。

该病流行程度和发病轻重, 除玉米品种的感染程度不同外, 主要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病原菌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2℃, 相对湿度在90%以上。在春播玉米区, 由于玉米拔节到抽穗期间, 温度适宜, 如遇阴雨, 就会迅速蔓延, 发病就重;如果周平均气温低于15℃, 相对湿度小于60%, 并且持续7天以上, 病菌受到抑制, 危害就会减轻;玉米后期缺肥、播种过迟及连作玉米田密度过大, 一般发病均较重。

2.2 防治方法

第一, 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第二, 彻底清除病株残体。玉米收获后, 要彻底清除田内外病株, 消灭病原菌。第三, 和其他旱谷作物实行大面积轮作。因为埋在土壤里的病株残体上仍存活有大量的大斑病病菌, 所以发病地区应实行大面积轮作, 重病地实行秋翻, 使病残体埋入地下10cm以下, 可以防止病原菌的积累, 减少浸染来源。第四, 增施肥料, 加强管理, 特别要注意增施穗期氮肥, 做到施足底肥, 适期适量分期追肥, 保证玉米生育全过程的营养供应。同时加强田间管理, 尤其要及时进行中耕和排水, 降低土壤湿度, 促进根系生长和植株健壮生长, 增强植株抗病能力。第五, 药剂防治。在重病区可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0%多菌灵500倍液, 或代森锌400倍液, 在花丝抽花前后喷施, 每周1次, 连续喷2次~3次, 对该病防治有明显效果。

3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

玉米纹枯病又称玉米烂脚瘟, 由玉米纹枯病菌浸染引起, 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

3.1 症状与发生特点

识别病菌浸染叶鞘、叶片。叶鞘受害, 茎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呈椭圆形的云纹状病斑, 边缘褐色, 中央淡褐色或灰白色;潮湿时灰绿色, 水渍状半透明, 后病斑增多, 连成一大块不规则的云纹, 并由下向上发展[2]。发病重的叶鞘引起叶片枯死。玉米纹枯病以散落田间土壤的菌核越冬, 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影响玉米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因素包括气候因素、玉米品种抗性程度、耕作栽培措施等。气候因素对纹枯病的扩展有重要影响, 病害发生期内, 雨日多, 湿度高, 病情发展快。

3.2 防治办法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应以减少越冬菌源、阻断病菌浸染途径、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辅以药物喷施等综合防治措施。比较有效的药剂有:发病初期用1%井岗霉素7.5kg加水3 000k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或用退菌特1.125kg加水1 875kg喷雾。首先应选用抗病品种。其次消灭菌源。玉米或禾本科作物收获后, 要及时翻耕灭茬, 减少有效菌核数量, 有条件的地方要与豆类、薯类等作物轮作倒茬。施足基肥, 合理密植和灌水。最后, 在田间发现病株, 要及时喷药保护, 特别要喷洒植株下部和果穗位置。

参考文献

[1]曲明福.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J].现代农业, 2008 (6) :21.

上一篇:困境突围论文下一篇:分解练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