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腹部手术史范文

2024-06-13

下腹部手术史范文(精选7篇)

下腹部手术史 第1篇

现将我院32例有下腹部开腹手术史的卵巢肿瘤行再次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4年2月至2008年10月, 因剖宫产、异位妊娠、黄体破裂、子宫肌瘤等有开腹手术史的卵巢良性肿瘤32例纳入本研究。术前通过病史、盆腔检查、肿瘤标志物CA125、癌胚抗原、甲胎蛋白、B超或者彩超检查, 必要时行CT检查确诊为良性肿瘤。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别行腹腔镜手术或再次开腹手术。腹腔镜组17例, 平均年龄34.5±4.4岁, 平均体重48.6±5.3kg。开腹组15例, 平均年龄36.3±5.6岁, 平均体重50.5±5.4kg。腹腔镜组卵巢畸胎瘤7例 (双侧3例) , 卵巢单纯性囊肿3例,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例, 卵巢巧克力囊肿4例, 卵巢黄素囊肿2例;肿瘤直径平均5.1±1.4cm。开腹组卵巢畸胎瘤5例, 卵巢单纯性囊肿3例,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2例, 卵巢巧克力囊肿5例;肿瘤平均直径6.4±1.2cm。所有手术切除标本, 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肿瘤。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腹腔镜组采用全身麻醉。开腹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腹腔镜组应用wolf腹腔镜及相关设备。取头低臀高位和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后, 脐孔上缘气腹针穿刺进入腹腔, 注入CO2气体建立人工气腹, 气腹压力维持在12~13mmHg。于该穿刺点将腹腔镜10mm套管穿刺器穿入腹腔, 抽出管芯, 再沿套管插入腹腔镜观察。腹腔镜指示下避开粘连部位于下腹两侧放入10mm、5mm穿刺套管, 成功后进入腹腔镜器械。常规探查腹盆腔各脏器, 如有粘连先行分离。对年龄<50岁者, 行囊肿剥离术;用单极电凝切开卵巢皮质至囊壁进行分离切除囊肿, 剥离面电凝止血。囊肿较大时, 先吸出囊液再行手术。绝经后妇女以及40岁以上亲属中有卵巢癌患者, 或者有其他高危因素者, 则行患侧附件切除术;用双极电凝钳夹患侧输卵管间质部、卵巢固有韧带、骨盆漏斗韧带后剪断。取出标本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

开腹组按常规手术步骤操作。

切除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 两组术后均常规抗感染治疗。

腹腔镜组术后6h取出导尿管并下床活动;开腹组术后24h取出导尿管并下床活动。

两组病例中, 巧克力囊肿患者术后均口服息隐12.5mg, 共服3个月。

1.2.2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 (发热、感染) 及术后镇痛例数。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17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腹病例。开腹组1例肥胖患者腹壁切口脂肪液化感染, 予换药7天后行腹部伤口Ⅱ期缝合, 切口愈合。腹腔镜组1例术后出现剧烈疼痛, 于术后给予吗啡10mg镇痛。开腹组11例使用镇痛泵镇痛, 4例予吗啡10mg肌内注射镇痛。术后发热指体温1次>38℃。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例数、术后镇痛例数、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感染例数均少于开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见表1。

2.2 两组腹腔内粘连及脏器损伤情况

两组病例中发现11例 (34%) 有不同程度粘连, 其中大网膜与腹壁切口、子宫切口、附件粘连有3例;附件与盆侧壁间粘连有2例;附件与子宫粘连有2例;膀胱与子宫前壁粘连4例。

两组均无脏器损伤。

2.3 其他手术并发症

腹腔镜组2例感咽部不适, 考虑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有关, 予以对症处理后缓解;4例感肩部酸痛, 未作处理, 自行缓解;肿瘤破裂及内容物外溢8例, 其中卵巢畸胎瘤4例。

开腹组肿瘤破裂及内容物外溢6例, 其中卵巢畸胎瘤3例。

两组均无术后出血及化学性腹膜炎。

2.4 随访

随访最长4年, 最短3月。开腹组1例术后5个月盆腔内出现直径表1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5cm的囊肿, 考虑为巧克力囊肿复发。

3 讨论

3.1 关于盆、腹腔粘连

以前将有开腹手术史作为腹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 但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及手术器械的发展, 现在有下腹部开腹手术史患者作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提高, 并显示出其优越性。

再次开腹手术从原切口进入, 难度增加, 手术时间延长, 出血量增多, 瘢痕切口愈合时间长, 感染率增加, 手术视野有限, 对远处粘连部位情况不了解, 不能给予处理。开腹手术时因术者手部和纱布操作干扰, 容易形成脏器表面炎性水肿及粘连。开腹手术是引起腹壁切口下粘连的高危因素[3]。再次开腹手术可进一步加重腹腔粘连, 患者容易出现慢性盆腹腔疼痛, 慢性肠粘连症状。再次开腹手术腹部伤口拆线时间延长, 增加了住院日。

腹腔镜手术伤口小, 术后伤口恢复快, 不存在瘢痕伤口难愈合的问题。腹腔镜下视野开阔清晰, 可及时发现开腹手术不易发现的情况, 可了解脏器粘连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分离。腹腔镜手术是在一个密闭腔内手术, 无开腹手术肠管等脏器暴露于空气中的干燥蒸发作用, 肠管浆膜面损伤小;器械操作, 术者手不用进入腹腔, 减少了滑石粉等异物残留腹腔的机会, 再次发生粘连可能性比开腹手术小。腹腔镜手术不但能减少术后腹腔粘连, 而且又能同时治疗腹腔粘连, 并且治疗的适应证逐步扩大, 优势也越来越明显[4]。本资料显示:17例腹腔镜手术中6例有不同程度的腹腔粘连, 但均能在腹腔镜下分离粘连, 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腹病例。

3.2 关于预防术后化学性腹膜炎

预防术后化学性腹膜炎的发生是提高卵巢畸胎瘤手术质量的关键。卵巢畸胎瘤剥除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囊肿破裂。如若畸胎瘤在术中发生破裂、内容物外溢, 可以用吸引器吸出或用组织钳钳取出溢出物, 然后用温热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盆、腹腔[5]。本资料中腹腔镜组及开腹组卵巢畸胎瘤破裂及内容物外溢7例, 经上述处理后均未发生化学性腹膜炎。

3.3 关于卵巢巧克力囊肿

由于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腹腔内病灶呈播散性或多发性, 腹腔镜的放大功能可以发现散在的微小病灶, 减少术后复发。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有较大优势[6]。本资料显示腹腔镜组卵巢巧克力囊肿4例术后无复发, 而开腹组卵巢巧克力囊肿5例术后复发1例。

3.4 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腹腔镜手术切口小, 对腹腔干扰少, 术后患者疼痛轻、下床早、胃肠恢复快、切口感染少而轻, 预后良好[7]。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患者不再是腹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证[8]。对有腹腔镜手术经验的术者, 腹腔镜是附件包块手术的首选术式[9]。

3.5 关于腹腔镜手术需注意的问题

对既往有下腹部手术史的患者, 术前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症状、体征, 认真妇科检查以了解盆腔粘连程度并做必要的辅助检查。术前妇检时要触摸包块的大小、边界、活动度, 手捏下腹壁上提轻轻抖动, 初步了解腹腔及病灶周围的粘连程度。要熟知既往术前诊断、手术方式、手术过程、术后恢复情况等, 做到心中有数。

有下腹部开腹手术史的患者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最主要的困难是:如何成功建立气腹并完成第一个穿刺置入腹腔镜。本研究组腹腔镜手术采用脐孔上缘穿刺可以避开下腹部原切口下粘连的组织而防止发生意外损伤。置入气腹针后可用注水实验初步检验气腹针是否在腹腔内[10]。本资料显示:17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均用闭合式穿刺成功, 未出现穿刺损伤。第1穿刺孔成功后在腹腔镜监视下仔细观察盆腹腔粘连情况, 以决定第2、3穿刺孔的位置。

腹腔镜手术在直视下分离粘连。对于无或少血管、组织透明的网状粘连, 可用剪刀直接剪开。对血循环丰富的粘连组织, 可用双极电凝后再剪开。无临床粘连症状, 不影响下一步对原发病灶处理的腹腔粘连可不予分离。无谓的分离只能延长手术时间, 增加手术的危险性[11]。必须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后才能着手操作。

综上所述, 对于有下腹部开腹手术史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 通过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 分析前次手术的部位、手术类型及途径, 同时熟悉粘连状态下的盆腔解剖结构, 具有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巧, 行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再次开腹手术, 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目的比较有下腹部开腹手术史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行再次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的特点, 探讨有下腹部开腹手术史的卵巢良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操作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至2008年10月有下腹部开腹手术史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2例, 其中腹腔镜手术17例 (腹腔镜组) , 再次开腹手术15例 (开腹组) ,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发热、感染、镇痛例数、术后感染例数均明显少于开腹组 (P<0.05) 。结论有下腹部开腹手术史的卵巢肿瘤腹腔镜手术较再次开腹手术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体表瘢痕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适于临床应用。

下腹部手术史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B型超声引导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患者5例。5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59~89岁, 其中2例10余年前因前列腺增生症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 1例患者因膀胱结石于5年前行膀胱切开取石术, 1例于5年前因直肠癌行直肠癌根治术 (Dixon术) , 1例于3年前因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5例患者入院后因尿潴留予以留置导尿管失败, 因患者高龄或合并基础疾病手术耐受性差, 未能行膀胱切开造瘘, 均予B超引导下膀胱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材料及设备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包 (北京市天地和协科技有限公司) , 内有单腔中心静脉导管 (14G、20 cm) 、导管 (0.35、60 cm) 、穿刺针 (Y型防逆流瓣) 、导丝助推器、5 m L注射器、破皮刀、肝素帽、蓝空针、输液贴、透明敷贴、蝶形固定夹、洞巾、中无菌单、小无菌单各一, 消毒用无菌刷3个, 纱布2块, 无菌手套2副、止流夹。便携式B超 (迈瑞DP 6600便携式超声诊断仪) 。

1.2.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心功能不全者可取半卧位) , 用床旁B超探头在耻骨上2.5~5 cm处多方向扫查膀胱结构及充盈情况, 了解膀胱充盈的范围 (高、宽、深) , 选择腹壁最薄、液性暗区深度广、穿刺路径最短的部位作为穿刺点, 以避开肠管、腹壁血管、膀胱三角区、前列腺的方向进行超声标记定位。定位穿刺点及穿刺方向后, 了解穿刺通道有无肠管、腹膜等, 戴无菌手套, 常规消毒, 铺巾。在预定穿刺点以1%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至膀胱, 以18 G中心静脉穿刺针由局麻针孔处在B超实时引导下穿刺膀胱, 有明显落空感后回吸见尿液, 确定入膀胱腔, 再继续进针1~2 cm。由穿刺针内插入金属超滑导丝, 根据病人肥胖程度, 留置导丝10~15 cm。B超确认导丝进入膀胱后, 拔出穿刺针, 将皮肤切一小口, 顺导丝缓缓推进扩张器扩张通道, 沿超滑导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入膀胱, 腹壁外保留长度约2~5 cm, 退出导丝。观察尿液引流通畅, 安装蝶形固定夹后, 用导管包中缝合针线将中心静脉导管缝合固定在腹壁上, 并用透明敷贴固定, 连接集尿袋。

2 结果

本组5例均一次穿刺成功并顺利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手术时间2~5 min, 术中出血极少, 术后引流通畅, 无肉眼血尿, 无导管脱出等, 未见诱发原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原有疾病加重的病例。术后第1天尿常规提示镜下血尿, 于第2~3天后消失。5例患者留置造瘘管, 5~12 d后能自行排尿, 拔出造瘘管前2 d试行夹闭造瘘管, 证实能通畅排尿后, 拔出造瘘管。随访1~6个月, 其中1例因自行停止药物治疗后再次出现尿潴留, 其余4例患者恢复良好。

3 讨论

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是泌尿外科的常规操作之一, 自1976年Cook等[2]首次报告了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以来, 该方法逐渐代替了开放性的膀胱造瘘术, 多应用于导尿术失败或存在尿道损伤等禁忌证时[1,3]。既往文献报告的PS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9%, 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肠管损伤和严重的耻骨后出血[4,5]。尤其是当患者存在以下情况时, 传统的膀胱穿刺造瘘更易出现并发症: (1) 患者过度肥胖导致难以准确触及充盈膀胱者; (2) 穿刺时膀胱未充分充盈以及挛缩性小膀胱等; (3) 患者既往有盆腔或下腹腔手术病史, 有肠粘连可能者; (4) 前列腺肥大突入膀胱, 穿刺时易损伤前列腺导致前列腺出血。

B超引导下穿刺在临床应用中已较为成熟, 具有无辐射的实时监控、创伤更小、定位准确等优点[6], 通过系统的训练, 术者能在超声引导下对目标区域进行精准的穿刺[7], 将该项技术应用于膀胱穿刺造瘘, 能有效避开穿刺通道上的肠管、血管、腹膜, 降低了周围脏器损伤的风险。

本组对5例常规导尿失败的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膀胱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均一次性穿刺成功, 手术时间短, 出血少, 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所有操作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 选择腹壁最薄、液性暗区深度广、穿刺路径最短的部位作为穿刺点, 以避开肠管、腹壁血管、膀胱三角区、前列腺, 能有效降低周围脏器损伤的风险。 (2) 穿刺针细, 穿刺时阻力小, 膀胱无明显移位;扩张穿刺通道时留置超滑导丝引导, 避免穿刺通道丢失, 避免了误入腹腔、损伤肠管、血管等风险, 减少患者痛苦。 (3) 扩张通道时B超实时观察, 避免了传统盲穿时造瘘针穿刺过深损伤膀胱后壁甚至直肠的可能。 (4) 操作简单、方便, 患者痛苦小, 易于接受。 (5) 创口小, 且中心静脉导管材质柔软, 组织相容性好, 对膀胱壁无损伤, 刺激小, 患者手术及拔管时痛苦小, 术后不需要强制卧床休息, 对日常生活影响小, 护理更方便; (6)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较传统膀胱穿刺造瘘管细, 置管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引流速度相对较慢, 引流速度可控, 不易引起膀胱内壁脱落、出血。

B超引导下膀胱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尿潴留也有其局限性: (1) 若尿液浑浊、黏稠, 其管腔较细, 容易堵管;在穿刺前可试抽取少量尿液, 若尿液浑浊或血尿明显, 可经留置导丝以筋膜扩张器扩张至F 14-16, 留置peel-away鞘后再经导丝留置气囊尿管, 以加强引流效果;及时冲洗膀胱, 排出膀胱内血块, 以防止血凝块堵管; (2) 适合临时膀胱造瘘, 不宜长期留置, 否则可能形成管壁结石或容易堵管, 本组中留置5~12 d, 无结石形成, 置管期间引流通畅。中心静脉导管行膀胱造瘘, 具体置管时限因应用相对较少, 未见文献报告。

综上所述, 对于有膀胱穿刺造瘘指征患者, 当传统盲穿法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面临较高的手术风险时[6], 或患者身体耐受性差, B超引导下膀胱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缓解尿潴留更为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CornellKK.Cystotomy, partialcystectomy, andtubecystostomy[J].ClinTech SmallAnimPract, 2000, 15 (1) :11-16.

[2]Cook JB, Smith PH.Percutaneous suprapubic cystostom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J].BrJUrol, 1976, 48 (2) :119-121.

[3]Irby PR, Stoller ML.Percutaneous suprapubic cystostomy[J].J Endourol, 1993, 7 (2) :125-130.

[4]Ahluwalia RS, Johal N, Kouriefs C, et al.The surgical risk of suprapubic catheter insertion and long-term sequelae[J].Ann R Coll Surg Engl, 2006, 88 (2) :210-213.

[5]Dogra PN, Goel R.Com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 suprapubic cystostomy[J].IntUrolNephrol, 2004, 36 (3) :343-344.

[6]Jacob P, Rai BP, Todd AW.Suprapubic catheter insertion using an ultrasound-guided technique and literature review[J].BJU Int, 2012, 110 (6) :779-784.

下腹部手术史 第3篇

关键词:上腹部手术史,腹腔镜,创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现已成为胆囊疾病的首选疗法[1]。但是,有腹部手术病史,尤其是有上腹部手术病史的患者,常存在腹腔内粘连、解剖结构改变等问题,从而给LC的正常操作造成较大的困难,2013年1月~2014年1月,作者共对42例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术,通过总结分析相关数据,探讨其可行性和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院后行LC手术治疗的患者,将42例有既往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53.44±14.11)岁;上腹部手术类型包括胃癌根治术(16例)、脾切除术(4例)、剖腹探查术(4例)、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2例)、胃大部切除术(10例)、结肠癌切除术(6例)。将50例同期既往无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25~82岁,平均年龄(49.62±16.5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检查确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按常规LC术前准备。术中采用插管全身麻醉,头高脚低并向左侧倾斜体位。气腹成功后,按常规LC方法切除胆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留置引流率、胆漏、内脏及胆道损伤等并发症率,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成功率及中转率比较

观察组42例患者LC术治疗成功,4例中转开腹;对照组50例LC术治疗成功,1例中转开腹。观察组中转开腹率9.52%高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原因主要为:腹腔镜进腹无法显示手术野;胆囊被胃肠、网膜冰冻样包裹粘连,无法分离。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其他相关数据比较

对照组术中出血(18.27±0.81)ml手术时间(39.16±14.52)min,术后留置引流率6%,平均住院时间(5.0±0.5)d,无并发症;观察组术中出血(20.12±1.63)ml,手术时间(60.84±13.28)min,术后留置引流率90%,平均住院时间(6.0±0.5)d,无并发症。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上腹部手术史患者再次手术困难的原因主要有(1)粘连。手术导致的损伤、术中的冲洗以及炎症渗出等易造成术后粘连形成,以手术区域为主,影响再次手术术野暴露。(2)解剖结构改变。手术所致脏器切除、肠道改建、粘连造成的牵拉以及术后代偿生长可导致腹腔内脏器移位、血管走形改变,增加手术难度。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此类患者行LC术,关键在于手术适应证的选定以及解决好如何建立气腹和入腹通道,以及松解腹腔粘连,显露胆囊Calot三角等问题。

3.1 手术适应证

腹部手术导致的粘连及解剖结构改变对手术影响较大,根据临床经验,前次手术范围越大的、手术次数越多的,术后越易形成粘连,程度也越重。另外,原手术区域离胆囊区越近的,对手术影响越大,可行术前B超等检查参考粘连情况,对于个别粘连严重的,不宜行LC术。

3.2气腹及手术通道的建立

首先需选择手术区域及穿刺位置,因部分手术会导致脏器移位,上腹壁的粘连亦会影响气腹针的插入,为成功建立气腹及避免腹腔脏器穿刺伤,选择手术的第1穿刺点显得尤为重要。穿刺方法与穿刺点一般与普通LC术一致,根据具体情况也可适当调节,通常至少距原手术瘢痕3~5 cm以上[2]。预估脐周腹壁下粘连严重不宜直接穿刺的,也可先行小切口逐层进腹,即开放法建立气腹。此法可有效避免误伤内脏器官,特别是粘于腹壁的肠管;也利于气腹建立后腹腔镜的进入及探查,缺点为切口较大及术中漏气[3]。对此,可在鞘管旁缝合1~2针。建立气腹后,将腹腔镜置入腹腔,行常规的腹腔内探查,并为建立另外3个通道寻找合适的穿刺点,对于无法显示术野,或显示为肠管内的应及时中转开腹。进镜时所遇粘连可先尝试绕过,也可选择网隙和直接穿透。

3.3 显露手术区域

因上腹部手术的原因,腹腔内常有粘连,影响术野的暴露,需要进行分离。粘连常常是大面积、大范围的存在,以原手术切口及胆囊周边为甚。大部分的粘连比较疏松,较易分离;少部分较为致密,分离困难。对于这些粘连,原则上尽量少分离,只需暴露出足够的手术野即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意外发生。但是,胆囊周围特别是胆囊三角的粘连却是要尽可能的分离清楚,这样既有利于胆囊的完整切除,又有利于避免误损伤肝外胆管及胃肠等内脏器官。操作上,要小心谨慎,遇到粘连紧密,组织界限不清,解剖结构不明时应及时中转开腹,决不强行进行。区域显露后按常规切除胆囊。

综上所述,行LC术的患者,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较之无上腹部手术史的,在术中出血、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稍长,留置引流率、中转开腹率较高,两组患者均无胆漏、内脏及胆道损伤等并发症。所以,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治疗优势明显,安全可行,但要慎重划分手术适应证范围,术中操作也需仔细小心,尤其是腹腔粘连的分离过程,建议由对解剖结构烂熟于心,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主刀。

参考文献

[1]李浩,李哲浩,金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21例原因分析.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13(5):539.

[2]刘瑞文,陈健,于亚平.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应用体会.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18(10):765.

下腹部手术史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5年10月所收治45例有上腹部手术史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患者。其中, 女27例, 男18例, 年龄31~65岁, 平均年龄 (41.7±15.9) 岁, 上腹部手术史:胃大部分切除术17例、脾切除术1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10例, 其他3例;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一次手术, 距离本次手术时间为 (7.9±4.3) 年。

病例纳入标准[2]: (1) 术前经彩超、CT等检查确诊结石性慢性胆囊炎; (2) 符合手术指征; (3) 所有患者家属均在术前签署手术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 (1) 术前有两次以上手术史者; (2) 合并其他恶性疾病者; (3) 精神障碍者; (4) 临床资料不全或配合度较低者。

1.2 方法:

在全麻下, 根据患者之前手术切口类型调整本次手术切口, 在脐孔左侧、右侧或下缘, 距离原来手术切口瘢痕5cm以上部位进行切口选择;建立人工气腹, 术中人工气腹压力维持在1.6 k Pa左右;根据上述原则, 选取近脐部者为第一穿刺孔, 在不明病情时, 置入Trocar, 以观察腹腔粘连情况;在剑突下, 右锁骨中线或右腹前线肋弓下, 在无粘连处, 根据实际情况再置入第二个Trocar及其他操作器械;如果在腹腔探查中发现右侧腹壁粘连严重, 可于左侧无粘连处置入另一个Trocar;按常规操作, 采用钝、锐分离结合法分离右上腹部粘连, 将胆囊暴露, 采用钝性分离与电切相结合方法, 将胆囊切除, 术毕留置腹腔引流管, 术后3 d内拔出。

1.3 观察指标[3]:

观察所有患者手术成功率、中转开腹率及其他临床情况。

2 结果

本组45例患者中, 40例手术成功, 成功率为88.89%;5例中转开腹, 其中3例因腹腔内粘连严重, 经探查发现上腹部左腹壁、右腹壁均产生严重粘连, 无法显露术野, 另2例合并严重胆囊炎症及组织水肿, 无法清晰观察胆囊三角结构而转为开腹手术;全部病例均治愈。在本组研究中, 均未出现胆道损伤、邻近组织损伤及腔漏病例;平均住院时间 (4.7±1.4) d, 平均手术时间 (42.1±13.6) min。

3 讨论

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发生与饮食习惯、生活节奏等有直接关系, 任何会影响胆固醇或者胆汁酸浓度改变的因素都会导致胆汁分娩受阻从而导致胆结石形成, 继发慢性胆囊炎。在临床中, 静止性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可保守治疗, 不需要采取手术, 但是针对符合手术指征的急性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患者, 一定要及时采取手术, 若治疗不当, 极易合并胆道梗阻等严重后果[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最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 但是腹腔镜术适应证并无一致标准, 在临床应用中要灵活掌握。在刚开始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基层医院, 有腹部手术史, 特别是上腹部手术史患者应列为腹腔镜手术禁忌证;但是, 在经验积累丰富之后, 伴随技术越加娴熟, 可将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列为相对适应证[5]。

有上腹部史患者腹腔内均有不同程度粘连, 以原切口下方及周边组织粘连情况最严重, 粘连部分会导致气腹建立困难, 不利于腹腔镜手术进行。因此, 在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 第1穿刺孔的选择极为重要。普通腹腔镜手术可常规选择脐下穿刺, 但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多合并肠管和网膜粘连, 腹腔内粘连情况不明, 不利于手术进行。针对这种情况, 可采用开放法置入穿刺鞘, 逐层进入腹膜, 详细了解粘连情况, 推开周围脏器并疏松粘连, 避免伤及正常器官。在完成第1穿刺孔后, 第2穿刺孔应尽量有利于右上腹粘连及胆囊切除, 其他戳孔为避免产生粘连, 应在第2戳孔用电钩钝性分离处安全位置后再操作。在针对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 应充分分离各种粘连, 其中十二指肠、胃之间粘连较致密, 应小心分离。另外, 在解剖胆囊三角过程中, 应先游离并切断胆囊动脉、胆囊管, 最后游离胆囊, 如果出现游离困难, 可逆行切除胆囊, 若发现粘连严重, 可适当中转开腹。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本组45例患者中, 40例手术成功, 成功率为88.89%;5例中转开腹, 其中3例因腹腔内粘连严重, 经探查发现上腹部左腹壁、右腹壁均产生严重粘连, 无法显露术野, 另2例合并严重胆囊炎症及组织水肿, 无法清晰观察胆囊三角结构而转为开腹手术;全部病例均治愈。在本组研究中, 均未出现胆道损伤、邻近组织损伤及腔漏病例;平均住院时间 (4.7±1.4) d, 平均手术时间 (42.1±13.6) min。说明在熟练掌握技巧的基础上,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临床治疗中, 临床效果肯定, 手术时间短, 术后住院时间短, 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其中5例中转开腹均为急诊手术, 在腹腔内粘连广泛且致密的前提下, 无法进入术区及辨清粘连组织性质, 中转开腹可保证患者临床效果, 避免损失胃肠道。

综上所述, 对于有上腹部手术史的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患者, LC仍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首选方法;上腹部手术史不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绝对禁忌证。

摘要:目的 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5年10月所收治45例有上腹部手术史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深入剖析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表现。结果 本组45例患者中, 40例手术成功, 成功率为88.89%;5例中转开腹, 其中3例因腹腔内粘连严重, 经探查发现上腹部左腹壁、右腹壁均产生严重粘连, 无法显露术野, 另2例合并严重胆囊炎症及组织水肿, 无法清晰观察胆囊三角结构而转为开腹手术;全部病例均治愈。在本组研究中, 均未出现胆道损伤、邻近组织损伤及腔漏病例;平均住院时间 (4.7±1.4) d, 平均手术时间 (42.1±13.6) min。结论 对于有上腹部手术史的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患者, LC仍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首选方法;上腹部手术史不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绝对禁忌证。

关键词:腹腔镜,上腹部手术史,胆囊切除

参考文献

[1]余同辉, 黄奕江, 叶大文, 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3, 18 (2) :104-106.

[2]刘斌.上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11 (15) :83-84.

[3]严顺新, 孙阳, 王景明, 等.腹腔5次手术史行左上腹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6, 13 (4) :155-157.

[4]梅策略, 黄冰成, 简伟才, 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高龄腹部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 (6) :773-775.

下腹部手术史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98例患者, 男性24例, 女性74例, 年龄23~70岁, 平均52岁;有中上腹部手术史者11例 (其中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6例, 肝包虫内囊引流术后2例, 外伤性肠破裂术后1例, 外伤性脾切除术后2例) ;有下腹部手术史者27例 (其中阑尾切除术后21例,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5例, 膀胱结石切开取石术后1例) ;有妇科手术史者60例 (其中子宫肌瘤术后11例, 卵巢囊肿术后9例, 剖宫产术后13例, 绝育术后27例) ;所有患者术前X线检查均无肠梗阻特征。

1.2 方法

全组病例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术中建立CO2气腹, 对术前增加腹内压后腹部均匀鼓起无明显凹陷者取远离原切口至少5cm以上[3]部位置入气腹针造成人工气腹, 并将此位置作为第一穿刺孔位置放置trocar;对增加腹内压后腹部不对称鼓起伴有明显凹陷者采取小切口入腹腔“开放式”置入戳卡建立人工CO2气腹[4]。进镜后指导其他穿刺孔部位, 仔细由远至近、由浅到深剥离穿刺孔周围粘连并随时严密止血, 保证良好的手术野。显露胆囊后以解剖胆囊后下三角为主, 小心剥离周围粘连, 对胆囊三角粘连精密者可以采取顺逆结合法联合切除胆囊。第一穿刺孔周围无明显粘连者, 胆囊自该孔取出, 若第一穿刺孔周围粘连严重, 妨碍胆囊取出者, 可在腹腔镜引导下在相对粘连疏松的穿刺孔处取出胆囊标本。所有病例均在胆囊窝放置腹腔引流管。解除气腹时应先关闭进气阀, 半开排气阀, 缓慢解除气腹, 以防排气过快腹内压力下降不均匀而发生腹内疝。

2 结果

93例成功完成LC, 5例中转开腹手术 (其中胆囊十二肠内瘘2例、穿刺致肠管破裂1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报告胆囊恶变2例) , 成功率94.8%。患者胆囊窝腹腔引流管在术后48~96h拔除, 无胆汁漏发生;LC组手术时间40~120min, 平均70min, 中转开腹组75~300min, 平均180min;LC组术后住院时间3~7d, 中转组7~21d;LC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中转开腹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 切口脂肪液化1例, 无其他并发症, 均治愈出院。全组均得到随访, 时间6~24个月, 平均12个月, 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展迅速, 我国1991年2月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 目前已经普及国内基层医院。但有上腹部手术史的LC属于困难的腹腔镜手术指征之一[5], 基层医院一般不主张患者采取LC。有腹部手术史者, 特别是弥漫性腹膜炎等污染加重的上腹部手术后, 由于空气细菌污染, 滑石粉等异物存留, 以及手术创伤的原因可导致上腹腔炎性渗出, 其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是形成腹腔内粘连的基本因素, 该类病人不仅可在原切口下形成屏幕样粘连, 还可以在远离切口部位形成膜状粘连[6], 随着时间的推移, 粘连往往有逐渐减轻趋势。随着腹腔镜设备的不断完善和手术经验积累, 此类手术已不再是LC的“禁区”, LC越来越多的成为有手术史胆囊疾病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7]。术中在分离粘连时, 应小心、耐心遵循先分离疏松粘连、再分离致密粘连, 由轻到重, 从浅至深的原则[8], 发现出血点应及时电凝止血, 以保证良好的手术野。术中以解剖胆囊后下三角为主, 胆囊三角区粘连紧密者可采取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术者技术熟练程度也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 要养成动作轻柔、手法灵活、手感灵敏的良好习惯, 摒弃粗暴和盲目操作、一味追求速度的恶习。LC术后放置引流, 可减少术后发热的时间和程度[9], 本组所有病例均在胆囊窝放置腹腔引流管, 术后48~96h拔除, 无胆汁漏、高热等并发症发生。开展腹腔镜手术医师要做到分析病情要用心、对自己有信心、手术要细心、术中有耐心、学习有恒心。不过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的中转开腹率, 遇复杂情况果断中转开腹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明智之举[10], 本组中遇到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肠管损伤、胆囊恶变等情况不贻时机地选择了中转开腹, 从而有效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 有腹部手术史者不应成为LC绝对禁忌症。随着经验积累和技术熟练, 灵活地选择各trocar的穿刺部位及置入方式, 仔细剥离粘连、及时止血, 充分显露胆囊后下三角, 寻找合适的穿刺孔取出胆囊标本, 加上术者的信心和耐心, 为有腹部手术史的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三元.腹腔镜临床诊治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4.

[2]刘兴国, 冯德元, 张东, 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1, 20 (5) :377.

[3]桂武斌, 赵万胜, 桂晶晶, 等.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 2013, 21 (3) :245.

[4]邓志平, 王燕平, 肖翔.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26 (3) :24.

[5]郑建瑞, 徐立新.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2, 21 (4) :326.

[6]黄侠春, 王朝.合并上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 2011, 18 (6) :447.

[7]张国伟.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2, 21 (1) :67.

[8]肖滨增, 阿力木江·托洪巴依.有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5 (7) :1666.

[9]唐敏, 王华, 张晓宇, 等.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09, 10 (4) :1461.

下腹部手术切口缝合方法的比较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35例病例, 均为阑尾炎住院手术病例。年龄17~65岁, 平均30.7岁;其中男性76例, 女性59例;各组的文化程度、腹壁情况、营养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我们根据处理切口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无创伤缝合组、常规外科缝合组, 其中无创伤缝线组102例、常规外科缝合组33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主要其他处理基本相同, 主要是观察切口的缝合处理不同对切口愈合的影响。缝合处理受到的外在影响因素有缝合方法与缝线。为此我们把本组病例随机设计为两大类, 一组为无创伤缝线组, 另外一组为外科常规缝合组;为了观察缝线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笔者把无创伤缝线组在采用相同的缝合方法即皮内缝合的基础上分为三个小组:无创伤缝线组、无创伤可吸收缝线组、4号丝线组。具体处理办法为: (1) 无创伤缝线组27例, 采用“4-0”无创伤缝合线缝合, 线的末端有一扣, 术者自对侧切口顶端外1.0cm处连续皮内缝合, 至切口末端外1.0cm处出针, 紧贴皮肤放上另一扣剪线, 术后第6天拆线, 剪去一侧的扣, 顺缝合抽出缝线。 (2) 无创伤可吸收缝线组30例, 采用“3-0”无创伤可吸收缝合线, 术者自对侧顶端皮内开始缝合, 先打一结, 剪掉一线头, 距皮缘0.5cm处连续皮内缝合, 拉线不必太紧, 以皮缘对合整齐为度, 缝至末端不打结折回, 再重复缝2~3针剪线, 线头不露出皮肤, 术后不必拆线, 等待自然吸收。 (3) 4号丝线组45例, 采用4号丝线, 用小皮针, 术者自对侧切口顶端外1.0cm处进针入切口皮内, 线的末端打一结, 距皮缘0.5cm处连续缝合, 针锯0.5cm~1.0cm, 缝线不必太紧, 以皮缘对合整齐为宜。缝至切口末端, 在其外1.0cm处出针, 打一单结, 两侧的线头做标记, 以备拆线时辨认缝合方向。术后6d拆线, 顺缝合抽出缝线。 (4) 外缝合组33例, 基本是外科常规处理切口。采用1号丝线, 先在切口正中缝合1针, 然后在左右对称缝合, 视切口大小缝3~5针即可, 术后7d拆线。

2结果

术后第1天、第2天、第6天或第7天及术后30d观察切口情况, 共4次, 术后第1天观察切口, 均皮缘对合整齐无渗血。术后第3天均无红肿及渗血。无创伤缝合的组中, 无创伤缝线及4号丝线均为6d拆线, 顺切口抽出缝线, 无1例抽断, 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创伤可吸收线组, 无需拆线, 术后6d切口为甲级愈合。术后30d观察, 皮内缝合3组切口瘢痕大小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外科常规缝合组, 术后7d拆线, 缝线瘢痕明显。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 患者在医治好疾病的基础上, 对手术瘢痕大小的要求也在提高。手术切口的缝合不外乎皮内缝合和外缝合两种, 外缝合除有切口瘢痕外, 常有缝线瘢痕, 影响美观。皮内缝合克服了此缺点, 采用的缝线不尽相同, 有人用“4-0”无创伤缝合、“3-0”无创伤可吸收缝合线等, 效果也不错, 缺点是此两种缝线费用均较昂贵, 作为基层卫生院, 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 为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笔者采用4号丝线作为皮内缝合线, 与上述两种缝合线进行对比观察, 并与外缝合进行比较, 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6天或第7天及术后30d观察切口情况, 认为采用4号丝线缝合组与其他三组切口愈合均良好, 而且不增加病人住院天数及负担。但是用4号丝线皮内缝合时要注意:一是进针要正对上一针出针处或稍向前过, 不可回针;二是缝线不要太紧, 以皮缘对合整齐为宜, 否则影响切口愈合;三是如缝线抽断, 可用7号注射针头剥一小眼取出断头, 抽出缝线, 由于4号丝线拉力较大, 不易抽断, 本资料4号丝线缝合者, 因缝合线末端做了标记, 易辨别缝合方向, 均顺利抽出。

在能够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 采用4号丝线实施皮内缝合处理下腹部切口, 既满足了病人对手术疤痕小的需求, 又不增加病人负担, 适合于基层医院, 值得推广。

收稿日期2008-12-28

下腹部手术史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儿科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共42例, 其中33例男性患儿, 9例女性患儿, 患儿年龄最大为6岁, 年龄最小的未足岁, 平均年龄为 (2.92±0.69) 岁;对42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后,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值>0.05) 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首先对42例患儿进行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是21例观察组与21例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采用“基础麻醉+骶管阻滞”联合麻醉方法, 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方法。

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前, 先给予患儿进行基础麻醉[2]。术前8h禁止进食, 4h禁止饮水, 并于手术开始前30min给予患儿肌肉注射0.02mg/kg阿托品, 进入手术室前给予患儿肌肉注射5mg/kg氯胺酮 (剂量控制在100mg以内) , 待患儿进入睡眠状态后, 将患儿送进手术室, 建立静脉通道, 同时静脉注射2mg地塞米松。

1.2.1 基础麻醉+骶管阻滞:

在基础麻醉的前提下, 给予患儿静脉注射0.1mg/kg咪达唑仑, 再进行骶管穿刺注射2mg/kg氯胺酮, 单次注入利多卡因比例为1%, 利多卡因所含肾上腺素的比例为1∶20万, 剂量控制在8~10mg/kg之间[3], 然后开始进行下腹部手术。手术期间根据患者的手术的应激反应, 适当氯胺酮使用剂量, 并严密监测患儿腘动脉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1.2.2 氯胺酮静脉麻醉:

在基础麻醉的前提下, 首先给予患儿静脉注射0.1mg/kg咪达唑仑以及2mg/kg氯胺酮, 再进行下腹部手术, 手术期间根据患者的手术的应激反应, 适当氯胺酮使用剂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各项统计数据, 采用t检验数据, 以 (±s) 表示组间数据 (P值<0.05) 则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基础麻醉+骶管阻滞麻醉组患儿术中平均动脉压 (MAP) 以及心率 (HR) 较稳定, 静脉注射氯胺酮组相比之下, 稳定性较差, (P值<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情见表1。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 (P值>0.05) 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所使用的氯胺酮剂量与术后苏醒时间有明显差异, (P值<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情见表2。

注:MAP单位为mm Hg, HR单位为 (次/分)

3 讨论

小儿下腹部的常见疾病包括隐睾、阑尾炎以及疝气等, 均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但由于小儿均处于发育阶段, 若未严格控制好麻醉药物的使用会给儿童的身体发育带来影响, 因此要慎重选择麻醉方法。氯胺酮作为儿科常用的麻醉药物之一, 具有镇痛的疗效, 但使用剂量超出小儿可承受范围则易使小儿产生头痛与精神不良等临床反应。因此, 氯胺酮的合理使用是临床麻醉长期探讨的重要课题。

根据对小儿椎管解剖特征进行分析得出, 小儿骶管的压力以及容积偏小, 呈短直形态, 骶骨无明显弯曲, 使药液易于扩散, 麻醉平面与药液注射的速度呈正比关系, 因此适用于腹部下方各部位的临床手术。药液注入后, 骶管阻滞平面可扩散至头端, 对交感—肾上腺髓质传出的冲动起到阻断效果, 降低儿茶酚胺物质的释放量, 缓解MAP、HR因手术刺激、切皮而产生剧变。小儿神经髓鞘的形成尚未成熟, 因此在满足手术所指定的麻醉平面时, 可降低局麻药的浓度, 扩大局麻药的容积, 以满足这一需求。小儿的椎管麻醉与成人椎管麻醉有所不同, 由于小儿的交感神经较为活跃, 小儿在十岁以前, 不考虑交感神经的阻滞平面且未预先扩容, 而血液动力学仍比较稳定。行骶管穿刺时应采用5号针进行穿刺, 穿刺深度不宜过深, 将骶尾韧带刺破即可, 同时进行反复的回吸验证, 避免意外的发生。在小儿下腹部手术过程中, 常规给予吸氧, 小儿抵抗能力较差, 因此给予小儿输液时, 要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以及输液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 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使用基础麻醉+骶管阻滞联合麻醉方法, 具有麻醉效果良好、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性高、麻醉药物使用量少、术后苏醒时间快等优势, 相比单一的氯胺酮麻醉方法更具优势。基础麻醉+骶管阻滞的麻醉方法不仅有效提高麻醉的效果, 还有效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与现阶段广大病患对麻醉效果的要求相符, 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氯胺酮静脉麻醉方法以及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两组麻醉方法对小儿下腹部手术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儿科科室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行下腹部手术的42例患儿进行分组, 分别是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 给予两组患儿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 并对比两组麻醉方法对患儿的疗效。结果 基础麻醉+骶管阻滞麻醉组患儿术中平均动脉压 (MAP) 以及心率 (HR) 的稳定性要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组 (, P值<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所使用的氯胺酮剂量与术后苏醒时间有明显差异, (P值<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氯胺酮麻醉的基础上给予患儿骶管阻滞麻醉, 可有效提高麻醉效果, 值得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下腹部手术,氯胺酮,骶管阻滞

参考文献

[1]侯永才.两种麻醉方法在婴幼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16) :90-91.

[2]周小丹.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的应用[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4 (5) :3080.

上一篇:融入课程下一篇: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