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考范文

2024-08-10

教学思考范文(精选12篇)

教学思考 第1篇

在一年级语文的教学中, 笔者认真阅读课程标准, 依据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的要求和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认真制订教学计划, 制订课程目标, 教会学生自主拼读拼音, 努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一、思考“趣味拼音”

刚进入一年级的学生, 一下子就会被枯燥、繁复的拼音弄得手足无措。对于复杂变化的拼音字母, 学生一时很难消化。所以, 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就会下降。面对这样的情况, 笔者开始思考如何在课堂中增加学习拼音的趣味性, 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学拼音。

在教学四个声调时, 为了能让学生清楚四个声调的不同标法和读音的升降, 笔者编了容易记忆的儿歌, 看着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兴致勃勃地诵读, 充满幸福感。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时, 笔者会以故事的形式清楚阐述“ü”去两点的原则, 学生们会在笑声中记忆;在教学拼读时, 和学生一起玩“碰碰车”的游戏, 笔者念声母学生念韵母, 然后声母韵母猛一碰, 准确拼出音节, 学生在师生合作的快乐中掌握拼读规则;在教学拼音句子时, 笔者会和学生玩“组块”游戏, 先拼出一个个词语, 然后连词成句, 当学生们攻破一个个难点时, 他们学习的斗志就会被点燃;在教学复韵母和前鼻韵母时, 为了能让学生快速地区分每个韵母, 笔笔者会和他们玩“找朋友”的游戏。

这种以儿歌、故事、游戏、竞赛的形式进行的拼音音教学, 学生学得不亦乐乎。

二、思考“有效地识字、写字”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很少, 而且也不能快速地识字字和长期记忆字形。所以, 笔者开始思考如何在课堂中中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在教学生字前, 笔者都会认真真观察课文中的每个生字, 查找每个生字的象形文字, 把把现在的字形和象形文字进行对比, 找出形似的, 在教教学生字时让学生们观察记忆字形。与此同时, 通过象象形文字的造字含义, 让学生了解生字的意思, 从而更更好地掌握生字。例如, “山”字的象形字是, 笔笔者会描述“山”有大山小山, 有的高有的低, 所以山山中间的三个竖的长短是不一样的, 中间的竖是最长的的, 右边偏短, 左边最短。在这样的生字教学下, 学生生不仅能懂得山的意思, 还能很自然地书写好山中间的的“竖”, 真是事半功倍。再如, “友”字的象形字是, 表示手拉着手, 结成互相帮助的好朋友。教学时时, 笔者会这样描述:“找啊找啊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朋友, 敬个礼, 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像这样两只手握在一起就交成了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啦!”这样的描述, 学生能很好地区分“友”和“有”的意思, 也能很好地记住“友”的字形。学生在快乐的歌声中, 欣赏古代文化的乐趣中, 掌握了生字。

即使如此, 笔者还是会再次观察生字, 从结构到笔画, 都要一一观察。例如, 今天要教一个新的笔画“竖钩”, 笔者会把有“竖钩”这一笔画的生字一起教学, 让学生在不同的字中体会“竖钩”不同的书写方法, 实实在在地写好生字。再如, “浪、沙、渔”三字, 都有三点水, 都是左右结构, 那么笔者就会放在一起教学, 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三个字的共同特点, 再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记忆这三个字;然后观察左右结构的书写方法“左窄右宽”, 三点水“弧形”的书写方法, 在反复的书写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左右结构生字的一般写法。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 学生应扎实有效地掌握。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外形美、历史韵味, 还应让学生掌握基本笔画、基本结构的一般书写方法, 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有效掌握生字。

三、思考“低年级学生回家作业的布置”

按照规定低年级是不允许布置笔头作业的, 可低年级该布置些什么作业呢?若是只读、背书上的内容, 知识容量太小, 不利于学生扩充识字量和提高训练阅读能力, 而且在读书方面, 学生逐渐出现了很大的分化。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有能力读篇幅较长的题目了, 而且能在读中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意思, 这和他们经常读课外书是分不开的;有一部分学生能读完题目, 但是只是读对了每个字的音, 却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还有一部分学生只能读出题目中认识的字或者拼音, 连整个句子都无法读完。这样的现象如果不去关注和改变, 学生的语文水平得不到均衡的发展, 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于是, 笔者思考利用回家作业缓解这一现象。

于是, 笔者搜集与教材有关的小文章、儿童诗歌以及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的一些诗歌, 进行编辑。在阅读作业中提出一些要求, 基础的要求是熟练诵读, 画出喜欢或感兴趣的词语和句子, 不懂的可以问问家长。提升的要求是读完后, 要明确文章写了些什么?试着自己说一说或写一写有没有想问的问题, 也可以向家长请教。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这些作业收起来, 进行别样的批改, 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映情况。

除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要教会一年级的学生预习, 预习又可以是一种回家作业。笔者利用语文课教学生“八字预习法”———读、标、圈、找、书、描、扩、记。“读”, 课文至少读三遍, 读通为止, 书读百遍, 才能体会文章的深意;“标”, 标小节, 即我们说的自然段有几个;“圈”, 把田字格中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找”, 找绿线内的二类字, 找生字中易错易混的读音;“书”, 用手在空中边写生字边说出每个笔画;“描”, 生字描红;“扩”, 给生字组词, 至少两个,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记”, 即记忆生字的方法, 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编字谜等方法, 便于学生更清楚地记住生字。除此之外, 为了提高预习效果, 笔者还设计了“预习纸”, 让学生按照要求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 并做好预习的各项记录, 为自己的预习评分, 让预习成为一种快乐的学习方式。

预习作业纸:

小朋友们做好准备, 我们要开始预习了!

(1) 今天我读了 () 遍课文。

(2) 我知道 (《》) 一共有 () 个自然段。

(3) 你能快速地圈出生字, 找出两条绿线内的二类字吗?

(4) 生字中有哪些生字容易读错呢?在书上标出来, 多读几遍。

(5) 找到本课的笔顺表了吗?对照生字的笔顺表, 边说笔顺边写在书上空白处。

(6) 读累了吧?快拿出笔, 认真地照着笔顺表描红吧, 让爸爸妈妈给你的写字姿势打打分。今天我的写字姿势得了 () 分。

(7) 看看谁是扩词高手?快给生字们找到很多很多的好朋友吧, 让爸爸妈妈再给你的写的字打打分。今天我的字得了 () 分。

(8) 每个生字都有了好朋友, 它们在向你点头表示感谢呢!你再仔细看看, 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呢?快说给爸爸妈妈听。

(9)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可以说给爸爸妈妈听, 也可以写出来给老师看,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10) 今天我是独立完成的。 () 今天我是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完成的。 ()

笔者希望能一一落实这些思考, 从学生最薄弱的阅读环节入手, 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阅读的能力, 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思考犹如一座即将要喷发的火山, 蕴藏着无限的能量, 饱含着孕育新生命的养分。而笔者, 一直在思考的路上。

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是教学在的重要内容, 作为教师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思考自己阐的教学实践。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教学, 无论是在拼音教教学、识字教学还是课后作业的布置, 教师都应积极念思考, 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笔者结合音自身的教学经验, 对小学一年级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提学出了一些看法。出

关键词:思考,趣味识字,作业布置,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1]刘文菊.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几点看法[J].新课程 (小学版) , 2009 (6) .

《竹影》教学思考和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体味文章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人物描写。

抓住语段要点,明白画竹的美术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1分钟)

用歌曲《丢手绢》引入“游戏”的话题,进而引出丰子恺的《竹影》。

二、整体感知(5分钟)

教师出示抢答题:⑴速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参照“看竹影”这样的词语结构,写出其余三处情节。

学生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教师归纳:看竹影――描竹影――论竹影――悟竹影。(亦可对应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品读描写(15分钟)

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分配任务:1、3、5组女生――旁白;1、3、5组男生――华明;2,4,6组女生――“我”;2,4,6组男生――弟弟;爸爸――老师。

教师出示问题:课文写“我 ”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 人影看竹影 , 充满童趣 , 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 , 并谈谈你的理解?(提示:描写既包括景物描写也包括人物描写)

小组选择讨论的内容。教师进行干预,形成两组讨论景物描写,四组讨论人物描写(四组又分华明组、“我”组、弟弟组、爸爸组)

小组进行讨论3分钟。小组进行黑板展示2分钟。

教师在适当的地方进行点拨、归纳,提示学生注意:景物描写的艺术化、人物描写的动作、语言的童趣。

四、略读文段(10分钟)

教师导学:老师刚才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发现了 一 个问题,这些生动的描写都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后面还有四个自然段几乎没有涉及。尤其是5、6两个自然段都是爸爸的话语,介绍了画竹 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 .

全班齐读第5、6段。

教师出示问题:⑴第5自然段说的是画竹之难,画竹难在何处?请在文段中找出核心句子。⑵第6自然段开头提出了问 题: 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请就文章内容回答这一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然后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五、当堂抽测(9分钟)

1.教师口述抽测题目。附题目: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用带“竹影”一词的三字词写出四处情节。⑶五个生字词。

2.学生完成题目,交换批改。

由一道思考题教学引发的思考 第3篇

你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吗?

教学时,我以此题为契机,帮助学生完整地经历了“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的全过程。

一、深入发现规律的内涵,清晰完整地表达规律

教学实录1:

教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每一组的结果都一样!”

教师:“他发现了计算的结果都一样,谁还有发现?”(教师强调“结果”一词。)

学生:“每组中计算的分数也一样。”

教师:“参与计算的两个分数相同,什么不同?”

学生:“运算符号不一样,一个是减法,一个是乘法。”

教师:“概括你们的发现,可以怎么说?”

学生:“两个相同的分数相减和相乘的结果相等。”

教师:“任意两个分数都可以吗?”

学生:“不是,两个分数应该是相邻的。”

教师:“解释一下,你说的相邻是什么意思?”

学生:“它们的分母是相邻的两个整数,分子都是1。”

教师:“也就是说这两个分数是相邻的两个——”学生齐答:“分数单位。”

教师:“完整地说一说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

学生:“相邻的两个分数单位,相减和相乘的结果相等。”

教学意图:

在找规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实际上,找规律教学的关键不是运用似懂非懂的规律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获得一些解题的技法。而是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找”上,规律是根,技法是在规律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方法,教师致力于引领学生深入发现规律的内涵,并完整准确地表达规律,是建构数学模型的关键。学生对规律的认识越清晰,表述越严谨,才能越准确地用规律解决问题。

二、引领学生证明规律,深入感受规律的可靠性

教学实录2:

教师:“仅靠课本上的两组算式,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感觉怎么样?”

学生:“不可靠。”“可能是巧合。”

教师:“那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再举些例子。”

教师:“请同学们每人举出一组例子,验证一下你们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举例验证……

教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证明了这个猜想是正确的。进一步反思相减和相乘的计算过程,想一想相邻的两个分数单位,相减和相乘的结果为什么会相等呢?”

教学意图:

考虑到学生思维水平的限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满足于学生能否发现规律,对于规律的证明不够重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让学生举几个例子简单验证一下即可。其实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养成不求甚解的习惯,不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上述教学中,笔者试图让学生借助对“相减”“相乘”过程的反思来证明(或者说是说明)结果相等的内在缘由。实践证明,学生是可以理解其中的道理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这个“求证”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分数减法和乘法的计算法则,有利于沟通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帮助学生养成深入探究的思维习惯。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深入体验规律的价值

教学实录3:

教师:“这个规律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将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转化,从而使计算简便。同学们来看我们练习册上的一道题目。”

教师:“你能利用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计算出这一题的结果吗?”:

学生尝试计算,并巧妙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教学意图:

一些数学练习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在教材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的题目(如上述问题),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并没有事先去了解学生的练习册,没有对习题进行精心设计。往往割裂了新授和练习的联系,致使学生在新授课上不理解规律的价值,在练习课上不明白算法的根据。如果我们能够在发现规律之后,趁热打铁及时训练相关的拓展习题,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算法,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规律的价值。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学生的思维肤浅,不会思考。与成人相比,小学生的思维确实显得肤浅、琐碎、直观。但是数学教学的价值就在于将学生琐碎的认识变得系统,将具体的认识变得抽象,将肤浅的认识引向深入。学生不会思考,不是学生的错误,而是我们的数学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土壤。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就不应该仅仅成为数学知识的加工厂,而应该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实录1中,我们能够看出:学生对于规律的认知起初是片面的、零散的、不准确的,没有教师的深度追问,就不可能有学生对规律的深入探究;在教学实录2中,学生对于规律的证明仅仅局限于直观的例证,没有教师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也难以深入到计算过程中进行比较证明;在教学实录3中,没有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练习内容的有效融合,学生也很难如此深刻地认知规律的价值,并轻而易举地将繁琐的计算转化成简便的分数减法。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能否深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教的数学教师。一个思维细腻的教师,会教出一群细心的学生,一个严谨的教师会教出一群追求完美的学生,一个喜欢追问的教师,会教出一群喜欢深入思考的学生……可见,教师的深度决定学生的深度,教师能够洞悉地表下涌动的泉水,学生才可能在那里钻出一眼井来;教师能够俯下身来,体察学生的思维,才能领着学生向思维的更深处漫溯。有人说: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他站在讲台上就是数学。我想道理就在于此。

思考:关于理论力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4篇

关键词:理论力学,教学,课时,积极性

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学科, 是工科大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系统介绍了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属于古典力学的范畴。其研究方法是从实践出发, 经过抽象化、综合、归纳, 建立公理, 再应用数学演绎和逻辑推理而得到定理和结论, 形成理论体系, 然后再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此外, 对于土木工程和结构工程专业学生而言, 理论力学为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力学理论知识,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一门课程。

然而, 笔者在近五年的理论力学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随着大学本科教学任务的加重, 理论力学课时不断减少, 学生课后用于该课程的学习时间也大为减少;二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果较差。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 提出一些初步想法。

一、教学内容优化

近年来, 随着教学改革、教学观念以及实际需求的转变, 许多课程的学时数都进行了大幅压缩。我校《理论力学》目前统一调整为64学时。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将尽可能多的教学内容清晰地传授给学生并使其理解和消化, 必须结合理论力学课程自身与专业的特点, 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首先, 理论力学是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应根据专业的不同, 内容可以有不同的侧重。例如对土木工程、结构工程专业, 理论力学为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力学理论知识, 因此宜精讲静力学全部, 介绍运动学、动力学的理论体系。例如, 在静力学部分, 可以侧重讲解如何建立土木工程、结构工程实际中出现工程及其理论力学受力简图, 以培养学生建力学模型的能力。此外, 应该重点讲解梁、桁架受力分析及荷载计算, 为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运动学、动力学部分则应重点介绍其基本理论体系, 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框架和认识, 如果日后需要这些知识, 可以随时翻看教材。而对于机械类专业则应将重点放在运动学及动力学的讲授上。其次, 理论力学教材比较注重自身的系统性, 教材中有不少内容与《普通物理》重复。在教学中, 凡是与《普通物理》重复的地方, 对公式可不再进行推导, 而直接给出结论, 以节省课时用于难点和重点的学习。例如, 动力学三大基本定理的推导部分与《普通物理》中的力学部分相重复, 可以略讲。另外, 对运动学、动力学还可以只讲解各章节主干内容, 而对一般内容或者比较简单的章节则可稍加指点, 请学生自学。最后, 每次授课结束, 应该布置作业, 数量不宜过多, 但必须是典型的, 可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调整作业量。对每次作业需要认真评阅、及时讲解。如果学生人数过多, 则采取分批次抽阅的方法, 既能稍微减轻教师的负担, 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于作业工整、正确率高的学生在课堂上可公开表扬, 并在平时成绩中给予加分;而对于做作业态度不认真的学生采取不点名的方式予以批评, 并在平时成绩中扣分。

二、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 大学课程讲授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在理论力学授课过程中使用多媒体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板书的时间, 而且可以引入大量的动画、工程实例等, 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如在讲解例题时, 黑板板书可以较清楚的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步骤, 而且大多数学生反映如果仅通过多媒体讲解例题, 速度太快, 思路跟不上。因此, 笔者认为理论力学教学方法应当是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 在进行基本知识点、概念及理论的讲授时, 采用多媒体, 通过动画、实例加深学生印象, 也能节省课时;而在具体例题讲解时, 则应当采用板书, 确保学生对整个解题过程的理解。此外,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如将教学大纲、课件、习题及参考答案、参考资料等内容都上传到学院的网站上, 并向学生免费开放, 同时教师将自己的电子邮箱、QQ号码等网络联系方式公布给学生, 学生可以及时将自己的学习困难反馈给教师等。通过这些网络化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课外也能方便的学习。

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首先, 应当采用启发式教学,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理论力学教学中, 可采用问题式教学, 即在讲课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回答, 开展讨论, 也可以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自己解答, 总之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上教师的思路, 积极思考问题。尤其是在例题和习题的讲解过程中, 必须要不断提出问题, 并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 《理论力学》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必须学好的专业基础课程, 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 讲授好这门课程。在本文中, 笔者提出两点问题, 并就这两点问题提出自己初步的想法, 目的是能够通过更多的教学实践, 搞好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所列观点是初步的, 以兹同行借鉴。

参考文献

[1]崔玉洁, 张祖立.谈理论力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8 (2) .

[2]谢晓梅.理论力学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2 (sup) :59-60.

[3]王瑾.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3 (4) .

《月光曲》教学思考 第5篇

《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篇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好课文。课文写了发生在故事过程中的人物看到的、听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还写了故事中的人物由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和想象。在教学第九自然段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语言文字;通过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月光曲》的优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抒发自己的情感。

一、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

第九自然段是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来表现《月光曲》的内容的,那《月光曲》的旋律、曲调、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同学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通过这一“读”一“说”,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地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也让学生学会合作。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可以采用分层读、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像。

《月光曲》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它所蕴涵的内容很丰富、很深刻的,这就给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创造了空间。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抓住这个契机,在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可以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月光曲》,用心去感受。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曲子,让学生很快进入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的境界。这时,我们又可以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情趣自然会高涨,课上也就可以各抒己见。这里,我们可以不在乎学生说的是什么,只要言之有理就可……在这一“想”一“说”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然也就得到了发展。

“有效教学”的思考 第6篇

一、有效教学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课堂教学要跟学生生活的世界和社会紧密联系,不能脱节。新教材例题的编写尽量选择学生身边的、有趣的、富有数学内容的事物,便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形成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习惯。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学生的年龄、各自的生活背景等都有可能使他们的学习受到影响。作为教师,就有必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在教材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调整,充分运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教学。

在教学“认数”时,布置这样一个课前作业:请每个学生从家里或生活中找出一些四位数,把它们写下来,并试着读一读。在课堂上,学生在投影上展示自己收集来的数字,边读边介绍:我家的TCL彩电2280元,我们学校建于1988年;2008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妈妈的羊绒大衣1035元,爸爸说昨天的股市行情说到上证指数是2033点,我们的车牌号是鲁RH1239……就用这些收集来的四位数,学生在试读、讨论、分类、归纳中轻松愉快地学会了万以内数的读和写。

生活中蕴含着巨大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一旦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通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责任与价值,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就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会因此大大提高了。

二、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精心准备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容器和一些沙子(米粒或水),要求学生进行装了又倒,倒了又装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的3倍关系,从而推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的课往往贴上“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标签。事实上,这样进行课堂教学,并没有真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称不上是有效教学。为什么呢·其一,从学生的角度讲,这节课他们几乎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只要跟着教师做几个简单的倒沙游戏,然后就能得出结论。其二,学生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是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参与探索吗·他们得到了什么发展·

学生们在教学课堂中“学到了什么”和“怎样学”是同等重要的。学会计算圆锥体积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能力。上这节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流程:在复习由长方形面积推导直角三角形(由长方形对角线得到)的面积之后,运用知识的迁移,猜想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哪个立体图形有关系·为什么·然后进一步猜想,既然长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有2倍的关系,那么能不能也大胆地猜想一下,圆锥和圆柱体积会有怎样的关系·在学生大胆、热烈的猜想发言后,和鼓励学生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们的兴趣高涨,主动参与探究。

三、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要能主动尝试着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学生在各种测验和家庭作业中表现良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經真正理解了概念的本质。学生懂得知识而解决问题却束手无策,那是因为教师很少在课堂上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三年级有这样一题:出示一个乒乓球、一个小皮球、一个实心球、一个足球的图片和55克、3克、430克、1000克四个数据,要求学生“估计它们分别有多重,用线连起来。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学生对具体物品的质量了解不多,教师除了努力创造环境让学生多进行体验之外,对解决问题的策略也需要特别进行指导。学生连线结束后与其进行交流时,要求学生具体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有学生说:“我估计一个乒乓球的质量比1千克小,3克比55克更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和3克连线。”又一个学生说:“我觉得乒乓球是它们中间最轻的,差不多是3克,所以和3克连线。”这时候就顺势引导学生想一想,在连线时有没有更好的策略呢·讨论后,总结出了这样的策略:不一定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连线;先找出图片中质量最大的物品再在数据中找出最大的,看看是否合适,连线,用同样的方法找出质量最小的物品,连线(可交换顺序)。其余的,可以和最大、最小的质量进行比较,确定后再连线。可以说,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各有不同,教师引导并不是要统一方法,而是要从中找出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学习中自觉地探索出好的解题策略,使教学更为有效。

初中教学与小学教学衔接思考 第7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初中数学,衔接

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良好,但是进入初中就会对初中数学感到不适应,数学成绩下降,学习兴趣减退.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很多,有可能小学数学基础不牢固,有可能是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还有可能就是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工作不到位,影响初中数学学习. 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衔接工作,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突出重点知识的衔接

1. 重视计算基本功训练

初中数学教师对小学毕业生最大的希望就是非常扎实的计算基本功,希望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计算,熟练、准确,这样才能将精力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从初中数学教学的角度来说,口算、笔算将成为深入学习的基础. 所以,在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做好计算基本功训练,对四则运算,一百以内整数、小数、百分数加减法、互化不容忽视.

2. 学好简易方程

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解题方法就是基本算术方法,主要强调形象、直观,但是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主要以代数为主,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思考方式. 很多学生进入初中以后,短时间内难以接受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 小学数学的解题过程主要使用算术方法求解答案,将未知量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用已知量去求解未知量. 但是初中数学教学主要以方程为解题方法,将未知量用字母代替,和已知量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进行求解,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方程来求解问题,将方程与算术求解方法相互比较,让学生体会到方程求解的优点,为进入中学学习打好思想上、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基础.

3. 初步完成小学几何知识的学习

小学数学中会涉及少量的几何知识,通过几何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概念. 在小学几何学习当中,要培养学生对物体形状、位置、大小、距离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接触具体的几何物体,让其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印象,引导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数学思考,并以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例如,让学生解答足球场铺设草坪需要多少立方米的草坪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草坪铺设在足球场上,形成一个长方体,草坪的厚度就是这个长方体的高度. 再比如,让学生解答游泳池墙壁贴砖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将游泳池想象成一个无盖的立方体,贴砖面积只有五个面等等.

二、小学教学阶段渗透数学思想,注重思维衔接

1. 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少量涉及函数、集合等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逐步向学生渗透这些知识,但并不意味着要将这些知识的定义、概念灌输给学生. 函数的例子非常常见,例如乒乓球个数是羽毛球个数的两倍,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就是: 乒乓球 = 羽毛球×2,其中,羽毛球个数是自变量,乒乓球个数是自变量的函数,羽毛球个数发生变化,乒乓球个数也会发生变化.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主要依靠抽象的逻辑思维,但是这种思维并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小学阶段,教师应该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是有方向、有根据的思维. 例如用数量分析法分析问题当中的数量管理,寻找解题答案,要从问题本身进行推理,形成有规律的解题思路,明确解题方向. 思维具有灵活性,数学教学提倡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同一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不强求解题方法同一,而是鼓励学生找到最佳的解题办法. 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在学习过程中将所有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试图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问题. 思维要有敏捷性,逻辑思维的敏捷性反映了思维的效率,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敏捷性,要注重学习方法,强化训练.

3.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在小学、初中数学衔接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章节小结,让学生自行编织知识网络,使知识更加系统化. 此外,还应帮助学生做好题后回味,即在一道习题解完后,引导学生想想有无别的解法,有无规律可循,还要试着改变一下条件或结论,以探索新的命题,并就新命题的正确与否加以论证. 长此以往,可培养学生的探索概括能力,逐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4. 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漏缺,都会给后继课的学习带来影响. 因此,为搞好小学、初中数学衔接,应严格按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有些则要按新授课进行教学,以缩小小学、初中数学知识的跨度,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总结

教学评价与激励教学的思考 第8篇

关键词:学生,新课程,评价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挖掘教育中的各个环节中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因素, 对孩子的发展起激励作用, 并且充分利用这些因素, 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 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情感的互动, 在评价中显示、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情况, 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 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 重视学生的现在, 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 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与他人比较, 而是更多的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 发挥学生的特长,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新课程要求用激励性的评价观评价学生, 在评价中我们重视过程评价,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充分发挥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促使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1 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重视过程评价

首先, 确定评价的内容, 并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内容的制定上, 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这些评价的项目。

道德品质。

体能、它包括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

知识与技能、包括体育与健康的认识, 科学锻炼的方法, 体育技战术知识与运用能力, 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及运用情况。

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 以及在学习与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包括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 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 交往与合作精神。

在开学初为学生解释清楚这些评价内容, 根具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指导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发展中可以收录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发展、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学生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评价。例如:学生在收集相关的体能资料时, 首先要了解自己达到了哪一水平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划分。

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逐步的解释, 使学生自己能够知道自己的水平。自己按着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 分析自己所达到的目标, 并且把相关的资料。数据收集到收获袋中。成长记录袋的建立, 使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情况, 了解自己的综合发展, 并且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 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可以对自己进行评语式的评价, 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可以使老师和家长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 及时的加以指导或鼓励。学生在收集过程中, 为了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 要同其他同学讨论或通过各种方式来收集资料, 是学生在讨论或查找过程逐渐的培养一种多动脑、多思考的良好的习惯。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孩子的一种学习习惯将会使他受用终生。成长记录袋是我们了解学生的一个窗口。资料袋中的相关资料和数据中我们就能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使我们能及时的设计指导方案,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 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 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这使得每个学生的发展速度和轨迹的不同, 发展的目标也是有一定的个体性。现在教育观念提倡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那么, 我们在评价的时候一定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 正确的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发展潜力, 为每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针对性的建议。

3 充分发挥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不仅需要教师的参与, 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自己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 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 即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 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成长能力。

学生自我评定———学生对自己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进行的综合评定。

学生建立的成长记录袋是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的依据。评价的方法可以才用评语式也可以采用等级制, 根据自己收集的成长资料, 把它们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学生自我评定采用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首先, 学生把开学初自己的学习表现记录与一周后、两周后、一月后……分阶段的进行比较, 学生可以从比较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 自己的成长, 并了解自己现在的水平, 充分体现了自我评价的积极作用。横向比较是让学生与班里其他的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比较, 了解自己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 使学生做整体性的评价。

组内互相评定———学生对组内各个成员的运动技能、行为表现、学习态度、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评价。

组内评价也可以把记录袋和同学之间在学习过程中从运动技能、行为表现、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几个方面的综合印象结合起来相互评定。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 能够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培养学生积极的、健康的竞争意识, 同时在互相沟通与协商中, 增强了双方的理解和了解, 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 使组内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可以用等级的方式表现出来, 最后把大家评价的结果记录下来, 如组内人员不满自己的评价, 可以提出抗议, 由组内成员一致协商, 本着公平、公正的要求, 做出适当的评价, 也可以请老师一起参加讨论。

4 教师评定———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达

成度、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 考虑学生的自我评定与组内互相评定的情况,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教师在进行综合评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我评定和组内互相评定的结果, 总结学生的评价结果。

在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时, 教师也为学生建立档案, 随时记载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档案里记录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比如:一学生的体能水平达到了水平四的标准, 教师为学生打相对应的等级, 在不同的水平标准上有其相对应的评价等级。最后, 把教师打的评价等级与学生的自评, 组内互评的互相结合, 为学生做出一个相应的成绩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制度具有目标导向、激励、教育、监督、反馈、调空的功能。另外通过评价了解教学活动的情况, 尤其是学生的掌握情况, 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 矛盾和问题等、通过评价, 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学到的知识, 巩固优点, 改正自己的缺点及不足的功能。

在新的评价体系的指导下, 我们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突破了传统评价中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 单纯靠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弊端, 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从而促进学生潜能、个性的创造性发挥, 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换位思考”教学反思 第9篇

换位思考是指从对方权益出发,为对方目标提供平台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突破固有的思维习惯,解决常规性思维下难以解决的问题;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认识自我;了解别人的心理需求,实现真诚沟通。

教学中的换位思考是指教师为了全面、深刻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及效果,将认识立场转换到学生的位置上来进行设身处地的思考,换个角度组织教学;或是学生改变自己的角色,以“责任人”的身份重新审视教学,转换思维,自主学习。教师走下讲台,成为积极的“倾听者”,支持、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走上讲台,担当课堂的“代言人”,阐述、论证、评价教材内容。教师的换位思考,有利于走出“自我”,克服主观武断意识,实现从“主观”向“客观”的转化;学生的换位思考,有助于克服消极情绪,缓解心理疲劳,实现从“客体”向“主体”意识的转变。换位思考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师和学生间因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思想认识等不同而造成的教学双向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差距,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克服教师单向思考方式所带来的主观性、片面性和武断性,为学习者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双方的教育教学沟通达到最佳的融合状态。

二、换位思考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换位思考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一言堂”的模式,教学过程不再单纯强调知识的传授与获取,更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科研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换位教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的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其基本要求如下:

首先,学生主体地位必须突出,学生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驾驭者,真正成为建构知识的主人。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要摆脱对教师过多的依赖心理,主动地根据现有的信息去思考、假设、判断、概括和总结,全身心地投入课堂的学习活动,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宜选取难易适当的教材内容,要求学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或围绕主要内容有意识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判断、分析。然后在课堂上,由学生按照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讲解主要问题,或者讨论,最后由学生作评论性总结发言,教师总评。这样学生就扮演了教师的角色,预习、讲解和讨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的过程、知识构建的过程。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效果是比较好的,一方面学生对学习内容认识比较深刻,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突破重点和难点,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而是顾问和指导。

在换位思考的课堂上,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你上我下的角色换位,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要融入到学生的世界,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非常关键,教师需要选择难易适度、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材料;需要设计合理、有深度、有意义的任务、活动;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和相互交流;以及创造和谐、愉悦的环境和气氛等。实际上,教师担当了引导、帮助、顾问和支持的角色,即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这种多重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从新的角度把握教学脉络,从新的高度观察和组织教学。可以说,换位思考触动了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自身素质方面的思考,对教师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三,换位思考教学模式必须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避免从教师“一言堂”转向学生“一言堂”。

换位教学的目的,就是促使每个学生掌握、加深所学知识,发展智能,它是集体智慧迸发和群体脑力活动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机会均等,都有权利和义务陈述自己的观点,哪怕是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人人都应成为这种教学方式的主体。当然,学生每学期要学习几门课程,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一门课程上,况且一个学生的精力、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若把几个学生组织在一起,互有分工,相互讨论,不仅可以减轻个人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对问题的理解深度。

小组合作形式是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使个体行为成为集体智慧的一部分,淡化了个体与群体的对立。个体行为以集体行为为依托,学生个体的“声誉”、“地位”、“影响力”从属于小组集体,即使个体行为被群体予以否定,学生仍会积极探求为集体效力,因为在换位教学模式中,受到环境评判和检验的是小组集体而不是个体。学生个体会彼此帮助应对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个体的安全感意识增强,学生潜在的口才、学识及各种能力被激活。在换位教学的环境中,对学生而言,一方面更富有挑战性和竞争性,另一方面将为每个学生潜能的激发创造空间,有利于构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第四,换位思考教学模式的实现必须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依托。

换位思考教学模式得以实现的前提要有充分的材料和方便构建的支持性环境。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像、声音、动画配合文字,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表现力,增加课堂信息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实施网络课程教学,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交流空间和便捷的交流手段,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三、换位思考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意义

知识是促进发展的手段,思考是完善人性的动力。换位思考教学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对于构建学生主体地位具有实践意义。

第一,有利于构建学生个性发展空间。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健全人性的形成。换位思考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理念,鼓励学生自己找材料,设计课堂活动,并对教材内容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选择得到教师的尊重,同时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提供必要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视野更开阔,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构建其个性发展空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少有机会或只有少数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大部分时间处于沉默状态,只是接受来自教师的信息,缺乏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因而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均不太理想。换位教学法把学生摆在“学习责任人”的位置,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以小组形式集体备课,以表演、对话、讨论等形式讲课。学生准备充分,有话可说,课堂气氛轻松愉快,生生互动,讨论热烈。这种氛围无疑为学生创造了运用知识表达思想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完全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语言交流氛围,使学生心理上怕犯表达错误的压迫感和拘束感减少了很多,学生变消极地听、记为积极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教学环节也由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的重点真正从传授知识转向提高综合能力。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

学生的研究不等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虽然两者在提出问题、推断结果、制定计划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学生的研究活动更多地体现为培养探究的兴趣与意识。当学生可以从多角度看待事物时,问题情景就能吸引并维持学生的兴趣,还能使他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主体,他们识别问题,并努力探求、理解问题。学生作为一名研究者角色,不断地了解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求知欲和好奇心,形成勇于创新的态度。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换位思考教学的一个潜在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社会性,让他们学会交往与合作,能与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技能,是在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相互交流。在小组集体备课、小组集体担任专家组等活动中,学生通过协商和讨论,共享专业知识,共同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相互交流和鼓励,共享群体的思维与智慧,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愿意合作也善于合作的人。同时,学生在人格平等的环境里学习,也有利于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也更能体现其个人价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获取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自己,“换位思考”特别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鼓励学生跨出自身角色限制,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尝试自己做教师,对内容进行再加工,这一模式对学生自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吴一安, 刘润清.中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报告.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1) .

[2]庞维国.从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着力点.全球教育展望, 2002 (5) .

探究教学的思考 第10篇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地通过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经过调查、实验、搜集资料,建立模型,通过分析、思考、交流、批判、反思等活动,积极地理解和建构知识的过程和方式。

要实施探究教学,必须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思考的过程,就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就必须克服过去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实现由“教”向“学”过渡,转变了教师的角色,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与合作者,营造了一种教学民主气氛,建立了一个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好与合作的师生、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保留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主动性、开放性、灵活性的状态;学生的情感处于自由、宽松、友好、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探究性学习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

思考语文课程教学 第11篇

一、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一定要多虚心请教

这一点似乎对所有新教师都有指导意义,但我认为这对教语文的新教师更有指导意义。语文知识不像其他科知识那样固定,它是非常灵活多变的,而且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丰富改变。所以在教学语文时,有些问题不是我们这些新手想解决就解决的,我们考虑问题不一定周全,我们的知识不一定能涵盖这个知识点,更不能处理这些问题。其实,老教师是我们最好的引路人,我们应虚心向老教师们请教,多听他们的课,看看他们采用了什么好办法巧妙地处理这些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时候,自认为一篇课文只要进行详细解读就是最好的传授知识的方法,可是我的指导老师聂洪开老师及时指出了我这种讲课的随意性,要求我要抓住难点和考点进行讲解,每一堂课后都进行耐心而全面的点评指导,使我在教学中真正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所以,新教师切忌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也不要认为不耻下问是件不好的事,要想教好语文,新教师必须虚心请教。

二、专业要过硬,底蕴要深厚

通过这么多年领导的关心、老师的指导和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我个人认为,老师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教会学生“听说读写”,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刻的解读,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字表达技能。作为语文专业老师,如果出现低级错误会误人子弟,更可怕的是可能会传染给学生三心二意、粗心大意、得过且过的思想。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必须专业过硬,要将语文教材和知识记得滚瓜烂熟,成为一部活字典,做到教授准确、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除了对高中教材知识要烂熟于胸外,还应扩充专业范围,对初中语文教学和大学文学教学有所了解,如此才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在语文教学偏重于读写能力,而学生到社会上,更重要的是能善于发现问题、陈述观点、与人辩论,因此,语文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只限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解说,还必须包括听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从而带动指导学生形成“听”与“说”的良好能力。

三、学会反思与总结

语文教学是一个生动的、很有个性的再创造过程,无论你的见解多么新颖,你的教法怎么独特,都难免受到自我思维的约束和限制,而如果我们能虚心听取别人的见解,对自己的教学便可以增添新时活力,在这个过程中我又想到了孔子的一句话:不耻下问,不论是学历不及你高还是经验不及你丰富的老师,我们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吸取到很多自己没有的东西,从而使你的教学更显个性风采。同时,在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后,再结合自身的教学分析得失、利弊,认真反思下一次教学应该如何处理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然后把这些点滴思维火花记载下来,日积月累,又可以得到许多新的教学感悟。这样,自己的教学就会越来越有独创。当然,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除了反思教学外,还可以反思为人处世,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东西。同时,要边反思,边记录,留下文字,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鲜活的案例。

“数与形”教学思考 第12篇

小明平均每小时走:

根据学生的思考交流, 教师板书计算思路:

结合算式, 让学生思考并说说每步求的是什么。

3.观察思考, 小结算法:

观察:除法转化成了什么运算?什么没有变化?什么变了?是怎样变的?

强调:被除数没有变, 除法变成了乘法, 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小结: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

运用方法的迁移, 让学生小组内分析小红每小时所走的路程。

……

这只是一节比较普通的数学课, 可课后有老师却对我说, 他们教很多年的书, 只知道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 但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他们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这样算了。或许是因为他们很少接触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程, 可从这个简单的事例中, 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可以使复杂问题变得更简单, 使抽象问题变得更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数与形相结合的例子很多。有时候, 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 可利用数的规律来解决图形的规律, 例如连点成线段, 求线段总数, 就是利用数的规律来解决线段总数的问题。有的时候是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 让人一目了然, 如上述的事例, 就是利用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 还有利用长方形模型来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等。然而尽管在以前的学习中, 出现很多有关数形结合的例子与练习, 学生结合“形”来分析问题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由于教材中没有系统的教学数与形的内容, 所涉及的练习也比较分散, 所以学生对数形结合的概念比较模糊,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时意义不大。“数与形”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7页内容, 是教材新增内容, 共有2个例题, 例2及后面编排的几道练习题都属于思考题甚至竞赛题。从内容的编排上看, 它突出了探索规律、运用规律的编排意图, 例如例1, 通过计算和观察1、1+3、1+3+5、1+3+5+7……既能发现加数的规律 (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 , 又能发现和的规律 (都是连续的正方形数) , 例2也如此, 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 通过推理, 再引导学生把规律应用于一般的情形, 解决问题。其次, 在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 培养了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例如例题中, 让学生通过计算1/2+1/4、1/2+1/4+1/8、1/2+1/4+1/8+1/16……发现和越来越趋向于1, 感受到什么叫作“无限接近”, 同时也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推理和极限的思想。在教学时,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1.把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 相互印证, 体会数学之美。在教学例1时, 先让学生通过计算1=1, 1+3=4=22, 1+3+5=9=32……使学生发现得到的和都是“平方数”, 再把图形与算式结合起来, 即如果用1个小正方形、3个小正方形、5个小正方形……拼一拼, 可以拼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大正方形, 再呈现这些由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让学生观察两个大正方形相差多少个小正方形, 例如, 边长是2的大正方形和边长是1的大正方形, 相差3个小正方形;边长是3的大正方形与边长是2的大正方形, 相差5个小正方形……相差的小正方形数正好是“┓”形中的小正方形的数, 使学生理解所看到的图中的小正方形数还可以分别表示成1, 1+3, 1+3+5, ……数形结合, 使学生很清楚地看到这些连续的奇数在图中的什么地方, 平方数代表的又是什么, 从而对规律形成了更直观的认识, 即每个大正方形中都隐藏着一个算式, 1+3+5+…+ (2n-1) =n的平方。像这样把图形与算式结合起来, 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之美。

2.利用数形结合, 使学生感受极限的思想。在教学例2时, 学生在计算时很容易发现加数的规律, 即后一个加数是前一个的1/2;和也有规律, 即1/2+1/4=3/4, 1/2+1/4+1/8=7/8, 1/2+1/4+1/8+1/16=15/16……每次相加所得到和都等于1减去最后一个数, 加数的项数越多, 和越接近1。这些加数无限地加下去, 最后的和无限接近于1, 但这个“无限”接近于1的数到底是多少呢?“无限”的概念非常抽象, 学生不容易理解, 如果教师只是仅仅用举例的方法求出等比数列的有限和, 是很难证明无限多项相加的结果为1。此时教师可以出示一个圆、一条线段或者一个正方形表示单位“1”, 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在图上表示出这些加数,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最终的结果是“1”, 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化数为形”的直观、形象、简捷的特点, 也比较容易理解当一个数无限趋近于1时, 其结果就是1, 一个极其抽象的极限问题, 由于用图形来解决, 就变得十分简单了。

3.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规律。小学阶段, 虽然不要求写出一个数列的通式, 但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 利用图形的规律, 从不同的角度,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数列的通用模式。如, 第109页第1题, 根据例1的结论, 很容易得到第n个图形中最外围的小正方形数为: (2n+1) 2- (2n-1) 2, 也可以从结果看到第一个图最外圈有8个小正方形, 第二个图最外圈有8×2个小正方形, 第三个图最外圈有8×3个小正方形……通过推理, 可知第n个图最外圈就有8×n个小正方形, 每一次都是在前一个图的基础上增加8个小正方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每次多的这8个小正方形都是怎么来的?使学生观察到是由于每边增加2个小正方形所产生的。

上一篇:技术剖析下一篇:京剧现代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