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理论范文

2024-06-13

体制理论范文(精选11篇)

体制理论 第1篇

一、建国初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理论发展:大一统的财政体制

建国初期, 我国财政理论尚处于摸索期, 还没有形成自有理论体系, 在财政实践中, 与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财政体制也是高度统一的, 强调的是国家财政活动的统一性和计划性。在其后的数十年中, 尽管针对地方财政缺乏积极性的问题, 一直在探讨如何克服财政体制的过分集中, 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领导”始终都是作为基本前提而存在的。

1951年出版的《新财政学教程》 (丁方、罗毅, 1951) 设置专节介绍了中央与地方的支出和收入关系问题, 但未做出理论上的概括。到五十年代后半期的财政理论基本出现在国家的政策决策以及领导人的论著当中,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指出, “我们的国家这样大, 人口像这样多, 情况像这样复杂, 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 实际上是规定了计划经济时期财政体制的基本原则, 即在不否定计划经济的前提下财政管理体制的适度分权, 而计划经济下的这种分权只是行政性分权 (吴敬琏, 2004) 。1964年出版的《财政学》以及《中国财政管理体制问题》 (许飞青、冯羡云, 1964) 对我国的财政体制问题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在这两本专著中, 分别论述了财政体制的概念、体制建立的原则、收支划分的方法以及我国民族地区财政体制问题等, 并对财政体制建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取得了一致。许飞青还对中央与地方集分权的数量界限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支出三七开”、“收入对半开”、“地方经济建设支出不超过50%”等观点, 开创了我国财政体制从经验数据上总结数量界限的研究思路。可以看出, 计划经济下的行政性分权是在“放权让利”和“调动积极性”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自建国至1979年的财政体制, 经历了从集中到较为分散又到集中的过程, 但其基本形式没有多大的改变 (杨之刚, 1999) 。

二、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的理论发展:包干制与分税制之争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 我国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体制提出了改革要求。我国的财政理论界也逐渐认识到财政体制的重要性, 开始总结以往计划型财政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 并着手探索市场型财政体制模式。“财政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反映、规定、制约着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两大基本的经济关系。因此, 财政体制的改革, 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环节之一” (贾康, 1987) 。中央的“财政体制改革基本上是单项分步进行的, 先后实行了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贷款,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包干制’, 两步‘利改税’等政策” (王绍飞, 1988) , 经历了多次变革, 但“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上, 还未能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模式” (刘溶沧, 1987) 。此时的理论界已经受西方财政理论的影响, 提出按税种划分财政收入的分级财政体制的客观必然性, 即“利改税后, 企业只按规定的税种和税率向国家缴纳税金, 不再按隶属关系向各级主管部门上缴利润, 这就必然使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收入划分向划分税收的方向转化” (马国强、吴旭东, 1985) 。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我国财政理论界客观分析了“包干制”的弊端。贾康认为, 财政包干制束缚了企业活力的发挥, 强化了地方封锁、地方分割的“诸侯经济”倾向, 客观上助长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投资膨胀, 使得中央和地方关系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 导致国家财力的分散。1986年分税制改革方案的破产, 但财政理论界并没有停止对财政体制改革的探讨, 进一步分析了行政性分权的弊端和各层次经济活动当事者的行为, 认为“行政性分权的局面不宜久存” (楼继伟、肖捷, 1987) 。张馨认为, 分税制基本上可以解决建国以来一直困扰我国财政工作的财政体制难题, 他还分析了分税制难以推行的真正原因, 例如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财政收入中税收的地位、地方公债发行权等问题。由此, 他主张应该分阶段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进行改革。刘尚希则依据财政体制应与经济运行相融合的理论, 提出了涉及我国财政体制的两条基本原则, 并对发达经济区域和落后经济区域在职权配置、收益形成、企业和政府关系、收支划分方法等方面的差别作了比较分析, 提出了区域性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 (刘尚希, 1991) 。刘黎明、刘玲玲、王宁还用数学方法分析了财政包干制中存在的体制弊端所形成的讨价还价博弈机制, 进一步揭示分税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其体制上的优越性。在与西方的财政联邦制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后, 张馨还将我国建国以来的财政体制理论概括为“体制原则论”, 主张“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这实质上是“国家分配论”的一个理论分支。张馨认为, 这种理论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演变趋势, 市场经济要求中国的财政体制向分级独立的财政体制模式转换, 但原则论强调各级财政收支都要纳入国家预算, 因此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也需要借鉴西方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三、1994年税制改革至今的理论发展:“分税制”应不断完善

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体制的弊端, 陈共认为,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税制的基本框架, 形成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 辅之以若干辅助税种的较规范、完整的税制体系;更重要的是, 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税制, 合理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既保证了中央集中适当的财政收入, 又有利于激励地方政府加强税收征管的积极性, 并且中央财政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和调控余地, 有利于实行有效和有力的转移支付制度 (陈共, 2005) 。但寇铁军认为, 分税制的基础缺乏科学性, 税收返还和补助制度尚不规范, 尤其是体制的分配格局是以现行税制划分为基础的, 随着各种收入格局的变化, 进一步调整税种划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按照隶属关系划分企业所得税, 带有明显的旧体制痕迹, 改革的渐进性也致使地方税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以及整个改革只在增量上做文章, 并没有触及存量问题。针对财政实践中现行“分税制”所存在的问题, 财政理论界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1、从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来看:

张馨从双重财政结构理论出发, 提出我国的财政体制不仅应该分税, 而应该分税与分利相结合, 这一观点是基于我国拥有众多的国有资本而提出的。寇铁军认为, 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应该是以集权为主、分权为辅, 形成中央集权下的地方分权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谢旭人也指出, 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方向, 是实行分级分税财政体制。从国外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来看, 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政收支范围的划分, 均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 事权可以下放, 但财权相对集中, 中央或联邦政府集中部分财力, 对地方实行转移支付制度。中央与地方政府预算分开, 税收征管机构分设, 财政资金采取规范化的分配方法。

2、从地方的财政自主权来看:

由于中西财政体制的根本差异在于“地方财政的独立程度不同” (张馨, 1993) , 所以许多学者将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着重点放在了地方税收立法权的赋予和地方税体系的建立上, 目的就在于扩大地方财政的自主权, 以符合地方公共品提供的有效性。杨之刚认为, 地方人大应具有独立的地方税立法权, 对地方税税基的计算、税率的制定以及征收办法等, 地方人大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权, 但不得不侵犯全国性的税法和国税税基, 或者“税收基本法和税收征管程序综合立法归中央专属, 至于税收实体法及税种具体征纳程序法, 则可视情况划归中央或地方或中央与地方共享” (孙开, 2004) 。邓子基提出了优化地方税制结构的近期、中期以及远期目标, 他认为近期目标是构建以营业税、所得税为双主体的地方税体系, 并对一些辅助税种进行调整;中期是要建立以所得税、财产行为税为双主体的地方税制体系, 辅助税种的设计应重点放在资源税、环保税等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种上;远期目标就是建立以财产行为税为主体的地方税制体系, 辅助税种的配置则应着重放在符合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循环经济确立的行为类税种上。

3、从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的角度来看:

寇铁军提出, 健全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应是由转移支付多重目标和多样化手段所组成的, 并借鉴OECD主要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模式, 论述了我国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中的模式选择、若干重要因素以及技术性问题。杨之刚和马栓友也在比较了我国和发达国家的转移支付制度后, 指出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以平衡补助为主, 注重财政分配的横向和纵向平衡:建立制度初期, 应以较低的公共服务水平均衡为目标。财政理论界在以国际视角提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差异的同时, 也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发现“从1995年到2000年, 考虑各地方转移支付因素时的地区经济收敛系数反而比不考虑该因素时的收敛系数小, 说明转移支付并没能促进区域经济收敛, 即转移支付没有取得均等化的效果, 这主要是因为转移支付的资金分配的不科学、不公平” (马栓友、于红霞, 2003) , “转移支付方式不规范, 对无条件拨款和专项拨款的使用界限不清, 专项补助多固化为对某些地区的固定补助, 项目繁多, 且疏于管理” (李齐云, 2002) 。而且, 对均等化起主要作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其测算方法还存在诸多问题, “转移支付办法中对标准收入的确定虽采用了公式法, 但是只有本级标准收入采用了税基和税率的办法, 所占比重有限” (李晓红, 2002) 。

4、从省以下财政体制的角度来看:

由于1994年的“分税制”并没有对省以下地方的财政体制做出规定, 各省体制设置不尽相同, 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王朝才指出分税制实施过程中的不规范及制度的不稳定直接导致了基层 (县乡) 财政的困难 (王朝才, 2003) 。杨之刚认为, 省以下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除了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外, 更为重要的改革目标是明确基层政府职能, 配合较为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较为完善的地方税体系建立, 构建具有自律机制有效运行的基层财政体制 (杨之刚, 2004) 。贾康和白景明也认为, 地方财政改革不能再寻求建立过渡性制度模式, 而应重点推进实质意义的分税分级财政建设, 在适度简化政府层级的前提下按照“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的原则构造完整的多级财政, 同时要改进和完善中央自上而下的财力转移支付制度 (贾康、白景明, 2003) 。与贾康一样, 很多学者赞同通过行政级次“扁平化”、“省直管县”等措施, 解决省以下地方财政体制问题, 但也有学者提出“在省市层次的行政和财政体制改革可以通过保留市或者区的行政层次, 取消财政层级的途径来解决” (朱秋霞, 2005) 。

摘要:本文按时间顺序对我国财政理论的变化进行综述, 突出我国财政体制理论形成的特殊性, 重点归纳西方财政联邦主义对我国“分税制”体制理论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国家分配论,财政体制“原则论”,公共财政体制,理论综述

参考文献

[1]张馨, 杨志勇.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 (第1版)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2]王绍飞.明确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加快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J].中国财政, 1988.2.

[3]陈共.1994年税制改革及分税制改革回眸与随感[J].地方财政研究, 2005.1.

[4]寇铁军.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J].财经问题研究, 1995.12.

[5]张馨.我国财政体制的双元模式[J].国有资产研究, 1996.3.

[6]谢旭人.我国财政职能的转换及财税体制改革.财政研究, 1994.1.

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 第2篇

一、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国家在出现后,它并不进行生产。然而,为了维持它自身的存在和运转,国家又必须从国民收入中分到一块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由于国家不进行生产,它不可能通过交换的形式来获取它所需的社会产品,它所拥有并能加以运用的,只有强制性政治权力。国家凭借强制性的政治权力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就是原始的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存在和运转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就是财政支出。因此,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能够存在;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财政的存在,只需要国家这个唯一的前提。可以说,财政是国家内生的一种东西。从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到现代的计划经济国家,无不如此。在执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国家仍然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与财政的这种存在必要性相关的是财政筹集收入的职能。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得到了扩展。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如果情况真是这样,财政的作用就应该只限于筹集政府收入,它存在的必要性也就只是源于国家的存在。但是,我们看到,现实情况并不是这么理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认识还应该更进一步。问题主要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只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具备形成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全部条件。而只要有某一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上就有可能出现失灵。

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失灵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导致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的根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如实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具体来说,市场失灵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经济学认为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萨缪尔森在其《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一文中给出了公共产品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西方经济学家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总结了公共产品相对于私人产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由于公共产品具有上述特征,市场对公共产品的生产进行资源配置时,就会出现失灵的现象。一般来说,由于“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公共产品的生产量是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设法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

2、外部效应

所谓外部效应,是指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由于私人经济主体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外部效应除了影响社会经济效率之外,由于外部效应导致的成本或报酬分担不合理,它也会妨碍社会的公平。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将外部的成本或报酬内部化,使带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生产数量改变到合理的水平。

3、垄断

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产品的供给,使其产品的售价高于边际生产成本时,就形成了垄断。由于垄断者能够操纵市场价格,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产品边际效益等于边际生产成本的水平上。结果是造成市场上该产品的供给量不足,价格偏高,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对此,政府部门应该进行干预,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强迫或鼓励垄断者增加产量,降低价格,使该产品的售价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以避免社会效率的损失。还有一些行业的规模效应很明显,如果政府不加干预,就会自然形成垄断。对这种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也应该及时加以干预,也可以划归政府来经营。

4、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掌握的信息总是不完全的,要获得更多的信息,需要付出“信息搜寻”成本;此外,市场在交易中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一方总是比另一方有着更多的信息或有着更低的信息搜寻成本。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在交易中总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作出决策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偏离帕雷托最优。

5、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不仅在微观经济中表现为上述偏离帕雷托最优的情况,市场失灵同样也反映在宏观经济领域中。对宏观经济领域中资源配置效率的考察所依据的指标主要有:就业水平、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状况。但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市场失灵在宏观经济领域中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与失衡。为此,政府也必须对经济进行调控。

但在现实中,市场失灵并没有使市场经济制度崩溃,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在现实中应该有一条挽救市场失灵的途径。 其中,除了认为应由政府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观点之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主张通过扩大市场覆盖面(即市场完全化)和提高市场效率来挽救市场失灵,但在实践中都是不成功的。西方经济学家在对多种解决市场失灵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要优化资源配置,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必要性的又一体现。

于其他手段相比,财政手段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中具有以下优势:

1、财政手段比较灵活,税率和补贴额可以根据外部性情况及时加以调整。

2、财政手段的管理费用低,避免了产权界定和市场交易的巨大费用。

体制理论 第3篇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政治理论;体制机制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逐年提高,高校师资队伍规模也随之成比例不断扩大。由于高校师资队伍扩充主要是靠新增青年教师,导致高校青年教师的比例更是显著地不断增加。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4O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占我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5%以上。在我国高校的教学、科研中,青年教师显然已成为主力军。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决定了高等教育是否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否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对于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及主要问题

我国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鲜明的特点。有很多积极的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积极方面主要表现在:第一具有个性鲜明的特点。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基本上是70后、80后,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脚步,接受着国内外各种思想交相融合成长起来的,思维活跃开放。第二具有政治意识强的特点。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基本上是在党的改革开放英明政策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党的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十分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式走势。第三是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各种信息技术。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大都是伴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繁荣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习惯于通过论坛、微薄、微信、QQ等各种现代互联网社交方式沟通交流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使他们的观点能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出去,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状况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能够默默耕耘,献身党的教育事业。但同时也清醒地看到,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身处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置身追求物质享受、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部分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崇高理想信念。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我们在借鉴学习资本主义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也乘虚而入,使可塑性强的高校青年教师产生了许多迷茫,部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信念开始变得淡薄,甚至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缺少集体主义观念。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工作能力强且思想独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且因为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出生,且受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上出现的功利主义思潮影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思想迅速膨胀。正如有学者所言:“高校一部分青年教师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弘扬的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不以为然。”[1]

二、我国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问题的成因

(一)高校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重学生,轻教师的做法。同时,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被看作党群部门的务虚工作,而行政管理部门不参合的问题比较突出。高校管理者不够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导致青年教师个人也不够重视自身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校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激励考核机制不够

现阶段,很多高校的工作重点都放在加强学科建设上,对青年教师的考核评价只注重教学科研成果。在人才引进时,学历层次高、科研论文数量与质量、是否具有海外背景成为聘用的主要条件,而对其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仅作参考。尤其是一些高校在制定人才奖励机制时,只注重科研成果,更使得青年教师一心重业务、科研的发展,而普遍存在轻视自身政治教育的现象。[2]

(三)高校青年教师自身价值观不够成熟

高校青年教师基本是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讲究投入和回报的市场原则,以及求学期间的高投入与高校相对较低的待遇使他们心理上产生了落差。同时,青年教师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容易被社会朝流所左右。

三、现阶段提高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学校党政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形成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

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提高认识,把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高等院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这就要求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各级部门要共同配合,形成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机制。学校党委尤其要高度重视学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统筹安排。同时要指导和协调学校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机制,将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人才引进、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增强实践,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青年教师大都是刚出校门有进校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社会了解不深的问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也同他们社会阅历浅、不了解国情所致。所以,高校应因人制宜,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走进基层,通过实践的方式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和政治素质进行教育培养。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梁和堡垒作用,不断增强青年教师队伍中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健全激励机制,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

针对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激励机制重业务科研,轻思想教育的现状,高校要围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形成一系列政治培养和业务提高、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对于政治素质过硬、业绩突出的优秀青年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鼓励,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平台。同时,应以人为本,大力宣传优秀青年教师典范,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使广大青年教师真正具有持久从事教育事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参考文献:

[1]秦琴.浅析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J].社科纵横,2011,(3).

体制理论 第4篇

(一) 发达国家卫生体制建构理论溯源。

在众多经济学理论中, 福利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和自由经济学三种理论对发达国家卫生体制建立产生的影响最大。

1、福利经济学的价值取向。

1920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 被认为是福利经济学理论产生的标志。福利经济学理论提出了社会保障理论三点基本价值取向, 即公平性、普遍性和福利性, 对各国社会保障的建立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42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院长贝弗里奇教授发表题为《社会保障及有关的服务》的报告, 即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 提出了社会保障的三个核心原则, 即普遍性原则、政府统一管理原则和全面保障原则或公民需要原则, 为现代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是社会保障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福利主义、福利国家, 伴随着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已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今后福利主义思想还将对世界各国的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2、凯恩斯经济学的价值取向。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标志着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诞生。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以需求管理为基础建立了社会保障理论, 塑造了西方国家的基本经济体制, 强调政府对市场的有效干预, 提出把“均衡器”这样一种价值观念输入包括医疗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即社会保障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也是调节经济运行的“均衡器”或“稳定器”, 它的意义是将市场自由原则与社会公平结合在一起。

3、自由经济学的价值取向。

按照新自由主义观点, 不仅企业要“私有化”、“市场化”, 而且福利和包括医疗服务及医疗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也应“市场化”、“商业化”, 各人所得福利的多少依据他的支付能力大小而定。这必然要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社会保障待遇差距的扩大, 加剧社会的不平等。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恰恰认为, 这样可以克服社会福利制度的弊端, 可以刺激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企业家投资的热情, 有利于经济发展。他们因此批评“福利国家”制度所主张的“公平”。

(二) 国际上典型的医疗卫生体制模式。

一般而言, 现在国际上医疗保障制度大致有三种基本类型, 即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卫生服务类型、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医疗保险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医疗保险类型。

1、社会健康保险模式 (SHI) 。

以德国为代表, 法国、日本、韩国等多数国家都采取这种保障方式, 其基本理念是社会成员团结互助。德国法定医疗保险覆盖了90%以上的人口, 由雇主和雇员双方缴费, 政府适当补贴, 同时覆盖参保人员无收入家属。私人保险约覆盖10%的高收入人群。从筹资额来看, 法定保险占77.4%, 私人保险占8.4%, 其余来自税收和个人自付。以社会保险制度为基础, 政府极其重视区域卫生规划, 对医院实行宏观管理, 根据医学专科特点、社会服务需求和经济结构的原则将医院划分为社区服务医院、跨社区服务医院、中心医院和特级医院四个层次。社会保险通过社会共济方式化解经济风险, 能够形成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费用分担机制和第三方付费的医疗服务制约机制, 成为多数国家的选择。全世界建立了医保制度的136个国家和地区中, 有105个国家 (地区) 以社会医疗保险作为其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其不足是随着医疗成本上涨, 保费随之持续上涨。

2、国家卫生服务模式 (NHS) 。

以英国为代表,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主要采取这种保障方式, 其基本理念是《贝弗里奇报告》所提出的福利国家理论。1948年英国颁布《国民医疗服务法》, 建立了依靠公立医院的全民医疗服务, 将国家卫生服务制度作为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主体制度, 其费用占到全国卫生保健总费用的90%以上, 居民享受免费程度很高的医疗卫生服务。在卫生保健的实施及管理方面强调国家中央集权控制卫生资源的分配, 采取全科医生制度, 医疗服务与资金管理一体化, 以社区保健作为卫生服务的重点。其优点是全面覆盖, 国民就医的直接费用低廉;不足之处是效率较低, 经费捉襟见肘, 长期以来形成人员臃肿、资金不足、效率不高等“大锅饭”式通病, 患者就医等待时间长, 医疗服务质量不高, 公众满意度低, 得不到及时治疗的患者不得不选择到私立医院或国外就医。为此, 今年以来, 英国政府提出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改革方案。加拿大的医疗卫生体制在英国模式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 其建立时间比英国和美国稍晚。其核心是医疗保障制度, 它是加拿大五大社会保障项目之一, 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普遍性, 保健计划覆盖100%的被保人口, 保证人们有同等的医疗卫生服务和条件;二是全面性, 保证医院和医生提供所有的必要医疗服务;三是可及性, 以同等条件提供合理、通畅的途径, 以保证医院和医生的服务;四是方便性, 当居民搬到加拿大其他省份居住或外出, 包括国外旅游, 医疗保健均能覆盖;五是公共管理, 各省卫生保健计划由一个公共的、省政府直属的非盈利机构管理和实施。加拿大90%的医院住院费用和医疗保险费用及75%的卫生总费用由税收支付。其医疗卫生支出占国民总收入的10%, 每人每年2, 257美元, 其中70%由政府支付。医疗卫生服务由私立医院和诊所提供。

3、商业健康保险模式 (CHI) 。

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 基本上是按照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 由市场来运行的, 政府仅承担有限责任。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由政府计划和私人计划两部分组成。政府保障计划约覆盖25%的人群, 主要是老年人、儿童和贫困人口;私人保险计划覆盖60%的人群, 主要是雇主以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障。美国的医疗卫生制度因其具有全世界最先进最发达的医疗技术, 病人享有选择医疗服务机构的最大自由而号称全世界“最好”;但同时又因其缺乏全国性统一的医疗卫生制度、医疗卫生高投入伴随低产出而被普遍认为是全世界“最糟”。无论是卫生总费用、人均医疗费用或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均为全世界最高。从上世纪初开始, 多任美国总统都曾把医疗保障作为竞选演讲中的亮点, 信誓旦旦要实现全民医保, 但除了罗斯福颁布了《社会保障法》, 使老人、儿童有了基本保障之外, 其他人都以失败告终。2010年3月23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医改法案, 计划今后10年投入9, 400亿美元, 将3, 200万人纳入医保体系, 将医保覆盖率从85%提高到95%, 接近全民医保, 被称为美国医保“百年梦想成真”。美国社会各界对医改法案褒贬不一, 已有多个共和党执政州宣布抵制, 其前景尚待观察, 其成败将对美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提醒我们:医疗保障具有极强的刚性特征, 既得利益群体一旦形成, 想要改变十分困难。

可以看到, 国际医疗保障制度显著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一是立足国情确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迄今为止, 没有公认完美的医保制度, 每种制度都有其优点, 也有其局限性。各国选择医疗保障制度都是从国情出发, 充分考虑各自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资源状况、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因素, 而不是简单照搬别国经验;二是单一制度难以覆盖全体人群, 多采用混合模式实现医疗保障的全面覆盖, 注重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共同方向是覆盖全体国民。医疗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不可分, 基本都是从就业人群起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建立相应制度和政策, 逐步实现全面覆盖, 并逐步对制度进行整合, 形成主体制度和多层次保障体系;四是政府投入的资金供需方兼顾, 既有对医疗服务机构的支持, 也考虑对个人参保的补助;五是制度模式基本稳定, 医疗保障制度是一项基本社会政策, 涉及公民对今后的预期, 多数国家做到了制度相对稳定、方向明确, 朝令夕改将使人民缺乏对制度的基本信任。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研究及理论取向[J].经济学动态, 2003.6.

[2]杨惠芳, 陈才庚.墨西哥和巴西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对中国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启示[J].拉丁美洲研究, 2004.5.

体制理论 第5篇

随着我国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如何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成为当前各独立学院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对当前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全面优化Z理论的应用,提升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1.引言

Z理论由美国管理学者威廉・大内于1981年提出,他认为美国的企业应结合本国的特点,向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学习,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其精髓在于组织的成功离不开信任、微妙性和亲密关系,因此完全可以实行以坦白、开放、沟通为基本原则的参与式管理。在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Z理论能够为其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新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然而,目前Z理论的应用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缺乏对Z理论的认识程度,缺乏有效的员工互动和交流,难以全面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缺乏有效的文化建设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本文正是在对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Z理论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进而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Z理论的认识

当前,Z理论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确定了较大的成效。而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并没有有效的应用Z理论,其首要的问题就是对Z理论的认识不足。一方面,很多独立的管理层将Z理论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方法,而与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注重采用Z理论的相关方法和理念进行相关的管理。另一方面,当前Z理论主要应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很少有学者对其在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其实际的应用经验较少,独立学院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借鉴相关的经验,因此使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Z理论的应用价值,具体的应用也处于探索阶段,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2.2缺乏有效的员工互动交流

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过程中,要求企业必须要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力,进而不断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独立学院在应用Z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还缺乏与员工间的互动交流,使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一方面,独立学院领导层与一般教师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基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传达到领导层,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很多基层教育工作者的不满情绪较高,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在仅有的沟通中,沟通渠道流于形式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难以得到必要的采纳,而且整个过程缺乏必要的反馈机制,使得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其存在的难度依旧较大。

2.3没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Z理论主要是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建立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没有真正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独立学院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管理的形式化,没有真正从独立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等方面出发,使其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流于形式化,而Z理论的相关理念得不到有效的践行。另一方面,Z理论具有宏观的指导价值,在围观层面需要独立学院根据现实情况而定,当前在实施Z理论的独立学院中,大部分只是在形式上采用了Z理论的相关理念,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大多数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模式,没有全面综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2.4缺乏有效的文化建设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具有完善的企业文化作为保证。当前,独立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文化作为保障。一方面,很多独立学院由于发展的压力较大,其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办学规模和扩大发展等方面,因此疏于在人力资源管理文化方面的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违背了Z理论的相关要求,进而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目前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应用Z理论的成功经验较少,其对文化建设的需求较高,因此使得独立学院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其传统的管理文化已经不适应Z理论的需求,所以其应用的难度较大。

3.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用的`对策建议

3.1提升对Z理论的认识度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理念和方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从现代商业企业的成功经验来看,要想实施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首先更新相关的理念和方法,以此来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因此,独立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提升对Z理论的认识程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的领导层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使其在实际的工作中强化对Z理论的应用,营造出完善的Z理论应用氛围,以此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另一方面,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一些成功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Z理论的经验,并充分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正和完善,使其能够成为指导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理论和思想,以此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2加强与员工的互动交流

Z理论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就是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强化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此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质量。因此,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在应用Z理论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加强与员工的互动交流。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机制,使得广大教师和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能够顺利传达到领导层,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对关键性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采纳,采取群策群力的形式逐步提升对Z理论的应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以双向沟通的形式提升上下级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教师和广大员工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交流关系,避免出现管理者的个人独断行为,保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长久有效性,提升对Z理论的全面应用能力。

3.3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管是企业还是独立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而这也是Z理论的重要要求之一。因此在独立学院应用Z理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要本着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目标,对其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避免出现讳疾忌医的问题,全面审视各项管理措施,从事实出发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要从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出发,有效分析Z理论的相关要求和理念,根据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前景,从教师和广大工作者的现实需求出发,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充分发挥对其管理和激励作用,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以此通过Z理论的应用来完善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4加强管理文化建设

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需要有完善的文化作为基础和保障。因此,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Z理论的过程中要全面加强管理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在独立学院内部营造出Z理论应用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对广大教师和工作者进行Z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相关培训和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Z理论的重要性,提升对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应用的接受度,为其应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文化来提升对Z理论的应用,通过在教师及员工招聘、选拔、激励、薪酬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建立其文化层面的保障,逐步建设独立学院独有的管理文化,形成良性的管理循环机制,以此完善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总结

体制理论 第6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本产权论;人力产权;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6-0013-06

一、研究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特色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由公有单一型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过分依赖公有产权利益动力机制,向公主私辅型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依赖多元利益动力机制的转变。①其历史功绩,是长达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而赢得“中国模式”殊荣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如果说资源环境超负荷、严重污染所致发展不可持续以及“世界打工仔”地位等问题严重,那么更为严重也更令人痛心的是过度私有化雇佣劳动关系发展所致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缺失、贫富分化等问题,对当前乃至今后深化改革产生不良影响。前苏联亡党亡国亡社会主义等国际转型镜鉴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大力巩固发展公有经济确保其主体地位。由此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等全面深化改革精神,②可以说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由过度依赖经济利益驱动向以人为本主导经济利益驱动转变,或者,由过度依赖物力(物质资本)产权当家作主向依赖人力产权当家作主而更加向以人为本转变。

应该肯定,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特色,只能是人民当家作主或人本产权论术语表述的人力产权当家作主。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上的根本分野是人民当家作主或人力产权当家作主而以人为本,还是资本当家作主或物力产权当家作主而以物为本。基于这一根本分野,我们把前者界定为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把后者界定为物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并认为,人本产权型取代物本产权型具有历史必然性。目前,这种必然性既表现为马克思主义③在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凸显的当代价值和新自由主义的破产,更表现为全面深化改革“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恢弘实践和“资本主义可能很快要崩溃”④的历史趋势。

需要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动力机制更加向以人为本转变的“标志”——人民当家作主,中央已经强调到新的政治和历史高度。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⑤“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⑦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命题。”⑧2016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又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⑨如此等等中央精神,表明了中国特色人民当家作主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的方向和任重道远的责任,也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解决偏离人民当家作主不良现象的决心和信心。因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必将更加受到关注。

综观关于人民当家作主的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但是,基于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的人民当家作主经济制度研究,尤其是能够用于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成套或成体系性的研究成果甚少,也不到位。即便较有建树的经济学家李炳炎,对现代企业制度由资本雇佣劳动的资本主导型向劳动雇佣资本的劳动主导型转型等的创新研究,有人本意向,但缺乏人本定位。即依然着眼于物(资本)而囿于物力产权实现窠臼,而没有着眼于人,缺乏人的基本生存直至全面自由发展权利实现视野。⑩由此足见人本产权论对此的破解研究意义斐然。

所谓人本产权论,即由人力产权与物力产权、人本产权型与物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等或可称为范畴体系的范畴群所构成的,基于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旨在人民当家作主经济制度建构完善的人力产权实现理论。马克思的全部学说,可谓表现为“资本论”{11}的人本论,“核心是人”是“围绕人类发展展开的”“人的逻辑”,揭示的是人类异化复归规律,否定的是包括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在内的物本论。物本论的“核心是财富‘增值”,是围绕价值增值展开的“物的逻辑”。{12}人本产权论传承发展马克思的“人的逻辑”研究,立足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市场经济体制,是旨在发展完善当代制度的物本论否定理论,因而,其全称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本产权论。

二、人本产权论:中国特色人民当家作主市场经济体制新理论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弘实践是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决定的人类日益以人为本历史趋势的当代历史形式。因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尤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研究焦点应该甚至必须由“资本论”向“人本论”转变。或者反过来说,当代中国恢弘实践呼唤人本产权论诞生而为之奠定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人本产权论植根于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

“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人自身。”{13}即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归根到底都要表现为人的发展。人本产权论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恢弘实践成果“回归人自身”的制度研究,即关于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基于并深化拓展了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理论。何谓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理论,这是首先必须研究的。

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即马克思揭示的私有制“否定的否定”与人类异化复归共同实现规律。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14}对于这一“否定的否定”过程中,私有制尤其资本主义私有制使人异化的严重性和异化复归的必然性以及轨迹,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社会“人已经不再是人的奴隶,而变成了物的奴隶;人的关系的颠倒完成了;……”“它必然要在自身内部崩溃并让位给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制度”,实现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并指出由于“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随着一方衰亡,另一方也必然衰亡”。{15}这就是说,私有制“否定的否定”必然历史过程,同时也就是人类由异化而复归——“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的“否定的否定”必然历史过程。“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人自身”。马克思经济社会发展“否定的否定”规律“回归人自身”就表现为人类异化复归规律,故可简称为人类异化复归规律。当然,人的异化与人类异化不完全是一回事,人类异化是人的异化普遍化到顶点。人的异化是向整个人类异化的演进,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结果。“否定的否定”、“让位给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制度”,即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整个制度而让位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表现为公主私辅型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使人为物奴的异化得以复归为人是物的和自身的主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必然历史过程用人本产权论术语表述,即人力产权由异化而复归主体自主实现。由此追溯前瞻人类发展史,可以说马克思《资本论》及其全部学说就是一部揭示人类异化复归史的人类异化复归规律说。{16}用人本产权论术语表述,即揭示人力产权实现方式变迁史的人力产权异化复归规律说。{17}

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作用于人类发展,具体表现在当今中国,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全面深化改革。当然,这就决定了“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和历史本质,也决定了其创新发展的研究焦点,亟需由“资本论”向“人本论”转变而聚焦于人的发展。强调经济学研究聚焦于人的发展,还在于改革开放指导思想一直受新自由主义等西方物本产权论干扰直至当下一再危及改革方向,{18}尤其在于这种干扰当下已经迫使中央一再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就是说,传承发展马克思“人的逻辑”研究,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当家作主理论形成人本产权论,聚焦于人的发展研究,既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恢弘实践所亟需,也是消除西方新自由主义等物本产权论不良影响,保证我国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条件下的意识形态主导权所亟需。或者说,创立并不断完善人本产权论,是人类发展至今赋予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二)人本产权论要旨和人力产权范畴的内涵及其实现规律

何谓人力产权?首先应该明确,人本产权论的人力产权范畴不同于法学的人力产权范畴,也与西方人力资本及其产权等类似范畴存在本质区别。法学的人力产权范畴有人界定为“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自由支配其人身资源,并排斥他人干涉的专有财产权利。”{19}这一界定肯定了自然人对自身人力的所有权和自主支配权,揭示了人力产权当家作主自主实现的客观本质,但却把人力产权权利仅仅归结为财产权利而自我否定了。再从“中国知网”对人力产权的界定——“个人凭借人力资本享有的企业产权”看,这一界定其囿于西方产权理论以私有制为既定研究前提的物本窠臼就更加明显。这些界定与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对人类异化复归规律的揭示,所凸显的宏大、深刻且富有历史远见的理论特质相比,实难望其项背。当然,马克思没有使用也没有提出人力产权范畴,即便对产权范畴的使用也十分谨慎。但是,这并不影响马克思作为社会科学史上第一位创立科学产权理论的社会科学家地位,{20}因为其劳动力理论以及旨在实现人类异化复归的整个理论,就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人力产权理论体系。传承发展马克思产权理论人类异化复归宏旨内核的人本产权论,赋予人力产权范畴包括享有经济、社会治理等多种权利在内的丰富深邃内涵,也超越了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物本窠臼。{21}

还应明确,人本产权论的人力产权范畴不是一个单独范畴,而是把经济中人的要素产权和物的要素产权分别界定为人力产权和物力产权而使之成为范畴对子。当然,物力产权范畴在内涵上与特指物的要素产权的“资本产权”范畴并无二致。但问题是西方经济学语境中的“资本”、“资本产权”范畴,把人的要素产权与物的要素产权混为一谈,具有把人(雇佣劳动者)贬为物的视人为物的物本性质。{22}因而,人本产权论只在特指物的要素时使用,“资本”、“资本产权”范畴而一般不使用,以摒弃其物本性质。当然,赋予人力产权范畴更为丰富深邃的内涵,包括确立物力产权范畴与之成为对子,其意义远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努力为人类日趋以人为本的当代和未来研究人类异化复归直至自由全面发展制度,包括研究人的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和历史地位,提供更为充分的范畴体系支持。

体制理论 第7篇

1.1利率的内涵

从概念上讲,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资金的借入方对资金的借出方所付的代价,对于资金盈余一方来讲,是其让渡当期资金使用权所得到的租金,这个租金的绝对额就是利息,每元本金在单位时间(年、月、日)内所得到的利息被称为利率。本金、利息、时间是计算利率的三要素。人们经常以利率一词代表利息的概念。但对于利率的本源和本质,不同的经济学派有不同的立场,大体有如下观点:

马克思认为,利息就其本质而言,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同时也是剩余价值的再分配。当借贷资本家把资金借贷给职能资本家,这些资金就变成了职能资本家用于产生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货币资本先变为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在这转化的过程中,货币资本产生增值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而最终职能资本家返还给借贷资本家的利息,就来源于剩余价值。这直接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家对利率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他们主要从资本的范畴、人的主观意愿和心理活动等角度研究利息的来源与本质。有“资本生产率说”、“节欲论”、“时差利息论”以及“流动偏好论”等学说。就资金借入者来说,使用他人的资金用于生产,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正如天下不会有免费的午餐,雇佣工人需要支付工资,占用土地需要支付地租,借入资金同样要支付利息。同时,对于资金的提供者,他们提供资金就意味着可能限制目前的活动,因此作为补偿,他们会从借入者那里获得利息。并且,一般认为现在的物品要比同类等价的未来物品具有更大的价值,二者之间存在价值时差。因此,借出者要求借入者支付利息作为价值时差的补偿。

1.2利率决定理论

由于对利息有不同的见解,对于利率决定的问题,各学派也有不同的解释。总的来说,利率决定理论可分为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和西方利率决定理论。其中,西方利率决定理论主要由古典利率决定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可贷资金理论和基于IS-LM分析的利率决定理论等。

(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认为利息的剩余价值性质,决定了它在量上不可能超越利润,也就是说,利润本身就是利息的最高界限。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总利润率在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一般来说,职能资本家能够并愿意与利润率的高低成正比的支付利息。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由于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结构的提高,利息率有下降趋势。但同时由于社会财富及收入相对于社会资金需求的增长,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会加速或抵消这种变化趋势。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利息率虽有下降的趋势但过程缓慢,可以视为相对稳定。

利用马克思的观点,我们能够了解利率的部分内涵,但完全用马克思的理论解释利率显然过于片面与单一。我们看到的一些例子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率并没有降低,反而持续走高。可见,决定利率的显然并非只有马克思提供给我们的因素。

(2)西方的利率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利率变动取决于供求的对比关系。最为成熟的一种观点是可贷资金理论。它继承了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和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发展形成可贷资金理论。它既重视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也考虑到实物经济中利率的决定因素。同时,它将收入作为与利率相关的变量引入分析模式,形成IS-LM的分析方法。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利率是由资金供求所决定的,资金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储蓄、二是货币供给量的净增加。其中储蓄与与货币供给的净增加都是利率的增函数;而投资和人们窖藏自己的净增加时利率的反函数。可贷资金理论从流量角度研究分析借贷资金的供求和利率决定,有很大使用价值。

更为细化的IS-LM理论,把影响利率的因素归结为生产率、节约、灵活偏好、收入水平和货币供给量。一般分析法中有两个市场: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在实物市场,投资与储蓄相等,而投资与利率负相关、储蓄与利率正相关。所以得到一条向下倾斜的IS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代表实物市场投资与储蓄相等条件下的局部均衡点。在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而与收入水平正相关,在货币供给量固定时,可以得到一条向上倾斜的LM曲线,曲线代表货币市场供求平衡的情况。IS-LM模型的交点,决定了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水平。如此分析得到的利率是较为准确的利率,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运用IS-LM模型能较好的解释现象分析本质。

(3)利率结构理论

利率并非只有一种,各种不同种类和期限的金融工具期利率往往不同,所以相应出现了利率结构理论。

利率风险理论中认为影响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证券的违约风险、流动性及税收。违约风险是指证券发行人有可能不能如期支付足额利息或清偿面值的风险。一般来说,信用等级越高的证券,其所支付的风险补偿就越低;反之,风险补偿就越高,这类证券主要是公司证券。公司证券的利率与国债证券利率的差额就是风险升水,直接影响证券的定价高低。

流动性影响。由于人们总是偏好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因此资产的流动性越强,利率就越低。资产的流动性可以根据变现成本加以衡量。人们需要支付的交易佣金和证券买卖差价。由于政府证券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通常要比公司证券频繁,所以利率也相应较低。由于违约风险和流动性影响,政府证券毫无疑问的拥有低利率。

除以上两因素之外,还有税收因素也影响利率。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认为,在风险、流动性和税收特征等方面相同的证券,由于期限结构不同,利率也会不同。针对收益率曲线的向上倾斜、水平与向下倾斜三种情况,产生了三种解释。

预期假说。它在确定了一些假设以后,形成了基本命题:长期利率相当于在该期人们预期出现的所有短期利率的平均数。预期假说可以说明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同方向变动。用此假说能够解释收益率曲线的上升、持平和下降,但是无法解释为何收益率曲线总能保持向上倾斜。

市场分割假设认为,由于市场分割的原因,导致不同期限的证券的供求关系影响收益率曲线的形式不同。由于人们一般偏好期限较短的证券,造成短期证券的需求高于长期证券,所以长期利率将高于短期利率,因此收益曲线上扬。但该理论无法解释不同利率的一同波动现象。

在以上两种假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选择停留假说。它认为长期证券的利率水平等于短期利率的平均数,再加上一定的风险补偿。因此,人们倾向于购买短期证券,就造成了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同时,即使短期或预期利率有所下降,但由于风险补偿和正的时间差,造成收益曲线大多数情况上扬。由于不同期限的证券可以互相替代,因此不同曲线总是共同变动。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从利率的内涵和利率决定理论可以看出,利率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变量,其水平应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主要缺陷在于:人为地扭曲资金价格,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金融资产的合理定价,容易助长资金“黑市”的形成等等。

利率市场化是相对于利率管制而言的,即将原来行政管制的利率形成机制转变为由市场主体根据代表市场资金供求的市场基准利率按照商业原则自主决定利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

我国已经正确选择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并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方式。1993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中央银行按基准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在规定幅度内自由浮动。十六届三中全会则明确提出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目前,中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的利率都已经完全实现了市场化。2000年7月19日,戴相龙曾经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原则是先开放外币利率,后开放人民币利率;先开放贷款利率,后开放存款利率。

直至今日,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仍旧处于逐步推进过程中。2004年1月1日起央行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2004年11月,央行再次放宽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并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作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举措,2007年1月金融市场盼望已久的中国基准利率雏形亮相,这个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简称“shibor”)正式运行对于市场经济下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变量,它能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核心作用,并能制约其他利率。央行以后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整基准利率,形成合理的市场预期进而传导并影响微观经济行为,使其调控更加精准和有效。可以预见,在全面实现WTO承诺之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将进一步提速。

三、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从全球范围内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资金配置的过程必然要求更为市场化,这就使各国放松对利率的管制。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要求,也是适应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需要。

(1)有利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制,有效利用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并适应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国有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体,加快国有银行改革,是适应国际金融竞争的需要。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国有银行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国有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考虑市场利率的风险,关注利率变动对其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促进国有银行向商业化转轨。

(2)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

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建立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市场传导机制,使中央银行可以有效利用利率变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中央银行要通过运用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来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调控工具,影响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和价格决定能力,其前提是利率必须放开,至少是有较大的灵活性,使利率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为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一个有效的作用空间。

(3)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

利率市场化可促使资金按收益的高低在社会生产各部门间进行分配,通过有效组织资金来源、合理安排资金投向,提高投资效率,达到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率市场化也可以协调各生产要素的使用比例,充分发挥我国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4)利率市场化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体制理论 第8篇

1 金融抑制理论的探析

所谓金融抑制就是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 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这些手段包括政府所采取的使金融价格发生扭曲的利率、汇率等在内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以及电子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和金融的产品创新以及金融的自由化发展, 这些都导致金融抑制的实施难度的加大, 同时也会导致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和融资成本的增大。金融抑制造成“非市场因素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 整个市场分裂为两种金融体系并存的状态。一种是有着全国性网络的大型商业银行和有技术和高管理水平的外国银行所组成的金融体系, 另一种是小的、规范的、落后的如钱庄、典当、金融公司等的与大银行相区别的金融单位组织。另外, 这些区别还造成贷款利率的不相称的问题, 因为从大型银行中贷出来的是国家规定的利率, 而这些贷款都放给了大型企业, 小企业则没有能力从大银行取得贷款资金, 所以只能从非正式渠道获取资金, 但是利率相对较高, 也增加了贷款成本。

(2) 导致金融市场的不协调发展。市场的自由之手, 发挥不了应有的调节作用。这种市场的力量被别的力量所代替的金融抑制制度, 导致的是非常多的各项管理成本费用, 市场不起配置资源作用的后果是金融机构的效率受到很大的不利影响。

(3) 造成金融资源的价格出现偏差, 无法反映真实的供求关系。这种理论压低了实际利率的水平, 资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得不到体现。

2 金融深化理论的探析

金融深化理论, 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出的金融改革理论, 它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金融深化理论表面上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 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完善的市场经济体, 实际上更适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金融深化理论的政策主张和目标,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国家而言并非是一个很好的理论。比如当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研究发现这个理论的成立基础是这个国家拥有完善健全的市场经济体, 而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因此, 在运用此理论的时候, 要综合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策略, 才能更好指导本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不能一味地寻求深化。

在金融抑制理论后, 尤其是最近的二十年内, 由信息学和经济学结合出现的信息经济学被应用于各社会系统里, 包括政府的管理决策。其后, 美国的赫尔曼和穆尔多克等几位教授提出一个新的理论, 那就是金融约束论, 金融约束论就是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金融约束政策可以促进金融业更快的发展, 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其隐含的前提是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金融业, 或者说政府可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3 金融约束理论的探析

金融约束指的是政府的干预调节政策是选择性的, 政府通过制定完善的经济和金融政策, 目的在于促进金融和产业部门的快速发展, 来创造租金的产生。这个是与金融抑制最大的不同。但是, 这必须有前提条件。研究认为, 金融抑制和金融约束最大的区别在于, 金融抑制是直接从金融部门获取租金, 而金融约束是发展生产部门的经济创造租金机会。

政府可以通过很多措施来达到创造租金的机会, 那就是运用计划的行政干预政策、准入资格政策等而不是非得采取市场利率的办法, 政府必须把存贷款利率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只有市场上存在比较低的利率水平, 才能减少银行的放贷成本, 进而避免利率过高的话造成的高利率风险, 这样增加租金机会, 促进银行的长期经营。

金融约束的有效的基本条件是存贷款的利率必须定在合理的水平上, 政府对于利率的控制不能过于严厉, 过于严厉对于资源的分配会带来问题, 直接导致的是金融抑制。

从现实看来, “金融约束”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抑制的极端状态发展到金融有序自由化的一个中间过渡阶段, 通过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时的适当干预作用, 来解决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信息不畅和监管不力的作用, 它实际上是金融深化理论的延伸和升华。

4 对于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几点想法

金融体系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它的混合因素, 即“政府的管制行为”和“市场行为”的混合并立以及政府的市场价格和政府的管控价格同时存在。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前进, 政府对于金融市场的管控由强到逐渐放开, 这种比过去更加独立和市场化的金融体系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作用和影响日渐增强, 成为经济向前发展和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金融深化理论毕竟在实践时出现很多问题, 尤其是应用于实体金融中的时候。另外, 其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理论缺陷性, 这些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后, 全世界的很多学者都一致认为, 以审慎的眼光看待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深化的理论在实践中, 因为各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的不完整以及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和巨大差异, 造成过重大的世界性的金融动荡。但是, 也必须看到的是: (1) 从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历程来观察, 在政府对于金融放松管治后, 全世界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金融自由化理论对于经济的发展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表明金融自由化是正确的。 (2)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 当时的各国政府所采取的金融深化的措施是不完善的, 还有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不稳定, 这些才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而非金融深化理论本身。当时爆发危机的政府在对待金融深化的政策上出现了问题, 他们错误地认为绝对的金融深化是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 并且把放松金融管治理解为什么都不管, 忘记了金融体制中必须有和金融深化相符合协调的内在体制要求。我们必须明白的是进行包括市场化改革的金融深化改革, 最为重要的是先进行金融市场的市场化和完善化改革。所以, 必须清楚地看到, 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国家的政府在施行金融深化的理论的进程中爆发了金融危机, 也不能因此就把实行金融深化就会导致金融危机等同起来。而也应该认识到, 金融深化如果得到正确、完善的实践, 它对于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 对于抵抗金融危机和风险的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综合分析可以看出, 一些国家因为在实行金融深化理论时, 选择了激进的方式, 所以才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这些说明, 我国在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必须知道金融深化理论并不是完全没有政府干预的金融自由化政策, 必须时刻注意市场的不发达对于市场宽松管制的影响作用, 要在施行金融深化的过程中保持稳定性以及连续性。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 必须对本国的金融市场和系统加大监管, 兼顾本国金融改革的实际情况和制度问题, 建立与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系统。

必须把金融约束作为我国金融系统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的目前情况是, 金融机体里存在着许多的金融问题和风险, 这就要求在金融改革的过程中,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也可能对经济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 并和我国的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衔接, 它说明必须看到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理论优点和缺点, 最好结合起来运用, 这样的金融改革才是最完善的。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干预的时机掌握不好, 危机造成大量的金融机构的破产, 从而说明金融机构对于金融体系的破坏影响和作用。政府对于很多的金融机构的债务采取担保的政策, 是造成各种风险和问题的原因。

更要看到信息和激励是作为金融约束理论解决金融问题的两个基本点: (1) 让企业的管理者掌握信息, 并且帮他们掌握信息, 也要让有信息掌握能力的人成为决策者; (2) 政府要想产生对于金融机构激励作用的机制, 就必须依靠这种掌握和拥有信息的能力。

不能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提供市场的资金担保和政策保护作用, 这样不会充分发挥金融约束的机制作用。必须提供更多的可供市场应用的信息, 充分应用各种金融机构和民间组织的信息, 而非采取全面的干预政策。过度干预直接变成了和金融约束相排斥的金融干预政策。

综上所述, 在我国实行金融约束政策时, 应避免出现政府过度地干预金融经济, 但是要发挥有形的手弥补市场失灵时的保护作用, 同时也要防止完全不干预金融经济的金融自由主义政策。成熟的金融市场, 应该是达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 选择性发挥政府的功能, 使我国的金融体制以及经济改革的过程保持稳键, 真正达到金融深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柳钦, 曾庆久.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 2003 (11) .

[2]陈晓枫, 叶李伟.金融发展理论的变迁与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3) .

[3]熊红轶, 张先峰.中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08) .

[4]苏立峰, 黄太洋.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与中国实证[J].经济经纬, 2008 (05) .

体制理论 第9篇

1.国外行政审批制度的公共管理学研究综述

从公共行政学角度看, 政府规制问题的主要理论包括: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下的规制研究。其中, 公共选择理论探讨部分政治决策最终违背公众民意的原因。最早将公共选择理论用于研究政府管制上的经济学家有, 乔治·斯蒂格勒 (GEORGE J.STIGLER) 、山姆·佩尔兹曼 (Sam Peltzman) 。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方法为基础, 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引入私营企业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 其代表为奥斯本、盖布勒提出的“重塑政府”理论。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 一些学者建立了新公共服务理论, 认为公共服务的消费者不仅仅是“顾客”, 更重要的是“公民”, 主张公共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是为公民提供服务, 而不是“掌舵”或“划桨”, 以美国著名公共管理学家罗伯特·登哈特为代表。

2.国内行政审批制度的公共管理学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胡筱秀认为:“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管制过程中, 存在政企合谋、委托代理关系链条的断裂和政府三重角色的冲突错位等问题。现代政府监管体系的缺失, 是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管制失灵的根本原因, 而中国现代政府监管体系管制失效的直接原因在于法治缺失和产权缺失。”许勇认为:“应当从行政法治、公共行政、市场经济三个方面, 深入研究我国经济转型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 探讨改革遇到的难题, 总结改革过往的得失, 分析改革的现状和意义, 提出对我国行政审批的关联性制度和行政审批评估机制的独到分析。”黄泰岩认为:“行政审批改革需要从广义政治论阐释其科学内涵, 并指出行政审批是传统政治文化的具体体现, 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和克服市场失灵的重要方式, 更是国家权力配置的一种重要手段。”

3.公共管理学视角下行政审批制度研究的实证分析

我国公共管理学界关于行政审批制度的相关研究, 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背景下, 深入探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问题。二是外国政府有关审批制度及行政规制改革的论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经验总结。三是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创新和配套举措、改革的价值取向及目标任务。四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改革的基本思路、历史背景、现状意义、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在研究国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 我国学者的薄弱之处主要表现为:相关研究基本停留在宏观层面的分析, 按照“现状—问题—原因—对策”的线性思路展开。部分研究未对影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利益分析, 只是停留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表层现象, 缺乏针对各利益主体行为持征的制度因素进行深入讨论, 更缺乏关于利益冲突对行政审批制度变迁的影响作出动态分析, 导致研究体系的雷同性和研究结论的相近性。

行政审批体制机制构建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分析

1.国外行政审批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综述

国外经济学界对行政审批的研究历史悠久, 成果丰富。对公共管理学界研究所提到的行政审批, 经济学界将其称为政府管制或政府规制。早在18 世纪,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中, 针对政府干预和规制公共物品进行了必要性论述。19 世纪末, 由于美国政府加强对铁路运输产业的管制, 才催生了现代意义的政府规制理论。特别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相继加强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的规制改革, 规制理论研究也出现了竞争理论、激励理论、政治过程理论、组织与制度理论、规制俘获理论、公共利益理论等重要理论学说, 为西方政府规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持。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在《经济管制论》中指出, 政府规制的真正动机, 是产业部门对规制的“需求”与政治家对规制的“供给”的共同利益驱动。张红凤认为, 研究规制经济学发展需要整体进行, 提炼合理因素, 并从其发展缺陷中寻求其发展方向, 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本土化规制理论的思想。

2.国内行政审批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综述

国内经济学界关于政府规制和行政审批的研究, 主要从经济理论、实证理论、规范理论、经济内涵、方式分类、缺陷成因、对策措施等方面开展。王俊豪认为, 应从总体上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政府管制理论、管制过程、社会性管制、经济性管制等问题, 并从成本收益与供给需求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对政府规制, 并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自然垄断产业及其政府规制改革。陈富良认为, 信息不对称是政府规制商业企业的现实依据, 政府应通过发挥消费者组织作用、提供信息服务、制定产品质量标准, 对经济实体和经营企业进行必要规制。史小龙认为, 我国政府应针对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进行典型案例分析, 详细研究规制者、垄断者、消费者三大利益集团的行为特征、竞争模式和经济影响, 并据此提出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若干重大举措。

3.经济学视角下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研究的实证分析

从经济学视角研究政府规制与行政审批具有天然的学术优势, 研究层次更为深入, 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具体说, 经济学界是从“经济人”假设出发, 运用数理推导、模型构建等方法, 充分运用经济学原理, 对政府规制与行政审批提出真实可信、数据确凿的现实问题解释。我国经济学界对转型期政府规制与行政审批研究, 大多是以西方规制经济学为基础, 既有供求均衡分析, 也有成本收益合理性分析, 也有针对垄断产业的实证研究。但也存在一定缺陷:仅重视从微观层面入手运用审批技术和审批方法, 缺乏从宏观层面和政治体制方面深入讨论行政审批利益冲突, 相关研究往往局限于某一具体时空、行业范围、具体产业。

行政审批体制机制构建的法学理论与实证分析

1.国内行政审批制度的法学研究综述

国外法学家对行政审批制度的研究相对较少, 可供查阅资料也不详实。国内法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们通常将将行政审批称为行政许可。马怀德中指出:“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现状、行政许可的分类、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行政许可的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深入探究行政许可行为涉及行政争议的处理途径。”潘伟杰认为:“从行政法视角切入行政审批领域, 通过阐述制度变迁的理论与原理来阐释行政审批的基本内涵, 其内容包括制度变迁的基础知识、现代国家的制度选择、公共利益与政府规制等方面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后的法学研究

作为规范政府行政审批行为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 的意义重大,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其中大多是关于《行政许可法》的制度创新和设计方面的理论研究争议。应松年等认为, 应当对比探讨我国《行政许可法》实施前后的行政许可制度, 重视从平衡精神的视角, 切入我国行政许可制度存在权力失衡问题, 提出了从前后平衡、公私平衡、上下平衡、内外平衡4 个角度, 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陈桂生认为, 行政许可在法律适用过程、立法技术标准和许可范围界定, 都需要成本收益方面的经济学考量。因此, 均衡安排行政许可实体和程序内容, 是降低行政许可交易成本和提高行政许可交易收益的有效途径。

3.法学视角下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研究的实证分析

与经济学界专家学者不同, 我国法学界更多的是从纵向视角, 审视行政审批符合法治精神和公平正义的程度, 探讨行政审批机构设置与程序规范问题, 并通过研究行政审批司法监督全过程, 提出最优策略和方法。此外, 国内法学界的相关研究, 还涉及国外行政许可制度、行政许可听证制度、行政许可程序等方面, 主要涵盖行政审批主体、客体、原则、程序、司法控制、法律监督、法律救济等内容, 而缺乏对行政审批的成本收益、权力设置、手段方式等实质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胡筱秀.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管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2005.

[2]许勇.转型时期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2007.

[3]黄泰岩.试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政治功能[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6) :786-790.

[4]张红凤.西方规制经济学的变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5]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6]陈富良.政府对商业企业的规制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7]马怀德.行政许可[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

[8]潘伟杰.制度、制度变迁与政府规制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5.

[9]应松年, 杨解君.行政许可法的理论与制度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体制理论 第10篇

一新时期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制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指示精神;注重发挥高校各级组织职能, 重视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统一规划、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工合作;从宏观、长远和空间的视角, 统筹教书和育人之间的关系, 按照“以人为本, 继承创新, 实事求是, 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构建新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制, 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以人为本

胡锦涛同志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 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一论断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注重在管理中注入更多的人性, 以人为本, 注重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 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思想政治工作成功与否, 思想政治工作者成熟与否, 关键在于能不能做到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

2继承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继承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讲创新, 并不是完全否定过去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 这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应紧密结合新形势加以继承和发扬。现在环境、条件虽然变了, 但我们党的性质并没有改变, 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地位不能变, 各级党组织坚持不懈地抓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不能变,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不能变, 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还有效。但是, 我们也不能简单重复过去的做法, 同时, 还要结合新的情况进行创新。只有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继承, 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

3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 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多年中, 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一切都是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不开的。实践证明, 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才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才能在实践中创新, 在创新中提高。

4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是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 很难想象没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既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结果, 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尺。二十多年来, 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物质财富有了较大的丰富, 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而发展生产力的落脚点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 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艰巨任务, 已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无论从那一种意义上讲,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制建立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是指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 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教书与育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 两者相辅相成, 不能割裂。大学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更应教给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即不仅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事, 更应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以促使他们得到人格的升华和素质的完善。

2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的活动。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社会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对自我提出任务, 把自我作为认识、约束、调控与改造的对象, 以提高和完善自我素质为最终目的的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 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 既要重视课堂教育, 又要注意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中去, 规定学时和学分, 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与勤工俭学相结合, 与择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4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都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而思想问题一般来自于实际问题, 如果一味地强调解决思想问题, 而不深入大学生的实际生活, 不注意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思想教育就会脱离学生, 出现思想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两张皮”现象。

5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教育与管理的结合, 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得到一定的规范, 就是使自律与他律, 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6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是指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 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增强实效性。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 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

三体制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突破口

建立好的体制和机制是激发人们创新潜能的根本保障, 是一项带有长期性、战略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一件大事。探索和研究建立健全既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发展规律, 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管理体制, 是指管理活动中有关基本要素的制度化的结构形态, 包括管理活动的分工结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和有关的制度规范等, 管理体制问题, 实际上是组织管理的核心问题。管理体制中的分工结构问题, 是构建管理体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其中, 最主要的则是管理权力的分工结构。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创新, 需要以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作保障。中共中央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管理机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高校党委加强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校长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 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机制。而实际工作中, 真正建立起这种健全的领导管理体制的高校还不多, 相当多的高校还是党委分管领导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组织实施, 难以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 落实到教学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在过去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由学校党委直接担负第一线组织实施德育工作的管理体制, 已不能适应要求。党委应对学校实行全面领导, 在把握办学方向、制订发展战略和规划、推动教育改革及其他重大决策中, 都应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党委要研究思想、政治、理论动态,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负责制定德育工作计划, 担负起德育工作的领导责任。校长要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责, 学校行政要在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具体落实德育计划, 制定规章、制度, 提供物质保证。这一实施管理体制的转变, 既有利于党委更好地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也有利于校长及行政系统充分行使应尽的职责, 从管理体制上进一步克服德育、智育“两张皮”的不正常现象, 把德育真正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之中。这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德育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必将推动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贻纶.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教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2]张建映.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

[4]何一成.融合与创新[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5]裴娣娜.对教育观念变革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 2001 (2) .

[6]李贤成.体制改革是“两课”改革的突破口[J].沈阳大学学报, 2001 (3) .

[7]汪凤涛.浅谈“两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 .

体制理论 第11篇

1 组织扁平化理论概述

组织扁平化理论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是西方组织管理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西方社会出现经济下滑, 失业率上升, 经济滞涨, 为解决危机, 政府纷纷推行改革, 西方社会出现了“政府新模式”、“市场化政府”、“国家市场化”等改革的新理念。这个新的理念主要观点有: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满足顾客的需要, 而不是官僚政治需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提供服务中去;建立分权的政府;政府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是授权而不是服务。总之, 新公共管理理念认为应用企业家精神去改造政府,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顾客为中心, 政府应把顾客 (公众) 作为上帝, 珍惜公众赋予的职权, 对公众负责;政府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断进行革新, 改革自身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 努力减少运作成本, 提高政府对基层公众的反应敏捷度, 做大限度为公众服务。

西方组织管理设计理论来源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 该理论强调组织分工, 从纵向看, 组织是一个等级分明的金字塔, 从横向来看, 组织被分解为若干部门, 各自完成本职工作。这种组织的基本做法是上层决策、中层传达、基层执行。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用户可以与网络中其他用户相通, 也就是任何一个用户可以获取网络发布的任何信息, 这样一种变化客观上给企业组织带来深远影响。组织由过去金字塔式的结构逐渐演变成扁平式结构, 随之带来的是企业层级减少、裁剪冗员, 工作效率增加, 企业更好适应市场的变化。

2 当前政府管理体制建设的局限性分析

我国当前的政府管理体制属于传统的金字塔式结构, 这种金字塔式结构纵向层次多, 横向幅度窄, 在权力的结构上, 权力比较集中, 不同等级差异大;上下之间沟通距离较长。应该说, 这种金字塔式结构有利于权力集中, 政府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各级政府之间权力责任清晰, 层层负责。但传统的金字塔式结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2.1 政府管理层次多

上级政府计划、方针需要一级传达一级, 由于层次多, 信息沟通迟缓, 上级政府重要方针、政策不能够及时贯彻和落实, 有的地方政府没有原汁原味传达党的精神, 有的有选择性进行传达, 加上每一次传达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决策速度慢, 管理效率不高, 也直接影响了政府的执行上级文件的效率。并且容易滋生官员的官僚习气, 不利于公务员队伍建设。

2.2 政府沟通成本、协调成本和控制监督成本比较高

一是由于层次过多, 相关机构在沟通上需要与各个层级协调, 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二是由于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明确, 制度设置不规范, 机构设置过多, 过细, 增加了协调成本, 三是由于层次设置过多, 需要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来监督和控制, 上级对下级要进行监督, 同级之间也要监督, 增加了协调和监督的成本。

3 完善政府管理体制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 为了更好完善政府管理体制, 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政府官员办事的服务意识, 更好地为广大公众服务, 充分借鉴组织扁平化理论的可取之处, 完善政府管理体制。

3.1 规范政府职能

一是明确界定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为宏观调控、保障监督和协调服务。与此不相干的职能需要适时退出;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机构, 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 鼓励社会中介机构发展, 社会中介机构去承接政府“不该管, 管不好“的工作, 形成社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

3.2 重构政府组织机构和幅度

一是重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增加省级政府的数量, 省级政府在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设立自己的派出机构;二是建议取消地级市建制, 当前地级市建制的功能定位不清, 而且供养人员多, 容易和县级政府争取财政资源, 不利于县级政府的发展。三是在县级政府下面设置乡公所, 作为派出机构。总之, 扩大省级建制, 取消地级市建制, 取消乡镇政府, 形成中央政府、省、县扁平格局。

3.3 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

重构政府组织机构和幅度需要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改革以后, 政府机构分为政府首脑层、政府工作部门领导层和业务主管层。有时业务主管层也参与部门领导层工作, 这就意味着政府公务员职责范围是比较综合的, 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胜任工作。

参考文献

[1]叶素文.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J].新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2) .

上一篇:传统手工技艺下一篇:后现代主义教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