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职班级文化论文

2024-06-27

构建中职班级文化论文(精选12篇)

构建中职班级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中职生,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

当代中职学生思想活跃, 充满朝气, 自我表现强, 敢想敢做, 但同时他们对是非观念淡薄, 辨别事物能力差。班级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 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以及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如何建设职业学校的和谐班级是一个摆在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中职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1. 环境建设

班级专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让教室成为中职育人的最佳场所, 让班级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教育学生的平台, 让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

(1) 教室内部环境布置。可针对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职业目标, 酝酿出言简意赅的有专业特色的班训。如机电专业“锻造品格、锻造人生”;电子专业“装配成功、焊接幸福”、等等这些彰显专业特点的励志格言,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只要技术学到手, 走遍天下不用愁”等切合实际的口号也能起到极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教室环境的布置还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墙报等应该融入专业特色。学生触景生情, 因美生爱, 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热爱本专业的热情, 同时也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2) 实训场地文化建设。实训场地的布置一般要求有实训规章制度、本专业名人、本专业优秀毕业生的介绍等, 通过这些显性的物质材料, 来营造一种激励学生用心学专业知识、练专业技能的环境育人作用。同时要让学生进入实训场地感觉如同进入一个规范的企业工作。

(3) 寝室文化建设。寝室是组成班级的最基本单位, 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寝室文化品位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班级学风建设的成功与否。寝室文化的建设应体现专业特色、张扬学生个性、注重育人功能、辅之以艺术气息等, 这种浓郁的职业文化氛围营造, 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学生的引导与管理, 收到了无声育人的效果。

2. 制度建设

中职班级文化的专业化建设还体现在班级专业文化的内涵:专业化的班风、专业化的班级舆论导向、专业化的班级活动、专业化的常规管理等方面。

(1) 制订专业化的班级管理制度。“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建立良好的班级公约,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制定了详尽的可操作性强的《德育学分实施条例》, 在全校学生中贯彻执行, 对学生执行日常行为规范的表现进行评价与监督。各班级在此基础上再制定相应的细化的班级常规。这种规范化、具体化、精细化的制度既方便操作, 更能收到管理实效。

(2) 创新常规管理模式。我校在07年起在全校中职学生中开展实施“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学生工作模式。“学生成长记录袋”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客观记载成长过程的真实记录, 是一种写实式记录, 由班主任指导学生干部进行记录。整个档案的建立过程能让学生充分意识到, 建立档案不仅仅只是给自己留下错误痕迹, 更不是给自己以心理负担与约束, 而是给自身体现美誉度的机会, 同样也是自己优于别人的一种财富。学校则把学生成长记录袋中的资料作为评定奖学金、助学金、推荐优秀毕业生和推优入党等的重要依据。

二、中职班级精神文化的创新化建设———就业精神

1. 班风建设

由面到点, 由点到面。班风建设要有“大局面观”。抓“面”是指学校从整体这个“面”上提出班风建设的要求, 班主任从全班级这个“面”上进行指导和引导。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这个阵地宣讲对大多数同学起作用的观念、思想、规定, 只要全班有三分之二的人意识到, 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良好风气。以抓“点”为重点是指良好的班风形成后, 必须加以巩固, 以防“星火”燎原。抓“点”主要体现在, 学校对典型的“点”进行鼓励推广, 班主任对班级典型的“点”进行宣传和支持。

2. 职业生涯设计———开拓创新

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活动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 也是职业学校区别与普通中学的一点。我校的具体的方法如下:

(1) 学校专门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2) 学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就业辅导。此外, 还会定期进行班主任职业指导培训;

(3) 班级开展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线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请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同学交流讨论各自的规划、职业生涯设计比赛等等。

三、中职班级文化建设的原则

1. 关键———管理有方

职高班主任的工作难度大是众所周知的, 我们唯有不断的总结实际教育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用有效的方法去管理, 才能跟得上实际的情况, 做好职高的班级工作。在实践中, 很多班主任总结出了大量的有效方法, 有的班主任在管理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把班级管理得得心应手;有的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沟通中总结出“避免与学生谈话流于形式”的结论, 强调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主要不是针对交流的时间和频率, 而是交流的有效性。

2. 特色———就业导向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其德育除了具有和其他各类教育所共同的目标、内容、途径之外, 其特色在于以就业为导向, 要十分注重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创业观教育, 切实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搞好职业指导工作。

中职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第2篇

1.2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从文化自身的角度来看,班级文化是班级自身发展历程的一种表现。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班级文化与信息时代的融合,可以让班级文化成为提升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在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从学校所构建的校园文化入手,构建一种让教师文化、学生自身的个体文化和群体文化共同发展的文化模式,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种可行思路[2]。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各个班级在构建自身班级文化的过程中,要遵循一种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即在对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文化传统进行传承的基础上,从班级自身的实际情况入手,构建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

2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2.1校园因素。从班级文化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影响来看,优秀的班级文化可以为学校的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载体。因此,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德育教师应该对班级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但是从中职学校的现状来看,一些学校对学生的实用技能培养工作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过于关注,这就使得人文思想教育成为了中职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在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缺乏关注的情况下,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制度性要求的缺乏,往往会让班级文化处于形同虚设的局面。

2.2教师因素。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因素也会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知识技能的传授问题过于关注,对德育问题的忽视,往往会让班级缺乏一种积极的文化氛围。在班主任的主导作用相对欠缺的情况下,班级管理中所表现出来的混乱局面会成为影响班级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2.3外界环境因素。外界环境问题也是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极端的网络评论、缺乏官方证实的新闻报道、黄、暴力视频等不良因素出现,可能会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威胁。社会中的、知法犯法等不正之风,也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3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的.建设措施

3.1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建设环境进行优化。从前文的论述来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对班级活动形式的创新,是对班级文化建设环境进行优化的一种表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某中职学校数控班针对班级同学中存在的上课缺勤问题,将企业化的管理制度应用在了班级文化管理制度之中。在对考勤措施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教师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将班级改为了一家与数控技术有关的虚拟企业,在利用选举机制选出一些班级管理人员以后,通过发放虚拟工资单的方式,对班级的考勤制度进行了调整,在考勤制度进行调整的同时,对于一些在学校受到奖励的同学,教师也会给予学生一定的虚拟货币鼓励,在家长的配合下,这种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针对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校与社区之间合作,也成为了推动班级文化发展的一种有效措施,一些中职学校与学校所在地区共建义工服务站的做法,也是对班级文化建设环境进行优化的一种有效措施。

3.2对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信息化技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是中职学校各班在创建自身班级文化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既要对自身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也需要对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进行充分发挥。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开展过程中,一些中职学校班主任借助信息化手段让自己与学生家长之间加强联系的做法,是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种可行措施。利用网络平台对班级优秀同学进行宣传的做法也是丰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在调动班级同学的积极性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辩论会、节日娱乐活动等形式,对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进行发挥。

3.3对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进行完善。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在构建班级文化环境的过程中,信息化班级环境的建设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熏陶,是对班级物质文化进行丰富的表现。信息化影视素材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是信息技术背景下开展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在法制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一些中职学校的班级将《今日说法》《天网》和《忏悔录》等栏目应用在了班级文化建设之中。利用信息技术对这些栏目中与青少年有关的栏目进行筛选以后,这些在中职学生群体中具有典型性的节目可以在班级学生中发挥一种警示作用。在开展人文教育的过程中,《百家讲坛》栏目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拓宽了自身的视野。

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化的德育教育工作,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机制,对班级面貌进行充分展示是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一大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这一工作中的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树民.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杜伟伟.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3]刘俊林.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构建中职班级文化论文 第3篇

关键词:中职 人本化 班级管理 模式

所谓人本化班级管理模式,是以班级为基础,基于尊重、理解、关心每一位学生,以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为目的的管理模式。构建人本化班级管理模式,就是要尊重学生人格,强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注重每个人的感受,发挥被管理者的自身优势,营造和谐向上的管理环境。

一、关注人,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集体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处于良好的成长氛围之中,他就会发现真正的自我,从而发挥出他的潜能。中职班主任应把形成自主、平等、积极、温馨的班级氛围作为管理目标。

1.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要树立服务育人意识,在班级建设管理中,班主任的角色不仅是教育者、管理者,更重要的应该是服务者和引导者。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应该是以人为本、服务育人,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尽职尽责为学生服务,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使学生感到师爱的深厚和班集体的温暖。以生为本,就要允许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应有的独立性,真诚地相信他们。尊重每一名学生,理解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允许学生存在的不足,要动之以情,严之有度。要关注学生,想方设法接触学生,理解学生,主动与之沟通,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建立健康向上的班风。创建先进集体,凝聚班风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班主任要善于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制定具体的班级建设目标,对学生进行行为导向,狠抓学生学风,培养优良班风。新生入学教育是十分关键的一环,要进行入学教育,开展细致的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明确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管理,促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应该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榜样。要率先垂范去体现班风,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树立班级荣誉感,创设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的氛围,建立健康向上的班风,让学生在集体中自然地健康成长。

3.创建舒适和谐的人文环境。环境是育人的特殊课堂,是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创设班级和宿舍文化,实现“环境”与学生的和谐统一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要精心策划教室和宿舍的文化,为学生组织和创设良好的环境,控制和改变不良环境,要增加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有教育意义的因素,消除那些干扰和阻碍教育的因素,实现环境育人。

教室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整洁、美观的环境,能振奋精神,教室的净化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要将教室卫生作为基本要求,常抓不懈。设置“日常行为规范”“德育考核办法”等,时刻提醒学生。开辟“光荣榜”“个性展板”等专栏,展示学生在工作、学习及生活领域所得所悟,让大家借鉴学习。

宿舍内外环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以卫生、纪律为突破口,抓好宿舍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设置促使学生“正衣冠、端品行”的正衣镜;悬挂富有教育意义的书画或格言警句等来熏陶人、感染人;开展“宿舍纪律卫生检查评比”“最受欢迎的舍友”评比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和提高,把学生宿舍建成“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的重要阵地。

二、依靠人,建立自我管理的制度体系,孕育民主管理氛围

自我管理是自主意识与能力内化的自导自控行为,是学生理性成长的活动过程,是实现人本化管理的有效方法。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自主管理与自我管理。

学生的现状需要制度的引导,班级管理不仅要还学生以权利,更要发展学生的公益意识。中职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或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任性、狭隘的个性,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对他人的关爱。他们有权利的概念,却没有义务的概念,若没有纪律的约束和制度的规范,班级将会走向无组织的混乱。

良好的班风和学风,靠全班同学同心协力,共同努力维护形成的。班级管理制度要吸纳全班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管理制度体现学生自己的主张,成为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我评价的准绳,乐于接受并认真遵守执行。依托《学生守则》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制定系统的、全面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参与决策、参与监督、参与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三、凝聚人,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

活动,为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所必需的,也为处在身心发展中的学生所喜爱,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无疑是凝聚人心,获得成功体验的最佳方法,也是张扬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

1.精心组织主题班会,激发学生热情。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如果无视学校是一种社会生活行使的事实,教育就会失败。”要想教育取得成效,教师必须把道德的形成作为教育的中心目标。具有生活化、焦点化和综合化的主题班会,是道德社区的浓缩,是学生施展才华的最好舞台。班主任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寻找存在的问题,提炼班会课主题。精心组织主题班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求知欲望,为每个学生的能力锻炼搭建了平台,激发学生展示热情,使学生心灵上得到沟通和感染,使德育内容和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心灵。

2.设计共同参与活动,创设成功机会。运用成功教育的活动性原则,是以活动为中心,创设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集体活动。给每一个学生创设极具挑战的机会,使其潜能得以展开与实现,让学生在艰苦的过程中品尝乐趣,体验成功。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情绪,增强自信心,通过设计一些起点低、参与面广的活动,如拔河比赛、书法比赛、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歌曲比赛、内务竞赛等,使每一位学生找到施展“才华”的场所。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照片展出、张榜表扬、发奖等扩大他们的闪光点,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这些鼓励与肯定,将成为一种动力,推动他们不断努力,不断地向新的更大的成功迈进。

3.开展特色活动,凸现学生亮点。特色活动,既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需要,也为班级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班主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小交警、服务社区等活动,让学生展现自我,发现价值。组织科技创新比赛、个人专长展示等,发挥学生特长。通过特色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自律性,使学生找到了前进的目标与动力,逐渐正确认识自我,从而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凸现亮点,彰显个性,完善人格。

四、发展人,构建开放性教育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开放的,教育评价的目的是让评价信息服务于学生的未来,服务于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对学生评价必须向开放性模式转变,体现教育公正、机会平等与价值多元。

1.建立多元评价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教育是一种富含社会意义的群体活动,社会本身就应该是价值多元化的群体关系组合。传统教育评价的弊端集中表现在追求整齐划一,用“一把尺子”来评价所有的学生,制约了学生思维,限制了学生求知欲望,扼杀了学生个性发展。变革传统评价模式,构建开放性评价模式,保证让不同地方、不同起点、不同成长历程、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品性的学生各有所获,为学生提供灵活多元的发展空间。

2.倡导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评价往往过于热衷于对学生进行指标化,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发展过程的指导,导致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结果、结论上。开放性的评价主张教师的评价应以发展性的非指标评价为主。通过概括性问题对教育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诊断,以便随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改进措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自查自省,以练内功,丰富自己的知识素养和科学素质。积极倡导发展性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改变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单一性、封闭性、终结性评价方式,而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学习过程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运用激励性评价促使学生在自信中发展。美化人、赞美人,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带有激励性的评价是中职班级管理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表现。发现学生的一个闪光点,会激发出学生更多智慧的火花。激励性评价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欣赏同学的优点和成绩。通过回顾自己成长的足迹,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在自赏自责中肯定自我、提升自我,在自信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源泉。

天生我才必有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尊严,积极构建人本化管理模式,让学生在一片生命的绿洲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蔡杰忠.新时期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模式探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16).

[2] 葛华,何玉东.关于加强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5(6).

[3] 张楚廷.学校管理学 [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曹经霞.略论我国校园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育,2001(6).

构建中职班级文化论文 第4篇

1班级人本管理的概念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是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从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切管理活动。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 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 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 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

班级人本管理就是把学生作为学校最重要的资源, 以学生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情况科学地安排其在班级里最合适的工作, 并在班级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成长和价值,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从而达到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的效果。

2人本管理模式下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2.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 会直接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工作效率、师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体行为。

2.1.1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行为,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在管理过程中, 教师是班级的领导者、主宰者, 是班级里大小事务的决策者, 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统一模式、统一标准来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教师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处处体现着“师道尊严”的观念。这种传统师生关系的缺陷显而易见:重教师而不重学生, 重管教而不重自觉, 重规范而不重创造, 重服从而不重探索。这种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不仅失去了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逐渐丧失了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及班级活动的兴趣及愿望。

2.1.2人本管理下的师生关系 人本管理下的师生关系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 教师与学生既互为管理的对象, 又互为管理的主体。其特征是以尊重他人人格为基点, 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纽带, 创建相互理解、团结合作的管理环境。实行人本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 师生关系建立在没有矛盾和冲突的基础上, 追求班级成员的目标一致性, 以实现班级成员之间目标期望的相容, 从而建立并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 促进班级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在班级人本管理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师生在轻松、自愿、协调的氛围中达到管理的目的。

2.2试行以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

2.2.1激励管理 班级激励管理是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工作动机,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其产生一种内在动力, 努力去完成班级任务, 实现班级目标的活动过程。

2.2.2中职学生的特殊性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及社会环境的变化, 中职学生在综合素质、文化水平等方面较以前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学习方面, 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 缺乏对自身的正确定位, 学习动力不足;在纪律方面, 他们不能按要求、按制度对待自己的言行, 自我约束能力差;在服务意识方面, 他们以个人和个性作为追求和崇尚的目标, 团队意识淡薄, 缺乏团队组织的忠诚感, 缺乏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在人际交流方面, 网络成了学生交流的主要工具, 缺乏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平台。中职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教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学生思维偏颇的所在, 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 使他们积极向上, 顺应主流意识。

2.2.3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认为: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当他受过激励后, 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激励是一种教育手段, 适时激励学生, 可以树立学生的信心, 激起学生的热情, 强化学生的目标, 让学生拥有不竭的动力。同时, 也可以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坚韧不拔的品质, 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 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到了推动作用。实践证明,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 灵活运用激励理论, 加强班级管理, 开展教育活动, 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都是增强班级工作实效性的良好途径。

2.3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2.3.1明确合理的班级目标 班集体的形成和巩固是以共同奋斗目标为前提的, 正确的奋斗目标是维系师生共同奋斗的纽带, 它对全班学生的活动、行动具有指引作用或指向作用。人本管理下的班级管理要有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班级目标, 目标由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 并要把班级的管理原则、班级制度、评价标准等渗透融入到每名学生的头脑中, 成为班级的共识。为此, 还要把目标进行分解, 使每位班委、每名学生都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应达到的要求, 把他们的工作与班级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目标制订的参与者, 班主任要坚持原则, 及时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前进方向,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有利于加强班级的凝聚力, 保证班级管理的质量。

2.3.2增强班主任自身的影响力 所谓班主任影响力, 是指班主任的职位、权力、知识、才能、个性品质等素质在交往中为学生所承认、理解、喜爱, 使学生对班主任的指令、暗示和行为产生顺从和模仿等心理行为的反映[2]。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 他肩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一个富有魅力和威望的班主任, 会创造性地规划班级的发展目标, 正确确定自己和学生在班级中的角色地位, 协调好班级内部的各种关系, 构建和谐有序的班级活动, 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2.3.3建立系统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 实施班级制度化管理, 使管理工作和学生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是班级管理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班级制度为和谐共建良好学风、班风, 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班级管理制度的制订要从班级出发, 遵循教育规律, 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符合学校管理的特点。制度要有相对稳定性、可操作性, 在执行中要不断完善, 不能半途而废, 更不能因人而异。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指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 也是完成班级管理工作目标的责任人;学生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订者, 同时也受到班级管理制度的制约。班级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了行为标准和行为调控的依据, 能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2.3.4建立良好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是班级管理的有效工具, 是班级组织文化建设和活跃班级氛围的重要途径。沟通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前提, 有助于班级各种信息的交流, 可以增进情感, 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爱和关心。班主任采取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既体现了公平公正及对学生的尊重, 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又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交流沟通是一个双向过程, 班级成员共同参与, 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 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能集思广益, 挖掘学生的内驱力, 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3.5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管理 最大限度地调动班级学生全面、全程参与班级管理, 促进每名学生主动发展, 是实现班级最优化的管理模式。让学生直接参与班级的管理, 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 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律性和责任心, 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班主任要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让学生明确自己是班集体的一份子, 应该群策群力、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应尽量增强集体对学生的接纳程度, 努力通过改善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关系来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因势利导, 优化学生的角色意识,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班集体主人的思想, 充分发挥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得越充分, 积极性就越高, 班风、学风就越好, 同时学生自主管理班级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将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班级人本管理的机制

班级中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 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 使学生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 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班级管理中适当地给予学生物质激励及精神激励, 可以诱发和调动学生的动力和积极性;给予学生适度压力, 可以使其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承担的责任, 提供学生蓬勃成长的空间;管理过程中采用恰如其分的约束, 让学生自律守纪、养成良好的习惯, 营造出健康积极的班级学习氛围;班委选举及班级创意活动中采取择优选择方式, 营造良好的竞争意识, 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优化组合, 以建立班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群体;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能激发班级成员的进取精神, 弘扬班级的正气, 熏陶学生的心灵, 展现学生的风采。

总之, 构建人本管理下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 树立“以教师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提高能力为目的”的指导思想[3], 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是班主任管理的责任与任务。班级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才能开辟班级管理工作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黄志成, 程晋宽.现代教育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吴志胜.班主任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增强非权力影响力[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2 (1) :94.

构建特色班级文化 第5篇

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小学 邹洪涛 魏屹琨

班级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微观环境。新课程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

古语云: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班级文化的浓郁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级学习生活风气的塑造,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因此,我们一说起班级文化就会想到墙面文化,我们的老师会精心设计班级的每一处角落: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等,努力赋予每一面墙壁无限的生命力,让它能成为学生精神的营养餐。当然,我们不排斥墙面文化的建设,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班级软文化的建设。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在构建特色班级文化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班级作文周报,放飞童心

《作文周报》让孩子们从‚厌作‛到‚喜作‛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最头痛的莫过于看到学生假大空的习作。一写做好事就是“五子登科”(推车子、提篮子、让位子、扶瞎子、抱孩子)孩子怕写作,老师怕批改成为一个 让人头痛但又无可奈何的顽疾。当然,改革习作教学是势在必行的。为了让孩子们有兴趣写作,为了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我创办了《班级作文周报》,孩子们的习作有了发表的平台,有了更多的阅读群,这无疑更激发了浓厚的写作兴趣。为了能在《作文周报》上发表自己的习作,孩子们都主动把自己的作文给老师批阅,然后自己再一遍遍进行修改,甚至有的孩子一篇作文能修改7、8稿。我又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进行修改习作,减少了学生誊抄作文的麻烦,又方便学生前后几稿的比较,有利于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习作中的进步,更有助于学生习作的保存和投稿,一举几得。孩子、家长都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修改者就像玻璃刻刀上的那颗钻石,磨损掉自己,成就了最后的“精品”。

作文周报中不仅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也会刊登问题作文。学生不仅会自己进行修改,更多的读者们一起热心参与其中,帮助小作者提出修改意见。而且,根据学生的投稿、刊登数量,班级中还设立了“诺贝尔文学奖”、“最佳潜力奖”“进步奖”等奖项,每两个月在班级中评选一次,并在班级作文周报中发布喜讯。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一展写作才能提供了坚实的舞台。他们开始尝试写不同体裁的作文,如小说、散文、儿童诗、议论文,更有一些同学尝试运用文言写作。同学们的写作热情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在老师、同学、家长的鼓励中被推向高潮,写作文不再是令孩子们头痛的任务,而是一项十分有趣的学习活动。“我喜欢写作文”“写作文很有趣”……经常能在我们的孩子们嘴里听到这样的话语。学生的精品作文越来越多,《作文周报》由原来每期的四版增加到八版。

思 国 岛 蔺 熙

古往今来国强盛,边疆岛屿连翩翩。身着洋装心未变,爱国话语记心间。如今日寇频登岛,欲占岛屿为己兼。愤愤只恨无诉处,奈何敌军发炮先? 寤寐思来吾梦想,我军定使海疆安!

见贤思齐(节选)

数年前,余方幼,乐与众小儿游。众童常游于园中,取鲜花作乐,或插于发间,或扮于屋内。如今,见孩童取花拈叶,余心觉不爽。群芳吐艳,本应众人共赏。况花亦为世间生灵,怎可随意取之把玩焉?余见今之摘花者,思往昔己拈芳,脸颊绯红。今日不贤之事,同昨日己身之行同出一辙。今日自省己身,望吾之辈于明日须无此类不贤之行,以为上。是故见不贤而内自省,意盖为此。(沈植文)《作文周报》成为孩子写作的源动力

习作不再是禁锢童心的假大空,“我手写我心、我手表我情”。“喜作”放飞着孩子们的心灵。《作文周报》的创办 不仅仅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更让家长也一同参与其中,有很多家长纷纷在群里留言:

“不是工作,参与进来,乐在其中。我们全家又多了一份幸福,那就是每天坐在一起朗读孩子们精彩的文章!”

“不但孩子对写作有了兴趣,也让我们全家对修改作文有了很强的意识。这是您更值得欣慰的事情!”

“每次下载班级《作文周报》,从发送时间就知晓您很晚还在忙碌着编辑报纸。从周报的主题、选材、用稿到最终的版面编辑出版,整个过程确实是非常麻烦。《作文周报》是全班孩子展现自己的小天地,在孩子们眼里,自己的作文被刊登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班级《作文周报》确实给孩子们以极大的鼓舞,我感到班上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喜爱写作,并且都在努力将作文写得更好,对于自己的作品能否被刊登在周报上,成为孩子们迫切的愿望,也是一种写作的源动力。”

……

二、班级每日一讲,开阔童心

《老邹讲坛》成为孩子展现自我的舞台 古罗马雄辩家塞斯曾私下里说:“演讲一开始,我就感到自己面色苍白,四肢和整个心灵都在颤抖。”有心理学家在三千人当中做过一次心理测验:你最担心的是什么?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死亡、双目失明、丧失亲人、疾病、面容被 毁、离婚等等。但是令人吃惊的是:约占40%的人认为最让人痛苦的是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

其实那些可以在大庭广众面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他们可能从小就有了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机会,也可能是在长大之后经过无数次的演讲练习才把自己锻炼好的。所以我尝试在班上创建了“老邹讲坛”锻炼孩子们的胆量,更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给你一个舞台,上演属于你的精彩!”老邹讲坛成为了我们班级的一道风景线。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拥有这个舞台,能在这个舞台起步、历练、收获,我将原来一周一次的《老邹讲坛》调整为《每日一讲》。孩子们从以往的生涩、拘谨到现在的自信、大方;从身边的小事向着不熟悉的方向发展;从个人准备到现在的团队合作。

《每日一讲》成为孩子期盼的精神大餐 从天文到地理,从自然到人文,从文学到军事,从茶文化到建筑艺术……孩子们根据自己演讲主题制作出有逻辑有条理而且美观的ppt。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特长,或收集资料、或整理演讲稿、或制作ppt、或激情演讲,团队协作的意识越来越强,班级凝聚力也越来越强。在一次次的演讲中,孩子们的眼界开阔了,知识面丰富了,自信心也增强了,演讲汇报的技巧也提升了。

时间久了,其他班上的老师也会邀请孩子们去他们所带 的班上进行演讲,孩子们锻炼的舞台越来越大了。

三、吟诵传统诗文,滋养童心

吟诵传统诗文 养正儒雅之气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让学生从小吟诵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养正他们的儒雅之气,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因此我每天让学生坚持十分钟的吟诵,从《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等蒙学内容,到《诗经》、《论语》、《大学》等经典文化,孩子们一年来背诵积累了近20000字,从以前的逃避背诵,到现在每天缠着老师考级吟诵诗文。我相信,吟诵带给孩子们的是一份快乐,更带给他们的是收获,中华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吟诵了传统诗文,孩子们不再那么浮躁,他们开始能静下心来做应该做的事情,有的开始思考文化的传承:

在世界各国纷纷挖掘本国历史以及文化内涵的时候,我们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人却浑然不知啊!我们身边的人知道圣诞老人的比月下老人的多,会哼《江南style》的比会背《忆江南》的人多,热忠娱乐节目的比热爱公益活动的人多……

我为这些现状感到伤心,我不想以后吃贴着外国注册商 标的‚中秋月饼‛,我不想做为中国人却不知道《诗经》《论语》为何物,我不想听到同学们说起自己的梦想是去国外读书。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我希望她越来越让人神往!但是,我和我的同学们现在该怎样做呢?

钱穆先生说的好,人类常情,先认识才能有感情,如果不懂得本国历史,不了解本国文化,空呼爱国,此非真爱!一个国家的国民若是对自己的历史不屑,对自己的文化不知,那么难以称得上这是个有凝聚力的民族,更不会有光明的前途。

…… ……

——王锦翔

有的会对身边的事进行深思:

钓鱼岛乃国之固土,明已入疆,传至今日,世人皆知。方今,日本欲占为己有,此何欲哉?何欲哉?吾国之民听之愤之,慷慨激昂,难抑胸中愤。聚街倡议,表己之情绪,吾少儿闻之,亦愤慨。QQ群中,时有慷慨之语。然则可乎?君不见聚集游行之事体,本为爱国之义举。然则小人乘隙,见日方物品,或摔,或砸,引城内秩序大乱。吾闻之,为之一叹:国民愤怒,表心迹,可贵也。唯不可大打出手,为日方笑也。国之本土,打、砸之行径,扰民也,耻辱也。吾辈少年,自当勤于学,他日凭己之学服务于国家,当可行报国之举,壮国之威。诗曰:

祖辈领土代代传,改朝换代今已然。钓鱼宝岛起争端,吾方亮剑态度显。日寇若敢来挑战,中华男儿勇向前。吾辈 勤学本领练,他日弄潮凭倚天。(杨辰)制定考级量规 点燃吟诵热情

我还制定了《诵读古诗文评价量规考级制 》以此来激发学生吟诵传统诗文的兴趣,学生可以从《三字经》、《弟子规》、《诗经》、《论语》、《德道经》、《大学》,以及古诗、词和其它优秀古诗文进行吟诵或背诵,我定期对学生背诵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学生吟读背诵的数量评定相应的等级。学生能将10首(篇)古诗文工整地抄写在积累本上,并正确、熟练地吟诵或背诵(包括朝代、作者),可获得一级证书,以此类推可获得二级证书、三级证书等等。每考十级还能获得相应的称号,并颁发证书: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秀才”;二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举人”;三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进士“;四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榜眼“;五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探花“;六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状元“;七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硕士“;八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博士“;九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博士后“;一百级为”古诗文积累小超人“……为了鼓励学生运用吟诵的方式积累古诗文,学生获得吟诵十级我还会给他们颁发“一级小培训师”证; 吟诵二十级会颁发“二级小培训师”证,以此类推。

通过使用评价量规考级制,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班上的几位同学课外古诗文诵读积累量能够达到近8万字(《诗经》60余篇、诗词200 余首、古文30余篇、《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论语》、《道德经》、《大学》等部分篇章),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达到4万字的积累量,诵读积累学习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家长们更是深切地感受的自己孩子的变化:

‚邹老师,我家儿子最近不知道中了什么邪!整天嘴里哼哼唧唧的……‛

‚什么哼哼唧唧!那是吟诵!‛李欣洲妈妈解释道。‚以前,我让他背诵一些诗词,他总是推三阻四的。现在呀!根本不用我督促,他自己每天还忙着在本子上抄写诗文,说是要参加班上的考级。‛

‚我儿子都考到四十级了!好像还获得什么……古诗文积累……小榜眼……对!小榜眼!‛赵奕博的爸爸有些得意地说道,‚看着他抄满的一本诗集,我都有些吃惊!邹老师的办法就是多!‛

‚我家姑娘洗澡的时候嘴里都在哼哼——‛王潇栎的妈妈说着,可能意识到‚哼哼‛不太合适,又马上解释道,‚哦!不是哼哼,是吟诵!‛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

‚我儿子也是这样,甚至连上厕所都在吟诵!他还被评为‘小培训师’了呢!我听孩子说,他每天早读的时候还要到其他班上,给他们教吟诵。‛能看出来,张光宝妈妈的脸上泛出的是喜悦。

‚现在,我儿子跟我说起话来总是一套套的,有一次我看他不太开心,就问他怎么了?他竟然摇头晃脑‘知我者谓 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真是活学活用呀!‛任俊宇爸爸说这话的时候多少有些无奈,但无奈之中一定也是有一份欣喜的。

‚说句实话,以前我还不太赞成孩子这样读诗文,现在我心服口服了。这种方式孩子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

‚就是呀!就跟唱歌一样!现在我也会跟着孩子一起吟诵呢!‛

‚他爸爸以前说孩子像是小和尚念经,前几天我听着他爸爸嘴里竟然也在哼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呢!我看呀!我们大家都走火入魔了!‛

构建特色班级文化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它需要班主任做一个思考者,多角度全方位寻找学生的优点和潜能;需要班主任做一个有心人,用心体会自己学生的真正需求;需要班主任做一个实践者,努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班级的管理中去。相信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会找到更多的构建特色班级文化的方法,希望我的学生能在我的不断求索中快乐成长!

四、引导玩出名堂,跃动童心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有不少孩子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只要不谈学习,都可爱得很。经常有一些孩子玩得忘记了回家、玩得忘记了写作业,真是老师生气家长愁。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当意识到靠强制的手段是行不通的。记得我刚当老师不久,有一次学生在教室里玩炸王牌,没想到的是平时乖巧的小班长竟然也在其中,我心里那个气呀!把小班长叫到一边训斥他为什么不管?竟然也跟着一起“同流合污”。他委屈地说,我管了,但是没管住,忍不住一起玩了。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不过,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也是从爱玩的学生时代走过来的,那时候不管父母怎么责打,都会想着法子去玩。这就像决堤的洪水,只堵不疏是行不通的。

于是我在班上制定了这样的规矩,玩可以,不能光傻玩,要玩出质量、玩出名堂来。

我领着孩子们放风筝、跳绳、踢毽子、玩悠悠球……有一段时间,开始盛行玩魔方,我就在班上组织了一次魔方PK大赛,我都没想到,五年级的学生尽然能用不到30秒的时间将魔方六面对好。在这样的PK赛中,学生的能力一次次地震撼着我,领着孩子们玩出名堂的信心也越发足了。

兰州市举办首届课本剧大赛,我带着孩子们编排了《诺言》参加此次比赛,孩子们的表演让我又看到了“玩”新花样,于是我开始带着一群孩子说相声、演小品,大量的背诵台词、段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他们乐此不疲地参与,甚至玩上“瘾”了,让家长有了“要挟”的把柄。小阳同学酷爱玩电脑,那段时间我还在学校兼任电脑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有一天,小杨同学的爷爷到学校

(玩电脑游戏的例子、说相声的例子)孩子们不但没有因为玩而影响成绩,反而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我的不少学生现在在电视台担任主持或在报刊杂志社担任编辑,我相信,这些孩子的语言能力不仅仅是我在语文课本的教学中形成的,营造和风细雨的教育场

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小学 魏屹琨 邹洪涛

和风,大自然给人们带来了舒畅的心境;细雨,大自然给人们营造了清纯的天地。教育也应当如和风细雨般渗透到各个方面,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境界。

一、开发家长资源,润泽童心

魅力家长走进课堂 拓展教学外延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素质、教育观、人生观,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要素。学校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家长的教育资源却是广泛的,他们中有军人、有教授、有医生、有商人,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我邀请他们中有代表性的家长走进学校,走入课堂给孩子们上课,讲他们的职业知识,讲他们的兴趣爱好,向孩子们传 授一些课堂以外的知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增长能力,提升素养,促使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样不分职业,不分形式的授课,让家长也来体验一下给孩子上课的感觉,也能更好地发现孩子上课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找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更有利于家校共育。

每学期我都会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给孩子们上课一节生动有趣的课,上课内容由老师和家长协商确定,有集邮、书法、绘本故事、游历见闻等等,五花八门。家长课堂上,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家长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每一节课堂都彰显出了活泼有序的课堂气氛。课后还津津乐道、意犹未尽,孩子们“原汁原味”的课堂感受更能说明他们喜欢这样的百科讲坛。

实现家庭学校双赢 幸福共同分享

学校教育引进家长走进课堂,不单是为了丰富学校课程资源、推动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最重要的是,着眼于时代的要求和孩子的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个目标一致、理念一致、行动一致的“家校教育共同体”,最终实现家庭学校互动共进的双赢局面。当家长们一个个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做了亲密的接触之后,他们的感触更深。柴艺丹的爷爷说:“现在的孩子的见识面越来越广,我这样在集邮方面也算一个专家吧,面对孩子们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我都担心有点应对不了了,看来不能低估孩子们的能力。” 李欣洲的妈妈深深体验到了做老师的苦楚和艰辛:“面对这一个个差异迥然、个性千差万别的孩子,要使每一个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也真为难我们的老师了!”李兆琪的爷爷说:我的身体不好,本来是不想来上这堂课的,可是孙子一直鼓励我,比我积极多了,总是帮我准备这个,准备那个,让我觉得孩子比我这个家长做得都好。当我走上讲台给他的同学们讲书法的时候,他的眼神里那个自豪啊,让我好感动噢!

听到每一位家长的教后感受,我十分的感动。家庭教育、家长的精神面貌以及家长的价值观对孩子们有着深切的影响,只有家校联合,才能让孩子们未来的学习之路走得更远更长。

二、走入自然社会,解放童心

走出校园 游学大自然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爱分为三块,爱自己、爱别人和爱自然,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人完整的爱。而爱自然,就意味着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值得我们去爱护、去欣赏。”但是,我们的孩子越来越缺乏爱自然的能力。他们从出生就一直在城市生活,甚至都没有机会好好地接触真正的大自然。很多家长没有办法给孩子更多的时间陪他们接触自然,孩子在学校里面则更多地是拼学习、拼成绩。可是长此以往,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孩子的学习热情日渐低落,心灵的禁锢使他们蕴藏的能量的无处释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我和班级家委会成员商议,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开展游学活动。在官滩沟、国学馆、敬老院都有我们游学的经历:在官滩沟我们进行了“亲近自然、攀登励志;野外聚餐、分享美食;吟诵诗文、汇报演出;精彩游戏、精诚合作;感恩父母、尊师重道”等一系列活动;在国学馆,我们与稚子国学吟诵社的孩子和家长们联谊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活动,先一起祭拜孔子,之后分别进行了吟诵经典诗文的展示,最后我带领学生和家长参观国学馆。如果说在官滩沟的游玩是快乐的释放,那么在国学馆参观则是文化的浸润;如果说官滩沟让孩子们感受的是大自然的奇妙(炎炎夏日草木葱郁冰川并存),那么国学馆则让孩子们感受的是一种文化的精妙;如果说官滩沟学习的是一种勇于攀登、团结互助的精神,那么国学馆学习的则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活动的组织,不仅解放了童心,更让家长豁然开朗,他们又在继续计划着后面的游学活动,因为他们看到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收获。

深入社会 走进敬老院

作为当代的学生,每天所面对的不仅仅只是课堂与知识,而应当有较多接触社会的实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敬老院的活动是让学生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他们在敬老院或是帮助老人整理房间、或是陪老人散步、或是给老人讲故事、或是给老人表演节目,能看出来他们都很高兴,因为他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学生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在给老人们送温暖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引导他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让他们真正地懂得关怀的真谛,懂得用爱来感染这个世界。

三、引入银行管理,跃动童心

借鉴银行管理理念 精神物质共同积累 在班级开展“致远银行精神财富一卡通”活动,是我构建特色班级文化的又一项举措。“致远银行”储存的不是金钱,而是导入银行的管理理念,模仿银行运行机制,进行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训练的一种活动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为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服务。它分为善学财富、善行财富和善言财富三个部分,以致远银行积分的形式,把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记入致远银行储蓄卡中,我可以根据积分的多少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家长可以根据积分对学生进行真实的银行 存款,从而达到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共同积累的目的。

改变传统评价模式 客观公正注重过程 过去对学生的传统评定比较主观,班主任根据学生在校一个学期的表现和最终的期末考试成绩,主观评定学生的优劣,导致老师大都凭印象给学生打分,家长也只注重孩子最后的考试结果而忽略了孩子平时学习的努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突破传统的评价模式,创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评价新模式。而“致远银行”作为对传统评定方式的一种补充,无疑能够给予学生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校教育找到全新的载体,是学校创新教育模式的一次积极尝试。

中职班级的硬文化与软文化建设 第6篇

班级文化有硬文化和软文化之分,硬文化指的是我们可见的一些物质层面上的东西,比如班级环境、墙报设计、教室布置、标语张贴等等;软文化则指一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如班风班貌、学风信念、行为准则等。下面谈谈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

一、美化环境,营造和谐氛围

我们都知道,优美的环境不仅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能让人感到心理愉悦。教室作为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有必要对其进行布置与装饰。

这种环境的美化最基本的是座位的摆放,首先必须保证课桌的整齐有序,课桌不整齐,则教室杂乱无章;其次是保证地面的干净,地面不干净,则环境美化底气不足;然后便是一些摆设的添置和墙面的布置。这些工作都可交给学生自己来做,老师除规定一些必有的内容之外,如公布栏、评比栏等,其他都可让学生出主意、想方案。班主任只作一些提示,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必须指出的是,让学生来布置教室,其效果必然和老师想的有一定的差距,这时,如果不是原则性问题,则应尊重学生的想法,以鼓励为主,无需求全责备,实在觉得不好,可提出一些修改建议,供学生参考。具体的动手环节,也应以学生为主,老师只在旁协助。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一方面也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主人公意识,加强班级认同感。

二、嚴肃纪律,自律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立一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班级,必须要有明确的班级公约和相应的考核机制。班级公约的制订,不能由班主任搞一言堂,应有学生的参与,所定各项条款应得到学生的认同。中职生往往行为习惯散漫,自律性差。这样,既可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信守度,也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一旦违反规定,接受惩罚时的抵触感。

考核机制应明确而且持续不断,通过考核,可从整体上把握班级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并处理这些问题,可以有效地避免发生大的难以挽救的错误。日常的考核由班干部负责,而每周的点评和每月的总结则必须由班主任亲自进行,以表示对此事的重视。

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应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应让学生明白,处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处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并牢记这一次所犯的过失,引以为戒。对于那些经常犯一些诸如迟到之类小错的学生,班主任应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其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而对那些犯大重大错误,如夜不归宿的学生,则必须严肃处理,甚至可请学校或家长协同教育。如此严厉的措施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行为的底线在哪里,一旦触犯底线,所付出的代价也许是巨大的。

三、自立自主,培养助手和主人公意识

能力是从实干中培养出来的,班干部的锻炼也应如此。在班级管理中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能做的事就一定让他们去做,做起来有一定困难的事情也可先交给他们,班主任只需密切关注事情的进展,予以指导即可,无需害怕班干部们把事情办砸,况且老师给予了他们足够的信任,他们也会以加倍的责任感来回报的。即使真的做错了事,也不必太责怪他们,错误也是成长中的“收获”。在其他同学面前,班主任要全力维护班干部的威信,做他们的坚强后盾,使他们敢做事、能做事、会做事,真正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和老师的得力助手。

对其他同学,也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比如可将班务细分后承包给学生,如确立值周班长、班干部助手等,以增强其班级认同感。

树立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是维护班级团结、加强班级荣誉感的基础,而这是一件需要时间又耗费心力的工作,却又是每个班主任都必须去做而且要尽量做好的一项工作。只有每个学生都为集体尽力,学生才会真正热爱这个集体,这个集体才是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

四、明确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可是绝大多数的中职生目标不明确,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习惯差。怎样来确定学习目标呢?那就从他们毕业后的选择入手,这也是摆在中职生面前的最大、最令他们关心的选择。不管是继续学习、参加对口高考,还是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都是需要以良好的专业功底为基础的,只不过对口高考对文化成绩的要求更高。确立这个大的方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油然而生,之后班主任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兴趣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确定具体课程的学习目标,开展各类活动和竞赛,在班级中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风气,学生受其影响,其学习态度自然会有所改观。

建设班级文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班级的文化核心也不尽相同,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为营造一个更和谐、更积极的班级而奋斗不止。

(作者单位 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

构建中职班级文化论文 第7篇

1 中职卫校实行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中职卫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或高考落榜生, 具有基础薄弱、年龄小、综合素质低等特点。当前, 中职卫校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自我定位不准、职业规划目标模糊等现象, 出现对前途迷茫、学习得过且过、品行不良等问题。

近几年, 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 就业市场涌现出大量高素质人才, 使得用人单位用人标准越来越高。如果中职卫校不改革传统教育管理模式, 那么培养的学生就无法与市场需求接轨, 也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目前,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探索中职卫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是解决学生未来岗位适应问题的有益尝试。

2 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是根据中职卫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及就业方向,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借鉴医药企业的管理制度、文化及经营理念。比如参照医药企业的经营理念, 选定中职卫校药剂专业开展班级企业化管理, 具体如下。

2.1 成立班级企业

结合中职卫校药剂专业特点, 将茂名卫生学校药剂专业班级视为一个医药企业, 并提出企业口号、企业理念、企业愿景。第一批药剂专业班级企业化管理试点班见表1。

2.2 模仿企业管理机制, 设置班级企业组织机构

模仿医药企业管理机制, 改革原有班级管理模式, 把管理权力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担任“董事长”, 而“总经理”“副经理”“财务部经理”“人事部经理”“生产部经理”“营销部经理”“后勤部经理”等, 均由学生经过自主竞聘、民主选举产生。组成“企业领导班子”后, 各“部门经理”聘请“职员”若干, 同时大部分学生由“生产部”和“营销部”直接管理。整个班级的日常管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各级领导聘用制度本着“能者上, 庸者下”的原则, 任期实行定期选举制。这种带有企业特点的岗位名称及任用原则有助于强化学生岗位和责任意识, 提高职业素养。

2.3 整合班级与企业管理制度, 形成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

根据现行的医药企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结合中职卫校校纪校规, 制定切合班级的管理制度。

2.3.1 以契约方式构建层级责任体系为进一步推动班级企业化管理, 做到责任不模糊, 坚守责任不动摇, 落实责任不懈怠, 努力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将班级企业化管理目标细化, 班主任、班委通过契约方式签订目标责任书, 从而形成“班主任—班委—学生”的层级责任体系。

2.3.2 绩效管理班级企业实行绩效考核, 其中学期成绩、参加活动数目、获奖情况、实践活动都列为考核内容, 进行评奖选优, 奖惩并施。班级企业实行绩效管理制度, 有利于激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角色意识迎接新的挑战。在实施过程中, 绩效管理与“企业员工”的虚拟工资挂钩。

2.3.3 建立虚拟工资制度在班级企业中建立虚拟工资制度, 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己的价值, 直观感受挣钱之不易, 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每位“员工”的工资都是由基本工资、职务津贴、奖金和实践收入构成。基本工资和职务津贴根据“员工”职位等级发放。奖金主要根据“员工”日常表现 (如学习、考试、行为等) 发放, 实践收入则需要“员工”自己积极通过社会实践获得。

2.3.4 以“优秀员工”取代三好学生在推进班级企业化管理过程中, 我们积极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并将评选“优秀员工”作为重要一环。结合班级实际情况, 以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及社会实践为依据, 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每月评选一次“优秀员工”, 对“优秀员工”给予表彰并发放定额虚拟货币。

2.4 营造班级企业文化氛围

在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过程中, 把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如在教室前门张贴特色班名及班徽;教室黑板上方张贴企业口号、企业理念, 在教室后方张贴企业愿景;教室两侧墙面张贴班级企业标语, 如“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合格的员工从严格遵守开始”“成功从严格的标准开始”等;教室后方左侧设计荣誉栏, 右侧设计每月“优秀员工”公告栏及通知栏。通过这些举措, 学生在校期间提前感受企业工作氛围, 加深对社会、用人单位、将来从事职业及岗位的认识, 从而提高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3 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实施成效

3.1 试点班级管理效果明显, 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自从2013 年9 月开展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试点以来, 我们惊喜地发现试点班级学生与其他班学生相比有非常大的进步。在学习方面, 学生精神饱满, 目标明确, 学习成绩优异;在思想方面, 学生自我定位准确, 自我调节能力提升, 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在生活方面, 学生内务规范, 队伍整齐, 班主任工作量大大减轻。

3.2 试点班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2.1 能力方面自从实行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后, 班主任把班级管理大权移交给学生, 整个班级日常内务由学生自行打理。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另外, 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 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及社交能力得到了锻炼。

3.2.2 职业素养方面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以后, 学生具备了遵章守纪、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以及服从分配、积极主动、勤奋踏实的职业态度。

总而言之, 在中职卫校药剂专业尝试企业化管理, 改变了学生学习现状, 激发了学习兴趣。班级企业化管理不仅使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得到改革创新, 还使中职卫校班级管理工作规范化,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摘要:中职卫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是根据中职卫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特点, 将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经营理念引入班级管理全过程的模式。该模式将学生日常教育纳入专业能力及职业素质培训体系, 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中职卫校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不仅能促进学生“职业人”角色的成长, 还能促进班级管理规范化。

构建中职班级文化论文 第8篇

中职学校的教育对象以十六岁到二十岁的青年为主,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身心日趋成熟的阶段。 但这些学生在初中时自我管理能力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整体素质偏低,违纪行为时有发生,很多学生因长期受到否定态度对待,久而久之形成自卑又自负的性格特点。 他们把这些缺点带进中职学校,如果不加以引导那么他们将会延续并有可能放大他们的缺点。 如何在中职阶段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重新认识自我、提高综合素质是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 经过长期对中职学生的观察发现,中职学生的特点主要是文化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强,中职学校更注重职业技能的理念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同龄人群,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心;另外中职生还有灵活的思维,好奇的天性,他们的兴趣爱好广泛,爱美追求美善于展示美,好好引导将激发他们的优点和求知欲望。同时,中职学校学生的层次较为分明,有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有的得过且过消极对待,致使他们在学习动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帮助中职生正确认识自我,主动表现自我,发扬优点,改善不足。 班级管理方法形式多样,我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对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目的

班级文化建设应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 始终把为了学生一切放在首位,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班级文化建设是以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将文化理念内化为行为准则。 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和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发挥主人翁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投身于班级文化建设之中。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 ”学生生活在用心搭建的班级环境中,每个人都会受到不同环境的熏陶,这种“软制度”教育有时比一些硬性规章制度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 特别是现在的中职生很多都个性鲜明,他们不想只听到强硬的说教,更需要现实的事例,以一种亲历的方式提醒自己。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是创造文明美丽和谐的宿舍环境。 宿舍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场所, 和谐舒适的宿舍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紧张之余得到身心愉悦和放松, 同时宿舍是班集体中的一个小集体,小集体建设好了,班级管理也就变得容易了。 因此,针对中职生在初中时的缺点和中职生的特点,新生入学初期就要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各宿舍长组织本宿舍成员讨论制定本宿舍的规章制度,班级组织开展宿舍美化评比、组织开展宿舍间的趣味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能迅速融洽宿舍内同学的关系,形成小集体的凝聚力,从中能选择表现优秀的学生担任班团干,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特长爱好,为以后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选拔人才。 二是班风学风的建设全班共同参与。 班级管理中班风和学风的制定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 全班同学参与制作班徽、班旗、班训及选定班歌。 班徽、班旗、 班训及班歌的征集过程最能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 全班同学共同努力,为自己的班级定基调、定目标,时刻提醒、激励自己作为班级的一分子,有责任、有义务为班级尽一分力。 征集过程既是学生玩的过程又是设立班级共同目标的过程,让学生在玩中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班风和学风更能深入人心。 三是针对学生情况,不定期召开各类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教育形式,同时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主题班会形式灵活多样, 可以是讲故事、说感悟的方式,也可以是演讲、小品演绎的方式等。 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以说感悟的形式召开“妈妈,我想对您说”为主题的班会,在“五四”青年节以演讲形式召开以“我的青春我的梦”为主题的班会等,让学生在各种主题班会中得到情感顿悟与精神洗礼, 并确立与坚定自己的目标, 为实现目标努力奋斗。 四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中职学校课业相对轻松,学生有很多业余时间。 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宿舍之间、班级之间的文体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更能让有特长的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能提高班级凝聚力,激励学生为班级争荣誉。 五是建设好班级的宣传阵地。 班级后面的板报设计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班级文化宣传的主阵地。 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化。 如板报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摘抄每周国内外最重要的新闻报道、 科技天地、学生的学习经验交流与总结、艺术天地、班级活动图片展示、班级集体荣誉等。 内容上要着重体现班级精神文明建设,要适合营造良好班风形成发展的要求, 尽可能起到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作用。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效果

一是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文化是班级各成员的共同价值取向、行为习性、意识形态和认知目标的体现,因此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这种力量能把全班同学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理想与班集体建设联系起来,共同为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献计献策。 二是激励学生争先创优。 因为平时注重学生体面发展,强调并加强班集体的文体活动。 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中,学生都能积极表现自己,发挥个人特长,积极为班集体争取荣誉,从中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中重获了自信,肯定了自我, 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是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班集体。 经过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班级文化建设,同学之间文明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 在班风、班训和班歌等的引导下, 同学之间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治病救人 ”为出发点 ,找出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不足 ,并加以改正,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是改善班级环境。 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宿舍和教室得到了美化,同学们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了,更加优美了。 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行为举止更文明礼貌,谈吐变得优雅,争吵不再是家常便饭,学习更有目标了,全班同学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构建中职班级文化论文 第9篇

关键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幸福感

一、问题的提出

班级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 它能公开或潜在地给班级队员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 对于增强队集体的凝聚力, 培养生机勃勃的班风,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美国国家教育学会会员诺丁斯在《幸福与教育》中把“幸福作为生活和教育的目的”。只有幸福的教育, 才能打造幸福的人生, 而在实施幸福教育的过程中, 只有打造班级文化, 立足班级文化才能建设幸福班级, 提高学生的幸福感。

二、加强班级环境建设, 形成班级物质文化, 培养幸福感

1.温馨课室的布置:教室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不同于硬性灌输, 它能创造出一个无形的、潜移默化的、班级环境的布置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 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对班级进行精心、细致的装扮能够美化班级环境,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发展学生合作精神, 提升师生的审美品位, 增强学生对班级、对学校的认同感, 提高学生在校的幸福感。因此, 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间, 精心布置, 使其既温馨舒适, 又催人进取。

1) 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 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 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 人人参与, 加强检查和监督, 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2) 教室的美化。课室布置的主题必须是温馨幸福, 是发动学生精心设计, 巧妙布置, 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 挖掘教室每一地方甚至是墙壁的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如针对初三阶段的学生, 我在前门上面的玻璃窗贴上:奋斗———梦想在路上, 在后门玻璃窗上相对应贴上:坚持———梦想在绽放。寓意一天是奋斗开始的, 只要坚持必会实现梦想。

三、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规章制度, 形成班级制度文化, 保障幸福感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除了依靠学生自觉, 还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 以最大限度地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 并发挥惩处歪风、激励后进、奖励先进的作用。而班规的制定必须有科学性、实效性、可行性。制定后还必须坚定不移地严格执行, 否则就形同虚设。在制定班级制度时我是这样做的:

1) 把制定权交给学生

我班的班级的制度是“自下而上”由学生讨论产生, 目的是让学生清楚他们是制订者, 也是执行者, 更是维护者, 他们是班级的主人, 班级是他们的班级。也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 才能获得他们的心理认同, 从而内化成他们追求的目标, 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 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2) 实行责任负责制

为了把班规重点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我实行责任分管和小组负责制, 责任全部放手给学生。如在劳动卫生方面我设立一位班长专管, 班长下面再设立劳动委员, 然后是分小组长, 小组长分管几个组员, 组员负责不同的清洁工作, 这样的细致分工责任制, 使管理真正落实到人, 既体现了人人有事做, 人人有价值, 更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四、注重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创造班级精神文化, 提高幸福感

班级的精神文化, 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能使班级形成一种齐心协力、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 并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向心力, 促进班集体建, 提高学生在校的幸福感。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

(1) 培养优良的班风, 确定班级共同奋斗目标, 诱发凝聚力。

优良风气的形成,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 而且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因此, 在培养优良班风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做到明确目标、持之以恒和因势利导。如:一开始我们就明确我们的班级目标:向向日葵那样阳光积极, 绽放对梦想、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无论是在教室的布置还是行动上我们都践行这一理念。如在前门挂上一束向日葵, 让学生一到班就会有到积极的心态;又如在每天的体能训练时我们会互相鼓励坚持不放弃, 大喊:KeepMoving!久而久之, 优良的班风慢慢的形成了, 同学之间也学会了关爱

(2) 注重情感交流,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是感情动物, 师生间、同学间真挚的情感越浓, 凝聚力就越强, 就越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所以每次带班开始我就把一句话贴在前方黑板上面: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 不断渗透这话的意义:学会尊重、关爱和自爱。在课堂上尊重每个学生, 做到以生为本, 平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如学习优秀的学生我会让他介绍经验, 书写漂亮的会让她负责板报, 就算是内向的同学我也会创设条件让她帮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真正做到让学生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教学教育过程中, 我会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如每个星期我会煮鸡蛋给学生增加营养, 节日时会带住宿生回家一起欢度, 同学生日时会一起送上祝福……每天我班学生早上都会大声说:早上好!每天我班的学生都是快乐的幸福的学习。我班的学生给人最大感觉和印象就是阳光爱笑, 会关爱他人会感恩生活,

作为新型的教师, 我们应该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 把班集体建设成健康快乐的精神家园, 让师生在互为关怀的氛围中共同享受教育、享受生活、享受进步、享受成长中的美好生命,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育带来的幸福感, 让他们最终成为自身幸福的设计者。

参考文献

[1]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漫谈》

[2]丁如许的《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集》

浅谈中职校园文化创建中的班级文化 第10篇

一、中职班级文化的德育功能

第一, 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有利于陶冶中职学生的情操。教室里的文化墙上经过精心设计的优美的作品, 也是学生自己最喜欢的、最得意的作品。所以学生自己认为这是最优美的班级, 而优美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第二, 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有利于规范中职学生的行为。在向上的班级文化影响下, 优美的班级环境、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向上的环境,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第三, 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中职班级文化的美育功能

爱美是人的天性, 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 朴素大方的服饰打扮, 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均可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在一系列审美活动中, 学生会感受到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深刻内涵;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大方"、"优雅"、"和谐"、"风度"等这些描述美的有关词汇的含义, 从而把这些词汇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 使追求美、创造美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

三、中职班级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1. 深入学生群体调研, 了解学生各方面需求, 针对性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未做调研拍头想出来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 往往都是徒劳的。为有效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必须深入学生群体,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把握学生实际需求。“不了解学生, 你就无法教育好学生,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就成了一句空话。”这是中国十大杰出教师冉孟凯多次强调的一句话。案例中的班主任之所以能“投石激浪”, 就是因为抓住了学生“追星”心理, 投其所好, 与学生的生活和心理需求接轨。明星在孩子们心中都是“光鲜照人”的, 自然谁也不愿做“差星”, 这种特殊的评选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自尊心、上进心, 从而也正了舆论, 形成一种向心力, 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2.“抓差”“选差”“助差”, 补班级文化建设的短板。

一个水桶所能盛水的高度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同样, 一个整体班级整体水平的高低也是由基础较差学生的高低来衡量的。要改变状况, 只有想办法促动并改变较差的那一部分。在进行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一次次的实践证明要在较短时间里改变一个班级落后的面貌, 从改变班级“短板生”开始绝对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3. 积极向上的教室文化,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教室是一个班级的载体,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 还是悬挂图片标语, 或是利用墙报, 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 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环境, 会给学生一个很积极地心理暗示。当学生一进教室, 看到自己的班级格外漂亮, 会感觉到一种家的温馨;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名字被老师工整地写在黑板上并对号入座时, 会立即有一种被这个班级接纳的归属感;当学生认真阅读墙壁四周的名言时, 渴望成为优秀的信心也会大大增强。因此, 教室文化的建设, 对班级文化建设必不可少。

4. 主题班会和集体活动为载体, 拓展班级文化氛围。

有爱有温度的班级才会有人气, 有活力, 有潜力。班级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 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主要是通过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 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 通过活动, 打造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班级精神。

5. 以就业为导向, 强化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这就决定了中职学校教育工作所面向的对象不仅仅是中职生, 从更深的层面来看, 衡量中职学校教育工作成效大小与否的标准不仅仅依赖上级部门的评价, 更重要的是用人单位对于学校所培养的中职生的认可程度。这就使得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德育工作除了与其它各类教育有相同之处外, 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成了其独特而重要的内容。换而言之, 中职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重心是在摸清中职生特点、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 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 这是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乃至中职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

6. 中职班级文化建设须有专业特色。

在职业学校, 班级文化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全班同学所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精神因素和行为准则及作风。它能够体现班级的形象特征, 成员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运行态势, 它渗透并影响到班级学生思想、行为、活动的各个方面, 构成班级独特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营造和谐的专业化特色的中职班级, 在充满人文的职业的文化氛围中提高办学水平是我们职教人的宗旨。

摘要: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工作, 首先应该对教本职业学校的学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其特点, 因材施教, 更有针对性发展职业教育, 同时以就业为导向, 使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校园,班级文化,创建,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广林李苏英:用生命化教育理念引领班级文化建设, 《吉林教育:综合》2009年第9期.

[2]吴卫东:创建班级文化, 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3]《河南教育:基教版 (上) 》2004年第6期.

班级“静”文化的构建 第11篇

一、静与动

俗话说,“静由心生”。人定而能静,静而能安,安而能思,思而能慧。班级文化在思想层面上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取得共识的价值观。初中生,特别是初一新生,处于人生的一个过渡阶段,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好动。如何从先天自然之“动”中提炼一种“静”的品质并使之养成习惯,便成为“静”文化构建的第一个关键。

古人云:“静中触动动犹静。”可见“静”和“动”这两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包容甚至相互转化。基于这种提示,我开始尝试如何将学生性格特征中的“动”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演化出一种“静”的特质。这种静,不是单纯的声音安静,也不是古板的行为静止,而是可以理解为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合理的时间安排相结合的良好习惯。

在我的班级里有这样两名同学,他们在这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小赵是一个性格沉稳的女孩,她不仅连续两次统考三科总成绩全级第一,而且在器乐艺术方面有特长,一手古筝美妙绝伦。无论去到哪里,她的形象总是能够嵌入一种沉着而豁达的气质。如果说课堂学习本身是一种“恬静”,那么器乐艺术方面的提升恰恰就是一种“灵动”,“静”中包含了“动”,“动”中亦能取“静”,也就是说,小赵的成功证明了只要心态正常并合理安排时间,课堂学习和个人爱好的培养是完全可以齐头并进的。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每个人的“灵动”方向也不尽相同,即:对于学习,能够分清楚主次,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始终为之奋斗;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习保证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争取时间,并做出成绩,使自己的整体素质全面发展。处理好了时间与精力分配的关系,这种“灵动”就能够形成一种推动力,最终达到一种气质上的“静”。

另外一名学生是小黄,样子看起来很小的男生,但是他从不乱开玩笑,说话条理清晰,与人交往礼仪得当,眉宇之间透着一身正气,心智上比较成熟。他平时非常珍惜时间,每日坚持去阅览室看书看报,知识面广,同学们送给他绰号 “博士”。这种积极利用时间充实自我、主动学习的精神也是“动静相宜”的一个方面。学习需要有刻苦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静得下心,但是如果内心抵触学习,外力的逼迫是无法收到良好效果的。小黄的求知欲望为什么能够如此强烈,是什么使他能够自主地静下来学习呢?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很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每一次成功解决问题他都能获得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促使他对生活中各方面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他从内心对学习有了主动性,这是“动”的另一种体现。而这种“主动之动”能够促使孩子沉浸于知识海洋的遨游之中,自然而然地达到“静”的效果。

总之,我们需要的“动”既是一种兴趣多元的“灵动”,也是一种发自内心向往的“主动”;我们需要的“静”,并非单纯形式上的安静,而是一种生活与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建立,这是学习上从被动认知到主动求学的一种过渡。只有达到了这种心态上的转化,我们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意义的成长。当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在班集体建立起来的时候,“静”与“动”的结合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班级文化在思想层面上最基本的内容。

二、静与活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五音不正六律。“静”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有序的文化,一种和谐的环境。要达到这个目标,学生纪律规则意识的培养就不可忽视。而纪律规则意识的培养需要的不仅仅是条条框框的约束,更需要一种实际而灵活的变通。《易经》中有一句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同样,“静”文化的构建也离不开适当的变通。我将这种变通归纳为“静与活”的建设。

记得有这样一个事例,那是在一个学期的开学初,我们班的小杨同学因下午的信息奥赛培训延迟下课,几乎只用了五分钟的时间匆匆吃完晚饭,结果还是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赶回教室收看“百家讲坛”节目,按规定要扣一分德育分。但他的违纪又确实事出有因。于是,我将对他的处理权交给公众。我马上召开了一个短暂的班会,把小杨的情况大致说明了一下,接下来就是同学们共同思考如何处理这个“无辜”的迟到问题。有的同学提出要按章办事——扣分,有的同学提出应当豁免。我引导大家是否能够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既起到教育督促的作用,又不至于打击小杨同学参加信息奥赛的积极性。面对这个实际问题就需要灵活的变通了。同学们经过思考和讨论做出了以下的决定:德育分照扣,以示警告;但在班级舆论上给小杨同学一个心理缓冲的余地,如果他能够在接下来的信息奥赛初赛顺利出线,将以10倍于所扣的分数奖励他。一个及时而恰当的变通,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

由此,对于规则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我得到了新的启发:在处理班级违纪情况时,采取公开或私下问询的方式,看其是否认识到事情的本质。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自我审视的习惯以及敢于担当的精神。同时,在违纪扣分上首先要坚持“规则和纪律不容侵犯”的原则,即必须按章办事;然后在班级内部通过讨论,给出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从而保护违规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于是,一个新的规则模式诞生了,这就是“分明的纪律惩奖制度和适当的公众理解干预并存”。通过这个模式的实施,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师生对立,同时对班级和谐与凝聚力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当初那一个灵活的变通。纪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给明确的规章制度注入变通的“活”血液,才能够真正达到和谐、团结、稳定的“静”文化。此乃“静”与“活”的融合。

三、静与自由

规章制度体现的仅仅是限制的一面,如果一个班级文化只局限于这方面,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为人处事上或许会显得过于刻板。因此,我们给学生的限制必须是相对的,更多的应该给予一种人文的关怀理解,即“自由”。在这方面,蒙台梭利纪律和自由的辩证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蒙台梭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并不认为一个人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或像瘫痪病人那样不能活动时才是守纪律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失去个性的,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所以,纪律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限制、惩罚、控制和命令学生,而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纪律”,给他们带来更大的自由。而对自由,绝不能肤浅地理解为从压迫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的自由是努力争取做自己的主人,在需要遵从某些生活准则的时候,我们能够适当节制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守纪律。换句话说,只有在成熟地控制自我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充分的自由,相对应而言,只有当一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活动的权利时,才能建立真正的纪律。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律和自由并不只是对立的,而是对立统一的。

基于蒙台梭利的这个理论,我在“静”文化构建的同时充分考虑到“自由”的因素,在很多关于规则的设定上我都作了一定的补充说明。例如:上课时不允许随便插嘴,但可以随时举手示意有话要说;自修时不要大声吵闹,但必要时可以轻声询问周边的同学;进行教学游戏时可以选择参与或旁观,但参与者必须遵守游戏规程,等等。这些关于纪律的要求都是有弹性的,旨在尽可能在约束的同时给予最大的选择空间,让学生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自主自觉地遵守规则。

四、静与个性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如何在集体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尽可能把握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不失时机地使其个性得以张扬,这成为我对班级“静”文化建设的又一个思考。

我综合考虑了班里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因素,通过环境渲染给班内学生展示不同的个性。例如推崇国学文化,即让学生群策群力共同为班集体创设一个儒雅的书香氛围和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大力提倡诗文欣赏和书法绘画。为此,我组建了班级“追梦文学社”,请班上的书法爱好者题写励志对联予以张贴。在我们的黑板后面,有一幅很大的“静”字,“静”字上面是“业精于勤”的横批,这都是班里同学自己题写的。我们班的教室就像一个传统的中式学堂,被书林墨香所浸染,每一处的布置都出自不同学生之手,每一处都能体现不同的个性与思想。在这种个性化的人文环境中,烘托出浓厚的国学氛围。在这种人文关怀与个性张扬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心态会更加平和、积极、健康。此为“静与个性”也。

静与动、静与活、静与自由、静与个性,每个方面都是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培养,都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当每一种合理而健康的行为积淀成一种习惯时,班级就进入了一个有序的成长进程,“静”文化就由此生成了。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构建中职班级文化论文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生,班级文化,文化素养,职业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 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美丽的礼仪文化、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化、整洁有序的“7S”文化、独特的诚信文化、文明健康的制度文化等, 这些优美合理的班级文化, 能给中职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是提升中职生素养的精神支柱, 关系到中职生的成长成才。

一、以教室布置文化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教室是中职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 整洁、明亮、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 提升他们的素养。因此,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1) 墙壁———个性的展示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教室布置要生活化, 在布置过程中要精心构思, 创建出具有一定特色的班级文化,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学习和做人。墙壁的布置, 要让学生独立操作, 从购买材料到设计制作版面, 在自主管理中推进班级文化发展。布置时要有静有动, 开设文化角、评比栏、学习栏、班级名人榜、专业区等, 从美化教室过渡到美化学生的心灵。依据这些布置, 在班级营造出一个人人争先、个个创优的氛围。

(2) 图书角———知识的殿堂。如果说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外在美的表现形式, 那么班级精神文化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是内在美。图书角就是班级物质文化的拓展和延伸。图书角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比如借还书籍要有记录, 由班委来统一管理才能规范有序, 真正体现图书角的价值所在。通过读书交流、读书笔记、读书讨论等方式, 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与兴趣。课外阅读量的增加, 必然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素养。

(3) 黑板———感情的交流。每个学期的开学, 老师可以在黑板上书写好欢迎词;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期间, 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好鼓励的话, 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馨。重视每期的黑板报, 结合每期的主题, 通过向班级同学征文字稿、征版面设计, 最终由宣传委员来确定黑板报的主要构思、主要内容, 再分工合作出版。利用黑板报, 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 挖掘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最终让班级的黑板也能说话, 也能育人。

二、以礼仪文化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受多种因素影响, 个别低级庸俗的事物充斥在学校周围, 不文明的行为时常可见。若学生长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 身心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让学生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 尽早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 学生礼仪。在部分中职生中, 语言不文明、尊师氛围薄弱、集体意识较差、缺乏责任感等现象相对突出。文明礼仪是传统美德, 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至关重要。要从规范学生的言行、督促学生的言行、管理学生的言行出发, 结合课堂礼仪教学、课后制度考核来提升学生礼仪的规范性, 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素养。

(2) 教师礼仪。教师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办公室, 或者是走在校园, 随时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以良好、端庄、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做好学生礼仪学习的榜样。教师以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 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 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三、以制度文化展示集体精神风貌

(1) 班级公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班级的学生素质再高, 也必须要有制度来约束、要有管理来规范。因此, 要建立以仪容仪表、文明礼仪、规范上课、认真值日、团结协作等为主要内容的班级公约, 规范学生行为、改善学生形象。

(2) 诚信积分。班级需要有一定的条例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提高学生的素质。面对部分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班级参考学校的德育诚信积分的考核条例形成考核内容, 并对学生中存在的较严重问题进行专项考核。让学生人人参与考核、重视考核, 提高考核的重要性, 也提高学生的认知度, 从而提升学生素养, 展现一个班级良好的精神风貌。

四、以“ 7S”文化焕发集体生命活力

班级的“7S”, 是指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为内容的活动。在中职生的班级文化建设中启用“7S”管理机制, 其核心和精髓是素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整个管理中以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教育训练、班级责任区域的检查考核工作。以“7S”代表为第二责任人, 负责督促、管理、检查、整改等。班级内建立“7S”管理小组, 负责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并做好考核, 每天公布检查结果。

五、结束语

总之, 在各项活动的指引下, 结合开展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创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 让学生热爱自己的班级环境。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塑造积极向上的内在人格,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周晓梅, 崔珍珍, 于燕.中职班主任促进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J].教育导刊, 2014 (08) .

[2]王红瑞.中职班级环境现状与优化实证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10) .

上一篇:行业主导型下一篇: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