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体验范文

2024-09-13

艺术体验范文(精选12篇)

艺术体验 第1篇

西方著名艺术家马蒂斯的轶事, 颇能启人心智。有人问他:“一个西红柿在你吃它的时候和要把它画下来的时候, 看上去是不是一样?”“不一样。”他回答说, “当我吃的时候, 它看上去就是普通人看到的那个样子。”

清代文艺理论家金圣叹这样说过, 艺术家妙手所得纯是妙眼所见。艺术家要想敏锐而准确地发现和摄取到生活的美, 就需要用审美眼睛去观察具体的生活形象, 把握事物的独特性、个别性。

所谓“观察”, “观”, 就是用眼睛看, 接收外界信息。“察”, 就是审察体察, 用脑子想。只“观”不“察”, 只用眼睛不用脑, 不能称之为观察, “没有思想支配的眼睛, 眼睛是盲目的”。所以, 在观察生活的同时, 必须认真思考生活。杰出的艺术家都具有在平凡事物上发现形象和“性格”的本领。而对一座宏伟壮丽的教堂, 贝多芬看见了音响、旋律和节奏, 另一位画家看到的是线条、色彩和明暗对比。正因为他们审美视觉中始终活跃着生机勃勃的具体“性格”, 所以, 在常人看去毫无意义的事物, 他们也能迅疾而准确地捕捉到美的形象。鲁迅说:“如果创作第一要观察。”这便说明了对生活的观察是写作的首要条件, 离开活生生的形象, 艺术材料往往成为僵死的堆砌。一个先天性盲人不可能成为杰出的艺术家, 因为他不可能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当然, 审美体验中积累的生活形象, 还只是“毛坯”, 有待于在形象思维过程中进一步取舍、加工、改造、制作, 方能成为完美的形象或典型。郑板桥谈其创作时说:“江馆清秋, 晨起看竹, 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 遂有画意。其中胸中之竹, 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很清楚, 竹子在不断地“变相”, 对三者不可等量齐观。板桥经验, 生动地提示了审美观察同形象制造的辩证关系:前者是集结材料的功夫, 后者是加工制造的过程。

虽然创作并不神秘, 但要闯关, 并非易事。

首先, 作者对客体的审美体验, 并不是机械复制, 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把握。人在进行审美感知时, “躲”在幕后操纵视听的, 乃是一个能够辨别真假、是非、善恶、美丑的文化心理。朱光潜先生说得好:“稍纵即逝的直觉嵌在繁复的人生中, 好比沙漠的湖泽, 看来虽无头无尾, 实在伏源深广。顷刻的美感经验往往有几千年的遗传性和毕生的经验学问的背景。”这说明, 人的审美体验不是动物式的直觉活动, 艺术家赋予对象以个人的情思意念、趣味爱好, 对形象进行补充、修正、美化、完善。因此加强美学和文艺理论修养, 提高审美能力, 是创作主体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 文学创作需要灵感。清代袁枚写道“但肯寻诗便有诗, 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 解用都为绝妙词。”它生动形象地披露了灵感。灵感不是神灵的启示, 不是天赋之才, 更不是“无意识”的本能。它是文学艺术创作中, 文学艺术家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思索, 突然迸发的智慧火花, 是以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知识为土壤的。灵感的爆发, 要经过长期的酝酿和思索, 达到量的饱和点时才能产生。它需要这样三点:一是给灵感造成机缘的材料, 这些材料, 只能由视觉与听觉, 而主要是由视觉来搜集的, 所以必须经过审美体验;二是审美视觉在观照外物时, 并不兼收并蓄, 而注意的是摄取那些真正“有艺术意义”的东西, 这就是罗丹所说的具有某种审美的内涵的“性格”, 即形象材料;三是作家在捕捉形象材料时, 不一定马上就能深刻理解其全部审美价值, 必须经过心灵的咀嚼, 即在形象思维过程中, 灌注对象以主体的生命灵气, 使外物灵化、生命化。这样, 不招自来地突现于作家的幻觉中。它有如“兔起鹃落, 稍纵即逝矣” (苏轼) , 来有影, 去无踪, 在瞬息之间震撼作者的心魄, 引起审美心理效应。

支持孩子,体验艺术情趣 第2篇

儿童是在主动参与活动过程中亲自去操作、体验,从而真正获得情感的熏陶。作为教师,尤其是处于二期课改中的实践者,更应成为孩子活动中的环境创造者、材料提供者,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适合每粒种子发芽的生长土壤,从而让他们大胆的表达和表现自己内心情感世界的美妙幻想曲。

在实施中,却给我们带来了挑战,冲击着我们头脑中已有的教育理念,荡涤着与我们相熟相伴的陈旧的观念,改变了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着重尝试用主题活动形式将学科整合,设计活动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孩子置于主体位置,尽可能给他们更多表现表达的机会,更大的表现空间,更多层次的环境刺激;并在活动中我们更关注孩子的艺术语言、行为,从中捕捉他们思维的脉络,顺应着不同个体的不同反应,或自然地以一种肯定态度给予动态、启发性的引导,或以一种赞许进一步给予更多发散性的思考,或以一种欣赏给予再思考的快乐和灵感;孩子们体验快乐的需求成了教师关心、思考的焦点。

一、选择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是支持孩子体验艺术情趣的资源之一

身为艺术幼儿园的教师,我认为:幼儿艺术教育不是艺术家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不单是从小定向的艺术技能技巧训练,而应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观念的逐步转变使我兴奋,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艺术的素材和形式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如民族乐器、民间绘画艺术以及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等。因此艺术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教育只有创设艺术的各种关系,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有机连接,才能使幼儿在一日活动各环节中逐步获得完整的经验,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喜爱和把握。例如在“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中,采用儿歌欣赏“我的家”帮助理解家的含义―灵活的改编儿歌并配以音乐背景激发爱家的情感及表达阐述自己对家的想法―再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将自己对爷爷奶奶妈妈爸爸的爱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出来,以美术评论提高欣赏水平。活动中互相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逐步得到培养和形成。可以这么说,对幼儿实施艺术素养的培养是塑造人的工程。

二、有层次的且有互动的材料和环境是支持孩子体验艺术情趣的资源之二

在实践中我认为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在经历中习得知识、获得经验,而艺术活动的发生更需要调动全身各种感觉器官,需要视、听、触等多种感觉的协调配合,只有这样,幼儿才会获得丰富的审美意象和艺术感悟。于是,我在一日活动中更注重为孩子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如在孩子喜欢的“动物”主题活动中,对想了解“动物冬眠”的孩子提供碟片、书观看,来解答哪些动物要冬眠?为什么要冬眠?等;对喜欢表现不同小动物的孩子提供动物的绘画步骤图和折纸提示图等,有条件的话就带孩子参观动物园或借动物标本欣赏后再来创作;也有的孩子喜欢弹弹唱唱跳跳来表达喜欢动物的心情,那么就为他们找些这方面的歌曲乐曲,利用各自喜欢的不同的乐器(二胡、扬琴、笛子、钢琴等)来演奏,满足他们的表达表现的需要,从中体验快乐。

幼儿的学习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教师正是通过对环境的利用与创设来引导并促进幼儿的主体性等多方面得以发展。顾我也为孩子创设各种互动的环境:以往我忽视了环境这一独特的教育功能及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如何让孩子与环境产生更多的互动,使环境为孩子的发展发挥更多的作用成为了我们研讨的重点,力图通过环境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层次性,推动幼儿自主的活动。我始终认为区角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的延伸,在材料丰富的`区角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探索美、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例如在“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看书、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烧菜等,来了解各种蔬菜的作用和特征,然后在生活角中摆放了胡萝卜、白萝卜等各种颜色的蔬菜,以及不同的塑料刀具和盘子,既满足幼儿动手切菜的愿望,又通过菜肴的装盘布局,反映幼儿的审美经验,幼儿在合作和交流分享中逐步提高了审美能力,从中体验到的是成功的喜悦。如今在环境创设中,我们力求将环境与课程相匹配,重视环境在组织实施中的作用,把环境作为一种课程来设计、探索,由师生共同交互构建环境。宽松的环境、开放的空间,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温暖的阳光、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

三、家园的愉快合作是支持孩子体验艺术情趣的资源之三

对孩子的艺术教育,需要园、家、社的共同努力。一直以来,我们总觉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曾经对我班家长的工作情况和对子女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幼儿的父母在各种合资公司工作,每天要加班加点或出差,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因而,接送孩子、照顾孩子的责任就落到了祖辈家长的身上。面对这种现状,要做好家长工作,很好的达到家园互动,就必须寻找各种有效途径,使繁忙中的家长也能即时了解到幼儿园教育,孩子发展的现状。

1、 架起家园的桥梁 ,重新认识孩子的艺术活动

“家园之窗”是进行家园互动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在“家园之窗”中开设了我的努力(月教育目标)、我的进步(儿歌、英语、艺术等学习内容)、我的发现(探索主题、艺术活动的进程)、我的需要(与家长互动的栏目)等几大板块。通过亲切的项目标题、丰富的内容吸引家长的关注,引起家长的共鸣,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让家长主动参与其中。

2、 幼儿成长档案的互动 ,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为了便于做好个别幼儿的艺术教育工作,我们开设了这么一栏。根据个体幼儿的艺术等方面具体表现,不定期的写一份信或提供咨询、活动资料收集展示,放在每位幼儿都有的小小文件夹内,让家长随时获取信息。同时家长也能将自己的想法、建议放入其中,与我们互相交流。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扬琴班的帆帆、东东和晴晴、婷婷等孩子由对扬琴的陌生而变得喜欢玩、主动买琴在家练习,家长对我们的做法也非常满意、支持……使家长熟悉现代幼儿的艺术教育动向――是让孩子来这里是接受艺术的熏陶、接受艺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正如他们说得:“让孩子学习艺术只是培养兴趣,用不着让孩子练得太苦”,直白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现代幼儿教育观念,更缓解了我们身上背负着的技能说明一切的包袱。

3、心心相通的家长会,更能支柱孩子的大胆表达表现

从一次结伴讨论式的家长会起,我们的家长已经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家长们的重任。在每一个主题之前我们会恳请家长们聚集一块儿,献计献策,谈谈自己在家对孩子进行艺术熏陶的经验、做法和想法,共同挖掘主题中的艺术教育视角,开展一些亲子活动,来支持孩子体验其中的乐趣。

或许我们对艺术教育的理解、把握和实践,还不足以体现立竿见影的明显效果,但我们的幼儿艺术教育对幼儿艺术素养的形成、艺术潜能的开发,一定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未来,值得深思的问题还很多。让我们携手在教改中大胆尝试、积极反思,愉快感受和孩子互动的一种欣喜体验吧!

多维艺术体验 第3篇

这家酒店矗立于久负盛名的南京东路和满目绿荫的人民广场之间,登顶这幢号称浦西第一高楼俯瞰,透过落地玻璃窗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人民公园,甚至上海地平线皆可尽收眼底。在这家秉承法国文化注重艺术创作以及极其重视艾美艺术元素的融合与推广的现代摩登酒店中,每一位造访者都能够用自己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艺术、设计、时尚和美食,并对艺术给出独一无二专属于自己的诠释。

用平民艺术发现上海

皇家艾美酒店一楼的公共区域内,两块弧形相对的展板,围成了一个圆形的专用展览空间,陈列着来自各地的艺术家们关于上海的12组作品,在每一件作品及策展的各个细节中你都能找到标志着上海文化特色的海派艺术元素。

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类似奢侈品的包装与生锈的自行车龙头、座垫、轴承等物件的组合,悬挂在精致的墙面上,一个个镶以典雅厚重镜框的安置在粉色系缎子内的自行车零部件,不禁让我们充满浮想。这批出自法国女性艺术家Virginie Lerouge Knigh之手的四件装置作品,是她在旅居上海的六年时间里,从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灵感。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一个小型自行车驮着一个红色轿车轿厢的雕塑作品,既能让国人找到上海从自行车王国进入汽车时代的共鸣,更可以认为是以视觉艺术的形式作出环保倡议,抑或为拯救地球的“诺亚方舟”……

此后的作品多以摄影为主,上海著名人文摄影师陆元敏的《苏州河》系列作品——24幅黑白摄影图片,皆为陆元敏十多年前自己手工精放的照片。观赏者仿佛置身在上海四十多年的变迁历程中,随着这些图像的变更徜徉在历史的长河里。

已经在上海生活了十多年的重庆摄影记者胡承伟,带着新闻的实效感及对这座城市的想象,以及对上海人越来越具体而真实的感触,向观众展现了相同街景上不同人物、时间变化和天气差异的五幅作品,富有特点的“魔都”上海:永安公司、武康大楼、外滩等。

一幅名为“爱”的作品同样赚足了眼球,外滩影像艺术家肖可霄用多媒体影像DV作品形式记录了外滩发展15年。他用近十年来在上海各个角度拍摄的世茂皇家艾美建筑外形照片,拼接成一幅一米二见方的类似二维码的影像,高精度铝塑板数码输出,远看图案中心,显现出汉字“爱”,细腻的影像纹理,更让人观察到上海大都市的人间百态。

用感官“开启艺术之门”

“艾美,爱上海”活动凝聚了赵丹虹和酒店市场传媒总监肖玲半年多的心血,那些艺术作品在静默中,带给客人在路过和等待时视觉美的享受,以及让人们与艺术产生更多的心灵交流。肖玲表示:“艺术之于艾美并不单单是举办几次艺术活动,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尝试着给予宾客独特的感官体验,根据我们做的调研显示,客人入住一家酒店,能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进入酒店的前十分钟,因此提升所有宾客感官体验的举措也将从他们抵店那一刻开始。”

驻足酒店门前的一刹那,转门上一幅幅摄影作品让人们对酒店和上海人文的点点滴滴有了初步的了解。一旦进入酒店,眼睛忙碌的同时鼻子也没闲下来,一丝独特的香味已经从你的鼻腔渗透进了肺腑中的每一个细胞,法国兄弟Roschi和Penot为艾美量身打造的这种全新的气味——LM01,帮我们形成了一种记忆,倘使在若干年之后,当人们再次闻到这种香味或许依然能够记起往昔在艾美酒店的那段回忆。

随着“嗅觉艺术”的享受不断升华,耳畔响起的轻音乐带来的“听觉艺术”享受让人不禁飘飘然,闭上双眼,大脑在反射不同时段场景的音效中一下子陷入了回归自然的冥想。这些由Scars Struck等音乐家们精心挑选制作的音乐,24小时不间断的充斥在酒店各个角落,根据每个时段的特点切换出最适合人们生活工作的声音片段,例如,早上的大自然般鸟鸣声叫醒音效,午间小憩片刻播放的安神曲。再配合着自然的LED灯光效果,周围的场景再度的充满了温暖和激动。

拿到皇家艾美酒店的“揭开艺术面纱”系列房卡,本就不甚平静的内心中又被激起几许波澜。据了解酒店房卡一共有三套,每张客房钥匙都是由LM100?的艺术家专为艾美所设计。拿到这些房卡的客人可以免费出入于毗邻酒店的上海当代艺术馆,客人打开的不仅仅是房门还是艺术的大门。有心的客人更可以将这些房卡全部收集起来收藏,由于很难集齐全部,收藏价值真的不容小觑哦!

别致的客房钥匙上印制了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第一套采用了以宽银幕电影著称的纽约摄影艺术家兼作家Samore的作品,作品中对于人类感官的表达体现在对眼、耳、鼻、唇、手的特写镜头上,表现了人与其周围环境脱离的孤独感;第二套是中国最具挑战性及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的严磊根据抽象心理描写创作的一组拼图,作品构思极为大胆;来自伊斯坦布尔的一对艺术家搭档mentalKLINIK带来了第三套钥匙,作品根据现代化的生产和消费习惯,将身边一切事物作为创作材料,通过声音,动作,物件,文字和表格来反映当代现实。

艺术体验 第4篇

不服输的“舞二代”

高红英女士凭着内心对国标舞的热爱, 在荥阳创办了第一所“红英艺术培训学校”, 十几年过去了, 学校里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 他们中有的考上了专业院校, 有的成为了一名专业老师。作为荥阳地区国标舞教育“领军人”, 高红英女士的儿子李烜如今接过了母亲的“接力棒”, “不是星二代也不是官二代, 我可以自豪地说自己是个‘舞二代’!”

2005年, 随着学校分校在郑州的成立, 李烜正式加入到了国标舞的教育行业中。在此之前, 受母亲的耳濡目染, 李烜虽然一直有学习拉丁舞, 但他的专业是中国舞。那个时候, 年纪较小的李烜, 并不喜欢有太大的压力, 当时学习拉丁舞也是出于“好找女朋友”这样的“动机”, “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参与母亲的事业, 后来在母亲的提议下, 我才决定尝试着教拉丁舞课。”

虽然李烜不是拉丁舞科班出身, 但中国舞的底子, 加上他善于思考的天性, 使得他对拉丁舞教学和编排这两部分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我是一个不肯服输的人, 为了心中的目标必须付出所有的努力, 我希望大家能因为我们学校的真正实力而记住我们。”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在红英艺术培训学校, 集体舞表演是他们的一个强项。说起来, 这还跟李烜曾经的一次经历有关。“有一次看一个比赛的开幕式, 看到专业院校的集体舞展示时, 当时就入迷了, 心想要是我们的孩子也能来这样的场合表演集体舞该有多棒!”李烜并不是想想而已, 原本就喜欢琢磨舞蹈编排的他, 回去后立即开始筹备, 当下一年参加比赛的时候, 学校里的集体舞就获获得了第一名!“那个时候就是一匹‘黑马’的感觉, 连评审都跟我说很认可我们学校的表现, 我们的确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之后的5年里, 红英每年都会推送一个集体舞去参加在郑州举办的“舞动中原”舞蹈比赛, 并且连续5年都获得了第一名!

就这样, 学校的名声逐渐在河南地区打响了, 有时候李烜在赛场上, 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那个小姑娘跳得不错, 是你们红英的吧?”李烜说, 每当此刻, 他和母亲以及学校里的老师们, 都会感到特别欣慰。“做一件事情, 既然决定要做, 就必须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我们是这样来要求自己的, 也是这样来教育学生, 这是我们学校办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理念。”

热爱让舞蹈更纯粹

目前, 红英艺术培训学校已拥有3个校区共500多名学生。“我们办学的宗旨并不复杂, 就是快乐教学!希望所有来我们这的学生, 都能体验到最纯粹的艺术魅力。”李烜告诉我们, 现在学习舞蹈的孩子, 年龄在向越来越小的趋势发展。“4岁甚至3岁半, 他们就会迈入舞蹈教室, 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可能对舞蹈有太深入的认识, 因此, 培养兴趣比什么都重要。”首先, 通过“快乐教学”使孩子们对舞蹈产生兴趣, 有了兴趣才会产生热爱, 只有当热爱“发酵”, 使舞蹈变成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时, 孩子们的人生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课程的设置方面, 红英艺术培训学校不光有拉丁舞、摩登舞, 还有中国舞 (民族民间舞、芭蕾基训) 。在课程划分上, 主要分为了少儿和成人两大项。少儿培训里, 又分成了启蒙班和选手表演班, 以适用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另一边, 在成人培训这部分, 针对艺术高考生的考前强化训练, 学校特地开设了“艺考班”。很多基础一般甚至零基础的高三学生, 通过学校半年的严格强化训练, 从而考上了心仪的学校, 真正做到了“因舞蹈而改变人生”。

目前, 李烜将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投入在了“艺考班”之中, 有付出, 就必定有回报, 今年开始已是第4个年头的“艺考班”, 如今它已成为了学校里的一块新“招牌”, “我们学生的表现非常棒!有一次他们的最低分数线甚至超过了河南省二本分数线15分!”

未来之路, 踏实前行

在红英艺术培训学校的教学团队中, 实际的能力才是最被看重的, “我们并不会把教师的个人才能完全与他们的学历或资历挂钩。”李烜介绍说, 在红英, 哪怕是资历较浅的年轻教师, 只要他在工作中能力突出, 学校一样会非常认可, “学校给老师的待遇, 是与他们的能力百分之百成正比的。”看重能力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学校也非常重视帮助老师们提高外在的“品牌效应”, “经常组织老师外出学习深造, 参加教师班, 就是希望能不断提高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

浅谈注重幼儿体验式艺术活动 第5篇

—也谈幼儿节奏训练的尝试

临泽县第一幼儿园 闵毛毛

节奏感是从事音乐活动所必须的一种能力,是使音乐富有生命力,形成音乐作品风格与特点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培养节奏感,促进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儿童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提出:“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从节奏入手是极其重要的。

由于节奏教学很抽象,难理解,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但在以往的节奏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方面不够重视,经常以掌握节奏技能为目标采取机械的模仿、反复地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学习节奏,幼儿学起来很困难,兴趣不浓,即使一些幼儿掌握了,但对这种枯燥乏味地活动感到厌恶,许多幼儿在大班毕业时,还不能准确地拍出节奏卡上的简单节奏,音乐角中提供的节奏卡也常常无人问津。这也有悖于《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所以,我尝试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让幼儿真正体验节奏、喜欢节奏、表现节奏。

一、贴近生活,感受节奏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许多要素,如节奏、色彩、音色等都可以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它们的原型。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表现和美化自己的生活”。幼儿经验少,理解力差,要告诉他们什么是节奏,这是很困难的。根据幼儿年龄小,喜欢色彩鲜艳、带有声响、生动活泼的物体的特点,借助幼儿身边常见的、熟悉的、自然的物体,通

过与各感官的相互作用,让幼儿产生最初的体验。这也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向——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又体现了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有声玩具让幼儿感受,如:听诊器、闹钟、手表、玩具电话、公鸡打鸣等等。幼儿听到了自己“扑扑扑”的心跳声很兴奋,没想到,自己的身体里还存在着这么一种神奇的声音。在激起了幼儿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时,我并不急于告诉幼儿这是一种接着,而是让幼儿继续感受“嘀嗒嘀嗒”的走秒声、“丁铃铃铃”的电话声、“喔喔喔”的鸡鸣声等这些稳定的、均匀的节奏,然后让幼儿尝试着将这些体验告诉老师,有的幼儿模仿得很好,有的还能配上手势。在那之后,我又不断地进行类似的活动。如:倾听自然界的流水声、打雷声、鸟叫声;生活中的切菜声、门铃声、洗衣声、汽车喇叭声;观察彩灯的闪烁、钟摆的摆动,聆听时钟的报时声,扶着孩子在秋千架上摇荡,让幼儿两两拉手玩“拉大锯”、“拔萝卜”的游戏……有时,还让幼儿比较两种不同的节奏,如:电话铃声与钟声,公鸡打鸣与狗叫声,大雨声与小雨声,自行车铃声与摩托车马达声等等,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节奏,感受节奏的有趣与节奏美。

二、寓教于乐,喜爱节奏

兴趣是从事某一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要增强节奏训练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节奏活动的兴趣。通常我们所说的节奏符号是个简单的“X”而任何一种节奏型都是由若干个“X”与小节线、音值线这几个要素组合成。单靠这几个抽象的符号和教师的讲解示范,幼儿不感兴趣且很难理解和掌握的。为此,在认识节奏符号前,针对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玩具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一套小动物节奏卡;用鲜艳的卡纸作底板,小动物的头代替符号“X”,用小树当

小节线,根据小动物的特征设计音值线。如:小猫卡 小狗卡 化简单抽象为直观形象,化单调枯燥为生动活泼,让幼儿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练习相应的节奏型。如:小猫叫:“喵喵 喵—”相应的节奏是X X|X — ||;小狗叫:“汪汪汪,汪汪汪”相应的节奏是:XX X | XX X||……活动中,幼儿一下子被这精美、新颖直观的教具所吸引,更对这种有趣的形式感到兴奋不已。在此基础上,我又根据不同的节奏型设计了不同难度的小猪卡、小鸭卡、青蛙卡等,他们非常喜欢,许多幼儿不用我提示便能很快唱出节奏,在活动中,我还穿插了《小动物占圈》等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这些游戏动静交替,讲话的推向了高潮。在小动物欢快的叫声和小朋友愉快的笑声中,幼儿很快掌握了这些枯燥、深奥的节奏,并对节奏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以后的节奏活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奥尔夫认为:“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在教学中我结合一些节奏感较强的歌谣、音游引导幼儿乐于以身体奏乐,用身体的协调动作和声音来模仿节拍,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从而培养、建立节拍感。如:在学习歌谣“看大戏”中,我让幼儿两两拉手,按照节拍作身体一前一后拉扯动作,同时朗诵歌谣。幼儿对拉锯动作很感兴趣,在一拉一扯中学会了歌谣,感受到节奏的有趣。相应的活动还有《拔萝卜》和《叽叽喳喳》、《跷跷板》。

在学习切分音节奏X X X | X X X ||过程中,我引导幼儿做老爷爷“拔萝卜”的游戏,寻找X X X的感觉,表现“哎哟哟”地用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寻找周围类似的语言节奏,如:老师跳舞“嘭嚓擦”等。打击乐器是开展节奏训练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除了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乐器外,我还带领幼儿收集废旧材料来自己制作。如:易拉罐、酸奶瓶、金属瓶盖、沙子、小豆等来制作摇响乐器和敲打乐器,也可以用筷子、调羹、尺子、梳子等物品代替。让幼儿

充分感知制作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节奏感。

三、展示个性,表现节奏

在节奏活动中,除了要引导幼儿感受节奏、喜爱节奏外,还要引导幼儿去表现节奏。以为节奏活动包括感受、理解、想象、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师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玩音游《身体是个小乐队》中,我告诉幼儿,除了拍手可以为歌曲伴奏外,我们的设踢还有许多动作可以发出声音,并且能为歌曲、儿歌伴奏。我鼓励幼儿自由地选择身体的任何部位为乐曲伴奏,幼儿很感兴趣,有的拍手、跺脚,有的拍腿、打舌、拍肩等,在拍拍打打中发挥了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面对幼儿的这些创造,我都给予肯定、鼓励,并引导他们当众表现。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创造、展示自己的个性。从为简单的乐曲伴奏(包括用肢体动作和用节奏乐器敲奏)发展到为儿歌、童谣、图片故事伴奏及用自制的节奏乐器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如幼儿用筛子筛豆表现下雨的声音,用摩擦尺子表现锯木头的声音等;引导幼儿用不同音色的乐器为图片故事《龟兔赛跑》伴奏,表现乌龟和兔子的不同特征与情绪。尽管幼儿表现得十分雅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节奏训练的尝试,幼儿对节奏活动很感兴趣,在节奏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情趣。大多数幼儿不但能准确地拍出教师给出地节奏型,由于对节奏地感受逐渐加深,情感更加丰富,自信心更强了,敢于表现自己,把情感表露出来。能创造性的运用身体等各种动作来表现,同时在运用

论声乐艺术的情感体验 第6篇

关键词:情感特征 以声带情 声情并茂 情真意深

声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一首歌虽由词作者、曲作者创作而成,但毕竟只停留在纸上,人们不能直接从纸上来听到它、欣赏它,这就必须通过歌唱者的演唱,把歌词的曲调、内容介绍给听众。演唱者在尊重曲作者的原创作基础上,又根据自己对歌曲的分析理解,对歌曲进行研究和处理后,再将歌曲演唱出来的过程,这就称为歌唱者对歌曲的“二度创作”。每一位歌唱者要想把歌曲真正表现好,必须要把情感融于歌曲之中。

1、情感的特征

声乐艺术的情感,是歌唱者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体验的情感,在唤起这种情感之后,通过表情和表演的动作、声音力度、演唱速度、声音色彩以及语言所表达的形象传达出来,同时使观众也体验到这种情感。艺术情感的产生,离不开歌唱者再度创作时的情感冲动,离不开歌曲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而引起的艺术欣赏者的激动,这就是声乐艺术的情感特征。法国艺术家罗丹认为:“艺术就是情感”,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歌唱是情感的产物,艺术是注重形式,二者的对象完全不同。歌唱像说话一样,原本是实际生活的产物。”歌曲都是反映对现实社会生活、人、事、物的态度,由于态度不同,歌曲不同,因而演唱的情绪和情感也各不相同。如《幸福在哪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表现欢快愉悦的情感;《沁园春、雪》、《黄河颂》等歌曲表现雄伟庄严的情感;《孟姜女》等歌曲表现悲伤的情感等等。无论愉快与高尚,忧愁与悲伤,恐惧与绝望等都是演唱者对歌曲不同态度和独特色彩体验的不同表现形态。艺术创作时产生的情感不是停留在感性阶段,而是在感性与理性结合中,对艺术形象的感受。因此,艺术情感是对一般情感的浓缩、改造和升华,是带有感情内容又放射理性光芒的情感。

2、以情带声

歌唱者要用声音感染观众,外部动作和面部表情起烘托作用。作品感情、面部表情和眼神感应等一切与声乐作品有联系的东西,都可以刺激观众。歌唱和表演结合起来成为一个艺术整体,观众通过观看抽象表演,体味其实在内容而留下深刻印象,演员与观众的思想感情产生交流。歌唱者演唱的效果给观众的刺激越深刻,与观众之间的融合越紧密。古人说:“先要心里有,才能嘴上有,”要“未曾开口先有情。”兰培尔提出说:“你必须在你开口以前就唱起来。”史开勒斯说:“在唱一首歌的时候,思想上不能有片刻的静止,真正的艺术家是先在思想上把歌唱起来。”古人说:“要以心换心。”萨莫伊洛夫说:“只有从歌者心灵中流露出来的东西,才能流进听者的心灵。”【1】歌唱者应该从实际出发,在头脑中创造情景,构成形象,有了这样的基础,唱出来的声音就会特色鲜明、生机勃勃了。所以说,真实的感情给歌声带来激情和色彩,好的歌唱要以情带声。

3、声情并茂

声音感情随思想感情变化,思想感情决定声音感情。若思想上没有某种特定的感情,硬发出的这种声音感情就会失真,给听众的印象是做作、别扭。歌唱者首先要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才能充分发挥声音感情。同样一首歌由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歌唱者表演,可以唱出不同的感情声音,但不管哪一种风格、流派,表现某一首歌曲最好的声音只有一种,即符合歌曲内容的声音。不同风格、不同流派表现歌曲都难免存在着自己的不足之处,声音突出某一方面,与其相对的另一方面表现力就稍差一些。人们因声音而引起感情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共性。【2】演唱者精神上首先要完备歌曲的形象,有效地激发各发声组织和器官兴奋,加上娴熟的发声技巧,令各声区音色转换自如,才能获得绚丽多彩的感情歌声,这就是所谓之声情并茂。

4、情真意深

要把歌唱好,关键还是要以情带声、情真本身就有美感,才能使听众受到感染。一首歌曲的演唱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演唱者本身的分辨能力。你愈能把复杂的现象或问题分析透彻,那么,你对它的了解和认识也愈深入,解决与表现它的手段也就愈准确有效。【3】再好的声音缺少了真实的情感,歌声也是苍白无力的。“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萧然六月寒”,融神-那是情感交融处,有饱满的精神,活跃的思维,生活的热情,丰富的想象和敏感的神经,才能进入最佳的歌唱状态。这个状态是情感的综合体验,才能够情感交融,才能传神。当勤学苦练而得以“唱若游云之飞太空,上下无碍而悠悠扬扬,出其自然”时,便具备了歌唱艺术表现的良好手段。这苦苦的追求就是为了表现一个“情”字,“歌以情发,情以心发”。情感的体验,能触摸到人的内心深处,不能伪装、虚夸。人们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见一个“真”字有多么伟大的力量,声乐艺术就是要唱出人间真情,唱出真情实感。

歌唱是情感表现的高度体现,情感是人们内心思维的文化特征。人们需要表现情感,因为它是人类共有的。情感的表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通过歌唱艺术所表达的感情,则是一般情感的升华,更具典型意义。演唱者就是启示者,要具备把自己感受到的真切体验通过歌唱传达给别人的能力。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的旋律,最生动地传达着演唱者的情感。旋律运动与人的情感动态是一致的,在动人的旋律中,人的生命力与情感得到充分的体现。歌唱家的苦心钻研就是为了嗓音能顺从意志和愿望,唱出带有情感的声音,去打动听众,征服听众。歌唱情感能带领听众穿过无法描绘的过去,围绕在我们摇篮的情景;能带领听众走进浓密的森林、秀丽的花园、丰收的田野、辽阔的草原;能带领听众走向幸福、走向未来、走向美妙的理想世界。

歌唱是人类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具有时代意义,体现时代风貌,把生活的音画艺术奉献给观众,是声乐艺术的真谛。歌唱者用心灵把握住时代生活的脉搏,捕捉再度创作的灵感,用良好的艺术气质、丰富的想象和对生活的热爱,去体现在歌唱的创作情感之中。而丰富的内在情感赋予了歌唱的生命与灵魂,使歌唱成为美好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2】龙军华.科学歌唱方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06.

艺术体验 第7篇

一、情境教学的基本内涵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 创设典型场景, 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或选择富有美感的教学情境, 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情绪, 从而促使学生带着感情色彩去观察、体验客观情境。在情感的驱动下, 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与想象, 从而激起表达的动机, 这样, 词语伴着鲜明的形象, 带着情感色彩进入他们的意识, 储存在大脑里的词语就会“呼之欲出”, 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就会由“难”变“易”, 由“苦”变“甜”, 其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情感素养也同时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

二、情境教学的教学目标

1. 陶冶情感

情境教学之所以取“情境”而不取“情景”, 就是因为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着形象的同时, 通过教师语言的描绘, 能自觉地因美感而愉悦, 愿意对情境持续性地产生注意, 全身心地、主动地接受, 从而产生满意的或愉悦的, 或悲伤的, 或憎恨的, 或热爱的, 或愤怒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 它可以帮助学生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 保留积极的成分。在情境教学中,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造成悬念, 促使学生因好奇而要学;或描绘画面, 呈现形象, 产生美感, 因爱美而要学;或再现实物, 在观察中引起思考, 因探究而要学;或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 唤起心灵的共鸣, 因情感的驱动而要学。好奇心、求知欲就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 这种积极的情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内部诱因”。

2. 学会审美

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对教学效果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将是十分巨大的。情境教学能较好地处理教材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它通过优化情境, 引导学生运用人物形象审美, 学会从语言中审美, 在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 避免了审美教育与教材的脱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直观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的多种途径, 形神兼备地创设教材描绘的富有美感的情境, 引导学生从“形”中、从“情”中去感知教材, 逐渐感受到作品所赋予的美。

3. 启迪智慧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思维是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紊乱的情境, 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思维就是在这两端之间进行着的。”情境教学通过创1.以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表现形象的主要手段, 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 可以把课文内容形象化, 使之形成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形式。

利用画面创设情境, 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 放大的挂图。即将教材中内容特别丰富的、形象特别鲜明的、意境又比较深远的插图放大, 以表现出饱满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

(2) 简笔画。即用粉笔勾勒线条以再现情境的一种图画, 它能把教材的内涵直接地、形象地揭示在学生眼前,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主动地去领悟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驾驭文字的效果。

(3) 剪贴画。即用图形表现形体轮廓的一种图画, 它具有可以贴上拆下、灵活运用的特点。

(4) 多媒体画面。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画面的运用给学生一种直观、真切的感觉是其他形式所不能比拟的, 且具有动画的特点,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能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多媒体技术所创设的画面情境中去。目前, 运用多媒体画面已成为创设教学情境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如Unit1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的Reading (Dying to be thin) 中设计“减肥药物的危害”这一主题, 教师可以根据女士爱美、害怕发胖这一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多媒体播放夸大功效的减肥药广告宣传片, 围绕课文中所阐述的减肥药带来的对身体的危害来设计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进而提出“What is the most effective and healthy way of losing weight?”这一问题,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使学生对美和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乐曲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等, 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音乐不需要语言为中介, 而是通过直感式的体验, 使学生很容易从音乐的感知中产生情感体验, 激起丰富的联想, 产生美的愉快感。这样, 借助音乐就可以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情境教学中, 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来, 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 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

3.在表演中体会情境

在情境教学中, 让学生模仿或扮演角色, 使课文中的角色不仅仅体现在书本上, 而是要体现在自己或同学对课文角色的模仿中, 这就促使学生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渗入自己的情感去理解课文, 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就会产生真切感, 加深了学生本人的内心体验。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 让学生借助扮演角色来产生角色效应, 在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同时,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摘要:情境教学是一种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探索高中英语教学和美育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阐述情境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策略,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探索。

试论钢琴演奏艺术的情感体验 第8篇

一、演奏技巧转化为情感体验

钢琴演奏艺术的情感体验是通过情绪转化中产生的,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将“演奏技巧”转化为情感的体验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钢琴演奏者技术发展、逐步深化和升华的过程。钢琴演奏过程不仅包含了钢琴演奏技术、钢琴演奏修养,与此同时还内蕴了带有钢琴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表现意义,以及演奏者情感蕴积的钢琴音色变化、力度速度的控制、音响变化细微特殊的处理。演奏者要用情感带动钢琴演奏技巧的发挥和转化,使得钢琴演奏技巧脱离机械式的演奏模式,脱离生理性的条件反射的动作记忆,而是服务于情感。使演奏者的情感渗透到钢琴演奏技术当中,在此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将“演奏技巧”化为“情感体验”,演奏者在体验过程中获得了审美享受还升华了钢琴演奏的个性。

钢琴演奏艺术从本质上分析,它是一个表现极其复杂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过程,在此过程中钢琴演奏富有魅力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力。钢琴演奏艺术是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想要完成情感体验的过程,首先应通过审美主体控制下的演奏力度变化、手指触键的速度变化、演奏气息的操纵、节奏和律动的掌控、指法合理而有序的变化等,使钢琴表演技巧得到升华,从而带有自我意兴充分抒发的审美意味。在构建钢琴演奏艺术美的运动过程中,将演奏技巧转化为情感体验是至关重的,钢琴演奏者必须掌握娴熟的钢琴技巧,以及具备过硬的钢琴演奏艺术修养,演奏者在思想观念及其钢琴演奏行为上不断促使钢琴技巧和艺术修养的高度统一。在演奏过程中单单掌握了娴熟的钢琴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将钢琴技术转化为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技巧,从而实现钢琴表演艺术的审美理想。

二、观察生活积累情感体验

钢琴艺术的情感体验是源于生活的。所谓的生活体验是指学习生活、艺术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人的一切活动所产生的体验,它是一切艺术表现的源泉。在钢琴艺术中强调了生活、强调了生活体验,就是蕴积情感,就是强调了钢琴艺术的高度。

钢琴演奏者通过对生活体验的长期积累,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通过演奏技巧来诠释作品的艺术形象,生活经验的积累可以培养和构建钢琴演奏情感体验的重要基础,树立了完美的艺术形象便能更好的反映生活,进而让作品的表现更加鲜明、生动。钢琴演奏者在生活中观察生活并且逐步深入到生活的细节中去,从这些细节中汲取的情感因素,促使情感因素越来越丰富,钢琴艺术形象就会塑造得越有艺术魅力。观察生活积累情感体验,是一个长期学习艺术的过程,通过多次的艺术实践,从生活体验中汲取多方面的知识和营养,只有反复刻苦地学习和训练才能形成这种情感体验的能力。

三、物为我化的情感体验

钢琴艺术的情感体验是物为我化自我提升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积累都是存在着差异,演奏者也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将自身创作的想象、联想、创造等因素转移成情感的表现形式随着情感体验都不同产生差异,这样就促使钢琴演奏艺术出现不同风格、不同特色、不同创造性的钢琴表演,这就是钢琴演奏艺术的深层情感体验,是达到情景相生、情物交融,激发自我情感意蕴的高水平演奏效果的必由之路。所以不同的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若能达到“物我为一”的钢琴表演二度创作的境界,那便是最难得的钢琴艺术的表现高点。

四、音乐表现的情感体验

钢琴艺术的情感体验还源于音乐表现。这种音乐表现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主次分明的情感体验,要善于审机取势,抓住转折点,恰如其分地把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推向高潮。钢琴演奏的主次关系是钢琴艺术情感体验的集中和分散的关系。二是层次变化的情感体验,钢琴演奏者不仅要让听众能够理解,还要把演奏的整个过程表现得有深意、有美感、有个性。三是分寸感,在演奏过程中做到见好就收,不能过分炫技。

钢琴演奏艺术的情感体验是钢琴艺术的生命线,通过情感体验的展示,可以让钢琴艺术达到更高境界。有些钢琴演奏者穷一身之力练就了超凡的钢琴演奏技巧,却始终没有悟透情感体验之妙,这样“有声无情”的钢琴演奏,当然不能够打动自己的内心,更不能感染听众,从而也就失去钢琴演奏艺术最值骄傲的美感特质。综上所述钢琴演奏者在实践中不仅要重视钢琴演奏技巧的不断提高,更要注重演奏技巧转化为情感体验的过程,与此同时还要体察生活之真情,进一步走到“物我为一”,必然能演奏出钢琴艺术的美妙之处,更好的引导听众走进艺术审美的情趣之中,在这样的语境之下演奏者和听众都会达到钢琴艺术情感体验的高峰。

摘要:钢琴演奏艺术表现人的情感和情绪应该是首要的,是不可或缺的。钢琴演奏过程不仅包含了钢琴演奏技术、钢琴演奏修养,与此同时还内蕴了带有钢琴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表现意义,以及演奏者情感蕴积的钢琴音色变化、力度速度的控制、音响变化细微特殊的处理。在构建钢琴演奏艺术美的运动过程中,演奏者在思想观念及其钢琴演奏行为上不断促使钢琴技巧和艺术修养的高度统一。

艺术体验 第9篇

比照大学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 训练目标、艺术技能等要求显示, 对大学艺术品质的培养应该是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情感———独立的人格精神魅力

艺术作品是作者情感世界的外在符号, 艺术创造源于创作主体内心涌动的审美激情, 缺乏审美情感表现的作品称不上艺术品, 更不可能成为艺术精品。

观注大学生的艺术创作, 他们的创作往往呈现着一种处于机械、技能、技巧、技术的状态, 正是由于他们的灵魂未能被生命的激情点燃。我们看到的不是感动人的艺术, 而是技能与技法的表现或者是“意在动人的艺术”。托尔斯泰曾说:“观众、读者和听众一旦感觉到作者的写作、歌唱、和演奏……是为了他们———为了感受者……那么就会产生一种反感。”[1]因为感人从来不可能是目的, 艺术创造的过程是艺术家对情感的处理过程, 作品本身就是作者向受众表达自己情感的符号, 诸多技巧与技艺, 如构图、笔墨的使用等, 不过是作者表达自己情感的手段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讲, 绘画之美, 应当是画家首先感动了自己 (即古人说的“情动于中”) , 然后借助作品去感动受众的艺术之美。技巧技艺或手段的创新都必须服从于表达艺术家情感的需要, 为艺术家更好地表达审美情感提供更为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把感人变成手段, 那就是宣传和广告, 而非艺术。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成功的艺术品应当是某种审美精神的鲜活载体。只有当一幅画淋漓尽致地呈现出艺术家自身的精神价值时, 其才能称得上精品。如莫奈的《干草堆》、梵高的《向日葵》就能够紧紧抓住我们的心, 给我们留下难以忘怀的美感。塞尚像画人物一样画静物, 他将一只茶杯描绘成一个富有生命情趣的物品, 用茶杯呈现出某种活生生的意味。他的神来之笔赋予了静物以生命, 他在画静物时不是机械地将其“逼真”的再现, 而是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画作所散发出的神秘力量。在艺术领域里, 一件有意味的作品的诞生, 往往是一个艺术家对自然表象真切心理体验的结果, 其表现出来的语言图式就是艺术家情感外化的结果。

同样, 文章之作, 本乎情性。作家的笔墨是其灵性与情怀的迸发, 是其生命哲学与审美智慧的流淌。莎士比亚说:“灵魂里没有音乐, 听了甜蜜和谐的乐声也不会感动。”中国现代艺术大师傅抱石先生认为:“一种艺术的真正要素乃在于有生命, 且丰富其生命。”法国艺术家马蒂斯认为:“一幅画必须具有一种展开的能力, 它能使包围着它的空间获得生命。”喻继高先生在电视台做节目接受采访时谈道:“自然界的东西确实是很美, 但是这个东西你不能把它摘下来贴到纸上来, 还得要通过你的劳动, 找到它最美的角度, 最好的时机, 你把它画下来。经过你的感受, 你的情感全部投入到这个画上来, 才能感动人。人才会欣赏你的这个东西。”

个体的情感活动在转换为具体的艺术图式时, 不仅仅融入了个体的语言、符号、形式, 同时也投射出了个体独立的人格精神魅力。在感慨这几位中外艺术大师的艺术观点之际, 我们看到了大学生艺术创作的“软肋”:大学生不缺创新的冲动, 也不缺生活的积累, 更不缺创作的技巧, 他们所缺的恰恰是“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创造激情, 缺少拥抱生活、关注生命、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与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的传统文化素养, 缺的是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学养。

二、人文精神———关注社会与民族命运的远大胸怀和使命感

“艺术像希腊神话的大力士山神, 没有谁比他更有力量。但是, 山神害怕离开土地, 一离开就完了, 最后他的敌人是把他捧起来, 掐死的。艺术跟人民的生活, 跟土地是连接在一起的”。[2]艺术家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要建立在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理性的思考上, 只有这样他所表达的情感才能具有普遍意义, 才具有典型性, 才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

一些经典传世的佳作, 经过了千年的洗礼和历练, 之所以能够流传于世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它们所体现的审美情感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意义。比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命运》, 但凡听过它的人都会感触到它旋律中所表达出的对生命的呼唤, 感受到心灵的强烈的震撼。这种震撼的感知是普遍的, 是具有典型性的。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指出:“画家必须画他们自己的境界和乐趣, 他们一定要说的而不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感到的东西, 才是将引起对其感兴趣的人的兴趣的东西。一定时间的思想就是一定时间的情感。”[3]因此, 真正的艺术家的精神脉搏与情感律动应当与广大的受众相通。

作为一种人类普遍具备的生存体验, 艺术家与非艺术家对待困惑的态度迥然不同。本质的区别在于:艺术家善于将这种心理体验提炼、升华为一种美学所思。卡夫卡有句话说得精辟:“诗人总是比社会的平均值更小和更弱, 所以他对自己在世界上所受到的重压, 要比他人的感觉远为强烈和沉重。”

当我们大力开展艺术教育的时候, 我们看到不少大学生的创作和各种展示活动的内容, 是“时髦”怪诞的组合, 是表现“性”的、扭曲心态的东西, 甚至是胡言乱语的纷杂东西;脱离社会生活, 表现我们的生存状态及真实情感的作品实在少见。这种态势令人堪忧。当教师在课堂上神情凝重地讲鲁迅的苦闷、绝望, 讲哈姆雷特的“是生存还是死亡”的时候, 学生读的却是金庸的武侠小说, 津津乐道的却是琼瑶的爱情故事。有记者对某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 当回答“一个大学生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时, 40名被调查者中有11名学生放弃了回答, 或者回答“不知道”。

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艺术最迷人的地方和最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以虚幻的空间所呈现的鲜活的生命图式, 表达出受众共通的情感。艺术家要比普通人更加敏感、锐厉, 善于悲天悯人、体恤不幸, 感性生命力旺盛是艺术家得天独厚的优势。强调艺术必须以激情关注社会, 关爱人类的未来命运;强调艺术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是创作精品力作的理论基础。

三、艺术体验———推动创新意识

积极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森提出了“积极情绪扩建理论”, 他认为, 人类的艺术行为就是积极情绪扩建的一种直接结果, 因为人类只有在积极情绪导致的个人持久发展资源的状态下, 才会想到用一些不同寻常的奇特方式或思想来表现自己。艺术便由此产生了。而从艺术的本质来看, 尽管艺术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 但主要目的和功能在于给人类带来各种愉悦和享受。

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也说:“艺术, 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换言之, 艺术即是创造。

让我们从艺术创作心理学角度追寻艺术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当艺术家为生活中的某一偶发事件、某个人物命运或某种自然界的景象所感动, 从而激发他的主体心灵的创造欲望之际, 他对此进行反复的吟味、琢磨、体察、分析, 依然百思不得其解。此时他的艺术思维处于混沌朦胧的势态, 似乎若有所悟, 却又无法阐释和澄清, 他为那打动他、感染他心灵的东西所缠绕萦怀, 更为这一触动他心灵的东西本身包蕴的“意味“所诱惑而沉迷, 他神魂不安, 内心躁动着一股说不清的激情, 因为艺术家的心灵已被他偶然碰到的那场景或人物或事件所潜藏的火苗所感染燃起熊熊烈火。他的人生经验, 他的生活印象, 他对世界、对人物命运的思考的热情又一次被那场景或实践所触发, 他的脑际纷纷涌现出无数的人生场景, 他想把这些涌现出来的联想画面描绘出来, 使混沌无序的人生印象变得有序并具有某种意味。然而, 他的思绪却像一只困兽东奔西突, 又如狂风裹挟的浮云飘忽不定, 他想要把握、固定住这些令他感动的画面和有意味的印象。他长时间地为这些印象所困厄纠缠, 无法从中摆脱出来, 他的思想随着情感的狂涛而起伏, 艺术思维的野马在时间与空间里纵横驰骋, 而艺术家却不得不信马由缰。除了创造外, 显得别无选择, 他陷入了巨大的情感的深渊而又无法说清楚这是个什么样的深渊。因为他面对着人生的某一画面、某一场景、某一事件无法解释。他只有沉默, 并在漫长的沉默中期待着豁然开朗的、辉煌的一瞬间的来临。艺术由此得以升华、诞生。在创造艺术作品的过程中, 艺术家的灵魂得以自救。这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这种创造力与一般逻辑思维的创造力不同, 它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 往往在瞬间发生, 它是一种诗化的哲思, 是一种顿悟, 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

积极情绪能发展人类, 促使人类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行为。所以人类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 要想具有更多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经常有意识地多体验积极情绪是一条好途径。

摘要:当代大学生艺术情感的极度匮乏, 缺乏关注社会与民族命运的远大胸怀和使命感, 导致自身艺术审美能力与创新原动力不足, 缺乏创造的力量。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品质, 是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品质,艺术教育

参考文献

[1]贺雄飞编.边缘思想:《天涯》随笔精品·感人·关切·艺术, 南海出版公司, 1999.

[2]江堤选编.给艺术两小时——余光中·黄永玉谈文学与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

谈班主任的教育语言艺术体验 第10篇

班上有位男同学, 缺点很多。他懒惰成性, 随意打骂同学, 学习成绩差, 根本无组织观念, 老师们都觉得该生是不可救药了。为此, 我想了好长时间。终于有一次, 我发现该生对待父母亲非常孝顺, 尤其是对于生病的母亲。于是我专门请其母亲到学校。我是这样当着学生与其母亲教育该生的:“尊敬的家长, 我作为老师, 看到你的孩子今天自暴自弃, 非常伤心, 不只是为学生, 更重要的是为你。”我例举了该生在校的种种表现后, 又这样说:“同学, 你看看你容颜衰老、多病在身的母亲吧, 她也曾经十分美丽和青春, 可今天的她为什么会呢?她为了你被生活和岁月折磨, 一步步走向衰老, 你曾经多少次端详过她?你曾经给过她什么样的回报呢?你现在这样做, 是对你的母亲最大的伤害啊。”

这时这位母亲已经泪流满面, 我只好说:“你的儿子心如刀割, 你就别哭了吧, 要是他有良心的话, 他应该下跪给你赔罪了。”就在此时, 这位同学突然大吼:“妈妈———我对不起你, 对不起老师啊!”扑腾一下跪倒在母亲面前。我知道, 我的语言发挥了教育作用, 找到且找准了教育的关键点。后来, 这名同学的变化之大, 让所有老师都惊讶!他虽然没能成为学习上的尖子生而进入高一级学校, 但他后来经常来看我。记得他给我说过:“要不是你让我那样, 我现在都不知道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有人说, 表扬是班主任时常不断应用的武器。而我说, 批评同样是班主任不可放弃的法宝。表扬或批评都是一种手段, 但重要的是班主任对他们要抱以满腔的热情, 注意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每一句话, 每一个教育契机, 每一点希望的火花) 。其中, 语言是最为有力的武器。

俗话说:“两年胳膊三年腿, 十年观摩一张嘴。”道出了“舌耕”的艰辛。班主任工作绝大部分是靠语言来实现的。因此, 班主任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是提高工作艺术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般来说, 教师批评学生尽量正话正说, 不要让自己的话带有讽刺意味, 因为, 讽刺最容易伤学生的自尊心。请看一个例子:学生迟到, 低着头默默地站在教师门口。

老师:看看表都几点了, 还来上学干嘛, 还不如在家养着呢!

学生:老师, 公共汽车半路坏了, 我是跑着来上学的。

老师:公共汽车坏了, 别人坐的车怎么不坏, 单单你坐的坏?我看你还是跑着回家吧!

再看同样的事情, 不同的处理。

老师看到学生气喘吁吁地走进教室, 问:看满头大汗, 出了什么事?

学生:半路上公共汽车坏了, 没办法, 我是跑着来的。

老师:为了学习, 为了班级荣誉, 你能跑着来上学, 这种精神非常好。希望你在各个方面都像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艺术节:体验教育的沃土 第11篇

一、综合知识在体验中得到丰富

在高年级的手抄报比赛中,队员们积极查阅各种资料,经过他们的一次次思考和修改,不但绘画、书法、版面设计等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都成了了不得的“小编者”。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他们头脑的知识储存量,培养了他们主动分析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有些队员四肢配合不协调,音乐感不佳,表演有困难。在辅导员的指导和点拨下开始亲身体验,练姿势,学动作,学运气发音,经过努力显现出了令人惊讶的效果,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放声歌唱。在即兴演讲赛中,既锻炼了队员们的胆量,还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队员们捏的泥娃娃等小作品,千姿百态,各式各样,表现出了各自的聪明才智,俨然像个小小艺术家。

二、团队精神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在团体操表演中,动作的整齐,只有通过队员们之间的互相关注和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同样,大合唱队伍造型的塑造,乐音的组合,也要每个队员互相密切配合。所以艺术节成了队员们体验集体温暖和力量的大课堂。每个队员都想取得好成绩,希望自己班能夺冠,四(1)班的李阳同学团体操没学会,课余时间要班上的同学教他,他还说:不能因我而拖了班上的后腿。四(2)的叶飞同学是个问题学生,教师们都认为他“无药可救”,但他也想为班上增砖添瓦,在编制手抄报过程中,重复制作了九张手抄报。经过不断的修改,最后终于为班上夺得了一等奖。在辅导员教师的鼓励下,他开始慢慢地变得开朗了,学习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他因此找到了自信。

三、与人合作能力在体验中得到提高

队员们在活动中体验了与人合作,学会了与人相处。为小制作的选手们提供材料,帮他们出点子。为上台表演的选手加油鼓气,提醒他们别紧张。五(2)班的队员李林历来是个“小霸王”,老是爱欺负同学,有些队员连正眼看他一眼也不敢。他想编手抄报,可他很苦恼地对辅导员教师说:“同学们都不理我,我找谁合作?”班上的同学知道后,帮他提供素材。柳冰和王明还与他组成了合作小组,编出了新颖别致的《友谊》报。李林在队员们面前露出了笑脸,从此与同学成了互帮互助的好伙伴,再也不欺负别的队员了,获得了合作共处的需要。

四、心理素质在体验中得到培养

队员们在这次活动中,坚持不懈地训练,一丝不苟地学习,更重要的是在训练中学会团结,学会了吃苦,学会了战胜挫折,体验了胜利的快乐,磨练了意志品质,增强了自信心。如叶飞同学在编制九张手抄报的过程中,从不泄气,不向失败低头,终于找到了自信,肯定了自己。三(1)班的队员王兰在练舞时扭伤了脚,但她还是不间断训练,她说:“我一定要把这个舞跳好。”凭着她坚强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毅力,获得了独舞一等奖。六(3)班的“小作家”王钰说:“這是我的第一次上台演讲,心里有些紧张。下次上台,我一定不会紧张了,那时我肯定比这次好。”有些队员表演的节目虽然没有得获,但他们不灰心。五(2)班的黎琪说:“得奖的同学确实做得很精彩,我要继续努力,在下次艺术节上,我要赶上和超过他们。”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在体验中,教育目标转化为少年儿童的基本素质。在体验中,学生们获得的思想感情和知识技能才会持久。他们调节自我意志,完善道德认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体验中达到“知、情、意”的和谐令一,从而实现教育活动由“形”向“质”的转化。通过感受失败的痛苦,体验到成功的宝贵;通过感受孤军奋战的无助,体验到合作共处的需要,提高素质,磨练意志品质,做到“新世纪,我能行”。在体验中健康成长,放飞童年,放飞理想。

缺失性生命体验对艺术创作的作用 第12篇

一、缺失性体验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心理学认为, 缺失性体验是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的体验, 缺失即是没有满足,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 即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认识、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些需要的未满足都是个体的缺失, 都可能使个体产生缺失性体验。一旦缺失感形成, 人就应该通过心理的反应采取合理又符合自身的方式表达出来, 否则有损健康。艺术家正是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吐露自己的苦痛、表达自己的内心。

艺术家进行创作总是从直觉开始。而痛苦这种直觉, 对于艺术家来说, 并非完全不幸, 比如梵高用强有力的色彩宣泄着自我的崩溃。孟子的“君子有终身之忧”这句话用到艺术家身上很贴切, 因为艺术家多为有终身之忧之人。他们要有所追求有所表达, 必定会与现实社会有所争执, 缺失和受累在所难免。巴金谈他自己的创作体验时说:“我拿起笔写小说, 只是为了探索, 只是在寻找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道路。说救人、救世未免太狂妄……说拯救自己, 倒是真话。我有感情无法倾吐, 有爱憎无处宣泄, 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里, 找不到岸, 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 我就活不下去。”①所以,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物, 它总是对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呈现的领域的一种补偿。缺失感对于艺术家而言, 是他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动因, 缺失性体验与艺术创作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难分难解的联系。

二、缺失性体验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心理动力

苦难常常是人生的老师, 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源泉。艺术家作为社会的一员,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历史环境的变故, 理想和现实差距带来的困苦……这些都会使人类产生一种心灵失衡的痛苦感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这个时候, 人的心理便会无意识地出现一种补偿意向, 力图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这些由于不幸、痛苦或缺失所引起的失败感和缺失感。梵高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每当我们看见不可描绘的形象和无以言表的凄凉——孤独、贫困和悲惨, 万物的终结和极致, 上帝进入一个人的心灵, 这总是能撞击我, 总是非常奇怪。”这便印证了瓦格纳的话:“生活如意时, 艺术可以不要, 艺术是到生路将穷处出来的, 到了无论如何都不能生活的时候人才借艺术以鸣, 以鸣其所欲。”②艺术家用他们敏感且敏锐的直觉, 补偿社会给他们带来的缺失感。补偿的方式有可能是迷狂的, 甚至是变态的, 但是, 这些是他的情感体验所需, 作品的深度、迷人之处却恰恰与此成正比。

德国表现主义画家蒙克, 他的绘画更注重表现形式以外的主观需求。他注重用强烈的色彩和笔触, 把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加以诠释, 以表达他内心的爱和死亡。而他的这些表达和绘画, 除了某些遗传因素以外, 无不源于他的童年遭遇和成长的忧伤:幼年丧母, 姐姐的离去, 妹妹和父亲的精神抑郁, 使蒙克心灵严重受挫, 这一切造就了他敏感的甚至几近疯狂的阴郁心理和对生命、死亡的特殊生命体验, 这样的缺失需要补偿。而研究表明, 蒙克正是把自己的苦闷和当时欧洲的兴衰结合在一起, 用绘画的方式补偿他那心里的恐惧和偏执。因此, 这种缺失感很自然就成为他开始创作并产生良好作品的最初心理动力。

艺术家作为人类社会负责精神产物的主导者, 他惯于把这种缺失感不断深化, 以抓住它的精神。因此, 创作就是实现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愿望, 是精神的追求, 是那种痛苦在纸上、画布上以及乐谱下得以释放的过程。

三、缺失性体验塑造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个性

艺术家的缺失性体验, 是艺术家个人的生活、生命体验。因此, 艺术家的作品是独特的, 带有符号性的。艺术家蒙克和他的创作就是很好的例证。家庭的苦难带给他精神疾病的折磨——“疾病、疯狂、死亡是自幼就缠在我身上的三大恶魔”, 时代给予他的不顺, 使他的艺术备受争议, 这些缺失的体验为蒙克开辟出表现主义的绘画道路, 艺术创作的形式使他的痛苦得以转化, 正是这种痛苦使他获得了独创性, 获得了生命的深度体验。所谓有深度, 就是艺术家既感受了对象, 又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 并运用艺术的语言表达自身的感受。对于遭受过生离死别的艺术家来说, 这种孤独感比快乐、满足的情感更可能被艺术家牢记, 使他更纯粹地面对那些他发自肺腑却渴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研究表明, 艺术家的“原体验”之一的情感——爱, 无处不在。这种体验一旦无法实现, 就可能造成心灵伤痛的反应甚至超出非正常精神的领域。或许, 艺术家的身心痛苦有外在事件酿成, 但爱却是共有的内在界面。德国艺术家谢林在《艺术哲学》中写道:“灵魂不是生硬的、没有感受性的, 更不会放弃爱, 她倒是在痛苦中表现爱, 把爱表现为比感性存在更加青春永驻的情感;这样, 她便从外在生命或幸福的废墟之上升起, 显现为神奇的灵光。”③确实, 经过爱的体验, 外在的对象或事件才有可能转化为创作的源头, 就像经历十月怀胎的过程, 才能使对象的表现完全真实而感人肺腑。那些曾经激起创作者内心痛苦的对象往往就是爱的投射的表现, 正如丹纳所说“我们看到爱的面目就感动”。由此, 我们可以理解, 为什么以痛苦、紧张和恐惧伴随人生的蒙克, 在大部分的作品中表现了爱的主题。无论是《青春期》, 还是《呐喊》, 现实中的对立最终败给了爱的统一, 从而反映出艺术家本人的不幸经验。蒙克用绘画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童年、孤独的心灵, 以及亲人的死亡给他带来的痛苦。这是他坚持创作、是他生存下去的心理原动力。所以, 痛苦的体验常常能与艺术家敏感的心灵和博大的同情心紧密联系起来, 使艺术家养成一种生活习惯, 这是艺术家异于常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让自己的灵魂跳出身体, 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 认识和判断自己感受过的人生, 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 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感悟到非同一般的东西。

所以, 真正的艺术家就应该是这样一些人:面对冲突, 他们在体验中获得感受, 并以自我擅长的方式, 将真实而透彻的自我融入到各种形式当中, 既是对自我缺失而引发的痛苦感受的排解, 又使他们手中的艺术作品深刻而富于内涵。艺术创作成为他们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的良好方式, 对他们的缺失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尽管许多创作主体意识不到自疗的重要, 但他们的创作动机却将这种需要表露得非常明白。

结语

艺术创作对于艺术家而言, 是一种“精神良药”, 苦口苦心, 却可治病。一旦你把艺术生活化了, 这种疗伤的手段便会成为一种自然。所以, 正是在这样自然的驱动力下, 艺术家的创作才成了发自内心而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

参考文献

上一篇:煤气中毒下一篇:评审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