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情怀范文

2024-09-20

悲悯情怀范文(精选8篇)

悲悯情怀 第1篇

一、政绩卓著的爱民情怀

苏轼科举考试成功后, 从最基层干起, 先后担任过各种地方官, 并在中央担任过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帝师等职务, 最高级别是正三品。在每一任上他都尽心尽力地为老百姓谋福利, 并且做出了非凡的政绩, 也因此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正如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你心里有群众, 群众心里才会有你”一样, 他是当之无愧的政治家。

他在杭州想办法修复了毁坏的水井, 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问题, 疏浚了西湖, 修建了著名的苏堤;密州发生蝗灾, 他亲临抗灾一线, 在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 研究部署抗灾救灾措施, 想方设法捕杀蝗虫、救助饥民和弃儿,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最引人注目的成绩是在徐州抗洪救灾中的表现。面对黄河决堤, 滔滔洪水直逼城下七十多天, 他没有丝毫的畏惧感, 十分镇定地指挥抗灾救灾工作。他阻止富户出逃, 稳定民心;调集民工加固城墙并请求禁军支援抗灾, 军民团结抗洪;组织开凿引水渠道并派人救援城外被困群众;洪水退后, 他请求朝廷加固黄河大堤, 防洪成效明显, 并因此受到了神宗皇帝的褒奖。

二、注重养生的爱己情怀

生活的困苦不能阻挡苏轼有一个健康的身心, 他把“安分以养福、宽慰以养气、省费以养财”作为养生的原则。黄州气候湿热, 有瘴气, 家人均感到水土不服, 为了养生保健, 苏轼便自创了一套“保健操”:子夜起来, 面东而坐, 上下牙齿叩击三十六下, 舌头不时搅动, 产生唾液后咽下, 想象着唾液沉入丹田, 再多次重复;按摩脚心、脐腰以下、耳、面、颈直至发烫;捏按鼻梁左右各六七下, 然后入睡。他还编了一首健康歌:“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 命曰“寒热之媒”;皓齿娥眉, 命曰“伐斧之性”;甘脆肥浓, 命曰“腐肠之药”。

洗澡和梳头是苏轼重要的保健方法和爱好, 在海南时, 因为没有洗澡的器具, 他便采用了“干浴”的办法, 就是睡前用双手按摩全身。他每天的生活十分有规律, 早上起来梳理头发, 中午在窗下盘腿而睡, 晚上睡觉前再用热水好好洗个脚。

三、烹调美食惠己及人

苏轼喜欢品尝美味, 并且是一名厨艺高超的烹饪专家。在黄州时家中粮食有限, 不得以而吃大麦饭, 而大麦比较粗糙, 难以下咽、难以消化, 他便在大麦里面掺入一些红豆, 成为“二红饭”, 这样使味道变得更鲜美且易于消化。东坡肉这道名菜就是他在黄州发明的, 他在《猪肉颂》里这样写道, 把锅洗净、肉切块, 文火慢炖, 等到它自然熟透时再揭开锅, 当地猪肉便宜, 富人不吃, 穷人不会煮。还有一道素菜叫东坡羹, 他在《东坡羹颂》里这样描述了东坡羹的做法:“东坡羹盖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也, 不用鱼肉, 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 若蔓菁, 若芦菔, 若荠, 皆揉洗数过, 去辛苦汁, 先以生油少许涂釜缘及瓷碗, 下菜汤中, 入生米为糁及少生姜, 以油碗覆之, 不得触, 触则生油气, 至熟不除。”

贬居惠州时, 当地生产能力有限, 每天只能杀一只羊, 他经常买不到肉, 就让屠户把羊脊骨卖给他, 他回到家中把脊骨煮熟, 捞出锅后在上面撒少许盐, 用火烤至微焦, 又是一道美味。苏轼发明的美食方法不胜枚举。这些美味的烹制方法流传至今, 惠及当代后世。

四、慈善义举扶弱助困

密州发生蝗灾时, 他亲临抗灾一线, 想方设法捕杀蝗虫、救助饥民和弃儿。黄州居民大多十分贫困也存在一个陋俗, 就是生育的婴儿超过他们的养育能力时, 要放到木盆中溺死, 由于当时没有节育措施, 所以很多刚出生的婴儿被溺死了。苏轼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痛心, 他一面请自己做官的朋友出面用政府力量来改革这个陋习;一面身体力行动员自己本地的朋友和士绅组织了一个名为育儿会的民间慈善组织, 通过用士绅交纳的会费来救助这些可怜的婴儿。并邀请一名当地秀才和一个和尚来管理会费, 这些会费主要用来购买粮米、棉花、布匹等生活必须品。

岭南地区气候湿热, 多瘴气, 容易引发瘟疫, 当地交通、文化、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 瘴气之病害死了很多人。他知道治疗瘴气之病需用葱、姜、豆豉三者在一起煮, 但当地不产黑豆, 人们也不会做豆豉, 他便写信让朋友寄来黑豆, 并教会了当地人做豆豉, 救活了很多人。当地缺医少药, 他还经常让朋友寄药材过来施舍给人们。就连酒他都储备了很多, 准备施舍给需要的人。正如他在《书东皋子传后》中所说:“病者得药, 吾为之体轻, 饮者困于酒, 吾为之酣适, 盖专以自为也”。

苏轼擅长画墨竹、枯木、怪石, 他有一次受理一个绸缎商状告一个扇子商人的案子, 原来扇子商人借绸缎商人二千匹布, 因为死了父亲和扇子当年销路不好而无力偿还。苏轼想如果直接判扇子商人偿还, 有可能导致其家破人亡, 怜悯之情油然而生, 就让扇子商人拿二十把扇子过来, 他飞快地在上面作好了画, 告诉扇子商人每把一千贯, 让他上街去卖, 扇子很快被抢购一空, 扇子商人也偿还了债务。

五、结语

苏轼在政治上是失意的, 但他的心灵上却没有丝毫的失意。他的时代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纸币, 市民阶层突飞猛增, 人们的情感更加丰富, 对社会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汉唐以来的文化传承, 加上宋代以文立国的基本国策, 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举制度的改进, 培养出来了一大批文化人才, 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文化生产能力的有效提高。是历史创造了英雄人物, 在这个浓厚的文化大背景下, 苏轼这个伟大的天才便应运而生了。苏轼受到后人极力推崇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悲天悯人的个人品格, 他总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 而从不计较个人的福祸荣辱。

摘要:苏轼是我国历史上的伟人, 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人们通常只知道他是一位诗人和词人, 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政治上也有极高的天赋, 在每一个职务任期内都有一定作为, 他在饮食文化、养生文化、慈善关爱等方面也有深入的思考与实践, 这些都来自于他悲悯的人生情怀, 却因他的过高文学名气和坎坷的仕途而被人忽视了。本文通过多方查阅相关资料, 概略论述苏轼的悲悯情怀, 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苏轼。

关键词:苏轼,仁爱,悲悯情怀

参考文献

[1]林语堂, 张振玉.苏东坡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1]林语堂, 张振玉.苏东坡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

[2]杨东声.苏轼及其时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 8.[2]杨东声.苏轼及其时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 8.

[3]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7.[3]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7.

[4]康震.康震评说苏东坡[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1.[4]康震.康震评说苏东坡[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1.

[5]王新龙.苏轼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 7.[5]王新龙.苏轼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 7.

悲悯情怀 第2篇

1.可我他娘的又不是为你的智商作担当的

“大家好,我是TFBOYS易烊千玺,是组合里的舞蹈担当。”这通常是我的开场白,我从前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我知道自己唱歌比不上二王,本来也就是为提高组合舞蹈能力而进的,虽然为了节目效果会说自己最帅但门面担当真的不是我。不是认为自己不好看的意思,我是发自内心的欣赏王俊凯和王源的长相。

不过你应该注意到了,从前。对,那只是我从前的想法了。这当然不是我认为自己突然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了起来,更不是我抽风想用“普通话担当”、“直男担当”之类一系列耿直但不乏智障的称呼。只是根据我最近看到另两位队友的种种令我匪夷所思的事,我认为自己更适合另一个称呼。

情商担当。

没错,这是真的。对于王俊凯这种情商永远挣扎在及格线的人我就不多说了。至于王源,我只能说我也很奇怪,他其实是很敏感的,对人对事甚至可以说是我们三个中最老练最识大体最能讨人欢心的那一个,虽然他在王俊凯的事情上一向让我对他掉情商的速度刮目相看,不过平均起来的话他依旧比我强那么一点点。

只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似乎开始将面对王俊凯时的表现发展到一切事情上去,开始心不在焉地搞砸许多事到王俊凯这种老人家都反映过来他不对劲的程度。鉴于老王虽然发现他不对劲但仍旧不管不顾地把他往死里护的卑劣行径,我只能光荣地成了这情商担当。说白了就是帮他们俩擦屁股的。

这事我干得憋屈,但是我忍。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朋友关系,我是在等,等王源这小兔崽子赶快从这种癫痫状态中超脱出来。不过我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可笑,因为我发现了王源不正常的原因——他跟公司一练习生的妹妹好上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原谅了王源丢给我这个烂摊子的无耻行为。

毕竟我不能跟智商出问题的人计较是吧。

我真不是在黑王源,他挺聪明的,真的。可这次他却一点也没考虑到公司、组合、将来。甚至没考虑他自己和王俊凯。

他们俩有一腿这事儿不是我一个人说的,全天下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但他们即使是面对我一直被裁、生无可恋、被闪得只想找弟弟等等一众巨大牺牲行为都统统无视并一边坚持他们的兄弟情一边唧唧歪歪,我也只能陪着呵呵了。

我也知道让他们认识到对对方的感情不那么容易,我也不多说什么免得将自己弄得跟个妈妈桑式人物,反正这么多年我们也不就这么默默过下来了么。但对于这次的王源女朋友事件以及王俊凯知道后明明气得要吐血却只是对我表示“我们需要一起找他谈谈这是不对的”的态度,让我对这对狗男男的看法不得不从以前的“你们怎么还不去结婚”到简单粗暴四个字:

简直有病。

于是乎我明白了王俊凯会对我说出这句话是已经被王源给气傻了,而我的真正身份原来是TFBOYS的智商担当。

所以我根据我智商给我的建议,果断拒绝了王俊凯托我一起找王源谈判的建议,无视他一脸忧愁。我其实比你更忧愁好么!这么多年你们还没折磨够我么!这种事情找我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看我的生无可恋脸然后抱着我一起哭让他不要抛弃我们兄弟还是指望着我把你们的真心剖给对方看啊!

我是智商担当没错,可我他娘的又不是为你的智商作担当的。

2.这么多年老王你该不会天真的以为只有你混饭圈吧

我不跟老王一起参与这次谈话是有理由的,他现在明显处于一个智商偏低的状态,这件事也不可能通过一次谈话解决,而在他感情高度密集的第一次谈话中,我不觉得他会说多少组合利益的问题。对于这可以预料到的主题会是“你怎么能背叛我跟别人好上了”的声讨会我也不是因为跟组合无关以及不想看他们秀恩爱就不想参加。这说到底是他们的事,我不认为自己可以妄自改变他们的感情走向成为传说中的“神助攻”,我一个旁观者再怎么清也不能多说什么。

老王进练习室的时候我拿了盆橘子坐在外面慢慢地剥,到底还是不放心这对不在状态的王炸真把公司给炸了,对此我毫不怀疑大哥台柱子放肆的自信和一哥面对老王一点就着的燃点。

我不知道王俊凯和王源的谈话具体是什么过程,不过从满地狼藉和阵阵吼声的结果来看应该是不甚良好的经历,想到这里不得不为自己没跟着进去的机智点个赞。

可惜当我听到满脸怒容的老王压低了本就低沉的声音对我说“一起出去走走”无视连我都听到的王源的哽咽时,只能硬撑着依旧淡定点了点头,咽下最后一口橘子的同时也没忘给自己点根蜡。

虽然自认为我确实比他俩至少在目前的状况下智商高点,可我还是有点拿不准这个时候到底是老王还是源源更需要我类似知心姐姐或者是垃圾桶的角色,不过我还是默默拿了外套跟老王出了公司门。王源在哭,我以比他小却更似哥哥的身份觉得这时候还是他一个人更好,或者说我潜意识里认为的老王算是这次事件的“受害者”,总之我做了这个让我走出公司门一分钟就开始后悔的决定。

王俊凯一直没说话,我们就这么绕着公司走了一圈又一圈。在我又一次路过门口看到灯光真的受不了这低气压忍不住想走进公司拉倒的时候,他开口了。

得,我收回我前面的话,你还是别说了我求你。我不想对他重复而累赘,充满了个人感情的主题却无非只有“源源怎么能这样”的长达近半小时的单方面沟通做任何评价。当我终于逮到机会在他换气的间隙停下脚步。他转身看我,我在他耿直的目光逼迫下认真地说:“老王,我不是饭圈说的那些神助攻你知道么。”

他很聪明,所以他知道我的意思。没错,我认真的,我是一点都不想掺和到他们的这档子破事中去。说“这档子破事”是因为在我看来这根本就是个可以预料到结局的故事,两个长期双向苦逼暗恋的人终成眷属,没人会记得那个炮灰妹子,他们中间那些弯弯绕在我看来真的傻透了。他们喜欢对方,最后他们在一起了。就这样。在我看来就是这么回事,中间那些纠结根本是拿来凑字数的。

王俊凯对我笑了笑,退了一步到我身旁继续他之前的话题。我忍不住在心里骂了句娘,他太聪明了。他知道我即使是真的不愿在这事中起到任何哪怕只是陪伴的角色,以我和他们的感情和在这事中的最高知情权与最大参与度,哪怕他们无论成什么关系我没有任何功劳,但我还是不会置身事外。

是的,我的确不会。我甚至躺到床上了还在翻来覆去想我刚说完那句话时老王眼中一闪而过的震惊到底是不是因为“神助攻”三个字而醍醐灌顶地发现这一切的起源并且找到“和王大源在一起”这简单粗暴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了。

不像,他毫不扭捏的状态全然没有发现自己感情后一点点的腼腆。应该不是。

难道是因为我混饭圈?真的是这么多年老王你该不会天真的以为只有你混饭圈吧。

3.第二天公司就罚了老王。

“悲悯情怀”主题阅读鉴赏 第3篇

什么是悲悯?悲是慈悲,悯是体恤,悲悯是源于同情、高于同情的博大的情怀。“悲悯情怀”不但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人类情感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在很多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悲悯,风雪中脚步蹒跚的祥林嫂、身穿单衣却“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心弦会在酸楚中被重重地拨动。

梭罗在《悲悯情怀》一文中谈到世间最人性的光辉,就是自然地将人类拥有的悲悯情怀释放在需要帮助的人或动物身上,这是人性至高的光辉情节,与政治无关,与国家无关,与种族无关。正如即使在遥远的中世纪的西伯利亚原住民,也会每天在自己的窗台前放几杯水,几块面包,目的是让流放到西伯利亚的犯人们在走累的时候,可以补充维持生存所需的食物与水!这是怎样博大的爱呢?人类的悲悯之心也许对正在苦难中的人或事于事无补,却可以让得到这些食物与水的人对这个绝望的世界心存一份温馨的感动,这是一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人性的催生,是一份原始的人性的对话,愿我们都心存这份悲悯,以自己微小的作为,捧出一份仁慈的悲悯,用我们自己微小的悲悯让世界多一些温情!

推荐阅读一

悲悯的情怀

人之初,已经有了悲悯的情怀,要不怎么叫“性本善”呢?可见悲悯的情感并不是多么高级的东西,而是一种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原生态”情感:同情、哀怜,悲人所悲,痛人所痛。它是人的感情的初级阶段,朴实无华,却无比美丽。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某个特殊时期,悲悯会很自然地退到舞台的一角。慌乱乱的身影从它眼前掠过,无暇顾及;急匆匆的脚步从它身边闪过,无心驻足。悲悯一度被视为“妇人之仁”“成功之绊”,为奋力搏击赢取“功名”的勇士们所不屑甚至鄙夷。

然而,人们在奔跑中,在喘息之余,在遭遇某些挫折的时候,在生命的某一段落,会突然幡然省悟,悟到它对生命的重要,悟到它对生活的不可或缺。于是,急切地重拾它,温柔地触摸它,真诚地感受它,紧紧地拥抱它。

悲悯情愫乃人道德之本,若连同情、哀怜之心都没有,便失去了人最基本的“善”,失去了人登上更高道德的阶梯。

怀一颗悲悯的心生活,平淡的生活也能活出浓烈来。看见别人痛苦,自己也有痛的感觉,便体会着别人的心情,设想着别人的处境,继而关怀别人,理解别人。看见别人受难,自己也有受伤的感觉,便同情别人的际遇,怜悯别人的命运,继而想帮助别人,分担别人的愁苦。看见别人开心,自己也有乐的感觉,便分享着别人的甜蜜,幸福着别人的幸福,继而想创造快乐,维护快乐。在这样一种善良纯洁的心境中生活,会感受到生命相依的快乐,感受到人性阳光的温馨。

怀一颗悲悯的心生活,人生便多了很多机遇。因为悲悯的心会遭遇同样朴厚的心,心与心的碰撞就有了路与路的相通。于是,就会有命运突然转机的惊喜,就会有突然“天上掉馅饼”好事的降临;因为悲悯会赢得信任,赢得尊敬,赢得感激,于是,就会有难事易办的“待遇”,就会有“贵人相助”的福气;因为悲悯会引发人们对善良和美好的向往,对自私和冷漠的反省,就会有很多机遇之门向你敞开,就会有许多成功之路拥你入怀。

悲悯的心是人生的“护身符”,它助你事业成功,助你生活幸福,助你在一条单纯的航道上画出五彩斑斓的美丽弧线。

珍惜悲悯的心,珍惜善良的人,让最原始的美丽照亮我们现代化的生活,让最原始的善良推动我们走向更高的道德境界。

可读理由 本文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议论文。开篇先讲悲悯的情怀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原生态’情感”,是朴实无华和美丽无比的。即我们常说的“是什么”。接下来写在社会的某些特定时期,悲悯情怀的丧失,甚至被人遗弃。转而又指出在我们自身遭遇挫折时,对悲悯的渴望,用“急切地重拾它,温柔地触摸它,真诚地感受它,紧紧地拥抱它”一组排比句表达了人类对悲悯的急切的渴望。即我们常说的“为什么”。从而顺利地点出中心论点,悲悯是人类最基本的善,是人登上更高道德的阶梯。然后作者又从两个方面讲了人怀有一颗悲悯之心生活的益处:一是“平淡的生活也能活出浓烈”;一是给人生带来很多的机遇,即我们所说的“怎么样”。最后总结全文。

议论文顾名思义要议论,但是现阶段很多同学写议论文时却是拼命举例,以“摆事实”代替“讲道理”。议论能力大为缺失,本文就是想给同学们看一下议论文的到底是如何来“议”的。希望大家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推荐阅读二

心怀天下 悲悯苍生

雨淋湿了他的头发,雨淋湿了他的衣裳,这个时候,我感动了。

——题记

女娲不忍生灵涂炭,炼石补天;大禹不忍万民受苦,修道防洪;后羿不忍众人罹难,拉弓射日。心中有天下人,天下人心中就有你。这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种至善至纯的大爱,是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情怀。

这些日子,举国齐哀,原因是我国四川省发生了80级的强震,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在悲痛之余,我们不禁为这位老人而感动。您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好总理——温家宝。您在第一时间赶到了重灾区,踏着一片片的废墟,踩着一颗颗瓦砾,全面部署救灾工作。一句又一句的安排,一站又一站的走访,一遍又一遍的动员,一项又一项的部署……

您摔倒了!匆忙的脚步,沙哑的声音却一刻也没有停止。一位在场的记者哭了,他说:“如果你看到总理现在的样子,你马上就会哭。”

您受伤了!鲜血从您的手臂溢出,您却把医生的手推开了。您还安慰着那些受难的孩子:“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們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您哽咽了!当您看到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当您看到那些遇难者的遗体时,泪水从您的眼里流了出来——这是一个大国总理为百姓的死而感到悲痛,为生者的痛而感到伤心。

您高喊了!您在电话中对着部队大喊:“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雨淋湿了您的头发,沾湿了您的衣裳,可您又攀上那摇摇欲坠的废墟,传达党中央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和救助的决心,告诉灾民:“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的努力!”关键时刻您给了灾区人民极大的鼓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力量。

全国人民看到了您的果敢,您的悲悯,您的情义和一个大国总理对人民的血肉情怀。您本可以居中指挥,可您却来到了前线。只因为您有一颗与民同祸福的心,只因为您有一颗仁爱慈善的心,只因为您有一颗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您说这是您的责任。

多么好的总理!在华夏大地上,总有这样的无私大爱,这样的悲悯情怀。为什么中华民族是唯一一个能够延续5000年文明的民族?为什么我们经历磨难却终究得到辉煌?为什么我们能够一次次从危难中爬起来,在全球领跑?因为我们心怀天下,悲悯苍生。这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作为——一种在危急时刻用生命拯救生命的作为,一种在患难间以他人为本的作为,一种在生死时刻舍己为人的作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许是对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最好诠释。有这样的精神在,太阳依旧会光耀华夏,光耀中国人的心!

可读理由 本文是写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灾区一线和百姓在一起的散文。文章写的是温总理吗?是的。作者选取了总理在灾区抗灾救人时的四个细节:“您摔倒了”“您受伤了”“您哽咽了”“您高喊了”。通过四个典型的极具画面感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总理的果敢、悲悯、情义和一个大国总理对人民的血肉情怀。文章写的是温总理吗?不是。文章开头的女娲、大禹、后羿是谁?他们为什么为后人所敬仰?因为他们心中有天下人,天下人心中也就有他们。他们有一种博大的胸怀,他们有一种至善至纯的大爱,他们有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情怀。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因为我们心怀天下,悲悯苍生,所以我们能够延续5000年的文明,我们历经磨难却终究得到辉煌。当然,总理是在其中的。显然文章的中心在此得以升华,全无无病呻吟,故作姿态之感,写得真实,写出真情,写得感人。本文多处运用排比句,显得极有气势,感情也极其充沛。

对比鉴赏

这两篇文章一篇是议论文,另一篇是散文。

第一篇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清晰,按照一般议论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行文,议论深刻,语言犀利。但是作为考场作文来说,我们尽量要精选一个事例,认真审视,仔细解剖,努力把其中的道理揭示出来。集中笔墨论析一个例证,这样既透且彻,既清且爽,且读来也令阅卷老师痛快淋漓。这篇散文的可取之处有三:一是写人时只是选取了人物的典型细节,以点带面。这样既显得笔墨集中,又避免了写人时凌乱无章的问题;二是升华主题自然不做作。记叙文或散文的主题升华是个难题。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写记叙文不要动不动就发表议论,生怕人家看不懂。好的记人叙事的文章,均要凭形象和情趣来打动读者,但是絕不是说就不要议论了。本文的议论就显得恰到好处。三是在第1、2、7、8段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排比句的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抒情效果。第一篇议论文中同样有不少的排比句,这些排比句同时还起到了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美句整理

1.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

(巴金)

2.“悲悯情怀”是一种普遍关注人性、人类生存状况的人道主义情怀。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3.世界上有种最温柔,也最具震撼力的东西,那就是——悲悯。

4.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望着滴落的鲜血,仍用悲悯的目光眷顾尘世。有了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凄凉,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

5.不要拒绝向我们伸出的手,因为每一个乞讨者都是上帝派来试探我们的天使,他们在试探我们人类的良知。我们并不需要拥有悲天悯人的大胸襟,但无碍我们拥有“恻隐之心”继而做出小的善举。

6.常怀悲悯,是对众生的怜恤与关怀,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感恩。常怀悲悯,犹如世间一道清流、一盏心灯、一杯热茶,滋润着、照亮着、温暖着黑暗中的心灵的同时,也映照了自身。

本期作文

悲悯:慈悲、哀怜。 “悲悯的情怀”,是以慈悲胸怀来怜悯同情他人乃至一切生物。

悲悯情怀是一种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原生态”情感,乃人道德之本,然而在当代社会它却严重缺失。

请以“醒醒吧,悲悯之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作者: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组)

悲悯:慈悲、哀怜, “悲悯的情怀”,是以慈悲胸怀来怜悯同情他人乃至一切生物。

悲悯情怀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一种“原生态”情感,乃人道德之本,然而在当代社会它却严重缺失。

请以“醒醒吧,悲悯之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谈《辛夷坞》里的悲悯情怀 第4篇

悲悯情怀, 是对外界对他人有种怜悯的精神, 是世人相互体恤的温情, 是友爱互助并且尊重生命直至上升到社会意义的探询, 世间万物, 众生平等, 对于一切的物性人性持有同情理解宽容的态度, 是悲悯情怀的基本诠释。悲悯入心入怀, 应是我们最需要的恒久的精神。

二、行到水穷———王维和《辛夷坞》

王维生逢盛世, 少有才名, 官至大乐丞被贬再提拔, 生命历程耐人寻味。安史之乱后, 唐朝朝政黑暗, 王维向往那种开明政治而不得, 又恋于禄位, 于是先后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和辋川, 亦官亦隐, 进入一种彻悟的田园状态。于丹《重温最美诗词》中提到:田园是一种状态, 有些状态是浑朴的, 有些状态时彻悟的, 王维属于后者。[1]

王维在彻悟的田园状态下的这首《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辛夷花英文名叫“magnolia” (木兰) 。木兰是一种高大的花树, 其花朵大, 顶于树梢, 紫红居多, 远观近嗅, 仿若荷花, 所以是“木末芙蓉花”, 芙蓉, 荷花的别称。这么漂亮这么美丽的花朵开在寂寞的山坞里, 坞:周围高中间低的谷地, 绝少被人走进探微。“涧户寂无人”, 涧, 旁边流水的山溪, 户, 应该是这个“坞”的洞口, 水边谷底, 洞口没有一个人经过。“纷纷开且落”, 如此茂盛的花, 开在坞里涧户边, 没有欣喜地被发现, 没有满含欣赏的目光注视, 就只有寂寞地零落了。

普遍认为此诗是抒发“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的感慨, 透出诗人的失意和落寞。也不难看出王维对辛夷花的怜悯与同情。《辛夷坞》是王维隐居辋川时所作。《辋川诗》是王维晚年作品。王维一生仕途不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736) 安史之乱前夕, 张九龄罢知政事, 李林甫一派势力上台, 朝纲不稳, 社会黑暗, 诸多矛盾尖锐。王维虽然在朝, 但他主张张九龄的开明举措, 对朝政不满而又无力, 内心彷徨失落。王维是盛唐时诗人, 盛唐时诗人多胸怀大志, 渴望建功立业。但是事实是王维被搁置一边, 才华不被重用。马斯洛的人类的动机和心理需要原理:人在满足了最基本生理生存安全需要之后, 就产生了心理的、精神的不同层次的需要。比如归属与爱的需要, 比如对自尊和尊重的需要, 比如对自我实现的需要, 还有对认识和理解的欲望, 以及对美的需要。马斯洛的精神需求即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认可度和地位。所以晚年王维也称辋川期的王维尽管亦官亦隐, 但内心还是不平静的, 自尊和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于彼时的王维都没有得到满足。王国维把艺术划分为两重境界: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 物皆着我之色彩。王维的不平静不满足投射到辛夷花身上, 他对辛夷花有了别样的同情别样的悲悯。开篇说到悲悯情怀是一种同情理解宽容。古代圣人说“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 与大自然的生命有共忧乐的感情, 山鸟山花树木都像我的兄弟亲人一样, 它们怒放我开心它们凋零我难受, 它们这种无人欣赏的怒放与凋零让人动容, 多么孤单寂寞的生命啊!王维此刻就在嗟叹:我得不到重用, 才华得不到认可, 而你———辛夷花的盛放无人赏惜, 辛夷花和我皆属同类, 那么我来欣赏辛夷花, 我来呵护辛夷花, 我来与辛夷花同忧乐共荣枯吧!这种落魄失意的感怀同情甚至让王维对天地之间涧户野外的一朵花也产生悲悯, 这是一种超乎天地放眼万物的悲悯。

三、独一无二的《辛夷坞》

王维后期的诗“幽极”, 如辋川期的另一首《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此诗更加幽雅闲淡, 进入一种空冥的世界, 几乎看不到任何的悲喜。独独《辛夷坞》写出辛夷花的开且落, 就更加突出王维对辛夷花的悲悯。对辛夷花的悲悯其实就是对他自己或者是对失意不顺落魄的人或者所有无法伸展的生命的悲悯, 王维的这一悲悯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注意和重视, 这是一种美的力量, 一种文学的力量。因为注意重视, 辛夷花的盛开陨落成了一种激荡人心的美, 美由此得到了传播。所有失意落魄不顺得不到温暖呵护欣赏的生命, 也因为注意和重视, 其不平得到了抚慰, 其才华得到了认可, 生命也因此而温暖有意义。这种悲悯的力量是惊人的, 因为欣赏和赞美, 每朵花的盛开都因此生动, 每一个生命也因此精彩。

很多人悲悯过:来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荒郊野外, 驿站断桥, 梅花默默地开了, 又默默地凋谢, 孑然一身, 无人肯顾, 寂寞更兼风雨。悲悯的情感渗透于字里行间, 读来令人动容。然诗人着眼点不在悲悯,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诗人几乎用一种愤怒的感情来极力地想抛开对梅花的怜悯, 以梅之无所谓来彰显自己高洁, 但是悲悯的力量却削弱很多, 这么好的梅花只剩香和叹息。

千古奇书《红楼梦》里的男主角宝玉是个“暖男”形象, 他体贴同情大大小小的丫头, 把这种悲悯用在了各色女孩身上, 说她们是水做的, 倍加呵护。他的悲悯却是有条件的, 他只对那些清雅美好的女孩悲悯, 而对那些身处底层被世俗社会挤压变形庸俗怠慢的婆子下人们又复归他公子哥的身份:一碟豆腐皮包子, 一碗枫露茶, 不过小事, 就冰封了宝玉所有的宽厚之心, 跳起来大发脾气要打发年老唠叨的儿时乳母李嬷嬷。这样的悲悯当然无法比拟王维之辛夷坞之悲悯。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 又逢夕阳西下, 何等凄楚, 其对漂泊天涯之伤痛, 独行寒秋充满了关注悲悯, 但这种关注的面没有打开, 并没有放之四海, 而仅仅给予饱尝乡愁之苦的天涯游子。

悲悯到了杜甫那儿就变成一种壮阔的生命担当。其忧国忧民之作多有“叹息肠中热”之悲悯, 他慈悲的目光甚至触及到打枣的老妇人, 来体味一下其《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 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沾巾。

无儿无食的老妇人诉说因为赋税而贫穷到骨头, 诗人想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的苦难, 不禁泪湿衣襟, 诗人的这种关爱他人已经渗透至骨髓。在此, 笔者做个假设:假设让此时的诗人为当权者。那该是百姓的何等的幸运!即使不是当权者, 诗人也为寒苦的底层大声呼救:“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如此真诚地心系天下, 对陷入底层的穷苦百姓深切同情, 满心希望他们的生活能有所改善, 这何尝不是一种悲悯。如若现在的高官大吏能心中铭记杜甫这一句, 胸中有百姓, 那是整个国家的幸, 但是这种幸这种悲悯也没有触及到天地万物, 仅停留在吾国吾民之上, 比之《辛夷坞》, 其悲悯的范围也小很多。

清朝杰出书画家郑板桥, 号称“诗书画三绝”。这位旷世奇才悲悯刚正, 为官期间, 爱民如子, 其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中深切关注底层百姓的运命, 充满体恤怜悯, 更甚卖掉字画救济百姓, 其言其行无不闪耀悲悯精神。但是这种对弱者的同情对贫者的悲悯也不能囊括天地之大悲悯, 格局也无法与王维的《辛夷坞》相提并论。

以上诸位, 其诗作中都或多或少含带悲悯, 然其悲悯的对象范围格局都有囿限, 无法与王维《辛夷坞》相比拟, 王维的《辛夷坞》是独一无二的悲悯:超乎天地, 放眼万物的悲悯。

四、人间最美是悲悯

现实生活中, 悲悯如春风, 吹来温暖吹来希望。在绚烂的人生面前, 锦上添花不值一提, 但是在低微的生命面前, 你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就是雪中送炭, 就是其努力生存发展的动力, 这个力量是巨大的。心系苍生, 关心他人, 这是悲悯精神上升到社会意义层面。

文学的美有很多种, 有赞颂有揭露有宣泄, 真正有震撼力, 能连接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国家、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天地的是悲悯。“文学的确没有什么用处, 只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莫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致辞》[2]。这种唤醒何尝不是唤醒悲悯, 唤醒善良。痛苦忧伤全被理解和尊重, 这就是开篇所说那种相互体恤的温情, 这种温情足以抵挡一切艰难困苦,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眼睛里只有利益跟金钱的人, 灵魂已死没有悲悯, 所以就有了贪腐之心有了倾轧之心有了欺诈之心有了嫌弃之心, 一切不平等一切的扭曲阴暗贪婪冷漠由此而生, 那样的人世是可怕的地狱。相反如果我们从小就诵读就学习就涵养, 整体人文修养提高, 悲悯就会成为人人根植于内心的一种习惯, 大到忠贞爱国小至俯窥蝼蚁小象, 都饱含理解和尊重, 懂得如何去爱, 懂得如何去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如此多少怨念都得以消解, 多少矛盾都得以妥善, 和谐友爱之世界降临凡间, 其社会价值不言而喻, 这也是为何高校一定要有语文要有诗词要有文学的根本原因。

综上, 悲悯精神是文学自古以来就有并且须大力传扬的基本精神, 如果失掉了这一精神, 文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曹文轩《草房子·《〈追随永恒〉代跋》) [3]从这个层面来说, 《辛夷坞》无疑是悲悯的高峰, 开创了温情生命关怀的大境界。欣赏阅读学习之余谨记, 人间最美是悲悯, 从此安顿精神, 依托灵魂。

参考文献

[1]于丹.重温最美古典诗词[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2.

[2]莫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致辞[Z].2012.

林清玄:悲悯情怀菩提之心 第5篇

作家档案:

林清玄,台湾著名作家,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3年起连续多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其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散文集有《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白雪少年》等。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考题链接:

《买馒头》(2010年·浙江宁波)《松子茶》(2010年·四川自贡)《长春藤》(2010年·山东日照)《心田上的百合花》(2010年·江苏徐州)

美文赏读No.1:

雪梨的滋味

林清玄

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水果里,我最喜欢的是梨;梨不管在什么时间,总是给我一种凄清的感觉。我住处附近的通化街,有一条卖水果的街,走过去,在水银灯下,梨总是洁白地从摊位中跳脱出来,好像不是属于摊子里的水果。

总是记得我第一次吃水梨的情况。

在乡下长大的孩子,水果四季不缺,可是像水梨和苹果却无缘会面,只在梦里出现。我第一次吃水梨是在一位亲戚家里,亲戚刚从外国回来,带回一箱名贵的水梨,一再强调它是多么不易地横越千山万水来的。我抱着水梨就坐在客厅的角落吃了起来,因为觉得是那么珍贵的水果,就一口口细细地咀嚼着,没想到吃不到一半,水梨就变黄了,我站起来,告诉亲戚:“这水梨坏了。”

亲戚虽一再强调,梨削了一定要一口气吃完,否则就会变黄的;但是不管他说什么,我总不肯再吃,即便水梨的滋味是那么鲜美。我的倔强把大人都弄得很尴尬,最后亲戚笑着说:“这孩子还是第一次吃梨呢!”

后来我才知道,梨的变黄是因为氧化作用,私心里对大人们感到歉意,却也来不及补救了。从此我一看到梨,就想起童年吃梨时令人脸红的往事,也从此特别喜欢吃梨,好像在为着补偿什么。在我的家乡,有一个旧俗,就是梨不能分切来吃,因为把梨切开,在乡人的观念里认为这样是要“分离”的象征。我们家有五个孩子,常常望着一两个梨兴叹,兄弟们让来让去,那梨最后总是到了我的手里,妈妈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身体弱,又特别爱吃水梨。

直到家里的经济好转,台湾也自己出产水梨,那时我在外地求学,每到秋天,我开学要到学校去,妈妈一定会在我的行囊里悄悄塞几个水梨,让我在客运车上吃。我虽能体会到妈妈的爱,却不能深知梨的意义。直到我踏入社会,回家的日子经常匆匆,有时候夜半返家,清晨就要归城,妈妈也会分外起早,到市场买两个水梨,塞在我的口袋里。我坐在疾行的火车上,把水梨反复地摩挲着,舍不得吃,才知道一个小小的水梨,竟是代表了妈妈多少的爱意和思念,这些情绪在吃水梨时,就像梨汁一样,满溢了出来。

记得爸爸说过一个故事,他们生在日本人盘踞的时代,他读小学的时候,日本老师常拿出烟台的苹果和天津的雪梨给他们看,说哪一天打倒中国,他们就可以在山东吃大苹果,在天津吃天下第一的雪梨。爸爸对梨的记忆因此有一些伤感,他每逢吃梨就对我们说一次这个故事,梨在这时很不单纯,它有了国仇家恨的滋味。日本人为了吃上好的苹果和梨,竟用武士刀屠杀了数千万中国同胞。有一次,我和妻子到香港,正是天津雪梨盛产的季节,很多梨销到香港,香港卖水果的摊子有/ 4

供应“雪梨汁”的,一杯五元港币。在我寄住的旅馆楼下正好有一家卖雪梨汁的水果店,我们每天出门前,就站在人车喧闹的尖沙咀街边喝雪梨汁;雪梨汁的颜色是透明的,温凉如玉,清香不绝如缕,到现在我还无法用文字形容那样的滋味;因为在那透明的汁液里,我们总喝到了似断还未断的乡愁。天下闻名的天津雪梨,表皮有点青绿,个头很大,用刀子一削,就露出晶莹如白雪的肉来,梨汁便即刻随刀锋起落滴到地上。我想,这样洁白的梨,如果染了血,一定会显得格外殷红。我对妻子说起爸爸小学时代的故事,妻子说:“那些梨树下不知道溅了多少无辜的血呢!”

可惜的只是,那些血早已埋在土里,并没有染在梨上,以至于后世的子孙,有许多已经对那些梨树下横飞的血肉失去了记忆。可叹的是,日本人恐怕还念念不忘天津雪梨的美味吧!

水梨,现在是一种普通的水果,满街都在叫卖,我每回吃梨,就有种种滋味浮上心头;最强烈的滋味是日本人给的:他们曾在梨树下杀过我们的同胞,到现在还对着梨树喧嚷。满街过往的路客,谁想到吃梨有时还会让人伤感呢?

(选自《飞越蓝天的白云》,有删节)

1.文章以“雪梨的滋味”为题,有何作用?

2.在作者笔下,梨已经不是一种普通的水果。请简要概括作者与梨有关的经历及品尝到的丰富滋味。

3.文中写爸爸讲雪梨故事一段是否离题?为什么?

4.揣摩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美文赏读No.2:

时到时担当

林清玄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这是一句乐观的、顺其自然的话,大约相当于国语里的“船到桥头自然直”,或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①由于在家乡的时候听惯大人讲这句话,深深印在脑海,在我离开家乡以后,每次遇到阻碍或困厄时,这句话就悄悄爬出来。对了,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有什么大不了。这样想起来,心就安定下来,反而能自然地渡过阻难与困厄。

幼年时代,我常听父亲说这一句话,有一回就忍不住问父亲:“没米就煮番薯汤,如果连番薯也没有了,怎么办?”

父亲习惯地拍拍我的后脑勺,大笑起来:“憨囱仔!人讲天无绝人之路,年头不可能坏到连番薯都长不出来呀!”

确实也是如此,我们在农田长大的孩子经历过许多风灾、水灾、旱灾,甚至大规模的虫害,番薯大概是永远不受害的作物,只要种下去,没有不收成的。因此,在我们乡下的做田人,都会留出一小块地种番薯,平时摘叶子作青菜,收成时就把番薯堆在家里的眠床下,以备不时之需。在我成长的年月,我的床下一年四季都堆满番薯,每天妈妈生火做饭时抓两个丢进炉灶底的火灰里,饭熟了,热腾腾香喷喷的焖番薯也好了。

即使是中日战争最激烈、逃空袭的那几年,番薯也没有一年歉收。

在我从前的经验里,年头真如父亲所言,不可能坏到连番薯都长不出来,推衍出来,我们知道生活里有很多的挫败,只要能挺着,天就没有绝人之路。

后来我更知道了,像“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心里的慰安比实际的生活来得重要。只要在困难里可以坦然地活下去,就没有走不通的路。因此如何使自己的心宽广乐观地应对生活,比汲汲营营地想过好日子来得重要,归根究底不是米或番薯的问题,而是心的态度罢了。

“时到时担当”不仅是台湾农民在生活中提炼的智慧,也非常吻合禅宗“当下即是”“直下承担”的精神。②此时此刻可以担当,就不必忧心往后的问题,因为彼时彼刻,我们也是如此承担。假如现在不能承担,对将来的忧心也都会无用而落空了。

禅的精神与生活实践的精神非常接近。我们乡下还有一句俗话:“要做牛,免惊无犁可拖。”译成普通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只要肯吃苦,绝不怕没有工作,不怕不能生活。这往往是长辈用来安慰鼓励找不到工作的青年,肯把自己先放在最能承担的位置,那么还有什么可惊呢?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0年第14期,有删改)

1.请具体解说画横线句中“心里的慰安比实际的生活来得重要”一句的含义。

2.有人评价林清玄的散文“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你从这篇散文里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3.根据具体要求,对下面词句进行品析。

(1)画波浪线的①句中“印”字能否换成“留”字,为什么?

(2)请赏析画波浪线的②句所蕴涵的哲理。

4.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说说你对“担当”一词的理解。

13岁的安徽女孩黄凤7年如一日地照顾因意外摔伤而高位截瘫的爸爸。当时只有6岁的小黄凤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全瘫的父亲及失明的奶奶全由她一人照顾。黄凤用木板、锤子、钉子和轮子,钉出一个木板床,拴上一条布带子,用瘦弱的肩膀拉着爸爸四处求医问药„„2010年4月,武警总医院在得知黄凤的故事后,破例收治她的父亲黄志仁住院。“真是奇迹,这个孩子肯定特别用心。”连医生都感叹护理奇迹。因为黄凤的细心呵护,长期瘫痪卧床的父亲没有出现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目前,黄志仁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答案:

《雪梨的滋味》

思路提示:1.此题为标题解读,做这类题需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主要从标题特点、文章主要内容、线索等方面回答。2.此题为要点概括,回答时应做到要点全面,不能有疏漏,语言简明概括。3.此题为内容探究,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从内容和手法上进行探究与赏析。4.此题为句子赏析,在内容上,要品味其中所包蕴的情感;在结构上,既要着眼局部,又要兼顾全文,两者有机结合。

参考答案:1.一语双关,一指雪梨本身香甜的味道,二指作者所感受到的凄清、歉意、爱意、思念、乡愁、国愁家恨等滋味。同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第一次吃梨时的歉意;踏入社会后体味到妈妈对“我”的爱意和思念;从爸爸的故事里感受到国仇家恨的滋味;在香港喝雪梨汁品尝到似断还未断的乡愁。3.不离题。由爸爸的故事引出雪梨隐含的国仇家恨滋味,深化了主题,为后文写乡愁,写对后世子孙忘掉历史的叹息以及对军国主义者制造罪恶的痛恨作铺垫(埋下伏笔)。4.内容上写了雪梨所承载的各种滋味,特别表达了作者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制造的罪恶的痛恨以及对人们淡忘历史的遗憾。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起深化主题(升华主题,或画龙点睛)的作用。

《时到时担当》

思路提示:1.此题为句意理解,做此题可以结合前后文进行具体、深入的解说。2.此题为作品感受,在阅读全文后,要能迅速把握作者的观点或意图。一方面抓文中的关键句子,另一方面简洁地组织答题语言。3.此题为词句品味,回答词语能否换用,一般遵循“表明观点(能或不能)+词语简要解释+阐述词语所表现的内容+简要解说换用词”的格式;回答句子赏析,一般遵循“重点句的抽象作用+句子深刻含义”的格式。4.此题为发表见解,先弄懂“链接材料”所表现的内容,然后联系文章说出对“担当”一词的领悟。

参考答案:1.示例:在困难面前,人的宽广、乐观的心态对克服和走出困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心态比急切执著的心理更利于让人们渡过阻难与困厄。2.示例:人要积极乐观地面对

困难与挫折;生活里有很多的挫败,只要能挺着,天就没有绝人之路;我们要敢于担当,只要肯吃苦,绝不怕没有工作,不怕不能生活。3.(1)不能。“印”有“深刻地保留”之意,生动地表现了“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这句话对我的影响之深。而“留”则显得一般,没有影响深刻之意。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悲悯情怀 第6篇

在大学期间, 我终于明白当时老师的话语和眼神中的一种情愫, 叫悲悯。当年的我们丢失了它, 或者说我们根本就是错过了它或没有它。如今, 我却正在遭遇着职业生涯的另一场尴尬:80后的我, 站在90后的学生面前, 隐约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却无奈于没有了当年老师给予我们的笃定而深刻的眼神。一次语文课上, 我给学生讲解了《巴黎圣母院》后让他们评析伽西莫多这个人物形象。让我大吃一惊的是, 对于敲钟人在看客的嘲笑声、谩骂声、唾弃声中表现出来的无奈与焦虑, 学生竟然也是报以同样的哄笑甚至更为尖刻的质疑, 这已经偏离了教学预设中对人物形象的正确解读路径。静观这些学生浑浊而空洞的眼眸, 我竟然开始同情起他们的“简单”与“冷漠”。当然我也明白, 我们不能一味地去责怪学生, 他们或许只是茫然不知自己的现状罢了, 而作为教师, 我认为有必要去看清究竟是什么直接或间接地毁了我们学生本该有的悲悯情怀。

一、学生悲悯情怀缺失的原因

(一) 社会大背景的剧烈影响

现代文明快速发展, 使人们逐渐忘却了苦难的过去, 先辈们经历的时代早已被模糊得没有了轮廓, 就算是被写进历史课本的事件也披上了教条式的华丽外衣。我们的学生没有了那样一种情怀, 那样一种体验, 就基本上丧失了感知历史和扼住时代脉搏的能力。

(二) 虚拟世界的飞速发展

网络时代把我们的学生狠狠地扔进了一个信息爆炸的空间, 他们来不及看清什么是有利的什么是有害的就被草草地洗了脑。作为一个逐渐失去价值判断的思想个体, 跟现实生活的距离部分脱离, 也就导致了他们本该具备的青年学生务实的真情表白能力严重下降。诗人的炽烈情感在他们眼里, 比不过游戏里的血腥痛快;小说主题的悲天悯人在他们眼里, 比不过网络达人的奇异搞怪。真实的世界, 真实的历史, 真实的生活, 在我们的学生眼里, 成了一种麻木而空洞的教条, 反过来, 还成为他们抨击教育体制有力的“证据”和义愤填膺的“原因”。

(三) 学生文学修养的普遍缺失

文学修养的缺失是学生无法理解特殊时代、特殊命运、特殊心理的重要原因。学生在课堂上频频出现不合时宜的另类解读, 这反映出他们在成长阶段缺失了应有的价值判断力和审美判断力。教育体制的相对不合理, 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的“功利化”趋向, 而文学修养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儿, 急不得, 求不得。学生想“速食”, 势必导致“消化不良”:经典作品只看概述, 名言警句只求速记, 哪里还会懂得什么叫细细咀嚼, 哪里还会明白什么叫茅塞顿开。如果做不到与作者、与文本的亲密接触, 并加以细细品味, 那么就绝对不可能摩擦出思想的火花, 绝对不可能碰撞出情感的激流, 也绝对不可能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

(四) 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有效的评判

大部分教师在讲授课文及其相关的背景知识时, 并不能够做到旁征博引或作相关的价值观引导。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学生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只知表面, 不究内涵。等到需要他们自己去评判的时候, 往往就失了方向。文字也好, 文学也罢,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是应该值得玩味和品味的, 这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 也应是语文教师的魅力所在。如果我们教师自己不先一步去进行有效拓展、深入研究, 从而扮演好一个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启蒙者的角色的话, 那么就不能一味地去奢求我们的学生具备先知先觉的悲悯天赋了。

当代作家白先勇先生曾说:“文学不能带给社会工业的进步或是商业的繁荣, 可是文学有个很重要的价值, 就是教育我们如何同情。”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过:“一切真纯的爱都是同情。一段饱含悲悯情怀的文字会让人温暖, 因为它传递的信息是爱, 一种广博的爱。”读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那份悲悯情怀会穿越历史, 让我们直面现今社会的疾苦;读《史记》, 我们会跟司马迁一起为人间的一切苦难和人生的种种悲剧感到惋惜、痛苦。那是一种大悲悯, 不仅为受苦者、被害者、被压抑者、怀才不遇者、饮恨含冤者一掬同情之泪, 也为那些残暴、昏庸、阴险、狡诈、贪婪、无耻、懦弱、欲害人而最终也躲不过悲惨命运的人深深的悲哀。

作为一个人, 如果不知道同情为何物, 那么就是铁石心肠了, 与冷血动物何异?悲悯是一种看待人生的态度, 悲悯是一种精神品格, 悲悯是一种情怀气质。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悲悯情怀

(一) 细读经典进入“角色”

我们要求学生读经典, 总是谴责他们读得不勤快不用心, 那么, 我们教师呢?扪心自问, 究竟还有多少仍然在坐着冷板凳, 仍然在耐得住寂寞地畅游于经典文学作品里。学生浮躁是因为他们生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 但是我们教师呢, 各个年代的都有, 甚至有些教师有着很曲折很丰富的人生经历, 那为什么不把这样一种宝贵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去拉近生活与文学的距离, 去努力叩开当下学生懵懂而无知的情感大门呢?一旦有了老师这个最亲近的领路人言传身教, 细细告知他们前方无限的精彩, 学生才会有兴趣有方向有信心去走上文学鉴赏这条漫漫长路, 才能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角色”里最终找到安放自己灵魂的处所。

(二) 充实知识, 提高修养

当前的教育体制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 这有利有弊。弊端是学生负担重了、学得累了, 但有利的是他们有了一种可以触类旁通的途径。科学领域和文学领域的兼容并包, 能够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板块, 有机会做到知识间的互补和迁移。那么, 当我们语文学科涉及到相关内容时, 教师就该巧妙地引导学生联想, 正所谓“知人论世”方能深入解读, 一个真正愿读、能懂、会悟的学生, 一定是个善于在广阔的知识沙滩里捡拾最适合自己品味的贝壳的人。

(三) 品味生活, 提高判断能力

悲悯情怀 第7篇

对《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 人们习惯于将目光聚焦到菲利普夫妇身上, 读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的金钱关系。从人教版教参引用的几篇解读作品来看, 每一篇都难以跳出这一藩篱。张志公的观点:“在这悠然余韵之中, 我们得到了一个回味咀嚼的机会, 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菲利普夫妇是可鄙的, 同时又是可怜的。他们不是什么大奸大恶, 然而已经被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腐蚀了。我们从他们身上看见的, 不是两个个别的人, 而是那全套的资本主义社会, 冷酷无情的人与人的关系。” (引自《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书》P118) 卢昆的观点:“《我的叔叔于勒》意在揭露在金钱主宰一切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这无疑是准确而犀利的。”“我们细细品咂这篇佳作, 加深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理解……” (引自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书》P119) ;臧玉书的观点:“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 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引自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书》P122) 可以说, 这三种理解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王富仁教授对此的理解是:“它可以让一代代的儿童都不要忘记、更不能轻视自己少年时期的人生观察和人生体验, 并把自己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留到自己的成年, 不要被现实的金钱关系所异化, 因为只有这样的心灵, 才是人类最健全、最美好的心灵。” (引自《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书》P130) 这一观点虽与以上三种理解有所不同, 但它在本质上依然逃脱不了“文以载道”的影响, 将小说看成是人类灵魂净化的一个工具。可事实上, 这只是人类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且不说当时的莫泊桑有没有希望通过这篇作品净化人类灵魂的意图。

“教学参考书”选用的资料都是名家解读, 从某个层面而言代表了当下的普遍观点, 且这些观点至今依然颇为流行, 时至今日, 它依然出现在人教版教学参考书的“课文研讨”的“问题研究”中, 出现在各种学生教辅材料中, 出现在公开课的对话中。但倘若从文本的语言入手, 则会发现这些解读是颇值得商榷的。

之所以在此不厌其烦地引用这些观点, 只因为想表明这些解读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颇有必要重新审视。

此外, 人教版教学参考书又引入了“表现小人物生活的辛酸”的新解, 但是教参对这个观点的解释在文字的呈现上可谓漏洞百出, 谬误横生。“于勒的恶行, 将菲利普一家的生活拖累到贫困中而不能自拔。”从文本看, 菲利普一家本来就贫困, 并不是于勒将之拖累到贫困中, 更不是于勒让他们“不能自拔”, 教参这种说法没有从文字出发, 具有极大的“仇于”心态, 具有极强的主观性, 是缺少公允的;“菲利普把弟弟送上去海外的轮船 (不然怎样对付于勒这个游手好闲的败家子呢?养他一辈子吗?) 这种说法视文章文字而不顾。文中, 打发于勒去南美的是“人们”, 不是“他们 (菲利普夫妇) ”, 而教参上在括号里所添加的文字分明是站在菲利普夫妇角度说话, 只为印证其所引用的“表现小人物的辛酸”这一观点, 具有极大的煽动性, 容易引发人们对于勒的厌恶, 对菲利普夫妇的同情。这种忽视文本语言, 将“人们”视作“他们”的视若无睹, 让它的解读在根本上就犯了错误, 更谈不上正确了;“菲利普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艰辛, 这一切都是于勒造成的。”这种观点就更为荒唐了, 文章明明写着“在有钱人家……, 在生活困难的人家……”说明菲利普一家本来就贫穷, 也并没有说菲利普夫妇一定要靠遗产过日子啊, 更何况于勒之前就逼得父母动老本, 连老本都动了的菲利普父母又能有多少遗产呢?那么于勒所侵占的“大部分遗产”看来也并无多少, ……所以教参对于“小人物的辛酸”的阐述实在欠妥。

教参中呈现的这些解读, 均没有从文字出发真正地走进《我的叔叔于勒》, 它们都在想当然地陈述着印象中的菲利普夫妇, 因此也就无法去重新审视这篇在实际意义上揭示了人性共有层面的伟大作品。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当我从字里行间研读的时候, 真如鲁迅从字缝里发现“吃人”一样, 我从《我的叔叔于勒》里发现的是“无奈”, 是“辛酸”, 是“悲悯”, 所以我虽然敬畏教参, 但是还想一吐自己的理解。在本文中, 我想紧循作品的文字, 从解读人物形象入手, 对作品进行一次全新视角的解读, 以期从最本真的层面还原作品带给我们的思考。

二、于勒:一个长期被遮蔽的光坏

不管是认为作品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自私, 还是“表现小人物的辛酸”, 人们的目光总聚焦在菲利普夫妇身上, 而忽略了于勒的存在。事实上, 无论从故事情节的发展还是从人物形象的安排来看, 于勒都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透过文字, 我们可以体悟到莫泊桑的创作意图是想透过于勒和菲利普夫妇表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 从而带给人们深刻的思索。当我们将目光关注于勒的时候, 我们可以读出于勒身上从未被人关注的意蕴来。

(一) 十二年前的于勒:“恐怖”

文中第五段写到“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 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 在这之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恐怖”一词, 很少有人关注过它。这个词不论对解读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因此, 值得重点探究。

文章第六自然段诠释了于勒的“恐怖”, 可是, 在以往的研读中, 读者更多的是关注“坏蛋、流氓、无赖”这些称呼, 以之作为作品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冷漠之凭证, 却很少有人对这段文字进行细读。如果细细琢磨, 我们会读出这段看似波澜不惊的文字下面蓄藏着的惊涛骇浪来。因为莫泊桑在这段文字里留存了很大的“飞白”, 他将无数的故事以几句简单的叙述隐去了, 唯有研读“飞白”, 方可读懂于勒的“恐怖”, 从而走进于勒, 走进菲利普的真实世界, 去无限地接近作品的真实意旨。

“飞白”之一:

在生活困难的人家, 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 那就是坏蛋, 就是流氓, 就是无赖了。

请注意, 这句话连用三个“就是”, 节奏分明, 气势强烈, 且“坏蛋”“流氓”“无赖”等每一个词语都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情色彩, 传递着愤懑不平的情绪。按理, 在它们后面用“!”真不为过, 如此坏的人难道还不能用感叹号吗?但是, 莫泊桑用的却是逗号和句号,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莫泊桑在陈述一个事实,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不带任何一点感情色彩在陈述事实!一个逼得父母动老本的人就是一个坏蛋, 一个流氓和一个无赖。这是大家都认同的, 这种认同不分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共产主义社会。所以于勒真的是一个坏蛋, 一个流氓和一个无赖。文中的“老本”一词, 说得明白一点, 那就是救命钱、棺材本。一个子女连父母重病时救命的钱都要花掉, 让父母饱受病痛折磨而死的恐惧不安, 连父母死后的棺材钱都要花掉, 让父母面临死无葬身之地的悲惨境地。那是不是很罪恶?!

这样的坏蛋、流氓和无赖该不该惩罚?当然该。自作孽, 不可活。与这样的人一起, 是不是够“恐怖”?这是恐怖之一。这里, 莫泊桑借助标点留白, 以冷静的视角描述着事实, 传递着自己的观点:我只是在陈述事实, 不带任何情感色彩。

“飞白”之二:

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 那就是坏蛋, 就是流氓, 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

这里有两个句子, 前一句讲于勒逼着父母动老本, 后一句讲于勒吃“遗产”, 看似平平淡淡, 实则惊心动魄。这前后两桩事情存在着时间的承递性。前面一句于勒父母还没有死, 后面的“遗产”一词告诉我们于勒的父母已经死了。活与死之间, 只相隔着一个句号。我们无法详细推测其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于勒父母之死必然与于勒的言行相关。一个“逼”字告诉我们, 于勒之“逼”与其父母之死难脱干系。他的父母或病死?或气死?或自杀而死?总之, 是于勒将他们“逼”死了。总之, 他父母动老本不是自愿的, 是被逼的!这是不是很“恐怖”?

这里, 莫泊桑借助句与句之间的跳跃进行留白, 从而含蓄地写出于勒因为钱, 而将父母“逼”死的恶行。这是“恐怖”之二。

“飞白”之三:

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 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注意“大大占用了”, 是“占用”, 不是“借用” (“借用”是两家私底下的约定, “占用”就有可能是人人皆知的了) , 而且是“大大的”, 如果没有手足之情, 谁会让他“大大地”“占用”?这里面, 流淌着一股亲情之流, 这也暗示我们, 菲利普夫妇当初虽然贫困, 心地却也并非那样冷酷、自私。

还有文章的第七自然段: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 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 打发他到美洲去。

注意, 这里送走于勒的是“人们”, 并不是“他们 (我父母) ”。从语义上看, “人们”是一个与叙事者相隔离的词语。文章是以第一人称写的, 站在“我”的立场而言, 与“我”无关之人方可称之为“人们”, 与“我”相关之人则不能。这说明把于勒叔叔“送走”的“人们”中并不包括与“我”有血统关系的人在内。

可是不论从文章的内容———于勒对“我父母”的行为, 还是从文章行文的流畅性来看, 似乎用“他们 (指我父母) ”更合适, 但莫泊桑却用了“人们”。这表明“他们 (我父母) ”没有这样做, 是“人们”这样做。事实上也是“人们”在这样做。

这从11 自然段“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 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 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中可以找到旁证。如果是菲利普夫妇送 (这个“送”字, 实际上就是驱赶, 是放逐) 走于勒, 那此时他们还好意思在人前炫耀地念于勒这封信吗?别人会怎么看他们?他们总不至于连这点脸皮都不要吧。再说, 如果是“我父母”打发他到美洲去, 于勒恨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写信回来呢?

文字告诉我们, 当初的菲利普夫妇并非那么无情, 而于勒的“恐怖”行为却实在让当初哈佛尔那些“人们”看不下去了, 于是要“送走”他。可见于勒的不良影响有多么大。莫泊桑在此借助“大大地占用”和“人们”两个词, 再一次地表明了于勒的令人恐怖。而这至关重要的一词———“人们”, 却恰恰被研究者忽略了。忽略了这个词, 就会误读菲利普夫妇, 就会误读小说的真实意旨。

(二) 放逐中的于勒:满纸荒唐言

放逐中的于勒没有与菲利普夫妇发生任何联系, 除了给菲利普夫妇写过两封信。

第一封信: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 不久就写信来说, 他赚了点钱, 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

有见过远在他乡做生意, 写信给家人却不告知做什么生意的吗?字里行间的于勒隐隐地在撒谎。

第二封信:

亲爱的菲利普, 我给你写这封信, 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 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做长期旅行, (见过一个生意人在买卖很好的时候去长期旅行的吗?) 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旅行就不能写信了吗?只要知道对方的地址, 都可以通信。这并不矛盾。) 如果不给你写信, 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 (即然想发财, 好买卖干嘛不做而去旅行?) 希望为期不远, 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因此, 于勒的书信里矛盾重重。他根本没有好买卖, 如果买卖也好, 那即使不回来也可以先寄点钱回来赔偿损失啊;他根本没有去南美, 所以不敢写信, 因为一写信就暴露了地址。真是满纸荒唐言。

但是问题来了。既然于勒已经被“人们”送到南美, 而且在南美也穷困潦倒, 明知不能回来, 明知不能给菲利普夫妇带来幸福, 可他为何还要写这两封信呢?难道只是想欺骗一下菲利普夫妇?绝对没有这个必要。那促使他写这两封信的原因在哪里?

自古以来, 人类的情感总是相通的。只要亲人间没有深仇大恨, 没有人愿意抛弃亲情, 或者失去亲情, 没有人愿意被亲人遗忘。“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家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当于勒独自一人漂泊异乡, 夜深人静, 明月当头的时候, 他必然想念他的亲人了。而且对他来说, 他也只有菲利普一家的亲人了。他必然不想失去这份亲情, 尽管他曾经欠他们太多, 尽管他和菲利普夫妇曾经有过不愉快, 但对于此时此刻独在异乡的于勒而言, 充满他胸中的必然是无尽的忏悔—忏悔他曾经的过错;充满他心中的必然是深深的恐惧———怕失去这一份亲情, 怕被人遗忘。在困境中, 在焦灼中, 在一时情感的爆发中, 他是多么强烈而急迫地想维系那份渐行渐远的亲情。于是他匆匆提笔, 但又能写什么呢?怎么写才能不被人忘记呢?怎么写才能对家人有所交待呢?怎么写才能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盼呢?于是, 在这心绪混乱的时刻, 情深而忘理, 他写下了这两封信。如此, 信中那些在而今看来矛盾重重的言语, 也就成为合情合理了。

真可谓:“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啊!

(三) 现实中的于勒:穷困潦倒

尽管于勒是如此渴望回家, 但是当他回到家乡的时候, 他却不愿或不敢回了。船长的话证实了这一点:

“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戚, 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 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

这哪里是“不愿”?分明是不敢哪!他不敢面对亲人, 不敢正视自己的心灵。他在信中有过悔意, 也想弥补, 但是当他努力了十二年却依然如此狼狈的时候, 他怕了, 以致十年之久他都不曾写信, 不是不愿写, 是不敢写, 如果说被“送走”的前两年他有过对未来的期待, 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现实的话, 那么在他一直努力却依旧狼狈的时候, 他真的怕了。怕了, 就不敢写信了。怕了, 就不敢见人了。这样的心理, 我相信大多数人也许都有过, 当你很想念一个朋友却出于种种原因而未曾联系的时候, 久了, 也就怕联系了, 也就疏远了, 也就只能在心灵深处思念了。当于勒在饱经风霜后依然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的时候———“我看了看他的手, 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 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 满脸愁容, 狼狈不堪。”他只能选择逃避了, 逃避现实, 逃避灵魂的考验。如果说于勒是菲利普夫妇的一个梦, 那菲利普夫妇何尝又不是于勒的一个梦呢?

天涯孤客, 漂泊十二载;一朝回归, 近乡情更怯。

莫泊桑通过于勒的人生经历以及心路历程, 传递出了一个人类命运与抉择无比痛苦的生存境地。生活, 很多时候是无奈的, 并不是你努力就能改变的, 就有希望的。亲情并不是你想拥有就能拥有的。有家不能回, 有亲难相认,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莫泊桑描写于勒, 道尽人生多变, 写尽人生的无奈, 写出了辛酸之人的悲苦人生。这种无奈的境遇,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体验。而于勒的这种人生, 也许属于你, 也许属于我, 也许属于他, 于是, 每一个人都活在了他的笔下, 每一个人都生生不息, 于是“于勒”也就生生不息了。

三、菲利普夫妇:爱恨从来不由人

也许, 菲利普夫妇是文学长廊里饱受冤屈最长最深的一对夫妇, 即使今日已有人关注到他们的实际情况, 但并未从深处细细地体察他们的苦衷, 本文在此想沿着莫泊桑的文字, 抓住关键词句, 还原一个真实的菲利普夫妇。

(一) 当初:揭开岁月的尘埃

回到于勒被“送走”的当初, 即便于勒如此令人“恐怖”, 菲利普夫妇并没有绝情。字里行间, 莫泊桑还向我们透露出他们那些美好的品质。于勒“大大地”“占用”了他们应得的部分遗产, 他们却并未参与将之“流放”。文本写道:“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 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 打发他到美洲去。”注意是“人们”而不是“他们 (我父母) ”。 (对于“人们”与“他们”的诠释, 在“于勒:一个长期被遮蔽的光坏”的第 (一) 部分的“飞白之三”中已经有详细解读, 此处不再赘述。) 与后来他们见到穷困潦倒的于勒那种怒不可遏的情况相比, 此时的菲利普夫妇是有着深情的一面的, 之所以此刻如此, 只因为是“当初”。

密码就在下面的时间里。

于勒被人们打发到美洲去后,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 不久就写信来说……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 ……果然, 十年之久, 于勒叔叔没再来信。”

由此可推知, 于勒叔叔到美洲已经有了12 年之久, 从十六自然段大姐二十八与二姐二十六的年龄来推算, 当初的菲利普夫妇, 大女儿还只有十六岁, 二女儿还只有十四岁, 正是青春正年少, 貌美又如花之时, 当初的菲利普夫妇根本不愁女儿嫁得了还是嫁不了。嫁女, 离他们隔着十万八千里呢。而十二年之前的“我”也许还没有出生呢。因此, 当初, 菲利普夫妇虽贫但经济压力却少, 虽穷但没有女儿嫁不出去的痛苦。

可是, 而今一切都不同以往。

(二) “拮据”:心灵的枷锁

第一段“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一言写尽生活之艰辛。“刚刚够生活”“刚刚够生活罢了”“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 每一个句子放在“并不是有钱的人家”后面, 从语句的流畅而言, 都很顺畅, 但莫泊桑之所以选择第三种, 是因为在词语不断地延伸中, 一点点地将菲利普夫妇生活的贫困、拮据、无奈、辛酸写了出来。“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 一个“才”字写出父亲回家时间之晚, 工作之忙碌、辛劳, 而且“很晚”前面没有“常常”二字, 可见是一直如此, 披星戴月、早出晚归, 而“挣的钱不多”, 又可见父亲所做之事的繁杂、低微。文字背后折射出来的却是父亲身份的卑微, 他只是一个小人物而已, 放在这个世界中, 犹如一粒尘埃。

一家人在“拮据”的生活中“挣扎”着。这在第二段的“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这句话得以淋漓地体现, 请注意是“从来不敢”不是“从来不”, “从来不答应”只是“愿不愿”答应, 是主观地选择, 而“从来不敢答应”则是“能不能”答应, 是客观地被迫。生活的拮据使他们怕回请, 使他们没有能力回请。面对生活压力, 菲利普夫妇没有选择的权利。一个二十六岁和二十八岁的女儿做条裙子竟然都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我们可以猜想他们在做前是如何扳着手指计算着做这条长裙的最多能够承受价钱的能力, 如何在买花边的时候与店家讨价还价, 如何在做的时候与裁缝讲价钱, 一切都只因为“拮据”的生活。

(三) “我有两个姐姐”、“痛苦”:错位下流淌的隐秘河流

从低微的工作到拮据的生活, 小说在描写上看似天衣无缝。但是一句看似不合语序的话, 一个值得深究的“痛苦”, 却折射出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第一自然段末句出现了“我有两个姐姐”, 此句放在段末显得很不和谐, 有一点突兀感。因为“我有两个姐姐”的前面两句写家境之贫困, 第二自然段首句“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紧紧承接着第一自然段的贫困生活, 中间突然插入“我有两个姐姐”, 就有点怪异感。按照常规, 将这个句子放在17 自然段前面“我有两个姐姐, 我大姐那时二十八岁, 二姐二十六岁”, 这样会使语段更加流畅, 更合常理。但矛盾处必然有风景。

细细品味“我的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这个句子, 会发现这个“痛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 作者不用“不满”, 不用“抱怨”, 却用了“痛苦”。生活贫穷, 天底下类似于此的人家一定不少, 穷有穷的过法, 穷有穷的乐趣, 也不至于“痛苦”, 而且是“非常痛苦”, 用“非常不满”“非常抱怨”也就差不多了啊, 但从文字中我们找不到一个母亲对生活的抱怨之词。细细比对, “不满”和“抱怨”是一种外在的情绪宣泄, 流露于外, 而“痛苦”则“痛”, 隐藏于内, “苦”, 闷在心。“我母亲”“痛苦”的缘由就在于“我有两个姐姐”, 一个28 岁, 一个26 岁, “他们老找不到对象, 这是全家都十分发愁的事”。对于母亲而言, 这是两个“老”女儿了, 却嫁不出去。这才是她“痛苦”的根本所在。这个“痛苦”里深藏着一份慈母情怀!她的“痛苦”不为经济的拮据, 只为这拮据的生活影响了女儿的归宿罢了。“男有分, 女有归。”子女有一个归宿, 有一个好的归宿不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期盼吗?这“痛苦”二字流淌着一种普天下母亲的情怀之美。

但是, 倘若没有第一自然段看似突兀的“我有两个姐姐”这个句子, “我母亲”的“痛苦”就显得有点过分, “我母亲”的爱女之情就无法体现, “我母亲”就是一个贪图享乐之人。但有了“我有两个姐姐”这个句子的强调, 我们就可从“痛苦”中读出“我母亲”面对生活困境的隐忍品质。从某个角度而言, “我母亲”是十分的“体贴入怀”的。她没有抱怨父亲的无能, 没有抱怨家境的贫困, 她只是默默地接受了生活给她的压力, 竭尽全力地在贫困的境遇里让日子过得好一点。倘若用“非常抱怨”或“非常不满”, 那“我母亲”就是一个贪图享受的大坏蛋, 那么《我的叔叔于勒》也就只不过讲了一个吝啬、贪图享受的故事而已, 它也就不会有如此超强的魅力, 就不会时至今日还选入我们的教材了。而这篇小说的魅力就在于它讲述的是一种无奈与辛酸的生活, 一个个丰满的人, 传递的是一种不得已的人性。而这人性涉及到社会的每一个人, 更体现了莫泊桑心怀悲悯看着世界的小人物, 道尽天下人共有的情感, 因此也就具有了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

(四) “可是”, 突兀转折的深意

在描述了家庭拮据的情况后, 第三自然段来了一个转折, “可是每个星期日, 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难道经济拮据就不能散步了吗?连散步的资格都没有了吗?可见这个“可是”有点不同寻常。我们只要细细品味, 就能读出这个“可是”的深意来。

他们的散步不是一次两次, 而是“每个星期日”。散步应该是随意的, 无拘无束的, 但是“我们”却穿得“衣冠整齐”, 俨然赴宴一般。散步的地点应该是随心的, 今天去这里, 明日去那里, 散步的方式应该是随意的, 看看风景, 听听溪水, 赏赏花, 谈谈天, 这样方有滋味, 但“我们”的散步地点永远是海边的栈桥上。一切都有违散步的常态。可是接下来的一句话让这个违背常态的散步有了合适的解答。

那时候, 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 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 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一天里, 有多少只大海船要开进港口?而“只要……就……”“总要说”的父亲一天到晚又要说多少遍?而且每一次所说的话一字不差, 如同录音笔一般, 可见这句话已经深深镌刻进了父亲的灵魂, 足见父亲对于勒叔叔是怎样的望眼欲穿!甚至可以说是走火入魔了。他们不是来散步的, 而是来等待于勒的。因为于勒回来, “境况就不同了”, 就可以“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了。

所以, 第三自然段开头的“可是”看似不通, 实则揭开了菲利普夫妇内在的空花泡影的梦。他们在现实中虽然贫苦、辛酸、劳碌、卑微, 但是他们心中却渴望有一天能够改变这一现实, 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 他们将日子一天天的熬过。而支撑着他们度过这些日子的精神支柱, 就是我的叔叔于勒。他是菲利普夫妇的一根希望的稻草。这根稻草, 缘于勒叔叔的信。

(五) 书信:荒唐之信空幻之梦

对于于勒书信的荒唐言在分析于勒的第 (二) 部分“放逐中的于勒:满纸荒唐言”中已有详细分析, 此处不再赘述。于勒这两封稍一推敲就能发现问题, 看了千百回的菲利普夫妇又怎会不知。父亲散步之言也证实了实际上他们是知道这一点的: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 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父亲不说:“唉!如果于勒在这只船上, 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因为没有“竟然”的“如果”, 表明的是于勒的出现早晚会是一个事实, 但在言语里加入了“竟”字, 就表明于勒的出现是不可能的, 只是一个梦而已。一个“竟”字流露着“出乎意料”, 是“不可思议”, 是“不可能”, 它暴露了父亲内心其实是明白于勒叔叔是不可能出现在船上的。但明知不可能, 明知是虚空, 父亲还是依然苦苦的维系着这个虚幻的肥皂泡般的希望。他不敢戳破, 不敢承认这一现实。这是他的一根精神支柱。

他的脸色十分苍白, 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 就问:“哪个于勒?”

…… (25自然段)

父亲为何“脸色苍白”?他不是从信中知道于勒叔叔在美洲吗?因为他心底根本不相信于勒信中之言, 他早就知道于勒在说谎。他只是不敢承认这个事实而已。而于勒的出现打破了他这个虚幻的梦, 让他不得不接受残酷的事实。他怕面对现实, 于是他脸色苍白了。

母亲为何“莫名其妙”?他们不是日思夜想在盼望于勒吗?怎么说起于勒倒反问起“哪个于勒”了?因为母亲怕了。她内心深处早就明白于勒不会有钱, 但她宁可相信于勒有钱也不愿相信真实。父亲的话触动了她心底的恐惧, 她怕梦即将破灭, 故作“莫名其妙”, 这是对内心极度恐慌的一个掩饰。但接下来的语言就证实了这一点。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 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 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言外之意是“你干嘛胡说要让我的美梦破灭?” (第28 自然段)

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 他说:“克拉丽丝, 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 你亲眼去看看。” (第29 自然段)

父亲“放不下心”, 他的言语里满是对既定现实的难以接受, 他已经从心里确认那个老水手就是于勒, 但又不敢接受现实, 还是对未来抱有一丝丝幻想, 他的心在不断挣扎, 于是还是不死心, 让母亲去看看, 渴望这个肥皂泡不要破灭。

母亲回来了……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 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第31 自然段)

“我想就是他”, 十分确定!都知道是于勒了, 既然不想见他, 可以一走了之, 为何还要打听?因为她此时还不敢接受这个美梦破灭的现实。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 两眼呆直, 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 (第34 自然段)

父亲的表情犹如晴天霹雳, 如同被判了死刑一般。他的心中满是希望彻底破灭之后的绝望。“我早就看出来了!”早就从哪里看出来?当然是从于勒的信中, 看出来什么?看出来的是满纸荒唐言!只是他一直不敢承认这个事实, 宁可做着虚幻之梦也不愿接受这个现实。而今梦破惊醒, 留下的是深深的绝望。

父亲神色很狼狈, 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第37 段)

言外之意, 之前的美梦都破灭了, 我们今后永远都只能过悲惨的日子了。我们的梦也做不成了。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 说:" 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 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 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 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 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从原先知道真相的恐惧、害怕到此时的“突然暴露”, 克拉丽斯的表现似乎翻脸比翻书还要快, 她的变化让人有点不适应。但是, 如果联系全文, 这就不再费解。菲利普夫妇生活如此酸辛, 生活在穷困的底线上, 他们面对拮据的生活苦苦挣扎, 甚至还要为因为贫穷而嫁不出女儿而“痛苦”, 但虽然如此, 他们还有一个肥皂泡的梦, 每天辛苦的生活之后, 他们还能够有明天于勒回来后生活就会变得富有和宽裕的空幻之梦在等着他们, 如此, 他们极度穷困的生活因有了这个空幻之梦才有了一点生机, 一点希望。他们的二女儿之所以有人求婚, 就是因为他们还有那封令其具有做梦资本的于勒之信。可是, 当现实中贫困的于勒出现的时候, 他们那肥皂泡的梦就不得不惊醒, 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而最现实的则是他们的女儿立马又有嫁不出去的可能。请注意, 这嫁出去的还是二女儿, 大女儿还依然未嫁呢。鲁迅说“假如一间铁屋子, 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 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 不久都要闷死了, 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 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 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此时的菲利普夫妇不就是在梦筑成的铁屋子里的人吗?他们宁可一辈子沉睡在空花泡影的梦里, 就这样死去, 也不愿清醒地面对现实的苦难, 但于勒的出现恰恰将他们从梦的铁屋里唤醒, 让他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于勒的出现让他梦想做梦而不得。此时此刻, 克拉丽斯的暴怒难道还不能被原谅吗?

莫泊桑以悲悯之笔触客观冷静地描摹着菲利普夫妇精神崩溃的瞬间, 告诉我们:天地间之人, 有着辛酸与痛苦的一面, 最不可理喻的言行下面, 都有着它独特的理由。我们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

一部伟大的作品背后, 始终站立着一个伟大的作者, 莫泊桑心怀悲悯, 用他的双眼如实的, 客观的, 冷静地注视着这个苍茫大地上的芸芸众生, 以他的笔冷静地叙述着他所见到的样子, 不带半点褒贬之情。他只是想用他的笔描绘出生活的本来面貌。正如托尔斯泰所言, 他只写他看到的, 而不是写他想看到的。于是再恐怖的于勒, 也有着温柔的内心, 有着对亲情的渴望, 再冷酷的菲利普夫妇, 也有着他们的一言难尽的酸楚, 他们冷酷, 因为他们迫不得已, 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于是, 一切就都成了可以理解的了。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莫泊桑用他冷峻的笔墨描绘着这个人世间的荒唐言, 勾画着这个人世间的荒唐梦。痴, 也不痴。困境中的于勒虚幻成了菲利普夫妇的梦, 困境中的菲利普夫妇凝结成了于勒永不成真的梦。梦中、梦醒, 假假、真真, 生活的酸楚就在这中间起起落落, 潮涨潮平。人生的角色就在这沉沉浮浮间扮演着。当我们将自己放进这个作品的时候, 我们又何尝不是于勒, 不是菲利普夫妇呢?于是, 《我的叔叔于勒》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当我们用悲悯的眼光看人的时候, 当我们以悲悯的胸怀待人的时候, 生活也许就会有另一番样子吧。

女性视角下的悲悯情怀 第8篇

关键词:悲悯情怀 女性书写 性别视角 严歌苓 《一个女人的史诗》

一、前言

悲悯情怀似乎是人性中质朴的小溪,虽然沿途观看到世间的狰狞与疾苦,但是总能够澄清路途上的尘埃。女性是完美展示悲悯情怀的水晶,这份情感也许不能完全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痛,也不一定能带给每个角落幸福的阳光,但是就是有那么一份照亮黑暗和阴霾的光亮。这缕轻柔的微光伴随着暖暖的感动带给人们无限希望。悲悯之情是通透人们生命的安抚和触碰,让懦弱又无处安放的灵魂找到了最终的归宿。它呈现出人类情感中的独特之处,这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情感,伴随人们心态的起承转合展现出不一样的变化,这脉活水展现出柔波荡漾抑或是波澜壮阔,都牵动着人们的心灵,也感动着周遭的人群,形成了具有温度的一种情怀。本文以性别的视角进行了关于严歌苓作品《一个女人的史诗》的深入解读,关注到一个女性人物坚持自我选择,经历爱情、革命,以及生活变迁的过程,感受到悲悯情怀的深刻内涵。

二、 历史视域下的女性文学书写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程中,男性一直被视作是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女性的角色一直是辅佐于男性角色之下,成为权力阴影覆盖角落中的不主要地位象征。在传统社会中的女性身份一直受到各种规矩的束缚,是需要严格遵循社会各阶层审视和支配的阶层。少女待嫁闺中的时候需要听从父母的安排,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女性的角色在出嫁之后更加凸显出卑微的命运,成为男性的附属品承受着重大的家庭压力。家庭中的男性阶层会希望自己的妻子成为自己威望的显示,在家族和男主人的要求下成为传宗接代的奴隶。本以为待到自己老时能有些许的改变,偏偏又成了需要生活在儿女操控之下的奴役。在传统时期的旧社会,女性群体缺失行使自己权益的机会,也缺失能够让女性进行自主选择行使自己权益的环境,导致女性成为长期受到压制的低微阶层,严重影响了女性个性的发展和自主意识的改革,也是旧社会缺失进步的重要表现。[1]

伴随时代的不断变迁,女性角色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关注社会改革的民主和自由意识越来越清晰,时代的进步激发了女性对理想和抱负的热爱,也促进了女性对生活激情的燃烧,成就了新时期的新型女性形象。新中国成立后更加重视女性权益的保护,制定了相对应的一系列法律和法规,也在基础政策上推进了女性权益和思维空间的进步,组织营造一个充分重视女性、尊重女性的社会大环境。与传统社会相比较,虽然当下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在发展的道路中依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女性群体不断地努力和抗争并希望取得更多的胜利,打破传统束缚带来的禁锢与压迫[2]。

严歌苓是极具个人创作特点的著名旅美作家,她的每部作品都能够将中、西方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也体现出作家对社会底层人物,以及边缘生活的人群内心灵魂的理解。严歌苓作品《一个女人的史诗》中就描写了一个生动的新时代女性,她大胆无畏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抛开世俗的眼光拒绝自己的爱慕者和追求者,义无反顾地保卫自己的爱情,并爱得那样单纯和愚蠢。文章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正是作者本身的影子,为了追求爱情奋不顾身又至死不渝。

三、 女性意识的成长与表现

严歌苓的作品《一个女人的史诗》正体现出女性自我意识的萌芽、成长和发展,也成为严歌苓创作这部作品的主线,深刻地描写女性自我意识的坚韧性格促成了女性对自己生活的坚持信念。《一个女人的史诗》中女主人公初次离开家的表面原因是投奔革命,但是实际上就是想要离开严格的母亲,母亲的形象对于女主人公来说是粗暴的、强悍的,对于女主人公的管束是逼迫她想要离开的真正原因。女主人公在长期受到压制的生活中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想要挣脱的情绪影响了她出走革命的选择,以至于后来再有机会回到家乡也不敢去探望母亲。女主人公选择离开家,离开自己母亲的背后深意也是女性独立和抗争意识的凸显,在摒弃黑暗生活的过程中选择了自由的自我意识,这是一种醒悟的状态,希望能够快乐单纯地生活。脱离原本生活环境的女主人公是快乐的,她感受到从前从未有过的自由和洒脱。[3]

《一个女人的史诗》中女主人公与自己的闺蜜相比,她的自我意识独立更加单纯,没有过多的心机和需求。单纯的拒绝爱她的男人,也执着的深爱她爱的男人。面对一个像父亲一样照顾自己的角色,女主人公近在咫尺的美好生活被自己的坚持击得粉碎,而痴痴地选择了一个自己爱的,却始终没有爱过她的男人,这种坚持和独立的自我经历了惨痛的人生。女主人公对爱慕者的拒绝其实体现出的是对传统男性权利的反抗,以自己的意识为生活的基础追求自己的真爱。女主人公改变了传统以来逆来顺受的女性形象,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成为女性自我意识凸显的重要代表人物。[4]通过一种家族似的模式讲述了女性形象世世代代的生存过程,展现出女性自我意识萌芽、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从女主人公外婆的时代描写到女主人公母亲的时代,再以女主人公自身的故事讲述了女性意识逐步加强的变化。这部文学作品中几乎没有谈及女主人公家族的男性角色,也没有过多地描写女主人公的父亲,主要就是为了烘托特殊时代背景下女性族群的成长历程,凸显出女性自主意识变革的重要性。

四、 女性价值的追求与实现

《一个女人的史诗》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作品中深刻地诠释了女性自我价值追求的意义,将女性追求自我价值的整个过程细致地描写出来,体现出时代背景发展下女性的爱情、家庭,以及生活的内容。《一个女人的史诗》以简单叙事手法和非常不简单的宏伟气势向人们传递一种追求,一种精神,向人们展现出女性追求爱情和追求自由的伟大无畏灵魂。《一个女人的史诗》这部作品就以我们身边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角色进行描写,故事当中充满了女性生活的爱恨情仇,这些复杂的情绪引导女主人公和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向以及生活态度,满足自己的选择经历着不同的人间悲喜。整个故事虽然是以一个特定时代作为写作的原型和背景,但是却没有受到时代的影响和阻碍,诠释的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和自我价值的不断追求。[5]

这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为爱痴狂,通过对主人公家庭背景的描写成就了一个时代的发展故事,也因此赋予了作品史诗的情怀。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自己独到的女性视角,完美地解读了男性群体控制下的女性价值追求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传统的颠覆更加细致地诠释了一个女性的成长“历史”,满足了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象的烘托。《一个女人的史诗》中的女主人公正经历着时代的变迁,成为动荡社会发展的体验者,虽然女主人公并不关心政治的变革,但是她仍然生活其中,体会着生活中丈夫和子女所带来事情的琐碎,而且她总能够找到解决困难和面对困难的勇气。[6]《一个女人的史诗》就像是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阐述的一个小小的历史故事,以大历史时代为背景,利用一个个人物的小历史故事发展描绘了一篇成长的故事。这一个个小故事是更有利于人们理解时代发展过程中的细节,满足了人们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也推动了人们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意识的进一步理解,感受到了时代进步的发展动力,也成就了一个时代的改革和进步。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透过性别的角度对严歌苓作品《一个女人的史诗》的解读,完成对文学艺术体验的感受,让人们透过文学艺术作品了解到女性群体的细腻情感和伟大情操,以一个女性人物的生存境遇感受到人物面对生活的选择,以女性所展示出的悲悯情怀更好地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困境,对人生起到一种良好的启示作用,也帮助人们走出悲伤的情绪,燃起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动力。严歌苓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不单单源于自身独到的艺术感悟力,还源于她设身处地从女性的角度去思考,以自身的感受成功地描述了故事中的细腻情感。严歌苓在成功塑造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展现出自身作为女性的坚韧性格,将悲悯的情怀深刻地烙印在读者心中,以一个女性的心灵和灵魂展现出女人对爱情,对生活的思考和坚持。《一个女人的史诗》正是以女性角度解读了关于悲悯情怀的内容,展现了以女性形象为文学特征的艺术作品,成功谱写出一首丰富情感的动人情歌。

参考文献

[1] 葛娟.性别叙事与女性价值观的书写——评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2).

[2] 孟婷婷.镜像内外:《第九个寡妇》中的中国/女性书写[J].华文文学,2012(5):17-28.

[3] 李仕芬.以女性为中心的写作——论严歌苓《第九个寡妇》[J].华文文学,2014(6).

[4] 熊岩,万涛.超越“大气”,走向厚重与丰腴——严歌苓新世纪十年小说创作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5] 俞冬梅.真假女性主义——论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书写[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悲悯情怀】相关文章:

论杜甫诗歌中的悲悯情怀08-31

沈从文的悲悯情怀论文题目04-06

以同情与悲悯为话题的作文05-17

教育情怀05-15

家国情怀06-22

感恩情怀07-01

政治情怀07-18

赤子情怀08-15

自然情怀09-06

革命情怀09-13

上一篇:关注学生心理下一篇:数据库查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