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损伤护理范文

2024-06-11

胸部损伤护理范文(精选9篇)

胸部损伤护理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6例胸部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24例、女12例, 年龄20~48岁, 平均34岁。就诊距受伤时间最短为8分钟, 最长2h。包括车祸17例, 锐性器械伤10例, 钝性暴力6例, 其他3例。合并腹部损伤患者5例。所有患者均根据外伤史结合临床表现, 对疑有气胸、血胸、心包腔积血的患者作诊断性穿刺并参考胸部X线检查确诊。

1.2 胸部损伤概述

胸部损伤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无伤口, 多由于暴力挤压、冲撞或钝器碰击胸部所引起, 开放性损伤造成的开放性伤口直通胸腔, 脏器损伤 (心、肺、大支气管等) , 可出现开放性气胸和 (或) 血胸, 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胸部损伤的主要症状是胸痛, 常位于受伤处, 并有压痛, 呼吸时加剧, 尤以肋骨骨折者为甚, 其次是呼吸困难。严重患者可陷入休克状态。

1.3 方法

我们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 具体如下: (1) 急救措施:在初步诊断后, 应尽早采用最简单而又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 发现有开放性气胸者, 应迅速用消毒敷料盖住胸壁吸气性的伤口, 使其变为较易耐受的闭合性气胸。纠正生理异常后, 迅速在同侧前胸壁第二肋间安放胸腔闭式引流及处理胸壁伤口。对失去知觉的要维持呼吸道通畅, 彻底清除咽喉部和鼻腔分泌物, 从口腔放置导气管。如无效, 应作气管插管。有机械性呼吸道梗阻的伤员, 应考虑作气管切开术。严重缺氧应快速经前胸壁第二肋间插入一根大号静脉穿刺针, 排除胸腔内的积气减压后, 及时安置胸腔闭式引流。 (2) 基础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建立静脉通道,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提前做好术前准备。做好特护记录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用药情况及护理措施。 (3) 观察护理:给予氧气吸入, 积极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记录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脉搏、心率、血压、血氧饱合度、尿量、出血量及伤情变化, 观察并记录患者痰液的性质、量。轻的胸部损伤, 只需镇痛和固定胸廓。胸部伤口, 无严重污染, 应清创缝合, 有气胸、血胸者需作胸膜腔引流术, 并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重度胸部损伤, 而有积气、积血者, 应迅速抽出或引流胸膜腔内积气、积血。解除肺等器官受压, 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 并输血、补液, 防治休克。有胸壁软化, 反常呼吸运动者, 需局部加压包扎稳定胸廓。开放性气胸应及时封闭伤口。 (4) 其他相关护理:进行手术的患者保持手术切口敷料清洁, 如有污染, 及时换药。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 防止发生逆行性感染, 注意保护受损皮肤创面, 酌情采用不同换药方法。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柔软、防止伤口受压。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1次, 防止加重皮肤创面的损伤。观察和及时询问患者伤口局部的自觉症状, 及时发现感染先兆。记录每小时及24h胸腔闭式引流血性液体量, 每小时引流液>4mL/kg, 连续3h, 说明有活动性出血, 应及时处理。听双肺呼吸音, 了解有无胸腔积血。 (5) 后期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将常用物放置于患者伸手可及的位置, 肋骨骨折用胸带固定。患者咳嗽排痰时协助按压胸部, 减少胸部张力, 减轻疼痛。给与雾化吸入, 保持氧气湿化稀释痰液。合理安排活动内容, 循序渐进。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紫绀加重、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等呼吸道阻塞的情况发生。必要时鼻导管吸痰, 或遵医嘱支气管纤维镜下吸痰。 (6) 心理护理:意外伤害使得患者缺乏思想准备, 在恢复期内, 运用交流手段做好心理护理, 使患者躯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创伤得到抚慰

2 结果

36例胸部损伤患者经积极综合性护理后, 34例患者抢救脱险, 2例死亡, 并发肺挫裂伤2例, 经对症护理, 34例脱险患者均得到治愈及好转, 临床有效率达94.44%。

3 讨论

胸部损伤属临床急诊范畴, 一些车祸中发生的胸部损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较肢体损伤更易致命。胸部是呼吸、循环器官的主要部位, 创伤后易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 出现低氧血症、低血压, 甚至休克。及时正确的救治护理至关重要, 是减少并发症发生和病死率的关键。

实践中除上述护理措施外, 我们体会到, 胸部损伤改变了正常的呼吸功能, 尽可能的改善呼吸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心、脑、肺、功能是治疗与护理的目标所在[2], 首先应保证气道通畅, 维持通气给氧, 患者若出现烦躁、焦虑是低氧血症的早期症状, 呼吸时出现三凹征常说明有气道梗阻, 在急救现场应迅速清除口腔分泌物, 以利于呼吸道的畅通。若患者出现活动性出血, 胸部伤口随呼吸运动有气泡出来, 在急救护理时应立即堵住开放的胸腔伤口, 使其成为闭合性伤口。此外, 后期的观察与呼吸康复护理也很重要,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颜色, 黏稠度, 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指导深呼吸运动,

综上, 胸部损伤患者病情紧急, 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可以最大程度的挽救患者生命, 有效治愈患者, 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翠霞, 杨红平.重型颅脑损伤并胸部损伤64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11) :235-236.

胸部损伤护理 第2篇

外科护理学

第三十一章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胸部由胸壁、胸膜及胸腔内脏器组成 胸膜是附着于胸壁内面和覆盖于肺表面的浆膜

胸膜腔为一密封潜在腔隙,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腔内保持-0.98~-0.78kPa(-10~-8cmH2O)

第二节 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在胸部损伤中最常见

以第4~7肋骨多见

(一)病因

直接暴力-骨折发生于暴力打击处,向内弯曲折断

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胸部前后受压时,肋骨在腋中线附近向外过度弯曲而折断

(二)病理生理

可产生气、血胸、皮下气肿,血痰等

若刺破肋间血管,引起出血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产生反常呼吸运动-连枷胸

吸气时,软化区的胸壁内陷

呼气时,该区胸壁向外鼓出

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1.症状

局部疼痛,咳嗽、咯血

呼吸困难、发绀、休克

2.体征

压痛、骨摩擦感反常呼吸运动

第1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

外科护理学

辅助检查

X线检查显示肋骨骨折断裂线或断端错位

还可显示有无气胸、血胸的存在 不能显现前胸肋软骨折断的征象

(四)治疗原则

1.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

重点是镇痛、固定胸廓和防治并发症

(1)固定胸廓:

用多头胸带或胶布固定胸部

(2)药物镇痛:

需要时口服镇痛、镇静药物

可行肋间神经阻滞或封闭骨折处

2.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1)止痛、局部固定或加压包扎

(2)出现反常呼吸运动

牵引固定或厚棉垫加压包扎

3.开放性肋骨骨折

彻底清创,分层缝合后包扎固定

第三节 气胸

分类

开放性、闭合性和张力性

气胸的发生率仅次于肋骨骨折

一、闭合性气胸

(一)病理生理

伤道立即闭合 不再有气体进入胸膜腔

伤侧肺部分萎陷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肺萎陷30%以下者,多无明显症状

大量气胸者-可出现胸闷、胸痛和气促

气管向健侧移位,伤侧胸部叩诊鼓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2.胸部X线检查

可显示不同程度的肺萎陷和胸膜腔积气

(三)治疗原则

小量气胸可于1~2周内自行吸收

大量气胸需行胸膜腔穿刺抽气

必要时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术

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开放性气胸

(一)病理生理

空气随呼吸自由出入胸膜腔

第2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

外科护理学

伤侧胸膜腔负压消失,肺被压缩而萎陷

纵隔移位,健侧肺受压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气促、发绀、呼吸困难、休克等

伤侧胸壁伤口

空气进出胸膜腔

伤侧胸部叩诊呈鼓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

2.胸部X线 示伤侧肺明显萎缩、气胸,气管

心脏及纵隔明显移位

(三)治疗

1.紧急封闭伤口

用无菌敷料如凡士林纱布加棉垫封盖伤口

2.抽气减压

3.清创、胸膜腔闭式引流

4.剖胸探查

5.预防及处理并发症

三、张力性气胸

空气只能进入而不能排出

(一)病理、生理

胸膜腔内的高压迫使伤侧肺逐渐萎缩

将纵隔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

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严重障碍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极度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发绀、烦躁不安

昏迷、休克,甚至窒息

2.体征

气管向健侧偏移;伤侧胸部饱胀,肋间隙增宽

呼吸幅度减小,明显皮下气肿

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

辅助检查

1.胸部X线

示胸膜腔大量积气、肺萎缩

气管和心影偏移至健侧

2.胸膜腔穿刺

有高压气体向外冲出

(三)治疗

1.立即排气减压

危急状况下可用一粗针头在伤侧第2肋间锁骨中点连线处刺入

2.胸膜腔闭式引流术

漏气停止24小时

第3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

外科护理学

X线检查证实肺已膨胀后拔除引流管

3.剖胸探查

4.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第四节 血胸

(一)病理生理

利器损伤胸部或肋骨断端均可刺破肺、心脏和大血管或胸壁血管而引起胸膜腔积血

可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而导致循环障碍

甚至在短期内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二)临床表现

1.小量血胸(成人0.5L以下)可无明显症状

胸部X线检查仅示肋膈角消失

2.中量(0.5~1L)

大量(1L以上)

3.血胸并发感染有高热、寒战

(三)治疗

1.非进行性血胸

小量积血可自行吸收

积血量较多者,早期胸穿

2.进行性血胸

立即剖胸止血

3.凝固性血胸

出血停止后数日内剖胸清除积血

机化血块可在伤情稳定后早期剥除

第五节 心脏损伤

一、心脏挫伤

病因

多因前胸受重物、驾驶盘等撞击或从高处坠落,猛烈震荡心脏所致

腹部和下肢突然遭受挤压,大量血液涌入心脏

临床表现

轻者无明显症状

较重者出现心前区疼痛,可伴心悸、呼困

辅助检查

心电图可有异常,如ST段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

心肌酶值明显升高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治疗原则

卧床休息,心脏监护

吸氧

控制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二、心脏破裂

第4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

外科护理学

病因

多由锐器、子弹、弹片等穿透胸壁伤及心脏所致

少数则由于暴力撞击引起

右心室破裂最常见

临床表现

1.开放性胸部损伤心脏破裂

胸壁伤口有鲜血不断涌出

面色苍白、呼吸浅快、脉速、血压下降

很快休克,甚至死亡

2.闭合性胸部损伤

低血容量征象

Beck三联征:①静脉压升高

②脉搏微弱,心音遥远

③动脉压降低,甚至难以测出

辅助检查

心包穿刺抽得血液者即可确诊

治疗原则

立即手术抢救

第六节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注意病人既往有无心肺疾病

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2.身体状况

观察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意识障碍、肢体活动受限

特别注意呼吸、循环功能变化

3.心理-社会状况

一、护理措施

1.现场急救

(1)连枷胸:

厚敷料加压包扎患处胸壁,以消除反常呼吸

(2)开放性气胸:立即变开放为闭合性气胸

(3)张力性气胸和积气量多的闭合性气胸:

立即行穿刺抽气或胸膜腔引流

2.维持呼吸功能

(1)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

(2)痰液黏,应用祛痰药及超声雾化吸入

必要时经鼻导管吸痰

(3)半坐卧位:病情稳定者取半坐卧位

(4)每小时协助病人咳嗽,做深呼吸运动

(5)吸氧

(6)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第5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

外科护理学

3.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严密观察呼吸

(3)观察有无气管移位,皮下气肿

(4)必要时测定中心静脉压和尿量

4.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心排血量

(1)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

(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剖胸止血

5.减轻疼痛与不适

肋骨骨折病人采用胸带固定,遵医嘱应用镇痛药

6.预防感染

(1)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

(2)配合医师及时清创、缝合、包扎伤口,无菌操作

(3)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

(4)保持胸膜腔闭式引流管通畅

(5)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6)开放伤口者,注射TAT

7.床旁急救

疑有心脏压塞者,迅速配合医师施行剑突下心包穿刺

或心包开窗探查术

8.心理护理

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及病情介绍

关心、体贴病人

帮助病人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9.胸膜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

(一)胸膜腔闭式引流的目的与适应证

1.目的

①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

②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

③促进肺的膨胀

2.适应证

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

心胸手术后的引流等

(二)胸膜腔引流管的安置部位

胸膜腔积液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插管

胸膜腔积气常选锁骨中线第2肋间

脓胸常选在脓液积聚的最低位

(三)胸膜腔引流的装置

1.单瓶水封式系统

瓶内盛无菌生理盐水约500ml

长管的下端插至水平面下3~4cm

短管下口则远离水平面

2.双瓶水封式系统

第6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

外科护理学

3.三瓶水封式系统

(四)胸膜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1.保持管道的密闭

①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

②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保持直立

③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

④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需双重关闭引流管

⑤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损坏,应立即用双钳夹闭

⑥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①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

②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

③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

④按规定时间更换引流瓶

3.保持引流管通畅

①病人取半坐卧位

②定时挤压胸膜腔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受压

③鼓励病人做咳嗽、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位

4.观察和记录

①注意观察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波动

②观察引流液体的量、性质、颜色,并准确记录

5.拔管指征:

一般置引流48~72小时

临床观察无气体逸出

24小时引流液<50ml,脓液<10ml

拔管时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在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厚敷料封闭胸壁伤口,外加包扎固定。

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

病人无呼吸困难

胸部损伤并发症的12例诊断分析 第3篇

关键词:胸部损伤;并发症;诊断

【中图分类号】R82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168-02

引言

胸部创伤无论在平时或战时是比较常见的损伤之一,胸部损伤可累及胸壁软组织?骨质结构?胸膜和胸内重要脏器,例如心脏?大血管?肺?气管?支气管?食管和胸导管等?外伤如穿破胸膜,即会引起一系列呼吸和循环功能紊乱,有些病人在送到医院之前早已死亡,另一些病人在急诊室内,尽管积极进行急救,也在短期内致死?胸部损伤可累及胸壁软组织?骨结构和胸腔内各种器官及组织,因而往往会并发多种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胸部损伤并发症诊疗至关重要?本文就12例胸部损伤的并发症诊断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收集12例胸部损伤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交通事故伤8例,坠落伤2例,刀刺伤2例?闭合性损伤9例,开放性损伤3例?

2方法

在检查胸部损伤病人时,首先应大体评价其呼吸和循环受损的程度?某些损伤主要引起通气不足(吸气性胸部损伤?连枷胸?张力性气胸),另一些损伤造成循环障碍(大量血胸?心脏压塞)[1]?在进一步检查胸部之前,应常规检查病人的颈部,检查气管的位置,有无皮下气肿,病人不用力时颈静脉充盈情况?张力气胸和大量血胸可使一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向对侧移位?张力气胸多伴有皮下气肿和颈静脉怒张,但叩击时过度鼓音是最重要的诊断指征?

当早期对病人进行检查和急救措施完成,病情稳定后,立刻做一直立位X线胸片(或伤侧在上的侧位胸片)?X线胸片显示左膈升高或胃泡影上升时,应怀疑是否有膈破裂和腹内脏器疝入胸腔内?必要时,可做 CT?MRI等检查?

2.1呼吸道梗阻诊断及鉴别诊断

把耳朵贴近病人的脸部,可大体检查病人的气体交换是否充足?同时,观察胸廓的呼吸运动是否正常?有呼吸道梗阻的病人在发病初期,额外用力克服梗阻进行呼吸,逐渐筋疲力尽,意识抑制,气管?支气管内积存大量分泌物或血液,堵塞呼吸道,不能进行通气,造成全身性缺氧致死?

2.2创伤性窒息诊断

胸部或腹部挤压伤后,引起面部和上身的静脉高压,该区的皮肤变为明显的紫罗兰色出现水肿,常合并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出血及鼻出血?结膜下出血,也可能有内脏损伤,应细心寻找其体征,特别是心脏损伤的临床和实验室征象[2]?应做x线掏片检查,以排除胸内脏器的损伤?必要时可做CT?MRI检查?

2.3空气栓塞

当胸部损伤引起支气管肺泡破裂和血管破裂,使呼吸道与肺静脉沟通,当呼吸道压力超过静脉压时,即可发生空气栓塞?进入肺静脉的气体随着血流经过左心房和左心室,最后流入全身动脉分支,堵塞动脉分支,造成相应器官特别是脑与心肌的缺血,严重者阻碍流回左心的血流,造成严重的循环衰竭,病人可立刻致死?通常在胸部穿透伤后容易出现全身性空气栓塞,但也可出现在钝性胸部损伤后,一般难以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胸部损伤病人出现有下列任何情况时,应怀疑有全身性空气栓塞:

①无头部创伤,但出现局灶神经异常?

②眼底镜检查发现视网膜血管有气泡?

③开始给予正压通气不久即发生循环衰竭?

③采集动脉血标本做血气分析时,发现血中含有空气或泡沫,经检查并非操作技术性错误?

右侧心脏或肺循环的空气栓塞均属医源性?在做中心静脉穿刺时,如针管或导管腔未能及时堵闭,随着吸气时胸膜腔负压增高,大气极易进入中心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脈穿刺,做导管检查或安放起搏器,当拔出针头或更换导管时,空气也可被吸进静脉,流入右心房,经右心室进入肺动脉,造成肺动脉空气栓塞,可导致肺梗死,由于合并肺动脉系统广泛的痉挛,严重缺氧,抢救如不及时,通常致死?

3结果

12例胸部损伤患者并发呼吸道梗阻7例,并发创伤性窒息3例,空气栓塞2例?12例胸部损伤并发症患者,由于得到了及时的诊治,均脱离生命危险?

4讨论

胸部损伤引起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道梗阻?创伤性窒息?空气栓塞?胸壁软组织损伤?气胸?皮下气肿?胸内异物?肺损伤?肺爆震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和支气管损伤?外伤性食管穿孔?胸导管损伤?创伤性血胸?隔肌损伤和膈疝?乳糜胸?心脏大血管损伤及胸廓骨折等?并发症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及时准备的诊断胸外伤并发症,对减少患者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要想准确诊断并发症,首先需认识胸部损伤特性,提高医生的“怀疑指数”,增长诊断经验?

参考文献

[1] 赵山红, 高劲谋 ,胡平 ,等?创伤性肺不张68例临床诊治分析 【J】.重庆医学,2013,23: 2733-2734,2739.

胸部损伤68例临床护理与分析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 其中男53例, 女15例;年龄23岁~68岁, 平均年龄43.5岁;受伤原因:建筑工程伤46例, 交通事故伤16例, 其他损伤6例;胸部开放性损伤8例, 闭合性损伤60例;肋骨骨折56例, 其中单处肋骨骨折18例, 多处肋骨骨折38例;血气胸50例;心脏损伤4例, 其中3例表现心包填塞症状, 出现休克1例;膈肌破裂4例。临床表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 6例伴有低血压休克。全部患者均经胸部CT确诊。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胸腔闭式引流, 吸氧、补充血容量, 应用抗生素, 对于膈肌破裂、心脏损伤者及时开胸探查。

1.2.2护理方法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脉搏、呼吸、血压及心电图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血液、呕吐物;对于咳嗽无力, 不能有效排痰、呼吸衰竭者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 保证有效供氧和吸痰。

维持心血管功能:建立静脉通路, 对于伴有低血容量休克者要快速补液、补血, 做好开胸探查准备。对于心包填塞者适当限制补液量, 快速进行心包切开引流, 修补心脏损伤。

心理护理:胸部损伤患者容易恐惧、紧张、焦虑情绪, 特别是心肺严重损伤患者, 呼吸功能减退, 表现极度窘迫。此时要给予心理安慰, 鼓励患者保持安静, 树立信心, 积极配合医师采取有效措施, 解除呼吸困难。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胸部损伤伴有血气胸者, 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是特别有效的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可以重建胸膜腔负压, 引流胸腔积气积液, 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 促使患侧肺复张, 预防感染。保持引流管通畅, 牢固固定, 避免脱落, 确保引流管在水平面下3 cm~4 cm, 密切观察胸腔引流管的水柱波动幅度, 引流液的性质, 引流量, 有无气泡溢出, 初步判断肺泡有无裂伤, 胸内心血管有无破裂。特别注意血胸引流量, 如果每小时引流超过200 m L, 连续3 h;脉搏逐渐加快, 血压下降或经补充血容量血压仍不稳定;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容进行性降低, 为开胸探查的指征[2,3]。对于伴有气胸者, 观察患者用力深吸气后咳嗽, 如果胸腔引流管整个呼气期排出大量气泡, 提示肺破口较大, 愈合时间大约在2周以上;假如仅开始有气泡溢出, 估计破口较小, 预计1周内可以愈合。观察胸腔引流管水柱上升幅度, 如果水柱在水平面上12 cm以上, 说明伴有肺不张;如果水柱低于1 cm或在水平面下, 且无明显波动, 提示胸腔引流管阻塞, 要及时挤压或无菌操作下疏通引流管。对于仅有上排气管者, 可以变换体位如患侧侧卧位, 用力咳嗽, 可以直接排出胸腔积液。注意观察胸腔积液颜色变化和气味, 如果颜色乳白或呈脓性, 提示合并胸腔感染, 要及时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以便选择有效抗生素。掌握拔管指征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 24 h~48 h无气泡溢出, 引流液少于50 m L, 胸部CT检查肺复张良好, 无积气积液, 可以拔除引流管。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卧床期间, 每小时协助患者深呼吸及有效排痰, 促使肺复张, 减少感染;及时补血补液, 纠正休克, 适时应用利尿剂预防肾衰;对于肺挫裂伤者, 避免补液过快, 导致肺水肿。

1.3评价方法治愈: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 气体交换状态改善;心脏功能和有效循环血量维持正常;恐惧心理消除;疼痛消失;伤后并发症得到预防或及时处理;掌握康复期的康复要点。显效:患者呼吸改善;心脏功能和有效循环血量基本正常;恐惧心理缓解;疼痛缓解;伤后并发症部分得到预防或及时处理;基本掌握康复期的康复要点。无效: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死亡。

2结果

本组68例, 治愈54例, 显效12例, 无效2例 (其中1例死亡, 1例转院) , 总有效率为97.05%。

3讨论

胸部损伤极为常见, 且多病情危重, 在临床护理中如何提高治愈率, 减低并发症是医护人员共同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对于胸部严重损伤, 反常呼吸, 大量血气胸, 膈肌破裂, 心脏损伤者, 加强呼吸道管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可以及时发现新问题, 充分估计病变严重性, 为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提高治愈率, 降低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胸部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给予患者病情观察, 呼吸道护理, 心理护理, 胸腔引流管护理, 预防并发症。结果 本组68例, 治愈54例, 显效12例, 无效2例 (其中1例死亡, 1例转院) , 总有效率为97.05%。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

关键词:胸部损伤,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胸腔闭式引流

参考文献

[1]熊云新, 李津, 孙田杰.外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67-170.

[2]马春芳.严重胸部创伤56例的急救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14) :1866.

胸部损伤临床治疗分析 第5篇

关键词:胸部损伤,合并伤,治疗

胸部损伤多由车祸、挤压伤、摔伤和锐器伤所致,包括胸壁挫伤、裂伤、肋骨骨折、气胸、血胸、肺挫伤,常常并发合并伤如腹部损伤。胸部损伤,根据是否穿破全层胸壁包括胸膜,造成胸膜腔与外界沟通,而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等症状,如抢救不及时,常威胁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郓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胸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4例病例均为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到郓城县人民医院诊治的胸部损伤患者,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19~68岁,平均43.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9例,挤压伤11例,锐器伤7例,坠落伤4例,其他伤3例;单纯性闭合性损伤45例,开放性损伤9例;合并肺裂伤2例,肺挫伤36例,合并肋骨骨折5例,合并双下肢骨折13例,合并腹部损伤剖腹手术21例,合并颅脑损伤9例。就诊时间在伤后15min~4d。

1.2 辅助检查

患者入院后迅速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在确保生命体征安全情况下,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迅速抽血检查血常规、电解质及凝血四项指标等,行胸部X线、CT、胸腹部B超检查,必要时行头颅及腹部CT检查。如果发现有胸水或腹水患者,应按照要求立即行胸穿或腹穿检查,抽取胸水或腹水,送检验科检查,以便更多了解胸腔内的损伤及复合伤情况,随时做好手术准备。

1.3 治疗方法

胸部损伤常合并肋骨骨折,应及时行胸带固定,如果发现有肺损伤和挫伤,应及时修补或肺叶切除;血气胸者,根据损伤情况,予以胸腔闭式引流或胸穿;连枷胸合并肺挫伤严重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必要时予以气管切开;并给予抗休克治疗,控制补液量。根据损伤原因及时剖胸探查并止血;腹部损伤给予剖腹探查,发现肝脾破裂的及时由相关科室处理,开放性创伤者予以清创、纵隔气肿引流、剖胸探查并止血、肋骨内固定术、膈肌修补术或心脏修补。食管破裂者行可取式食管支架安置术。如合并颅脑外伤昏迷应及时转神经科处理。

2 结果

经积极治疗本组资料54例胸部损伤患者中,治愈出院52例,治愈率96.3%;死亡2例,病死率3.7%。死亡原因: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而死亡,1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颅脑损伤。

3 讨论

发生胸部外伤后,临床上容易造成严重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紊乱,故早期对胸部创伤做出正确、及时的处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生存率的关键。其主要症状是胸痛,常位于受伤处,并有压痛,呼吸时加剧,尤以肋骨骨折者为甚。其次是呼吸困难,疼痛可使胸廓活动受限,呼吸浅快。如气管、支气管有血液或分泌物堵塞,不能咳出,或肺挫伤后产生出血、瘀血或肺水肿,则更易导致和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肺爆震伤后,多咯出泡沫样血痰,胸膜腔内大出血将引起血容量急剧下降。胸部损伤的患者大多病情较重,如果诊治不及时,可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1]。因此,对于胸外伤患者必须仔细检查,全面了解病情,并迅速做出判断,分清主次,及时治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合并伤的诊治和并发症的预防。主要处理原则有:(1)肋骨骨折处理:单纯肋骨骨折可采用保守观察治疗,给予止痛,胸带固定等对症处理,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可因胸壁软化产生反常呼吸和纵隔摆动,导致呼吸循环障碍。因此,应用切开肋骨内固定,效果很好。它可能快速恢复胸廓的完整性,及时纠正反常呼吸及纵隔摆动[2]。本组资料有5例为肋骨骨折,其中3例行内固定治疗。(2)合并血气胸的处理:胸外伤合并血气胸的较多,少量血胸或气胸一般不做特殊处理,但要密切观察,及时复查,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引流后,要及时观察引流后的效果,血液及气体的引流量。对于经输血等治疗后,休克仍不能纠正,胸管引流量>150mL/h,气体大量溢出,肺组织不能复张的患者要及时行开胸手术,以免延误抢救时机[3]。因此,及早行胸腔闭式引流,对改善呼吸循环状况,防止凝固性血胸和脓胸有重要意义。(3)肺挫裂伤的处理:轻度肺挫裂伤可经保守对症治疗而痊愈,严重肺挫裂可致大量出血和持续性漏气,甚至发生张力性气胸,休克多见,保守治疗往往难以治愈,应及时手术治疗,根据具体情况行肺修补、肺段或肺叶切除术。本组资料有38例发生肺裂伤或肺挫伤,其中有21例行肺修补、肺段或肺叶切除术,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创伤性湿肺是胸部损伤中较严重的合并症,与肺和支气管直接损伤以及胸部损伤后的神经反射作用及排痰不畅等因素有密切关系。(4)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肺挫伤气管内有血液、渗出液及分泌物等潴留、堵塞,排痰功能减弱。鼓励或者协助清醒的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咳痰,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内痰栓、血痂及呕吐物。以减少肺不张的发生。对浮动胸壁应进行有效地胸壁外固定。有严重呼吸困难者应给予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时吸痰,甚至应用呼吸机。(5)及早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发生,严重胸外伤常造成广泛的肺挫伤,使肺毛细血管受损、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产生肺泡和肺间质出血和水肿。易导致ARDS的发生,其常被胸外伤及其合并伤的症状所掩盖而不易被发现,临床特征是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常造成序贯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尽量限制水分及晶体液输入,适量应用白蛋白、血浆、全血,早期使用呼吸机支持,ARDS一旦发生,除积极治疗原发伤外,关键是消除肺水肿和恢复萎陷及功能。本组资料有一例发生ARDS,因并发颅脑损伤而死亡。

总之,胸部损伤患者易引起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等,并引发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如果处理不及时常有生命危险,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救治,并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处理,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韩培金,邢振波,邵军喜,等.胸外伤治疗148例[J].临床医学,2010,30(10):103-104.

[2]何勇,符纯川,寇烤.胸部损伤临床治疗体会[J].黑龙江医学,2011,35(1):35-36.

[3]胡冬煦,罗万俊,胡铁军.胸心外科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3.

重症胸部损伤15例急救治疗体会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共收治重症胸部创伤15例, 其中男9例, 女6例, 年龄15岁~70岁;致伤原因:交通伤6例、刀伤6例、埋压伤3例;单纯性连枷胸3例, 双侧3例, 均有血胸、气胸或血气胸。伴休克者10例, 合并颅脑创伤2例, 胸腹腔脏器损伤2例, 四肢骨折5例, 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者4例, 死亡1例。

1.2 方法

(1) 急救搬运, 评估伤情。入院时立即备好抢救器械, 包括监护仪, 清创包,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胸穿包, 吸痰装置, 输血器, 静脉切开包及各种抢救药物。搬运时应避免再损伤, 立即剪掉污染衣裤, 暴露受伤部位, 用胸带包扎固定胸部, 以减轻疼痛和抑制反常呼吸, 避免加重胸部损伤。立即高流量氧气吸入, 改善机体缺氧状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评估患者伤情, 及早明确诊断。 (2) 及时纠正休克。迅速建立1~3路有效的静脉通道, 应用18~22G静脉留置针或及早静脉切开, 快速补液、输血, 维持有效循环。 (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迅速排出胸腔积血、积气, 当大量胸腔积血积气时, 气管、纵隔移位, 肺压缩30%以上可引起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因此在纠正休克的同时应立即置胸腔引流管。 (4) 有效镇痛, 安慰患者, 防止患者因创伤疼痛发生休克。

2 结果

重症胸部损伤患者15例, 除1例死亡外其余患者皆伤愈出院。

3 讨论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判断出血是否停止或还在进行尤为重要, 下列征象提示进行性出血: (1) 脉搏逐渐增快, 血压持续下降。 (2) 经输血补液后, 血压不回升或者升高后又迅速下降。 (3)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等重复测定持续降低。 (4) 胸腔穿刺因血液凝固抽不出血液, 但连续胸部X线检查显示胸膜腔阴影继续增大。 (5) 闭式胸膜腔引流后, 引流血量连续3 h每小时超过200 m L[1].须在抗休克同时及时剖胸探查, 寻找出血部位。本组2例为肋间动脉和胸廓内动脉损伤, 2例为肺破裂出血, 及时进行剖胸探查, 缝扎止血以挽救生命。

3.2 警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发生

ARDS是重症创伤患者的主要并发症, 文献报道ARDS的病死率可达53%.胸部创伤3 d内, 尤其24 h应高度警惕ARDS发生, 及时监测SpO2及动脉血气分析对早期ARDS诊断有重要意义[2], 加强呼吸道管理是预防ARDS发生的关键。为预防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或ARDS常需使用机械通气, (1) 机械通气指征:a) 在吸氧状态下, 呼吸频率>28~35次/min, SpO2<85%, PaO2<60 mm Hg (1 mm Hg=0.133 kPa) ;b) 呼吸运动弱, 排痰能力不足或完全不能,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意识不清, 循环不稳等。 (2) 机械通气模式:开始使用呼吸机可使用控制呼吸, 逐渐过渡为辅助控制呼吸, 脱机时可使用间歇指令性呼吸 (SIMV) 。 (3) 呼吸参数选择:FiO240%~50%, 潮气量10~12 m L/kg, 频率10~12次/min, ARDS者以低潮气量、慢频率为主, 可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 压力4~10 cm H2O, 以利肺膨胀。

3.3 重症胸创伤合并ARDS患者, 长期使用抗生素可引起

菌群失调及霉菌肺。细心观察大便、痰液性质, 出现大便次数增多, 稀水样便, 粪便化验杆球比例倒置, 痰多、稀薄, 痰中带血, 咳嗽, 反复留取痰液查到霉菌, 结合胸片可确诊。口服或静脉应用抗真菌药物, 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加强静脉营养, 纠正负氮平衡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摘要:目的 总结重症胸部损伤急救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6年来收治的重症胸部损伤患者15例的急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症胸部损伤患者15例, 除1例死亡外其余患者皆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对重症胸部损伤患者急救和有效的治疗, 减少了并发症和病死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症胸部损伤,急救,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69.

胸部损伤护理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台山市中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0例脊柱骨折合并胸部损伤的患者纳入研究。其中, 交通事故伤患者19例, 高处跌落伤8例, 重物砸伤3例。合并颅脑损伤者3例, 腹部闭合性损伤者1例, 骨盆骨折1例, 四肢骨折2例, 失血性休克11例。

1.2 处理方法

脊柱、脊髓损伤的处理:生命体征不稳定、合并症严重者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 予抗休克等措施进行抢救。合并骨盆骨折和 (或) 四肢骨折者, 行牵引、先予石膏固定, 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择期手术。对于伴脊髓损伤的患者, 在其伤后8h内予甲基强的松龙和甘露醇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 根据脊髓受压的具体情况及骨折类型等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即是否行手术及手术方式。胸部损伤的处理: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行胸部CT检查, 以明确胸部损伤情况。而其他患者需先行其他治疗以维持生命体征, 待其平稳后, 再行胸部CT检查。如一般情况较差者, 先予吸氧、行胸膜腔穿刺, 血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 在ICU进行抢救, 必要时予机械通气。

1.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完成。

2 结果

2.1 脊柱骨折合并胸部损伤的多因素分析

脊柱骨折合并胸部损伤经过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后发现, 该疾病与骨密度、性别和骨折病史密切相关,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两组患者随访过程

30例纳入研究的对象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 (11.8±5.2) 个月。患者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显示, 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见表2。

3 讨论

暴力是引起脊柱骨折的主要原因, 以青年多见[1]。而脊柱骨折多合并胸腹部脏器的损伤, 给患者的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因而需要采取合适且及时抢救措施。该类患者常继发机体功能紊乱, 需及早纠正, 包括抗休克、营养支持、抗感染、血气胸等的处理。因处于休克的患者, 其微循环障碍可增加脊髓的损伤[2]。有肺挫伤者, 可并发感染, 而导致死亡, 故应预防性抗感染治疗。而血气胸的出现对肺组织和纵膈造成压迫, 中量以上的血气胸即可使通气功能受到影响, 造成呼吸功能障碍;而纵膈的受压移位, 可造成血液回流受阻, 引起循环功能障碍。需及时穿刺引流。

经过研究发现, 该疾病与骨密度、性别和骨折病史密切相关,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骨折病史在临床中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骨折危险因子之一, 脊柱骨折病史使其他部位的骨折或者并发胸腹伤的危险性增加了3~5倍。老年人骨密度低, 更容易导致骨折, 这是众所周知的。

对于脊髓受损并截瘫患者, 有研究者认为, 早期手术可解除对脊髓的压迫, 减轻脊髓的继发性损害[3]。但对于合并胸部损伤或其他脏器的患者, 为了抢救生命, 脊柱手术难免会推后。这对脊柱骨折合并胸部损伤的患者来说是具有矛盾性的。医师只能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 尽早进行脊柱手术。而在此段时期, 使用甲基强的松龙被认为是有效的, 临床研究也证明了其在脊髓早期损伤中的治疗作用, 为患者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4]。

参考文献

[1]王力军.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54例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9) :1762-1763.

[2]袁强, 田伟, 张贵林, 等.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 2006, 26 (4) :217-222.

[3]王才迈, 江立武.10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9, 32 (35) :42-44.

胸部闭合性损伤致心脏破裂病例1例 第8篇

患者男性, 52岁, 因摔伤约30 min急诊入院, 患者自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明显, 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当时查体:意识尚清, 表情淡漠, 肢端湿冷, 面色苍白, 口唇发绀, 血压:88/57 mm Hg, 中心静脉压4 cm H2O, 血氧饱和度:93%, 心率:108次/分, 胸廓无畸形, 胸廓无塌陷, 左侧呼吸运动弱, 左侧胸壁见擦伤, 左胸叩诊呈浊音, 未触有骨擦感, 触有心包摩擦感, 左肺呼吸音弱。心音遥远、低钝。腹部无异常发现。入院时相关检查:胸部CT:左侧胸腔积液, 心包积液, 肺挫伤。头部CT、肋骨三维CT及腹部彩超均未见异常。

入院后立即予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 吸氧, 快速补充容量 (输血、补液) , 止血等抗休克及对症治疗, 并在局麻下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 当时引出血性液体约1000 m L, 患者呼吸困难有所缓解, 但仍持续有新鲜血引出。当时急检血常规示:白细胞:14.3×103/L, 红细胞:2.71×1012/L, 血红蛋白:83 g/L。血小板:111×103/L, 红细胞比积:25.5%, 总蛋白:40.6 g/L, 白蛋白:26.7 g/L。抗休克治疗约1 h患者血压及静脉压无升高, 且胸部引流仍持续有新鲜血引出, 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6.7×103/L, 红细胞:2.43×1012/L, 血红蛋白:82 g/L。考虑有再出血, 故立即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左侧剖胸探查术。左侧腋下第7肋间为入路逐层入胸腔, 未见内胸壁及肋间有明显出血, 探查肺脏、膈肌无异常。于心包前壁见一约3.0 cm钝性裂口, 持续有新鲜血沿次裂口外溢, 术中沿此裂口向两侧剪开心包, 暴露心脏, 探查所见:于左心耳尖端处有一约0.5 cm破口, 活动出血明显 (即随心脏的搏动间断出血) , 别无异常发现, 故术中缝合并结扎此破口, 观察数分钟无活动出血后分别置心包、胸腔引流管各1枚, 以温盐水反复冲洗胸膜腔, 观察无出血、膨肺无漏气术终。术中失血约1200 m L, 输同型血2单位、血浆600 m L。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3 d后拔出引流管, 住院9 d出院。

2 病例讨论

胸部闭合性损伤所致的血胸以及心包积液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病种。出血来源一般分为:①肺组织裂伤出血, 由于肺循环压力较低, 一般出血量少而缓慢, 多可自行止血。②肋骨骨折。肋间血管或胸廓内血管损破出血, 如果累计压力较高的动脉, 出血量多, 不易自然止血, 常需手术止血。③心脏和大血管受损破裂出血, 出血量多而急, 往往在短时期内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而本病例胸部损伤致心包、心脏同时破裂的却实属罕见, 也正是因为心包心脏同时破裂才给了患者得以有抢救、生存的机会。原因在于:首先心脏破裂的位置位于左心耳的耳尖端, 且裂口较小约0.5 cm, 出血也为搏动性出血, 即只有收缩期时才出血, 每次出血量有限, 但不及时发现并处理后果也是致命的。如果心包是完整的, 就很快因为出血量的积累在一定时间内因心包压塞而危及生命。而本病例在心脏破裂的同时出现了心包破裂, 以至于心脏破裂所失血才能通过此破裂口达胸膜腔, 使得患者不至于因为心包压塞而发生危险, 甚至危及生命。也使得我们能及时发现病源的所在并及时处理, 及时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这例患者虽然胸部CT提示有心包积液, 但从患者的体征判断没有心脏压塞体征, 即脉压差足够大 (血压88/57 mm Hg) 以及无奇脉体征,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出血的原因不会考虑为心脏破裂, 因为心脏破裂的出血往往是很迅猛的, 在极短的时间内即休克致死, 很难有抢救的机会。而且本病例的胸部CT提示的心包积液也很有可能为患者伤前就存在的病症。所以在临床当中胸部闭合性损伤出血的原因大多会考虑为内胸壁、肋骨断端以及肋间血管等出血的可能, 治疗原则上也是首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除非有明显的出血才直接采取手术治疗的措施。本病例就是在先行引流的情况下发现了有持续出血的迹象, 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上述措施。一般判断胸部闭合性损伤有进行性出血的依据有:①脉搏逐渐增快, 血压持续下降。②经输血补液后, 血压不回升或升高后又迅速下降。③血红蛋白, 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重复测定, 呈继续降低。④胸膜腔穿刺可因凝固而抽不出血液, 但X线检查显示胸膜腔阴影继续增大。⑤闭式胸膜腔引流后, 引流血量每小时超过200 m L, 持续3 h。

心脏破裂多由于尖刀、子弹、弹片等穿透胸壁伤及心脏所致, 少数则由于暴力撞击前胸引起心脏破裂。以右心室破裂最为常见, 其次为左心室和右心房, 左心房、心包内大血管破裂则少见。患者呈现休克状态, 诉胸痛、呼吸急促、心率快、心音弱, 脉率快。脉量小、血压低、颈静脉怒张, 静脉压升高。根据创伤病史及上述体征应立即进行紧急治疗。心脏出血外溢, 心包破口保持开放畅通者, 血液将从伤口涌出或流入胸膜腔。出现低血容量征象:如面色苍白、呼吸浅弱、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患者很快休克, 因大出血死亡。心包腔穿刺抽出新鲜血液虽可明确诊断, 暂时缓解心脏压塞症状, 但约有25%~40%的伤员因血块堵塞, 未能抽得血液。穿刺还可能引起冠状动脉分支受损伤。心脏破裂的伤员送到医院后仅应用多次心包穿刺术治疗血心包, 病死率高达60%以上, 而在心包穿刺明确诊断后立即施行剖胸术, 修补心脏裂口则病死率可降到20%以下。心脏破裂并发大量血胸者则对心脏的压迫较轻, 可先引流胸膜腔, 同时补足血容量;如持续出血, 引流量多则应尽早实施剖胸术。急性心包压塞往往病情危急, 可先作心包腔穿刺减压缓解, 同时输血补液, 争取剖胸抢救时间。查到出血点或破口后用手指按压出血部位, 可予缝扎;如属左前降支或其他主支, 须在体外循环下行缝扎术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3 经验教训

处理胸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 在遵守治疗原则的基础上,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仔细思考, 灵活运用, 果断采取治疗措施。这例患者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析判断病情, 果断采取治疗措施, 赢得了时间, 缩短了病程。是临床中极其少见的病例之一, 给我们在以后的临床诊断治疗上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胸部损伤护理 第9篇

资料与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95例, 男60例, 女35例。年龄22~79岁, 平均 (48.8±21.6) 岁。95例研究对象中, 有80例具有明显的外伤史, 而15例有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后到医院就诊时发现。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 以及胸闷不适、发热和咯血等症状, 患病时间1~5 d, 平均 (2.5±1.7) d。

CT检查方法:均采用螺旋CT对95例研究对象进行平扫, 其中进行增强者45例。CT为GE公司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或HDCT750, 层厚层距10 mm或5 mm。

结果

病灶分布情况:在95例研究对象中, 其中多层螺旋CT临床表现肋骨骨折20例, 气胸15例, 血胸45例, 混合型15例。病灶在肺叶上段20例, 病灶在肺叶中段20例, 病灶在肺叶下段55例。病灶分布于外周的有55例, 分布于中央20例, 分布具有随意性20例。具体病灶在单侧、双侧及优势分布, 见表1。

CT平扫表现:关于胸部闭合性损伤的病因分析, 有的是因为外伤引起, 部分是由于肺部结节或占位性病变引起, 下面是对19例由于肺部结节性病变导致的胸部闭合性损伤的CT影像。结节性病参考Lindell标准, 结节的定义是病灶的直径<3 cm的椭圆形, 以及类圆形, 肿块是指病灶的直径>3 cm。其中临床表现最突出的是结节或肿块型, 有9例研究对象发现病灶为结节或肿块型, 占总病例数的47.37%, 其次是混合型, 刚强结节或小结节型。在9例增强的研究对象中, 增强前肺部病灶显示结节密度分布均匀, 但是增强显示后, 可见密度出现分布不匀的现象, 同时显示出中心密度偏低影像学特征。9例增强后均见强化, 强化幅度12.5~35.0 Hu, 平均23.7Hu, 呈不均匀强化。具体各类型的显影特点见图1~6。

结节性病变病理结果:通过仔细分析19例由于结节性病变而导致的胸部闭合性损伤, 发现有19例研究对象的病灶大体形状为不规则结节状或者是球状, 颜色呈现出灰白或灰色, 其中有8例质地较坚韧, 11例韧度中等。病理石蜡切片光镜观察, 发现19例研究对象病理标本肺泡结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 伴有纤维组织以及肉芽肿的形成。与有关文献报道相符[2,3], 肉芽肿组织中主要包含多核巨细胞、巨噬细胞以及上皮细胞等。在19例研究对象的组织标本中的多核巨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均发现有卵圆形或圆形, 表现空泡状的隐球菌孢子。

讨论

胸部闭合性损伤是指胸部或肺部等遭受创伤后皮肤或黏膜完整, 不与外界相通, 但有器官或组织的损害。胸部闭合性损伤可引起张力性气胸。气体张力的来源是围支气管或肺脏的活瓣样伤口, 造成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膜腔, 呼气时由于活瓣闭合气体不能排出, 致使胸腔内气体有增无减而形成张力, 压力逐渐升高, 形成张力性气胸[4]。张力性气胸可产生伤侧肺受压萎陷, 通气量大大减少, 胸内张力将纵膈推向健侧, 健侧肺受压[5]。出于纵隔移位, 可使腔静脉扭曲, 减少回心血流, 引起循环衰竭。有时气体也可进入胸壁软组织, 形成胸部、颈部及头面部皮下气肿。张力性气胸为气液胸或血气胸[6]。 (1) 受伤后短时间内可表现严重呼吸困难, 鼻翼煽动, 发绀并伴有休克。严重缺氧的闭合性损伤患者烦躁不安, 甚至昏迷。 (2) 常伴有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 (3) 伤侧胸壁饱满, 肋间隙变宽。呼吸幅度减弱, 气管向健侧移位。 (4) 胸部叩诊呈鼓音, 心脏浊音界移向对侧, 听诊伤侧呼吸音消失。随着机动车的数量以及人们从事高空作业的机会增多, 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也越大, 出现胸部闭合性损伤的数量也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据相关文献报道, 胸部闭合性损伤属于一种心胸外科疾病, 目前关于胸部闭合性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是胸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

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过去1年间95例经手术或者体外穿刺活检证实属于胸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 分析其肺部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改变。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CT扫描, 所有患者随访超过半年。其中多层螺旋CT临床表现肋骨骨折20例, 气胸15例, 血胸45例, 混合型15例。病灶在肺叶上段20例, 病灶在肺叶中段20例, 病灶在肺叶下段55例。病灶分布于外周55例, 分布于中央20例, 分布具有随意性20例。上述结果表明在胸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中, CT扫描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胸部闭合性损伤还由于是肺部的结节性病变, 导致肺泡破裂而诱发的气胸, 多表现为结节肿块病灶, 且多分布在肺外围及胸膜下, 胸膜增厚较多见。肺血管纹理局限性增粗深入肿块或结节内, 结节肿块周边可出现晕征, 均提示隐球菌感染, 及早行穿刺或支气管肺活检以及病原学检查, 可早期诊断, 积极治疗, 避免肺外扩散。

参考文献

[1]陈爱桂.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在不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中医, 2013, 35 (8) :1276.

[2]吴仕龙, 王国平.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对肋软骨创伤断裂诊断的应用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 2009, 14 (4) :324.

[3]王秀焕, 汤立新.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胸部外伤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新疆医学, 2012, 42 (3) :90.

[4]李仁, 曾秋华, 喻立军.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胸部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 6 (6) :32.

[5]孔令文, 卢仁福, 谭远康, 等.应用ISS和NISS评估伴严重胸部损伤的多发伤患者并发症与救治结局[J].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8 (7) :580.

上一篇:学生顶岗实习的利与弊下一篇:正确面对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