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绿化建设刍议

2024-07-05

高校校园绿化建设刍议(精选12篇)

高校校园绿化建设刍议 第1篇

高校档案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社会上其它类型档案而言, 其中所蕴涵着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更加丰富, 具有系统性、现代性和前沿性的优点。高校档案是学校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依存关系

(一) 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产物

高等学校自建立的那一天开始, 就同步产生了校园文化, 每个学校所产生的校园文化内涵不尽相同, 但是都与档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成果通过档案形式保存下来, 是在不断丰富和充实档案的内容。高校档案与高校发展建设同步, 真实地记载着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长期的教育管理、教学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的文化成果, 涉及高校管理、科研、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各个方面, 是学校精神的积累和延续, 是学校历史的真实体现, 是服务于学校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

(二) 高校档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档案是学校发展建设各个阶段的历史见证, 记录着学校的发展轨迹。因此说, 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经验的积累和传播者, 并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高校档案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 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可以凭证过去, 指导现在, 规划未来,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形成校园特色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推动高校文化建设

(一) 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首先要做到依法治档, 依法治馆, 使其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首先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制定实施细则, 按照国家教育部27号令的要求, 建立指导高校档案工作的管理办法, 成立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 对学校有关档案工作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建立诸如查借阅制度、库房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其次要建立健全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 让他们在岗位职责指导下, 按照科学的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再次要完善学校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大工程、重大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要有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参与的机制。最后要增强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各归档立卷部门专兼职档案人员的档案意识, 重视档案工作, 增强档案的敏感性, 能够及时将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和电子文件整理、移交并送到档案馆, 保障学校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和档案资料的完整、系统、准确。

(二) 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 应收尽收, 应归尽归

在学校每年集中归档时期, 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应深入到各立卷部门, 对档案资料进行甄别鉴定, 应该接收进馆的档案进行立卷整理后必须接收进馆。档案工作人员还要树立参与意识,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 并把在这些工作中产生的档案资料收集齐全, 把其中有价值的档案整理移交档案馆。档案馆也应采取各种方式丰富馆藏内容, 如走访学校各立卷部门和教职工, 动员他们把自己手中的珍贵档案资料移交进馆, 特别是学校知名人士的档案资料、各立卷部门作为资料随时查阅的重要档案资料。在档案接收进馆工作中, 可根据不同的档案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收集方式, 包括纸质、音频、 (下转第192页) (上接第176页) 视频、网络等多种介质, 提高档案收集工作的力度和深度, 丰富馆藏内容, 夯实高校档案的文化底蕴。

(三) 加强档案编研工作, 传播高校档案文化内涵

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有效利用馆藏档案资料的重要途径。编研工作不仅能使大量零散的档案资料更加系统, 更加有条理, 而且还能把大量馆藏档案的精华提炼出来, 供利用者查询借鉴。通过编研工作, 能够将学校建校以来许多鲜为人知的档案史料公布于众, 把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成果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展示, 能够提高学校的影响力。校园文化隐藏于高校档案之中, 通过编研也能将学校多年办学所产生的文化底蕴公之于众, 最大限度的展示学校的各项成果。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和指导, 为了使编研成果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更好的指导实际工作, 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编研选题要与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如编制学校《年鉴》、《校史》和《大事记》等, 出版学校宣传画册, 建立或丰富学校校史馆展出内容, 创办学校建校以来所取得各项荣誉的展览, 都能使全校师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历史, 以及多年来形成的办学经验和特色, 知晓学校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情况, 增强自身使命感和“我以学校为荣”的成就感, 树立尊师重教、爱校如家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作为学校历史的真实记载, 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 校园深厚的文化是在学校多年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其隐藏于档案之中, 并通过档案展现出来。充分利用高校档案, 让档案不再束之高阁, 利用其文化属性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 这是一项值得深入系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摘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思想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高校档案的重要性着手, 阐述了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依存关系, 并从规范档案工作、做好档案的收集和加强档案编研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和建议。

高校和谐寝室建设刍议 第2篇

高校和谐寝室建设刍议

寝室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加强学生寝室管理服务功能的发挥、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和优秀寝室文化的`塑造等工作,对改善室风,优化学风,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 者:丁建飞 朱慧 何成森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安徽,合肥市,230032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 和谐寝室 人际关系构建 文化建设

刍议高校基层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 基层党建 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在会见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代表时曾指出:高校党组织要紧紧围绕高校的中心任务,努力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在高校党组织和党员中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浓厚氛围,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和谐的校园大环境,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保证,是社会对高校的办学要求。

一、和谐校园建设内涵

高校承担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建设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榜样与示范作用。全社会高度关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并给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提出更高标准。构建和谐校园要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师生关系、教研氛围、校园环境为内涵,使高校成为一个生命健康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二、加强高校基层党建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高校的党建工作始终是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的的。和谐校园建设更是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统领校园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坚持加强基层党建,提高党组织的渗透作用,才能坚持高校办学方向,切实为高校的核心工作和改革创新提供领导和推动力量。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和谐校园提供组织执行力保障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加强高校基层组织体系,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科学严密的组织架构,把全校师生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对于和谐校园构建的全面覆盖。高校的师生党员是特别能贡献、特别能负责、特别能负责、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的一群人。他们既是和谐校园的建设者和组成因素,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能深入到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组织执行力保障。

三、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引领和谐校园建设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高尚校园文化

高尚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基,是大学之间相互区别的个性特征,是当代大学顺应时代发展的表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社会主导文化为基础,以学校的价值观为核心,即表现学校发展的文化进步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反映着校园文化在社会主导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融大学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校园风尚为一体,以高尚的、多样化得文化活动为表现形式,是大学校园建设的灵魂。

在高校中建设和谐、高尚的校园文化,就是要求教工党员充分发挥自身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导向作用,结合时代的主题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创设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载体,创新机制和载体,引领青年学生共同进步。

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思想政治素质最为优秀的一个群体,应当要求他们担当政治表率,关心国家大事,带头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发挥政治上的优势,实践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生党员积极活跃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着青年学生的朝气与活力。大学生党员应引领青年学生,充分发挥朋辈效应,在培养校园精神和课余文化等各个方面发挥导向与激励、约束与调适、凝聚与辐射的积极引领作用,引领青年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使青年学生不但是高尚校园文化的受益者,更成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者。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融洽师生关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诺认为,人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这时,每个人都寻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获得他人的尊重、帮助、关心和爱护。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工作被人们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能够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的职业会受到重视。

所以,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培育师生员工的组织归属感和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员工的组织归属感,是指师生员工自觉地将自己看成学校集体的成员并对学校建设和前景产生一种寄托的情感。师生员工满足了这种内心需求,就会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学校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为学校的建设注入澎湃的活力。一所院校的和谐发展,同样离不开师生的和谐关系。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根植于爱”,只有真心实意地热爱、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用爱心感化、教育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工作中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配合。现在的大学生,他们远离父母,特别需要我们在生活、学习上关心,使他们感受到家庭一样的温暖。

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应发挥教工党员“师德标兵”的示范作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推行“双导师制度”,即作为学生的专业导师,也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基层党支部通过“一对一”结对等形式,组织有热情、有能力、在同学中具有威信及亲和力的教工党员与特殊青年学生直接对话,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同学解决身心健康、生涯规划、学业管理、行为矫正、素质发展和日常生活等多方面问题。同时在学生推进感恩教育,将大学生对于良师的感谢传达给教工,进一步促进教师职业价值的自我实现,形成良性的心理激励机制,从而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活跃教研氛围

高校为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这就决定了高校应当将培养勇于将青春奉献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丽事业的,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的新一代大学生为目标。和谐校园建设必将以创建活跃教研氛围为重要内涵,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的和改革创新方向。高校必将以代表性的学科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这些学科专业代表着学校的生机、活力以及学校前进发展的最终方向。

高校基层党建应着眼于学科建设并形成特色专业,鼓励全体师生在专业领域有所有建树,为和谐校园建设铺路搭桥。制度上建立科研激励机制,注重专业教师培养,形成科研团队,加快特色学科的形成。

同时大力构建科技创新活动体系,规范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通过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专业对接的形式,在校园中深入普及、全面活跃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指导、吸收广大青年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培养专业水平硬、创新意识强、具有市场竞争里的人才。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澳中的过程管理,进一步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学生党员要培养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科研风气,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努力学习实践,成为专业发展的标兵。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校园生活环境

校园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景观环境和教育教学设施,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硬件条件,是培养师生员工情感归属的物质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在现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促进校园人文景观设计与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园林建设理念,使之成为课堂空间的延伸。基层党组织应把握方向,将校园精神、塑造校园文化和美化校园进行了较好结合,创建高校地标建筑,成为广大师生传承崇尚科学、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标志。同时,营造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氛围,共同参与设计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人文景观,打造师生员工情感归属的物质条件。通过校园人文景观设计,创造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促使学校机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提高,进而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

和谐校园建设始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以人为本”,即发挥“人”的创造性,也注重“人”的需求。在全方位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还应听取师生意见,不断审视、修订目标,结合新任务和新目标,准确着力于实际工作,才能把握正确方向,推进高校的核心工作,办成社会满意的大学。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孔令梅.和谐校园建设初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

[2]褚志梅,李霞霞,谭俊明,孙维富.论高校党建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0(9).

[3]路建平,李磊.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5).

高校校园绿化建设刍议 第4篇

1、网球运动的特点

1.1、网球运动的生理特点网球运动属于技术型隔网对抗型项

群, 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有氧运动, 经常参加运动可以提高自身的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它是在一个有限的场地内不断奔跑与对方争夺时间与空间的游戏, 攻守转换快, 衔接性高, 对判断精准度要求极高。要求参与者必须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动作, 对提高人的反应能力有极大的提高作用。网球运动是一种有氧运动, 经常参加网球运动可以提高人体运动系统和心肺系统功能。

1.2、网球运动的心理特征网球运动比赛时间长变化多, 对参与者心理素质要求极高。

实践表明:一名有成就的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一场水平相当的比赛中在比赛相持的最后阶段关键比的还是个人的心理素质。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与他的智力、个性特征、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状态、社会心理特点、心理自我控制调节技能、心理障碍等方面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运动员的动机行为、情绪的控制、自信心、和注意力四项心理品质对运动员成绩影响极大。网球球运动竞技性特点不仅培养人们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品德与情操, 还能产生兴奋、愉快、机敏、乐观积极的心理。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网球比赛能够排解压力, 使人心情舒畅, 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 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在校内形成的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 是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换言之, 就是指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 以及承载它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 她是直接影响高校师生的软环境, 对于浓郁人文氛围、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弘扬主旋律, 都能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是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品牌的重要体现。

校园文化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 主要是指校园物质环境, 这是精神文化结晶方式的实体存在;二是制度文化, 主要是指各项校纪校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人际交往活动的方式;三是行为文化, 主要指师生员工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各类群体、社团的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的校风、班风、学风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要建设好大学校园文化这座大厦, 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遵循着以物质文化为基石, 制度文化为屋架、行为文化为砖瓦、重点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品位, 增添校园学术氛围,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逐步形成文化层次多样的校园文化体系。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娱乐青年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行、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应把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 作为指导思想, 在种种校园文化活动中, 积极引导学生, 逐步孕育一种民族的爱国主义的文化氛围。网球运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着高雅的文明礼仪。通过构建高效网球文化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种及其深远的意义。通过发展运动设施和举办大型网球活动提高校园人文文化建设有一定现实意义。对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品格有一定指导意义。另外, 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显示:我国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 营养状况继续改善, 但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 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20年间, 我国学生耐力素质持续下降, 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阶段性下降;儿童肥胖率已达8.1%, 尤其是大城市中的男孩, 超重及肥胖率达25%以上;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增加, 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2.5%, 初中生为59.4%, 高中生为77.3%, 大学生已达80.0%。网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网球运动是一项容易接受并且运动量可自行调节的运动, 在高校容易开展, 普及率高, 能够全面锻炼身体。所以, 通过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点, 网球运动是重要途径之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体育文化建设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 掌握更多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 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 竞争与发展是同步的,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竞争便是知识与本领的竞争。

3、网球运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3.1、网球运动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学

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有较高的理想和价值追求。高校网球文化有其自身的价值取向, 影响着大学生所追求的目标, 规定着他们的言行举止、日常学习生活习惯, 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网球文化倡导自身所特有的价值观念, 大学生在长期网球活动中, 网球的规则、制度和礼仪规定着他们的言行, 经过长期的实践, 逐渐转化为自身所拥有的特质, 融合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高校应该营造良好的网球运动氛围, 规划各自开展网球运动所具有的崇高理念和目标, 在大学生的情操、品德教育上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运动竞赛、体育沙龙和网球征文等活动创造一定的文化氛围, 引导大学生形成崇高的价值观的形成。

3.2、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现代网球运动长期保持着高雅、礼貌、文明的文化氛围, 这种氛围来自多年来的传统习俗、管理者的管理以及网球人群的意愿。”在网球场上, 应该遵守网球运动的礼仪, 学会注意自己得体的仪表、待人接物的礼貌态度、尊重他人、公德心等等。经常打网球, 良好的网球文化氛围会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并将这种影响转移到日常行为中, 从而提高人的道德修养。高校应大力开展网球竞赛, 大力宣传与弘扬具有“绅士运动”美誉的网球文化, 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3.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谦虚自信的优良品质。

网球技术是在认真学习、谦虚谨慎、不怕困难的基础上训练而成的。心理状态对网球比赛的影响尤为显著, 一场网球赛在一定意义上实际是一场战斗, 选手能发挥80%的水平已经是很好的状态了, 所以网球运动员必须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而在网球谦虚的内涵中还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尤其是对技术不如自己的对手表现的一种尊重和大度。网球规定的礼仪中对球员的自身品质是一定的约束, 比如:在对打的过程中如果对方的球超出底线要主动的向对方呼报。赛后要和对手握手等。这些特定的网球礼仪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和谦虚自信的优良品质。

3.4、培养学生以礼待人、文明高雅的气质。

网球运动常被称为“贵族运动”和“高雅运动”, 之所以有这种称呼是由于最原始的网球运动起源于宫廷之中, 网球运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仅限于贵族运动。网球比赛过程中非常注重礼节, 对于球员的衣着打扮、使用的球拍及言行举止等有较多的讲究, 球员的行为应像贵族绅士一样彬彬有礼, 尤为表现出一种尊重他人的行为, 如球员与教练、裁判、观众及其他球员之间要以礼相待, “谢谢”和“对不起”是网球场上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等;而作为观赏者的观众也应举止文明, 观赏途中不能随意走动和鼓掌, 这些礼仪都体现了网球运动的文明与高雅。这些礼貌用语的规定不仅培养球员的文明礼节, 而且这种氛围无形中对观众也是一种熏陶。长期的网球比赛自然影响着全体学生的价值观。

3.5、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网球文化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基层的网球比赛大多属于球友之间互相切磋球技, 并无裁判的裁定, 界内或界外由球员裁定, 这是基于比赛双方球员的诚实和信任。在基层的网球比赛中多半都是没有裁判的情况下进行的, 双发的对打只有通过信任制。在双打的过程中同伴之间要通过密切的配合精心的合作才能把双方的水平发挥的极致。因此运动员必须做到诚实, 诚实守信的态度贯穿在整个网球比赛中, 网球运动对培养球员诚实守信的品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3.6、培养专注力, 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在网球比赛中, 必须要有高度的专注力, 将注意力集中到球上, 一旦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就极容易出现失误。球员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不得不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长期有意识的行为必将成为自己无意识的习惯。促进人际交往能力正是网球运动的一项重要功能。因为有共同的爱好, 大家都来到网球场进行球技交流, 网球文化中所凸显出的尊重、诚信、谦虚正是人际交往中的法宝。在网球场上, 能够接触到社会上各种层次的人, 和他们交朋友, 能够增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增长阅历, 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网球运动真好迎合了这一需要, 通过网球运动建设校园文化不仅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而且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品行修养,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同时, 高校可定期举办适应大学生参加的网球运动会, 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学生可以在比赛中学到网球的规则和礼仪, 通过不同层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熏陶。另外, 也可以通过报刊、文化长廊和校园广播进行体育文化宣传, 让体育文化氛围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 无形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影响。

4、结论

网球运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运动礼仪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网球场地设施、网球竞赛的开展都无形中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在网球文化的潜移默化下能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高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加大对运动设施的投入以不同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 浓厚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成长有一定促进作用。网球运动和校园文化相辅相承互相促进。高校应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建设与网球运动的内涵, 以网球运动为载体, 以体育比赛为手段制定相关措施, 全面辐射全体学生, 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其中, 全面提高校园文化建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2007.

[2]于宾.论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7.19 (4) :17-19.

高校校园绿化建设刍议 第5篇

【摘 要】 本文就有关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个概念作了辨析,探讨了本科院校教师个性化培养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团队培养途径。要制定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标准,建立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创造条件,让教师团队深入一线市场,积累实操经验;引入兼职教师,让真正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人进入到本科教师的队伍中来。

【关键词】 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一、有关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个概念辨析

1、本科高校

本科高校是指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能力和基础的学术能力的基础高等教育阶段。在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应该获得基本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应该在这一阶段做好在毕业之后走入社会进行创新创业工作的相关准备。对于本科院校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一样重要,因为就现在的就业情况而言,学生在毕业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够走上正常的工作岗位,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来对已有的就业压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流,因此在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本科老师所应该肩负起的责任,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意义就显得十分重大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本科高校的教师队伍逐渐朝着高学历的方向转化,也就是说,本科高校教师整体的学术水平很高,但是普遍的情况是,教师在之前的人生经历中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长,而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很少,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老师能够在创新创业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的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就会很少,以此为前提,教师本身个人能力和个人经历的缺失对学生的成长和培养也是极其不利的。

2、创新创业教育

对于本科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在帮助本科生进行毕业后的就业创业做准备的,但是针对当前教师普遍缺乏创新创业相关常识的现实情况,针对高校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要求其执教老师一方面具有创新创业的经验,同时还要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能够从理论上为学生的相关专业问题进行解答。但是事实上在具体的操作当中,要寻找到能够达到以上要求的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简单的办法是在高校现有的老师当中进行选拔和培养,让这些教师组成高校创新创业的队伍以此来帮助老师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向学生渗透相关创新创业的知识。对于教师而言,要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在创新创业教学的过程当中提出问题、积累经验,因为事实上,无论是理论积累的不足还是实践经验的偏废,都会让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受阻,就创新创业本身的定义而言,也要着力注意课程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事项。

二、本科院校教师个性化培养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团队培养途径

1、制定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标准,建立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的创新能够让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事半功倍。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二者同等重要不能偏废,就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体制而言,正常的考评体系当中,不可能允许教师挪出科研的时间来进行创新创业教学的实践。很大程度上,学校的教师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成为了阻碍高校创新创业相关建设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的问题在于,很多高校尽管已经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很多好的想法不能得到实行,在实际操作当中,很多政策也缺乏可操作性,这也是实际工作中创新创业教学不能有效实行的原因。

要制定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教师的培养标准,不能将主讲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纳入到之前教学科研双向考察的体系当中,而是要着力构建一种与创新创业教师的实际工作性质相适应的考察机制,具体而言,就是要将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与创新创业教学相关的社会实践纳入到对于教师的考核当中,将其当做一种对于教师的绩效考核,以此来减轻教师的科研压力,让教师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科研创新的具体工作当中。

在具体的考察上,要严防纸上谈兵的情况发生,因为对于教师来说,其本质功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课堂毕竟不是语言的竞技场。在课堂里教师把问题说清楚、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是最重要的,让学生能在实际学习中得到成长,才是本科生创新创业教学施行的根本和关键。评判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时,讲课能力和表达水平只是表象,教师仅仅能“把话说明白、说精彩”是不行的,需要本科院校的教师乃至教师团队在创新创业领域有很强的洞察力,对所教授的专业领域有很深的了解,有很深的理论功底。因此,学校要从多维度考察教师的创业创新教学的相关工作。

与此同时,还要构建具备创新创业属性的教师团队,只有老师们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提升学生对于所学课程的信心,帮助学生既得到知识水平的提升,又提高动手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2、创造条件,让教师团队深入一线市场,积累实操经验

应该看到,当前本科教师队伍的构成中硕士、博士毕业生是主力,这些教师可以说“刚出了学生门,又进学生门”,大多数一线的教师缺乏在社会上创新创业的经历,没有在一线工作的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能量的发挥。因为教师不具备实际操作经验的话,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跟随这类教师学习的过程中,不大可能获得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可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第一,定期安排教师到一线市场参加实践。通过创新创业的实践操作,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认真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想方设法着力弥补。一线市场的创新创业实践中,要求教师定时提交心得体会,督促教师们认真对待创新创业的社会实践,消除教师的惰性心理,坚决防止教师在实际操作中走形式、不作为的情况发生。本科院校成功的关键重在教学,重在管理,这里的管理不仅仅要针对学生,更要针对老师。在现行的体制之下,老师的工作被认为是铁饭碗,一旦进入体制内,就意味着进入到了收入和保障的保险箱,为了破除这种思想引发的惰性,要引入末位淘汰机制,不能只对学生进行高压管理,对教师却得过且过,这样的话,学校将是没有前途和未来的。

第二,要通过添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方式提高本科院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技能。为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学校要出台专项的奖励政策,设置专项基金,引导本科一线创新创业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保证教师在指导这类实践课程的时候,个人的经济状况不受影响,不会因为参加了与个人科研和理论教学不相关的活动就在其职称评定和个人收入上有负面的影响,从制度上保障教师参加类似的实践教学无后顾之忧。

3、引入兼职教师,让真正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人进入到本科教师的队伍中来

创新创业的精神来自于亲身实践,对于高校来说,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创新创业的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在其过程中也会面对诸多阻力,花费很多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尤其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短时间内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师资是既定的事实。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与其花费很大的成本,让本身强调理论学习的老师转化成具有创新创业思维的老师,尚不如从社会上直接引进已经具有这样精神特质的人来担当学校的老师。这样做,一方面能够节约这个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提供一手的优质的教师资源,来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和理念的树立。

在具体的操作上,学校应该动用已有的社会资源,从社会上选拔那些已经在创新创业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的人,让他们走进学校作为兼职老师承担创新创业教学任务。在人才选拔的标准上,要求这些兼职导师,一方面要具备很好的创新创业经历,更重要的是他们本身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也要基本符合大学老师的标准。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兼职老师承担课堂创新创业教育任务,并不意味着在学校本身的体制架构之内取消创新创业老师团队的培养,而是要将体制内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和体制外的兼职老师创新团队建设结合在一起,让双方在开展创新创业课教学上,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互补,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做好毕业之后进行创新创业的准备。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高校中提倡创新创业教学,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大学阶段做好准备,迎接毕业之后可能面对的挑战。本科院校在以往的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并着力培养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是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做出的适宜、恰当的调整。同时就学生而言,也可以为学生开辟不同的成长空间,让学生在大学的生活当中获得多种不同能力的提升,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好基础,这也是适合当前学生现实情况和现实需要的举措。作为普通高校的教师,应该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当中着力注意与创新创业相关教育教学有关的知识,在日常的学习当中提升自己,以期帮助学生在未来人生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成.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所需要注意的问题[J].解放军学院学报,2004(3)12-13.[2] 崔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几个应用途径[J].哈尔滨大学恒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45-46.[3] 梁中.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程[M].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7)78-79.[4] 胡春宝.创新教育建设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45-46.[5] 李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J].现代教学,2012(2)85-86.[6] 谢永成.建设中的“个性化”与创新创业教育[J].青年教师,2014(3)88-89.[7] 崔净梅.试论本科院校教师的自我修养[J].牡丹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5-56.【作者简介】

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刍议 第6篇

关键词:廉政文化;腐败文化;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257—02

2005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校园廉政教育是我国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对廉政文化建设进行深入思考,并探索出在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两种文化的对比

在多元社会里,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任务极为艰巨。廉政问题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因而对廉政文化和腐败文化应有清醒的认识,并保持鲜明的立场。

(一)廉政文化的价值观

1.节俭观。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21世纪物质文明极大丰富、对经济效益片面追求的现实环境下,人们的物质欲望不断膨胀,似乎对金钱的追求才是人生唯一的目标。精神文明建设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享乐主义思潮泛滥,虚荣心导致了腐败思想的产生。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青少年树立节俭意识、培养节约习惯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第一步。做到勤俭节约、淡泊名利,青少年就能全心投入到科学文化的学习中,在学习中陶冶情操和提高品格。树立好节约观,让虚荣心没有存在的空间,廉政文化就容易走进高校校园。而教师为人师表,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角,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为青少年作树立榜样,办公杜绝浪费、降低不必要的消耗,倡导低碳生活、消除比品牌、讲排场、办红白事送礼等做法。

2.诚信观。诚信是一切社会的运行基础,无论是在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历史中,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最具生命力的就是诚信的品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经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源泉。诚信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行政人员坚持诚信就能作到优质办学;教师诚信,就能作到不拘泥不教条,传授知识明晰,有启发性;学生诚信,就会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和勤于学习。目前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改革之路。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应本着诚信的理念寻求转变之路,设立契合于社会需求的学科和专业方向,教师应适应人才培养的形势,多学习,多钻研。高校所形成的诚信氛围将感染学生戒骄戒躁,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有正确的认识,成为尊重知识的诚信社会个体。

(二)腐败文化的表现

1.羡腐思想。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羡腐心态,笑贫不笑贪、腐败有能力的思想难以根除。谁能递上钱谁就有能力,自己有钱递不上去或没钱办事,就是没有关系,不认识“大官”。大多数羡腐的人以官职高低和权力大小区分人,职位越高代表着越腐败,对善于察颜观色的人就越喜爱。这样有羡腐心态的人一旦得势后,其结果可想而知。由于羡腐心态的存在,公务员行事看上司的脸色,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领导服务”,为“升职服务”。和同事拉关系时可以满面春风,在窗口对老百姓可以冷若冰霜,还有相互效仿的趋势,可谓前腐后继。可见羡腐心态的传播性和腐蚀性。要遏制极易蔓延的羡腐心态,模范人物的力量很重要。当今社会正在逐渐消除这样一种看法——认为模范特立独行、不合群,模范有着光辉的人格,他/她们并不是弱者,他们的勇气和毅力正在与有羡腐心态的人作着坚决的斗争。模范应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模范品格的写照,模范能从焦裕禄、沈浩、马永顺等人民公仆的身上汲取力量,做为推动自身和社会前进的动力。模范应是我们身边的人,更就是我们自己。只有自身构筑起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才能让羡腐心态在自己这里急刹车,切断腐败蔓延的思想链条,让廉政文化占据我们的时空,自己才能成为廉政文化的主体和受益人。

2.“人治”思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把治人者视为贵人,治于人者视为贱民。中国历史上不乏德才兼备的百姓之官,但值得考虑的是人治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治人者的个人素质和价值取向,治于人者的命运受统治者摆布的可能性极大。可见“人治”并不是最佳的治理模式,与此相对,现代的管理准则是“以人为本”。

相信“人治”会造成官员与人的本质间的疏离,似乎官职具备了人格属性,处于某职位官员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不再可见,而官职的虚拟人格发挥着“治人”的效力。“以人为本”则是揭示和屏弃官员的虚拟人格,还官员以人的普遍性。管理不以培养顺民为宗旨,而是考虑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和谐共处与发展。官员的权力是老百姓赋予的,官员的利益与百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权力不用来为老百姓谋福利,社会经济就难以发展,文化就会腐朽落后,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根本利益,就不是以人为本,必将成为时代的罪人。教师的权力是学生赋予的,老师应备好每一课,珍惜课堂每一分钟,以教育学生健康发展为本职,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和启发学生。有些教师走向体罚学生的另一极端,即放任学生,对学生间的矛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不关已,只当不知。殊不知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高校青少年更需要教师的指引。有些教师把保持教师尊严等同于保持外表体面、保持距离美或做人圆滑世故。教师不应扮演“治人者”的角色,而就是“以人为本”的操作者,认为知识太多、讲原则、太认真的教师不适合“治人”的观点显然是不可取的,知识的多寡、与利弊应以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来判断。

二、廉政文化与素质教育的统一性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做人与读书是相互统一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读过爱,就不会懂得去爱;如果没有读过人,就不会成为人。“廉”自古以来就为中国伦理所重视,有诚实、正直、清廉之意。国家强调廉政文化要从小抓起,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应进行廉政文化教育。

(一)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廉政文化教育

1.提供信息、扩大学生视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利用多种渠道扩大学生的廉政文化信息量是对青少年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张贴廉政海报,开辟廉政专栏,播放廉政宣传片,进行廉政广播,开展廉政文艺创作活动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廉政文化节应发挥文化的熏陶作用,着眼于社会和青少年的未来,避免廉政文化教育的形式化,不仅关注细节问题,更应用心评价学生是否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廉政文化信息作为健康有益的信息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种精神给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廉政思想,认识廉政文化,塑造廉政人格。

2.加强学生素质、磨练意志。有了廉政的品格,还要具备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抵御利益诱惑的能力,这需要坚强意志,人的意志是可以在青少年时期进行培养的。有些人认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意志的磨练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历史上在科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不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磨砺,其坚强意志成为人生不竭的动力,如牛顿、富兰克林、杰弗逊、爱因斯坦等既是杰出的科学家,又是伟大的经济学家、政治家或思想家。同样,马克斯、恩格斯以及中国许许多多民主革命人士的革命意志也都是在读书求学中磨炼出来的;中国古代许多“廉洁自律”、“奉公尚公”的百姓之官其精神也都源于自身的文化修养。可见廉政文化是与中西文化紧密结合的,结合的关键在于人,在于人格的统一与完整。我国长期实施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完整人格为根本目标,而“减负减负,负负得正”的现状令人失望,我们应更好地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廉政文化教育的不可分割性。

(二)教师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教师肩负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因此教师的廉政观念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作为教师,首先,应认清自身岗位,敬业爱岗。教师应把传授知识作为首要职责,尊重教师职业和教师岗位。珍惜学生时间是廉政文化的一种表现,而上课敷衍,浪费学生生命,就是向每一位无辜学生传播腐败文化。作为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教师应抓住育人的每一个机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解决矛盾作为工作重点,让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由模糊变得清晰,变自私为无私。其次,教师应挖掘各学科的廉政文化素材,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各学科是相通的,与廉政文化同理。廉政文化并不是在思想政治课上学习记忆的条条框框,如果不与其他学科相互贯通,廉政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各学科也因失去了人的因素而与现实人生格格不入。廉政文化素材作为一个学科的文化背景是取之不竭的,只要教师善于疑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很容易获取的,它会让枯燥的学科理论或事实获得历史生动性。最后,管理上倡导“阳光”服务。无论是辅导员、班主任还是高校行政人员都是为学生服务的。要在校园内打造廉政文化氛围,需进行信息公开,以便于取信于学生,增强廉政文化建设信心,如学生评价标准公开、收费信息公开、奖惩信息公开、就业信息公开等,让学生都参与到竞争和监督机制中来。依靠廉政文化建设,校园更易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慧萍.廉政文化的历史渊源及时代价值[J].甘肃理论学刊,2006,(6).

[2]朱丽文.古代中国封建官吏腐败的原因[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3]莫小春.关于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7,(13).

[4]王永谋.当前非廉文化的根源、表现及对策[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1).

校园文化建设刍议 第7篇

首先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有了理念才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有追求,有了追求才有可能成功。现在有人提出很多新的教育思想,比如强调创造性,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学校是个文化场所,它不是生产一个螺丝钉,不是生产半导体零件。学校是和人打交道的,是思想和思想的交流,是情感和情感的沟通,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对学校的工作特点不理解,没有自己的追求,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文化。

其次,要把办学思想和理念转化为教师的共同追求。如果学校的先进理念只是为少数人所理解、接受,那还称不上是学校文化。在我们区内,我认为榆次五中做得较好,他们在每年的新生培训和爱国爱校的传统教育中,都要组织师生学习学校的校训及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相反,有些学校,请了许多大学的专业人员帮助设计办学规划、办学理念,弄出的东西很漂亮,但不是从自身的土壤里面长出来的,所以没有变成学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追求,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那只是纸上谈兵。要使广大教师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最重要的是发动教师、组织教师参与教育改革。譬如,这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思想观念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我们还用原来的思想观念去进行课程改革的话,那是不能成功的。

再次,应建立相应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那么,我们制订这些规定和措施是为了什么呢?它与我们的办学理念一致吗?它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吗?它与整个学校文化融为一体了吗?管理的目的本来是为了目标的实现,对于学校来说,就是为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怎样建立起人性化的、弹性的管理制度?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最后,学校要形成办学特色。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办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实际上,办学理念明确,能被教师认同,并最后变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学校就一定会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是人才荟萃之所,是人与人直接交流的地方,有自己的特色是顺理成章的事。人和人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但特色的形成也不是几个人议论议论“搞一个什么特色”就能成为特色的。特色要靠细心观察、长期探索、多方面互动以及用心栽培来形成。

一个学校有自己的特点,才有竞争力。现在没有学校淘汰制,如果有的话,首先淘汰的就是没有特色的学校。这个道理很简单,你到商店买衣服,那些没有特点的衣服总是卖不掉的,而最有特点的衣服总是最先被买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学生当然希望自己的一技之长、性格中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够有机会得到发展,而不想在学校里被埋没。一个学校一旦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有这方面特点的孩子,家长就会努力把孩子送往这个学校。

另外,学校文化与教师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动力。

现代教师组织行为的观点认为,按照行政工作的特点来领导学校、管理教师是不合适的。教师具有自由职业的特征,教育改革的动力应该来自教师自身。教师如果处在被动的地位,教育改革自上而下一层一级地推进,结果跟原来的目标往往有很大的差距。作为学校来说,重要的是要建设自己的文化。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不能简单地套用市场运作的方法,即使按照市场的办法来选择学校,学校自身的凝聚力、学校内部的竞争力也还是要体现在学校自己的文化上,体现在教师文化上。

从学校领导的角度来说,所谓教师文化首先就是教师的发展。学生有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师的职责;教师也需要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也是我们的责任。对教师我们不能只使用,而不关心他们的发展。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关注教师的成长、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教师的成就感。教师的发展至少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教师所需要得到的帮助是不一样的。教师没有发展对一个学校来说是很不幸的事,当然最不幸的还是学生。一个优秀的校长应该制订出每位教师的发展规划,要让教师自己感觉到,创新的一步一步发展是有目标的,学校清楚,他自己也清楚。如果一个教师感到他在学校里就是上上课,不知道将来在精神上、业务上会怎么发展,那他会很不安心;反之,他就会和学校取得高度的认同,把学校作为他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一所学校营造出教师发展的浓烈氛围,教师都有强烈的发展动机和明确的发展目标,那么这所学校一定充满活力,具有不断向上、创新的盎然生气。

其二,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形成教师讨论的气氛。要鼓励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理念,不同教学方法的交流。有人认为,一个教师团体的内部争论是教师文化的核心。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没有不同的思想,一个人说了大家都认为好,这不是这所学校的幸运,而是一种灾难。特别是一些有威信的学校领导,一些有威望的老教师,尤其要注意对不同思想、不同观念、不同行为的支持。学校就是学校,学校在很多方面和机关、企业都不同,它是一个知识的、文化的、思想的场所。知识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文化的沟通,都是它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这种文化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熏染,就是一种陶冶。学生会感受到各种不同风格的存在,从而知道,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现象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是我们教师队伍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教师没有交流,大家不动脑筋,不想问题,死水一潭,这是很可怕的。少数人动脑筋,大部分人跟着跑不是好现象。怎样营造一个教师内部自由争论的气氛,是一种境界。

刍议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 第8篇

一、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足球文化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足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技术, 从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 拓宽学生知识面, 丰富相关体育文化知识, 逐渐建立积极向上的校园足球文化环境, 以课内足球教学为主, 以课外相关足球活动为辅, 鼓励师生积极参加, 从多个方面进行协调配合。

二、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现状

1.认识不到位

许多小学, 尤其是农村小学, 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校园文化的内涵, 对于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认识很不具体, 没有意识到足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这些认知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 制约了其发挥作用。

2.创新力度不够

部分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时, 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缺乏创新性, 难以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积极地参与文化建设。虽然严格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但是取得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如何合理地联系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和教学。

3.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一些小学没有认识到对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认为小学教育只需以优秀的学习成绩为目标, 在保证安全工作的同时提高学生成绩即可, 所以, 将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挪用在其他地方,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三、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对策

1.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不应该只注重眼前, 关注学校生存和适应问题, 还应该考虑未来的长远发展, 因此, 在确定长远的发展目标时, 不仅仅要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 还应该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推动力, 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 体现个人价值。

2.积极推进校园足球活动

各地区学校在积极开展学校教研活动的同时, 应该积极主动地推进校园足球活动, 定期开展专题讨论, 研究学校足球文化建设问题。体育教师应该一边学习, 一边针对具体实践活动开设适合地方学校的课程, 每年在体育课中实施, 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此外, 还应该加强校本课程中“协调、沟通、公平竞争、分享、自信、团结”等建设。

3.完善校园足球各项制度建设

学校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足球文化建设, 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体育活动, 如, 校级友谊赛等, 各地区学校足球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应该包含业余训练时间和比赛时间, 给予一定的工资补助, 同时应建立政策将体育教师的校园足球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学时。严格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 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 指导学生在课余参加训练和比赛。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 安排体育教师参加教练员培训班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学习, 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只有掌握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科学知识, 教师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足球的发展状况, 更加科学地开展体育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建设校园足球文化, 全面提高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水平。

5.建立整体的评估体系和奖励机制

相关教育机构应该对各地区学校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实地考察, 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评估标准, 指导和评估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奖励和表彰做得比较好的单位, 帮助实施效果不好的单位, 促进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此外, 对学校应该进行整体性的评估, 针对校园文化所涉及相关因素, 制定不同的评估标准, 采取差异化的评价方式, 不只是依靠单一来源的数据来评价学校的教学成果。

总之,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较为艰巨的工作, 为了成功地开展文化建设活动, 学校有关管理者应该从整体发展角度出发, 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 在保证学校个性特征同时, 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 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以更好地建设校园足球文化。

参考文献

[1]杨君, 阳德华.普通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7) :163.

[2]苑琳琳.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J].校园文化, 2012 (07) :68-69.

刍议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第9篇

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 是人们在互联网络这个特殊的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流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总称, 它包含了人的心理状况、思维方式、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网络文化呈现出以下几种特征:

1. 技术依托性

网络文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只要有一种网络技术被开发出来并得到广泛运用, 就会出现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如“博客”文化。

2. 开放性

在互联网上, 不同观念的创造者所输入的信息良莠并存, 使各种不同的社会道德观念和伦理原则在网络上无限制地得到传播, 任何一件具备足够能量的事, 只要在网络上公布, 立刻就可以传遍全球, 可能成为全球网民关注的焦点。

3. 虚拟性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人们可以通过想象, 通过网络将现实生活中无法充分表达的矛盾、情感、思维表现并公布出来。人们网络传播中享有高度自由、便捷和互动的同时, 不能不看到黑客、色情、病毒、网络犯罪等大量社会问题的产生, 这也正是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的负面影响。

4. 平等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 网络文化是一种“平等文化”。网络在本质上不存在任何中心和权威, 每个人都可以处在世界的中心, 到世界的任何一个点都是等距离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力失去了它以往的作用, 话语权出现扁平化和自由化倾向。

5. 难操控性

网络文化很难通过现实社会中的行政命令、道德伦理以及法制规范来控制。究其缘由, 一方面使用电脑和进入网络时代是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革命阶段的必然结果, 并不是人们思想意识中凭空想出来的。另一方面意识领域和管理领域还没有真正认识和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和控制方式。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教育的影响

近年来,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事业始终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各地方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大力推进网络文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网络文化创作空前活跃, 网络文化产品和网络服务内容日益丰富, 网络文化阵地不断坚实壮大, 网络文化管理体系也日臻完善, 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样式, 网络文化前所未有的丰富内容, 对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交往沟通方式、思维方式、道德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同时, 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0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置身于网络文化的大氛围当中, 应当积极主动地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网络文化观念, 并以此指导他们的网络行为, 努力把网络文化建设成校园文化的新亮点。

青年大学生不仅是网民中的主力军, 也是整个青年群体的佼佼者。他们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 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其历史使命能否顺利实现。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泛滥和监控系统的缺乏, 使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了扭曲和错位。大学生中出现了思想观念西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减弱、现实情感冷漠化、社会交往能力退化、法制观念淡漠等不良倾向。并因此产生了一些不良行为, 尤其是他们生活在网络社会, 容易把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的一些规则放到现实生活当中, 结果引发人际关系淡漠虚假、思想腐化堕落等社会问题的产生, 所以如何对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教育, 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三、加强高校网络文化的思考

1. 加强互联网络的管理和建设

从宏观上讲, 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战略前沿, 加强对网络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提高文化装备的技术水平;更加重视网络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和研究开发力度, 在抵御破坏性信息侵袭的同时, 要确保网络文化的优秀成果能更快地传输到各个相关领域并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占领网络文化前沿阵地, 改进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手段。只有国家在宏观上加强了网络的管理和建设, 才能保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高校应组建并培养一支政治素养高、熟悉思想政治工作、熟悉网络技术专兼职结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这样可以充分起到引导者和把关人的角色, 利用网络化的教育手段, 获取和发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或清除, 引导学生利用正确有益的信息, 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时性、主动性和服务性。

2. 与时俱进, 更新教育观念

网络文化的平等性特点带给教育界的思想核心是平等的互动教育, 传统的权威教育思想应根据情况弃之不用。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平等的“交互式”信息沟通方式, 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知识的教授转向对他们识别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在网络中有能力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教职员工应当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技术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 进一步改善学习环境、改革课堂教学以适应学生喜欢体验式学习、协作学习和网络社交的特点。在教育者集中的师范院校, 要更多的开展网络教育的研究, 加强网络素养的教育实验, 并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各高校可以通过深入调查, 找到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 以新颖的方式打造校园网站, 加强对校园网站的宣传, 凝聚人心, 然后利用校园网站来进行大学生网络教育。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等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利用博客、微博、邮件、QQ、飞信等多种方式加强和学生的交流, 通过网络交流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3. 加强德育教育, 应当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各种手段教育大学生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面前保持头脑清醒, 自觉地选择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 抵制资本主义腐朽、反动的思想。要引导大学生牢记社会期望和肩上的重担, 在网络时代增道德强伦理意识,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多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事, 不做违背社会道德和褒渎文明的事情。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 要通过引人入胜的教育形式, 使青年大学生产生道德认同感, 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从而启发他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身份, 文化身份由民族传统、思想方式、价值观等一系列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识形态构成。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薪火不熄的传承, 塑造了世界历史上最悠久、最博大精深的文化,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华文化的精华越来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网络文化的出现, 能增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抵制和消除西方文化中的不良影响。

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及其身心发展, 而且对大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引导他们在遇到挫折时积极地去调节、完善, 而不是在网络虚拟的人际关系寻找心理上的暂时满足。要帮助大学生在正确对待网上人际交往, 充分利用网络, 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面的同时, 适当控制对网络的依恋, 注重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人际交往。

由于网络文化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和不可控制性等特点,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就显得很重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 注意正常而规律的生活, 调整精神状态, 上网有节有度。学会辨析网络信息的能力,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头脑, 能够分清网络内容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学会克制自己, 抵御各种诱惑。要把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 而不是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

网络文化的出现无疑对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冲击,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因势利导, 扬长避短, 将传统校园文化和网路校园文化有机融合, 使校园网络文化成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 推动高校教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先琳, 陈权.对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4

[2]黄文玲.高校网络文化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4.1

[3]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高校校园绿化建设刍议 第10篇

一、校园一卡通功能介绍

校园一卡通信息管理系统是针对学校的综合管理而设计开发的。该系统综合采用的IC卡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 将银行卡金融功能与校园卡校务管理功能融合在一起, 由银行与学校联合发行校园卡, 在学校范围内凭此卡就可以完成各种消费支付和身份识别, 真正体现“一卡在手, 走遍校园”。它集收费管理、证件管理、教务管理、师生考勤、食堂管理、机房管理等多种功能, 将学校各个系统连成一体, 动态掌握每一持卡人情况, 不但满足了学校不同管理层次的需要, 而且解决了各种规格管理卡的兼容问题, 为校园师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方便和快捷, 同时也为校园电子化建设、学校财务管理提供了一个数字化信息发布平台。一卡通在校园网中起着通行桥梁的作用, 通过它与学校其他管理系统模块的信息连接, 将整个校园连成一个数据网, 使校园各方面的管理, 尤其是财务管理实现高度信息化。

由于校园一卡通系统投资模式不同, 导致运营管理校园一卡通的主体也不近相同。与之对应, 高校校园卡系统财务管理主要有三种模式:投资方管理模式, 校财务处项目代管理模式和校财务处委派的独立核算模式。

二、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信息化平台和数据中心缺乏统一标准, 信息共享性能差

高校机构复杂, 财务的数据来源多, 也基本上没有一个对整个高校管理信息进行集成的管理平台和数据中心, 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例如很多高校内部没有一个跨财务、教务、学务、后勤等部门的信息系统, 财务部门不能及时从其他部门及时获得学生学籍、贷款、住宿等信息, 其他部门也无法及时从财务部门获取学生的缴费信息等等。另外考虑到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机密性等原因, 使财务信息不能与学校其他相关部门共享交换。

2. 财务管理信息的落后迟延

由于财务信息资料的特殊性, 现行的高校财务信息系统仍然立足于财务部门, 对外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仍是财务报表。由于在财务信息的传递中, 工序上和时间上的复杂化, 使得所提供的信息只能是对历史的数据和基本信息的阐释, 提供的信息只是反映过去一段时期学校的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总结。财务信息系统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3. 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增大

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财务信息的保密性特征与财务信息公开性特征相矛盾。网络是一把“双刃箭”, 高校在利用网络寻找信息的同时也把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 决定了网络财务安全性较低, 风险性较高。财务信息安全除了受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影响, 还受黑客恶意攻击等潜在威胁。

三、校园一卡通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 加快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提升学校财务管理水平

校园一卡通系统不仅规范信息来源的格式, 提高信息录入质量, 而且强大的身份认证系统又为财务数据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使财务信息的相互共享交换成为可能, 提高了学校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整合度, 加快了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提升了学校财务管理水平。

2. 改进财务管理方式, 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校园一卡通平台借助强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把繁杂的财务数据交由计算机处理, 使财务管理实现了从事后到实时的转变;校园卡中电子钱包功能使用便捷, 可轻松交纳各种小额零星费用, 省去了现金管理、现金结账、上缴结算等环节, 使收费部门工作强度大大减少, 部门设置及人员配备也适当减少;同时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也会变得更加容易, 能够使会计信息披露更为充分及时,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3. 加强高校收费管理, 杜绝“小金库”现象

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缺乏支持财务统管的技术手段, 致使高校在预算外资金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收款不上交、坐收坐支、私自挪用和私设“小金库”等现象。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应用, 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校园内有偿服务费用的支付和各种费用的缴纳, 完全通过校园一卡通系统结算, 直接转入相应账户。如持卡人到校医院看病, 可用校园卡交纳挂号费、医药费, 学生到教材中心购买教材、到图书馆检索复印资料、参加计算机考试交纳报名费等, 均可通过校园卡实现交费过程, 无须使用现金, 加强了“收支两条线”管理。使经办人员挪用公款无机可乘, 杜绝了收入不上交、账外循环的“小金库”现象, 保证了各项经费的及时足额上缴, 实现学校财务统管。

4. 增强资金调控能力, 提高资金运作效益

校园一卡通改变了校园消费的现有模式, 将所有在校提供的有偿服务机构的账户资金集中起来, 学校可以根据一卡通平台提供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 从中获取及时信息做出合理判断, 对这些沉淀资金统一调度, 有利于学校周转使用, 减少筹资成本, 从整体上增强了学校对资金的调控能力。

5. 加大对后勤的财务监管力度

校园一卡通的应用, 校内大部分资金的往来业务包括二级单位部门的有偿服务资金收入和资金的划拨, 都通过一卡通运作。由于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 某些经营服务工作由社会上的经营实体来承担和管理, 通过资金往来可以了解这些实体的经营情况, 对收取经营实体资产占用费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起到了保障作用。

6. 增收节支, 为创建节约型校园提供技术保障

校园一卡通在电控和水控等方面的应用, 将会对学校水电费的支出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由于高等学校的规模一般较大, 而水电费支出的沉重负担也曾困扰着学校。如何更好地进行水电费的控制与管理, 各个学校也都有各自的做法, 收效不等。实施一卡通工程后, 校内用电用水实行刷卡消费。

参考文献

[1]陈丽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探讨.会计之友, 2009 (1) .

[2]荆利.谈校园一卡通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会计之友, 2009 (9) .

[3]蒋珊.浅析“一卡通”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教育财会研究, 2005 (2) .

高校校园绿化建设刍议 第11篇

摘要: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内涵提升,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疏离人才培养目标,职业特色不够鲜明,执行落实不到位和文化品位不到等问题。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开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一要遵循教育性、互补性、务实性相统一的原则,二要注意保持专业应用性、职业选定性和行业指向性等高职教育的个性特征。

关键词:校企合作  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的四项职能中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文化传承。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党和国家赋予高职院校的光荣使命。

1 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已占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注重和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对综合国力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内涵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合作与竞争并存,各国之间的竞争是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其中尤以文化竞争越来越突出和激烈。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科学文化研究和科技创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青年学生,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增加综合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2 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目标。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合作,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起来,培养出既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又具有职业技能素养的职业人,能够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3 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但由于我国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不长,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高职教育理论,大多数高职院校多由中专校或中职校升格而来,积淀不深,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不够全面,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内涵,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4 加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承担着引领先进文化和培养引领先进文化的未来社会人的重任,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塑造在精神品质、智慧能力和体魄诸方面获得充分发展的合格人才创造良好的精神条件和环境氛围。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地,不仅要培养技术技能高手,更要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优良品行的社会人。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和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由于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存在疏离培养目标、没有鲜明特色、制度落实不够和文化品位不高等不足。

2.1 文化硬件投入不断改善,却疏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得力于政府财政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各高职院校在文化硬件建设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校园的整体规划更加科学,布局趋于合理,建造了相关的文化场所和人文景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却存在着物质文化建设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疏离的问题。由于缺少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系统的理论支持,某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盲目模仿本科院校的模式,未脱出职业特点;某些高职院校则明显的带有以往中职校的印记,出现定位较低的情况。

2.2 精神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却没有鲜明特色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训、校歌,学风、教风等通过雕塑、标语等遍布校园;在校园推行核心价值观,凝练师生员工精神意志,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某些高职院校在开展精神文化建设时也出现了盲目跟风、简单模仿等问题,忽略了地区、城市、专业、服务对象等具有明显识别特质的事项,并不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

2.3 制度文化建设趋于规范,执行落实不够

制度规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各高职院校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都采取了诸多的方法与措施,某些高职院校还借鉴企业管理方法,在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等规范制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事业单位的心理优越感,也带来在落实执行相关管理制度规范时不能够认真到位的问题,出现有制度不执行、有规范不遵守的现象。

2.4 行为文化建设丰富多彩,文化品位不高

各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上都相当重视,团学部门和教辅单位都组织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尤其是通过开展与专业、职业相关的技能比赛等活动,更是有效促进了学生由“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但由于青年学生辨别能力不强和指导教师人力有限等因素影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存在着品位不高,甚至较为低俗的现象。

3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分析大学与社会外部关系如何发展时指出:“展望未来,将产生最激动人心的管理方式——高等学校与企业的联系。”这种联系便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的“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尤其需要行业、企业的共同参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提出“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整合学校举办方、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资源,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努力实现校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文化互补、管理互通,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校企深度合作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在这些合作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合作与融合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的主体是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指向“人”这一主体,都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与主要方式。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将能够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良性运行,促进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的有效实现。

校企文化的对接与融合要遵循教育性、互补性、务实性相统一的原则,围绕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为载体,用优秀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丰富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内涵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人员互动交流、教学内容设计等途径,实现全方位的对接与融合,使二者形成一种合力。这种基于企业文化理念所产生的校园文化,势必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作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并逐步内化为个体的内在素质,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同时,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要注意保持专业应用性、职业选定性和行业指向性等高职教育的个性特征,同时还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进行,具有高职院校主体文化特征,又蕴含着企业文化气息的学校文化,而不是完全企业化了的学校文化。不应该是一种物理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化学反应。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培养出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职业素质为核心的,以扎实的专业理论、高超的职业技能为基础的,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无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罗时髦.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曾琦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凌海波.高职校园文化内涵与建设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4]麻富游.基于职业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0(1).

基金项目:

本文系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11年课题“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DGZ20110006)。

作者简介:

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刍议 第12篇

一、大学城校园文化的特点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载体,由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积淀成的校园风气、基础设施、文化氛围、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与物质形态的总和。它是直接影响高校师生的软环境,对高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着巨大影响。大学城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大学组织形式,其文化有着与一般大学校园文化所不同的特点。

1. 区域性。

大学城是若干所大学在政府、高校、社会等多种力量的参与下在某一地域集聚而成的高校集合体。它是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开发、文化发展与传播、旅游观光等多重功能。基于大学城内各大学的互相开放,从理想形态来看,整个大学城是一个完整的区域,高校之间是融合的、兼具资源共享的特性。因而,大学城校园文化是一种和谐的区域文化。

2. 开放性。

大学城应与周围的社区融为一体,大学的文化资源是面向社会开放的,而所在社区的公共设施,如公共交通、社区服务也是共享的;大学城校园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学城内各高校之间是没有围墙阻隔的,各高校学生可以跨校选课,这体现了大学城校园文化的极大开放性。

3. 共享性。

大学城具有现代化的体育馆、实验室、图书馆和各种场馆,不仅吸引了本校学生参与活动,也有利于开展大型的校际文化活动;同时,各高校的校园网络互联,网络平台以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信息传递速度快、互动式交流等特点,吸引了众多高校师生的眼球,成为大学校园最重要的文化传载平台。网络的迅速发展,为大学城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二、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大学城制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大学城的制度文化指在主管大学城的教育行政部门及大学城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制定的适用于大学城内高校、社区、企业等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合作协议等。制度文化是大学城的软环境,是大学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联结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它是在物质文化的支撑下由精神文化凝结而成的,充分体现了大学城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要求。从大学城制度文化建设来看,它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大学城新校区大多沿袭老校区的制度文化,新的制度文化大多没有形成或者即使形成了,还没有在师生心理上得到认可,一时难以成为制度文化。另一方面,新的环境带来新的情况,校方制定制度多从短期内达到安定、和谐的局面考虑,较少从长远的角度、文化的高度来认识与思考。

2. 大学城精神文化出现断层,文化建构主体缺位。

大学城的精神文化指大学城内高校、社区、企业和商业等主体所共同形成的一种内在的价值观念、行为风范、人生理想、道德规范的认同感,具体可体现在大学城的指导思想、理念、定位、特色等方面。然而高校新校区由于建校时间短,缺少包含校园文化精神的历史性建筑物、标志等校园物质文化,缺乏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校园景物,缺乏老校区的历史厚重感。老校区在历史中积累、沉淀下来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在搬迁中出现了流失,原有的文化活动没有完整的继承,导致了新校区文化底蕴的缺乏和人文气息的不足,从而形成了精神文化的“断层”。

3. 大学城各高校校际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欠缺。

各校相对独立、教学资源共享是构建大学城的基本理念之一。大学城的优势应在于将各所高校聚集在一处,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学城内各高校独自发展、自我封闭现象仍十分普遍,忽视资源共享。每所学校根据各自办学特色,都建立了各自的图书馆、体育场馆、实验设施等。就图书馆而言,各所学校的图书馆中分别藏有的特色鲜明、类别各异的图书,但彼此之间不相互开放。制度上的制约降低了图书的有效利用,导致有的学校现有的大量图书闲置在本校又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从各校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来看,高校主要着眼于本校的活动,各大高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缺乏。

三、推进大学城校园文化构建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针对目前大学城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强化大学城基础设施建设的文化理念。

大学城内的校园建筑和自然环境即物质文化最好能体现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这些物质条件直观反映了大学城的一种文化氛围,凝结着“大学城人”的传统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凝结着极为丰富的精神财富。因此,大学城的校园建筑和公共设施应该时刻感染和熏陶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师生,使人感受到一种人格化的力量。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说,校园的“长廊连同他们华贵的圆柱,也将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每一块砌墙的石头必定会给学生以美和真的熏陶”。因此,在具体建设物质文化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大学城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所蕴含的整体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体现“大学城人”的共同价值理念和文化追求,体现大学城的整体精神和风采。同时,作为大学城文化建设主要载体的高校应该继承、创新老校区的文化精神,在自身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着力建设符合本校历史传统而又充分展现本校特色的物质文化,“和而不同”,发挥大学城的独特资源优势,构建科学化和人文化融于一体的大学城。

2. 完善大学城的制度文化建设。

在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中,制定体现以人为本的各种校园文化制度尤为重要。大部分高校新校区的规章制度基本沿用于老校区,由于大学城校区与老校区在地域条件、物质资源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别,因此,既要善于挖掘老校区在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并结合现代大学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又要针对新校区特点,建立一些与之配套的新的规章制度。同时,大学城校园文化构建要对其目标及特色作出明确定位,并搭建相应的组织平台和交流平台,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建立形式多样的管理组织体系及大学城信息网络平台,出台诸如《大学城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大学城文明公约》等相应制度文件,从而为大学城文化构建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软、硬环境支持。

3. 营造大学城精神文化氛围。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楼是重要的,但绝非大学的全部,更非大学的目的。在大学城文化建设中,如果说新校区的物质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学发展迈出的“左脚”的话,那么必须紧接着迈出“右脚”,即精神文化建设。一座缺乏深刻文化内涵的大学城不可能培育出高质量的人才。当前,大学城缺乏的正是大学应有的文化气息。因此,建设大学城,精神文化建设必然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学城可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文化氛围;传承老校区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塑造大学城的个性;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突破新、老校区的地域阻隔等来促进大学城的文化建设。

4. 建设开放、共享、多元的大学城文化。

上一篇:叉车作业下一篇:河南省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