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堂范文

2024-06-02

结合课堂范文(精选12篇)

结合课堂 第1篇

一、读写并驱, 齐头并进

相对而言, 读写并驱, 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 读与写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环节,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并不存在依附关系。课堂上, 读写之间虽有关系, 但是只起着勾连作用, 而这主要着力于读上, 着力于课文具体写法上。可以围绕一个词语、一句话、一段话, 让学生仿写、续写、改写等。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具体写法的理解, 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对习作能力提升一个层次。换句话说, 也就是阅读指向写作, 但并不等于阅读为写作服务。所以, 教师也需要明白, 这里写并不是读的附庸, 读更不是写的前奏, 而是并列依存的, 它们都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除了并列, 更有结合。针对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的佳句。教师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品味汉语言结构的严谨, 以及其中的魅力, 然而更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写来移植这种能力, 化语用为己用。比如在《鸟语》这一文中的这一段:“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 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 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 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就可以先让学生读几遍, 然后再接着仿写几句, 通过读与写的巧妙结合, 从而达到课堂和谐。还有具体段落, 有着明显的结构, 也可以让学生试着仿写。比如《云雀的心愿》这一课中“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呀……”这一小节明显是总分结构, 教师可以以“课间活动的瞬间”, 或者“热闹的街市”为题, 让学生试着仿写一段总分结构的文字, 继而达到课堂上读写合一的最佳境界。

二、为读而写, 加深感悟

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上都能找到读与写的完美结合, 或者可以续写的佳句, 具有明显特征的具体写法。但是对于语文来说, 一来听说读写乃是最佳组合, 二来写更多的是读的延伸。因而教师需要明白, 很多时候, 读与写并不是独立的, 而是存在着一定的依附关系, 也就是可以通过写来推动读, 让读有更深的感悟。其实, 这也是读与写的最佳结合点, 更是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堂, 预设生成时, 完全可以把写也纳入其中。当然, 这可以从教材出发, 结合课后习题, 插图等, 去挖掘读写最佳结合点, 从而为和谐课堂构建做好铺垫。

比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课, 课后有一题是“说说人们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合照留影”。这里教师就可以变通一下, 让学生想想, 以“我站在宋庆龄故居两棵樟树前”为题写一段感想。当然, 这里的写, 某种意义上讲, 是为了读而服务的, 是为了理解“樟树—人”这一手法, 为了理解樟树的高贵品质, 以及宋庆龄的人格魅力而服务的。教师在引导这些读写结合时需要有所侧重。还有《“番茄太阳”》这一课, 文中的“我”心情开始是灰暗的, 后来与“明明”的一段交往, 最终“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 温暖着我的心”。那么“我”接下来会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 让学生想一想, 写一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了他们的习作水平, 但更多的是通过学生的写, 让学生与前面的“我”进行对比, 从而更能突出“明明”对我的影响大。

三、为写而读, 积累素材

有了为读而写, 自然也就有为写而读。而对于为写而读, 最佳的结合自然是读后感一类的写。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情感还不够细腻, 语言也不够丰富, 自然对文章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因而更需要通过组织学生通过读来丰富写的内容, 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 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以后的习作积累素材。比如可以结合课文中的人物, 以及感人事情, 或者优秀品质, 让他们谈谈感受, 写写想法。而这时候语文课堂上的读, 仅仅是为了写准备。读也只是读懂内容, 读明白主旨就行。

比如《三顾茅庐》这一课, 就可以让先让学生读课文, 读《三国演义》, 明白课文中主要人物, 以及他们的故事, 由此初步感知他们的人格特征, 从而为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当然,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分小组, 让学生讨论, 让小组交流, 重点谈谈对诸葛亮的认识, 以及具体了解刘备的诚心诚意, 比如出发前, 路上, 以及站在门外等候等具体内容。这样让学生多读, 多讨论, 然后组织学生写读后感, 自然内容更有可读性。又如《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 也可以先让学生多读, 再说说作者是怎样对待母亲的, 在他的心目中母亲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 联系自己的父母, 谈谈感受, 说说体会, 想想具体做法, 也许会有别样的感受。这种通过读课文为学生写积累素材, 不失为一种捷径。

读写结合,构建高效课堂心得 第2篇

高效课堂的核心精髓是降低课堂教学的成本,用最小的投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化,尽量将教学活动中的无效劳动、低效与反效劳动降到最低水平。要做到这点就要考验教师诸多方面的能力。首先,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表现行为进行梳理。

精心备好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老师绝不能把自己都不懂的东西去教学生。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随时充电充实自己,打下深厚的知识基础,作好充足的教学准备,才有信心去讲好这节课。其次,备课时自读,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完全是自读自思自解。再次,针对自读时的难点疑点,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吸收别人的优点同时保留自己的特点。第四步是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我们教师独立思考,使能力不断提高。另外,既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备课,同时也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读教材,并提出疑问。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另外,课堂上要善于换位思考、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第三是切入点要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讨的价值,出其不意,与众不同,环节奇特。第四是注重价值,即真正把问题“弄清”,不做花架子,不探讨与本学科无关的问题,做到知识清、方法清、思路清、环节清、渗透点清,一节课学到了什么,师生心里清清楚楚。

结合学生实际 建设优质课堂 第3篇

一、课堂教学总体目标的内涵

“面向全体”是要求教师要关注所有学生而不是最优秀或相对优秀的一部分,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我们运用“分层跟进”策略,有效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适当分组,分组原则是组内学生在该科目上各有所长,能够形成互补。教学时,教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有区别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在检查提问环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既树立了学生的信心,又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过关、单元达标”强调的是课堂教学效果要即时检验,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发现课堂教学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巩固或弥补。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印象,一个阶段再进行回顾总结,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我们要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原则上不留家庭作业,而把有关的训练经过教师的精选后放在课堂上,学生想一想、做一做、练一练,教师看一看、点一点、评一评。同时,我们要求所有科目要建立博采众长又切合实际的教学资源库,实现学科组内的互通有无,共同完善。教师自己动手选题、编题,对症下药进行优化训练。这样,教师便能及时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不断调整和改进教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建设培养学生应用和探究知识能力的优质课堂。

二、建设优质课堂的措施

1.激发学生兴趣是建设优质课堂的首要任务

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使之爱学习、善思考、勤实践。只有在平等友好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构思,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怀着期待走进课堂,又怀着新的期待离开课堂。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对上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师生的平等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和不断探索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中建立自信,激发兴趣,形成自觉学习意识,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不少学生心目中,文言文佶屈聱牙,深奥难懂,尤其是课文背诵让人望而生畏,然而,何家骥老师却能让学生爱上背诵文言文:他根据课文内容的长短,限制一定时间,然后采用争先赛、男女生或小组间分组赛、个人挑战赛等方法展开竞赛。胜出者可以要求对手唱歌、跳舞、讲故事、扮鬼脸等。此规则一出,在争强好胜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全身心投入,背会一篇课文的时间大大少于规定的时间,再也没有学生把背书当做苦差事了。

2.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是建设优质课堂的关键

优质课堂要用最少的时间投入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班班通”、数字化校园平台和网络的优势,形象直观、提纲挈领地展示教学过程、知识要点,更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学科规律,努力删除无用的教学环节,加强课堂落实和反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扬,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智力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现。而学生也要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自我展示、质疑辩难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教学开放周公开课上,两位年轻教师就较好地贯彻了这一理念。数学教师郑亚楠在上“探索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时,首先请几位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不同位置取一点把多边形切分成若干三角形”的问题。然后借助多媒体,从三角形到四边形再到五边形,最后过渡到n边形,由基本应用到迁移拓展应用,让学生在自由探讨中认识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物理教师饶敏杰在指导学生探究“影响物体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课题时,先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设想,然后让大家拿出事先在家制作的弹簧秤、量筒、溢水杯等教具,分组进行实验,并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一节课时间,两位教师不仅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建设优质课堂的最终目标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初中学生本身囿于心智水平、认知能力、生活阅历、实践习惯,要达成这一目标还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包括情景设置、知识储备、活动安排、归纳总结、拓展延伸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求教师要敢于、善于创新,教学中有独特的教育见解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单向的知识传输过程变为学生对问题不断探究的过程,把学生的眼光由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使他们学之能用,用之有效,在实践中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我校生物教师何兴达在教授“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就勇于突破教材,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提出要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他先指导班级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对一株桑树苗进行遮光处理,剪下叶片备用。课堂上,何老师先简要介绍了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并播放了前期准备的视频,随后发给学生经过处理和未经处理的叶片,引导大家设想: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叶片在加人试剂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学生动手一试,果然发现了明显的区别,何老师再进一步引导,不同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过讨论,很快明白了光合作用的奥秘。

优质课堂建设推动了师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近两年,我校教师参加全国性课堂教学电视录像课比赛,已取得14个一等奖、近20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更有十几位年轻教师在省市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二等奖。学生在不加班加点,不搞题海战术的情况下,中考连续取得优异成绩,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等指标在城区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不仅如此,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突出,在进入高一级学校后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后劲。由于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学校被评为“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

结合单元特点提高课堂效率 第4篇

一、少而精原则

课程目标中关于“积累·整合”有这样的阐述:“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 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何谓“少而精”?

“少”:即指文言单元选择前面两篇即《兰亭集序》和《赤壁赋》进行教学, 其他课文即《游褒禅山记》处理关键词句之后引导学生自学, 不面面俱到, 不展开。“少”的理由:1.时间紧, 不挤占阅读鉴赏其他单元、表达交流和梳理探究部分的教学时间。2.让学生在教读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实现知识、能力、方法的迁移, 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的养成。

“精”:指的是要把《兰亭集序》和《赤壁赋》这两篇课文作为文言文学习的范本进行精讲, 不管是“言”还是“文”都要尽量加以细致地引导, 让学生逐步掌握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规律、方法。“言”:要着重注意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词类活用, 古今义的变化, 特殊句式和直译意译的选择、转换, 并学会做初步的梳理。“文”:了解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旨及其所采用的特定的表现手法。理由:1.初高中过渡, 各个学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有不少的文言知识, 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甚至有些基础的知识、能力、方法, 如断句、句式判断、句子句群的整体把握等的训练不到位。2.相对于这一单元的《兰亭集序》和《赤壁赋》不管是“言”即文言词、句的理解, 还是“文”即思想的理解把握都比较难, 更何况是对于古人生命意识的把握, 这两篇都可谓是绝好的材料, 把它们当做引导学生理解领悟古人生命意识、古代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范本细细解读。

不管是言还是文的教学引导中, 要充分注意学生知识能力方法的迁移、意识习惯的形成及能力的培养, 并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前后内容的梳理, 养成积累的习惯。

二、重视人文关怀

课程目标中关于“感受·鉴赏”有这样的阐述:“阅读优秀作品, 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在阅读中, 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性情, 追求高尚情趣, 提高道德修养”。关于“思考·领悟”有这样的阐述:“……与文本展开对话, 通过阅读和思考, 领悟其中丰富内涵, 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一阐述在一定的意义上强调了作品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阅读在一定意义上说, 是为了培养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感。在《兰亭集序》中, 王羲之彻底否定了老庄关于生死的观点, 断言对生的执著, 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 是客观存在, 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 这对我们引导学生思考人生, 如何看待生死, 看待生活中的悲喜, 把握人生具有借鉴参照意义。苏东坡在《赤壁赋》中, 在被贬流放的境遇下传达出来的坦荡旷达的心胸及强烈的生活信念, 对学生如何面对挫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把文章当做是对学生实现人生教育的课程。在感受鉴赏文章思想情感的同时, 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人生, 热爱生活。

三、批判性阅读

课程目标中关于“思考·领悟”有这样的阐述:“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 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 在相互切磋中, 加深领悟, 共同提高”。关于“发现·创新”有这样的阐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 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 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学习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提出自己的看法”。

例如, 《兰亭集序》中“乐”与“痛”两部分的过渡显得太突然了, 行文显得突兀, 我们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 要求各自观点要有自己的理由, 如1.突兀的理由:由“乐”到“痛”两种情绪的转换肯定是有原因的, 这原因要加以说明;2.不能苛求作者行文的内容之间的严丝合缝。毕竟王羲之也算是一个哲人, 哲人的思想比较有跳跃性, 我们要和他对话就要提高自己, 不能要求别人迁就自己。尽管过程和结果可能千差万别, 但只要我们用这种批判性的思维去训练学生, 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提高。

《兰亭集序》体现的是王羲之的生命意识———生死是件大事情, 至于为什么生死是件大事情, 如何对待生死问题, 文章并没有做更进一步的分析。有人说, 苏东坡寄情山水, 寻求思想的解脱是一种消极无望的表现, 有人说苏东坡能寄情山水, 从消极的哀怨中解脱出来, 是一种洒脱、豪迈, 具有积极进取的色彩, 如何看待。

四、比较阅读

课程目标中关于“发现·创新”有这样的阐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 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 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 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 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比较阅读是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深化的一种途径, 也是学习方法、态度提升的一种表现, 教学中我们要有意引导学生形成比较阅读的意识, 锻炼比较阅读的能力。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比较《兰亭集序》和《赤壁赋》中体现出来的王羲之、苏东坡的生命意识和宇宙观, 比较《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结合古人的评论比较《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深入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状态。

结合课堂 第5篇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遵循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改变目前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的的窘迫境地,打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将文本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起来,将语文的小课堂与生活的大课堂连接起来,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一、立足教材,激活生活文本

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只有立足教材,以教材为起点,激活学生的生活文本,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气体,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的活力。

联系生活实际,促进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任务。我们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寻找与课文中教学内容具有相似性或相对性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迁移或对比中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八册《生命桥》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动物在濒临绝境时所做出的令人惊叹的抉择,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日常所见的情境说起:“你们见过动物逃生吗?它们是怎样逃生的?”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各自的见闻:“壁虎被天敌抓住时会挣断自己的尾巴逃走。”“黄鼠狼遇到天敌后会放出臭屁。”……这时,教师便可水到渠成地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课文联系起来:“当一群羚羊在后有猎人追赶,前是万丈深渊时,它们以牺牲老羚羊来保全小羚羊的逃走,这是何等痛苦的抉择呀!”在随后的感情朗读中,学生们都带着一种悲壮的感情,读的真切感人。在这一教例中,学生得到的情感体验,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迁移,学生情感的升华是源于生活实际而实现的。

再如,苏教版第二册《雨点》是一首文质兼美的散文诗,形象地描绘了雨点落在“池塘、小溪、江河、大海”里,分别在“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情景,表现了水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状态。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帮助学生了解到这一点,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提问:“雨点还会落在什么地方?它又会表现得怎样?”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由文本拉向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雨点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跳舞。”“雨点落在稻田里,在稻田里欢唱。”

……甚至有一位学生答:“雨点落在小河里,在小河里哭泣。”学生的这一回答,似乎有些远离课文“美丽、欢快”的基调,于是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说雨点在小河里哭泣?”答日:“因为小河的水已经又黑又臭了。”是啊,多好的`回答,这样的事实,在今天的江南水乡已是司空见怪了。我们抓住学生的这一回答,不正可以对孩子们进行环保的教育,激起他们保护江南水乡的强烈感情吗?

以上两个教例表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关注周围的现实世界,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达到“寓情于教,以教育情”的目的。

二、立足生活经验,促进阅读理解。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新的知识是建构于原有认知结构上的。运用这一理论,我们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立脚点足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并努力在学生阅读理解的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才有意义建构的基础和深入探究的动力,否则,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必然缺乏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必然肤浅。

例如,苏教版第六册《庐山的云雾》一文中有两个词语:“腾云驾雾、飘飘欲仙”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但如果教师能适时地帮助学生寻找原有经验中相似的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回忆电视剧《西游记》中某些镜头,也可以让学生边想象各种有关云雾缭绕的的景象,边加以动作演示,则可化难为易,促进阅读理解。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卧薪尝胆》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奴仆”一词,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①你们见过奴仆吗?②画出“奴仆”两个字的象形字,帮助学生理解③小结“奴仆”的生活境地。以上教学环节①是为了帮助学生寻找原有认知结构中关于“奴仆”的概念,它可以是生活中的直接经验,也可以是从影视、书本中得来的间接经验,但由于小学生受他们自身阅历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约,他们对“奴仆”的理解是肤浅的,仅仅停留在“奴仆”是帮人做事的这一层次上,甚至有学生说隔壁家的保姆就是“仅仆”,于是在这一环节的基础上,薛老师适时又过渡到下面两个环节,帮助学生通过从“奴仆”两字的演变来理解“奴仆”是缺少人身自由的一群人,学生学得轻松而又兴趣盎然,对“奴仆”一词的理解也就更加到位了。试想,如果只是让学生说说词典上有关“奴仆”一词的解释,那么“奴仆”一词在学生头脑中就还是个抽象的、缺乏鲜活形象的空洞概念。因为词义只是联系词语与学生生活积累的中介,缺少了生活经验的支撑,这词义只是一个空壳而已,这个词语只能是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的“消极词汇”。

三、模拟生活情境,促进言语实践。

将言语实践活动置于模拟的生活情境之中,无形中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现实需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起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因此,在模拟生活情境中进行的言语实践活动就更加简便有效。

比如,复述课文是语文教学中一项较为枯燥的“说”的训练,尽管我们可以变换多种形式(如自己练说、同桌互说),但显然还是限于严肃的学习情境,训练的也只是学生的语言智能方面,比较单一。但如果我们稍稍变换形式,将单调的复述变成诸如“角色对话、情节表演”等形式,那么由于有了一个模拟的生活情境,学生就能进入相应的角色,“说”起来就更容易些,也自然会加入一点动作、表情等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例如,苏教版第六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蕴含了“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这篇课文课后是要求学生复述的,但如果仅仅要求学生为复述而复述,则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所得也未免太少。由于本文的故事情节主要是围绕父子的一段对话而展开的,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设置一个“父子对话”的模拟表演,则学生的学习积极就能充分调动起来。著名的特级教师薛法根的在教学本文时设计的一段“父子对话表演”的言语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在课堂上,薛老师扮演“儿子”,由一名学生扮演“父亲”,扮演“儿子”的老师抛出一个又一个似乎有些刁蛮的理由,促使学生拿出一个又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思想得以启迪,言语得以锻炼,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

读写结合,让课堂绽放光彩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趣味仿写——开启学生写作之门

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句式、立意、构思、结构或写法等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仿写有两个层次:

(一)从仿起步

《白鹅》《猫》《母鸡》,这些都是写小动物的课文,这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想写的动物,再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显然,教材将读与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位教师教学《猫》时,通过细读第一自然段,略读二、三自然段后,领悟老舍先生是怎么把猫古怪的特点写具体的,总结出运用总分的段式,用事例写具体的方法。之后,安排了小练笔,呈现了几幅小猫淘气可爱的图片,给了总起句,进行当堂练笔。我也尝试着让学生练习用总分式写一段话,并用分号分隔几个并列的意思。

如果说,抓住特点写小动物还算容易,但是要在具体的描写中渗透感情则是学生写作的难点。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引导他们经历一个情感蕴积的过程。体会“猫亲人,人爱猫”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将小猫的事例进行丰富和补充。再一次进行写生动的训练。

学习《荷花》一文,课文图文质皆美、情文并茂,很多描写方法值得模仿,特别是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教完这课,我让学生再写荷花图,一定会增色不少。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孩子们也当摄影师,用简笔画“拍”下荷花,再用文字写荷花。李兴所“拍”的取名《我就是一朵荷花》:“我站在池边眺望远方,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荷叶,真像个大圆盘。天热的时候,荷叶还能当一顶遮光的帽子,绽开的花朵更是美丽。花中有一个小舞台,旁边有着数不清的花蕊,就像小精灵演出的舞台,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还不敢向观众问好。一阵微风吹过,荷花舞动着优美的身姿,她跳得多美啊!”丁唐颖所“拍”的照片取名《欢乐的小池》:“雨后的荷池真美啊!一阵清风拂过,荷叶上的水珠滚来滚去,真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忽地全都落到池塘里了。一群群小鱼儿你夺我抢,荷花又像一个沐浴过的仙女!”吴含露“拍”的照片取名《美丽的荷花姑娘》:“池塘里,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像一位位穿着粉红衣裳的少女,头上戴着黄色的莲蓬,静静地站立着。一阵风儿吹来,这些少女们就不甘寂寞,摇摆起轻柔的身姿,仿佛是一群空中飘下的仙女,翩翩起舞。”……看,小作家们个个演绎出儿童独有的天真、质朴和纯洁。个性化而充满童真、童心和童趣的语言会让你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就很快变成一名自由的作家!

(二)从仿到创

如果说模仿是读写结合的基点,那么“创新”就是读写结合的支点。培养学生写作上的创造意识,是使读写结合从根本上得以实现和超越的一个转折点。

读写结合的创造,主要是指内容的创造,就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形式的基础上选择新颖的、独具特色的内容写,鼓励学生在写作内容上的求异思维,从而力求在写作训练中反映出学生的个性色彩和创造精神。

小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形式,课本剧、童话、探险故事,给学生建构了一个广泛的想象、练笔空间。如学习《半 截蜡烛》课本剧新鲜出炉,学生们趣味浓厚,被搬上了班队活动的舞台。童话剧《七颗钻石》《西门豹》《卖火柴的小女孩》丰富的想象,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生动的情节,让学生意犹未尽。孩子们的兴奋、快乐溢于言表,勾起了他们想象的翅膀,编织成绚丽多彩的图景,一篇篇富有浓厚趣味性的童话剧纷纷出现在“快乐学习园”中。

二、课前随笔——以写促读,以读促写

课前随笔是读写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我们可以把课前随笔布置成课前预习作业,随意地让学生自由写感受和想法。老师重在留意随笔中的“思”。写课前随笔,对于学生而言是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真正把预习落到实处;对于教师亦有摸清学情,以学定教的帮助。这种策略适用于易使学生产生不同观点的文章,教师可以从多元观点的交织中导入新课,也可以让生成的矛盾思想贯穿教学过程,顺学而导,最后达成对文字本真的认识。

我在教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预习课文,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让学生尽情地去感受文本。把自己的感受用笔随意地抒发出来。然而我从课题“匆匆”着手:“读了《匆匆》,你有什么感受?”有的同学感悟到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有的同学感悟到作者对时间的流逝感到很无奈,有的同学感悟到童年时要珍惜时间,否则会像《乐府歌词》中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家朱自清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匆匆》,用心去聆听。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就以学生初读所感受到的感悟作为话题,深入文本展开讨论:你是从课文中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同学们因为有了课前随笔,迅速地找出了有关的句子和片段,再由句子深入重点词,联系前后内容进行对比,在步步深入的理解中有感情地读,最终感悟到文本的真正内涵——时间匆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通过读文本,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要珍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流去。

三、课中批注——流泻心中的感动

课中批注是读写结合最随意的形式,一边读一边在所感、所想、所思之处做上批注,便于读完后整理自己的思路。这既是一种读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工作的能力。此时读是在理解、比较、质疑、联想、创造中的读,是较高层次的读,批注则是充满思辨的写。如《桂林山水》是一篇文辞优美、情感细腻的写景文章,因为喜欢,我们用了两节课细细品读,最后,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真正领悟的语言在书页上留下心中的感动。吴俊楠写道:“深绿色的漓江水,从眼前伸向远方,平静、清澈。近处渔人的竹筏和小船,两只货船平稳地行驶。对岸几条木船静静地停靠着。远处有一只大船牵引着小木船正缓缓地开来。每座山在水中的倒影都平直清晰,山形、山色、山林都一一再现于水中。”丁唐颖同学是这样写的:“近处的三座山,左边的像骆驼,右边像大象,中间的像老人;远处的山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些山大小高低不一,颜色各异,色彩明丽,有的危峰兀立,有的怪石嶙峋,有的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endprint

四、挖掘文本——让学生情动笔也动

学生要写好作文,最关键的在于深度挖掘文本。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每一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力,例如当学生读到文本中的描写动情处、生动有趣处,悲痛伤心处,就会受文本的情节影响,情不自禁地有一种想一吐为快的欲望,即情动笔也动,这时我们要随时捕捉学生的这种情感,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断练习。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当只有七八岁的小巴迪写了一首诗后,他渴望得到父亲的表扬。这时他会怎样想呢?我带着文本的情感,让同学们写下来。同学们纷纷拿起笔,有的写着:“我得把这首诗抄的更认真些,父亲看到时一定会高兴得不得了。然而大大表扬我一番。”“父亲看到这么漂亮的诗一定会夸我的。然后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那种感觉多温暖啊!”……是啊,一个下午巴迪都在用迫不及待地心情等待着父亲的归来,当巴迪看到父亲看完他写的第一首诗后,只是说了一句“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你能想象出期待了一下午的巴迪在听到父亲严肃、生气的这句话时,他会有什么感受呢? 让我们来感受巴迪的内心。“他一定伤心极了。”“他一定会受不了的,因为他没有想到父亲会这样来评价他写的第一首诗。”“我想他一定以为父亲也会像母亲一样喜欢他的诗。正是由于他的没有想到,他才伤心的。”同学们七嘴八舌,思潮像打开的闸门,纷纷从小嘴里涌动出来。我见同学们很激动,就趁热打铁,伤心过后的巴迪,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记下了内心感受,他会写些什么呢?请大家放飞想象的翅膀写一写。这时,老师让同学们角色练笔,同学们写下了“父亲为什么这样不近人情呢?他为什么这样评价我写的这首诗呢?太让人伤心了。”“是不是父亲已经不爱我了,不然他为什么对我这样没有信心呢?”我话锋一转,伤心过后的小巴迪冷静了许多,也想开了许多,他又会写些什么呢?“难道真的是我写得不好?既然这样,我一定好好学习写诗,争取写出更好的诗来,让父亲刮目相看。”……

阅读和写作是学生的两种能力,语文课堂教学的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这两项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地利用教材,发挥好每篇文章在读写结合中的范本作用,让读写结合训练取得最大的成效。并积极地挖掘读写结合的切入点,有目的、有手段、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长期有效的读写结合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这两项技能,就一定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从而达到我们在读写结合中实施创新教育之目的。

动静结合, 优化思想品德课堂 第7篇

1. 让教学内容生动

当学生感慨于从语文课上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数学课上明白了代数与几何, 从英语课上学会了abcde, 从地理课上了解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音乐课更是让他们陶冶了情操……每每这时, 思想品德课总是会被学生有意或无意地遗忘。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的主观、枯燥、空洞的理论说教造成的。所以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教师就必须精心于自己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跌宕起伏, 吸引学生的眼球, 从而抓住学生的兴奋点。首先, 教师要能够选取具有时代感,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效信息穿插于课堂教学。尽量避免过于陈旧, 反复使用, 毫无新意, 与学生距离甚远的信息。其次,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让学生看到鲜活的画面, 听到真实的声音, 避免一味讲述所造成的课堂气氛沉闷。

2. 让学生参与活动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所谓主动参与, 主要是指让学习主体———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创设与教学内容密切关联的情境活动是加大学生主动参与力度的有效途径。

首先, 有效设问, 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避免设问晦涩难懂、大而空泛或过于肤浅。组织课内外活动, 方式上加强游戏性、趣味性和普及性, 内容上加强时效性、启发性和实践性,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其次, 课堂也需“静”下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一言堂”“满堂灌”, 学生只能做个老老实实的听众和被动的接受者, 所以课堂安安静静甚至死气沉沉。课堂也需要适时地“静”下来。

(1) 静下来倾听

(1) 倾听教师的讲解。虽说新课标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但教师不是个旁观者, 他是课堂的主导:精彩的导入, 适时的引导, 恰当的点拨, 方向的把握, 精辟的总结。老师的话变少了, 但却更珍贵了, 字字如金, 为了避免错过了教师的重要讲解, 因此要“静”。

(2) 倾听同学的发言。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善于倾听他人的发言, 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或者从中受到启发和提醒, 了解更多的知识。可是有的学生把心思更多地放在自我表现上或者由于纪律性不强而做不到静下来倾听。因此还是需要“静”。

(2) 静下来思考

思想品德课是要给学生带来思想启迪, 引发对各种事物、对社会、对人生思考的一门课程。老师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突破口, 引起学生思考,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 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 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 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他还说:“教室里一片寂静, 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紧张的思考。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千万不能让热闹的活动侵占了学生静下来思考的时间。看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的机会, 给课堂多一些安静, 实际上是给学生搭建了更宽阔的参与的舞台, 也同样是一种积极的参与。

(3) 静下来阅读

学会自主阅读也是学生在思想品德学科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和习惯。当学生拿到一本书、一单元、一课、一框题或者一目内容的时候, 他是否知道该怎么看, 看什么, 教师要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的思维产生碰撞, 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深刻体会, 融会贯通, 心灵震撼。所以让学生能够静下来阅读很实在, 也很必要。

二、动静巧结合, 激活思想品德课堂

以我刚上过的思想品德七年级《挫折面前也从容》这一课为例, “动静结合”就能使我的这堂课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堂课由八个教学活动组成, 分别是:小调查、Flash歌曲欣赏、讲述故事、《千手观音》节目回放、现场分析、创新竞技场、经验交流和给一封E-mail回信。活动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参与意识。学生参与活动, 时而侃侃而谈, 时而热烈讨论, 时而被美丽的画面所吸引, 时而对话交流, 气氛比较活跃。“动”即体现在此。

在八个活动使课堂动起来的同时, 也要与精巧结合。每个活动之前或之后我都创设情境或提出要求使学生发挥思维的能动性。例如, 在欣赏完诙谐幽默的Flash动画歌曲《最近比较烦》, 学生很开心, 我就问他们歌曲里唱到最近烦什么?紧接着让他们说说自己有什么烦心事?这时他们就会联系自身情况, 仔细思考。这样无疑得益于将课堂巧妙地动静结合。

数形结合让数学课堂“增值” 第8篇

一、以形认数, 形象建立概念

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 即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 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小学阶段, 如果运用实物图形提供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 通过对图形中的情景分析, 就可以帮助学生以直观的“形”促进对抽象的“数”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 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一课时, 教材中安排让学生先初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我紧密联系例题中的桃子图, 通过分一分、比一比等环节让学生明白了不管是一个物体还是一些物体, 我们通常都把它看成一个整体, 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之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题:出示12根小棒, 思考:你可以把这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份, 每份是这些小棒的几分之一?学生把平均分的几种情况一一介绍完之后, 我就利用课件的动画演示, 将这12根小棒“躺”下来, , 其中的一小根小棒就是这些小棒的1/12, 那还有1/2、1/3、1/4、1/6等分数你能找到它相应的位置吗?

有了直观的图片作为支撑, 学生能在操作和观察中, 不但能有效地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还能深刻地体会到每个分数的实际意义, 从躺着的小棒图上还能看出了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大小等关系.在此基础上, 我再把小棒图瘦身、简化, 呈现出一般的数轴:

数轴是数形结合最基本的载体, 是数形结合最基础的渗透, 结合分数的初步认识可以体会数轴上点与分数的一一对应关系.这样先出示12根小棒进行各种情况的平均分, 接着再将12根小棒躺下来, 直观呈现数轴原型, 再抽象出一般的数轴, 并将各个分数在数轴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会每个分数的含义, 并且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大小等关系也有了更深的理解.12根小棒“躺”下来成了数轴图的前身, 自然地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以形算数, 直观理解算理

“数的运算”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培养小学生“懂算理、会计算”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不同的题型, 理解算理的策略也不同, 但是简单的数形结合思想, 用“形”的直观启迪“数”的计算, 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种好方法.

例如,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要说计算法则的话只是很简单的几句话, 但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并巧妙地实现口算、笔算、估算三算合一.苏州市教科院的刘晓萍老师在执教时, 运用“点子图”这一直观图形贯穿了全课, 把算理与算法紧密结合, 将“数形结合”的思想用到了极致, 计算方法呼之欲出.在教学19×13的时候, 刘老师在先让学生结合生活想象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时会用到这个算式, 有的学生想到了一排排的盆花图, 有的学生想到了一排排的小棒图……随后刘老师很自然地引出如果用点子图摆, 你脑子里想到的是怎样的一幅图? (课件出示点子图) 先估一估19×13的积大约是多少?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的表述虽然不完整, 但思维火花却是不断闪现:“虽然估算方法不同, 但都是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作整十数.”通过学生的估算, 知道这道题的结果大约在190-260之间 (图2) .那到底结果是多少了, 请学生一边尝试练习, 一边在点子图上写出自己的想法:每算好一步, 在点子图上圈一圈, 你算的是点子图上的哪一部分.算理的理解需要一个渐进、引导的过程, 停下来让孩子思考, 蹲下来让孩子内化, 在计算最需要支撑的时候出现了“点子图”这一直观的图形 (图3) :

“19×13可以先算19×10=190, 再算19×3=57, 最后190+57=247;也有的同学先算20×13=260, 再算260-13=247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结合点子图非常清晰地解释着各种计算的方法, 的确, 难理解的地方, 搞不清楚的地方通常运用“形”的手段使一切变得直观, 变得简单.刘老师“数形结合”的策略并不是昙花一现, 而是顺水推舟, 立即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活动经验再算:14×21, 实现学法的迁移 (图4) , 从先算一算, 再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到意义的揭示、算法的提取是一个学法积累的过程, 如行云流水般轻柔, 自然, 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刘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算理、明晰算法的过程中巧妙地借助了点子图, 有机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触摸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精神内核, 完善了认知结构,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形成数学观念.

三、以形思数, 深入理清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具体的直观的图形更能让小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 注意把数和形结合起来思考.数与形的有效结合就是使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得直观, 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通过直观的图形、线段等深入理清数量关系, 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内容时, 运用了这样的例子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 正好都倒满,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当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时, 给学生提供了大杯小杯的示意图, 学生很自然地运用了画图的方法 (图5) , 通过直观的图形将替换后“果汁的总量”和“杯子的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得清清楚楚.

在学生初步研究完倍数关系的替换策略后, 从倍数关系的替换改编到“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 (相差关系) 的替换时, 由于在替换的过程中总量将发生变化, 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弄清楚相差关系替换后“杯子个数”与“果汁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我还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引导学生借助画图的方法, 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 (图6) .最后, 通过“倍数关系”与“相差关系”替换策略的比较, 帮助学生理清了两种关系中替换的特征, 即“什么变了”, “什么没有变”, 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整个教学过程从呈现的抽象文字到直观的图形, 到学生独立画图分析思考, 从动手操作到语言文字的描述, 从不同替换策略运用价值的比较, 始终将数形结合的思想蕴含其中, 轻松地理清了数量之间的关系, 顺利地解决了复杂问题, 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策略应用意识.

四、以形探数, 巧妙揭示规律

有专家指出:小学教学教材中有两条线.一是数学知识, 它明明白白地写在课本里, 是有形的;二是数学思想方法, 它是渗透在知识体系中的, 是潜在的.教师如果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 了解它们在教材中是如何渗透的, 就能明确教材为什么这么编写, 就能从整体上、本质上去理解教材, 巧妙地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将抽象的算式转化为具体的图形, 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87的第4题:

探索此类计算题的规律, 很多老师往往从计算的角度去揭示, 通过计算、比较, 不仅引导学生发现同组两题的得数相同, 而且还发现:从1起, 连续2个单数 (奇数) 的和正好等于2×2.连续3个单数 (奇数) 的和正好是3×3……进而形成“从1起, 连续几个单数 (奇数) 的和, 就等于几乘几”的认识.但学生知其然, 却不知其所以然.苏教版教材改版后在每组的算式前附上了相应的方格图, 旨在让学生不仅通过计算、比较、推理发现其中的规律, 更能结合方格图形理解每个算式的意思, 学生能形象直观地体会同组两题的得数相同的合理性:每行2个小方块, 2行拼成的正方形里, 一共有2×2个小方块, 或者有1+3个小方块;每行3个小方块, 3行拼成的正方形里, 一共有3×3个小方块, 或者有1+3+5个小方块……期间蕴含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若是把握了教材的设计意图, 上课时便能引导学生把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掌握算理与算法, 探究得到计算规律.

语文课堂教学的动静结合 第9篇

一、变静为动

根据实际调查可知:不少老师平时的课堂教学没有一点活力,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很少, 即使有也总是那几个同学, 只有老师唱独角戏。老师讲得很带劲, 滔滔不绝, 学生在下面静坐着, 如同听大鼓一般, 被动地接受知识, 甚至有的学生早已走神, 这样的课堂何谈高效!每个班级总有一部分学生成绩不尽如人意, 能力差, 性格孤僻, 不愿与人交往合作。他们得不到老师的重视, 就会产生消极思想, 我行我素, 破罐子破摔, 成绩越来越差, 更有甚者与老师产生敌对情绪, 静坐不听课。时间久了, 原来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受到影响, 不再举手回答。这就要求老师用自己的“动”来改变学生的“静”。

如:学习《最后一课》时我先提供背景材料———普法战争, 这个背景材料具有指向性, 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心理冲突。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激发起了求知欲, 增强了学习动机。这样就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 加强合作交流, 少走弯路。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演讲、讨论, 为他们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 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并积极地投入到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中去。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提出不同的假设, 即使是看似荒谬, 但只要有独到的理由, 就应当鼓励, 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二、以静导动

课堂教学的改革促使每一位老师转变教学模式, 改变教学方法, 把课堂作为学生的主阵地,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才会自主地获取知识, 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学习时老师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的老师总是包办代替, 而不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去探究、发现。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把“动”冷却下来, 引导学生有效地“动”起来。

如学习《斑羚飞渡》一课, 在整体感知时, 我设计好问题及回答问题的模式:按照句式说感知的话, 我认为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句很感人, 因为_________________。在分组讨论彩虹描写作用时, 我让学生变换形式阅读这三大句, 感悟后再分组探究,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内成员相互合作, 小组之间合作、竞争, 激发了学习热情, 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 增大了信息量, 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老师讲少了, 学生动起来了。

三、动静相济

我还看到一些老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时, 布置一点所谓的探究的问题, 不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它只不过是点缀一下课堂, 摆摆样子, 最终还是老师宣布正确答案, 草草收场。在学生合作探究时老师总是站在前面, 没有在教室内来回走动, 及时对小组的活动作现场指导点拨。在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与学生共同研讨, 是实施“合作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更为重要, 要使教师走近学生, 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 放下架子, 做到动静相济。

如:探讨《真正的英雄》一课中含意深刻的句子, 我注意角色转换, 重心下移, 走到学生中, 指导小组品读这些句子, 把握关键词, 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做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引导者, 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分析、交流。这不仅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还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做到了教学相长。学生展示探究成果时, 我及时点拨, 引导其他组学生进行点评。

学生若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 则在知识、技能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应试能力也得到提升。因此我们只有做好课堂的动静结合, 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做到动静有机结合, 教师必须准确给自己定位, 认识到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的角色, 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还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论数学课堂内外的结合 第10篇

一数学概念的学习, 课堂内外是相通的

如果预习做得好, 学生在课前就已经对概念有了初步了解, 虽可能把握不全或者认识不清, 只要上课时与老师、同学交换信息, 就很容易纠正认识偏差, 正确理解和记忆概念。反过来, 如果预习做得不好, 甚至不预习, 理解课本上的语句都还没有完成, 怎么能认识概念的意义?又怎么能学会运用概念来解决数学问题呢?例如学习二次根式概念时, 认真预习过的学生, 已经知道二次根式就是根号下有一个式子、字母或是数字, 也知道根号是二次的, 但对被开方数在什么范围内取值, 认识还不够清楚。虽然在定义里就有括号内的说明 (a≥0) , 但是在直观上, 还容易误认为所有数都可以。上课时认真听老师的分析, 再借鉴同学的发言, 就不难从本质上掌握。没有预习的同学, 则缺乏对教材文本的基本了解, 更谈不上对内容的认识;听老师讲什么, 就去想什么, 甚至老师讲的也听不进去或是听不懂, 能在课堂上记忆一个表象已经很不容易了, 根本就不可能顺利掌握二次根式与被开方数的关系, 被开方数的取值更无从谈起。

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根据人的认知规律, 刚学会的是最易忘的, 所以老师设计了各种各样的作业, 帮学生把已经学会的概念记住。仍以二次根式概念为例, 及时完成了有针对性的作业, 就对二次根式的定义域和值域有了最直接的经验。及时而又认真地练习, 不仅让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 而且让知识在运用中进一步与形成的技能相结合, 成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工具。二次根式在此时就不仅仅是定义叙述的内容, 而是有了诸如根号2、根号x、根号a-1等具体的表象。如果不做作业, 下了课以后就不再思考与之相关的任何问题, 即使你在课堂上记得很好, 也会在短时间内忘记。

二数学方法的学习, 课堂内外是一体的

预习能让学生在上课前就知道这一课要用的方法, 而且对这一方法做了必要的了解。毫无疑问, 这对于完成本课学习, 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只要上课时注意老师的讲解与你在课前的了解有没有差别, 或者是有多少差别;因预习而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容易在课上轻松顺利地完成任务。以学习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 预习时已见过例题中消元的整个过程, 上课就能轻松了解到这种消元法的关键, 在于两个方程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必须化为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缺少预习, 则不知道下一步老师要讲什么, 只能被动学习, 影响学习的效果。

当堂的练习题, 因为教学时间的关系, 老师总是设计得浅显。课后的练习, 才有条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缺了课后的作业, 课堂上所学的方法不仅易忘, 而且技能方面的学习任务更难完成。我们经常见到, 学生因为运用刚刚学会的方法而进步, 也经常见到学生因为不会用刚学的技能而落伍。例如, 在初一学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练习的时候, 有一部分同学仍然使用小学的算法而不用方程来解。这当然不是简单的先入为主, 其实质是放弃列方程的机会, 背离了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目的, 学习效果不好。

三数学能力的形成, 不仅看课内学习, 更要看课外的努力

不管你数学成绩多么好, 只说明内容的掌握已符合要求, 并不表示已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仅仅依靠对文本的透彻理解, 很难形成自己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 书本中的知识, 都是往昔的总结, 真正的数学是在现实中不断发展的, 在运用中成长的科学。例如, 30年以前改革开放刚开始, 现在则是强大的市场经济体系为前提, 数学题目也从当时经典的行程类等形式, 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利息类、利润类等。因此, 不仅要能够解决经典的数学问题, 更应该放眼现实, 让所学的数学走出课堂, 形成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数学能力, 才算是学到了数学的精髓。

四学好数学, 必须有良好的习惯与坚韧不拔的毅力

不论是课内课外, 只有长期坚持, 不断努力, 才有可能把数学这门课学好。勤学的孩子会积极地预习、认真地学习、及时地复习, 数学水平能迅速提高。如此日积月累, 渐渐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数学成绩当然是出类拔萃的。这部分学生走出校门后, 如能保持学习数学的习惯, 则不仅数学的运用水平会不断提高, 而且数学的思维能让他们对许多的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例如, “金锁链”等骗人的把戏, 懂数学的人一眼就能看穿。而懒惰的孩子, 在学校就慢慢地远离数学, 他们不预习, 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 课后当然不认真写数学作业;长此以往, 思维水平就会停滞不前, 成绩就会明显下滑。走出校门, 当然就难有运用数学思想的精准判断, 而最终也往往无所作为。

综上所述, 数学学习存在于课堂, 更存在于课前、课后和生活中。我们应抓好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 努力学好数学, 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数学概念与数学方法的学习, 开始于上课前而并不终结于下课后, 数学能力的形成, 一般是在课后练习或实际运用时。良好的习惯与坚韧的毅力, 对数学的学习意义重大。

关键词: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习惯与毅力

参考文献

以讲练结合,营造高效课堂 第11篇

关键词:讲练结合  教学反思  改进策略  高效课堂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进行了补充,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明确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自新课标颁布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语文教学名家大师们纷纷将形式多样的练习引入课堂,讲练结合,这些练习犹如魔法棒,引领着学生们一次又一次地吮吸知识的精髓,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在钦慕名家大师的同时,笔者也开始了探索。读通文本之后,笔者更多地琢磨文本用词的准确、语言表达的特色、语言运用的章法和规律等,从中挖掘对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实例。而如何让练习有效地融入课堂,让语文课因为有了练习彰显语文魅力,让学生因为有了练习而提高语文素养?笔者且行且思,在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中进行了一次次的尝试。

一、冗杂的过量练习必定失败

第一次试教,为了体现练习实践型课堂,笔者根据课文的生字词以及课文内容,从“字音、词义、句式、内容理解”等方面设计了一大堆的练习。结果课堂时间不够,整整拖堂15分钟,师生都疲惫不堪。

1.练习冗杂过量是罪魁祸首

整堂课磕磕绊绊,课文没读好,练习没做完,还拖堂严重,这都归咎于课堂容量太大,在文本中挖掘的知识点太多,设计的练习琐碎,无训练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都没抓牢。一节语文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既要讲清知识要点,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时间根本不够。要两者兼顾,只有延长课堂时间,这就是试教失败的根本原因。

2.加强精讲巧练是改进方法

为了做到精讲巧练,笔者细细阅读参考书,分析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本单元的重点训练内容以及课文的教学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一番分析过后,笔者把教学重点锁定在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里,并根据这一重点,忍痛割爱,大刀阔斧地对原先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重新设计了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的训练题,将原来的六道练习题缩成三道题。学生通过完成这几道习题,会自觉进入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定能感悟课文,情感朗读也将水到渠成。

二、讲练失调难尽如人意

第二次试教,笔者期待的精彩却如海市蜃楼遥不可及,本以为改进教学计划,精选了讲读内容,精心设计了题目,课一定能上得如行云流水般顺畅,练习与讲解能水乳交融。结果这堂课虽然时间不匆促,可学生根本不配合,教师提出的问题,举手回答的同学寥寥无几,教师成了孤家寡人,只能唱独角戏,沉闷的课堂令人沮丧至极,第二次试教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

1.讲练失调影响教学行进

课堂上有时间进行讲练结合,练习设计基本上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把握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而学生们不配合,或者说难以配合的原因显然是讲练的时机没把握好,读练不能有效结合,练习的形式较为单调,学生做练习索然无味。在教学中,爱操心的笔者生怕学生做不出练习反复提示,结果却惹得学生干脆三缄其口,变成“知识容器”,失去了学习主动性。

2.以练促读,讲练相融是关键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其作用就是指点迷津,引领学生经历语言感悟的“山重水复”,体验语言实践的“柳暗花明”。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方式,亦是理解课文的有效途径,也是多元解答练习的基本方法。因此,笔者确定第三次试教的课堂策略:“以练促读,讲练相融”。

为了有效运用这一策略,笔者精心设计了以下的训练题:

(1)课题资源不放过——质疑美丽:看到课题,你脑子里会产生什么疑问?

(2)不动笔墨不读书——寻找美丽:默读课文,圈出文中描写居里夫人美丽的语句,仔细品味后写上必要的旁注。

(3)品词析句悟文本——感悟美丽:

a.认真读文后,说说你从哪些词句中感悟到居里夫人的美丽?把你的感悟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b.居里夫妇在提炼镭的过程中有哪些困难与艰辛?请图文对照加以体会。

c.在研究镭的过程中,居里夫人对人生的意义有独特的发现,她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而不在于什么?

d.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里程碑”,它本意指什么?在这里指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放飞想象吐心声——倾诉美丽: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或收获?先自己想一想、写一写,然后与同桌交流交流。

三、讲练结合营造高效课堂

第三次试讲,笔者精讲巧练,讲练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悟法,在练中积累读写经验,将单纯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模式,改变为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完成适当的课堂练习。学生在读读、圈圈、议议、练练中深深地感悟了居里夫人坚定执着的科学精神,为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以及淡泊名利的高尚人品。

本次试教成功在于整堂课动静有度,情境交融,讲与练实行了有效结合;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悟,巧妙引导学生以读助悟、以悟促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练时机把握恰当,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练习设计精巧多样,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精神与高尚人品的教育,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达到了和谐统一,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养。

讲练结合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营造了高效的教学课堂。教师在课堂中要选择有迁移价值的应用点,采用各种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力求做到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训练学生理解和欣赏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英.构建“情趣并重,读练结合”的语文课堂[L].康成书院,2012.◆(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城关小学)

教学结合与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教育学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统一的特殊的认识和实践过程。笔者认为,课堂教学需从“教”和“学”两个着力点深挖细掘,提高有效性。

一、教师的“教”

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喜欢学习生物,学习活动本身要有意思,有趣味。

1.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师应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处理各种情况。

2. 精心设计学案,备课时给学生创设好学习途径。

提倡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合作学习。真正的学习,不是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是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并不是说老师不讲,而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因而,在学案中设计适当的讨论内容,通过讨论,让其对问题有更充分的理解,比起“满堂灌”的大课,讨论更接近社会实际的运作方式,更有实战性,是有效的教育方式。

3. 创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的机会。

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得到表扬时,他就会产生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一个有自信的人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表扬是一种赏识,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要创造使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多看到学生的优点,进行教育,多表扬,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4. 教给学生“活”的知识。

“不能空着手进教室”。坚持利用实物,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变抽象思维为具体思维,例如讲心脏的结构时,脱离实物讲解很难讲得清楚。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而利用实物就能解决单靠语言文字不能表达的困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强化教学效果。借助实物教学,学生直接看到这些生物真实的外形、结构、生活习性、运动状态等印象会更加深刻。从而激发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

5. 教师锤炼语言,做一名好的“导演”。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水平与教学效果的关系十分密切。上好一堂课,教师的语言至关重要,“它不是糖,却能粘住一切。”这里讲的就是语言的魅力。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始终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教学语言要力争达到通俗明白,浅显易懂,而不是晦涩吞吐,词不达意。

6. 关注学生,注意学生的思维含量。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采用适当的方式,营造恰当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然后以良好的状态进入下一节的学习中,为下一节的复习创造良好的开端。

7. 收集、整理、反思教学反馈信息。

教学反馈信息包括两方面:教师自身的反馈和学生的反馈。教师的反馈主要是教后的感受如何,能否从课堂教学中寻找出不足和缺点,课堂教学中某个细节的处理是否有精彩之处,等等。学生的反馈信息至关重要,有时,教师自我感觉良好,学生的反应却很平淡。这是为什么?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去了解、收集教后的信息,并进一步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自身和学生的信息,反思教学,并提升为教学理论。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为下一节课的“补救”奠定基础。

二、学生的“学”

即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运用学习策略指导和调控自己的生物学习行为。

1. 引导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目标能给你指引方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没有目标的人在面临多种选择时摇摆不定,难以取舍,无法专心做某一件事情,最终一事无成。目标能给你提供动力。当你定下自己希望考取某所大学的目标后,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受一些苦是完全值得的,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半途而废。明确的目标可以创造奇迹,反之,目标的丧失可能会毁掉一切可能出现的奇迹。要引导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

2. 相信自己。

引导学生不要把心思全部放在考高分上,关键是学一些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健康有用的知识。不要把它当做负担,也不必太在意自己成绩高不高,要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学会,没有心理压力,轻轻松松地学习,效果更好。

3. 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习方法。

上一篇:红色旅游与科学发展观下一篇:方案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