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

2024-05-24

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精选12篇)

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 第1篇

党校作为干部培训学校, 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这一部分职责, 图书馆作为党校的一部分, 为党政干部的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和知识基础, 在推进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书籍的海洋, 图书馆是知识的集散地, 在对公众的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以天津市委党校图书馆为例, 为党校学员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场所, 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 党校图书馆在我市推进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各级领导干部在党校培训、学习, 不仅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授获取知识, 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源, 也是提升干部素养, 提高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1. 图书馆在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中的作用

针对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的特点, 以及其学员的覆盖范围, 图书馆在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中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1 理论支撑需要

领导干部来党校参加培训, 首先是要用理论武装头脑, 在当前信息迅速更新的社会节奏下, 对于政策理论的把握仅依靠老师的提炼与讲解是远远不够的, 学员不能实现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图书馆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 为各类培训课程提供了教材和理论支撑, 学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针对自己工作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图书馆恰好可以满足各类干部学员的阅读需要, 丰富知识储备。

1.2 科研交流需要

党校是科研单位, 来这里学习的学员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也会面临学术研究和社会调研的需要, 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恰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学员在图书馆检索信息, 阅读文献, 不仅可以了解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在学术上已经取得的成就, 以及继续研究的空间, 还可以和同行进行交流, 了解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 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 同时, 还能够掌握最新的学术资料, 为学员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1.3 实际工作需要

来党校的学员大多是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 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运筹帷幄, 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实际问题, 要想使各种问题都得到很好地解决, 就不可避免的要查阅资料, 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领域, 以及如何化解矛盾、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改革创新等方面的书籍就成为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的学员比较关注的类型, 学员想要快速的找到所需要的书籍, 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利用图书馆的各类资源。

1.4 个人兴趣需要

很多来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的, 可能涉及文学、艺术、体育等各个方面, 而平时忙于工作又无暇顾及。在党校学习培训期间, 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学习机会, 图书馆的现报现刊阅览室就为学员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培训上课之余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最新的报刊杂志, 了解时事新闻, 同时还可以读一些感兴趣的图书报刊, 更多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源, 既可以丰富学员的业余时间, 也陶冶了情操, 提高了个人素质。

2. 发挥好图书馆在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中的作用的意义

首先, 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是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的教育, 对于某一行业和领域具有专业的指导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加职业素养教育和培训的各类人才将会成为业内的骨干。因此,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可以为职业素养教育和培训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资源, 满足各类学员的个性化需求, 提高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的效率。

其次, 图书馆作为党校的组成部分, 是面向所有学员及教职员工开展服务的, 学员有权利享受到图书馆的信息和资源, 发挥好图书馆在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中的作用, 不仅可以扩大图书馆的受众群体, 提高学员的文化素质, 提高各级干部的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 还可以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 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

第三, 发挥好图书馆的作用, 能够有效地补充并完善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体系, 实现课堂与课外的互补, 促进老师讲述与自己思考的结合, 图书馆的资源为学员深入挖掘只是提供了保障, 阅览室为学员进一步的学习提供了平台和场所, 发挥好图书馆的作用, 有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共享。

第四, 发挥好图书馆的作用, 可以丰富学员的业余文化生活, 满足学员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高各级干部队伍的精神文化修养, 有利于提升职业人员的精神文化素质, 进而带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3. 在推进职业素养教育和培训中发挥图书馆作用的途径

3.1 加强合作, 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党校是培养干部的学校, 党校图书馆也是为这一教学目标服务的, 要想提高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的质量, 首先要加强图书馆与校内其他部门的合作, 根据教务部门的课程安排, 为不同行业的学员提供帮助, 根据课程设置, 有针对性的提供资源支持, 还要考虑到学员的作息时间, 适时调整图书馆的开放时间, 以方便学员学习。

图书馆是知识信息的交流平台, 是教学研究的基础部门, 在全面建设学习型政府的时代背景下, 各级干部对于学习资源的需求也变得十分迫切。因此, 党校图书馆还要积极地加强与各企事业单位的合作, 适当扩大服务范围, 可以由党校学员扩大到有合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的情况下, 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党校的角色特色, 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服务, 为学员的学习提供保障, 鼓励党员干部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学习。

3.2 立足实际, 做好图书馆藏书建设

做好藏书建设, 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为了更好地推进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 党校图书馆藏书的采购要充分的考虑到学员的需求和特点, 要经常与教务处和培训学院进行沟通, 了解学员和课程信息, 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及时采购补充书籍, 使图书馆的资源能够真正的为学员所用, 吸引学员来借阅, 从而有助于巩固培训效果, 提高培训效率。

此外, 还要根据学员的职级以及行业领域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根据读者群体的不同, 有的放矢地提供指导和帮助, 可以通过编写图书目录, 电子展示屏等方式, 向学员介绍管内的藏书情况, 使学员能够迅速准确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 节约时间成本。

3.3 筛选信息, 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各类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传统图书馆难免会遇到一些尴尬, 纸质书籍的阅读有时候不能满足人们快速获取信息的需要, 这也给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任务, 要想利用好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就要构建完整的数字资源体系。建设并完善网络信息资源体系, 快速准确地为读者提供需要的信息, 成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同时, 在图书馆的同行中间, 也要加大合作力度, 实现党校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以及各类专业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建成完整的信息交流平台, 这样不仅有利于推动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 还有利于拓展整个图书馆系统的服务职能, 服务更大范围的读者群体。

3.4 引进人才, 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

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在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中的作用, 首先要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因此, 在图书馆引进和培养全能型的人才也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图书分类相关知识, 还要对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都有所了解, 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 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 要善于倾听读者意见, 及时了解读者需求, 才能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总而言之,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如何快速的获取准确的信息成为关键, 图书馆作为党校的基础性服务部门, 搞好自身的馆藏建设, 完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体系, 使各种有效的信息资源能够为教学培训所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推进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的进程中,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还有助于巩固教学成果,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更加有责任把图书馆建设好, 为推进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周建新.党校图书馆与干部素质教育.贵图学刊, 2005 (3) :31-32.

[2]姜竹君.浅谈新时期图书馆服务的创新策略.甘肃科技, 2013 (10) :103-104.

[3]黄炎凤.基于大规模培训干部背景下的党校图书馆读者开发.图书馆界, 2012 (3) :79-81.

北京培训之学习与职业素养 第2篇

在局领导的关怀下,我和单位40名同志去北京参加了为期7天的职业培训,7天很快就过去了,虽然老师们讲解的专业知识和我现在工作的岗位联系不大,但是老师们的博学和所讲授的职场技巧还是深深的震撼了我,作为一名交通战线的干部,我是工科大学毕业,到工程处工作后自学了本科课程,来交通局工作前去过深圳、北京、上海,一直都是领导一些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自己一直也是自视甚高,甚至有时候和同志们言谈间还透漏出文人的傲气,爱看不起文化水平低的同志,但是这短短的七天,我终于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的知识和这些老师们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我认识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行政领导不光要具备行政方面的专业素养,还应了解与此相关联的其它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提升自己处理各种行政事务、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一、加强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体现的是一种谦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那么究竟应该向谁学?学什么?其实处处留心皆学问,关键是我们是不是足够谦逊,是不是足够自省。知识是学问,实践是学问,做人是学问,只有谦逊了,我们才能放下身段,不顾身份,意识到“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才会抛弃自命不凡,不再我行我素。向圣人学,向古人学,向伟人学,向凡人学,向下属学,向子女学,向朋友学,甚至向敌人学。学“事父母能竭其力”,学“事君能致其身”,学“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总之,只有怀抱谦逊之心才能主动去学,静下心去学,才可能学到真正的学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体现的是一种豁达。我们已经习惯于轻而易举发现他人的弱点、缺点、不足,不知不觉中犯了“严于责人,而宽于责己”的毛病。于是少了自省,多了吹毛求疵,不仅坏了自己的心态,也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其实人无完人,当我们只看见别人缺点时,扪心自问,是不是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三人行必有我师”体现的是一种智慧。我们通常排斥那些在我们眼里不完美的,有缺点的,不成功的人。殊不知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当我们能做到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同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真正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那么我们可以把别人的直接经验转化为自己的间接经验,从而少走弯路,使短暂的人生更有效率。你以我为师,我以你为师,在同行的路上相互扶持,彼此欣赏,共同进步,何乐而不为?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古人留给我们关于学习的经典,教我们有谦逊之心、豁达之度,教我们不仅在知识层面上提升自己,更是要求我们修身养性,做一个真正的好学、会学之人,不断在学习中实践学习方法,体会学习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指出,转变工作作风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转变工作作风必须加强学习,学习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干部队伍树立良好作风的基础,关系到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作风的转变,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

当前,我单位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挑战。而在我单位少数干部中存在学习的劲头不足,不善于思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影响工作作风的转变,也就影响工作的落实和发展。

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按照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干部的要求,结合部门实际,制定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增强学习的效果;要进一步健全学习制度,有计划、持之以恒地抓好学习;要坚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对于广大干部而言,应是终其一生的事。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可供学习和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为达到学有所获、学为所用的目的,我们必须有重点地进行学习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精神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要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地学习,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指导工作实践,在于推动工作落实,要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做好工作的本领。通过学习,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学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增加职业素养

1、端正心态、明确我在为谁工作?

任何单位都对每位员工提出了需要自我反思的一个人生问题--我是为谁而工作? 如何去努力工作?应该具备怎样的工作态度?

任何企业都需要那些诚信、敬业的员工。目前关于诚信、敬业的话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不论是工作多年的老员工还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职员;不论是企业的管理层,还是普通职员,都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刻细致的认识。因为它有助于我们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任何人在任何岗位,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够走向成功。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责任、忠诚、敬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试问自己,我在为谁工作? 大多数人都会说: “我在为自己工作”。其一: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工作机会来之不易,不珍惜工作机会,不努力工作而只知道抱怨的人,总是排在被遗忘的角落,不管你的学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但也只能如此而已。其二:只有在热爱自己工作的情况下,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能以精进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优秀的员工;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哪怕是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废物。

有的人有这样的心理:觉得单位对自己不公平,认为凭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单位应该给自己更大的平台,更好的空间,更高的待遇……这次祝老师说了一句话,人要勇于剖析自我,要经常反思:为什么自己有学识、有能力,但却在单位中得不到重用,原因到底在哪里?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只有将自己的学识、能力和单位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单位创造了最大效益,那么,自己的发展才会一日千里。

做一个合格的员工,不管领导在不在,不管检查不检查,都要尽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领导分配什么,自己就要去做什么,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要计较暂时的得失。在工作过程中,不但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还必须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精神,时刻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工作中不要故意做样子给他人看,不要在乎别人在说什么。自己认定目标,向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做好自己的工作,最起码是对得起自己的那份工资,既然为了自己工作,就要努力实干,干出个样子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必定要努力去找工作,所以说珍惜现在的工作吧,即使是为了生存。

现在单位,有些年轻人目光短浅,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追求高位置,认为自己从事的是简单重复“没前途”的岗位,感觉乏味、丧失工作激情;碌碌无为、推诿责任;总是托人找关系想往上爬。这样心态的员工从来不想“我能干什么,我会干什么?”往往事与原违,与发展和提升机会失之交臂,需要冷静反思一下“我在为谁工作?应从工作中学到什么?得到了什么?对待工作的态度存在哪些欠缺”?要敢于承认并接受“我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更是为自己工作”这一个朴素的人生理念,就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现乐趣和惊喜,主动点燃自己的工作热情,不找任何借口而更加努力,积极发挥团队精神,在工作的激情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2、摆正了心态,才能提高职业素养

调整心态——切忌让情绪伤害自己。心态消极的人,无论如何都挑不起生活和重担,因为他们无法面对一个个人生挫折,成大事者则能摆正心态,即使在毫无希望时,也能看到一线成功的亮光。俗话说心胸是被冤枉大的,只有做情绪的主人才能有大发展,自制远比自尊更有价值。一天天总说怪话,这点自制都没有,这就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你再有能力,谁能用你?

3、敬业:只有你善待岗位,岗位才能善待你。一个人的工作是自己生存的基本权利,有没有权利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看你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能力不是主要的,只要有敬业精神,能力会提高的。如果一个人的本职工作做不好,应付工作,最终失去的是信誉,再找别的工作、做其他事情都没有可信度。如果认真做好一个工作,往往还有更好的、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你去做,这就是良性发展。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不是我不愿意努力,是我所在的部门太差,工作岗位太平凡,太不起眼,要前途没前途,要发展没发展……”而在你挑剔和厌恶岗位的时候,岗位同样也会疏远和厌弃你,更谈不上给你新的空间和机会。其实,在职场中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只是极少数,大部分人即使是现在已取得辉煌成就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从最平凡的岗位做起的。

曾经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的畅销书《致加西亚的一封信》,它的主人公罗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之所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主要在于它倡导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忠诚、敬业、勤奋,正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我们大多数人都像罗文一样,从事着普通又平凡的工作,但我们中又有几个人能真的罗文一样,把自己人生的舞台演绎得这么精彩?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永远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这其中的差别,完全看我们自己如何对待。如果我们用“小”的心来演绎自己的人生,那么我们只能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小角色。如果我们用“大”的心去演好每一个角色,那么,即使是一个小角色,也能演出主角的风采,并终有一天成为主角。

4、忠诚

忠诚建立信任,忠诚建立亲密。只有忠诚的人,周围的人才会接近你。与人共事的时候,也没有人愿意跟一个不忠诚的人合作。也就是说小的胜利要靠智慧去争取,而大的胜利和发展,则必须依靠我们的品德。纵观那些杰出的成功人士,或许他们成功的过程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优秀的品德。

人生的计划和行动,是需要靠章法来完成的,而不是靠一些怪招去谋划的。有些人凭着一些小聪明或者是小谋术,或许能够取得一时的成绩,但要想获得真正大的发展,则必须以“德”服人。只有品德好,才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会成为你这一生中最珍贵的资产。

5、勇于承担责任

责任感和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往往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越敢于承担,越有大的发展。

对工作打折,也就是对自己的前途和发展打折——没有任何一个单位,会将重担交给一个工作上不认真负责、处处偷工减料的人。

同时,对于一流的员工,还是一个优秀的责任承担者。不管遭遇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属于自己的事情就应该千方百计地把它做好。只要是单位里的一员,就应该不找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心。尽职尽责,处处为自己所在的单位着想。一旦出现问题,不找借口、不推诿责任,而是主动承担,并懂得反思,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敢于担当的人,才能真正挑起大梁,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6、主动自觉:

曾有领导问我你怎么带好单位当好一把手,我回答,把单位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可以了,要成为这样的一流员工,就必须完成“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心态转换,明白自己不仅是单位的员工同样也是单位的主人。充分认识工作的意义和目的,了解自己的工作与其他同事工作的关系,自动自发地工作,只有真正将自己当成单位的主人,才能不斤斤计较,自动自发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甚至连自己份外的都主动去做。

7、执行力强:

执行力是所有企业都非常看重的能力,这也和每一个职业人士的发展密切相关。要想保证完成任务,就要做到四个到位,也就是:“心态到位,姿态到位,行动到位,方法到位。”这四个到位很好理解,却并不容易做到。

心态到位,才能在思想上认真投入,心无旁骛的专心致志将事情做成。而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就是石头见了也会点头的。

姿态到位,就是为了达到目标,要有百折不挠、穷尽一切可能的信心和勇气。行动到位,也就是为了达到目标,分清工作缓急主次,立即行动,做“语言的矮子,行动的巨人”,技巧到位,就是要有方法,运用智慧,使工作能够高效完成。

总之,具有较强执行力的人就是做好事,更重要是做成事

8、团结: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团队精神已越来越被单位和个人所重视。任何一个单位,如果只是一个人优秀,而不是大多数人优秀甚至是人人优秀,那么这个单位不要说做大做强,连起码的生存都会有危机。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只想着自己的发展,而不想着团队的整体发展,至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整个团队的利益,那么这个团队就是一盘散沙。而团队没有发展,那么个人的发展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作为一个员工,必须与单位制定的计划保持步调一致,提高自身与同事共处的能力,只有将自己真正融入团队,那么才能实现最好的自我。

手拉手就是合作,就是团结!越来越专业化的社会分工,越来越需要大家合作才能成就事业。当所有成员都为了一个梦而奋斗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给你的同伴多一分支持,用手拉着手,让心连着心,用协作的力量去战胜风雨!

9、有方法更要有办法

要想成为一流的员工、获得最快的发展,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做智慧型员工,不是简单地用手,而是用脑、用心去做事。

在单位里,善于总结自己、反思自己、比较自己,从而避实就虚,找到自己人生的强项——自己究竟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并付出实际的行动。能遵循时间象限管理原则,知道处理事情的时间顺序,分清轻重缓急,做到合理安排,有条不紊。遇到问题就自己想办法去解决,碰到困难就自己想办法去克服;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给单位带来巨大的效益,同时也能给自己更多的发展机会。这种有想法更有办法的员工,自然也是单位最器重的。很紧急很重要的事,需要自已第一时间去处理;很紧急不重要的事,可以找同事代为帮忙处理;很重要不紧急的事,自已有时间时再去处理;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放到最后再去处理。

10、善于沟通:

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是人,就有差异,也就少不了摩擦!虽然大家的价值观一致,虽然大家都充满激情,但总有误解和矛盾的时候。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及时地沟通,心平气和地沟通,理性地沟通!在沟通中消除隔阂、消除猜疑!如果有意见一直憋着不说,很容易成为大冲突,影响团结!所以我们要坦诚相见,说心里话,沟通再沟通!

有了沟通,只是消除了误解,增进了了解!而要让团队更有凝聚力,让自己更能得到伙伴的帮助,就必须学会赞美和感恩!赞美是肯定,是给伙伴的鼓励和支持。感恩也是肯定,是从心底深处对他人的感谢。其实我们每个人从一生下来不断获取别人的鼓励与关怀,认识的,不认识的,每一天都有人在给我们奉献着关怀!

11、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员工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企业的外在形象,员工的综合素质就是单位形象的一种表现形式,员工的形象代表着单位的形象,员工应该随时随地维护单位形象,你就是单位的品牌!

所以在工作中要注重细节,追求完美。要用搞艺术的态度来开展工作,要把自己所做的工作看成一件艺术品,对自己的工作精雕细刻。只有这样,你的工作才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也才能经得起人们细心地观赏和品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时刻要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我就是企业的形象,我就是单位的“金子招牌”!

作为职员,要与单位共命运同成长,单位和你的关系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既然成为了单位的员工,就应该时时刻刻竭尽全力为单位作贡献,与单位共命运。

在单位里,比激情更重要的是忠诚;比忠诚更重要的是服从;比服从更重要的是敬业;比敬业更重要的是团队精神。

后记:其实我一直在犹豫这次总结怎么写,写学习内容吧,也没学到什么专业知识,就写了点学习的体会和一些书本上的知识。这次尚水利老师说了一句话,人的认知过程有5个过程:“无知无畏、有知无畏、有知有畏、无知有畏、无知无畏”。这5个过程愿与各位同仁共勉。

李志光

护生职业素养教育分析与思考 第3篇

【关键词】护生;职业素养;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85-02

实施整体护理制度是我国护理工作适应医学新模式的重大变革。护理教学中,提高广大护生的职业素养使之适应整体护理的需要,是保证整体护理工作顺利实施和巩固发展的重要因素[1]。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得教师在进行临床护理教学的同时能够同步进行护生职业素养教育,从课程设计、理论及实训教学实施、课程考核等多维度渗透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

1 资料与方法

从我校护理系多个班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两个班级100人作为研究对象。我们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共包括16个问题。即您知道什么是职业素养,您认为是否应该在学校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您对护理专业是否感兴趣,你最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如果在自学时碰到难题你会怎么办,过去学习过程中老师主要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你喜欢哪种教学方法,您认为自身具有哪方面职业素养,您认为从事护理工作需要哪方面职业素养,您认为要从事护理工作哪方面职业素养需要提高,您觉得您哪些职业技能还需要加强学习或锻炼,您更愿意为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做什么准备,您认为职业素养对您以后工作是否重要,您认为提高职业素养对您的帮助是什么,您认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您希望学校采取什么措施帮助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2 结果与分析

从问卷中的数据分析发现:56%的学生对职业素养认识不足;68%的学生对护理工作职业素养要求不很了解;关于大学生成功就业,42%的学生认为依靠人际关系和家庭背景,24%的学生认为依靠专业知识,15的%的学生认为依靠职业素养。上述数据表明,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不强,职业素养教育亟待加强。

2.1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2.2教师应将专业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地结合,改变教育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不重视职业素养培养的单一性,改变以往只注重显性知识技能、忽视隐性职业素养的急功近利的教育习惯。

2.3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学生不仅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更是职业素养提升的主体,提升综合素质,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要确定每一环节的职业培养目标,使教育内容既有有专业指导意义又富有情趣,既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又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态。同时,还利用各项教育内容的特点作为榜样和范例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控制,从而达到自我发展。本课题组将全面搜集信息和资料,认真分析总结,得出客观真实的结论,充分论证本项研究的实效性,以期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2.4我国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应届毕业生在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始终表现出无法学以致用、工作能力不强、职业意识淡漠和职业态度不够端正的特点。因此,用人单位应加强与高校联合,并能给在校学生以正确的指引,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实现双赢。

3 建议与思考

3.1以提升护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护理教学改革

3.1.1主体参与型教学: 让学生走上讲台,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和评价。目的在于:①帮助学生转换思维,促使学生以兴趣为动力,主动学习,学会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③通过小组内讨论,选派小组代表主讲,提高学生沟通、表达能力;④提高学生利用书籍、课本以及互联网等资源查找相关信息的能力。

3.1.2角色扮演教学: 改变以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为老师单向输出、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增强学生自主性。角色扮演时,如:有的学生扮演儿科护士,可以增加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认识,有的学生扮演患儿家长,能够加深对患者的理解,有助于换位思考,增加体谅,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

3.1.3学科知识竞赛: 一改以往由任课教师出题的传统,積极调动学生参与,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考资料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出题,然后课堂进行护理知识竞赛,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增加了对专业的理解和认同,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3.1.4成果固化提升: 所有小组自主学习的成果以PPT或学科海报形式上交存档。课题组成员将学生上交的材料汇总,仔细研究,总结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加以推广运用。综合评定学生在护理专业课学习中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效果,再次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及座谈访问等方式详细了解学生在以提升护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护理教学活动中的感受及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对此次自主学习活动的反馈。结果表明,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搜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得到提升,并增加了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和对患者的理解。

3.2护理教学改革以适应整体护理发展需要: 实施整体护理制度是我国护理工作适应医学新模式的重大变革。护理教学中,提高广大护生的职业素养使之适应整体护理的需要,是保证整体护理工作顺利实施和巩固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努力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求的、适合整体护理模式需要的、培养和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的新途径、新方法。

3.3护理教学应贯穿护生职业教育始终: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得教师在进行临床护理教学的同时能够同步进行护生职业素养教育,从课程设计、理论及实训教学实施、课程考核等多方位渗透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4 小结

职业素养为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从事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意识和职场价值观等方面[2]。职业素养是由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3] 。建立并应用科学的、适用的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是护理教育者的紧迫任务,是我国护理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袁玮、姚蕴伍,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初探[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10;

[2]胡伟,教育教学论坛,职业素养课程开发与实践,2011年28期;

狠抓教育培训强化思想提升职业素养 第4篇

宣传教育、培训育人, 顾名思义, 就是用良好的舆论去影响人, 用正确的思想去改造人。它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无法让人良好地接受宣教者的观点, 就代表宣教工作并没有达到目的。宣教培训工作是国企职工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也是国企政工部门的工作职能之一, 企业的宣教培训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只有在继承中有发展, 在探索中有亮点, 宣教培训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2 努力扭转当前局面, 强化宣教培训人才建设

我们从转变思路、提升高度、灵活方法、端正态度方面入手, 通过加强软件和硬件建设, 狠抓宣教培训工作建设。宣教培训工作既要有理论水平、文化素养, 掌握科学理论的实质内涵, 具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又要有综合知识、协调能力、知晓各项业务的方方面面。由于工作重心的转移, 也由于认识上的不同, 企业宣教培训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弱化, 这种状况显然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为此, 我们要在组织整合宣教培训工作队伍上下功夫,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健全宣教培训工作领导责任制, 充实调整配齐企业宣教培训工作队伍, 发挥宣教部门综合协调和参谋助手作用, 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 增强他们做好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大提高宣教培训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3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强化教育培训工作机制

3.1 直面问题, 弥补短板

许多为企业谋划的各项建设都属于意识形态领域, 属于精神层面, 这些宣教培训工作容易被轻视, 形成波动, 因落实与否流于形式。为保持宣教培训工作的稳定性、循序性和渐进性, 我们就需要认真分析企业转化升级的难点和问题, 深刻研究宣传教育管理的特点和规律, 强力推行思想为固基之本、人才为强企之资, 并借助“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 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在实现“保职工技能提升、保产品质量安全、保经济效益、保行业地位”的过程中, 破解难题、强化思想、弥补短板、增强企业实力。传统宣教培训工作大多包含了宣传、教育、培训、文化等领域, 不仅点多面广, 而且具有很强的传统性, 工作做得非常艰辛, 基层车间队组职工不一定接纳, 为此, 抓住“上讲台”、落实“到现场”, 不断地解放思维, 更新固有观念, 始终保持创新状态, 会有更好的效果和作用。

3.2 规定动作, 常抓不懈

认真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 组织安全宣传教育小分队走进车间、走进职工当中, 宣读安全知识, 传达安全形势, 演唱安全歌曲, 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 用事故案例教育人、警示人。扎实推进“道德讲堂”, 潜移默化地改变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形态, 明确班前安全誓词, 将诚实本分、勤奋踏实、虚心钻研、遵章守纪、防范事故等内容引入班前教育。狠抓职工行为养成教育, 纠正不良习惯和行为模式, 规范岗位操作行为, 使规范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文化。扎实推进安全包保工作, 认真反思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制度落实、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充分预想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漏洞。坚持从问题中找原因, 从教训中总结经验, 进一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保护的能力, 切实增强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

3.3 营造氛围, 持续给力

全方位开展安全宣教, 努力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以安全文化长廊、安全农救会教育专栏、内部管理信息网等平台, 及时宣传集团公司、企业相关会议精神, 并对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单位进行公开曝光, 发挥负激励作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到车间、队组与包保车间队组干部职工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包保谈心, 对安全管控内容进行讲解。安全宣教小分队每周二和周五深入基层车间队组, 开展安全宣教活动, 宣讲安全知识, 层层传递安全压力。推进安全视听觉体系建设, 将安全色、安全标识、警示语音、安全提示语和避灾路线指示牌等, 尽可能以全新的视听感受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3.4 延伸拓展, 寻求突破

企业要不断探索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的新方法, 改变以往领导在台上灌输安全思想的固定模式, 积极尝试将公开课引入到“二五”安全活动, 基层各车间党支部书记交换到其他车间主持一次“二五”安全活动, 并对当前形势任务、事故案例、危险预知预判、安全管理心得体会等进行讲解论述, 要使“二五”安全活动由传统知识灌输型逐步向职工参与互动型转变。

转变和完善群众安全“三网”联网互动工作长效机制, 发挥车间队组群众安全工作站作用, 及时查处违章行为, 消除安全隐患。充分发挥女职工家属安全联保员的第二道防线作用, 对全矿职工的籍贯、住址、家庭情况进行摸底, 全部纳入安全联保网中, 形成职工在岗有联保、回家有包保的安全协管闭合循环体系。充分调动团员、青年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大力开展青年争当安全生产标兵活动。发动职工家属运用亲情的力量, 共同参与安全管理。努力构建“五位一体”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 实现安全管理网络全覆盖, 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3.5 分步实施, 快速推进

围绕企业的实际抓宣教培训。针对职工技能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实际问题, 企业以“干部上讲台, 培训到现场”为主线, 紧紧抓住“上讲台”这个关键点, 结合公司三级培训体系, 重点明确了上讲台“讲什么, 由谁讲, 讲了如何运用”的要求, 明确公司领导给车间队组、职能职能管理人员授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管理、业务素质、工作标准和工作执行力。重点围绕工厂化理念, 使车间级干部、职能部室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明确通过生产流程再造, 细化岗位分工, 变个人技能需求为岗位操作要求, 达到思想拓展、素质提升、经济增长的目标。车间、职能部门和操作岗位宣教培训主要围绕生产、安全保护、思想意识等进行。

围绕现场实际抓宣教培训。企业要牢牢抓住“到现场”这个重要环节, 识别出重点部位及特殊环节, 按照集团公司包保要求, 推行重点包保和全面包保, 实行公司领导包车间、车间领导包队组, 职能处室和基层干部包职工的一对一、人对人的包保制度, 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质量教育、技术交底、思想教育, 现场你问我答, 我做给你看, 你再做给我看的方式, 针对岗位操作及思想意识培养, 对职工进行宣教培训。

4 结语

总之,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之以恒。教育培训工作既要保证质量, 也不能减慢步伐, 而对煤炭市场乃至铝业市场的“寒冬”, 更要积极调整方案, 及时加大力度, 在巩固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培训突破。逆势而待, 蓄势而发, 行疾步稳狠抓宣教培训工作, 必将为集团公司增强安全保障、统一思想意识、提升整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在当前铝电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的不利情况下, 阳煤集团兆丰公司面临着任务重、责任大, 管理工作量大, 高端技术人才短缺的压力和难点。文章以加快提升技能素质为课题, 以加强职工基础技能培训、干部作风转变、建立培训机制为立足点略加探讨。

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 第5篇

课程介绍:

未来的银行是“全时银行”。即通过颠覆性的技术,提供完整的客户解决方案,推动银行与客户之间持续进行日常互动,满足客户日常需求和重大生活业务活动需要的全方位功能型银行。

传统金融机构在变迁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又应该具备那些素养和能力呢?

培训收益:

■ 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工作和人生 ■ 帮助银行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思维和意识 ■ 对银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目标和要求 ■ 银行员工与银行同成长共命运的基本技能 ■ 懂得了团队和组织对自己人生成长的重要性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全体员工

培训方式:采用互动式的讲授,案例与视频的分享,团队交流,管理游戏等多种灵活互动的培训方式。

课程大纲

职业素养篇

第一讲:职业化的概念

案例导入:某银行网点非职业化行为造成的恶性投诉及媒体曝光 1.银行员工职业化的模块 1)职业素质 2)职业技能 3)职业规范 4)职业心态 5)职业道德 6)职业意识 2.非职业化的后果 3.职业化的概念

第二讲:银行员工职业化心态塑造 1.周易与职业化

2.乾卦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3.职业化心态 1)学习的心态 2)营销的心态 3)危机的心态 4)抉择的心态 5)包容的心态 6)空杯的心态

第三讲:银行员工职业形象塑造

一、职业形象的五项修炼 1.有形度 2.反应度 3.专业度 4.信赖度 5.同理度

二、专业形象塑造之外在形象(看起来专业)1.记住你 2.喜欢你 3.相信你

案例:价值百万的微笑 案例:权哥的服务营销小秘诀

三、专业形象塑造之内在形象(真的专业)1.知识 2.见识 3.常识

案例:贵金属销售的关键要素

第四讲:银行员工的压力及情商管理

一、银行从业人员压力越来越大的原因: 1.同业竞争的加剧 2.客户期望值的提升 3.客户需求的波动 4.服务失误导致的投诉 5.服务技巧的不足

二、缓解金融服务压力的主要方法—培养职业情商 1.银行员工情商低的四种表现 1)强调过去,忽视现实 2)过于自尊,委屈难忍 3)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4)执着是非,善争对错 2.高情商银行员工的思维认知 1)文化比知识重要 2)业绩比资历重要 3)水平比文凭重要 4)情商比智商重要

职业技能篇:

第五讲:银行员工职业技能一——沟通技巧 1.沟通定义的要素 2.沟通的三重境界 3.沟通的障碍 4.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1)不尊重他人 2)缺乏技巧 3)单项沟通 4)不沟通各自为政

5.工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技巧)1)维护自尊——沟通以尊重为前提 2)寻求参与——沟通以提问为技巧 3)同理倾听——以少说多听为基础 4)确认理解——以充分理解为目的 5)程序建议——以引导结果为方向 6.职业沟通的黄金定律 1)解决问题比制造麻烦重要 2)沟通氛围比内容更为重要 3)换位思考比过于自我重要 4)目光交流比自言自语重要 5)切身利益比通常事情重要 6)赞美鼓励比事不关己重要 7)双方接受比说服对方重要

活动案例分析:”沟通是关键”活动体验

第六讲:银行员工职业技能二——团队协作

一、银行团队协作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1.人员不足 2.职责模糊 3.缺乏技能 4.缺乏纪律 5.缺少文化

二、银行员工团队合作的有效思维 1.团队成功与个人成功的辩证关系 2.组织目标是团队成员合作的旗帜 3.承认差异,理解差异,利用差异

4.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代替团队及他人的价值观 案例分析:团队九个角色测试

讨论:你的团队是哪几种角色组成的?利弊分析!第五讲:银行员工职业技能三——时间管理 1.自我管理 1)把工作分成两类 -主动性任务 -应对性任务

2)根据轻重缓急,确定顺序 -重要性 -急迫性 3)合理安排时间

-安排时间完成主动性任务 -腾出时间处理应对性任务 2.管理他人

1)克服授权时候的心理障碍 -舍得放弃自己喜欢的工作 -克服恐惧感 2)如何授权 -那项任务? -由谁负责? -能胜任么?

-需要多长时间能胜任? -如何监督?如何支援? 视频案例:毁灭与重生

第六讲:银行员工职业技能四——执行力1.执行力概念 1)执行能力 2)执行毅力

2.执行不力的深入探讨 1)过于概括 2)过于感性 3)过于自我

3.提高执行力的主要方法 1)细化 2)量化 3)标准化 4)规范化 5)制度化

4.打造高效执行的银行员工

1)从依附型,向独立型转变坚持原则去执行; 2)从服从型,向主动型转变积极主动去执行; 3)从避责型,向守责型转变承担责任去执行; 4)从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变遵守制度去执行; 5)从封闭型,向分享型转变开放心态去执行。案例分析:囚徒困境

第七讲:银行员工职业技能五——服务营销 1.卖给谁? 2.对症挖需求 3.呈现利益 4.展现附加价值 5.进行分析比较 6.面对异议

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 第6篇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为社会提供人才服务的高等教育所承载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了全员教育时期,教育对象的改变和社会要求的提高,促使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不断深化改革。然而,高等职业教育诸多改革和建设的有效性还不显著,毕业生的素养与社会需求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原因尽管很多,但是当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远不适应或者不能推动高等职业改革和发展要求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试图着眼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任务,研究高职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探索实现职业素养的有效路径。

二、高职教师的职业素养分析

1.知识能力

知识能力是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部分,是立足工作的前提和再学习、再发展提高的基础,是教师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的保证,包括:

(1)显性知识:就是经验的固化,可以用公式文字描述的知识,如科学、技术、工程。

(2)隐性知识:隐藏在实践中不可言传只可以意会的知识,必须在实践中体会或顿悟。

(3)技能:是由于练习而近乎自动化了的动作,是意识活动中近乎自动化了的部分,必须在实践中训练获得。

(4)技术技能,指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2.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工作能力和教育能力的基础,包括:

(1)学习和创新能力。这是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专业知识的更新变化、教育对象的变化、社会要求的变化,需要教师在教育生涯中要不断更新补充新知识,教育工作是一项细致、微妙、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

(2)方法能力。方法能力就是了解和处理问题的思路和程序,使问题快速和有效解决的能力,包括概念能力、人际能力、交流能力、沟通能力、研究能力、变通、联想、判断和决策能力。

(3)社会能力(能力配置)。这是为了在社会上或者工作中有更好发展,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和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包括文化素养、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自我判断和自我约束能力、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力、应变能力及应急事故处理能力。

(4)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被称为教育和科技工作者的高阶能力。

3.职业道德和修养

职业道德和修养又是经济社会职场最关键、最需要的素养,包括忠诚、责任、敬业、主动、吃苦、吃亏、守信、感恩、服从、勤奋、钻研、合作、谦虚与创新。

三、高职教师职业素养养成实现的探索

1.充分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职学生的个性与特点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职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与精英教育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有很大不同:现在的高职大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少,家庭生活条件优越,未经历艰苦环境锻炼;要么是家长期望过高、家庭教育过严,要么是留守家庭,家庭教育缺失;兄弟姐妹少或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习惯自我为中心;物质文明带给他们的信息接受的渠道的便利等冲击了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些因素导致现代高职学生形成了特别的带有普遍性的个性:个性鲜明,思维敏捷;拜星追星,敢于跟进;敢作敢为,勇于创新;信念模糊,不敢担当;难得坚守,急功近利;怕吃苦,怕吃亏,怕受挫;不自律而又不喜欢被约束。

2.遵循教育规律,制订与学校同步发展的教师建设规划

教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以及事物(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就是教育现象(教育实践的表现物)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教师是教育规律的遵循着,教师自身成长和发展也必须符合教育规律,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师建设规划必然不适应教育的发展。

3.构建包括转变观念、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校内外教师培训体系

高职教师培训不能仅局限在学历和专业能力上,必须在育人观念和教育技能等多方面进行培训。根据高职学生个性和特点分析,对学生的成人教育重于成才教育,高职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普遍缺乏育人为先的教育观念和教书过程中的育人能力,客观主义教育倾向严重,主动适应和主动创新能力差。因此,高职教师建设应从专业教师队伍拓展到学生管理教师队伍,应从教师的专业培训拓展到教育观念更新和教育技能提高,应从集中培训拓展到制定一系列考核制度,激励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主动、系统地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何七荣.转型期社会对人才需求分析和实现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3(12).

思想教育与高职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 第7篇

1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一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普遍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而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起来,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用,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平台,使学生了解职业素质的内涵、特征以及今后应当坚持的原则,因而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能够更好地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是有利于培养国家专业人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能够在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能够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更为重要的是,在未来的人才建设当中,培养人才的职业素养得到重视,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深度融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而能够为我国培养国家专业人才,同时也有利于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三是有利于推进高职教育改革。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有一定的区别,具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而实用性和基础性是其“双重特征”。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能够使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紧密的结合,因而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改革。特别是从当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加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业素养教育,是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多元化”的重要措施,因而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深度融合,这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职业素养教育重视不够。尽管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已经融入了职业素养教育,但从总体上来看,对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比如个别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因而职业素养教育缺乏有效性;再比如一些高职院校尽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十分强调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但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和引导,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意识、职业操守教育明显不足,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因素,应当引起各级各类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

二是职业素养教育缺乏创新。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积极推动教育模式创新,但从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来看,这方面做得还不够。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职业素养教育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普遍都在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进行教育,因而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起到良好的作用;再比如一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职业素养教育更多地采取灌输式的方式进行,导致学生理解不深、不透,同时也缺乏有效的实践和锻炼,必然影响教育效果。

三是职业素养教育缺少互动。对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业素养教育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因而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素养教育的互动性。但从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来看,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职业素养教育的互动性严重不足,学生无法对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感同身受,因而也就不可能入心入脑。从根本上来说,学生只有深刻理解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知道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但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职业素养教育的互动平台,这一点应当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只有让学生更多地去实践、去思考、去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3 加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职业素养教育的对策

一是强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职业素养教育重视程度。要想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职业素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给予职业素养教育以更加高度的重视,无论是思想政治课老师还是政工人员,都应当积极探索和研究有利于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好理念、好形式、好内容和好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素养教育步入更加科学化的轨道。比如对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以及政工人员来说,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

二是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职业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对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业素养教育来说,不能按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而是要在创新职业素养教育模式方面取得突破,这就需要积极探索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就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重要的原则,制定职业素养教育教学规划,加强对职业素养教育需求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特别是要针对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未来高职学生职业发展对职业素养的新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比如可以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再比如可以经常开展一些职业素养方面的专题报告,通过成功人士现身说法,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

三是完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职业素养教育互动机制。互动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这也同样属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业素养教育,通过有效的互动机制,能够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教育的吸引力,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实践中得到提升。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比如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通过更多的渗透来提升教育成效;再比如应当将职业素养教育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多地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去实践和锻炼,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再比如还可以针对职业素养开展一些研讨会、座谈会、主题演讲、互动交流等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共享思想成果,进而提升自身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

综上所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素养教育十分重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国家专业人才,同时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职业素养教育重视不够、职业素养教育缺乏创新、职业素养教育缺少互动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针对这些问题,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使职业素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启晋.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职业教育研究,2015(7):23-24.

[2]杨莉.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23-24.

[3]翟藏库,李荣娴,赵英华.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与教学并举策略初探[J].职教论坛,2014(14):63-64,67.

[4]祝爱芳.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26):32-34.

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 第8篇

一、学生所需的核心职业素养

职业知识:职业礼仪知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职业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抗压耐挫能力、实践执行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职业情感和态度:谦虚务实、吃苦耐劳、责任心、进取心、忠诚度。现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校企合作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独立培养、社会培训机构和认证机构培养。无锡-IBM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是无锡新区政府、IBM公司、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三方组建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2007年至今已经招收培训近5000人次,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二、职业素养教育面对的问题

1. 学员认识不足

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往往容易偏颇职业活动的某一方要素或知识技能, 而实际上, 职业活动是一个整体的范畴, 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 有其自身的文化和逻辑样式。

2. 职业培养环境的缺失

学校职业教育局限于职业活动诠释的单一性和真实职业活动的缺失, 这始终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困境。从最初的重视显性理论知识到重视职业技能训练与提倡“零距离上岗”, 职业院校的教育规划中始终没有职业素养的培养空间。

3. 校方和企业相对独立

目前许多院校都是进行独立的人才培育。刚进入企业会出现感到学校中学到的知识远远不够, 无法很好地投入工作的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校方和企业之间缺少必要的合作, 界限划分太过清晰。

三、基地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做法

1. 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员认识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适时对学员进行就业指导。平时注重加强职业素养教育, 促使学生尽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缩短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差距。除了企业的培训, 在学校中也要通过老师的教育来提升学生的认识, 所以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和老师进行沟通, 从而更好地认识到提升综合能力的必要性。

2. 营造模拟职业氛围

基地的职业素养教育的理论课时与本科四年总课时相当, 应实施项目化实训、公司化运营, 真实模拟职场氛围, 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始终, 对学生实施绩效考核, 职业素养量化成考核指标。

对于职业素养的培育, 教育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培训中要将学习和实践的距离拉近, 提倡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从而打造出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培养环境。

3. 加强校企合作

基地聘请的师资都是一些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讲师, 并且选择一些成功的服务外包项目作为案例进行教学, 根据企业的规范开展一些相关的工程项目培训,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具体化地学习。基地还进行有目的的教学,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增强团队精神, 这样才能为以后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除了相关的理论和技能学习, 还增加一些实训的课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充分地了解外包服务的工作流程, 达到以学带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的目标, 强调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随着软件外包服务行业的快速兴起和发展, 其主要的培训机构也要加快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并且要积极地对当前的教育进行思考和探索。本文对软件服务外包培训中职业素养教育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希望可以有效促进高素质人才教育的发展, 提升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能力, 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会, 鲁艳霞, 林波.基于能力的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计算机教育, 2012 (16) .

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 第9篇

一、将两者融合的重要意义

将思想政治教学和职业素养教学相结合,是高职全面推广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的重要表现,强化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能够有效帮助其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为其将来在工作中得到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说将两种教学相互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想要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就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要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知识和能力以及素质方面的培养,使其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高职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两种教学的结合,不仅会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术方面的教学,同时还会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与职业素养方面的教学列为教学重点,达到社会与企业的要求。

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要有想要内容的教学课程,同时还要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两种教学的相互结合,可以帮助高职实现德育和专业教学相融合的目的,能够促使所有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二、将两者融合的应用对策

1. 将两者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的理论基础知识内容较多,呈现多元化,因此想要将其与职业素养教学相结合,就要在教学时选择两者相通之处,像热爱祖国和爱岗敬业以及集体价值等等,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想受到教育,进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水平。与此同时,要在职业素养的教学时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主线,要将其时时穿插在日常的教学之中。理论知识的相互结合会让教学拥有属于自身的特色,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2. 引进行业文化,促进两者结合。

因为高职学生在毕业之后是要面向社会进行工作的,所以高职的主要教学主线还是以此为主的。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时也要坚持这一思想,可以将行业的最新文化元素加入到日常的教学之中,这也是将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教学有效结合的途径之一。引进行业文化不仅可以拓展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能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素质方面的教育。除此之外,还能让学生熟悉行业文化,让其能够深入感悟行业文化对其的帮助。

现在的高职学校都在打造拥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此时再引进行业文化,就会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德育和素质教学的文化环境,会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之下增强对其所学专业的喜爱程度,从而帮助其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和素质水平。

3. 加强老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是实现两者结合教学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对本校的师资队伍进行准确的评估,让老师能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还要安排相关培训与教学,让老师能够真正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使其在实际教学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理念,时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准绳,同时还能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对其进行不同的素质教学,使其能够满足行业的实际需要,为其日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助益。

4. 完善评价体系,落实相关考核机制。

真正实现高职教学中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教学的有效融合,除了要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评价考核,以了解学生道德和素养的水平。在制定评价考核制度时,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学生对自身专业的掌握程度与职业素养方面的学习水平为依据,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准确的点评,并对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专业素质证书来表示对其的肯定。而且现在很多的用人单位除了重视员工的技术能力之外,对于其综合素养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加强,因此在实施职业素养证书之后,用人单位会更倾向于以此为依据对员工进行录取选择,因此这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良好动力。

综上所述,实现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教学的完美结合,可以有效帮助高职院校培养出高素质、高技术的综合能力人才,会使其更加符合市场标准,为学生将来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各高职院校都应推广这种教学方式,积极思考对其进行不断的调整与改善,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魏启晋.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职业教育研究.2012.No.10307:19-20

[2]杨莉.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No.16605:52-53

高职职业素养教育与英语课程的整合 第10篇

关键词:职业素养,课程整合,课程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如今用人单位除了注重职业人的技能水平, 越来越关注超越学历之外的职业素养。没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教育, 就不能够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就无法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各高职院校在教学育人工作中显性隐性的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进行与各学科之间整合课程, 以全面提高学生群体的基本职业素质、为社会服务。因此, 高职职业素质教育与各学科间整合, 包括和英语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也是毋庸质疑。

一、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素养 (Professional Quality) 是劳动者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它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是职业内在的要求, 是一个人在职业。 一般说来, 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越高的人, 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一个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不仅包括专业技能素质, 还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及身体心理素质。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而且更应该以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个人成长的价值, 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 良好的职业道德,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然后从职位出发, 培养其面向工作过程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以就业为导向, 必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这一教育理念更应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 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这些综合素质, 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整合的重要性

“整合”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integration”, 其基本含义为综合、融合、一体化等。整合常指若干相关事物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的建构和有序化的过程.

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 成为整体的过程。在这一整合过程中, 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 它不是将不同的学科相加在一起, 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 将不同的知识整合在一起,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 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提高职业素养。该项课题着重研究英语课程中如何整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育, 使高职职业教育发挥到极致。因为课程整合是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 避免过早地活过分地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和界限, 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 相互重复或脱节。就英语课程而论, 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受到思想品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 这就明确了英语教育的德育功能, 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使学科教育与职业素养得到有效的教学融合, 即课程整合。

三、高职英语课程与职业素质教育的整合

目前, 各个高职院校逐步开始重视并推行职业素养教育, 而英语教学又是职业发展的必备武器。因此把两者的关联部分有机的结合起来, 进行整合, 适应了当前的国内外新形势, 对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有效之路。

正如国外一些教育专家所指出的, 课程整合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英语课程整合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分成不同的章节, 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该课程, 充分培养和教育学生的职业素养。课程整合使得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也得到了相应改革。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 将英语教学工作分成与专业相对应的多个教学模块, 依托教材课文内容和学生职业发展进行开展英语课程整合, 即分组项目教学法, 就是根据学生的专业和需要对学生加以分组, 以工学结合项目学习小组为单位, 在学习过程中推行导师制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导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和目标岗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接触社会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团队意识、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并充分利用学校智力资源, 结合企业生产要素, 使得学生在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模式下真正地学到课本没有的或者难以实现的实践本领。

比如说一个“与陌生人说话”项目制作和呈现, 就需要整合语言知识的运用, 语言表达能力, 公关交际能力, 宏微观的项目方案设计能力, PPT或动画或多媒体的制作技能, 综合不同的学科形成综合性较强的问题, 等等。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从而达到构建这些职业素养技能的目的。

再如, 营销专业的《世纪商务英语综合教程》。教师就以课文内容和以后学生的职业及发展, 把班上分成7个项目小组, 6个人为一组, 每组负责一个项目课题, 每组的组长就变成了项目负责人主持该项目。组成员分工合作, 包括市场调研、数据采集分析、文案整理、专题讨论、总结项目、形成报告等。每组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 自行选取相应课题。确立了项目的主题和内容, 通过探究性实践, 以英语为工具, 进行小型项目共同研究、学习, 最终在课堂上以某种形式向学生和老师呈现自己的项目研究。大多数情况下会在课堂上组织讨论, 并形成课题报告。如:对以后创业有兴趣的一组同学选取了“Starting a Business” (创业) 单元作为项目, 利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内设有的杭州经济开发区科技 (学生) 创业园 (也算工学结合的另一种模式) 的优势, 展开了轰轰烈烈地实践研究。在创业园内对先前的学生创业者进行了几次访谈, 包括创业前提、条件、困难解决、现在经营状况、将来愿景等。期间还将有机会帮忙创建企业英文网站, 拟写英文产品介绍宣传等。之后该组成员将在组内进行专题讨论并将其材料梳理、整合, 形成英语文本, 最终以绚丽多彩的计算机PPT形式或是结合动画在课堂上作生动的口语报告。其他组成员也可以用英语对该组的项目提出问题和意见建议, 共同完成“Starting a Business”项目。通过这种项目化教学, 不仅转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改观了课堂气氛, 强化了英语语言的实用性, 还使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更是进行了很好的教育。让学生学会立足职场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 如:善于学习, 努力学习;有较强的责任感, 良好的工作态度;反应能力要强;人际交往和应对能力较强;良好的身体和心里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等。

总之,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质量工程, 是一个长期且不断修正或调整的过程。职业素养教育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动机、职业理念,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而应当以创新思维, 创设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形成的环境和氛围, 结合本校、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探索, 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运作模式和体系, 造就出高素质的职业人、适应社会并能推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明科, 谢伟.职业素养入门与提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职称必修——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 第11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职业素养,生产育人

G641

一、引言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决定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的重要地位,实践教学作为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特色部分,成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对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部分,该环节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人才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高职人才职业素养的内涵及要求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高技能人才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达到什么要求,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而对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的定位则是高职院校办学需要明确的首要问题。从社会需求和发展的趋势看,高技能人才素质的核心要素是良好的职業道德和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即综合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技术手段来分析和解决各种社会、工程问题等应具有的职业技能。

1.职业道德

职业从事者的职业活动、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亦为职业道德,它主要体现在职业从事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要求,以及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高职人才的职业道德隶属于该范畴,其职业活动行为是从事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级技能活动行为,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线”,二是“高级技能”。因此,高职人才的职业活动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线”是面向社会企业,这就要求实践教学需要和社会接轨,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高职人才的“一线”培养。“高技能”是面向岗位,实践教学环节能将先进理论知识与具体的顶岗实习岗位相结合,真正实现产学结合。

2.职业作风

职业作风是职业从事者在职业活动中的一贯态度,是职业行为的习惯性表现,是敬业精神的外在表现。职业作风是一种习惯势力,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实践教学的长期性有利于高职人才职业作风的养成,校内实验实训环境、校外顶岗实习环境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职业作风的形成具有深入的影响。

3.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由就业意识和择业意识构成。就业意识指职业人对所从事的工作和任职角色的看法;择业意识指职业人希望从事的职业。高职生的就业意识主要形成期在顶岗实习阶段,该阶段学生进入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具有职业人的某些特征,对岗位任职角色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看法。通过顶岗实习期工作岗位的认识,与自身比较,就会产生对某种职业或岗位的期望,即所谓的择业意识。职业意识的形成不是突然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幻想到现实、由模糊到清晰、由摇摆到稳定、由远至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也具有一定长期性。职业意识决定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决定职业道德,没有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教育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追求、充满信心的人,才能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才会自觉养成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职业意识训练必须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4.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即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学生是否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是能否顺利就业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平台,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行业专业水平认证证书等都是对职业从事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的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职业技能的形成也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需要在实践工作长期、反复地操作才能内化成符合该职业要求的技能。

5.职业行为

职业行为是职业人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不同的职业从事者所处的职业环境不同,职业要求也不同,对职业劳动的主观心理反映也不同,因此,其职业行为也不同。职业行为存在着共性和个性,共性是由职业要求、职业规范、职业环境所决定,个性是由职业从事者的个体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以及职业技能的水平高低等因素决定的,学生的职业行为与其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关。

三、实践教学的功能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实用性人才,即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直接创造效益的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直接面向市场,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尤为关键的一环。一般来说,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等,它是一个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能帮助学生形成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

1.巩固学生专业知识

高级技能的基础是扎实的专业理论基本功,专业知识的获取形式是多样性的,除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对专业知识的巩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可视化到实物是将抽象理论形象化的有效途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的数据和经验又反过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两者相辅相成。

2.养成学生职业意识

高职实践教学应在导向学生行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在具体教学中,要将学生视为能够思考和自主意识的人,将学生看作能自主建构的人,发展他们的职业意识和社会意识;在进行项目教学的时候不要割裂项目和社会的紧密联系。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加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所具备的个体能力结构。职业能力不是操作能力或动手能力,而是综合就业能力,包含知识、技能和態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内容。实践教学对构成职业能力诸要素的养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有助于养成正确的职业态度;为学生获取职业技能的根本途径。

四、职业素养在实践教学中的养成

(一)实践教学对主观隐性素养的养成教育

思想、政治、德育方面。高职教育应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校企联合、共同育人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还需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建设。学生在生产实践期间,通过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生产环境的感染以及参加企业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品德的建设,坚定政治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企业员工的感染和帮助下,不断学习社会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自觉抵制不良现象和行为发生,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成为讲文明、有礼貌、守纪律的当代大学生。

身心素质方面。“生产育人”作为指导高职教育的新理念,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实践教学的目标。同时,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环节,能促使学生向“企业人”早日转换,使其身心素质得到成长完善。“生产育人”指导顶岗实习,其目标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功能,能较快的适应生产、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共同帮助下,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在生产环境的感染下,在自身不断的自我调整过程中,使自身的身心素质得以健全和发展。

职业素质方面。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在实际岗位上和工作中,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职业素质,拥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职业情操。在企业生产实习时,学生的思想受到企业文化的感染,行为受到企业制度的制约,意识受到企业环境的影响,使其自身的职业素质得到提高,在生产育人中,平滑地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就业能力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之一是职业针对性强,因此,人才的培养工作必须紧扣“以就业为导向”这一指导思想。高职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能和生产单位岗位要求实现零距离的对接,能以更大的优势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实现高质量就业。通过学生在生产岗位的实习,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在生产单位工作实践中,学生专业技能进一步得到提高,生产经验进一步得到丰富,使学生在面对就业竞争时具有一定的优势,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实践教学对客观显性素养的养成教育

1.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高职教育要求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和“高级技能型”人才。因此,育人工作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这两个基本特点,在实践教学中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领域和技术发展状况。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学生需面对实际的工作岗位,与生产第一线“零距离”接触,通过对课堂理论教学和生产实际的比较学习,学会寻找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深化对抽象理论知识的认识,探索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了解本专业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和技术发展方向,扩展自身的专业知识面。另一方面,应在生产实践中促使学生适应生产环境,了解生产技术,熟悉生产工艺,掌握生产流程,使其能在生产实际中更进一步深化对专业知识的认识。

2.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

提高实际操作技能。高级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实际动手操作训练,实践教学是使学生形成高级技能的有效途径。在专业技能实习和顶岗实习中,应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根据生产任务要求,确定生产加工材料,合理利用现场设备资源,明确生产加工工艺,制定相应的生产流程,掌握设备的操作与使用,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长期处在真实的实际生产环境中,因此,需按照生产单位的技术员工要求,掌握实习单位的生产制造加工技术,具备独立操作生产的能力,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职业技能,在长期的生产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掌握相应的技术知识,形成高级技能。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毕业生面向的是“生产第一线”,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由于生产系统的复杂性、生产环境的易变性以及其他的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通过“真题真做”、“实战训练”等形式,培养学生应具有根据生产现场设备故障的现象,分析不合格产品的缺陷,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经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高职学生应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快的适应能力,生产实际系统要求学生应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具有联系生产实际、专业技术发展的实际、企业的实际、学校的实际的综合能力,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密切关注企业的技术需求,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支持,存在什么样的技术难题,从而选出企业急需学生能做的实践课题,同时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一套完整的生产系统也是知识体系结构的综合体,学生通过对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生产流程的认识,综合分析生产过程及生产工艺要求,应具有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到生产现场实际工作中去的能力。通过对生产系统的了解,对系统运行过程的认识,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具有将相关知识和技能内化,升华成职业能力。

五、总结

高技能、应用型是高职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典型特征,通过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职教学的鲜明特点。实践教学作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功能和作用是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一方面培养了高职学生的“硬功夫”即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软功夫”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方面的养成教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探索一种更适合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的教育模式,更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个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尚久悦.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发利用实践教学的软功能[J]. 教育探索,2006(04)

[2] 葛海.浅谈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2009(14).

[3] 郑威强.浅谈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职校论坛,2009(17).

[4] 蒋喜锋等. 必须全面理解高职实践教学的功能与意义[J], 职业技术教育,2006(01).

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 第12篇

一、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的现状调研

1.调研对象与方法。本调研以“S市教育局职教处处长,S市5所高职院校(人事处长、新任教师和学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调查问卷165份,实际回收161份,回收率为97.5%;实地访(座)谈S市教育局职教处领导和5所S市高职院校(人事部门负责人、新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20人次。

2.调研内容。(1)S市5所高职院校近3年新进教师的“基本情况、适岗情况、教育教学情况等。(2)从政府职能部门、高职院校人事部门、新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四个维度出发,了解“新进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有哪些问题?”对“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的需求期待吗?(3)本次调研以高职院校新进教师的职业素养为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模块(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提升、教师职业发展)、八个维度(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信息素养、科研能力、职业规划)。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新进教师的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2.适岗情况。

3.教育教学情况。

(二)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需求期待

(三)总体分析与结论

从高职院校新教师的基本情况、适岗情况、教育教学情况和政府职能部门、高职院校人事部门、新教师和学生四个角度对“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需求期待”的调研和数据汇总分析。

1.高职院校的新教师特征分析。(1)新进教师女性占比高。近3年新进教师中,女性教师占总数的63%,男性教师只占总人数的37%。(2)新教师中“师范生专业出身或有师范生学习经历”的占比较低。近三年新进教师中,师范专业或有师范学习经历的教师占总数的7%,非师范的教师却占总人数的93%。(3)新教师中有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总人数比重较低。

2.高职院校新教师教学、适岗情况分析。(1)教学基本功较弱。有30%的新教师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很熟悉,有12%的新教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训目标非常了解,有16%的新教师会经常反思教学情况。(2)入岗职业成就感偏低。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存在一个适应期,尤其在入岗前3年,新教师都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64%的高职院校新教师对入岗后职业成就感觉一般,缺乏职业归属感。

3.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的需求期待分析。(1)“四个主体”对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训需求期望最高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其次是新教师职业认知归属感、职业未来发展规划的内容培训。(2)高职院校新教师刚入职以进入教学岗位为主,而大部分教师非师范专业出生,普遍缺乏基本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四个主体”对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训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需求度较高。(3)“四个主体”对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训的“科研能力、信息素养”需求期望最低。

三、思考与建议

基于“江苏省S市5所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现状与培训需求调研”。87%的调研对象认为,举办“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是必要的,既可以弥补岗前培训的不足,又可以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那么,究竟如何实施“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呢?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新教师师德教育,是高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合格的高职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针对当前对新教师师德提升的迫切需求,在“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的实施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师德教育,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事业体会和忠于职教、热爱岗位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新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热情与创造力,培养他们勇于奉献的高尚思想品德和业精于勤、勤于进取的职业道德。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夯实教学基本功。调查结果表明,93%的新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知识匮乏,对所教课程体系不够熟悉,对学科内容的把握容易失偏,对于“怎么教学、怎么评价学生、如何开发课程”认识模糊。另外,大部分新教师是高校硕士毕业后就走上教学讲台(75%的新教师无工作经历),使得他们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较好的完成自我角色的转换。因此,实施“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要着重“教育理念”、“教学理论”、“教学能力”、“教学情感”四大学习模块的叠加,加强新教师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提升。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教师职业发展。一般来说,近三年入职的新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对职业岗位和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但是调查结果却表明,64%的高职院校新教师对入岗后职业成就感觉一般,缺乏职业归属感,更多地是把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当作就业的“避难所、中转站”。因此,实施“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重视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

4.完善职业素养培训的考核机制。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发展理论”,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成长是分阶段的,而且培训考核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决定培训目标的实现。因此,实施“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员与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业考核相结合、即时与后续评价相结合,建立新教师档案,重视新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评价。

摘要:研修培训是提升我国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职业素养,通过对江苏省S市5所高职院校入职3年新教师的深入调研,结果发现:女性比率高;具有“师范生专业出身或有师范生学习经历”的比率较低;有工作经历的比率较低;教学基本功较弱;入岗职业成就感偏低;专业实践性知识贫乏;培训需求期望最高的是新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其次是新教师职业认知归属感、职业未来发展规划和教学能力培训,而科研和信息素养提升培训需求期望最低。同时,笔者对我国未来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训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训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宇岑.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提升[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66-68.

[2]王向红,丁金昌.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业素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168-173.

[3]王春生,赵大梅.高职院校新教师入职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7-19.

上一篇:地理空间能力下一篇:地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