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范文

2024-07-26

近现代史纲要范文(精选12篇)

近现代史纲要 第1篇

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贯穿近现代史的一条主线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的最具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口号, 是一批批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的最主要的精神动力。即使对于今天的大学生, 也有很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同时这条主线也能很好的解释这160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 我们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封建农业文明, 但是到了近代, 鸦片战争以后, 我们落伍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 但是还没有真正的觉醒。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开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艰难的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说明了“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没有让中国强大起来。甲午战争的失败极大的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为了吸取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 中国开始了制度层面的救国, 就是戊戌维新。但是在顽固分子的疯狂反扑下, 这次寻找国家出路的尝试又失败了。维新变法失败后,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并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创立了民国。但是民国有名无实,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大地主大买办们窃取了, 中国的命运继续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里沦陷。鉴于辛亥革命的失败, 陈独秀等一批知识分子认为, 中国之所以没有成功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是因为国民思想中的帝制思想还根深蒂固, 而欧美能成功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因为启蒙运动把人们的思想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国要想巩固民主、共和, 也需要来一场启蒙运动把人们脑海中封建时代的旧思想清除干净。于是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极大的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的潮流形成, 增强了救国的热情, 人们如饥似渴的学习西方的文化, 涌现出一大批如潘光旦、费孝通、陈寅恪等杰出人物。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如果没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就没有五四运动, 也就没有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 学生充当了急先锋, 工人阶级是运动的生力军, 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让知识分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人运动结合的重要性。1921年共产党成立了, 在此后的28年的革命斗争中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 为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创造了前提条件。在此后的60年, 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为了探索出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经历了很多曲折、困难, 但是正是在这些挫折和坎坷中, 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改善, 并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逐步的实现。

2 以专题的形式讲“点”是提高《纲要》课实效性的关键

学生们在初中、高中阶段, 曾系统的学习过近现代史, 他们对近现代史的基本脉络和历史事件都基本了解, 不需要再对历史事实进行详细的介绍。而且近现代史内容浩瀚, 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 也不可能事无巨细进行详细讲解, 这样也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 很可能使近现代史的教学流于形式。虽然他们已经对近现代史有了较为完整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规律性和本质性的东西还缺乏深刻的认识。例如,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等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 那么在教学中就要突出重点, 澄清疑惑, 对学生不解的问题, 关心的问题, 以专题的形式集中深入的讲授, 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要做到突出重点, 解决疑难点, 而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达到思想教育的功能, 那么就要对历史事件进行筛选, 挑选适合的专题进行讲授。这些专题就是反映近现代史主线的“点”, “点”的选择对提高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实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么选择适合的“点”呢?结合问卷调查和教学的经验, 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 要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疑惑比较多又最想了解的历史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问卷调查, 学生主要对以下专题很关心。与时事相关的历史问题, 如台湾问题、中日关系、中朝关系、周边领土纠纷问题等。某些历史事件的评价问题, 如文革、西安事变、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还有某些重要历史关头的历史人物的评价, 如慈禧太后、李鸿章、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学生关注的问题, 大都是存在争议的历史问题, 他们想知道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些存在很多争议的问题, 要深入的挖掘历史资料, 用事实说话, 避免说教的嫌疑。“真实最具打动人的力量”, 求真求信。曲解历史的后果是学生只有相信戏说、歪说。在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也是他们感兴趣的对象, 不过他们不希望听到一边倒的评价, 而是全面的看待历史人物的历史功过问题。只介绍正面的或者是反面的, 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全面、公正、客观, 对学生更有说服力。

其次, 要选择能够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为他们能够提供示范作用的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将一些历史人物的个人生活、事业、兴趣、交友等方面呈现在学生面前, 不仅能够增强课堂的吸引力, 而且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了可能的精神动力, 成为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源泉。革命前辈们面对挫折的乐观主义, 面对牺牲的英勇无畏精神, 先国家后个人的牺牲奉献精神, 这些都会对大学生产生强大的震撼, 为他们的价值取向提供示范作用。

再次, 要选择与本地密切相连的历史资源, 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和亲切感, 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在介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时, 我详细介绍了邹容, 当他们听到邹容的家乡就是今天的重庆巴南区鱼洞时, 同学们显得很激动。重庆的历史资源比较多, 很多同学在节假日都曾经去参观过。在讲到相关内容时, 如果能联系这些历史资源, 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而且加深了他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另外, 在讲授专题时, 要讲出新意, 要避免与中学历史简单重复。对于基本的历史事实, 要挖掘更多的资料, 丰富专题的内容。如沙俄割去我国150万km2的领土, 这是人所共知的历史, 如果上课时再重复一次, 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如果告诉学生这相当于6.5个英国, 10个江苏, 3个法国, 学生发出惊叹的声音。某些民谣、打油诗, 也能够为课堂增色不少。如东北人民在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接受的心情被描述为“想中央, 盼中央, 中央来了更遭殃”, 形象的表达了国民政府官员大发抗战胜利之财, 把对沦陷区的接收变成了劫收。

3 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形式, 是增强《纲要》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采取演讲、讨论等形式, 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历史课的主动性。如果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专题学习当中来, 比教师满堂灌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近现代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每节课抽出5~10分钟时间来, 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剖析和讲解, 这样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看待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角度, 同时也促使学生课外去收集相关历史资料。而且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口才和胆量都得到了锻炼。

多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加强对历史的理性认识。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理性认识由感性认识升华而来。如马嘎尔尼访华事件, 表面上是两个国家的礼仪之争, 但是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个民族如果不能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 就要落后, 不主动跟上历史发展的节拍, 就要被抛弃。

多媒体教学能够呈现大量的信息, 在近现代史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历史不是抽象的, 是活生生的, 是具体的。使用多媒体教学, 能增强历史课的生动性, 趣味性、直观性。图片、声音、视频等, 为理解那些我们不曾经历的历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总之, 要上好中国近现代史课, 需要不断的摸索, 总结经验, 汲取教训, 以更好的发挥该门课的思想教育功能, 加强大学生对历史的认知, 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回顾历史, 总结经验, 是为了加深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 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 立足现实, 指导现实。”但是要达到这一目标, 需要从事这门课的老师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沙建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年增刊) .

[2]金冲及.《中国近代史的几个根本问题》, 《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三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2篇

1、“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2、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荷兰。

3、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引发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4、工业革命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5、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是鸦片战争。

6、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7、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b.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8、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新出现的社会阶级有?

农民阶级、工人阶级、资产阶级

9、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0、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a.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11、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辛丑条约》的签订

12、“五口通商”中的“五口”指: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简记:广厦福宁上)

2016.10.17

1、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多次重创洋枪对的是太平军。

3、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是哪个部队?哪个首领?刘永福带领的黑旗军

4、当年旅顺和大连是谁的势力范围?俄国

5、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何在? a.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b.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6、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b.经济技术的落后

7、中法战争中,爱国将领冯子才率清军赢得了哪两次战争的胜利?

镇南关大捷和琼山大捷

8、中国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9、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0、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

11、严复在《天海论》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

12、洪秀全创立(组织)拜上帝会发动和组织群众

13、什么事件正式宣告太平天国的建立?占领南京,定都天京

14、天朝田亩制度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的纲领。

15、太平天国组织的基层组织叫“两”

16、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资政新篇》

17、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

18、太平天国运动是被湘军攻破的

19、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起义最高峰

2016.10.24

1、洋务运动 The western affairs movement

2、所谓清朝的“四大中兴名臣”有: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或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高强之术

4、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是由哪个思想家在哪本书中提出来的?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5、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的口号是“自强”

6、创办民用工业的口号是“求富”

7、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的“四大水师”: 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

8、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是马尾船政学堂

9、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维新派创办京师大学堂)

10、维新派创设的学堂最著名的有:康有为的广州万木草堂 梁启超的长沙时务学堂

11、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2、“百日维新”持续了多少天? 103天

1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光仁

14、辛亥革命 The 1911 Revoltion

15、陈天华有哪些著作?《猛回头》、《警示钟》

16、自称“革命军中马前卒”的是?邹容《革命军》

17、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中国同盟会

18、中国同盟会的纲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9、民国元年指的是哪一年? 1912年

2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16.10.31

1、护国运动是由谁发起的?蔡锷(护法运动是由孙中山发起的)

2、什么事件标志着整个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护法运动”的失败

3、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当时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4、经济危机 Economic Crisis

5、所谓的“三座大山”是指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6、资产阶级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7、地主阶级与实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行不通的原因: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016.11.14 1.新文化运动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Democracy)和科学(Science)3.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4.《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第一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5.什么事件标志着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发表

6.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7.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

8.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9.毛泽东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提到的三本书指的是: 《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 10.《共产党》(月刊)的创办标志着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来了。

11.共产党宣言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12中国共产党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

13.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a.革命纲领 b.群众路线

14.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16.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7.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革命高潮

18.北伐战争的作战对象是那三派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 19.什么事件标志着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北洋军阀改易旗帜

20.八七会议确定了什么总方针?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21.毛泽东“枪杆子里出政权”是在哪次会议中提出?八七会议 22.我党创建人民军队始于南昌起义

23.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提出来的

24.以农村为中心思想是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的。25.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在《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来的。

26.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毛泽东在1928年12月在井冈山制定的。27.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了第二个土地法。

2016.11.21 1.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2.遵义会议确定的三人团: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3.三大主力会师指哪三个主力?一、二、四方面军

4.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5.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问题。6.《实践论》、《矛盾论》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的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7.1927年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的“东方会议”宣示了八条《对华政策纲要》。

8.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卢沟桥事变开始。

9.豫湘桂战役是日军在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

10.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提出在抗日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

11.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协议和一致抗日》通电,第一次I公开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

12.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国共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13.1938年3月李宗仁取得台儿庄战役。

14.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八字方针“防共、限共、溶共、反共”。15.张自忠与1940年5月死于枣宜会战中。

16.毛泽东把抗日战争氛围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三个阶段。17.1937年3月平型关打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8.我党确立“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三大方针。19.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完整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基本政策。

20.《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土地建设的基本方针。

21.十年内战时期我党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土地政策。22.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举行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

24.“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25.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26.毛泽东思想是在1045年中共七大提出的。27.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是1945年9月3日。

28.1945年10月25日,台湾及澎湖列岛收回是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的标志。

2016.11.28 1.抗日战争胜利后,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2.“双十协定”的全名叫《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3.什么问题《双十协定》中没有达成协议?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

4.1945年6月底国民党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5.三大进军标志战略进攻

a.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1947年6月30日夜开始。b.陈谢兵团挺近豫西地区——1947年8月22日开始。c.陈毅、粟裕大军发展苏鲁豫皖解放区——1947年8月开始。6.“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

7.哪次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杨家沟会议(1947年12月陕北米脂县)

8.抗日战争之后(解放战争期间)“耕者有其田”的政策。9.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10.国民党的四大家族分别是蒋(蒋介石)、宋(宋子文)、孔(孔祥熙)、陈(陈果夫、陈立夫)

11.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2.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政治的覆灭。

13.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面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上社会的发展方向。14.毛泽东的两个务必思想是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

1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

16.当时中国的临时宪法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18.建国后(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后),国家的主要经济成分 a.社会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19.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独立的社会形态。(结论)20.三大改造是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1.1956年底,我过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

22.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即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3.马克思主义第二次中国化是1956年4月初,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4.《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5.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三个主题,三个补充”的思想。

26.“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难题浅探 第3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性质;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55-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并列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课程之一,该课程既与另外三门课程有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又有其独特性,因而在教学中有其自身的难题。为了更好地讲授这门课程,笔者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出发,根据自己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探寻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并尝试着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

一、《纲要》课程的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一名称,乍一看,似乎是一门历史课;但实际上“史”只是这门课程的载体,而思想政治理论才是其内容。打个比喻来说,中国近现代史就好像一条船,而思想政治理论则是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显然,这条船只是一个运载工具,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思想政治理论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货物离开了船无法运送;就这门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离开了史也无法传递。再说“纲要”这个词,也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对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的简化、浓缩,如果那样的话,这门课程就应该叫做《中国近现代简史》或《中国近现代史简编》。实际上,这里的“纲要”的意思是从理论的高度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概括。总之,就课程性质而言,《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它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是异大于同,也即在具有“史”的“特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

二、《纲要》课程面临的三大难题

1.难题之一:教学内容丰富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按时间顺序分为上、中、下三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年-1919年)为上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年-1949年)为中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至今)为下编,时间跨度较大。再就内容而言,《纲要》包罗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而在教学计划中,目前《纲要》课程仅安排34个学时,所以虽然教材主线清晰、主题明显,但内容丰富,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简要的历史事实中感悟、概括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政治理论,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2.难题之二:教学内容重复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教材与前置课程中学历史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以及并列课程《概论》有许多重复。首先,通过中学的学习,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已耳熟能详。这既为《纲要》的学习提供了基础、作了铺垫,讲授《纲要》课时不需要过多讲述这些基本史实;但同时学生也会认为已经学过近现代史,没必要再学。其次,《纲要》与《概论》有些章节阐述的内容相同,只是阐述角度各异。在《纲要》课程课时本来就紧张的情况下,授课内容再大量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重复,显然既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又浪费宝贵的课时。

3.难题之三:教学形式单一与教学课时少的难题。笔者通过与周边兄弟院校《纲要》课程教师的交流,发现针对《纲要》课程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仍旧是传统的逐章逐节讲授的教学方法。但是《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这样上课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至于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要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寻找其他途径,合理解决这一难题。

三、《纲要》课程教学难题破解

1.正确处理好《纲要》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的关系,解决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面对《纲要》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的特点,要正确处理解决好授课过程中大面积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要努力把大学通过历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学历史教育区分开来,不再用过去对中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学习历史,而是要从讲“历史发展的过程”转向讲“历史发展的原因与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大学与中学相比确实提高了层次,激起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学习这门课的兴趣。由于《纲要》和《概论》课程相似度高,尤其是建国之后的部分重复率更高,兄弟院校的一些教师认为《纲要》可以着重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部分,之后的部分可以略讲,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由于二者的特点不同,所以他们的讲法也应有所不同,要从讲法上将两者区分开来,凸显各自特点,而不能厚此薄彼,才能让学生从中均有受益。

2.以专题讲座形式备课授课,解决课时少、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章节授课法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问题,笔者尝试使用“专题讲座法”讲授。传统的章节讲述法是按章节去组织教学内容,教师根据目录依次讲述即可。而“专题讲座法”,是在要求教师全面吃透掌握教材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抓大放小、抓重要点放次要点,归纳出讲授专题,然后把教学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分别组织进各个专题进行讲授,从而达到既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能不折不扣完成教学内容的目的。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把教材三编十章的内容划分为十二个专题,发现可以较好地完成这一目的。使用“专题讲座法”进行《纲要》课程教学几年,笔者还有一些在设想这一教学改革之初所未敢奢望的意外收获,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使用“专题讲座法”,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在部分学生中征求意见,学生提出不少教师未曾考虑到的问题,促使笔者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②使用“专题讲座法”,就教师自身而言,就不得不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进一步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两个方面合而言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纲要》课程,虽然因其自身性质、教学要求高、课时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有种种难题,但只要我们认清《纲要》课程的本质,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破解这些难题,开创性地圆满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汪建华.略论大学学习开局与学习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7,(9):61.

[2]王先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9):61-63.

[3]曹美玲.政治学科讨论式教学模式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1):80-82.

[4]张芳.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7,(3):115-116.

[5]刘玉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6):99-101.

[6]王晓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思想政治理论教学,2009,(6):69-7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探析 第4篇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的含义及种类

课程资源是2002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国内学界对这一概论的解释也有不同, 我们认可这样的提法:课程资源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侠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本文的课程资源系广义概念, 即“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以下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的探讨即立足于这一界定。

要阐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资源, 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属性及课程目标。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属性, 目前学术界有分歧, 具代表性的见解有四种:一种意见认为, 虽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从名称和内容上来看是“一门历史课程”, 却不属于“历史学科的学科教学体系”, 而是“一门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体系的政治课”。第二种意见认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中国近现代时限内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进行研究, 从中找出规律, 发挥其社会功能”, “当然属于历史学科的范畴”。第三种意见认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既是一门历史课, 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应将其“明确定位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历史课”。第四种意见认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基于国家和民族立场的、以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为载体的、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命的、体现史学价值塑造功能的‘通识性’国史课程”。

无论是哪一种定位都不能否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具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性, 它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目标, “05方案”将其定位为: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 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 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后, 又增加了一个选择, 即“选择了改革开放”。

以上述课程属性特征及课程目标来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资源应该是指有利于实现上述“两个了解”“四个选择”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由于受历史学科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这些因素异常丰富, 且种类繁多。

按照课程资源构成来源的不同, 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分为人力资源、物化资源和文化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 我们大致可以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 就是校内课程资源, 超出学校范围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 。按存在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又称显形资源和隐形资源) , 有形资源指具有一定的形态, 能看得见、摸得着, 可以直接运用的资源, 无形资源指附着于一定的形体, 不能被看得见、摸得着, 却以潜在的方式对课程施加影响的资源。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 课程资源又可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等等。

无论以什么标准来划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教师、学生、课堂生成性资源、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科技馆、历史音像资源、历史遗址遗迹、历史文物、专家学者、历史见证人、网络资源、地方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社会焦点热点、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学校风气、社会风气以及广泛的自然资源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些资源中最重要的几项是:教材、教师、学生、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科技馆、历史音像资源、历史遗址遗迹、历史文物、网络资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社会焦点热点。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的新理念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是核心课程资源

目前, 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我们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 这一课程所使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是学生从事学习、教师从事教学的“范本”, 是教师和学生借以发生相互作用的媒介, 无论从它的内容、结构还是表现形式上看, 它在教学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因而它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核心课程资源。核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中的主体部分, 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因而,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首先和主要的应该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共用20余万字的篇幅, 容纳了整个近现代的历史, 它突显了中国的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 即“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进行的伟大艰苦的斗争,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里既是提出这本教材的主题, 也是指明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 指明它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其“纲”和“要”鲜明的特色就在于此, 也正是因为这一鲜明的特色, 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课程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内容异常丰富:时间长达170多年;涵盖了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思想文化领域等;就其空间而言, 中国、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必须将17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纳入到这一历史时期世界的视野中加以审视, 如此广阔时空范围内有利于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均可开发和利用。

但是, 教材绝不应当只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唯一的课程资源。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 人们通常将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利用者, 而非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开发和利用。自2002年在中国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给我们带来了课程资源的一个新理念, 即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尤其是历史教师:“历史教师不仅是最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者;更是最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历史教师不仅决定着历史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 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 而且他本身就是历史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历史课程资源的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的水平”。这一新理念同样适宜于具有鲜明历史学科特性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从这一新理念出发, 在课程资源的建设过程中, 我们应当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事实上, 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宣部、教育部早就给予了高度重视, 2005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 不断优化和充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制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 实行准入制度”“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 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采取脱产进修、攻读学位、名师指导、社会考察、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措施, 力争在5年内培训数百名学术带头人和数千名骨干教师。中宣部、教育部负责培训学术带头人, 各地宣传部门、教育部门负责培训本地骨干教师, 各高等学校负责培训本校教师,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格局。”随后,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新课程开设前, 要抓紧组织好对所有任课教师的培训。以掌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熟悉教材, 了解教学方法、手段为重点, 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中宣部、教育部负责组织中央部委直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的培训;各省 (区、市) 宣传部门、教育部门负责组织本地骨干教师的培训;各高等学校负责本校教师的培训和集体备课工作。”2008年, 宣传部、教育部再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进一步强调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总体要求, 并对“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建设”“教师的选聘配备工作”“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以及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学科支撑”“提供政策保障”等方面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这一系列文件精神的落实过程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通过培训以及培训期间广大教师的相互研讨、交流, 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教师的历史学科知识、政治素养、教学能力得以显著提升。

然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学科特性以及它的思想教育性, 使得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历史专业的学科知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专业素养和洞悉现实、观照未来的能力, 还要求教师具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科学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素质和驾驭不断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活动的能力。因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时时刻刻、永无止境的。

3. 学生也是课程资源

同样的, 传统教育观念将学生定位于课程资源的消费者, 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角色, 现今, 人们一再强调, 学生是一切教育的主体。学生也是课程资源,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从课程资源的类型来看, 学生属于人力资源, 这既指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依据, 也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创造性。课程目标能不能实现, 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大小密切相关:“不论教育者编写的教材多么精美, 设计的教学目标多么完善, 教育者自身素质多么高, 如果学生没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 没有求知的强烈愿望和激情, 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依据“05方案”由“马工程”专家设计的, 教材是编写组专家编写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中学历史已基本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主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 所以, 教材编写组也力图“注意避免与中学课程的简单重复”, 但是, 如前所言, 因其“纲”和“要”特色鲜明, 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基本内容不可避免地与中学历史教材内容存在着较多的重复。正由于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 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设计者预设的路径发展, 他们会以自己独有的目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 提出、创造出一些“独特的东西”, 而这些“独特的东西”又会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生既是教学的参与者、教师教学的合作者, 也同样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接受教育知识的起点, 学生的个人知识以及个性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一种有待开发的课程资源。因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中, 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作用, 充分发掘学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的潜力。

三开发和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的注意事宜

中国幅员辽阔, 56个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这一个大家庭, 由于自然、经济、文化等因素的不同, 课程资源的状况客观上存在较大的差别, “特别是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资源方面, 往往很不平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也不例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不同的城市、开发主体力量强与弱、同一地区 (城市) 条件好的学校与条件差的学校, 其课程资源会呈现出不平衡性。所以, 不同地区与不同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过程中, 尤其要重视学校教师的作用。

同时, 我们还需说明,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实施、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所以, “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有学者提出, 开发课程资源, “必须反映教育的理想和目的、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求、学习内容的整合逻辑和师生的心理逻辑”;并且必须注意优先性原则 (“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 和适应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 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具体特殊情况”“还要考虑教师群体的情况”)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所以, 一方面我们必须充分开发与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开发与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两个了解”“四个选择”课程目标各种因素的总和。由于受历史学科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这些因素异常丰富且种类繁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是核心课程资源, 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要特别重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的作用。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两个了解”“四个选择”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这些因素异常丰富且种类繁多。教材是核心课程资源, 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要特别重视教师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教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淳、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任晓伟、陈答才.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9)

[4]王先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19)

[5]郭文亮.正确处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 2007 (19)

[6]于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价值塑造功能及实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 2011 (21)

[7]金冲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几个特点[J].高校理论战线, 2007 (3)

[8]朱汉国、王斯德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9]杨扬主编.历史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5篇

一、为什么说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1、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2、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逐渐使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西方列强用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对中华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

在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及依附于他的官僚资本居于主要地位。在农村中,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依然占显然的优势。由此,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操控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还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

3、中国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仍保持着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已产生,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缓慢

5、近代中国各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三、两大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四、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具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无法制止克服领导集团滋生腐败现象的滋长

3、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4、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不能正确指导斗争

5、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6、太平天国领袖们对西方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

教训: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他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2、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五、洋务事业三方面:

1、兴办近代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六、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七、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八、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要不要以改革手段推翻清政府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九、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封建势力的政治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着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十、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从主观方面来说: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1、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反感你没有能力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国谋求新的出路。

2、尽管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永远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对于他们的缺点,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中篇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是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种是名族资产阶级。方案:建立一个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是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方案: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他们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主张,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石子厂阶级民主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及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二、两种基本选择: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该运动的口号:民主(“德先生”democracy)科学(“赛先生”science)。三、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二、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群众运动。

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历史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

二、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坏之后。

三、他是在半殖民的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一、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二、中国工厂主义运动的兴起,使得一切反动势力感到深深的恐慌。说明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新生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三、中国共产党切实地、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建设,胜利的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五、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1、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严重剧烈的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

2、从主观方面来讲说,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那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3、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没有经验。

4、幼年的中国共产党还难以摆脱共产主义的那些错误的指导思想。

六、国民党政府是怎样实行***的军事独裁统治的呢? 首先,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其次,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再次,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家为保,分设甲长、保长。最后,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七、《井冈山的斗争》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者这三者几件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农村包围城武装夺取政群的理论。

八、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的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少补多、抽肥补瘦。

九、“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十、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一、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

二、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三、王明等人颠倒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以为只要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词句和共产国际的决议、指示,就可以指挥中国的革命。而忽略了中国的实际。

十一、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首先,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其次,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再次,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日本侵华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十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摩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十三、1938年9月至11日,毛泽东在延安举行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

十四、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十五、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十六、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应用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中国人民看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主义的国家和人民、估计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十七、1947年10月10日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十八、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学生运动的高潮,人民民主主义的发展。

十九、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一、中国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二、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道路。

三、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所以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二十、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还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的利益。

二、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二十一、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革命的根本原因是国家政权问题。毛泽东在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道路时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政权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统一。二

十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成为新社会,新中国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祸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4: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二

十三、新中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能不能保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十四、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项任务: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二

十五、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

二十六、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政策:赎买政策。

二十七、《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956年2月到4月展开调查,听取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毛泽东并先后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院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十大关系,围绕这一个基本方针:“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简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出来,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成为同年九月召开的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

二十八、中共八大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根本任务: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二十九、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院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其指导思想:团结全国各族人们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的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三

十、毛泽东还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科学的分析。他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催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的得到解决。这实际上为进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十一、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愿望:是为抵御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图谋,消除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等现象,防止国内资本主义的复辟,并为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寻找一条途径。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一大批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

犯错的原因:

一、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处于起始阶段。

二、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做是阶级斗争。

三、在探索中出现的一些失误,本来是应当通过发扬民主、总结经验教训,去及时发现并加以克服的。但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却在继续发展,并最终演变成“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的严重错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致使党无法依靠制度的和集体的力量及时的发现并纠正错误。

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由于没有正确解决领袖和党的关系问题而出现过的一些严重偏差,对中国共产党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思考 第6篇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爱国主义;科学发展观;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100-03

一 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支撑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解放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在紧紧围绕“三个选择”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要运用相关的内容加强爱国主义传统的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1]引导大学生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实质,以增强他们的爱国之情。

从国外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看,课堂教学理应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只要抓准了一门好的“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就能在系统性、规律性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纲要”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纲要”课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独立与民主而英勇抗争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的爱国主义历史信息源源不绝,尤其是在近百年历史中更为突出。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最有效的历史信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鸦片战争历史中林则徐禁烟之举;甲午中日战争历史中向日本吉野号撞击,全体官兵壮烈殉国;辛亥革命历史中孙中山为救国奋斗终身,等等。在这些最有效的历史信息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教师在课堂上简要分析,抓住关键点向学生提问。二是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时要做适当的引导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学生参考;三是让学生在课后写小论文,以这些历史事件进行爱国主义主题的写作,特别鼓励学生以各种课外实践方式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或教育活动。在把握好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在互动教学中对学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教师的有效组织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重要保证。所以“纲要”课的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方,首先要积极采纳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技巧以有效组织这种方式。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前提。所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教师各种形式的互动,而且大学生理应具备一种在大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师和学生还可以互换角色,以平等的姿态互相交流学习,让学生大胆地在课堂上用各种历史资料来证明自己的爱国主义观点。而各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讨论、演讲、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都是“纲要”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灵活手段。

爱国主义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时刻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地反映出来。所以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为教材,以史为据,引发当今大学生思考爱国主义相关话题。如今天的禁毒与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的禁烟活动相联系;特别是我国与日本的微妙关系与历史上日本侵华战争相联系等。“纲要”课的教师中尤其要注重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中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纲要”课的教学场所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纲要”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延伸。教师可根据课程进度,合理安排课时让大学生到社会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实际结合中深入理解和领会近现代史内容。一是选择革命遗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等。二是选择历史人物居住遗址或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等进行历史人物教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尽量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校园文化是“纲要”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补充,大力塑造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是当今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如在学校中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故事会、“历史人物评价”辩论赛、“近现代史知识抢答竞赛”等等,这些活动既能让大学生在学校中验证“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又是大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能使大学生自主参与到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在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学全过程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纲要”课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相贯通,贯穿着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它又是从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及其科学性的一种阐释和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的“纲要”课教学,使教学指导思想、内容、培养目标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这既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一个极好的途径,也是增强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政治意识”,加强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一)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作为主要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这一核心精神也应成为“纲要”课教学的指导思想。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教学中充分展现。为此,“纲要”不重在对个别问题做过于细致的史料挖掘和过于精深的研究,而是要通过对近现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过程的介绍,以及对历史发展规律、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践来源及其基本观点,从而在全面了解过去的基础上,更理性地面对现在、展望未来。历史知识的生命力在于其现实价值,“对历史的沉思可能会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处境”[2]。“纲要”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授课内容与现实相联系的必要性,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历史研究更增强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意通过对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介绍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事实,总结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时代价值。

(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教学任务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据此,“纲要”不应停留在讲授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的简单层面,而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意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对人生的正确态度、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纲要”课不单纯是历史课程,它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该把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任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本门课程应立足于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轨迹的叙述和历史规律的探寻,帮助学生了解一百多年来在中国从衰弱走向振兴的历史过程中,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程中,一代代中国人经历了怎样的失败和成功、放弃和选择,从而真正懂得中国选择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复杂历程和历史必然性,自觉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积极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重要教学目标

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纲要”课的教学,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关于社会发展的正确观念,懂得科学发展观要求达到的是统筹兼顾的总体发展。在近现代中国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有过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又好又快的整体发展观念正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纲要”课应侧重从历史史实、经验的角度引导学生从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吸取有益的成分,加深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内容和含义的理解,自觉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和谐等问题。在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物。他们大多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在时代的大潮中,他们对理想、现实、责任、地位等有自己的态度和选择。“纲要”课应注意通过对典型人物不同人生的深层剖析,使学生从中吸取对他们成长有益的经验,形成关于自身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观念。

三 将实现“中国梦”融入课堂教学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探寻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历史。因而,“纲要”课教学应将十八大报告和实现“中国梦”的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伟大梦想。

为此,在“纲要”课关于“中国梦”的教学中,应注意体现十八大报告中在开始、中间和结尾部分的有关论述,即:其一,指明“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其二,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三,结尾部分提出两个“不可逆转”:“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

自鸦片战争以来,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节节溃败。虎门销烟本应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正常行为,却成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借口。后来兴起的洋务运动,打出了“自强、求富”的旗号,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却以失败而告终,宣告了大清王朝寻求强国梦想的终结。戊戌变法试图效法明治维新,希望通过改良手段而建立君主立宪制,终因力量单薄而付出了血的代价。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给中国人带来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然而结果只是“赶走了一个皇帝”, “民主和共和”只是昙花一现根本无法实现。所有这些探索表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异常艰难。

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前人奋斗的经验教训,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人从创办报刊、追寻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迈开了追逐“中国梦”的步伐。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年改为《新青年》。《新青年》反思辛亥革命失败之因,高举民主与科学之旗,点燃了新文化运动的星星之火,为先进的中国人提供了更多的思想选择。毛泽东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从宣扬“民众的大联合”到主张“激烈的社会主义”政策,思想上不断成熟,也是不断探寻真理的体现;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等一大批有志青年远赴海外,勤工俭学,从而走向马克思主义,亦是不断探寻真理的表现。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行为上的变化中,我们可以依稀看见他们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实践中逐渐推进“中国梦”的。自1921 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起,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扛在肩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动新文化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李大钊率先系统地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了广大青年学子;邓小平赴法国勤工俭学,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毛泽东始终扎根于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革命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完成这些历史使命,取得如此伟大的历史成就,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靠的是“实干”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将继续坚持“实干兴邦”,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逐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回顾先辈们追逐“中国梦”的足迹,能够从中获取有意义的启示和继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忠贞不渝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于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主义。其次,要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创造辉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才能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再次,要有有志的中坚力量——青年。青年,是未来事业的继承人,也是实现“中国梦”并持续推进“中国梦”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所追逐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责任敢担当的青年来传承。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雪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

[2]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探索 第7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课堂互动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该课虽较好地履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职责,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影响教学质量的若干问题。

一、纲要课程的现状及影响教学的问题

1. 国家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现状是处在一种两难的境况, 一方面是国家非常重视, 一方面是学生非常漠视。国家的非常重视表现在2005年国家学位委员会将马克思主义研究由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 并在其二级学科中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国家教育部在2008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 (公共课程) 进行改革, 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简称《纲要》) , 面向全体本科学生开设。学生的漠视表现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没有太多的热情进行关注, 认为公共课程只要期末考试及格、不挂科即可的心态, 甚至有学生调侃:59分遗憾, 60分万岁, 61分浪费。由此可见学生对公共思政理论课的漠视程度, 导致《纲要》) 课程的授课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直接影响到授课质量。

2. 课程内容和讲授时数脱节。

《纲要》课程的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编共十章内容, 涉及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今的170余年历史, 而课程讲授仅为每周2课时, 总课时数为36课时, 这使得在讲授过程中, 如果侧重讲述史实, 则会出现内容繁多无法面面俱到且容易陷入单纯的以史论史的境地, 无法达到课程要求在讲授历史过程时得出一条历史主线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 , 三个历史选择 (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 的目的, 同时还有可能无法在36课时内完成讲授内容;如果对所涉及的史实一带而过, 侧重讲授从史实中得出的结论, 则会使课堂讲授偏重于理论而显得枯燥乏味, 同时也容易在学生心目中产生逆反心理, 认为思政理论课就是对当今社会的歌功颂德, 就是就理论谈理论, 缺乏吸引力, 达不到授课的预期效果。

3. 课堂讲授形式单一。

作为一门以史实为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堂讲授形式仍较为单一, 虽然改变了以往“一本教案一本书, 一支粉笔讲一堂”的枯燥讲授形式, 开始采取多媒体课件授课, 努力改善教学手段, 但此举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在课堂上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满堂灌形式, 缺少课堂师生互动环节, 难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对课堂相关内容的关注, 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提升。

4. 合堂授课中的基础差异。

《纲要》课程属于合堂授课的思政理论课, 合堂中不同学科的学生的历史基础不同。文科生在高中阶段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已学得比较通透, 而理科生的历史基础较文科生薄弱, 甚至不少学生连基本的历史脉络都不清楚。因此, 教师需在讲授基本历史知识时进行一定扩展。但实际在进行课程编排时并未考虑文理科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 往往根据班级人数和合堂教室大小实行文理学生混合编班合堂, 所以上课时教师很难兼顾———如果照顾文科生, 轻史实而重理论, 理工科学生会因史实不清而无法得出相应的结论, 无法产生对教材结论的认同;如果照顾理工科学生, 对所讲授史实展开陈述而不进行拓展, 文科学生会觉得讲授内容过于简单没有深入拓展而不尽兴。最终结果往往是文理科学生都有些不满意, 从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

5. 外界干扰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能力的不断提升, 学生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最为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几乎每个学生都开始使用智能手机。这原本是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良好表现, 但在课堂上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负作用。当课堂讲授的内容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学生无心听讲时, 便会打开智能手机的上网功能, 或阅读电子书籍、或社交聊天、或玩网络游戏等, 形成了现在课堂一大特色群体:低头族。从而出现教师在讲台认真讲课, 学生在下面各行其是, 虽然任课教师倾尽所能, 但教学效果仍难以保证。

二、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质量的对策

1.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本地所特有的红色资源, 积极开辟课外实践活动。如在讲授上编综述, 回顾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时, 可利用课余时间, 分班组织学生前往伊犁州博物馆进行参观, 可在参观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较为形象直观地了解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不曾中断过的文明, 切实体会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影响深远, 从而在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 进一步体会《纲要》课程中所要讲授的一条历史主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如, 讲授第一章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 发动鸦片战争的内容时, 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林则徐纪念馆, 通过对林则徐个人生平事迹的了解, 再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那一段历史, 使学生能近距离地接触历史人物, 从而引起内心的共鸣, 以加深对课程所讲授内容的了解和把握。

2. 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影视资源。

随着媒体资源的极大丰富, 诸多历史人物、史实被搬上银幕。在讲授相关内容时, 可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红色影视资源。如在讲授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内容时, 可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影片《甲午海战》, 通过对影片的观看, 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当时战况的惨烈以及爱国官兵大无畏的爱国精神, 同时进一步了解和把握教材中对抵御外来侵略失败原因的总结, 深刻体会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人而不是武器, 从而进一步了解当时社会制度的腐朽。在讲授中编内容时, 可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影片《我的1919》, 通过观看影片,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把握五四运动, 深刻理解了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阶级的结合, 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在讲授第六章内容时, 可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南京》、《东京审判》等影片, 在学生直观感受这一段历史的同时, 体会我们的胜利来之不易, 进一步认识到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任重而道远。在讲授新中国成立的内容时, 可组织学生观看《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等影片, 通过观看影片, 使学生深入了解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召开等情况, 同时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直接的关系等。

3.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

因为《纲要》课程是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思政理论课, 相对而言教材上都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知识, 鉴于此, 可在讲授过程中, 适时选择学生相对较为熟悉的内容进行课堂互动, 如鼓励学生进行自制课件比赛, 比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一个合堂课上往往有2至4个班级, 可要求每个班级自主选择一个章节的内容来制作课件, 制作课件提前规定选题和制作周期,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后, 由每个班级推选出一名同学对课件内容进行课堂讲授, 引入竞争机制, 将讲授与学生平时成绩相结合, 由同一合堂课上的其他班级共同为讲课同学评分, 鼓励同学认真收集材料, 精心制作课件, 用心讲好课堂内容。通过这样的互动环节, 可取得两方面的效果:其一, 学生在自制课件的过程中, 必须要先深入细致地了解教材所讲授的内容, 同时还需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去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 通过这一过程, 可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把握课程所讲授的相关内容, 同时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能力;其二, 通过课堂讲授, 使同一合堂课上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同学感受身边同学讲课的魅力, 感受学生之间的差距。通过适当的竞争, 既可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也可考评学生在课件制作、课本知识重点的把握、课堂讲授等方面的能力, 对师范专业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走上讲台都是极好的锻炼措施。

4. 合理编制合堂。

文理科分班授课在学期授课安排时充分而合理地考虑文、理科学生、体育艺术类学生以及汉语授课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等多种因素, 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 深入各院系进行实地调研,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和不同任课教师的实际情况, 合理编制合堂。同时, 任课教师也需要准备不同深度和广度的教案,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既解决教师在混合编班教学中的尴尬, 又切实让学生在学习中从内心产生对一条历史主线、两大历史任务、三个历史选择的认同, 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5. 强化课堂纪律, 排除外界干扰。

一段时期以来, 课堂上使用手机影响教学质量的新闻不绝于网络, 各高校也开始纷纷出台相应措施杜绝此现象以提高教学质量。做法不一而足, 个人认为较为可行的方法一是强化课堂纪律, 明确课堂严禁使用手机, 如违纪在课堂使用手机, 则可在班级或院系进行通报批评直至取消其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二是采取相应措施, 排除外界干扰, 如在教室设立手机袋, 在课前要求进入教室的学生将手机关闭并装入指定的手机袋中, 待下课后由学生自行取回自己的手机。上述举措虽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上课使用手机的情况, 但能从形式上强化课堂纪律, 重新引导学生上课时关注教师所讲授的课堂内容, 逐步要求和鼓励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作为高校的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要求我们在课堂讲授中准确地把握《纲要》课程性质、把握历史知识讲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丰富全面、与时俱进, 采取多种形式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切实增强课堂讲授的吸引力, 提高教学效果。坚持大学生主体地位和发展需求, 转变理念, 合理组织,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完成国家和学校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郭瑞敏, 王戎.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建立开放式、研究型教育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 (下旬刊) , 2010, (7)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微课教学 第8篇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微课”教学理念

(一) 注重逻辑主线, 突出“三个选择”

本课程注重历史与逻辑相结合, 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剖析, 揭示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学习这门课程的重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这一段历史进程进行规律性认识, 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逻辑线索。这一点也是贯穿于“微课”教学的主轴。本课程分上中下三编, 每编分设综述, 而各编综述是在世界历史视野和中国文化传统的视野下对这一时期的中国国情、历史规律的宏观介绍, 也是本课程的逻辑主线。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信息量大, 而大部分学生缺乏相关知识, 尤其对世界历史知识了解匮乏, 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更缺乏理解。要在有限的时间把综述的逻辑线索讲清楚, 学生首先需要明晰这一段大的历史背景以及基本的历史脉络, 合理运用发挥微课的浓缩和整合历史场景的特点, 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形成历史在场感, 为教师进一步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认识历史现象提供较为有效的铺垫。

(二) 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 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 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革命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英勇奋斗的历史。”在教学活动中, 只有让学生“学生自觉‘设身处地’地反思中华民族在每一个历史关键时刻所作出的选择, 才能让学生在思想深处与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产生精神共鸣。”从课堂教学的经验来看, 学生常常更为注意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些人物, 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本课程每编综述之下都设有不同的专题, 也是本编内容的要点, 而且这些要点在高中初中历史教材中都有涉及, 学生相对熟悉。在微课教学中, 可以选择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作一定程度的纵深和拓展, 并且以此为切入点,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讨论式、参与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 营造课堂氛围, 积极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微课”教学设计

(一) “微课”的选题多样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涉及人物众多, 事件复杂, 线索纷繁, 对于非历史专业、特别是理工专业的学生来说, 由于知识背景和结构的不同, 在学习中往往难以把握住历史主线。学生通常是对某一个人物或某一个历史事件感兴趣则听, 不感兴趣则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因此, “微课”的设计应围绕本课程的主题、主线、重点、难点, 针对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展开;同时注意避免将“微课”内容固定化、模式化, 在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与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微课”教学内容。具体来说, 一是通过视频编辑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线索复杂的历史场景, 让学生宏观上把握历史主线;二是通过视频展现学术界对某一历史问题、事件或人物的评价, 使学生理解如何以历史唯物主义客观看待不同观点;三是参照以往的教学经验, 针对学习中经常性的问题制作“微课”;四是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 将“微课”内容与时事政治相联系, 让学生能够站在现实看历史、回顾历史看现实, 真正思考。

(二) 内容上连续性、互补性和实效性

本课程的微课教学内容应与教案编写, 课件制作, 微视频的选题保持连续性、互补性, 体现微课的实效性。首先, 针对主线、主题、重点、难点, 每节课的“微课”可根据教学内容分为1-3个部分, 每部分时间控制在8-10分钟;其次, 控制授课内容、课件以及微视频之间在内容上的衔接;第三, 教案的编写与课件制作与微视频三者之间的时间、内容、主次要根据教学实际内容合理安排, 使三者教学中体现优势互补;第四, 教案的编写与课件制作与微视频注意增强学生课堂参与。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微课”教学效果评估与改进

(一) 微课”教学与课后作业、课后阅读以及教学实践手册的完成相结合

“微课”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了较多的信息量, 虽然易于学生宏观了解历史线索, 但因为缺乏自主分析处理这些信息, 仍然会出现课堂听、课后忘的情况。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 开列相关书籍, 布置相关作业, 结合教学实践手册, 让学生消化课堂教学内容, 扩大学习视野。

(二) 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

近现代史纲要 第9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课程从2007年春季开始在我校06级开设, 至今已有三个年级的学生学习了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不高, 从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为将本课程打造成“大学生真心喜爱, 终身受益的课程”, 首先要对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为此, 笔者对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8级的新生在开课之初进行了关于《纲要》课程学习兴趣的调查, 为改进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实证依据。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8级开设《纲要》课程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集中填答式方法进行, 共发放问卷250份, 回收有效问卷244份, 有效回收率97.6%, 其中文科类学生121人, 占49.6%;理科类学生81人, 占33.2%;艺术类学生42人, 占17.2%。全部调查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组织了几次小规模的班级座谈会, 以期更深入了解相关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学习意愿调查分析

目前教师普遍认为由于大学生在中学学过中国近现代史, 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大学学习《纲要》课程的兴趣。到底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程度有多高, 对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产生多大影响呢?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并不多, 自信对中国近现代史“很了解”的只有文科类的6位学生, 占2.5%;认为一点不了解的也只有1位文科类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大概了解”, 占了60.7%;选择“了解很少”的占36.5%。从专业差异的角度来看, 文科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程度相对理科和艺术类学生稍微好一些, 选择“大概了解”的比理科类和艺术类学生多10%, 差距不是很大。这与广东从2004年开始中学历史新课程的改革有关, 由于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 而且不再那么早分文理科了, 因此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了解多了一些, 但由于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没有改变, 大多数学生只记住了与考试有关的知识点, 对整段历史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

当问及“您还想更深入地学习和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吗?”有75%的学生选择了“想”, 选择“不想”的仅有25%, 说明大多数学生对继续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意愿是比较高的。同时, 对比分析显示, 选择“大概了解”的学生与“了解很少”的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意愿并没有差异, 而专业的差异却使得选择有差异。数据显示, 理科类的学生选择“想”继续学习的比文科类的低了10%。此结果说明, 大学生并不因为已有的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而影响了学习的兴趣, 而是由于到大学后专业分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座谈中, 理科类学生明确地表示由于历史与他们的专业毫无关联, 对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帮助不大, 因此兴趣不高。

当问及在大学学习《纲要》课程是否有必要时, 其中44位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 占18%;认为“有必要”的人数最多, 有133人, 占54.5%;而认为没有必要开设的只有58人, 占23.8%;还有9人选择了“无所谓”, 占3.7%。从下表可见, 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对开设本课程的必要性还是认可的。理科学生的认可度相对低, 为10%, 但仍有65%以上的学生认可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这个比例与大学生继续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意愿基本一致。也就是说, 想继续了解和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学生也同样认为在大学开设《纲要》课是必要的, 而没有学习意愿的同样也就认为不必要。

2. 学习目的及学习方式调查分析

由于中学新课标历史教学的目标主要在于通过学习历史, 让学生增强历史意识, 汲取历史智慧, 开阔视野, 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态势, 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因此关于学习《纲要》的目的, 大学生主要还是延续中学的学习目的。本次调查显示学生更倾向于“在培养民族精神的同时, 开阔学生全球视野, 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这个选项, 达到57.4%;“培养爱国主义思想”的选项有18.9%的学生选择;仅有10名学生选择“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使其能用马列主义分析问题, 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这一选项, 占4.1%。这说明了大学生对《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不是很清楚。《纲要》是高校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 而非单纯的历史课, 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国史、国情, 使他们确立并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并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 《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有着鲜明的“思想政治性”。这是今后教学工作中应该重点注意的一个方向。

关于“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的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学生在中学的历史课堂学习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即以老师讲授为主, 学生很少参与 (占64.8%) 。那么大学生喜欢怎样的上课方式呢?调查显示, 高达77.9%的学生希望老师采用多种技术手段 (如PPT和视频动画等进行课堂演示教学为主, 辅以少量的课堂讨论) 。而“教师讲授为主或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点拨为辅”都不受学生欢迎, 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学方式是课堂上老师经常提问, 学生被动回答, 他们喜欢相对自由的讨论形式, 说明虽然学生仍沿袭高中的学习习惯, 还是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 但要求有些变化, 尤其是要求教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获得更多的知识, 喜欢自主性学习, 不喜欢被动灌输学习。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以外, 学生的课外学习对学好本课程至关重要。本次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很少阅读有关历史的课外书籍, 经常阅读的仅占9.0%。对于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学生的兴趣相对高一些, 经常看的有13.5% (见表2) 。学生课外相关知识的缺乏,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及学习效果。

三、调查后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我们有信心将本课程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 因为大部分学生认可本课程的开设并真心想学习和了解更多的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 同时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教学的目的, 提高学习的效果, 还需要我们在教学改革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

1. 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避免与中学的内容简单重复

虽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有继续学习《纲要》的意愿, 但其学习意愿是更深入系统地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如果《纲要》教学内容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消失。因此, 如何处理教学内容是问题的关键。

第一, 《纲要》课程的讲授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中学历史教学以教授历史知识和历史线索为主的教学上, 而是要在此基础上, 着重阐述历史的发展特点和演变规律, 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历史, 不但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因此, 我们要做到史论结合, 重心在论, 以史佐论。《纲要》课材编写组的专家们已考虑到这个问题, 专门设置了概括性、理论性很强的三篇综述。我们在教学中对于综述课要以予高度的重视, 下功夫处理好, 将其系统和理论讲透彻、讲明白, 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俯瞰历史, 形成对近现代史的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 进而对具体的历史内容展开专题教学, 挖掘教学深度, 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 大学《纲要》课程与中学历史课程的一个主要差别在于《纲要》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借用历史的内容和形式, 来达到传播国家主流意识, 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 其功能定位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而非一般的历史课程。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一功能的定位并不了解, 所以我们在教学处理方面要重视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围绕“两大历史任务”和“三个选择”来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

2. 教学的手段要注意形式多样

要增强教学效果, 提升大学生学习兴趣, 一大难题在于如何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学生传统认识中枯燥的形象。调查的结果启示我们, 应该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第一, 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调查显示, 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是“老师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演示为主”。《纲要》课程的一大优势是有丰富的历史资源作为依托, 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资源极为丰富, 大量的历史图片、各种纪录片及影视作品都可以成为课堂讲授的辅助材料, 这有助于学生增强对国史、国情的直观认识, 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第二, 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不能流于形式, 选题至关重要, 一定要是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兴趣。另外, 还要在课前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提供一些材料与线索, 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参与, 这样的讨论才有质量。

第三, 整合资源, 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是学生最盼望的教学形式, 但受到安全、经费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 这是高校理论课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其实, 只要与学生的班团活动结合起来, 利用各校附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实践教学并不难实现。学生为了活跃班级气氛,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一般都会定期组织班级或团组织活动, 我们可积极参与所教班级的班团活动的设计, 建议他们到学校附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相关活动, 如有可能, 补贴其活动经费, 这样既能节省人力物力, 又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真正起到拓展课堂教学的作用。如我校地处广州市, 笔者任教班级学生的班团活动曾组织到黄埔军校遗址进行参观, 所需经费、时间不多, 组织难度也不大, 很受学生的欢迎。

第四, 课外学习兴趣的培养。调查中发现, 学生的相关课外学习非常薄弱, 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多推荐有关书籍, 开展读书活动, 如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影响历史进程的许多重要人物是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点, 可引导学生从读这些名人的传记开始, 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活动轨迹、人生追求、对历史进程和影响等, 从而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调查也显示, 学生对相关的历史影视作品有相当的兴趣, 应进行适当的引导, 在课堂上可以播放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 同时大量推荐选材严肃、尊重历史事实的电影、电视剧让学生课外观看, 课堂讨论也可以此为选材, 增加学生相关的历史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周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2007.1.11.

[2]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 .

[3]朱志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研究, 2007, (5) .

近现代史纲要 第10篇

一、把握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心理、观念、习俗、信仰、规范等方面的群体意识、风貌和特征, 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 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若没有了民族精神, 就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历经风雨而延续至今, 五千年的文明史本身就是一部包容吸纳、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史。尤其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民族精神体现出了新的时代内容, 其内涵更为丰富。

(一) 独立自由的抗争精神。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罪恶的侵华战争, 几乎把中华民族陷于万劫不复之地。列强凌辱, 国破家亡, 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奋起抗争, 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和幸福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从三元里抗英到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 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 再到抗日战争, 无不体现了伟大民族的独立和反抗精神。

(二) 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 中国人民进行了无数次革命斗争。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十次发动起义, 虽屡败屡战, 但仍锲而不舍地推翻卖国无能的满清王朝。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最艰难的生存环境下铸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这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三) 吐故纳新的学习精神。

中华民族原本善于交流、开放进取, 曾有磅礴向上的汉唐气象, 有张骞通西域, 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等, 但是满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和愚民奴化, 使得中国变成一个日薄西山的老朽帝国。晚清以来落后挨打的悲惨事实逐渐促使民族觉醒, 一些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转向西方, 寻求救国救民之良方。从经济技术到民主宪政制度, 再到思想观念, 学习阶段一步步深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 先进分子最终在反复比较推求论证和实践中,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为中国近代的革命发展和社会转型找到了一条出路。

(四) 艰苦奋斗的探索精神。

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上下求索, 农民、地主、民族资产阶级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追求, 提出了各自的“理想”方案, 但是他们的理想都破灭了, 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到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肩上。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铸就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保障。

综上所述, 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 近代以来所体现的时代内涵就是找寻国家出路, 努力实现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纲要》课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 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1]P2应该说, 相对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纲要》课在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它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活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的上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嘉言懿行, 既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结晶, 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任课教师应努力挖掘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资源和内容,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和精神鼓舞, 激励其自觉为实现国强民富的民族复兴而奋斗。

二、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 教学态度上, 教师要激情饱满言传身教。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发挥示范功能和导向作用。教师个人的精神、情感, 以及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心灵是直接可效的感召。因此, 教师首先要具备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 担当爱国家、爱民族的楷模, 在课堂教学中展现自己的道德学问和人格情操。

应当充分了解并理解这一百多年的历史, 体悟其中孕育的民族精神, 并将其作为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显示自己鲜明的政治感情和倾向性, 爱憎分明, 是非清楚, 将喜怒哀乐倾注在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中, 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的许多内容主要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 教师激情饱满才能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才能激起学生的爱国感情和民族责任感。很难想象, 一个精神萎靡, 对民族和国家没有任何感情的人能激发起他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然, 教师要做到激情饱满、爱憎分明, 必须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奋斗和探索历程有价值认同和肯定。比如, 对近现代史上不同革命时期的革命党人、共产党人等那种为了正义事业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 以及为天下人谋幸福的伟大情怀, 教师当寄以高度的赞扬和崇拜。再比如, 孙中山先生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坚持不懈地为国家富强和实现民主共和奋斗, 其伟大人格和精神足以超越时空, 而那些破坏民主共和, 恢复专制、帝制的“跳梁小丑”就显得那么渺小。教师在讲授时激情洋溢、爱憎分明, 自然会对凝聚学生的民族精神达到催化之效。

(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上, 使学生自觉感悟民族精神。

1. 案例启发式教学法。

传统上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靠灌输单纯空洞的大道理, 效果是不明显的。任课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设计和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思考和讨论,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资源丰富, 事件繁杂, 人物众多, 任课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和感召精神的典型作为案例。如讲辛亥革命时, 选用林觉民与方声洞这两位民族青年的侠骨柔情和为理想信念的献身精神作为典型案例。林觉民的《与妻书》谈到:“天下人不当死而死, 与不愿离而离者, 不可数计, 钟情如我辈者, 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 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方声洞的《禀父书》表示:“夫男儿在世, 若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 使同胞享幸福, 奋斗而死, 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 亦义所应尔也。”他们把浓烈的爱情、亲情与对祖国民族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统一起来, 体现了超越自我的博大胸怀和高尚革命情操。他们的形象是多么生动饱满, 今天读来足以感天动地, 令人不由产生至深的崇敬。再比如, 讲革命新道路探索时, 以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曲折人生经历为典型案例。通过讲述, 激发学生思考, 体会到中国革命在逆境中前进, 需要毛泽东那样的实事求是、百折不回的艰苦探索精神等。总之, 生动、恰当、典型的教学案例, 可以把师生共同置于创设的历史情境中, 使学生感同身受, 自觉激发起对民族精神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追求。

2. 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法。

当今信息时代, 以影音为载体的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成为师生直观形象生动教学的最佳途径, 而近现代史多媒体资料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多媒体资料可以是电影、电视剧或者纪录片等, 也可以是教师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料来再现历史真实场景, 使复杂抽象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动形象地跃然于眼前,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 讲述“上编综述”时, 可以播放有关五千年中华民族辉煌文明史的片段或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精美的陶瓷鼎器”、“雄伟的万里长城”、“恢弘的兵马俑”、“神妙的石窟雕塑”、“壮丽的宫殿”、“优雅的园林”、“傲人的四大发明”、“古朴的文房四宝”、“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等, 使学生懂得中华民族曾创造过璀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对世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由此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自然升华;在讲“鸦片战争”时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把帝国主义强盗的掠夺行径和丑恶面貌, 活生生地展现出来, 极大冲击学生的心灵, 促使其将悲愤之情化为对外来侵略者和腐朽晚清政府的无比痛恨, 更化为振兴中华的巨大力量, 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再比如, 在讲“红军长征”的时候, 可以播放激昂的“长征组歌”, 还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红军单薄的御寒衣物”、“沿途留下的革命宣传标语”、“翻滚汹涌的金沙江”、“人迹罕至的大草地”、“白雪皑皑的大雪山”等, 生动反映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那种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以及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 使大学生深切地体会到“长征精神”的真谛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学生还可以从《甲午风云》中“致远”舰全体官兵为国捐躯, 《太行山上》国共两党精诚团结浴血杀敌, 装备欠缺的八路军子弟兵与武器精良的鬼子近身肉搏, 国民党郝梦麟将军誓死抗日的壮志豪言等中感受震撼人心的悲壮的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总之,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 把握好教学时间, 选取相关多媒体资料, 以增强历史真实感,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原则。

(三) 教学实效性上, 让学生自主践行爱国主义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系统讲授知识理论的基础上, 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巩固教学实效性。实践教学是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2]《纲要》课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 了解历史变迁和国情, 是深化理论认识, 感受民族精神内容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结合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可以采取以下实践形式。

1.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如让学生自主进行社会调查、企业考察、社区服务、公益活动, 以及“三下乡”等活动, 并写出考察报告。通过走基层的方式, 了解和感受社区、农村或企业的历史变迁, 使学生亲身感受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和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 增强投入祖国建设事业和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

指导学生到附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历史人物故居、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遗址、烈士墓地等实地参观考察, 使学生零距离地接触真实历史, 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洗礼。

3. 历史事件或人物纪念的体验活动。

如孙中山逝世纪念日 (植树节) 、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七事变、八一建军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九一八事变、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毛泽东诞辰日等。结合相关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制作课件, 写爱国影视观后感, 进行演讲、征文比赛, 让学生参与公祭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或浏览爱国主义网站进行网络公祭, 还可让学生自编历史剧扮演英雄人物, 开发爱国游戏软件, 等等,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爱国热情。

总之, 在《纲要》教学中要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有深刻认识和理解, 使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转化为自觉意识, 并实实在在地确立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近现代史纲要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自我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51-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5年改革后增加的一门课程。目前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大都是教育战线上的“老兵”,但对于“纲要”课的教学来说都是“新手”,再加上“纲要”课是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特殊性,更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和挑战性,笔者有幸在新方案实施之后担任了“纲要”课的教学工作,特此撰文,希望能与广大同仁进行切磋交流。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自我培养的必要性

由于在2005方案中,“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从内容体系上来看是历史课,但它又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而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专业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纲要”课的性质决定

“纲要”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极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1]。

“纲要”课不是全面系统的介绍基本历史史实,不能就历史讲历史,而是要突出政治性,即通过对史实的科学分析,着重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四个基本问题,从而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2]。因此,明确“纲要”课的性质,正确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历史课的关系,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中国古代史知识、世界史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由时代发展的特点决定

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市场化、全球化等的发展,对“纲要”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知识结构提出了很大挑战。

“纲要”课内容上要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落脚点是当代中国的现实,教师要了解社会发展动态、社会热点、学生疑惑、理论界的争论问题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和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由共产党理论的创新决定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教育学生,是“纲要”课教师必须面对和不容推脱的历史重任。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成功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这就要求“纲要”教师全面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及时、完整和准确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总之,作为一名“纲要”课教师,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内容、完善知识结构,把所讲授的内容与时代紧密相连,不断用崭新的理论思想武装头脑,才能充分发挥培育人、转变人和塑造人的作用。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自我培养的途径

1.完善知识结构

讲好“纲要”课,任课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在知识厚度和知识宽度上下功夫。

第一,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要认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不断地学习党的历史文献,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可以通过阅读党的理论类报纸、参加培训班等途径提高自己。

第二,要不断完善历史专业知识。我国近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纲要”课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不仅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党的理论等多个领域,还涉及众多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典章制度、重要会议等内容。要拥有如此渊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就要求“纲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阅读的行为习惯,有机会还要研修一些相关课程、参加学术会议。

第三,学习教育教学知识。要不断关注学科前沿的教育教学文章和科研成果,并把这些最新成果和自己的教学相结合。

最后,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了解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等。

2.参加教学技能大赛

为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函[2008]5号)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育部社科司开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各省教育厅也都组织开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评选工作,笔者参加了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大赛,并有幸获得了“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的称号。

笔者觉得参加大赛,是鞭策自己不断学习的最有效方式,是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最快捷方式。不管是国家级的还是省市级的大赛,在比赛的第一轮都需要参赛者先录制45分钟的实况教学视频。首先,精心研究讲课的内容,包括理论的讲解、视频的剪裁、案例的选择选择;其次,设计课程的导语、教学的模式、和学生的互动、课件的制作、甚至阅读文献等;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在录制过程中要尽量用精练、标准和生动的语言表达出要教师的授课内容,还要表现出对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掌控和驾驭能力。因此参加大赛,对每个参赛者的专业知识、制作课件水平、教学模式和方法、甚至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教态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如果说第一轮是自己的自主学习和研究,第二轮的现场教学,就可以使每个参赛者,甚至每个观摩者,获得全方位的学习机会,虽然每位选手只有8分钟的微课堂展示,但选手们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关注学术前沿,教学手段与时俱进,教学方式灵活生动,真是一场学习的盛宴。这样的大赛对每位教师来说既是鞭策和检验,又是交流和提高。

3.撰写论文和申报课题

“教学是基础,科研是提高, 两者之间如同“源”与“流”的关系,既能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教学的提高有赖于科研的创新,科研的发展则需要教学成果的支撑。”[3]

从教育教学实践中选题。例如:在学生对“纲要”课的意见和建议中[4],85%的同学会提议在课堂上放一些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恢复历史应有的趣味性,是影像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直接影响;丰富认识历史问题的视角,是影像教学发挥的潜在价值;为建立多元性的历史解释框架提供一种可能性,是影像教学最终的价值归宿”。①法国年鉴学派的创始人马克·布洛赫曾经警告说“不要让历史学失去诗意”。学生的提议说明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专家的观点肯定了视频资料在历史教学的积极作用,但作为一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提议和专家的观点认真进行研究,包括理论讲解和视频教学的内容衔接、时间分配、视频选取的原则、视频播放和问题讨论的结合等。

从学生的疑惑中选题。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有疑虑的问题,才能在讲课过程中有的放矢。首先要加强和学生的联系。虽然现在“纲要”课一般是合堂上课,学生人数多,联系和交流都不是很方便,但我们可以利用校园网、贴吧等网络资源,也可以建“纲要”课的班级QQ群等,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例如:学生普遍感到疑惑的是遵义会议中当选党中央总书记的是张闻天,为什么说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纲要”课教师可以以此为选题,研究遵义会议时期的文献史料以及党史界最新研究成果,论述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中央一系列决策中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从党的创新理论在“纲要”课的“三进”中选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在《全力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中指出:“当前,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战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最为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的鲜明主题,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工作部署的基础之上,全力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建议》一文的摘要中写道:“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根据中央关于推动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部署,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专科课程教材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以供 2013 年秋季使用。”可见新教材的编写工作已经启动,但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任,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纲要”课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认真对此进行科学研究。

总之,作为“纲要”课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和科研结合在一起,要不断地让科研提升教学,教学促进科研,在实践和研究中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4.共建优秀课程及精品课程。

教育部从2003年开启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程,各省市甚至各高校也随之开展了相应的评建工作。先期入选国家级“纲要”课程精品课的院系给兄弟院校树立了建设的榜样。在政策的指引之下,在榜样的示范之下,“纲要”课教师应该努力以课程的建设带动自己的培养。共建优秀课程及精品课程不是哪个教师能完成的,是一个团队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过程。通过教案的设计、课件的制作、视频的录制、实践成果的展示、网上评教的激励和空中课堂的建设等,在团队合作中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

5.发掘社会历史资源。

作为“纲要”课教师要主动走出去,去做历史文化调查,民风民俗调查,寻找“活着的历史”。 历史确实有可能是还“活着”的,它存在于健在的历史当事者身上,存在于保存下来的历史遗迹中,或者就存在于我们周遭的风雨经历之中[5]。纲要”课教师在发掘中,可能会聆听到一些亲历者讲述历史,感受历史的生动和岁月的痕迹;可能会游历一些红色革命圣地,接受精神的洗礼和教育;可能会见识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慨叹文明的传承和先人的才智。在发掘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不仅可以这些融入课堂教学中,也能开辟一些实践教学基地。

参考文献:

[1]李婕,王顺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刘国军,张桂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85.

[3]佘斯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诠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91.

[4]耿化敏.历史影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J].教学与研究,2011,(1):87.

[5]黄世坤,找寻“活着”的历史——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4):72.

近现代史纲要 第12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提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之一。这门课程分十个专题讲解了中国从1840年到现在为止的历史进程。教师在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中面临着一些问题, 如由于学生对这门课的基本知识较为熟悉而缺乏兴趣、学生认为学习这样的课程对其职业发展作用不大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 作为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需要着重从自身形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风格等方面加以努力, 形成合力, 以达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形象“正”:教师要内外兼修, 潜移默化感染学生

学生喜欢一门课程, 往往是从喜欢这个老师开始的。因此, 《纲要》课教师要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必须首先从自身内涵和形象上着手。因为, 学生喜欢的老师往往是那些对人对事充满热情、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清新的个人形象的老师。这就需要《纲要》课教师在提升自身内涵和形象上从三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热情。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 不能因学生冷遇这门课程而随之对自己的教学也冷漠起来, 视之为机械工作与谋生的需要。《纲要》课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热情, 充分领会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感。把搞好自身的教学工作作为一种精神追求, 全身心地投入到《纲要》课教学之中, 这是教师搞好教学的前提基础。二是要具备渊博的知识结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 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 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1]。因此具备渊博的知识结构,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至关重要。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与所教课程一致的专业知识, 还要求教师掌握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以《纲要》课而言, 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历史专业功底, 还应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文学、政治学等一些相关学科知识。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做到广征博引, 信手拈来, 使学生折服。而要做到这些, 就需要教师广泛阅读书籍和资料, 一方面通过认真开展学术研究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以达到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多涉猎其他学科知识, 开阔自己的视野和思维。三是要提升自身的个人魅力。教师的个人魅力除了体现在对工作的热情、渊博的知识之外, 更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举止是否优雅、其穿着是否得体大方、普通话是否流利标准、谈吐是否风趣幽默、肢体语言是否具有感染力、思想是否开阔睿智等, 这些都是衡量教师是否具有个人魅力观测点。因此, 《纲要》课教师必须注重这些细节, 提升自身个人魅力, 让学生喜欢上自己, 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纯”: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着力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一门课程的开设具有其独特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以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作为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否则, 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的天花乱坠、课堂气氛热烈浓郁, 却偏离了教学的目标, 没有达到教学目的, 那也是失败的。《纲要》课教师必须认真领会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纲要》课由于在课程性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因此具有极强的思想政治导向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这门课程独特的教学目标上, 《纲要》课的教育目标有三:一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即让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有清晰的认识, 掌握一定的历史基本知识。二是帮助学生领会“四个选择”。“四个选择”即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通过教学使大学生认同这“四个选择”, 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 自觉和一切错误观点划清界限, 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进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增强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是这门课程教学目标的核心。三是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大学生能够树立起符合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而言之, 《纲要》课的教学目标仅仅围绕塑造, 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 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 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这是这门课程开设的中心目的。因此, 《纲要》课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将这门课上成单纯的历史课, 只强调历史事实的细节, 那样就和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大相径庭了。

三、方法“活”:教学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虽然《纲要》课程在教材编写体例上采用了专题的方式, 但毕竟在教学内容的历史细节方面存在着和中学历史课程的一致性, 即很多历史细节是学生已经熟悉并掌握的, 这就很容易使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是中学历史课的重复, 而对它丧失兴趣。如果《纲要》课教师仍然按部就班, 把大多数时间用在讲述学生已经知晓的历史细节方面, 教学效果必然不佳。如要改变这一点, 除了教师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补充新材料和新观点之外, 还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当前, 专题式、研讨式、情景式、合作式等先进教学方法都被运用高《纲要》课的教学之中,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纲要》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选择上要灵活多变, 方法选择的原则主要有三:一是强化学生主体。教学的本质归根到底在于让学生有所收获, 提升其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抛弃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格局。根据所教学生的程度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而不能一刀切, 如面对文科院系的学生可以选择研讨式的教学方法, 师生围绕重大理论问题展开研讨, 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思辨能力上有进一步的提高;面对理工科院系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专题式的教学方法, 即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认识又能相对提高他们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强化互动环节。教学中只有把互动环节搞好, 才能实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教师要在互动中了解学生的所想、所知, 在互动中启发学生深入认识问题, 开拓他们的思维。三是要强化实践环节。强化实践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在实践中理解理论, 掌握理论使学生能够增强实际情感体验, 促使“知、情、信、意、行”的转化,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对于《纲要》课来说, 课内外的实践环节至关重要, 这是促使学生通过实践去对课程知识进一步深入了解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取外出参观、命题社会调查的校外实践教学方式和命题讨论、命题演讲、情景模拟等形式多样的课内实践环节, 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开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素质, 已达到实现教学目的的效果。

四、风格“特”:教师要形成独特教学风格, 增强教学感染力

《纲要》课教师应着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以增强自身教学的感染力。教师的教学风格除了体现在上述的个人形象、教学方法等之外, 还包括以下三点:一是独特的教学内容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单纯的教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思想上有所启发, 《纲要》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真诚地将自己对人生的一些感悟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与学生进行交流, 往往在这时候能够和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火花, 对学生的思想有所触动, 实现教学“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 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2]。二是独特的教学语言, 学生往往比较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 即老师在课堂上语言幽默风趣, 用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来阐述教材上枯燥的内容, 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去阐述鲜活的案例。三是独特的师生关系。《纲要》课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亲和力,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不仅需要教师注重在课堂内外的一言一行;同时为了搭建与学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应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给学生, 对于他们咨询的每个问题都给予认真的解答, 对于他们的每个合理求助给予全力的帮助, 对于他们的困惑给予合理的疏导。通过这些努力, 教师和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而这对于搞好教学来说大有裨益。

五、形式“新”:教学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升教学的吸引力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有效提高课程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纲要》课实施现代化教学手段需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制作一套高水平的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要体现出规范性, 文字的大小、图片、视频、音频等的穿插、页面之间的转换等要科学、规范, 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审美, 这样才便于学生接受。课件内容切忌全是文字的教材内容重复, 也不能通篇都是图片和视频, 要实现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的最佳结合。二是采用现代化的教具, 如电子教鞭的使用。采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师被操作台所牵制, 拉开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而采用电子教鞭, 就使教师摆脱了操作台的羁绊, 可以走入学生之间, 拉近师生距离, 也为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的重点内容加以重点讲解提供了条件。三是制作一门高水平、内容丰富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一般应包括课程的基本信息, 如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教案、多媒体课件、经典文献、视频资料、自测题目、留言板等。网络课程的使用延长了教师的教学时间, 使学生在课余可以通过网络浏览阅读课程的教学资料达到自学的作用。

总而言之, 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纲要》课的教学之中, 将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 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和教师形象形成合力, 共同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相信, 只要做到这些, 《纲要》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会大大增强, 教学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实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胡俊修, 李敏昌.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实现途径[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46-50.

上一篇:画画下一篇:大隐静脉留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