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艺术情感的表达

2024-07-29

注重艺术情感的表达(精选8篇)

注重艺术情感的表达 第1篇

一、情感对音乐的重要性

情感是人对客观与现实态度的体验, 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个体主观之间的某种关系。情感有两种主要的类型:一种是从生活中直接感受到的情感体验;另一种是从艺术作品等其它渠道间接接受和感受到的情感体验, 称为“审美情感”。在声乐演唱中我们更多的是依靠审美情感。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是有限的, 而音乐所表现的情感世界是无限的, 演唱者不可能亲身体验每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如果演唱者在生活中没有这种情感的现实体验, 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演唱者依靠从其它艺术作品或通过其它渠道来获得情感审美体验, 以此来感染自己, 并通过声乐来表达这种情感, 把它变为自己演唱时的情感体验。音乐情感是人对现实音乐世界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 也是人对音乐及相关事物的客观认识是否符合自己的音乐需要而产生的音乐心理体验。音乐是感情的一种独白, 音乐打动你的并不是作曲家或别的什么人的所谓的“情感”, 而是你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动了你自己, 它使你沉浸在你自己的生活回忆和情感记忆之中感慨万千, 沉浸在对自己以往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中。

二、声乐演唱艺术中情感的把握

声乐作品有一个基本框架, 随心所欲地发挥势必会违背作品的本意, 在规则范围内去挖掘情感, 严格、认真、积极地去把握作品才是最理想的声乐演唱。声乐演唱的情感把握最主要的是对歌词、旋律以及声乐内涵的情感理解和把握。当我们拿到一首歌曲时, 首先分析歌曲理解歌曲, 然后深刻理解和领会词义, 即歌曲所表达的情, 或者说是歌曲的意境。这样把握住歌词所描绘的每一个角色的基本特点和情绪变化, 才能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作品的艺术形象。旋律是建立在曲调和曲拍之上的。在音乐作品中, 旋律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反映与唤起人的情绪, 激起人们的某种情感反映, 引起人的某种心理上的共鸣, 因此人们认为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声乐作品中的词作为一种情景的表现是为曲调的抒情功能奠定基础的, 词是曲的导向, 而曲又是词的深化和发展, 词的喜怒哀乐引导着曲的走向, 从而使词曲统一, 表现歌曲的魅力。一个演唱者需要有分析、理解和体验作品感情内涵的能力, 并且用歌声去表达作品的内涵和思想感情。要对声乐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及人物了解、对音乐语言、音乐表现手段所表现的感情有感受、体验和认识的能力、善于运用歌唱的技能、技巧、把所理解的内容感受的情感用歌声表现出来的表达能力。演唱者要善于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 领会其中的含义, 用歌唱的技巧技能将它表现出来, 这是使歌唱富有艺术表现力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三、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表达

第一, 良好的歌唱心理。所谓情感是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发扬或抑郁的意识。演唱者总是利用自己的发声技术或声音上的某些特点来发挥自己歌唱的长处的。演唱者掌握技术能力愈强, 他在台上发挥的能力就越自如。要克服紧张的情绪需要很大的信心, 而自信心尤为重要。要把建立演唱者自信心这一原则放在首位, 人会歌唱并不是因为有嘴, 而是因为有心, 歌唱是自然的, 它并不是指一个人的嗓子好不好, 有没有高超的技巧, 而是这个人会不会动心, 动心的时候会不会发出动情的声音, 而这个时候几乎永远是不缺乏惊人的技巧的。

第二, 把握声情与形神。声与情是声乐艺术最根本的造型因素。以情带声, 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 是一切声乐艺术美的创造标准。“情”在歌唱中起主导作用, 是“声”的灵魂。情感直接影响着声音的明朗轻快、粗犷严厉、柔和缠绵, 从而依情发声使歌声各具不同的音色。声乐的情感表现主要源于对作品的深入体验。通过对作品深入、全面、细致的分析, 挖掘与体验出词曲的内容与情感, 我们才能倾情传达给大家。有创造性的歌唱者会善于挖掘声乐作品的内涵、外延, 将高度的声乐技巧用于唱“情”。“形与神”是歌唱艺术表现的外形和内涵。“形”是歌唱者内在意蕴的外在表现形式;“神”是艺术的灵魂、生命, 充满着生气的内在意蕴, 是歌唱情感的高度升华。要把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与面部表情及手势和谐地配合起来。通过细微的眼神、手势、神韵、表情的变化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意蕴。

第三, 情感想象与情感表达。声音的质量必须以内在的情感体验的艺术想象为基础, 艺术想象可以引发出艺术表现和审美体验。演唱时的感情和情绪要做到准确、真实、鲜明, 同时在情绪的形成, 转折, 发展上合乎情理, 这就必须有艺术想象的参与。在声乐艺术中, 要善于将生活中的这种情感表达的自然方式, 经过艺术的创造和适当夸张, 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歌唱的语言表现中去, 就能使歌声具有情感的魅力。在进行声乐演唱时情感表达最主要的渠道就是调整演唱呼吸的方法或呼吸动作。呼吸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 歌唱的技巧强调“声情并茂”, 而“声”的好坏, 很大程度上在于气息的运用正确与否。因而呼吸本身也就是音乐表现的一部分, 所以在演唱和训练时应当按歌曲的感情需要进行呼吸。演唱者在平常的训练中从吸气入手, 努力做出与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相同或相似的表情和情感动作。由于吸气的过程会强化人的情感意识, 因此, 吸气动作不仅带动着口腔、胸腔和头腔等歌唱部位的打开和兴奋, 激发了人的歌唱欲望, 而且还会极大地触动歌唱者的情绪记忆和情感体验, 唤起了歌唱者的情感动作和表情动作, 为歌唱情感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富于感情的吸气无论其深度和长度都已具备了歌唱气息的需要, 可以在演唱时充分自如地表达情感。通过带有情感的反复练习, 歌唱者就能把情感记忆转化为现实的歌唱情感, 使歌唱情感融入到演唱过程中, 使演唱时的发声动作、歌唱状态和声音听觉上都带有强烈的情感特征, 以促进歌唱情感和表情的形成和稳定。另外, 情感表达的途径还包括多种多样的嗓音表现, 如音色、力度、速度、节奏等。由于人类的思维能力和感情因素使他们的嗓音具有极高的变化能力, 能够表达各种感情的细微变化, 所以声乐演唱不能只是呼吸、发声和吐字的结合, 还应对歌曲的旋律与歌词作独创性的深刻理解及表达。

以下是通过歌曲进一步来说明艺术情感在声乐演唱中重要性的具体体现:

咏叹调《我哭泣, 为我的命运》 (选自歌剧《朱利乌斯·恺撒在埃及》中克里帕特娜的咏叹调) 、《亲切的名字》 (选自歌剧《弄臣》, 威尔第曲) 、《听我说, 主人》 (选自歌剧《图蓝朵》, 普契尼曲) 、德国歌曲《侯爵请听》 (阿德勒笑之歌, 选自歌剧《蝙蝠》) 、中国作品《为你歌唱》 (叶旭全词, 李小兵曲) 、《蓝色爱情海》 (樊孝斌词, 印青曲) 。

演唱《我哭泣, 为我的命运》的时候并不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歌曲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感, 作品的伴奏也非常难合, 里面有一些无调性的因素, 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在艺术老师的配合下, 使我克服了这个难题, 并通过这首歌使我受益匪浅。演唱德国歌曲《侯爵请听》是一首具有典型轻歌剧音乐风格的作品, 演唱的时候应该把握好节奏, 在了解歌词内容、旋律线条和语言准确的基础上, 要懂得随着旋律的起伏与变化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情感艺术。演唱之初我总是不能理解歌曲在不同阶段感情的变化是不同的, 我们不能用一种模式演唱所有的歌曲, 要注重作者所有表达的不同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每一首歌曲的时候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感, 充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融入角色。在艺术情感的表现方面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亲切的名字》 (选自歌剧《弄臣》, 威尔第曲) , 威尔第是浪漫主义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一生的创作代表了意大利19世纪下半叶歌剧发展的历史。威尔第所采用的歌剧素材, 寄寓了人民要求摆脱奥地利统治的愿望。他的歌剧包涵4幕, 采用分曲歌剧的形式。中期代表作有《弄臣》转向现实生活, 对于人物性格内心描绘更加细致, 作品中, 作曲家创造了性格优柔寡断、内心感情变化多端的弄臣, 风流浮华、多情善变的公爵和纯真深情、富于诗意幻想的吉尔达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时特别要注重作者内心的转变, 在不同的段落运用不同的情感去表达, 随着旋律的变化在情感的处理方面更要细腻委婉, 每一段的起句都要特别注重情感的表现。

《蓝色爱情海》 (樊孝斌词, 印青曲) 是一首非常抒情的作品, 但是由于我自身演唱情感表现的不足, 使得歌曲的表现平淡无奇, 但在老师细心指导下, 我懂得歌唱者在演唱歌曲作品时, 不但要投入真实的情感, 还需要学会理智的控制, 适度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内容。每首歌曲的作者对其作品的构思、意图和所倾注的思想感情以及艺术表现都有所设想和处理, 这是第一创作。而歌唱者的演唱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再创作过程。

我们一定要加以补充、联想、再创造, 使作品更为生动、完美、富有感染力。《为你歌唱》 (叶旭全词, 李小兵曲) 同样是一首抒情的作品, 但旋律上激昂起伏。特定的性格体验、特定的情感, 即歌唱者对角色、歌曲内容形象的选择性。艺术情感的选择性, 能使歌曲的艺术形象寄托歌唱者个人的情感色彩, 表现出其个人的性格魅力。

注重艺术情感的表达 第2篇

摘要:艺术是以情感交流为中心,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而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它存在于乐音和乐音的艺术组合中,这正是它的独特之处。本文将就高师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加以浅析。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情感;表达方式

一、音乐的审美

俗话说“美的崇高的超然性”。音乐这种美的艺术在审美上有一些特殊性,它首先是通过声音来表现艺术,乐音的。音乐的审美包括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它是在平时的积累中逐渐形成的。在最初欣赏审美的时候,我们会发觉这个音乐很美,很愿意去听,这就是我们在欣赏中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对音乐声音的共鸣,这种音乐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例如《白毛女》中的喜儿角色,《卡门》中的主人公的生活状态,《梁山泊与祝英台》中的凄美爱情故事,而这种审美意识需要人们经过自身的亲身体会感受其生活的环境、状态、对待生活的态度等一系列的相关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细化,转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把人物演绎的更加的生动,使作品更具有审美价值。

二、音乐的情感

如果把乐曲比做一杯饮品,那么声音就是一杯白开水,情绪就是不同的果汁粉、咖啡粉,等等。情绪就是使无滋无味的白开水,配上各式各样的味道,根据口味的不同,添加自己喜欢的调味品与份量,总有一个会让你感觉舒服。然而情绪在歌曲中就起到了调味剂的作用。例如音乐对人们的情绪和心里有着明显的影响,所以音乐具有调节情感的作用。这种调节首先表现在情感的强化和弱化上,使得其中强度符合某种目的和要求。我们的国歌出自于《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影片展现了当时的有为青年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走上了革命道路的故事,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而田汉正是在监狱中突发灵感创作了这首歌的歌词,聂耳根据歌词只用了几天时间就谱成了曲。影片播出后受到广大人们群众的喜欢,而这首歌曲更是鼓舞了千万人民群众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来当然如果没有词曲谱写者对当时环境的深刻体会,对自己爱国情感的一种宣泄,是不可能创作出这么深入人心的音乐,更不会一直流传至今。所以说在音乐中情感的流露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推动音乐进步的重要因素。

三、情感的表达方式方法

音乐的情感表达,主要从乐句的分句、呼吸的安排、速度与节奏、音色与力度、音符与休止符的准确性等五个方面来展示情感表达的训练方式方法。

(一)乐句的分句与呼吸的安排

根据每一个乐曲的不同,音乐感觉的不同,有效的划分乐句,能很好的运用呼吸安排呼吸就能很好的表现音乐。例如李叔同的《送别》这是一首带有抒情色彩的歌曲,为了突出音乐的情绪与感觉,体会“长亭外,古道边,挥手送友人的感觉与心情”,演唱者要注意每句的音色与其相连接的换气点,如果做不好这两点,那么是很难完美的演绎出这首歌曲给人带来的听觉感受。

(二)速度与节奏、音色与力度

速度是一首作品的关键的基调,速度定的不准确会使整个作品走样,甚至是面目全非。如《中国军魂》这首歌曲,大家都知道它是电视剧“亮剑”中的片头曲,歌曲铿锵有力,有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号召力,而《中国军魂》在做影片的插曲时,曲调完全没有变化,速度在原来的基础上放慢了一倍,在背景音乐中,让人感觉凄凉、痛苦、体现那种抗日的民不聊生,与片头曲有着截然相反的效果。音色是表现歌曲情绪的基本定位,不同的歌曲需要有不同的音色演唱。歌唱的音色有许多种,如表现快乐、幸福、开朗、奋发向上的情绪时用比较偏明亮些的.,而表现悲惨、黑暗、残暴、死亡、阴险等都应该用较厚重的声音。什么样的情绪就应该用什么样的音色,若随意交换,那样所有气氛都会化为乌有了。

(三)音符的准确性

每个音乐作品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作家的心里情感倾诉,所以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音符,休止符和表情记号。很多描写心情愉悦的、描写春天的等等的乐曲,都在曲中大量的用实值短小精悍的休止和跳音来诉说想要表达的音乐情感,如果演绎时对那些休止不注意或延长,那么音乐的欢快就会消失不见,失去音乐本身具有的特点。例如这首《红旗颂》歌曲,歌曲描绘了俄罗斯人民为了保卫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信念,把法国侵略者赶出俄国的情景。在乐曲中为了描绘双方激烈战斗的画面,歌曲中多用于不规则的快速音型来进行表现。曲子中的展开部运用了很多不规则的节奏,情绪激昂,使人能够联想起革命斗争的画面,让人记忆忧心。音乐艺术的表现是感人的,能不能很好的对情景做出准确的描绘,从而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就成为了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审美的最低的标准。所以高师学生想要演绎出“声情并茂”的音乐,要有扎实的的音乐技术做基础,对于基础专业知识的训练,我们需要专业的方法和长时间的练习,在提高自身的技术同时,自己的阅历和实践的经验也会增多,对于我们演绎出好的作品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当我们的专业知识可以上升一个优秀的层面以后,对于我们演绎歌曲的要求,就有更高的层次,这里就强调了“声情并茂”,这个词看上去很简单,但是要做好是很难的,它是对高师学生进入到深度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如果能很好的完成,则是对我们的歌唱学习会很有帮助。音乐是精神和灵魂的语言,我们得用心灵去感受它。对于音乐,有一千个人去聆听就可能有一千种对音乐的理解,音乐的情感在音乐作品会根据每个人产生不同的感觉,这就是音乐艺术情感表现的伟大,同时也展现了音乐独有的生命力。在我看来,高师学生在以后的音乐学习道路上,除了要注重自身专业技术的学习与研究。更要注重如何将自身的情感和理解加入到音乐中去,让音乐中有自己的感情,使音乐更加的丰满。

[参考文献]

[1]郑锦扬编著.《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5.

注重艺术情感的表达 第3篇

一、情感表达能力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1. 有助于提高声乐演唱的表现力

在声乐表演中, 表现力是指演唱者为了达到某种演唱标准或要求, 在歌唱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展示自己的优点, 使听众能够心领神会、受到感染的能力。简单来说, 声乐表现力是指歌唱者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以及歌曲中蕴藏的情感, 通过自己的歌声传递给听众的能力, 即演唱者演绎声乐作品的能力。声乐表现力不仅需要演唱者掌握高超的演唱技巧, 更需要演唱者领悟作品的思想情感、了解创作者的创作目的、把握声乐作品的灵魂。因此, 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能帮助学生提高声乐表现力, 使他们的演唱更动听、更感人, 进而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歌唱者。

2. 有助于歌唱者把握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声乐作品风格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 而且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内涵又因为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也会反映到各个民族的音乐中, 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 而且是每个民族特有的因素, 不同的音色、音调代表了不同的情感, 因此, 在声乐教中,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能帮助他们把握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声乐作品风格, 以及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情感。

3. 有助于歌唱者准确表达声乐作品的审美情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 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每个人的审美水平是不同的, 不同的人对同一声乐作品的审美体验是有很大差别的, 即便是同一个人, 其在不同的情绪或心境下欣赏同一首声乐作品, 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和感受。虽然人们的审美体验是不断变化的, 但是他们对于声乐作品表达的情感的感知是不断深化的, 因此, 在声乐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有助于他们深入感知声乐作品的情感, 能使他们在演唱过程中更加准确地表达声乐作品的审美情感。

二、声乐教学中的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方法

1.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在声乐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 教给学生演唱技巧和方法, 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尤其是要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情感表达习惯。具体来说, 在教学中,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将情感交流贯穿在声乐教学的始终, 通过情感的桥梁,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处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 把老师当作良师益友, 这样, 有助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而且能为学生创造发挥他们主体性的机会, 有助于学生在自由表达、相互交流中得到自我确认和肯定, 进而产生学习动力和积极的情感。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在获得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后, 会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 因为他们的努力有了收获, 自我确认的情感得到了满足。因此, 在声乐教学中, 教师要多留意学生, 及时发现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细微变化, 并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 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 愿意与老师进行情感交流, 并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学习中。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能快速理解和掌握声乐作品蕴含的思想与情感, 并且在演唱时能恰当地展现出声乐作品的声音形象的情感状态。

2. 了解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首声乐作品都有其创作原因, 都具有特定时代的烙印, 或是记录了某个时代的一个事件, , 或是寄托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或是反映了人们的的喜怒哀乐。总之, 不同的声乐作品都尤其时代背景。因此, 在声乐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歌唱中的情感表达能力, 就要引导他们了解声乐作品的创作年代, 分析其创作目的, 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比如, 《喀秋莎》这首声乐作品, 但从旋律和歌词来看, 是描写美好爱情的歌曲, 但是分析这首歌的时代背景, 我们会发现这首歌在倾诉对恋人的思念之情的同时, 也寄寓了别样的爱国之情。因为这首歌创作于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 喀秋莎既是士兵们对恋人的代称, 也是他们所使用的火箭炮的名字, 因此这首声乐作品蕴含着复杂的情感, 在演唱时要将两种情感都表现出来, 这样才能真正传递这首歌的思想内涵。因此, 在声乐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 这有助于他们快速掌握作品的思想情感, 进而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3. 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 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演唱是众多艺术种类融合的产物, 包括乐曲、诗歌和演唱技巧等。声乐教学中, 在培养学生歌唱技巧的同时, 让他们多了解一些艺术知识, 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而且对于学生更好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艺术是互通的, 声乐表演与美学、史学、文学等众多知识有内在联系, 若演唱者对这些都毫不知晓, 那他的演唱就没有灵魂与内涵, 而且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也会显得空洞苍白, 缺乏感染力与说服力, 别提感动他人了。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说:“不能把时间仅仅耗在发声练习上, 一般地提升了综合素养, 声音也随即提高, 若有了认知, 即便绕弯路也不会很远。”所以, 在声乐教学中, 只教给学生发声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丰富文化内涵, 提升艺术修养。准确生动的情感表现力只能在宽博的文化艺术素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 所有动人的演唱都和演唱者日常的生活感受与艺术累积紧密关联。累积越深厚, 在表现歌曲内容时就容易感动听众, 在演唱中更能让歌曲得到生动感人的展现。

总而言之, 在声乐表演中, 情感表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是联接演唱者和听众的桥梁, 是演唱者和听众产生共鸣的关键因素。因此, 在声乐教学中, 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并探索和研究有效的方法, 加强对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 进而促进他们演唱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晓岚.浅谈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情感以及表现能力的培养[J].音乐大观, 2011 (12) .

[2]祁佐华.浅谈音乐教学中情感表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32) .

论歌唱艺术的情感表达 第4篇

1 歌唱情感的特性

如何来理解和表达歌唱情感呢?它应该包括以下六个特性。

1.1 歌唱情感的阶段性

歌唱情感的阶段性就是指每一个歌者从初学到相对成熟每个不同阶段的总结与体会。歌唱的情感体验和一定的性格是息息相关的。性格, 也就是个性, 它是属于个人的, 它是包括一个人的智慧, 观点以及表现。世界上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人, 歌唱的情感首先在于演唱者的情感体验。所以就算不同的人演唱的是同一首歌, 由于自身经历、个性等的不同, 每一个人对这首歌的情感体验也是不同的, 造成每一个人演唱歌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色彩。

正如“曲须要唱出各样曲名理趣”。因而, 有很多的歌唱家都会首选与他性格相一致或者相近的曲目, 这样才会更好的去表现曲目所要表达的内容。

对于相同的一首歌而言, 由于每个演唱者都有自己的爱好和个性特点, 加之每个演唱者在审美意识、情趣、习惯、观点、能力方面的不相同, 因而形成了在感受、表现、理解以及好恶上的千差万别。很明显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许多不同的歌唱家唱同一首歌, 都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不同的精彩, 就是说, 同一首歌曲, 唱的人不同, 所要表达的情感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演唱同一首歌其情感体验也会不同, 因为个性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发生变化。

1.2 歌唱情感的深刻性

好的歌唱者在演唱中能把歌曲中喜、怒、哀、乐之“情”充分地表现出来从而达到“一声唱到融神处, 毛骨悚然六月寒”, 总是能一曲唱完给人“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演唱者对歌曲艺术情感的体验是通过对歌曲描写对象的理解而进行的, 演唱者只有可以精准的掌握歌曲的中心实质, 才能准确、深刻的理解歌曲, 因此, 演唱者要充分的理解歌曲的内容, 风格, 创作的动机以及手法, 对歌曲认真的分析, 了解他要表达的情感, 音乐的高潮点等。

每一个歌唱细节都是要非常注意, 如演唱的《西部放歌》这是一首非常大气的歌曲, 我们只有充分的去了解歌曲以及创作背景, 才能唱出大西北人们的情调, 它再现了大西北的辽阔, 也体现了我国对建设、开发大西北的决心, 同时表现了那里的人民对我们党开发、建设大西北战略的支持和拥护。深刻理解和领会乐曲的情感内涵是音乐表演投情的基础, 然而如果表演者不能在表演中投入自己真实情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投情。因此, 对歌曲的充分理解是非常之重要的。只有充分理解歌曲的前提下才能更加深刻的体验歌唱情感。

1.3 歌唱情感的细腻性

歌唱的细腻就是指歌唱着对每一首歌唱作品内容、情感、节奏和节拍等的全方面的认真的揣摩与表现。一首伟大的歌曲是生命的表达, 要想真实的诠释, 就必须对生命有敏锐的理解。一首歌曲中的诗歌和音乐必须被歌者仔细的揣摩清楚, 当演唱者把他的歌唱和他的生命有机紧密的联系起来的时候, 作曲家真实的写作意图就能够被准确的传达出来。

1.4 歌唱的想象性

歌唱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形式, 它是演唱者在理解歌曲的过程中头脑中所形成的画面, 加工改造原有表象而形成新形象的一个心理过程。所以歌唱者在演唱时要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去表演, 才能更加贴近作者所要表现的内容。任何一首歌曲作品, 要想获得听众的青睐, 离不开词创作者、曲创作者和演唱者的共同努力。听众听的每一个歌曲包含的都不仅仅是美妙的歌声和动听的旋律, 在美妙的歌声和动人的旋律背后还包含了作曲者在创作中, 演唱者在情感表现等方面丰富的内容。对于词曲的创作者来说, 每一首歌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意境, 都是加入了自身很多的情感创造出来的, 词曲作者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所见所想所感而得到某种灵感, 把这些灵感用歌曲的方式创造出来就形成了一种高于生活的艺术氛围浓郁的境界。歌唱者要充分地表现这种境界, 就要使自己仿佛如身临其境。这种身临其境实际是一种真实, 即演唱者本身要心临其境, 这就是说歌者只有真正做到心临, 才能做到其身临。演唱者在表现情感之前, 必须首先要做到使自己进入想象的境界, 将情感化为意象。具体地说就是要具有画面感。同时要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感表达, 演唱者应该具备各种情感的体验。

1.5 歌唱情感的真实性

歌唱感情来自于歌中词曲的内涵, 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历或感悟, 然后在这些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的结晶, 艺术不可能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歌曲作为艺术方式的一种, 要想使其更具价值, 只有使其更加贴近人的感情, 能够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艺术一定是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的, 如果不对现实题材进行艺术加工, 其审美价值难以得到保证, 也就无法去感动别人。所以, 歌唱者绝不能忽视阅读文学作品, 欣赏戏剧, 影视等要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这也是歌唱者表演必须具备的条件。我们主张在歌唱中既要有对生活中真情实感的深入体验, 又要有艺术夸张的技巧与手法。

1.6 感情与声音的高度融合性

声音的好坏是传达感情的一个重要条件, 有声才会有情, 有情则声会更美。当我们体验了情感的产生, 将它形象地表达出来的同时, 还必须要有“声音”这个物质作为基础。好的音色很重要, 音色是指人声与乐器在音箱上的色彩特性与音质, 犹如绘画中的色彩是直接主动人感觉的重要手段。声音是歌唱存在的先决条件, “情”只有建立在物质的声音基础上才可能表达出歌词内涵。歌唱的技术技巧包括歌唱的发声, 唱歌的共鸣, 呼吸以及咬字等。我们一旦站在台上比赛或者给人表演的时候就不能想其他的, 如果在舞台上还在想什么位置、焦点等, 怎么可能进入角色?更不能谈对于情感的表现, 也不可能谈情感与声音的高度融合。作为歌唱艺术歌唱的内容以及表现出的情感才会是歌唱的实质, 因此, 完整的演唱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将声音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就是大家常常提到的深情并茂。比如, 我们在唱到一首高兴的歌曲的时候要很好的表现出欢乐, 轻松高兴的气氛, 反之, 在演唱到一首悲歌的时候, 在音库里要选择一种沉重的音色来表达这种悲伤。在演唱一首歌曲, 要全身心的投入, 去理解, 去表现, 通过演唱一首歌, 从中得到提高, 寻求出“自己”来, 融入歌唱者有个性的歌唱, 也就唱出了自己的风格,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必由之路。通过演唱一首歌, 从中得到提高, 寻求出“自己”来, 融入歌唱者有个性的歌唱, 也就唱出了自己的风格,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必由之路, 音乐的价值在于审美体验提供完美构型, 并使听者的生命感到美化。

因此, 只有不断地开拓视野, 丰富知识, 学习了解历史, 各时代思想政治文化特征, 各时期作曲家的思想生活和艺术创作特征, 通过自身的思考和理解, 成为自身修养的一部分, 才能精确把握作品内涵, 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作品的风格特点和音乐的全部内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情乃歌之魂, 味系情之本, 有情为有味, 味中能生情, 合而用之岂不妙哉!”

2 结论

艺术的最高宗旨就在于“揭示人性, 感悟人生, 呼唤人道”。没有声之功, 难传歌之情;没有情在心, 难显声之功。只有声情相结合才是完美的。

摘要:音乐伴随着人类历史相继而生, 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的同时也产生了歌唱。因而对于一个演唱者来说:在表达音乐内容的过程中, 从体验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一角度出发, 深刻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把握歌唱情感体验具有阶段性、深刻性、细腻性、想象性、真实性和融合性六个特点, 真切的表达歌曲思想情感尤为重要。

关键词:歌唱艺术,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57.

[2]张前, 王次焕.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05:203.

声乐艺术的情感与表达 第5篇

一、词意挖掘要深

1.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作曲家特别的人生经历与社会背景是他们创作的灵感, 即使是同一个作曲家, 不同的社会环境创作出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只有搞清楚歌曲的创作背景, 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容, 恰当地抒发情感, 表现歌曲中真正的情感意义, 表达词曲作者创作时的用意。比如舒巴尔特词舒伯特曲的《鳟鱼》这首歌, 从表面上看, 表现了小溪中鳟鱼的悠然自得, 钓鱼人静心垂钓的场景。然而作者是想通过鳟鱼的遭遇, 表达对鳟鱼的命运无限同情与惋惜的心情, 揭示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虚伪与邪恶所害的深刻内涵。了解这些, 歌曲的思想内容与情感表达才能准确定位。再如《我住长江头》这首歌, 原是北宋词人李之仪写一个女子对爱人的真切执著的思念之情。但由于曲作者当年正被反动派通缉, 作者想通过古代的爱情词, 寄托对战友的思念, 渗透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如果演唱时不了解这一点, 往往就会唱得委婉柔美, 而表达不出那种亢奋的力量。

2. 从歌词中体会作品的真正涵义

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作品的真正涵义既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任何一首歌曲作者的强烈情感都蕴藏在每个音符之中, 拿到一首歌曲歌唱者要先反复朗诵歌词, 在朗诵中加以情感化, 从中去体会情感的起伏, 在朗诵中认真发掘和领会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和思想感情。对作品的理解、感受越深, 在演唱时的表达越纯真、越完美。声与情表现的越淋漓尽致, 越浑然一体。因为只有在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 才可能做到真情的表达。才可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才可能让听众得到美的情感享受。

二、情感基调体验要准1

基调准确有助于内容的表达与主题发挥。每首曲调都有一个情感基调, 是坚毅豪迈, 是凄清哀婉, 是欢乐热情, 是雄伟壮丽, 还是真挚自然等, 演唱者只有把握住情感的基调, 才能准确地揭示歌曲主题。例如《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以山东民歌为基调, 旋律舒缓明朗, 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表现了人民对家乡和解放军的热爱、赞颂之情。歌词运用了“一座座”“一朵朵”“一片片”“一阵阵”等一系列排比, 配上优美清纯的旋律, 一幅喜人的丰收画卷展现在听众的眼前, 同时明亮、甜美的基调使人感受到军民鱼水情深。演唱时要准确把握亲切、朴实、深情的情感基调。如果基调把握不准, 曲调也随之被歪曲了, 而曲调主题就自然得不到准确的表现。

三、演唱技巧要活

节奏速度是音乐作品的命脉, 演唱歌曲中一定要根据作品的内容、根据情感的需要去调节最适合的音色来演唱这些作品, 安排好强弱的对比, 处理好每个呼吸的地方。2

1. 掌握歌曲的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支柱、乐感的核心。它犹如心脏跳动不能有任何差错, 否则就会面目全非。要把握好节奏应注意节奏的各种关系。

(1) 快慢关系:唱快速的曲子, 要做到快而不乱, 这就要求内心必须有稳定的节奏感;而唱慢的曲子, 要做到慢而不滞, 要注意流动感, 否则就会把人带到沉重呆板的意境中去。

(2) 强弱关系:强音是为表达作品的强烈情感而设置的, 在唱强音时, 要运用弹性呼吸高位置的发声, 表达出来、唱弱音, 并不是声音的位置随着音量减小而简单的降低, 相反, 弱音的高位置比强音的高位置难度更大, 在表达情感时, 弱音的效果有时比强音的效果更深刻、更感人, 更让人回味无穷。

2. 调节歌唱音色

歌唱的音色有许多种, 大体分为明亮积极的和较暗低沉的。演唱技巧及其运用, 对音色的影响是很大的。演唱者要掌握发声技巧, 形成宽厚结实、纤细灵巧、粗糙混浊等不同的音色;演唱者歌唱呼吸对歌唱音色也起到制约的作用, 利用呼吸气流对发音器官所产生的作用方式和相应的力度, 形成铿锵有力、丰满柔和、圆润舒缓、富有质感的不同音色;正确积极地调配吐字器官, 会获得良好的音色效果, 歌唱者吐字时唇的动作发生圆扁变化时, 音色便会相对的圆扁变化, 吐字时当软腭高抬内口腔张大, 音色便会变暗, 反之, 则音色明亮。所以, 演唱者要根据所要表现的艺术作品的需要, 调整音色。

总之, 情感表现是声乐艺术生命的灵魂, 它能真实地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思想意境、精神世界。因此演唱者要全身心投入到作品创作的艺术表达中, 要千方百计通过美妙的声音去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也就是必须做到:“词意挖掘要深”“基调体验要准”“演唱技巧要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音乐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音乐能直接抒发和表达人的内心感受, 是一种情感艺术。而音乐中的声乐是能最直接、最明了表达人内心感受的艺术形式。本文就声乐艺术的情感与表达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粗浅的认识, 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音乐,声乐,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钟家明.情感表达——声乐艺术创造的核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3 (50) .

浅谈歌唱艺术的情感表达 第6篇

一、对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理解是情感表达的基础

许多声乐教育家都会要求学生歌唱时要“声情并茂, 以情带声”, 就是告诉演唱者在歌唱中“声”与“情”的重要关系, 强调了情感表达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 在演唱歌曲前, 就要对歌曲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理解其思想内涵及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意图。

1. 了解作者和歌曲时代背景。

一首好的作品即是作者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我们拿到一首作品后, 不要急于去视唱乐谱, 而首先要对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做个深刻的理解, 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该作品的写作时期和历史社会背景, 分析作品中感情的基调、情绪的起伏、发展和转折的脉络。以张寒晖的《松花江上》为例, 作品创作于1936年11月, 当时我国东北被日本帝国主义所占领, 日本还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6年, 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 携老带小, 他们被迫流亡关内, 有家归不得, 有仇不能报, 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 人人心中都郁结着悲苦怨愤, 要倾吐, 要爆发。当作者见到如此惨景时, 耳鼓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 于是便谱写出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歌曲, 以含着热泪哭泣似的音调, 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可见, 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等因素, 对作者的音乐创作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所以要想深刻地了解作品, 就必须先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

2. 精读词曲、深入理解。

在分析作品过程中, 歌者要精读词曲, 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和作品主人公的形象, 要像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身临其境。演唱者把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越具体、越生动越好, 因此要多学习些文学、历史及其他艺术学科的知识, 从中汲取营养, 提高对歌词的理解, 增强歌唱的表现力。旋律是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 它是歌曲的灵魂, 要学会分析曲式的结构和旋律的走向以及对把握好作品的高潮点。在此基础上, 分析作品中感情的基调、情绪的起伏、发展和转折的脉络。同时要在歌曲的文学语言和音乐旋律起伏中, 发掘出丰富的感情因素, 引发我们心中的想象, 发展自己的音乐思维, 激起内心的歌唱热情, 使自己的歌声充分抒发内心的情思, 从而艺术的表现出完整的音乐形象。

3. 努力提高歌唱者的艺术修养。

作为一位歌唱者要深入生活并善于观察生活, 体味生活并感悟生活, 从而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要学会培养自己的生活情感, 学会联想、触景生情, 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使激情融入其中。另外要多欣赏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 如戏剧、歌剧、舞剧等来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听得多, 看得多, 艺术视野才能宽阔, 处理各种情感、表情的作品时才有东西可拿。

二、处理好作品的速度与力度变化是情感表达的关键

速度与力度的变化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 是歌曲情感表达更加深刻、音乐形象和人物感情更加突出的有效方法, 因而歌者要注意歌谱中各种速度、力度及表情记号。

速度是指音乐进行时节拍的相对快慢程度。在音乐表现中, 速度的准确与否是至关重要的。速度对一首歌曲来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但有时由于感情表现上的需要, 也有松紧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很微妙的内心感觉的松紧变化, 是动中求静, 静中有动的微小变化。如:《长城谣》“自从大难平地起, 奸淫掳掠苦难当。”歌曲唱到“奸淫掳掠”处, 由于触景生情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形成感情上的小波澜, 因而产生了静中有动的变化, 节拍稍有“紧”的趋势。当唱到苦难当的“苦”和“当”字时, 则是动中求静, 节拍上要稍“松”一些, 速度上“撤”一点, 这样处理后, 歌曲苍凉悲壮、人民群众家破人亡、离井背乡的痛苦生活就表现的更加到位, 从而表达出人民对敌人的仇恨, 激发起人民团结一心, 筑成新的长城的爱国主义情怀。

力度是指音乐进行时音量相对的强弱程度。力度的强弱变化有助于表达音乐中某种性格和表情。歌唱中力度的强弱变化, 首先是根据情感的需要和作品的要求, 按音乐节拍的强弱规律来处理, 同时又要结合语言逻辑的重音来处理。如:《黄水谣》中“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其中“麦、肥、豆、香”处在节拍重音位置, 而“肥”“香”又是强调的逻辑重音, 演唱时应予以突出强调。

有时, 力度的强弱变化要根据歌曲的需要整体布局。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 在力度变化上很有层次, 整首歌曲采用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的处理手法, 从而形象地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由远处而来, 又由近远去, 直到最后消失在远方的情景。

总的来说, 欢快、昂扬情绪的歌曲, 速度快、力度强一些;抒情的歌曲, 速度平稳、力度一般;恬静或压抑情绪的歌曲, 速度慢、力度弱一些。当然, 这都不是绝对的, 要根据歌曲的具体情况全面地分析, 灵活处理。

三、美化音色是情感表达的枢纽

字、词在歌唱中是用来传情达意的, 唱清每一个字、词只是唱出歌词的意思, 要想感人, 做到“字里传情”, 达到歌者与听众的情感共鸣, 准确揭示歌曲深刻的思想内涵, 就必须在语言的处理上下功夫, 对字、词进行润色。

在演唱雄壮有力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 情绪较激昂的歌曲或句子时, 字、词的润色较单一, 字、词的声、韵结合快, 发音的全过程较快, 也可以说归韵快, 咬字、吐字的喷弹力较强, 结实有力, 声音以“刚”为主。如: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走在大路上,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演唱情绪欢快热情奔放的歌曲时, 口腔的动作小而灵利, 字词发音的全过程较快, 字的润色也较简单, 声音在口腔的着力点略靠前, 以轻快、有弹性色彩较明亮为基调。

演唱情感内在而含蓄, 速度较慢而深情的抒情歌曲时, 字词的润色最丰富, 字词发音的全过程比较慢, 特别是声母, 即字头的发音过程稍长, 用来表现不同情感的内心世界, 口腔咬字动作较圆滑柔和, 也比较强调字腹部分, 收韵也较慢, 声音以“柔”为主。如:《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曲中“妈妈我想对你说……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妈”字唱时应先哼鸣, 在唱出字头并强调延长后再归韵。后面“春秋冬夏”的“春”字等, 用延长字尾及慢归韵来润色, 一下子就把歌者与听众的情感联系在了一起, 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让听众仿佛感到是自己在抒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似的。假如没有了字、词的润色, 那么歌曲将是平淡乏味的, 更谈不上什么“情”了。

情在歌唱中起统帅作用, 而美化音色是情感表达的枢纽。歌唱时要根据作品情绪的不同, 通过字、词发音时的润色等, 使歌唱奥妙无穷。

四、恰当处理呼吸是情感表达的重要环节

呼吸的各种变化是一个人用来表达情感的外部特征之一。当

浅析贝多芬艺术歌曲中变和弦的运用

谢秋菊 (湖南邵阳学院音乐系助教422000)

摘要:作为音乐大师, 贝多芬对艺术歌曲予以了相当的关注, 毕生作有艺术歌曲六十多首, 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本文即以贝多芬艺术歌曲中变和弦的使用为着眼点, 从和声方面对其歌曲的创作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这些歌曲无论是和声素材的运用还是声部进行的特点, 在体现传统的古典主义功能和声的同时还具有浪漫主义和声使用特征。

关键词:贝多芬;艺术歌曲;变和弦

贝多芬在音乐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他不仅在钢琴、交响曲等音乐体裁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艺术歌曲的领域也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一生作有60多首艺术歌曲, 如《我爱你》、《在黑暗的坟墓里》、《鹌鹑》等;创作了音乐史上第一部声乐套曲《至远方的爱人》, 是德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先驱。

变和弦, 顾名思义就是包含变音的和弦。其主要作用就是加强声部的半音化进行, 获得和弦色彩上的对比, 增强和声进行的力度。作为音乐史上的一个巨人, 贝多芬的在他的艺术歌曲中运用了相当丰富地变和弦, 是音乐更具表现力和戏剧性。

一、那不勒斯和弦的运用

大、小调式受古代弗里几亚调式的影响与渗透, 在降低的上主音 (即Ⅱ级) 上构成大三和弦, 加强其对主音和属音的倾向。这个和弦最初由17世纪意大利那不勒斯学派引入小调中, 故称为那不勒斯和弦, 后在实践中又逐渐将其引入大调中。由于最初常用六和来代替下属和弦的使用, 故称为“那不勒斯六和弦”, 标记为N6。在贝多芬的艺术歌曲中常见这个和弦的运用。

例1《大声哀鸣》

将N6和弦用于属和弦或终止和弦之前的, 用来代替原下属和弦的使用, 体现了那不勒斯和弦的下属功能, 是古典主义和声典型的终止式。同时, 低音部形成半音和全音的级进上行, 加强了低音声部的旋律化, 强化了声部运动的力度。

二、降六级大三和弦的运用

降VI级和弦是在大调中降VI级音上构成的大三和弦, 较之原来的VI级小三和弦, 有两个音明显不一样, 因此其色彩对比十分

人在欢喜时欲高歌一曲放声歌唱, 惬意时哼着小曲摇头晃脑, 悲痛时哭着唱着, 特别是人在大悲之际多数在哭泣中带着音符的唱腔, 而这一切都是由歌唱者本人的情感而左右。由此可见, 在声乐演唱方面, 气息和情感密不可分, 缺一不可。呼吸在歌唱中既是一种物理现象, 又是一种精神体现。歌唱者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情感, 演唱就是一种情感的表露, 是真情的宣泄, 歌唱者自身情感表达方式由自身的歌声而发, 而歌声的支持者就是与情感相融合的呼吸。

歌曲演唱时, 一般应在休止和歌词的“句结” (一句完结) 处吸气。一个乐句有时可以分成两句唱, 有时绝对不能分成两句, 这就是音乐上的“句逗”, 在歌唱上又叫“气口”。如:《祖国颂》分节歌部分中“你看那石油滚滚流成海。”可在“你看哪”后吸气, 或直接到“流”字前稍有留顿抢吸一点气, 这样既可夸张表现石油滚滚奔流而出的气势, 又给后面饱满的歌唱填充气息。也有时把两句或部分歌词连接起来一口气唱完, 可以获鲜明。同时, VI级大三和弦的引入体现了调式交替尤其是对同主音小调的交替的特点。在贝多芬的艺术歌曲中, 降六级大三和弦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阻碍终止

属和弦有解决到主和弦的强烈倾向, 当用bⅥ级大三和弦代替主和弦出现在属和弦之后时, 音响非常新颖而富有色彩, 使人产生一种“意外”感。

例2《鹌鹑》

上例中bⅥ级和弦反复用在属和弦后面, 积累了不稳定感为大自然暴风雨的来临积蓄力量, 也促使真正的解决的到来。也可以看出, 上例中具有以F为主音的同主音大小调式交替的特点。

2. 共同和弦

除了上面用法外, 贝多芬在艺术歌曲中还将降VI级当作共同和弦, 以实现远关系调性的转换, 尤其是在调高相差三度关系的转调中最为常见。

例3《阿黛拉依黛》

上例中以b G大调的Ⅰ级和弦和b B大调的bⅥ级和弦作共同和弦实现两个调性之间的转换。与之一致的是低音声部伴奏音型的改变, 这种色彩鲜明的调性对比与前面表现“窃窃私语”、后面表现“波涛澎湃”的情感对比是相适应的。这种转调手法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中也常见, 可见贝多芬对其的影响。

三、调式交替变和弦的运用

具有调式交替意义的变和弦是为了表达复杂、矛盾和对比得特定的效果。如:《黄水谣》第三段“黄水奔流日夜忙, 妻离子散天各一方”。此处虽然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 但与第一段要有明显的区别, 情绪是痛苦而深沉的, 要表现出在日寇蹂躏下人民遭受苦难的情绪, 因此演唱时, 可将“妻”字分配到前面一口气唱完, 这样处理情绪会更到位。

总之, 要处理好歌曲演唱的情感表达, 就要善于透彻地分析作品的情绪色彩和风格韵味, 选择合适的速度和力度, 注重修饰字词美化音色, 恰当地把握呼吸, 运用这些表现手段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才能使听众达到悠然神往, 回味无穷的效果。

摘要: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达来源于歌者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在歌唱艺术中, 情感表达是重中之重。只有充分分析、理解作品, 准确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段, 才能深刻地反映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关键词:歌唱艺术,情感表达,作品分析

参考文献

[1].孙玉文.《浅谈歌唱的情感表达》[J].《大连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论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表达 第7篇

声乐艺术是用人声来表达情感的, 情感蕴藏在声乐之中。歌唱者在演唱前, 要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了解与分析。从声音到作品再到演唱中情感的表达, 在声音和情感之间, 作品是一座艺术的桥梁, 尽管我们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有美的声音, 也应该借助具体的作品来体现。做到全面的理解作品这样才有助于作品的情感表达, 所以认真的研究分析、理解作品, 是声乐艺术中的关键。

1. 了解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的情感基调

演唱好一首作品, 必须要知道该作品的作者是谁, 属于哪个年代。是在怎样的一个社会背景, 作者又是处于何种环境下创作出此作品的。要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情感发展的逻辑, 任何一首歌都有特定的情感表达, 大多数好的作品都有着浓厚的情感基调。如《我住长江头》这首歌, 这是近代曲作家青主根据北宋词人李之仪《卜算子》词谱写的歌曲。原是抒写一个女子怀念爱人的深情, 同样借助音乐的反复咏唱使激情澎湃, 唤出了真切执着的思念之情。如果单单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而脱离了该作品的历史背景及环境, 就无法理解词中渗透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了解作品的风格

我们常说风格是个性的体现。要演唱好一首作品, 需要对其音乐风格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不同时代的作曲家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截然不同的。一首歌曲是阳刚的, 还是柔美的, 是欢快的, 还是缓慢的;是粗犷的, 还是细腻的, 演唱者要在深入挖掘词义的同时, 准确把握情感表现基调, 才能更加有助于歌曲的内容表达和主题发挥。所以, 歌唱者应很好地在歌唱前对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个人风格等进行细致地分析和了解, 用自己的歌唱技巧来表达作品的风格。例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是一首描绘大草原的歌曲, 歌曲的旋律时而悠长、飘逸, 仿佛是蓝天中飘着的朵朵白云。展现草原牧区美丽、壮阔的景象。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体现出了蒙古族人民豪迈、粗犷的风格。歌曲的风格在歌曲的表现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了解作品的音乐风格。对表达作品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明确音乐作品的音调

音乐作品的音调, 许多出学者对这一点可能感到陌生, 拿到作品也是摸不着头脑。作品的音调就是根据感情和语调的起伏, 通过在调式内不同高低的音的不同组合, 并通过特定节奏塑造形象抒发感情。在一首音乐作品中, 哪些乐句该强, 哪些乐句该弱, 哪些乐句该紧凑, 哪些乐句该徐缓, 哪些乐句是高潮, 哪些乐句是铺垫……巧妙的设计, 来自对歌曲的准确把握。例如:意大利歌曲《我亲爱的爸爸》作品开始选用温柔的语调, 十分平缓乐句来恳求自己的爸爸, 显得十分的中肯和温情。中段高潮部分乐句显得更加的紧凑, 语气也得到了加强, 强烈的表达出女主翁痛苦, 悲伤的心情。由此可见只有将歌曲的各个细节都“烂熟于心”才能谈得上精雕细刻, 所以音调对表达作品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4. 了解音乐作品的体裁

声乐作品的体裁主要分赞颂曲、抒情曲、叙事曲三类。赞颂曲是歌功颂德, 赞美江山, 宣扬敬爱的歌曲, 赞颂的方式通常以歌颂为主导。如音乐作品《祖国颂》、《五星红旗》等。抒情曲擅长刻画典型人物的心态或描写对客观事物的深切感受, 它的旋律十分优美, 时而舒展, 时而紧凑, 节奏更是从容, 舒缓。如《父亲》等。叙事歌曲一般是以叙说事件为主题的歌曲体裁, 其特点是其特点是歌词的内容与旋律密切结合, 音调和节奏富有戏剧性变化, 演唱的表现形式呈多样化风格, 音乐形象尤为鲜明, 如《看见你们格外亲》、《盂姜女》等。只有对作品的体裁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 才能准确把握歌曲的内涵。

二、深入的体现和表达作品的情感

在对歌曲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再学习、探索、体验, 使情感逐步的深化是情感表达的又一个重要环节。演唱者要发挥最佳的演唱水平, 对曲谱的分析固然很重要, 对歌曲情感的表达更是不可或缺。一首再好的作品, 它的曲调终究只是写在纸上无生命力的东西, 它需要演唱者进行多层次的修饰, 才能将作品发挥的淋漓尽致。一个好的歌手能用自己的生活体验, 社会阅历, 文化修养, 艺术修养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用自己心灵深处那份最真挚的情感, 在体会歌曲内容与内涵的基础上, 将作品进行加工处理, 并正确的运用气息、共鸣、吐字、咬字等声乐技巧, 把歌曲的内容用情感深刻的表达出来, 这才足给作品灌注了生命的活力。要想更深入的体会和表现作品的感情,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善于运用歌唱的技能

歌唱者是否能很好表达感情, 它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 如果歌唱者没有一定的声音技能条件, 即使他对音乐作品有再敏锐的感受能力, 有再深切的演唱欲望, 也很难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艺术表现需要技巧, 没有熟练的技巧就会在演唱中感到力不从心, 看似激情满怀, 声音却不听使唤, 气息支不住, 要速度达不到, 高音扯, 低音下不来, 本应该连贯柔和, 演唱的声音却是断断续续, 给人以不悦耳, 不动听的感受。这极大地阻碍了歌曲的表现, 失去了艺术的美感, 所以要善于运用歌唱的技能把作品反应的内容意境表达到极限。

2. 运用朗诵琢磨歌词

朗诵歌词是寻找歌曲意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记得, 在初学声乐的时候, 指导老师都会要求我们在演唱一首新的音乐作品前, 认真的把歌词朗诵几遍, 那时候不能理解, 觉得很枯燥, 乏味。现在想想原来在朗诵歌词中, 可以不断感受歌曲的内容, 深刻的理解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 并集中注意力, 体验歌词里相对写实的内容进发出来的感情。同时进行正音、归韵, 把每个字的声母、韵母读准、念对, 把每个音节分解。在深刻感受歌词内容情感的同时, 运用歌唱语言中的一系列咬字技巧进行处理。在朗诵中还要注意歌曲的速度, 运用速度有感情的朗诵就达到了表达情感的作用。笔者在多年的声乐教学中深深体会到了朗诵歌词对情感表达的意义所在。

3. 找准音乐作品的情感基调

基调即基本的感情色调。一首音乐作品, 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是情绪色彩, 就是歌曲的基调。它包括了音乐诗歌, 作家的风格等因素。如舒伯特的《小夜曲》是描述“静夜里人的思绪”这是歌, 情感是舒适的, 所表达的感情基调是安静的, 是一种明亮的色调, 而同样是描绘“静夜里人的思绪”的舒伯特的《魔王》就是另一种黑暗的色调, 其情感是压抑的, 这两种情绪孑然不同。所以我们表达作品的情感时, 一定要准确判断其基调, 基调对了, 表达情感就获得了更高层次的意境。

总之, 情感的表达在声乐的演唱艺术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只有当歌唱者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和扎实的声乐基本功, 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诠释音乐的能力, 才能将艺术进行再创造, 才能把声音与情感表达紧密地结合, 使歌曲富有真情实感, 用声情并茂的演唱, 情牵声、声传情, 声情交融, 给作品赋予生命的活力, 最终以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激发起人们心中的共鸣, 使听众获得强烈的艺术感受。

参考文献

[1]徐小窦.《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

[2]黄友葵.《论歌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9.

[3]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1999.

如何更好地把握艺术歌曲的情感表达 第8篇

一、要深入理解作品的风格背景与思想感情

声乐曲仅仅是停留在乐谱上的音符, 而要使歌曲获得生命力, 使内容演变成为立体的音乐形象, 就需要歌者不能只再现歌谱上的符号, 更要去挖掘蕴藏在其中更深处的东西, 那些无法直观理解的情感内容。无论词曲作者把歌词曲调写得多么明确丰富, 都无法立体地表达歌词的内容, 只有歌唱者用声音深刻地表达出来, 才可以使这种内在的精神具有生命。比如, 著名的歌唱家王宏伟, 在2010年的青歌赛中就对多位民族唱法的参赛选手做出了点评并示范。他指出, 许多的歌手声音和技巧不错, 但总感觉唱出来的声音缺少了些东西, 不能让听众很好地与其进行互动。总结具体原因, 就是缺乏对其演唱作品的理解, 缺少情感上的东西, 发出的声音自然也显得苍白无力。

二、要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与歌唱技术

一个好的演唱者不光要具备良好的演唱能力, 更要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 文化艺术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演唱的水平。对于同一首作品, 不同修养和文化底蕴的人在演唱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文化修养越好、知识底蕴越深, 内在的东西也就越丰富, 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也就越深刻, 感受也会越深, 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也就越完美。这也许就是歌唱家与歌手的本质区别。歌唱家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磨练的, 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我们一谈起《东方红》, 讲起那个火红的年代, 就会想到郭颂、胡松华、郭兰英等老一辈的歌唱家们;改革开放时期就会唱起《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而时下的流行歌手、快男超女, 如果在文化修养、知识底蕴方面不加以提高的话, 歌迷也会很快将其淡忘, 其音乐的道路也将随之而终结。因此, 歌者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提炼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知识和经验, 演唱才能更加生动富有灵性。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 尽可能地学习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 扩大自己的艺术视野, 丰富自身的艺术感知力, 把自己融入到作品的情感之中, 用心和情感来演绎声乐作品。只有这样, 才能够乘着歌声的翅膀, 更高更好地飞翔。

三、要真正的理解艺术歌曲的含义

在许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里, 艺术歌曲的定义比较含糊和宽泛。学生们不能够很好地理解什么是艺术歌曲。许多学生仅凭自己的喜好和听觉认识来选择作品, 理解较为宽泛。多数从事教学的人都认为, 艺术歌曲应当从词曲方面较为考究, 它们多来源于诗词, 有较严格的钢琴伴奏谱。在西方, 舒伯特素有“艺术歌曲之王”的美誉, 他作品的歌词多来自海涅、歌德的诗词, 再配以较为严谨的正谱伴奏。由此可见, 艺术歌曲的内涵丰富, 理解不能仅凭表面的文字。

声乐的学习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艰辛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应在注意基本功的基础上, 从生活的各个方面积累知识和经验, 深入分析和理解作品, 正确运用声音技巧, 加强情感的运用和控制能力。通过自身富有情感的声音和饱满的激情, 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 达到心神的交融、互动。

参考文献

[1]陈建英.民族语言与歌唱的关系[M].福州:福建艺术出版社, 1998.

上一篇: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下一篇:硅电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