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

2024-06-03

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精选12篇)

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 第1篇

一、在新闻播音课程教学中实施“耳濡目染”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耳濡目染”式教学教学模式是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播报能力的必然要求

“耳濡目染”式教学模式立足于新闻传播学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播报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其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实践能力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特点就是切实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把课本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媒体活动的现实操作。 “耳濡目染式”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强化同学们的视听感受,以 “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式”渗透法提升同学们对播音主持的感知力,一方面通过收听节目提升其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 另一方面通过感受和模仿优秀播音主持作品,进而提升自己的普通话基础、吐字归音、即兴评述、新闻播报和节目主持能力,把教室、演播室、实验室的学习和课外收听收看结合起来[2],起到了课堂知识引领课外视听,课外视听回馈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大大缓解了老师课堂讲授知识的抽象性和学习的理解力之间的矛盾,对同学们的新闻播报和主持能力是一项极大地提升,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耳濡目染”式教学教学模式是全媒体视听融合传播时代传媒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

当下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和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传媒的信息传播方式和舆论传播格局,也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媒介融合的信息传播模式下,新闻信息传播模式打破了不同媒体间的限制,各种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各自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强项,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报道方式,呈现全景式的新闻信息报道方式。另一方面,信息传播方式由原来的单向传播改变为多向传播,媒介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日益增强。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播音发声、新闻播报、即兴评述等有声语言表达内容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涵盖新闻报道的策划、资料的收集、新闻的写作风格、 节目的编辑制作等新闻采写编方面的知识[3]。因此,新时代的新闻传媒学子不应该满足课堂上教师“填鸭式”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而应该主动了解的媒体的报道方略、报道思想和播音风格。“耳濡目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关注媒介视听内容传播的本身,不仅模仿到了播音员主持人的播报风格,而且也近距离地感受了广电媒体的新闻报道风格以及报道思路,广播电视媒体对网络等新媒体报道的内容也会让广大学子感受到新媒体的新闻报道风格,是一种全媒体视听融合时代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耳濡目染”式教学模式是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实施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播音学》的创始人张颂教授曾经用“悦耳动听、乐而忘返、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形容有声语言表达相较生活语言之魅力。 在当今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形态下,人们的审美意识日趋复杂,光怪陆离、波诡云谲、高雅缺席、低俗满目的播音主持形态充斥耳畔,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日益浮躁的社会风气下,各种囫囵吞枣、含混其词、沙嘶劈哑、捏窄挤瘪的声音,根本没有任何用声吐字训练的声音每天在谈论着新闻事件,这使得高雅的语言艺术逐渐远离了播音主持的教学实际,作为优秀的播音主持教学来说,必须让学生主动接触优秀的播音主持作品,如《话说长江》。“功夫在诗外”往往用来形容播音主持有声语言的学习尤其重要[4]。“耳濡目染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优秀的视听作品积累中,逐渐提升了自己对有声语言艺术美感的认知,正如“诗意的栖居” 一样,没有“浸染式”的诗意视听感受,便很难有有声语言表达的典范作品。

二、“耳濡目染”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新闻播音与主持》中的应用

(一)用“吐字归音”的音韵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播音主持课程的教学工作,意在指导学生如何把记者、编辑所制作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在《新闻播音与主持》 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强调播音必须保持端庄、郑重的气质和态度,播音样态要呈现“准确规范、清晰集中,圆润饱满,流畅自如”的播报风格。因此,语音发声在课程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比重。“耳濡目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突出“听”感在播音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很难想象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能够离开大量的视听节目阅听而能够很好地主持节目。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在日常积累过程中,“听”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素养,应该努力做到“听别人说话,完善自己的语言。” 细致地聆听业内著名播音员主持人在“吐字归音”方面的良好发声习惯,对我们的播音进步很大。[5]因此,老师应该多采取 “耳濡目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采撷大量优秀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节目语言之精华,让广大同学自觉得掌握良好的语音习惯、发声要领、以及主持风格。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播音员的主持风格颇受大家喜爱,比如《全球华语广播网》主持人苏扬的沉稳厚重、玉蕾的温婉入耳,《千里共良宵》主持人青音的甜美温馨,早间《新闻纵横》节目主持人林夕如潺潺溪水拂过的声音。[6]运用“耳濡目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聆听中国之声时,就聆听着变化中的世界,感受着声音中的色彩、温度和变化万千的世界,有利于提升同学们的语音发声习惯,有助于优美声音气质的养成。一定的聆听量,可以让同学们在在练习播音发声的过程中,提升对播音基本功的训练的把握能力,这也是对心性、意志和做人的磨练,练习播音发声,要坚持情、声、气的结合,讲究“情取其中,声取其中,气取其深”,[7]这既是对播音发声的训练,更是对做人境界的训练。

(二)用“出口成章”的无稿播音能力提升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

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话语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员再也无法停留在“看稿播音,看稿主持”的层面了,尤其是对于新闻节目的主持,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尤为重要。2015年8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推出《跟着夏丹“一带一路”》节目,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播音员欧阳夏丹在上海东华大学等地录制的即兴新闻评述,是今天很多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学习即兴评述的典范之作。欧阳夏丹在节目中的随意发挥,从容不迫,在一带一路沿线采访点都能把握新闻话题的要点侃侃而谈,让我们播音主持专业的很多同学领略了演播室之外央视主播欧阳夏丹游刃有余的即兴口语表达风格。作为《新闻播音与主持》 的教学方式来说,要主动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作品,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能够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和各层次的受众进行从容而愉快地即兴交流,靠的就是对各行各业的广泛涉猎,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必须坚持“多看”、 “多积累”,要坚持把平日里所看到的东西“由眼入脑再到心” 的良好积累习惯,在“耳濡目染”式的教学方法下,在积累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博而不杂、精而求深、读而有思、思而致用”,最终把优秀播音员主持人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经过自身的提炼和理解,最终变成自己在有声语言传播中的良好积淀。[8]

(三)用“即时沟通”的新媒体传播技术提升学生接受优秀广播电视节目的频次

在新媒体传播时代,很多同学接触广播电视节目的时间和频次在下降。2015年8月,美国一家公司公布的青少年媒介接受习惯显示,美国青少年每天接触网络媒体的时间是11.3小时,而接触广播电视媒介的时间是8.3小时[9],广大同学广播电视媒介接触时间的减少,造成其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生疏,进而影响其播音主持知识的学习效果。从心理学上分析,学生的情感态度往往跟他们学习的成功和失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积极的情感态度往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耳濡目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努力建立真诚开放自主交流的学习空间。播音主持课程的教师往往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群、微博和QQ群跟学生进行交流,要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优秀作品通过微信群、微博平台和QQ群进行发布,让广大同学第一时间能够下载聆听优秀的播音主持作品。对于很多播音主持课堂的特殊爱好者,愿意和老师单独沟通学习的,可以通过QQ渠道单独和老师进行视听训练, QQ沟通的单一渠道、安全性和交互性,使得很多同学放下了在课堂沟通和交流中的紧张感和拘束感,愿意将自己不懂的问题跟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老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对学生进行专门训练,进而赢得学生的支持。

同时,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还可以解决现实课堂教学的课时量不足问题。对于《新闻播音与主持》课程来说,该课程重点讲述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播音基础、语音发声、 即兴话题评述、现场新闻报道和深度新闻节目的主持等知识,往往36个课时的教学工作很难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的需要,通过新媒体的支持技术,实施“耳濡目染”式的课堂教学,可以极大地提升同学们播音主持作品接触的时间和频次。教师可以将很多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精华部分剪辑之后放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让同学们跟随学习。比如聆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新闻纵横》节目,不仅可以第一时间感受最新的新闻报道和评论,还可以学习央广播音员主持人的播报风格。观看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视频,可以让同学们通过“感同身受”、“言为心声”、“个性空间” 等广播电视节目环节,提升其节目主持能力,感受到播音主持理想的希望和曙光。“耳濡目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广大同学们浸润在播音主持有声艺术语言表达的百花园中,享受语言艺术的盛宴,实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学习的完美结合,老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上学生对教师教学意见的提出,进一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提升同学们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水平。

三、“耳濡目染”式课堂教学在《新闻播音与主持》实施中的要求

“耳濡目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因其“浸润式”的教学风格和情感吸引力的特征,往往跟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在其内涵、广度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往往适用于表演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音乐学等专业的课程教学工作。对于《新闻播音与主持》课程的教学工作来说,教师在实施“耳濡目染式”教学方式时,往往需要从以下方面对自己提出更多的要求。

(一)以规范的语音发声习惯来指导学生学习

《新闻播音与主持》课程的课堂教学工作,更严格地说是口耳之学,因此,让学生接触优秀的播音主持作品,对于学生提升自身的广播电视素养,提升有声语言表达的魅力特别有帮助。但是,我们今天的播音主持作品往往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状,因此,必须以优秀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来引领和影响广大的学子,让他们在跻身广播电视艺术殿堂之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广播电视传播的影响力,决定从事播音主持的工作人员,除了方言类和其他特殊要求的节目外, 必须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播音创作。所以,每一位从事播音主持教学的老师都会把普通话语音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予以加强,由于语音具有顽固性的特点,所以学生往往一旦接受错误的语音习惯,纠正起来更加困难,这就要求播音主持课程的任课老师在进行“耳濡目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时,必须严把节目质量关,凡是有发音习惯错误、发声习惯不合理,一律不向学生推荐。保证学生接触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作品的效果,让我们学生的语言表达具备良好的发声状态、标准的语音、完美的吐字归音,形成宽厚、圆润、明亮、集中的语言表达效果,声音更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10]

(二)以即时的即兴口语表达训练来指导学生学习

播音员主持人良好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往往能使其挥洒自如的光鲜形象闪亮在观众面前。然而,其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养成,往往与其自身扎实的文字功底、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新闻播音与主持》部分的教师来说,往往更明白即兴口语表达的训练和养成对学生的重要。“耳濡目染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并不意味着老师仅仅把优秀的作品交给学生之后,自己就可以完全放任了, 那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老师必须坚持把高水平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养成策略和对作品的分析分享给播音学子。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往往包含三个方面:思维训练、 语言表达训练和实战演练。

思维训练在“耳濡目染式”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播音主持学习者来说,“言为心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仅仅通过“浸润式”的学习还是不够的,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转换问题,第一点教师必须重视学生 “从看到说”的口头描述能力,对于一个新闻事件,不要求学生讲得多好,但一定要能够讲出来;其次,要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提升学生对新闻事件的辨析和理解能力,快速、 合理、有序地组织语言,形成“章法严谨”的有声语言表达;再者,教师要注重学生集中和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学习,通过浓缩、提炼和优化组合,形成具有普适价值的价值论断;另外, 教师在讲课时,还应该把正、逆向思维方法讲授给学生,鼓励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和把握作品,以创新性的视角来进行即兴话语表达。[11]

语言表达训练在播音员主持人即兴话语表达能力更为重要,思维习惯往往只是播音主持人员把现实世界转化为思维习惯的过程,而语言表达的能力往往有助于我们养成敏捷的播音思维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新闻播音与主持》部分的教学工作,由于新闻的时效性要求,往往对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即兴话语能力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即兴口语的感染力和灵活性方面下功夫。同时,在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逻辑训练往往可以使我们的即兴话语听上去逻辑更加清晰,而修辞的锤炼可以对语音修饰,使语言增色很多。因此,实施“耳濡目染式”课堂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历届主持人大赛、中央电视台“十佳出镜记者”的即兴话语表达,对其逻辑性和修辞性进行分析,让学习形成更加出色的语言表达风格。

在实施“耳濡目染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进行实战演练。比如对优秀的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进行模仿训练,在模仿训练的基础上,创设训练情节进行教学演练。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曾实施过“琅琊山庙会盛况”现场报道演练和滁州长城影视基地《大玉儿传奇》节目拍摄现场直播报道,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以针对性的新媒体传播平台训练来指导学生学习

《新闻播音与主持》“耳濡目染”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不是教师将优秀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素材传入QQ群、微信群、 微博空间就可以了,而是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如果仅仅把优秀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素材传入新媒体平台, 教学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性训练,教学的效果依旧会大打折扣。因此,我觉得实施“耳濡目染式”教学模式,任课老师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加强对教学实训环节的前瞻性规划,建立健全教学实训环节的整体课程模块。实施“耳濡目染式”课堂教学,不是任何一个素材都适合学生学习,必须建立一个科学有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实训环节。

其次,老师要加强“耳濡目染”式课程教学过程的互动环节设置,改变课程评价模式,改革学生成绩的构成比例,构建平时播音精品节目积累日志积分和最终考核积分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机制,将学生成绩的关注点从播音主持应用能力的提升,将“耳濡目染式”课程教学实践与学生最终成绩相结合。

第三,教学应主动加强“耳濡目染”式课程教学过程的反馈机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QQ空间、微博微信空间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意见建议科学设置实训环节课时,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播音主持与艺术 第2篇

本专业面向广播影视媒体及相关机构,培养具备中国播音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哲学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从事广播电视普通话新闻播音主持及新闻报道、专题播音主持、文艺节目主持、体育评论解说、双语播音主持、影视配音及演播,以及播音主持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型语言传播精英人才。

本专业除了开设人文类、传播类公共课外,还开设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等专业课、方向课和选修课,通过扎实的专业教学和富于特色的方向指导,培养素质全面和一专多能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才,其中,新闻节目播音主持和综艺娱乐节目主持是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

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 第3篇

[摘 要]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性格鲜明,表现意识强烈,就业更多地倾向于具有喉舌意义的媒体行业,德育教育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及职业道德的养成方面显得更加必要与紧迫。基于独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特点及学生特点,就新形势下德育教育的内涵及专业课程中实现方法进行详细论述,目的在于提高独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促进教师更为有效地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 播音主持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90-02

随着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在高校各艺术类专业课程教育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与研究。[1] [2] 在众多的艺术类专业之中,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性格鲜明,表现意识强烈,就业更多地倾向于具有喉舌意义的媒体行业,因此德育教育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及职业道德的养成方面就显得更加必要与紧迫。基于上述原因,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一线教师对德育教育的内涵及实践方法进行了广泛讨论与研究[3] [4],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近年来,各省的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招生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独立学院开始大量招收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由于各省的独立院校的高考录取均处于本科最后一批,所录取的学生在专业素养、知识基础及学习动机方面,与重点本科及二类本科院校的学生有较大不同,这就对独立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上述出发点,首先讨论德育教育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三重含义;而后基于独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生的特点,详细论述了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深入研究了德育教育在独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中实现的手段,从而为独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德育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三重含义

(一)德育的普遍意义。德育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是以人的存在和全面发展为中心和目的的一项社会活动,其本质是尊重人的存在,实现人的建设和人的发展,塑造完美的人格。德育宗旨的终极要求是“尊重人的存在,实现人的建设和人的发展,塑造完美的人格”。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而言,德育工作的普遍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学会由“自然人”转换成成功的“社会人”,具有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拥有与他人相处的方法,学会自我要求、自我约束。

(二)德育的社会意义。相比德育的普遍意义,德育的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人的社会价值认知方面。在现阶段多元化的社会,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则具体体现为: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摒弃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中国梦”有正确统一的认识。这些目标要求德育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社会道德、思想品德教育的层面上,而应该背负起国家民族的情结认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以及最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的重任。

(三)德育的职业意义。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就业的方向多以媒体或媒体相关单位工作为主,在未来他们还会成为新闻信息、社会舆论传播源头的把控者,传播中的导向者,而他们是否拥有高尚的新闻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媒体环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专业学习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新闻工作者要忠于党和人民,坚持正确导向反映民声,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这样的职业道德要求,更要学生将这种理念自觉地转化为行动,促使更多的学生在未来成为懂国情、知民情的媒体工作者。

二、专业现状对德育要求的紧迫性

随着播音与主持专业招生日渐火热,独立学院开始大量招收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由于在每年的高考录取中独立院校均处于本科最后一批,所以不论是文化课分数还是专业课分数都相对处于录取招生的中低分段。独立院校的录取属于本科批次,尽管学生的整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保证,但最终录取的学生在各方面与重点本科及二类本科院校学生的差距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此外,不断地扩招也使录取到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其知识基础及学习动机和需求也变得多样起来。

例如笔者在近几年的一线教学中发现越来越多学生开始出现了 “专业选择的无奈”情绪:许多高考生想学表演、编导或美术,但由于分数不够而无奈选择了播音专业;也有学生并不喜欢学习播音,只是因为文化课分数不高,又想上一个本科院校为将来的就业行个方便才“无奈”选择这一专业。这类学生的“无奈”情绪其实已经表现为对自我认知的缺乏和自我鼓励的缺失。如果教师不第一时间发现,只顾传授知识而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去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放任自流,那么不仅严重削弱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影响了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水平,而且势必影响播音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笔者有一名2009级的学生,她由于文化课分数不占优势,迫于无奈填报本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上专业课时,由于自身音质限制,使她无论是播读新闻还是主持节目,都出现了较大困难,这使她一度非常困惑、沮丧。笔者发现这个情况后,耐心与她交流,发现她思维敏捷、反应迅速,书面表达能力也很强,于是便有意识地引导她向“报社记者”方向努力,让她明白自身优势、树立信心,在思想上帮助她树立职业理想,了解职业价值。同时,在专业上向她介绍新闻相关课程,并时常与她沟通。当她有了职业规划,有了学习动力,一切都开始变得幸运起来。2012年她毕业后进入一家报社实习,两年后笔者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她采写的新闻稿,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这名学生身上发生的转变可以说明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就业方向对德育要求的必要性

纵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大部分毕业生会从事与媒体或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以笔者所带的2008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共40名,其中从事一线媒体工作10人,从事企事业单位宣传工作7人,在博物馆和革命旧址纪念馆担任讲解工作3人,从事专业教学工作4人。总体来说,40名学生中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共24人,占60%,而做媒体一线的达到了25%。

上述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具有明显的专业特征,即毕业生的就业多数与媒体相关,尤其是倾向于到一线从事记者、编导、主持、制片等工作。由于多数工作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所以无论是社会的正能量的宣传,还是社会的舆论监督,抑或是政策与民意的传达,都需要媒体从业者的参与。因此当他们还是学生时,学校教师不仅仅要做好专业知识教育,更要抓好德育教育。这样才能保证从学校送出去的学生有着过硬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成为合格的媒体人。

四、德育在专业课程中的实现方法

根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特点及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德育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实现途径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课堂理论的德育讲解。由于学科的专业特点,教师讲授的专业课程均紧跟时事。虽然所用时事内容多取材于电视新闻节目里的现成素材,但教师要注意将多重德育理念渗透进去。例如在塑造学生性格和品格方面,笔者在讲到“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中的谈话节目主持时,所选用的评析素材是央视《面对面:实习主播“七小福”》。虽然素材主要针对主持谈话节目的技巧,但素材中三个实习主播的人生励志故事也在告诉学生们:勤奋、兴趣、踏实是获得成功的元素。笔者曾在实习主播苗凯的片段播放后分析说:“起点再低都不影响通往梦想的路。”学生听完反响很强烈,笔者又适时地加入学生的互动讨论环节,课堂气氛很热烈。这样学生们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领悟了做人的道理。又如“广播播音主持”课程中评论播音这一环节,笔者有意识地选取香港“占中”事件让学生搜集相关材料,分析新闻事由了解不同的评论内容,最后完成评论稿件的写作和播读,这一过程可加深他们对新闻案例、社会现象、基本国情的认识,学会从党和国家的角度解读新闻事实,发挥新闻引导和舆论引导,传播正能量,对祖国的统一和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在课堂理论讲解时,适当地选取具有正面教学意义与宣传意义的教学素材,选取学生喜欢的内容、向往的对象,在适当的时候加入价值观的点评,都将很好地为学生指明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实践环节的德育渗透。由于实践能够很好地暴露学生个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显示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欠缺,因此利用好实践环节,对学生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与锻炼,将很大程度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在上镜和录音的实践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暴露出一些常见的问题: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设备使用习惯;有些学生没有团队合作精神;有些学生没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对其他人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教师应在实践的过程中严格监督,随时检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策划、录制及剪辑,使学生感受合作之乐;碰到节目内容策划意见不统一时,指导学生学会合作讨论、学会团队之间的相处之道;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公共设备,规范工作习惯等。不难想象,经历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不仅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而且也学会怎样做一个“社会人”,最终让学生从一个青涩的大学生蜕变成一名有专业技能、有道德情操的社会人、媒体人。

[ 注 释 ]

[1] 高长利.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有效德育管理[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8-171.

[2] 杨帅,赵彤彤.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难点与新途径探究[J].文化学刊,2010(5):55-58.

[3] 禇旖旎.“修身”更要“修德”——在播音与节目主持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2):15-16.

[4] 唐胜.新媒体时代传媒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3):117-119.

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 第4篇

20世纪90年代, 地方性综合院校河南大学率先进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 拉开了河南省各个高校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序幕。2002年, 以南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等为代表的普通本科院校开始招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学生。2006年, 河南省教育厅开始实施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省内统一招生考试政策。同时, 想通过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现自己本科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在这项招生政策的驱动下, 河南省开办播音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 本科以上的招生人数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势头。

尽管河南省内众多本科高校都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但是无论从生源质量、教学管理还是就业情况都还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 尤其是在开办播音专业不久的二本高校存在学生课堂表现不积极、对播音专业的热情度不高甚至不愿参与和专业相关的各项活动的情况。因此, 各个高校全面地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 播音专业开设小规模化课程显得尤为必要。《播音发声训练》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校大学生一年级开设的主干课程, 根据人才培养计划, 该门课程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小规模化教育教学即小班授课一对一指导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专业发展进步的需要。

二、《播音发声训练》课程实施小规模化教学的关键环节和目的

(一) 小规模化教学改革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小规模化教学课程, 实际上就是把原来的四五十人的自然班级分成若干小组, 组员依照自己所在小组的上课时间来上课, 且每位学生每个学期都有一到两门小规模化课程。这样一来, 专业教师就有了充足的时间针对不同学生产生的各类问题挨个解决, 在学生个体存在巨大差异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时至今日, 小规模化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大多数高校播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式之一。

(二) 课程的关键环节及目的

播音专业的小规模化课程教学改革, 就是指播音专业教师每次上课带领十名左右的学生, 在播音语言实训室里完成理论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践, 《播音发声训练》就是播音专业教师在讲解完和发声的方式方法有关的基础理论之后, 利用播音语言实训室独有的实践条件, 让每一位学生开展有效的发声实践训练, 随着教学理论的深入在课堂上完成不同文学作品的录制。与此同时, 专任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 一对一地进行指导、因材施教, 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播音专业实施小规模化课程教学改革, 实际上就是要求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针对化的教学方法, 从而达到差异化的教学目的。这也正是播音专业包括专业小规模化课程存在的特殊意义。

(三) 人才培养目标

《播音发声训练》小规模化教学改革是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各大高校由于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的不同,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上也不尽相同。综合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立足于“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 以学生能力为核心,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突出综合性大学在自然、人文、社会等多学科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 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的人才。[1]而地方性普通本科高校在办学条件和规模上和综合性大学存在着巨大差距, 因此找准自身定位, 立足地方面向全省, 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要让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广播、电视、网络视频平台等传媒行业的播音和主持等相关工作。

三、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 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实, 地方性本科高校不仅在办学条件和规模上有待提高, 在硬件设施、师资队伍建设和生源质量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近些年, 各个高校一味追求生源数量, 不断开办新的专业, 从而忽视了各个专业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重视理工科轻视文科的现象普遍存在, 而播音专业也往往被边缘化。与此同时, 地方性高校播音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 在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教学经验方面都有待提高, 实施小规模化教学改革在人员配置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另外, 许多地方性高校近几年不再进行播音专业单招考试, 这在源头上就避免不了生源质量的逐年下降。

(二) 相应的对策

第一, 各个地方性普通高校在扩大招生计划的同时, 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 处处体现办学的人性化和公益化;第二, 要不断加强播音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 多让年轻教师走出去看看,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增强对行业的敏感度;第三,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实现播音专业教学的“生活化。”隔行如隔山, 播音专业教育经常被认为很神秘, 教学效果的检验也往往以四年后的就业岗位为目标。[2]因此要不断加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要求学生坚持不懈地练习基本功, 这样才能在专业上有所提高。第四, 地方性高校应尽量从源头上把控生源质量, 尽可能的开展省外单招考试, 把专业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选拔进来, 这样就能尽量避免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 同时也为日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做好了铺垫。

总的来说,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小规模化课程教学改革还要继续, 在高校办学条件不足和扩大招生规模的前提下, 播音专业教师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为高校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韩敏.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以综合性大学为例[J].现代传播, 2008 (3) :124-126.

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 第5篇

初试评分从普通话、音质形象和表达能力三方面考查,决定是否进入复试。

1.普通话

普通话语音准确,基本没有方言,较少出现错音。

2.音质和形象

音质比较悦耳,没有发声吐字上的错误;形象端庄大方,举止得体,仪表良好。

3.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叙述顺畅,抒情适度,说话逻辑性较强。

符合以上条件者可进入复试,否则不可进入复试。

播音主持

学科:文学

门类:艺术类

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表达的基本训练,掌握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心理、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

3.具有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

4.了解并掌握党和国家的新闻宣传、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

5.具有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节目编辑制作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

主要课程: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劳动、军事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21周。1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所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目前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有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

【东北】沈阳音乐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吉林艺术学院、辽宁师范大学

【上海】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浙江】 浙江传媒学院

【江西】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宜春学院、绵阳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上饶师范学院、南昌大学

【江苏】 南京艺术学院

【河南】 河南大学、黄河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安阳工学院、河南工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中原工学院、郑州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河北】 河北传媒、衡水学院

【湖北】 武汉大学、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深圳】 深圳大学

【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商学院

【广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广西民族大学:

【海南】 ③海南三亚学院

【重庆】 重庆大学

【四川】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云南】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陕西】 西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安体育学院、西安陪华学院、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

【新疆】 新疆艺术学院

【山西】比较权威的播音考前培训是山西省戏剧电视艺术中心的社教部播音主持今后就业方向

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国家不断的缺少电视台方向的主持人才,包括今后的就业空间是非常大的,现在目前的主持人方向面对现在来讲是非常抢手的。

电视台方向,广播方向,教师方向等。包括但不限于:电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广告配音、电视电影配音、音频编辑、灯光师、音响师、电视策划、新闻方向。

播音主持名嘴

罗京 敬一丹 董卿 李咏 周涛 毕福剑 朱军 杨澜 倪萍 水均益 许戈辉 鲁键 王小丫 邢质斌 崔永元 吴小莉 撒贝宁 陈鲁豫 何炅 谢娜 黄健翔 段暄 刘建宏 这些专业主要包括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舞蹈学、舞蹈编导、戏剧学、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录音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等,属文学学科门类,学生本科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艺术特长生要报考的是高校普通本科专业,如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等等。根据不同的学科门类,学生本科毕业授予不同的学士学位。招生人数不同。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人数大于艺术特长生的招生人数。近年来,艺术类专业招生报考持续升温,各地报考艺术类考生人数持续增长,全国艺术类专业报考人数已经超过百万,每年被录取的艺术考生也达到了20万人以上。而艺术特长生的招生人数不能超过高校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招生人数是很有限的。

招生政策不同。艺术类考生须获得省统考合格证方可填报相关艺术院校(专业)志愿。报考省统考未涉及的专业,考生须获得校考合格证后方能填报相关艺术院校(专业)志愿。报考艺术特长生的考生须符合普通高校报名的基本条件和各项要求,具有一定的艺术特长,要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

河南省2008年普通高招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省统考考试细则

一、报名、考试

2008年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河南省艺术考生均须参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省统考。考生凭《河南省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省统考准考证》(以下简称《准考证》)和本人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到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开封市明伦街85号)报名。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分批分市进行,考生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参加考试。初试报名时间:2008年1月27日----2月2日。

(一)初试

1.考生凭《准考证》和身份证报名,领取《考生信息表》办理有关报名手续;

2.初试时间截止至2月2日12:00。

初试报名和考试安排:

1月27日:安阳漯河 商丘 项城

1月28日:新乡洛阳 巩义 固始 邓州

1月29日:郑州

1月30日:开封周口 南阳

1月31日:平顶山焦作 驻马店 永城

2月1日:濮阳

2月2日:鹤壁三门峡 许昌 信阳 济源

(二)复试

考生凭复试证明到指定地点参加复试报名,办理有关复试手续,按编组顺序参加复试。

二、考试科目

(一)初试

1.自我介绍(1分钟);

2.自备新闻稿件播报(1分钟);

3.文学作品朗读(2分钟)。

(二)复试

1.指定新闻稿件播报;

2.主持人话题或即兴评述(依据给定的材料或题目,完成完整的口语表达,时间不少于2分钟);

3.回答评委问题(评委依据考生的主持人话题或即兴评述提出问题,考生给出回答)。对参加复试的考生全程录音录像。

三、命题原则

(一)坚持正确的导向,依据专业考试科目,体现出学习播音与主持类艺术专业对考生所具备的基本专业要求。不出偏题、怪题。

(二)坚持标准,难易适度。题目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客观准确测试出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考生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有利于高校选拔专业优秀学生。

四、考试组织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省统考由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由省招办和有关高等学校成立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省统考领导小组,专业省统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承担专业省统考的高校,并负责专业省统考的组织、协调等工作。考点设考务、评委、纪检、宣传、安全保卫、后勤保障、医疗等若干组。

(一)考前准备

1.考点设置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学校具体负责专业省统考考试期间的各项工作。

2.考点设主考一人、副主考二人和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每个考场评委3-5人。

3.在考点内醒目处张贴考点平面示意图、考场分布图、考生须知、考场规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举报电话号码、电子信箱,设置举报箱、公示栏等。考点要整齐、清洁、安静。考场内布置要干净整齐,考场门口张贴考场号,考场周围标划隔离线。

4.考场内应备有必要的设施,复试考场各配备一部摄像机和一台监视器以及电脑,并保障考试期间供电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5.评委及考务工作人员应考前集中培训,学习有关规定,掌握各种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及工作程序。

6.准备好考场所需用品,如工作证、打分卡、文具等。

7.考生于考试前一天到考点了解考场位置。

8.随机安排考生的考场、顺序号,考生初试编组、复试编组与时间张贴在明显位置。

9.考场实行封闭管理,外设警戒线,由保卫人员把守,无《准考证》或工作证者严禁入内。

(二)考试实施

1.报名咨询处

(1)在醒目位置张贴报名咨询处标志、《考场平面示意图》、《考生须知》,准备好报名登记表、《考生须知》等有关用品。

(2)考生报名交验《准考证》和身份证,工作人员核查、确认考生报名资格。

(3)考生按规定办理有关报名手续。工作人员依据《准考证》将考生情况填入《报名、编号登记表》,一式三份。填表时,同一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考生填在同一份表上,每市报名序号从“1”起头,连续编排,中间不重复、不间隔。核对有关信息无误后,将《准考证》和身份证还给考生,并发给考生《考生须知》。

(4)公布考试时间

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中的育人心得 第6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育人心得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广播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就需要我们培养出更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但从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很多毕业生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这就说明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问题,需要我们改进。

一、播音主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生源质量问题

大多数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都是高考特长生,在高中升入大学这样的激烈竞争下,有些文化课成绩不高的学生就选择了报考特长生,相对来说就能减小竞争压力,将来能够填报更好的大学。但是在播音主持专业“一片繁荣”的情况下,许多高校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降低录取分数线,与非特长生的录取分数线相比这两者相差很大,这就导致了生源质量的问题。生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以后的教学结果,关系到以后的人才质量。

1.2理论多实践少

许多高校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投入少,场地少、设备不充足,理论课多而实践课少,学生一味地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兴趣。较少的实践课也不能完全使每位学生练习充分,抓不到理论的本质,一知半解,看不到自己的优缺点,越来越迷茫,对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漏洞。

1.3教学理念落后

很多院校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没有聘请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教师来教授课程,可想而知,没有系统学过播音主持的人是不能充分具体地将专业知识讲述清楚的,具体的发音,气息,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等都不会达到相应的要求。

1.4考核方式不完善

现在的考核方式大多数是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口试,如何更好地评估出学生的能力是每位考官应该思考的问题。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和搭档的配合能力等等这些专业素养,想要在简短的考试中考察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

二、播音主持教学的改进措施

2.1增加教学投入

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播音专业是带“*”号的专业,即由教育部审批的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其中的一个基本考虑就是其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和高投入性。【1】适当提高生源质量,在此基础上加大教学投入,增加设备、场地,使每位学生都能利用到这些资源,锻炼学生在人群面前的说话能力。并且改为小班授课,提高课堂效率,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模拟各种活动,提高播音主持能力。要想有收获,必须先投入,教育育人事业更是如此,只有加大投入,让学生们享受到这些资源,使学生与未来的工作环境接轨,到真正就业的时候,就不会有诸多不适应。

2.2提高实践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明白其中的内涵。播音主持作为实践性的学科更是如此。在教学中不但要增加实践课的比例,还要时常与各媒体交流沟通,给学生们更多真正的实践机会,在课堂上的实践终究不是真正的工作环境,只有到广播电台、电视媒体中去,才能熟悉工作流程,了解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以后的方向发展。

2.3协调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受欢迎的教师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他的课堂同学们也会表现的很活跃,课堂效率就会提高。教师要去主动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能力。同时关注时事热点,不断学习,将理论知识从当下的热点中分析剥离出来,有理有据,让学生印象深刻。需要教师从理解、尊重的角度,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2]一步步加以引导,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完成课程的学习。

2.4完善考核制度

单单从最后的考试中就评价出一名学生的优劣是不完善的。我认为应该通过平时的成绩来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应该意识到积累的重要性,只有平时踏实学习,积极向上,完成课程作业,在实践中表现良好的学生到毕业时一定是优秀的毕业生,能够胜任将来的工作。所以应该根据平时表现,结合最后的考核成绩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即兴评述能力做出综合性的评价。【3】

三、结论

在大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广播电台等都飞快的发展,必须要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才能满足这样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从各个方面不断改进,关注社会的需求,让学生最大程度的与将来的工作接轨,创造播音主持的更大辉煌。

参考文献:

[1] 郭美辰,张静怡,张彤彤.播音主持专业中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G],教育园地.2014(17):68.

[2]娄艳阁.当前播音主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G].2011(04):367.

[3]毕一鸣,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J],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5(20-56)

[4]王冬梅,李慧慧,刘志华,刘平和,熊征宇,关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青年记者,2014(20)

[5]马丽侠,李慧慧,刘志华,刘平和,熊征宇,浅析电视体育播音主持的美学特征[J],新闻知识,2015(6)

播音主持艺术课程设计要领研究 第7篇

传统的教学方法,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中仅仅是教师把知识传给学生的单向的信息与知识流通,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指向学生的单向交流的模式。而现代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念已被教师学生双主体观念所替代,学生逐渐用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法替代他们原有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家们指出:多向交流较之单向交流有着显著的教学效果,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皆视为重要人力资源的多边互动教学理论。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富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是课堂教学改革要努力达到的境界,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积极有效、动态生成的过程。

而教师的职责也越来越多地是激励学生思考,其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焦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二、合理的制定播音主持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点,而是需要在准备教材(在课标背景下备相关知识的理解)、了解社会(根据知识延伸要求和指向备相关问题)和熟悉学生(切合学生知识阅历备相关载体和思路)“三方面”为基础来界定教学目标, 从而达到理想课堂的教学设计目的。

准备教材是指除了要备教材和相关的教学书籍、辅导材料之外,还应加强老师之间的集体备课,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共同确定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了解社会是指教师进行课程设计要立足于社会的大背景,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潮流,尤其是以广播电视新闻相关专业为主的院校, 教师的政治素养要求很高;熟悉学生则是指教师一方面应当了解学生的喜好,在课堂举例中应当选择以他们较为熟悉的事物,另一方面是教师应当熟悉学生的认知方式以及习习惯。准备教材,了解社会和熟悉学生这三者相对独立,但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是教学从单向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多边式互动教学的基础。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突出重点,而突出重点就不能不有所舍弃。 “舍弃”并不是放弃我们教学的知识点,而是抓住重中之重,比如在播音教学过程中,一个大一新生在学习初期有10个语音问题,那么就需要从他最严重的那个问题着手,通过解决难点问题逐步扩展到其他的问题,这样的教学会更加具有针对性,每阶段,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自然也会更加明确。

三、善于将教学情境导入课堂

现代教学理念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中小学和大学都是如此。现在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加强,自我的选择性也更强,这就要求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艺术性设计,诸如在案例教学、场景模拟、教师语言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则必须做好课堂教学策划,努力创造出一个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都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主动参与学习,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表现能力的兴趣。又如ppt的设计,现在很多老师还是将ppt作为讲义的放大版,但如此的话,和照本宣科区别不大。但如果ppt也适应当今“读图时代”的要求,采用更多的与内容相关, 更易对学生有深刻影响的图片与教学重点文字相配合,效果会更好。试想一个喉部的示意图比教师枯燥的讲解喉部的构造要生动的多;一个老虎叼虎仔的图片比书本上的放松下巴的讲解效果要形象的多。

营造课堂氛围是重中之重的方面,首先要解决的是老师与学生相互认识的问题,认识不是简单的双方了解对方的姓名、电话、邮件地址等基本信息,这样简单的沟通显然无法满足播音专业小课教学的要求。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向学生介绍一下教师自身的教育经历,文化背景,以及相关课程目标,尽快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努力使多边教学成为可能。让学生更快与老师站在同一边,而不只是教与学的两端。

四、结论

大学教育应当是教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综合教育。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单纯的书呆子和技术工人,我们要培养的是有继续学习能力、有创新能力的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领域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或者说学生学习是一种习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有了这些他们的大学生涯才真正的充满意义。

参考文献

[1]傅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文化修养与播音主持艺术 第8篇

一、专业素质

近年来, 电台、电视台的新栏目不断地闯入人们的视野, 但成为精品的却少之又少。那么怎样才能成为精品?首先, 播音员、主持人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大家都熟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作为一档关注度极高, 影响很大的央视品牌栏目, 几位播音员的专业素质就是十分过硬的。罗京26年无差错播报已经成了他最光辉的工作写照。这样高水准的播报, 没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强大的责任感和过人的工作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在20多年的播报工作中, 罗京和搭档们遇到过无数次“险情”。张颂老师曾经讲过这么一次:曾有一条重大新闻, 开播后稿件才送到演播室, 要求无间断口播15分钟。当时, 李瑞英藏在主播台下给罗京一张张递稿, 罗京在看稿件的同时必须播报出来, 临近结束有一张稿件李瑞英怎么也找不到, 急的满头大汗, 好在罗京播完前一张的最后几句时终于找到。尽管保证了播出新闻的无差错, 但下台后两人都虚脱了。在一次预定稿件直播完成后, 时间还有富余, 为了填满时间, 直播线开始大量采用口播稿。行内的人都清楚, 当口播稿直播超过五分钟的时候, 心理上若还能不慌不乱, 需要的不仅是超人的技术能力, 还需要铁人般的意志和定力。而罗京就是这样十多分, 连续不断地把临时送来的甚至还有画满修改符号的稿件一篇一篇地播读出去。罗京的名字已经泛化为一个新闻传播的符号。罗京26年无差错绝对不是运气, 这是播音员主持人精湛的专业素质的最好诠释。

二、知识底蕴

有没有深厚的知识底蕴, 决定着人们对主持人的肯定与否。一名侃侃而谈、有条有理, 讲话尺度拿捏得当的主持人必然会赢得受众的青睐。一位好的主持人是一档精品栏目的重要因素。主持人的文化知识通过语言表达给人们, 那么这样的语言就像是一道道美味佳肴总会博得人们的信服和赞赏。人们喜欢一档栏目, 往往会说, “我喜欢某位主持人主持的那档栏目。”可以看出, 主持人撑起了一档栏目的门脸。如何撑的起这个门脸, 主持人丰富深厚的文化知识功不可没。在节目主持过程中, 主持人的思想倾向和审美意识更能够得以体现。特有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倾向的流露更易于感染受众。使人们得到启示和教益。

我比较欣赏记者型的主持人。他们在节目中可以比较深刻、详尽、客观地透析所要表述的观点。一名优秀的主持人能够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有效的问题, 这一点很重要。我认为这才是有思想的主持。浙江电视台的亚妮, 就是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认识亚妮是通过她的电视节目《亚妮专访》, 看她的节目就像和她一起经历了一次次由她导游的文化之旅。《亚妮专访》以主持人深入各地专访为线索, 关注社会文明变迁, 探寻历史文化渊源, 揭示文化人物命运。亚妮的采访深入、真实, 她对文化的阐述也更生动。这些成果大都归功于她自身文化知识的积淀。有这种素养的主持人才懂得如何进行有效地采访、解说和主持。亚妮在获得许多荣誉后之后依然清醒, 人过三十还背起书包, 利用业余时间走进大学充实自己。她孜孜求知的过程和结果便是一种修养的体现, 这种修养包含了一名主持人文化知识的厚度与宽度。《亚妮专访》是文化类节目, 要具有知识性。主持这样一档栏目, 主持人本身就应该有深厚的文化知识积淀。这样, 观众才会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体会生活的内涵、开阔自己的思路。我们从亚妮的电视节目中感受到了当代中国思想道德文化层面的真善美和历史的恢弘、悠久。这些, 就是一名主持人所应该展现给人们的。

1999年,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反响很大。在2000年3月8日《亚妮专访》播出一个名为魏敏芝“龙门”心说的专题。

采访中, 亚妮虽然说的并不多, 但每次简单的发问却一语破的, 问的坦诚, 问的深刻。她清晰地把握着节目所要反映给人们的善良、朴实, 而且善于引导被采访者的思维, 一点点打开被采访者的话匣, 这样让人物自己告诉观众她自己的故事。通过人物的回答,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有想法、有志向的女孩,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关注山区的孩子、山区的教育。不要忽视主持人在其中这些看似简单通俗的发问, 这些问题是建立在主持人丰富、深厚的背景资料上的。作节目要采访不同的人, 反映不同的文化, 传递给观众明了深刻的感悟与触动, 这些都需要主持人了解方方面面大量丰富的资料, 掌握一些学科知识。丰厚的知识积淀是主持人做好节目的基础。

三、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 是一名主持人起码应该具备的品质。作为一名传播者、一个公众人物, 其言行举止对受众的影响很大。要传播给大众的积极、进步、正确的信息, 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才具有征服力。著名播音员罗京, 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亚妮, 他们就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光辉典范。他们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 他们为人谦逊、真诚, 正是这些道德操守, 为他们赢得了众多的荣誉。罗京英年早逝, 令人怆然;但他20多年来已经融入国人的生活里。在新闻主播室他的主播座位底下放着一本已经翻烂的《现代汉语辞典》。也有工作人员回忆刚来台时, 与罗京并不熟, 罗京看她是孕妇, 就特别说, “递稿子的事情就让别人来吧, 这里电线很多, 当心绊倒。”“斯人绝然而去, 坊间赞誉鹊起。”罗京受之无愧。同样作为主持人的亚妮, 敬业精神和人文关怀也不得不叫人感叹:“好节目, 好亚妮!”她曾为采访一位聋哑画家, 用大量时间去学哑语, 为的是能更深入地走进人物内心。亚妮的节目, 除了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外, 还充盈着真挚的人文关怀精神。她善于关注社会角落里的弱势群体, 她通过节目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正是这样的人格魅力使得一名主持人倍受人们的尊敬与喜爱。我记着白岩松说过这么一句话, “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人, 最后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 当然要有许多条件。但, 扎实的专业素质、深厚的知识积淀以及让人折服的人格魅力, 是最重要的条件。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 一定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任远.名主持人成功之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46、158、159

[2]胡戎.亚妮电视作品展北京:台海出版社, 2001:2、245、246、252

[3]辽沈晚报.罗京26年无差错播报成佳话[2009—06—08]http://www.chinanews.com.cn/yl/news/2009/06-08/1725083.shtml

[4]杨禹.罗京之逝是一次不期而至的民调[2009—06—09]http://news.qq.com/a/20090609/000552.htm

[5]田嘉力.罗京早逝, 媒体请节哀[2009—06—08]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0291/9435205.html

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第9篇

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发展、信息社会的逐渐形成、知识经济的到来、思想观念、文化艺术上的变革等, 播音主持工作遇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为播音主持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使播音方式变革、传播媒体增多、传播条件改善。随着传播组织的更加专业化和从业人员的多样化, 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环境、创作条件、创作样式、创作手段、创作工具、创作依据、创作观念、创作状态等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 同时, 播音主持艺术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变化的节奏。

1 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

主持人和播音员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主持人和播音员的共同本质都是创作者和传播者。主持人和播音员的工作内容逐渐趋于一致。未来播音员和主持人会逐渐融合在一起, 从业人员需要是复合型人才, 具备多项技能。主持人和播音员的工作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随着科技的发展, 传播技术变得更加现代化、科学化, 所以播音主持工作需要做到规范化。播音事业正变得市场化, 市场化条件下的运作模式需要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方式, 因此, 播音事业要求更高的职业化。只有达到高水平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

主持人和播音员的素质要求更高, 适应力更强, 个性更鲜明。由于网络和通讯方式的不断发展, 电视台、通讯、网络等电子媒介相互融合, 使得主持人、播音员会出现不止一种媒介上。主持的种类越来越多, 节目分化也就越来越细。如文艺节目可细分为娱乐类、综艺类等, 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知识素养和较强的能力, 富有鲜明的个性和人格魅力, 才能胜任主持各种节目的任务。

创作主体的技术含量增多, 知识结构加大。创作主体的能力增强, 具有多种功能。以播为主, 采编播和制作为一体;以节目为单元, 对创作主体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使用了大量的现代技术, 但创作主体运用规范化语言进行传播的手段没有变。

播音主持的创作依据音乐、稿件、画面等要素, 这些要素都在发生着不同层次的变化。为了满足人们对节目的要求, 稿件形式、音乐、画面变得多样化。

2 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

创新是播音主持艺术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的必然要求。播音主持艺术创新可分为理论创新发展创新。

2.1 理论创新

播音主持艺术理论才刚走过启蒙的初创阶段, 发展还不够成熟, 还有许多领域有待开垦。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 播音主持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需要填充理论上的空白。播音主持的理论研究、学术研究、实践工作都是播音主持艺术的组成部分。播音主持的很多方面需要理论研究, 在史论方面的理论研究, 基本还是空白。播音发声、创作基础、传播方式、审美趋向、节目形态等需要有理论支撑。在广播业务方面, 如评论节目、新闻节目、娱乐节目、专题节目等方面的理论研究需要加强。在专项研究方面, 如播音创作心理、播音哲学、播音文化学、播音美学、播音艺术鉴赏学、播音教育学、播音管理学、语言传播研究、人机对话研究、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等, 都需要播音主持工作者进行研究。

2.2 发展创新

播音主持工作的发展和整个电视广播事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数字技术的发展标志着当今世界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 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播音主持艺术时刻都在发展中创新, 如广播与网络结合, 互联网给播音主持带来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广播运用数字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后, 集文字、音响、声音、图像与一身, 形态有了根本性变化。广播电视既有市场的属性, 又有文化的属性, 同时还有技术属性, 各类新技术的运用为创作更多的节目样式提供了条件, 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更多的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要有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驾驭能力。随着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不断变化, 节目主持的形式也会不断变化与发展, 两人合作主持、多人群体主持、现场同步主持、演播室与现场交错主持、多地点活动主持、异地交互主持等。时代的发展既给播音传播技术带来挑战和压力, 也为播音主持艺术创新提供了新天地。

2.3 创新要处理好与导向、继承、知识的关系

不同的社会形态, 新闻事业都有特定的服务对象、政治目的、价值取向。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服装服饰、衣着打扮都有导向作用。创新是在继承上产生的, 需要吸取前辈的经验。同时, 任何创新都是同创作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 要体现出流畅、灵活、独特性。

3 提高播音主持的艺术个性

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和创新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信息, 能调动听众的兴趣, 能让听众接受。播音主持艺术是听觉艺术和想象艺术的统一, 播音主持应充分调动听众的想象力, 创作要源于现实, 要用语言展现个性魅力。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运用, 播音主持艺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时代在变, 听众的口味也在变, 为了应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播音主持艺术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保持竞争力与活力。播音主持艺术只有不断提高艺术魅力, 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2008年, 为了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 广西卫视与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开展合作, 推出了《直播广西——纪念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型电视系列直播报道活动。在为期15天的时间里, 直播组走遍了广西的14个地市, 实现了每天20分钟的直播节目量。这是广西电视台首次实现的大型系列直播报道活动。从《直播广西》开始, 广西电视台又陆续开展了《西江千里行》、《风卷红旗——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八十周年》、《红旗漫卷八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等等一系列大型电视系列直播报道。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 笔者有幸作为主创人员和执行编导参与了上述所有的直播活动。

在笔者看来, “电视系列直播报道”是在电视直播同步传输基础上组织的“战役性”报道。它除了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报道、采访等转换为电视信号直接发射进行同步播出外, 还增加了许多包装策划的成分。它既有记者现场采访又有背景介绍, 还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方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报道容量很大, 非常有深度。可以说“电视系列直播报道”是基于“电视直播”基础上的发展。在“电视系列直播报道”的前期策划和直播操作阶段, 笔者认为有许多细节需要去认真把握。

1杜绝直播内容所隐含的法律、外

交矛盾或风险

电视节目是靠细节取胜的信息传播形态, 用“细节决定成败”来形容电视的直播报道一点也不为过。在《直播广西》第二站 (崇左) 的直播报道中, 女主持人计划走进边贸口岸的商店, 戴上商店里陈列的玳瑁手镯作为整场直播的切入点, 希望以此来引出中国和越南两国边贸发展的话题。然而, 玳瑁是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龟鳖类保护动物, 同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列为“严重濒危”的物种, 严禁进行国际间的贸易。笔者在得知主持人的这个创意后建议更改。最终, 直播中把“玳瑁手镯”换成了中越边贸常见的“硬木类手链”, 才最终避免了这个法律冲突。

事实上, 电视直播报道过程中所涉及的道具或图板, 都有可能隐藏着法律或外交方面的风险。例如在《直播广西》的一期直播中, 先前制作好的一副用于展示环北部湾各国地理位置的图板上, 并没有标注出中国的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这样的图板一旦以特写的方式用于卫视直播, 其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 忽略此类细节而造成风险的直播报道事例并不罕见。在2011年“第19届中越商品交易会暨中国-东盟 (凭祥) 红木文化节”上, 主席台后面悬挂有巨大的喷绘地图用以展示广西凭祥与东盟各国的地理位置。然而, 这幅巨大的地图上却没有标注出祖国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去年中国和越南两国关于岛屿领土纠纷不断加剧的背景下, 这样巨大的错误居然如此醒目地出现在中越商品交易会的直播现场上, 实在是很不应该, 也值得我们去深刻警醒。

2加强沟通、即时协调, 避免直播现场的环境制约和条件制约所带来的

负面影响

电视直播报道是“多兵种、多任务的集团军作战”, 涉及了文字记者、摄像记者、技术维护和后勤保障等等许多个工种的工作。为了保证直播的安全和质量, 电视直播报道前必须实现与各部门的有效沟通和协调。

广西电视台在2010年5月《西江千里行》“长洲水利枢纽站”的直播中, 直播组充分考虑到了机位设置和信号传输等问题。当时的直播场地选择在了水利枢纽的大坝口, 为了营造现场感, 直播组还特意把主持人安排在了行进中的海监船上。当海监船行进到坝口的时候, 便停泊下来进行讲解, 信号则通过船上

试论电视系列直播报道中的细节把握

文丨李明峰

摘要:笔者结合近五年来参与央视和广西卫视一系列大型电视系列直播报道的经验体会, 对电视直播活动中容易被忽略的诸多细节问题进行了系统概括与总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作者还针对如何加强电视直播活动的协调性、如何保障安全直播提出了诸多建议。

关键词:电视系列直播报道;电视直播;细节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播音主持艺术在不断发生变化。笔者分析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应对时代的变化, 播音主持艺术应该从理论和发展两个方面不断创新, 不断提高播音主持的艺术个性。

关键词:播音主持,艺术,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吕娟, 刘菲.浅谈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与分类.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2010 (5) .

[2]王梓橙.论播音主持艺术——让播音主持更具有个性化、人格化与亲和力.科教文汇, 2008 (3) :204-205.

[3]李芳妍.如何提升广播播音主持的艺术个性.业者瞭望, 2006 (3) :77-78.

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与分类 第10篇

1 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

1.1 起步阶段

曾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会长的夏青曾经说过:“播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脱离了实践只有理论作为依据,就会造成偏颇。”这是播音学最早开始的一个比较笼统的定义。长期以来,播音学都只是依托理论在衍生,很少注意到它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这样就造成播音体系的独立意识观念相当淡漠,直到理论和实践统统注入播音学的发展道路时,才真正开始了播音学的起步阶段。

1.2 萌芽阶段

萌芽期包括建国前后的两个时期,这里简单地将它们概括为建国前、建国后。建国前时期的播音学,还可以细致地划分为解放区和国统区两个方面,播音学在解放区可谓一个铿锵有力的武器。其实,作为爱国仁人志士激昂高歌呐喊的标识之一,广播是极为有力的武器,比较多地用在批评错误与改正观点之中,尚未达到比较系统的理论层面;相比之下,国统区在广播学方面并没有什么比较深程度的涉及,大多是在学者身上看到广播学的影子,在当时,多有学者用其来作为批判专横统治者或趋炎附势等低级趣味者的利器,这时候的广播学所受到的关注度相对于之前来说已经是质的突破。

在建国后,为了适应新的形式发展,广播学也在传播范围和方式上发生了改变,当时已经对播音员在发音上要掌握的抑、扬、顿、挫方面有了硬性规定,在吐字和发声中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则。此外,北京广播学院在1963年开始将中文播音正式纳为录取专业,自此播音学在理论体系和技巧上已经步入正轨。

1.3 形成期

即便播音学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但还是有很多因素导致其发展举步维艰。直到1994年张颂出版《播音言语通论》,摆事实讲道理将抨击播音学的言论做一个彻底的解释说明,才给播音学做了一个好的理论标签,这是播音学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1.4 发展期

发展至今,播音学一直都在稳扎稳打,并逐渐开始向更高深的领域进军,以便于更加系统化地对主持人应有的语气、语用规则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这样在面对不同风格的主持人的时候,就能合理全面地进行分类研究,从而更加深入人心。

2 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趋向

2.1 遵循“传与受”的播音主持发展原则

“传与受”始终是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其发展的规律,作为一项基本矛盾,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传与受”的基本规律,就能掌握播音学生存和发展的规律。

2.2“主持人”和“播音员”的界限趋于模糊

现如今,不管是主持人还是播音员,他们的界限都在不断缩小,因为随着播音学发展日趋稳定,主持人和播音员所担负的职责就越来越具体化,同时也越来越趋向于最终的过程,因此,他们最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传播者。除此之外,在播音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在,媒体不断增多,岗位需求不断减少,主持人和播音员都产生了脱离媒体的现象,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将导致科技、少儿节目或综艺节目独自走向市场。

2.3 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专业化程度在不断提升和加强

播音学行业在发展,传播技术当然不甘落于人后,因此,对于主持人和播音员来说提升自身的职业化水平和专业程度非常有必要。越是规范化和专业化并存的市场,就越需要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同样规范的主持人和播音员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相应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否则将会被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淹没。

2.4 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管理趋于制度化发展

为了尽量避免出现节目独自走向市场现象的出现,在提升主持人及播音员专业素养的同时,还应该实现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市场机制需要一个相同的管理标准,这样就能保证人人都有平等的就职机会。因此,国家设立了相应的委员会或主管部门来实现对主持人和播音员的管理,这样不仅是对播音团队的负责,更是规范市场的必要之举。目前,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有赖于传播现代化技术、产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因此,一定要对主持人与播音员加以规范,这就彰显了主持人与播音员的职业化发展特点。

3 播音主持艺术的分类

3.1节目与主持的分类

在通讯方式与网络方式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电子媒介的融合也更加完善,具体体现在电视台、电台、通讯网络等媒介的有机融合方面。因此,主持人与播音人不可能只在一种媒介中出现。随着主持种类的多样化和节目的分化细致化发展,文艺节目主持艺术可以细化为多种岗位,包括娱乐岗位和综艺岗位等,这就形成了一人多岗的局面。因此,主持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播音主持专业能力和水平,使其更富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与个性特征。

3.2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主体

播音主持艺术的分类还包括一播为主的创作主体,它具有高技术含量、结构化知识的特点。创造主体的功能种类很多,其中,最主要的种类即“播”,将制作与采编播有机整合,并将单元模块设置为相应的节目,实现广播电视兼播的过程。在播音主持中,创造主体具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它是作为党政喉舌的一种代言存在的。

3.3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依据

节目稿件、节目画面、节目音乐以及节目音响效果均是播音主持创造的基本要素,这些创造要素在不同时刻都将发生不同层次的变化。目前,随着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受众的节目意识也不断提高,由于受到稿件多样化形式的影响,节目音响、音乐等全电脑化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但是其仍为播音主持艺术的主要创作依据。

4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受众的综合素质与审美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培养与提升。随着传播方式的细化发展,受众的主动选择机会也逐渐增多,但民族审美心理并没有因此发生变化。此外,为了满足受众对有声语言作品的需求,一定要对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的根本矛盾加以解决,同时,呈现出更加新颖的播音主持形式。播音主持的艺术创作主体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优化创造的主要因素,将传统的播音主持艺术与新型播音主持艺术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使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迈向一个更高的领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所要求的精神享受已经达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水平。同时,在知识经济这个强有力的背景作用下,使播音主持艺术拥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现如今,播音主持艺术正在逐渐发展为男女老少皆喜闻乐见的一项艺术,并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介绍有关播音主持的发展及其分类,希望能对播音主持艺术的科学发展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播音主持,艺术发展,艺术分类

参考文献

[1]吕娟,刘菲.浅谈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与分类[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陈硕.谈应用型本科播音与主持艺术类学生专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河南教育(高教),2014(12).

[3]刘丽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 第11篇

【关键词】双语播音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我广西外国语学院依托地域优势、外语优势和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的优势,实行大学四年英语口语不断线的教学理念,开办双语主持与播音专业,培养国际复合应用型的语言表达交际人才,即“专业+外语+表达交际才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可以更进一步的对促进学校与地方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外文化合作往更深层次发展。但在双语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开办初期,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英语底子较弱。在说普通话时可以侃侃而谈,到说英语时却迟迟张不开嘴。甚至有很多学生害怕说英语。连英语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的东盟语种了。以下是笔者作为本院的播音主持专业的老师为改变此现象提出的一些建议以及想法。

(一)改革的目标

总体目标:九字方针“开通道、建模板、搭梯子”建立精简可行的课程体系,创建扬长活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国际复合应用型的语言表达交际人才。

1.建立精简可行的课程体系。

“开通道”为第一步,降低外语难度,课程的设置以基础语音为主。主要针对日常实用性强的口语进行训练,打下良好的语音基础。“建模板”为第二步,形成多方面多选择的专业模板,课程的设置以专业课为主。主要是针对某一方面所需要的专业口语进行训练,去粗取精。“搭梯子”为第三步,自行搭建模板,有学生自行搭建模板,自行进行针对某一方面的研究。课程的设置则要打通课程内外、专业内外、系部内外、校园内外的界限,形成综合性教学体系,通过“三步”走使学生从敢说到能说到会说的转变。把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与实践拓展训练三方面有效的结合。

2.创建扬长活化的教学模式。

把“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专业老师为导”的教学模式。 课程的设计我们采取“以趣促学为中心”的模式。运用多样化手段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和教师教学主导性,让不同专业模块学生之间,学生和专业教师之间双方都充分释放活力凸显其长处,自行设计和搭建起多角度、多形式、多场景的立体式自我展示平台,通过双语朗诵会、双语主持人大赛、双语演讲辩论、双语视频观摩、双语情景模拟、双语戏剧小品展演等形式和手段的专业技能实践训练,使学生有目的、有意识、主动地进行实践训练,形成积极活跃的学习动力机制。

3.培养国际复合应用型的语言表达交际人才。

通过有效途径、搭建实践社会、服务社会平台,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增强人文品格修养,培养学生艺术来自并服务于人民的意识与热忱。融注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审美教育、技能培训之中,达到学生专业意识、人文品格、艺术技能、团队协作精神、组织策划能力综合提升的目标。促进与校外行业的交流合作,使课堂教学与发展变化的人才市场形成有效对接,逐步建构应用型大学的社会沟通反馈互动机制。落实广西区位优势,为培养复合应用型的有声语言表达交流人才探究新的途径。

(二)改革的具体内容与创新

过程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及九字方针“开通道、建模板、搭梯子”

1.“开通道”为第一步。

(1)课程体系方面

充分利用我校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根据学生双语能力的基础,以汉语播音专业与外语专业3+1、或2+2的模式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课程的设置以语音基础课程、语音理论课程、基础语音必修课程为主,尽量做到精简。主要针对日常实用性强的口语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日常用语的词汇,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能很好的使用外语来进行交流即可。例如《英语日常生活用语》、《泰语日常生活用语》、《越语日常生活用语》等日常交流用语课程。

(2)教学模式方面

教师方面坚持双师化。构建多专业多语种多教师的模式,以学校专业教师与传媒及其相关行业骨干联合教学的“双导师制”队伍。各取所需,互补长短,活化教师体制。灵动的专业融合机制。常规教学是以学院——专业——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本项目实行多专业多语种的融合,打破学院,打破专业,以项目小组形式取代传统班级建制开展教学,达到活化班级建制。在这个阶段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相应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达到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应以鼓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做到敢开口,想开口。在进行一系列口语训练的同时也打下了良好的语音基础,也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外语真正的融入到生活当中,达到学之可用。

2.“建模板”为第二步,

(1)课程体系方面

形成多方面多选择的专业模板,主要是针对某一方面所需要的专业口语进行训练,去粗取精。课程设置应以特定模块中的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程为主,尽量做到精简基础课程,强化莫块专业课程。主要针对本模块知识进行训练。例如选择了播音主持英语新闻方向,那相对应的《英语新闻播报》课程就是针对在播报英语新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语法、专业名词等的训练。

(2)教学模式方面

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已经把奠定了一定的语音基础。而术业有专攻,这个时候设置几个专业模板供学生选择,学生对自己的口语水平进行了简单的自测后,选择与自己兴趣与水平相适应的模板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做到扬长。活化学生配比。教师方面在这个阶段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播音主持专业方面的知识,还有有相应模板的专业知识,并把两个方面知识很好的融合。教学内容上应该教授学生可以实际套用的模板,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套用,以不变应万变。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多样而灵活,让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时刻保持学习热情。

3.“搭梯子”第三步

(1)课程体系方面

课程的设置以实践课为主,让学生自行搭建模板,自行进行针对某一方面的深入研究。打通课程内外、专业内外、系部内外、校园内外的界限,形成综合性教学体系。

(2)教学模式

在这里我们借鉴的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形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除了是教师传授的内容,也可以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单一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也可以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最后学生研究出的成果需要展示。 从展示内容上来说要特别考虑中外语言运用的能力,在形式的把握上也要把双语各自的语言特点、优势、美感等方面很好的展示出来。 可以通过双语朗诵会、双语主持人大赛、双语演讲辩论、双语视频观摩、双语情景模拟、双语戏剧小品展演, 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等形式循序渐进的全面展示学生双语实践能力。 这个段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使学生可以做到活学活用。

4.教材与考核形式方面的改革创新

(1)教材方面必须是多样性的针对性教材与训练手册。

在“开通道”环节,以日常口语训练教材为主,在“建模板”环节,以针对的模板专业教材为主,在“搭梯子”环节,以学生学习期间的多个作业和项目最终汇总为主。我们拟在规范教材的基础上,拓展辅助教材的编制与运用。如:录音、录像、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陈述者、采访者、谈判者、评论者等角色;听、说、读、写、译的技巧;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科学技术等主题内容;描写、叙述、说明、议论、对话、独白等文体以及学生的研究成果或作品集。

(2)综合全面的考核形式。

这里的考试不是指一次性的,而是分次、分段、分形式的考核,考试的内容由零散到结合。首先,分次分段的考核可以帮助学习初期的学生认识学习目的、理清学习思路,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要求,进行及时的调整学习方法;其次,多形式的考核有助于学生将分析与理解有效的结合起来,将他人观点和自我主张有效结合起来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潜力;第三,由零散到结合的考核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由点连成线再形成面,这符合理论课程的学习目标。

以专业综合能力考核促进实践能力提高。即表达与对话的形式。 一个人或多个人走上舞台,利用自己制作的信息板或电脑幻灯片或节目的形式就某一课题来做陈述,一般时长在5-10分钟不等,结束后老师和在座同学都可以提问。 自我陈述的能力是否足以令人信服直接影响学习成果。 因此,清晰的思路、举止大方有度、清楚的表达十分重要。虽然这种考查方式是容易让学生们感到紧张的一种,然而每一次的锻炼都会增强学生的信心。这种考核形式不停留于课本考核,不停留于纯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的考核,不停留于教学范围考核,而是把课程考核与指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有效结合起来,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和运用方面的情况,还要评价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效果, 还包括评价学生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学会学习的能力。通过考核,学生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学习方法的途径。

总的来说双语播音专业的外语课程属于特殊用途外语范畴。课程的设计我们采取“以趣促学为中心”的模式。这种模式首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双语播音需求的观察分析入手,在关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以及学习过程的同时,特别考虑实现双语播音教学目标所需的知识能力。对学生双语播音能力获取的各项因素进行重新审核和调整。这种课程设计在每个环节都着重考虑学生这个因素,同时注重语言学习和运用、技能掌握等各个方面。通过听、说、读、写、译和实践来培养。

“以趣促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通道、建模板、搭梯子”的九字方针,建立精简可行的课程体系,创建扬长活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国际复合应用型的语言表达交际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我院还处于试验的初期,其中的内容还需要更好的细化,比如教师如何科学的配比,学生的班级建制是否合理,教材内容的可行性等问题还有待慢慢的摸索。笔者只是提出一些想法,为更多的人关注双语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著作

[1]赵琳.《双语播音主持艺术》[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期刊论文

[2]罗幸 杨康东盟传播视阙下中英双语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新探索——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21):

12-14

[3]贾睿 当代双语播音主持人培养模式探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9):136-137

[4]马红喜,胡杨娜 地方应用型高校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模式探索[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32(6):79-81

[5]王达 广西双语播音主持教学初探[J]《神州旬刊》,2014

(1):104-105

[6]王宏伟 当今汉英双语播音主持教学模式的研究[J]《吉林艺术学院》, 2010

[7]陈佳希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双语播音主持教学模式探讨[J] 《新媒体研究》, 2015(4):104-106

播音与主持艺术院校现状分析 第12篇

(一) 几组数字透露出的现状

上世纪50年代, 开设播音主持艺术教育专业的只有北京广播学院 (现中国传媒大学) 一家, 可谓一枝独秀;70年代, 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 (现浙江传媒学院) 成立, 形成中央广播电视局 (现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 领导下的两所院校花开并蒂的局面;90年代, 开办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校仍是个位数, 但新增院校为天津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普通高等院校, 呈普及之势的树枝并开;然而从2000年之后, 播音主持专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了起来,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5年》统计的数字是44所, 有人2006年做过的不完全统计的表格里列出了180家, 而很多我们知道的播音主持专业办学院校并不在这个统计之中, 从网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络等渠道信息保守估计, 全国开设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本专科院校已达三百家左右。从单一办学到不足十家, 用了大约40年, 而从不足十家到三百家, 只用了短短的6年时间, 这个数字的膨胀速度是惊人的。

(二) 播音主持一线反馈的信息

短短的6年的时间,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在我们庆祝播音主持专业蓬勃发展的同时, 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是否能跟上这个膨胀速度。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中央电视台影响较大的主持人中有谁不是学播音的?”问题的提出即便看似不经意却也不难发现其狡黠的陷阱。对这个问题, 反向回答会更容易: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占少数, 非科班的居多。通过这个小故事不难看出, 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大部分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到播音主持队伍当中去, 成为中流砥柱。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我们的毕业生在毕业后直接进入播音主持岗位工作的不到的10%, 许多学生都表示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只有很少能直接在工作中用到, 大部分都需要在工作了之后学。由此可以看出, 播音主持专业尽管在整个的数量规模上有了长足发展, 然而, 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质量却令人担忧。

(三) 不同办学思路带来的不同结果

近年播音主持院校的数量可谓与日俱增, 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多的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呢, 笔者认为, 更多的是因为其中的利益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电台电视台作为最有效的传媒途径越来越为人认识, 随着节目的日益增多,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自然也是与日俱增。这就为播音主持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大地一样, 在有小麦的同时, 也有野草。不同的办学思路决定了这块庄稼的收成。“广播学院”作为培养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才的专门院校为国家的广播电视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无疑是中国播音主持教育界的泰斗;一些人文底蕴深厚, 传媒意识强烈, 兼容并蓄, 势不可挡的重点综合类大学开设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 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融合, 从而丰富播音主持形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更有结合导表艺术优势, 另辟综艺娱乐蹊径的知名艺术院校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他们的加入对于丰富播音主持形式, 优化播音主持队伍建设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然而, 在庞大教学单位和学生数字的表面繁荣背后更多的吸引力是巨大物质利益。“适应考生需求这个‘市场’甚至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膨胀的祸患之一。”

二、在高教改革背景下探寻播音主持办学的出路

(一) 分层次办学

一个行业要想蓬勃发展, 一个企业要想生存, 有一个窍门:尽量避免生产同样的产品, 避免同行业竞争。同样, 作为教育领域的学校, 在市场经济理念已经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 播音主持专业院校也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 发挥自己的长处办学, 分层次、多标准的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 高校类型不是单一的。综合类大学应和应用型大学‘各司其职, 互补不足’”。结合自己的优势, 打最有把握的仗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先机。因此, 各层次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分层次、按优势来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无疑是明智之举。

(二) 以市场经济的观念探索改革之路

经济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天播音主持专业膨胀的局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学校的职能在逐渐地转变, 教育目的也在市场经济的利益冲击中被模糊化。利益和职能的冲突, 是播音主持专业面对的棘手问题。市场经济的改革带来了国家经济的繁荣, 推动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众多“商家” (我们不妨把我们的院校当“商家”) 看到了建设播音主持教育学科可以带来可观的收益, 所以纷纷建设播音专业, 使的播音主持专业短时间内迅速膨胀, 不健康的发展。真可谓成也市场经济, 败也市场经济。既然如此, 我们不妨放手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特点, 用市场经济这个强有力的调控手段来进行我们的高等教育的改革, 进行播音主持专业的改革。

不妨把所有播音主持教育专个院校的专业是我们其中的一个大的公司。市场经济条件下, 每个企业要想生存就要不断的竞争, 谁掌握了市场谁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 从而吃掉其他小的企业, 完成自己扩张的目的, 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业内的资源的优化配置。

上一篇:水电站工程改建管理下一篇:移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