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认识及教学体会

2024-08-22

教材认识及教学体会(精选10篇)

教材认识及教学体会 第1篇

一、优点

浙教版最大的优点是为学生提供了活动和自由学习的空间,注重数学阅读,富有新意,形式活泼,且内容丰富.同时,知识结构合理,资源配置丰富,决定了该教材教师好教,学生好学.另外,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体系更趋合理

浙教版七(上)共有七章:自然数到有理数、有理数的运算、实数、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数据与图表、图形的初步认识.与华师大版相比,少了走进数学世界这一章.而事实上这一章的编排很令人费解,本意是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太浓的奥数味,且具体指向不明,使不少刚迈入初中校园的学生感到无处着手,产生畏难感,只是对少数优等生有一定的激励效果,事实上已成为教学中的“鸡肋”.浙教版这样的处理,体现得更为务实.把有理数一章细化为两章,突出了有理数的概念性(不再从属于运算),有利于分解难点,也让学生在上台阶后能够找到喘息的平台.因为有理数的概念要比运算难,单独列出一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教材对实数的处理,也作了重大的改变,在有理数后直接引入关看,体现了数系扩充的整体性和衔接性.把整式一章的运算弱化,只强调一次式的运算,直接进行解一元一次方程,降低了难度,又直接体现了应用,适当降低了形式化的成分(复杂的多项式运算对初一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属形式化较浓的内容,不如用相对较为具体的一元一次方程更为实际,而且在应用过程中提高整式计算能力,积蓄进一步学习的后续力).在图形的初步认识一章处理中,也把立体几何部分内容移后了,更体现出了“初步”,并将它与旋转体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更体现出空间几何的整体性.另外,在研究和吸收国外教材经验的基础上,在七(上)以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方式,介绍波利亚问题的解决模式(四个步骤),并将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策略渗透在教科书的各章节内容中.

2. 教材更具操作性

华师大版教材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留空白点较多,美其名曰:“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到操作性较差.作为教材必须要面向更为大众化的教师群体,包括没多少工作经验的新教师,所以要有更多可供操作性的内容,这样实际上也是将教材编写者的优秀经验通过教材这一形式向一线教师传递的过程.这一点浙教版有很大的改进,主要表现在:引入部分内容更为具体,知识的发生、发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特别是教学资源配置丰富,教材后面的配套练习较多,可供教师和学生选择,教师不必再去寻找题源,也为学有余力或需要通过操练巩固的同学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好多教师都深有同感.另外,合作学习部分图文并茂,设置了一定的情境,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在教科书中(包括正文、阅读材料、习题、设计题等)恰当地编入内容丰富、广泛,且富有趣味的数学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至于担心内容太多会抑制教师的创造性,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实践中,优秀教师不会拘泥于教材,还会在属于自己的讲台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于没有教学经验或者是创作欲望不强的教师,也基本保证了他的课堂过关.另外,在一些具体内容中的一些操作性环节,设计上的匠心独具也能促使使用者加以反思,并在反思中得到专业上的提升.

3. 更具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

杭州湾跨海大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浙江省地图、浙江主要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都编入了相关的教材,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多地关注生活,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工具性.同时,教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呈现课程内容,要求学生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有关计算、数据处理,特别是在探索、发现规律上,添设了许多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处理的习题,充分体现了教材的时代性和计算机的工具性.另外,鼓励有条件学校的学生上网查询,收集数据,鼓励学生在上网查询中相互合作,使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有可供具体实施的平台.而将多媒体网络和一些适当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作为工具引入课堂,彻底抛弃了传统的数表(平方根表、立方根表、正弦表等),体现了数学教学的与日俱进.

4. 更显人文关怀

教材中大量的“合作学习”、“想一想”、“做一做”、“探究活动”等栏目的补充,让学生获得了更多亲自参与、独立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有意义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数学能力.另外,教材中有机地融入多元评定的内容、思想和方法,在具体安排上,适当设置设计题、探究题、数学日记等,每章结束理出明确的“目标和评定”,更多的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章前图、引言、节前图、例题、设计题、探究题及阅读材料中介绍数学发展史、中外数学名家、以及数学科技在现代科技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家的治学精神,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则更是体现了数学的人文价值.

二、不足及建议

当然,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感到有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知识体系设计中,本意想体现知识的螺旋上升,不再是传统教材中的“毕其功于一役”,但具体设计中存在体系脱节,难度编排不合理,或有所缺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也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1. 过分强调几何语言

在七(上)中,图形的初步知识里对几何语言过分的强调,增加了难度,这有点不太适宜.因为既然是初步,而且学生对几何语言没多少积累,这样过高的要求会使学生在几何入门阶段产生畏惧感,不利于整体的教学.而在七(下)几何的尺规作图中,教参又明确提出要求写作法,我们也在怀疑是编写的疏忽还是真的有此要求,否则要求太高了.我们在教学中一般也是采取回避,让学生学到规范的几何语言,但不作要求.

2. 部分内容的缺失和编排不合理

在七(下)就出现了三角形全等,虽然从编写者角度来讲,本意上要求不是太高,但已经包含了三角形全等辨别的所有定理(HL除外),这在具体操作上很难,教师往往会遇到两难处境.好好讲,学生不易理解,很难掌握;放低要求,则不利于学生几何书写习惯的养成,对后续学习有消极影响,同时在做作业和练习时同样会遇到好多问题(相比而言,教材在实数部分处理得就比较好,题目编制上没有超编要求的习题).另外,平行线的知识拖后,使得知识结构不太完整,使三角形全等内容提前显得不伦不类.

另外,也许是受旧教材的影响,笔者总是感到浙教版去掉的有些内容也是值得研究的,例如:在整式部分没有出现降(升)幂排列,这对代数式的变形特别是因式分解带来了许多不便,如何将多项式进行整理,按哪个标准整理,会显得难以讲清,而在新课教学中只需提一下,既不会增加太多的理解难度,又不需花多少时间,所以这一点有些令人费解.而因式分解中,对形如:“x2+(a+b)x+ab”的多项式也是颇有争议,因为实际应用问题中将面临的多是大数据,纯粹地用公式法来解计算量很大,所以我感到这部分的内容不应该被删掉.一般教师也会在教学中花一两节课加以补充.

当然,上述观点并不是倡导“穿新鞋,走老路”,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教师做一个清醒的实践者,不盲目也不盲从.事实上,正如上面所分析的,任何一种教材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和不足,包括旧教材中的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对学生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构建和数学知识的掌握都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借用顾泠元教授的观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寻找中间地带”,因为在顾教授看来,“寻找中间地带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应根据本国的文化底蕴,有机地整合不同文化的教育教学取向.寻找中间地带是一种智慧,一种不走极端而达到集大成功的智慧”.当然,寻找中间地带必须要学会正确定位,需要教师理解并吸取传统数学教学的精华,丰富新课程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同时,要研读《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实质内涵.

教材认识及教学体会 第2篇

何谓“活教”?我认为“活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意在“活”字上作文章。“活”字,《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第219页见①动有生命;生存(跟“死”相对);⑥形容生动活泼;灵活。以这两项注释看,“活教”就是有生命的教学;生动活泼,灵活的教学。也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追求知识的同时,追求、体验“生活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教学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来实现。因为:教师、学生、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三大基本要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以教材为中介相互依存。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它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起着规定和制约的作用。而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千变万化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知觉、记忆,想象和语言思维等方面,都表现有能力的个性差异,学生在同一方面的思考中,也会出现不同水平的思维过程,必须时刻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必须深钻教材,根据时代要求,自己的素质特点和学生的情况,对教材加以改造。也就是要求教师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为实现“活教”而服务。本文就这一问题谈如下看法和体会,就教于方家。

一、要实现“活教”必须转变观念,创设和谐的校园数学文化。转变观念,就是要树立现代数学课程观;建立现代数学观;数学教学观和学生观。常言道:教师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平时,我们往往以“课本上的都不会做”为理由来指责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埋怨学生。我认为,这就是我们还没有树立现代数学课程观的表现;又如有些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自己的学生总比不上别人的好。我认为:这就是我们还没有树立和谐的数学教学观和学生的表现。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实际上立足我国数学课程的现实,构建面向21世纪的数学课程,实施“大众数学”的课程策略。既然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指责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埋怨学生呢?的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学生涉猎的知识范围也越来越宽,学生需要的帮助也越来越多。如果老师没有树立和谐的数学教学观和学生观,那么,感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也就不足为奇了。至于“自己的学生总比不上别人的好。”我看也无可厚非。有比较才有促进;才会制订更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才会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行为。不过,自己的学生哪方面比不上别人的学生?怎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教师袁滨渤说:“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今年寒假,我遇到了2003年教的一位六年级毕业女生。她跟我聊了目前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家庭情况、交往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思路。我不敢说这些就是学生的悄悄话,但我总觉得我真的好幸福。近来我又收到了几位我只教了一个学期的六年级学生的手机短信和信件。其中的意思都是一些留恋的话语和在学校时难忘的事情,难舍的情怀。我想:尽管那时他们并不曾为我拿回多少奖状和名誉,但这些事实,确让我回忆到“活教”的魅力和“活教”的幸福和快乐所在。同时,也对教育的责任或真谛有所领悟,作为数学教师,其重要的任务应该是积极、自觉地促使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实现由静态的,片面的、机械反映论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证的,模式化的数学观转变。从而有效创设和谐的校园数学文化。也更好地服务“活教”。

二、要实现“活教”,必须全面把握教材结构体系,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和着落点。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分以下七个部分:数与计算,量与计量,比与比例,代数初步知识,几何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和应用题。小学数学教材结构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一是以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知识以及四则运算为主线,以数形结合为重点,把各部分内容按其彼此的内在联系进行编排;二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当分散,螺旋上升;三是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置于教材的中心地位,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四是寓教学方法教材编写之中,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五是把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结合起来。

数学活动的效果检查,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当时完成,也允许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才完成。这就为我们“活”用教材,提供了灵活的操作空间和保障。因此,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找准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持续发展的知识的生长点和着落点。这样,学生必定能从挖苦、漫骂、指责的声海中渡到快乐、幸福的彼岸。从而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追求体验到“生活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比如:我在教“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时,其复习引入环节,按照教学要求,必须完成如下的教学任务:(1)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2)明确“除尽”和“整除”的区别。(3)知道整除的两种读法;(4)会用字母表示整除的意义。一般情况下,要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里完成这些复习任务,是不可以的,何况学生是在四年级的“有余数的除法”里只简单提出“整除”的例子,至今也近一年的时间了。结合这些实际情况,我紧紧抓住整除的意义引入教学。至于第(2)、(3)、(4)项教学任务,我通过适当的练习渗透,学生一时回忆不起来,或不会做的,我鼓励学生,允许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掌握。我认为: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活教”策略,要么不完成教学任务;要么新授课时复习环节占用时间过长;要么必须用2课时进行教学。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努力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和着落点。从而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锐的情境中健康、和谐,持续地发展,这样就是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体验到“生活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三、要实现“活教”必须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活用旧教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新课程一步步地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千千万万富有历史责任感和专业追求精神的学校领导者和教师,正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描绘着新课程绚丽多彩的“教学景观”。可是,我们知道《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后,一套新教材又将陆续面世,取代现行的义务教材。在这套新教材全部面世之前,如何做到“活用”旧教材,体现新《大纲》和《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发展?我认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合理改进课本例题,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帮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比如《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数与代数”这个内容里,规定学生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而义务教材在“最小公倍数”的求法中的例

2、例3(1)、例4及“做一做”和配套的练习十五中的习题,都不乏找到比10大的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显然是不符的。那么我们教学中就要灵活运用教材,实现“活教”,不能照本宣科。这样,才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才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也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分享生活的乐趣,从而促进我们的教学更加体现出生命的价值,人文的关怀。

教材认识及教学体会 第3篇

【关键词】循序渐进 开放性活动 任务型教学

一、我对新教材每个单元编写内容及结构的分析与认识

手捧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我着实花了几天功夫把全书琢磨了一遍,总算彻底领会了教材的精髓。粗略一看觉得它很散很乱,细细品味才感觉它是一套集语言、文化、社会、道德和兴趣于一体的以适应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优秀教材。

自我检测部分:这个项目安排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页,它再现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及语法项目,一方面让学生查漏补缺,将知识点进行运用、牵引和延伸,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检测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新教材将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的训练全面贯穿于每个单元的教学中,通过画面、游戏、笑话、歌曲、绕口令和猜谜语等牢牢地锁住了孩子们的心。每个单元大致分成6个课时完成:第一二课时是听说课;第三课时是一节复习与引入的过渡课;第四五课时是阅读和写作课;第六课时是自我检测和练习巩固课。

二、我对新教材精神的体会

1.这套教材体现了循序渐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每个单元的设计都是由浅入深,由目标呈现——目标感受——目标操练——目标运用——目标巩固。每个环节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而整个课上,学生是积极感受和运用每个环节的主体,老师是一个导演或指挥,学生的兴趣随着每个环节的深入而深入,学生所碰到的困惑和疑问也在这种团结友好的协作和探讨氛围中得以解决。

2.新教材容量大、跨度广、文化色彩浓、更具时代感、更适用生活。新教材编写的内容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不仅出现了大量新颖而实用的词汇,而且题材涵盖面广。如初一学习的“Lost and Found”(失物招领)、“Ads”(广告)、“job interview”(招聘启事)等都是一些时代性很强也很实用的内容。另外,新教材在难度上加大了,以前只在高中教材才出现的语言现象现在就开始频频出现,如各种类型的从句、非谓语动词、倒装、省略等,确实让师生们应接不暇。但老师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教授,学生就学得一点也不困难。学生如果学好了这套教材,不仅可以为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且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这套教材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新目标》帮你激励和指导班上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他们提供足够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同时也为那些不善表达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本教材精心安排的教学进度让那些语言不太流利的学生受益匪浅,他们有足够时间理解和操练每一个新语言项目。学生用书中所有新的词汇和语言材料都配有图画,图画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就所学语言提问的场景,因此学生不需汉语解释或翻译就能快速理解它们。

4.教材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参与意识。每个单元设计了大量的结对子活动,比赛活动。老师通过预先制定奖惩机制,学生便很自觉地为获取个人或集体的荣誉而努力拼搏。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之间通过多方面的配合与协作,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日后的团队协作精神。

5.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每个单元设有任务型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自己的朋友、家人或社会中展开某项调查,得出一个准确而具体的结果。比如:七年级下册unit11就“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的调查、八年级上册unit1 就“谁是最健康的人”的调查、八年级下册unit4 对学校学生上学的交通方式进行调查等。这项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变得开朗自信,学会与人打交道,更容易融入社会,也培养了他们严谨务实的精神。摆脱了过去那种将学生拘泥于书本,缺乏动手能力和服务意識的诸多现象。

6.新教材有利于使语言教学与人的全面发展辩证统一起来。新教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的,有了这种明确的指导思想,长期统治外语教坛的那种重教法、轻学法,重书本、轻实践,重讲解、轻参与,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发展的传统教学模式就会很快结束,取而代之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英语课堂教学,从而真正实现使语言教学与人的全面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即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与提高交际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个性、品德和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语言教学的最终归宿。

7.新教材要求老师在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制订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要上好这套教材,教师先要领会新课改的宗旨和精神,要先研究教材和学生然后才研究教法。我认为多媒体是初中英语教学必备的手段和工具。多媒体容量大且形象直观,能将复杂的东西演示得简单而生动,必要时配以音响和动画效果,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一下就抓住了他们的心。所以多媒体教学是非常适合初中生特点的一种教学手段。我每次上一个新单元之前总是先研究整个单元,然后制作一个完整的单元课件,每个课时分工明确,环环相扣,最后和学生一起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巩固。

对小学科学教学“用教材教”的认识 第4篇

一、吃透教材, 用好案例

“我们的教材是什么, 教材就是提供给老师进行教学的素材, 是给你的一个思路, 你遇到这个素材和思路, 要想办法达到你制定的教学目标。”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素材、唯一框架、唯一起点, 但是也不能随意轻视教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载体, 是课堂教学的依托, 是重要的课程教学资源。教材有其自身的结构体系, 每课都具有落实课标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所选取的材料虽然可能不符合所有学生的实际, 可能不能满足所有地区的需要, 但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权威性。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冷水与热水》一课, 由“冷热不同的水”、“冷水和热水有什么不同”和“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等三个活动组成。教材设计这些活动的意图在于让学生经历通过触摸, 按冷热程度把水分成烫、热、温、凉、冷的过程, 以及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很明显, 在知识目标的达成层面上, 学生只要知道“是什么”、“怎么样”而不必深究“为什么”。一位科学课教师在教学组织教材时, 将探究活动改成“水里火山”、“加热一杯冷水”、“烧不死的鱼”等实验, 重点放在让学生观察“水加热时对流的过程”。这样一来, 教材的编写意图就被完全改变了, 变成了深入探究“热对流”, 将学生的学习明显地提升到了研究“为什么”的层面。那么, 这位教师为什么要对教材进行这样的处理呢?授课教师认为, 这样处理教材是新课程提倡的“用教材教”的具体体现。其实授课教师的这一做法明显偏离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 与“用教材教”的本意相距甚远。

因此, 在科学课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要吃透教材, 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 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 充分利用教材这一资源, 把这个“例子”用好。

二、完善教材, 超越案例

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基本思路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充实、完善教材, 为学生创设“做”的环境, 以期引起学生期望的行为反应和期望的情感体验, 才能真正符合《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但对大多数教师来说, 由于日常教学任务繁重, 加之缺乏课程理论的指导, 缺乏编写课程的实践基础与探索, 实际上还不具备大范围改编教材的能力, 要实现“用教材教”, 如果没有太大的把握, 教师可以先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完善教材。

1. 调整教材。

“用教材教”可以根据天气、季节的变化调整教材的前后顺序。如苏教版教材五 (上) 《七色光》一课, 要求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 背对太阳, 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 制造彩虹。对天气要求很高, 因此, 要随时做好材料准备, 遇到天气晴朗无风时, 就先上这部分内容。

“用教材教”还可以是一堂课中教材内容的适当调整。如苏教版三 (下)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可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 (1) 把鸡蛋在水中浮起来的实验放到课的开始, 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2) 在木条、吸管、泡沫板在水中浮起来的实验中, 增加鸡蛋、萝卜等材料, 使学生在同一时间内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不同的材料创造性地使物体“浮”起来,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在探索潜水艇的沉浮前, 增加让学生观察粉笔在水中的沉没过程, 认识粉笔吸水后重量加重所以沉没的实验, 为学生探索潜水艇的“沉浮”铺路, 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潜水艇为什么能沉浮自如的原理。通过调整教学内容, 为学生创设了探索的环境, 提高学生探索的欲望,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新知。

2. 拓展教材。

《课程标准》指出:“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 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 必须利用和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我们周围有许多花草树木, 有小虫小鸟, 这些都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 笔者注意拓展教材, 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探究。例如, 让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花、观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观察动物的卵, 比较它们的异同。笔者根据教材要求, 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 课内指导学生研究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回家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学生普遍都感兴趣, 动手动脑, 认真观察和记录, 相互交流探究的结果。这样对教材的拓展, 扩展了学生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

三、自选教材, 走出案例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 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 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 教师“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总是从身边不断发掘能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和求知欲的素材, 引导他们去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认识公顷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第5篇

一、教材分析

“认识公顷”是苏教版义务教育第九册“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和常见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是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教材中首先通过介绍南京明孝陵的占地面积、北京中华世纪坛的占地面积、台湾日月潭的面积、我国2004年森林的面积引出“公顷”这一土地面积。接下来告诉学生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公顷的实际大小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这块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既发现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又进一步明确公顷的实际的大小。教材还结合学生的实际,以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为素材,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推理体会到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才是1公顷。“试一试”让学生先算出平行四边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再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常识把计算结果换算成多少公顷。“练一练”安排了两道题,分别让学生算一算足球长场、教室的面积,进一步帮助学生利用熟悉的场地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体验1公顷的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2.掌握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3.在计算、游戏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想象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感受1公顷的大小;掌握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简单换算。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的表象。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2、学生课前沿100米跑道走一走,体会100米的实际长度。

3、测量教室、校园、篮球场的长和宽。

4、找28人围成大正方形,测量边长并计算面积。

二、设计意图

数学教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基于以上理念,在教学设计中我力求创新,并作以下处理:

1、整合教材,给教材穿上“兴趣”的外衣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必须为学生学习服务。因此教师要变教材为学材,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实现教师,学生于文本之间的三重对话,才能使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按照教材中的编排按部就班,而是尝试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来“改造教材”。如:教学中我把例题中的“公顷”换成“平方米”作单位,学生在读这些数据是自然产生了计量这么大的土地再用平方米作单位显得不合适,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这时再引出新的面积单位——公顷学生便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新知中。认识完公顷后我再让学生把它换算成公顷作单位,不仅巩固新知,而且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2、生活结缘,为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

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其应用的广泛性。教育学生运用学到的抽象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正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例如在教学中为了让同学们感受1公顷的实际大小,我让大家猜测、想象身边哪些熟悉场所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这样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如此密不可分。另外在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一道“走进生活解决问题”习题。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

3、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公顷。

1公顷有多大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初步感知、交流验证,归纳概括三个层次进行:

(1)告诉学生1公顷有多大。

在学生知道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后,例1就直接揭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学生对100米的长度是比较熟悉的,知道他们是多长,因而会进一步想像出边长100的正方形,这是学生对1公顷的第一感知,因此教学时,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1公顷,还要让他们想一想相应的正方形,获得对1公顷的初步体会。

(2)算一算1公顷是多少平方米。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算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平方米,这是公顷与平方米的进,安排学生自己计算的目的是:第一、算式100×100是根据1公顷的概念列的,通过计算进能巩固概念;第二、体会1公顷确实是比较大的面积单位,用他们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比平方米简便;第三、教给学生记忆进的方法,一旦遗忘,可以根据概念列式算得。

(3)在游戏中体会1公顷。

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这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也是学生愿意做的游戏。在做游戏时告诉学生围成的这个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米,在让学生想像100个这样的正方形有多大,让学生又一次体会了1公顷。

(3)联系熟悉的场地体会1公顷。

教材认识及教学体会 第6篇

(一) 新课程背景下教材功能的再认识

1. 教材是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 它在新课程中具有基础性和政策性地位。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出现了每个学科都有多种版本教材的格局, 各种版本教材在编写体例、编写顺序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充分考量了科学素质的培养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选用了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有用的相关素材, 有效地处理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在课程政策上, 教师可以自由选用教材, 可以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筛选与补充,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和教师可以完全放弃或拒绝教材, “不用教材”的做法在课程政策上是不允许的。从本质上说,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意志, 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教材都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而且为教育提供了一个落实课程标准的参照性标杆与尺度, 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因此, 教材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资源, 而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2. 从知识传递到学会学习,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过程的效果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教材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资源和直接作用的对象, 为学生学习的形成提供了“物质”载体,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旧教材的体例是呈现知识大纲式的, 注重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这与传统的教材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教材观认为, 教材凝聚了人类文明和人类知识的精华, 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知识性的特征, 它主要是通过纯文本的方式, 向学生直接呈现事实、概念和原理, 仅仅发挥了作为信息资源的单一功能。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 教师的作用就是把它们传播给学生, 学习就是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和积累。而新教材首先以探究的方式来呈现教材内容, 彻底改变了传统化学教材的面貌, 这使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成为可能。新教材这一变化, 除了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 更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体验过程, 注重在参与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方法。其次, 新教材在体例上较多采用学案式的特点, 如在正文页面上留有很多空白, 可记笔记、写要点、记录数据和观察现象以及填写探究实验报告等, 这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最后, 在新教材中还增加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语, 如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中有“讨论、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资料、调查与研究、课堂练习、化学·技术·社会、本单元小结”等针对性的提示, 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 对知识和方法进行再认知, 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思维方向, 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 新教材非常明确地向教师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 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如果说旧教材是侧重授人以鱼的话, 那么新教材则强调授人以渔。通过新教材这种示范作用, 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一步被唤醒, 在新教材的要求下, 自主学习方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他主学习方式, 学生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3. 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活, 促使其创造性地、个性化地教学。

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实验活动、实践活动等培养科学素质的有效手段。新教材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等多方面给教师留了较大的创造空间。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管理才能、研究能力等很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发挥创造性的机会。新的教材观的确立使教师找回了专业角色, 回归了专业生活的方式。教师不必把教材奉为神圣, 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理论和经验对其进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演绎, 进行个性化地、创造性地教学。教师被赋予了课程开发的权责, 从课程的被动“消费者”变成了积极的课程开发者和实践者, 改变了过去课程教材研究中被边缘化的命运。教师的专业自主不仅是外界赋予的权利, 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内在追求。

4. 新教材引导着教学放眼于现实的教育情景。

旧的教学中以课本为中心, 教学内容具有游离于大众现实生活的特征。理论离开现实生活而被抽象化, 理科教学中离开了形成科学技术的基础, 造成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相脱节的现象。当前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信息瞬间万变。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 为增强自身的适应性, 新教材中有大量的素材展现了丰富的现实生产、生活, 把知识放于更为具体的社会生活背景中, 从内容上构建更有意义的知识。因而, 它促使教师在平时通过积累类似的素材来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也使学生的学习放眼于社会、放眼于未来。

(二)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新教材的作用

1. 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应用观。

在许多教师心目中, 教材通常被看作是具有特定体系的学科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对教与学起着绝对的规范和控制作用。这种传统的教材观, 过分注重教材在传递知识方面的功能以及教材的权威性, 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简化为教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的过程, 导致师生唯教材是从, 不会也不敢创造性地去“开发”教材。在新课程中, 课程标准对教材使用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 灵活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由此可知, 新的课程观把教材定义为“一种育人的媒体和手段”, 教材是为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而提供的范例, 教师有权利对其进行选择、补充、调整。所以, 在应用新教材的教学中, 不应完全依赖“课本”, 而要灵活地使用教材, “站在课程的高度看教材、跳出教材用教材”, 把教材当作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的载体。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做到多一点交流, 少一些灌输;多一点引导, 少一些替代;多一点自由, 少一些限制;多一点民主, 少一些专制;多一点思考, 少一些识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 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 获得科学的方法。

2. 注意把握教材编写特点和内在顺序。

教师在拿到新教材后, 首要的一件事情是通读教材,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理解编者意图, 把握教材的特点, 做到心中有数。教材的编写原则一般应有三个方面, 即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学生心理发展顺序。旧教材以学科为中心, 注意知识的逻辑顺序的体系, 而新教材注意吸收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的各自优点, 综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 新教材相对弱化了知识的理论性和逻辑性, 不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而是进一步体现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新教材的这一特点对老师在分析新教材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 教材从学生的可接受性角度, 可以弱化知识的系统性, 但老师在处理教材时, 还是要理清知识系统之间的关系, 找出各部分知识在系统中的位置, 以更好地把握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 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认知的过程和获得科学的方法, 并不是在教材中某一部分集中体现, 而是贯穿在新教材的始终, 但它们又是相对隐性的。这就需要老师在分析教材时以科学探究活动为线索, 明确在实施教材的过程中对科学方法培养渐进的过程, 以及在每一阶段中的侧重点。

3. 从三维目标上完整把握新教材的内容, 并以多样化的活动实现这些内容。

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技能只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 课程标准中的其他非确定性的指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观念、方法、思维品质、发展潜质等在某种意义上比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教材中的知识以相对静态的方式存在, “当知识要重新被人理解和学习的时候, 知识必须再次以过程性的方式存在, 具有某种动态的特点, 恢复其与人的情感及共同体的思想氛围的密切联系”。从这一方面出发, 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现实生活, 通过各种教学情景和教学活动创造和恢复知识的动态性, 使静态的书本知识转化成学习者个体的知识, 使其具有个人意义。因此, 教师要超越狭隘的知识观, 不仅要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还要重视知识的运用和学生运用知识过程中的体验, 实现超越知识学习的“三维”发展目标。

4. 以教材为基础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 要求教科书的编制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 尽可能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能力水平。但由于不同群体的学生在所处环境、认知水平、知识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一种教科书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 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弥补教材在实施中的不适应性。课程资源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但其实质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为教育教学服务。其他课程资源都可作为教材在实现新课程目标时的有益的补充, 它们的选择是以课程标准为基本标准, 但实际上还是要从教材适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兴趣需要出发, 以教材现有的资源为中心, 最好选择能根植于教材中相关的资源。最为直接的是近态资源包括教师用书、其他版本教材、教辅资料、备课课件、现代化教学设备等, 它们是与教材关系最为密切, 最容易作为教材相关内容的拓展得到应用。此外, 远态的教学资源如开展课外活动课、课外阅读课、校本课、课外参观、专题报告会和课题研究课等, 也能大大促进新教材作用的发挥。

总之, 新课程更明显地体现了教材的价值不在“控制”教学, 而是作为服务教学的课程资源, 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最基础、最便利的资源。作为新课程基础的新教材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同时, 作为新课程另一重要资源的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更要发挥能动性, 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依据具体教学情景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如果说课程专家编制教材是教材的“一次开发”, 那么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材的批判性使用则可谓“二次开发”。

参考文献

[1]杨九俊.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俞红珍.教材选用取向与不同的教材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8) .

浅谈新教材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第7篇

一、理论学习注重实效, 形式多样, 促使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在我校, 校领导为了让我们尽快适应新课标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 多次组织我们参加培训、看录像, 并购买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课堂设计案例》《探究活动案例》等许多参考资料.在这些书籍资料中优秀案例和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 我不仅写下了深刻的心得体会, 而且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 使我在短时间内接受教学新理念, 并通过我们初一教师的作课, 及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参加的说课、评课、辩论、研讨等组织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相关理论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和研讨, 使得理论学习不再空洞, 并通过这一系列活动, 逐渐使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双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相一致的, 并坚信在这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 定会打开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二、联系实际, 用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授课方式来见证新理念的优越性

1. 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新教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的宽松、和谐、师生平等, 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又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基本要求,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再唱主角, 教学过程也不能像过去那样, 只重结果, 淡化过程, 而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学生本能的测量、计算、猜想、论证来实现知识的传授.例如, 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节内容时, 首先让学生自制三角形, 在课堂通过测量三个内角的度数, 并加以多次计算, 取平均值, 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重要结论, 并通过学生动手“裁、剪、拼、折”理论上加以验证, 这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又让学生亲自感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重要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 教师对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数据及裁、剪、拼、折方法的评价更重要,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并激发和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经过这样长时间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的熏陶和培养, 学生再不会像以前那样认识数学, 认为数学只是一些简单的数字计算问题.

2. 小组讨论也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形式.

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的学习方式, 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之间的隔阂, 也给了这些个体合作交流的机会, 使每名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讨论中, 对同的思想、观点进行及时交流, 很容易产生创新的思维和见解, 使得讨论问题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解决.在处理一些图像信息题时, 采用小组讨论和小组总结的形式, 就会总结出一些个人无法总结的有用信息.在图形的裁、剪、拼和分割方面, 小组讨论就更为重要.例如, 在讲解“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图形有几种方法”时, 经过学生个体之间的互相讨论、操作、分割, 找出大约七八种分割方法, 既大大超出了教师的想象范围, 又大大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学习兴趣、审美观.

3. 学科间的整合, 也是新教材、新理念下的必然产物

在新教材中, 关键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 (triangle) 、锐角三角形 (acute triangle) 、直角三角形 (right triangle) 、钝角三角形 (obtuse triangle) 、直角边 (1eg) 、中垂线 (midperpendicular) 等许多数学名词都赋予了英语解释, 同时通过对26个英文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及它们对称轴条数的寻找和讨论, 既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又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文理无界限的新教材时代已经来临, 这定会使他们的知识视野更加开阔, 知识更具有整合性.

三、利用业余时间, 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

在平时的固定教研活动中, 同组成员互诉几周教学中的得失, 畅谈新教材下教学方法的适应与改变;同时通过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新教材、新教学理念相关内容的培训, 及时掌握新教育理念, 并适时用于自己的新教材教学中, 促使自己尽快适应新教材的教育教学, 为新教改的顺利实施和完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信在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导下, 通过自身积极参与新教材教法的研究和讨论, 通过自己积极参加各种与新教材相关的培训, 定会使我原已丰满的羽翼更加丰满、坚实, 为我校的教学改革贡献出我应有的力量, 为我校教科研的顺利实施及教学成绩的双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我定会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 这次课程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课程改革的基本途径是课程的实施, 而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 将面临着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的强烈冲击.同时, 新教材的使用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同时也给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评价体系带来了挑战.如何使用好教材, 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 需要我们这一代教育教学工作者去不断积极探索和奋斗.

教材认识及教学体会 第8篇

一、“每课一得”的功能体现

1. 充实和丰富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从减负角度考虑对老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删减, 对作为学生必备的历史常识性知识点的编写体例进行了改革, 以“每课一得”的形式呈现出来, 是对教材内容的有效补充与拓展。历史知识是有时间性的, 如果离开了时间, 那就不是历史了, 所以为了让学生懂得纪年的来历及其推算方法, 编排了“怎样推算公元纪年?”的“每课一得”,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年代的推算, 为以后学习历史提供了方便;又如, “你知道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主要内容吗?”在阅读了这一“每课一得”后, 学生了解了孙中山先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 并且提出了“三大政策”, 从而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的历史知识。诸如此类的“每课一得”的精心安排设计, 补充了教材知识量的不足, 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

2. 拓宽视野,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 有积极的求知欲, 好奇、好问、好学。“每课一得”安排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内容, 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学了“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后, 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现代人是怎样得知元谋人、北京人生活的年代的?”因此, 教材编排了“考古学家怎样测定远古人类生活的年代?”的“每课一得”, 使学生的疑惑迎刃而解, 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还有如, “你知道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吗?”“你知道什么是‘大使’‘公使’‘代办’吗?”学生在阅读完一个个“每课一得”以后, 既丰富了知识, 又开阔了视野, 还培养了学生向往与追求科学的兴趣, 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3. 培养兴趣,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能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 产生强大的动力。情趣与爱好的培养, 往往要靠外界的刺激和诱发, 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兴趣的倾向性, 从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完成。为此, “每课一得”精选了诸如“你知道‘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的典故吗?”“你知道新文化运动时期‘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什么吗?”“你知道竹简的典故吗?”“你知道《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吗?”“你知道《西游记》里‘唐僧取经’的故事与玄奘西行的史实有什么区别吗?”“你知道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寓意吗?”等一系列奇闻趣事, 使学生学得有滋有味、饶有兴趣, 自然就对历史学科情有独钟, 学习的劲头更足。

4. 帮助教学, 启发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教材中大部分的“每课一得”都以直接提出疑问的形式出现, 或是对一些历史名词的解释, 或是对某一历史知识的补充。在教学中适时穿插“每课一得”的讲授, 能启迪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如“你知道什么是传说时代吗?”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传说时代”, 再了解中国的传说时代的情况, 最终使学生分清“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这样学生在思维激活的状态下学习, 既容易突破重难点, 易于理解历史知识, 又可以节约时间,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变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5. 渗透德育, 陶冶学生情操

历史教学本身就很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这是历史教学的功能之一, 在“每课一得”中处处都渗透和蕴含着这一重要目标。如“你知道什么是长征精神么?”“什么是国耻?国耻纪念日意味着什么?”“你知道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吗?”学生读后都深受感染, 得到了启迪和教育,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的作用。“每课一得”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素材, 教学时要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思想内容, 来感染、熏陶、教育学生, 促使他们形成优良的思想品质。

二、“每课一得”的教学运用

1. 课前预习, 设疑问难

为了让学生学好下节课的重点内容, 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每课一得”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可以在前一节课授完之后, 将其布置为下节课的预习阅读材料, 以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如教学“宋金南北对峙”之前, 要求学生预习时阅读“每课一得”:“你知道杭州岳王庙和岳飞墓吗?”这有利于学生明确课文的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 为新知识的学习蓄势。如教学“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前, 要求阅读“你知道新文化运动时期‘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什么吗?”这样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史实, 便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2. 教师讲授, 激趣引导

作为教学内容中的某个知识点的拓展链接, 学生必须掌握的、常识性的历史知识的“每课一得”, 应当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作为讲授新课导入激趣时的教学辅助资料, 在给学生讲课伊始就造成悬念, 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会兴味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裨益。如讲解“你了解首都北京的历史沿革吗?”时, 教师可采用多媒体图片展示与讲解北京古都的政治文化概况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在了解北京历史的基础上, 再去详细地学习明清的皇宫, 用学生熟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 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探究历史的浓厚兴趣, 还可以为新课的学习创设情境, 使知识点的过渡水到渠成、衔接浑然天成。

3. 教师复述, 释疑解惑

对充满故事性和趣味性的“每课一得”,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其内容进行复述, 即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你知道‘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的典故吗?”“你知道神奇的胡夫金字塔吗?”“你知道‘东方问题’的由来吗?”“拿破仑死亡之谜”等, 教师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内容, 自然地把“每课一得”穿插融入进去, 学生听来生动有趣, 教师讲授也轻松愉快, 教与学相映成趣, 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课内阅读, 突破难点

历史学科内容浩繁, 每一段历史都涉及一些生动感人的事例、故事, 但囿于篇幅的限制, 教材不能详尽阐述, 要求新教材的编写应言简意赅。“每课一得”都是专家们精心筛选、符合教学目标内容的重要历史材料, 布置学生在课堂适时进行阅读, 对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你知道‘八股文’是哪‘八股’吗?”“你了解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情况吗?”“你知道什么叫‘闪电战’吗?”这些结论性的史实通过教师拓展和精巧链接, 能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突破难点, 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留下深刻印象。

5. 课堂讨论, 情趣盎然

匹配问题的“每课一得”, 能帮助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 然后由教师进行点拨、概括和总结,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如“你知道法国革命期间的共和历吗?”匹配上了“你认为雅各宾派实行共和历的做法对不对?”的问题;“你知道西方的‘契约’思想吗?”匹配上了“你认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吗?为什么?”的问题;“你知道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吗?”匹配上了“讨论人类文明交往方式上的进步及其原因”。类似的“每课一得”, 使史料之间互相印证充实、相辅相成, 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6. 课后自学, 拓展延伸

涉及史实内容具体明了, 知识点浅显易懂, 学生易于接受的“每课一得”, 可以作为课后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在课后自学、丰富历史知识。如“你知道巴尔干半岛有多少国家、民族和宗教信仰吗?”“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我国大量珍贵文物被毁, 还有一批文物流失海外, 那么你知道我们经常说的‘文物’是指什么吗?”“你知道我国古代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你知道皇帝年号的来历吗?”通过课后阅读, 能丰富历史知识, 激发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总之, 根据不同需要, 充分挖掘课本资源, 正确运用“每课一得”,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归纳、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而且益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使历史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每课一得”的作用, 积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总结和运用。

摘要: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每课一得”, 是学生学习历史与史事进行交流、对话和交往的信息载体, 也是有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的理想生本教材。本文对初中历史教材中“每课一得”的教学功能认识, 是在详细阐述、列举了“每课一得”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的基础上, 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教材认识及教学体会 第9篇

1 领会改革精神, 明确发展方向

2002年,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 强调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2006年9月, 卫生部印发《关于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提出要深化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为主线, 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选择、配置, 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所以, 必须构建适应卫生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课程体系, 及时修订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新一轮教材, 保障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2 修订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 促进卫生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指导思想的转变, 2001年版教学计划和大纲已不能适应目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 其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过多强调专业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与岗位需求、就业需要联系不密切。在课程体系上文化基础课程内容及学时偏多, 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理论知识量大, 社科人文知识偏少, 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素质要求存在距离。2006年8月, 在新一届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职研究会的领导下, 启动了新一轮全国中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订工作, 由北京卫生学校、辽宁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广西玉林卫生学校和广东珠海卫生学校牵头, 全国19所中等卫生学校共同参与, 经过调研、论证、编写、审稿、专家审定、统稿6个阶段完成。

3 修订教学计划

3.1 教学计划

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招生对象及其学制与时间分配、课程设置与学分计算、教学内容要求、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考核、附表8部分。

3.2 培养目标

由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初级医学检验专门人才调整为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检验、卫生检验、病理检验技术等工作, 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

3.3 培养标准

知识目标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3个层次, 实践目标分为熟练掌握和学会2个层次, 职业素质和态度分为学习和具有2个层次。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掌握医学检验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本专业基本操作技能, 还要具有将常规检验项目与临床疾病联系的初步能力, 更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知识、法律知识、医疗安全知识, 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文化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3.4 课程结构

采用模块式的课程结构, 由5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和毕业实习模块。

3.5 课程设置

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3.6 学分计算

必修课程18学时计1学分;选修课程每门课计1学分, 共15学分;毕业实习每1周计1学分, 共40学分。

3.7 时间分配

3年共150周, 前4学期各26周, 第三学年46周。其中毕业实习40周 (医院实习32周、社会实践8周) , 长假2周, 毕业复习、考试2周, 就业教育2周。

3.8 专业方向

课程设置主要为临床检验方向, 拓展模块3中设置了病理检验技术和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课程, 以拓宽就业渠道。

4 修订教学大纲

依据修订教学大纲的指导原则和要求, 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 以及卫生职业教育与岗位要求零距离的特点, 组织修订了微生物检验技术、生物化学等8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4.1 教学大纲

内容包括课程任务、课程目标、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和要求及教学大纲说明5部分。

4.2 教学内容和要求

增设了教学活动参考, 其方法有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讨论和技能实践等多种形式, 以便教师教学中选用。

4.3 教学大纲说明

包括参考学时、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教学要求对理论部分分为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 实践技能分为熟练掌握和学会2个层次。教学建议要求有评价方式。

5 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编写更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教材是教师正常教学的重要保证和基本工具, 是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保证。教材是使学生学好知识、掌握技能、培养价值观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

5.1 明确指导思想, 把握编写原则

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要求:教材建设要从卫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出发,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基础,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 形成体系, 讲究实用, 开发和编写出体现卫生教育特点、满足卫生职业需求、反映教学改革成果、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

本轮教材的编写原则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 以满足岗位需求、教学需求和社会需求为标准, 力求体现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特色,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 与就业岗位要求相符合, 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

5.2 遵循教学计划, 明确培养目标和标准

在以上教学计划中规定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为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与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熟练掌握医学检验操作技能, 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检验、卫生检验、病理检验技术等工作, 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标准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职业素质和态度3方面提出了要求。

5.3 依据教学大纲, 把握课程任务和课程目标

生物化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物质代谢与机能活动的关系, 熟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过程及生理意义, 掌握人体主要组成成分及其结构、性质和功能, 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5.4 按照编写要求把握编写内容

行职委要求基础课程教材要为专业和学生的岗位需求服务, 要和专业课内容的需求相吻合。所以, 《生物化学》教材的编写也要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 适应目前就业市场、生源结构和岗位培养目标的变化。既要坚持教材的科学性、吸取原版教材的有益因素, 又要体现教材的实用性, 紧紧围绕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 进一步完善教材内容;既要保证教材结构的完整性、合理性, 又要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 使编写体例严谨、充实、丰富、多样, 使教材具有可读性。本次教材的编写遵循了新一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 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的职教理念, 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 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

5.4.1 理论知识够用为度

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在上一版教材注重适用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突出中等职业教育医学检验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特点, 根据专业课程模块对本课程的知识需求, 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选择教材内容。编写形式针对当前中职生特点, 内容尽量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具有趣味性, 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4.2 实践技能强化为本

生物化学是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的桥梁课程, 实践技能是在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向专业课程生化检验的实践技能的过渡, 因此应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 注重实践操作中细节的培养, 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以适应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5.4.3 教材内容适度删减

生物化学是医学课程中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 也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一门课程, 特别是当前生源质量的下滑, 不宜过深讲授维生素的化学结构式和一些章节中的调节机理等, 适度删减远离专业课程要求的知识。

5.4.4 增加教材可读性 (1) 教材的每章前都列出了学习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或学习过程中了解和强化学习目的, 实现学习目标, 同时也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围绕学习目标组织教学内容。 (2) 教材每章均设有链接。在确保应知、应会内容为基础的前提下, 结合教学内容, 每章节都设有链接等非正文内容。链接是知识的外延, 是对教学内容必要的深化和扩展, 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3) 每章后增加小结。为了便于学生复习、总结、归纳和进一步学习, 在每章后进行了概括性总结。总结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章中内容, 而是在原有内容基础上有一个概括和提升。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 岗位需求和培养目标还会出现新的变化, 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也会作出相应的改变来满足培养需求。蒉

教材认识及教学体会 第10篇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新教材的变化

1. 优化教学例题的设计

根据实验教材使用中获得的对教材编排的意见和建议, 新教材对每一部分内容的出现顺序、呈现方式都进行了认真分析, 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的出现顺序, 使之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1) 新教材的练习设计中要求更加明确。如, 新教材在学习数数和计数单位的“做一做”中增加“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几个字, 根据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 突破学生数数时的难点, 同时也可以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再次感受十进关系。

(2) 新教材的例题编排更加符合学生的经验及心理发展规律。如, 新教材在数数和认识计数单位后增加了例2点子图、小棒图, 再在计数器上表示数, 学习数的组成, 这样的编排更符合学习规律, 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使学生从数概念的各方面认识数, 更加加深了数的概念理解。

(3) 精心设计新教材的例题, 层次分明。如, 新增的例2:有多少个圆点?在数数的基础上教学1000以内数的组成, 进而学会读数和写数。编排分为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呈现了问题和点子图, 既引出让学生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 又使学生感觉到图中的点子密而多, 所以这个数应该比较大。第二个层次呈现了学生用计数单位“百”去边圈边数的过程, 圈了两个“百”, 剩下3个“十”和5个“一”, 合在一起得到点子数:二百三十五。第三个层次要求学生用直观的小棒表示出这个数, 清楚看出数的组成。第四个层次是对照小棒图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数, 再对照计数器数位写出和读出数。

(4) 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培养爱国情操。如, 新教材新增例4:算盘可以用来帮助数数和记数。算盘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这个例题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时, 也体会其直观形象, 体现数位特征, 通过学习让学生会用算盘表示数, 深化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

2. 注重数感的培养

(1)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培养数感。从例1开始, 就让学生借助计数单位“一 (个) ”“十”“百”数数, 既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 又体会“十进制”。紧接着的“做一做”, 分别让学生利用计数单位“一”一个一个地数, 利用计数单位“十”一十一十地数, 深化学生的理解, 例2更是让学生灵活运用计数单位数数, 体会数的组成, 理解数的含义。

(2) 借助多种模型, 由直观到抽象, 深化理解, 发展学生的数感。由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离不开直观的模型。新教材中提供了各种直观模型, 如几何模型、点子图、小棒、带数位的计数器、数轴、算盘等, 使小学生体验到表示数的多种方式, 更好地理解数的意义, 进而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我的教学想法

1. 突出教学重点, 切实解决教学难点

深入解读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把握教学重点, 突破难点,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难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数数过程中, 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二是体会多位数中数位的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的教学;三是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为切实解决难点的教学, 充分利用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 用计数单位数数, 变换多种形式地数数, 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数、一百一百数、一千一千数, 在数数的过程中突破前两个难点。在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时, 从拨数游戏开始, 分别拨到240、300、301, 再教学它们的读法和写法, 借用计数器更加形象地总结对比, 可以看出, 数的组成、数位等知识是读数、写数的重要知识基础。为切实完成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应抓住其知识基础, 进行突破。

2. 利用认数工具, 培养学生数感

新教材在本单元提供了丰富的认数工具。一是直观的学具, 如点子图、小棒、小立方体等, 这些学具眼睛看不出有多少, 但可以将这些学具“结构化”:10个一列、10列一面、10面一体, 强调“十进制”, 这样的直观结构化的过程能使学生理解十进制。二是逻辑结构化的学具, 如计数器和算盘, 即使珠子相同, 但珠子所在位置的不同, 每个珠子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从而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数的内部结构。教师根据不同的学具有效运用, 将“数”和“形”紧密结合起来, 以“形”感知、理解、表达数, 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上一篇:特高压样机下一篇:小班孩子自信心培养