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中问题设置

2024-08-30

高中教学中问题设置(精选12篇)

高中教学中问题设置 第1篇

新的课程改革实施, 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新课改观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的区别在于, 新课改观念主要倡导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不再像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单纯的向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传授,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 再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活动的过程中还要指点学生如何找到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独自学习的能力, 并能良好的运用已掌握的有限知识来挖掘更多的新知识, 针对于这种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设置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 在该种教学方法中, 教师对问题情境的设置方法, 问什么, 怎么问, 与课堂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设置问题情境的目的

其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组成部分之一, 价值及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激发学生内在需要, 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对学生进行引导, 使其体验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而不是直接得到数据或结论。

2. 能够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有效解决, 深化

对问题解决相关的认识, 将生活与数学间的理解进行强化, 从而养成科学、系统的思考方法, 有利于培养其数学思想。

3. 促进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发展, 强化对学生进行人

文精神熏陶, 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变革教学模式之间的特征区别。

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设置问题情境的方法

1. 设置悬念形式的问题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对于问题情境进行悬念式设置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 原因在于悬念的出现会使学生在疑惑与不解的同时产生想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变化, 悬念式问题情境会使学生大脑皮层产生较为强烈的刺激反应, 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猜不透, 想不懂, 然而又不甘心放弃, 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悬念式问题情境的设置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并能够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提升, 还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较为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更有利的获取新的知识, 开发学生自身的智力。例如在进行“对数”教学过程中, 设计以下教学内容:在课堂上, 教师向学生提出悬念“一张纸的厚度是0.082毫米。对折五次之后其厚度尚不足1公分, 如果对折12300次, 厚度将会是多少?”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并对其进行估测。教师在这时说:“经过计算, 对折后的厚度将高于一座摩天大楼。”这样使学生感到较为惊奇, 引起学生的怀疑, 就在这时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算式12300×0.082。同时告诉学生用传统的运算方式将会耗费很多时间, 并非常容易出现错误, 如果学会使用对数来进行运算, 将会很简单快捷。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设置兴趣激发式的问题情境。

正如一句话所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知道,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最好办法, 只有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才能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接收知识, 因此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求知若渴的学习心态。例如在进行“相互独立事件”教学过程中, 可以根据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来进行这样的问题情境设计:已知诸葛亮想出计谋的概率为0.9, 三个臭皮匠A、B、C各自想出计谋的概率各为0.85、0.75、0.5, 那么这三个臭皮匠能胜过诸葛亮吗?这样可以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设置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培养高中生利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让高中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则应该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因此, 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也必须要和高中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 并充分体现出高中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会大幅度拉近学生和数学这个学科之间的距离, 增进学生对于数学的亲近感。倡导数学课堂的问题情境设置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同时保证问题情境的生动有趣, 在解决众多实例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数学概念和结论, 并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数学重在应用的意识。例如:《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随机选出两位同学参与到“竞猜商品价格”的活动中, 让他们猜某件商品 (如投影仪) 的价格, 假设该商品的价格为3599元, 则他们会给出不同的价格区间, 例如3000~4000元、2500~35000元等。虽然两位学生在猜出价格的过程有区别, 但都采取了相同的方法, 就是不断缩小价格的范围, 以“逼近”准确值。借助该问题情境, 我们便可以进入正题。

三、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设置问题情境的要点

1. 在情境设置中不能有假造的情况发生, 不能发生数学情境与现实生活相违背的情况。

2. 要紧贴数学的主题, 紧扣住数学的教学内容设计, 不能太过随意、太过生活化。

3. 要具备吸引力与挑战性, 要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

力求通过新奇的形式、趣味的内容、出人意料的情况等外界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 使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投入地参与其中, 要注意的是这种参与属于学生的自觉行为, 不同于强制性的要求。

4. 具备发展性, 目的不同, 方法不同。

例如如果要增强学生主观的感受, 则可以使用录像、动画、网络等多媒体方法;要增强学生动手的操作能力, 则可以通过创设其实验、操作活动加以实现;要增加学生理解力与洞察力, 可以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对问题进行交流及研讨。

数学情境的设置必须要对各个方面进行兼顾, 情境设置的基本前提是科学;情境设置的优先保证是趣味性;情境设置的价值取向是发展;情境设置的动力机制则是对学生的吸引力。问题情境设置中一般对所要教学的内容不进行揭示, 而是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与实践, 并从中提炼出数学信息。所以学生许多极富创造性的想法就能够从所设置的情境中被引导出来, 在探索与交流之中, 可以将数学思想有效的体现出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良好的教学引用方法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问题情境设置教学法就是其中的有效引入办法。随着新课改在全国各地的展开, 设置问题情境教学法也会得到广泛地应用, 相信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 设置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已经被广大教育学者所推广, 但由于教师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别, 因此导致设置问题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足, 本文主要对设置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进行分析, 并对如何进行设置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启发学生

参考文献

[1]潘孝珠.浅谈高中数学如何设置问题情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2) .

[2]高琳.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J].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0, (17) .

[3]王旭.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置问题启发学生[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 (1) .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第2篇

“今天上课真没劲,提的问题都没有人举手回答。”

“回家大概也没好好预习,问题提出来,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

“是的,上课的时候就那么几个好学生能配合,其他人叫起来,一句话也没的。” “只有学生字的时候热闹一点,拼拼读读,分析字形,找朋友组词,他们喜欢的。” “我们班也是,尤其是课文学完以后的说话训练,要么没人说,要么一个人说了什么,后面的人再把他的话重复几遍。

„„

在办公室,常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交流”。自己的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这种时而热闹,时而冷清的现象:学生字时特别热闹,“老师,我!我!”有几个所谓的后进生一旦遇到学生字的环节,就特别激动,边举手边叫着,仿佛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再也没机会站起来回答问题了似的。可是在学习课文环节中,遇到“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时,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即使我微笑着鼓励那些所谓的好学生,他们也会为难地皱皱眉,摇摇头。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是学生预习没做好吗?是他们上课时没有积极动脑筋吗?还是老师的教学设计出现了问题?在今年4月—5月,我在全国继教网上参加了市级培训课程,课程内容是:课堂教学技能训练,里面有一章就是教学课堂提问。通过培训,我得到了一些启发。我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很重要。本人关于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有以下几点启发:

一、问题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那么设计的问题就不能太抽象,如“同样是桃花,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这样的问题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操作起来就更难了,尤其是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如何思考,课堂表现必然不积极,课堂就会显得冷清。如果把问题具体化,分成一个个可以从文本中找到的小问题,通过小问题的解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怎么样”,就容易多了。这也是一个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二、问题设置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的问题由简入难,层层推进。问题的难易程度有层次性,可以兼顾到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山里的桃花开得迟》教学中,从一个“迟”字的提问到四个具体问题的解答再到“为什么山里桃花开得迟?” 老师用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走近文本,读懂了课题,由课题质疑,由文字而文本,由文本而思考,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兴致盎然地紧跟着老师的教学步骤,这样的课堂还怕不热闹吗?课文学完后,老师与学生分角色对话:“孩子,你走到山上看到什么啦?”“山上感觉怎么样?妈妈给你带的小棉袄用上了吗?”这些看似随机的小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提问的语言要清晰、准确。

老师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有着明确的意图,都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因此问题本身应该表述清晰、准确。如在教学《熊猫妈妈听电话》(一年级下)一课时,老师问“熊猫妈妈是怎么听电话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模糊,因为文本中没有诸如“高兴地听电话”这样的词句,学生不知老师所云;这个问题也没有准确地表达老师的设计意图,即找出文中“熊猫妈妈去听电话”,“熊猫妈妈又去听电话”,“熊猫妈妈再一次去听电话”这三句话,并体会“去”、“再去”、“又一次去”这三个词语表达的含义。因此,学生在回答时多找了熊猫妈妈与三个孩子的对话部分,而不是老师所预设的三句话。

四、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结合。

课堂教学中既然有老师的提问,就会有学生的回答。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果能够将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岂不是能够一举两得?最常见的结合如:老师用“为什么”提问时,给学生的回答设计好模板——“因为——,所以——。”或者是“之所以——,是因为——。”我用师生分角色对话的形式结合,提高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有时一些抽象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与说话训练相结合,降低难度,如《掌声》(二年级下)中,残疾女孩范小君经历了两次掌声,这两次掌声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让孩子理解两次掌声蕴含的不同意义呢?这种情感用语言难以名状,即使找到了“鼓励”与“赞赏”这样的词汇,依然难辨彼此。所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训练:

[教学片段] 当两次掌声响起,师适时引导:

师:那掌声热烈、持久,好像在说:()。生1:范小君,你大胆地走上去吧,我们不会嘲笑你的。生2:小君,你真勇敢,我们支持你!师引读第四小节。

师:当演讲结束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好像在说:()。

生3:小君,你真棒!生4:小君,你真了不起!没想到你的普通话这么好!

这样,学生在练习想象说话的同时,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真可谓一箭三雕。

高中教学中问题设置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设置问题

教师若在课堂中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那教学效果肯定不好,老师也不太受学生欢迎,高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怎样避免“满堂灌”“独角戏”呢?其实,设置好的问题,让学生动起来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如何妥当设置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设置问题的原则和前提

1.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设置问题不能漫无目的或不着边际。不能和教学的目标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只有把握了目标、重难点,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为目标“量身定做”合适的问题,才能让问题成为完成目标和任务的途径。

2.仔细研究学情,掌握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基础,让问题能很好地适应学生。如不抓住这点,设置问题过难和过易,都不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设置问题的方法

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对于语文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一些比较直观的知识,若还是从旁绕道、旁敲侧击,就显得有点臃肿和多余。这类知识,属于知识掌握的最低层次——识记,记住就有,没记住就无,所以应该直接发问。比如基础字词的读音、文言知识、文言词语的含义、文言句式等都可以这样。

2.设置台阶,梯度上升

比如对于文章的主旨一般很难一下子就分析明确,这个时候就需要设置一些小问题将主旨这一大问题具体化、细小化,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无法下手。例如在分析《雨巷》这首现代诗歌的主旨的时候,我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情感?这三个问题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前两个问题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做铺垫,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这样提问给了学生充分而逐层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本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巧抓原文重点字句启发引导,一般的文章都有些很特殊的句子及字词,如总领句、情感句、中心句、过渡句以及文眼、诗眼等,若能关注它们并能很巧妙地设置问题,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讲《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分析文章主人公别里科夫的性格,我就引用原文“他也真怪”来提问:作者为什么说“他也真怪”?找出怪的事情,看能表现他怎样怪的性格特点?学生兴趣很高,找了很多怪事,对别里科夫的性格总结得很全面。再比如《祥林嫂》一文中,分析祥林嫂的死因时,我就巧妙地运用了原文的一句话“还不是穷死的呀”来设置问题:祥林嫂真的是穷死的吗?学生就围绕这个问题深入地展开讨论和思考,祥林嫂的真正死因也渐渐地明晰。

3.用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课堂经历,问学生的问题,他们却回答得或不着边际或只是蜻蜓点水。这时老师就应该很巧妙地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言归正传。比如在讲《荆轲刺秦王》一文时,我提问: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有几个学生只是分析性格,却不谈怎样表现,我就引导其他学生分析这个问题想考察什么,学生讨论后分析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分析,同时也给他们一个教训:审题,推测出题人意向至关重要。

4. 大胆假设,具体论证

有时分析文章要尽可能地拓展思维,大胆假设,然后细心验证其存在合理与否。比如在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这样提问: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学生对这一假设问题很感兴趣,一部分学生认为能,原因是焦仲卿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子,最后都可以为爱而死,难道不能为爱而活吗?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不能,原因是面对母亲对儿媳的挑剔,他只能长跪告母,当母“棰床大便怒”他只能“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在封建家长制下他对母亲的反抗和对幸福婚姻的追求力量很薄弱,只能是潜意识的。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5. 补充空白,再现情景

所有的感慨都产生于一种情景,如果孤立地去理解感慨,可能只是剜肉补疮,无以治本。所以必须找到这个问题产生的情景,再现作者的思维踪迹,这样理解就浅显多了。比如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对母亲的回忆那一部分,“而母立于兹”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问题是:你能想到当时哪些情景和活动呢?这样学生就能把自己对母爱的理解融入,体会作者的母爱就很轻松了。在讲李清照《声声慢》时,我这样提问:能再现词人作词的情景吗?学生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填补空白,想象诗人在南渡后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情景,就能很轻松地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这种方法对分析古诗词效果很好。

高中教学中问题设置 第4篇

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情景性

高中数学的学习本身就是偏向于理论性的, 各种各样的概念、规则、原理学习起来难免会觉得枯燥难懂. 因此教师在介绍新的概念知识的时候, 向同学们提出一些情景性的问题, 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 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抽象思维, 在问答式的对话中受到启发, 自主地思考问题. 最好是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或者是一些名人轶事, 比较有趣的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他们思考的. 比如高中数学教材中等差数列的学习, 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问题1: 高斯十岁那年, 老师布置了一道很繁杂的计算题, 要求学生把一到一百的所有整数加起来, 老师刚叙述完题目, 高斯即刻把写着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 老师起初并不在意这一举动, 心想这个小家伙又在捣乱, 但当他发现全班唯一的正确答案属于高斯时, 才大吃了一惊. 你知道如何计算吗?

问题2: 高斯解决的这个计算题可以抽象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 数列求和)

问题3: 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数列求和问题呢? ( 等差数列求和)

问题4: 如何计算1 + 3 + 5 + … + 99 = ?

问题5: 能否猜想出等差数列{ an } 前n项和Sn 的计算公式?

问题6: 能否证明你的猜想?

像这样从我们熟知的名人故事中, 老师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入数学知识点, 一步一步环环相扣, 既不会让学生面对新知识产生抵触、盲目、恐惧的心理, 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求知欲, 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考, 自己论证已经出现的结论, 让他们在实际演算中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

二、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应该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并且要明确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来, 即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一种新的概念, 让他们能够熟悉概念的意义在做题时灵活的运用, 还是为了在解题的一些细节上引起学生的注意, 让他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提高做题的效率和质量, 等等.

三、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思维训练的意义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告诉学生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概念, 而是要教给他们一些逻辑推导的方法, 自己去思考问题并自主解答. 所以为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应该要注重其在这方面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例题让学生解答. 学生在对问题条件分析活动中, 会认识到问题案例解答时要运用哪些知识点内容. 这时, 教师向学生提问: “本问题案例解答时, 解题思维的入手点, 解题思维的障碍点, 解题思维的开窍点各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的思考分析活动. 因此,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要善于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提供机会, 多提出一些具有开放性、逻辑性、层次性的问题, 使学生问题分析解答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有效课堂问题设置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 应该理解透“问答”的内涵意义, 为了更好地建设有效课堂, 因此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是要避免无休止的问题, 为了符合“问答式”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问而提问, 这样做只会是由以前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 在这样的做法下, 学生面对着教师满堂课的问题轰炸, 只会感觉像是一瓢冷水浇下, 丝毫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这样的方式不但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 反而还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质量.

2. 是要拒绝肤浅、无意义、无价值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虽然向学生提出了问题, 但是也只是在结论或者是答案的末尾加上了一个反问句, 这样是没有任何改变的. 再有就是提出一些与数学知识没有关联的问题, 或者是采用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法. 这样做对于激发学生的思考、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本起不到一点作用. 反而可能会导致学生面对老师不停的提问产生逃避、冷淡的心理. 因而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应该要合理地安排, 根据教学活动的实践经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 这样才能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高中政治课堂的问题设置 第5篇

一、问题设置应源于现实,具有针对性

学习的效果在于思考,思考源于问题,问题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学生不理解的知识,有的知识通过学生的读书、教师的讲解,学生就能完全理解,就没有必要设置问题。有的知识点发散性强,需要联系的知识较多,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层层置疑,帮助学生理解,由易到难,慢慢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如在学习高一《劳动与就业》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从整体上分层次把握好本课知识内容,了解我国现实的就业状况和劳动者工作状况,我以劳动者为核心设计以下题目:1.为什么要就业?2.我国就业的现状怎样?3.如何促进就业?4.劳动者就业了,他们的权益状况怎样?5.我们怎样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6.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何意义?这些问题既从整体理梳理了本课知识,又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了这些问题,学生就有了想去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样带着问题去研究,学生学习主动,课堂效率自然就高、效果就好。

二、问题设置应适于学习,具有目的性

现在的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老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调节,采用很多诸如小品表演、辩论赛等活泼的教学手段实施课堂教学。在问题设置上,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不分重点、难点,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书上能找到答案的东西都设置成问题,课堂气氛看起来很好,下课后学生却什么也没学到。上课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我们想一蹴而就,往往欲速不达,必须一个一个重点来突破。课上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为落实知识点服务,这个目标,一点也不能含糊。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政治课堂让学生既活跃,又能掌握知识,服务于学习和生活?我认为一定要把握好问题设置的目的性。在学习《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之──消费心理》一课时,我让学生对目前中学生在消费中普遍存在的“攀比”、“求异”等现象进行了讨论分析,其中有位同学在讨论后说:“在上初中的时候,同学流行用MP3,追求‘新款的’,我也曾经迷上了一段日子。现在我觉得,这是一种消费的从众和攀比等虚荣心引发的不科学的消费行为。不断迷恋听歌既影响了自己学习,也助长了同学之间的攀比之风……”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析和讨论,让学生自己提升自己,这是在教材里找不到的促进人格发展的举措。

三、问题设置应结合社会热点,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

我们在新课的讲授中必须逐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具有好问的特殊心理,导入激趣。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和认知冲突,提出疑问,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经过思维碰撞,追根问底,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政治教师把所要解决的问题,给学生设置悬念,由“真思考”引发出的一种持久的、强大的教学吸引力,不正是政治课的魅力所在吗?如在新课导入时通过简短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兴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如讲《生活与哲学》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抽象难懂的哲学观点时,引用了一个故事:有一员外家有四位女婿,分别是文人、做官的、经商的、种田的。有一天,他们在员外家同桌饮酒时,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他们便望雪兴叹,对起诗来。身份不同的人吟出了不同的诗句。我向学生提出问题:①为什么他们对下雪的认识不一样?②他们会各自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谁决定谁?学生通过思考、回答,不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且记忆持久。

政治教学具有开放性。社会热点、社会现实、国际动态、生活百事等都可以作为课堂的素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我讲的农民工问题,既是社会热点,也是对弱势群体关注的表现。在设置问题时,首要考虑的是根据课程标准,围绕课堂知识设问,不能把问题设置死。问题的设置不要讲求“标准答案”,所谓的“标准答案”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其思考问题的空间更为开阔。当然也不能把问题的开口放得太大,否则学生的回答会漫无目的;也不能把问题的开口收得太小,学生一句话就解决问题了,要以收到实效为目的。

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问题设置浅探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问题设置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102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事实确实如此,尤其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在课堂中有效进行问题设置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运用得当的话可以在无形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近年来,笔者对于高中历史课堂中的问题设置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和研究,也获取了颇多的教学经验。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有效进行问题设置呢?笔者认为,至少要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的问题应浅入深出

高中历史教师所提出的大部分问题应该让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就可以准确回答,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假如学生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不是非常感兴趣,亦或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太难,问题设置也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例如,在《罗斯福新政》一课当中,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假如教师直接问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很难马上准确回答的,这就需要作出调整。因此,笔者在课堂中结合几幅经济大萧条的图片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为何纽约股市的崩盘会严重到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呢?(2)有那么多的煤为何图中的小女孩却没有煤去生炉子呢?(3)农场主将牛奶倒入河中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真的出现生产过剩了呢?(4)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上述问题的设置,看似非常简单,但是都需要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之后才能够回答。而通过相关问题的回答,学生也逐步掌握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这就是所谓的问题设置的浅入深出。

二、问题的设置应别致新颖

高中历史教师在问题的设置方面应该尽量做到别致新颖,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例如,执教《开辟新航路》一课的时候,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在哥伦布还没有进行航海旅行之前,法国的一家著名餐厅里开出了一份菜单,其中有番茄汤、炸海带、四季豆……请大家判断一下这个人所说的这份菜单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问题提出之后,经过对菜单的仔细观察,有学生很快回答说:“这份菜单是假的,因为在哥伦布航海之前欧洲根本没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哥伦布后来带到欧洲大陆的。”听到这样的回答,我默默点头称许,学生们也在这样的问题回答中体验到开动脑筋思考的乐趣。

在上述教学片断当中,教师设置的问题是别致新颖的,它们与以往教学当中所提出的问题有很大的不同。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完成了对相关知识的深化理解,更加深了他们对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认识,可谓一举两得。

三、问题的设置要有拓展性

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中所设置的问题还应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对于很多问题来说,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化的,有的问题还有很大的探究空间,学生们在课后仍然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因此,问题的设置还要具有拓展性。例如,执教《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时候,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台湾的各界领导人和大陆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他们对于台海关系各持什么样的观点?(2)你们对于“台独”问题是怎样看待的?(3)如果要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你们认为应该是和平解决还是武力解决呢?对于上述问题,学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历届台湾领导人和大陆的关系似乎并不好,为了和大陆进行对抗,他们还投入了美国的怀抱,从美国购买了大量武器。”有的学生说:“我是坚决反对‘台独的,希望台湾能够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还有的学生说:“我赞成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如果动用武力的话会死很多人,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在这节课上,学生们一直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即将下课的时候仍然没有讨论结束,基于此种情况,笔者要求学生们下课后继续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可见,具有拓展性的问题的设置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四、结语

高中历史课堂中的问题设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究竟如何才能有效进行问题设置还需要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把握。总而言之,有效问题设置这一课题不容易把握好,对其进行研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

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情境设置 第7篇

一、运用情境教学数量与课堂结构分布现状

通过网络聊天工具、网站发帖访问调查全国各地中小学体育教师, 在曾用过情境教学法的老师中进行调查, 抽取100位有效问卷, 进行每一节课、一单元或者一学期运用情境数量的调查, 调查中发现, 在一节课中, 79%的老师用一个情境 (或者故事) , 20%的用过两个情境, 仅有3%的老师用过三个情境, 运用四个或者以上情境的为1%;在一个单元或者一个学期中仅用一个故事为情境贯穿始终的为0。

二、情境故事运用数量与在课堂结构分布情况的分析

(一) 运用情境数量的分析

在一节课中用一个故事贯穿整节课的老师占79%, 这说明, 这种方式被大多数老师所接受, 情境的安排非常方便, 也有利于课堂的教学, 也符合学生对运动技能、情意培养等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情境中非常投入。在一节课中运用两个故事的老师明显少于运用一个故事的老师。因为两个情境的衔接较难一些, 但一般不会影响教学效果, 在特殊情况下, 还是被老师经常使用。而运用三个或者四个情境的老师就非常少了。主要原因是, 情境的设置较为繁杂, 给老师的教学预设带来不便, 另外, 这种多情境容易打乱学生的学习意境, 跳跃较大, 容易使得各种教学内容脱节, 影响教学效果。

(二) 情境在课堂结构中分布的分析

运用一个情境教学的老师中, 一半以上喜欢把这个情境与整节课同步, 而接近三分之一的喜欢把这一个情境放在课的开始与基本部分。89%的老师习惯于从课的开始部分引入, 11%只用于基本部分, 这也说明, 情境教学其实是引导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重要手段, 情境的导入非常关键, 能使学生进入学习氛围就是成功的一半。运用两个故事的老师中, 在故事分布是“开始部分和基本部分”各一个, 与“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各一个的基本相当, 说明了两个情境的运用效果也基本相当, 但他的共同点还是突出了基本部分运动情境法的重要性。而一节课中习惯于用三个情境的原因, 是习惯于每一个部分一个情境, 与运用四个情境的老师习惯基本一致, 都是按照课的基本结构设计情境的。

(三) 整个单元或整个学期运用一个情境为0的分析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 一个单元或者一个学期中运用一个情境的老师为0, 这一点多少给体育教学带来了缺憾, 也可以说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缺失, 这是在以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急需要解决的。

三、情境教学应用的建议

(一) 每节课中的情境设置不可过多

1. 融入情境需要一定的时间, 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去感觉、体验, 这是一个过程, 从进入情境、融入情境, 再到走出情境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时间的长短, 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把握, 所以, 情境的时间长短, 一般体现在一节课中用了几个情境, 设置的情境越多, 在有限的一节课中, 每个情境时间也就变短。

2. 情境的数量设置要根据教学内容数量而定。

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 一般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在同一个教学内容时最好有一个相对应的情境, 不要出现一个内容对应两个或者以上的情境, 否则容易使每项内容之间失去联系, 破坏了结构的连续性, 也不能体现教学的完整性, 每一项内容应该都是相互联系的、承前启后的, 内容从浅入深环环相扣。

(二) 情境与情境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

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决定了情境也是连续的。在同一单元教学内容中, 如果要设置几个情境, 那么, 这几个情境也是一个“单元情境”, 这个“单元情境”可以是一个长篇故事, 也可以是几个相似的故事连接在一起, 尽量使他们有一定的联系。如果根据教学的需要一定要设置两个以上的情境实施教学, 那么, 这几个情境的选择一定有一定的相似性, 情境与情境之间过度自然, 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另一个情境,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三) 运用情境教学法要有度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 提倡情境教学, 一部分教师走进了一个误区:认为每节课都要情境教学。其实大可不必, 情境教学法运用时要也有个度, 如果频繁的使用情境教学法, 不但不能提高教学, 反而使学生把应该学到的技术变了形。

高中教学中问题设置 第8篇

一、在概念教学中设置变式教学

高中数学概念比较抽象难懂,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概念或得出概念之后设置一组概念辨析变式题组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辨清、透彻理解概念.如在指数函数教学中, 得出了指数函数概念后设置如下变式练习, 判断下列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 (1) y=πx, (2) y=x2, (3) y= (-4) x, (4) y=2x+1, (5) y=2x+1, (6) y=2·3x, (7) y= (槡3) -3x.经过这组变式题的训练学生基本对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透彻, 明确指数函数y=ax的形式是确定的, 它必须满足“底数a>0且a≠1, 指数是x, 系数是1”三个条件.

二、在例题教学中设置变式教学

例题是联系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的纽带, 例题教学是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 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在例题教学中设置变式可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 形成必要的数学技能技巧.例如, 在讲授高中数学 (人教版) 必修5第二章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 可将课本中的例4“已知等差数列5, 472, 374, …的前n项和为Sn, 求使得Sn最大的序号n的值.”变式为: (1) 设等差数列{an}满足a3=5, a10=-9, 求:当n等于多少时, Sn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2) 等差数列{an}中, a1<0, S9=S17, 则该数列前多少项的和最小?最小值为多少? (3) 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且a3=12, S12>0, S13<0, 指出S1, S2, …, S12中哪一个最大, 并说明理由.

通过上述例题的变式, 学生可系统地掌握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的两种常用方法: (1) 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 (2) 利用项的正负法:若a1>0, d<0, 则数列所有正数项之和最大;若a1<0, d>0, 则数列的所有负数项之和最小.

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评讲例题时对例题进行巧妙、恰当的变式, 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也可在寻找解决相关各种题型的方法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

三、在定理、公式的教学中设置变式教学

数学定理、公式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学生必须对定理、公式有十分透彻的理解, 才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定理、公式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透彻定理、公式呢?通过教学实践, 我发现在讲授定理、公式时对定理、公式的条件、结论和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关键的环节设置变式题型可有效加深学生对定理、公式的本质的理解, 增强学生正确运用定理、公式解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均值定理“a, b∈R+, 2a+b≥槡ab (当且仅当a=b时取‘=’) ”的应用时, 设置变式题组: (1) 求函数f (x) =2x+x4 (x>0) 的最值. (2) 求f (x) =2x+x4 (x<0) 的最值. (3) f (x) =2x+x4有最值吗?为什么? (4) 求f (x) =x (1-3x) (0

四、在复习课中设置变式教学

数学复习课是对所学数学知识系统化, 深化并运用数学基本思想与数学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综合能力的过程.上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点网络和解题方法网络.为了在复习课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方法形成网络, 我们教师在复习课上, 可精心设计一些有坡度的变式题组, 使学生通过变式练习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对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进行复习时, 可设计变式题组: (1) 设f (x) =2x2-3x+2, x∈[0, 2], 求f (x) 的最值. (2) 设f (x) =2 sin2x+3cosx-5, 求f (x) 的值域. (3) 已知-1≤x≤2, 求函数f (x) =3+2·3x+1-9x的值域. (4) 已知f (x) =x2-3x+1在闭区间[t, t+1] (t∈R) 上的最小值记为g (t) , 求g (t) 的表达式. (5) 已知f (x) =-x2+2ax+1-a在x∈[0, 1]时有最大值2, 求a的值.这样的一组变式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二次函数最值问题这一知识点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与延伸.通过这样几个问题的前后联系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变化, 使学生对解决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方法, 对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理解得更加透彻, 从而达到形成知识网络的效果.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 第9篇

新课改后, 生物课程标准明确了生物课程教学的四个基本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3.倡导探究性学习;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并提出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2]。这就要求教师在采用问题教学法时应根据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置问题, 并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主动解答,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他们的思维、自学、表达和研究问题的能力[3], 从而实现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在问题教学方法中, 问题设置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实践, 拟从课堂自学、课堂教学、课堂小结三个方面阐述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及问题的设置。

一、自学中教师的问题设置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不仅要“授之于鱼”, 更要“授之于渔”。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进行课堂自学的指导, 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会碰到很多问题。如:课堂时间有限, 不可能安排太多的自学时间;学生自学能力有限, 如整节内容全部自学下来, 易造成只记住字面意思, 不理解内涵的结果等。所以教师应选择有利于点拨且让学生“伸手能够到”的内容自学。如对教材中科学史的发展过程或经典实验的重现等章节就可由学生独立阅读;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 尽量启发学生利用已学知识独立思考解决, 以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自学的主要形式是阅读,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或只要求学生读完就算。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学逐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在读前先布置思考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4]。这样既可以指导学生有重点的阅读, 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 或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积极性。例如在让学生自学科学史“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的一个经典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时, 可利用多媒体重现这个实验过程, 但在呈现的过程中要向学生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在实验前, 为什么要对植物进行遮光处理?为什么是将一片叶子的一半遮光一半曝光而不是取两片叶子一片遮光一片曝光?为什么要把摘下的叶片放在酒精里隔水加热?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定叶片内贮藏有淀粉?这个实验说明什么?这类提问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每项操作的目的,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再比如在自学“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时, 先不用课本上的“大问题”, 而是自行准备好几个“小问题”:水绵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放在黑暗而又没有空气的环境?为什么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带着根据实验步骤设置的问题自学, 然后用较少的时间提问归纳, 这样既避免了学生看了半天不知道要掌握什么知识点的尴尬, 也避免了学生因一下无法回答“大问题”而产生的惧怕畏难情绪, 不仅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提供了课堂上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机会。

二、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虽然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反对“填鸭式”教学, 更反对教师连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都已备好, 整齐划一, 顺风顺水。但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以及教师怕被学生问倒的心理作祟, 大部分教师仍然会自觉不自觉地引导学生向着教师心中的正确答案走去, 而对学生回答的其他答案要么不予理睬要么给予直接否定而不做任何解释。这容易扼杀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即使有问题, 也怕此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联系不大, 被老师拒绝回答, 甚至根本不带问题进教室, 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直没有表现出来, 这种现状对于我们的素质教育是极其不利的。因此, 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知识面, 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当然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的提问技巧也是一剂催化剂, 如果在课前几分钟能利用多种途径创设符合学生心智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 可以通过导语创设问题情景, 回顾旧知引出新知。比如在进入新课光合作用学习之前先复习前一节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分解体内的有机物, 释放能量供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所需, 那么各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最终是怎么来的呢, 从而引出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生理作用——光合作用, 通过与呼吸作用的对比, 可知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 储存能量。

其次, 可以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或了解科学家的趣事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如在演示渗透实验时, 先让学生明确该装置的特点及关键点——半透膜, 再让学生观察奇妙的蔗糖液面上升现象, 并让学生尝试解释该现象, 该问题可以直接利用半透膜的特性来说明, 学生只要能“现买现卖”都能得到答案, 容易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自信心;同时, 生物科学史中同样有很多生动、有趣的事例可用来营建问题空间, 如介绍色盲症发现的故事后提问:什么是色盲?其表现症状是什么?为什么道尔顿和他弟弟是色盲, 他妈妈却正常呢?这与性别是否有关?这些问题的设置都能引起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的兴趣。

再次, 可以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生物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 课堂教学的许多现象都可以或多或少地从生活中找到影子。比如蜜饯的制法、菜贩在蔬菜叶片上洒水、虚脱患者要补充葡萄糖盐水、压榨新鲜果汁前要将水果烫一下, 等等。学生对身边的事比较感兴趣却无法解释其中的道理, 于是产生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 继而产生强烈的兴趣与学习动机, 这样有助于教会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方案, 进而合作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及巩固练习中问题的设置

一般来说, 课堂小结都是由教师呈现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简明扼要, 所占时间不多, 但一节课下来学生已产生“听觉疲劳”, 即使是很重要的小结也很难再有精神听下去。这时可以考虑调节调节学生的情绪, 让学生自己上台归纳总结本节内容, 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重难点, 可以由具体到抽象地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最终由这些问题和答案串成本节课的小结,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对知识的各种联系进行综合, 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并学会将知识综合成系统。

最后, 最好能留出一点时间出几道复习巩固题, 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但要注意题目不可过多, 且要有代表性, 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当堂消化能力, 要有一定的思维性。实践证明, 学生对于这类自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他们都希望在检测中取得好成绩, 于是会很认真很积极地投入进来, 经常还会出现针对某一问题学生各抒己见、针锋相对的场面, 答对的同学还会很得意很热情地给答错的同学解释其中的道理。这不仅可以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还能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上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以便有针对性地及时地进行补缺补漏。

教师只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科学有效地设置问题, 就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从而大大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滕孝花, 刘玉梅.生物探究式教学中问题的设置[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1:91-9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2-8.

[3]张盛周, 陆卫.谈细胞生物学启发讨论式教学中的问题设置[J].生物学杂志, 2009, 4:86-87.

高中教学中问题设置 第10篇

一、合理设置目标难度,提升学生学习动机

合理设置目标难度是目标设置理论在高中英语有效应用的关键:目标难度设置太低,学生轻易就能完成,不利于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力,无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目标难度设置太高,超过学生能力,令学生望而生畏,又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合理设置目标难度,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目标具有引导性,教师可适当对预设目标进行分割,设计成多个具有提示作用的小目标,提升学生完成目标的积极性;二是目标具有选择性,根据分层原则,通过设置梯度目标提升目标的普遍性,更好适应教学中学生个体能力参差不齐这一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高中英语《English and its history》这一篇阅读文章时,笔者将抽象的阅读任务目标分解成三个小目标:首先是设置“快速阅读文章”这一小目标,并通过一些问题,来培养学生泛读、跳读、概括等阅读能力;接着笔者又设置了“完成表格”的精度目标,以表格为任务引导,帮助学生确定阅读方向,更好地完成精度这一目标;最后笔者又设计了“归纳总结”这一阅读目标,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阅读这篇文章的经验,从而归纳出阅读历史性英语文章的技巧。这样一分为三的方法,将大而泛的阅读目标抽丝剥茧,细化成一个个小方块,再由问题引导,有效促进学生学习。

二、有效调整目标内容,推动探究活动开展

我们知道,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会碰撞出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所设置的目标静止不变,就会出现设置的目标与教学实际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将目标设置理论应用到高中英语课堂中时,要注意灵活调整目标内容。这里,需要教师做好这两件事:一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套教学方案,根据教学方案设置多个学习目标,以便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灵活替换;二是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课堂反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目标,使目标设置与学习实际情况相适应。

例如在教学高中英语Growing pains这一内容时,笔者认为“伴随状语”这一知识点将会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可能会将伴随状语所跟随的主体搞混,因此笔者课前准备了多个例句,准备让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的主体学习。但在课堂上进行具体教学时,笔者发现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很准确,两个例句都理解对了,于是笔者调整教学目标,将这一部分知识点略过,穿插事前准备的“英语俗语”内容,将“To pull one’s leg”这样字面上容易弄错的英语俗语介绍给学生,并进行引申。学生学习的兴趣顿时高涨,笔者顺水推舟引出“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这一探究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上和课下的持续探究,学生兴趣由此被调动,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好。

三、善于运用目标反馈,引导学习总结提升

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目标完成情况给予目标反馈,将能有效引导学生对于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梳理,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知识能力的提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用目标反馈,为学生经验总结搭桥铺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种思路出发,进行目标反馈设计:一是通过教师评价,进行短时间的阶段性反馈,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有助于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二是进行互动性的目标反馈,基于高中英语互动性要求高这一特性,利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目标反馈,调整学习行为。

例如笔者在教学高中英语The meaning of colours这一单元的内容时,组织进行了集体目标完成进度交流会,让学生根据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根据自身完成情况进行反馈。比如课前设定了“Talk and write about the national flags of some countries”这一目标,学生个人根据完成情况进行反馈,有的情况好,有的情况差,笔者根据大家的反馈内容进行综合概括,提出一个一般指标,超过这一指标,说明学习情况良好;低于这个指标,就说明该生需要再努力。通过这样进行目标反馈,能够让学生在集体的智慧中调整方法,总结经验,提高自身。

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 第11篇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纵向式提问设计。提问对学生的思维作纵向发掘。由一个主要问题引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学生的思维沿着一个方向深入下去。进而获得对课文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实现师生的自主探究,民主和对话,从而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讲授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我采用了纵向式问题设置。让学生经过精心预习,了解过课文的故事背景后,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填空题:

韩麦尔先生是一个______的人。

这个问题能对课文阅读起着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上参与性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等。能顾及全班整体性。由于问题设计科学,学生经过阅读讨论思考之后,得出了的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认为韩麦尔先生:

①是一个可怜的人②是一个严厉的人③是一个爱国的教师④是一个普通的人⑤是一个温和而又严肃的人……

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本文的主题。

这样一层一层深入的设问,直到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这些问题弄明白了,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

横向式问题设计。设问时对学生的思维作横向扩展。由此及彼,由表及由,由点及面,使学生的思维像投石激浪一般。步步扩大。

我在教授鲁迅先生的《阿长和(山海经)》时,首先设问:

在鲁迅先生一生的作品中没有一篇独立的文章来写过他的亲生妈妈。而却用了一篇单独的文章来纪念他的保姆——“长妈妈”。这是为什么?

这一设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一连提出了五个小问题:

①“长妈妈”有真实姓名吗?为什么叫她为“长妈妈”?②“我”为什么称呼“长妈妈”为“阿长”呢?③文章是赞扬“长妈妈”又为什么要写“长妈妈”的许多缺点:背地里说人长短呀;不许我随便走动呀;晚上睡觉难看的睡姿呀等。④为什么还要写除夕夜长妈妈教“我”吃福橘,讲吉利话。⑤“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感激和敬佩之意的?

如此,教师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不断地和文本对话,一步一步地进行探究,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扩大难度。学生的思维随之逐步展开,文章的主旨——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及“先抑后扬,真实写人”的写法学生在层层的设问中深刻地领会到了。

连环式问题设计。设问由因到果。又由果到因,如此连环往复,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思维围绕一个问题沿着一定的逻辑方向思考。它有助于学生的迁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中的预见性。

我在讲授《孔乙己》一文时,便采用了连环式问题设计进行课堂教学。

孔乙己这个人物的结局是谁造成的呢?

学生又议论纷纷。他们的发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孔乙己自身的原因,他身材高大,没有考上举人也可以通过双手的劳动来获取生存;他不该那么贪酒喝,是这个性格把他送上“断头台”的;他不该去偷东西,穷人宁可去乞讨也不能去偷东西,“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嘛。是他“偷”的毛病把孔乙己逼上了绝路等。其二,是当时社会原因造成的。当时的人麻木不仁,没有同情心,在孔乙己逼近死亡之时,人们照样嘲笑他,他是在人们的笑声中走来,又是在人们的笑声中离去,就是不肯伸出援助之手:其三是当时考试制度把孔乙己逼死的。丁举人是直接原因。他与孔乙己唯一不同的就是他是科举考试的成功者,就可以对科举考试失败者的孔乙己为所欲为,甚至打死。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制度。所以孔乙己拼了老命也要去考科举。这种制度扭曲了当时考生的心灵。

学生能够发表如此深刻的意见,说明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已达到深刻的程度。此时我又由因到果,再设一问:

作者到底想表达怎样的思想?

这样一来又回到了作品的主题——教学目标上来了。这样的设问不仅增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巧妙设问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途径。

浅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 第12篇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数学教育最重要的环节, 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地设置问题情景, 尽可能多地把课堂上宝贵时间留给学生, 以学生发展为本,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勇于思考, 敢于讨论, 乐于发表不同见解, 激发学生的潜能, 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问题教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马赫穆托夫提出:“人经常面临活动的条件与要求之间发生冲突的情景, 即人需要解决问题, 但现有的所知条件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过去也没有已经接受过检验的解决方案作为参考。要摆脱困境, 人们必须拟出以前未有过的新的解决方案以解决现有问题, 这个解决问题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就需要创新思维。”问题教学理论认为, 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组织教学,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积极、有效的。合理地设置问题, 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需要。有不少专家甚至认为:数学的起源和发展是由问题引起的。问题是思维的源头, 问题对学生的思考角度起着有效的指向作用。问题也可以说是数学思维的心脏。因此, 在组织课堂数学教学中, 应积极使用问题教学理论, 合理设置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及时而有效地鼓励指导学生自主思考, 灵活运用, 多角度思考问题, 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合理设置,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认为:“问题式教育使学生成为批判性的思考者, 问题式教育建立在创造性的基础之上, 通过激励的方式, 对现实进行真正反思与行动。因此, 问题式教育能够使人的思维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造性思考。”在课堂教学中, 问题情景的设置, 应按照数学本身所特有的内涵, 或者以循序渐进的层次展开, 不断深入挖掘问题的内在联系;或者以跳跃性的、间断式的层次进行铺设, 留给学生无尽的联想和思考, 刺激学生的思维兴奋点, 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1. 以复习为目的设置问题情景

复习旧知识, 能加深学生对数学思维的认识, 并能使学生系统掌握数学知识。因此, 激活旧知识, 以旧知识的堆积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入阶段, 既能达到巩固旧知识, 强化记忆, 又能为学生有所超越做好铺垫。数学知识固有的序列性的特征, 使得数学的教学活动总是有一些旧知识作为相应的基础。作为职业中专的数学活动, 基本上都是在一些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复习相应旧知识能够确保学生在进入新知识时没有学习障碍。以复习为目的的问题情景的设置, 既复习了旧知识, 又推导出新知识, 在此过程中师生互相交流, 学生思维活跃, 思路不断延伸, 所以一直以来, 为大多数教师所喜爱。

2. 以“探究式”方法设置问题情景

训练数学思维的一个很主要方法是, 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向去思考, 从而提出多种假设方案的思维过程, 进而将演绎与归纳,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概括等等逻辑思维方法结合起来, 综合运用, 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设置“探究式”的问题情景, 学生兴趣浓, 回答问题是充满信心, 敢于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思路, 学生们很容易参与其中, 在随心所欲过程中, 又通过总结归纳, 紧扣数学内涵。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分类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 又能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以及多种逻辑思维方法,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式”问题情景的设置及“探究式”教学, 是近年来备受好评的课堂教学组织方法。

三、在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扩张思维视角,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 设置问题时, 注意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相结合

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们常是按照例题的模式来解题, 按照教师所给的步骤按部就班来解答, 进而使思维规范, 使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最佳, 此过程具有很强的模仿示范性。作为数学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化归思想, 是通过将一个问题转化为另一个问题, 方便于解决问题。这个思想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其实也是求同思维的过程, 就是把未知化为已知, 陌生化为熟悉的过程。通过合理地设置问题,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索, 可达到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目的。

在数学的教学中, 要求学生不受一种思路限制, 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开放型题目或是采取探究式学习模式。其中, 一题多解无穷的魅力, 深受广大师生喜欢, 甚至有些老师一提到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直接就喜欢创造出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完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学生想得越多, 思考的范围越广, 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在求异思维的培养过程中, 教师们往往引导学生探求问题的本质, 而问题的本质当然离不开求异思维所具有的特殊性, 但往往也涉及问题的共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适当进行求同思维训练, 寻求事物内在的共性;多角度思考问题, 避免思维定式, 进行求异思维训练, 寻求事物内在的特性, 两者结合, 能更好地了解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使学生既善于把一类问题概括出基本规律, 又善于联想创新, 在同类问题中找出不同之处, 进而推广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设置问题时, 注意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

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假设, 大胆猜想, 积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而对于数学知识的大胆猜想、大胆假设又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瞬间迸发的灵感,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直觉天赋, 抓住直觉思维的突发性及跳跃性,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善于联想, 开阔思路, 大胆创新, 不断增强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当然,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在培养学生直觉判断的开阔性的同时, 也要养成及时逻辑推理验证的习惯, 使学生能够在大胆的猜想、假设、联想、想象的同时, 积极地分析总结、归纳概括、抽象, 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学科, 蕴涵着丰富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内容。因此, 教师应以学生为本, 创造氛围,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合理设置问题情景, 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引发认知冲突,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毕淑芝、王义高, 《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李伟健, 《学校心理学》[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3]毕淑芝、王义高, 《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管理者的亲和力下一篇:内点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