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设计范文

2024-06-09

城镇设计范文(精选12篇)

城镇设计 第1篇

目前, 发展新型的城镇战略, 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这被业界看作是国家大力发展智慧城镇的一大积极信号:让更多城市、城镇、城区纳入到智慧城镇的范畴内, 正是全面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

新型城镇化的开启, 成为智慧城镇发展的重大机遇。

(一)

何谓智慧城市 (镇) ?

“智慧的城市”是2010年由IBM提出的愿景。IBM公司认为, 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将越来越广泛地影响城市, 深刻地改变城市运行和管理方式。以前由于科技力量不足, 无法整合城市中的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等信息, 而“智慧城市”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 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 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运行, 进而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在未来, 智慧的交通、智慧的医疗、智慧的物联网等都将深入人们生活。

在智慧城市中, 智慧交通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 已经难以解决人口剧增、出行量暴涨、私人汽车快速增加、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等痼疾顽症, 仅靠增建道路, 已经缓解不了交通需求与交通设施供给的尖锐矛盾。因此, 需要通过建设“数字交通”工程, 采用监控、监测、交通流量分布优化等技术, 完善公安、城管、公路等监控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 建立以交通诱导、应急指挥、智能出行、出租车和公交车管理等系统为重点的、统一的智能化城市交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 实现交通信息的充分共享、公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及动态管理, 全面提升监控力度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

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 建设“智慧城市”将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和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专家们表示, 通过信息的融合和数据挖掘, 智慧城市可以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最及时、最优化的信息决策。更重要的是, 智慧城市能够为不断增加的市民提供无所不在、随时可用的市政服务和城市公共设施服务, 从而推动城市繁荣、民生幸福、社会稳定。

“风起云涌的新时代”

根据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 2011年, 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 在世界最大的30个城市中, 中国拥有5个 (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和深圳) , 城镇人口数量由2000年的4.6亿人增加到6.9亿人, 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在我国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转变为“城市国家”的背后, 是大量人口密集城市的兴起。如何支撑这些城市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考验着政府的管理智慧。在这一背景下, 建设智慧城市 (镇) 的计划开始被提上日程。

在我国多个城市成功布局了“智慧城市”战略的神州数码, 已成为这一产业领军企业的代表, 其CEO林杨表示,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我国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各级政府要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必然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 更好地提供各类服务。2012年2月, 工信部发布物联网“十二五”规划, 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壮大物联网产业, 加快推动以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目前, 将建设“智慧城市”列为战略目标的城市已超过100个, 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宁波、杭州、武汉、无锡等。

7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首届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透露, 未来5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在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部分别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建设, 计划从智慧城市、智慧城镇、智慧城区3个层面分别选择若干个典型城市作为试点示范, 实现智慧城市 (镇) 建设全面提速。

据统计, 目前我国已有上百个城市 (地区) 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方案。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说, 得益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三大基础技术的逐步成熟, 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正在不断提速。“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 即将进入一个风起云涌的新时代。”

(二)

从单一走向系统化

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旅游……业内专家表示, 全球的“智慧城市”建设走到今天, 其实仅仅只是个开局。无论是美国芝加哥的新公安系统, 还是丹麦哥本哈根的智慧医疗, 以及国内早期提出的一些建设方案, 由于都专注于某一项服务的解决方案, 所以都还不算完整。可见, 一个成熟的“智慧城市”方案, 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3月, 北京市政府发布《智慧北京行动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 《纲要》为北京描绘了一幅完整的“智慧蓝图”, 提出到2015年, 北京要实现向“智慧城市”的跃升。《纲要》中提及的全市联网的人口信息系统, 全路网智能交通监管体系, 保障房将建网上服务系统, 居委会可办理就业、社保, 重点食品、药品将实现全程监管和追溯等一系列智能手段, 迅速成为北京市民的热议和期待。

事实上, 这份《纲要》的出炉绝非一蹴而就。从2010年提出到2012年发布的3年间, 《纲要》经历了30多个版本的反复易稿, 才最终“修成正果”。记者了解到, 《纲要》的撰写, 伴随了相关部门对智慧城市理解的不断深入, 平台化和体系化成为最终版本的重要特征。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童腾飞说, “智慧北京”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可以归纳为:实现一个基础提升和四类主体的智慧应用体系, 信息化整体发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记者了解到, 在神州数码为扬州、兰州、无锡、镇江、张家港等地提供的市民卡服务中, 就是用一张卡整合了政府对市民的所有公共服务。“在扬州的市民卡项目大概整合了20多个委办局的服务内容, 这张卡上既有医保、社保, 又有交通、小额支付和身份认证, 该有的东西都有了。”林杨说。

从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智慧城市经验来看, 北京、上海、广州大城市借助大型庆典活动契机, 用智能城市的办法, 在交通、信息、安全、为民服务方面都获得了飞跃性的进展。

而重庆、深圳、武汉、南京、杭州、长沙等城市, 目前都在推行各具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 围绕着城市可持续发展, 围绕着宜居城市的建设, 围绕着新兴的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建设目标。

大小城市相互交融

除了上述的大中型城市, 目前全国有30多个地级市明确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概念, 一些边缘地区城市, 如克拉玛依也提出了数字油田, 智能油田等等概念, 县区城市和小城镇层面, 如辽源、迁安、镇海、乐从、张浦也都呈现了非常强的生命力。

有数据显示, 目前全国范围内, 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智慧城市数量已经超过400个, 而在近期, 旨在建立起更大范围, 纳入两万余中小城市 (镇) 的智慧城镇试点项目也将在明年年初正式启动。

对这些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智能建设前景, 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十分看好。

“这样的样板一旦被应用到全国两万多个小城镇的时候,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会呈现大城市和小城市相互交融的局面, 甚至出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情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

仇保兴强调, 小城镇建设有其特殊的优势, 以三网融合平台的建设为例, “比如三网合一及有关基础平台的建设, 目前小城镇还没有像大城市那样形成多个系统及利益集团划分, 所以小城镇智慧城市建设更容易超越利益集团的分割, 产生更加统一、更加集成的好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

“选择不同等级的城市作为试点, 可以充分发挥大城市带动小城市, 小城市影响小城镇, 沿海城市带动内地城市的示范效应, 效果较好。”他说。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认为, 中等城市, 或城区、城镇首先实现智慧化有可能更容易成功。城镇 (区) 相比大城市, 人口少, 面积小, 易于作智慧城镇 (区) 的规划, 有些城镇尚未突现“大城市病”, 还有不少“处女地”可开发, 好像一张白纸, 可以画出最美的画。选择相对平实、普通的城市, 最好是自然环境还没有受到破坏, 这样的条件更有利于建设。

同时, 由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等的发展, 让小城镇和大城市一样获得平等的信息资源和市场信息及就业机会, 因此小城镇同样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引进人才, 吸收资金。发展高新技术和产业、现代服务业、云计算、物联网等, 为城区镇建设管理、运营创造条件。

此外, 很多城镇是广大农村的近邻, 可以成为大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桥梁。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实现“智慧化”, 可以较好解决农民就近就业问题, 解决当前农民工进城“老人、小孩无人照管”的困局。

标准化兼顾多样化

对于小型城镇的智能化和大型城市的智能化路径探讨, 学界、产业界和政府监管机构有着一个共同的观点, 即坚持标准化的同时, 兼顾多样化。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规划部部长万碧玉博士表示, 智慧城市/城镇的建设标准以顶层设计框架为蓝本, 考虑基础、数据、平台、业务、运营及安全等方面。

他同时强调, 城市/城镇考虑自身的特殊性, 在地域、产业、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共性标准的前提下, 围绕自身功能定位, 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智慧城市”。

而标准化和多样化路线的最终落脚点, 则是一套适合城市 (镇) 发展, 解决现实问题的城市方案。

“不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城市方案, 就是白智慧。不应用智慧的技术的城市建设, 可能就是瞎建设。既不能瞎建设, 也不能白智慧。”仇保兴强调, 智慧城市建设的应用点不能脱离实际应用, 单纯追求智慧目标。

目前行业形成的共识是, 智慧城市应用中, 目前前景较确定、有望率先发展的细分领域应该成为下一步选择的标的, 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数字城市这三个方面最具发展潜力。

“这三大应用之所以能获得较快的发展, 就是因为建设方案与我们的城市建设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 呈现出巨大的生命力。”赛迪顾问城市信息化咨询中心常务副总郭慧鹏表示, 能够得以迅速在全国推广的应用, 均具备实际应用需求, “这样的需求量, 甚至需要大到可以产生一个巨大的产业。”

顶层设计不可或缺

不过, 辜胜阻等专家也同时指出, 当前我国建设“智慧城镇”虽然有一定的基础, 但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缺乏相应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受制于技术和资金瓶颈、缺乏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充分的人才支持等诸多问题。“发展智慧城镇需要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要防止一哄而起、急于求成。”郭慧鹏也指出智慧城市 (镇) 发展面临的一个困局:“智慧城市的内涵一直在广为争论, 在经历了三、四年的摸索和推进, 还没有定论的情况下, 一些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智慧城市, 大多采取探索和试验。”

这种谨慎的态度导致智慧城市 (镇) 有可能步入一个歧途:重建设, 不重运营。“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标准往往已经不是问题, 而后续的服务标准则尚未有定论, 如果后续运营资金的可持续性得不到保障, 不仅运营能力将大打折扣, 对运营企业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相对于大中型城市, 小型城市和城镇更有可能遭遇这种困境。宋俊德说, “例如, 城市希望开发出统一的信息平台, 那么作为国家试点的城镇在建设的时候就会面临两难的局面:城镇所建平台需要上级单位 (市级) 批准, 平台所需资料也得向上级单位申取, 而自身又有独立的发展思路, 不能完全按照上级单位的步骤建设。”

多位专家提到, 我国“智慧城镇”建设的关键, 在于城市的管理者如何通过对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的了解和把握, 对城市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 推进整个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理解和接受“智慧城市”的运营服务理念, 从顶层设计着手, 整体规划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从而解决城市管理的瓶颈, 是需要重视的首要问题。

对这一点深有感触的林杨说, “我们在实践中碰到过很多这样的问题:一些城市的不同部门所做的信息化系统都很好, 也很必要, 但却不能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这些‘信息孤岛’是信息化中最大的浪费源, 就是因为在设计时没有按照系统的思维进行整体考量, 到后来只能是拆拆改改。”

城镇燃气施工图设计步骤 第2篇

一、工程设计执行的标准、规定(程)、规范:

1、GB50028-93(2002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2、GB50183-93《原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3、SY/T0003-2003《石油天然气工程制图标准》

4、SY009-93《石油地面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程》

5、CJJ63-95《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6、CJJ95-2003 J273-2003《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

二、管材、管件选用执行的标准、规范:

1、GB/T8163-1999《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2、GB/T3091-200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3、GB15558.1-1995《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

4、GB15558.2-1995《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件》

5、GB/T18997.2-2003《铝塑复合压力管 第二部分 铝管对接焊式铝塑管》

6、GB/T13295《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7、CJ/T182-2003《燃气用埋地孔网钢带聚乙烯复合管》

8、CJ/T125-2000《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

9、CJ/T126-2000《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

10、GB12459-90《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11、Q/20267094-2.01-2001《城市煤气系统管线直埋式钢制球阀》(成都高压阀门厂企业标准)

三、施工、生产运行维护、抢修执行的标准规范(程):

1、CJJ33-89《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CJJ51-2001 J112-2001《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

四、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资料图纸内容: 1. 文字部分

封面、签署页、资料图纸目录、说明书、设备表、材料表、施工图设计预算书(设计单位一般不做预算,可根据建设单位委托按有关协议承做预算)2. 图纸部分

(1)输(配)气管道线路走向平面带状图(1:2000)线路纵断面(横1:1000,纵1:200)。(2)庭院管网平面布置图

(3)输(配)气站工艺流程图、工艺安装图(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工艺安装平、立面图)

(4)户内管道平面图(厨房管道平面布置图)户内供气管道系统轴侧图

(5)设备制造图(汇气管制作图、过滤器、分离器等)

3(6)建(构)筑物图(配气站仪表值班室、设备基础、管墩,线路(构)物图)

(7)配气站总平面图(系统及公用设施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五、设计工作技术岗位责任制

(一)工程设计是工程技术人员贯彻执行国家建设方针政策,为国家和建设方(业主)把好工程建设的技术、经济、安全质量关的技术型很强的专业技术工作。因此,要求从事工程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做到尽心尽责,精心设计,使工程设计达到技术上是先进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投资是最省的,质量上是安全可靠的优秀设计产品。

(二)设计工作是一项技术经济安全性要求很高的技术经济工作。好的工程设计可以为国家(业主)节省很大一笔投资,差的工程设计可能给国家(业主)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甚至造成工程建设全功尽弃,轻者造成工程返工,浪费人力物力,严重的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和人员伤亡。国家为了阻止工程质量事故(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的频繁发生,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设计工作提出设计质量终身负责制的规定。一旦发生工程质量事故,追查事故原因时,首先查工程建设有否设计?设计单位是否正规单位?设计人员是否有设计资质?设计质量有否问题……。国家规定承担工程设计的单位必须有上级建设主管部门(建委)审批的工程设计资质证书、设计人员应有注册设计师资格证。

科宏公司输气分公司组织的对下属天然气公司承担工程设计人

员进行设计培训,作为分公司的外围组织设计人员,进一步规范下属天然气公司的工程设计,纳入设计院规范管理。要求承担工程设计人员应是专业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应固定,未参加培训的不能参与设计工作。

(三)设计工作技术岗位责任制

为确保工程设计质量,设计文件出版之前必须贯彻设计工作各项技术岗位质量把关。简单的小型工程设计,应具备设计文件的三级校审制和总工程师技术把关纳总、签发设计文件。

1、设计(编制)岗:承担工程设计、设计文件编制工作;

2、校对岗:对设计(编制)完成的设计文件进行校对;

3、审核岗: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

各级技术岗位由具有响应资格的技术人员担任,原则上按高一级或同级要求。

不同专业之间应进行会审、会签。

六、设计文件编制

(一)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内容: 1.0 设计依据:

A. 甲方(业主)给设计单位的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B. 甲方给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总平面图、单体图、地下水电管道图等)

C. 规划部门批准的管道定向红线、输(配)气站址红线。

D. 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批示文件(初步设计审批文件)

本工程依据××公司给四川科宏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输气分公司(四川石油输气设计院)提供的××工程设计委托书及有关设计基础资料进行工程设计。

2.0 设计原则:

2.1 设计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

2.2 设计符合安全生产、可靠供气、经济合理和保护环境。

2.3设计符合城市规划、安全、环保和消防的有关规范要求。

2.4 设计采用技术先进的、安全环保的节能设备、材料,确保输(配)气安全平稳可靠,满足生产生活勇气要求。3.0 工程概况:

阐述工程的有关情况

3.1 供气气源有关情况说明:

如:本小区供气气源由城区de110 φ108×4中压天然气管道接管供气,供气接管点的压力为0.2~0.3Mpa。

3.2 用户有关情况说明:

如:用户用气的性质(工业用气、民用气、商业用气、锅炉用气),用户要求的供气压力,要求的供气量(Qmax,Qcp,Qmin)及用户对供气存何特殊的要求。3.3 供气方式:

如:供气的压力级制(高,次高A/B,中压A/B,低压),供气方式(片区集中调压计量)低压管网供气,中压楼栋调压,低压进气,6 分户计量供气,户外集中分户计量表箱。3.4 庭院管网设计有关情况说明:

如:中压支线接管碰口处设置埋地球阀便于维修和安全紧急截断气源,中、低压管道采用的管材、管径、数量、管网布置、敷设方式、防腐措施(对钢质管道)、管道埋深、管道与建筑物安全距离要求。3.5 工程设计范围(规模)有关情况说明:

如:设计供气范围:该小区有多少栋楼、供气总户表、调压柜、楼栋调压箱设置。4.0 设计参数

4.1 设计压力:按高压,次高压A/B,中压A/B,低压

4.2 供气使用压力:起、终点压力,中压供气压力,低压供气压力 4.3 供气量:

m3/h(m3/d),Qmax,Qcp,Qmin,供气户数 4.4 供气温度:常温 4.5 气质:净化天然气

5.0 设备选型的有关情况说明:过滤器、调压器、计量仪表等选用的有关情况说明。

6.0 管材选用的有关情况说明:

如:根据工艺要求对管材进行强度计算,结果(列出强度计算公式)中压管选用无缝钢管φ108×4或PE聚乙烯管de110,低压管选用PE聚乙烯管de160。7.0 施工技术要求:

7.1 钢质燃气管道施工技术要求,详见通储-R2。

7.2 聚乙烯燃气质管道施工技术要求,详见通储-R3。

7.3 室内燃气管道施工技术要求,详见通储-R4。

7.4 调压计量柜制作技术要求,详见通储-R1。

七、设计工作程序

1、工程设计阶段分为设计前期阶段和设计阶段。

设计前期阶段:建设单位向项目管理部门编报项目建议书,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专家评审后,由项目管理部门按规定权限审批,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再由项目管理部门向设计单位下达设计任务书(设计委托书)。

设计阶段:设计单位根据设计任务书(设计委托书)编制工程项目初步设计,交项目管理部门(建设单位)报呈上级项目主管部门审批,设计单位再根据审批的初步设计,编制施工图设计,交建设单位,根据审批的初步设计概算书,建设单位按施工图、资金、设备、材料,施工条件编排基建计划,组织施工,工程竣工报产,考核设计要求后正式竣工验收,移交生产管理单位。

2、设计工作程序:

承接工程设计委托书(设计任务书)→有关专业设计人员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开展室内作业→赴现场踏勘,收集现场设计有关资料→开展室内设计工作,初定设计方案(提出两个以上方案),向审核人、技术负责人、领导汇报→绘制设计草图,进行工艺计算(选择设备、仪表、材料)→向项目管理部申请设计文件档案号→上机绘制正式设计图(白图),编制资料图纸目录、设备表、材料表(同时向

川西城镇环境设计研究 第3篇

城镇作为联系城乡的纽带,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城镇,大战略”的号角一吹响,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城镇建设的热潮。四川省颁发《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依据国家制定的方向明确了新型城镇化配套制度安排、建设目标和战略重点,对于新型城镇环境设计的新一轮研究热潮也正在慢慢展开。

1.概念界定

本论文研究的我国川西区域,包括川西平原及阿坝州和川西高原甘孜州等高原藏区所构成的经济、社会地理区域。多山地、高原,具有独特的巴蜀文化,神秘古朴的藏、羌、彝风情。

本文所研究的城镇主要指发展规模较小,人口集聚程度较低,以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为主,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心所在地,如理县等。川西城镇环境在目前情况下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不全,历史文化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2.研究现状述评

川西城镇环境研究侧重具有历史文化的古城镇。2007年何康军学位论文《西部城镇环境保护对策研究》阐述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策略。论文《成都历史文化名镇现代适应性更新研究》引入整体性“活态文化”遗产保护观和适应观的保护更新策略,强调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学位论文《探索四川古镇景观设计——以安仁古镇景观设计为例》寻求古镇传统风貌与现代化发展的适应之路,并指出新时代背景下城镇景观设计的方法、原则,让古镇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学位论文《四川古镇景观色彩研究》分析古镇的色彩构成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特性。论文《川西古城镇街道景观视觉效果分析》侧重剖析古城镇街道景观视觉效果。2011年谢光硕士学位论文《融合与互动四川民族城镇巴塘城市景观空间演变研究》为民族元素的保留和展现提供一定的方法,强调城镇景观设计应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2015年邢西玲的硕士学位论文《城镇化背景下西南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演进与保护研究——以龙兴古镇为例》以文化景观为当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文化景观的适应性保护理论与方法,延续传承历史城镇的地域文脉。基于此对于川西城镇环境设计研究缺乏系统性,未给出明确的指导方向。

3.以文化传承建构城镇环境

川西城镇范围广、漫长历史进程各具特色,同时西部的少数民族较多,因此,川西城镇极具地域性。以文化建构城镇环境有以下的效用。

(1)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川西城镇的历史底蕴丰厚、地域广泛,其中不乏多个民族聚集地,及具历史文化特色,但多数已经被遗失。因此,对历史文化进行重构并将其用于环境设计中,使多样历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2)将历史文化重构于城镇环境设计中,对城镇环境的创作提供方法和理念上、内容和形式上的一些启示和借鉴意义。

(3)能改变我国城镇环境规划建设中缺少特色、千篇一律、文化流失、贪大求洋的问题。并顺应“保持设计中的传统与地域特色”的发展趋势,使我国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地域性资源更加丰富。同时能提升城镇环境和旅游价值,增加经济效益。

4.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大量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同时,通过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档案文献及大众传媒信息,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2)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

理论是离不开实践作为基础的。将会进行实地调查,以便取得宏观印象;理论联系实际,以达到拓宽思路,研究深入。

(3)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方法

川西城镇建设历经几千年的演进,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资源领域纷繁复杂。因此在收集资料中,采取重点分析,做到详略得当。同时也对许多零散的资料进行综合。

5.主要研究内容

首先,关于川西城镇历史文化研究。在大量资料研究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提取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形态和文化符号,为基于历史文化重构的川西城镇环境设计研究提供基础。

其次,基于历史文化重构的方法研究,将繁杂的历史文化资料中综合与分析。结合时代特性,可以运用解构手法对历史文化进行合理重构,将历史文化资源重构于川西城镇的环境设计中。

再次,川西城镇环境设计研究。研究川西城镇空间形态;研究川西城镇现状及构成元素;研究各自的特点及其与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的互融关系;

最后,历史文化重构下的川西城镇环境设计研究。基于历史文化重构,研究其运用在川西城镇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方法、作用及评价。提升城镇景观文化内涵,使多样历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丰富我国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地域性资源。对城镇环境的创作提供方法和理念上、内容和形式上的一些启示和借鉴意义。

在研究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难点。首先,川西城镇在漫长的发展演进中,历史文化资料领域繁杂多样。在延续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遗失,导致资料缺乏实证支撑。其次,历史文化是具有历史性、现代环境具有时代性,如何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景观的需求最佳融合,构建具有历史文化特征和时代特性的双重绩效。最后川西城镇覆盖的地域广、各地独具历史文化特色,如何将其形成统一架构、形成连续性的文化脉络,创造最优的文化、经济效益。

总结

在现代背景下,跟随科技发展的路径、可以使用多样的营造手法将历史文化重构于城镇环境中,将建构历史文化特征,又具时代特性的独特环境。同时,又能促进经济绩效,符合城镇建设的趋势。城镇环境设计的研究,站在文化传承的高度,进而探讨环境与历史、地域、生活的互融关系,寻求具有时代精神、历史轨迹环境设计的发展之路。

(第一、第二作者单位:四川传媒学院艺术设计与动画系

浅谈城镇建筑抗震设计 第4篇

1)城市地震灾害人员伤亡严重。

地震灾害与人口密度、灾害等呈正比关系。在大山区、无人区的荒漠,地震震级再大,也只是造成山崩地裂的现象,但在人口稠密的大中城市,即使中强地震也会造成相当严重的人员伤亡。

2)城市地震灾害经济损失大。

经济损失是城市地震对城市造成社会物质财富的损失,它与财富集中程度、烈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比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6亿元人民币;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7.2级地震,造成经济损失达1 000亿美元;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依兹米特7.8级城市直下型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200亿美元。

3)城市地震灾害引发次生及衍生灾害。

强烈的城市地震不仅造成建筑物和工程设施倒塌等直接灾难,还会导致许多次生灾害,如引起火灾、水灾、海啸、爆炸、煤气和有毒气体的泄漏、细菌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不仅如此,还会发生社会秩序混乱,出现杀人、抢劫等犯罪行为的衍生灾害。

4)城市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加剧。

现代社会由于城市人口日益集中,经济的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以及城市扩建所受场地条件约束、地理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现代城市地震灾害损失愈来愈严重的现象。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委员会(FEMA)对全美特别是对加州未来的地震可能损失进行了评估,结果认为:如果1906年发生在旧金山那样的大地震再次在旧金山或洛杉矶重现,则死亡人数将会分别达到111万和114万,经济损失将达550亿美元,综合损失将是1906年地震的数十倍。

5)城市地震灾害后恢复周期长。

目前城市都在加强抗震设防工作,但地震引起的灾害仍会给城市带来巨大损失。整个城市的恢复重建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地震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数十年都难以平复,因而城市的重建或恢复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城市地震灾害的惨痛教训告诫我们,城市地震灾害是对人类发展威胁极为严重的灾害。

2 汶川地震给我们的启示——优化建筑质量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房屋坍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重要原因。但是,有些在震中地区的房屋却在强烈的地震中幸存下来,有些在震灾较轻地区的房屋却不堪一击,这不能不令人深思。据2008年5月25日《信息时报》报道,聚源镇这个离震中汶川110 km的小镇,聚源中学两幢教学楼在地震中轰然倒塌,导致不少师生遇难,但是聚源中学周围的楼群虽然受损严重却依然屹立。难怪有人发出这样的质问:“整个镇中心,无论是旧居民楼还是机关商场,都是好好的,为什么只有这座教学楼倒了”。人们还发现,在盖楼时所使用的钢筋只有筷子粗细。人们会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建筑质量。

3 城市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3.1 场地的稳定性

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场地,应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不应在危险性地段建造甲、乙、丙类建筑。对于不利地段,结构工程师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3.2 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结构的平、立面是否规则,对结构的抗震性具有最重要的影响。规则的建筑结构体现在体形(平面和立面的形状)简单,抗侧力体系的刚度和承载力上下变化连续、均匀、平面布置对称。规则与不规则的区分,规范规定了一些定量的界限,但是实际上引起建筑结构不规则的因素还有很多,特别是复杂的建筑体形,很难用简化定量指标来划分不规则的程度。

3.3 结构材料与延性

按照结构延性系数的大小排序,依次是钢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结构的延性系数大,说明结构抗震的变形能力大。因此,建筑的主体结构宜采用延性系数较大的结构材料,即首选钢结构,其次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后是砌体结构。防止结构脆性破坏,使结构能达到其自身最大延性,结构设计时应采取以下措施:对钢结构合理确定构件宽厚比,防止局部屈曲;强化杆件连接,使屈服截面远离杆件节点。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合理确定尺寸,加强钢筋锚固,避免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压溃先于钢筋屈服、钢筋粘结锚固失效先于杆件破坏。对于砌体结构,应采用圈梁和构造柱来约束墙体。

3.4 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应符合下列要求:1)构件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2)预埋件的锚固承载力不应低于连接件的承载力。3)结构应具有连续性,注重施工质量,避免施工不当使结构的连续性遭到削弱甚至破坏。

4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

4.1 基于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抗震设计基本采用基于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地震分析属于等效静力分析阶段,以结构构件的强度或刚度是否达到特定的极限状态作为结构失效的准则。基于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建立在静力分析理论之上,是在1900年大森房吉提出的地震力理论和1916年佐野利器提出的抗震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静力法和早期的反应谱法都是以惯性力的形式来反映地震作用,并按弹性方法来计算结构地震作用效应。

4.2基于延性的抗震设计方法

1933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强地震记录仪并成功地取得地震记录后,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进入动力分析阶段,地震波研究为地震反应谱分析创造了条件。在长期的工程实践和试验研究中发现,地震中地震峰值发生的时间很短,震害表明,这种脉冲式地震作用带来的震害相对较小;而且结构的非弹性变形能力可使结构在较小屈服承载力的情况下经受更大的地震作用,由此提出了基于反应谱的延性抗震设计方法,通过地震力降低系数调整反应谱加速度来实现不同结构的延性需求。

4.3基于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20世纪70年代,新西兰的T.Paulay和R.Park基于对非弹性性能对结构抗震能力贡献的理解和超静定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实现具有延性破坏机制的控制思想,提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足够弹塑性变形能力的设计方法。能力抗震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将控制概念引入结构抗震设计,有目的地引导结构破坏机制,避免不合理的破坏形态,可有效保证和达到结构抗震设防目标,同时又使设计做到经济合理。到20世纪80年代,各国规范均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能力设计方法的思路。

4.4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世界上广泛接受的抗震设计思想,但是这种基于承载力的抗震设计理论,不能有效地控制地震对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现代城市建筑不仅要防止倒塌,还要考虑控制经济损失的大小,保证结构使用功能的延续。

摘要:首先探讨了城市地震的特点,在对汶川地震中建筑质量问题进行举例阐述的基础上,对目前建筑抗震的概念设计进行了介绍,总结回顾了几种主要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城镇建筑,抗震,抗震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曾春燕.浅谈结构抗震概念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2(3):80-81.

[2]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3]周炳章.砌体房屋抗震设计[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

[4]刘大海,钟锡根,杨翠如.房屋抗震设计[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5]唐九如.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

[6]东南大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城镇设计 第5篇

关键词:城市广场;绿地;空间设计;规划设计

1城镇广场空间设计

城市广场空间设计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功能主义认为城市广场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城市生活需要而形成的空间。从美学角度看,城镇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要有相当的审美标准。从生态学角度看,城镇广场肩负着开放空间促进空气流通、增加绿色生态等任务。从人类行为角度看,要满足城市居民的多种行为需求、各类空间需求等。通过很多学者对广场的研究,提出共同的空间标准。

1.1广场的空间形态

平面广场舒展、开阔,有扩大空间的效果;上升广场空间高、视野开阔,利于形成纪念空间;下沉广场空间围合性好,利于形成独立、安逸、休闲的场所。广场的平面形式有规则、不规则两种。不规则的形式则多种多样,常因周边建筑、道路等要素确定遗留下的不规则空间。规则型广场空间比较容易形成稳定的构图、明确的平面归属感,人们容易了解掌控,如苏州工业园区世纪广场由规则的方形和椭圆图形组成,但此类型广场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不规则型广场空间灵活性较大,可由多种图形共同组成广场群,常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无论是规则型还是不规则型,在现代城市广场中出现了“直线”与“曲线”形态,研究表明,由直线构成的规则型广场缺乏亲近的感受;曲线的变化更容易令以休闲为主的人们接受,给人一种自由随意、轻松愉快的感受。

1.2广场的空间围合与开口

良好的空间围合可提高空间的品质,在广场空间的营造中,利用道路、建筑和植物等都能够构成围合空间。与广场空间的围合相对应的是开口,广场的开口越少则围合性越好,反之则会缺少良好的围合性。第一,广场与道路。当道路围合广场(道路指向广场),广场的围合大于或等于开口,空间基本稳定,此种广场一定要注意设计上层和下层交通,要设计天桥和地下通道,保证人流交通顺畅、舒适。当道路穿越广场,广场的围合小于开口,空间不稳定,此时广场只能做交通广场或暂时的停留空间,此时更应注意交通,保证人流安全,不适合作为人流聚集场所。当广场位于道路一侧,此时广场空间最为稳定,与建筑的关系更为密切,围合性较好,人们进行聚会、休闲等活动能获得舒适无干扰的空间。第二,广场与建筑。广场的空间构成最主要的要素是建筑。建筑所在的位置、建筑的高度、建筑到广场中心的距离等都要仔细考虑,才能获得围合性和方向性好、空间品质优秀的广场。建筑所在的位置可以成为广场的主体,控制广场;可以形成广场主体雕塑的背景,强化主题;可以居中帮助空间创建方向性;可以围合形成空间基底;可以介入成为主体,分割空间;可以纵深强化轴线,引人探究;可以在建筑前加长廊退隐,形成实空间、虚空间、灰空间明确的三层空间;建筑创造的空间形式丰富多样、特色各异。建筑的高度和观赏的距离还可以用观赏角度来表达,建筑的高度与广场的空间关系密切。第三,广场与绿化。城市广场的设计中,植物也是塑造空间的重要因素。从宏观角度来研究,绿化植物所形成的空间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植物周边围合,形成基本完整的广场空间。其二,植物局部围合,形成良好的亲人空间。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不同植物的组合则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乔木草坪形成的疏林草地围台,既可以消除交通噪声,又有良好的通透性;乔灌草组合,则可以完全隔断与外界的联系,空间安静、私密。

1.3广场的空间方向性

广场空间如果缺乏围合性,就应增强其方向性,使广场空间有归属感。具体的设计手法有两种:其一,应用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具有明显向心性的广场平面形式,或者应用矩形、梯形等具有轴向性的广场平面形式。其二,应用具有意义的标志物,即应用建筑、雕塑小品、铺装、水体等要素,以体量、色彩、造型等形成空间的三维中心,从而主导方问。在复合型广场中,每个空间都有可能有自己的三维中心。标志物所形成的三维中心位置是多样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中心标志物。位于广场的中心,可应用建筑、雕塑小品、水体等要素,也可将各要素组合成一体,有庄严、肃穆之感,如以商业楼为中心的榕城广场。第二,中轴标志物。位于广场轴线上,素组合形成序列,引导轴线,强化中轴。第三,偏心标志物。偏离广场中心,可应用建筑、雕塑小品、水体、灯、标示牌等要素,形式活泼多样。例如:剑桥屋顶广场上白色建筑小品的设计,使空间形成轻松舒适的休闲环境。第四,底面标志物。在广场平面上应用各种铺装图案强化向心性,或应用标志图案强调主题。

2广场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发展从早期开阔的空地,到包括建筑物、道路、山水、绿地等要素组成的开阔的公共活动空间,其内涵在不断丰富。其中,绿地要素是在城市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过程中被城市建设者视为解救城市环境的关键。

2.1城市广场绿地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绿地设计需要明确绿地在广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绿地发挥着生活必需品的作用,它是工作在广场周围混凝土空间中人们的自然、氧气补给室。其次,绿地是帮助划分广场空间、满足人行为需求的生态分隔材料。最后,绿地所贡献的氧气、湿度、温度等生态元素,帮助改善周围的环境。其中,前两者在广场绿地中起核心作用,后者起辅助作用,它在公园绿地设计中的作用更为显著。设计原则要以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为目标,在城市广场设计的总原则基础上总结如下。第一,优势配合原则。在设计有微地形的场地上种植不同的植物类型,在休闲活动区,尤其是在设置有坐椅等休息设施的地方,选用以落叶乔木为主的植物。第二,多元空间原则。不同的绿地组合形式可以帮助组成不同的空间,较典型的是:广场周围种植乔灌草复合结构,可以帮助更好地隔离广场周围的喧嚣,创造安静的空间;周围种植疏林草地则可以阻挡噪声,在乔木树干部空间虚隔周围环境。第三,突出特色原则。在城市绿地中,植物的选择应多为乡土树种,提炼出抗性和耐性强、树姿优美、色彩艳丽的树种,应用于城市建设中。广场绿地树种的选择也应坚持此原则,但广场多位于城市的中心区或区中心等焦点地区,要求有更强的展示性,除了乡土树种的应用外,还要注意多种姿态优美的园林树种的配合应用。第四,生态发挥原则。在规划设计中应避免推倒原生植物而修建过多的大草坪,除了养护复杂、费用高以外,大草坪的生态效应亦低于乔灌草的组合搭配。第五,保护优先原则。对于广场原址上的树木应尽量保留,尤其是大树、古树,它们将成为广场空间的重要组成,表达着对自然、人文、历史的尊重。

2.2城市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形式

规则式主要是指将植物整行、整列或按照几何图形均匀种植在土地或是花坛、花盆中,可以是同一树种,也可以应用多种植物进行种植,如广场中常用的树阵广场植物配置。自然式主要包括两种种植情况:一是将植物按照自然生态形式模拟自然种植。二是以景观美学为标准,进行树木造景的配置。通常在广场的绿地规划设计中,将规则式和自然式的设计形式配合应用,常用的设计手法如下:第一,以自然式的种植包围广场,以规则式的种植配合广场中心、道路边缘等。第二,以规则式的植物种植配合草坪包围广场,以自然式种植加以点缀。第三,单独应用规则式或自然式植物种植。

参考文献:

城镇配电网建设项目电气设计 第6篇

【关键词】开关站建设;配电网建设;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本项目本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合理布局和高效节能的原则,按照国家及行业现行的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工作,严格掌握设计标准,保证设计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的原则,具体如下:

1、根据城市用电负荷预测,合理确定城市电源点的数量和布局,在满足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前提下,采用标准化接线,保证电能质量,满足城市用电需求。2、在与城市现代化建设整体水平相适应的前提下,紧凑合理布置建构筑物平面,节省建设投资。3、选用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通用设备,选择技术成熟、节能环保和抗震性能好的产品,优先采用国产设备。

设计范围

新兴产业园区内新建10kV开关站。

设计内容

1、供电

10kV开关站电源分别引自现状和规划新建的10座110kV变电站。

2、用电负荷

根据规划区建设用地的相关控制指标,采用单位建设用地负荷密度法对规划区用电负荷进行估算,估算指标及结果详见表1:

3、供电电压

根据本地区城市电网的电压等级序列,供电电压等级为10kV。

4、中性点接地方式

10kV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5、開关站的设置及配电网结线

5.1开关站的设置

10kV开关站的数量及位置是根据《秦皇岛新兴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总体规划布局、用地功能的负荷分布及其与地区电力系统的连接方式、交通运输、水文地质和环境影响等因素确定。10kV开关站在新兴产业园区内分布均匀,深入负荷中心,使10kV配电网形成相对独立的分区。分区配电网有明确的供电范围,分区配电网的供电范围将随新增10kV开关站及负荷的增长而进行调整。每个10kV开关站最大转供容量20MVA,出线回路18~24回,供电半径不超过4km。根据用电负荷估算及上述原则,新兴产业园区内新建10kV开关站77座,主要为居住、办公以及第三产业的企业用电负荷供电。10kV开关站为独立单层建筑,内设10kV配电室、电容器室和二次设备室。占地面积约为600m2。

5.2配电网结线

配电网结线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如下:

1)配电网结线应做到供电可靠,供电质量好,能较好地满足生产要求;2)下一级电网能支持上一级电网;3)开关站接线简单、清晰、便于操作、运行和维护,并能适应电力网事故或企业负荷变化的特殊情况,使其供电调度灵活,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的供电需要;4)力求投资少,运行费用低;5)适当考虑留有一定发展的可能性。

6、电气主结线

新兴产业园区内的77座10kV开关站均由两路电源供电,分别引自各自区域的110kV变电站。当一路电源线路故障断电或检修时,另一路电源线路能承担开关站内所有用电负荷。电气主结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两段母线之间设置专用分段断路器。开关柜户内双列布置。母线上各有一组电压互感器。

7、无功功率补偿及电压调整

无功功率补偿按照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的原则进行配置,采用分散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并能随负荷或电压进行调整,保证配电网枢纽点电压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和《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本工程无功补偿装置容量按10kV进线容量的10%~15%配置。

8、电能计量

1)各10kV开关站设专用计量柜;2)各10kV开关站出线柜上装设计量表:

9、二次部分

(1)继电保护。选用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网主要元件如10kV进线、10kV母联、10kV馈出线等实施保护、测量、通讯、控制。并与上一级变电站联结成为计算机网络,通过数字联结实现供电网络共享。

(2)二次接线。1)控制、信号、测量采用计算机监控方式。2)计费系统采用电子式智能电度表。3)站内所有断路器均不考虑同期。4)二次回路采用直流电压220V

(3)防误闭锁系统。开关站为无人值班运行方式。防误闭锁采用微机闭锁,同时保留成套开关柜的机械闭锁功能。

(4)电气二次设备室布置。电气二次设备室内布置微机监控柜、站用配电屏、直流电源柜、通信柜等。

(5)微机监控系统。全站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核心,实现对全部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控制记录和报警功能,并与保护装置和远方控制中心及其他设备通信达到信息共享。

(6)消防报警系统。全站的消防系统采用成套的火灾报警装置及配套的离子感烟探头、感温探头。该系统通过以太网接口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

(7)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所有授权用户均可通过网络访问到摄像机现场监控画面。

(8)通信。站内设1部管理电话,通过光纤传输设备与上级变电站进行通信。

结束语

以上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介绍了开关站和配电网建设项目的设计内容。随着城镇化建设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镇配电网建设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合理布局,采用标准化接线,节省建设投资是开关站和配电网建设工程设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GB/T 50293-2014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公路改建城镇道路设计要点探讨 第7篇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提高,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原有的城市郊区的公路已经不能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必须改建成城镇道路。本文就是结合了自身在改造工程设计中的一些实践经验, 提出了在这个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 工程概况

28号路是东莞市常平镇的一条主干路, 该路现状为路堤式公路形式, 纵坡很小甚至为零, 道路两侧局部路段房屋林立, 采用明沟排水, 路肩边缘布置了通讯管线、给水管和路灯, 此外无其它市政配套管线。现状横断面为:中间15.5m宽车行道, 两边部分路段土路肩宽1~4m, 部分路段人行道宽5~6m, 车行道路面为混凝土路面, 由于建成时间不足15年, 混凝土路面大部分完好, 个别出现板块错台、开裂、缺角、脱空等现象。28号路定位是东莞市连接镇区的主干路, 设计车速60kn/h, 现状道路等级较低必需要进行改造。经过多方案比选, 最终确定改造后的横断面为:中间车行道宽24.0m, 两边绿化带各3.0m, 非机动车、行人混行道宽5.0m;同时增设雨水、污水、电缆沟、给水等各种市政管线;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2 改造难点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新旧路基、路面结合部裂缝的防止

2.1.1 新旧路基的处理。

改造后的中间车行道需要在原有的车行道两边各拓宽一个车道。需要注意的是旧的路基经过多年的运营已经沉降, 呈基本稳定的状态, 而新拓宽部分的新填筑土作为附加荷载, 会打破这个状态, 很容易造成路面开裂。

(1) 老路土路肩的处理。原有的28号路土路肩路基, 其实它的稳定性是很强的, 但是当改造完后, 如果直接被用作主车道, 还是难以达到规范要求, 最好进行适当的挖除重新填筑。具体是把老路堤边坡开挖成台阶状, 台阶高度控制在100cm左右, 宽度在200cm左右, 每层台阶横向铺6米宽, 纵向通长的土工格栅, 以减小沉降差。

(2) 拓宽部分路基的填筑。在路基填筑前处理好拓宽部分的软基, 可以有效的减少拓宽部分的沉降。在这个工程中, 拓宽部分的软基主要采取了换填级块石、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措施, 各项技术指标经检测合格后, 才进行路基的填筑。路基填筑材料的来源, 通过合理论证, 道路拓宽路基填料选择了工程性好土。

2.1.2 新老路面结构的结合。

在公路改建城镇道路的设计过程中, 必须考虑到新老路面结构的结合问题, 因为在客观上无论采取哪种措施都很难避免拓宽部分的路基和老路的路基之间的沉降差, 而这种沉降差会在路面产生一定的附加应力, 即拉应力, 一旦超过路面材料允许的拉应力时, 路面就会开裂。在这个问题上, 28号路采用的是充分利用旧混凝土板块, 首先在新板块侧面居中处植准16钢筋作为拉杆, 间距50cm, 长度50cm, 伸入原混凝土板块25cm;然后新浇筑一块同强度、同厚度的混凝土板块;最后新老混凝土板块上同时进行沥青混凝土罩面。

2.2 旧混凝土路面的处理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有路面进行病害调查, 以下是几种常见病害的处理方法:

(1) 接缝的处理。首先需要把旧填缝料全部清理干净, 保证缝内没有杂物。然后纵缝、横向缩缝及施工缝接缝采用热熔改性沥青油灌缝。胀缝清缝后, 缝下部填塞聚氨脂硬泡沫板厚2厘米, 高18厘米。上部用热熔改性沥青油灌缝。

(2) 交叉裂缝或破碎板块。如果旧路面是交叉裂缝或破碎板块的, 应该采取凿除破碎板的方法, 然后浇筑新砼板, 但在凿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采取的机械凿除工具可能会影响周围的板块基础, 因此最好是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截断钢筋。如果基层强度不足, 应该先进行基层处治, 然后用C20素混凝土浇筑, 厚度为15~20厘米。在处治好基层后, 重新浇筑C40水泥砼路面板24厘米, 面层和原混凝土路面板平齐, 同时设置传力杆和拉杆。

(3) 横向、纵向开裂的局部修改。如果遇到横向、纵向开裂的情况, 应该在裂缝外的20厘米左右画一个与板边垂直的边线, 然后沿着边线切开, 把破损的部分凿除, 如果是基础有问题, 就先处理好基层, 再浇筑一个厚15~20厘米的C20素砼基层。

为埋设传力杆, 在两侧边缝板厚中央钻洞, 深度10cn, 直径4厘cm, 洞的水平间距为50cm, 将洞内粉碎物清除, 并加以湿润。填实1:2水泥砂浆后, 每个洞插入一根直径φ16, 长度为20cm螺纹钢筋。

(4) 角隅部分开裂的局部修补。如果是这个情况, 应该按照破裂面的大小, 确定切割范围。板面和边缝之间的距离最少应该是1.3米。用圆弧来连接二边缝交角处, 并且要求半径要超过30厘米。

然后把边缝切开, 凿除破损的部分, 形成规则的垂直面。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把钢筋截断, 如果发现拉杆传力杆及滑动传力杆也存在问题, 应该进行修复或另设新杆。

角隅局部修补需配直径φ8双层钢筋网, 钢筋网间距10厘米双层钢筋网离板顶板底5厘米。设在架立钩筋直径准16, 间距30厘米。

(5) 脱空板的处理。弯沉检测:测量工具, 后轴重10吨载重车, 5.4米贝克曼梁, 百分表。

测点布置, 如果是刚性路面, 应该根据有关要求进行逐板编号、登记, 然后检测弯沉。

采用单点实测弯沉来控制旧水泥砼板块的竖向位移, 首先需要对板块进行地毯式测量调查, 然后进行修补控制。水泥灌浆加固工艺是在原有的水泥砼板上凿孔, 然后把孔中所有的杂物清除, 保证孔的清洁和干燥, 之后插入灌浆钢管。灌浆管用1:2水泥砂浆锚固在砼路面板中。路面板下空洞用0.5-1厘米碎石填塞。

灌浆浆液应该具备初凝时间长、施工和易性好、早期强度高、不易发生收缩等特点。灌浆材料配比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U型高效膨胀剂:早强剂:1:0:5:7:0.05:0.05。

错台板的灌浆:首先是从沉陷量大的灌浆孔开始, 按照由近到远, 由大到小的顺序, 直到下陷路面板升到相邻路面板高度。唧泥缝板的灌浆加回:一条缝唧泥, 应灌浆加固缝两侧的两块板。在每块板靠板缝的三个孔中灌浆。

脱空板的灌浆加固:如果其单点实测弯沉值在0.1~0.4毫米之间, 应该采取钻孔压浆处理, 如果是大于0.4毫米, 应该凿除原有的旧破碎板, 新浇砼路面板块。

布孔呈现梅花型, 一块砼路面板五个孔。灌浆过程中, 应注意控制砼路面板的顶升量, 可采用路面加车载方式, 压住路面板。

2.3 路面排水的处理

(1) 平原地区修筑的公路常以路堤式, 小纵坡甚至无纵坡居多。在改建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非常不利于城市道路排水建设的需要, 如果硬是改建原有的纵坡和横坡, 会大大的增加工程的成本和延长工程的工期, 因此在此次工程的改造设计中, 保留了原有的纵坡和横坡。

(2) 为充分利用旧混凝土路面, 顺原有纵坡进行沥青混凝土罩面, 而原有纵坡很小, 满足不了城市道路排水的要求。这时就需要采取锯齿形边沟, 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 采取此方法困难重重, 为了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 在路面边上设置了平石, 采用平石调整坡度与雨水口位置相配合, 同时加密雨水口的间距, 使雨水能及时排出。

2.4 反射裂缝的防治

在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沥青混凝土罩面是最常见的, 因为它既经济又快捷。28号路现状路面情况基本良好, 所以有关专家是同意采取此方法的, 但是如果是直接把沥青混凝土面层铺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 是很容易造成裂缝的, 会很大程度的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

很多的研究都表明, 反射裂缝是不可能被彻底的消除的, 只能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开裂。在这个工程中, 结合自身工程的一些实际情况, 采用的罩面结构为:原混凝土病害处理及清洗灌缝后, 喷洒粘层油, 满铺土工格栅, 然后铺约平均5cm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调平找坡层, 最后采用6cm AC-20C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4cm SMA-13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面层。罩面总厚度15cm左右, 新老混凝土罩面结构一致。实践证明, 该罩面结构, 在原混凝土路面破损较少的旧路改造中, 对防治反射裂缝效果很好。

2.5 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

本工程改建实施时, 总体上来说对交通影响较大。影响区域可在下述原则的指导下进行交通的疏解。

分流疏导:采取自然分流与管制分流相结合, 通过媒体引导市民选择其它路线出行, 在相交道路的相邻路口设置告示牌, 提示行车避开施工路段, 利用周边路网分流交通。

分幅施工, 通过新建临时疏解便道及左右幅路分开施工, 保证被相交道路的车道数满足现状交通需求, 保证现状路的公共交通、片区出入交通、组团之间联系交通与现状基本一致。

分时段施工, 白天施工对交通影响小的工作面, 在夜间交通低谷时施工对交通影响大的工作面, 同时注意控制噪声污染。

对施工组织进行动态管理, 派专人巡逻, 发现施工地段交通拥堵后, 立即撤离工地, 疏导交通, 重新研究施工组织方案。

加强交通管理力度, 加大交通安全和交通组织方案的宣传, 改善交通秩序;协调交警部门增强路段的通行能力,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立即采用应急处理, 减少其它方面因素对该路段交通的影响。如有需要, 在有合适条件的地方设置新建临时便道。

3 结束语

在公路改建城镇道路的工程中还面临着很多的实际问题。本文结合28号路改造工程设计中浅谈了几个具体问题的觖决措施。总之, 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涉及范围广、专业多, 只有进行合理设计与精心组织, 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CJJ 37-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2]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3]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

城镇雨水系统设计标准的探讨 第8篇

近几年随着国内各大城市快速发展, 在规划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急于建设, 导致城市地面径流系数变大, 城市径流量增大, 给本已低标准的城市雨水系统造成了更大的排水压力, 不可避免的造成城市内涝。

针对目前城市内涝原因的分析基本分两方面:一方面是设计层面, 主要认为国内暴雨重现期标准过低, 城市径流系数过大且鲜有成熟、有效的渗透、调蓄措施。因此国内专家建议提高暴雨重现期标准, 以武汉市为例, 专家普遍建议将武汉设计暴雨重现期由P=1年提升至P=2年;也有研究人员建议引用国外“径流零增长”模式, 从源头减少暴雨径流量等等。另一方面是管理层面, 认为应加强市政雨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维护管理, 并做好暴雨前的预防措施。

笔者就设计层面中排水标准方面进行如下探讨。

1 水力学分析

设计雨水管道系统属于满流状态, 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为流量, m3/s;μc为流量系数;A为排水管道过水断面面积, m2;H为排水管道水位与受纳水体水位差, m;λ为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m;d为排水管道管径, m;ξ为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由上述流量公式可看出雨水管道排水流量仅决定于雨水管道水位与受纳水体的水位差, 当实际雨水管道内水位与受纳水体水位差H'≥H时, 即可顺利排出雨水, 否则将产生积水。

由此可推出公式如下:

其中, H1为受纳水体水位, m;∑h为重力满流时的管道内水头损失, 即设计水头损失, m;ΔH为安全超高, 即雨水管道“超负荷”排水时的压力水头, m;H2为地面高程, m;F为管道覆土, m。

若重现期为P的雨水系统遇重现期为P' (P'>P) 的暴雨, 欲保证该雨水系统泄流量满足重现期P'的暴雨流量的要求, 则该雨水系统将呈压力流, 则需要一定的安全超高ΔH。

由式 (1) 得出:

由式 (5) , 式 (6) 得出:

将雨水流量推理公式:Q=qψF, 暴雨强度公式:[2]代入式 (7) 推出如下公式:

其中, α为暴雨汇流时间的影响因子,

式 (8) 为重现期P的雨水系统遇重现期P' (P'>P) 的暴雨, 不因雨水管道排水不畅发生内涝所需的雨水管道的安全超高。可见雨水管道水头损失与所需安全超高成正比例关系, 设计人员可采用“大管径, 小坡降, 低流速”设计思路, 以降低雨水管道对安全超高的要求, 或者一定安全超高的条件下, “大管径, 小坡降, 低流速”可增大雨水管道系统的泄流能力。

由式 (8) 推出其等价公式如下:

暴雨重现期P'的影响因素有设计暴雨重现期P, 安全超高ΔH (即管道覆土F) , 设计雨水管道水头损失∑h, 暴雨汇流时间的影响因子α。此公式可以对设计雨水系统的泄流能力进行校核、评估。

2 武汉市雨水系统分析

2.1 武汉市现状雨水系统泄流能力评估

武汉市位于华中半丘陵、半平原地区, 高程多在海拔22 m~24 m, 湖泊众多, 降水充沛, 属于低地坪, 高水位地区。

武汉市一般地区现状雨水系统设计参数及条件如下:暴雨强度公式:, 暴雨重现期:P=1年, 径流系数:ψ=0.65~0.7, 管径:800 mm≤d≤2 000 mm及箱涵断面, 坡度:i=0.000 5~0.001, 市政雨水管道覆土一般以F≥1.5 m控制, 雨水系统干管平均长度L=2 km。

为便于泄流能力评估, 先做如下假定:1) 设计雨水系统水力条件符合理论公式试用条件;2) 若遇重现期P'的暴雨, 受纳水体水位可保持设计水位不变;3) 暂不考虑α的影响;4) 设计雨水管道水头损失∑h=1.5 m。

1) 现状雨水系统遇重现期P'=2年的暴雨。

欲保证该系统雨水管道可泄流重现期P'=2年的暴雨而不致道路积水, 则雨水管道内呈压力流 (即为“超负荷泄流”) 。

将武汉暴雨强度公式代入式 (8) :

可见该雨水系统呈压力流情况下可安全泄流重现期P'=2年的暴雨而不致道路积水。

2) 现状雨水系统遇重现期P'=5年的暴雨。

同理可求得ΔH=2.458 5 m>F=1.5 m。

则该雨水系统遇重现期P'=5年的暴雨, 即使无其他外在不利因素的情况下, 沿线地段也将呈不同程度积水。

由以上计算可见, 武汉市现状雨水系统可泄流重现期P'=2年的暴雨而不致于道路积水;但遭遇5年一遇的暴雨, 则会因雨水系统泄流能力限制, 不可避免的发生内涝。至于近年来武汉市几乎每年都出现局部内涝, 则主要由现状雨水系统维护、管理不力及城市排涝系统排涝不畅等多方面原因造成, 不予赘述。

2.2 武汉市雨水系统标准确定

武汉市环保局2011年出台《武汉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其中武汉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表规划:武汉市排水标准P'≥1年以及远城区排涝标准为10年~20年 (为全国前列) 。

为保证城市排水标准与排涝标准良好衔接, 按照远城区排涝标准10年~20年 (即P'=10年~20年) 推算, 将其代入式 (8) 可推出:

由P'=10年~20年可求得雨水系统重现期P=2.818~4.894。

因此笔者认为武汉市一般地区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应上调至P=3年~5年, 而非现在设计单位普遍取用的P=2年。

另外, 此值与欧盟推荐的城市设计暴雨重现期P=5年 (欧盟城市设计内涝重现期P'=30年) [2]相近, 也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推算的合理性。

3 结语

根据笔者所得公式及武汉市发展及设计情况, 笔者建议武汉市雨水系统设计重现期调至P=3年~5年, 并推荐采用“大管径, 小坡降, 低流速”[3]的设计思路, 发挥其泄流优势。研究人员可利用本公式以及当地具体经验拟定其相应的雨水系统的暴雨重现期, 另外也可供设计人员对具体雨水工程泄流能力进行验算、校核。

参考文献

[1]李大美, 杨小亭.水力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2]GB 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

三维度解读城镇化顶层设计 第9篇

该《规划》共分八篇31章,其中与房地产未来大势直接相关的大概有十余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值得重点关注的维度,分别是城市群的发展概念及思路,城市未来的发展及规划建设规范,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土地流转模式。

城市群的发展概念及思路

城市群的发展概念及思路,指明了地产商全国化布局的战略方向。

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城镇化地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的原则,发展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

首先,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要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其次,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再次,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建立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城市未来的发展及规划建设规范

城市未来的发展及规划建设规范,对地产商提出了更加专业和综合性的要求。

《规划》在第五篇“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中讲到,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建设和谐宜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

首先,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推动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卫星城疏散。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严格规范新城新区建设,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防止城市边界无序蔓延。

其次,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科学确立城市功能定位和形态,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合理划定城市“三区四线”,统筹规划市区、城郊和周边乡村发展。保持城市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坚持“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持之以恒、加以落实”,防止“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

再次,推动新型城市建设,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高智能化水平,增强历史文化魅力,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最后,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理念,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

城乡一体化的土地流转模式

城乡一体化的土地流转模式,决定了地产商未来拿地和盈利模式。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首先,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其次,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满足城镇化用地需求。

再次,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加快财税体制和投融资机制改革,创新金融服务,放开市场准入,逐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地方税体系,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在完善法律法规和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和评级制度,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

最后,健全城镇住房制度。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推动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有效保障城镇常住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健全住房供应体系,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建立各级财政保障性住房稳定投入机制,扩大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调整完善住房、土地、财税、金融等方面政策,共同构建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推进部门信息共享。

城镇设计 第10篇

人文主义建筑思想 (Humanism of architecture) , 原来指的是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倡的建筑指导思想。它是根据文艺复兴文化新思潮“人文主义”而确立的。人文主义者的口号是:“我是人, 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人权、人性和个性自由, 都是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世界观为前提的。它继承湮没已久的古典文化遗产, 动摇教会权威, 打破禁锢人心的封建愚昧, 为近代的文学艺术、建筑等等的发展开辟了宽阔的道路。由于人文主义建筑思想的影响, 使文艺复兴建筑在世俗性建筑类型与设计手法上得到很大的发展, 也为建筑理论的繁荣活跃奠定了基础。人文主义理论家们常以人体作为匀称的典范来论证建筑的美, 把古典柱式的构图解释为来源于人体的比例。

住宅使用主体是人, 住宅设计与建设应创造方便、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 并能培育个性, 展示才华, 体现出对人的关怀。住宅设计与建设要考虑居住者的要求与意见, 一方面要从住户的居住实态调查入手, 了解住户的潜在愿望和生活状况;另一方面还要提供条件, 让居民能参与设计, 从而建立符合现实和未来生活的居住空间模式。

2 全过程的住宅设计创造住宅的人文价值

人文主义的建筑思想应该贯穿于住宅开发与设计的始终。随着住宅开发与建设的商品化进程的推进, 住宅设计也被迅速推向市场, 设计对商品住宅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开发商不象计划经济时代把设计看作是“制图的过程”而是把设计看成是策划的一部分。设计与策划并提, 是一种理念上的大转变。住宅的人文价值首先取决于设计, 它的含金量是最高的。所以, 以人为本的理念应渗透入到住宅的前期策划、居住小区的规划与设计、住宅的建筑设计以及居住区的施工与评定的整个住宅建设过程之中, 后期的物业管理模式在前期策划阶段就要充分考虑以便使之融入到整个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之中。

住宅的设计应坚持整体设计 (total design) 的方法, 把从宏观到微观的物质对象都纳入设计, 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考虑。二次大战后在欧美出现了一系列整体式综合居住小区设计, 如伦敦的巴比坎中心、纽约的1199广场小区等, 其设计手法是把各项生活和工作空间及生活设施组合在一个大型构筑物群体中。美国著名的威顿贝克联合事务所提出的工作准则或哲学是坚持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设计前的可行性研究;强调从个体到群体、以至家具、雕塑、庭园。室内装修直到烟灰缸等细微末节都予以充分考虑;设计应将结构功能、审美、经济以及有关建筑事物合成一个成功的整体, 达到为业主提供最优质量的服务的目的。

住宅规划设计要求融入更多的人文精神, 体现出对各个阶层、各种人群的人文关怀。进入21世纪, 有三个全新的社会现象值得关注:一是住宅建设的适度超前性;二是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 社会上出现诸如“白领”、“蓝领”等按收入划分的社会阶层, 他们在消费、文化、生活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异;三是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住宅规划设计者既要研究住宅的居住文化和居住社会化, 使住宅产业不仅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也要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社会上经济收入不同的社会阶层, 在消费、文化、生活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我国住宅开发建设分为针对中低收入阶层的经济适用住宅, 以及针对中高收入阶层的商品住宅两种不同房源构成体系, 这在客观上就形成了两者的售房定位不同、销售对象不同。但从居住社会学的角度分析, 各种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生活在同一个社区里要比生活在不同社区好, 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生活在同一个社区里, 可以促进他们的交流, 理解和融合, 创造共同的社区文化, 化解因收入差距而带来的种种矛盾。住宅规划设计者如能突破传统的小区规划设计理念, 塑造完全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住宅小区, 体现更加丰厚的人文精神将是我们共同关注的。

不仅仅是为了体现对各个阶层、各种人群的人文关怀的要求, 商品住宅的市场也要求住宅具有“均好性”。“均好性”的核心在于市场取向, 在认真进行市场调查、确定开发定位的前提下, 规划设计应根据不同购房对象的需求, 不仅要做到全局成功, 还要争取户户满意, 使用户有多种选择的余地。小区的总体规划、公共设施、环境绿化等均要考虑共享性, 尤其是绿化景观要流入组团, 以营造亲切融合、生活气息浓厚的氛围。均好性不仅体现在规划设计方面, 还要注重于材料、构造、公共设施、施工质量、乃至于室内一次性装修和物业管理, “均好性”的核心就是综合质量好。

3 广泛的居民参与保证住宅的人文内涵

居民参与是保证住宅适应居民个性化要求的重要手段, 也是对居民居住需求权利的尊重, 是住宅设计与建设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使用者参与, 在建筑领域, 其具体内容是指使用者和专家、政府官员等团体以正式或非正式的伙伴关系合作的过程。参与最初是规划设计中的一种趋势, 后逐渐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而且是近几十年来最受关注的主题。实际上, 人们以自己的行为建造房屋, 建设自己的家, 这在世界各地的住宅历史上一直是个重要的内容。

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发表的《华沙宣言》中曾明确提出“人类居住建设规划应有市民参与, 并反映出对全部需求和权力的充分尊重”;“应把居民参与居住环境建设视为他们基本的权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满足了基本的居住标准之后, 居民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要更好满足这些需求, 居民必须亲自参与到居住环境的创造过程中, 提出自己的需求, 发表自己的见解, 行使自己的决策权, 并参与实施的具体过程。一方面, 专家可以更直接、更全面、更细致、更具体地把握居民的需求和价值取向, 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其专业技术和才智, 更好地为社会、为居民服务, 使其作品更实用、更贴近现实生活因, 而也更受欢迎;另一方面, 对居民而言, 更有利于发挥其潜在的创造力, 并在参与创造的过程中, 增强其环境意识和认同感, 学习、掌握有关环境创作、建设、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以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把握自己的居住环境。

4 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体现住宅的人文精神

全世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住宅设计领域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设计、节能设计观念得到很大发展。我们现在谈“人文主义”、“以人为本”, 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来重视我们的居住环境, 但这还不够, 我们还要考虑到子孙后代。

从本质上说,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意味着在不损害后代利益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承认人人享有健康良好的生活水平的权力, 以及选择和参与政府机构的权力。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的关键在于使生命维持系统的自然资源得以最佳利用, 最终能够维护后代的生存利益。

所以, 我们的住宅建设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因此要着重强调经济与资源节能型消费。我们的住宅建设要提倡节能、节地、节材, 并建立起使有限的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再利用的住宅体系。我们的住宅建设应充分注意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全球性关注的主题之一。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创造良好的室内外居住环境是我们未来的唯一选择。住宅建设要积极保护基地上的生态环境, 要注意最少量的社会污染, 使住区形成零排放或最小排放系统。建立起各种形式的良性再生循环系统, 建立起无废无污, 高效和谐的绿色生态系统。

生态住宅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基本上不触动生态环境的平衡所以生态专家们一般又称其为环境共生建筑它不仅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而且其所形成的作用将十分有益于人类的健康。

摘要:住宅对人的影响有健康、精神和文化等多重方面。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的提高, 故此, 一方面对于居住环境和设施的要求提高, 另一方面对文化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因此, 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传统民居中的人文主义概念引入设计中, 成为现代城市住宅模式人文思想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城镇住宅设计,人文主义

参考文献

[1][法]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陈志华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运行模式设计 第11篇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保障对象;融资方式;保障形式;法律制度

保障性住房的运行模式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要保证这个系统高效的运行,既要协调好系统内的各个要素,又要保证本系统与社会这个大系统相协调。保障性住房运行模式的设计,应该由政府为主导,其它部门协调参与,致力于形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统一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模式,这个模式涵盖了住房保障对象的界定、融资方式的创新、保障形式的选择和法律制度的完善等模块,即要系统解答保障性住房为谁提供、靠谁提供、以什么形式提供等问题。这些模块是构建协调、高效、动态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模式的核心要素,是相辅相成的。

1 住房保障对象界定的过程

住房保障对象的界定是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前提,更是保障性住房运行模式形成的关键所在,保障对象的界定涉及三个主要环节,即:①基本住房需求的确定,既满足“住得下、分得开”的要求,又要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②保障对象收入标准的界定,不仅考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而且应将进城打工者、刚毕业的大学生等也逐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有条件时,可逐步将中低收入的工薪家庭也纳入住房保障范围;③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即使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享受不同程度的保障,且鼓励大多数老百姓“自住其力、量力而行、租购并举、梯度改善”。

2 保障性住房融资方式的创新

(1)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绑定开发住房保障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稳压器,持续健康的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长远的成长,故保障性住房应与商品房绑定开发。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的绑定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解决:一是规定各城区必须建立一定数量的经济适用房,比例根据各城区房屋供应量、保障性住房需求量、政府财政能力等实际情况确定;二是经济适用房在普通商品房开发中配建,要求商业房地产开发商在某个区域开发大型楼盘时,必须向政府承诺所建住宅含有一定比例的经济适用房。

(2)促进融资模式多元化在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融资过程中,通过融资模式的创新,如引入BOT、BT、PPP等模式,大规模引入社会资金,将单一的政府直接融资方式转化为政府引导下的商业化运作方式,既能保证政府“重民生,促和谐”目标的早日实现,又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真正达到“多赢”的目的。[1]

3 保障性住房保障形式的选择

我国城镇需要住房保障的低收入者人数较多,而另一方面各级政府的财力和保障能力有限,故应积极探索多种保障形式以满足多层面的需求。

(1)房价调控是住房保障的最基本形式实际上,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充分考虑居民的住房需求,引导开发商长期健康发展。房价要调控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关键是要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使房价能与居民消费水平相协调,使更多的居民能够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住房问题,满足广大群众的住房需求,自然就减轻了政府的住房保障压力。

(2)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常见住房保障形式需进一步改进:①关于经济适用房的产权问题,应规定由出资的地方政府和保障对象共同拥有经济适用住房产权,出资比例主要根据土地使用和建筑及安装费用比例来确定。这样必将大大压缩以经济适用房牟利者的利润空间,让经济适用房惠及真正需要保障的人。②廉租房除集中建设外,对于运作过程中出现资金断链、销售出现问题的商业项目,政府可以通过收购或委托方式进行盘活,用于廉租房项目。

(3)“夹心层”的住房保障问题需提上日程通常我们说的社会保障都是将社会保障资源分配给“最需要或最贫困的人群”[2],而忽略了“夹心层”。这部分人可能是业务上的骨干但不是企业领导,是学校的主力教师但还未成名成家,是社會鼓励的好青年但政府税收不会直接负担的的那部分年轻人。他们的发展状况检验着一个社会的公平、开放、和谐程度,高房价对这批“城市建设主力军”的挤压效应,不仅会打击他们投身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发育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建议通过完善“两限房”、规划城市公共租赁房屋、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开拓政府主导下社会各方参与的合力体制等方法,解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

4 保障性住房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1)国家主管部门尽快制定《住房保障法》住房保障政策的高效率实施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立法先行是住房保障规范运作的关键。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贫富差距,迫切需要社会保障的健全和完善,以体现二次分配的公平性。从社会保障和关注民生两个角度来看,住房权都应该作为人民生存权的一部分,应该以立法形式来保障,尽快建立起我国的住房保障法,以法律形式详细的规定住房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水平、保障资金的来源、专门管理机构的建立和权限的划分,以及对骗取保障行为的惩罚等,从而达到权责分明,措施有力、落实得当的效果,逐步实现全体居民的居住权。

(2)各级政府责任的落实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现阶段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影响了保障性住房制度的落实。住房保障管理的专业性较强,涉及被保障人员的资格审查、补贴资金的测算、房屋的维修管理、被保障人员收入提高后的退出等诸多方面,住房保障制度的落实也涉及财政、税收、土地、规划等多个部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3]。本文建议从以下两方面予以完善:①健全组织实施机构。住房保障的有效实施,需要有相应的决策、协调、实施和监管机构,并配备充足的实施经费和人员。②加强对住房保障机构及相关人员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级政府应当将本地区住房保障工作实施情况,定期向同级人大常委会作专项报告,接受人大监督;并开设网络、信箱等平台,及时向社会公示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还要形成立足实际、科学合理的住房保障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对各级住房保障机构及人员的考核力度,并将住房保障实施情况和成果列入政绩考核体系范畴。

5 结 论

本文对吉林省保障性住房运行模式的构想还只是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只能说是针对目前已掌握的中低收入群体住房特点和我国城镇住房保障现状及执行中呈现问题的一种解决思路,要使这种思路真正成为政策建议和实施计划,还有待于未来进一步实证研究的有力支撑。保障性住房研究是一项关系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大研究课题,是社会各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笔者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研究和实践,最终能够建立起完善、协调、高效、动态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娜.廉租房新型融资模式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1:131~132.

[2]Neil Gilbert编,郑秉文等译.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全球发展趋势.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2.

江南水乡城镇形象设计要素探讨 第12篇

江南水乡城镇独具“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建筑风格,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演进, 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正日益凸显。因而, 合理有效地挖掘形象构成要素, 总结要素调整途径, 对保持此类城镇的生机活力、维护其持续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江南水乡城镇形象设计要素构成

不同的水乡城镇有各异的城镇形象, 但构成其城镇形象的要素一般可以归纳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大方面, 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的设计要素是江南水乡城镇的共同语言, 不仅勾勒出完整的江南水乡城镇形象轮廓, 更造就了气质、精神和气魄不同的江南水乡城镇。

(一) 物质要素

物质要素主要体现在自然要素、空间形态、建筑风貌三个方面, 三者息息相关、协同共生。物质要素是城镇形象营造的重要内容, 但其更多反映的是人工建设的痕迹, 更易被人工化改造, 因而充分利用现有的物质资源, 是引导和保护江南水乡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设计手段。

1. 江南水乡城镇所植根的自然要素

城镇灵魂的产生与传承都与其特定的环境休戚相关, “因环境而生, 因环境而传, 因环境而变, 因环境而衰”是对二者互生关系的最好阐释。江南水乡城镇所植根的自然环境是其最为本真的形象, 如果用江南水乡城镇形象的图底关系来表述, 那么自然要素就是“底”, 为小城镇“图” (城镇形象) 的空间发展提供基础。

自然要素作为支撑小城镇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小城镇形象的承载者, 内容众多, 具体表现为城镇内的资源, 包括水体、植被、地形、地貌等, 都是水乡城镇特色的重要体现者。

2. 江南水乡城镇所演化的空间形态

从空间构成上看, 江南水乡枕河而居、因河设市、夹岸而街、水陆两相宜, 筑就了人们心中小桥流水人家的闲适意境。如果说河道是江南水乡城镇的平面结构线, 那么庙塔无疑是其竖向制高点, 它们共同勾勒出水乡的三维空间形象。

(1) 河道为轴线, 空间呈线型扩张

江南水乡河道纵横, 由于交通便利, 街道经常化为以商业为主的沿河街道。以河为轴, 顺应延展的方式是古镇扩张历史的主要脉络:即古镇沿河地带空间出现线型关系, 街随河走线型扩张。与传统村落的由房间到“街坊”, 逐渐形成的“块”有所不同, 这种线型关系突出表现在河、街、屋三种空间要沿同一轴线的并行重复。

(2) 庙塔为制高点, 天际线呈凸弧形

水乡城镇大都是从自然村落到集市、集镇发展起来的。城镇的天际线开始时一般都是平缓的单弧线形, 没有多大起伏, 这个阶段是形态的逐渐形成与发展阶段, 聚落规模小, 布局松散, 缺乏明显的中心区。随着聚落的发展, 有些自然村落发展为集市与集镇, 成为周边地域的中心, 天际线这时呈凸弧线形, 为形态的稳定阶段, 镇内的结构节点越发明显, 布局渐趋紧凑, 出现中心区, 天际线的制高点一般为庙、塔。

3. 江南水乡城镇所塑造的建筑风貌

“粉墙黛瓦”是人们对江南水乡建筑风貌的总体印象。水巷幽仄, 山墙起伏, 形成古朴静谧的意境美;宅院四合, 虚实有致, 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美;建筑轻巧, 色彩淡雅, 产生优雅别致的视觉美。

(二) 非物质要素

与物质要素不同, 非物质要素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而成的, 其中人类活动起着关键作用, 包括社会风俗、习惯、民族特色、人口构成特色、人们的宗教娱乐活动、劳作、生活、文化特色, 民间工艺、环境绘画 (壁画) 、环境雕刻、广告、影视等。

江南历史悠久, 多种文化的交融形成江南亦俗亦雅的地方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而江南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因素和人文因素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水乡生活文化。水乡妇女“包头巾、束腰兜、绣花鞋”, 年终岁时有“摇灯船”、“烧田蚕”、“鱼戏”等民俗活动, 春节吃年糕、元宵节吃汤团、清明节吃青团、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 日常饮食以水产、蔬菜为主。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生活和交通方式等都具有水乡独特的风情。江南水乡城镇这些特有的地方文化, 是构成其城镇形象的动态氛围。

二、同里古镇形象设计要素

同里古镇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 是众多江南水乡城镇的典范和代表。其形象特色就在于街巷逶迤、河道纵横、街缘水曲、路由桥通、环水设市、傍水成园, 巧妙地把河、桥、街、路、宅、园联结成一体。本文以同里古镇为例探析其如何利用景观要素以形成其特有的城镇形象。

(一) 同里古镇形象设计要素解析

1. 流水

同里是江南典型的水乡古镇, 镇内水网自成一体, 它以“醇正水乡, 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 (见图1) 。“同里以水名, 无水无同里”。镇区内居民临水而居, 一切建筑布局围绕水做文章, 因水成街, 因水成路, 因水成市, 因水成园, 巧妙而自然地把水、路、桥、民居、园林等融为一体, 构成了古镇同里特有的水乡风貌。

2. 古桥

星罗棋布的水成就了同里众多的古桥。桥作为河道与街道的交点, 是人群交往联系非常密切的重要节点, 以其特定的使用功能及形象营造功能成为同里最富艺术感染力的节点之一 (见图2) 。

同里与大多数江南城镇一样, 以河港交汇处形成商业中心, 所以最为人称道的“三桥”是古镇最为繁荣的地方。江南带状的街道空间以及狭长的河流肌理, 总给人一种封闭压抑之感, 而桥的存在将人从狭窄空间带入舒缓空间, 这种独特的空间位置使桥头成为水乡城镇空间结构中位置重要、富有特色、并对表现其城镇风貌起到重要作用的开放空间。同里古镇的开放空间主要包括三桥地区、中川桥头、东溪桥头、饮马桥头、升平桥头等。

3. 园林

自古江南多园林, 同里也不例外。同里最著名的就是其“贴水园”——退思园 (见图3) 。

退思园与传统江南园林是一脉相承的。园子布局小巧玲珑, 在一方仅有九亩八分的窄小土地上建造起来, 建有亭台楼阁、廊舫桥榭、厅堂房轩及假山水池, 几乎涵盖了江南园林的全部景致。退思园又是独辟蹊径的, 它一改传统园林建设的纵向结构, 而采用横向并列之术, 充分利用漏窗、屏风、回廊等障眼和迂回手法, 让人常有山穷水尽园已游完之感, 但每到关键之处, 便有新景忽然出现, 顿觉柳暗花明。而且, 园内所有亭台、楼阁、桥坊、回廊和假山全都紧贴水面修筑, 如同浮于水上一般, 尽显“贴水园”特色。

4. 街道

街道是水乡城镇物质形态要素中最主要的要素之一。在水乡城镇中, 街道是组织景观的重要手段, 它往往是城镇形象的具体表现, 街坊、民居、店铺等沿着街道并行布置, 共同构成完整的城镇空间 (见图4) 。

同里的街道是“小家碧玉、清丽可人”。街道没有明确限定的空间领域, 街道与两旁建筑之间的空间限定度极弱, 内外几乎互相渗透。与这种空间品格及多功能复合相得益彰的则是传统文化赋予同里街道固有的亲切、热闹感, 而这种氛围的形成与街道、建筑间的良好比例关系密不可分。街道宽度与临街建筑高度之比多为0.5左右, 一般不超过1, 这种比例虽使人感到有些压抑, 却不失亲切之感 (见图5) 。

5. 民俗

同里历史悠久, 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绵延久远、辐射广阔的同里宣卷被录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还被誉为“民间口语史诗”的赞神歌、民间唱茶艺术李记阿婆茶、民间歌谣珍珠塔的传说、地方婚俗走三桥等。此外, 同里青团子、袜底酥、闵饼、状元蹄、芡实等地方特产也颇受游客们欢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同里几千年的文明, 也赋予同里以人格化的气质和精神, 它们与物质要素共同构成了同里鲜活的形象。

(二) 同里古镇形象要素现状解析

1. 现状问题

在同里古镇旅游开发不断深入发展, 旅游产业GDP贡献值不断提升的背后, 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暴露并明显化。对古镇而言, 传统社会渐渐瓦解;而来自游客的意见则反映“商业化过浓”, 传统格局和风貌受到破坏。同里的古镇形象持续性保护面临挑战, 本文以构成其城镇形象的两大类要素为视角, 指出同里古镇形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以期从规划角度为同里古镇形象的整体性及持续性保护提供支持。

(1) 自然资源

空间资源利用不足。同里作为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一, 其镇域及周边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颇具特色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而目前, 同里总体格局过于偏重古镇保护, 仅仅局限在古镇内部发展, 与周边的同里湖、九里湖等自然元素未能形成有机整体, 并且周边的农田、林地、村庄等旅游资源都空缺闲置。因而, 同里亟需资源整合, 与周边形成联动发展。

(2) 建筑风貌

随着经济的发展, 同里的建筑风貌主要面临新旧建筑协调的问题。同里的总体格局一直局限于古镇, 古镇内部保存有十分完好的明清建筑群, 而外围建筑风貌与古镇风格大相径庭。其实早在2004年同里古镇区外围改造工程就已实施, 但仅是镇口处停车场外墙改为仿古围墙、松厍线同里镇区段150米路段两侧局部立面改造, 并不能与古镇区形成连续、完整的建筑风貌。

(3) 非物质要素

非物质要素的传承首先是人的存在, 然而大量原住民的搬离以及外来人员的入住, 使得同里正面临着“小桥、流水”依旧, 而“人家”不在的尴尬局面。此外, 由于对本地文化内涵的深度及外延广度挖掘不够, 导致旅游开发项目缺乏创意, 纪念品与周边水乡城镇如出一辙。因此, 同里应在营造浓郁地域特色氛围的过程中, 完善景区经济结构, 激发景区的生存发展活力, 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留住原住民。

2. 解决思路

(1) 培育自然环境, 构建同里景区

将古镇、同里湖、九里湖作为同里景区进行资源整合, 统一开发, 推动同里旅游迅速从传统的“两堂三桥”、“一园一街”格局中走出来, 进入一个“镇湖一体”的发展新格局。从培育整个景区自然环境出发, 保护景区的绿化环境, 使同里景区自然与人文有机融合。而同里湖、九里湖作为景区内具有代表意义的自然元素, 应严格控制同里古镇与二者之间半岛区域的建设活动, 以生态绿化为主, 减少湖体周围的居住点, 将湖体凸显出来, 使同里湖、九里湖与古镇区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 延续千百年来形成的自然肌理。

(2) 控制整体格局, 协调建筑风貌

与资源利用一样, 建筑风貌必须从同里景区整体来进行控制。景区建筑应延续轻巧、淡雅、秀丽的建筑风格和黑、白、灰的基调, 民用建筑以淡雅色调为主, 注重改善基础条件, 有些公共建筑和纪念建筑, 可适当用重色, 但应重视景区的宏观控制和街道、群体性色彩的和谐。此外, 新建筑的尺度和体量方面应追求“宁小勿大”、“宁低勿高”, 保持景区现有平缓舒展的天际线, 可在局部区域突起, 使天际线在平淡中略有起伏变化。

(3) 挖掘文化特色, 营造原真氛围

利用景观设计手法, 将同里景区神话传说、传统民俗等地方文化元素图文并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更为形象地传承当地历史文化;其次, 通过书本教学、娱乐活动等形式提升传统工艺的知名度, 拓展传统工艺品的市场前景;同时, 政府应加大投资, 确保传统手工艺人的收入, 举办传承人培训班, 确保民间工艺的原生态传承。

维持同里原有的生产、生活形态, 鼓励和吸引原住居民长期定居。充分利用传统民居“窄面阔, 大进深”的空间特点, 构建“前店后房”或“下店上房”的商业铺面, 营造传统街市的市井氛围。通过生产生活形态的展现, 使景区的文化意义及古镇意象得以复兴与传承。

三、江南水乡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形象设计

(一) 整体统筹

从整体出发 (天人合一) 的传统文化, 恰当地处理了人、建筑、城镇以及自然之间的关系, 其城镇形象鲜明的程度表现为:人—建筑—城镇—自然环境, 人成为城镇的主体, 拥有大自然。而强调系统性 (时效人合一) 的现代文明, 在强调以人为主的建设过程中, 其形象突出的程度依次为:城镇—建筑—环境—人, 人被淹没于自己创造的人工环境, 背离大自然。

这种两极分化的反差, 反映出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江南水乡城镇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作用下的产物, 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系统。因而, 在此类城镇的形象设计过程中, 应尊重其本源的设计理念——天人合一, 注重保护和体现古镇环境的整体性, 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融合统一, 才能延续千年形成的古朴江南城镇形象。

(二) 与时俱进

面对现代多元化的选择, 江南水乡城镇首先面临的是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的接续相融问题。江南水乡城镇与现代人的物质生活紧密联系, 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进行“变通”, 同时注入新的元素与活力, 以动态视角来建立江南水乡形象设计与发展方式, 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 科学管理和引导

江南水乡城镇丰富的历史文脉资源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但在社会经济转型的今天, 这些珍贵资源却面临众多威胁和挑战, 因而对此类城镇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引导是其永续生存与有序利用的关键。

四、结语

如同人的生命需要相同的血脉得以延续一样, 江南水乡古镇也需要独有的“根脉”即景观要素使其文化脉络及古镇特色得以传承。本文在城镇形象要素设计中强调景观要素富有生命力的传承发展方式, 注重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随着景观要素的丰富与发展, 水乡古镇将变得更加精致、迷人、典雅, 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日益增强。

参考文献

[1]阮仪三, 邵勇, 林林.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与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 2002 (1) .

[2]文剑钢.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M], 2001 (5) .

[3]陆志钢.江南水乡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M], 2001 (5) :59-61.

[4]文剑钢.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可持续发展设计理论研究[J].城市规划, 2000 (2) .

[5]熊侠仙, 张松, 周俭.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对周庄、同里、甪直旅游状况的调查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 2002 (6) .

[6]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总体规划 (2002-2020) .

[7]邵勇, 胡力俊."江南水乡村镇"的再解读及其保护与发展[J].南方建筑, 2009 (1) .

[8]饶晖, 洪杰, 卢波.江南水乡小城镇形象特色规划——以苏州同里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3) .

上一篇:综合性开放题下一篇:工业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