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关系研究

2024-08-05

高校公共关系研究(精选12篇)

高校公共关系研究 第1篇

关键词: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处置

1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涵义和特点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 就是在事先没有预警的状况下突然爆发的, 且发生于高校校园抑或是和高校成员相关的, 并且严重地对高校以及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教学、工作等运行秩序并带来破坏性影响的紧急事件。突发性、广泛性、公共性、危害性等是这类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出特点。

2不同类别的高校突发公共事件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故、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等五大类事件。

3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

(1) 近年来, 我国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频率很快, 政府机构和新闻媒体所重点关注的都是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公众也在普遍关注着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有关部门在这样的促使之下也出台或者修改了相关的政策或法令。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受关注程度日益提高, 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2)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 信息网络安全导致的校园突发事件越来越多。高校已成为网络运用最为密集的地方, 大学生心理素质差, 心理承受能力不足, 缺乏社会经验,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会很快形成网络上的舆论,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可能只是一个热点事件和一种情绪化的意见而引发的。网上的声音往往较为偏激, 多是表示不满或煽动性的言论, 这就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进一步激化, 网络信息的快速广泛传播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其次, 心理问题类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依照相关的调查可得知, 全国有28%的大学生都有着程度不尽相同的心理方面的问题, 在这之中, 约为10%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达到了中等程度以上, 并且, 出走、自杀、杀人等事件也大多是因为心理的问题而带来的, 更令人堪忧的是, 这类事件的发生一直在呈现着上升的趋势。

还有, 接连不断发生的安全事故类事件。近些年来, 高校发生的建筑物安全、火灾、户外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事故类事件也日趋频繁, 危及师生生命安全与校园稳定。

最后, 持续呈上升趋势的治安事件和人身安全事件的发生。伴随日趋复杂的校内和校外环境, 不断出现的高校校园及高校校园的周边的治安还有刑事犯罪案件 (如偷盗、诈骗、抢劫、故意伤害等) 也在呈上升趋势。

4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对策研究

4.1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

最重要的是要强化忧患意识, 牢固树立预防是第一的这一观念。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预防工作, 要做好这个工作要求了要携手联动社会和学校以及家庭等等多个方面, 还需要学校健全自身的组织制度、完善自身的预防措施, 并密切配合各个环节, 将预防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

还应当加强建设预防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管理队伍。在预防突发事件的这个关键的环节, 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辅导员的责任心以及工作业务能力进行提高, 并将辅导员队伍的积极作用予以充分地发挥。还应当继续重视大学生社团组织所具有的自我服务、教育和管理以及发展等的社会教化功能, 将大学生社团组织在预防高校突发事件当中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加以充分发挥。

把预防高校突发事件的规章和制度加以健全。建设起预防的规章制度, 就是要建设主要包括校园安全保卫制度、校园网络管理制度、校园食品安全制度、校园信息通报和信息沟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落实责任, 强化责任追究制度。要根据责权利相结合、以“责”定“权”、“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来落实突发事件预防工作的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 把各项责任落实到人。

加强纵横协调配合, 实施资源共享。高校处理突发事件应加强校区之间、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学校和当地政府等三种关系的协调配合和联动。

4.2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

高校应急管理的预警系统就是为第一时间发现高校当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迹象所建立的一套可以感应突发事件到来的信号检测和报告系统。它是高校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而建立的警觉与防范的系统。系统具有信息分析、预防准备、即时监测和信息沟通的功能。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高校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预警系统和电子预警系统。预先设定突发事件的一系列相关的预警指标, 并且根据该指标分析信息, 并依照该分析结果来判断突发事件所发生的可能性就是指标预警系统。经由电子技术以及装备来采集信息、分析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相关预警活动等等的自动预警系统就是电子预警系统。

突发事件监测子系统和突发事件评估子系统以及突发事件决策子系统组成了这样的预警系统。并且该子系统是相互关联以及统一的。通过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突发事件的相关的征兆的严密观察并且对来自学校内和学校外的不同的渠道所发现的信息以及信号进行采集和整理的是突发事件监测子系统;对于所检测到的一系列信息进行有效整理以及分析, 并且以此作为对未来可能要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参照来进行作出评估的是突发事件评估子系统。作为决定下一步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置情况和是否处置得当的前提也是预警系统核心的是突发事件决策子系统。

高校还应将突发事件的管理和领导小组进行组建, 学校的校领导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人是该小组的主要成员。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条目详细的突发事件的应急计划由突发事件管理小组的办公室共同制定。要组建由学校监控、院系监控和学生班级监控相互沟通协调、共同防范的全方位的校园突发事件监控体系。其建立要包含这些方面: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家庭情况, 在校的表现和心理的状况等等, 此外还要建立课堂教育辅助机制, 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教育, 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多渠道开展安全以及心理这些方面的培训活动, 从而进一步将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加以提高。

4.3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

4.3.1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快速反应、依靠科学、共同参与的原则。

4.3.2突发事件处置的工作体系包括指挥调度系统、处置实施系统、支持保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辅助系统。

4.3.3突发事件处置的组织体系。高校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应与目前高校的组织机构相对应, 设立学校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和学院 (系)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两级机构。由一把手担任组长, 负责应急管理的最高决策。由分管领导和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担任组员。下设办公室负责整体协调工作。学校、学院两级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均应结合应急管理处置工作体系合理分工。学校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要全面地对学校的各种突发的事件加以管理并对其负责, 对于对学校的安全以及稳定工作等相涉及的较为重大的问题以及应急事件要第一时间作出决策制定办法对其进行干预。院里的应急管理小组要在校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之下对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应急管理进行具体的负责, 并要积极地支持以及配合学校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一起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还有处理工作。

4.3.4突发事件处置的程序

(1) 加强情报信息力量建设, 完善预测预警机制,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 指挥中心要始终对校园安全形势进行监控, 跟踪可能会发生的危机校园安全秩序的事件。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 校应急管理指挥机构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确认还有分析, 从而对事件会不会威胁学校师生的利益和安全进行判断。

(3)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 学校的有关部门应迅速控制事态。事件的突发性要求处置工作必须要突出一个“快”字, 快速出动是把突发事件控制在最小范围、消除在萌芽状态的重要保证。学校控制事态的主要策略有迅速隔离险境、转移师生员工的注意力和进行强制性干预。

(4) 当高校突发事件得到初步控制之后, 学校应该马上组织力量展开调查研究, 探寻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通过调查研究, 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性质予以确定之后, 应迅速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对策。

4.4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善后管理

一般而言, 高校发生突发事件都会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造成影响, 由非自然因素导致的突发事件还会对学校声誉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失。

(1) 学校应首先恢复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重建学校的良好形象, 对引发突发事件的重点部位、关键人员以及学校还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认真反思, 查缺补漏,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

(2) 实施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一种心理援助和辅导过程, 目的是对那些经历危机, 处于困境或者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 使之恢复心理平衡。高校常见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包括焦虑心理干预、哀伤心理干预、失恋心理干预和自杀心理干预。高校心理干预的策略包括建立心理问题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心理危机预防体系、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3) 构建应急管理的评价体系。突发事件管理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查找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探寻抑制突发事件再次爆发的措施, 对应急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及校内各部门、各单位的协作能力进行评测, 如果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则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评价实施工作一般由学校突发事件管理机构按照学校领导的布置来实施。按照评价主体不同, 可分为基层单位评价、师生评价、专家评价、学校领导评价、上级主管部门评价、社会评价与综合评价等。

参考文献

[1]计卫舸, 武宇清.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类型及诱因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

[2]赖文燕, 蔡国栋, 陆艳梅.高校危机事件成因及管理原则[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6) .

[3]李余华, 李黎青, 丁阳喜.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4]武余清, 王余丁.高校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研究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5) .

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第2篇

1在宁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接受不少于160个学分的教育,不低于60门课的学习,而公共艺术类课程仅仅占其极少的一部分,公共美术类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虽然在最近几年,南京许多理工科高校加大了对公共美术教育的投入,但是实现公共美术教育在理工科高校里生根发芽乃至蓬勃发展,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南京市5所普通理工科高校的美术教育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选修艺术课的出发点:35.69%的学生选修艺术课程是出于兴趣,51.78%的学生选择是根据课程性质类别学分的需要,9.2%是随意选择,3.33%是迫于无奈。从学生的出勤情况看,24.52%的学生能保证全勤,32.21%的学生基本参加、偶尔旷课,有38.64%的学生只是偶尔去,4.63%的学生很少去。而在经常去的学生中,一多半的学生会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干其他的事情,仅有一小半的学生会认真听讲。选修艺术课的初衷直接反映了学生对学习艺术课程的态度。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本着是否好拿学分、课程轻松的目的,对于自己的美术素养、全面发展完全没有考虑,选课呈现盲目随意性,这也直接导致理工类院校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美学知识是不容乐观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关于改革在宁理工高校美术公共课程教学模式的一些建议

公共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否科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否合理,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在宁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的突破口。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2.1设置分层次的课程体系

据了解,目前在宁高校公共美术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多数高校将美术课程定位为选修课程,开课数量种类十分有限,没有任何针对性,无非就是作品鉴赏,课程开设没有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事实上,学生的美术基础千差万别,这就要求美术课程的开设,需要考虑到这种差别,对于不同的学生需求,也应有不同的内容。可以开设难易不同的多门课程,有层次、有阶段地设置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课程体系可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模块,如:可将涵盖美术基础理论与常识的“美术欣赏”作为核心课或必修课,基本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是美术欣赏的.基础;一些本身艺术知识稍丰富、艺术素质较好的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修难度稍大一点的内容,如“书法”、“陶艺”、“美学”作为选修课程,需要一定基础的技能实践课。学生有机会从多个视角接触美术,可按照自身培养需要进行选择。学校通过教学计划对理工科学生选择公共美术类课程进行最低学分限制。

2.2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

高校公共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统一,内容的选择要考虑普遍性、广泛性并做到与时俱进。教学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一些新的内容。如:创意就是可以延伸的一个范畴。创新的关键在于把互不相关或联系不大的旧事物结合起来,产生新的事物。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丰富的想象力;除此之外,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不同类别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方向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内容,需结合高校自身特色设置课程。

2.3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中,应该联系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出取舍,灵活地把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在一起,激发学生思维,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除了课堂讲授以外,还可开展课外艺术活动,组织学生举办业余书画展,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扩大受益面;除此之外,还可考虑把课堂搬到校外,组织学生参观画展,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关于美术的知识知之甚少,而美术作品鉴赏可以让学生对美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作品,逐步深入解剖作品的相关知识,以点带面地引导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提升美术的欣赏水平,至此,我认为已经达到了针对理工科学生美术教学的目的。

2.4配备专业的教师队伍

首先,提高公共美术课程教师的素质。可通过培育、引进、激励等措施提高艺术教师的学历层次,并要求教师对理工类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来适应综合教学模式,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促进艺术与科学的融和。其次,配备充足的教师队伍,要建立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队伍。设置适量的公共美术类教育专职教师编制,依据教学或学科建设需要,还可聘请一些校外专业人士担任授课教师。

3美术公共课程的“有效性”开展建议

3.1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

公共美术学科在理工类院校的推广的前提是大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参与。可通过多种方法积极宣传公共美术教育,需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社团、学生会等组织经常开展主题活动。并找寻不同学科和美术知识点共同点或者协作点,让同学们知道美术知识不仅能陶冶性情、提高欣赏水平,而其中的专业手法,诸如配色、比例等专业知识更能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学习。

3.2公共美术课程和理工科专业特色相融合

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研究成果等优势,开发精品课程,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公共美术类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形成学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特色。通过对理工类专业内知识架构梳理,提炼适宜专业范畴内的公共美术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力求所学美术知识能够在学生专业学科进行相互促进,提高学科建设的创新性。如,学市场经济的学生了解一些产品包装设计,机械专业的学生了解“黄金比例”、人体工程学,他们的作品与成果将会更具创造性、智慧性。其次,立足服务理工类专业为基础,积极申报公共美术教育课题研究。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落实在实践中。建立专门的艺术教育科研机构,设立相应的研究室或课题组,加强对艺术教育研究项目的管理。通过制定科学的规范、管理及沟通措施,积极和各理工类专业教研室交流、学习,总结教学经验及专业意见,服务好理工科专业教学的工作,促进公共美术教育在理工科院校的良性、共融发展。

3.3公共美术课程和地方特色相融

合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美术实践活动,可以使美术教学变得更生动精彩,使课堂教学本土化、生活化、社会化。南京物产丰富,自身自然环境、文化底蕴非常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质,丰富的民间工艺、建筑、雕塑等为高校公共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为美术课程资源的探索、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些颇具特色的自然人文等方面的文化资源经过整合完全可以纳入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内容。

3.4充分挖掘社会资源

高校自身配备的艺术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而社会上的美术厅、图书馆、博物馆、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好社会公共艺术资源,培养理工科高校学生的艺术素养。举个例子:可以通过画展指导,使美术馆成为艺术讲解、欣赏和临摹的课堂,发挥其艺术教育的功能。随着社会发展,各地多种多样的公共艺术教育设施也相继建成。这些都为学校艺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高校可以主动开发资源,与这些社会文化部门加强合作,开放、共享艺术资源,将其纳入高校公共课程教育的总体规划,使之更适应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总而言之,理工类院校需要把重视艺术素养的观念落实到课程教学之中。认识到通过对美术专业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自我素质,还能促进知识结构的平衡,从而反哺所学专业知识。根据自身专业特色打造特色公共艺术教育品牌,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贯穿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起一套适于本校学生良性发展的、较为系统和完备的公共美术教育体系,使美术教育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校书法公共艺术课程研究 第3篇

关键词:高校书法;中华传统文化;公共艺术

2006年,我国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教育部部属学校、省属重点学校和“211工程”学校开设书法鉴赏这门公共艺术课程。经过十年的时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书法公共艺术课程。经过不断地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书法课程的重要意义

在大学阶段开展书法公共艺术课程,能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书法是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书法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书法课程则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书法课程,学生可欣赏古代书法大家的作品,感受其中的气韵与风骨,并通过学习书法来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书法也是一门艺术。书法课程不仅仅是教学生练习书法的课程,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书法,从中提高感悟能力与审美能力,比如,在书法课程中引导学生对柳公权的《寻秘塔碑》《神策军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赏析,了解艺术的美感和魅力。

二、高校书法公共艺术课程的实践

高校书法公共艺术课程的具体实践,要在书法艺术理论的指导下传授书法技巧,在书法作品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在书法艺术实践中传承中华文化。

1.在书法艺术理论指导下传授书法技巧

在书法公共艺术课程中,理论是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书法理论包含多个层面,比如书法史部分、书写工具常识、书法技法理论和书法品评理论,等等。教师可以依托这些理论进行书法技巧的传授。比如书法技法理论包括执笔、用笔、临摹、创作等诸多技法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技法的指导。

2.在书法作品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书法课程中作品欣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很多层面来进行。例如,可以通过欣赏书法的神采来感悟书法的灵魂;可以通过欣赏书法作品的线条和气韵来感受鲜明的韵律和节奏;可以通过欣赏书法的意境,对书法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展开体悟。

3.在书法艺术实践中传承书法精神

高校书法公共艺术课程,不仅需要课内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作品鉴赏学习,还需要一定的实践练习和实践活动。

(1)在课堂上进行的书法鉴赏和书法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是以服务实践为目的,需要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掌握书法技巧,感悟书法内韵。

(2)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书法活动。高校中各种艺术活动丰富多彩,书法活动也常常会以各种形式展开。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创立或参与书法社团,举办书法讲座和书法作品展览,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强化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3)组织开展校园外的书法实践活动。书法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艺术,与建筑、设计都有深刻的联系。尤其是各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都有书法题词或书法遗迹。这些书法名胜既是中国书法的宝库,也是我们学习书法、积累底蕴、培养审美情操的最好课堂,还是学生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的重要场所。高校应该抓住机会,为学生组织一些校外的书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书法实践活动中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强化对于书法的学习兴趣。

书法课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艺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书法的文化功能与艺术功能,从理论、鉴赏、实践等多个层面对书法课开展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师书法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邓懿媛.普通高校书法公选课现状之研究[J].大众文艺,2010(1).

[2]刘东峰.试论书法专业本科教学中入门书体的选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高校公共关系研究 第4篇

一、高校普及公共关系教育的现实性分析

(一)公共关系教育普及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大学是一个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教育部高教司杨志坚同志认为,“培养目标”是把人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预期和规定,体现着一系列思想观念,……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包括国家目的和社会目的两个方面。首先,国家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遵循的共同目标。从21世纪国内外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各种关系有待理顺,既要统筹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国际上,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依然是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口压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世界范围公共危机的频繁发生等全球性问题又不断恶化着人类的生存空间……面对上述严峻的历史课题,我国提出了抢抓历史机遇期,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宏伟目标。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等院校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肩负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任务——不仅要努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民族复兴,还要致力于消除社会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实现人类美好家园长期、文明、和谐地生存与发展。其次,从社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教育应具有传承和创新文化、提高社会生产力、完善个性和促进个人发展三大功能。仅从未来我国国内就业趋势来分析,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市场经济调节范围扩大,加入WTO,就业压力加大等综合因素影响,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学生毕业将主要有四个流向:研究设计、市场营销、会计、中介服务、为社区居民直接提供的家政、代理服务等服务行业;占99%的数量份额,提供75%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的外资企业;自主创业。可见,21世纪大学生开办、加盟企业或从事服务行业的将占较大比重,形象意识、公众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等公关意识将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必备素质。掌握传播技术与技巧,精通WTO规则,善于参与国际事务的人才将受到欢迎。

我国高等学校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无论是创新型人才、素质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应该也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一是强烈的对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国家共兴亡的道德感使命感;二是运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开拓进取,寻求最合理与最可能的发展途径来解决人类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是掌握现代知识的能力与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知识结构合理,人格健全、心智健康、身心和谐。

(二)公共关系教育普及是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

历史与现实已然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做出昭示,同时也召唤着与之相匹配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逐步改革与完善。随着高校师资队伍水平的增强,信息资讯获得手段的多样化和便捷化,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学生专业素质水平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但同时也忧虑地注意到在社会变迁、教育体制等因素影响下,大学生整体素质依然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差甚远,这些差距具体表现为:

第一,受独生子女家庭抚养方式影响和社会变革思潮侵扰,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出现过分强调自我,漠视他人和集体利益,贪图安逸舒适,强调实惠和实用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倾向,道德信念水平降低,社会价值观念混乱。第二,市场经济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过分专业化、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层面狭窄,视野狭隘,思维固化。第三,经济改革深化所带来的社会意识多元化、分配制度改革、社会竞争加剧,也加大了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失调,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大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弱,心理失衡现象较为严重。第四,受“一言堂”授课模式和试卷考核方式影响,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淡薄,表达能力、实际动操作能力较差。这些存在于学生思想观念层面、思维方式层面、心理机制层面的问题亟须一种先进的、开放的、灵活的课程体系去加以改善与解决,需要我们研究一种新的教育思路去应对挑战。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公共关系教育自身特点决定其应是高校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中的首选。

二、高校普及公共关系教育的实证分析

依据研究小组成员在校内开设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部分学生中进行的抽样调查(调查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文秘、物业管理;年级范围:06级,07级,08级)下发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统计结果如下:

第一,《公共关系学》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调查显示,《公共关系学》的开设,使89.8%的学业生端正了对公关的认识,认为公关教育能提高综合素质,形成先进的观念、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心态;认为有利于树立形象意识者占89.6%;有利于树立公众意识、互利意识者占85.7%;有利于树立创新意识者占82.6%;能注重应用公关礼仪知识的学生为86.0%,认为公关能提高交往技巧,树立自信热情、开放的心理素质。

第二,《公共关系学》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能力的调查。调查表明,公关课的学习,使85.7%的学生能运用换位思考,很好地体会别人的心情;76.5%的学生能遵守诺言,讲求诚信;70.7%的学生喜欢参加群体活动;懂得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占到53.2%。

第三,对《公共关系学》课堂讨论的评价。《公共关系学》课堂讨论的开展使82.1%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协调能力;81.8%的学生认为能提高表达能力;80.5%的学生认为能提高自控应变能力;79.0%学生认为能提高社交能力;72.6%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创新能力。

结合问卷调查,在多年实践教学的直接观察总结分析中,开设《公共关系学》选修课或公共课,对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如下效果:

(一)强化公关意识与创新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现代公共关系学学科体系内容涉及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为科学等诸多学科,既吸收了相关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也吸收了自然科学特别是现代传播技术的最新成果,可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管理、策划、传播、礼仪知识,接受更为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学会危机管理,掌握关系协调,拓展思维空间,不仅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提高适应全球化要求的综合素质,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讨论也增进了学生们参与活动策划,参加社会实践的愿望,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形成全局意识

公众利益至上是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公共关系实践的基本原则。社会组织与社会个体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竞争,更离不开合作。公共关系竞争强调的是一种非对抗性的“双赢”经营艺术,要求社会组织具有包容性、渗透性,在服务社会中在维护社会整体效益中实现自身发展目标。进行公众利益至上,实现互惠互利教育是大学生学会关爱社会、生命、他人,正确对待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本前提,也十分有利于规范社会生活,维护公正合理社会制度,实现社会有效管理。

(三)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社会适应能力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外在资源。公共关系学课程通过对公关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公关人员必须具备的自信、热情、开放的心态面对社会和他人。在教学中,通过教育学生要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充分发挥连接课堂教学与大学生个人生活实践的桥梁作用;通过开展广泛的课堂讨论,设计特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逐渐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塑造个人良好形象,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懂得珍视自己的存在状态,并积极追求良好的存在状态,已经成为现代个人的基本生存观念之一。对于大学生来说塑造个人良好形象是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与良好修养的有机结合。通过形象教育,确立形象意识,将有助于社会个体提高道德修养与文化品位,遵守社会信誉,珍惜个人名誉,推动社会和谐、文明发展。仪表的规范、真诚的微笑与问候、得体的言语、文明的举止有利于融洽人际关系,消除人际隔阂,增强自信和自尊,提高自身素质与形象,进而营造出文明和谐的人际、社会环境氛围。

三、国内外高校公共关系教育普及现状分析

全球性的现代公共关系思想与公共关系教育的起源地均在美国。在高校公共关系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美国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曾最先对公共关系教师道德标准做出要求;在课程建设方面IPRA则从公共关系的工作流程构想出“教育之轮”;媒体资深编辑Elliot&Koper(2002)也提出公关教育应该重视道德与战略思考的主张;此外REDECK-ER(1992)建议在课程中加入课外实习。以上研究都对公共关系学科建设的实际操作起到有力推动作用。美国高校公共关系课程虽大多为新闻传播学院或管理院系学生开设,是公共关系专业的必修课,但全体学生可跨系、跨院、跨校选修。可见,公共关系教育在美国高校有一定的普及率,在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国内公关教育理论发展来看,自1983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把《公共关系》作为正规大学本科课程列入本科培养计划开始,大量公关学者、公关教育者从公共关系学科建设,包括教学体系与内容选择、教学手段与方法创新、师资力量加强等方面,从公共关系教育对人才培养作用的角度都进行了一定有益研究与探索;而国内公共关系教育实践,根据《中国公共关系教育二十年调查报告》显示,2000年以来公共关系本科课程教育不断完善,并已被新闻传播、人文、管理等学院,被旅游、文秘、公共卫生管理等专业设置为本科专业学位课或专业必修课。不少综合性大学还将《公共关系》设置为全校性文科基础选修课,成为面对全体大学生基本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我国高校中绝大多数理科专业与多数文科专业都没有将《公共关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

四、对策与建议

以上研究成果表明,公共关系教育与《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实现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就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本课题研究小组建议高校各专业将《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公共课或选修课来开设。具体操作方法建议如下:

(一)教学目标定位

现代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要在讲授公共关系基本原理,传授公共关系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侧重大学生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在立足专业、人文、创造素质培养以外也要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心理、责任感缺乏等人格道德问题着重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全球意识,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意及公关教育应该重视道德与战略思考。

(二)教学体系与内容选用

由于是素质教育普及,公共关系公共课或选修课学时可稍少于公关专业课学时设置,可设成36学时。内容体系应主要包括公关原理与公关实务两大部分。公关原理部分涵盖公共关系基本概念、基本构成要素,公共关系形成条件、发展历史,公共关系基本功能、基本工作原则,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介绍等基本理论内容,可用一半左右学时由教师讲授完成;组织形象塑造、公共关系传播管理、公众关系协调,公关工作程序等内容可作为公关实务部分由学生参与完成。

(三)教学手法与考核办法采用

依据公关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教授任务,公共关系学教学要采用动态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为他们营造一种氛围,构建一种境界,以课堂为平台,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形成知识、能力、做人一体的教学模式。其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法有案例法、专家讲座法、情景模拟法、专题活动法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活动。公共关系学考核方法要避免单一试卷形式,考试形式可多样化,在公共关系策划方案的评价上要不苛求精确和完善,采分点放在每个方案“无约束”的创意及构思过程方面。

摘要: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在高校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符合和谐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面对21世纪国内外发展趋势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创新品质,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快速适应与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与社会全面、和谐、文明发展,对高校开设公共关系学课程,普及公共关系教育的意义与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高校,公共关系教育,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Don Middleberg.成功的公共关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45.

[2]刘尚林,蒋毅.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就业趋势及应对措施[J].经济师2006,(9):114-115.

[3]余俊渠.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5):113-115.

高校公共关系研究 第5篇

1、高校档案管理是开展文秘工作的重要工具

高校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档案管理对于高校文秘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高校档案管理为文秘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这实际上也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实现的一项重要任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果,这种服务功能是贯穿于始终的。从文秘工作的角度来讲,在制定起草文件讲话、为领导提供有效信息等多种工作中,也会涉及到高校已有档案的查询与学习,档案室中通常会保存大量的各种相关档案文件,通过档案管理数

据库,运用关键词检索等方式,就可以在大量的资料信息中选择合适的档案资源,不仅为文秘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还为文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查询方式,从而提升了文秘工作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二是高校档案管理为文秘工作提供学校总体情况。高校的档案室中一般都详细而全面的保留了各种关于该校发展沿革、校园概况等档案资料,这实际上也是高校档案工作描述职能、反映能力的具体体现。秘书在制定相关公文时,需要依据该校的真实发展历程及概况进行科学、全面的阐述,而档案室则会利用其各种档案资源编制年度大事纪、机构组织沿革等,这就为文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包括学校教学、管理、历史沿革、发展概况等多方面的大量有效资源。

三是高校档案管理帮助文秘工作进行合理预测。高校档案室中保存了大量的关于校园规章制度、大型活动等方面的记录,这就为研究高校的未来发展趋势,掌握高校的规律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从而为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避免由于缺少相关资料造成的盲目预测问题。综合考虑学校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影响因素,并结合高校当前实际发展状况,总结高校发展规律,研究其未来趋势是符合科学性要求的。高校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地为学校领导者提供相应的报告,既能够将高校档案馆的存储、分析及评估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又能够为文秘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同时也为其办文办事等工作提供了科学可靠的预测材料。

2、高校文秘工作是档案信息来源的重要基础

要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文秘工作,因为高校档案室中的很多信息不仅来源于文秘工作,而且文秘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文秘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接收、制定各种公文,包括外来公文与内部公文,他们不仅是进行校园管理的重要指导规范,也是校园档案收集的重要存储对象,公文实际上就是档案的前身。秘书工作人员是不是能够规范、完整的处理各种公文,将会对后期的档案工作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高质量的档案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科学处理公文的前提下实现的。

此外,秘书人员作为对领导的工作进行辅助的重要人员,还承担着起草文稿、记录、抄写等责任。其中,记录主要是对领导的口述、来访接待、会议等进行记录;抄写则主要是对一些字迹不够清楚的文稿进行完整抄写,避免后期再次出现需要修改等其他情况;起草文稿是秘书根据领导的指导及相关要求,在多次修改并审核通过之后的最终文字材料。文秘工作所涉及的全部文字材料,都属于归档材料,它是档案材料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一份合格的、符合相关规定的档案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秘书人员所提供的文字材料所决定的。

3、高校档案管理与文秘工作的互动关系

档案管理与文秘工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但是在当前实际的高校管理当中,二者之间的互动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秘书人员档案管理的能力相对较差,未达到一定的标准,还未形成较为强烈的档案意识;二是档案管理还未很好的做到主动为文秘工作提供服务,二者之间欠缺合作与互动。笔者结合高校档案管理及文秘工作的发展实际,对于如何加强二者的互动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强化“文档一体化”管理,将“文件处理”与“档案管理”整合为一个具有既统一又分工特点的整体,对文档进行有序管理,并以此为基础来不断提升档案质量与水平,文秘工作是实现“文档一体化”的重要条件,秘书人员要逐渐加强档案管理意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文档一体化”的要求,对各种公文、记录、讲话等文件资料进行相应的处理,有效的保证文档资料的准确、真实与完整。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第6篇

近年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较多,包括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而高校属于科研与较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基地,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广西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不仅会严重危害在校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而且容易引起群体慌乱,导致教学秩序难以管理,甚至影响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状况。我国广西省有关部门对此相当重视,因此,建立一套完善、全面的广西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刻不容缓。

广西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现状

(一)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广西高校的应急管理质量较低,主要是由于高校的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制度不规范。当突发事故时,高校缺乏有针对性的应急管理方案及时进行处理,仅仅采取临时解决措施,效果不大,导致灾害扩大,局面难以控制。

(二) 应急管理机构不齐全

广西高校当前的应急管理机构不齐全,并未设置应急管理部门,缺乏固定的突发事故处理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在突发事故时,情况紧急,高校难以及时安排好相关事故处理部门及负责人,不能迅速监测、管理事故的发展情况,使得事故管理工作难以开展,效果不佳。

广西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

(一)应急预测机制

广西高校应当通过建立高效的应急预测管理机制,及时监控,通过有效、适当的监控与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突发公共事件,在事故发生之前做好防范措施,将伤害降到最低,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心理健康。

(二)建立高效的预警制度

通过建立高效的预警制度,可以有效的防范与解决由于突发性事件所产生消极影响,并及时处理该突发公共事件,将伤害与影响最小化。各大高校应该通过开展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逐一排查,通过分析,并结合突发事件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落实具体处理方案。广西高校应当加强学校的日常预警管理,尤其应当加强收集网络信息资源,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控力度,全面、有效的提高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能力与应急能力。

(三)建立应急管理方案

广西各大高校应当制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方案,未雨绸缪,在发生公共事故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优越的方案进行应急处理。

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对突发事件的战略规划,编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方案,可以在公共事件突发时,以最快速、最适宜的方案进行应急管理,预防灾害扩大。

其次,高校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应急管理方案的编制工作,可以由各个部门编制相关应急方案,通过高校的最高决策机构进行审核、确定,由校领导最终将已确定的应急管理方案发布。应急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学校决策部门、组织部门、应急信息发布、预防措施、救治措施、安全策略、评估恢复等,确保在高校突发公共事故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应急管理,保证学生的身心安全、健康,避免伤害扩大化。

(四)建立应急管理监测体系

由于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性较大,后果较为严重,高校应当建立应急管理监测系统,采用有效的应急预测技术与体系对有可能发生的公共事故进行预测,评估伤害的严重程度,采取预防措施。应急管理监测系统指的是通过建立完善、健全的可以有效感应突发公共事件的信号监测与报告体系,由系统所发出的的信号与公共事件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可以有效帮助高校采取高效、全面的措施,尽快处理事故。

其中,应急管理监测体系必须通过收集相关重要情报信息,以统计方式与影响评估体系进行整理,并定期监控高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及时监控、管理,结合相对应的应急管理措施与方案,进行应急处理。

另外,应急管理监测体系主要分为:事故信息发布部门、组织部门、保障恢复组,对高校的公共事件做好监测与预防,由事故信息发布部门收集、整理情报信息,充分调配教师及学生力量,切实做到快速、全面、有效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避免引起学生与教师的恐慌情绪。。

二、加强突发事件的情报信息工作

高校必须通过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情报网络资源,包括院系到专业、具体班级的情报信息。高校还可以通过设置站哨点对事故进行检测,收集事故信息,对搜集到的具体资源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完善,将具体信息上传到高校情报信息网络资源,确保高校的突发事件情报信息可以为检测公共事故的发生概率与发生情况提供作用,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及伤害率。

(一)应急沟通机制

1、应急沟通的主体

(1)高校教职工及学生、学生家长。

由高校的应急预警体系可以预测可能会发生公共事件,预测管理与监控小组应当及时通知学校内的教职工及学生、学生家长有关事故的具体情况,预防措施等,避免导致学校混乱。预测管理与监测小组在进行信息发布时,应当尤其加强注意学生与教职工的心情,引导教职工与学生全力配合学校的工作,降低事故的上海率。

(2)高校的上级部门。

由于公共事故不仅危害性大,而且危害蔓延速度较快,高校必须与相关上级部门进行报告,请求适当的支援。高校应当确保事故的发展得到控制,避免出现大量伤亡的情况。

(3)新闻媒体。

当公共事故发生之后,高校必须成立专门的沟通小组与新闻媒体联系。沟通小组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尤其要注意回答媒体的措辞及解决措施,从容不迫的应对新闻媒体,高校应当为外界树立运筹帷幄的形象,避免产生恐慌,引起不必要的扰乱。

(二)应急沟通方式

在面对突发的公共事故时,高校必须保持信息渠道畅通,选择适宜的方案进行应急处理。在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之前,学校应当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控制、管理现场,经过详细的调查与了解,将事故的具体起因及发展现状,引发的问题及防治对策等内容,向高校内部的教职工、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沟通的渠道方式主要包括:以校园网通知的发布形式、以高校论坛、BBS平台、以网络博客、学生及教师的邮件通知方式等,及时发布最新信息与事故情况。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与教职工在网站上互动讨论的方式,由学校学生会等社团管理委员会人员进行管理,尽量发布正面消息,及时辟谣,防止图谋不轨的人散播谣言,引起高校校园内恐慌,降低事故发生后的伤害率及影响率。

另外,除了发布事故的具体实际情况发展状态之外,高校还应当抚慰学生与教职工的心理,避免引发恐慌,产生不必要的混乱。因此,高校应当及时公开事故的进展情况及处理、解决方式,避免教职工与学生的大量猜疑,使得后果更为严重。

(三)应急决策与处理机制

1、建立健全的应急决策体系

由于高校的突发事件情况紧急,除了提前制定较为完善、系统化的应急管理、处置方案之外,广西省高校还应当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成立应急决策管理、处理部门,及时进行决策管理探讨。

高校发生事故之后,如何处理事故成为整个事态发展的关键之处。高校必须确保所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防治、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在突发事故之后,高校应当通过商讨,及时作出决策,以最合理、最适当的措施、方案进行处理,控制突发事故的局势及发展状态,降低事故的灾害性及发生范围,保护学校的教职工及学生健康。

2、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体系

高校定了主要的决策思路之后,应当着手进行事故处理,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体系,在事故发生后全面、有效、快速的抑制住事故的发展态势及发展速度。根据事先准备的应急方案,及时向教职工、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工作,并将事先准备的应急方案稍微调整,及时落实到预防工作之中。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学校进行卫生管理、控制工作,确保学校内的卫生环境,尤其是食堂、教学楼等场地的卫生达标。高校还应当加强对后勤的管理,健全医疗保障措施,包括医疗药物、医护人员的配备,确保各个环节都准备充分,责权分明,稳定校园局面,及时对学生及教职工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及教职工的心理素质,从而加强身体锻炼。尤其是当发生流行病毒时,通过提高学生与教职工的身心免疫能力,提高学生抵抗病菌侵入的能力。

(四)应急保障与恢复机制

1、建立应急保障机制

高校必须事先做好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的应急保障,确保突发公共事故时可以有充足的应急资源供给,保障高校的应急物资、设备的可使用性,确保突发公共事件时,可以从容应对各类情况。

2、高校在事故发生之后,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组建应急部门,包括主要负责人员、医护人员、执行人员及义务学生,确保在事故发生之后,采取适宜的方针措施,或将事先准备的应急方案投入实施,防止事故灾害继续扩大化。

(五)建立应急恢复机制

1、广西高校应当及时组织事故过后的恢复、重整工作。

当事故过后,高校应当适时对事故所产生的的灾害进行评估,并制定后期恢复、重整的工作计划,结合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管理中发生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日后的应急管理工作。另外,高校还应当尽快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采取高校的措施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2、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心理辅导工作。

由于突发事故极有可能带来较大的伤亡或财产损失,学生及教职工的心理承受巨大压力及失落感、落寞感,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心理辅导工作。高校可以通过团体或针对单独个体的方式,对学生及教职工进行辅导,与其沟通,帮助学生与教职工早日恢复心理状况,恢复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秩序。

结语

由于高校突发事故的紧急性与难以避免性,广西高校应当加强对事故的预防及事故发生的应急方案制定,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可以有效、及时进行应对与处理,使得突发事故发生率及发生后的灾害率最小化。通过建立完善、可行的高校突发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学校处理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保障学校内教职工与学生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

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度广西高校安全稳定研究专项课题(桂教安稳[2011] 26号) 阶段性成果 。

高校公共关系研究 第7篇

1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特点

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虽然经历了很多轮次的课程与教学革新, 但就学科教育、教学特点而言, 无论是与平行学科的横向比较, 还是与体育专业课程与教学的纵向比较, 都比较集中的体现着公共体育课自身的鲜明特点, 把握住这些特点将能更清晰的认识和建立更适合于公共体育课的良好师生关系。

1.1 教学内容较为简单, 基础性强

近几年各高校对体育课程设置都作了比较大的改革, 一般都有普通课、基础课、选项课、综合课、保健课、专项提高课、理论课等多种形式[1]。教材多以淡化竞技色彩的田径、部分球类 (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为主) 、轮滑、滑冰、游泳以及定向越野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如太极拳) 为内容。对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来讲, 教学内容集中在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方法上, 以学练为主, 目的是掌握基本的锻炼方法和手段, 强调可操作性。因此, 相对于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而言, 体现出了教学内容的易学性和基础性。这样的设置能够使绝大多数学生有能力进行学习和练习, 增加获得成功的机会和心理体验。

1.2 学生人数较多, 水平各异

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实行自主选课制度, 一个学期一名教师对大约四十名学生进行某一项目的教学。相比体育专业课班级授课二十名学生的规模来说多出一倍。另外, 由于实行自主选课制度, 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差异较大且两极分化现象出现的几率非常大, 教学中需格外注意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因此, 从单位时间看公共体育课教学中教师的工作量要相对大于体育专业课教学中教师的工作量。

1.3 学生自身参与动机差异较大

由于学生人数多以及基础运动水平的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参与的动机差异较大。其根本原因集中表现在学生心理的不同需要层次上。例如:有体育特长的自我表现型学生;喜爱体育明星的需要转移型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自我实现型学生;迫于成绩要求但实际并不愿意进行体育活动的强化需要型学生 (部分女生较为突出) ;以及一部分“体育课及格万岁”的从众参与型学生等。学生心理活动特点和过程的千差万别, 要求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在面对不同参与动机的学生进行教学时, 必须探究其内在的心理需求根源,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与手段引起学生对体育及体育课的兴趣, 逐渐建立起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动机。

1.4 教师经验与教材相结合

体育教材内容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材内容的实物形态, 特别是实践课教材隐含与教师和教师经验之中, 反过来又通过教师和教师的经验将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必须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来建立正确、全面的概念和表象, 这就促使教师在教的时候融入了许多自己对某一运动技术动作的经验理解和自我人格的特征;与此同时, 学生在学习某一运动技术动作的时候感受到了教师特有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 并有所体现。这种直接的交流减少了师生间对实物教材“转移”环节, 更有利于学生主体知识和经验建立。

1.5 教学手段和方法更为直观

直观性一直是体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 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很多方面。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 体育教学正是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练不断的直接双向反馈, 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从最为基本和有效的教的方法, 如示范法、讲解法、纠正错误的方法, 到学生学、练的方法, 如观察、模仿练习、重复练习等, 再到教学模式, 如合作教学模式、小团体教学模式等等, 都是通过直观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入手进行具体的教学实施的。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方法运用更加强了师生关系的密切性。

1.6 教学环境更为开放和复杂

体育教学是在相对开放的体育场馆中进行的, 其自然环境更为广阔和自由。同时, 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师生、生生由于人数、水平、动机等的差异性, 使得人际交往的心理环境也表现出相对开放的、多样的和复杂的特点。综合起来,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无论在自然环境、人际环境, 还是个人的心理环境方面, 相对于其他学科课程教学和体育专业课程教学而言都显得更为开放、易变和复杂。在这样的特点基础上, 师生关系与环境变化经常处于互相影响的状态。

2“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指导下的公共体育课师生角色定位

根据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诸多特点, 结合“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树立“以人为本”观念的现实背景下, 高校公共体育课同样应树立相应的教学观[2]。并在其的指导下定位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角色, 以为建立和谐、稳定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教师、学生和体育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服务。

2.1 教师角色——教师身份的多位一体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其背后的力量是各种纷繁复杂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作用使然;就个体人的发展而言同样包含着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不断完善, 其间更是离不开各种关系的相互作用。体育乃至教育作为一项社会事业, 并担负着对人的教育、教养崇高责任, 同样不能脱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在现实背景下,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应树立更为广阔的教育教学观念, 以人为本, 实现自我和学生的共同完善。因此, 在教学中应去除单纯教授知识技能的专业人士的思想意识, 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过程得以延伸和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和未来人生规划等方面, 反过来又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讲, 共同课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单纯意义上的教授者扩展到教学过程中教师、顾问、朋友身份的多位一体。此处所说的顾问、朋友并非在教学过程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倾向, 而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兼具传授、管理、建议、帮助等多重作用, 使学生认同体育即生活, 对待体育学习的态度就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反过来在促进体育学习的积极态度, 从而促进学生乃至教师自身的不断进步。

2.2 学生角色——负责任的积极参与者

学生的角色定位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逐渐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行为, 是学生自主、自愿和自觉。一方面, 教师必须建立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另一方面, 对学生的行为要在人格尊重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回应, 即正确与否和奖惩措施。两方面共同作用是学生明确尊重人的重要性, 以及自己行为的责任归属问题。教学中学生最大的任务就是尊重教师和同学的氛围中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练习内容, 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创设出能引起学生足够兴趣的氛围。能够成为负责人的积极参与者, 对于学生来说同样是指向生活需要的, 这样建立起来的动机和目标会对自身的成长和适应社会生活形成有利影响;反之, 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这种角色定位同样会促进教学和失身关系的良好发展。

3 形成超越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几种师生关系

教师的亦师亦友, 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各自主观基础。但正如前面所提及的谋求但一方面的发展往往会是发展的空间缩小。高校体育共同课教师区别于专业课教师, 可以突破专业领域的限制与学生形成更为广泛的师生关系, 同样相互作用, 促进体育教学效果实现和学生生活能力的提高。

3.1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关系

作为知识传授的主客体——教师和学生, 和知识习得的主客体——学生和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将永远是一对经典的矛盾体, 并且这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矛盾运动必将经久不息。这一点前人的研究成果已充分证明, 不论是“双主体论”还是“主导——主体论”都说明了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体育教学的身体练习特点决定了这种相互关系必定是一种动态的, 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们更应考虑如何实现互动。笔者认为应该在教师教的过程中融入学生的“教”的实践活动, 如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管理、组织教学实施等;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利用教师的“学”加强学生的参与热情, 如教师参加练习、有学生共同完成体育活动内容等。真正实现互动和教学相长。

3.2 校园生活过程中的共存关系

校园生活的构成应包括学生、校园环境、教师三个主要方面, 缺少哪个方面的校园生活都是不完整的。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教师往往被孤立于校园生活之外, 校园生活更多的被认为是学生在校园内的生活状态。即使从学生角度讲, 教师也只是校园生活中学习活动的一部分而已。这样的思维惯性在某些方面也造成了师生间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当然教师和学生分别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层面和价值选择, 但就共同的生活空间而言, 校园生活中的师生同样是一种共存的关系。在这方面公共体育课教师有着一定的优势, 应该发挥自身及教学中积累有利因素, 不仅仅在教学过程和有组织的课余活动中, 还应与学生建立更广泛的联系, 在时间和空间上加强交流, 进一步丰富教师和学生的校园生活内容。

3.3 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相生关系

社会实践过程中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信任和互助的关系。体育教师和学生通过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起来的良好师生关系, 以及达到的教育、教学效果最终也是要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检验的。甚至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是否有效, 学校的教育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等等, 在学生走出校门前就可能要接受社会实际情况的锻炼。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及其所运用的方法同样会接受验证。如果出现偏差, 在信任和互助的基础上, 师生共同及时作出调整或改变, 将是共同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最佳途径。因此, 在这一层面上高校共同体育课的师生应是一种相互衍生的关系。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果从教学目标层次中得以超越, 将视线落在教育过程上, 追求建立以师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和师生观, 势必带来教育、教学效果的长远化。

4 形成高校公共体育课良好师生关系的保障

马克思曾明确说过,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并直接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其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把人放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 从其“周围的生活条件”出发来考察人。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 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 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因此, 形成高校公共体育课良好师生关系, 必须明确建立以下的思想和行为上的保障:

第一, 尊重。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互为尊重人格, 共同尊重教育的规律。

第二, 认同。师生间互相认同各自所做的努力, 对行为的正确与否作出负责任的判断。

第三, 发展。体育的教学过程除去习得体育知识与方法外, 师生应共同明确各自发展和生活的真正需要。

第四, 特色。教师教的内容和方法有独特之处, 同时也应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身和学习过程突出个性特点。

和谐、稳定、积极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条件之一, 但是单纯追求教学效果而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往往是短期的、相对不稳定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及其教师有着学科和教师自身特有的特点, 并且能够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供支持。师生间在进一步明确各自定位的基础上, 应建立起超越教学目标的互动、共存和相生关系, 并通过相互的尊重和认同, 共同的发展, 以及各具特色的教学活动加以思想和行为的保障。最终在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指导下, 形成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 着眼于长期的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同时反作用于公共体育课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

参考文献

[1]陈盼.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的分析与研究经济师, 2008年第10期.

高校校园公共危机探讨及处置研究 第8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 这一阶段在社会发展序列上恰好属于“非稳定状态”的突发事件频发阶段, 高校又是人群密集、智力密集、影响力巨大的特殊场所, 对于各类公共危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因此, 高校校园公共危机研究已经成为高校保卫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校园公共危机的现状

当代的在校大学生主要是独生子女为主的80后、90后, 他们本身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群体特性导致高校容易成为公共危机爆发的场所, 一方面他们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 另一方面大学生有青春激情, 关注国家大事、社会时事动态, 但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较弱, 容易触动道德和法律的底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大发展, 大学生在学业、就业、经济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相当多的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长期处于心理亚健康的状态, 再加上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时代背景, 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累积, 外来文化不断涌入, 这些因素都对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 从而导致当代高校校园公共危机频现。

近年来, 高校校园公共危机有愈演愈烈之势。通过对山东、陕西、山西、湖北四省十余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 有16.8%的学生在校期间听说过或经历过校园的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11.3%的学生在校期间听说过或经历过校园的政治类突发事件;31.2%的学生在校期间听说过或经历过校园的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12.2%的学生在校期间听说过或经历过校园的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22.9%的学生在校期间听说过或者经历过校园内的师生非正常死亡突发事件;有3.9%的学生在校期间听说过或者经历过校园的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

二、当前高校校园公共危机处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高校校园公共危机具有的危害性、紧迫性、扩散性和易变性, 对这类问题的处置就显得特别重要, 但是我国高校管理部门应对校园公共危机时往往陷入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境地, 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 高校校园公共危机处置机制不完善。

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危机处置机制, 有些高校的主管领导与核心职能部门的危机管理意识不强, 重视不够, 缺乏成熟有效的危机处置预案, 往往要等到危机产生后才开始研究解决方案。

(二) 高校校园公共危机的处置组织体系缺乏。

校园公共安全的处置涉及校园管理的多个部门, 各级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危机发生时的整合与协调机制缺乏, 一旦危机发生, 很难形成合力, 快速、有效的解决危机。

(三) 高校校园公共危机的处置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

高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很少设立专门的应对校园危机的专项资金, 也很少储备危机发生时所必须的物质, 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状态。

三、试谈高校校园公共危机处置机制的建设

为了应对高校校园公共危机, 可以根据危机发生的三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和恢复期, 建立起包括危机的防范和控制、危机的处理、危机的总结和恢复管理等三个主要方面的高校校园公共危机处置机制。

(一) 事前的防范和控制机制。

相对而言, 危机预防是一种最经济简便的处置方式, 因此, 事前的防范和控制机制应该作为校园危机处置机制的重点建设内容。有效的危机管理事前防范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培养师生的危机意识及应变能力。许多校园公共危机的发生都是由于重视不足, 麻痹大意, 要强化师生及学校管理人员防微杜渐的意识与能力;其次, 制定危机处置预案, 并通过模拟危机情势, 演练各种发生的危机情况的处置方式, 做到常抓不懈;最后, 充分储备应对校园公共危机的专业力量, 包括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状态良好的专业器材、充足有效的物质储备等。除此之外,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 建立一套高校校园公共危机预警信息系统显得尤为必要。目前的高校信息系统往往各自为政, 消防部门有自己的消控系统, 交通部门有自己的交通管理系统, 后勤部门有自己的后勤管理系统, 保卫部门有自己的监控系统等, 如果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预警信息系统, 有效整合消防、交通、后勤管理、监控等信息, 同时纳入网络信息监控, 将起到有效的公共危机的防范和控制作用。

(二) 高校校园公共危机中的处置机制。

危机一旦发生, 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危机应急预案, 以保护人员生命安全为第一, 尽可能采取措施控制危机的发展和蔓延, 在早期紧急施救与控制的同时, 应及时报告有关政府部门, 并从学校长远利益出发, 做出最优的应对方案。一旦危机得以控制, 应迅速对危机进行全面的调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在公共危机处置机制中非常重要的舆论导向问题, 由于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之快, 一旦发生校园公共危机, 几个小时之内就可能传遍世界, 但是, 网络传播的信息鱼龙混杂, 泥沙俱下, 如果不能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高校管理者将处于非常被动的舆论环境中。

(三) 高校校园公共危机后的处理机制。

高校连接着社会和家庭, 一旦发生校园公共危机, 学生的家长是最关心的, 应在控制住危机之后第一时间主动联络学生家长, 做好沟通工作, 主动争取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同时尽快恢复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秩序, 总结经验教训, 采取果断措施消除可能再次引发后续危机的诱因。

参考文献

[1]黄晓兰.Web2.0时代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行政应对机制思考.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8) :56-59.

[2]黄晶晶.我国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管理纵横, 2010, (22) :6.

[3]郑雅, 吕达.我国高校校园危机应对机制研究.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4) :18-20.

[4]陈香红, 党红.论高校公共危机预警信息系统的建立.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 (9) :27-31.

[5]周凡.高校公共危机事件中舆情引导与媒体公关深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 (9) :36-38.

高校体育文化与美育关系的研究 第9篇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对大学生素质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与教育作用。大学时期是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成型阶段, 在此期间, 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熏陶,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为走向社会, 服务于社会奠定好素质基础。校园体育文化在整个素质教育和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校园体育文化, 正是贯彻国家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 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促进社会文明的精神文化;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人体文化;是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对其体育的内涵和外延作了较准确的定位, 还促使学生在接触校园体育文化的同时增加了美育的学识和进步。美育在辅助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校园体育文化蕴含着美誉, 美誉有丰富了校园文化, 两者可谓是交叉重叠, 殊途同归。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含义

校园体育文化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校园中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 具有鲜明的校园特色和健康生活的气息。校园体育文化以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内、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集竞技、健身、消遣、娱乐、审美、传播文化等多元功能于一体, 成为师生余暇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是民族体育文化在校园里的反映, 属社会体育文化的亚文化。在校园中, 体育文化既有严谨的科学方法, 健全的组织机构, 又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培养目标、价值观念、管理特色、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内容在校园中的集中体现。校园体育文化涵盖的三个层面:第一是理念层, 居于主导地位, 包括体育风尚、道德观念、体育精神和价值观等深层内涵, 其中体育健康价值观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与核心, 它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目标;第二层是制度、行为层面, 是联系精神与物质的中间层面, 其既是校园体育的组织形式, 也是体育意识的体现, 它涵盖了体育教学、科研、课外体育活动、代表队管理、业余体育竞赛、体育协会、体育知识普及和体育交流等全方位制度、方法的确立, 以及高校体育行为表现;第三层是物质层面, 是文化的基础也是客观物质保障, 主要包括体育设施、器材、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在高校校园文化系统中, 三层面的全部内容、形式、价值和特征, 是体育文化在校园中最广义的概念, 具有高品位的内涵、丰富的外延和深层次的底蕴。

三、美育的内涵

美育并不是具体的艺术教育, 也不是单一的情感教育, 美育有着更高的目标和更丰富的内涵, 它是美学这门“人的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充分体现着美学的人文精神。蔡元培先生指出:“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冶感情之目的者也。”美是人所创造的一种形式。美育便是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唤起人最初的感动。从美育的本质看, 它更是一个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人可以确证自身, 还可以发展自身, 不仅可以从中观赏到美, 还可以从中产生创造美。历来不仅艺术家在研究着“美育”, 同时作为塑造人体形态的工艺师———体育教师, 更要认真地从校园文化的角度来着手研究, 并通过科学的教学、训练方法及各种体锻方式上, 培养学生健美的形态, 审美的情操。美育的突出优点是激发、顺应人的本性和内在个性兴趣, 较少采用约束、强制手段, 主要运用美的形象唤起人们内心中的共鸣, 使情感的享受深化到理念、信念、意识和品质中去, 内化为人的素质能力

校园体育文化和美育都是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 均属社会现象, 它们之间是紧密相联系的, 内容十分丰富, 这对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体育家和美学家都竭力主张体育和美育相结合, 反应在校园体育教学、活动中,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还应要求学生塑造优美的体形, 以有力、熟练、敏捷和优美的动作展现体育运动的魅力以及培养学生开朗的胸襟、坚毅的性格、高尚的情操。

四、校园体育文化与美育的关系

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 肩负着特殊的美学教育任务。校园体育文化为美育创造物质基础和条件, 美育教育又丰富了体育文化的内容。校园体育文化内涵丰富、覆盖面广, 它既有物质的美, 也有精神的美。学校体育文化的美, 是通过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物之间的互动过程而呈现出来的。美作为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和精神文明的综合标志, 它是寓于德、智、体教育之中的主要内容, 而风度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形体美、姿势美、动作美又是与一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美学修养直接关连的, 至于美与健的关系则更为密切, 没有美, 健也会失去光彩。

校园体育文化是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和实践环节, 美育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发挥着积极的制约作用, 二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就其美育的性质来说, 它是一种以培养人们美好心灵为主的情感教育, 这是美感教育的内涵。而体育文化活动是一种以培养人们身体活动而进行的教育, 人体的运动本来就具有无限美的魅力。而形体美又是自然美的一部分, 因此体育本身可以说是一种健与美的艺术。体育与美育是水乳交融的孪生体, 从本质上看, 体育是以增强体质, 提高运动水平, 为人的体力与智力的和谐发展, 丰富文化生活, 提升志趣和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而作为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的过程是创造美的形式的过程, 而美的形式的创造, 离不开对美的形式的感知和判断, 以及对其有意的追求, 而这“有意”就涉及到审美意识、审美结构, 形成对于美的形式的趣味和追求, 它不仅能够熏陶人的情操;抵抗不良文化的侵蚀, 还能疏导年轻人过剩精力, 能够从形态和体能上完善人的身体, 使其日益健美;也能给人带来良好的情绪并产生美感, 所以体育文化中渗入了美。

学校体育文化的审美性表现在多面, 如自然和物化了的美, 静态和动态的美, 平面和立体的美, 等等。这些美具体表现在体育场馆建设、器材制造和雕塑设计所表达的艺术内涵, 运动服饰设计的艺术, 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体语言的表现力, 组织形式和方法手段的科学性;以及比赛中对技术、战术的理解, 体育与音乐和舞蹈的融合, 游戏活动的内涵和组织艺术, 体育艺术表演、体育媒体宣传, 体育研讨的科学性、严肃性和艺术性, 以及各级各类比赛的良好氛围, 等等。这些美的熏陶对学生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 有助于树立新时代青年人的新形象。

五、开创校园体育文化的美育途径

1. 营建优越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中感知美

在学校体育文化中包涵了诸多的美育因素, 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活动为主线,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 是启迪学生认知接受美育的最佳形式,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力与美的和谐、形体美与心灵美的融洽。 (1) 具有可行的教法体系。教师应从“讲解动作概念师”转向“诠释运动文化师”, 采用灵活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去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结合各运动项目的特点培养学生开朗的心胸坚毅的性格高尚的情操等品质在接受知识中获得美的享受。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 将来才能有脑、有口、有手, 才将会是适应时代所需要的复合人才。 (2) 布置优雅的课堂环境。训练场所整洁优美, 能给人以美感, 使人心情愉快, 增强练习或训练的欲望, 学生的成长与自身条件和特定生活环境有关。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本身就是最直接的生活教育。若在教室、运动场馆内, 适当张贴相关激励、启智的标语, 创办专业知识园地、板报等, 其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创作的习作品、国内外著名人物介绍、专业运动知识等。这些举措可以创造一个美的教学、训练环境, 让学生切身感受专业学习的氛围, 经过日积月累的熏陶, 对大学生提高审美素质都是大有裨益的。 (3) 美在技术动作的学习中直接体验。人的感觉是人对客观现实事物的主观体验, 是人对实现世界的一种反应形式。人体运动时, 正确的形态规范是获得健美形体的外在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 全面、协调、匀称地发展学生的各部肌肉, 以达到肌肉发育丰满、结实有力、富有弹性的目的。特别在健美操、技巧、体育舞蹈、武术等艺美类项目教学中, 运用美学原理, 依照运动形式美的规律实施编排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和掌握准确优美的动作技术, 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情感, 引起美的联想, 并加深对动作概念、内在规律性的理解和记忆。

2. 创建多元的活动氛围, 在参与中认知美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 能够使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这对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非常有利。大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 知识面较宽, 自主活动能力较强, 学校的体育行政部门可以大胆发挥其优势, 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文化娱乐、观赏竞赛、影视以及体育艺术作品鉴赏等活动, 通过学校各类俱乐部、学生会、班级体育机构, 广泛开展各式各样的课外美育活动, 以此来净化学生心灵, 分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许多大学生不再沉湎于课堂, 自觉地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使校园气氛更加活泼与亮丽。

以体育活动为阵地, 使学生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 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意识。学校每年都举办体育节, 田径运动会, “三对三”篮球比赛、排球比赛、健美操的比赛、体育舞蹈大赛;有些院系、班级还举办校园各类舍区体育活动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有时还不定期地举办体育知识竞赛、棋类比赛、拔河比赛、“跑操”励志活动等, 让大学生通过身体的各种运动来体验成功的快乐;体会到人体的健康美、体型美、姿态美、体质美、肌肉美、肤色美。通过自身参与体育实践, 在与同伴的密切配合中, 在与对手斗智斗勇的过程中, 在征服自然的胜利中调节生活, 消除疲劳, 满足创造、享乐的需要。如登山、攀岩等户外运动是有氧运动, 对身体各器官的益处不言而喻, 同时又可欣赏大自然的万千风光, 有郊野山林, 瀑布溪流, 空气清新, 景色幽美, 加之运动产生的“内啡肽” (俗称快乐素) , 在获得健康的同时, 又获得快乐, 感受到天人合一、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体育和美育是一对密不可分的伴侣, 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深化进程中, 通过观赏体育竞赛与表演, 品味健、力、美的统一;赏析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精妙的配合以及所表现的诗情画意般的、戏剧性的艺术造型,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 同时也就提高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品位。

3. 构建校园阅览环境, 展示运动美

富有特色的校园中, 硬环境是在一定观念支配下造就出的文化成果, 也是校园开展美育工作的最佳场所。美丽、优雅、文明的人文景观, 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思维敏捷, 这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产生, 开朗性格的养成, 高雅气质的形成,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刊物的大力宣扬体育文化, 使大学校园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 全国CUBA联赛的火爆, 长沙、上海、北京等地首届“三人制”篮球赛的轰动效应, 都是媒体宣传的结果, (2) 导读觅美,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寻求体育文化美。在浩如烟海的课外阅读领域里, 优秀的艺术作品, 是美的典范, 是高尚情感的结晶, “入人也深, 化人也速”。一曲《如歌的行板》, 曾令列夫托尔斯泰潸然泪下;一篇《纯朴的心》, 曾让高尔基如醉如痴。因此, 还将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文学作品要他们留意美之所在时时有意识地去寻求美, 鉴赏美, 从而提高审美的能力。 (3) 校园中拥有良好的信息传播手段和掌握丰富知识的文化群体, 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 增强了师生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针对性地寓美育于专业教学、科学知识、技能技术传授之中, 并使之经常化、具体化, 变成大学生易于接受的东西, 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科学文化水平的目的。

4. 创设学生实践平台, 展显时尚美

学校应积极创设各种体育运动文化的实践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文化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审美实践活动, 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活动、出场演练及竞赛的机会, 增强他们的美感体验。充分利用各种竞赛项目教育的资源,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精神世界。审美观是在审美实践中培养和形成的, 学校和社会都应积极为学生创造参加审美实践活动的条件, 学校成立各类体育代表队, 参加校内校际及省、市区举办的各种项目的比赛, 经常下社区参加健身实践活动, 及组织社区大众活动, 学生通过参加这些实践活动, 享受快乐, 产生对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兴趣, 培养对美的敏感, 同时掌握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分寸和艺术, 体会拥有端庄优雅的举止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努力成为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举止、美的素养等全面而和谐的人。

六、结语

大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年轻群体, 它们不仅能够很好地从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物中吸收其精髓, 而且能将许多现代新型物质与其相结合, 创造并形成具有时代气息的独特的体育文化。在校园中每一项体育运动都蕴含着人类无限的企盼与追求, 正是这种企盼与追求, 使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运动文化。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跑、跳、投掷、球类、举重、体操等竞赛项目;有各种各样的体育舞蹈、武术、滑雪、滑板、飞环等娱乐项目;也有种类繁多的极限项目, 如:赛车、漂流、登山、攀岩、帆船等;有多彩的民俗游戏:舞龙、踩高跷、扭秧歌、赛龙舟等;还有街舞、健美操、拉拉队、集体舞、网球、拓展运动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总之, 每一项动作技能背后都有其久远的文化内涵, 即有此时的参与, 也有将来的发展;每一项运动文化背后都蕴藏着人类对自身美的叩问、对自然美的触摸、对动物美的模仿、对人性美的遐想、对野蛮美的释放、对个人美的绽放。这些项目以其新颖的运动方式、动感的节奏、绚丽的服装器械、刺激的身心体验, 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给广大师生, 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为高校校园文化注入了勃勃生机。也为大学生们走向社会提供了多条渠道。按照美的规律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以“美”去建构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索和合理猜想, 去唤起他们探索学识的志趣。把对真、善、美的追求, 作为正视生活的理想;将对美的认识, 转化为对美的追求, 并落实为创造美的实际行动, 正是通过这些美的符号唤醒学生的感性, 丰富学生的情感进而促使他们去实现认识的飞跃身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丕勇等, 体育与艺术关系的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2) :11-13.

[2]黄欣加.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体育科学2004, (6) :67-71.

[3]陈济川.新世纪我国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28 (4) :527-529.

[4]黄祁平.加强大学生体育美育教育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2) :72-73.

[5].邓强松.论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J].职业时空, 2008, (3) :66.

关于优化高校师生关系的对策研究 第10篇

我国广大学校的师生关系, 深受我国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 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的封闭状态, 随着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的进入, 传统师生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

一、传统师生关系的特点

在传统的等级观念、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以及师道尊严的观念影响下, 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专制的, 要求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过去的学生从小生活在重礼教、重等级观念的传统文化中, 易接受教师专制型的教学方式, 学生对教师的尊崇和服从往往是心甘情愿的, 师生的冲突和对立并不明显。

第二, 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 教师自身努力实践着社会道德规范, 教师是道德的化身, 是学识的权威。虽然教师从古到今在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上都不高, 但在传统价值取向下, 教师作为“礼”的代表、“道”的化身, 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也很投入, 学生也很尊崇教师。

第三, 传统的师生关系很密切。因为教师专制和严厉的出发点是社会价值取向的而非个人利益取向, 专制型的管教方式并不排斥师生之间的感情投入。无论教师还是学生, 都很重视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往往维持一辈子。

二、师生关系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 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落后的经济形态、事实上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形式的继续存在, 师生关系基本上仍维持着传统的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 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的封闭状态, 新观念新思想的进入对旧观念旧思想产生了很大冲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了教育体制也要变革, 由此, 传统师生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

第一, 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师道尊严的观念受到批判。如果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不能与时俱进, 认为学生是要被管理、被教育的, 课堂教学也采用灌输的方式, 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强调自己的师者身份, 对新一代学生的价值观不屑一顾, 那么现实就是学生在老师面前一套, 背后一套。更有甚者与教师发生冲突, 或者是高旷课率以及消极的课堂表现、考试作弊等。教师认为学生一代不如一代, 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质量低下, 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第二, 教师的教育思想, 教学质量水平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按理是相符相成, 相互促进的。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做得优秀的教师, 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充实使教学内容更有吸引力, 教学方法更具多样性, 但往往这样的教师分身乏术, 对教学工作投入较少, 是高校的科研人才而非教学人才。现实是承担大量教学工作量的教师, 是科学研究方面做得较少的教师, 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多年不变, 吸引力欠佳。

第三, 部分教师能认识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师生关系异化的原因, 但却无力改变或者无心改进。主要表现在现在教师科研业务重, 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多表现在科研项目、科研论文和经费上, 对教学工作的重视挂在口号上, 实际的大多数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繁琐却回报低, 教师为完成教学工作量而上课。上完课转身即走, 辅导课多由助教完成, 与学生沟通较少,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表现视而不见, 对师生关系的改进漠然视之。特别是扩大招生规模以后, 往往是大班授课, 一学期下来, 教师认识不了几个学生。在大学校园里, 绝大部分师生互相不熟识甚至是不认识, 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少。特别是在大学建新校区之后, 师生可接触、交流的机会更少。总之,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减弱, 师生关系的消极现象更趋严重。

第四, 信息时代带来的影响。如今学生面对的诱惑太多, 从高考的重压下解脱出来, 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往往忽视了学业。而那些重视学业的学生, 在网络时代, 他们可供学习的途径很多, 对于照本宣科、不重视教学质量的教师, 他们往往也选择了消极对待。

而师生关系的不良趋向, 不仅影响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还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学生到校主要是为混个文凭, 教师上课主要是为完成教学工作量, 完全看不到想象中的高校教育教学场面。具有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高等教育, 如今教师多忙于科学研究, 对教学虚于应付。

三、优化高校师生关系的策略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的合作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 共同成长的, 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 学生对教师尊重, 教师有权威性, 学生有自主性, 两者和谐共生。

第一, 管理层做好科学的导向作用。教师忙科研轻教学, 主要原因在于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估, 教师职称职有的晋升、岗位的聘任等, 评判标准多来自于科研指标, 高校的教学被弱化。在这种情况下, 上级教育部门在积极进行研究, 提出新的应对政策。2013年12月底, 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 明确要求各高校要改变考核评价中将科技项目与经费数量过分指标化、目标化的做法。要改变在教师评聘、收入分配中过分依赖和不合理使用论文、专利、项目和经费数量等科技指标的做法, 减少科技评价结果与利益分配过度关联。这都是一些积极的信息, 但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层的严格执行。让高等教育首先回归到人才培养的轨道上来。在教师的考评中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对教师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要同时进行考核, 做好导向作用。

第二, 提高的教师自身素养非常关键。在这个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的介入, 传媒的无所不至使教师们深感知识存量不足,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在过去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好比“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 如今却是“一杯水和不断更新的流水”的关系。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学会改变观念, 学会终身学习;教育思想要转变, 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不仅仅是给学生“解惑”, 更要懂得如何启发学生。

第三, 积极开辟师生交流的新渠道。信息时代, 学生更倾向于网上交流。可采取如教师公布电子邮箱, 建立QQ群, 或者通过微信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隐性的教育渠道, 潜移默化地改进高校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董卿, 王平.高校师生关系日趋冷漠, 课上课下缺失交流彼此陌生[J/OL].中国经营管理网, 2008-03-23.

[2]李丽萍, 李桂茹.大学病症状:师生关系就是没关系[N].中国青年报, 2007-11-23.

营销人才培养与高校转型关系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营销人才 ; 培养途径 ; 高校转型 ; 关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50-01

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促使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在激烈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当中,高校的教育发展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谋求转型、突破原有教育模式成为了客观环境影响下的必然选择,尤其在就业形势严峻,市场营销类人才极度紧缺的形势下,深入探究高校的教育转型与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关系显得尤为关键,既可以避免由于同质化的定位、利益化的目的所导致的高校转型失误,又以市场需求为契合点,减缓了一定的就业压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营销类人才,因此,该实践探索本身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营销人才培养与高校教育转型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

在市场经济制度诞生并经历了数次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医院、学校等公共事业机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若想谋求长远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遵循市场的运行规则,以市场需要为教学目标,从而合理定位,找到适宜的教学改革途径,尤其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大量的市场营销类人才供不应求,这便使得高校以市场营销类人才为培养对象的教育转型实施成为必然,从这个角度来讲,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作为高校教育转型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其有效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营销类人才的培养缘于市场的需求,以为社会和国家输送各类不同人才为宗旨的高校教育机构,通过对整个教育系统的改变与完善,将营销人才培养纳入其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指标,无疑是高校转型的最明显的成果体现。事实上,高校的转型是一项非常艰巨且漫长的教学任务,需要不断地探索与研究,而非一日之功,从国外不同名校的转型经验来看,营销人才的培养计划目标会在不同的高校转型阶段有所差异,例如:通常高校的转型都要经过三个不同的阶段时期,转型起飞阶段、加速转型阶段以及转型稳定阶段,这时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任务也会相应发生改变,由此可见,营销人才培养与高校教育转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二、高校转型过程中对营销人才培养要求的新趨势

(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呼唤应用型营销专业设置细分化和方向化

近年来,经济的增长促使我国工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形成了很多重要的工业制造品的生产、装备和配送基地,大生产大流通格局逐渐显现。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密集的人口和旺盛的需求,促使商贸流通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得到快速进步。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会展业、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等。基于上述经济转型的背景,目前就业市场急需会展策划与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国际商务等大营销类人才。

(二)经济转型呼唤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要求进行深度对接

如上所述,经济转型需要大量的连锁经营、会展营销、电子商务等营销类人才,很多部分地方院校针对这一市场需求,也开设了连锁经营、会展等专业或方向,但却面临着企业奇缺此类人才而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地方院校应用型营销类人才的培养没有与就业岗位需求进行深度对接。一方面,企业对此类人才的缺少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随着产业不断升级,企业需要具备既有学历又有娴熟的职业技能的应用型营销类人才。另一方面, 各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行业的接触很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与岗位进行无缝对接,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

三、基于培养营销人才为目的的高校教学转型实施策略

(一)科学定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目标

科学定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目标,是市场定位下培养市场营销人才的关键。在市场定位下培养市场营销人才,应积极专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观念,科学制订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方案,从整体上把握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而培养出优秀的市场营销人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科学定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目标,就是要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而且还应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因此,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科学定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目标,可以使培养出来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

(二)大力开展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

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校外实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应大力开展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市场定位下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学校要与企业加强沟通,针对企业需要按照岗位要求调整细化实训环节,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实训,这样既满足企业的需要又能达到实训的目的!通过这种途径,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达到两者共赢的目的。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此外,学校还可以考虑建设校内自营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自营实训基地的建立可考虑投资创建超市"商场以及生产实体,使课堂教学与实践内容相吻合。

(三)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从真实的营销实践切入,通过系统的营销能力专项及综合训练到上岗前的毕业实习,形成系统完善、全真的市场营销实践课程体系,并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统筹谋划,形成较为完善的课内外项目训练管理机制。通过企业提供案例素材及训练项目、开讲座、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的真实度与强度,了解现代企业的营销观念、营销方法与营销环境因素,具备客观认识事物的能力与真正有效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师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实践水平、教学水平,加强对学生现代学习观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觉锻炼意识,广泛采用团队项目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总之,营销人才培养与高校转型实施密不可分,以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循着由教学实践推动实践教学,再推动理论教学的改革,继而推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教改路径,分析借鉴国内外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学生实际设计而成,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刘辉.陕西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成功(教育),2012,16:168-169.

[2]赵渊.高校转型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J].学术论坛,2012,12:211-214.

高校公共关系研究 第12篇

一、高校公共危机管理分类与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 危机管理研究扩展到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许多领域。目前,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高校公共危机的信息管理预警研究, 并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假如没有及时控制危机或处置不当, 轻则影响校园秩序、影响高校的稳定与发展, 重则扩大到社会, 引发更大规模的社会事件甚至政治事件, 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 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和预警机制已成为现代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1.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

高校公共危机是指在高校校园内或与高校成员有关的一种突然爆发的事件或者非常态的社会情境, 给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秩序以及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的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

高校公共危机管理是指高校为了避免或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减轻危机事件对高校人员及教学的损害和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实施过程。

2.高校公共危机的类型

高校中存在的、常发生的危机有来自于外力的干扰, 也有出自于学校或学生本身的问题, 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十类:

(1) 政治敏感事件:针对国际国内政治事件的游行示威、不法分子的蛊惑煽动、出于政治目的学潮等。

(2) 自然灾害与公共卫生:水灾、火灾、风灾、地震、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的爆发等。

(3) 公共安全:公共设施、建筑物、体育器材、电、实习或实验物品等。

(4) 师生冲突:体罚、师生关系紧张等。

(5) 校园暴力:破坏、抗争、恐吓、勒索、绑架、性骚扰、斗殴等。

(6) 毒品侵蚀:滥用药物, 非法持有或贩卖禁药等。

(7) 自我伤害:自闭、自残、自杀等。

(8) 偶发事件:车祸、溺水、运动伤害、实习实验受伤等。

(9) 学业违规:作弊、逃学、逃课、沉迷网游等。

(10) 外力介入:黑社会势力、寻仇、欺诈、干扰滋事、偷窃、凶杀等。

3.高校公共危机的特征

高校公共危机主要具明显特征:

高校面临的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紧迫性、严重的危险性、高度的不确定性等一般危机所共同具有的特性, 同时因高校群体自身的特点, 使其面临的危机也会呈现出独有的特性, 如主体活跃性、社会敏感性等。

(1) 主体活跃性指大学生群体正处于青春年少时期, 从众心理强, 危机产生的影响会快速在群体中传播, 短时间内就可以波及整个高校, 甚至影响其他院校, 扩散速度快。

(2) 社会敏感性指高校师生作为高知识、高素质群体, 使高校公共危机更易与外在因素互动、更易产生社会共鸣。

二、高校公共危机预警信息系统的构建目标与原则

研究公共危机预警, 目的就是预见、警示、延缓、阻止和化解危机。通过预警信息为危机的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和赢得宝贵的时间。

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分析, 构建高校公共危机预警信息系统的目标包括:一是预警信息要全面, 可以多渠道、全方位地监测危机信息的变动;二是预警信息要准确, 既不能忽视任何危险的征兆, 延误预警, 也不能出现错误预警;三是警报信号发布要及时, 该接收到的人能及时收到;四是警报信号内容要准确, 理解容易, 不会产生歧义;五是警报信号发布要权威, 避免多种警报信号的相互干扰;六是预警信息系统的建立必须合理、经济。

为确保高校公共危机预警信息系统有序建设和高效运行, 构建该系统必须落实以下五条原则:一是组织管理原则;二是以人为本原则;三是第一时间原则;四是确保信息安全、准确的原则;五是贯彻务实、公开的原则。

三、高校公共危机预警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

1.高校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基本框架

高校公共危机预警是指高校依靠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先进的信息技术, 对危机态势进行动态监测, 及时评估各种危机, 作出前瞻分析和判断, 制定针对性预防政策, 实现高校危机管理的高效性和科学性。高校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应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决策支持、危机警报、危机执行、信息传递上报等六个子系统功能。

(1) 信息收集子系统。 公共危机信息预警系统的关键是信息收集, 高校公共危机的出现总会有征兆, 及时准确、足量可靠的公共危机信息是发挥公共危机信息预警系统功能的基础和保障, 对整个公共危机预警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信息收集应坚持及时性、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一致性的原则。

以校园网的网络为基础, 构建基于B/S结构的Web信息收集平台, 各部门设定专人 (或兼职人员) , 抓好校内、校外两个信息来源, 及时报送预警信息, 报送人需结合预警指标进行预判断, 填写报送信息的类别和重要程度。

(2信息处理子系统。 初始收集到的危机信息往往量大、无序、真假掺杂, 必须进行鉴别、分类、分析、统计、加工整理, 使其条理性更强、重点更突出,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及其危害程度作出估计, 成为能够对公共危机进行预测、预警的全面、真实、有用的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根据预警指标体系转化为直观的信号或指标数据, 为预警系统进行决策做好准备。信息处理后的各类数据、方法、知识形成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的数据库。

(3) 决策支持子系统。公共危机决策支持系统是应用模型库中的决策模型、方法库中的各种方法、知识库中的各个领域的专家知识, 借助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根据危机信息处理系统对公共危机信息的处理结果形成的危机信息数据库, 制定危机应急预案, 进行危机预警决策。

(4) 危机警报子系统。 构建高校危机预警机制首先必须对高校存在的风险或者危机进行定量分析, 建立有效的预警指标设计维护系统。通过这套指标, 可以对高校安全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预警, 判断高校安全运行的态势。

将可能引发高校危机的负面信息提交到危机管理和决策中心后, 就要立即进行警情分析、识别、评估。该系统由相关专家完成, 包含警情监测、警兆识别、警源分析、警级评估等过程。

(5) 危机执行子系统。 成立高校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指挥中心。高校公共危机的突然爆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与生活秩序, 在紧急情况下, 应迅速启动危机管理应急预案。各职能部门包括校长办公室、保卫处、后勤管理处、学生工作处、教务处、财务处、医务、心理咨询、团委、网络中心、各二级学院等单位, 应迅速行动起来, 组建以主管校长为中心的应急管理指挥中心, 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开展危机应对工作。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这种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该纳入常规化的工作模式范围, 包括人员配备、岗位职责、协调手段等。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危机管理指挥体系的权威性, 避免无效指令, 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 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整体提升高校的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6) 信息传递上报子系统。 公共危机预警信息发布的途径主要有公告、热线电话、报纸、内刊简报、板报橱窗、广播、电视和网络、短信等方式, 也可以通过印发公共危机的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危机信息的传递。指派专人及时向校园或社会公布事件的相关信息, 避免学校内部各部门因不了解真实情况而发生自相矛盾的说法。

建立专业的公共危机咨询热线和公共危机专业论坛, 为公众提供一个更加真实可信的互动交流平台, 同时关注与该危机相关校内外网站或论坛, 一经发现不实信息, 应尽快联系协商删除并澄清。

涉及公共卫生类危机如传染病等除立即采取措施外, 还需及时上报主管卫生防疫部门, 以取得更好的控制和治疗。涉及校园暴力、自我伤害、外力介入类等危机需及时上报和配合当地公安消防部门, 以便得到更好、更有效的控制和处置。

按照教育部、教育厅的公共危机上报制度, 及时上报危机的各种状态及处理情况, 以取得高校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 避免危机在高校间蔓延和进一步扩大。

2.高校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体系功能结构

四、结论

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特征决定了公共危机的预警与处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涉及人力、财力、技术、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因此, 公共危机预警的研究工作必须不断发展、提高与完善。“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只有未雨绸缪, 居安思危, 超前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加强公共危机预警信息系统的制度建设, 强调各功能模块的协调配合, 根据不同种类的危机设置不同的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这样在真正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能提高处置危机事件的能力, 切实维护高校的安全与稳定。

通过校园安全体系的规划, 建立基于信息管理的高校公共危机预警信息体系, 可以推动高校安全预警工作从传统模式向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的预见性科学管理模式转变, 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变革的目标之一。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突发公共事件在高校内的发生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高校危机管理已成为现代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如何维护高校的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 客观分析高校危机和预警信息系统的现状及问题, 提出基于信息管理的高校公共危机预警信息体系构建框架。

关键词:公共危机,危机管理,预警信息系统,信息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琨.公共危机中高校的应对机制探析[J].学理论, 2009, 32:150-151.

[2]张海涛, 辛立艳.公共危机的预警与响应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10) :251-254.

[3]吴建华.基于信息管理的公共危机预警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09, (3) :56-60.

[4]张海龙.公共危机中的信息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7) :105-106.

[5]崔晓曙.浅析校园危机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1) :201.

[6]陈香红, 党红.论高校公共危机预警信息系统的建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 (9) :27-31.

[7]岑金, 裴俊伟, 张琳.高校危机管理对谁负责[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9, 25 (5) :27-31.

上一篇:汽轮发电机下一篇:《韩国语视听说》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