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作用范文

2024-07-26

降糖作用范文(精选11篇)

降糖作用 第1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棱光-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ML204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1.2 试药

1.2.1 试剂

四氧嘧啶(美国Sigma公司产品,批号:12k1460);葡萄糖测定试剂盒(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100812);苯乙双胍片(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00505)。

1.2.2 药物

番石榴叶采集地点分别为广西南宁、桂林、百色、河池、柳州、钦州、防城等地,经鉴定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Psidium guajavae L.的干燥叶[1];天花粉、生地、山药、山茱萸、甘草等药材均购南宁一心药业有限公司。复方消渴降糖胶囊稠膏制备:番石榴叶、生地、山药、山茱萸、甘草等洗净,加水12倍量水浸泡2 h,煎煮1.5 h,第2次加10倍量水,煎煮1 h,滤液过滤,合并,放冷,加入3倍量95%乙醇,搅拌均匀,放置过夜,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成可供小鼠灌胃(ig)给药的最大浓度的稠膏,加入天花粉(破壁)混合,既得,相对于3.56 g生药/mL,使用时按要求用蒸馏水稀释,药品批号:20100620。

1.3 实验动物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 g,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号:2010A032。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

2.1.1 复方消渴降糖胶囊最大耐受量实验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18~22 g,雌雄各半,随机分正常对照组、复方消渴降糖胶囊组,每组动物20只。小鼠禁食不禁水12 h后按小鼠体重灌胃给药2次,体积为0.4 mL/10 g(3.56 g生药/mL),给药时间间隔8 h,间隔期禁食不禁水,空白对照组则同时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动物正常饮食,连续观察小鼠7 d内的饮食、体重变化、毛发、分泌物及大小便等指标。7 d后处死小鼠尸检,观察各鼠主要脏器(肝、心、脾、肺、肾),观察是否有任何异常改变。

2.1.2 复方消渴降糖胶囊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2,3]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48只,18~22 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复方消渴降糖胶囊高、中、低剂量(30.0、15.0、7.5 g/kg,以原生药材计,下同)组(B、C、D组),每组12只。各组小鼠均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2次,连续10 d,于末次给药前禁食12 h,末次给药后2 h,小鼠静脉取血测空腹血糖值。

2.1.3 复方消渴降糖胶囊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4]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约120只,18~22 g,雌雄各半,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静脉注射20 mL/kg生理盐水,其余造四氧嘧啶性糖尿病模型小鼠,静脉注射四氧嘧啶0.1 g/kg,72 h后静脉取血测血糖值,去除血糖值<11.0 mmol/L小鼠后,随机分为5组,即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模型组(B组)、苯乙双胍阳性对照组(C组)、复方消渴降糖胶囊组(高、中、低剂量)(D、E、F组),每组12只。A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B组灌胃给予苯乙双胍片0.2 g/kg,C、D、E分别灌胃给予复方消渴降糖胶囊30.0、15.0、7.5 g/kg,每天2次,连续10 d,末次给药后禁食2 h,静脉取血测血糖值。

2.1.4 复方消渴降糖胶囊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葡萄糖糖耐量的影响[5]

实验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模型组(B组)、复方消渴降糖胶囊组(高、中、低剂量)(C、D、E组),每组12只,造模及给药同“2.1.3”项下,末次给药后禁食2 h,小鼠静脉抽取血样后以该血糖值作为0 h血糖浓度,同时各组小鼠立即灌胃葡萄糖2.5 g/kg,于0.5、2.0 h抽取血样并测量血糖值,观察复方消渴降糖胶囊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葡萄糖糖耐量的影响。

2.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结果

2.2.1 复方消渴降糖胶囊最大耐受量实验结果

各组小鼠未见死亡,在第2次给药后,B组小鼠进食减少及活动表现减少,第2天能恢复正常活动及进食。所有小鼠体重自然增长,两组动物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小鼠毛色、常分泌物及大小便正常。7 d后处死小鼠,检视心、肝、脾、肺、肾、胃肠等重要脏器,结果未见异常改变。按生药量计复方消渴降糖胶囊对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142.4 g生药/g。

2.2.2 复方消渴降糖胶囊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复方消渴降糖胶囊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正常小鼠血糖(P<0.05),复方消渴降糖胶囊中剂量及低剂量组虽然也能降低正常小鼠血糖水平,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3 复方消渴降糖胶囊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模型组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模型组比较,苯乙双胍阳性对照组、复方消渴降糖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血糖(P<0.05),与苯乙双胍阳性对照组比较,复方消渴降糖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著降低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血糖效果相当(P>0.05),而复方消渴降糖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A组比较,*P<0.05

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2.2.4 复方消渴降糖胶囊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葡萄糖糖耐量的影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模型组在0、0.5、2.0 h时间点的血糖显著升高(P<0.05);与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模型组比较,复方消渴降糖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控制模型小鼠血糖的升高(P<0.05),复方消渴降糖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3 讨论

复方消渴降糖胶囊为在研中药6类新药,其处方由番石榴叶、天花粉、生地、山药、山茱萸、甘草等6味药组成。番石榴叶系桃金娘科番石榴属植物番石榴的干燥叶及带叶嫩枝,广东、广西、四川和云南等地区均有野生及人工栽培[6],其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鞣质类、挥发油、有机酸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7],具有明显的降血糖功降血脂及降血压作用[8],能生津止渴,甘平养胃,敛涩固阴,在中外民间均有广泛使用,为处方中君药。天花粉Trichosanthis Radix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之功效;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9],为臣药;生地、山药、山茱萸、甘草共奏养阴生津、滋阴清热之功效,为佐使药。全方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作用,临床用于热病津伤口渴、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消渴症,临床使用中具有良好的疗效。本实验通过进一步研究其急性毒性及降糖作用,对于该药物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为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10],是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临床治疗药物种类大多数为西药,其不良反应较大,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不理想,而从天然药物中寻找降血糖有效成分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11]。复方消渴降糖胶囊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对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142.4 g生药/kg,当于成人日用量的100倍以上,安全无毒性[12]。四氧嘧啶是特异性的β细胞毒剂,其在体内通过产生超氧自由基并破坏胰岛的β细胞,导致细胞内DNA受到损伤,同时激活多聚ADP核糖体合成酶的活性,进而导致mRNA功能受损,致使β细胞合成前胰岛素显著减少,并引起实验性糖尿病[13,14]。通过实验表明,复方消渴降糖胶囊(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正常小鼠血糖,能显著性控制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的升高,并且对于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提示复方消渴降糖胶囊具有相似于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的作用[5],值得进一步研究。目前多数研究表明,复方中药在降低血糖作用机制方面可能与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及受体的亲和力、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或影响到一些和糖代谢途径关系密切的酶的作用等有关[11],本研究虽然观察到复方消渴降糖胶囊具有良好的控制血糖的效果,但其作用机制尚不能解释清楚。由于复方中药在治疗糖尿病疗效方面体现在多靶点,多路径的调控,所以研究复方消渴降糖胶囊对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调节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及自由基的影响以及其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15]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摘要:目的 研究复方消渴降糖胶囊的急性毒性及降血糖作用。方法 以最大给药浓度(3.56 g生药/mL))及最大给药体积(0.4 mL/10 g)灌胃(ig)小鼠测量复方消渴降糖胶囊最大耐受量;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随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消渴降糖胶囊高、中、低剂量组(30.0、15.0、7.5 g/kg)。相应药物灌胃给药,共10 d。血糖采用oxidas方法测定。灌胃给药观测复方消渴降糖胶囊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 复方消渴降糖胶囊最大耐受量为142.4 g生药/kg,安全无毒,并能显著降低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结论 复方消渴降糖胶囊安全无毒性,并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其降糖的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确定。

参芪降糖颗粒说明书 第2篇

【拼音全码】CanQiJiangTangKeLi

【主要成份】参芪降糖颗粒为人参茎叶皂甙、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枸杞子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颗粒。

【性状】参芪降糖颗粒为浅棕色颗粒;气微,味甘、微涩。

【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Ⅱ型糖尿病。

【规格型号】3g*10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g,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效果不显著或治疗前症状较重者,每次用量可达3g,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有实热症者禁用,待实热症退后可以用。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防潮,阴凉处。

【包装】3g*10袋/盒。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50075

【生产企业】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

小麦胚芽的降糖降脂作用 第3篇

以小麦胚芽与富强粉为例,每百克中含有:

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小麦胚芽中的营养素含量要大大高于普通面粉。食物的营养素最终能被人体摄入多少,不仅仅与其含量相关,也与烹调方法相关。烹调时,加热温度越高,营养素损失越多;加热时间越长,营养素损失也越多。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小麦胚芽和我们常见的豆类、谷类食物不同,只需要简单加热即可食用。比如用牛奶冲麦胚时,营养素损失极少;而在汆丸子、熬粥时最后放胚芽也同样可以保留麦胚中更多的营养素以及风味。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做所需烹调时间较长的蒸发糕时,也会因为其中的酵母发酵会保护麦胚,使其蛋白质生物利用价值更高,并且消除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拮抗反应。最值得关注的是,麦胚中丰富的B族维生素会因为发酵而增殖,可以说麦胚发糕是不可多得的多维美食!

小麦胚芽中一些营养素对于预防和治疗慢性病具有非常积极的辅助作用。例如:麦胚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我们从膳食中摄取的量是25克?30克,过多过少都不益健康。而我们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的膳食纤维量不足,这就容易诱发结肠癌、直肠癌或“三高”。只要每天吃30克麦胚,就可以有效降低这些疾病的患病概率。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在胃中消耗速度减缓(因其相对细粮而言难消化),所以会增强饱腹感。糖尿病患者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多摄入膳食纤维多的食物可以预防因为食物消化快而导致的低血糖。除此之外,小麦胚芽中还含有二十八烷醇,它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抗诱变的作用,可以刺激葡萄糖氧化酶发挥正常活性,从而起到降糖的作用。

对于高血脂的朋友而言,麦胚中的膳食纤维在进入肠道之后会大量吸水膨胀,刺激肠壁神经,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可以清除肠道内的代谢垃圾和毒素。这些膳食纤维在大肠中发酵时会促进肝脏分泌出更多的胆汁酸(虽然部分胆汁酸可以重复利用,但毕竟还是消耗了不少),降低人体自身合成胆固醇的水平,从而起到控制血脂的作用。除了膳食纤维,麦胚中对血脂有直接控制作用的还有植物甾醇,虽然同属固醇类物质,但植物甾醇却可以降低胆固醇的吸收概率。植物甾醇对人体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等,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心脏病、溃疡、皮肤鳞癌、宫颈癌等有明显的辅助疗效。此外,在人体中植物甾醇还是重要的维生素D3的合成原料。所以,在进食高胆固醇食物时,适量搭配植物甾醇丰富的食材,可以保证饮食健康。

麦胚还是维生素异常丰富的食物,除了软化血管、抗氧化的维生素E及预防皮肤和黏膜炎症溃疡的维生素B2(核黄素),小麦胚芽中的维生素B1含量也较高,维生素B1可以合成食物碳水化合物能量转换不可或缺的辅酶,可以预防神经炎症。严重的脚气病就是长期缺乏维生素B1造成的。脚气病并非普通的脚癣,而是一种严重的神经性疾病,症状为双下肢水肿,小腿腓肠肌疼痛和膝反射亢进,经医生检查诊断后可以服用足量的维生素B1进行治疗。平时保持膳食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1,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经常大量饮酒的人,因为酒精的代谢需要消耗更多的维生素B1,也容易造成维生素B1缺乏,适量补充麦胚也非常有益。

需要提示的是,小麦胚芽比面粉热量稍高,它也算是主食的一部分,对于高血糖的朋友而言,进食小麦胚芽时需注意减少相应量的主食。

责任编辑/刘颖

铁皮石斛膏降糖作用的研究 第4篇

1 实验材料

1.1 药物与试剂

铁皮石斛膏:棕竭色半固体, 每g相当于生药2.2g, 批号:060725, 由浙江人天养生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四氧嘧啶:Sigma公司产品。链脲霉素:Sigma公司产品。降糖灵 (盐酸苯乙双胍) 片:江苏金坛制药厂产品, 批号:021018。盐酸二甲双呱片:上海信宜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产品, 批号:20050421。血糖GLU测定试剂盒:宁波慈城生化试剂公司产品。

1.2 动物

ICR小鼠, 雌雄兼用, 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合格证:SCXK (浙) 2003-0001号。

1.3 仪器

AEL-200电子天平:日本SHIMADZU公司。721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AT-738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海安泰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2 方法与结果

2.1 降糖作用

雌性ICR小鼠, 体重18~22g, 随机留取10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 其余小鼠尾静脉注射 (100mg/kg) 四氧嘧啶造模, 1周后从造模小鼠中筛选空腹血糖超过15mmol/L小鼠50只, 分为模型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 (300mg/kg) 阳性对照组、铁皮石斛膏0.75、1.5、3.0g/kg 3剂量组, 每组10只, 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 每天1次, 连续2个月, 给药体积均为0.2ml/10g体重, 正常对照组以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 每周测定体重1次, 每2周剪尾取血测定空腹血糖1次, 结果见表1。

t检验;与模型组比较*P<0.05

2.2 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雌性ICR小鼠, 体重18~22g, 尾静脉注射 (100mg/kg) 四氧嘧啶造模, 1个月后筛选空腹血糖超过15mmol/L小鼠40只, 分为模型组、铁皮石斛膏1.5、3.0、6.0g/kg 3剂量组, 每组10只, 禁食约5小时后, 灌胃给药, 给药体积均为0.2ml/10g, 30分钟后灌胃给予10%淀粉溶液 (0.2ml/10g) , 给药前及给淀粉后0.5、1、2、3小时剪尾采血, 测定血糖含量, 计算曲线下面积, 结果见表2。

t检验;与模型组比较*P<0.05

2.3 对正常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雄性ICR小鼠40只, 体重18~22g, 随机分为空白组、铁皮石斛膏1.5、3.0、6.0g/kg 3剂量组, 每组10只, 禁食约5小时后, 灌胃给药, 给药体积均为0.2ml/10g, 30分钟后灌胃给予10%淀粉溶液 (0.2ml/10g) , 给药前及给淀粉后0.5、1、2、3小时剪尾采血, 测定血糖含量, 计算曲线下面积, 结果见表3。

t检验;与空白组比较△P<0.05

3 讨论

铁皮石斛膏处方组成主要有铁皮石斛、灵芝、黄精、人参果、蜂胶等, 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能,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发现其还具有一定的降糖降脂作用。吴昊姝等[1]报道铁皮石斛能通过调节胰岛α、β细胞分泌的激素水平发挥降血糖作用, 并具有胰内和胰外降血糖的作用机制。陈云龙等报道[2]细茎石斛多糖能显著降低肾上腺素、四氧嘧啶引起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 提高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葡萄糖耐量, 但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无影响。罗傲霜等报道[3]迭鞘石斛多糖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空腹血糖, 增强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的糖耐量, 而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和正常大鼠糖耐量没有明显影响。王红玲等报道[4]黄精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水平虽无明显影响, 但可显著降低肾上腺素诱发的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值, 同时降低肾上腺素模型小鼠肝脏中cAMP的含量。陈伟强等[5]报道灵芝多糖能显著降低血糖, 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修复胰岛细胞, 增加葡萄激酶的活性;上述报道为铁皮石斛膏所具有的调节血糖作用提供了一定的文献依据。

本文实验结果也表明, 铁皮石斛膏3g (生药) /kg剂量灌胃给药可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值, 并明显改善该模型小鼠的糖耐量, 减少其血糖曲线下面积, 6g/kg剂量对正常小鼠糖耐量也有一定改善作用。本文结果初步证明了铁皮石斛膏的调节血糖作用, 至于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昊姝, 徐建华, 陈立钻, 等.铁皮石斛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中国中药杂志, 2004, 29 (2) :160.

[2]陈云龙, 何国庆, 张铭, 等.细茎石斛多糖的降血糖活性作用.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 , 2007, 34 (6) :658

[3]罗傲霜, 淳泽, 葛绍荣, 等.迭鞘石斛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 12 (3) :334.

[4]王红玲, 张渝候, 洪艳, 等.黄精多糖对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及机理初探.儿科药学, 2002, 8 (1) :14.

口服降糖药物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 第5篇

【关键词】 降糖药;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降糖药物,因其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可减少糖尿病相关的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减少糖耐量受损患者发展糖尿病的发生率,且副作用较小,临床治疗中,作为糖尿病特别是肥胖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倍受重视。现将口服降糖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作简要阐述。

在T2DM的药物治疗中,口服降糖药的降糖效果明显,虽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可能的降糖作用是通过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了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和分解,降低过高的肝糖输出,延缓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同时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游离脂肪酸浓度1,又不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致胰岛B细胞过早衰竭。可明显降低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并且当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时,无降糖作用。

其中二甲双胍服用后不增加体重2,与SU类药物、胰岛素相比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故对早期、超重的T2DM患者,二甲双胍是一线用药。

促胰岛素分泌剂,此类药有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主要通过促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外流,B细胞去极化,Ca+内流,诱发胰岛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1 磺脲类

1.1 格列吡嗪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较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1.2 格列齐特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它还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

1.3 格列本脲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它在所有磺酰脲类药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苯磺丁脲的200—500倍,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可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2 非磺脲类

新型口服非磺酰脲类抗糖尿病类药物,对胰岛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药物类似,但该类药物与磺酰脲受体结合与分离均更快,因此能改善胰岛素早时相分泌、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其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瑞格列奈(诺和龙):

2.1 双胍类 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2型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主要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其降糖作用较苯乙双胍弱,但毒性较小,与磺酰脲类药比较,本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很少引起低血糖,此外,本品具有增加胰岛素受体、减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还有改善脂肪代谢及纤维蛋白溶解、是肥胖型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

2.2 α—糖苷酶抑制剂 现有阿卡波糖(拜唐平):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也不影响体重;可与其他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可用于各型糖尿病,以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亦可用于对其他口服降糖药药效不明显的患者。

2.3 胰岛素增敏剂 本类药物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岛素的能力,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能有限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與其他类口服降糖药合用,能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其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2.4 胰岛素及其类似药物 胰岛素是最有效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之一,胰岛素制剂在全球糖尿病药物中的使用量也位居第一。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唯一治疗药物,此外,约有3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需要使用胰岛素。目前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都在加紧对胰岛素非注射剂的研发。目前国内市场使用广泛的胰岛素制剂有:诺和灵,优泌林。

降糖药共同的严重副作用为低血糖。双胍类的降糖药对肠胃的伤害较大,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酮尿和乳酸酸中毒。

磺脲类表现为:①白细胞减少。可出现嗓子痛,伴有寒战的高热,有口腔炎、全身酸懒等症状。②溶血性贫血。尿呈黄褐色或红色,皮肤及眼睛有黄染,发热,颜面发白,疲劳无力。胰岛素增敏剂可引起水潴留。

参考文献

[1] Johansen K.Efficacy of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NIDDM. Diabetes Care,1999,22:33—37.

降糖作用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来院门诊就诊的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 女24例;年龄24~72岁, 平均 (50.28±6.25) 岁;病程3.2~8.4年, 平均 (6.53±1.76) 年。对照组男27例, 女23例;年龄25~74岁, 平均 (51.63±6.24) 岁;病程3.1~8.9年, 平均 (6.51±1.55)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疗法、运动疗法等基础治疗, 维持原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 (商品名:来得时生产商:Aventis Pharma Deutschland批准文号:注册证号:S20030078, 规格:每毫升注射液含3.64 mg甘精胰岛素活性物质, 相当于100 IU人胰岛素。10 m L:1000单位/支×1支) , 每晚22:00时皮下注射, 起始剂量为0.2 u/ (kg·d) , 根据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调整甘精胰岛素的用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 (商品名:诺和力, 生产商:诺和诺德 (中国) 制药有限公司分包装,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10026, 规格:3m L:18 mg (预填充注射笔) /盒) , 每晚22:00时皮下注射, 起始剂量为0.6 mg/d, 使用1周后, 根据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 经用量调整至1.2 mg/d, 最大可增加至1.8 mg/d。两组血糖控制的目标值为FBG:4.4~7.2 mol/L, 2h PG在10.0 mol/L以下。以治疗12周为观察节点。

1.2.2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BG) 、餐后2 h血糖 (2h PG)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空腹胰岛素 (FINS) 、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 (WBISI) 、三酰甘油 (TG) 、胆固醇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体质量指数 (BMI) 、腰围 (WC) 、臀围 (HC) 及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的变化情况;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变化情况, 记录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及患者的满意度。

1.2.3 检测方法:

所有纳入对象在检测前晚上进清淡饮食, 清晨抽空腹静脉血5 m L, 以3000 r/min, 高速离心, 取上层血清, 置于-80℃冰箱中备测FBG、FINS、Hb A1c。

1.2.4 HOMA-IR和WBISI计算方法:

HOMA-IR= (FBGx FINS) /22.5, 正常个体的HOMA-IR指数为1。随着胰岛素抵抗水平升高的升高, HOMA-IR指数将高于1;WBISI=10000/ (FBG×FINS) × (平均血糖×平均胰岛素)

1.2.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检验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检验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FBG、2h PG、Hb A1c、FINS、HOMA-IR、WBISI、TC、TG、HDL-C、LDL-C、BMI、WC、HC、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FBG、2h PG、Hb A1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FINS、HOMA-IR、WBISI、BMI、WC、HC、TC、TG、HDL-C、LDL-C、SBP、DBP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和表2。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 #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对照组发生低血糖事件5例。观察组有4例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 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集中在治疗的1~2周内, 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 症状逐渐消失。

3 讨论

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 患者多肥胖, 易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因此, 多数专家认为糖尿病的治疗除了应积极控制高血糖外, 还应重视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控制体质量。利拉鲁肽是一种人胰高糖素样肽-1 (GLP-1) 类似物, 用于治疗糖尿病, 其具有以下优势:

3.1 利拉鲁肽有别于传统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它的降糖机制上:

GLP-1是肠道细胞合成的一种多肽, 它能够根据体内葡萄糖水平的高低“按需”调节胰岛素分泌, 就像给胰腺装了个“开关”。当体内血糖过高时, 它会将这一开关“打开”, 释放胰岛素;而当血糖达到正常范围时, 则“关闭”开关, 使血糖停留在平稳的范围内, 将低血糖发生的风险降到最低[1]。

3.2 利拉鲁肽主要优势还体现在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β细胞功能的逐渐衰竭是导致糖尿病不断进展的“罪魁祸首”。现有的口服降糖药都不具备保护β细胞功能的作用, 也就无法阻止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2]。在全球40多个国家的4000多名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LEAD研究证明, 利拉鲁肽可以改善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有可能延缓糖尿病的发展进程[3]。

3.3 除了在降血糖、减少低血糖事件、保护β细胞功能方面表现优异, 利拉鲁肽还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同时, 它能够降低体质量, 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胃排空, 增加饱腹感, 抑制食欲有关, 这也是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4];

还能降低血压和调节血脂水平, 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方面也发挥出优势[5]。这无疑给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3.4 此外, 利拉鲁肽提供了最大的治疗灵活性, 每天只需用药一次, 且可在一天中任何时间给药, 不受用餐时间限制, 最大程度的方便了患者用药。

本研究采用利拉鲁肽治疗经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 并与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 在血糖控制方面两组的效果基本一致, 而在减轻胰岛素抵抗,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减轻体质量, 降低血压和调节血脂水平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充分体现了利拉鲁肽的优势。

摘要: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治疗非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来院门诊就诊的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其中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 以治疗12周为观察节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BG) 、餐后2 h血糖 (2hPG)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空腹胰岛素 (FINS) 、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 (WBISI) 、三酰甘油 (TG) 、胆固醇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体质量指数 (BMI) 、腰围 (WC) 、臀围 (HC) 及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的变化情况, 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FBG、2hPG、HbA1c、FINS、HOMA-IR、WBISI、TC、TG、HDL-C、LDL-C、BMI、WC、HC、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FINS、HOMA-IR、WBISI、BMI、WC、HC、TC、TG、HDL-C、LDL-C、SBP、DBP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对照组发生低血糖事件5例。观察组有4例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利拉鲁肽治疗经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不但能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 同时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并且可以减轻体质量, 降低血压和调节血脂水平, 优势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利拉鲁肽,药理分析,2型糖尿病,非初诊

参考文献

[1]周岩, 吴大方, 曹晋, 等.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 (19) :3227-3229.

[2]王镁, 于世家, 刘松岩, 等.利拉鲁肽治疗93例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观察[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3, 33 (5) :289-292.

[3]邹大进.利拉鲁肽:控制体重和减少内脏脂肪有助于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3, 29 (7) :674-679.

[4]Kondo Y, Satoh S, Nagakura J, et al.Defining criteria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liraglutide using the glucagon stimulation tes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J Diabetes Investig, 2013, 4 (6) :571-575.

如何减少和避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 第7篇

一、口服降糖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 也就是说任何药物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降糖药物也不例外。临床常用的降糖药分五大类,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各类降糖药物的副作用:

1、磺脲类:

包括优降糖、美吡达、达美康、糖适平等。此类药物低血糖较常见, 其它少见的副作用有皮疹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等。

2、格列奈类:

包括诺和龙、唐力等。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 但发生率低而且程度轻, 其它副作用罕见。

3、双胍类:

包括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主要副作用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反酸等消化道反应, 其它少见的副作用有营养不良性贫血及乳酸酸中毒。乳酸酸中毒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急性并发症, 多见于服用苯乙双胍且有心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 患者表现为乏力、呼吸深快、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而二甲双胍极少引起乳酸酸中毒。

4、a—糖苷酶抑制剂:

包括拜唐苹、倍欣等。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 如腹胀、排气增多, 偶有腹痛、腹泻。

5、胰岛素增敏剂:

包括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少数人服用后可导致水钠潴留, 引起颜面及下肢浮肿、加重心衰。此外, 此类药物还可能引起肝功异常、贫血与红细胞减少。

在降糖药物引起的各种副作用中, 最常见的当属低血糖, 轻度低血糖会出现心慌、出汗、有饥饿感症状, 而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其次是胃肠道反应, 其它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糖尿病友最担心的问题是:“长期用药究竟会不会损害肝肾?”一般说来, 降糖药物本身不会对肝肾造成直接损害。那么, 为何有些降糖药物说明书上特别注明“肝肾功能不良者禁用”?这是因为这些药物都要经过肝肾代谢, 如果患者原本肝、肾疾患, 用药后势必会加重肝脏、肾脏的负担, 导致肝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同时还会影响药物的排泄, 导致药物蓄积中毒。

二、既不必“因噎废食”、也不能“不以为然”

病例1:刘大妈是位有着十多年糖尿病史的老患者, 过去一直按医嘱正规服药, 血糖控制良好。在一次某保健品公司举办的讲座上, 讲者大肆渲染降糖药物的种种副作用, 特别提到对肝肾有损害。这让刘大妈不由地担心起来, 为了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刘大妈擅自把口服降糖药停了, 改吃保健品。没过多长时间, 久违的“三多一少”症状再次出现在刘大妈身上, 一查血糖明显升高。主管医生了解了原因后, 让她重新恢复原来的治疗方案, 大妈的血糖这才稳定下来。

病例2:王师傅是一位出租车司机, 四年前查体发现有糖尿病。由于他不太重视, 再加上工作很忙, 因此很少去医院看病, 都是自己到药店随便买点药吃。由于服药不规律, 经常漏服、随意增减, 因此, 血糖控制很不理想。去年, 王师傅因下肢浮肿到医院检查, 尿常规查发现有蛋白, 血尿素氮、肌酐都偏高, 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医生建议他停用口服降糖药, 改用胰岛素治疗, 但他没有接受而是继续服用二甲双胍, 结果导致严重的“乳酸酸中毒”, 差点丢了性命。

点评:凡是药物都有两重性, 既有“正作用”——治疗作用, 也有“副作用”——不良反应, 不同药物其副作用多少及轻重有所不同, 绝对安全的药物 (包括中药在内) 是不存在的。在选用药物时, 一定要权衡利弊, 既不能因噎废食, 也不能盲目随意, 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 结合自身病情合理选用药物,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用药安全。

三、如何减少和避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

1、为了避免或减少低血糖发生, 患者除了不要过度节食、定时定量进餐、适时加餐以外, 尽量不要选择强力、长效口服降糖药 (如优降糖) , 而且用药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加。在各类降糖药当中, 只有胰岛素促泌剂 (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 才会导致严重的低血糖, 其他三大类药物在单独使用时很少引起低血糖, 对于容易引发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 应尽量选择其他三大类药物。

2、双胍类药物最好在餐中或餐后服用,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消化道反应。另外, 二甲双胍肠溶片比普通片消化道反应轻。

3、对于已经出现肾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最好选择通过胆道而不通过肾脏排泄的药物 (如糖适平、诺和龙) , 这样就不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当然, 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原则上应禁用一切口服降糖药, 改用胰岛素治疗。

4、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存在高血脂、脂肪肝、肝功异常, 对于这类病人, 在用药期间要严密监测肝功能, 如果转氨酶越来越高, 就及时停药, 改用胰岛素, 必要时可给予保肝治疗。

5、尽量联合用药。一般说来, 药物副作用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 药物剂量越大, 其副作用也相应增加。而采取联合用药, 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 减少每一种药物的使用剂量, 从而大大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6、循序渐进用药。部分糖尿病人在最初服用糖苷酶抑制剂 (如拜唐平) 、双胍类 (如二甲双胍) 等药物时, 常常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有些病人甚至因此而被迫停药。一般说来, 胃肠道对药物的适应和耐受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 在使用这类药物时, 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 经过1~2周逐渐增加至治疗剂量, 倘若一上来就足量给药, 病人往往难以耐受。

四、为确保用药安全, 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首先, 应当对所用药物的副作用心中有数, 了解其适应症与禁忌症。例如:慢性缺氧、肝肾功能不全以及严重贫血的病人不能选择双胍类药物;心力衰竭及水肿患者忌用胰岛素增敏剂;慢性肠炎、腹泻、腹部手术恢复期以及疝气患者忌用a—糖苷酶抑制剂;妊娠期妇女除双胍类药物以外, 其它各类药物原则上应当禁用。

其次, 在开始药物治疗之前, 应作包括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等在内的各种必要检查, 了解患者各脏器的功能状况, 指导临床用药。此外, 在用药的过程当中, 也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第三, 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切忌盲目选择药物或者为了追求快速显效而大剂量用药。

第四, 不要轻信广告宣传, 那些宣称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且能彻底根治糖尿病的所谓“纯中药制剂”, 统统都是骗人的。

降糖作用 第8篇

关键词:枸杞,桑叶,Ⅱ型糖尿病

糖尿病、冠心病与肿瘤是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枸杞多糖对Ⅱ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多有报道[1,2,3,4];另外桑叶的降糖作用也一直被人们所关注[5],特别是在桑叶黄酮、桑叶多糖和生物碱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利用这两种提取物的混合物进行降糖试验的研究不是很多。鉴于枸杞与桑叶具有药食同源性,在功能性食品或药品的开发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我们在考察了提取工艺的同时,利用四氧嘧啶建立的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对枸杞提取物和桑叶提取物的混合物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研究。

1 实验材料与器材

1.1 原材料与实验动物

桑叶: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子,购于广东康怡制药有限公司

枸杞:宁夏枸杞,购于广东康怡制药有限公司

KM小鼠,体重26±2g,雄性,广东省医学动物实验中心[合格证号SCXK (粤)2007-2008]

1.2 试剂

四氧嘧啶(纯度≥98%) sigma公司;

ViscozymeoRR L复合植物水解酶:sigma公司;

β-环糊精(纯度≥98%)

浓硫酸:分析纯5g/L新配置苯酚水溶液

甲醇:分析纯

聚酰胺;

葡萄糖试剂盒: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实验器材

南京凯米公司卷式超纳滤膜设备(5万道尔顿-80道尔顿);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762: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LGJ-10C型冷冻干燥机:北京四环科学仪器厂有限公司生产;

AL20 4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GKE11CR2型可控硅恒温水浴锅:上海锦屏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RE-52AA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LXT-ⅡB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技技术公司;

2 实验方法

2.1 枸杞的提取

精选大而饱满无虫蛀的宁夏枸杞干果,我们比较了不同的酶在各自的推荐温度、浓度时,料液比1:18提取两次,每次提取2h的提取效果。如表1.表2.表3.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ViscozymeoRRL复合植物水解酶水解效果较好。我们将所得的枸杞提取液减压浓缩,真空冷冻干燥成粉末,多糖含量230mg/g (生药含量2.89g/g),备用。

2.2 桑叶的提取

精选大而色泽鲜艳无虫的干桑叶,用L9 (34)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环糊精浓度、料液比与提取时间对桑叶总黄酮提取的影响,以确定桑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

以上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和提取时间的延长,桑叶黄酮的提取率上升明;而环糊精浓度与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不是很大。影响因素主的主次持续A>D>C>B,对于以上条件的选择最佳提取工艺是A3B3C1D3。利用该条件我们提取了对桑叶黄酮进行了提取。提取液经7万道尔顿纳滤膜处理,超滤液用80道尔顿的纳滤膜处理,得浓缩截留液,减压浓缩,真空冷冻干燥成粉末,多糖含量75mg/g,黄酮含量45mg/g (含生药5.88g/g),备用。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5**p<0.01 vs model control group

2.3 降血糖动物实验

2.3.1 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制备:

,小鼠喂养基础饲料(购于广东省医学动物实验中心)于通风良好,室温24℃~27℃,相对湿度40%~60%的标准动物房中。适应期3天,于第4天下午20:00禁食不禁水12h,空腹注射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180mg/kg;正常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3天后,眼眶取血,测定血糖浓度。血糖范围在11.1~25mmol/L为建模成功小鼠。

2.3.2 分组与给药:

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即分为模型对照组,物治疗组,每组1 1只小鼠,要求两组之间血糖平均不大于0.2mmol/L;正常对照组(8只)。各组小鼠每天摄食前ig给药1次,0.4ml/只,治疗组(枸杞提取物1.73g/kg,桑叶提取物0.68g/kg);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代替,分别于给药后第10天和第17天后采血,检测血糖变化。

2.3.3 血糖检测:

采血前小鼠禁食不禁水5~6h,空腹眼眶采血0.1~0.2ml,45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按照血糖检测试剂盒操作,检测血糖浓度。

2.3.4 数据分析: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复合酶对枸杞多糖的提取

我们利用复合酶水解方法提取枸杞多糖与水提取比较,复合酶提取方法可以明显增加枸杞多糖的提取效率。原因可能是,复合酶能够有效水解枸杞子的细胞壁,有利于多糖的提取,同时也将果胶、纤维素和一些水溶性不好的多糖水解水解为水溶性多糖,增加了多糖的产率。

3.2 环糊精对桑叶黄酮的提取与膜技术

利用环糊精包埋的方法提取桑叶黄酮,可以明显增加提取的效率。由于环糊精具有内部疏水外部亲水的性质,对黄酮类化合物有一定的包埋作用,可以增加黄酮的提取效率。通过利用膜技术,能够有效的除去提取物中的其他大分子物质,起到对桑叶有效成分的富集作用。

3.3 模型稳定性评估

给药前至给药17日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血糖浓度均有上升;但正常对照组血糖浓度变化相对平稳,模型对照组血糖浓度上升显著;这表明高血糖模型建立相对比较稳定,结果见表4。

3.4 对高血糖小鼠血糖变化的影响

结果见表4。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植物提取物治疗组的血糖在给药17天后,血糖明显下降,且低于给药前的血糖值。

4 讨论

该研究说明,枸杞、桑叶的提取物对Ⅱ型糖尿病小鼠有一定的治疗功效,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枸杞多糖[6]与桑叶提取物[7,8]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活性,同时枸杞多糖对四氧嘧啶损害的小鼠胰腺细胞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8,9,10]有关。

本文为开发枸杞和桑叶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保健食品或药物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结论还需在临床上进行验证。

此外,利用环糊精对桑叶黄酮进行包埋,也提高了桑叶提取液中黄酮的含量。利用酶解方法对枸杞多糖的提取研究的不是很多,我们比较了枸杞多不同提取条件,认为利用复合水解酶水解枸杞中的纤维素与果胶,能够在破坏枸杞细胞的同时显著增加多糖的提取,较一般的提取方法,条件温和,易操作,提取率高。该方法也为枸杞多糖

参考文献

[1] 王玲,张才军,李维波,等.LBP-D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的预防作用.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 :55~57

[2] 杨新波,黄正明,曹文斌,等.枸杞多糖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中国药理学通报,1996;12(6) :505

[3] 罗琼,李瑾玮,张声华,等.枸杞及其多糖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兔血糖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1997;17(4) :231~233

[4] 古丽热,玉苏甫.枸杞子提取物对四氧嘧啶诱发的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175) :1~2

[5] 薛长勇,刘英华,张荣欣,等.桑叶黄酮对α-糖苷酶活性的影响.中国 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1) :4191~4193

[6] 田丽梅,王曼,陈卫,等.枸杞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系列Ⅰ.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3) :23~25

[7] Yoshinki A,HivomuM.The structure of moranoline,a piperidine alkaloid form morus species.Nippon Nogei Kagaku Kaishi,1976;50(11) :571~572

[8] 屈爱红,黄哲,马骏,等.桑叶黄酮的提取及其降糖作用的研究.中草药,2004;35(11) :1242~1243

[9] 徐曼艳,张红锋,王煜飞 枸杞多糖对饲养嘧啶损伤的立体大鼠细胞的保护作用.中药材,2002;25(9) :649~651

降糖作用 第9篇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 发病机制复杂, 并常常导致各种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约占40%。有报道细胞内的活性氧与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和发展关系密切。目前还未见黄连生物碱单体及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降糖及抗氧化活性文献的报道。本文比较研究了3种黄连生物碱的降糖活性、清除过氧化氢和超氧负离子能力以及对高脂和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降糖和抗氧化活性。

1 材料与试剂

二氧化碳培养箱 (Thermo) , 紫外分光光度计 (UV1800) 。RMB 1640培养基, HepG2细胞 (北京军工所) , 胎牛血清 (Gibico) , 葡萄糖试剂盒, SOD试剂盒, MDA试剂盒 (南京建成) , 其它试剂都为分析纯。黄连生物碱等均为本实验室自制, 纯度在98%以上。实验动物KM小鼠, 体重 (20±2) g, 雌雄各半, 由重庆医科大学提供。

2 方法

2.1 促进HepG2细胞葡萄糖吸收

各给药组根据预试验结果分别在半数抑制浓度可能的浓度范围附近设置3个给药浓度, 分别为10、1和0.1mg·L-1。按照文献方法测定各药物组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量。

2.2 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动物试验

18~22g KM小鼠, 雌雄各半, 取12只为正常对照, 其余喂高脂饲料1个月, 然后禁食不禁水12h后, 以70mg·kg-1小鼠尾静脉注射链脲菌素诱导高糖小鼠模型3天后选取血糖值为15~20mmol·L-1的小鼠用作高糖小鼠。然后将高糖小鼠分为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复合黄连生物碱 (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各1/3) 、糖脉康、高糖模型以及正常对照等七组。每组大于12只, 雌雄各半。分组后按照生物碱剂量为 (225mg·kg-1) 灌胃, 高糖组灌胃生理盐水。2个月后, 代谢笼收集尿送医院检测mALB, 眼眶取血, 取血清, 按试剂盒的说明检测SOD、MDA。按照文献方法测定红细胞中AR。

3 结果

3.1 促进葡萄糖消耗能力比较

各药物组促进HepG2细胞对葡萄糖吸收如图1所示, 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逐渐增加。在相同浓度下, 三种生物碱, 小檗碱促进细胞消耗葡萄糖能力最强, 黄连碱次之, 巴马汀最弱。复配后的生物碱促进细胞消耗葡萄糖能力比小檗碱还要强。

3.2 动物实验结果比较

小鼠喂养60天后, 糖尿病小鼠血清SOD、MDA、红细胞AR、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到, 黄连生物碱单体和复合生物碱均可以提高血清SOD活力, 降低血清MDA含量和红细胞中AR活性, 降低尿液中mALB浓度。其中, 复合黄连生物碱的SOD活力最高、血清中MDA含量最低、红细胞中AR活性最低。

注:实验过程中部分小鼠死亡, 表中给出的为检测血糖时小鼠的只数。

4 讨论

细胞降糖实验和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 黄连复合生物碱由于黄连生物碱的相互协同作用, 降糖效果最好, 小檗碱降糖活性次之, 黄连碱再次之, 巴马汀最差。过多的氧自由基可作用于蛋白质磷酸化及其级联的信号转导、细胞内Ca2+稳态及转录因子的激活等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多个靶位点, 调控信号的转导, 促发胰岛素抵抗, 而胰岛素抵抗又反过来加重氧化应激;细胞内的活性氧持续过多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密切。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黄连生物碱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即利用小檗碱和黄连碱具有很强的降糖活性, 巴马汀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使得复合黄连生物碱具有更好的降糖作用和抗氧化能力。

摘要:目的:评价黄连生物碱单体 (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 及其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活性和氧化应激能力。方法:细胞实验评价3种生物碱及其复合生物碱促进葡萄糖消耗的能力;动物实验评价3种生物碱, 复合生物碱、高糖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糖脉康组小鼠尿微量白蛋白 (mALB) 、血液丙二醛 (MDA) , SOD和醛糖还原酶 (AR) 活性。结果:三种生物碱单体均能促进细胞葡萄糖消耗, 都有抗氧化作用, 但是复合生物碱的效果最好。动物实验表明复合物的降糖能力优于单体, 且能明显增加SOD活力, 降低mALB和MDA含量和AR活性。结论:黄连复合生物碱较强的降糖和抗氧化能力可能通过黄连生物碱单体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实现。

关键词:黄连生物碱,降糖作用,抗氧化作用,糖尿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285.

[2]钟国跃, 黄小平, 马开森, 等.我国黄连 (味连) 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5, 30 (7) :594-596.

[3]张鹏, 马艳花.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研究概况[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21) :254-256.

[4]朱家颖, 芩晓凤, 陈新, 等.黄连生物碱降糖活性协同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 (9) :2282-2284.

[5]张鹏, 马艳花.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研究概况[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21) :254-256.

[6]杨小玉, 陆付耳.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J].中国药理通报, 2008, 24 (9) :1138-1142.

聪明降糖药:肠促胰素类降糖药 第10篇

肠促胰素类药物正可谓顺势而来,它弥补了传统降糖药物的不足,正越来越为广大医生和患者所认可。

肠促胰素发现历史

早在1932年,人们就发现在达到相同血糖水平时,口服葡萄糖比静脉注射葡萄糖能刺激更多的胰岛素分泌。上世纪60年代,麦金太尔(McIntyre)和埃尔里克(Elrick)等人将这种额外的效应称为“肠促胰素效应”。而珀利(Perley)等人进一步研究证实,这种“肠促胰素效应”所产生的胰岛素占进食后胰岛素总量的50%以上。1986年,瑙克(Nauck)等人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肠促胰素作用减退,这提示,肠促胰素系统异常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之一。肠促胰素是一类肠源性激素,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等。

根据葡萄糖浓度发挥作用的“聪明药”

正常人在进餐后,肠促胰素开始分泌,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以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和波动,称之为“肠促胰素效应”。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其“肠促胰素效应”减弱,主要表现为进餐后肠促胰素浓度升高幅度较正常人有所减小,但其促进胰岛素分泌以及降血糖的作用并无明显受损,因此肠促胰素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新靶点。研究已证实,肠促胰素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是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方式发挥作用的,即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肠促胰素降血糖作用停止,使得血糖不至于降低过低,从而避免出现低血糖。

胰岛还有一种细胞叫α细胞,它分泌胰高血糖素(glucagon),起到升高血糖的作用,α细胞的不恰当作用也是糖尿病升高的机制之一。肠促胰素不仅通过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它还可以抑制α细胞的作用使得血糖下降。肠促胰素对α细胞的作用也是依赖葡萄糖浓度发挥作用的,即血糖高时它才抑制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达到降血糖目的,因此有人将肠促胰素类降糖药称为“聪明的降糖药”。

该类药物在我国已上市销售

人体自身分泌的肠促胰素作用时间很短,通常在数分钟内就会被体内二肽基肽酶-4(DPP-4)降解。因此,延长其作用时间对加强肠促胰素效应至关重要。一是开发肠促胰素类似物,让其既保有肠促胰素的功效,又能抵抗降解;二是开发DPP-Ⅳ酶抑制剂。即一类通过补充外源性肠促胰素的类似物,来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肠促胰素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效应,因此该类药物也被称为外源性肠促胰素。目前我国上市的有利拉鲁肽(商品名诺和力)、安塞那肽(商品名百泌达),这两种药物均需要注射应用。另一类称为DPP-4(二肽基肽酶)抑制剂,即通过抑制人体自身肠促胰素的降解,提高内源性肠促胰素的水平,从而延长其作用时间,达到降糖目的,如西格列汀(商品名捷诺维)、沙格列汀(商品名安立泽)、维格列汀(商品名佳维乐)等,这一类药物为口服制剂。

长期保护人体β细胞

现有的2型糖尿病传统治疗方法虽然多能有效控制血糖,但不能持久有效地保护人体的胰岛β细胞,致使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退,病情持续进展,因而无法持久控制患者的血糖。糖尿病传统药物治疗还存在体重增加、低血糖、心血管风险等问题。

基于肠促胰素降糖作用机理的治疗方案可长期保护人体β细胞。同时,由于它是一类“聪明的降糖药”,它可以有效地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同时不影响体重甚至能够降低体重。国外一些研究还显示,这类药物可以保护心血管,具体的机制还在研究中。总之,肠促胰素类降糖药可以延长现有血糖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延缓疾病进展。

此外, 就作用优势而言,肠促胰素类似物还可以延缓胃排空,并抑制食欲,对血压、心脏功能、学习记忆功能产生好的影响,这些机制均在探讨当中。

可单用,亦可联合用药

作为全新的治疗手段,它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传统药物联合应用,目前我国批准的联合应用药物为二甲双胍,这类药物与其他种药物如磺脲类、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的联合仅限于研究中。当然这类药物由于上市时间不长,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认识和解决,比如肠促胰素对于胰腺外作用研究,像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胃肠道系统中的多重作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去探索这些新领域并积累临床资料。

降糖作用 第11篇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新诊断T2DM患者60例, 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病程1~14个月, 未经降糖治疗, 肝肾功能正常, 近期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无心血管病变。其中男34例, 女26例, 按1:1随机 (第1+2n例患者纳入组1, 第2+2n例患者纳入组2, n=0、1、2、…29) 分配进入西格列汀和阿卡波糖组。西格列汀组30例, 男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 (50.5±10.1) 岁;阿卡波糖组30例, 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 (51.4+9.8) 岁。空腹血糖 (9.98±1.24)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 (13.72±2.36) mmol/L, Hb A1c (9.12±0.76) %, BMI (24.97±3.06) kg/m2。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方法:两组在接受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 分别予西格列汀100 mg/日, 阿卡波糖150 mg/日 (50 mg/次, 3次/日)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测定空腹血糖 (FPG) 、餐后2小时血糖 (2h PG)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及体重指数 (BMI) 。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用SPSS 11.5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取 (±s) 表达, 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 组间数据采取t检验以及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前FPG、2h PG、Hb A1c、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P<0.05) 。西格列汀组治疗后FPG、Hb A1c降低较阿卡波糖组明显 (P<0.05) , 餐后血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安全性及不良事件:治疗过程中, 阿卡波糖组8例腹胀、排气增多, 3例恶心, 1例腹泻;西格列汀组有1例有腹胀, 1例恶心, 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均未有低血糖反应。两组治疗前后BMI均无明显变化, 见表2。

讨论

2006年, FDA批准了首个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用于治疗T2DM。人体肠道细胞分泌的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 (GIP) 和胰高血糖素样肽 (GLP-1) 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3]。除了葡萄糖依赖性刺激胰岛素分泌外, GLP-1还可以抑制胰高糖素的释放。GLP-1还可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 促进β细胞新生, 增加β细胞数量[4]。因二肽基肽酶-4 (DPP-4) 水解作用, 肠促胰岛素在体内半衰期仅两三分钟。如果能抑制DPP-4活性, 内源性肠促胰岛素的水平就会升高, 从而改善血糖。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而研制出的药品, 其独特的改善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给治疗T2DM带来新的曙光。阿卡波糖为α-糖苷酶抑制剂, 其作用机制在小肠黏膜刷状缘, 竞争性抑制葡萄糖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和异麦芽糖酶, 减慢蔗糖和淀粉的消化水解, 延缓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 降低餐后血糖高峰, 空腹血糖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5]。

本组资料表明, 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均可明显降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和Hb A1c, 西格列汀降低空腹血糖和Hb A1c的作用优于阿卡波糖, 两者降低餐后血糖作用相似。西格列汀组降低Hb A1c幅度优于相关报道[6], 可能与本研究对象为初诊断T2DM患者病程短有关。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均无明显变化, 无低血糖报告。两者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主要源于阿卡波糖组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

综上所述, 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均能有效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 对Hb A1c也有明显改善作用, 安全性好。西格列汀耐受性好, 胃肠道不良事件更少, 服用更为方便。

注:治疗前后比较, *P<0.05, 两组间比较, #P<0.05。

注:两组间比较, #P<0.05。

参考文献

[1]Raz I, Hanefeld M, Xu L, et al.Sitagliptin 023study group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 sitagliptin as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J].Diabetologia, 2006, 49:2564-2571.

[2]Charbonnel B, Karasik A, Liu J, et al.Sitagliptin study 020 group.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 sitagliptin added to ongoing metform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with metformin alone[J].Diabetes Care, 2006, 29:2638-2643.

[3]Aaboe K, Knop FK, Vilsb ll T, et al.Twelve weeks treatment with the DPP-4 inhibitor, sitagliptin, prevents degradation of peptide YY and improves glucose and non-glucose induce insulin secre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Obesity andMetabolism, 2010, 4 (12) :323-332.

[4]Stoffers DA.The development of beta-cell mass:recent progress and potential role of GLP-1[J].Horm Metab Res, 2004, 47:478-487.

[5]陈家伦.新一代治疗糖尿病药物-阿卡波糖[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995, 11 (3) :170-173.

上一篇:宁波数字电视存储系统下一篇:教育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