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机制范文

2024-07-18

出版机制范文(精选5篇)

出版机制 第1篇

一、传统出版社发展网络出版动力机制不足的主要表现

1. 传统图书的收入稳定增长规模, 已经落后网络出版收入的快速增长规模

近些年来, 虽然有中国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和辽宁出版集团等大型出版集团或者设置网络出版部门或者不断拓展网络出版业务, 但是, 就传统出版社整体而言, 传统出版的增长速度还是赶不上网络出版的增长速度。2010年7月,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以下简称《分析报告》) 指出[1]:“2009年, 中国新闻出版业全行业总产出为10 668.9亿元, 突破一万亿元大关;营业收入10 341.2亿元;利润 (结余) 总额893.3亿元。”《分析报告》还指出[2]: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出占全行业总产出的7.5%, 为800.2亿元;营业收入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7.7%, 为796.3亿元;利润 (结余) 总额占全行业利润 (结余) 总额的7.2%, 为64.3亿元;图书出版总产出和营业收入在全行业所占比重均为4.5%, 为480亿元和465.4亿元。从数据看出, 网络出版 (注:数字出版本质上就是网络出版, 论者另有专述) 的总体经济规模从总产出和总营业收入上都远远超过了传统图书的发展水平, 说明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着巨大的后发优势和发展潜力。

2. 传统出版社的网络出版赢利模式单一, 以网络图书 (电子书) 为主, 其他模式还在探索之中

随着网络出版业的收益增加, 传统出版社和相关人士也在探索网络出版的赢利模式。李舸认为出版社从事网络出版概括起来可有7种模式[3]: (1) 电子书; (2) 检索咨询; (3) 网络平台直接发布; (4) 读者交友社区; (5) 多媒体数字平台; (6) 线下增值服务; (7) 为移动终端 (手机) 提供内容。

这7种赢利模式中, (2) 至 (7) 还只是刚刚起步或者是设想, 只有赢利模式很清晰的电子书是出版社通常采用的方式, 发展速度也很快。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 传统出版社在发展网络出版过程中, 赢利模式单一是突出的问题。

电子书是指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内容数字化的出版物, 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内容的集存储介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以下简称《年度报告》) 指出[4]:2007年, 国内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2亿元, 同比2006年的1.5亿元增长幅度达33.3%;全国共有578家出版社, 其中与北大方正 (方正阿帕比) 合作进行电子图书出版和发行的出版社近500家, 主要是借助技术公司提供的技术将传统图书的内容制作成电子图书, 并通过出版社自身的网络平台或是技术公司提供的发行平台与发行渠道, 进行电子图书的发行。

3. 在网络出版产业收入结构中, 电子书收入所占比重不高

网络出版业态有网络学术文献、网络游戏、网络杂志、网络图书 (电子书) 、网络文学出版 (网络文学网站) 、手机出版、其他网络出版服务 (网络报纸、网络地图) 。《2008年中国网络出版发展情况》统计[5]:2008年在网络出版419亿元总销售收入中, 网络图书 (电子书) 销售收入3亿元, 占总销售收入的0.72%。按照《年度报告》统计[4]:2007年在网络出版的362.42亿元总收入中, 电子书为2亿元, 占总收入的0.55%, 比例更低。这些数据说明, 在网络出版的各业态中, 电子书所占比重不高, 电子书还不是网络出版的主要业态。

4. 传统出版社在网站建设中反映出网络出版能力弱化的问题

网络出版的形式虽然多种, 传统出版社的网络出版的赢利模式也可以作很多的发展设想, 但是, 无论采用何种出版形式, 无论设想何种赢利模式, 出版社建设网站是要走的第一步, 是第一位重要因素, 不可或缺。《全国出版社网站现状调查主报告》 (以下简称《网站调查报告》) [6]反映出了传统出版社网络出版能力弱化的问题。报告调查了具有独立域名的331家出版社 (二级域名或者挂靠在别的网站下的网站不在调查之列) , 调查量占出版社总量 (578家) 的57.3%。《网站调查报告》指出:出版社网站的功能中, 只有5.7%的网站既是宣传性网站, 又是电子商务网站和网络出版网站。网站赢利情况中, 能够赢利的出版社只有5%。其中赢利在10万元以下的有4%, 赢利10—50万的有0.6%, 赢利50—100万的有0.8%, 赢利超过100万元的没有。这些数据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具有网络出版功能的网站比例很低, 且是兼营功能;二是能够赢利的网站收入规模也很低, 多数赢利的规模在10万元以下。

在网站主要赢利渠道调查中, 图书网上销售占46.3%, 付费下载或阅读占4.9%, 广告占4.3%, 其他占3.1%, 活动占2.6%。这一结果反映出网站赢利模式单一, 主要在传统图书销售上, 以网络出版的赢利方式收入所占比例就更低了。

二、传统出版社发展网络出版动力机制不足的原因探析

1. 在网络出版的新产业链中, 传统出版社不能居于主导地位

在“作者———出版社———读者”的传统出版产业链中, 产业链分工明确, 出版社居于产业链的中心位置。出版社不但在这一产业链中是组织者, 负责与其他各方联系, 而且也是各环节的监管者 (特别是掌控书号资源) 。因此, 出版社居于主导地位。

在“作者———内容提供商 (出版社) ———数字技术提供商 (数字发行平台) ———运营商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支付系统) ——终端商 (计算机、手机、电子阅读器、电视) ——读者”, 这一长长的、非线性的网络出版新产业链中, 传统出版社居于从属地位。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传统出版社在网络出版业态中, 不处于中心环节。先进的数字技术的应用, 表现的是海量存储、搜索便捷、传输快速、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等新型的网络出版特点。这些新的出版特点的展现是网络出版采用了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 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不但内容生产数字化, 而且管理过程、产品形态均数字化, 传播渠道也网络化。在“四化”的过程中, 数字化的技术贯穿于新的出版链条的全过程, 数字技术提供商、运营商处在产品开发和销售中心环节, 而出版社 (内容提供商) 只能居于从属的位置。

二是出版社为主导的传统出版格局已经被打破, 新产业链中形成了出版、网络、电子、电信、传媒等产业相互依存的格局。在新的产业链中, 产业相互融合。在内容与技术的融合过程中, 技术为主导, 出版社只能是新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例如:很多出版社只能给技术开发商提供内容资源, 换取微薄的内容版权收入, 而自己无法面对网络产品的消费群体。正如陈超英指出[7]:“技术提供商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强大的网络平台, 掌握了绝大部分数字出版物的消费群体, 有些技术提供商从出版社低价购进版权, 然后以低廉的价格甚至免费供使用者浏览、下载, 他们只需从广告中获得收益;更有甚者, 许多网站提供的数字出版物都是非法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传统出版社处在极大的困惑中, 在传统和网络出版之间犹豫着、挣扎着、徘徊不前。这一深层原因导致传统出版社的发展速度赶不上网络出版的发展速度。

2. 网络出版新业态出现了出版主体多元化的局面

网络出版新产业链的形成过程中, 除了传统出版社由于掌握内容资源和版权还占据网络出版主体位置外, 数字技术提供商、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实体和个人) , 都成为了网络出版主体。

正如沈晓纯指出[8]:出版业集团与报业集团、广电集团之间的融合与重组将使规制范围出现新的格局。在融合的环境中, 技术创新降低了出版业的进入门槛, 数字出版技术的出现使任何一个知识生产者在理论上都可以成为出版者, 这无疑使传统出版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 越来越多的非出版者可以获得逐步进入出版业的机会。

网络出版主体多元化的局面使传统出版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使得他们在向网络出版发展中必然放慢脚步。这使得传统出版社只能固守自己的优势, 在内容价值链上, 把传统图书的内容让数字技术提供商来加工成电子书, 使得自己在网络出版产业中, 主要在电子书出版方面发挥作用, 而对网络出版没有更强的意愿的原因。

3. 网络出版产品的传播权不掌握在传统出版社手中

我们分析网络出版产业链的构成、网络产品的赢利模式, 最终都会理出这样一个规律, 网络出版业的发展是一内容和技术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初期, 赢利的大头要被技术开发商、运营商拿走, 所以很多业内人士在说“渠道为王”。这种说法有道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渠道不仅掌握在技术商和运营商的手中, 不仅网络出版产品的消费者与技术商和运营商紧密相连, 最重要的一点是网络产品的传播权掌握在技术商和运营商的手中。网络出版的产品传播权不掌握在传统出版社手中, 这也是他们不能积极发展网络出版业的重要原因。网络技术开发平台和运营技术平台的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和管理人才, 尽管网络出版产品具有复制无数次而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优势, 但是面对高额的、一次性的巨大投资和网络技术人才匮乏的局面, 传统出版社无力无法承担和难以因应, 只能心向往之, 而无力前行。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促进传统出版社发展网络出版业, 需要有两个条件, 缺一不可。一个条件是政府给予传统出版社以政策支持, 创造一个能激发传统出版社有很强的意愿发展网络出版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个条件是激发传统出版社自身发展网络出版业的动力。

1. 国家应出台深化和细化支持传统出版社转型的政策措施

2010年1月, 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新出政发[2010]1号,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出[9]:“当前, 我国新闻出版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基础较差, 规模较小, 实力较弱。突出表现在: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转型迟缓,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说明政府对我国传统出版企业的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政府支持传统出版社实现增长方式转变, 发展网络出版新业态应该依靠三项重要的内容:一靠政策, 二靠科技, 三靠资金投入支持。

《指导意见》在政策支持上: (1) 版权方面, “依据新闻出版产业发展需要, 综合配置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及手机出版等出版资源, 解决因出版权分割所带来的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 (2) 市场体系建设上, 加快建立和发展中小新闻出版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允许投资人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新闻出版企业, 为产业发展争取良好的融资环境。

《指导意见》在科技支持上:支持出版企业积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 改造传统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方式。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产品向多种介质出版产品共存的现代出版产业转变。这一项产业政策很重要, 中小传统出版社特别需要国家在这方面给予更多的、更细致的、更实在的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

《指导意见》在资金投入保障支持上: (1) 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 实施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等。这两项资金投入只有大型出版集团才能享有和被惠及。在资金投入保障上如何向传统中小出版社倾斜, 这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文件中并没有提及。我们的几百家传统出版社如果按照《指导意见》去做, 采纳国家的政策建议, 没有资金支持很难实施。

2. 传统出版社在整合自身资源上作文章

从长远看, 新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总要饱和, 总还是要回到“内容为王”的主题上来。传统出版社要利用自己在内容资源上占有的优势, 更加强化自己的优势, 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实在的价值。

传统出版社整合、深化和完善内容资源, 让内容资源增值。第一, 抓作者队伍建设。在我国的网络传播权法规没有颁布前,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 与作者签订“网络传播权”协议。第二, 对有签协定的作品开展多种深层次的加工, 按照数字技术提供商和运营商的要求, 将深加工的作品提供给他们, 以增加内容资源的附加价值。这样, 传统出版社就可以在网络出版的产业链条中增加自己的份额。第三, 建立具有自己出版特色的数据资源库, 开发网络出版产品的数据资源。

3. 传统出版社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

迈克尔·波特认为[10]:差异化发展战略就是: (1) 要有一个独特的价值诉求, 就是你做的事情和其他竞争者相比有很大差异。 (2) 要有一个不同的、为客户精心设计的价值链。 (3) 要做清晰的取舍, 并且确定哪些事不去做。 (4) 在价值链上的各项活动, 必须是相互匹配并彼此促进的。 (5) 战略要有连续性。这一差异化发展战略对于传统出版社而言, 就是自己在寻找网络出版的发展路径时, 不能走大型出版集团所走的网络产业发展道路, 而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 寻找自己的产业链条。对于传统的、专业的、中小型出版社来说, 自己的独特诉求就是把自己的专业资源的潜质充分发挥出来, 这一资源优势其他大型出版集团不能取代, 其他中小型出版社也不能模仿。比如:发展按需出版的网络出版业态, 充分利用网络出版不需要纸张, 没有印刷、装订、晾干、运输等中间环节, 不用发行商提取发行费用, 对于有专业需求的客户, 采取按需印刷的方式, 满足读者的要求, 特别是海外市场的需求。对于学术专著的出版要求, 也可以采用按需出版和印刷的方式。这样使网络出版物的制作成本和流通成本比传统纸质图书更加低廉。这一出版方式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传统出版社就能创出自己的品牌和优势产品。

4. 加强出版社网站建设

传统出版社特别要重视网站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人员和技术支持的投入力度。采取各种措施, 尽快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内部信息管理的电子化, 提高和完善出版社信息化建设水平。对出版社而言, 一是把网站建设为一个多功能的网络出版平台, 切实利用网站和互联网平台, 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 把出版社的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深层次开发利用。二是把网站建设为一个高效运转的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活动不仅限于在网上发布和收集信息, 随着国家政策的完善, 安全技术的深入开发和运用, 还要开发电子交易、物流、支付等功能。

参考文献

[1]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摘登 (上) [EB/OL].http://www.cppinfo.com/sjfw/hyfx/2010/10761.shtml.

[2]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摘登 (中) [EB/OL].http://www.cppinfo.com/ggfw/hyxw/2010/10774.shtml.

[3]李舸.出版社网络出版的七大赢利模式[N].中国图书商报, 2007-07-17 (5) .

[4]郝振省.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R].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8.

[5]寇晓伟.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09) 之2008年中国网络出版发展情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6]中国出版科研所全国出版社网站现状调查课题组.全国出版社网站现状调查主报[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033814d380eb6294dd886c2f.html

[7]陈超英.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跨越的三条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 2010, (7) .

[8]沈晓纯.论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出版的前景与对策[D].广州:暨南大学, 2009.

[9]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新出政发[2010]1号) [EB].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1/06/content_19190871.htm.

出版机制 第2篇

一、数字出版的兴起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数字出版在我国以媒体数字制作技术、计算机互联网传输技术以及电信通讯服务为支撑,通过有线互联网、无线通讯网、卫星网络等传播途径,进行图书、报纸、期刊、地图、音乐、游戏等信息的数字化传播,使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已经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从2006到2011这六年间电子出版收入年均增长率为45.27%,2011年总收入是2006年的6.47倍,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9.5%。其中,互联网广告、网络游戏和手机出版的收入最高,三者合计占到数字出版全行业近95%。这表明互联网广告、网络游戏和手机出版这三个领域现已成为了拉动数字出版产业收入的主力军,成为推动我国整个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出版间也存在着互补共融关系

数字出版是在传统出版的基础上建立的新型出版形式,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的基础都是出版,但在表现形式上却各有千秋。二者代表了时代之间的差异、交替,无疑存在竞争性,但也并不是绝然对立的,也存在着互补共融关系。这主要表现为:

(一)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各具对方无可替代的优势

我国传统出版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传统出版主要是通过编辑、印刷、发行将作品的复制件向公众传播,其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优质内容资源、作者资源和广泛的读者认知度;二是拥有素质过硬的编辑力量,可有效保证出版产品从选题到审稿再到编辑加工的高效率、高品质。

数字出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内容产品获取检索方式便捷高效、信息资源易共享、传播速度快、出版和购买成本低、商业模式多样化、传播载体环保等方面。尤其是数字出版省去了纸张印刷、仓库存储、物流配送、实体店铺销售等多方成本,相应地降低了出版社和读者双方的经济压力。另外,从环保角度上看,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电子终端阅读器,如手机、电脑、电子书等数码产品,这些都将逐步取代纸质出版物,引领人类社会进入新的阅读时代。

(二)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各具对方无可替代的特质

没有共同基础,没有差异、特色,都不可能实现互补、共生[2] 。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其共同的根基都是出版,两者只是在技术复制环节中存在着差异。就本质而言,数字出版是将传统出版的内容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传统出版在生产方式、制作平台、载体形式、阅读工具、传播方式、消费方式、经营模式、流通模式和销售模式等方面的全方位革命[3]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传统出版的突出特点是将内容物化在以纸张为载体的物质上,以批量复制为基础,其呈现形式相对单一。而数字出版则借助互联网、计算机、通讯技术实现开放式、自由式、共享式的传播模式。数字出版的内容以二进制数据流形式存储于网络服务器或电子阅读设备上,产品不占用物质空间。

第二,数字出版在销售完成后,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内容进行编辑、复制、传播和共享,并由此形成数字出版的不同形式。而传统出版其内容是固定的,其主体编排形式也只能有一种。主要是先通过编辑、印刷、发行,然后利用实体书店市场发行向公众进行产品传播和销售。

第三,传统出版物的传播起源于出版单位,是从精英向大众扩散的单向传播。而数字出版读者可以参与内容创作,或者依据个人需要重新加工内容,因此它是基于读者创造内容的互动式传播,它将传统的线性传单向传播变成了多对多的网状传播。

第四,传统出版以产品为中心,通过一个个产品而服务读者,获取回报。但是,由于账期的存在,传统出版物的物流与资金流存在较长的时间差。而数字出版特有的“无形”出版形式和网络发行方式,使得数字出版物摆脱了实体的束缚,而只在网站上发布,读者通过网银支付的形式,进行购买阅读和资源下载。

(三)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可实现互补与共融

在我国出版业的发展过程中,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并不绝然对立和矛盾,两者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可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多元化的出版产业。预测我国出版业下一个发展阶段,必将构成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共生共荣的整体,传统出版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走向融合、互补、共存,毫无疑问是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出版拥有大量的出版内容资源和功底深厚的采编团队,而数字出版拥有大量的现代信息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平台。因此,数字出版在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还应该基于传统出版的优势,构建产业层次丰富、产品内容多样的现代出版传媒企业。并且要从观念到心态,从技术到操作层面,深入探索多方协作和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互惠和共赢。

三、着力构建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间的联动发展机制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可否实现互补与共融,不仅仅取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而且也取决于人的处理方式。处理方式得当,则可减少冲突、对立而促进互补、共融;否则,就会限于矛盾冲突而两败俱伤。如何处理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关系,才能实现二者间的互补与共融呢?关键就在于构建起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间的联动发展机制。为此,就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构建多方协作体系

应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继续推动省部级战略合作,搭建民间、企业、政府、学界之间的紧密协作体系,推动出版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各环节间纵向与横向的融合与协作;打通产业链,提高协作水平,妥善处理好产业链条各环节上的利益诉求,加大行业整合、产业整合、资本整合的力度,力求在多元化出版业态中,各类出版企业能够合理高效的分工协作,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nlc202309011701

(二)搭建技术创新与数字出版的公共平台

搭建数字出版公共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市场人员相结合组建开发团队,进行技术攻关,深入研究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OED电子纸电泳技术、新一代移动阅读器、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有声读物MPR技术等各种数字出版核心技术[4] ,着力构建以版权代理为主的商务销售平台、以用户上传资源为主的共享网络信息平台和公益性质的免费服务平台。打通从数字出版、数字发行到终端读者阅读的服务渠道,为各界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数字资源服务。同时,大力培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实现以新媒体、新形态、新阅读方式的全新阅读体验,打造数字出版的新亮点。

(三)制定技术标准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形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致使元数据和信息交换格式未能统一。究其原因,在于数字出版的技术系统和装备系统缺乏行业总体标准,由此造成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断裂,成为制约数字出版发展的瓶颈。“实施数字出版,必须标准先行”,数字出版技术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标准化,除互联网基础性标准外,还有如出版元数据标准化、网络出版标准化、出版物流系统标准化等诸多方面。因此,只有让开发技术、数据表示、硬件设施设备都遵循统一的标准,方能有效实现数字产品的跨平台共享,把出版和购买的成本降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限资源无限利用,确保读者不致流失并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

(四)强化著作权的保护

数字出版作为我国新兴发展产业之一,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之密切联系的出版法律、法规建设却相对滞后。这一现象使数字作品的著作权、版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严重妨碍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当前我国要加快数字出版法制建设,完善数字版权的保护机制,明确数字出版企业的法律责任,建立全国数字版权交易体系,促进数字版权贸易,力争为数字出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加强数字出版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传统的纸质出版需要编辑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从业经验,而对于数字出版的从业人员除了具备传统编辑的职业素养外,还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5] 。基于这样的岗位需求,当前我们应该鼓励国内高校加强数字出版学科和专业建设,培养数字出版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同时,针对出版业的在岗人员,还可以通过岗位培训、专业进修和业务轮训等方式,提升其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使其适应数字出版带来的全方位变革。

四、结语

数字出版势不可挡,它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传统出版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壮大的必由之路。从我国近年来数字化发展的情况看,当前在推进数字出版的同时,还要认识到传统出版尚存的优势。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变的只是载体,不变的永远是优秀的内容。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数字出版战略布局、技术创新、运营与盈利模式及优化数字产品传播的渠道,以期更好地发挥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积极影响,开创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并驾齐驱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

出版机制 第3篇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出版与传播系2012级学生 (650人) 中编制抽样框, 随机抽取150人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同时在出版与传播系2011级毕业生 (516人) 中编制抽样框, 随机抽取150人, 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给毕业生。经问卷回收整理, 实际回收学生有效问卷271份, 有效回收率约为90.3%。

2. 样本基本情况

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 男生85人, 占31.3%, 女生193人, 71.2%;2012级在读学生147人, 占54.2%, 2011级毕业生124人, 占46.9%。

3. 调查结果统计

⑴高职高专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2011级毕业生:80%的同学认为就业定位不合理, 期望值过高;33.3%的同学缺乏熟练的组织沟通技能。

2012级学生:46.7%的同学认为就业定位不合理, 期望值过高;60%的同学缺乏工作经验;13.3%的同学缺乏熟练的组织沟通技能。

⑵影响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2011级毕业生:60%同学认为工作态度起关键作用;33.3%的同学认为业务能力熟练与否决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33.3%的同学认为学历在就业竞争中占重要地位;26.7%的同学认为自身发展潜力是主要因素;40%的同学认为社会关系资源是影响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2012级学生:46.7%的同学认为工作态度起关键作用;53.3%的同学认为业务能力熟练与否决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33.3%的同学认为学历在就业竞争中占重要地位;40%的同学认为自身发展潜力是主要因素;40%的同学认为社会关系资源是影响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⑶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评估。2011级毕业生:13.3%的同学认为自身组织沟通能力良好;66.7%的同学认为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80%的同学认为自己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挫折能力。

2012级学生:2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40%的同学认为自身组织沟通能力良好;53.3%的同学认为自身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53.3%的同学认为自己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挫折能力。

⑷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做法。2011级毕业生:6%的同学专注于丰富专业基础知识, 通过认真上专业课、阅读专业书籍来提升专业水平;93.3%的同学侧重通过兼职、实习等方式提高实践技能;20%的同学希望通过考证、培训等形式增强自身的能力提升。

2012级学生:46.7%的同学专注于丰富专业基础知识, 通过认真上专业课、阅读专业书籍来提升专业水平;86.7%的同学侧重通过兼职、实习等方式提高实践技能;40%的同学希望通过考证、培训等形式增强自身的能力提升。

⑸在高校就业指导层面希望获得哪些帮助。2011级毕业生:60%的同学希望学校就业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26.7%的同学希望结合职业规划和就业政策获得相关指导;60%的同学希望学校就业信息中心提供充足且有价值的就业信息。

2012级学生:46.7%的同学希望学校就业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40%的同学希望结合职业规划和就业政策获得相关指导;46.7%的同学希望学校就业信息中心提供充足且有价值的就业信息。

⑹从学校层面如何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2011级毕业生:86.7%的同学希望增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建设;40%的同学希望开展业务技能培训;26.7%的同学希望学校加强专业课程机制改革, 完善专业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2012级学生:80%的同学希望增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建设;40%的同学希望开展业务技能培训;20%的同学希望学校加强专业课程机制改革, 完善专业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⑺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2011级毕业生:60%的同学选择将环境适应能力放在前两位;26.7%的同学认为创新创业能力排在前两位;33%的同学认为组织沟通能力非常重要;6%的同学希望掌握专业知识能力;40%的同学将求职技巧和自我推销能力排在前两位。

2012级学生:46.7%的同学选择将环境适应能力放在前两位;60%的同学认为创新创业能力排在前两位;33%的同学认为组织沟通能力非常重要;20%的同学希望掌握专业知识能力;60%的同学将求职技巧和自我推销能力排在前两位。

二、调查数据分析

从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调查中可以看出, 2011级毕业生中80%的同学认为自己就业定位不合理, 对自我期望值过高;2012级学生则普遍认为缺乏工作经验是就业存在困难的关键因素。

深究影响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2011级毕业生将工作态度排在首位, 其次是社会关系资源、业务能力、学历和自身发展潜力;2012级学生将业务能力排在首位, 其次是工作态度、自身发展潜力、社会关系资源和学历。

针对如何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 笔者从学生和学校两方面调查分析得出, 2011级毕业生:从学生层面分析, 93.3%的同学侧重同学兼职等方式提高实践技能, 从学校层面看, 86.7%的学生希望学校增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建设;2012级学生:从学生层面分析, 86.7%的同学倾向于提高实践技能本领, 他们希望通过兼职、实习等方式使自己的实践能力有所提升, 从学校层面看, 80%的学生希望学校增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建设。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得出, 增强实践性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无论是2011级毕业生还是2012级在读学生, 他们一致认为增强实践能力是当前高校急需改革和完善的重点。尽管由于环境差异导致他们在对自身存在问题、自身能力评估等方面的看法存在某些分歧, 但在加强实践教学的焦点问题上, 两者都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大多数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 缺少工作经验, 缺乏实践技能, 其就业竞争力相对减弱, 得不到用人单位和企业领导的认可和好评, 学生对自己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 自信心得不到充分展现, 这种模式一旦确立, 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模型构建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

三、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做法

1. 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⑴严峻的就业形势彰显模型架构的紧迫性。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 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 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27万, 较去年增加28万, 再创历史新高。继2013年“最难毕业季”之后, 此次毕业大军又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 如何帮助高职高专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 弥补自身不足, 迎合社会需求, 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已成为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⑵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模型架构的专业性。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学校依托出版印刷行业优势, 发展特色, 发挥特长, 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形成了由课程实验、生产实训、顶岗实习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为目标, 这就决定了其就业方向的专业性, 只有培养一批专业性强的高职高专学生, 才能更加契合企业的发展需求, 贴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2. 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做法

⑴高职高专学生视角下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实施方向。第一, 高职高专学生入校时的心理适应能力不强。一方面个人理想和现实存在差异性, 因没有考入更好的本科学校懊悔, 自信心受到打击;另一方面, 自身素质与高校培养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学习基础不牢、自学能力较差、缺乏进取精神, 导致综合能力与学校总体要求存在差距。第二, 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增大, 自身对专业定位模糊, 对高职教育的优越性认识不足。

基于以上特点, 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 夯实专业基础、培养专业技能。针对高职高专学生专业基础薄弱的情况, 应着重通过专业培养, 帮助学生掌握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专业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方法, 已达到进入社会尽快胜任工作的目的。第二, 注重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应自觉学习专业课程, 认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 并自觉做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 应主动了解企业需求, 认真完成规定的任务, 提高主动思考的意识, 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高职学生主动参与到这类社会活动当中, 增强创新意识、开拓思维、拓宽眼界。第三, 增强自信心, 建立积极就业的良性循环。高职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 树立合理的个人奋斗目标, 尽快从心理失衡的状态中走出来,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⑵高职高专院校视角下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做法。 (1) 搭建实习实训平台, 深入推进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就业机制。高职高专院校本着“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神, 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 积极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平台, 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达到无缝对接。

(2)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在课程设置过程中, 要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规划。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应努力结合需要开设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 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 并将所学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强化指导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提高学生的择业竞争力。

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从行业引进具备专业带头人资质的专家, 委派青年教师接受行业职业资格教育或到企业顶岗践习。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全面整治教师队伍中误人子弟的教师, 对违背师风的行为予以严惩, 对先进教师予以表扬并树立典型。只有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使广大教师员工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后备劳动力。

⑶社会视角下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寻求“校企合作”共赢点。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应从共同的利益点出发, 寻求更好的融合和进步。用人单位以企业需求和市场发展为导向, 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资源和实习机会, 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紧密联系起来, 促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高职院校结合学校特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合作院校;企业要根据实际对人才规格的不同要求, 从“岗位见习”“订单培养”等模式中选择不同的合作方式, 进而实现学校与企业最优化合作。

参考文献

[1]王晓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33) .

[2]廖迎春.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内涵及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当前出版运营管理机制创新 第4篇

关键词:规模化发展;出版;运营;管理

2013年6月,笔者所在的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成立专门的出版运营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社务会核心成员和总编办、发行部、出版部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社长和总编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和管理目标为:集中论证重大选题,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提高有效印制率,减少库存积压,提高仓储周转率,降低图书报废率等。许多出版社近年来相继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来加强图书的运营管理,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自2008年底即成立了专门的运营管理部①。作为基层管理人员,同时也是一线编辑业务人员,笔者对此深为赞同,并产生了些许感触和思考。

一、规模化发展之后呼唤建立运营管理新机制

1.矛盾焦点转移与管理升级

长期以来,出版业同行关注的焦点是选题的策划、流程的梳理、质量的保障和渠道的建立。现阶段,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后的各家出版社多数已进入成熟期,体量达到一定规模。选题来源方面,大家都已具备较强的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出版过程方面,都已经形成严格规范的操作流程;质量控制方面,已基本具备可靠的质量保障体系;营销渠道方面,已建立与自身产品线相对吻合的发行网络。

目前的主要矛盾转而体现为规模与效益的不平衡发展。具体表现为:出书品种增长过猛,而书均效益滑坡严重;生产码洋即产值逐年攀升,而利润率却呈下滑趋势;库房越建越大,但其扩建的速度难以赶上库存压力的增长速度。鉴于此,出版社的管理重心应顺势而转。

2.转型期新型盈利模式尚待探索

近年来,传统纸质出版业务总体规模和利润空间的萎缩趋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整个传统书业链的源头,业界普遍感觉到:传统出版的低增长和微利时代已经来临,新的增长点举目难觅,严冬的考验正在向我们紧逼,可谓举步维艰。

身为出版人,我们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数字化转型浪潮迎面而来的气息。然而,一方面,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电子书包和各种阅读器的出现,让出版人看到数字出版带来的巨大机遇;另一方面,数字化出版的方向和出路到底在哪里?大部分从事传统出版业务的出版社目前仍处观望和探索阶段,尚未找到明确答案。事实上,据法兰克福书展和权威调查机构对全球出版业的调查显示,60%的出版业老总认为,数字化给他们带来的赢利微乎其微,目前低于其整体赢利的10%,在国内受调查出版社中几乎没有依靠数字出版支撑出版社利润的②。在这样的一个“青黄不接”的过渡转型期,向管理要效益成为大多数出版社管理层寻求利润增长空间的重要法宝。

3.分级管理与权力回集

大多数出版社在发展初期,都是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社长、总编亲自签批每一个选题和每一份印制任务单,全社一盘棋,统一管理,统一核算,这一时期的管理更重过程。近十几年来,随着规模的扩大和转制的需要,分权制的管理模式纷纷被各大出版社采纳,核算单位被分层分级,或事业部,或分社,实行层级制的目标管理。

时下,上述分级分层管理模式又带来了诸多新问题。比如,过于放权的选题准入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低效选题”和“无效选题”的增加;又如,若对印量不加任何指导和监控,就必然会因为编辑对某些产品过于乐观的市场估计而导致库存的积压;再者,如果没有统一、集中、硬性的图书报废标准和杠杆,就很难有编辑愿意从仓储管理成本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书列入报废清单。因此,从“集中”到“分散”再到某些运营管理功能的再度回归与“集中”,从“过程管理”到“目标管理”再到寻求两者的科学结合与平衡,当是现阶段多数出版社对各项具体编、印、发业务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二、规模化发展之后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

1.严把选题,引入选题评估机制

如果说以量取胜、“眉毛胡子一把抓”是规模化发展阶段的必经之路,那么,进入企业化发展日趋成熟、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惨烈的现阶段,实现书均品种效益最大化和人均效益最大化,才是出版社经营首当其冲的目标。此时,精品路线的战略地位便显得愈发重要。库存的积压、退货率和损耗率的上升、“低效品”和“无效品”的频频产生、管理成本的压力、利润空间的压缩……凡此种种出版危机,其最根本的源头都在于选题本身的泛滥。

因而,严把选题质量关,尤其是对重点选题和争议选题进行充分、科学的评估,从而作出选题决策,整体提高“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质选题比例,应该是出版运营管理的首要核心任务。清华社的运营管理委员会成立之后,要求各分社的重点选题及规模较大的套系书和丛书都要提交委员会,委员会根据提交选题的集中度和紧急程度,不定期地召开选题论证会。为此,选题责任人需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准备,这本身就是对选题进行深度分析和理性思考的过程。会上大家不仅要论证选题的双效益和出版价值,集体作出立项与否的决策,更要摆问题、提建议。这样的“头脑风暴”碰撞出来的火花往往极具价值,能让选题进一步得到全面的提升与优化。同时,为避免主观与偏颇,委员会也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一套相对科学、客观的选题评估机制,不可否认,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

2.调控印量,分类分级区别对待

编辑对自己策划的选题普遍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就像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喜爱有加,加上惯性思维使然、市场的复杂多变,以及基于对书均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往往在印量问题上会容易偏乐观,这是造成有效印制率和库房周转率低下最直接的原因。

事实上,近年来,出版行业普遍的情况是:不仅畅销图书的印量在普遍下降,一般图书的首印量也逐渐走低③。单次印量的下行已成为业内降低风险和成本的共同趋势,印量的调控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体现,成为出版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清华社的运营管理委员会在成立之初,就对全社的产品结构进行了分类分级的划分,首先从板块的强弱上有一个等级区分(如计算机类与医学类),其次从主发量上有一个级次量表(如教材类、畅销零售类、普通零售类、专业图书类等),然后结合发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各板块各类选题的首印量和重印量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如需超标印刷,则应提出充分理由,并申请特批。

3.优化库存,多管齐下加速库房周转

日本出版人小林一博在其著作《出版大崩溃》里记录了日本出版业的衰落过程,其中提到的重要特征就是巨大的库存压力和居高的退货率(图书平均退货率在50%的高位)。而我国,出版业也已经进入了“库存”跑赢“销售”的时代。当自身库房不够用的时候,很多出版社无奈选择了将大批图书“寄存”在装订厂的做法,管理风险大增。如此种种现实给出版业的同仁敲响了一记警钟:控制库存、提速库房周转率已成为出版运营管理的当务之急。

上述从源头上对印量进行调控,无疑是缓解库存压力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清华社的运营管理委员会在优化库存方面可谓下足了力气:针对进入“长尾期”的无效品和低效品积极寻找消化渠道,如进行特殊渠道和特殊折扣的销售、参加有助于提升出版社社会影响力的捐赠等;甚至采取了强制性的定期报废制度,而且报废的频次有加快的趋势,报废的力度也越来越强;另外,随着按需印刷的兴起和发展,“先发行再印刷”的订单式销售成为可能。清华社作为一家以教材和学术出版见长的出版社,也正在积极为一些特定品类(如教参、学术专著等)开辟按需运刷的通道,为降低库存风险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4.指导定价,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原则

随着出版行业企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和各出版社出版规模的增大,图书的定价策略和价格因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愈显重要。简单算一笔账,以一家一年销售约800万册图书的中型出版社为例,假如年销售码洋约3亿元,若平均每本书的定价上涨1元,则年销售码洋能增加800万元,按发货折扣6折计算,实洋就能增加480万元,而这多出来的480万元是净增的纯利润!

纸张价格、印装工价、仓储物流成本等的增加,加之前面提到的首印量和单次印量的降低,都会促发书价上涨预期,对于水涨船高的道理,编辑们心里都是有数的。但这1元到底该涨还是不该涨?是涨0.5元还是涨2元?涨多少就会对读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到底怎样定价才能实现一本书的利润最大化?还是会让很多编辑在对图书进行定价时举棋不定。针对这一情况,清华社的运营管理委员会将定价原则纳入了出版运营管理的层面,从对全社总体盈利水平的预期出发,基于对行业的总体定价情况进行较为宏观和客观的调研和分析,对我社各板块各类产品的定价标准给予了基本的、大体的分类指导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定价的随意化程度,达到了通过完善定价策略实现盈利能力提升的目的。

5.监控成本,让“节流”为利润腾空间

经过规模化发展后的大部分出版社基本都实行了核算单位层级化管理,下属的各级核算单位都是“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成本的掌控似乎也应完全下放。但是,如前所述,在传统出版业利润缩水的现阶段,分级管理的模式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部分权力和职能有重新归集的必要,如对成本的适度监控。

清华社在运营成本监控方面历来都有比较完善的监督和调控机制。笔者亲身体会,从出版运营管理的层面,至少从以下两大方面对全社的成本进行了总体的把握和监控:在生产成本方面,对排版公司、设计公司、校对公司、纸张供应商、印刷厂、装订厂等进行统一考核、招标和管理;在运营成本方面,遴选性价比高的物流服务提供商、网络通信服务提供商、办公用品提供商等。这样,既有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和以规模优势赢得的价格优势,又给与了各业务部门可供选择的范围和自由。对成本的监控,最能直接体现“管理出效益”的理念和效果。

三、新机制对编辑业务和管理层面的反推作用

1.选题策划更为深入,论证更为充分

笔者深有体会,这种自上而下的出版运营管理机制运行以来,对策划编辑选题策划思路起到了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引导作用。选题门槛的提升促使每一位策划编辑对选题进行更加理性的分析和清晰的定位,对选题特色和优势的分析更为透彻,从而对图书的装帧设计、宣传包装等有着直接的提升作用;同时,策划编辑对选题的市场前景必然要进行更为深入到位的调研,将营销环节提前至选题策划阶段的策划意识大大增强。

2.成本意识明显增强,更懂得精细化经营之道

由于选题论证都要求编辑进行成本预估与经济核算,编辑对图书的各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如笔者所在部门的编辑,前几年虽也有较强的成本意识,但认识还是相对模糊,现在,包括新入职的编辑在内,几乎所有人都能在选题论证的环节,迅速准确地估算出一个选题的盈亏平衡点;选题立项后,成本控制贯穿整个编、印、发的全过程,每位编辑都会主动对版税率、装帧、首印量、用纸、工艺、定价、营销成本等方方面面进行精细的比较和核算,以期为每一个选题找到一个最佳的产出效益比。

3.推动编辑考核机制的优化与完善

出版运营管理工作重心的变化,反之必然引导编辑岗位的考核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如,规模化发展阶段对编辑工作量的要求(列选量、出书量、编加量等)都将退出KPI(关键业绩指标)的范畴;毛利乃至净利很可能成为衡量一位策划编辑业绩和价值最为核心的指标。除此之外,一系列新的考核指标,如有效印制率、图书存销比、选题盈亏比、单品书均效益等,都陆续被纳入到新的编辑考核体系,从而催生一套更为科学、合理、成熟的编辑考核机制。

四、把握几个原则,避免“误伤”

规模化发展之后的现阶段,出版运营管理的目的在于协助各经营部门提升选题质量、控制生产成本、减少库存积压、优化出版物生产价值链,最终拓宽出版社的整体盈利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结合历史的因素、市场的需求、产品的多样性、具体情况的复杂性等,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使其正向和积极的调控、指导、协助、支持的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避免将一线的业务部门“管死”,避免“误伤”。

1.依据科学,尺度合理

选题评估机制建立的依据是否合理?对印量的指导性建议如何进行分类和分级?到底什么样的品种可以归为无效品或低效品?印张定价范围怎样才算合理?怎样的定价策略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所有这些指导性的标准、杠杆和原则,都应该建立在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和对行业现状深入调研的基础之上,要尽量避免经验主义。

2.程序简化,反应及时

因面临日益激烈的资源争夺和市场竞争,业务部门的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上层的出版运营管理委员会或小组的工作程序尽量简化、反应速度尽量加快,如:按需、适时安排重大选题论证会的频率;论证的程序尽可能直指要害,避免流于形式化;尽量缩短各种审批途径,简化各项审批流程。简言之,运营管理不能以牺牲生产效率为代价。

3.政策灵活,松紧适度

出于管理和指导目的而建立的各项制度、规定和标准,应有其普适性和严肃性,但图书产品的个性化特征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应具备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如:强制性报废制度若被机械地“一刀切”,则很有可能导致某些大型教材的教参在需要供货时断货而不得不高成本小批量加印的后果。因此,凡事都要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把握好政策执行的松紧度。只有这样,出版运营管理才能让编辑“戴着镣铐”舒服地“跳舞”。

随着出版业企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出版运营管理机制必将成为现阶段推动出版社健康持续发展的必备驱动力。未来各个发展时期的出版业,都将出现不同矛盾和问题的焦点,出版运营管理机制有长期存在和坚持的必要性。当然,一方面其主要职能应与时俱进,始终以解决矛盾、促进效益、加快发展为目标,不断适时调整其管理目标和重点。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出版运营管理的手段、方法和模式也应不断创新。唯有如此,“管理出效益”的商业法则才能真正在出版业得以健康、长久的体现。

(刘细珍,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分社教材事业部主任)

注释:

① 李健威,毕海滨. 出版运营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展望[J]. 科技与出版,2010 (8):7~9.

② 宋怡霏. 数字出版发展前景浅析[J]. 投资与创业,2012(11):49~50.

建立出版社退出机制的初步构想 第5篇

[关键词]出版社 退出机制 等级评估 措施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2-0048-04

随着各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的基本完成,出版业步入了“后改制时代”。转企改制为出版社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也让出版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已有出版集团34家,其中上市公司10家,出版业的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壮大。但是,如果说体制改革已经大功告成,恐为时尚早。因为,作为改革整体方案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退出机制迟迟没有出台,使得一些已经不具备生存能力的出版社依然无法合理地、顺畅地退出,出版社“只生不死”的局面并没有打破,出版业仍然处在一个没有优胜劣汰的封闭系统内。退出机制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出版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瓶颈,这一问题应该要引起业界、学界的关注,也要得到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

由于没有引入退出机制,出版社没有“出局”的压力,即使在转企改制之后,一部分出版社仍然没有创业的激情,依然没有建立新机制的动力,还在过着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日子,因为不管经营情况如何,照样可以顽强而自在地生存。正所谓“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过得还不错”。甚至连那些基本依靠与民营书业合作、以收取“管理费”为主要经济来源、已逐渐成为一具“空壳”的出版社仍然不言退出。显而易见,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

在法律的框架下建立和完善出版社退出机制,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理论要求,也是建立良好出版生态的客观需要,这将有利于出版社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有利于优化出版资源配置,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其意义自不待多言。需要说明的是,已经明确为公益性的出版单位,不在本文所讨论的范围。

1 退出的类型

出版社转企改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重塑市场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出版社退出机制就是要将那些出版能力极弱或者已经没有生命力却又占据有限出版资源的出版社清退出场,把有活力、有能力的主体不断吸纳进来,实现出版行业的吐故纳新。

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是指市场经营者因为出现阻碍继续经营的特定事项而主动终止经营或者依法被强制终止经营,经清算后由行政主管机关核准注销,从而终止市场主体经营资格和法人资格的法律程序和制度[1]。市场退出机制是一个综合体系,依据市场主体退出市场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部分退出市场和完全退出市场两种[2]。出版社的退出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1 退出部分市场

就是对出版社的出书范围和出版活动作相应限制,让其退出特定领域的图书出版业务,而在非特定领域的出版活动则仍然可以照常进行。具体来说,出版辞书、地图、中小学教辅图书、养生保健类图书以及一些专业图书等都必须具有相关资质,达不到资质要求的不能出版这些领域的图书。

各出版社在成立之初,新闻出版总署便对其出书范围作了明确界定,有着明确的专业分工。各出版社根据自己的定位和上级的要求来策划图书选题,使得各社的图书板块特色鲜明,出版社的社名与图书分类呈现对应关系。例如,科技社、少儿社、美术社、文艺社、教育社、古籍社等,从社名就可以看出各社的主攻方向。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利益驱使,很多出版社不顾专业分工,不顾自己是否具有相关资质,只要什么书赚钱、什么书畅销,便扎堆出版,使得 “重复出版”“跟风出版”甚嚣尘上,各社图书的专业分工日渐模糊。这将导致出版业的滞胀,品种过多而精品太少,一方面图书泛滥成灾,一方面是“无书可读”,使得图书市场在表面的饱和中呈现反常的萎缩,同时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例如,前两年全国2/3以上的出版社都以不同的方式涉足中小学教辅材料的出版,事实上,相当多的出版社并没有从事教辅图书出版的资质,更无编辑出版中小学教辅图书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新闻出版总署采取了果断措施,于2011年8月17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的通知》,从出版、印刷、发行、质量、价格、市场等方面明确提出了管理措施和要求。严格出版单位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管理,出版单位出版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符合资质要求,不具备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一律不得安排中小学教辅材料选题,不得出版中小学教辅材料[3]。

新闻出版总署加强对某一类图书的出版资质审定,让一部分出版社拥有出版该类图书的资质,从另一方面说,就是让其他出版社退出该类图书的出版市场。准入和退出是相对而言的,这是政府加强出版客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出版市场除了执行市场主体准入外,还有市场客体——产品即出版物也实行市场准入。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特殊产品例如中小学教材必须通过审定才能进入市场,国标教材必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才能进入教材目录,省编教材也必须经过各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通过后方能进入市场。其二,是指符合质量要求的出版物才能进入市场,即出版物应在内容、编校、设计、印制质量等方面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严重不合格的将运用市场退出机制淘汰出局[4]。例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的通知》特别提出,对不符合质量规定和标准的中小学教辅材料,由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规,责令停止出版发行、全部召回销毁。

1.2 完全退出市场

退出全部市场也称之为完全退出市场,是指出版社由于自身的某种原因或者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主动或被强制终止全部出版经营活动、完全停业的情况。完全退出市场意味着出版社彻底退出,不得再从事图书出版的任何经营活动。这种退出也可以理解为严格意义上的退出。例如,当出版社经营恶化、已经严重亏损或者出版的图书违反相关规定并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时,行政主管单位可以撤销其图书出版许可证,让其完全退出市场。

nlc202309020758

2 退出的途径

2.1 主动退出

如果有出版社愿意主动退出,其实,退出渠道是畅通的,而且手续也较为简单。2011年3月19日公布的《出版管理条例》(修订版)第十八条规定,“出版单位终止出版活动的,由主办单位提出申请并经主管机关同意后,由主办单位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并报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一家出版社主动提出退出的先例。

2.2 被动退出

被动退出包括以行政为主导和以市场为主导的退出机制[5]。以行政为主导的退出机制——行政淘汰,是指当出版社的经营活动已经严重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时,行政主管单位责令出版社停办而让出版社退出的一种方式。以市场为主导的退出机制——竞争淘汰,是指出版社转制成企业之后,就必须要成为市场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必须要面对读者、作者的选择,承担市场竞争的风险,得有勇气和能力承担优胜劣汰的结果。这种退出机制是完全按市场规律运行,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3 具体的措施

如果是出版社主动退出,自然无需行政主管单位再采取任何措施,只需要依法按程序办理就可以了。而被动退出机制则必须有相对应的具体措施才能让出版社合理地、无争议地退出。

3.1 加强对出版社的监管

我国目前尚没有《出版法》,这一点曾深受众多学者质疑。其实,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国家都没有一部专门的《出版法》。我国目前实施的《出版管理条例》在一定意义上就扮演着《出版法》的角色[6]。《出版管理条例》“第八章法律责任中”,有多条对出版单位的经营活动作出了明确规定和限制。例如,对于出版社“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本单位名称、书号;利用出版活动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擅自中止出版活动超过180日;出版物质量不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等行为,可分别依据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之规定,“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或者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简言之,就是当出版社的经营活动已经违法或者违反《出版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时,行政主管部门可直接让其退出。

3.2 认真落实年度核验制度

《图书出版管理规定》(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对出版社的经营活动作出更加具体的约束和更加详细的要求。例如,第四十条规定,“图书出版单位实行年度核验制度,年度核验每两年进行一次”。第四十二条规定,图书出版单位如果存在“出版导向严重违反管理规定并未及时纠正;违法行为被查处后拒不改正或者在整改期满后没有明显效果;图书质量长期达不到规定标准;经营恶化已经资不抵债;存在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等情形,则不予通过年度核验。“对不予通过年度核验的图书出版单位,由新闻出版总署撤销图书出版许可证,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注销登记。”

以上两条措施与以行政为主导的退出机制相对应,是建立在依法行政基础上的让出版社被动退出的有效措施。

3.3 完善并落实出版社等级评估制度

由评估而建立的退出机制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则,不是行政性退出,而是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进行评估,对出版社的图书出版能力、基础建设和资产运营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根据出版社整体运营结果实行退出,是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退出机制的主要措施。

对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进行等级评估是我国出版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首次评估是在2008年,原计划两年一次。评估体系在内容设计上包含了全面考察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的基本能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反映出版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基本要求。“评估指标体系作为一种与资源配置相关联的制度设计,对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是一个行业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标志,是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7]。通过评估体系,政府可以在制订规划、出台政策、配置资源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同类型的出版社更好地发展,并促进出版社的优胜劣汰。评估的结果是将参评出版社分成A、B、C、D四类,A类(一级)出版社将获得更好的出版资源,例如,每年申请的书号数量不受限制,同时在重点项目申报、国家出版基金的评定中都能得到额外的政策支持。而对于连续两次被评为D类(四级)的图书出版单位,则将实行退出机制。

3.4 建立预警信息系统

在建立出版社退出机制的过程中,行政主管部门不但要加强事后监管,同时要加强事前提醒,当出版社的经营活动刚出现风险时就应当介入,建立预警信息系统。预警信息系统是承接出版社评估机制与退出机制的中间环节,其主要目的是给那些在经营上存在风险的出版社一个改进的机会。

对出版社而言,建立预警信息系统,年度核验是预警,由评估而引起的退出是最终措施。所以,笔者建议以后对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每四年进行一次等级评估,这样评估的结果将更具有权威性,更具有实质意义。另外,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得出结果,如果每两年进行一次,行政主管部门本身、出版社都会觉得时间仓促。

4 事前的准备

4.1 出版社必须是彻底意义上的企业

虽说现在的出版社纷纷说自己已经完成了转企改制,但相当多的出版社的体制改革基本属于浅耕作业,处于“前企业阶段”。出版社由“国有事业单位”脱胎为“国有企业”之后,又秉承了许多国有企业的顽疾。如果不是彻底意义上的企业,即使是推出退出机制,无论是单位还是出版社的员工都感觉不到真正的压力,主办单位和主管部门出面讲好话、打招呼的现象必将在所难免。在对出版社的管理中,条块分割的情况由来已久。新闻出版总署对出版社只进行行业(业务)管理,而行政管理则由各自的“主管单位”承担,即所谓“谁主管、谁负责”。然而,恰恰就是这些“主管单位”时时成为一些“问题”出版社的保护伞[8]。

从报刊退出的经验教训来看,如果报刊已经实现充分市场化,那么退出操作要简单得多;但对于传统事业单位报刊的退出,其过程要复杂和困难得多[9]。

nlc202309020758

4.2 事先确定拟退出的主体

行政性退出毕竟不是主要手段,由市场来作出选择的退出机制将是出版社退出的主要形式和途径。以市场为主导的退出机制,多采用关、停、并、转等市场化手段。

在大多数时候,出版社的退出并不是“突然死亡”。以下三类情况将作为出版社退出的主体:第一,市场生存能力弱化,既无优质的作者资源,也无畅通的营销渠道,基本依靠与民营书业合作、日渐“空壳化”的出版社;第二,经营不善、长期亏损、负债严重,已经成为主办和主管单位负担的出版社;第三,在上一次评估中被评为D类的出版社。

与事前准备工作相对应,还得有相应的事后处理机制。要重视解决出版社退出之后的各种问题,处理好各种关系,因为这事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事后处理机制主要包括人员的妥善安置、债权债务的合理处理等。

建立出版社退出机制,无论是对当下还是未来的中国出版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操作过程中,其诸多细节如步骤、方法、事后处理机制与配套措施等的设计将考验我们的耐心和智慧。优胜劣汰既是生物的进化规律,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即便是完整的退出机制出台之后,仍然没有一家出版社符合退出条件而退出,这也恰恰说明了因为有退出机制的存在而促使每一家出版社都发展得更好了,说明出版业进一步壮大了,或者这也是出台出版社退出机制的作用和目的所在。

注 释

[1]夏秀渊.我国市场退出机制的缺陷及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09(3):50

[2]陈春建.对市场主体退出制度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工商行政管理,2004(12):21

[3]杨晓芳.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亟待加强:访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负责人[J].中国出版,2011(8,下):3-4

[4]黄先蓉.我国出版客观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出版科学,2008(3):13

[5]谭云明,栾明月.试论我国报刊退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新闻界,2007(1):13

[6]黄先蓉,周莹珣.中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体系比较研究[J].新闻前哨,2008(9):28

[7]朱胜龙.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将促进优胜劣汰[J].出版参考,2008(10,下):12

[8]马业.退出为何这样难[J].新观察,2006(6):20

[9]刘继杨.从两家报纸的“退出”看报刊退出机制试点的经验教训[J].中国记者,2010(4):78

(收稿日期:2012-11-20)

上一篇:优秀排球运动员下一篇:林业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