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教育指标

2024-05-12

OECD教育指标(精选4篇)

OECD教育指标 第1篇

一、OECD学前教育财政支持的经验

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国家较早地认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并把学前教育作为本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项目。在其教育政策分析报告 (1999) 中就曾指出:“发展学前教育是向终身学习的第一笔投资, 是为满足每个家庭更加广泛的经济及社会需要的一项意义远大的政策援助。”德国、美国把学前教育视为民族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还制定了详细的教育大纲和发展规划;英国则在布莱尔首相执政时期启动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工作。综合来看, OECD国家在学前教育财政支持的经验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政府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责任。

随着OECD各国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不断认识, 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逐步将0岁~6岁幼儿的保教责任由私人责任转为公共责任, 并通过公共财政不断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责任。通过公共财政支持学前教育是OECD成员国的共性。最典型的便是英国, 英国通过公共财政支持学前教育, 并采取学前教育有关预算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单列的方式, 以保障公共财政稳定投入。除此之外, 英国政府还实施了重大的幼儿福利改革———“确保开端”项目, 提出对3岁以上幼儿提供免费教育, 并加大了对幼儿照看机构的公共投资力度。

2. 学前教育公共经费投入充足。

学前教育公共经费是指国家财政预算内的教育拨款中给予学前教育投入的专项资金。[2]充足的财政投入是一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OECD成员国中学前教育发达的, 其公共经费都十分充足。图1是部分OECD国家对ECEC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即早期教育与托幼服务) 项目公共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丹麦在0岁~6岁ECEC项目上投入的比重最大, 占GDP的2%;瑞士和芬兰投入分别占GDP的1.7%和1.3%。英国和美国的投入相对较少, 分别占其GDP的0.5%和0.47%, 但由于英美两国GDP基数大,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绝对数额较高, 也足以保障本国学前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以美国为例, 美国把发展学前教育放在全美八大教育目标之首, 并以联邦立法的形式加以规定, 学前教育的投资额度1965年约为9600万美元, 到2003年增至68.7亿美元, 38年的时间, 财政投入增长了70多倍。[3]

资料来源:韦钰.为什么我们需要研究儿童早期教育和发展的问题.2010-12-10.http://blog.ci123.com/weiyu

3. 学前教育经费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

从OECD成员国2005年学前教育拨款情况来看, 瑞典学前教育的预算占总教育预算的8.5%, 远没有匈牙利 (15.3%) 和西班牙 (13.1%) 等国家所占的比重大, 但其公费却占学前教育总花费的100%, 即在瑞典不论父母的就业和收入情况如何, 学前教育都是免费的。虽然大多数国家仍是采用公共财政支持和根据家庭收入交费并行的方式, 但公费的比重大多高于60%, 而家庭所支付的部分一般不多于30%。 (如表1所示) 。通过公共财政支持学前教育能大大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从根本上保障了学前教育的顺利开展。

资料来源: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经合组织28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EB/OL].2010-12-9.http://www.cnsece.com/news/20091022/n90797833.html

4. 为学前教育投入提供法律保障。

为了保证本国学前教育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OECD国家还进一步完善了学前教育的相关法律。这方面以美国最为突出, 先后通过了《提前开始法》 (Head Start Act) 、《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 (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 Act) 及《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等。这些法律明确规定并有效地保障了对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拨款, 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3]英国也先后出台了多部相关法律, 如《教育改革法》 (1988年) 、《学校标准与框架法》 (1988年) 、《教育法》 (2002年) 、《儿童法》 (2004年) 和《儿童保育法》 (2006年) 等, 这些法律明确规定了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中的职责, 从而保障了学前教育充足的财政投入。

5. 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支持学前教育, 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上学, 不仅可以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更可以缓和阶级矛盾, 维护社会和谐。虽然OECD成员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 学前教育的发展也不尽相同, 但他们却都把学前教育视为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把为弱势群体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作为其消除贫困、缩小社会差异的治本良策。例如, 英国自上世纪末开始, 就把发展学前教育、保护弱势幼儿群体等, 作为布莱尔政府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英国《拨款法》更是明确列出了“借助儿童基金帮助弱势儿童与青少年及其家庭应对儿童贫困和社会排斥现象, 以打破机会剥夺与弱势地位的恶性循环”的专项拨款, 并且这专项拨款逐年增加。[5]

二、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 我国是人口大国, 0岁~6岁的儿童多达1.3亿, 是世界同龄儿童的五分之一。而我国学前教育经费长期以来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2%~1.3%, 且十年来徘徊不前。这个比例相对于发达和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是很低的, 更与1.3亿的学前儿童规模极不相称, 很难支撑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6]学前教育一直是我国各类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据2006年的数据显示, 全国学前教育适龄儿童有6000多万, 但入园就读只有2179万人, 入园率仅为36.3%。而同期西班牙和比利时高达121%, 日本为86%, 美国相对低一点, 但也有61%。 (如表2所示) 。

资料来源: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经合组织28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EB/OL].2010-12-9.http://www.cnsece.com/news/20091022/n90797833.html

比照OECD国家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 国家忽视学前教育, 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对学前教育的不重视、财政投入的不足等问题, 使得学前教育成为整个教育发展的“短板”。长期以来, 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 我国比较注重高等教育, 大部分财政也都集中投入高等教育。就2004年教育经费支出统计来看, 高等学校的经费占总经费的比重为31.75%, 小学教育因义务教育法的保障占25.48%, 而学前教育仅占了1.28%, 是高等教育的1/30。 (如表3所示) 。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5》

2. 学前教育法制不完善。

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 所以也没有相关的法律给予保障。早期,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学前教育的经费可以通过“单位福利”或者“教育事业”获得教育经费的资助。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曾经是学前教育主力军的企事业单位办园逐步与单位分离或停办, 造成幼儿园的经费和数量迅速减少。[7]以至于频频出现“入园难”、“入园贵”等现象, 而这些现象的出现除了与财政投入不足有关之外, 还与我国的法制不完善有关。尽管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如《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 但这些法规主要是为了规范办园的行为、改革办园的体制等, 并没有在保障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方面做出规定。可见, 我国的学前教育要想又好又快的发展, 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外, 也亟待立法的保障。

3. 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得不到保障。

随着近年来经济体制的改革, 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却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据调查, 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 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 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 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8]为弱势群体提供科学的学前教育, 可以缓解教育的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所以, 解决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已迫在眉睫。

三、OECD国家对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支持的启示

1. 国家应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集意见的过程中, 有关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最多。[9]当前, 我国学前教育要想快速高效地发展, 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视, 并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研究发现, 学前教育投资是一种最省钱、回报率最大的公共投资, 投入回报比率高达117.07。但是, 我国学前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平均为0.06%, 这一比例无法和OECD国家相比, 甚至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人口大国。2008年, 学前教育经费占公共教育经费支出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为3.8%, 中国此项经费支出不足1.3%, 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10]因此, 我国应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 分阶段提升学前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 争取尽早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2. 设立合理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

我国应该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 家庭、企业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首先, 在中央政府保障教育财政投入的前提下, 地方政府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并着重关注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其次, 建立合理的政府、社会、企业和家庭的教育投入机制, 根据家庭收入确定幼儿园收费标准, 尽可能对困难家庭实行免费的学前教育。最后, 应积极发挥榜样力量, 提倡公共服务和慈善事业, 鼓励企业家和慈善家投资办园, 并对接受弱势群体的幼儿园政府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或采取“教育券”等方式予以扶持和补助。此外, 我国还应在国家财政性教育预算中单项列支学前教育事业经费, 在中央、省、市、县等各级财政中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 建立对贫困、边远、民族地区等学前教育发展的专项支持与转移支付制度。[11]

3. 尽早制定《学前教育法》。

结合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情况和OECD国家财政支持的经验, 我国应加快学前教育的立法进程, 尽早出台一部全国性的《学前教育法》。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认为, 从我国目前学前教育事业存在的问题来看, 制定《学前教育法》是非常迫切的, 并且中国已具备学前教育立法的良好契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中就已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其他教育领域的法律框架已基本建立, 广州、青岛、北京等地的地方性法规也可资借鉴。[11]日本的《学前教育法》从出台到实施经历了25年。所以在《学前教育法》没出台以前, 我国应提倡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的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中要明确规定学前教育的性质、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政府的责任、公共财政投入与保障、教师的福利待遇和责任等重大问题, 最重要的是通过法律保障学前教育的投入。

4. 有效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OECD推动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分析 第2篇

【关键词】OECD;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政策

在OECD视野下,教育国际化有着独特的含义,OECD从独特的出发点,使用政策工具来制定教育领域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一、OECD与教育国际化概述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将教育视为与经济、环境、农业和社会密不可分的重要议题,在教育政策研究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1.OECD视野下教育国际化的内涵:OECD未明确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但大力着眼于跨境教育,同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召开了多次“教育服务贸易国际论坛”,为教育服务贸易的推进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在研究与实践中,OECD从课程国际化着手来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

2.OECD视野下教育国际化的现状:跨境教育已被视为一种经济发展杠杆和教育机构的竞争优势。根据《教育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是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方式。其中,境外消费在规模与水平上都远远超过其他三种形式,成为目前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核心途径;

3.OECD视野下教育国际化的展望:OECD出版的《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全四卷)分别讨论了影响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包括人口、全球化、技术和管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前瞻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OECD推动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历程

1.20世纪初至90年代:(1)教育国际化:二战后,為促进各国经济领域的国际化合作,教育国际化被初次提及;20世纪90年代,OECD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教育国际化对世界经济领域的影响;(2)课程国际化:OECD于1993年和1995年先后召开两次高等教育国际化学术讨论会,对课程国际化的含义进行了界定;(3)国际化质量评估:OECD下属的高等教育机构管理项目和学术合作协会于1997年联合公布了国际化质量评估程序,来评价高等教育国际化成果与绩效。

2.21世纪以来:2003年,OECD和挪威教育部共同举办第二次教育服务贸易国际论坛;2004年,OECD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出台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分认证:跨国教育的挑战》,指出跨国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2005年,OECD与UNESCO一起制定《跨境高等教育质量指导》,成为跨境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指导原则;2008年,OECD下属的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开始推出《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预测和规划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三、OECD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分析

1.教育功能观、政策出发点及跨境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OECD认为教育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本,能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与竞争;共有互相理解型、技术移民型、创收型、能力建设型四种跨境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不同的政策导向相互协同作用,对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2.政策制定所依赖的权力布局、政策立场:OECD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是在各国权力的博弈中制定的,受权力分布的影响较大,而权力分布与成员国的经济贡献直接挂钩。因此,它在根本上代表以美国为首的八国集团利益的前提下,倾向于走向共识、折中的政策立场。

3.政策关注的重心:OECD政策关注高等教育管理、跨境高等教育的质量和认证、入学机会与公平、利用跨境教育进行能力建设和政策的一致性。

4.使用的政策工具:OECD偏好于使用激励性工具、能力建设工具、象征劝诫工具。激励性政策工具包括:补贴、拨款、财政转移支付等;能力建设工具包括举办国际会议、举办培训活动、开展实验项目等。

5.政策利益分配机制:OECD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中资金援助和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但不可或缺。通过提供和分析数据,供集体讨论,帮助各国协商和制定政策。

四、OECD政策推动教育国际化的方式、影响及约束力

经合组织主要采用“自下而上”方式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即为了共同目标而进行磋商,弥合分歧,进而达成共识。OECD影响力主要源于报告和分析的质量。OECD往往倾向于采取温和的措施来推行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这不仅体现在各自政策文本的表述上,也体现在其实施政策的工具选择上。

五、OECD推动教育国际化政策对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启示

OECD教育指标体系可以引导我们打开视野和思路,更加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准确地作出判断,进而制定有效的政策。首先,OECD教育指标体系是在一套比较成熟的指标理论指导下收集指标数据的,它不仅关注教育本身,而且关注教育与经济、社会以及个体发展等全方位关系,对发展我国教育指标理论具有借鉴意义;其次,OECD教育指标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监测系统,其整体性和科学性对建立我国教育指标内容具有实践意义;再次,OECD教育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监测过程,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统筹系统对我国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学飞.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福勒 F C.教育政策学导论[ M ].许庆豫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王玉霞.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J ].当代世界,2010(01).

OECD教育指标 第3篇

一、OECD及其对技能问题的研究成果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简称经合组织 (OECD) , 是由34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经济组织, 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 并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它在政策分析的基础上, 提供一个思考和讨论问题的场所, 以帮助各国政府制定政策。这些政策可能导致成员国政府间达成正式协议, 或在国内或其他国际场合实施。OECD的工作方式是一种高效机制, 它开始于数据收集和分析, 进而发展为对政策的集体讨论, 然后制定决策并实行。随着时代不断变化发展, OECD的工作越来越具有跨学科性, 对经济、教育、科技、环境等方面都已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2]。在教育方面, OECD一直致力于把握全球最前沿的教育发展态势, 通过实证调查反映现实问题, 进而展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促进全球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 并通过问题的展现, 引领教育的前沿发展, 带动成员国家的教育前行。

在对技能问题的研究中, OECD认为, 建立正确的技能可以帮助国家提升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 因此OECD技能研究的宗旨就是“建立正确的技能, 把他们变成更好的工作和更好的生活”[3]。在这一指导思想下, OECD在对各个成员国进行广泛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之上, 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在技能研究中, OECD提出技能是一个系统。如何正确地管理和利用好这个系统来为国家、企业和个人服务是OECD研究的主要内容, 技能研究是整体层面的研究, 不是针对于具体技能内容的研究。在此前提下, OECD给出了成功技能系统的工作过程。成功技能系统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环环相扣的流程。首先, OECD提出“建立正确的技能能够帮助国家提升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的观点和目标。接下来第一步, 给出了实现这一观点和目标的三种方式:通过促进社会产出 (包括健康、法律和社会参与等内容) ;通过支持生产力的提高和增长;通过支持高质量工作中的高水平就业。这三种方式又如何实现呢?接下来第二步, OECD提出了“通过强化技能系统”这一思想来实现上述观点和目标, 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设计和实行有依据的国家技能策略来实现;通过公共和私人资源的融资能力及为雇主和个人设计有效的激励措施来实现;为公众、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来实现。简单说来, “强化技能系统”是核心, “发展相关的技能”、“刺激技能的供应”、“有效利用技能”这三种方式共同促进“强化技能系统”这一核心的实施。“强化技能系统”又会促进第一步中三种方式的实现。在整个过程体系中, 如果每一环节都做得很完善, 就可以达到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的目的。整个过程体系运作起来, 就成为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同时, OECD对技能的认识很全面, 站在国家提升技能的角度, 参考成功的技能系统工作过程, 从发展、提供、应用三个不同的层面对技能进行剖析, 为各个国家提出了可参考的建议。

(一) 发展技能

国家可以通过以下三种主要的方式来发展相关技能[4]:

1. 鼓励和支持人们终身学习。

具体要求是:收集和运用证据对变化的技能需求加以引导, 从而促进技能的发展;在设计和提供教育培训项目上吸引社会合作伙伴;确保教育和培训课程的高质量;通过确保所有人都有权使用高质量的教育并从中获得成功而促进公平;确保费用分担, 税务系统不会阻碍教育上的投资;在技能发展上维持一个长期的愿景, 即使是在经济危机时期也不能改变。

2. 通过促进技能型人员的国际性流动来填补技能缺口。

具体要求为:方便技术移民者入境, 支持他们的融合;制定政策鼓励国际学生学成后留在本国;让技术移民者更容易返回他们的国家。

3. 促进跨境技术政策。

具体要求为:投资国外技能, 鼓励跨境高等教育。

(二) 供应技能

国家可以用两种主要的方式来激发其技能的供应[5]:

1. 鼓励人们将他们的技能提供给劳动力市场。

这需要在如下方面共同努力:确定不积极的个人和他们不积极的原因;创建财政激励政策, 支付工作报酬;在劳动力参与上, 排除非财政障碍。

2. 在劳动力市场上保留技能人才。

这需要在如下方面努力:不鼓励提前退休;抑制人才流失。

(三) 应用技能

国家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效利用技能[6]:

1. 在人们的技能和工作要求之间创建更好的匹配。

这需要在如下方面做出努力:帮助雇主更好地利用他们雇员的技能;解决失业, 帮助年轻人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立足之地;更好地提供技能需求信息;促进地方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内部流动。

2. 增加对高技能的需求。

这需要在如下方面做出努力:帮助经济结构升级到增值链;刺激更多高技能和高附加值工作的产生;培养企业家能力。

无论是提出成功技能系统工作过程, 还是从发展、提供、应用三个层面给出的建议, 都可以清晰地看出OECD对技能的重视和需求。在OECD看来, 技能是灵活的工具, 是应该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资源。因此, OECD大胆地进行了细致分析, 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对技能进行了剖析, 给出了理解与建议, 希望能以此来启发各个国家。

二、对OECD技能研究成果的分析

技能是当前国际上较为关注的研究主题, 技能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技能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根据OECD技能研究成果的介绍和解读, 可以看出OECD对技能的理解与研究反映出了相关的问题。

(一) 对教育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技能发展中, “确保教育和培训课程的高质量”, “确保所有人都有权使用高质量的教育并获得成功”, “投资国外技能, 鼓励跨境高等教育”等等建议都对教育的质量提出了要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么简单了, 教育要提供给受教育者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技能。好的技能离不开好的教育, 两者相辅相成。在当今社会大背景下, 没有经过教育而获得的技能一方面很难成体系, 另一方面也因为缺乏正确的指导而很难获得增值效应。高质量的优秀教育是提升技能的关键所在。不管在何种情形下, 通过教育提升技能是基本方式, 也是获取技能的重要来源。只有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水平的不断攀升, 才能获得高水平的技能。因此, 在当今世界发展过程中, 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已经提升到很高的水平, 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步骤中。教育质量已经不是一个说说而已的词语, 它已经成为真实并且富有时代责任的要求。

(二) 对人才的需求, 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

人才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核心资源, 拥有高质量的人才就是拥有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而对于人才的定位, 由模糊到清晰, 已经逐渐细化为对何种人才的需求了。在发展技能中, 专门提出了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渴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需要较长时间、较多投入、系统培养才能出现成果。在这一培养过程中, 就必然会出现技能人才的缺失期。针对这种情况, OECD提出了通过国际流动来弥补本国技能人才不足的指导性建议, 且从技术移民者和国际留学生角度给出了详细的建议。技术移民是当前各个国家获取技能人才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并且由于技术移民者大多数是高技能人才, 掌握着高水平的技能, 因此对其的引进更能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国家的技能层次和水平。国际留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 他们当中不乏成绩优异者。这一部分学生拥有较宽的视野和先进的知识技能, 并且具备语言的优势。如果能够将这一部分技能人才留住, 对于国家的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技能提供方面, 特别提到了“在劳动力市场上保留技能人才”, 建议“不鼓励提前退休”, 要“抑制人才流失”。当前技能型人才缺口严重并且流失速度快, 但是新老交替缓慢, 技能型人才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但也面临着不可回避的年龄问题。而新生代人数少, 成长慢, 代际衔接不流畅。加之技能型人才的稀缺性, 人才流失现象就很频繁, 所有的这些原因使得各个国家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颇为急切。

(三) 技能失配和技能短缺现象严重

当前在各个国家的实践中, 人员所掌握的技能与岗位及岗位技能要求之间不匹配的现象很突出, 这一现象被称为技能失配[7]。而有许多特定技能的工种, 缺乏足够胜任岗位技能要求的职工, 这一现象被称为技能短缺[8]。技能失配和技能短缺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掌握技能的人员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不能将所掌握和擅长的技能应用于工作之中。而需要某一技能的岗位又招聘不到合适的人员, 只能让拥有相近技能的人员来补位甚至出现空缺岗位。双方的不匹配造成的是人才和岗位的双重浪费, 而大范围和长时间的失配和短缺, 必然会制约国家经济的进步和发展。OECD在大量的、大范围的调查中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 OECD在技能的应用中特别提到了“在人们的技能和工作要求之间创建更好的匹配”, 并给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而这些也说明, 技能失配和技能短缺已经成为影响人员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障碍, 并且这种障碍的存在出现了逐渐加重的、长久性的趋势。

三、OECD技能研究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 高等教育的实施与开展要始终考虑市场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 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项基本职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伴随着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向标, 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只有把握住当前市场和时代的需求, 培养市场和时代需要的人才, 才能真正发挥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 实现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要时刻与国内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保持紧密的联系, 要时刻敏锐地洞察市场走势和时代形势。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全面人才和专业人才, 要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另一方面要有国际视野, 要关注当今国际形势和国际需求, 在人才的培养上要与国际接轨, 要吸收国外人才培养的优秀做法, 引进、学习国外评价人才的标准,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提高。既要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实际的需求, 又要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国际竞争力,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不会落后于时代的需求与发展。

(二)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追求的永恒主题

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具备高知识水平、高社会认可度、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之相对应的,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也需要承担起高技术含量的工作, 承担起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时代的进步赋予了高等教育更高的要求, 人才的需求与竞争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共识。不进步就要落后, 不发展就要退步。正因如此, 持续不断地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始终保持高等教育的高水平和高含金量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不能给整个国家带来突飞猛进的发展, 甚至还可能出现教育质量的等级化。只有将提高教育质量覆盖到国家的每个地区每个角落, 才能称为真正的提高教育质量。同时, 教育质量的普及和提高需要教育公平作保障。没有公平, 何谈普及?促进教育公平, 让更多具备条件的人才进入高等教育体系接受正规系统的培养, 为落后地区的高等学校提供更多的政策资助, 对于提升全民族整体素质水平, 维持地区平衡稳定, 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 提高实践和培训的时效性, 治理技能失配和技能短缺

技能失配和技能短缺是全球都面临的问题,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 自工业革命以后,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技能失配与技能短缺就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 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和失配成为很突出的难题。造成技能失配和技能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究其内在的根源是教育培训和指导的滞后性。新技术研发成功后首先应用于生产中, 然后才会产生对人才的需求, 进而对人才的需求会反映到劳动力市场中, 需求最后才会传递到教育中。而从教育系统有需求意识到完成教育培训体系的设置与实施, 这其中是需要较长时间的, 而且环节较多, 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也很多, 如若其中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加剧技能失配和技能短缺现象的发生[9]。除此之外, 财政对教育的投资过少、企业难以或者不愿负担较高的培训成本、学生缺乏实践、劳动者缺乏培训等等这些因素不断累积, 就会使得技能失配和技能短缺的缺口越来越大。因此, 优化教育系统, 提高实践和培训的时效性, 理顺教育培训体系, 缩短人才需求和人才产出之间的时间, 缩短等待周期, 提高培训的效率, 从根本上治理技能失配和技能短缺已经刻不容缓。提高实践与培训的时效性, 教育部门和教育者要时刻关注市场的新动向新发展, 跟踪了解新技术的进展情况, 及时开展新技术的培训工作。要克服各种障碍, 努力缩短新技术培训的周期, 精简不需要的繁杂环节, 提高培训的效率。要提倡并实施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出校门真正接触新技术, 提高实践能力, 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实现学校和工作的无缝衔接, 减少不必要的岗前技能培训。综合治理, 才能真正克服技能短缺与技能失配现象。

(四) 构建完善的激励体制, 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 减少人才流失

技能型人才的流失是当前各个国家面临的问题。国家在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和成本之后培养出的人才因为各种原因而流失, 这对于国家和教育而言, 都是重大的损失。因此, 如何留住人才是极为重要的课题。OECD指出可以建立激励措施, 拆除财政障碍, 通过支付高额的薪金留住人才。笔者认为, 激励政策的建立和实施应该从教育阶段就开始。在当前物价不断飞涨的时期, 在稀缺技能人才培养中, 国家和学校可以建立资金激励政策, 给予优秀人才物质奖励, 解除其生活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同时完善激励体制, 将其延续到后期的工作中。给予人才这种完整、持续、稳定的保障, 让他们可以安心学习和工作, 看到稳定而光明的前途, 不仅可以留住已有的人才, 还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在自己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 我们也要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工作。引进人才一方面可以带来当前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和技能, 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本国教育培养压力, 缩短技能短缺周期。在劳动力市场中, 对已经产生价值的技能型人才, 要采用激励措施而不是强制措施留住人才, 要让人才愿意留下、主动留下。同时要通过后期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技能水平, 延长人才的技能价值周期, 多管齐下, 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 减少人才的流失。

(五) 将技能转化为应用, 真正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

技能的培养和培训应该从学生抓起, 通过培养学生的技能来实现技能到应用的转化。教育体系和高等院校要重视并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 将书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真正统一于教育过程之中。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最新的技能信息, 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技能。让学生走出校门就可以直接走上技术岗位, 避免不必要的大量的岗前技能培训。同时, 高等教育要发挥科学研究的作用, 帮助经济结构升级和增值, 刺激更多高技能和高附加值工作的产生, 从而带动技能体系中人才和岗位的循环匹配。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技能意识和技能水平, 教会学生走出校园后不断发掘技能、学习技能、应用技能。高等教育要发挥科研实力, 真正帮助国家将技能转化为各个体系、各个层次的实际应用。

(六)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 实现培养技能内容及模式的转变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层次来看, 现在主要有研究生 (包括博士和硕士) 、本科、专科三个层次, 呈现出金字塔形。按其类别又可以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 另外还有进修培训、远程网络教育等多种辅助形式。每一种形式虽然都可以起到人才培养和培训的作用, 但是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 要大胆进行高等教育的改革, 依据不同的形式要有不同的培养内容、计划及模式。对于学制长、层次高的培养阶段, 可以考虑技能研究、岗位开发、政策提议与研究等探索性和研发性强的内容与模式, 培养研发型技能人才;对于学制短、区域性强的培养阶段, 可以考虑技能传授、技能培训、岗位辅导等要求掌握熟练技能的内容与模式, 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无论哪种形式, 高等教育首先要潜心思考和仔细观察当前人才需要的技能是什么, 社会需要的技能又是什么, 要根据需求和不同的培养层次来制定技能培养的内容和模式, 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和方法, 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切不可搞“一刀切”、“齐上马”的盲目方式。

参考文献

[1][2]http://skills.oecd.org/.

[3]OECD[EB/OL].http://www.oecdchina.org/.

[4]Develop skills[EB/OL].http://skills.oecd.org/developskills/.

[5]Supply skills[EB/OL].http://skills.oecd.org/supplyskills/.

[6]Use skills[EB/OL].http://skills.oecd.org/useskills/.

[7]Skills mismatch[EB/OL].http://skills.oecd.org/hotissues/skillsmismatch.html.

[8]Skill shortage[EB/OL].http://skills.oecd.org/hotissues/skillsshortages.html.

OECD教育指标 第4篇

关键词:博士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

博士教育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博士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与创新活动紧密相连,博士教育培养未来的研究人员,让他们形成从事研究和学术所必需的思维习惯。学者的思想将塑造未来的创新以及人们如何使用和理解创新,这些创新将会改变人类的生活[1]。博士研究生阶段教育是一个创新的平台,造就了高学历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产出的研究成果影响显著。这一阶段的教育不仅培养和造就了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且还为国家创造新的职业,增强经济活力[2]。尤其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吸引了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学生(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其他各国学习的目标。鉴于博士教育的重要性,有必要认清21世纪世界博士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博士研究生规模和数量逐渐扩大

2000年,欧盟决定建立一个欧洲共同研究区,以促进研究活动和国际合作。研究人员是高等教育中一个相对异质的群体,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子群体———博士学位持有者———被专门培训以开展研究,并已达到教育系统最高级别。他们“被认为是最有资格创造、实施和扩散知识与创新的群体”[3]。

在知识社会,博士学位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如图1所示,2000年到2012年博士毕业生人数出现了很明显的增长趋势。可分为四类情况:一是大幅增长。这一部分国家数量最多,如英、美等国博士毕业生的数量在过去12年翻了近一番(英国博士毕业生数量由2000年的11568人增长到2012年的20438人,美国同期则从44808人增长到76288人)。二是温和增长。主要指发达国家保持着一种更温和的增长速度。三是保持规模。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时期德国、芬兰博士毕业生的数量基本一直保持(芬兰维持在1800人左右,德国维持在25000人左右),没有大规模增长,其原因需要进一步探究。不过德国博士毕业生的数量在欧洲仍然位居第一位。四是下降。其中仅有波兰一个国家出现先增长后下降的现象。2001年该国博士毕业生有4400人,到2007年达到6072人,之后开始下降,到2012年博士毕业生数量为3590人。数据还显示出另一个趋势,即处在转型期的欧洲经济体国家的博士生数量有较高的增长率,如捷克和葡萄牙,而这种趋势也反映了大多数发达国家比转型经济体最初有较高比例人均博士学位。在一般情况下,拥有博士学位的最初容量较小的国家经历着博士毕业生数量的较大增长。

大多数国家的研究战略都会涉及博士教育,并设定专门目标提高博士毕业生的数量。像丹麦、日本和挪威等国家设置了具体目标,经合组织一些其他国家虽然没有设定那么具体的目标,但明确表示需要显著增加博士数量[4]。那些博士教育受到公共资金资助的经合组织国家中,博士教育数量的目标设定得很明确,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政府可以很容易地对生产博士学位发挥影响。相反,当经合组织国家中博士教育主要是私有资金支持的时候,就很难设定具体的目标,因为政策制定者不能直接影响生产。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不同的方式却有着共同的目标。

数据来源:Education and Training,Graduates by field of education[DB/OL].http://stats.oecd.org/2015-01-21.(27个国家的数据,某个国家在个别年份会有缺失数据,不包括数据缺失较多的希腊、博士毕业生人数非常少的卢森堡和冰岛)

图1 2000年到2012年经合组织国家博士毕业生数量变化图

博士毕业生数量的增多,是各经济体国家的共同趋势。这并不仅仅局限于以前知识密集型国家,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都在增加拥有博士研究水平的人力资源。当然,博士数量的扩展背后的动机是多样的。发达国家投资人力资源,因为他们希望通过助推前沿技术,以确保增长。对于发达国家来说,21世纪头十年中增长的博士研究生规模促进了长期经济增长,克服全球化下世界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带来的困境,应对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竞争中对发达国家发出的挑战。在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则是希望能够通过采用现有的技术,同时在人力资源的投资,使这些经济体获得更快的增长速度[5]。

提高博士毕业生数量的政策决定不仅针对博士教育,还被纳入有关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高级研究项目、博士后培训或劳动市场政策等各个方面[5]。之所以这样做,人们认识到增加博士毕业生数量是建立在较低层次的教育数量基础上的,特别是和第一阶段本科、第二阶段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率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政策的制定要针对整个教育系统,以确保未来招收博士生的生源基础。其他政策均旨在确保在新兴知识型经济需要下的教育质量,培养出符合预期的高素质的劳动力。政策还需要保证吸引博士生,确保博士生培养的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职业前景良好,吸引最有潜力的学生进行博士研究生学习。发达国家为了达到目标还采取措施吸引女性接受博士教育,从而利用未充分开发的人力资源,这一现象在欧洲尤其明显。

二、聚焦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学科博士的培养

在21世纪初,经合组织国家聚焦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原因是这些学科会对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和发明产生重要影响。

经合组织国家在1998年至2008年间,每年自然科学博士人数的增长率接近40%。目前还没有增长放缓的迹象:大多数国家都在建设自己的高等教育系统,因为他们认识到教育水平高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关键[6]。表1显示了博士教育领域不同学科毕业生所占比例。总的来看,STEM领域博士学位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如丹麦、比利时约78%的博士来自科学和技术领域,而大多数国家数据显示,比例高达62%到75%之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来自这些领域。这其中只有马耳他与主要模式偏离,该国大多数的博士在人文或社会科学领域。大多数国家科技博士学位持有者占有重要比重,而且随着有利于STEM领域博士数量增长的政策实施,尤其是在未来几年内,这种扩大趋势很可能将更加明显[5]。

表1 2009年博士学位获得者在不同学科所占比例情况

数据来源:OECD/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Eurostat Careers of Doctorate Holders(CDH)project[DB/OL].http://www.oecd.org/2015-01-19.(部分国家数据为2008年)

在全球范围内来看,通过对STEM领域的人才供求预测显示,发达国家都存在人才供应不足的挑战。澳大利亚、法国、瑞典、荷兰和加拿大等国的短缺是由于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口比例过大,受到老龄化的困扰。德国和爱尔兰则面临着技术工人的短缺,主要矛盾集中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领域大幅增加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美国和日本的问题是如何吸引学生到科学与工程学科,其主要问题是国内学生的供应不足[7]。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工程、计算机科学、物理科学的研究生41%以上是在外国出生和居住在美国的临时签证学生,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家安全问题,这种依靠外国留学生的路径面临许多风险。

私有部门对科学和技术领域博士生的需求也是政策制定者们优先发展STEM领域的原因。预计新博士毕业生很大比例是在私营部门就业。

经合组织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障充足的科学技术人力资源供应。首先,吸引更多的人选择科学和工程职业,特别是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改善教师培训和教育课程设置,以及更多地聘用女性和未获得充分代表的人口。其次,扩大资助,特别是扩大对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资助,让他们能够在其研究专业、职业领域之外获得收入。第三,利用需求政策来改善供求对应关系,如通过促进年轻研究人员的流动性,改善公共研究人员的职业前景,对博士研究生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企业领域就业机会和信息。为扩大企业研发而做出的努力,也在商业领域创造了额外的就业岗位[4]。其他一些国家还努力促进并加强公众对科技的理解从而提高科学和工程教育的吸引力。

三、博士研究生的国际流动加强

国际交流一直是研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而不断加强。“伴随着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增长(FDI)、贸易和研发(R&D)的国际化,科学和技术等领域的人力资源流动已成为全球化的中心方面。人才迁移在对整个经合组织地区塑造技能劳动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8]近年来国际学生的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公司也开始制定对这一群体的招聘策略目标。人员的国际流动通常始于研究人员培养的阶段。因为很多博士生在国外完成博士学位的学习,且论文主题主要是关于东道国的,甚至一些博士生还留在东道国进行博士后研究或其他工作职位上。

博士学位持有者的劳动力市场确实比其他层次的毕业生更加国际化:经合组织最新一轮的普查中,外国出生的博士毕业生所占比例比其他层次学历持有者更高[9]。博士学位持有人是一类高度流动人口,因为相当大比例的人的教育经历都是在国外度过,包括攻读博士学位之前或期间,甚至之后的职业生涯时间。欧盟国家对博士学位持有者的职业情况调查(Careers of Doctorate Holders Indicators,CDH)数据显示,被调查所有国家中持有博士学位的公民,有15%-30%在过去十年(2000—2009年)都有在国外流动的经历[10]。实际上,可能这种流动比例会更高,因为该数据忽视了那些在国外或者根本就不打算回国的一批博士学位获得者。

当今国际高等教育中,留学目的地的选择也反映了语言的偏好以及地理位置优势。文化和历史的联系,形成了目前两大主要目的地。第一个是欧洲地区,该地区内部流动占主导,样本调查国家数据显示有高达60%至75%的流动。其中丹麦的数据相对较低,但是仍有47%的博士生公民经历了在欧洲其他地方的流动[10]。

第二个是北美地区,主要是美国。他是除了三个欧洲大国(法国、德国和英国)外,世界其他获奖的博士学位持有者流动的另一首选国家。流动到美国的群体呈现了不同的特点,即主要是亚裔博士学位持有者,这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和韩国。2003年,在美国的外国博士毕业生代表总的比例中,亚洲出生的占到51%,远高于欧洲出生的27%。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对刚毕业留在美国的学生的数据进行了收集。不同的来源国学生留在美国的数据存在差异,但这些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学生更可能留在美国。虽然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7年间,整体上来说计划留在美国的人数在增长,但近年来出现了开始趋于稳定的迹象。2014年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的数据显示,2011年,临时居民获得了近13000个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学位(2000年时是8000个)。持有临时签证的外国留学生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大于硕士、学士或副学士。临时居民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学位所占比例从2000年的31%升至2011年的36%。在某些领域,外国学生获得博士学位的所占比例更大。在2011年,半数以上博士学位的授予是在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其他领域获得博士学位所占比例情况是:生物科学27%、医学科学26%、心理学7%、大多数社会科学(除经济学)11%至38%之间[11]。

当今世界的博士学位持有者的流动方向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有研究表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成为其流动的目的地。例如在中国和印度,有相当数量博士毕业生回归,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整体留学计划的综合影响加强,以及在更广泛范围内整个社会经济条件的提高[12]。经合组织的相关研究也证实了国际学生返乡的强烈驱动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家庭因素和有吸引力的就业机会。

四、大学和私营部门博士就业的挑战

21世纪以来,随着博士教育的发展,各界已经开始关注博士数量的增加和劳动力市场匹配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国家是否已经构建了合适的政策组合以应对具体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问题。增加博士毕业生人数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科研职业转型,它不但会影响传统“象牙塔”主义者,也涵盖那些务实的研究者。知识经济盛行的当下,不同部门对博士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研究专业的这种变化要求研究人员考虑跨部门优化自己的职业生涯产出。也就是说最初的职业选择对以后的职业发展机会会产生影响,跨部门和行业的差异化目标可能会成为博士生就业过渡性的障碍。

数据显示(见表2),经合组织国家博士生就业部门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同。受雇于高等教育机构的博士生,在荷兰和丹麦比例相对较低,分别有28%和30%,而这一比例在葡萄牙和波兰则超过85%。经济转型国家如波兰、葡萄牙和土耳其的总趋势是,受雇于高等教育机构的博士学位持有者的比例更高,数量多,而受雇于私营部门(商业企业部门和非营利组织部门)的数量相当少。而且表2中数据显示,大多数国家(地区)博士学位持有者在私营部门就业中所占百分比都不足20%。当然,这其中有几个国家例外,即比利时、丹麦、荷兰和美国,这些国家在私营部门博士学位拥有者就业人数占到了35%至55%之间。在政府部门就业的比例也存在不同。相对所占比例比较大的是西班牙、丹麦、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等国家,政府部门就业比例大约在30%左右。

当下及未来的博士就业市场需要解决以下两大问题。首先,随着博士毕业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必然会增加学术职位的竞争激烈程度。如何继续吸引优秀人才到高等教育部门,使得这一领域内获得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问题。从长远来看,学术职位的可获得性问题受到了一些关注。这里从学术生涯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由于长时间的临时职位(非升即走),获得终身教授职位竞争加剧,最有才华的博士可能不会选择学术生涯职业道路。在美国,博士学位获得至少需要5年,而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的学生获得博士学位正常需要7年。之后,新博士还要在许多领域取得一个或多个3年的博士后经历,才可能有机会在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型大学获得终身教职。因此,年轻的科学家们一般是在35岁左右才可以开始自己独立的科学事业。同样的年龄,他们的大学同学却可在其他经济部门获得一个安稳的位置,更不用说令人羡慕的薪金[13]。二是目前职位的竞争形式可能会吓跑开始考虑获取博士学位的人,还可能会使得从选择做创新研究转到做普通的研究。三是在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机构是基础研究的主要贡献者,这是未来基础应用研究的根本。因此,高等教育机构中需要保留最有才华的博士,他们创造了基础的新技术和完成了创新的积累。然而如果吸引人才变得更加困难,学术生涯愿望下降,就可能对继续支持知识生产构成巨大威胁。

表2 2009年博士学位拥有者在不同部门就业所占比例情况

数据来源:OECD/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Eurostat Careers of Doctorate Holders(CDH)project[DB/OL].http://www.oecd.org/2015-01-19.(部分国家数据为2008年)

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博士的学术生涯路径的吸引力。首先,一些国家最近实施的政策都旨在维持学术生涯的吸引力,包括适当减少非终身职位的时间,勾勒职业规划,并纳入家庭平衡的举措。这将确保最有才华的人接受博士教育,从而为创造和创新提供一个最佳框架。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最近已采取措施来改善年轻博士的职业前景。包括对薪金进行修订、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和保障更快的职业轨道[5]。

其次,博士学位获得者在非学术方面(私营部门)的就业也面临挑战。博士数量扩张目标的实现一开始就依赖于“私营部门就业是有吸引力的”这一命题。但现实情况中博士的培养方向是进行研究或与研究有关的活动,那么提供了新就业的部门与学术为导向的博士之间是否完全匹配仍不清楚。提供给私营部门经过学术训练的博士可能无法支持最佳方式的创新。也就是说,探究雇佣部门和跨部门雇佣需要什么样的学术研究能力的认知非常重要。这一问题解答的是如何构建更好的博士教育的基础问题。只有回答好这个问题,才能提高高等教育之外职业部门的吸引力,确保博士毕业生技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利用。

上一篇:开展课程下一篇:辅助小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