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范文

2024-07-26

三从范文(精选9篇)

三从 第1篇

这一点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 图书编辑要准确理解作者的初衷。一本图书的成功需要很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从选题方案的确立开始, 图书编辑与作者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图书编辑首先提出来的策划构想, 还是作者先形成的创作意图, 都仅仅是存在于脑海中的概念性的东西而已, 需要图书编辑与作者从不同角度来将此完善。在这个过程中, 图书编辑要把自己转换为目标读者, 细心体会作者所描绘的内容信息, 从接收者角度来理解作者的初衷。如果一开始图书编辑就从主观上对作者的意图横加干涉, 同样以信息发布者的身份妄加品评, 就会在思想碰撞中禁锢作者的思维, 进而影响更好创意的产生。

第二方面, 图书编辑要摒弃“理所当然”的思维定式, 尊重作者的专业素养。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有些图书编辑自身的眼高手低上, 从客观上讲, 图书编辑本身是书稿的审核和加工者, 并不能在专业范畴上给予内容更为深入的见解, 所谓术业有专攻, 正是如此。笔者曾策划一本工业设计类图书, 书稿中提及“人机工程学”, 在我的语料库中“人体工程学”已经根深蒂固, 于是没做任何思考便将“人机”改为“人体”, 幸亏校对同事细心发现, 才使文稿不至于贻笑大方。

当然, 遵从不等于盲从。第一方面上, 在准确地理解了作者的初衷以后, 图书编辑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综合分析、权衡其可行性。在第二方面上, 图书编辑本身还要持有一颗“怀疑”之心, 不要迷信专家, 而是要相信事实。

2 第二从:听从读者批评建议

一本书的最终面世, 承载了作者和图书编辑太多的期望。面对褒贬不一的反馈之音, 就如同有意无意间听到街坊邻里品评自己的孩子一般, 有欢喜也有惆怅。图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 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 图书编辑需培养一个豁达的心态, 面对夸赞之词要记得冷却自己, 不可信心过于膨胀, 时刻自省在“好”与“很好”之上还有“更好”可以接近或者超越。最为重要的是如何面对批评建议, 忠言逆耳利于行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只有真正将书买回去仔细阅读的读者, 才会提出最为中肯的意见, 哪怕有些偏颇, 也是真实的流露。图书编辑可以从当当网、卓越网、豆瓣网等媒介上看到对图书原汁原味的评价, 排除某些营销目的的说辞, 可以准确把握图书的优点和不足。总结好这些批评和建议, 对下一个书稿的策划编辑工作定会起到很好的鞭策指导作用。

3 第三从:服从图书出版规律

主观上, 图书编辑是个完美主义者。这种完美体现在既想要策划出超凡脱俗、天马行空般的选题构想, 又想能约请到在专业领域独领风骚、傲视群雄的专家学者。理论上, 这种黄金组合的结果可以促成图书最大程度上的成功, 但事实上未必如所愿。首先, 从选题本身角度分析, 所谓的超凡脱俗、天马行空, 在很大层面上仅仅是构想, 如果脱离现实土壤的孕育, 一切皆为浮云。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可以出版这样一本书《活到两百岁》, 世界上千千万万的老年读者一定会争相购买, 甚至于万人空巷。但事实上, 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 且不说暂时这个地球上还没有人可以活到两百岁, 即使有这样的人, 也许他也说不出1、2、3来为什么自己活了这么久。其次, 从作者角度分析, 所谓最好的不一定是适合的。笔者认为, 图书编辑本身既要培养伯乐相马般的慧眼识才本领, 又要学会裁缝量体裁衣式的恰到好处功夫。约请知名大学教授编写《实验辅导书》讲解初中课堂“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不光是大材小用, 更是乱点鸳鸯。同理, 强求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获得者写书论著, 大谈中国当代文学, 亦是痴人说梦。最合理的方案是策划符合当前需要, 有稳定而充足读者群体的选题构想, 约请可以驾驭这个选题的合适人执笔, 这样才会相得益彰, 擦出创意的火花。

接下来谈一谈四德。

4 第一德:职业道德

谈及职业道德, 是关乎图书编辑自身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图书编辑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在借鉴与剽窃之间选择相似, 杜绝雷同。

图书的策划编辑工作并不是一个曲高和寡的过程, 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差异下, 大多都有规律可循。虽然标新立异很难, 但照搬照抄实不可取, 完全的剽窃不仅扰乱了图书市场, 更会禁锢自己的创意思维。

第二, 拒绝投稿者的书稿, 但要接受其真诚之心。

面对投稿者的热情和执著, 纵然作品不符合出版要求, 也要尽最大能力挖掘其可取之处, 指出不足和修改建议。有时候一句苛刻的嘲讽之言不但毁了一部本可以成功的作品, 同时也毁了一段人生。要尝试着做别人的朋友, 这种“别人”多了, 待到自己编辑之路遭遇瓶颈时, 也有希望柳暗花明。

第三, 尊重他人的劳动。

一本图书的出版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 图书编辑最是深谙此道。如前文所言, 图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 造成这种缺憾的原因可能是某个环节的不尽如人意。作为图书编辑, 要有一颗包容之心, 多去想如何杜绝疏漏的发生, 而不是在问责上纠结太多。宽容待人, 才能最大程度上规避错误发生。

5 第二德:做人美德

“美德”是对人最为肯定的赞许词之一, 培养自身的美德, 如同送人玫瑰手存余香。图书编辑的做人美德可以归结为:诚信、认真与责任心。

诚信。图书编辑的诚信主要是对作者的坦诚和对读者的负责。对作者坦诚, 表现在不隐瞒印数、不拖欠稿费, 以一颗真诚之心必能换来对方真心相待;对读者负责主要体现为在读者和作者之间建立一条顺畅的沟通渠道, 随时辅助作者答疑解惑, 同时整理读者的意见反馈给作者, 以期再次合作时有更好的借鉴参考。

认真。认真不光可以做好事情, 而且可以感染身边的人。图书编辑的认真指对书稿内容框架的精雕细刻, 对具体文字的字斟句酌, 以及对排版印刷的“吹毛求疵”。

责任心。图书编辑要有一颗超强的责任心, 将图书的策划出版当成自己的事业来经营。一本图书体现了众多人共同协作的结果, 包括作者的专业知识, 版式设计者的美术功底, 编校人员的纠错功夫, 以及印刷单位的专业服务等, 所有这些都与图书编辑的策划协调息息相关。图书编辑的任务是沟通好各个环节, 人尽其职、物尽其用, 最大程度上发挥所有人的能力。一本图书的成功是对所有参与者的最好的肯定, 而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图书编辑有一颗责任心。

6 第三德:社会公德

作为社会人, 我们都要遵守社会公德, 由于图书出版这个特殊的领域, 图书编辑更要有一颗公德之心, 尽自己最大能力净化这块文化土壤。

图书编辑的社会公德可以从两个方面得以体现:策划好选题、加工好书稿。

策划好选题是指在最初的构思阶段, 编辑就要规避那些可能会误导读者的伪科学方向, 从积极健康的角度找寻优秀的创意灵感。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图书作为精神食粮, 有时影响的会是人的一生。好选题是好图书的基础, 遵守社会公德编辑要从策划好选题开始。

加工好书稿不仅仅局限于对文字、标点以及行文逻辑的斟酌, 更要体现在对内容宏观的把控上。对那些可能引起歧义, 或代表作者偏激的观点要本着严肃认真的原则与作者沟通, 做恰当的处理。使读者读得懂, 学到有用的知识, 得到良性的启发。

7 第四德:心存恩德

之所以把心存恩德放在本文最后, 是因为笔者认为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这也是我们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作为图书编辑, 我们承载着华夏五千余年深厚的知识底蕴下文化产业的繁荣, 同时也享受着千万读者品读好书时的那份愉悦和快感。无疑, 我们是幸运的, 但同时这份幸运背后也有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老一辈编辑家们用刻苦严谨的敬业精神将文字固化为世代留传的好书, 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同时, 正在从业的图书编辑们也正在将自己的智慧和灵感发挥到极致, 所有人一起努力着繁荣既有的繁荣、开拓可能的沃土, 这样才使我们“后来者”有机会学习到别人的经验和技巧, 因此, 同样需要感谢他们的认真与执著在某种程度上为当代的图书出版事业所做的铺垫。心存恩德是一种态度, 一种工作方式, 同时更是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从四德造句 第2篇

1、唉,女人嘛,三从四德,始终如一是本份。

2、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强加在妇女身上的精神枷锁。

3、我肖慕雪虽然不像古时候的烈女那样,讲究什么三从四德从一而终。

4、都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竟然还有人主张妇女要遵守三从四德!

5、按照一般的规律,这种社会对女子的要求最是严格不过,很讲究什么三从四德、三贞九烈什么的。

6、不彻底砸烂三从四德这个精神枷锁,就没有社会主义时代的真正的男女平等。

7、此人并没有什么实际本领,光凭三从四德混饭吃。

8、这是一个类似于华夏古代的世界,这是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森严的时代。

9、现代妇女已经摆脱三从四德的束缚,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10、一块清凉石,一串佛珠,牵引她穿越三百年,穿越三从四德,穿越三纲五常。

11、先秦礼教不同于封建礼教,封建礼教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先秦礼教的本质则是以“五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12、他的`身后留下了大量的诗书礼乐和3000弟子72贤能,也留下了三从四德和“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的训诫。

13、随着时代的变迁,妇女已摆脱三从四德的观念。

14、我们看到,因果报应思想、封建的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点,熔解在戏曲形象中,耳濡目染地对人们产生影响。

15、要娶她?可以,但要先学会男子三从四德、()妇唱夫随为何物再说。

16、自从男女平等的观念盛行以后,三从四德的教条已为时代所淘汰。

17、今天3月4号,别对女人讲三从四德,别对感情来朝三暮四,别妄想要三妻四妾;别对领导装低三下四,别对工作总推三阻四,只要不对生活“说三道四”,相信“不三不四”日,您一定爱情美好,工作快乐,人生幸福!

18、要求现代妇女遵守三从四德,难免引来不合时宜之讥。

19、一方面,三从四德的理学观念仍在顽固地腐蚀着人们的灵魂。

20、她更笑言为人妻何止拥有三从四德,她是“什么都能干的老婆”,唯一不能干的就是不能叫她闷在家中不工作。

21、众人无不大惊,此时封建礼教之风甚重,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无一不可逾越,再者江湖中人,信誉为重,商唐两家早有婚约,如今唐三娘未婚先孕,实是大为羞辱商家。

22、在我国漫长的二千年封建岁月中,妇女背负着“三从四德”的精神枷锁,举步维艰。

23、那你又懂什么叫助理教练的三从四德,五伦六纲吗?

24、尤其对夫君不仅要温柔,而且要三从四德。

社会新闻要讲“三从”“四得” 第3篇

首先,社会新闻不但是都市报起家的“独门武器”,也是都市报立足的根基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这个阵地。在时政新闻、财经新闻试图三分都市报版面天下的时候,社会新闻的“角色回归”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我们要弄清一个概念,那就是社会新闻是不是主流新闻内容之一。社会新闻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相对于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科技文体新闻等而存在的,可以包括人们的公共生活、经济生活、业余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公共关系;以及关注突发性天灾人祸,各种社会事故,自然变异,世态万象等等,舞台十分广阔,这其中无疑包含有很多主流新闻。

于是,就有了本文所要阐述的观点:在读者群品位不断提升的今天,都市报如何把社会新闻放在文化的背景下,深入发掘,提高品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如今的都市报在采编社会新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笔者仅简略地将其概括为“三从”和“四得”。

一、“三从”

1、遵从可读性,能够引人入胜。由于社会新闻具有“新、奇、趣、特”等特点,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满足其好奇心,因此社会新闻一直是都市报征战市场和吸引读者的“当家武器”。正因为如此,都市报社会新闻题材的取舍上,一定要以可读性为准绳。

新安晚报在今年6月23日刊登的一篇凶杀社会新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一名从上海前往安徽霍邱的女子在客车上被人勒死,而同车20余名乘客均未察觉。

这篇社会新闻之所以吸引人,原因就在于稿件的新闻情节或者说“矛盾冲突”不单一。第一新闻点在于女子被杀,这比较司空见惯;新闻的第二落点在“客车”,这一地点决定了读者愿意读下去,引人入胜;第三落点在于,发生凶案的客车并不是静止的,而是“疾驰的客车”,并且车上有20多名乘客,均没有察觉到身边正在发生凶杀案。

这三个要素共同作用,让这篇看似平常的社会新闻变得可读性极强。根据报社跟踪调查,这篇稿件被国内上百家媒体和网站转载。

2、遵从当前热点问题,能够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重视。都市报社会新闻所要关注的已经不仅仅是单个的案件和事件及其所引发的问题,更要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些静态的问题,能从一些静态的问题中寻找到可供都市报报道的社会新闻。

招商引资无疑已经成为当前内陆地区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但招商引资所带来的问题已经充分凸显。其中,发达地区被淘汰产业的转移就是一个很敏感而且最能引发关注的话题。

新安晚报在今年7月1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一篇题为《涉铅企业藏身青山绿水间》的报道,披露了浙江长兴地区将铅污染企业转移到生态最佳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一事,文章中直言不讳地指出浙江是在向安徽甩“包袱”,并明确提出“浙江长兴的这些涉铅企业入驻池州后对当地贡献有限,而对生态、对居民健康的负面影响不容乐观。”的问题。

报道刊发后,池州市委书记高度重视,要求要采取有效措施整治涉铅企业,能完善手续、达标排放的要尽快完善手续,无法达标且治理不力的要紧急治理,实施关停。

3、遵从主流读者,强调社会新闻的品质、品位和品相。稍微留意,我们就能发现,如今都市报的社会新闻已经不再仅仅以满足某些受众的猎奇猎艳心理为“己任”,不再仅仅是“吸引眼球”,还要努力“激活思想”,记者的报道视角正由对新闻表象描述逐步调整为对某些新闻事实的成因、背景、规律的探索,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借以建立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这也是现在媒介常说的“社会新闻时政化”,目的就是提高新闻的品质和品位,满足读者日益改变的精神文化追求。

今年2月25日,太湖一名12岁的儿童留下遗书,在村子的祠堂门前上吊自杀。遗书中说,他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亲。“你们每次离开我都很伤心,这也是我自杀的原因。”新安晚报2月27日就此刊发报道,但报道的视角并没有局限在少年自杀事件的本身,而是把笔触的重点放在了孩子自杀的原因上。“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这恐怕是整个留守儿童群体所普遍有的心理,这才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

见报文章配发的评论说,“留守儿童是‘时代的孤儿’。对于外出务工者而言,将孩子留在农村,基于一种深深的无奈。对于留守在农村的孩子而言,缺少家庭温暖和家庭教育的童年,残缺并潜伏着种种危机……很显然,解决问题最合理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地把孩子留在父母身边。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城市给这些孩子设置的门槛。”

报道见报后引起了各界共鸣,新安晚报就此做了“留守儿童最想要的是什么”的策划,从一篇社会新闻引申开来,深入剖析了在留守儿童问题上,政府、机构和社会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引起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重视。

从事件的挖掘到新闻评论再到新闻策划,层层递进的三种报道模式折射出了都市报在当前社会新闻报道上的理念,体现了媒体主流价值取向的不断升华。

二、“四得”

1、得以符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为前提。社会新闻一般都会牵涉到2个甚至以上人物和单位甚至是政府部门,判断社会新闻新闻价值和报道量的时候,一定要以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前提,这是社会新闻采编的大背景和大原则。如果一个很好的社会新闻,但涉及到国家的保密政策,那就不能让其进入采编程序。

2、得把社会责任和社会效果放在首位。社会新闻以其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见长,越来越多地走进受众的视野。但是,一些人对社会新闻的认识却走进了误区。一是认为社会新闻就是猎奇。二是认为社会新闻就是言情。三是认为社会新闻就是揭短。四是认为社会新闻就是报灾。

这类社会新闻不是不能报道,关键是要把握报道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注重报道量,把握报道的分寸和时机。有的社会新闻采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白描”社会生活的各种丑恶现象,光怪陆离,庸俗低下,缺乏文化品位;有的甚至对某些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自然灾害等大加炒作,让受众所看到的都是社会的支流,看不清社会的主流,形成消极、庸俗、颓废的舆论氛围,产生不好的社会影响。

因此,作为有责任的新闻媒体,应该正确对待这些消极腐败现象,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和团结、稳定、鼓劲的宣传方针,在采访报道时应尊重新闻规律,注重传播的选择性和选择的倾向性,要充分考虑这类报道的“质”,即报道内容的正确性和积极意义;同时又要注重报道的“量”,使一定量的信息能够表达一定质的报道内容,合理安排版面空间和节目时间,从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尽量规避这类社会新闻的负面影响。同时,还要注意社会新闻的标题制作,切忌过分地渲染、铺陈和夸张。

3、得力求共同关心关注而又“安全”。在处理社会新闻时,如何做到“官民”共同关心关注而又“安全”呢?《中国晚报新闻学》提出要做到九个“要”:新闻价值要有利于社会效果;作案现场与细节描写要以正压邪;突发灾难事件和现场要向前看;社会新闻内容要提炼出正确的主题;批评性的社会新闻要真实准确;报道自然界奇异现象要作科学解释;采编社会新闻要遵守新闻纪律;社会新闻的采编人员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社会新闻要注重正面题材,但并不排斥“反面教材”。

4、得留有余地,宜粗不宜细。抓社会热点的社会新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都会涉及到新闻曝光,报纸没有批评报道,没有热点追踪,就没有威信。对批评报道如稍有不慎,人家就会找上门来“问罪”,甚至把你送上法庭,叫你当“被告”。这就迫使我们在采编这类稿件时要慎之又慎,不得有半点马虎。

浅议大学社编辑的“三从”“四得” 第4篇

关键词:编辑,“三从”,“四得”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 规范、衡量妇女行为的标准是“三从四德”。作为新时期的编辑, 笔者认为也应该具有这方面的品质, 当然此“三从四得”非彼“三从四德”。

一、编辑的“三从”

编辑是是知识的传播者, 更是广大读者汲取文化知识的把关者, 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编辑应该具有以下“三从”品质。

(一) 遵从社会需要

遵从社会需要也就是对社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编辑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 一方面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社会,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平。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的今天, 在国家加大对文化产业投入的条件下, 其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编辑应对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具体而言, 就是要深入研究国家的教改政策和方向, 了解学科发展的动态, 在策划方向上选择符合我国大学教育宏观政策的选题。只有这样, 才能策划出符合我国发展状况, 引领社会文化教育走向的图书。

(二) 遵从读者需要

教材的读者包括使用者和阅读者, 使用者是指教师, 阅读者一般是指学生, 当然还包括广大的自学者。对教材的读者负责, 就是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 出版符合当今教育要求, 学生学起来好学, 教师教起来好教的教材。目前, 跟风出版、同质化出版、短命性出版在教材出版领域表现得尤为严重, 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不仅浪费了资源, 而且扰乱了教材出版链各个环节的秩序, 使读者对这块神圣的文化领域失去信心, 产生怀疑。

(三) 遵从图书需要

编辑对于自己负责出版的图书, 就像母亲对孩子一样, 有着一种神圣的责任。图书, 特别是大学教材, 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 是学生汲取专业知识的处女地, 如果策划好了、编校得好了、出版得好了, 无疑会对广大学习者产生好的、正面的影响。一方面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让他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学习、教育的必要性和必须性;另一方面, 也能引导和促进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 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反过来, 没有经过编辑精心培育的图书, 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消极了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说, 更深层次的, 还会使学生对我国的教育制度产生怀疑、使教师失去信心, 进而影响我国教育体制的大环境。

二、编辑的“四得”

如果把编辑工作比喻成画家作画, 那么“三从”就相当于给出了一幅画的主题, 而最后“这幅画”完成的效果如何, 就要看编辑的“四得”了。

(一) 识得

识得首先是指编辑要有一双能辨识好与坏、优与劣的眼睛, 要具有一定的鉴赏力。一个优秀的编辑应该具有慧眼识珠的鉴赏水平, 善于从众多的书稿中汲取精华、去其糟粕, 同时又能够把格调高雅、市场潜力巨大, 但内容不够完善的书稿, 通过与作者沟通交流, 最终使其得到充实完善。反过来, 如果编辑鉴赏力有限, 就会良莠不分, 从而埋没精品而成全次品。例如, 为了丰富教材的内容, 凸显教材的特色, 很多教材在编写时都设计了旨在吸引初学者学习兴趣的小板块, 如阅读材料、案例链接、知识拓展等。如果这些板块的内容选择得比较精彩、很有看点, 那将会对教材的主体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 如果选择一些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消息”进行爆料, 就会变为“画蛇添足”, 进而影响教材的整本影响力。

(二) 懂得

这里所说的“懂得”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 要对书稿的整体结构有较好的把握。这里所说的整体结构主要是指章节安排、各章中的板块设计等。虽说写作之前, 对于章节结构、板块设计等, 作者与编辑就有较好的沟通, 但是一份书稿交稿后, 编辑也不能二话不说就开始文字加工或者转给文字加工编辑, 而是应该根据当初的选题报告、该书的市场定位、使用对象等梳理该书的整体结构。例如,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适用的教材, 主体内容就不能太多, 课后练习不能太少, 理论知识不能太深, 实务知识不能太少。而对于本科院校学生适用的教材, 也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 否则书出来后是经不起市场的检验的。

其次, 要对书稿的内容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整体结构定下来以后, 就要看具体内容了。信息时代, 各方面的发展都比较快, 体现在教材中, 就是书稿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能过时。例如, 计算机方面的教材, 市面上已经出来第7个版本的相应软件了, 如果书稿中还在写第6个版本, 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再如, 财经管理方面的教材, 现在比较流行的写法是融入不少案例、阅读资料等, 毫无疑问, 这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教材编写方式。但是如果给出的案例、阅读材料 (当然, 经典的案例、阅读材料不在其中) 没有针对性, 对理论知识的反映不足, 甚至是2001年、1998年的, 那就会画蛇添足、适得其反。还有, 就是网络方面的教材, 其中涉及的技术、数据几乎每年都有更新, 这类图书对时效性的要求更高。

(三) 写得

写得是指编辑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 对文字具有点石成金的雕琢能力, 能够把内容精彩、文字方面略显粗糙的书稿雕琢得更加精细, 使其大放异彩。例如, 为了与国际接轨, 现在很多财经管理方面的教材经常把国际上一些前沿性的知识、热点问题翻译改写后添加进来, 以开拓学习者的视野。这种情况下, 作者作为“当局者”, 并没有意识到翻译文字的晦涩, 而编辑作为“旁观者”, 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帮忙进行梳理, 让这些文字、内容, 甚至整本教材更加流畅、生动。此外, 为了更好地宣传, 对于图书的“面子活”, 如书名、内容简介、封面封底上的宣传语等也都需要编辑精心设计、字斟句酌, 这也是对其文字功底的一种考验。

(四) 改得

改得就是指对书稿的文字有较好的编辑加工能力。策划出了好的选题, 没有过硬的编辑基本功也是不行的。一份好的书稿, 经过好的编辑加工, 可以让它锦上添花;一份特色平平的书稿, 经过好的编辑加工, 可以让它变成“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编辑加工是一个编辑最基本的技能。别字错词自不必说, 还要对前因后果、前后一致进行比对, 主要包括标题与内容的一致性, 图、表与“文”的一致性, 公式计算的正确性等。出色的编辑加工可以消灭书稿中作者的笔误和没有注意到的知识性错误, 进一步完善书稿的质量, 从而增加图书的可读性。

总之, 编辑应该在实际工作中遵从以上“三从”“四得”, 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才能端正自己的文化价值取向, 为国家、为社会、为读者创造更多有更高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图书。

参考文献

[1]王棉.策划编辑素质与能力浅议.科技与出版, 2003 (3) :25-27.

[2]王友富.编辑加工的“五关”“十能”.中国编辑, 2011 (2) :29-32.

[3]王友富.编辑加工“四步法”.中国出版, 2010 (12) :49-53.

[4]袁勤勇.策划编辑与图书质量.科技与出版, 2011 (10) :35-37.

[5]孟颖, 米戎.夕惕若厉:编校警觉性说略.现代出版, 2011 (1) :47-49.

使用三从四德造句 第5篇

1、在传统的社会里,妇女受三从四德的束缚,难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2、都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竟然还有人主张妇女要遵守三从四德!

3、随着时代的变迁,妇女已摆脱三从四德的观念。

4、现代妇女已经摆脱三从四德的束缚,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5、要求现代妇女遵守三从四德,难免引来不合时宜之讥。

6、这股浪潮不只是对其时代正陶醉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男性世界的冲击。

7、在我国漫长的二千年封建岁月中,妇女背负着“三从四德”的精神枷锁,举步维艰。

8、先秦礼教不同于封建礼教,封建礼教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先秦礼教的本质则是以“五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9、她更笑言为人妻何止拥有三从四德,她是“什么都能干的.老婆”,唯一不能干的就是不能叫她闷在家中不工作。

10、他的身后留下了大量的诗书礼乐和3000弟子72贤能,也留下了三从四德和“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的训诫。

11、一方面,三从四德的理学观念仍在顽固地腐蚀着人们的灵魂。

12、尤其对夫君不仅要温柔,而且要三从四德。

“三从一大”的争议与回归 第6篇

上个世纪中叶,处于早期发展的中国体育提出了“三从一大”训练原则,这一被称为“魔鬼训练”的手段成为后半个世纪中国竞技体育训练的基本模式。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国外先进训练体系的引入,中国体坛关于“三从一大”的争议就从未间断。

演变:治军色彩与快乐足球

1964年,中国体育界在学习郭兴福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提出“三从一大”训练原则。这个曾掀起过全军大练兵热潮的口号为中国现代竞技体育蒙上了一层治军色彩。

在一段时间里,中国体育各项目取得了爆发式的突破,“三从一大”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体育规律性的总结。先后登上世界之巅的中国女排、乒乓球、羽毛球、举重、射击……莫不如此。但随着职业联赛的普及,“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逐渐被“一周双赛”,甚至“一周三赛”的“以赛代练”所取代,“大运动量训练”也不知不觉中变成恢复性和针对性训练。

“大运动量训练”甚至还成了某种反面典型。曾经的女子100米全国纪录保持者姜玉民练到膝盖水肿、曾经的男子三级跳当年排名第三的田兆钟因伤提前退役、举重世界纪录创造者陈镜开伤至脊椎被医生宣判“运动生涯的死刑”……接下来是另一个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口号“轻伤不下火线”。多年后,姜玉民和田兆钟都语重心长的告诫要科学训练:“别把很有前途的年轻人练废了”……

“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受到威胁的顶峰时期恐怕就是米卢的“快乐足球”时代了。不管现在中国还需不需要米卢式教练,但米卢带领中国男足在2001年冲入了世界杯,为中国足球创造了奇迹,成为中国足球史上辉煌的一笔。

说到米卢,其实不论是球员还是助理教练,都认为米卢并没有什么出色之处。他那种“玩”的态度并不适合足球基础的提高。所以,米卢在一些地方俱乐部执教的经历并不出色,他的舞台在国家队,而且是那种“短平快”的锦标项目。总结起来,对于中国足球而言,米卢是一个考试前的心理辅导员,而且很出色。

回归:职业体育的极限

提起“三从一大”的忠实拥护者,就不得不说宫鲁鸣。对于宫鲁鸣的赞颂,在2015年的亚锦赛后不绝于耳。“铁腕教头”重拾“三从一大”成为了其练兵的精髓。

若把宫鲁鸣率队亚锦赛夺冠写成报告或报告文学,定有诸多方面和太多细节。但所有经验中最有决定性的,还是看似简单、却最难做到的三个字-——“练到吐”。

若“文革”前全国女子100米跑纪录保持者姜玉民练到太狠致膝盖积水,男子三级跳全国纪录保持者田兆钟带伤苦练的故事太过久远;高洪波每次训练完对墙加练射门、练绕树任意球,容志行苦练体能体重由41公斤增加到65公斤、100米跑由15秒多提高到13秒的故事因成绩差未广为流传;那如今谁不知道科比“看洛杉矶早晨四点日出”、每天练投篮上千次,c罗一天至少练2000个俯卧撑的故事,宫鲁鸣的“练到吐”不过是“萧规曹随”。

撰写领导发言稿要把握“三从四得” 第7篇

一、撰写领导发言稿常见问题

据笔者观察, 文秘人员在为校领导撰写发言稿的实践中, 常出现以下问题:

(一) 文不达意

文秘人员所写的发言稿与领导想要表达的意图不匹配。比如, 学校承办省、市科技协会年会, 校领导要在年会开幕式上致辞。校领导要求文秘人员在发言稿写作中要有宣传学校的内容。文秘人员错误理解领导授意, 把致辞写成了洋洋洒洒几千字的学校宣传软文, 被校领导全盘否定。校领导的授意如何领会?学校承办年会, “年会”主办者是主角, 学校是配角, 所以开幕式致辞首先要体现对年会宗旨的重申与配合, 其次才不露痕迹地表述学校作为承办方所具备的资历和承办年会的祝愿。承办年会的资历重点也需紧扣“科技年会”主题, 重点提练学校的科技成果, 而不能不加选择、主次不分地综合宣传。

(二) 文不配人

文秘人员所写的发言稿与领导的身份、风格不契合。比如, 为行伍出身的校领导写的发言稿却吟诗诵词, 一口秀才腔;为留美归来、学者出身的校领导写的发言稿却虚话连篇, 满纸官样儿;为分管副校长写的发言稿却统览全局、片言不提实事, 等等, 发言稿与发言者各行其道, 严重错位。

(三) 文不融景

文秘人员所写的发言稿与领导出席的场合、与目标受众不相融。比如, 把校领导省科协科技年会上的致辞写成本校的宣传文章, 把校领导在全省民办高校创新论坛上的发言写成本校的办学情况介绍, 等等, 都是文秘人员不综合考虑校领导发言的具体场合、特定受众, 而拘泥于某种单一目的, 一厢情愿地作文, 造成文、景相脱节。

二、撰写领导发言稿的方法技巧

在长期的高校办公室文秘写作实践中, 笔者总结出领导发言稿写作“三从四得”诀窍, 把握这个秘诀, 就能把握发言稿的定位, 就能切中实际需要, 避免出现偏差。

(一) “三从”

1.“从职”, 即“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要明白所写的发言稿要为何种职务的领导服务。在高校, 文秘人员经常要为董事长、书记、校长、分管校领导起草发言稿, 这些领导职务不同, 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迥然不同。发言内容必须与该领导的工作内容相匹配, 与工作职责相对应。比如, 学校董事长的发言侧重于全局统筹、整体判断、规划构想;书记的讲话侧重于政策传达、思想教育、党建工作部署;校长的讲话侧重于教育教学管理。因此, 文秘人员写作之前要明确为谁作文, 要因职生文, 做到文、职统一, 文、责统一, 避免文、职倒错。

2.“从位”, 即“在其位, 谋其政”。

要明白为哪一级领导领导服务。领导级别不同, 视野、高度就有差异。秘书需要站在发言领导所处的位置看问题、提要求, 不能以篇概全, 以己推人。比如, 为省级主管部门领导起草, 就要站在全省的高度下笔, 在全省教育工作的范围内捕捉讲话主题, 把本校作为主题内容的映射点, 由面到点, 由普遍到实例, 所谈内容不能高而无顶, 广而无界。为市级主管部门领导起草, 要以全市教育工作为背景谈本校的经验;为本校某分管领导起草, 要设身处地思其位所思, 准确把握高度和涵盖范围, 不能越位、错位。

3.“从用”, 即文因事起, 文有所用。

要明白领导要在什么场合、什么受众、多大场面发言, 不同的场合、不一样的受众、大小不一的场面决定发言稿的风格、语气和篇幅长短。向上汇报的发言要语气恭敬, 谈经验也谈不足;与他校门交流发言要谈具体做法, 言而有礼有节;向下部署发言, 则语气果断, 指点迷津, 句句切中要害。发言稿宜短不宜长, 宜简不宜繁, 要符合中央提倡的开短会、说短话的要求。

(二) “四得”

1.“得体”, 即合乎身份、合乎习惯、合乎场合, 合乎需要、合乎礼节。有的领导做过多年团的工作, 语言平易近人, 通俗风趣, 有的领导做过多年政府机关办公室主任, 讲话喜欢引经据典、文采飞扬;有的领导发言是为了宣传动员, 有的领导发言是为了总结工作;有的领导受教育程度不高, 发言比较直白, 有的领导是学者型, 发言措辞讲究, 逻辑缜密, 概念较多。文秘人员要牢牢把握领导者的气质、讲话习惯, 使领导发言得体, 符合其身份、阅历和受教育程度, 符合所处情境, 符合发言目的。

2.“得当”, 即有的放矢, 掷地有声, 张弛有度, 深浅适宜, 恰如其分。对外谈论问题宜浅尝辙止, 点到为止;对内谈问题宜入木三分, 深入透彻;欢迎辞宜热情洋溢, 告别辞宜情真意切。文秘人员写作时要认准领导发言的情、景、把握领导发言的时机, 避免领导的发言不合时宜、表述欠得当。

3.“得法”, 即有来有去, 有迂有回, 收放自如, 谋篇布局合理, 遣词用语规范, 没有语法、句法、常识错误。文秘人员根据不同领导不同的工作目的, 娴熟运用应用文体和语言文字, 搭配以恰如其分的篇章结构和语气节奏。

4.“得道”, 即符合政策、法规和行业规定, 符合学校规章制度要求, 符合风土人情, 符合某一阶段的工作安排, 符合领导的职责范围, 不妄自尊大、乱点鸳鸯谱、瞎指挥。

“四得”由“三从”而得, “三从”因“四得”而从。要把握好“三从”、“四得”, 高校文秘人员必须勤学苦练,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提高自身修养和专业水平。

三、文秘人员掌握“三从”“四得”的途径

写作涉及多种学科知识和多种文字表达技巧。文秘人员要作有心人, 处处留心, 时时学习, 广纳博收, 增加信息储备。

(一) 不断修炼自己

文秘人员既要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 又要与时俱进, 学习最新的高等教育理论, 还要根据突击学习实际写作中遇到的行业专业知识, 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专业理论素质;既要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方法, 又要掌握语言文字表达技巧, 提高自己的文秘专业素养;既要通晓学校的发展历史和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还要深入了解领导的学历、资历、工作风格和处事习惯, 提高自己对人、事的感知觉水平。

(二) 适时与领导沟通

文秘人员写作发言稿, 是为校领导服务、作参谋, 因此, 在写作中要屏蔽自己的好恶, 要想领导所想, 思领导所思, 言领导所想。写作前要与领导沟通, 定写作基调和写作要点;起草之后要征求领导意见, 准确意会领导的指导意见, 进行去粗补精再加工, 直到领导满意。

(三) 勤于积累善于思考

文秘人员为校领导写作发言稿, 往往时间仓促, 必须信手拈来, 来不及细斟酌, 也来不及查阅资料, 完全依赖平时积累的素材和平时练就的基本功。因此, 文秘人员要注意总结、保存所写的每篇发言稿和为写作所搜集的材料, 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学习、勤于积累, 要有心、细心、耐心, 要经年累月坚持不懈, 力求做到通百科、晓百事、纳百川。

修练“三从四得”技艺是文秘人员毕生的功课, 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功, 需要文秘人员不断积累、不断练笔、不断提高, 需要遍尝失败、屡遭批改、历经百战、百折不挠, 才能达到文、人统一, 文、景交融, 文、意相通的境界。

为佐证笔者所述, 以下是从近两年所写发言稿中选出为同一位领导、不同场合所用的三篇发言稿作为范文, 与文秘同行共勉:

***董事长在学校橱柜学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 我们欢聚一堂, 共同庆祝橱柜学院成立。我谨代表董事会, 代表全校师生员工, 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南洋学院发展的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橱柜学院由**学校与省橱柜业商会、厦门市橱柜业商会友好合作共同创办, 是第九个二级学院, 设室内设计 (橱柜设计方向) 、橱柜制造与安装、橱柜营销三个专业, 采取校会合作、工学结合、长短结合、学历与非学历结合的联合办学形式, 为商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校会双方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调研、论证及多次协商, 在充分考虑双方实际的情况下做出的重大决定, 无论是对商会还是对学校, 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 建立橱柜学院为国内民办高校的市场化运作增添了闪亮的杰作。橱柜行业是一项新兴产业, 目前全国有3000多家橱柜生产企业, 规模数量庞大。厦门是中国橱柜业最活跃的地方。厦门橱柜业是厦门市政府重点培育的13个百亿产值以上制造业产业链之一, 是厦门市同安区的三大产业支柱之一, 它的产业规模、研发生产能力、市场辐射能力及发展速度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是, 在今天之前, 全国将近2500所普通高校、福建85所普通高校, 都从来没有设立过橱柜行业的专业院系, 也从来没有培养此类专业的人才, 与橱柜行业的发展需要严重脱节。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橱柜学院的建立, 不仅是橱柜行业的大事, 也是高等教育行业的大事, 它填补了全省乃至全国的专项空白, 为民办高职院校的市场化运作增添了闪亮的杰作。

其次, 建立橱柜学院是我校对“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探索与创新。自2000年建校以来, 我校一直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定位, 坚持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创新, 坚持以质量和特色取胜, 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积极探索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教学为主, 实施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相结合, 实施课堂专业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建立了29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实施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与周边众多的现代化企业合作建立了37个校外实训基地。2009年初, 我校与有关台湾高校、台资企业签署“校-校-企”合作协议, 成为首批被批准实施“闽台合作”项目的高校之一, 与台湾高校一起共同为台资企业定向培养特定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十年来, 我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一万三千多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今天, 我校和福建、厦门橱柜业商会联合成立橱柜学院, 标志着我校产学结合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校将利用商会的人才、技术、租金、设备优势, 为橱柜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型人才, 目前, 这种产学结合办学形式在厦门市处于领先地位。

再次, 建立橱柜学院为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新的选择机会。现在, 加上橱柜学院的三个专业, 我校共有9个二级学院70多个专业, 学生选择专业进行职业发展的机会更多。橱柜商会将设立“橱柜商会奖学金”, 每年出资10万元人民币用于奖励橱柜学院的优秀学生, 使学生在这一行业的职业发展有了资金支持和行业保证。

最后, 建立橱柜学院为我校与商会长期友好往来与合作建立了适宜的平台。我和潘会长是老朋友了, 多年来, 我们一直在寻找相互合作的机会和方式, 将共同的友谊升华为共同的事业。现在, 这种合作的平台已经建立, 我相信, 我们校会双方的经济和文化往来将不断加强, 我们的友谊和合作将随着橱柜学院的不断壮大而更为深厚更为长远。

橱柜行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提升密切相关, 橱柜学院的发展与橱柜行业的繁荣需要密切相关。我希望, 在各级领导的继续指导和扶持下, 在福建、厦门橱柜业商会的鼎力帮助下, 在橱柜行业企业的真诚参与下, 橱柜学院将不负众望, 勇挑重担, 积极开拓生源, 提升专业层次, 开展教育教学各项工作, 为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为橱柜行业的蓬勃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技能型行业人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11年6月21日)

注解:2011年6月23日, 厦门南洋学院举行第九个二级学院“南洋橱柜学院”成立仪式, 这是该校与福建省和厦门市橱柜业商会共同举办的行业学院。学校董事长要代表校方出席仪式, 要在仪式上与共建方签定合作协议, 并发表讲话。笔者负责撰写讲话稿。在下笔之前, 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背景资料, 如:国内橱柜行业发展现状、厦门橱柜业发展规模、橱柜业商会的行业作用、橱柜行业的人才需求、校会双方友好往来、协商洽谈的会议记录以及会议的议程、出席者名单。笔者了解到, 董事长的讲话面向的受众不仅仅是该校各院、部、处室的负责人, 还有在场的福建省、厦门市各媒体的记者, 福建省、厦门市橱柜业商会会长、会员及众多橱柜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技术专家, 这意味着, 成立仪式事实上是一个新闻发布会, 董事长就是学校的新闻发言人, 他的讲话需要给媒体、给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也需要给双方的合作一个明确的态度和定位。因此, 笔者将讲话稿的框架结构定为:欢迎;橱柜学院来源;校会双方合作的目的和各自的责任;成立橱柜学院的意义, 就有了此篇发言稿, 各媒体引用董事长的发言, 对橱柜学院成立这一新闻事件进行了报道。这篇发言稿圆满完成了使命。

范文二:

***董事长在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现场考察评估意见反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组长、*副组长:

尊敬的***局长、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刚才, **组长代表专家组宣读了现场考察评估专家组的反馈意见, 我心悦诚服。三天的时间里, 各位专家夜以继日, 高强度高效率工作, 为**学院的发展耐心把脉, 悉心问诊, 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我很受感动, 也很感激:专家们造诣深厚, 工作严谨, 目光敏锐, 立意高远, 仅用三天时间, 就发现了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值得称道的经验和特色, 找到了我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准确分析了问题的根源, 提出了改进和解决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将成为**学院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学院今后持续、健康发展的金钥匙和灵丹妙药。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各位专家的精确诊断和慷慨指导表示感谢!同时借这个机会, 我感谢全校教职员工精心准备;感谢外语学院**老师带着绷带坚持工作;感谢老师们心系学校, 把家中物品拿到实训室使用;感谢专家组不辞辛苦、耐心细致地工作, 感谢*组长凌晨一点钟赶到厦门, 连日来带病工作;感谢***书记一直在参加、参与南洋的评建工作。

正如各位专家所说, **学院学院十年磨一剑, 在高等职业教育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积累了一些经验, 创造了一些特色,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 校园建设还没有完成, 师资队伍结构不太合理, 办学经费不太充足等等, 这些问题我们认识不到, 或者认识不充分, 将会影响学校的机体健康, 阻碍学校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所以, 在这里, 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专家表个态:一定不辜负专家组的厚望, 一定按照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整改, 为南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负责, 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负责, 为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负责!

**学院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开始实施, **学院正按照省级示范校的标准紧锣密鼓地开展内涵和特色建设。我相信, 在各位专家的悉心帮助和指导下,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学院“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正如***书记所期望的, **学院就是要在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道路上永不止步、永不言弃、永无止境!

三天的时间, 我们和各位专家朝夕相处, 深入交流, 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实在不忍分别。但各位专家行程匆忙, 责任重大, 我们又不得不道别。一日施教, 终身为师!各位专家是**学院的恩师益友, 希望你们常来指导工作, 关心、支持**学院的发展。

祝各位专家工作顺利, 身体健康, 生活幸福, 万事如意!

(2011年12月16日)

注解:2011年12月14日至16日, 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莅临学校进行现场考察评估, 在听取汇报、现场考察、查阅资料、访谈师生之后, 16日上午向该校教职工反馈评估意见, 此文是董事长、校长在专家反馈意见之后所作的发言, 恰如其分地表达对专家的敬意, 诚心诚意地接受专家所提的意见, 立场鲜明地表现整改的决心, 态度虚心、诚恳, 语气委婉、中肯, 语言简洁、琅琅上口, 符合发言者的身份, 契合反馈现场的气氛, 会后得到一致好评。

范文三:

***董事长在双代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各位委员、代表:

经过精心的筹备和紧张有序的工作, **职业学院二届二次教代会和三届二次工代会圆满完成全部议程。在此, 我代表董事会, 向关心、支持我校工作和发展的各位领导、嘉宾和为学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全校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召开本次大会, 是我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迫切需要, 是全校教职工民主生活的大事, 董事会极为关注。我校在建校之初建立了“双代会”制度, 而且十多年来一直较好地坚持这一制度, 并且不断完善、不断维护大家参政议政的这一平台, 从中可以看出董事会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实行规范管理、民主管理的决心。从2010年一届一次教代会到现在又过去了三年时间, 这期间, 学校先后围绕人才培养评估、示范校建设、升本建设等重大任务, 不断变革办学模式、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不仅顺利通过了评估, 而且被厦门市政府正式确立为重点支持升办本科的高职院校, 2013年秋季招生业绩取得了首轮录满的可喜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 是全体教职工大力支持、积极参与、无私奉献的结果。大家的主人翁意识越强, 学校的根基就越稳固, 发展的动力就越强大。

“双代会”制度在学校工会的积极运筹中, 随着学校的诞生而建立, 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完善, 在学校的重大转折和重大变革中, 平抑纷扰, 汇集众望, 凝聚人心、激发群力, 作用无可替代, 地位举足轻重, 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它密切关注教职工的需求, 是教职工幸福生活的忠诚守望者;它认真组织教职工投身学校建设, 是教职工职业方向的引领者;它积极引导教职工通过合法渠道、适当形式参与学校管理, 是教职工集体利益的维护者。

现在, 众望所归, 二届二次教代会和三届二次工代会完美表达了全体教职工的心声, 达到了预期目的。

借这个机会, 我代表董事会作两个承诺:

第一, 董事会一定会大力支持工会的工作, 全力配合工会的发展规划, 提供必需的时间、人员和经费支持, 更好地发挥广大教职工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第二, 董事会一定会履行“双代会”决议, 改善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提高工资福利待遇, 创造晋职、晋级和发展的平台, 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指数。

借这个机会, 我也代表董事会提四点意见:

第一, 希望工会的工作具有前瞻性。能够适应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升本建设的新情况、新需要, 制订相应的工会工作规划, 编制每年的经费预算。

第二, 希望两会制度更具激励性。不仅要关心职工的福利, 还要重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能够有效地激励、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奉献热情和才智, 更为全面地配合、支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 希望工会的工作更加细致入微。能够预见问题及时预防,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及时为教职工排解思想、工作、生活的难题。

第四, 希望全体教职工要珍惜学校来之不易的成绩和荣誉, 一如既往, 发扬主人翁精神, 继续与学校同甘共苦、荣辱与共, 创造**学院新的辉煌!

最后, 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心!

(2013年12月18日)

注解:2013年12月18日, 学校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审议通过了教职工普遍关心的工资调整方案、职称评定方案、定编定岗定责方案。全部议程结束之后, 董事长作了上述发言。在写作此篇发言稿时, 笔者觉得最难把握的是作为主办者、投资者的董事长对双代会所持的态度。在这种特殊的场合, 身为董事长应该说些什么才得体。为此, 笔者特地询问了企业界的两位董事长朋友,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此时董事长最想说的是对人、对财、对物的看法和对大家的期望”。得此真言, 笔者又学习了《工会法》、《教育法》和相关的章程, 把自己当作投资方董事长, 顺手写出了初稿, 董事长仅修改了一两处词句就定稿。

总之, 修练“三从四得”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功, 需要文秘人员不厌其烦、不厌其累, 需要遍尝失败、屡遭批改、历经百战、锲而不舍, 才能得其精华, 达到文、人统一, 文、景交融, 文、意相通, 珠联璧合的境界, 这是文秘人员毕生修炼的功课。

摘要:作为一种应用文体, 校领导发言稿涵盖致辞、总结、汇报、研讨等多种内容和形式。为校领导撰写发言稿是高校办公室文秘人员必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经常要面对的艰苦任务。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文秘工作实践, 从分析撰写校领导发言稿常见问题入手, 以写作实例剖析问题症结, 从中寻找迎刃而解的决窍, 总结出“三从四得”的写作技巧以及这些技巧的获得途径, 对高校文秘人员写作领导发言稿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和较高的实操价值。

三从 第8篇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讲善待, 讲和睦,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整体顾及, 这同以对抗为核心的反传统, 以否定代创造的思路是截然不同的。在艺术创造中以人类丰富的历史文化为营养, 同拒绝、否定历史文化的艺术创造, 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理念, 两个指向, 其结果当然也不相同。不尊重前人的思考, 割断历史, 本质就是割断每代人之间的关联与思想造程的连续, 其思考与表达的深刻与深厚的程度必然会受到影响。而思想的深刻性与文化的深厚性, 又是艺术作品呈现文质精华方面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十分注重的文野修为之别, 基本也是指的这个方面。不论什么事不管不顾总是容易出问题。创新难就难在一是要新。二是还要顾及到很多相关方面, 条件、环境以及不同的感受, 都是要思考的就是有喜欢留有缺撼美, 制造缺撼美的, 也要思考这缺撼留在什么地方, 通过这缺憾去凸显什么, 对其后果都是要有周密思考的。缺撼美是一个角度的价值思考, 而不是无意疏忽, 随随便便。

不妨先为我们的思考拉一个清单:

一是世界艺术的当下进入了一个怎样的停滞期, 也就是我在前文中称之为拐点的状态:

二是怎样思考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与中国对世界的关心、关爱;

三是世界艺术当下需要什么, 我们应当为世界艺术作出怎样的贡献, 能够作出怎样的贡献:

四是有人强调艺术应当有问题意识, 那么这问题应是局限于艺术范围之中, 还是要拓展到人生与社会,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现在世界上即人类社会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根据这个清单, 有的问题在第二篇文章里我已经作了回答, 现在我们不妨先检阅一下我们自己。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为了同世界同步, 不少艺术家按照西方的艺术思路去迅速推衍我们的艺术进程, 不甘居人后这当然是很可贵的。应当说就是别人走过的路, 你有没有切身实践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从这个角度说, 这种实践对我们来说还是有价值也有必要的。但这样做的问题也是明显的, 首先说这样做的原创、原发价值与你无关。不论西方人认为这种艺术是属于殖民性质, 还是认为这也是世界现代艺术的一部分, 但最好的评价也不过是又多了一个成员, 或者又多了一个实践区域。先放下自身的悲剧感不说, 这对世界艺术发展的整体需要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哪怕是在参与中获得重视和奖项, 也不过只是一种被选择的状态, 与艺术史的发展进程也是基本无关的。

当然, 我也并非是不感谢那些在中国现代艺术进程中帮助过我们的朋友, 如:乌里 • 希克、史密斯、布朗、阿克曼、戴汉志等等一批西方朋友, 我也真的不想作不友好的推测但最多他们也只是根据他们的过来经验与眼光做他们力所能及的选择与推荐, 这与世界艺术在当下发展中需要什么, 进而我们应当为世界艺术的发展担当什么, 的确扯不上关系。

哪里出了问题就应当在哪里找。哲学思考上的问题, 当然是应当回到哲学去追究。我以为应当看到哲学上过多提倡、推崇对抗, 甚至寻求对抗的作用的历史到了应当反思的时机了。在艺术范畴内, 从以平面化反对三维立体, 再到用现成品否定架上;从杜尚宣称艺术的终结, 再到博伊斯宣称人人都是艺术家, 进而既然人人都是艺术家了, 由谁来选择, 由谁来确定, 自然每个艺术展的策展人的作用也就凸显出来了。现在是都来争作策展人的时代。在这方面中国学得也很快, 以增强学术性的名义, 理论家不少人一侧身变成了策展人。艺术家的创作只有被选择的价值。奇怪的是艺术创作在一片呼唤自由创作呼声中, 自由丢失了, 消失了 (是谁动了我的奶酪) , 只有按照策展人确定的意图去创作, 并等待被选择。给获奖作品一个理由, 对于已经了解一些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策展人也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只是说如果还有一个团队, 这还需要协商一个一致的意见。真的好像艺术也就这样被艺术的艺术了!

道是中国画有不少画家在按照自己的哲思、按照自己的继承创作发展观继续在走自己的路, 其实他们已经不为来自西方的时尚理念所关注, 甚至被忽略不计。但为什么中国画能如此坚实自如地走自己的路, 这当然是不同哲学、人生及社会理念造成的。

在中国人的哲学思考中, 所谓“天人合一’本质就是全面关顾, 中国的《易经》从一个角度讲可以说就是顾及学。是在顾及的前提下来进行选择。中国人在相处中强调和睦和顺, 讲和为贵, 忍为高, 就是讲包容大度, 看大局, 顾大局, 顾已也顾人, 注重综合思考, 综合调配。在艺术的发展进程中, 在继承与发展创新的思考中, 也能从历史的脉络中清楚地看清这一点, 它不是以否定和对抗的方式, 而是以既保留精华。又添充新的思考的方式来推进, 所以才越来越博大深厚。人类社会生存的目的是希望越来越美好, 而不是为了对抗, 甚至使对抗因素越来越多, 越来越复杂,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日子还怎么过, 未来的光明又何在。把否定历史作为前卫的核心价值, 这无疑是哲思上的错误。提升文化进程的脚步, 是历史与当下贯通的成果, 当下文明离不开历史的一贯努力, 这是我们必须要有的明确清醒认识。每一段人生都是人类历史的一个环节。再伟大的辉煌都不是脱离历史的一个独有环节。用这样的观念来看艺术的进程我以为会增加我们的清醒, 在我看来西方人的悲剧人格基因是来自于过分发达的宗教, 而中国人的人生观念主要源自于圣贤教诲, 而圣贤的观念基本是来自于社会实践的理性总结。乐观友好、扶危济困、侠义肝胆, 都是在实践中可以体味到的对己对人都共有莫大益处的思考, 都是与想实现美好密切关联的思考。

现在中国人提出了实现中国梦, 实现伟大复兴。这是美好追求, 理想追求。中国人终于能面对中国人民, 面对世界人民说出自己的愿望, 这其实是经过了很大努力, 很大发展之后才有条件, 有勇气提出来的。试想面对列强倾轧、日本侵华、军伐混战的岁月, 整天恶梦不断, 谁还敢作梦!现在舞台上歌唱家要唱响中国梦;演节目在演中国梦;老百姓也人人都在议论实践中国梦, 实现自己的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和平崛起, 使全国人民的精气神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美好理想不是遥远的希望, 而是当下的现实, 所以大家觉得党和国家领导人实现中国梦的提法、号召恰好说到了每个人的心上, 因此大家都在人人说梦, 从国家到个人, 上上下下, 大家都在欢天喜地说美好, 说理想, 说希望, 说伟大复兴, 说中国梦。

作为人, 本来人人有理想, 人人有梦想, 但现在世界上在冷战结束以后, 局部战争、局部争端、恐怖事件不断发生, 这些区域的人民就很难作好梦。怎样也让全世界的人民大众都能过上好日子, 都能有实现理想的奔头, 都能让美梦成真, 这才是大问题。如果只懂得对抗, 不懂得包容, 这事情就很难办。现在在解决不少争端的时候, 大家都希望政治解决, 而不希望动武、动粗, 就是要在包容谅解的前提下, 寻求一种顾及双方利益, 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所以在艺术上提倡找对抗因素, 挖掘对抗因素的办法已经很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同时对人类艺术史上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一概否定抛弃, 这也决不是智者所为。

华彩的真正价值在于哲思上的包容兼顾、合一思考。还以赵贵德的新作为例:传统文人画的笔墨张显;民间的、寺庙的艳丽、强烈、喜庆色彩;装饰、变形、抽象因素的共存共有;分割与组合中的强弱繁简、因势而化的阵法形式;如梦如幻的既具现代性, 又如远古的神话意趣;既见当下梦想、理想, 又见传统文化关联、文化记忆的巧思巧构, 都体现了一种既包容传统文化精华, 又是只有当代人才可能具有的丰富信息量的显现, 这种综合归纳考量的丰富性, 展示着一种当下中国人的特色文化思考与顾及、包容, 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而这种宽和包容的哲学理念, 针对现代主义以来以对抗和反传统为特征的哲思理念已经难以为续的现状, 是极具普世性的!去对抗为包容的走向与趋势, 我以为是一种当下的必然。至于我的华彩山水, 由于理念上的一致, 仅只是式样风格上的差异, 在这里因为只是哲思理念主旨上的讨论, 所以就不再赘言。

当然对抗观念, 在人类历史上也有过伟大贡献, 用现在的说法叫也释放过很多正能量, 但是在可能的情况下, 避免对抗则是更美好的福音, 这也是很明确的。对抗不是哲学认知的必然法门, 它只是被主体选择的一种观念。对抗哲思这种观念, 常常是不让人作好梦的, 或者说你只要陷进击, 就很难避免作恶梦。努力避免对抗就是为了畅想美好, 感觉感受美好, 体验体会美好。

中国的和平崛起, 使中国人民有条件实现中国人的美好梦想, 实现伟大复兴。在中国人的梦想里也包括让全世界全人类都能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 让大家都过上和平、安康、幸福的好日子:为了提升人类的生存质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我们的美好理想!

三从 第9篇

关键词:“三从一大”原则 运用与实施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作为我国运动训练实践的指导思想,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能促进我国竞技水平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运动员思想意识的改变,“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将在实践检验下不断完善、不断丰富,进一步指导我国隔网类对抗项目的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一、“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对隔网类对抗项群训练的启示

从隔网类对抗项群的技术特征来看,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是运动员借助球拍这一运动器械来完成技术动作,其基本技术动作有发球、接发球、扣杀、推、挑、挡、拨、封等单个技术构成,只有熟练的掌握各种技术并能有效的进行串连,才能在比赛中获得胜利。而排球是借助运动员的手直接完成技术动作,其基本技术动作有垫球、传球、扣球、拦网、发球等,由于排球是集体项目,运动员有专位性,不同位置运动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运动员必须提高专位技术和全队的协作能力。因此,在运用“三从一大”训练原则进行训练时,应该正确认识项目特征进行训练。

从隔网类对抗项群的比赛特征来看,乒乓球、排球实行每球得分制,比赛中运动员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极大的心理压力下如何能充分甚至超水平发挥自己的技战术能力,都来自于平时训练比赛的积累。同时,比赛中多回合的攻防对抗要求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技术运用规范合理,有效把握比赛节奏和主动权,因此,高水平的实战对抗是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的重要保证。

二、“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在隔网类对抗项群的运用与实施

(1)“从难”原则在隔网类对抗项群的运用与实施

身体素质训练从难。隔网对抗项群中力量的大小往往是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乒乓球、排球、网球中的发球对快速力量要求高,力量大、速度快、弧度平、攻击性强的发球往往是得分的重要利器,也是破坏对方接发球的主要手段,大力扣杀、拉球是其主要的得分手段,也需要快速力量。因此,对于隔网类对抗项群的力量训练中应该是结合技术的难,结合实战的难,是运动员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难,而不是超越人体极限的难。

在速度训练中应结合灵敏、柔韧、协调动作进行,通过增加难度以提高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变向的移动速度是隔网类对抗项群训练的重点。

技战术训练从难。隔网类对抗项群中,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除双打外)基本上属于个人项目,运动员技术要求非常全面,不能有明显的漏洞。排球属于集体项目,有明确的位置分工,专位技术要求高。隔网类对抗项目不但要求运动员熟练运用基本技术,正确使用进攻、防守、反攻战术,而且要求运动员练就技术绝招。因此,如果不进行从难训练,技战术水平难有本质提高同时,坚持技战术从难还要立足于创新。技战术训练的创新是从难训练的立足点和着眼点。

心理訓练从难。随着赛制和规则的演变,隔网类对抗项群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竞技比赛胜负只在毫厘之间,如在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以3:2力克俄罗斯队,如果没有超人的心理素质,很难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取得奥运会金牌。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从难进行心理训练,比如通过制造不利局面激励自己、模拟赛场环境干扰训练、模拟裁判不公、以此来激发运动员的斗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从严”原则在隔网类对抗项群的运用与实施

首先,必须坚持运动员意志品质培养从严。隔网类对抗项目比赛中运动员常常会出现惧怕对手的心理状态,尤其面对强手时,更易紧张,最终可能造成“长别人志气,灭自己锐气”,还没比赛先输心理。因此,教练员在进行运动训练中应了解运动员的不足,制订意志品质培养计划,并严格执行;同时在训练和比赛中要教育运动员善对逆境,制造训练竞赛的逆境,让运动员敢于面对逆境,并在逆境中奋起。

其次,必须坚持执行规则从严。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必须熟悉规则,研究规则,严格执行规则。对新规则必须加强研究,认真评估,对规则修改可能造成的训练、竞赛冲击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在训练竞赛中提前适应。训练中严格执行规则,用规则指导技战术训练,做到以我为主、积极主动,比赛时严格执行规则,不做违背规则的事。

再次,必须坚持训练指标要求从严。训练水平的高低往往是比赛成败的关键,严格执行训练计划和指标要求是高水平训练的重要保证。因此,教练员必须制定合理的训练指标,针对不同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区别对待,严格执行;同时,随着运动员水平的提高,训练指标要不断变化,要求不断提高,在新的竞技平台上制定新的训练指标;对运动员技术绝招训练,指标要求更高,使得运动员的技战术绝招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

(3)“从实战需要出发”原则在隔网类对抗项群的运用与实施

首先,从实战需要进行训练。高级训练阶段,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比赛要什么,训练就练什么,来不得半点马虎。训练是为了提高比赛成绩,获得胜利,训练成果的检验依靠赛场,而赛场就是实战,低水平的训练必然在赛场上露出马脚。从实战需要出发是“三从一大”原则的核心,是专项训练与比赛一致性的具体体现和要求。从实战需要出发的立足点在于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打得赢,能取胜。

其次,从实战需要出发研究对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专项技、战术训练,运动竞赛尽量做到知己知彼。隔网类对抗项目研究对手的技战术特点,认真分析其个人特点是比赛获得胜利的关键。只有透彻的分析对手充分准备,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赛场上才能随机应变,避其锋芒,攻其不足,使对手措手不及,进而战而胜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详细研究对手,全面分析对手,发现对手的技战术漏洞,针对对手的不足,练就克敌制胜的杀手剪。

(4)“坚持大运动量训练”原则在隔网类对抗项群的运用与实施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中提到的“运动量”,应理解为“运动负荷”,也就是运动员在承受一定的外部刺激时,机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所承受的总刺激[8]。大运动量,侧重点在于大专项体能和多种实战性的技、战术反复演练。一方面,对于专项体能进行重点训练,如在全面进行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排球把弹跳力训练、移动速度放在首位,而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应把上肢小肌肉力量、移动速度、动作速度放在首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三从】相关文章:

上一篇:校企合作有效性下一篇:包装方案论文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